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经验交流

教学经验交流

时间:2023-05-17 17:47: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经验交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经验交流

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代表获奖教师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教师向以陈校长为核心的校领导班子、教务处、教研处以及各年级、各科室的领导表示由衷地感谢,感谢你们高瞻远瞩,带领我们开展“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实践,提升了我们的专业化技能,为全体教师的成长与进步搭建了宽广的舞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师系统的讲授作为课堂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把握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围绕教师个人的理解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但是这种授课方式通常会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培养,忽视对课堂的高效率的追求,这就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而“高效课堂”既注重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又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高效性。也就是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课堂”优点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课堂”中一直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低”、“知识掌握被动”等问题,拓广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亲身体会到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效课堂”绝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颠覆和全面否定,而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高考中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也在逐年增加。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掌握知识,而是要使学生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我们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认识到学生的知识素养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进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学什么”转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教材将“探究”和“思考”贯穿于全书的各个栏目中,因此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我们应该特别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分组互动等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最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

在“新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的要求下,建设“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校“三次创业”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支撑。可喜的是,我校很多教师已经主动地在建设“高效课堂”活动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许多非常宝贵的经验。希望大家在以陈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更加积极地参与此项活动,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结合我校实际,走出一条科学的、具有一高特色的“高效课堂”教改之路,树立高质量的一高教育品牌!

谢谢大家!

第2篇

绝大部分老师的第一次班会课为了让学生互相熟悉都会设计自我介绍这样一个环节。对这样的做法,我无可厚非,但从不赞同。孩子之间自有他们的交流方法,不出一两天相互之间自然熟悉,而且一节课的时间用来给一个班的学生作自我介绍并不充裕,即便每个人都作了自我介绍,蜻蜓点水式的叙述也并不能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之间不会因此而熟悉起来。我的第一次班会课常常是用来纠正学生的一个认识——什么是聪明?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区域性名校,在一定范围内相当有名,应该说凭能力考进来的学生都是佼佼者,世俗的说法是“都很聪明”。我们应该知道,这种“聪明”仅仅是头脑灵活的简单等同。稍作分析不难发现,“聪”的含义是智力强,指的是先天的资质,“明”的含义是能够看清事物,指的是后天形成的判识能力。如此,我们又进一步地明确,世俗所谓的“聪明”往往指的是先天的资质,重心在“聪”而忽略了“明”,而历史上、现实中又有多少成就非凡者、品行卓越者是因为“先天的资质”而获得成功的呢?所以,我的第一节班会课要颠覆学生对“聪明”的已有理解,使他们认知的重心由“聪”向“明”华丽转身,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后天努力的重要作用。

班会课上,我首先会“不怀好意”地问学生:有没有同学认为自己不聪明,或者说有点笨的?这种问法自然不会激起学生的共鸣,尤其是在新的班集体刚刚组建,同学之间还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哪个小孩愿意自曝家丑呢?这个提问仅仅是为了将学生“拖”进老师预设的圈子——对“聪明”的讨论中来。第二步,我自然会问:既然大家都很聪明,那么有没有同学能告诉老师“聪明”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不外乎“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博闻强记”之类。第三步,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肯定后,会抛出令学生大感意外的话题:大家的回答老师都不太满意,你们知道老师理解的“聪明”指什么吗?在同学们的纳闷狐疑中,我会说,老师认为真正的“聪明”应该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聪明的人”是一个勤奋、踏实、严谨、进取的人;是一个充满信心,更有恒心,拥有耐力,更具毅力的人;他首先是一个品行非常优秀的人,其次才是一个头脑非常灵活的人。俗语“聪明反被”中的“聪明”就是同学们所说的“聪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聪明”,这样的人很少能成大器,往往贻误自身。真正的“聪明”应当是“智慧”的近义词。

如此,从开始就涤荡学生固有的陈旧认识,将勤奋、踏实、严谨、进取的人格品性注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假以一定时日,施以合理引导,必定有利于“求真务实”的良好班风的形成。

第一次双休:让学生学会“选择”

学生进入中学的第一个双休日如果利用好,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现实中,许多老师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喜欢“强行入轨”,放假之前少不得“千叮咛,万嘱咐”,结果往往是徒劳。试想,学生刚从小学跨入中学的大门,所有的习惯都来自小学,仅仅一周的初中生活能让学生有多大的改变呢?与其“碎婆婆嘴”吃力不讨好,不如换个思路,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我的做法是,第一个双休日不布置任何作业。其实开学伊始,中学的学习生活才刚刚起步,此时学生还处在适应期,学习任务并不重,倒是思想上的过渡要抓紧。当然不布置作业不等于不问学生,学生双休日的状况一定要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有个大致的了解。

返校后的班会自然是双休日情况的总结会。课上,我往往会让学生说说两天的具体安排。我能想到的各种情况都有——看书学习的有,闲逛的有,上网聊天的有,看电视的有,等等——“玩”自然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点。接下来,我会同学生一起把所有的事情进行归类,林林总总的事情不外乎三类:一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做但并不太在意认为很自然的,简单的比如穿衣吃饭、洗漱睡觉;二是偶尔为之也可不做却又很感兴趣还能有一定收获的,如旅游、上网、看电视;三是不得不做可总觉不太爽气甚至感到有些压力或压抑的,对于学生来说,主要的是学习、考试。稍作分析不难发现:第一类事情是生活必然,第二类事情是兴趣使然,第三类事情需意志铸成。而且前两类事情虽然意义指向不同,但是价值指向相同:都毋须花费太多的意志力,当事人也不会太在乎别人用“好”和“坏”去作简单的评判,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这两类事对学业、品行、人生的修为并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第三类事情与前两类事情不仅意义指向不同,而且价值指向截然相反:做好这类事需要认认真真,好好努力,需要付出相当的恒心和意志力;这类事做得好坏与否将最终影响着自身的学业、品行和人生,并将直接塑造着自身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这三类事件之间进行选择,选择的正确与否很重要。世上的成功者无疑都是正确的选择者。最后我会归纳性地问学生:正义和邪恶,你选择什么?美丽和丑陋,你选择什么?玩和学,你选择什么?读书和上网,你选择什么?严谨有序和懒散拖沓,你选择什么?专心听讲和心不在焉,你选择什么?……学生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当一个人凡事都知道选择,凡事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时,他离成功还远吗?当所有学生都知道选择,都能做出正确选择时,“积极进取”的良好学风自然形成。当然,因为外界的诱惑和自身的原因,思想的引导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内化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让学生学会“选择”还需要经常不断地引导、巩固、强化。

第一次考试:让学生懂得三个不等式

考试过后,学生较为关注的往往是成绩,其实冰冷的数字只是问题的表象,当务之急是引导学生做好切实而有效的反思:反思成败,反思得失。有句话说得好:“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因此入校的第一次考试总结时,我则会和学生详谈三个不等式:用功≠用心、精力≠效率、结果≠效果。

首先,用功≠用心。应当承认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或多或少地用功了。因为学习是一件锻造自己、修养自己、提升自己的事情,是一个比较辛苦的、系统的积累过程,要想在学业上有所作为,用功肯定是必要的,学生向上的进取心是要肯定的。然而用功是不是就有用,值得深思。如果是要面子、装样子,花费时间骗取家长们慈爱的“舍不得”的用功则是要坚决反对的,这是伪用功,即不用心的用功。没有潜心投入的用功毫无价值。这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其次,精力≠效率。如果花费大量的精力做事却没有成效或者说成效甚微,就必须思考精力花得值不值,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要学的知识则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绝对不可以用拼耗精力的低幼化手段去换取暂时的成功,这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以往的学习中,精力的投入和效率的取得是不是正相关,或者说一定精力的投入是否取得了效率的最大化,一定要衡量。这是科学方法的问题。第三,结果≠效果。结果的产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效果的取得则需付出一定的努力。等待结果是为消极应付,追求效果才是积极向上。学习的过程中,目标任务是否明确,是只求精神安慰不管好坏的顺其自然,还是一切尽可能追求最优化的积极努力,势必会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所以,是否具有效果意识,这将最终决定学习成绩的好坏。这是追求目标的问题。

以上的分析,旨在让每个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分数去观照自己的学习过程:态度是否端正,方法是否科学,目标是否明确。进而告诫学生,读书学习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把心放上的同时,更要有效率观念,效果意识。教育每一个学生谨记:用心读书,一定要以最高的效率追求最佳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带着端正的态度,怀揣科学的方法,努力去实现一定的目标时,优秀学习成绩的取得是水到渠成。

第一次家长会:让家长正确关注孩子

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很重要。一般来说,学校、家长、老师都会给予高度重视,但彼此目的不一样:学校是为了向家长展现教育的成果,家长是想急于知道孩子入校一段时间后的成绩,老师是希望在汇报孩子现状的基础上取得与家长的共识,进而得到家长的支持。应该说三者的目的都合情合理,而我的意图则偏向于让家长能够正确地关注孩子。

首先,能正确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现在许多家长心疼孩子,总认为孩子太苦。家长会上要让家长能辨识“孩子太苦”是太辛苦还是太刻苦。进而让家长认识到,轻松有真假之分,刻苦也有虚实之别。“刻苦不是辛苦,是高效率、高质量的保证,应该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刻苦是孩子应该具备而且长期保持的一种质态。轻松应该理解为取得高效率、高质量后的心理表现;轻松应该是一段时间刻苦学习之外的状态,而不应该表现在学习过程之中”。其次,能正确关注孩子的心理。现在学生独生子女较多,责任意识淡薄,集体荣誉感不强,喜好攀比,爱出风头,甚至有点自私,这些对班级管理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家长会上要委婉地指出,以期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并能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创建。第三,能正确关注孩子的成绩。家长会上要善意地提醒家长:“考试”不仅仅是“做试卷,取高分”,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对于考试,要全面地关注孩子考试全过程的思想意识、情感思绪等等,这远比只关注一个冰冷的数字有意义,且更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更能为孩子所接受,更能为孩子的发展指明方向。对待孩子的分数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以孩子本身审视——比之于以前怎样;以其他学生审视——比之于先进怎样;以既定理想审视——比之于目标怎样,这样就客观多了。  

第3篇

几年以来,我校语文组践行新课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校语文组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坚持多动脑筋,多搞教学研讨,多多发挥众人智慧,多多搜集各人的金点子,从而改善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实实在在的教学科研活动,为广大师生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提供充分的活动途径,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提供一线的先进经验,总结深刻的失败教训,让“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落到实处,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在讲授语文必修一课程之前,我们语文老师还特别加强了初中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强调“大语文”的观念,引导学生对“语文”有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我们指出,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也处处可学习语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还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即新课标之下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语文学习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用的苏教版教材,新课标里精美的文章,多彩的插图,优美的散文,全新的编排方式,无不吸引着探索知识的中学生们。我们引领学生饶有趣味地来研究手中的课本。我们向学生介绍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模块和学时,专题和板块,评价和学分等等,与学生一起整体认识手中的语文书和即将开始的语文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培养语文的基础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内涵),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

新课标之下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以往的教学层次、知识层面上。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利用和开发新课程资源的理念,其实质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从开放性、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理念与原来的教学要求和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更应该把学生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地位,给学生更多的自然阳光,给学生更多的新鲜空气。所以,我们就很注意分工合作地搜集信息,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料及丰富的网络资源。备课中,大家能做到资源共享,统一备课,统一认识;这样授课时,就能真正把我们的课堂变成“有规则的自由活动”。

比如,在授《乡土情结》一文时,我们面对文中大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古诗文感到比较头痛,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啊!怎么办?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行。通过分工合作,我们多方搜集信息,最终做成“乡土情结古诗文”的课件,交流使用,效果极好。又比如,在授“向青春举杯”的“吟诵青春”的一组新诗时,我们也是分头找资料,补充阅读,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效果极佳。

所谓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教学的方式曾引发过大讨论,各种诸如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的教学法都曾一度流行教坛。可有些教法又流于形式,往往只是教师设定好思路,设计好一个圈套,通过暗示、诱导等方法,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最后归结出老师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其骨子里仍然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清除语文教学中多年相沿而形成的积弊。这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不是“引导”而是“拉拽”,不是“激发”而是“强制”,强化了授课的预定性和同意性,忽视了教学交流过程中的两面性和多元性。而这些常规的做法与新课标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新课标提倡的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力倡创造性开展授课活动,创设全新课堂。

我们在授必修一之前,先在全组内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最终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提倡标新立异,培养学生从多种途径、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还容忍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正常错误。课堂上,我们能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创造性地授课,自主性地学习。

教授必修教材的同时,我们还加强读本教材的使用力度、加强美文时文的补充阅读,让学生接触更多地学习资源,让好的学习材料发挥其作用。在加强课内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们将名著的阅读贯穿教学始终,并在同步检测中有明确的考查内容、考查要求。

新课标之下的语文教学如何处理好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这两者的关系,一直是我们深思并感到为难的。一方面,教材内容丰,课时任务紧;另一方面,学生基础差,未来高考难。通过全组讨论,我们得出既要熊掌又不舍鱼的主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抓住语文基础知识不放松,每篇课文里的字、词、句等基本知识,都要求学生课后整理解决,并加强督察。我们还充分利用好学校配发的《创新教材课课练》。每个专题结束,我们都在全年级范围内做精心设计的同步练习进行巩固。

新课标之下的文言文教学如何教?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学生文言文底子差,课本里文言文篇幅少,又没有什么系统的文言文知识体系,真是让人头痛。后来,我们也想出了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办法。在授文言文之前,我们先给学生作了系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的介绍,我们还印发了《文言文学十点》来指导学生学习。

现在,我校更重视“走出去,请进来”了。学校除了大力加强本校的教学工作外,还切实加大了向外学习的力度。只要省里有新课标、新课程的相关会议、相关教研活动,我们就力

第4篇

他们的心灵承受着巨大压力,肩上承载着太多太多的重托和期待,延续着前辈太多太多的未曾实现的理想和梦想,而最终手段只有一个:读书、读书、再读书考试拿高分。

他们浸泡在祖辈、父辈、师长的多重关爱中,却被赋予那么多的不信任,生活在说教代替着教育、管教代替着管理、灌输代替着启发的氛围之中。

简简短短的几句话就已基本概括了生活在现在家庭中的孩子所面临的现状。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面对渴求优质教育的现代家庭,面对现代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日益独立和智慧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好老师呢?我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谈谈以下几点看法,供大家商榷。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自身的素养;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学生所需的修养。

新一代的学生无论在知识面、社会认知水平、个人胆识、交往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方面已经迥异从前。这就赋予了现代教育所迫切需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识地理”、风趣幽默的老师。又有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的“一桶水”必须是满的。教师给学生的水还必须是高品质的,是教师将优秀文化传统加工、浓缩、精华的“可口可乐”。还有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从以上的话语中,不难得知,高素质高能力的要求也迫使教师一专多能,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做到“博专结合、博中求专”。为此,具有渊博的知识已成为教师的首要条件。

“德者,师之帅也。”任何一个教师要想在学生中建立崇高的威信,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正直、诚恳、公正的人。真心待人,诚心帮人,公平待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亲切关怀。因为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教师的人格和道德的力量。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良好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但树立了自身的威信,更为学生做出了表率,履行了教师“道德引路人,品行示范者”的责任。

王蒙说:“一个事无巨细都操心的人不会有成绩;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不会有所作为;一个热衷关系学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建树;一个拼命做表面文章的人不会有深度。”而一个善于反思、勤于笔耕的人,却可以不断得到提高。教育家波斯纳斯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进而总结了教师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能自觉反省和客观评价自己的昨天,明确今天的现状和任务,科学地规划明天。通过不断地反省自己,了解自己,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下成功的经验,记下自己的感悟,记下失败的教训,记下典型的教育案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做出文章来了,将来一定能小有成就,从中一定能找到幸福的感觉。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对老师都是敬畏与惧怕的,他们有话不敢与老师讲,也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那么作为老师就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善于揣度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成功时,用目光送上欣赏与鞭策,做一个慈祥的父亲;当学生生病时,用目光送上轻轻的问候,履行母亲的职责;当学生失败时,用目光送上安慰与鼓励,让自己成为知心姐姐;当学生失意时,用目光送上热情的询问,体验一次心理医生的快乐;当学生犯错时,用目光送上严厉的警示,履行教师的义务。因为老师那多情的眼睛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动人,更具有魅力——那是一种谦虚的修养,一种不必言表的从容;那是一种心的安慰,一种爱的表达;那是一种精神的典范,一种道德的象征。老师一道友好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声亲切的呼唤、一句热情的赞扬,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

这样一来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头脑聪明却不善于自控的学生,多看他们几眼,多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眼神,多给他们一份坚定的信心,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有个惊喜——裹着污泥的沙子竟是一粒金沙。

现代社会的家庭大都以独生子女为主,老少几口人都只关注一个孩子,他们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孩子更多的爱,这也让孩子们形成了注重自我价值,缺少传统美德的约束力,生理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其心理的发展,他们对情感要求强烈,希望被关注,却不善于关注别人的情感需求,责任意识淡薄,重金钱,重物质的时代特点。再加上家长忽视子女的心理需要,人为造成了子女的心理负担。因此这样的孩子很脆弱,十分注重自己的自尊,有时会为了一点点小事而产生偏差,甚至于出现自杀的念头。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要精心策划,帮助孩子们设计维护自尊的环境,以呵护他们的自尊,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现在孩子们已经不满足于被动接受我们的说教,我们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还需要弯下身子和他们做朋友,用他们的语言和方式和他们沟通。当你走进孩子的心灵,当你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就会用童心去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使他们在爱的呵护下成长。另一方面学生也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信赖,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就会很自然地把你当作朋友或知己,向你倾诉他们的心里话。那时我们给予孩子的不仅是一个智慧的头脑,还给孩子塑造了一个美丽的心灵。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会爱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如果每位教师能从情感上打开心扉,在和学生的交往中用心去感受学生,寓情于理,以情动人,学生们也会更加热爱你,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新课程里所要求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真诚相待、水融的师生关系。

而现代家庭中的孩子,他们对情感的感受能力低于以往,对情感的需求和敏锐程度却更高,他们从小受到家长的关注,来到

第5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建筑基石。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采用灵活多样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形与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起着关键的作用。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交际能力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词汇则是使交际得以进行的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之一”词汇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只有掌握了充足的词汇量,才能听懂话语和和看懂他人的文章,才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才能在交际中得心应手。

教词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学生如何学词汇。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词汇不应当是简单向学生罗列词义、用法和例句,而应当是启发式的,通过一定的展示词汇的手段,启发学生学习词汇。采用直观法,创设情景,应用对比,以旧带新或从构成词法角度教单词,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能力,加深理解与记忆。

在词汇的教学中,我通常采取下面的几种方式:

一、 对于符合读音规则的词汇,利用读音规则,划分音节的方式教授词汇。

英语中的大部分的词汇是符合读音规则的。根据这一现象,我先教授给学生48个音标;进而教授拼读的方法,这是重中之重。学不会拼读,也就拼不出单词,学生就不具备自学的能力。然后进行划分音节的教学,直到学生能熟练划分音节为止。划分音节的方法对于记忆多音节的词汇有独特的效果。例如:university/ju:nI’v3:sItI/ 按照音节划分的规律,该单词应划分为五个音节:u ni ver si ti . 每个音节又都符合读音规则。学生在分别拼读的同时也就不自觉地记住了这个单词。而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这个单词,又费劲又记不准。

二、对于不符合读音规则的部分单词,用切块、超级联想、情景等方法综合教授。

例如:cousin /kVzEn/ 这个单词发音不规则。先切成三块:cou、si、n 。超级情景联想:你的表兄弟cousin非常调皮,不小心掉进了茅坑里,全身的臭气臭(cou)死(si)了正路过的n。再如:Wednesday/’wenzdI/ 很多同学反映记不住这个单词。用此办法两秒钟马上记住。先把这个单词切分为we(我们)、d(的)、nes、day。然后说出这么一句话:我们的nes、day是星期三/’wenzdI/。这样英、汉、读音在这一句话中全部出现了。我把这种记忆称作“三位一体单词记忆法”。

三、创造语境,运用交际法,在情境中教词汇。

交际法提倡的就是通过上下文来学习词汇,这种方法在我们的课程标准里都得到了反复的强调,如阅读中根据上下文猜词释意等,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有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词汇只有放在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准确的掌握词义,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离开句和文孤立地学习词汇,无助于发展语言能力。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际认为,如果教师能以课程改革为契机,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语境,随时把这种方法用于我们现实生活里发生的事情,注重它的实用性,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实物,图片创设情景,通过语调、动作及表情等来揭示词义。如:教Cold, hot, wet, dry这些词时,尽量利用实物教学。可以准备两个杯子,一个装冷水,一个装热水。教师拿起冷水的杯子,叫几个学生来摸一下,然后这样说:“Is it hot or cold? It’s cold. Is that so?”帮助学生回答:“Yes, it’s cold.”然后将Cold写在黑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教hot。教师拿出两张纸,将一张放进杯里浸湿后拿出,然后说:“This piece of paper is wet and dry.”接着拿起湿的那张纸问:“Is it wet?(or Is it dry?)”帮助学生回答:“Yes, it is.(No, it isn’t)”将wet, dry写在黑板上。学生从直观上就明白了wet与dry的意思。这种运用情景教词汇使学生比较感兴趣,较容易地掌握所学的词汇。

四、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好英语词汇。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引导让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英语词汇,克服遗忘现象。课堂上教单词时,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加深印象;讲解课文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记忆和理解单词。在教学时我们不能脱离语境,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单纯靠肯本上的几篇文章来进行阅读教学时远远不够的,它不能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输入量,并且有些单词需要多次的重复出现才能真正达到理解。阅读是增加词汇量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大知识面。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一些方法,准备一本词汇笔记本,可以随时记录下阅读时遇到的单词,定期复习。

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随即提问,复述文章,小测验等形式。

1.充分利用游戏形式和学生的竞争意识。

绝大多数学生自尊心强,竞争意识浓厚,竞赛、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苏联教育科罗寥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记忆的可能性增加一半。”因此,在教词汇的过程,竞争机制和游戏活动可以作为巩固所学词汇的有效手段,比如问讯接力赛就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好办法,让全班同学按照座位顺序进行口头接力游戏,教师先讲出参加游戏者的顺序,然后由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单词,第二个同学用第一个单词的末尾字母开头,说出第二个单词,依次类推且不能与说过的单词重复,若出现重复,间断或说错,则判为失误,罚演一个节目。例:good-do-open-next-teacher-ready-you……

2.结合听、说、读、写进行词汇巩固。

《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由此,巩固词汇可采取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全面训练方法。

(1)每教一个单词,要求学生口、手、眼、脑并用,及时记忆,布置学生及时抄写当天所教的新词。第二次上课及时记忆,布置 学生及时抄写当天所教的新词。第二次上课听写、检查,当然,可以由浅入深,由易渐难地要求学生依次掌握好单词、词组、重点、句型和课文段落。这样,就可以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把听和写有机地结合地起来,既训练学生听力,又提高学生书写的准确率,也拓展学生词汇的记忆面。

(2)在复习课堂上不断提问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可以提问单词、短语或用它们造句;提问重点词的解释与运用,词汇的搭配与归类等。

(3)精心设计练习,不时进行词汇测验。词汇练习题型多种多样,有针对性地检查学过的单词,也有助于巩固和记忆单词。设计题型要注意启发性、诱导性、归纳性,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寻找方法。

第6篇

高一物理组网络教学经验交流一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以往的教学经历。在新年前,接到年级的通知,将在新学年伊始,进行网络教学。我也从开始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胸有成竹,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有条不紊的教学。

一、组内分工明确、合理

接到年级的通知后,迅速把教学以及资料查找的任务分配给各位老师。在没有进行年级统一的直播课之前,物理课主要以视屏和知识胶囊等形式进行教学。组内专家型的老师如吴建国书记、李永贵书记、王立波主任、康青老师帮助我们制定大的教学方向及教学安排,出现任何问题,及时沟通并作出调整,向桦主任搜寻信息能力很强,一直承担查找新课视频的任务,为新课正常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组内骨干老师们如马林老师、肖珍老师、江勇老师和我主要承担直播课的工作。其他老师如元峥老师、张蓓老师、李少颖老师一直为重难点知识及习题讲解制作知识胶囊。

网络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一开始我基本上按月或章节制作教学计划,上课内容、课件的制作以及主播都安排到每节课。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知识掌握及记忆方面存在问题,在专家老师们的建议下,一节新课的教学用4到8节课来完成,知识简单、学生容易理解的章节用四节课完成,一节课阅读教材、观看微课视屏、完成导学提纲;一节课老师精讲知识及课后习题;还有两节用来完成综合训练题及评讲试题。重要章节用8节课来完成,知识点坼成两课时,每课时都用两节课来完成,除了综合训练题以外,还编制滚动训练题对本节及之前的知识进行巩固,以做到让学生学有成效。

二、做好课前准备,做到万无一失

在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中,主备老师会对后面几天的新课进行说课,上直播课的老师提前一天把课件制作好后上传至群里,供其他老师进行二次备课,做到不管大课还是小课,所有老师使用相同的课件,教学资源共享。在年级上大课后,考虑到网络的不稳定性及部分学生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每节直播课前,授课老师都会对本节课的内容的讲解制作知识胶囊。虽然很多情况下,没有用到知识胶囊,但我们上课的底气更足些。出现突发状况时,我们老师不会惊慌失措,学生也不会无事可干。

三、不断学习,强化线上教学

不管是使用希沃进行知识胶囊的录制还是钉钉直播课,组内的老师都是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对于各种软件使用、教学中存在的疑问以及线上如何加强与同学的有效沟通,组内老师都积极进行讨论和交流,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比如我们的网课从大课改成小课,从小课到单班教学,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的转变,从直播到视频会议,从连麦到与学生实时沟通,从回答简单的问题到学生的讲解,等等教学手段都只为一个信念——一切为了学生。相信通过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各种教学方法,我们的线上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同时我也会向同组老师学习、向年级优秀老师取经,不断完善自我,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做好线上教学的工作。

高一物理组网络教学经验交流二

受疫情影响,我校统一组织了网络直播课程。对网络教学不熟悉的我也开始积极学习,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开始了直播教学工作。

一、积极学习,快速适应网课教师角色

接到通知后,下载直播软件,积极学习钉钉直播和视频会议培训课程,课前提前演练,遇到问题,相互交流,我尽力把所有流程掌握好,争取授课时万无一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自己已经能够较熟练地掌握网络授课的一系列知识和操作技巧。

二、规范流程,力求网络教学务实高效

课前,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全组老师一起出谋献策做好集体备课工作,提前精心准备好、规划好导纲和练习。在姚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物理组形成更适合网课的教学模式。

(1)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观看视频,课内做好笔记,并完成导纲。

(2)每节课前提前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3)课前15分钟左右打开钉钉直播,并督促学生上课,对于迟到、早退学生及时信息提醒。

(4)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从而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并在QQ学习群做好跟进每个学生的工作,做好辅导答疑工作。

三、不断优化网络教学工作

对于直播软件使用、教学中的疑问以及课上课下如何加强与同学的沟通,积极与同组教师进行讨论交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比如我们的网课从大课转成小课,教学的方式从直播课转成视频会议,在课堂上采用课中点名,提问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课下通过电话会议、家校及时沟通等方式。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的网课也越来越规范,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我也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改进网络教学的方式方法,克服困难,竭尽所能做好在线教学工作。

高一物理组网络教学经验交流三

网课已经两个月了,有别于课堂教学,感受颇深。

1.群策群力,优势互补。物理组是一个老中青三集合的团队,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组长姚梅老师精心准备安排,向桦、肖珍、江勇、张蓓、李少颖、马林老师认真做好导纲、PPT及知识胶囊;备课会上,李永贵、吴建国、王立波、康青、马林老师补充完善审核,做到精益求精,言简意赅,务实高效。

2.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物理网上新课教学的两章分别是《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两章与现代科技发展联系得非常紧密,我们在上课时,将PPT做得图文并茂,视频微课并举,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科技发展的脉搏,倾听青春拔节的声音,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树立“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3.线上线下,培优补弱。网课教学中的《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是力学的重难点章节,知识点、考点、难点多,在教学中,除网上直播外,我们利用知识胶囊、小视频讲解、语音提示,给学生答疑解惑,通过电话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知识结构、生活困难等情况,给予鼓励和力所能及的帮助,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又拉近了师生距离,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第7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荣幸与大家一起交流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再过两个多月,我们将迎来2021年中考。面对新的新的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如何科学高效的组织好今年的中考备考工作呢?下面,就我校的一些做法和今后工作的设想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做以汇报,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一、精心谋划,且行且悟——中考备考的几点做法

1.统筹兼顾,有序推进。

一是上期伊始,我们就制订了九年级中考复习计划和升学质量奖惩方案,分解中考指标,颁布奖惩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二是坚持每月召开毕业班教学工作研讨会和学情质量分析会,及时总结反思,纠正偏差。三是学校领导包抓毕业班,深入班级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与班主任、科任老师共同研究考情教情学情,及时解决备考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备考工作抓早动快。上学期语文组就加大了考场作文的训练力度,每周进行限时作文训练;英语组从本期开始每天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本期以来利用课间操时间,每天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体能强化训练。本届毕业生已有30人取得了中考体育免试资格,占考试人数的21.1%。

2.立足课堂,提升效益。

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策略,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一是做到“四个重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归纳、综合、拓展、提高和运用;重视思维训练,多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重视规范训练,在学生审题、做题、书写上多下功夫;重视针对性训练,反对搞题海战术、不加选择的训练。二是毕业班教学设计做好“三个研究”:研究中考说明、研究学生学情、研究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课堂教学精准教学、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三是在“精、透、准、实”上下功夫。“精”:备考资料、训练试题要精选;“透”:老师要讲透,学生要吃透;“准”:依据教材和各科考试说明,及往年的中考试题,做到学科知识把脉准、面临问题分析准、复习策略采纳准、措施方法对应准;“实”:备考工作务实、复习计划写实,目标任务落实,课堂教学扎实。

3.学习交流,博采众长。

为了开阔视野,取长补短,本期来,我们先后组织各学科老师分批赴城关中学、糜杆桥中学、竞存中学、南指挥中学、纸坊中学等兄弟学校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和学习交流,选派老师参加了省上的中考研讨会,组织九年级全体老师参加了市上的中考研讨会。

4.考练结合,科学应试。

一是精选练题,把握方向。进入考练阶段后,我校精心选题,避免方向误差,强化真题训练和典型训练。二是夯实基础,降低失误。针对因马虎粗心而导致丢分的现象,我校利用考练检测时机,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力争让每位学生不留遗憾。三是查缺补漏,精细讲评。针对每次检测和考练中出现的问题,逐人逐题进行分析,要求教师讲评试题时对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讲细、讲透、讲全、讲清”。我们把原来的教师质量分析会变为领导、教师下到班级与学生面对面的师生质量分析会,这种形式既有剖析和反思,又有指导和动员,更具针对性。

5.发动学生,浓厚氛围。

我们通过召开毕业班迎战中考百日誓师动员大会、主题班会、学情分析会、在毕业班教室设置倒计时牌等多种形式,全力营造备考氛围,鼓舞师生团结拼搏、勇攀高峰的士气和斗志,增强师生们和衷共济、再创辉煌的信心和决心。

二、未雨绸缪,精准发力——中考备考的几点设想

针对在一检中暴露出的问题,我校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一检为契机,认真讲评试卷,做好质量分析,提升复习效率。结合老师阅卷过程及学生答题卡上存在的问题,做好试卷讲评,要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作用,将典型问题展示出来,精准纠错、纠偏;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率。

2.开好九年级学生动员会(分成学优生、中等生、临界生等层次进行召开),使他们统一认识,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当中去。

3.及时召开九年级学生家长会,加强家校联系,互通信息、形成合力。

4.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做好各个层面学生的思想工作,要继续“抓优促中扶差”,从扩大重点高中苗子学生数量、大幅提高尖子生弱科成绩、堵住临界学生学习漏洞、增强学困生学习能力等方面迅速发力,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5.继续狠抓中考复习重要环节。复习备考中要夯实“复习—检测—批阅—讲评—纠错”等五个环节,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不掉队,都能学有所获。

6.精选试题,做好考练。每次考练后都要进行质量分析,做到凡考必评,在考练中不断改进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认真钻研《中考说明》及我省近年来的中考原题和副题,明确中考新动向、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8篇

关于教师交流会通告范文一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现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时 间:2016年5月19日(星期四)9:30

地 点:南校区G楼418会议室

主讲内容: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主 讲:曾兴雯教授

参加人员: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青年教师

欢迎广大师生前来旁听!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年5月18日

关于教师交流会通告范文二

城区各小学:

根据兴化市小学教师“心远”读书会的安排,“心远”读书会城区学区小组拟举行读书交流会。本次读书交流会的主题为“2016,我的年度阅读故事”。各会员挑选2016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分享阅读体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17年1月6日下午2:00

二、活动地点:兴化市实验小学图书馆

三、出席对象:城区组各小学“心远”读书会会员、各校负责教学或师培负责人

请各学校及时通知出席对象安排好课务,准时参加会议。

兴化市教育局教研室

1.3

关于教师交流会通告范文三

为打造双语教学教师交流与分享平台,探讨双语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改善双语教学效果,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举办双语课教学观摩交流午餐会。现将相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举办时间:11月11日12:15-13:15

地 点:崂山校区弘毅楼D305

二、会议议题

1.观看史新妍《复合材料概论》双语课视频

2.如何理解双语课;

3.目前双语课存在的问题;

4.如何讲好双语课。

三、参会人员:

1.2008-2016年双语课立项负责人

2.开设双语课教师

说明:

1.报名截止时间11月10日下班前,请各单位准确确定参会人员,以完成订餐:

2.参会教师请合理安排时间,有课的教师可提前退场。

联系电话:88959096

联 系 人:孙振海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10月31日

 

关于教师交流会通告相关文章:

1.教师表彰通告模板

2.教师经验交流会主持词3篇

3.教师关于读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67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阅读教学不仅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不少学生在阅读题目的作答上总是频频出错,有的学生甚至在阅读学习上还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与心理。那么,新的时期教师究竟怎样开展教学才是科学可行的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思考。

一、及时树立新的阅读教学目标

俗话说得好:“有目标才有方向,有目标就不会迷茫。”新的时期,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学生的认知能力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及时树立新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很必要的。以往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就发现,学生阅读的难点已经从词语理解上转变为分析推理。那么,新的时期,我们的目标之一就应该是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或者说,每一次课堂上分析阅读文本的时候,都给学生们更多的分析尝试机会,让他们发展思维、积累经验。

此外,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与整体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教学目标的更新与改进。比如说,很多初中生因为各种因素,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内心缺乏阳光积极的东西,那么,我们在给学生拣选一些阅读素材的时候,就必须要多选择一些富含正能量的内容。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读的不仅仅是文本本身,更是文本中蕴含的哲理与真谛。而在这之前,教师的阅读教学目标也必须加上一条,那便是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精神世界、吸收更多的正能量。简言之,学校的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部分,只有更好地融入社会、与社会需要相统一,学生才会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阅读教学计划

过去的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没有贴切吻合。制定计划就是为现实的教学而服务的,那么,如果计划并不是非常切合实际,其本身的含金量就大大降低了。那么,怎样制定或者说什么样的阅读教学计划才是切合实际的呢?笔者认为,以下两点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教师并不是制定阅读计划的唯一个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有一定的参与的。大多数的英语老师在制定每学期或者每学年的阅读教学时,一般都很少询问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其实,学生的建议对我们更正计划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对象,其本身的体验是非常珍贵的,而且,学生看待阅读学习的角度与教师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采纳学生的建议可以弥补自身视角上的盲区。其次,每隔一段时间要根据实际的阅读测评结果,相应的调整计划。正如俗话所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候,阅读教学的实际进度、成效,与教师的预期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这种情况下,教师灵活调整计划就是最好的办法。

三、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改的各项教育理念不止一次地强调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享有主人翁的地位。因此,一切背离学生、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为,都是应该摒弃、改进的。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做好这一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分析文本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传统的阅读教学之所以存在不少的问题,其根本就在于它是“一言堂”,教师主讲的同时,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学生被动久了,他们的精神状态就不会处于最佳水平了。所以,在分析的时候,要多给学生机会发言和参与,帮助学生们处于相对亢奋的精神状态,帮助学生们习得主体感。

其次,选择文本的时候,事先与学生沟通,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选择阅读文本也是彰显教师教学艺术的一个环节,有的教师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哪些文章学生喜欢、哪些文章对学生有益。教师猜测得再准确,也不如直接问孩子们,换句话说,事先和学生沟通一下,选择对准他们兴趣的读物是最事半功倍的路径。

第三,教师每隔一段时间要针对自身的阅读教学技巧,与学生开展沟通和互动。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夯实自身教学素质的机会,教师的教学素质高不高,教师自己说了不算,学生的看法才是更有说服力的。所以,教师针对自身的阅读教学技巧,与学生开展沟通和互动,也是非常彰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四、布置形式多样的阅读作业

阅读毕竟只是英语教学的板块之一,除了阅读,词汇、语法、写作等都占用了很多的课堂时间,所以,教师提升自身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技巧是一个方面,布置出形式多样的课后阅读作业是另一个方面。而当前的阅读教学最大的一个不足就在于,教师布置的作业类型太单一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不高,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除了布置一些阅读题目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练习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作业形式是受到学生欢迎的。比如说,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推荐和赏析自己读过的英语短文,学生通过交流,可以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和技巧;再比如说,组织英语讲故事比赛之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改写文章也是非常好的尝试。总之,课后的阅读作业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不同的作业可以提升学生不同的阅读素养,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

五、定期进行阅读教学经验交流与反思

第10篇

弹指一挥间,十载倏忽已过,我们无法回避的是艺术课程与艺术教育专业仍然是“星星之火,尚未燎原”的现实。究其原因何在?综合性艺术教育又有何新理念、新成果?各地高校开办艺术教育专业的经验得失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也为了检验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为了倡议在中小学开设艺术课程,推广与宣传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杭州师范大学会同浙江省教育厅于2011年4月22―24日共同主办了“全国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教学成果展演及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与会代表共五十余人。会议上教育部师范司师资培养处李桂兰调研员及省教育厅相关领导莅临并作重要讲话;国内艺术教育领域多名权威专家、教授带来了该学科的前沿学术信息;国内各相关院校则交流了自己的办学经验;一些基层教育行政主管领导及中小学艺术教师也到会学习并参与研讨。对于略显孤独的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来说,这应该是第一次期盼已久的聚会,更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艺术教育专业教学成果和办学交流的盛会。综合起来,笔者将会议丰硕的成果归纳为“一个理念”和“一个亮点”,具体如下所述:

一个理念――综合性的大艺术教育观

不管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修订,还是各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开办,应该说都决不是臆想与盲动,而是根源于艺术学科、艺术教育的国际潮流与理论趋势,本次会议印证了这一点。会议所有环节都统一在“综合性的大艺术教育观”理念中。

1.关于“综合性的大艺术教育观”理论的本体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杨立梅教授在开幕式上从西到东、从古到今、由彼及此地讲述了“综合性的大艺术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内容、科学性及艺术教育学科的学科定位、使命、基础性,最后落脚于艺术教育的学科定位及教师培养的目标指向。在基础上,她讲到“自上世纪下半叶到本世纪初,综合,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在西方学术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无所不在。”在学科定位上,她认为“我们应该明确地提出:基础教育当中的艺术学科应该是有别于音乐学科、美术学科的学科定位。大艺术教育观要艺术教育成为一个整体的学科概念。”最后她说道“以艺术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定位会使我们教师培养的目标指向更明确,会使教师专业化有更明确清晰的内涵。”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的王福阳教授则对综合性艺术课程作为学科及其本体存在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一方面从课程目标和内容决定学科及其本体的存在探讨了艺术课程作为艺术大学科本体的现实和深远意义,另一方面就艺术课程的学科位置及其本体的提出认为“从一级大学科类艺术层面上设置的课程应较为宽广和综合,它相对二级学科注重的是艺术的整体教育培养功能。能面向全体学生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来统领艺术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教与学的内容才是艺术课程的学科本体。”同是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的翁星霞教授则认为“综合性艺术课程在于促进学生视觉、听觉、形体、言语等多种能力的整体和谐发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李于昆教授则就艺术学升级为门类这一点观察出“国家对艺术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为艺术教育专业定位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我们想不综合,那都是很难的了。”

2.关于“综合性的大艺术教育观”理论的实践探讨

杭师大音乐学院院长田耀农在开幕式上以“新世纪新课程,新理念新专业”为题的演讲中就艺术教育专业开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做了分析,首先他认为艺术教育专业的开办从古人、近人、今人的实践证明中是可行的,其次从艺术课程的必要性引入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课程目标的论述,指出艺术课程的必要性决定了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开办的必要性;他最后分析了艺术教育专业设置在各方面受到的的阻力,并认为这些阻力也是音乐教育专业改革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所在。杨立梅教授在会议的交流中则又一次以演讲回答了“该怎样综合”的问题。她结合一些鲜活的案例,指出“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使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及各方面成长紧密联系。在多种感官要素、多种艺术形式的关联当中,促使学生产生艺术的通感、迁移,建构审美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初步获得整体认识艺术的能力。”她还要求“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看到分与合的形式,更要体会形式背后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分与合,都是统一在整体的艺术教育观念之中。”李妲娜教授则认为:“第一是改良。综合不要求一步到位,先从单学科突破,也就是从单学科综合开始。”她认为音乐课、美术课自己本身学科内都是孤立的,都没有综合好,如果学科内能先综合起来,也未尝不是一条道路。第二是面向世界吸收新经验,如德国小学音乐教师的综合和多科概念;奥尔夫教学中的人性解放;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等等。第三是从自己的专业开始去拓展、关联,慢慢达到融合、综合。原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徐绪标教授深情地缅怀了他生命中几个优秀的多才多艺的老师,如李叔同、丰子恺等,加强了关于综合性艺术教育之可能性的说服力。

一个亮点――教学成果展演和教学经验交流

除了以上所述的理论研讨以外,各校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实践交流和各校学生的表演展示、书画展示则成为了一个鲜明的亮点,用实践充实了会议内容和交流成果。

1.教学成果展演

展演包括了一场综合演出展示和一个美术造型作品展。其精彩的演出和初具实力的美术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第一,演出和美术作品同时展示,这本身就证明了同学们的多才多艺与综合。几乎都是音乐专业出身的艺术教育专业同学的美术作品能达到如此水准,着实令大家感慨。作品的多样化还体现着美术学科内部的有机综合。第二,演出的高水平与综合性。杭师大音乐学院艺术教育专业同学在过去的四年里所取得的艺术实践成绩(省级金奖12次,各级奖项五十余次,曾集体进入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2008年度总决赛,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西博会开幕式等重大演出等等)保证了演出的高质量。另外整台节目以综合的理念包含了音乐、舞蹈、小品表演、美术等艺术形式,比如小品《无题》在表演中融合了歌唱与舞蹈,《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将书法、美术与歌舞综合在一起,还有本次演出的舞台背景皆由艺术教育专业同学自己设计并手工制作,表现了其才艺综合能力。

2.教学经验交流

在交流研讨会中,杨立梅教授还讲到“建设艺术学科的关键在于教师,我们需要一支具有大艺术观事业的教师队伍”。那么既然是培养综合性的艺术师资,我们的教学能否达到、怎样达到培养目标?在教师教育上如何“综合”呢?由于我们大家都是在摸索前进,因此彼此的教学经验交流尤为关键,自然也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

杭师大音乐学院陈琼副教授首先汇报了杭师大音乐学院艺术教育专业的建设经验。他讲述了培养方案与招生政策、教学改革与研究、艺术实践与教学实践三大方面,凸显了该校培养方案和招生政策的综合特色、课程建设的“整合、新颖”特色和教材建设的“师范、实用”特色、“课堂教授指导、课后辅导督促”的多重教学模式、以“多才多艺、积极实践”为倡导的艺术实践模式和“教学实践导师制”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模式等办学特色。其中课程的整合及培养方案的综合都因“综合”理念的体现得到大家肯定,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教授就对此感叹道“这个会议之所以在杭州,在浙江省,可能艺术教育是跟我们浙江的传统有关系。因为李叔同、丰子恺、都从这里走出”。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是国内较早、较全面建设艺术教育专业的院校之一,它们的艺术教育专业作为省级精品专业受到领导与学校的高度重视,它们在综合性艺术教育的理论、实践上也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王萍萍副教授代表该校以“探索与展望”为题做了艺术教育的实践报告。报告从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服务艺术事业大繁荣三方面全面介绍了该校的建设经验与累累硕果。其中的艺术大类招生、“2+1”特色模式、核心系列教材和重视人才培养适应性、以精品课程为基础推动专业建设等使大家受益匪浅。另外浙江师范大学幼儿师范学院李成副教授的关于该校专业建设的介绍中突出学前教育的理念,凸显了他们的办学特色。整体看来,对于整合性知识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综合性课程、教材的建设是彼此的共同点,也是共同的收获。

这次会议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它不仅仅是交流,它还是一次宣传、一场行动、一声号角。以开幕式上田耀农教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综合性艺术课程教学和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今天虽然还处于料峭的春寒中,但艺术教育的春天还会远吗?”

第11篇

摘要:我们充分发挥小学“小班额”优势,走出了大班教学模式,通过“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找到了同班学生间差异的真正原因,使小学美术教育中富有感情且充满变化的色彩教学焕发出神奇的艺术魅力,解决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小班额;教学探讨

1开展的主要工作

(1)实验成果总结交流:开学初,我校课题组对小学美术“小班额”教学中存在突出问题,在全校美术教学研讨会上交流,在各年级组实验推广。在美术研讨会上,课题组主要负责老师作了美术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得到了参会教师普遍认可。全体实验教师把重点放在美术技能的积累上,突出因材施教,彰显小班美术“个性化”教学。(2)实验教师加强理论知识学习: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网络学习的方法,实验组成员深化小学美术“小班额”个性化教学理论的学习。课题组负责人还搜集相关理论文章提供实验教师借鉴,帮助实验教师积淀更多的理论知识。全体实验教师把难点放在提高学生兴趣上。继续在我校中高年级4个班课外写生辅导联系活动,增加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美术功底。

2研究主要做法与经验

我们充分发挥小学“小班额”优势,走出了大班教学模式,通过“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找到了同班学生间差异的真正原因。保证了依照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不同程度解决了小学美术教学练习时间少等突出问题。实验中,我们保证了教师指导,师生、生生交流的深入;保证了依照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及时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注重引导与答疑的个性辅导;保证了适时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错。突出“个性化”教学,不同程度解决了小学美术教学练习时间少、进步慢等突出问题。

3取得的主要成果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学生在绘画技能发展方面显示比较明显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交流为创新精神培养保驾护航:创新性的绘画表现是最为直接的,但是我们要明确创新精神是在整体激发下的一种情绪表现。教学中,如果着力关注交流语言的运用,想必对创新精神的培养一定能够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从口头交流情况观察,学生词汇量增加后,语言比较丰富。查看一张张学生画卷,疾驰的汽车、飞翔的小鸟、流动的溪水等卷面整洁,涂改的地方少了。《泼墨荷花》,利用水在宣纸上的晕染、渗透产生的泼洒、堆积形成水、墨、色相辉映的效果。再运用浓破淡、色破墨等方法,出现了斑斓绚丽的画面。给人变幻莫测却又轻松自然的效果,静态作品来表现动态美也是美术的一种表现手段,重在创造的美术创作学习活动,小学美术“小班额”个性化教学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的画画方式,学生的绘画技能显著提高。(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一下子提炼出生活中适合入画的题材。中国画中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脱俗的情趣,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兰,深谷幽香,世上贤达;竹,清雅澹泊,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分别代表品质是:傲、幽、澹、逸。尤其是正直的气节、谦逊的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感情。历代画梅代表,还必须有梅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过去在美术课上,老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瓶子”或“袋子”,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现在截然不同了,学生通过读书,欣赏水平大大增加,小学美术制作课要求学生在观察完图片以后自己动手完成手工作品。在开展手工制作前学生要准备好制作的工具。以小学二年级的《今日菜单》为例,教师展示了很多菜肴图片,学生要准备好彩泥、剪刀以及彩纸,运用自己的想象造型出各种菜肴,有学生制作了农家菜、小辣椒、豌豆等,还有的学生制作了大虾、鱼等菜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4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设想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处于探索之中,在以前的教学中缺少必要的理论知识积淀,课题研究缺乏科学的方法,走了不少弯路。课题研究中放不开手脚,不能突破传统大班教学模式。在课题研究中又害怕出差错,严重影响学校年终评优,影响个人评模评职称。“一对一”个性化教学特色彰显不够。小规模学校如果师资不稳定,频繁更换美术教师,不利于课题研究。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小班额情况将会在我校长期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实施方案继续做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扩大小学美术教学研究成果,小学生们喜欢使用鲜艳的颜色涂涂画画,是他们想感知这个世界的表现方式,游戏中的乐趣可以使小学生的美术天性一触。继续加强校际间教学经验交流,互相学习,把已经取得的小学美术“小班额”个性化教学经验和做法实实在在地运用到课堂上并不断完善,继续增加实验班级,提高全镇“小班额”美术课堂教学水平。学习课题组老师小班化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改进美术“小班额”个性化教学的课棠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整理课题组成员所取得的经验和做法,并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以求最终形成一套小学美术“小班额”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的理论研究成果。总之,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倾注了热情,付出了努力,饱尝了艰辛,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小学美术“小班额”个性化教学模式和策略。

作者:王秀英 单位:海原县第四小学

第12篇

《中国民族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有广泛的影响。始终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迅速、准确、全面、深入地报道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教育政策;不断推出民族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重点宣传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并取得显着成绩的先进人物;探讨民族学校与教师关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推动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服务。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教育政策,广泛交流全国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民族班和民族地区的办学经验,研究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索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与发展智力互促规律,介绍世界各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动态,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栏目介绍

《中国民族教育》主要栏目:本期报道、本期焦点、本期焦点、高层论谈、教育协作、双语教学、民族团结教育、内地办学、教师教育、名师谈教学、关注新课程、教学研究、治教方略、教学经验交流、耕耘者足迹、世界之窗等。

征稿要求

《中国民族教育》杂志主要面向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校长、教师、各级教育行政干部和关心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各界人士。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广泛影响。现面向全国征集稿件,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