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产品开发

电子产品开发

时间:2023-05-17 17:4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产品开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子产品开发

第1篇

关键词:电子产品;产品开发;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涉及电子产品项目的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1 电子产品开发项目管理重要性

在电子产品这一更需要速度的领域内没有优势,而与之相反地是发达国家电子产品开发的项目管理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法。开发周期快,成本低,如果能借鉴这一方法,就能快速提高我国的电子产品研发现状。世界的电子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立元器件阶段,集成电路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自集成电路发明后,电子行业发展经历了一次飞跃。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各行业都有长足发展;然而,作为新产品开发关键活动之一的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在当前很多企业尚处于有待提高阶段。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贸易交流日益增多,以及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自主研发和创新活动日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特点就是其经济效益主要是依靠项目结束时推出的产品来实现的,而不是在项目实行期间来获得的。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产品开发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要清楚并能够区别项目和产品的不同。当产品规划提出一个新产品概念时,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就开始了;随后会成立一个项目来开发这个产品,这时项目才开始,但对产品而言,是进入开发阶段;当产品开发完成推向市场时,项目一般将进入结束阶段;而此时产品才刚进入成熟阶段,还将维持较长的时间才会走完整个生命周期。简而言之,新产品开发项目只是一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2 项目管理在电子产品研发中的应用

当今的研发已成为企业竞争的主战场,研发项目管理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研发面临市场、客户的压力,需要与内外部的各大部门协调,这些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成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发项目经理的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产品开发工作,而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甚至更多是管理工作,项目经理的任务将不再是个人英雄般地拼命完成个体任务就行了,而应该是率领团队(项目组)完成整个团队(项目组)的任务。

2.1 计划管理

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之快是其它任何产品所无法比拟的,其原因之一是科技的发展,别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使用者的需求所决定的。正是由于使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子产品的研发项目上,应用项目管理先做市场调研,制定研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新的研发项目提供理论依据。研发管理人员根据这些管理资料进行项目申报,并于项目下批后组织项目实施,由此可见,计划管理为电子企业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电子产品研发组织体系,使其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电子设计及制造行业产品线多,产品线系列族多,产品生命周期短,新产品开发划分阶段多。在产品阶段,由于成本原因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变更,需要有效管理各种变更和进行版本控制。

2.2 成本管理

我们在设计电子产品的过程一般都会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成本控制,总是尽量简化电路,减少元器件、尽量简化安装工序。一般这些简化都是针对最终产品的,但是作为开发工作本身也同样需要成本,也需要进行成本控制。电子产品研发,由于受到生产条件等原因制约,许多材料都来源于国外,价格不低,如果不加以管理,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使得研发成本迅速攀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项目管理要求管理者在项目预算时根据当前的材料的市场价值进行核算,预算意外成本,并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成本管理。合理地将电子原材料进行配置,科学地调动研发人员,控制研发费用,以最低的耗费完成项目研发。

2.3 质量管理

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是为了确保项目达到研发项目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质量第一”的观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目标。所谓产品质量也就是指产品满足使用要求所具备的特性,即适用性。这些特性一般概括为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几个方面。电子产品的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严重影响了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因此,产品研发管理部门要注重研发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建立信息化的质量管理系统,从材料的发送,人员的使用以及成品的检验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将质量落实在每个研发人员身上,从源头上加强质量控制,对产品进行逐一的检验,合格的产品盖上章,发现问题,追究相关环节责任人的责任。质量管理是电子新产品最主要的管理环节,因此,管理者要依制度管理,认真履行管理职责。

2.4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加强企业产品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是维持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也是帮助企业快速成长,跻身于市场前列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电子产品的研发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主要表现在研发项目可能会遇到不可预料的不利因素而影响研发目标和研发质量及研发期限。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制订对策和风险控制等。研发风险并存于研发的各个环节,如成本、时间、技术、生产、销售等。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丰富的经验及敏锐的洞察力,运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制订风险应对措施。并加强与其它电子产品企业的沟通,从中掌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研发项目情况,认真分析,有所防范,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发生或使风险发生时的损失降到最低。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这就要求企业能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成功开发出新产品,开发项目绩效已经成为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应对当今新形势下新产品开发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我们在新产品开发时不仅遵循产品开发流程,同时还要依靠成功的项目管理来保障。

参考文献

[1]吕滨,许兆新,温丽华.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5,4.

[2]卢捷.电子行业企业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1,20.

[3]文雷斌.浅谈电子产品质量管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6.

第2篇

关键词:电子产品;老年人;人性化;心理需求;生活障碍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134-02

一、老年人现状与产品理解

(一)老年人口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低,就国家相比而言,中国仍然是“年轻”的国家之一。到1999年,60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10%,2009年,这一人口比例上升至12.5%,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与此同时也为我国老年电子市场提供了客观基础。

(二)老年电子产品的理解

所谓“老年电子产品”,就是指适合于老年人使用的电子产品。老年电子产品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其便利性涉及交流、外出、娱乐、锻炼等方方面面,为老年人消除生活中的障碍,满足生理需求,且在心理方面满足他们独立、受尊重等精神需求,使老年人体会到科技的便利和生活的乐趣。例如红外电子手杖是一种借助于远红外传感器的新型电子技术的导盲辅助工具,采用远红外光反射接收的原理,通过手杖内的震动装置和蜂鸣器从而进行震动报警和电机讯响报警,从而帮助老人在并不触及障碍物而达到判断方向的目的[1]。

二、老年电子产品发展现状

(一)我国老年电子产品发展现状

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老年人出行交流提供了方便,老年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而当今老年电子产品市场单调,仅有个别产品能服务于老年人生活,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市场上老年电子产品功能混乱,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需求,缺乏创意,且开发的产品操作界面复杂,忽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往往造成老年人对新的产品望而却步。

(二)发展老年电子产品的常见问题

当今老年电子市场产品单一,且质量得不到保证,产品设计往往忽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在色彩设计上过于沉闷,单调,缺乏生机;在造型手法上过于僵硬,缺乏亲和力;在使用材料上忽视舒适程度,缺乏安全保证。老年电子产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人性化的考虑,对于老年人来说使用方便这一点很重要。老年人反应比较迟缓,对事物的理解力也就比较缓慢,如果产品的操作晦涩难懂,往往使得产品的功能达不到最佳效果[2]。

三、老年电子产品的设计定位

(一)老年电子产品设计的理想目标

老年人电子产品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即设计出简洁易用的电子产品来消除老年人生活中的障碍。因此可以说,设计是人的思考过程,是一种构想、计划,并通过实施,最终满足人类的需求为终止目标[3]。这就要求设计师能理解老年电子产品的设计要素,关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全面收集老年人的行为信息和产品数据,设计出简洁易于操作而又富有趣味的电子产品,来辅助老年人消除日常生活中的障碍,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切身感受到社会和家人的人文关怀,从而满足老年人生理与心理上的需求,体现产品人性化设计。

(二)老年电子产品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电子产品,主要有手机、电子升降台、电子导盲手杖等。但是,这类产品大多忽略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如手机的操作按键复杂,老年人由于不会使用,经常会按错,从而让使用者心理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当今“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于设计领域,设计成为联系人与物的载体,设计的目的在于人而不是物[4]。这种思想的定位为老年电子产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设计出老年人满意的电子产品,成为衡量电子产品适用的天秤。老年电子产品设计基本原则为以下四个方面:

1.安全性原则。老年人的电子产品设计,首先要强调产品的安全性,消除产品安全隐患,保证老年人在使用电子产品过程中的安全;其次由于老年人身体协调下降,伸展动作也会受到限制,所以,在电子产品开发时能考虑到怎样避免老年人做出危险的动作,从而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再次,老年电子产品还要关注保护老年人安全方面的开发,从而在事故发生时减少对老年人的伤害。例如日本道具公司开发一款老年人穿戴式空气囊,当电子传感器探测到老年人失衡滑倒或撞到等事故发生时,气囊会在0.1秒之内充气膨胀,来保护老年人的后脑勺和臀部等人体易受伤的部位。

2.功能性原则。功能是设计所考虑的核心原则。优秀的设计能把产品的功能、使用时的舒适和外观的美有机地、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设计[5]。一般的产品都能满足功能要求,而老年电子产品在满足老年人必要的使用要求时,提供舒适的产品也是老年电子产品的功能要求。这时就要结合老年人的人体工学来开发合适的角度、重量、材料等方面的产品。例如Amulyte这种类似纽扣的电子产品,能够通过电子发射器及时地通知他们的家人或者看护人,家庭成员或者医护人员可以从移动网络获取相关数据,从而避免事故恶化的发生。

3.简明性原则。所有的设计词汇中最需要受者的理解并作出反馈,所以,设计对被选择的元素中都必须保持清晰的策略[6]。老年电子产品的简明性还体现在产品的使用操作上,针对老年人使用的电子产品,操作界面应尽可能减少操作的复杂性,通过简明的操作界面,使老年人一目了然。

4.易用性原则。即老年人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通过参考简单的操作说明,稍加适应便能熟练使用的原则。电子产品都有具体的操作要求,简易的操作愈来愈受到老年消费者的青睐,而老年人阅读使用说明不便,且记忆力明显下降,老年电子产品则更需注重易用原则,对于老年人来说,电子产品是新鲜事物,如果操作的步骤复杂难以学习,或学习后也不会使用,往往会造成老年人精神上的挫败感。

四、人文关怀在老年人电子产品中的表达

(一)人文关怀设计与人体工学的紧密联系

人体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老年人的身高会逐步缩减,且身体伸展程度明显减弱。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骨骼运动组织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通过对老年人的身体研究、收集数据,以此开发舒适的老年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产品开发的必要步骤。通过调研、普查中国老年人的相关数据,梳理出科学的体系,制定出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工程学,进而开发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电子产品。通过对老年人的人机工学的研究,让科学数据应用于实际,对于老年电子产品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老年人的运动机能逐步衰退,上下楼成为老年的一大生活障碍,该轮椅通过人体工学的应用,加之以功能的开发,极大程度上方便老年人出行。

(二)满足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1.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益衰退,生活自理能力也随之退步,老年人需要别人的认同与关心。对于缺乏关怀和交流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容易产生忧郁、孤独等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被遗弃的感受,从而不愿接触新鲜事物。对老人而言,新的改变就意味着新的尝试、认知,老年人会逐渐安逸现有的生活,不愿做出太多的改变。因此,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对于产品设计师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2.电子产品在老年人心理需求中的表达

老年人会随着身体能力的限制逐渐缩小生活圈,交际群体也逐渐减少,生活会变得单调、乏味。这时老年人更需要生活富有趣味、温馨,来消除孤独的生活时间。趣味化的设计能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情趣,调动老年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优秀的电子产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能为老年人单调的生活增添一道和煦的阳光,而且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使老年人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人性化的设计,充满趣味而又贴心的设计能够为老年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例如专门为生活单调又渴望享受天伦之乐的祖父母设计的“孙儿洋娃娃”,根据老人提交的孙儿的照片,即设计出与照片上的孩子相貌无异的洋娃娃来。其心脏部位装有微型数码芯片,芯片具有录制孩子语音的功能,从而提供孩子的问候声和欢笑声[7]。

记忆力逐渐衰退在老年人中常见的现象,简易的操作是老年电子产品开发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设计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优秀的电子产品设计更是如此。人文关怀的体现还需要设计师运用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老年人的生活细节,为老年人设计出富有情趣或唤起他们情感的电子产品,来提高老年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性,也是体现社会对老年人关怀的方面。设计师只有了解了设计物的施予对象??“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出能够满足使用者和受众心理感受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物”,才能真正产生“以人为本”的设计[8]。

五、结 语

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老年人更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电子产品,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已经成为老年电子产品的出发点。在设计准则的指引下,更准确的把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了解老年人的行为习惯,是设计师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产品服务对象的心理研究,开发老年人满意的电子产品,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并进一步减少老年人的生活障碍,已经成为老年电子产品的发展前景,也是设计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段炳义.残疾人无障碍电子小产品设计[D].攀枝花学院,2013.

[2] 邓欣然.基于易用性的老年人产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

[3] 张绮曼,郑曙.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出版社,1991.

[4] 赵志芳.从无形的障碍到有形的设计――浅析现代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J].北方美术,2007(5).

[5] 凌继尧,许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 周锐等.设计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第3篇

现在有效的电子产品开发要求板卡设计、可编程逻辑设计和软件开发进行融合,需要把监控上述领域的设计管理流程集成进来。为了保持竞争力,公司需要的产品应当能超越松散的集成管理,提供真正统一的设计流以改进设计创新,充分利用当前的器件技术,加速设计流程,更快地把更加智能的产品推向市场。

软件的革命

近年行业中最大的变化是低成本微处理器的运用。微处理器最初用于实现计算器,然后用于个人电脑。由于具有动态重新配置特点,它们取代了许多硬连接数字系统电路,将真实的“嵌入人工智能”带入先前“笨拙”的器件中。

微处理器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器件本身,而在于它让工程师们将重要的设计难题从硬连接环境转换为“软”领域的能力。板级硬件平台设计继续使用熟悉的“硬连接、现用器件”模式,但是平台中的产品特性或智能的开发可以为“软件”。使用这种基于平台的方法,制造相同物理硬件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因为构建硬件后还可以修改其特性。

微处理器最初作为一种高效的可升级工具,现在最终改写了电子器件的规则。它不再满足于价格便宜、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现在的电子器件需要“智能”。

将软设计提升一个水平

FPGA本身是一个胶合逻辑应用,要超出这一应用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包括充分利用可编程器件,把尽可能多的硬件引入到软领域之中。这包括引入处理器功能本身,目前FPGA内的软处理器越来越普通。

根本上说,引入基于FPGA实现的软处理器结构灵活、板卡尺寸更小、更简单。但深层次的应用会带来更引人注目的优点。嵌入式开发人员利用了FPGA的可编程特性获得处理器顶层的抽象级别。不仅能在软件中实现抽象级设计,而且也在硬件中实现抽象级设计。

考虑这样一个系统:处理器通过可配置的硬件(本质上是一个硬件包)与其内存和外设连接。这就抽象了处理器的接口。简单地对FPGA重新编程就改变了硬件包,系统设计师可以轻易改变处理器内核,甚至在硬的或软的处理器间转换,无需修改其他系统硬件。从系统角度来看所有处理器都是相似的,简化了硬件设计流程。当然,把这延伸到应用软件领域也需要可以在处理器之间提供C级别兼容性的编译器。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不需要“事先”对处理器做出选择。系统可能使用某种处理器开发,如果在开发阶段发现需要更高的性能,则可再采用更快的器件。处理器可以是软的、硬的甚至是FPGA内部的硬件处理器内核,而不会影像周围的硬件。

在这个方案中,FPGA成为有效的系统互连结构,可为嵌入式系统的所有部件提供通用的连接性。

最后,在处理器之上引入透明的包裹层会创建出基于FPGA的开发环境,提供真正的处理器独立性。软件和硬件开发速度都提高了,处理器选择可放到设计后期进行,有效的软件/硬件协同设计成为可能。

传统设计方案的失败

关键一点是它导致了设计流程复杂性和相互依赖程度的增加。随着更多设计转入“软”平台,传统设计领域如硬件、软件和FPGA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采用不同工具独立处理这些设计元素变得越来越困难且效率低下。

在单个流程中转入到更高抽象级别可处理特定的复杂度问题。当然,最终这些单个的设计元素必须集成在一起创建一个最终产品,但每个组件的专业化程度的增加导致最终产品更难装配。这将消耗大量设计时间并最终妨碍产品创新。

在本质上,与此相承的单点式工具电子产品设计方法已是昨日黄花。产品开发团队面临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压力,因此不断寻求新途径来更快速地将更高级智能的设计推向市场,同时处理整个设计流程中不断增加的设计复杂性。

硬件设计软件化

随着最近FPGA技术的发展,分析专家认为我们正处于电子设计的转型中。FPGA刚一面世,就达到了这些器件的价格/容量曲线分水岭。它们能提供ASIC的许多好处,而无需高昂的成本和长期的开发周期。

这些器件内在的可重新编程特性大量削减了设计时间,带来了现场硬件升级的可能性。然而,要充分利用可编程硬件的潜力,工程师需要能在更广的设计流程中发挥技术优势的工具。

在对大型FPGA进行板级布线时,智能的管脚输出流程自动化要求PCB设计编辑器十分了解目标FPGA器件的物理特性和功能,及FPGA设计师施加的优先约束条件,同时也需要FPGA和PCB设计环境间的紧密联系,以便迅速重复FPGA和PCB级设计间的约束,达到优化方案,平衡FPGA内的时间需求和板卡可布线问题。

一体化的设计环境

诸如FPGA这样的可编程技术的真正潜力在于其不再区分硬件和软件。随着我们不断利用该潜力,硬件、软件和可编程硬件的设计就不断融合。从设计工具角度来看,这一融合将驱动传统设计工具边界间的自动流程需求。要成功做到这点需要的不仅是不同设计工具集表面的集成,而是要涉及到所有不同设计环境的完整统。

Altium在Altium Designer系统中体现了这一必然要求。AltiumDesigner提供单一、统一的环境,把PCB级的硬件设计、可编程逻辑设计和嵌入式软件开发集成在一起。这样工程师、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就能充分利用可编程硬件的特点创造更加智能的电子产品,而不用考虑其FPGA水平如何。

统一的硬件设计框架

Altium Designer中实现了这一目标。它将硬件和软件开发统一在平台内,从而加快了软件/硬件共同设计的进程。Altium De-signer的根本需求是开发人员能方便一致地操作分立和基于FPGA的“软”硬件。这通过把传统HDL方法转为FPGA设计,并将现成易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用于可编程器件来实现。在这种环境下,使用描述板级电路相同的方法和语言来描述FPGA内部实现的系统组件。

在开发时使用预先合成的逻辑块(元件)而不是基于HDL的源库,具有几个优点:首先,在硬件综合时把块视为“黑盒”,从而加快进程的处理;第二,与板级的分立组件的使用一样,在无需了解底层的代码结构的情况下,基于FPGA的组件块即可被使用。尽管,组件背后的原理很复杂,但设计者只需要知道基本的功能即可。

开发电子产品,提供当今市场上真正的差异化产品,其根本在于利用可编程器件,以软件和“软”硬件的形式为嵌入智能提供一个可重构的平台。这需要有一个统一硬件、软件和可编程硬件设计的系统和可重构的平台,支持软设计模式带来的开发自由。

FPGA正继续着电子产品设计的“软化”过程。可编程资源更加便宜、丰富,工程师们不需在HDL中对寄存器级电路进行编码和优化,板级设计模式可以延伸至可编程器件中实现的系统设计中。这将为当前正在从事主流电子产品开发的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打开软系统设计的大门,他们可以从PCB硬连接环境中将功能移植到可轻易更新的FPGA软连接领域。

第4篇

很多app都有“智力开发”功能,我们觉得可以宝宝玩下可以更聪明。

现在的孩子小伙伴少,iPad可以做他的朋友,以后还可以让他和朋友多交流。

职场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轻松又安全。

别人家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手机、平板电脑都成了生活的“必需品”了,让小朋友接触也是认识生活的一部分。

机器真的可以成为宝宝的朋友?

App真可以让宝宝变聪明?

电子宅娃的“可见危机”

所谓开发智力的电子产品,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而依赖电子产品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儿童,逐年递增,“电子宅娃”的危机便越来越大了!

生理危机

儿童沉迷电子产品,生理成长会受到多方面的的负面影响:

1.视力下降。

2.容易导致患多动症和抽动秽语综合征。

3.尚未发育完全的颈椎容易受到伤害。

4.对手指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5.影响运动能力的发展,导致身体素质差,容易长成“小胖墩”。

6.影响大脑的发育、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免疫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心理危机

1.自我中心,情绪难自控。

相信大家都见过这样的场面,小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忘乎所以,对长辈的叫唤爱理不理,没收掉他的电子产品,就大哭大闹……小孩子分辨现实和虚拟的能力比成人差,容易沉溺于虚拟的虚拟世界,与周围环境隔绝,失去对现实中的人的关注和热情。长期以往,极易出现自我中心性格和情绪控制障碍。

2.语言能力的发展。

宝宝仍处于语言发展敏感期,并会进入书写、阅读、文化敏感期。过多使用电子产品,会让孩子缺少语言交流。特别是低幼年龄阶段的孩子,1岁半正是语言能力的爆发期,电子产品会剥夺他们的语言环境,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同时带来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上的障碍。宝宝需要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来学习词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影响社交能力,不利于健康情感的培养。

电子产品提供的只是感官刺激和虚拟交往。宝宝玩得高兴,欢笑,都不会得到回应;他的小想法、小心思,也没人分享没有。孩子的交往能力需要与人互动才能发展出来,与人交往感受不同的眼神、语气,体会悲伤、喜悦等情感体验,都会给孩子社会交往、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带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频繁的“人机交流”,会降低宝宝与小伙伴的交往兴趣,影响健康情感的培养,容易养成孤僻性格,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4.影响智力发展。

很多家长都以为电子产品有开发智力的效果才会给宝宝玩的。其实,电子产品信息变换太快,孩子还来不及思考,就进入了下一个画面,超过自身接受能力,长此以往,会阻碍孩子思维技能和记忆力的发展,也影响孩子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记住,在真实的环境下,孩子触碰、感觉、观察和移动真实事物,更能促进智力发展。

宜疏不宜堵

对于小孩喜欢电子产品,家长宜疏不宜堵。小孩子听不懂大道理,单纯的说教产生不了多大的效果,应实行一些具体的改善措施。

*与孩子共同制定电子产品的使用制度,并严格执行奖惩措施;

*对于较小的孩子,妈妈爸爸应该多陪陪孩子,和孩子在电子产品外找乐子,让他们体会到“没有电视和游戏,也可以过得很愉快。”

*对于已经可以自立的大孩子,要尊重、理解孩子,花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找到他们“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原因,可以和他们一起玩,在玩中引导。

第5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现状;措施

由于计算机的逐渐普及和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也随之发展,摆脱了技术低端、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的限制。当然,电子信息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向多地区、多行业的转变,企业的产权结构也由国有制转变为股份制,更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大有意义。

1、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并不是我国的传统行业,而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新兴起来的,属于新兴行业。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电子产业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在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日益壮大,电子产品在市场上很具有影响力,并且电子产品越来越呈现出高品质、高技术的趋势;电子企业也在从小型企业往大型企业转变,产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过,电子信息工程仍然处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现在社会需求多样化对信息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信息工程必然还是会有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1.1电子产品缺失创新性

创新性对电子产品非常重要,创新性不足是现在电子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个瓶颈。由于电子产品的需求较大,国家对电子产业也有所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一直比较快,但是,现在电子产品的创新性问题已近逐渐成为遏制我国电子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1]。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主要是依靠国外的核心技术进行开发,产品的核心技术被国外的企业掌握,国内企业对核心技术没有个创新,主要是对产品进行生产,导致我国没有自己特有的技术专利,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子信息工程。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产品利润不高,技术不够先进,进而削弱了我国电子产业的竞争力。在国内市场上,国外的电子产品往往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而国内的产品则被视为仿制品,这在无形中压缩了国产电子产品的销售量,促使国内企业纷纷加工外国产品,没有对技术进行开发和创新。

1.2缺失优质的市场竞争环境

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研发新产品的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只有对知识产权进行严密的保护,才能激发企业研制新产品的积极性。不过,就目前而言,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不到位,使得市场上经常出现山寨货和假冒产品,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无疑会有害。

1.3缺失综合性技术开发人才

电子信息方面的综合人才的缺失是导致该产业发展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电子产品的开发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经过多环节的设计、审核和改进,才能制造出好的产品,现在的技术人员大多数只是机械地进行研发,没有创新意识,这样就无法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还只是在量上面有所扩大,而没有真正提高工程的质,如果要平衡发展信息工程,就必须引进和培养大量的综合性人才。

2、推动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措施

2.1鼓励产品及服务创新

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有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因此要加大电子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力度,以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电子企业现在面临着非常大的竞争压力,如果不对电子产品和服务作出创新和改进,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必将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因此,从电子信息技术企业来说,要与设备制造企业联合,以确保企业的创新能够实时投入到生产中去;从国家和政府角度来说,要颁布一些政策和法规,以引导企业公平竞争,对制假、仿制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制裁,鼓励企业创新,对企业研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给予扶持,比如政府机关使用国有电子产品,以促进国有电子技术的创新,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新意,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2.2电子信息业发展过程中的软环境建设

电子信息产业不能只着眼于单一的电子产品,要对行业进行升级,联合通信、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电子行业,进行综合的产品开发,增加电子信息产品的吸引力。另外,我国的电子企业要在国际上立足并站稳脚跟,就必须对具有不同优势的企业进行重组,保留企业的长处,弥补企业的短处,并对国内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以提升本国电子信息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3]。信息化行业是新兴行业,其发展对技术的要求相当高,但是只有技术也是不够的,必须对产业进行优化,并结合市场的需求,加快本行业的软件设施和环境的建设,以新的技术推动传统的工业、农业等发展。只有提高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软环境,才能进一步推动电子行业的发展,促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企业走向国际化道路。

2.3完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电子信息产业是以技术为主的行业,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然而国内技术水平较高的人才比较少,而且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因此企业要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和理念,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并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留住人才。同时,企业也要借鉴外国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方式,以便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另外,与国际企业进行合作也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合作才能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双方的发展。

3、结论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子信息工程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且推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繁荣。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有关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哈笑天.有关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21)

[2]吴松飞.金融危机下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3]提高抵御全球经济危机能力 加速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变强[J].IT时代周刊,2008(23)

第6篇

【关键词】日本震灾电子产业进出口贸易

一、日本东北地区震灾对日本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影响

此次受灾的日本东北部地区GDP规模相对较大,占到口本总体经济的8%左右。据日本政府估计,此次日本大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6~25万亿日元,远高于1996年的阪神大地震。受此影响,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明显下滑,国内外有关机构纷纷下调全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期。

根据内阁府2012年2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日本经济实际下滑0.9%。

日本的东北区包括,青森、岩手、宫城、秋天、山形、福岛等县。在产业布局上,东北地区聚集了汽车、通讯、电子、石化及钢铁等产业。东北受灾较重的青森、岩手、宫城、山形和秋田各县自然资源相对富饶,以农、林、渔业为主。除此之外,岩手县半导体和通信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而福岛则聚集着大量火电厂与核电厂等能源产业。特别是福岛、宫城、岩手等县的信息通讯产业、电子零部件产业的产值分别占到全日本的10%和7%左右。而此次的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致使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汽车企业以及索尼、日立、东芝等电子企业遭到严重破坏,一度停止了生产。

二、日本东北地区震灾对中日电子产业的影响

(一)对日本电子产业的影响

由于t3本东北地区聚集了汽车、电子、石化、钢铁及信息通讯设备等诸多产业,是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此次的地震导致的多家核电站的停止运营致使电力供给不足也给该地区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重大影响。再有,震后索尼关闭了6座丁厂;佳能8家工厂停产;尼康顶级机身生产厂受灾;松下选择暂时停产;东芝也关闭了位于岩手县的微控制器工厂。由此引起的电子产业链的断裂,使日本对华的影像器材、电池、通讯器材等电子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出口大幅度下降。由于这些电子产品的母公司受损,国外的分公司因生产所需的零部件和材料供应不足,也纷纷停产、停业。即便是能够进行正常生产的分公司,其产品价格也较震灾前有所上升。

(二)对中国电子产业的影响

作为世界的工厂,加工贸易是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而日本作为中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进口市场之一,长期以来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虽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日贸易的深入,中日贸易结构有了较大的转变,一般机械、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光学仪器、化工制品以及通讯器材等方面的产品已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的重要部分。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由于技术水平的差距,一些高端的电子产品对日本的技术依赖很大,核心零部件仍在日本生产,仍属加工贸易,或是日资在华企业利用中国的廉价人力资本进行组装,返销日本或其他国家。然而,由于震灾导致的日本顶端产品的供给缺乏,使部分企业的生产难以为继,对日出口受到影响。另外,日本的灾后重建以及国内需求的低迷,也一定程度对中国相关产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日本东北地区震灾对中国电子产业贸易的影响成因

(一)贸易分工不均衡

长期以来,中日电子类产品贸易主要呈现垂直互补型,主要表现在日本对华出口主要是技术密集型等高附加值产品,而中国对日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如杨灿、赵艳花(2008)从显示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指标分析了1992~2006年中日电子产品的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的状况,结果表明,中国电子产品对日本的竞争力较弱,中日电子产品表现出非常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但这种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分工发展为主,同时具有局部向水平分工发展的特征。

在中日组成的电子产品产业链上日本企业从事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销售流通、跨国经营等上游和中游工作;而中国企业则从事简单的电子产品组装,并将完成的成品销往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总体看来,中日贸易呈现以下格局:日本企业在本土保留核心元件和产品的生产,在中国投资设厂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进行劳动密集型生产,将关键零配件出口至中国丁厂进行组装,产成品返销El本或出口欧美市场。

(二)中国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不足

首先,中国在电子产品开发和没计上缺少专业的人才。例如日本知名的电子产品企业都有专属自己本企业的研究所,专门从事产品核心部件的研发,产品外形设计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以“早、快、精”的产品满足大众的需求。其次,中国对于创新方面资金的投入不足。每当国外有新的产品m来,困内立刻出现和该产品类似的“山寨版”的产品,而很少有企业专门投入资金,进行产品创新方面的研究。另外,不够重视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当口率发生地震后,国内大部分人的观点仍然是寻求国外的帮助。寻找新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国。有很多人将日光投向了韩同。但仍有一部分学者已发现国内电子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再依靠他国,自己开始研发核心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四、结语

13本震灾对中国电子产业贸易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反映}}j中国产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同是一个电子产业大国,在国家不断强调产业升级的今天,企业仍然缺乏尖端产品,没有核心技术等问题依旧严重。随着产业链全球化的加速,中国低成本取胜之路已经走到尽头,从全球制造,EF 到科技强国的转变已成必然选择。日本震灾应该使得中国电子产业清醒地认识到,在参与国际分T中谁处于产业链上游,掌握着核心技术,谁就控制着产业链。但是中国一直是从事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大国”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大技术研发,鼓励开发创新。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原理有效抑制

中图分类号:O361 文献标识码:O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49501

随着电子产品的逐渐推广与发展,导致了周围产生的电磁场电平的不断增强。可以说,电子产品无法避免在有电磁感应的环境中运行与发展。而且目前来说单片机的通信也都是通过动态数据交换或自己开发通讯驱动程序的方式进行的。这与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有一定得联系之处。通过动态数据交换(DDE)使应用程序之间彼此能交换数据和发送指令。但使用DDE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开销。但是自己开发通讯驱动程序又有一定的难度,且开发周期较长。在石化运输煤皮带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智能仪表作为下位机,一些公司利用工控机作为上位机,采用ADAM-5000的协议,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和显示。所以,我们应该以更优化的方式来解决电子产品在电磁环境中适应方式上的不足。从而使电子产品、电子设备更好的发展与进步下去。目前看来,在世界范围内电磁兼容性问题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一、电磁兼容性

1、什么是电磁兼容性:电磁的兼容性有比较完整的叙述内容,是电子产品在电磁环境中按照正确的运行方式运行起来的一种形式,而且不对其他电子产品产生具有破坏性质的电磁干扰能力。因此,可以说电磁兼容性有一定的系统要求:一是电子产品在正常运行的环境中对环境中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规定的预期值;二是电磁兼容对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具体的说明了系统或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常规运行,并且不对其他的电子产品造成危害。电磁干扰能力强度及电磁的耐受性两部份,对于电磁干扰是由于电子产品本身在运行条件中产生不利的电子电磁噪声;而电磁的耐受性是说明电子设备在运行必备功能的条件上,受电磁环境的影响并不能完全的体现出来。据资料记载,在20世纪80年代推广起来的电磁兼容EMC学科,具体是以规划和解决问题为宗旨,主要是研究和解决由于电磁兼容干扰的形式、发展、规划、及控制形式和理念统计模式等。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的规划,计划出最合理的原则进行实施。对于开始进行的能力和控制措施做出较为规范的条例,使其在其他电磁设备的环境下都具有兼容性,这样的电磁兼容性可以说是较为具体规范的。

2、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与完善: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主要发展无线电规模中干扰噪声的形式。经过经济技术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在电子产品的技术方面有着很大的提高。在电磁兼容性发展规划的同时,委员会也与国际无线通信资询委员会共同审议研究着电磁兼容性在各个方面的完善。另一方面为现代化方式的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的检测制订了完整的规范与系统规划上的要求。在研究方面,研制了以电子信息技术完善以噪声性质为对象,用无线电产品的干扰方法进行完善与运用,对于其测量方式可以在汽车等带有驱动装置的无线电的测量方式和各方面的允许值问题上进行优化。在这些值得优化与完善的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上显示出来,这些电磁兼容性层面,优化方式与完善方法都有一定的效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水平也随之不断完善与发展,因为电子产品的不断推广,电磁兼容性的标准要求才不断地完善起来。CISPR的推荐也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纳运用,并作为其国家条例的基础实施。无线电发射机功率电平是影响周围无线电电子设备的,是产生干扰电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无线电发射机功率电平应该受到限制。据资料显示,根据无线电通信咨询委员会的特殊建议,在卫星通信系统和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线路共同使用的频段上,应该限制微波中通信线路发射机的有效辐射功率和天线增益的乘积数值。建议同时限制卫星通信地面站的功率及通信卫星辐射功率通量密度。许多其它的无线电业务,例如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移动通信系统等发射机功率的最大值也应该受到限制。频率规划在全国和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采用,是提高射频资源利用率的一种途径,也是保证无线电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应严格按照国际协议所谓无线电频率分配表和全国文件,实行国家、地区的频带划分和业务之间的频带分配。根据频率―空间分配的原理进行无线频道分配。频率规划必须保证每个无线电电子设备干扰电平最小,或消除干扰,由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

近些年来,我国多个研发部门也都在研究各种电磁兼容性的试验规律和有关电子信息技术完善的规划项目,制定出了一系列的研发标准和系统规范。这对于保证电子产品的有规律运行和人们在生活上的方式及促进对现代科技基础更完好快速的优化,对现代电子科技创新更好的规划,对现代经济技术的不断追求,都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电磁兼容产品开发

1、接地:电磁兼容性接地是电子产品研发的重要问题的一个方面。电磁的接地目的有三个:(1)电磁的接地可以使较为完整的电路系统中的所有电路层次都有共同的按需要参考的零电位,以为了保证电路系统可以更加稳定地实施与研发。(2)为了进一步防止外界电磁场对研究范围的干扰。在电子产品的研究过程中也对电子的机壳接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这样就使由于静电形式积累在机壳上的部分电荷通过大地的形式可以导出设备。这样电子产品就会摆脱电磁兼容性的障碍。另一方面,对于电子产品的电磁屏蔽体,如果选择正确合适的接地,则也可获得良好的屏蔽效果与目的。(3)可进一步保证安全的规划工作。正当发生直接感应的电磁感应时,就可以避免电子产品的毁坏,也可避免操作人员的触电事故发生。目前许多医疗设备都与病人的人体直接相连,当机壳带有电压时,可能会发生不必要的危险。因此,接地是抑制噪声防止干扰的主要方法。接地可以理解为一个等电位点或等电位面,是电路或系统的基准电位,但不一定为大地电位。为了防止雷击可能造成的损坏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电子设备的机壳和机房的金属构件等,必须与大地相连接,而且接地电阻一般要很小,不能超过规定值。

2、屏蔽:所谓屏蔽就是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区域内进行金属的分隔模式,目的是为了控制电场与电磁波共同的由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传发与扩散。屏蔽体可以将组织部件、混合物体与整个系统联合的干扰源包围规划起来,以便防止干扰到电磁场向外挥散。防止受到外以及内部的电磁兼容的影响。

结语:在电子信息技术的范围之内,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在各种干扰设备的辐射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想要完全消除电磁干扰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电子产品在电磁兼容性运用的各个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多种在信息技术方面带来的方法上,来进一步规划并减小电磁感应的干扰,从而把电磁干扰这一劣势方面尽可能的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以一定的规律保证电子产品的兼容性。现在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方式,是研究控制和消除电磁干扰导致的一些后果。以使得电子产品与其它电子设备共同工作时,消除其各类不必要地危害。一个理想的电子产品或系统应该是既没有辐射任何对各方面有危害的内容,同时也不受任何感应能量的影响。这样的电子产品对于电磁的兼容性才算得上是完美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陈必群: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陈

[2] 俞文英:电子设备电磁干扰及电磁兼容设计

[3] 王泓泉:浅谈电源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第8篇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CDIO模式 能力训练体系

[作者简介]张筱云(1957- ),女,山东招远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运动控制技术、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嵌入式芯片应用技术。(江苏 苏州 21502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6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应用电子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06JYT01DZ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01-03

应用电子技术是一门与电子信息产业紧密结合的学科。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重要的支柱性、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应用电子技术学科发展前景广阔,专业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依托院校和企业虽然培养了大批掌握一定应用电子技术的专业人才,但人才的素质和规格需求仍远远得不到满足。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我们紧密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以“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采用“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以CDIO国际先进工程教育模式为主线,采用软硬技能兼顾方式, 构建了“1C+5P”能力训练体系。对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特点

1.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服务于电子产品制造业,辐射相关电子类企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电子产品装配与焊接、调试与返修的能力;具备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操作与维护、维修与整改的能力;具备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良好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适应在电子产品制造业以及相关领域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分析检测、应用开发和售后服务;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和维修整改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职业岗位(工作领域)及职业能力分析。本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电子产品装配与焊接、调试与修理、质量检验与生产管理、工艺设计岗位,其工作任务是利用各种生产线设备、仪器仪表及工具,依据生产工艺文件制造电子产品。二是电子产品生产线上常用自动化设备的编程、操作与维护岗位,其工作任务是根据产品进行生产工艺编程、设备操作与调试、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三是电子企业产品开发部门的助理设计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是单元电路分析设计、原理图绘制、线路板设计、软件应用编程、样机装配调试、设计资料整理等。四是电子产品制造与销售技术支持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是对电子产品市场进行调研,识别客户需求,明确客户的购买价值、决策采购流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电子产品销售、元器件材料采购技术支持等。

3.学生特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生源,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对口单招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三是“3+2”学制的初中毕业生。为适应现代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高职学生整体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进校初期大多数学生对专业认识模糊,专业方向不明确,尤其边远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较差。

4.教学实际。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从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这三个方面考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比单纯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可使教师实践经验提高、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提高,缩小学生与企业用人需求差距。在实训教学中仅仅依靠校内实验实训难以完全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依靠社会力量来强化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两个问题,通常认为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构建形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要素。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是坚持服务地方经济,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

2.“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高职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特点,本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向苏州及周边地区电子制造企业,以制造、调试、维护岗位为主载体展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应“技术操作工管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的岗位层次培养。按照“工学结合”要求,以“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制定人才培养模式。

在三年学习期内,前两年为学院主体培养阶段,每年分为两个学期4个学段,利用校内实验室和生产性实训条件,通过学段模块学习、项目制作、阶段实习、生产实训等方式进行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专业技能训练,以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每一学段培养训练均以某一岗位基本能力为目标,学生在不同学段均可进入企业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

第一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焊接、装配、测试等工作,第二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开发等工作,第三年为企业主导培养阶段,学生作为准员工进入企业,通过带薪实习,了解电子企业文化内涵,学习电子产品生产现场管理,进行实际生产应用,积累企业工作经验,并把企业用工标准纳入学生考核内容。

“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培养模式,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第9篇

关键词:电子系统 自动化 控制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001-02

1 应用电子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科技技术的需求在不断增大。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在现在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末以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日益趋向计算机管理的自动化控制。依赖于计算机强大的功能,自动地去实现逻辑化的分析、编译、分割以及综合等工作,以达到电子线路的系统化功能。然而在现代的电子系统发展中,容纳的内容更为广阔,电子设计、数字处理、技术优化等都包含在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中。电子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一些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被不断的开发和应用,当传统手工的制图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科技的设计精度以及工作效率时,计算机的二维平面辅设计由此而逐步发展起来。人们开始从传统印刷电路板和集成电路繁杂机械的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走向了以计算机软件工具等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设计、生产以及分析和测试工作。而在20世纪90年代,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开始发展出现以计算机高级语言描述以及系统级仿真、系统综合优化技术为特征的新型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使得电子系统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使得设计者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做出更具创意的设计方案。

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最基本的特征是采用计算机的高级语言系统进行语言描述,采用“自顶向下”的电子设计方法,对电子系统进行设计以及功能的划分,然后通过对高层次和电子系统各种行为的语言描述进行设计,通过计算机逻辑综合的各类优化工具的作用生成最终的目标文件,然后通过系统的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1]。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如今已有30年,大致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的辅助设计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计算机的仿真和自动布线为主要核心技术的辅助工程阶段、90年代后以计算机的高级语言描述以及电子系统仿真综合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概念驱动工程阶段。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驱动工程的梦想得以实现,不仅利于工程早期发现设计上的错误,同时也避免对设计工作的时间浪费,大大地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2 应用电子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在过去传统的电子系统中,其中手工设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手工设计的方法使得电子系统在调试的时候十分困难,而且手工设计的电路又十分的复杂,由于硬件系统无法进行功能模仿,所以如果在设计的某一过程存在错误时,十分的难找同时也不方便修改。在设计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文档,对于电子系统本身来说,十分的不方便管理。况且对于手工设计而言,很难完全实现将设计过程与具体的生产工艺相一致,因此手工设计存在可移植性差的因素影响。而应用电子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则可以在电子设计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阶段进行模拟的验证,对电子系统的抽象行为和各项功能都可以具体详细的描述到内部线路等的结构,不但可以缩短电子设计的周期,并且可以降低设计的成本。其次,自动化控制技术拥有各类库的支持,除了逻辑仿真的模拟库和逻辑综合的综合库以外,还有版图综合的版图库和测试综合的测试库。当然,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文档语言也极大的简化了电子设计文档的管理工作。

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系统功能的仿真作用,即能够验证电子系统设计模块的各项逻辑功能是否准确到位。设计人员利用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工具,对平台进行测试以此来进行各种功能的验证[2]。同时测试平台也可以对被测试的单元输入信号实现自动地测试矢量功能,并通过输出的波形、文件的记录与在测试平台中所设定的输出矢量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仿真的结果。其次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逻辑的综合与优化作用,即就是所谓的逻辑综合作用,是将设计中较高而抽象的层次描述进行自动地转换,从而形成较低且抽象层次描述的一种独特的方法。现在的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工具可以提供良好的逻辑综合功能和优化功能,利用计算机的综合器进行综合的优化处理,从而将设计人员所设计的逻辑电路图进行自动化的转化成为门级电路,之后生成相应的计算机网络表文件。

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系统时序的仿真作用,即计算机的验证系统在设计模块时的时序关系。可以对输出的时序波形图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争取到系统的延迟时间以此来符合设计的各项要求。经过几个设计的不同步骤之后,在确定计算机的设计系统基本下载成功后,即可进行硬件验证。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不断发生着的日新月异的各项更新,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各类电子产品开发以及研制动力源和加速器,同时也是现代电子系统的核心内容,尤其是21世纪以来,伴随各类逻辑器件的不断广泛应用,各类描述语言硬件的不断普及,以及各项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3 结语

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WTO以后,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伴随各类逻辑器件的不断广泛应用,各类描述语言硬件的不断普及,以及各项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传统的电子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科技日益更新的需求,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成为发展的重要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我国电子工业在迎接世界竞争和挑战时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电子工程 EDA技术

1、EDA技术概念及现状介绍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EDA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者在EDA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电路理论、信息分析与信号处理的结晶。

现在对EDA的概念或范畴用得很宽。包括在机械、通信、电子、航空航天、矿产、化工、医学、生物、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EDA的应用。EDA在教学、科研、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方面,现在几乎所有理工科类的高校都有开设了EDA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EDA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用HDL语言编写规范、掌握逻辑综合的理论和算法、使用EDA工具进行电子电路课程的实验验证并从事简单系统的设计。一般学习电路仿真工具(如multiSIM、PSPICE)和PLD开发工具(如Altera/Xilinx的器件结构及开发系统)。科研方面主要利用电路仿真工具(multiSIM或PSPICE)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利用虚拟仪器进行产品测试;将CPLD/FPGA器件实际应用到仪器设备中;从事PCB设计和ASIC设计等。在产品设计与制造方面,包括计算机仿真,产品开发中的EDA工具应用、系统级模拟及测试环境的仿真,生产流水线的EDA技术应用、产品测试等各个环节。EDA软件的功能日益强大,原来功能比较单一的软件,现在增加了很多新用途。如AutoCAD软件可用于机械及建筑设计,也扩展到建筑装璜及各类效果图、汽车和飞机的模型、电影特技等领域。

2、EDA技术的特点

EDA技术之所成为今天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具有“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程序,这就确保设计方案整体的合理化;由于EDA采用高级语言描述,有语言公开可利用、描述范围广、可以系统编程和现场编程等特点;自动化程度高所以可以进行各级的仿真、纠错和调试工作。这些特点促使EDA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3、EDA技术的作用

EDA技术中的温度分析和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分析各种温度条件下的电路特性,便于确定最佳元件参数、最佳电路结构以及适当的系统稳定裕度,真正做到电路特性的优化设计。

由于受到测试手段和仪器精度限制,测试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DEA技术方便得全功能测试解决了数据测试和特性分析的问题。

4、EDA常用软件

EDA软件发展很快,目前被我国广泛应用的有:multiSIM7(原EWB的最新版本)、PSPICE、OrCAD、PCAD、Protel、Viewlogic、Mentor、Graphics、Synopsys、LSIIogic、Cadence、MicroSim等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PCB设计软件、IC设计软件、PLD设计工具及其它EDA软件。

4.1 PCB设计软件

PCB(Printed-Circuit Board)设计软件更是种类繁多,如Protel、OrCAD、Viewlogic、PowerPCB、Cadence PSD、MentorGraphices的Expedition PCB、Zuken CadStart、Winboard/Windraft/Ivex-SPICE、PCB Studio、TANGO、PCBWizard(与LiveWire配套的PCB制作软件包)、ultiBOARD7(与multiSIM2001配套的PCB制作软件包)等等。

4.2 IC设计软件

IC设计工具也很多,ASIC设计领域有名的软件供应商主要有Cadence、Mentor Graphics和Synopsys。中国华大公司也提供ASIC设计软件(熊猫2000)。

4.3 PLD设计工具

第11篇

关键词:SCA;汽车电子产品;潜电路

0引言

由于消费需求的多样性,现代汽车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集成到整车的电子电气系统数量日益增多,汽车电子技术已然成为了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标志与趋势,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车型开发经验表明,汽车电子系统中的潜电路普遍存在,部分潜电路的激发可能会造成诸如电控系统故障报警、错误的指示、电控系统功能异常等后果。潜电路引发的问题与通常所说的故障存在一定的区别,此类问题不是因元器件本身的失效或质量问题导致,而是由于特定条件下系统中存在的非期望功能或抑制期望功能的电路被激活导致。由于必须集成到整车后潜电路才存在被激活的环境,并且潜电路隐藏在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才被激发,在常规的零部件及系统级别的测试验证中无法识别潜电路可能引发的问题,在整车级别的道路试验及功能测试中,除非通过全覆盖式枚举的测试矩阵,否则难以发现。因此,为提高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在整车级别中对汽车电子产品进行潜电路分析,可以有效地将隐患问题消除在设计阶段。

1潜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潜电路(SneakCircuit,SC)又称潜藏电路、潜在通路等,指的是在部件无故障情况下,系统内可能出现的导致产生不希望有的功能或抑制需要功能的电路或信号电路,它与硬件失效无关,而是设计者无意地设计进系统的一种潜在状态。潜电路在系统中的激活常常会引发功能或指示的异常,对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潜电路分析技术(SneakCircuitAnalysis,以下简称SCA)应运而生,它可以全面地分析大型复杂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缺陷和潜在问题,把问题隐患消除在产品设计阶段,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SCA的目的是在假定所有部件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分析可能引起功能异常或抑制正常功能的潜在电路,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早在1967年,阿波罗登月计划中,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美国国家宇航局就投资进行了潜电路分析技术的研究,并由波音宇航公司承担,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应用,波音公司建立起了一套相当完善的潜电路分析体系,并通过实践证明SCA是用来规范地和系统地识别出大型复杂电气/电子系统全部潜在电路的唯一有效的分析方法。SCA目前在军事、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根据笔者了解,在汽车领域暂未形成系统性的应用。潜电路一般分为四种类型:①潜在回路:产生不希望的功能或抑制需要功能的电流或信号回路。②潜在定时:在不希望的时刻产生或抑制所需要功能的能量或电流。③潜在指示:一种错误或不明确的状态和数据显示,它可能导致操作者采取并不需要的动作。④潜在标号:一种含糊不清或错误的名称或功能指示,它可能导致操作员向系统施加错误的激励。与军事、航空、航天领域不同的是,在汽车(特种车辆除外)的使用运行过程中除了故障、提示信息外,很少有需要驾驶员根据指示或标号来采取不同驾驶动作的功能设计,且从各项目开发经验分析,汽车电子产品设计中潜电路所带来的问题主要由潜在回路引起。

2潜在电路分析方法

在军事工业领域,具有规范的潜电路分析方法以及基于完善的预处理数据及网络树可通过自动化的分析软件实现潜电路的分析,所需人力、时间、成本均是汽车开发项目所不能承受的,但在汽车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可以借鉴军事工业领域的SCA方法,在现阶段可以通过简化SCA方法后在汽车产品设计阶段给以实施应用。潜电路分析其本质是根据系统线束回路的拓扑结构,探测和发现电路中存在的非设计预期的工作回路,其分析主要步骤为资料收集、电路网络树构建、电流路径分析及潜电路抑制。

2.1资料收集进行潜电路分析

需要收集整车所有部件的输入输出电路接口、整车电气原理图等资料,并同时应对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及控制逻辑进行了解。

2.2电路网络树构建

基于整车原理图及各部件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对整车电路进行拓扑结构整理及简化,其基本步骤如下:①拓扑结构整理:从详细的电气原理图及接线表出发,对电路拓扑结构进行整理,按照上端为电源线、下端为接地的方式对各系统电路进行分块,初步形成SCA网络树。②电路简化:去除原理图中接插件、线路板、接线点、屏蔽线等与电路功能无关的接点。

2.3电流路径分析

在简化的原理图中对所有接点进行编号(如0、1、2、…),并对存在的电流路径进行标记(如023)形成电流路径表,将满足以下条件的回路标记为无效回路:①既不存在电源,也不存在可以等效为电源元件(如电容、电感等)的无源回路;②开关器件与单一电压源、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相串联的单一元件回路;③单一开关或开关元件组合形成的开关回路;④电流具有单向性的电路中,处于电流单向元件电流截止工作状态的回路。

2.4潜电路抑制

针对分析结果,对潜电路所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整改。

3总结

汽车为一个高度集成的复杂电子电气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要求,汽车电子产品集成设计人员应正视潜电路的存在,同时也应对潜电路的特点及危害有深刻的认识,需在设计阶段尽量避免引入潜电路。潜电路分析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应完善和改进潜电路分析方法,有助于发现设计中的疏忽和错误,提前更改并完善设计方案,减少后期设计变更带来的时间、成本上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李国华,胡昌华,叶雪梅,张伟,刘涛.潜在通路分析技术的发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01).

[2]周涛,胡昌华,夏启兵.可靠性工程中的潜在通路分析技术[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3(01).

第12篇

姓名: 李先生 性别: 男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户籍: 湖南-常德 年龄: 22

现所在地: 广东-东莞 身高: 180cm

希望地区: 广东-广州

希望岗位: 电子/电器/元件类-电子工程师/技术员

电子/电器/元件类-电子测试工程师

寻求职位: 电子测试技术员、 电子测试助理工程师

教育经历

2007-09 ~ 2010-06 湖南省桃源县职业中专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中专

**公司 (2009-06 ~ 至今)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 仪器仪表、电工设备、工业自动化

担任职位: 测试技术员 岗位类别: 电子测试工程师

工作描述: 1.该公司是以是生产开关电源(SPS)为主的企业,本人在此公司工作期间主要負責DELL PC,Adapter/desktop及HP,Apple机种的生产。独立解决产线异常,分析测试中的不良问题。

2.对测试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对测试程式进行优化与改进,协助工程师做测试报告和制作测试站作业指导书(WI)。

期间所操作的设备有Chroma8200,Chroma8000等F/T设备和

3.TR-518FV系列ICT设备,以及Chroma19032,19053,19502等高压分析仪。

4.负责新机种从PVT到量产所需测试设备的架设和程式的调试更新。收集客户所需的测试数据,完成测试报告并及时备份。

5.负责生产线测试设备及自动线的正常运行,及时解决产线测试过程中的各种软硬件故障。

6.对各线体测试站进行改善,独立设计制作测试治具,降低测试NDF。

7.制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MOI),培训操作员正确调用测试程序和对设备的日常校准,以及对不良品的初步判断能力。

8.积极配合各部门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改善措施。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 测试工程部做测试技术员

计算机水平: 中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AutoCAD制作软件。

技能专长: 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电源测试原理熟悉。能够分析测试设备中的不良问题。能够运用,维护,检测,维修电子测试设备。能够熟练操作Chroma6000,8000,8020等F/T设备和CHROMA19032,19053,19052,华谊7440等高压分析仪以及TR-518FV系列ICT

语言能力

普通话: 流利 粤语: 较差

英语水平: 英语 (一般) 口语一般

英语: 一般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 在工作中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其他要求:

自身情况

自我评价: 本人在工作上严谨认真,有责任心,有进取心;服从上级安排,吃苦耐劳,社会适应能力强,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跟同事之间沟通能力强,性格开朗活泼。

范文二

基本资料

姓名:

目前所在: 深圳 年龄: 27

户口所在: 广西 国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高: 168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重: 62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电子工程师/技术员:,无线电技术工程师/技术员:,电声/音响工程师/技术员:

工作年限: 4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东莞,深圳

工作经历

惠州市***电子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8-06 ~ 2010-11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担任职位: 开发部/电子助理工程师

工作描述: 惠州***电子有限公司主要开发、生产车载GPS导航影音多媒体系统

本人主要负责事项:

1、新开发产品功能样机的制作以及硬件电路功能调试实现,协助软件工程师进行产品软件功能调试,以实现功能样机。

2、制作新产品电子BOM,检测承认产品零部件之可靠性,制出试产样机,跟进新品试产和处理试产过程中出现之异常情况,做出试产总结,协助项目持续改善直至产品量产。

3、参与产品批量生产中的重大异常分析及处理,并给出相应解决处理措施和预防方案,并参与对旧机种改进及衍生机种提出电路优化方案建议。

4、组织培训生产线修理员工对新产品各部分电路功能的讲解和掌握维修之要领,协助售后部的技术支持、咨询。

绩效:完成了6.2英寸通用机、克鲁兹、凯旋世嘉、思域、卡罗拉和新飞度的GPS导航影音多媒体系统的调试、试产、量产工作。

离职原因: 另谋发展

惠州市***高频电子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7-07 ~ 2008-05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所属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担任职位: 工程部/PE技术员

工作描述: 惠州市***高频电子有限公司主要开发和生产各种类电子调谐器

本人主要负责事项:

1.负责产品的装配和调试检验技术工艺指导工作以及跟研发部/品质部沟通协商产品改善项目。

2.生产线排位与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制作,工装夹具制作与维护,生产作业操作技术要领指导。

3.生产线上异常状况分析与处理,生产效率改善提高与后续跟进验证,新员工岗位技能培训教育。

4.负责新产品试/量产导入和跟进分析产品生产制造安全可靠性,协助配合工程师对新品测试与调试。

5.负责生产设备的改善与管理,工序质量的控制与改善,撰写月度质量技术报告。

绩效:处理生产线上发生之异常情况以及保证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并有效控制制程品质。

离职原因: 另谋发展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吉林省教育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07-07

专 业 一: 现代应用电器与电子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4-09 2007-07 吉林省教育学院 应用电器与电子 毕业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专业技能:

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能对一般的电路进行设计和分析;

2、掌握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标识方法和用途,并能进行识别和检测;

3、熟练掌握焊接、电路板组装等技术,能看懂一般的电路和机械装配图纸;

4、熟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和管理,熟悉电子产品营销的知识要求;

5、熟悉电子数码产品开发流程和开发设计;

外语:英语熟练,阅写良好,有一定的听说能力;粤语良好。

电脑:熟练运用Protel、PowerPCB、PADS2007、AutoCAD、 Office等专业软件及日常应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