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会议

大学生就业会议

时间:2023-05-17 17:4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会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会议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政府;大学生就业

当前,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不仅面临着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而且经历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考验。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了缓慢好转的迹象,尤其是我国经济复苏明显。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下简称“后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经济发展任务很重,就业压力也很大。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了社会容纳大学毕业生数量少。长期以来,我国过分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经济,比较重视发展第二产业,虽然促进了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对经济和产业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加上分配不合理,使得我国消费规模偏小、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足。尤其是遇到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容纳大学毕业生较多的外贸出口企业发展困难重重,使大学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最能增加就业岗位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只占GDP的40.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也制约了大学毕业生的有效就业。

(二)高等教育改革滞后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差。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走过了一段大规模扩招的道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时代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这无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一阶段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高校忙于扩招和建新校区,忽视了教学方法、教育模式的改革,导致了大学生培养质量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以来,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习惯于对高校进行微观管理,致使高校缺乏办学自,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而造成教育质量不高。

(三)体制和政策缺失导致了社会人才不能高效合理配置。创建统一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资源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的前提。在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人的身份色彩依然很浓,甚至某些大中城市为缓解城市压力,设置障碍阻止人才的合理流动。此外,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和高校“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推进大学生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许多政策具有柔性色彩,这就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在执行时会大打折扣。另外,这些法规过于宏观,还缺乏一些配套措施,从而制约了法规作用的发挥。

(四)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导致了一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排斥。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追求经济效益本无可厚非,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和社会责任。遗憾的是,很多用人单位不能担当社会责任,具体表现为:一是较强的成本意识,不愿支付新进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成本,无视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往往以没有工作经验为由拒绝接收应届毕业生;二是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不愿在危机背景下储备人才、培养人才,反而乘机压缩人员、降低待遇、排斥人才;三是高学历情结,人为抬高学历门槛,以硕士、博士为招聘对象,拒本专科毕业生于门外。

(五)舆论导向偏差导致了社会和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就业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媒体关注的重点问题。媒体报道大学生就业现状是必要的,但是部分媒体偏离舆论引导的方向,过分渲染大学生就业难,有意无意地误导社会舆论,增加了大学生及其家人的心理压力,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无所适从。此外,媒体对中央及各级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解读不够,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统筹大学生就业信息,政策宣传和媒体服务相对缺失。

二、发挥政府职能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就业工作领导体制,把握促进就业工作大局。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树立促进就业工作的责任意识,把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工作,作为“解民忧、促和谐”的“民心工程”来抓。要进一步健全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劳动人事部门负总责、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同时建立大学生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研和决策咨询。要科学评估过去几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正确评价各项政策的执行效果,始终把握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局,及时调整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大学生就业。

(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建设,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为生产生活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的第三产业,扩大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有效供给。要着力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给予第三产业和中小城镇发展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增强第三产业、中小城镇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要加快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完善大学生就业配套措施。要进一步健全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就业的政策体系,努力做好“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

(三)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政府要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的意识,合理分流大学毕业生在中小城市就业。要促进高等教育合理分工,稳定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确保各类人才培养数量与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要进一步改进高校评价和拨款机制,建立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拨付、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的制度。要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使高校能真正立足于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教学改革,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大学生。要进一步健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技巧与能力。要进一步实施专业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的开展,开辟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新途径。

(四)完善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政府要立足于社会大局和本地实际,逐步放开、取消落户限制,确保毕业生“进得来、出得去”。要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整合人事、劳动、公安、教育等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管理机构,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人才招聘协作、管理服务一体化。要进一步健全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往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公务员制度,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也进一步改进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结构和工作作风。要完善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档案转移制度。要明确落实就业政策与法规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设立专门机构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察,及时公布大学生就业状况和政策法规落实情况,对相关就业政策法规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理和经济处罚。

第2篇

2009年,超过700万的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这一次,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作专题部署,会议出台七个方面的政策举措。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帮扶力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 政府表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另一方面大学生们的心态也已相当务实,“先就业后择业”,薪酬预期一降再降,甚至出现了“零工资”求职现象。那么,就业为何还这么难呢?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须着力于根本

文/李龙

在金融危机的寒风吹袭之下,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显得比以往要严峻许多。据社科院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预测,2009年大学生的失业率将超过12%。而在今年毕业的560万大学生中,到年底估计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

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到年底都找不到工作,这无疑是令人揪心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来说,举家背债念完大学,却不能就业挣钱,其经济压力非比一般。然而,工作岗位不能凭空创造,在金融危机冲击到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不但不能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而增加,反而呈现减少之势,这时就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通道。在高校的年度经费中拿出一部分,雇用毕业生,采取研究助理、研究助手的方式,让他们留在学校,一方面完成学校科研,增加自身技能,另一方面减少社会负担和压力,就是一个对策。

八成大学生

愿意降低薪酬预期

文/徐敏

全球金融危机给2009届大学生就业带来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近日一项面向20所高校,1300多名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结果显示,八成大学生首次求职时愿降低薪酬标准或“随机应变”。

在目前形势下,对薪酬的期望,本科生集中在月薪1501元~3000元,高职生集中在1001元~2500元,硕士生集中在3001元~4000元。这一价位,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2008年毕业生工资指导价位”比较接近。

20%的学生明确表示,愿意下调薪酬期望值,其中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因为这一群体离“寒潮”最近,而且他们对薪酬期望值的跨度和弹性也较大。持“随机应变”态度的,约占60%。他们表示,将在求职中努力寻求薪资、福利、发展机会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硕士生主要表现出两种就业意愿:一部分热门专业、掌握高新技术的学生,对就业充满信心,仍然“待价而沽”;另一部分学生读的专业较一般,缺乏竞争优势,愿意“降价”换取就业机会。

尽管就业压力大,但大学生对就业仍然抱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学生的求职期望值“弹性”较大,能够根据环境与形势变化而改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这种“弹性”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就业,

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

文/南方

目前来看,围绕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行动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向城乡基层就业,其中包括从去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二是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其余侧重稳定就业规模、鼓励自主创业、强化就业服务、提供困难援助等。这些举措及时而且必要,也相应地提出了两个难题,可称为大学生就业的观念之争与结构之困,廓清二者或许更能增进认识。

所谓观念之争,可从大学生下基层说起。因循过去的就业指导思路,高校往往把大学生对基层和艰苦岗位的畏缩视为观念不正确,相应地,就是希望转换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从而实现大学生到基层和艰苦岗位就业。事实上,在人才流动早已实现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就业观念本身也是双向塑造的产物,任何一方的一厢情愿,都不可能是市场协商选择的结果。

所谓结构之困,就是大学生就业的隐性门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问题的一方面,不能单独地看待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必须将其纳入社会整体来解析。早有论者指出,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白领”岗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资源向公权机构过度集中,市场相对失衡扭曲、发育滞后,使得原本应该成为最大就业领域的企业,反倒成为大学生退居其次的就业选择。年复一年“高烧不退”的公务员热即是明证。

就此二者论,要应对大学生就业紧张的严峻局面,除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等急务之外,还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这些结构性因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都是必需的方案举措,但应该将其置于恰如其分的程度上考量。过于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因素,轻慢必要的制度改善和结构调整,将无助于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系统解决。

留校能解决多少大学生就业

文/姜海燕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非一日之功,也不能一蹴而就,在“如临大敌”的紧张形势下,也需冷静心态。危机中的中国经济仍需从结构和周期两方面反思,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否也需兼顾短期与长期效应、分清微观与宏观之别?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认为,采取助研方式将大学生留在校内,只适合部分科研项目较多的学校,不可推广,对学生的长期就业也并非好事。他说,以助研的方式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分清微观和宏观的不同。就微观而言,这样的做法可能只适合某些科研项目比较多的学校,由于科研项目暂时缺乏人手,让大学生毕业之后,跟着项目做一些工作,这样是很有意义的,也可以解决部分同学的就业。但是,就宏观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可推广的做法。因为这样的高校在全国是非常少的,这种做法只具有个体意义,不具有宏观意义。而且,他指出,这对于大学生的长期就业,也是没有好处的。

他指出,在中国西部或者一些偏远地区,仍然有很多岗位需要大学生。但是,大学生,特别是北大、清华这类学校的学生,不愿意去这些地区。当然,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前两年已有所不同,“原来像北大、清华这些名校的学生,连省会城市都不愿意去,除出国外,集中选择去北京、上海和广东”。他呼吁,学生需要调整认识,调整就业期望,至少应该将眼光扩大到省会城市。

前段时间,教育部扩招了研究生,卢晓东认为这对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有益的举措。在经济略微迟缓的情况下,能够让学生继续学习,进一步“沉淀”,是一件好事。同时,也应该进一步调整第二学位的学位制度,让本科进修完想更换专业的同学,能够有更多选择。

“读书无用论”不能再回潮

文/新华

不解决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社会影响将是巨大的。“不然,读书无用论就又回来了!”一位广州网友对目前的就业现状非常不满。山东东营一位网友则大声疾呼:“‘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年代不能重现了……”

北京一位高中教师也感慨:“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我真没有办法告诉我们的学生该怎么办?他们每天从早到晚上课补课,睡眠严重不足,为的是考上大学,但是大学毕业又怎么样?”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大难题,一位山东网友出谋划策:“我国在20年前就已经有很好的经验了,就是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先给予大学生第一次就业的公平机会。然后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和磨炼,优胜劣汰。”

广东高校一位专业人士指出,网友的“建议”有些武断,但至少,目前到了政府必须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给愿意到基层、艰苦地方去的毕业生以薪酬和生活补贴,算是有效方法之一。大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去基层、去农村,就因为那里不仅艰苦,而且待遇太低、太落后。“基层工作并没有什么,关键社会不公平,越是艰苦的地方待遇应该越好才对啊,可事实上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没有发展前途。”一位湖南网友如是说。

河南一位大学生村官则现身说法:“在基层工作,我感觉不仅把专业知识忘了,而且其他方面也都落后了。”

一位西安网友的话可谓直截了当:“如果农村偏远地区薪水是城市补贴的两倍,我看肯定有人去。”

一位北京网友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军队的人员工资要比城市的同级别人员高许多,现在应该大幅度提高基层人员的工资待遇。”

“政策是好,关键在落实!”一位四川网友落脚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大学生欢呼的同时,最关注的还是相关部门下一步的实际行动,比如给哪些岗位补贴、补多少、由哪些部门发放等。

80年代大学生的职场尴尬

文/老李

尴尬一: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国家扩招,任他猫猫狗

狗也都能混个大学文凭,现在大学文凭算什么葱啊!

尴尬二:稀里糊涂大学混了四年,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四级、计算机X证,毕业证、学位证二证在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的连工作都找不到―刚毕业就失业。

尴尬三:千辛万苦进了外商独资企业当白领,还是世界五百强,才发现原来中国现在遍地是外企,500强有499家都在中国有分号。干白领的活承受巨大压力,天天加班挣得比民工又多不了多少。

尴尬四:福利分房早已成为明日黄花,住房公积金少得可怜,又赶上之徒遍地炒房,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才发现如果不吃不喝睡大街穿麻袋一年攒的钱才能买四五平方米住房,贷款住进新房一点都开心不起来―要还20年的贷款啊!

尴尬五:他们说计划经济的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说要普及素质教育,结果我们什么都得学,什么都刚摸到皮毛却连皮毛都不知道。一旦参加工作发现原来在学校里什么都没有学到,得花大把大把的钱去上这个班去考那个证。班上完了,证也考到了,发现自己还是一无所有。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78-02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比较短。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上就更显不足,在很多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1.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脱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充斥其中,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大学生正处于心智不够成熟的时期,对多元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不能做出理性科学的判断与取舍,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是教育和引导的关键时期。张美俊在“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认为,“随着就业制度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健康发展,成为大学生能否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然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等仍然着重于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传递、就业技巧培训等方面,而不能随着时展和大学生身心发展实际需要。”[1]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需要,贴近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2.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完善

就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言,仍然停留在以往意识形态教育、就业形势政策分析、求职面试技巧等宏观层面,不完善、不完备的内容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时展和学生需要要求,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为学生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服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主体需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分层次有差别地进行思想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竞争意识和诚信意识、树立科学的择业就业观等,从而实现合理择业、成功就业,实现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3.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缺乏创新 首先,片面而不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仍以传统僵化陈旧的课堂授课为主,单方向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互动沟通和交流指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自主性以及积极性主动性,说服力大打折扣。第二,单一而不够多样。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使用单一的集体讲授的方式,不能做到尊重个性差异、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类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指导。第三,与实践活动脱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导致大学生脑袋满满、行动缓缓,根本无法高效的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求职知识、就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和现状、大学生思想实际、时代特征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具体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指导大学生合理择业和顺利就业,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1.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意义重大,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性质和方向的保证,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必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相脱节的现象,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努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结合点与交叉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具体环节中去,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巨大作用。

2.完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就业期望值教育。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我评价过高的倾向,最终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因此,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冷静客观的评价与分析自我,了解自己经验的不足,了解当前的巨大就业压力,进行准确的自我职业定位,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职业和岗位,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第二,主体竞争意识教育。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竞争的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去,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勇于竞争。一方面,可以开设面试模拟课程,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及时做好心理疏导,避免出现失败之后恐惧退缩甚至一蹶不振的现象,引导大学生正视困难,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敢于竞争。

第三,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就业不仅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个人主义倾向,正是社会责任感淡薄的表现。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择业、就业中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还要通过积极宣传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与措施,教育大学生认识到岗位无贵贱、基层就业也可以有广阔前景,引导大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满足社会需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3.创新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首先,坚持全程教育。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在毕业生中开展,而是要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活,针对不同时期的特征进行具体的教育指导,这样教育时间较长,内容较丰富,才能为大学生就业中的从容淡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第二,坚持差别教育。由于大学生在成长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专业、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每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差别对待,大学生就业中也是如此。在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面临的具体困难,通过个别谈话指导、就业咨询等加以有效疏导,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说服性。

第三,坚持网络教育。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成为必然,对传统的授课方法是很好的补充和创新。网络教学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而且有利于内容的生动形象,从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及实效性。

第四,坚持同龄人相互教育。伍翔在“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实践与探索”中认为“大学毕业生作为同龄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比较相似,大学期间的共同生活使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相互比较了解。因此面对就业中面临的思想、技巧方法问题,同学和朋友之间可以共同分析、相互鼓励、取长补短,共同应对求职中的挫折与困难,共同努力共同前进。”[3]

参考文献:

[1] 高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实现途径[J].华东师范大学,2008:33-40.

[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R].2001.

[3] 伍翔.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2-3.

第4篇

眼下又到了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国务院在京召开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新华社记者就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专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4月25日新华社)专访中,该负责人说了一段很新鲜的话:“不上大学也要就业,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的文化、技能培养,可能就业能力总体上还要低些,那么这些孩子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说它新鲜,是因为很少有教育官员以这样的逆向思维解读目前引起公众强烈不满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乍一想,该负责人的提醒不无道理,对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如果不上大学,等待他们的命运要么是种田,要么加入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群体。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挣扎地位比起来,大学生就业确实就不那么“苦难深重”了――这是从该负责人的“不上大学压力更大”很容易引申出来的观点。而这背后的潜台词无非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学生该庆幸啦,要安贫乐道,不要怪这怪那的……可细细思量,“不上大学压力更大”的说辞却有替教育部门推卸责任的嫌疑,因为农民工找工作和大学生就业是没有可比性的。我没有歧视农民工的意思,而是想说:仅从投入产出比看,大学生和农民工就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

与农民工找工难相对应的是他们几乎没有金钱与时间的投入,大多数人没有参加过技能培训,全凭一身力气碰运气,如果无法在城里立足,大不了回家种田。对他们来说,不损失什么,谈不上投入产出的问题。大学生就不同了,寒窗苦读十几年不说,仅4年的学费,对普通家庭都是相当沉重的负担。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哪个大学生家长不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找到体面、高薪的好工作?遗憾的是,严峻的就业市场粉碎了大学生及家长的美好预期,大学生擦鞋、当搓澡工等新闻层出不穷,公众能不困惑并质问吗?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涉及国家教育投入、教育产业化、高度行政化的高校管理体制消耗大量经费等体制性与政策性的调整与纠偏,不是教育部门一己之力就可完成的。作为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媒体呼吁公众要理性教育投资,更新就业观念,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能由此避重就轻,用一些“新鲜”的说辞,有意无意间将教育部门应负的责任推脱掉。这样的说辞不仅显示出管理者的无能,更会增加公众的怨气,对解决问题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第5篇

1就业能力的概念

在对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定义上,西方学者与国内学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1西方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界定目前,西方学者尚未对就业能力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的理论界定,并系统地阐述其主体构成和标记特征。比较流行的观点有国际劳动组织和加拿大会议委员的观点。国际劳工组织从工作完成的角度出发,按照具体工作需求特点对就业能力进行了定义,认为就业能力即个体为适应就业环境发展和顺利完成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各项素质的总和。这种定义方法保证了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发展的紧密联系,有利于职业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其职位特点,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升其就业能力和职业水平。加拿大会议委员会从就业服务角度出发,对就业能力进行了科学定义,该组织认为就业能力即个体在实际就业环境中,为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需求所具备的一切品质和知识素质。就业能力能够帮助个体成功获得就业和发展机会,提高其就业成功几率。

1.2国内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界定郑晓明(2002)首先对就业能力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作出了明确界定。他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为实现自我价值,谋求职业发展机会所具备的一种本领和潜质,这种能力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发获得的,并随着其成长不断发展完善。赵颂平和谢志远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他们认为就业能力是在个体在就业发展过程中,为逐步适应就业环境,而培养出来的一种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发展性特点。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息息相关,职业者必须紧跟时展要求,准确把握社会需求。通过对中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的界定视角比较单一,多数将重点放在了能力与技能方面。在本文看来就业能力应该放在更加宽广的领域里,不应仅从人力资本的范畴来讨论,而忽视了社会资本因素,如性别、家庭条件、社会人际支持等因素的差异。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的特征。本文将就业能力界定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

2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现状

2.1能力模型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就业能力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积极深入分析和研究就业能力的构成特点,以寻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就业能力中心研究人员LorraineDacrePool和PeterSewell针对就业能力的研究现状,提出了CareerEDGE模型的构想,并积极付诸实践。该模型包括职业发展学习、工作经验、专业知识能力、自我实现效能等内容,各因素间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它们共同制约着就业能力水平。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积极致力于就业能力研究,但研究仍处于初始化发展阶段,研究结果的准确度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罗峥等人以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构建出一套就业能力9因素模型,从内省性和外显性两方面出发,集中分析了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可以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个人特质的培养以及适当求职方法技巧的学习,有效提升其就业能力。

2.2影响因素研究葛莹以上海地区为例,就大学生实际就业能力与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找出二者的矛盾集中点。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发展需求无法完全对应,集中表现在专业、性别、政治素养、职业能力等方面。包晨颖对上海地区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坚持度”、毕业生的“迁移能力”对就业力水平的影响显著。

2.3测评方法研究目前就国外研究现状来看,国外学者对于特殊岗位工作者的就业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早在1917年,美国就通过团体检测的方法对官兵的选拔标准进行了研究,并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选拔指标,对后来专业化官兵选拔制度的形成与建立影响较大。谭亚莉(2007)概括了现代学生综合测评的基本待征,如评价功能逐步从总结向教育性、发展转移;评价内容从对学生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借助模糊数学的理论,李冬红等人(2005)针对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立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出了影响学生就业的各项因素的权重,以期根据评价指标来促进就业指导机构和大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3构想与展望

通过查阅与就业能力相关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还处在探索期。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研究者在对就业能力进行界定时,可以积极运用现代化研究方法与手段,借鉴和参考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明确研究目的,提升调查研究质量。第二,今后对大学生就业力的研究应该更多的延伸到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领域学科,并结合各学科优势,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追踪。

作者:刘春雷何昕彤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6篇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它对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人才结构起到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以及区别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特点,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培育进行探讨。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通过就业市场寻找就业单位,完成自己的择业过程,已经成为毕业生的主选方式。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重要形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就业时间相对集中、就业压力大等特点,由此也体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别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是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贤纳仕、选拔人才的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就业市场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大类。

(一)有形市场

有形市场指有其固定场所、地点、举办时间及特定对象参加的,在某一时间内把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组织在某一场所,为双方进行交流和双向选择提供的就业平台:目前大学生有形市场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1.以学校为主体单独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种就业市场一般以招聘会、供需见面会等形式出现,也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最主要的一种就业市场。由学校单独出面举办的就业市场其优点在于邀请的用人单位有很强的针对性,往往与学校专业相结合,对高校来说很容易形成固定的用人单位群体。

2.学校联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这主要是指由两听或若干所高校联合举办的就业市场。这种就业巾场最大特点是,集中各高校的用人单位的资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市场规模都很大,参会的单位也比较多,涉及的招聘专业也比较齐全,应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市场,如教育部在沪西片直属四高校即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每年12月联合举办的毕业生双向选择会,无论是规模还是用人单位层次上在上海、甚至在华东地区各高校毕业生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由于这种类型就业市场具有很强的辐射性和影响力,而且招聘的质量也比较高,因此也提高了就业市场的效能。

3.地区性、区域性的就业市场。如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各人事局举办的为本地毕业生就业服务或为本地用人单位招聘服务的就业市场。这种形式的就业市场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这个地区或区域性的人才需求趋势。

4.企业的专场招聘会,也称宣讲会。这是由用人单位单独来高校以招聘本企业所需人才为目的举办的小型招聘会。这种就业市场时效性强,招聘效果也一分明显,尤其为知名企业、跨国公司所推崇。

(二)无形市场

与有形市场相反,无形市场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地点,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行自主地选择通过某种媒介和交互平台进行交流和沟通。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的无形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所占的地位日显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目前无形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通过电话、邮件、报刊和计算机网络及其它通迅和传播手段来完成双方的交流和联系,而是借助信息技术的高技术手段,利用In-temet技术建立起各类就业网站、求职网站,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提供了更宽阔的发展领域。凭借信息快速、便捷和方便灵活的特点,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打破时间、区域、场所的限制,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减少了招聘成本,深受广大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推崇。现在利用就业网络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已经在各高校普遍应用。如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利用网络技术全面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毕业生可以利用就业网建立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与用人单位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就业网查询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也可在就业网上用人信息,在实际的就业操作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正在逐步实现就业工作朝着无纸化方向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正在进一步扩展和开发就业网的功能,已经利用网络技术和会议视频系统举办网上招聘会和用人单位宣讲会,使网络技术在就业工作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和发展,形成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新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模式。

二、社会人力资源市场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差异

就目前而言,社会上各类人力资源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已经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就业市场中占有主体地位。人力资源市场是指劳动力流动和交换的场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劳动力资源的调节与配置,是运用市场经济调节手段达到人力资源重新分配的一种机制。人力资源市场为我国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推动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持社会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

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努力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应用,是时展的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发展和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包括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也取得很大的成绩。现在我国各地普遍建立和培育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就业市场的功能和服务职责得到逐步完善,各地劳动部门建立起各自所属的职业介绍所、劳动服务公司;各区县、各行业也创办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专业劳务合作公司,使全国的就业市场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资源市场体系,创建了一个完善的劳动力组织管理网络,为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用人机制的转变和人才的流动起到积极的作用。据统计,“九五”期间,各类人才每年进人人才市场约800多万人,通过市场实现流动的约120万人次。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部门对人才条块的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对人才的垄断,为人才资源的发展和开发提供了条件和机制。

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纳人市场经济轨道,初步建立起来以就业指导职业发展和就业市场开发为主的就业工作体系,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调节就业、寻找自己理想职业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就业市场属于人才资源市场的一种,它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重要场所,也是引导毕业生调整择业期望值,合理优化社会人才配置,实行公开、公正竞争、优胜劣汰的场所。应该说,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服务对象的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和就业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是为高校毕业生举办各种类型的双向选择会、洽谈会,开展就业咨询和为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招聘服务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就业活动最终为高校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需求,同时也为用人单位选择自己所需的大学毕业生创造了条件。

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劳动力就业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就业对象层次比较高、就业经验不够丰富、就业时间短、社会压力大等方面。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服务对象为各高校毕业生,因此,大学生就业市场有自己的特点:(1)针对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应该属于一种高级层次的劳动力市场,与社会各类就业市场区别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专门为具有一定学历层次,并掌握当今社会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的广大高校毕业生群体提供就业服务。(2)时效性。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一般要求在几个月内就落实就业,最多延长至一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解决不了就业,毕业生将面临着毕业后的待业问题。而社会人员则不同,一方面他们没有时间限制,即使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可以通过社会保障部门领取一定的经济救济金。因此,大学生就业具有很强的时效性。(3)就业时间相对集中性。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月份至7月份,这决定了大学生就业市场有很强的季节性。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具有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大学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建立起专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当代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培育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时间紧迫、工作量大、接触面广的工作,也是学校对外联系交往的一个重要声口。毕业生能否及时就业及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荣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必然给高校毕业生就业注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适应时展,迫切需要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重新定位,发挥大学生就业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体制和机制,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与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与社会的发展相配备。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它为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人才结构起到积极作用。应该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是我国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和完善人才市场的必然产物。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只有搜集和掌握广泛的就业信息,才能有效地开展就业工作。学校应该主动走出校门,确立自己的就业定位,建立起以学校所在省市为中心、以周边省市、沿海发展地区为辐射区、覆盖全国的就业网络工作体系,进一步拓宽各学科就业领域,加强与对口单位的密切联系,介绍专业的设置和生源情况,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形成各有特色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第7篇

关键词: 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1]。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2]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3]。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4]。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入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6]。

1.3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7]。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8]。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9]。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10]。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11]。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12]。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13]。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14]。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入、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15]。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16]。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17]。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18]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19]。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3.2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就业信息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实效性,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高校在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信息需求面前,常常陷入就业信息不对毕业生“胃口”的境地。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学生求职搭建一个平台[20]。同时,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本身而言,模式的搭建将使工作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大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3.3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对自身的认识,同时实现就业的时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成功快速地就业。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岗位信息,还包括政府和高效各级管理部门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对毕业生就业有指导性的各类数据、理论以及具体的招聘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的需求信息等。对毕业生个体来说,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如何筛选和使用信息,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但如今,信息不畅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盲目就业。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地、直接地、系统地获得和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减少大学生在寻求就业信息和工作岗位的成本,体现出就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汉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夏鲁惠.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发展,2009,(03).

[3]曹殊.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人才,2002,(05).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C].北师大北京社科联.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138.

[5]于伟,郭庆童.西方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念、对策及启示[C].安国启.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17-324.

[6]李宏,谭远发.破解:610万大学生就业难题[J].CHINALABOR,2009,(02).

[7]罗开礼.西南农业大学创建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模式就业工作成效显著[J].科学咨询,2004,(10).

[8]杨静,张庆亮.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2).

[9]黄洽宾.在高校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9).

[10][13]季荣臣.大学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的原则和方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11]余彬,潘烈.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12]苏静.就业信息筛选对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以湖南省三所高校为例[J].现代商业,2009,(01).

[14]韩伟平,王凤岭,徐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VOL 13,(4),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06A35.

[15]余菜花,赵耀,袁勤俭.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本文系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8年课题“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项目编号:77.和致公党江苏省委2008年A类课题“我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16]李晓静.求职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实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11).

[17]李权.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分析[J].消费导刊,2009,(01).

第8篇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与影响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经济术语,随后社会资本概念发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结合各种观点,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有助于获取稀缺资源的各种社会联系及运用这些联系的能力。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价值。其一是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存在就业不充分的情况。当大学生在学历、经验等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形下,社会资本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其二是社会信息不对称。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资源,而社会资本能帮助大学生高效率、低成本的搜到优于竞争者的信息,从而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具体来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资本可以弥补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由于现阶段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性严重影响了就业成功率。用人单位不能全面的了解求职者,而大学生又错失了许多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招募者在招聘过程中会考量求职者本身具有的社会资本,因为某些岗位对社会资本的要求远远大于人力资本。

2.有利于降低就业成本。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花费很大的成本。而拥有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可以更快捷的获得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信息传递成本。

3.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社会资本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般毕业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都拥有较强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同时也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

二、就业中社会资本的利用现状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双向选择、择优推荐”。从2003年起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飞速增长,并且逐年突破历史新高。2010年高校毕业人数630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人数660万,2012年高校毕业人数680万,2013年高校毕业人数699万。大学生就业受经济发展周期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国内经济动荡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二)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利用情况

关于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利用情况,结合相关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

1.多数大学生意识到了社会资本对就业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了人情社会中关系网络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血缘、地缘、业缘等复杂关系落实自己的工作。很多大学生不仅仅被动的接受已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积极主动的去挖掘潜在的社会资源。

2.大学生在社会资本的利用上存在着不平衡性。大学生过分依赖公共就业社会资本,基本不会去利用其他形式,造成社会资本的闲置与浪费。

3.大学生的就业社会资本范围小、数量少。大学生社会资源主要来源于集中于学校和家庭。其他诸多社会资源利用率很低,因此在实践运用中会遇到障碍。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如何高效利用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利用高校的社会资本以及拓展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资本是需要被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多数大学生获取就业社会资本的渠道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亲缘关系、学校资源和社会网络,所以我们主要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大方面来讨论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一)拓展高校就业社会资本

1.树立高校品牌,提高知名度。

创建品牌的目的是为了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从而体现出自己的优势。高校创建属于自己特色的品牌以及因此获得良好口碑,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高校良好的品牌能帮助求职者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还会形成新的社会资本。因此高校要提高教学以及科研水平,提高软硬件设施建设,从而提高综合实力。另一个不可忽略事实是高校要积极保持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能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高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

2.收集高校教师就业社会资本。

高校教师由于专业优势对专业就业的前沿趋势以及最新动态比较了解,有些教师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和专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会议以及为其他组织进行咨询服务,积累了很多本领域的人脉关系。另外,教师是连接与往届毕业生关系的纽带,因为学校的往届毕业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资本库。为了更好的利用教师的社会资本,学校应该进行制度设计激励更多的教师运用社会资本给大学生就业给予一定帮助。

3.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

就业指导中心是一所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窗口,是高校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媒介,也是毕业生获取就业资源的重要途径,成为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代言人。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拓宽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成本。

(二)拓展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资本

1.开发亲属关系中的社会资本。

基于血缘关系的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尤为重要,亲戚朋友的力量也不可忽略。

2.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本。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要努力拓展自己的关系网络,建立属于自己的关系网。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等组织以及各种校园活动,认识更多的老师和同学,这些关系网络在今后就业的过程中都会成为提供信息的重要来源,更好的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三)消除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

第9篇

【文章摘要】

我国普通高校1998年招生108万人,1999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201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约700万,就业难成为公众关注焦点。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高校扩招政策出台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探究就业难成因。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经济学视角;供求关系

1 就业现状分析

从宏观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年供给量大于市场需求量。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做出的高校扩招决议,使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依据世界银行划定的标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标准是入学率为15%以上。我国2003年大学生入学率已达15%,随后又历经10年连续扩招。扩招导致毕业生激增。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人数达280万,10年后的2013年,毕业生人数增至699万,预计2014年将达727万。连年扩招使更多高中毕业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全民文化素养有了飞速提高,但与之相伴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每年数十万毕业生无法及时就业。伴随着时间的延续,延迟就业的大学生数量还在不断累积,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实际现状比公布的统计数字更加令人担忧。从有关部门公布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来看,所谓“就业率”实为“落实率”,如公式一,公式二所示。此外,高校就业率依据签约率来统计,一纸协议并不能代表准确、真实的就业情况。这表明,实际就业率与官方统计和公布的就业率存在一定偏差。同时,统计数字无法准确反应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的就业差别,以及已就业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等就业质量问题,从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显得晦涩复杂。

×100%

公式1:年度大学生就业率公式

落实率=×100%

公式2:年度大学生落实率公式

2 大学生就业现状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总量上必须保持平衡,供给大于需求会导致劳动力过剩。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的四分之一以上,而资本资源(以国内投资额为标准)仅占世界百分之四,劳动力数量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在理论上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必然因素。从国际经济形势看,全球经济不景气是导致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就业量的增加归根结底要依靠整体经济增长拉动。近年来世界次贷危机的发生对大学生就业而言无疑更是釜底抽薪。从国内目前的经济结构来看,尽管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受中国历史因素的影响,经济结构仍属劳动密集型,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权重还很小,经济发展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主要还是体力劳动者群体。因此,也就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的现象。另外,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精简等也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供需对接错位、高校教育缺乏前瞻性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重要原因。首先,意识时间对接错位。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人才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但高校专业设置的调整改革,在时间和周期上却明显滞后于市场变化。等高等院校调整完成到大学生毕业寻觅就业机会,已经用去若干年时间,人才市场的需求已经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原先的热门专业已经冷却,毕业生产出过剩。二是办学特色的对接错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需求同步,是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着的,但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受传统计划经济和管理模式影响,缺乏独立性,缺少特色,所有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具备相同的特点。这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三是期望值对接错位,大学生普遍希望稳定的工作岗位,但近年来承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是第三产业;大学生期望从事理论性较强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则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在工资待遇上希望与期望值匹配,而用人单位则希望节省开支聘用直接可创造财富的员工,这种教育传统的误导导致的期望对接错位仍将继续影响实际就业率的提高。

3 大学生就业难相应对策

首先,政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导。其一,政府要调整宏观经济对策,改变单纯的GDP导向,以民为本,以综合效益为目标,将综合效益为目标,把改善大学生就业作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二,是出台相应的法律条文规范就业市场,用法律保障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比如,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用收益引导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整民营企业在融资、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制度,让民营企业在吸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户籍管理二元结构现象等,让毕业生就业工作更科学,更合理。

其次,高校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其一,高校领导群体必须克服传统的计划经济对管理思维的影响,强化自身办学的独立性,强调特色办学,尽快实现专家治校。其二,毕业生步入社会可创造的价值衡量了毕业生作为求职者的价值,而毕业生在校阶段所培养的能力素质应立刻适应工作要求,使求职者能够有机会实现自身价值。校方应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核心标准,让高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工厂。

最后,大学生仍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其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了受国内就业大环境若干客观因素限制以外,大学生也可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全力改善自身现状。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尝试在课业之余自主寻觅实习机会,也应充分利用高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联合实习机会,充分锻炼自身实践能力。其二,学生应充分了解自身条件,避开自身劣势,发挥长处,克服攀比心态,祛除对于他人的依赖心理,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独立观念。不迷恋一线城市就业市场,不一味追求工作稳定性,应以在校期间的学习、思考与实际工作中的持续继续教育稳固自己在职场中的不可替代性。学生也应充分利用实习机会,最大限度了解所涉足的行业和职位,更为重要的是了解自己是否适应该类工作,尽力进行自我定位,以实现高效就业。

【参考文献】

[1]程达刚,陈科先.对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才.2009(6):12-14

[2]马延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3):34-39

[3]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原因分析[J].前沿.2009(10):144-151

[4]范明.社会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2003(6)第7卷:3-5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力 问卷 信效度

一、引言

现今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两难”,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这种就业结构性的矛盾,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结在于就业力的缺失。回顾以往大学生就业力的相关文献,对就业力都没有一个统一明晰的定义。Harvey(2011)指出,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内涵。但是无论哪种定义,学者大多赞同就业力指个人能受雇于组织、保有职位并获得职业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职业能力(Knight & Yorke,2002;Boden&Nedeva,2010;Zhu,2009)。所以,研究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从文献数量分析来看,我国就业力研究相关文献从2004年开始增多,2004年至今,理论研究有164篇,实证研究有32篇,其中以就业力影响因素为主题的仅为7篇,占论文总数量的3.3%,说明运用定量方法构建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而且未能明确阐述影响大学生就业力各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被试。从四所本科院校随机抽取部分2011届大学毕业生被试。共发放4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计397份,问卷回收率达到88.2%,具体人口统计学指标见表1。

表1 被试的人口统计学指标

2.材料。本研究取样的一个基本方法学取向是事实驱动,大学生的就业力影响因素与时代特点、当下大学生能力特点等紧密相关。具备应聘工作经验并在同层次人群中取得相对较好工作岗位的学生更能反映影响因素。为此,我们通过开放式问卷、人物访谈、小型会议等形式邀请60位即将毕业并取得相对较好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进行开放式就业力影响因素设定。初始收集就业力因素109项,经过基本文字整理,及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理论分析和专家意见,确定整合就业力影响因素相关条目89项,例如:参加过挑战杯等科技竞赛、获得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等,结合测量基本人口统计学变量问题,形成正式施测问卷,总计问题数为110项。就业力影响因素测试问卷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记分,包括“极其重要”“比较重要”“ 一般重要”“较不重要”“极不重要”5个等级,条目采用正向叙述的时候,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然后对毕业后工作半年的学生进行问卷施测。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MyCOS)指出毕业半年后的学生,其就业状况已经趋于稳定,且只有在工作几个月后才能评价各项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要求水平。

3.数据处理本研究将有效问卷随机分成均等的两份,其中一半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一半做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SPSS13.0和AMOS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对199份初始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检验值为0.913,Bartlett球形检验值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说明进行因子分析是可行的。用主成分分析法(PC)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Varimax)求出最终的因子负荷矩阵,结合陡阶检验准则提取因子,抽取特征根大于1 的因子13个。旋转后的因子负荷情况见表2、表3。

表2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探索性

分析结果(一)

表3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探索性

分析结果(二)

注:因子负荷小于0.5的没有显示

由表2、表3可得知,该问卷经分析后,剔除了38个题项,一共得到51个题项,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在0.525~0.823之间,总贡献率为65.883%。该问卷由13个因素构成,依据所包含项目的内容,分别命名为个人基本情况(S1)、就业基本素质(S2)、个人特质(S3)、个人特长(S4)、家庭状况(S5)、外语能力(S6)、实践能力(S7)、就业技能训练(S8)、就业期望(S9)、就业适应性(S10)、就业主动性(S11)、学习能力(S12)、学校因素(S13)13个因素。即就业力影响因素模型为S={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个人基本情况,就业基本素质,个人特质,个人特长,家庭状况,外语能力,实践能力,就业技能训练,就业期望,就业适应性,就业主动性,学习能力,学校因素}。

2.信度检验。本研究以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来鉴定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信度。结果见表4。

表4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由表4可知,该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8,除了个人基本情况(S1)这个因子稍低外,其他因子均在0.7~0.9之间,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比较高,作为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信的。

3.效度检验。(1)内容效度是(content validity)反映测量工具内容的范围、广度和丰富性的适切程度,可作为外在推论的主要依据(张厚粲,2005)。本问卷的大学生就业力的理论构想是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人物访谈、开放式问卷结果的反映意见,使测试项目不局限于以往研究的内容,从而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反映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测试内容的准确性。而且问卷经过预测、修订,保证了本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得一个抽象概念或特质的程度。近年来,学术界通常经过检查测量工具是否存在合理、稳定的因素结构来验证其结构效度。从表5可以看出,13个因素之间绝大部分相关在0.3~0.5左右,因素与总分之间相关在0.536~0.699之间,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且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明显低于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这表明本研究所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探索性因素得到的大学生就业力影响模型,可以进一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从而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应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评价模型的适合性时,主要考虑以下检验标准:①χ2检验,以考察理论模型与观察模型的拟合程度,适用于模型的解释力。一般以χ2/ df 作为替代性检验指数。公用的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标准χ2/ df的值小于3比较理想。②拟合指数,常用的拟合指标有“拟合良好性指标 GFI”“比较拟合指标 CFI”“增量拟合指数IFI”等。GFI、CFI、IFI 等拟合指标的数据值一般都局限于0~1之间,越接近1,表示理论模型越能说明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GFI、CFI、IFI 等指标>0.80,认为理论模型与数据拟合达到统计要求。此外,若 RMSEA 取值在0.05以下优良,在0.05~0.08之间良好。

四、讨论

1.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本研究结果表明,所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经过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心理测量学的结果值接近理想状态。研究中所使用的开放式问卷、访谈等方法较好地综合收集了可能的就业力影响因素,然后对编制问卷题目进行分析、讨论和修改,从而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问卷的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并且各个观测变量在潜变量上的载荷比较合理。

2.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模型的建构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分析完全以大学生的实际感受为根据,开放性收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有13个维度,51个条目,分别是个人基本情况(性别、生源地、学历、专业),就业基本素质(性格、举止、品德、心理等),兴趣习惯(兴趣、习惯等),个人特长(文体等特长),家庭状况(父母职业、受教育水平、家庭关系等),外语能力(外语水平等),实践能力(参加科技、演讲等竞赛、担任学生干部等),就业技能训练(接受过就业课程训练、相关教师指导、参加模拟招聘活动等),就业期望(行业前景、符合个人兴趣、意向环境等),就业适应性(工作岗位、薪酬匹配等),就业主动性(投递简历、主动询问、耗费时间等),学习能力(专业成绩、毕业论文质量、奖学金获取等)、学校因素(学校声望、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

参考文献:

[1]万珊.高校毕业生就业力问题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万珊,吴泽俊.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研究综述.教育学术月刊, 2012(2).

[3]徐琴等.大学生就业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科学评价, 2009(4)

[4]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高教探索, 2005(2).

[5]包颖晨.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力水平影响因素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

[6]张厚粲.实用心理评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7]蔡敏.当代大学生婚恋观问卷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探新, 2012(32).

[8]马子媛,李春梅,张殿君.中学班主任胜任力问卷的编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20).

第11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大学生就业 人才

知识创造财富,人力资源及人才资源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国际竞争也逐渐演变为人力资源素质及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竞争。如何使各种人才得到合适的岗位,尤其是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一、大学生是高等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劳动人口之中的从事经济及社会活动并能创造价值的能力。它是质与量的统一,一般可以用质量和数量来评价。

人力资源质量可用若干基本要素来衡量,一是体质、二是智质、三是学识、四是技能、五是品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状况很大程度上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者饮食营养好,受教育程度高,自我发展的机会多,形成的劳动素质也较好。同样的,一般教育水平越高,人力资源素质越高,经济越发达。但也不能简单的认为高等级人力资源数量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因为超越了社会经济客观需要的过多的高等教育等级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作用由此显现得更为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不再是土地、货币资本、自然资源等物化的东西,而是知识以及进行知识生产、分配、利用的智力工作,知识的载体或者说智力工作者即人力资源,尤其是作为人力资源中的大学生,更属高层次的人才资源。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统计,2009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有611万,其中未就业的就有80万,就业率为87%。虽然2010经济环境好转,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所增加,但今年仅应届毕业生就有630万人,加上去年未就业的人数和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今年的就业缺口不容乐观,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在中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迅速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陆学艺认为,大学当然不能盲目扩张,但适度增加大学生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有很大积极意义:一来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二来也为中产阶级的壮大造就了一支充足的后备军。

目前“民工荒”问题从珠三角、长三角向全国其他地区蔓延,与之相对的却是“大学生就业难”,大量高学历高智商的大学毕业生在各大城市以“蚁族”的形式艰难生存。一边是企业高薪招聘呼喊“民工荒”,另一边是学子期望薪资低却还倍感“就业难”。 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都很大,于是政府和社会就提倡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区、自己创业、做普通工人、再充电,这样的观念,可以互相理解和个体自我适应,但不应该全社会提倡,更不可成为大学生的唯一选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余斌认为在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大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等原因背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中高端产业发展缓慢。

三、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

在这样严峻的现实情况下,又如何能够采取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呢?

1.重视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积累。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人力资源对企业战略的整体影响程度高达43%,高于其他任何一项因素的影响程度。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间的人才竞争加剧。发达国家将人力资源发展摆在头等重要地位,通过加大对本国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同时,不断从发展中国家挖取高素质的人才来提高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人才争夺的世界大战”对我国关于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吸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应主动应对,创造吸引人才的条件,为积累人才迎接挑战做好准备。

2.对大学生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现代人力资源更重视人本管理,管理者更看重的是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有利于使“人”的效能得到发挥。有利于对其本身的培养和潜力的发挥,所以在为组织提供效益的同时,也塑造了劳动者自身。尽量促成知识密集型企业主动招募大学毕业生并加以培养使用,推进各种校园实习计划,是对大学生走入社会,拥有实践经验的良好途径。

3.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我国正处以一个全面完成市场经济体制建构的时期。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就要改革、改造。这种改革依靠一大批优秀和廉洁的现代企业家,依靠一大批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人才。这都需要从实战和经验出发,鼓励大学生创业,是培养一流管理人才的良好途径,而众多地区的大学生孵化基地更是对此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就业服务工作

2013年,我国经历了近700万高校毕业生与归国留学生、中专、高职、高中等毕业生共同竞争约900万个就业岗位的“史上最难就业季” 。日益严峻的高校就业形势成为了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焦点,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热议和思考。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进而帮助、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为了当前高校辅导员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了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实现大学生就业就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2013年5月15日,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大多直接承担着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指出:“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之一,说明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中扮演者多重的重要角色。他们既是高校就业工作的思想教育者、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又是就业心理咨询师和就业工作服务人员。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关系最为紧密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就业工作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高校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自身学习、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尤其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还要主动加强就业政策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就业服务工作专业化,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就业时充分享受国家、地方就业政策带来的种种福利,保证就业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努力将全程指导与阶段指导相结合、整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它贯穿于每个学生大学生涯的始终。因此,辅导员应当始终坚持全程指导与阶段指导相结合、整体指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从学生一入校起便开始实行贯穿所有学生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度,并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比如,对大一的学生重点做好就业形势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到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的变化,让学生逐步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好近期和远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二的学生,重点帮助他们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大三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各自情况帮助学生修正就业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就业目标和了解就业政策。对于毕业班的学生,要加强就业政策和法规的宣讲,教育学生正视就业形势,帮助他们提升求职技巧和能力,并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国家政策选择合适的具体工作。简言之,辅导员要注重根据不阶段、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就业工作,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实现就业目标。

(三)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拓宽学生就业思路。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一方面源于就业形势严峻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和不少高校毕业生不合理的就业观有着密切的关系。部分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没有把就业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往往无视社会现实,对于薪酬、工种、工作强度、工作地域等持有苛刻要求或过高幻想。还有部分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就业思路狭隘,对于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基层就业、入伍欲征、自主创业等就业形式不仅不甚了解甚至盲目排斥。这些因素的结合,使得一些自身条件并不十分优秀的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难上加难。因此,辅导员要借助各种场合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响应国家号召,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拓宽学生的就业思路。

(四)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实施就业走出去战略。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是辅导员做好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毕业班辅导员应利用各种手段构建高效、畅通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比如可以借助微信、飞信、企信通、校内网、公共邮箱、微博等新兴媒体构建就业信息的整合、平台;还可以建立年级—班级—宿舍—学生个人四层次的就业信息传播网络,保障就业信息和传播的全面性和便捷性。此外,辅导员老师要注重建立和加强由任课教师、班主任老师、校友联盟构成的就业合作机制,以便更好地掌握就业信息、开拓就业市场。在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同时,辅导员还应当注重转变就业工作推进思路,改变以往“守”在办公室坐等用人单位上门的就业工作开展思路。要重视积极联系和深入相关用人单位,建设就业基地,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同时应当尝试创新就业推进方法,比如制作本院系毕业生的宣传材料、建立毕业生信息库、主动向就业市场动态毕业生求职信息等。

总之,大学生能否顺利、充分就业对学生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十分重要,它涉及人民群众和国家的根本利益。高校辅导员要本着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不懈探索、努力钻研,全心全意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在顺利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EB/OL].人民网,2013年0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