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商的市场

电商的市场

时间:2023-05-17 17:4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商的市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商的市场

第1篇

关键词:电商;环境;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在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网络线上交易方式,使用者通过对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并结合网络技术来进行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不会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能够直接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跨域的商贸交易,有的甚至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来进行国际贸易,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省去了海关扣税、交通运输费等麻烦,直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交易、支付、结算后,再经过跨境物流传输把商品送到客户方,完成整个交易,为贸易往来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二十一世纪是网络资源与信息爆炸的世纪,整个社会环境中,网络资源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也逐渐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在当下电商充斥的环境下,如何做好市场营销也成为了许多电商从业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电商行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电子商务的模式主要有三种:①B2B模式:即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采取这种交易模式的主要有阿里巴巴国际展、中国制造网等;②B2C模式: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易,使用这种交易模式的主要有亚马逊、全球速卖通、敦煌网等等;③C2C模式:这是一种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易的模式,交易的金额也较小,主要采用这种交易模式的网站有eBay等。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交易模式,它方便、快捷、丰富,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在2015年,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就达到了1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电子商务已初具规模(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互联网+智慧农业趋势前瞻与产业链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并且,我国拥有大量的互联网用户,网购人数非常多,据统计,截止2015年我国的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88亿人,网购用户规模人数已经达到了4.13亿人,比例高达6层(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远超于国际上的其他国家。总体的规模较大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线零售业的交易金额在整个电子商务交易金额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品有服饰、箱包、家电等等,均有非常可观的交易规模。电子商务在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部分的背景下,得到了迅猛发展的机会,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开始风靡全球之后,其发展势头便开始不可遏制,到最近的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及天猫购物网站在举行的双11促销活动中营业额便到达了912.17亿元人民币,全年营业额更是突破了3万亿人民币(数据来源:新华网2015-11-12),可见当前电子商务的火热程度,为世界经济创造了不可计数的价值。

二、在电商环境下的市场营销要点

市场营销是指企业针对市场所开展的经营活动、销售行为等过程。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市场营销,优质的市场营销策略能够帮助企业找到更多客户、销售渠道、合作伙伴等,让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对“市场营销”概念的解释: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和体系。笔者认为,市场营销,即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创造和满足顾客的方式,市场营销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针对当下特殊的电子商务环境,进行市场营销的要点主要有:①关注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在电商环境下,减少了许多市场销售的环节,许多电商平台如淘宝网、天猫、京东等也是能够二十小时为客户提供购物资源的,针对这一特性,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要积极开发多方面的宣传渠道,网络化的时代对信息的传播是非常迅速的,开发更多的宣传渠道并且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②关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变化。电子商务有利有弊,但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人们的消费心理也变得更加追求新奇、创意等,在购物中也更加主动,不会被动接受,并且在网络环境下,能够通过很多渠道来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市场营销人员要结合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来对产品进行宣传,迎合消费者的喜好;③改变营销理念。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营销,不仅仅是要打开市场,宣传产品,而且还要将目光放长远,做到“市场竞争国际化”,并且借助网络传播迅速的特点和信息互动的功能,采用“一对一”的营销方式来进行推广,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免去中间环节,建立良好的客户源。④运用正确的营销方式。在电商环境下,营销方式也要加以完善,比如可以采用互动营销、移动商务营销、个性化营销、智能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等方式来实现,以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来应对信息多样化的电商时代。(作者单位:深圳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戈.基于电商环境下的消费行为及企业营销的转变[J].现代商业,2012,11(21):188-189.

[2] 张琼.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服装企业市场营销思维[J].现代营销,2014,18(11):68-68.

第2篇

关键词:电商企业;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

引言:从理论体系的角度看,电商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化管理研究,不仅是市场营销和管理学研究的重要项目,也对电商从业者的发展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电商企业市场营销调整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的弊端,对于电商企业的市场营销决策有着直接性的影响。

一、电商企业市场营销研究意义

市场营销是维系电商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方法,其战略体系的有效制定,不仅需要国家政府的政策约束,更需要电商企业完善自身管理能力,强化营销策略创新。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商企业战略体系构建手段更为多样化,如何使用高效的市场营销管理方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提高我国电商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要素,关系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

二、电商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概述

随着日益激烈化的市场竞争,以及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营销越来越得到电商企业的重视。而项目化管理是通过在某段时间内对某种产品进行管理服务,已达到营销目的的管理方法,它利用资源实现新产品的有研究和开发,强调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对从计划决策开始到组织实施结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全阶段管理。通俗来说就是为企业营销搭建竞争性的工作平台,用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保证电商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性,使得市场营销管理更加高效便利[1]。

三、电商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项目化管理研究探讨

(一)电商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启动阶段

目前,许多电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的理念落后,依旧沿用着传统的推销理念、生产理念及产品理念等,并在这种经营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生产营销活动,对电商企业产生较大影响,缺少专门的市场营销战略体系构建管理人员及机构。此外,许多电商企业对市场营销的战略认识不足,员工参与市场营销战略体系构建的积极性不高,忽略了营销环节的创新性,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指导,导致商品滞销、营销服务脱节等现象,无法发挥市场营销项目化管理作用。

市场营销作为一种电商企业战略性发展规划,需要企业管理人员高度重视,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在电商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启动阶段,应转变工作人员的市场营销理念,不能简单地将市场营销看成是财务管理,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要让电商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重要性,并积极向下级部门传达市场营销管理理念,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培训会等方式,加强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市场营销重要性宣传,提高全员服务意识。定期召开阶段总结会议,革新市场营销管理理念,通过对现阶段的营销收入数据统计,及客户反馈信息,支出电商企业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市场营销管理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对工作员工个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营销理念普及过程中要强调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在项目化管理背景下,应强化市场营销管理部门或领导小组履行监管的责任意识,针对电商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到的各项问题进行统一规划,树立服务至上的营销理念,通过产品特色及自身服务水平打造电商企业管理竞争优势。

(二)电商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执行阶段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网络与市场的距离越来越近,对传统营销模式产生较大冲击。随着手机、平板等电子信息设备的应用普及,消费者逐渐养成网络购物的习惯,通过网络营销渠道的建立能大幅度提高市场营销效率。在这种环境下,利用网络传播营销优势,结合网络资源,为电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电商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执行阶段,科学的市场营销管理模式能够保证电商企业优质服务的有效落实,结合电商企业实际发展状况,对市场营销模式不断进行优化改革,分析电商用户及物流公司的实际服务需求,有效提高电商企业市场营销的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针对不同企业服务项目,选择与之对应的项目化管理模式,保证管理与服务的一致性。

在现代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网络营销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以“双十一”为例,2019年天猫双11总成交价格为2684亿元,折合约为383.8亿美元。电商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发展规划时,应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加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了解其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并就此进行相应调整。此外,构建企业品牌,创建企业品牌营销管理模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电商企业应当构建较为完备的内部组织结构,通过创新市场营销模式构建企业项目化服务项目的动态调整,使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明确各营销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能,实现从业人员的合理调度,做好与消费者的交流管理,制定最为优质的电商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模式。

(三)电商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收尾阶段

虽然近年来我国电商企业市场营销体系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管理流程过于繁琐,缺乏对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无法保证市场营销的有效性。缺乏对造价范圍的规划,使得服务管理混乱,难以对时展作出反应,逐渐被时展所抛弃。在电商企业营销活动项目化收尾阶段,其涉及到的工作范围广、专业性强,为有效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应建立科学完整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实现对电商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科学化管理。针对电商运营模式进行细化研究,根据经营产品特点分析其中可以降低营销支出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所需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价格管理部门要根据施工合同、消费者要求等具体信息,对产品项目进行详细化分类,将涉及到的价格信息进行区分,加强对生产成本的管理。

充分发挥项目化发展规划的经济效用,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数据信息,将其与企业发展规划相比较,通过数据模拟及经验总结,分析市场营销管理作用。明确电商企业市场营销的工作范围,充分考虑到价格管理项目编制的方式、地区销售特点、实际生产条件、消费者实际需求等因素对产品价格制定产生的影响。利用市场营销管理,不仅能减少物资材料设备的损耗浪费,更能提高市场管控效果,为后续造价审核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2]。

第3篇

关键词: 虚拟运营商;基础运营商;SWOT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014-03

一、虚拟运营商概念

虚拟运营商(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简称MVNO)对中国电信市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的特点就是利用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设施或产品,将业务细化、个性化,通过业务或者分销等方式向用户提供各种电信增值服务。

2013年5月17日,工信部出台《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虚拟运营商的重点是在通信增值业务,它与传统的增值服务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核心区别在于移动虚拟运营商以自有品牌向客户提供各类通信服务,并拥有独立的计费、客服与营销、管理体系。

迄今为止,全世界的移动虚拟运营商达到1 100多家,据行业推测,到2015年,全球虚拟运营商的移动用户数将超过1.86亿户。根据工信部的数据,到2013年10月,我国电信营业收入已达到11 198.1亿元。按照现有的规模,国内虚拟运营商用户的渗透率有望在试点的2年时间内达到8%。如此计算,虚拟运营的利润至少可达到800万元,虚拟运营的市场潜力十分庞大。加之方案的推出,不少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如苏宁、国美、迪信通等企业都企图在这个新市场内大展拳脚。据悉,苏宁为了开展虚拟运营业务,已完成旗下的通讯及运营商采销业务管理部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从之前的品牌垂直管理模式转变成运营商垂直管理模式。不仅如此,还增设了新的部门,成立虚拟采销管理中心,其主要业务是研发手机内容服务。在中国,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企业大致分为3类,一类是传统手机渠道商,包括迪信通、天音等;第二类是综合型渠道商,包括苏宁、国美等;第三类来自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这些企业虽然在资本实力上无法与传统运营商抗衡,但在他们各自行业的领头羊。所以,当这些企业踏入虚拟运营商的行列,无疑会对电信市场产生新的影响,这对传统运营商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

二、电信运营商的SWOT分析

如今虚拟运营商势头正旺,在此冲击下,电信市场的内部环境也会发生变化。现对传统运营商的SWOT分析如下。

(一)优势

首先,拥有基础通信设施是运营商的“王牌”法宝。虚拟运营商没有强大的资本能力同时也不被允许建立无线网、核心网、传输网等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只能向基础电信运营商租用,缺少了物理网络的支持,因而在业务上会受到限制。而运营商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牢牢把握住核心硬件和技术,虚拟运营商若想以此为业务突破点,略有难度。

其次,三大运营商已有了其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是新进入的虚拟运营商望尘莫及的。三大运营商在基础电信领域深耕细作了多年,有低成本、高效率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各自都有针对高中低端的客户使用群的业务套餐。相比之下,虚拟运营商的业务范围有限,客户群没有如此之广。

最后,运营商有绝对的“议价”空间。按照方案中的规定,虚拟运营商只能从拥有移动网络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购买移动通信服务,结合中国电信市场的实际行情,对于通信服务的定价,三大运营商还是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这直接决定了虚拟运营商的成本高低。

(二)劣势

第一,如今电信市场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微信、SKYPE等OTT业务已经成为每个手机用户的必装。这对三大运营商来说,着实冲击不小。近年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短信、语音通话量迅速下滑,盈利能力也大不如从前。在2012年,中国移动10年来不断增长的业绩首次出现了下滑;无独有偶,中国电信的净利润也比上年低了9.5 %。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也认为,“微信确实给运营商业务带来了严峻挑战。”随着4G牌照的发放,数据业务一定是未来的主流,互联网行业向电信行业的冲击会越来越明显。

第二,运营商承载着责任与义务不对等的风险。微信、Skype等即时消息类互联网业务与以前的短信功能类似,这是与基础电信业务性质相同的服务,而这些应用的提供商无需建立任何通信网络,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无需承担确保网络安全的国家管制责任,在保护网络运营安全、应急通信服务、免费通信服务等方面无需承担国家的强制管制要求。相比之下,运营商必须要接受这些管制,在业务的设计上会考虑更多的社会责任,在灵活性、方便程度都会有所有所欠缺。所以,业务的吸引力会比虚拟运营商要更逊色一些。

第三,国有企业的体制缺乏活力。管理体系僵化、效率低是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电信运营商作为典型的国有企业不能免俗。所以,与虚拟运营商相比,电信运营商在市场前景的把控上思维比较保守,在经营策略的调整以及业务的拓展和创新等方面,都会显示出劣势。

(三)机遇

首先,对运营商而言,虚拟运营商确实能为其带来益处。现在中国已进入4G时代,但是,目前TD网络的使用率却最低,用户容量不足。虚拟运营商业务的发展,有助于网络的高效使用、降低了网络冗余、能够更好地提升现有网络和终端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虚拟运营商在还可拓展一些实体运营商难以顾及、无暇顾及的领域、区域及一些特别的客户细分市场,发展新的用户,提高效率和收益。

除此之外,目前对于运营商来说,通过新技术、新业务创新提升竞争力是最耗费资源的了,如果有虚拟运营商协助,运营商就能脱离费力而烦琐的市场开发工作,全力投入业务创新和网络更新、维护工作中,以此取得相对竞争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运营商作为电信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借助虚拟运营商,也可以提高自己基础业务的利用。

最后,运营商可以借此契机,进行业务重组,打造新的盈利模式。虚拟运营商带来的不仅是基础运营商对业务的反思,也是对运营模式的重新思考。现如今,OTT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与其一味地阻止或应对,不如把它与电信其他业务进行整合创新,在电信这个红海市场中,找到新的突破口,为运营商注入新鲜活力。

(四)威胁

首先,移动通信转售放开后,虚拟运营商就可以以“批发”价格购买基础通信能力,再以零售价提供给最终用户。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压缩运营商的利润空间,进而会引起三大运营商之间的恶意压价,抢夺市场。

其次,国家未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对于虚拟运营商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没有详细说明,运营商可能会受到更多管制。虚拟运营商在中国才崭露头角,很多规范条例还不能与时俱进,在这样的一个模糊的地带,运营商由于自身的体制问题,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些都限制了运营商很多业务的开展。

最后,加速形成残酷的竞争格局。三大运营商看似有着寡头垄断的无限风光,其实他们之间的竞争日渐残酷,在虚拟运营商也进入市场后,竞争会愈演愈烈。如今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做出具体方案,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早已敲定了与虚拟运营商的合作人选与合作方案,而联通更是推出了170号段,供虚拟运营商使用;而中国移动也在2013年12月确定了虚拟运营商的合作伙伴。这些举动,让本来就火药味十足的电信市场,又拉开了一场资源抢夺战。

三、电信运营商的发展策略

面对如此形势,运营商应该如何应对?就目前形势而言,对运营商提出如下的发展对策。

(一)合理对待虚拟运营商的进入

虚拟运营商本质上是有别于增值服务商和电信商的,因为,他们是以自己的品牌来标注自己向最终用户提供的服务内容的。它依托于运营商,但又是独立的个体,运营商不能把它单纯地看做乙方或者是渠道伙伴;它在行业中处于一个细分市场的配合者地位,与运营商应当是互惠互利的关系。虚拟运营商可使传统运营商专注于网络建设,提高建设速度,在网络规模有所扩张,并对网络质量进行严格八口,因而网络使用率中找到业务的突破口,提高利润率;而虚拟运营商则可以利用其强大的业务优势,对电信市场进行细分,定位目标客户群,加大推广力度,提供更优质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两者相互协同配合,推动中国电信市场的新的革命。

(二)提高造血能力,发挥优势

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几十年发展,基础业务占有率已经逐渐达到饱和水平。所以,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新的分工以发挥企业优势,才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电信运营商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尤其是集团大客户资源,再加上多年的品牌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现有资源的优势都发挥出来。

(三)与虚拟运营商合作,提高运营商在产业价值链的地位

运营商一直在电信产业链中处于核心的位置,但是由于近几年,如中兴、华为等设备提供商也发展多元化道路,开始进军终端制造技术,使得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略有下降。三大运营商也在积极与虚拟运营商合作,做出调整政策。运营商在秉承销售互补、合作共赢、以应用差异来开拓新市场、持续运营的原则,与虚拟运营商合作是一次契机,通过对业务的重新整合,可以提高运营商在电信市场的地位。

(四)建立新的基础电信业务运营管理和服务体系

虚拟运营商的加入会让更多的理性营销与特色服务成为市场的主角。与此同时,不能忽略使用电信基础业务的广大用户,这对运营商来说,如何建立新的运营管理和服务体系是需要斟酌的。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经营在电信市场中的优势逐渐消退,新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是让电信运营商能在业务上体制上进行创新,适应市场的发展潮流,最终才会赢得认可。

(五)积极参与市场标准的制定,在标准上先拔头筹

企业管理中有句名言“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事实也是如此,掌握标准的制定,就等于获得了行业内的主导权。标准对技术要求,入行门槛,以及对产品服务的质量都有很强的约束力。对于虚拟运营商而言,管理平台,计费、营账等业务支撑系统的标准还尚未统一,电信运营商若能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抢占标准的制高点,这对自身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言喻的。

结语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对传统运营商,还是对民营电信企业,市场的开放是大趋势,也将成为双赢的好事,应该积极推动。作为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面对打破垄断的冲击,选择与虚拟运营商合作的方式,才是促进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宋滟泓.虚拟运营商牌照开闸在即 协议控制民企全线受阻[J].IT时代周刊,2013,(11):28-29.

[2] 张仪.虚拟运营商大门将开[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3,(11):25-28.

[3] 王仁强,刘明霞.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开启运营商合作新模式[J].通信世界,2013,(15):16-17.

[4] 安俊杰.国内虚拟运营商市场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5] 史磊.移动虚拟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刍议[J].移动通信,2013,(11):75-78.

[6] 黄瑛,王苏文.谈虚拟营运商的商业模式及实施关键[J].办公自动化,2013,(18):16-18.

[7] 陈志刚.如何应对虚拟运营商的挑战?[J].中国电信业,2013,(1):28-29.

[8] 杨骏豪,齐佳音,黄逸珺,舒华英.虚拟运营市场该如何开放?——聚焦我国虚拟运营市场发展[J].中国电信业,2010,(7):54-57.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basic operators after the MVNO into telecom market

CHEN X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 210023,China)

第4篇

《孙子兵法》开篇即有: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奖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而如果将之用于我们的家电营销当中,完全可以诠释出组织一次成功营销活动的关键点:

主孰有道?――主题是否鲜明,是否抓住消费者的心,做顺势而为的活动。

将孰有能?――是否拥有综合管理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的指挥作战能力。

天地孰得?――选择的时间、地点、形式是否合适恰当。

法令孰行?――是否拥有配套的管理制度保证整个团队高效执行。

兵众孰强?――是否对每个团队成员都培训到位,使他们拥有需要的各项专业技能。

奖罚孰明?――是否有有效的奖励和处罚措施,让团队向我们设定的方向进攻。

市场洞悉术――聚焦需求

如果说最近两年效果最好的零售营销活动是哪个?“双11”和小米的“饥饿营销”活动应该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了。有人说那是互联网思维,也有人说那是运气,更有人说那是对行业发展的摧残……抛开结果看本质,到底是什么促使了他们的成功?我们应该在别人的成功中探索究竟。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了解顾客的购物想法。我问他,凭什么认为你了解顾客。他说,他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他以前一直这么做活动,大部分都成功了。所以,他自认为他理解客户。经验固然很重要,但是,现在的消费主体更加自我,购买的关键时刻更加难于琢磨,单靠经验恐怕很难让他100%为你的商品付款。

阿里有几千人的团队专职分析以兆为单位的各种数据,去尽力了解他的客户,分析客户的性格、购物喜好、需求、收入特征等等。小米更是拥有千人骨灰级米粉可以参与小米的设计与开发,经常开展线下米粉交流活动,像家人一样的沟通,以便深入了解顾客。这些了解也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即使如此,他们也认为自己仅仅了解客户很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更不可能说了解,充其量是在了解的路上。

因此,营销活动的主要目的应该从销售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变。要避开营销就是“降价赔钱赚吆喝”、“打广告做销量”的误区。必须要搞清楚不同类型的客户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哪些与家电有关的问题,他们的痛点在什么地方,我们怎么能够帮他们解决问题。只有懂了他们的心,然后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顾客才会更愿意掏钱买单,从而促进销售业绩达成

大数据运营术――数据营销

小米营销为什么能越做好,除了平台模式低成本之外(也未必低),更重要的是后台的运营。在后台运营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数据运营。如果我们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准确的判断哪些客户,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商品,有什么样的购物习惯。那么,再制定营销方案肯定容易的多了,营销费用也会大大的降低,这就是数据分析的力量。

市场人员在客户有刚性需求的3个月之前就发现锁定他,针对目标群体的具体情况,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及CMR管理技术、互联网技术、大平台战略把客户向漏斗一样全部导入到我们设定好的平台,并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

我们营销的主要目标是1%的有需求客户,而不是99%的一年内没有需求的客户。通过异业、大数据、跨界营销尽可能准确的找到有需求或者有潜在需求的客户,针对他们的群体特征制定适用性更强的营销策略。要把者1%的客户的心牢牢把握住,并通过全方位整合营销拿下这些客户。

例如,新疆某家电经销企业,通过整理自身的销售数据、异业超市销售数据、建材销售数据、装修公司销售数据、二手房销售数据,健身房会员数据等建立数据库模型。根据时间和客户需求强烈程度分成四大类。选出25个优质客户进行定向推广。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这些客户容易接受信息的时间和方式,安排3人进行跟踪推广。整个过程耗费推广人力大约40个小时,耗费礼品费用约300元,物料成本约800元,最后22人成交,成交金额约50万。

CRM管理术――服务营销

销售过程由产品有什么功能向客户需要什么功能转变,经营由我们能提供什么向客户需要什么转变,服务由“感觉好”做到客户“惊叫”。这项战略调整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客户跟踪拜访营销。对待高质量的客户群体,就要像对待大客户一样,跟踪、多次拜访、导入互动活动等等。让客户在有刚性需求前先信任我们的业市场人员。同时,在客户准备购买前,我们要做到对客户足够的了解,这样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就非常高效了。

笔者跟踪过很多区域零售客户,对客户真实数据的分析,发现在整个销售占比当中,很多企业老客户的占比可以达到70%,而自然客流和广告所带来的客户是不到30%。因此,企业的CRM需要将客户大数据融入进去,并且对客户的各种信息进行不间断的完善统计分析,并对不同的营销战术做效果评估。在此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不断调整优化完善整个营销系统。

同样是新疆的运营平台,通过对家居、建材、婚庆、家电四大类的目标客户收集分析,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推广方式,再通过展会、婚博会、砍价会等方式进行落地爆破。每场爆破活动平均产值超8000万,家电平均产值超500万。在客户管理中,客户细分到20多类,尽可能多记录客户的不同时期行为信息。然后,分析这些客户,再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方式、合适的促销信息给客户,在活动现场总能发现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活动形式及服务。他们对客户的营销行为绝不会是一次,更不会是一种形式,永远是客户怎么方便怎么做。因为他们对客户关系的专注,在每场落地活动中,平均人流达1万人次以上。

异业联盟的平台营销

平台营销是为了最大化的客户流量导入,让目标客户群体或者潜在的客户群体以及有共同兴趣的群体都加入到平台下,实时持续增加平台人数,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最直接高效的渠道。在平台上,通过一系列互动增加客户粘度和信任度,可以深入分析和研究平台内的客户,找出他们的痛点、兴趣点、需求点,针对不同品牌产品,不同客户制定定制化的营销方案,最后落地爆破活动,保证高成交率,市场份额高占有率。

当平台足够大的时候,就成为最好的自媒体。那时候,我们即使不花大笔的传统媒体费用去做推广,营销推广效果也会很高。因为平台本身就是一种媒体,而且这种媒体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把握。可能只需要发个通知,线下一场成功的活动就搞起来了。平台如果靠自身的力量去做,难度非常大,因此就需要多个公司联合起来。好的联盟基本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费用公摊、成果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实现共赢。目前,很多家电公司参加很多种的建材家居类联盟活动,由于家电基本是以新家为中心的购物链条中处于末端,且家电的利润相对比较低,如果去均摊联盟费用可能费用也会很大。因此我建议利用自身的营销团队优势,自建或者主导联盟,才能充分把联盟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第5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市场;经济风险;市场力风险

1引言

我国已经实现厂网分开,下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发电侧电力市场,以实现发电商竞价上网的改革目标。然而,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1],在发电市场建设和运营的初期,一些发电商往往会行使它们所拥有的市场力来操纵市场[2]。其结果是:电力市场整体经济效率降低,用户经济利益受损,甚至会危及电网安全运营。因此度量和防范(减轻)市场力是电力市场(结构、模式、规则)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各个发电商的装机容量所占份额),度量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只采用HHI是不合适的[3]。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于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如何度量和防范的问题,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的实践经验。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研讨。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2.1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的界定

市场力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力作了具体严格的界定。经济学对市场力的一般定义是:行业组织的集中程度。市场力表示改变市场价格使之偏离市场充分竞争情况下所具有的价格水平的能力。这个市场力的定义很简明,已经使用了一百多年了。但是通常电力市场的管制机构对电力市场的市场力有它们自己的定义。美国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在“StateoftheMarkets2000”报告中对市场力给出了如下的定义:

“市场力是指,市场中某些成员为了阻碍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或者为了使竞争对手的成本增加,而有意限制自己的发电出力和服务,以便形成并维持市场高价格的能力。这些市场成员在抬高市场价格后,并不使得自身的成本或价值增加。”

但到了2001年底,FERC已放弃了这个市场力定义,正在重新研究和定义电力市场的市场力。笔者认为,对于电力市场而言,研究其市场力应涉及三方面的问题:①市场力的行使;②市场力对市场成交的价格及其交易量的影响;③市场力对所有的市场成员的影响。根据国际经验,对于电力市场而言,其市场力的行使可以有多种形式(有多种表现)。为使得所研究的问题简明,经济学对市场力问题的研究只考虑对市场价格和利润的影响。而美国FERC对市场力的研究和定义只是侧重于行使市场力本身,忽略了市场力的具体行使形式,例如,发电商所采用的抬高它们发电报价的形式。由于FERC对市场力的定义忽略了“获利性问题”,因而结果就是:任何时候无论是否需要它们,基荷发电商(机组)都存在着市场力。即使它们行使市场力会损失自己的利润,它们也将行使市场力。这个结果显然是不合理的。美国FERC这样研究和定义市场力,就忽略了竞争性价格因素的作用。如上所述,FERC在“StateoftheMarkets2000”报告对市场力的定义中指出,“任何时候,一个发电商行使市场力,它都要想方设法回收成本相应增加的部分”。上述对市场力的定义中还指出,“可维持市场高价格”,这意味着将峰荷发电商排除在可能行使市场力的市场成员之外了。这也不符合通常发电商操纵市场的实际情况。

FERC和2002年1月修改后颁布的那个市场力定义都提到“抬高竞争对手的成本”。美国FTC在市场力的定义中提到“维持或者产生一个垄断”。关于市场力问题,FTC认为:

“尽管在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并不违法(illegal),但是根据美国现行的反垄断法,如果某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发电商是通过排斥竞争者进入市场,或者明显损害(削弱)了竞争者的竞争力,的策略(手法)来维持或者形成自己的垄断地位的,那么是违法的”。

换句话说,根据美国现行的反垄断法,抬高竞争对手的成本是非法的,但是行使市场垄断力是合法的。美国的FTC和DOJ对市场力的定义和经济学对市场力的定义基本相同。但是,美国FERC却将抬高竞争对手的成本(使得竞争性供电曲线上移)和市场垄断力(使得市场偏离竞争性供电曲线)这两个因素相结合,来定义市场力。我们认为,这违反了经济学和反垄断理论的本质特征。这样的市场力定义容易造成歧义和混乱。正如美国电力市场理论研究专家PaulJoskow所指出,FERC实际上没有定义市场力。Joskow向美国参议院分析阐述了FERC对市场力的定义存在的问题:“FERC对市场力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没有给出一套用于度量市场力是否存在以及市场力严重程度的经验指标;并且没有能够指出,当存在多大的市场力就不能够保证电力市场的批发价格是公正合理的”。

笔者认为,市场力的行使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抬高其电价使之高出其边际成本;二是限制其发电出力[1]。具有市场力的发电商可通过这两种方式来获得超额利润。当在市场上行使这两种方式的任何一种获得成功后,其结果都是市场价格提高,行使市场力的发电商的利润提高,发电出力(产量)降低。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定义

市场力是某些发电商通过改变市场价格水平使之偏离竞争价格水平而获利的能力。根据经济学理论,这种能力,即使它是暂时的,或者微不足道的,仍应视为市场力。市场中的许多成员,尤其是电力市场中的成员,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市场力,但是只要不严重,就不会对市场价格(经济效率、公平竞争)产生大的影响。

(2)电力市场投标中的垄断问题

在国际上的许多电力市场中通常都是以最后一个中标价作为市场的成交价。在一些情形下[3],这个投(中)标规则能够使得市场成交价格低于竞争性价格水平。此时,某些投标的发电商可能会设法提高市场价格使之接近于竞争性价格水平,以此来获利。有时候会误认为这是发电商在行使市场力,其实不然。

(3)电力市场需求侧的市场力问题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其国际经验,现阶段我国拟采用单一购买者这种市场模式(同时可以伴随着大用户直接购电这种特定的双边交易的模式,但以单一购买者模式为主)。对于采用单一购买者模式的电力市场,存在着买方独家垄断特征的市场力(Monopsonypower)[3]。单一买方通过行使这种市场力来降低市场(购电)价格,以降低其总的购电成本[4]。单一买方(在我国,近期是由电网调度及市场运营管理机构来担任这个角色)行使这个市场力的方式有可能是对用电价值高于市场价格的用户的用电需求进行中断。这种买方市场力(Monopsonypower)的存在有利于抑制发电商(卖方)的市场力(Monopolypower),但是也存在买方滥用这种市场力的问题。

2.2市场力的行使问题

在发电侧市场中,由于某些发电商存在着市场垄断力[5],这将导致竞争(是指没有市场力下的竞争)形成的发(供)电量大于市场价格(是指市场力作用下的市场价格)下的需求量(供大于求,要减少供应量)。为了确定市场价格升高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必须检查市场力的性质。如果一个电力市场没有一定的备用容量(一定的增减发电容量的能力),那么这个市场就不能对付突然的尖峰负荷,或者突然的发电机组事故。这种电力市场就要重新研究和设计[6]。

只有实时(Real-Time,RT)市场才有要研究和解决的市场力行使问题。应该同时在边际内以及边际上的发电商中间寻找和确定市场力。在研究考察市场价格提高(变化)的同时,要研究考察发电商有意限制其发电出力的情况和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市场力与长期合约市场的关系

如果合约市场的价格太高,那么用户就会等到下一个合约市场再签约,或者到RT市场中去购买。但是,不论RT市场的价格如何,用户都不可能再等了。因此,在合约市场上,发电商不能行使市场力。合约市场也包括日前(DA)市场。但是,发电商在RT市场上行使市场力的情况将通过套利的机制对合约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2)对市场力的长期性反应(影响)

存在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的威胁,可以限制市场中原有的发电商行使市场力[7],因为这些发电商会担心行使市场力导致的高电价会吸引很多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发电商也可能担心行使市场力会遭到管制机构的制裁,而不敢明目张胆地行使市场力。

(3)边际上的和边际内的市场力问题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决定市场价格的那个发电商,即最后一个中标的那个发电商,并没有行使市场力。通常能够行使市场力的那个发电商是边际内的发电商[8]。但是,如果这个发电商自身不能脱离市场来定价,那么行使市场力的这个发电商可能会是边际上的发电商。

(4)市场力的两种影响(作用)

发电商行使市场力的第一个影响是提高了电力市场的电价,使得用户受到损失,而所有的发电商(不论它是否拥有和行使了市场力)都得到额外的利益。发电商行使市场力的第二个影响是造成市场的经济效率降低。市场的电价提高了,就使得用户减少它们的用电需求(用户此时的用电需求要低于它们在边际发电成本价格下的用电需求)。但是由于用户对电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的反应是不太敏感的,因此市场力导致的电价提高对用电需求的影响较小。

(5)长期性市场力和短期性市场力问题研究

发电商通过有意限制自己的发电出力的方式来提高电力市场的价格。电力市场的价格提高后,就吸引投资者新增装机容量投资。市场有了新增装机容量,市场价格就会下降。这样做的结果是,过量的装机容量成本的回收要由用户承担。为新的发电商竞争者进入市场制造障碍会导致一个较低水平的机组容量的市场均衡和较高的利润水平。这个利润补偿了制造市场进入障碍的成本。因此,电力市场设计的关键问题包括:①消除新的竞争者进入电力市场的障碍。这就要求市场准入规则的公平和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②通过管制来防范发电商有意限制其发电出力以抬高市场价格的行为。

(6)竞争性市场中的补贴问题

多个国家的实践证明[9],在电力市场中由于仍然存在各种非竞争性补贴,明显地增加了售电成本[10]。如果发电商限制其发电出力的数量小于通常由气候因素导致的电力负荷波动量,并且这个数量仍然足以使得相当大的经济利益从用户转移给发电商[6],那么这个市场的利润函数就需要重新研究与设计。

2.3市场力的模拟分析

通过对市场力进行模拟分析可以掌握控制市场力行使的因素。但是模拟模型不能够准确地预测市场力。除了完全垄断的市场情形,其它市场情形下的市场力不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因为市场力涉及到若干个市场成员的策略行为,即寡头市场的行为。市场成员可应用对策论来研究确定自己的市场行为和如何行使市场力,并且在寡头市场形态下的市场行为和市场力要遵循一个复杂的市场规则。市场力的模拟分析模型必须进行一定的简化和假设,只能反映出市场力的主要特征。

电力需求的弹性是目前电力市场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其市场力的因素。各个市场成员的规模(例如装机容量)的分布情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9,11]。但是,很难计算电力市场中的这个影响因素,因为它取决于进行交易的障碍,而交易的障碍是很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而且通常发生戏剧性变化。所采用的竞争方式也是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经济学家通常可以基于价格或者交易量来模拟分析市场竞争过程,但是,对于电力市场,发电商是通过提交同时包含价格和交易量的报价曲线来竞价上网。关于采用这种报价曲线竞价上网的理论还没有完全形成。

一个垄断型市场的市场力要受到需求弹性的限制。一个寡头型市场的市场力也要受到竞争者的数目和每个竞争者的相对规模的影响。一个发电商的市场份额等于市场的总交易量除以这个发电商的发电量。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称作Herfindahl-Hirschman指标(简称为HHI)。HHI是Cournot模型中用于确定市场力的三个因素之一[2]。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市场垄断性和Lerner指标分析

市场垄断者会通过提高电价来获得最大利润。如果有更多的用户能够削减自己的需求作为对高电价的反应,也就是用户有较大的用电需求弹性,那么市场垄断者能够提价的幅度就较小。Lerner指标(用表示)用于度量超出边际成本的那部分价格,即价格补贴部分[12]。在垄断市场形态下,Lx=1/e,e表示用户的电力需求弹性[11]。

(2)Cournot模型分析

根据寡头市场Cournot模型预测分析可知[12],一个发电商的价格补贴部分不仅取决于电力需求弹性,而且也取决于这个发电商的市场份额。当这个发电商的市场份额越大,它拥有的市场力就越大,它的价格补贴部分也就越大。

(3)单边的市场行为和HHI

如上所述,HHI表示各个发电商市场份额的平方之和。HHI的取值范围是[0,1],但在法律文献上,HHI的值为从0~1之间的某一值再乘以10000,其原因是要采用百分比的平方,而不是采用小数点的平方来计算HHI。单边的市场行为不会产生市场勾结行为。可以采用Cournot模型分析这种市场行为。当用需求弹性去除HHI后,可用于预测Cournot市场上的发电商价格补贴的相对平均值,因此HHI与单边市场行为有相关性。

2.4市场力防范对策的研究与设计

可以通过实施公平、有效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或者通过市场监管和一些合适的行政手段来抑制市场力。最好是通过市场竞争来抑制市场力,但是竞争水平不可能自发达到一个满意的水平,即使得竞争充分和有效所需的水平。根据笔者的理论研究结果[13]和已有的国际经验,影响电力市场竞争有四个关键性因素:需求弹性、发电商集中的程度、长期合约所占的比重和采用发电报价曲线投标所占的比重。

这四个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所实施的管制政策和(或者)所设计的市场模式的影响。从美国加州过去几年电力市场运营的实践可知[1],除了电力市场中系统操作员对运行备用容量的需求弹性之外(这个需求弹性是直接传递的),其它的影响因素几乎没有一个会突出地起作用。笔者认为,当时加州电力市场中市场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需求缺少弹性,所以当时加州所采用的许多市场力防范对策并不很奏效。但是如果加州当时的政策制定者能够理解需求弹性的重要性,并且知道如何才能使得RT市场的定价风险最小化,那么就可以对加州的一些大用户增加其需求弹性。遗憾的是,它们当时没有能够做到。

对我国许多地区而言,由于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要在短时间内降低电力市场中发电商的集中度是相当困难的,在这次对发电资产重组以形成目前的五大发电集团公司时,就未能降低各个发电侧市场的发电商的明显的集中度。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在我国当今用户电力需求弹性还很小的时候,研究和制定发电资产重组政策和方案时要尽可能防止增加发电商的集中度。除了产权转移时需要签订产权转移合同,其它的有关如何增加长期合同比重问题还缺少理论依据。采用发电报价曲线方式投标的原因是电力需求水平具有不确定性。对全天各个时段进行发电投标,又增加了发电的不确定性。实施这种逐日发电报价的方式,在低谷负荷时段发电投标的弹性较大,而在高峰负荷时段其发电投标的弹性较小。因此在负荷的低谷时段市场力基本不存在。需要通过研究确定一个合适的政策来利用这个规律。

防范市场力的一个有效的策略是[13],在设计市场时就尽可能规避形成市场力的条件,而不是等到市场运营之后再去采取种种措施治理市场力。增加电力需求的弹性对抑制市场力的作用最大。增加长期合约的比重也能抑制市场力。采用发电报价曲线投标的方式也有利于抑制市场力,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重新投标过程减缓,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发电成本变化的速度,而不是发电商改变市场力策略的速度。必须对在电力市场中如何鼓励发电侧实施发电报价投标和签订长期合同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单单分析阐述一些相关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电力需求弹性

在研究设计电力市场时,为使得市场能够达到充分、有效的竞争,抑制市场力的形成和作用,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结构问题,而不是市场构架和模式问题。在研究设计电力市场的结构时,要设法增加电力需求弹性。方法之一是,通过研究,确定各种措施以使得系统操作员对运行备用容量的需求有弹性。但根据国际上的经验,这些措施对增加电力需求的弹性所具有的作用不是很大。另一个方法是,对于大用户,用RT市场的真实价格替代我国大多数地区目前实施的这种完全没有价格弹性的峰谷分时电价。但是对于我国,目前技术问题尚无法解决。

(2)提高电力市场经济效率的措施

通过对国外一些典型的电力市场运营情况的分析总结可知,除了在峰荷时段,电力市场的实际运营情况要比采用Cournot模型预测的情况好得多。通过对国外电力市场的实证分析可知,为缓解市场力,增加市场的效率,在研究设计电力市场的结构时,可以采取两项措施,一是要加强发电商的长期合约,二是要将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采用发电报价曲线竞标的形式相结合。

(3)采用发电长期合约以抑制市场力

对于电力市场而言,对发电商最有效的一种发电合约形式是长期发电合约。管制机构要求电力公司必须承担一些供电义务(包括对本地用户义务供电,以及某些形式的长期供电合同),这将有效地减少发电商的市场份额。而中期发电合约只是在发电商不相信长期合约价格会等于近期现货价格的平均水平时才会发挥作用[6]。

(4)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以发电报价曲线形式进行投标

由于电力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使得发电商要以一个具有弹性的报价曲线来进行发电投标。这样就会增加了那些剩余需求(被其他的发电商看作是剩余的需求)的弹性,而减少市场力[14]。

2.5市场力的预测分析

根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当HHI的值低于1000时,这个市场就基本上不存在市场力问题。但笔者认为,电力市场却并非如此。HHI只考虑了五个关键的经济影响因素中的一个,即发电商的集中度。而实际上电力市场的市场力是由五个关键因素共同决定的。除了发电商的集中度之外,还有需求弹性、竞争方式、合约交易以及市场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这四个影响因素。每个因素都对市场力有同等程度的影响。

电力市场中发电商可能作出的大多数的市场行为都不能采用HHI描述。Cournot模型虽然能够描述较多的市场行为,但还是不能把握其主要目标。经常可以看到应用Lerner指标研究市场力的结果。其结果是:市场力是当边际成本下降时价格的上涨部分。笔者认为,将对市场力绝对值的估计和对市场力相对值的预测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市场力问题[10]。具体内容包括,研究探讨发电资产兼并、输电网技术改造和输电价格对市场力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HHI没有考虑的四个影响因素分析

HHI是根据各个发电商的市场份额来计算确定的。它没有考虑电力需求缺少弹性这个因素。根据国际经验[10],由于电力需求缺少弹性,使得电力市场的市场力至少要比大多数的其他市场的市场力高10倍以上。HHI只能预测Lerner指标,而Lerner指标与市场力的联系并不紧密。HHI也没有考虑市场竞争的方式、市场合约形式的交易量所占比例以及市场受地理位置影响的程度。

(2)Lerner指标及其存在的问题

尽管根据市场力的定义可知,应该通过比较市场实际价格和理想的竞争水平下的价格的差异,来确定市场力,但是Lerner指标却是在一个非竞争性市场上将其市场价格与其边际成本相比较。Lerner指标把降低边际成本的作用和提高电价的作用混在了一起。而在电力市场中,根据边际成本的下降值就基本上可以度量出市场力的大小,然而,降低边际成本并没有害处。

(3)市场力的预测

根据国际上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5],目前用于分析确定市场力的最好的方法是Cournot模型。普遍认为,它要比HHI好得多。但是笔者认为,电力市场中的竞争规律并不符合Cournot模型,并且电力需求的弹性如何基本上是不得而知。因此采用Cournot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是不准确的[15]。关于相对市场力的预测问题,例如,发电侧资产兼并前后的市场力比较问题,由于发电资产的兼并不会使得两个最难确定的因素,即竞争方式和需求弹性,发生变化,因此,市场力的预测会相对较容易些。

2.6市场力的监督

揭示出市场力通常就能发现市场的缺陷。在确定了市场存在的缺陷后,可能需要对市场成员施加一些暂时的约束。但是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一个永恒的目标。如果发现市场规则有缺陷,那么可以尽快修正。但是,如果是市场的结构有缺陷,那么要修正它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此时就需要市场监管者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去调控这个市场。

开展市场监督工作要注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8],要能够准确领会市场力的真实含义。如果实际市场价格高于理想竞争价格水平,那么可以断言市场上会存在这样一些发电商,它们不是价格的接受者[16]。此时就会出现一个价格接受者利润最大化情形下的供电量和实际供电量之间的差值。这个差值被称作“被限制的发电出力值”。这个差值可作为市场力存在的例证。但是,我们认为,当市场价格高,并不能说明市场就存在市场力[7]。当市场价格高于左侧边际成本(lefthandmarginalcost)时,也不能说明就存在市场力。当发现RT市场的价格高于右侧边际成本(righthandmarginalcost)时,说明市场中存在短期的发电商限制其发电出力的情况。在RT市场上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存在着市场力,但是非正常的机会成本(例如,水电商表现出来的)的情形除外。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1)目前国际上对电力市场的市场力定义存在的问题

美国FERC目前对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的定义是不准确的。按照这个定义,要求价格有显著的提高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才认为存在市场力。因此,按照这个定义,无法准确地、定量地确定出市场力的大小,也就无法实现由其自己提出的消除所有的市场力的目标。

(2)市场力的监管问题

由于电力市场存在着两个结构性问题:①电能不能大量地存储;②实时的电力需求没有弹性。因此需要对电力市场实施监管。电力市场中存在市场力是没有好处的,而市场力则是可度量的。根据国际经验,在正在获利的情形下出售电力时,可以监测出是否存在市场力(此时市场价格视为固定值)。在RT市场上存在机会成本不会带来太大的麻烦,它与平均利润是不相关的。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工业商业化运营及电力市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林济铿,倪以信,吴复立(LinJiken,NiYixun,F.F.Wu).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评述(Asurveyofmarketpowerinrelationwithelectricitymarketstructure)[J].电网技术(PowerSystemTechnology),2002,26(11):70-76.

[3]曾鸣.电力市场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4]BorensteinS,BushnellJ.AnempiricalanalysisofthepotentialformarketpowerinCalifornia''''selectricityindustry[J].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1999,47(3):285-323.

[5]SchulerRE.Thedynamicsofmarketpowerwithderegulatedelectricitygenerationsupplies[A].Proceedingsofthe31st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C],KohalaCoast(USA),1998.

[6]曾鸣.电力市场交易与电价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7]YuZ.Astackelbergpriceleadershipmodelwithapplicationtoderegulatedelectricitymarkets[A].Proceedingsof2000PowerEngineeringSocietyWinterMeeting(III)[C],2000.

[8]ZimmermanRD,BernardJC,ThomasRJ,etal.Energyauctionsandmarketpower:anexperimentalexamination[A].Proceedingsofthe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C],Maui(USA),1999.

[9]宋依群,侯志俭,文福拴,等(SongYiqun,HouZhijian,WenFushuanetal).电力市场三种寡头竞争模型的市场力分析比较(Comparisonofmarketpowerinthreeoligopolymodelsofelectricitymarket)[J].电网技术(PowerSystemTechnology),2003,27(8):10-15.

[10]滕飞,胡兆光(TengFei,HuZhaoguang).中国发电企业的规模经济分析(EconomicalanalysisofscaleinChineseelectricitygenerationenterprises)[J].中国电力(ElectricPower),2003,36(4):1-3.

[11]HobbsBF,HelmanU,PangJ.Equilibriummarketpowermodelingforlargescalepowersystems[A].IEEEPowerEngineeringSocietySummerMeeting[C],Vancouver(Canada),2001.

[12]WolframCD.Measuringduopolypowerinthebritishelectricityspotmarket[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89(4):805-826.

[13]迟正刚(ChiZhenggang).《单边开放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分析及对策(Stability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forunilateralopenelectricitymarket)[J].电力系统自动化(AutomationofElectricPowerSystems),2002,26(11):5-8.

[14]WalterS.Theanalyticalapproachtomeasuringhorizontalmarketpowerinelectricutilitymarkets:ahistoricalperspective[J].TheElectricityJournal,1998,11(6):22-33.

第6篇

模型假设:为简化分析,我们将此博弈中涉及的主体简化为电商销售商、实体销售商、产品生产企业三个主体(以下简称为电商、实体和生产者)。考虑到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商有着产生、发展、壮大、繁荣、衰退的变化过程。在模型中,我们通过区分电商与实体的数量比例的七种情形来进行简化模拟。在我们的讨论中,暂时只讨论电商数量与实体数量变化的情形,而不考虑生产者数量变化。

(一)市场中实体与电商数量比为n:1的情形

此种情况下,电商初兴方起,市场上只有唯一一家电商,一部分市场被电商分割,众多的实体既相互竞争,也与唯一的一家电商竞争,电商在整个博弈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但由于销售方式显著不同,电商在网络销售中具备完全垄断性,因此其一方面会提升自身优势,稳住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开发新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在博弈过程中,实体会有两种应对措施:一是实体担心电商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实体联合,压低价格,将电商挤出市场,此时电商可能会因实力弱小无力反抗。二是实体看出电商发展前景,会拿出部分资金研究电商发展潜力,有可能试水电商。生产商与实体仍继续合作,针对一家电商的存在,生产商可能有两种应对措施,一方面,为了自身销售渠道的拓宽,增加销售量,并看好电商的发展前景,与电商进行亲密合作;另一方面,认为电商没有发展前景,不会为自身的销售带来更多利润,也为了防止电商销售自己的商品,由于假货的存在,对自身品牌造成影响,所以不与那家电商合作。这种情况下的博弈会产生两种结果:第一种,实体占有所有市场,继续实体间的竞争。第二种,实体与电商并存,电商逐渐壮大。

(二)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a:b)为a>b>1的情形

实体与电商博弈的第二阶段中,电商数量具有了很大的增长,所占市场份额更大,二者竞争程度加大。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实体在结合自身优劣势的情况下,会有三种行为选择:一是实体店会保持自身优势,仍做实体;二是一部分实体发现了电商的发展潜力,主动寻求与电商的合作;三是还有一部分实体店完全放弃实体经营,开始转型电商。相对应的,电商实力不断壮大,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投入,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与实体争夺市场份额,并在竞争的同时选择性的与实体店进行合作。此时实体自愿抬高从生产商的购货价格,想通过与生产商合作切断电商货源,打压电商。假如生产商选择与实体合作,那么实体店也许会与生产商合作完后,为了获得更大的私利,会用更高的价格将一部分货源供给电商,从而获得中间利润。然而生产商有可能不会简单的与实体店合作,它会纵观各种因素,包括是实体与电商经营情况,发展状况以及今后的市场占领情况等等,为了自身利润最大化,有选择的分配自己的供货量。在这种情况下,实体与电商并存,电商因成本优势所占市场份额更多,实体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小,电商的博弈优势不断增大,二者在博弈中继续发展。

(三)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为a=b的情形

电商发展态势迅猛,迅速挤占市场,与实体抗衡,实体在逐渐恶劣的竞争环境中,经过优胜劣汰,只留下一部分能保存自身优势,留住市场份额的实体店,二者竞争处于胶着状态。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实体有三种应对措施:一部分基础性较弱的实体店经受不住电商的冲击,被淘汰出局;一部分基础良好的企业仍在坚持,并寻求与电商的结合;还有一部分转型为具有成本优势的电商。而电商发展态势迅猛,迅速占领半数市场,但它的一些问题如质量问题、信誉问题、售后服务问题等也逐渐暴露,需要放慢脚步,提升自身品质,在拥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也在积极寻求与实体的结合。此时针对生产商,若电商与实体联合可共同压低供货商价格,共同获利;也可能电商不与实体合作,因为和实体相比电商的成本更低,因而可拿出更多的钱给生产者,与生产者联合,削弱实体实力。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电商与实体已经结合,并取得可观的收益,仍在坚持做实体的会受到冲击但不会受到本质性的损害,而电商在占领市场上仍具有优势,并继续发展。

(四)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为1<a<b的情形

电商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发展势头迅猛,实体的生存环境渐变恶劣,为寻求利润进而继续与电商竞争。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实体有三种应对措施:一般企业为减少损失,保本撤出,全部转型为电商;一些品牌企业撤回部分资金,用于与电商的结合;还有一部分实体寻找电商不具备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品牌,注重用户体验式服务,进而反击电商。电商仍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不断打压实体,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审视,提高服务质量,注重用户满意度。同时电商为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消费心理,仍在寻求与实体的结合。在电商发展势头很好的情况下需要充足货源,而生产商也意识到实体店的销量在不断下降,所以寻求与电商合作将供货向电商倾斜,电商也会趁此压低供货价格,电商获利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激烈,电商放慢发展速度,实体进一步被削弱。

(五)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为1:n的情形一

电商虽占有绝对优势,但实体仍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二者继续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实体为求生存采取一系列措施,发挥自身优势,例如:会员制度、与特定的几家电商结合,谋求自身更大利益。电商积极寻求与这一家实体合作;同时由于电商众多,电商之间竞争加剧,一部分电商在行业内求生存,会采取各种措施,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例如:拼价格、质量,寻求产品差异化等等。这个时候生产商会选择与经营较好的电商合作,为其提供更多的货源。一家实体为能获得更多货源,为壮大自身,也许会主动抬高进货价格,与电商争夺货源,生产商会在实体和电商之间做出选择,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去分配自己的货源。在这种博弈情况下,一家实体店利用自身优势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又逐渐壮大起来。

(六)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为1:n的情形二

电商内部竞争程度加大,获利变少,而一家实体店市场广,效益好,电商迫于压力的同时,也意识到实体店盈利的空间和发展前景,一部分经营情况比较差的电商想转作实体,这家实体为了自身利益会抵制电商进入。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实体会采取抵制和接纳这两种措施。在抵制的情况下,实体店会优化服务,使产品差异化,扩大实体店品牌知名度,采取更优惠的价格,抢占市场,吸引顾客,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实体会提前与生产商协商,制定合约,只能为这一家实体供货,不能为新开实体店供货,从而抵制电商转做实体。在接纳的情况下,实体店会接纳一部分电商转做实体,进行实体联合。生产商意识到实体店在逐步壮大,并且此时的实体也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供货商会降低供货价格,提高对实体的供货量,实体在对抗电商上也变的更有优势。在内部竞争中有优势的电商,由于自身效益好,会保持优势,继续做电商,同时为扩大市场份额拓展销售渠道,不断创新销售模式,寻找新的突破点。在内部竞争中占劣势的电商,想减少电商内部的竞争对自身造成的损失,想转做实体,对于这一部分电商来说,在实体抵制时,进入实体的壁垒会加大,不仅面临成本增加的阻力,而且很大一部分会面临生产商带来的压力,很有可能面临转型不成功的风险。在实体接纳时,它们有可能获得新的盈利空间,从而更好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实体数量增多,电商数量相对减少,双方在实力均有提升的情况下,利润都得到提升。

(七)重返市场中实体与电商的数量为1<a<b的情形(均衡)

实体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电商为了抵制实体进一步的扩张,同时双方都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二者之间进行博弈。电商与实体合作较为顺利,一部分电商欲转型做实体,当然也有实体转型做电商,实体之间进行联合抵制电商,电商也会联合抵制实体,同时抬高了双方的转型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电商进军实体有壁垒,实体转型电商有较高成本,不仅仅如此,二者之间也都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处于较稳定且市场饱和的状态,加剧了两者转化的难度。电商与实体继续稳固自己的市场,并实现电商与实体之间的合作。市场进入均衡状态,二者在共存中齐步前进。在二者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并实现均衡的同时,生产商会逐渐趋于以一个统一的价格向双方提供货物,稳定获利,只起到货源的作用。

二、结论

第7篇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改革化的不断深入,发电侧几乎完全开放形成寡头竞争态势,博弈论中的均衡模型运用于发电商最优策略选择中比较广泛。根据均衡模型在电力市场中的运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同时包括电力远期合同、电力期权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同时指出各种分类下的均衡模型的优缺点。比较全面地总结均衡模型在发电商最优策略选择中的研究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和进展情况,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发电商;最优策略;电力市场均衡;博弈论

引言

电力市场不是自由竞争市场,而是具有寡头垄断性质的市场。其中,各发电商通过考虑其它发电商的策略行为,采用最优策略获得较大的收益。在目前相关文献的研究中,博弈论成为主要研究发电商策略选择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假设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行为假设条件,建立不同博弈模型,发电商之间采用博弈手段在市场上进行激烈的价格或非价格竞争,通过求解电力市场均衡从而得出发电商的最优发电策略。本文在产量作为决策内容前提下,首先根据参与人参与行动的先后顺序将发电商策略选择均衡模型分为静态博弈模型和动态博弈模型,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参与人对其他参与者的信息把握程度、对竞争方式和参与者行为假设条件、市场环境因素等,将不同类型的寡头竞争均衡模型进行系统的分类。这些模型用来分析各市场参与者的不同策略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它一方面可以为市场参与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来规避市场风险,一方面也可以为市场监制机构提供科学指导和监管市场行为的依据。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

依据博弈理论,本文将在寡头竞争电力市场中同时行动及对对手信息(支付成本函数)掌握完全的发电商竞价策略选择行为称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在此前提下,不同发电商的具体竞争策略也会有所不同,近年大部分的研究文章将完全静态博弈下的策略选择定位在以纯产量竞争模型和以报价曲线竞争模式。

1.1 以纯产量为竞争策略的完全信息静态均衡模型

该类模型中,发电商的决策变量是其自身发电量。虽然是同时行动,但某些模型中参与者会对其他竞争者的策略进行估计,这些估计的结果又会对均衡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该类模型又可以分为两种具体类型的模型,分别为以乐观假设为前提的Cournot均衡模型和非乐观假设的其他均衡模型。

1.1.1乐观假设条件下Cournot纯产量均衡模型

所谓乐观假设条件即指对每个发电商来说,认为其他发电商的产量投标不会因为自己本身产量的变化而改变。文章[1]在研究后认为Cournot模型可以用来研究电力市场不完全竞争问题。早期的Cournot模型比较简单且易求解,因其忽略了输电网络约束、水电协调等问题, 1995年,Borenstein等初次尝试采用Cournot模型来分析加州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问题,以取代传统的度量市场份额的赫芬达指数法(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简称HHI)和度量价格成本差异的勒纳(Lerner)指数法,这是Cournot模型在电力市场中最早的运用[2]。

1.1.2非乐观假设条件下其他均衡模型

所谓非乐观的假设条件即指每个发电商在自身做出行为选择时认为自己的选择结果会影响其他参与者的策略行为,并且会估计对手的策略行为。其中猜测供给函数(CSF)均衡模型最具代表性。CSF模型中假设每个发电商认为自己竞价策略(发电量)的改变会影响其竞争对手的策略,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影响电价p来间接实现的,即采用猜测供给函数q-f(p)来模拟这种影响,因1.2 以报价曲线为竞争策略的均衡模型

之后选取各种的供应函数使自身收益最大化,同时证明了SFE均衡点的唯一性。文献[7]利用SFE模型分析了电力需求价格弹性对发电市场均衡的影响,研究表明双寡头电力市场下,无论引用何种边际成本,如果不引入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市场均衡将不存在,引入需求价格弹性均衡才存在且唯一,同时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发电市场的均衡价格越低。在目前所见的SFE均衡模型中与Cournot相比,供应函数模型在电力市场中的研究具有优势,SFE可描述发电商针对不同需求水平的决策行为,并且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各发电商均向市场调度机构申报自己的发电量和价格的函数关系,市场调度机构根据各发电商的报价曲线,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调度,这种电力市场运营模式模式与SFE均衡模型基本一致。

2.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动态博弈中,假设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在自己行动之前能观测到先动者的行动。这样的假设更符合于实际的电力市场情形,其中Stackber量竞争模型是最早也是最为典型的研究动态博弈先后行动的经典理论模型。

Stackberg模型定义了一个或多个“领导者”和一些“追随者”,领导者在决策的时候可以正确地考虑到追随者的反应,但追随者却不知道自己的反应如何影响领导者的决策,与Cournot模型一样,Stackberg模型中厂商的决策内容也是产量。文献[8]定义了一个由多个领导者和多个跟随者组成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文章假设领导会利用市场力实施寡头垄断策略。文献[9]利用Stackberg序贯博弈模型对完全信息下各发电商的异步决策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并求解出各发电商的最优发电策略。

博弈论中有限理性学习理论方法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电力市场的研究,其均衡的结果是在不断重复博弈中慢慢学习到的,这种方法和经典的博弈论最大的不同在于经典博弈均衡是靠理性分析得出,而进化博弈是在历史信息和环境信息中学习到的。

3. 考虑金融工具下发电商的策略行为选择

随着电力工业的市场化,使电力市场参与者面临价格波动风险,为规避市场风险,远期合约、期货合约以及期权合约等金融衍生品逐步引入电力市场。文献[10-13]在发电侧考虑远期合同、双边合同的Cournot或SFE模型,共同得出这些合同能有效抑制电力市场均衡价格和提高发电商期望收益的结论。文献[14-17]基于Cournot均衡模型研究了电力金融期权对发电商行为策略的影响。文献[18]进一步将目标函数处理为光滑的,比较准备地反映了期权对发电商竞价策略的影响。。文献[19]就Cournot模型建立了考虑发电商基于微增响应的猜测变量的两市场(现货和金融市场)联合均衡模型,采用逆推法求解,结果表明,发电商能自愿参与期权交易,影响竞争对手的策略行为是激励发电商销售期权的有效机制,但模型没考虑输电网的约束。

由于金融工具有效的控制和降低风险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将其与电力市场理论相结合,不管是远期合同,还是期权合约等金融工具对电力市场均衡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特别是当考虑网络约束和阻塞下的动态模拟,其结论还需待一步讨论。

4. 结语

文章总结了电力市场中发电商运用博弈论在追求收益最大化时,发电商的决策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各行为主体的决策以及均衡问题。从博弈方竞争时行动的先后顺序和对对手信息掌握程度等角度,运用Nash均衡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来归纳此类问题,这些均衡模型被用来模拟发电商在不同市场环境假设条件下的竞争策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从各种电力市场均衡模型的研究进展情况可以看到均衡模型在电力市场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从分析市场力问题到市场仿真,特别是对于模拟发电商策略选择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前轮竞价策略的前提下,归纳发电公司应对市场变化的一系列可能反应,通过策略选择模拟可以有效地指导发电商做出正确决策,进而量化分析市场规则对市场结果的影响,以实现其增加自身利益、降低市场风险的目的。

上述所有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因此其假设条件的简化性、均衡点求解的困难、未知信息等,其分析均存在其不足和缺陷,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相信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Mariano V, Alvaro B, Andres R, er al. Electricity market modeling trends[J]. Energy Policy,2005:897-913.

[2]Borenstein S, Bushnell J, kahn E, et al. Market power in California electricity market[J].UtilitiesPolicy,1996,5(3/4):219-236.

[3]Christopher J, Benjamin F, Jong-Shi P.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in Power Networks: A Conjectured Supply Function Approach[J]. Power,2002.

[4]Bautista G, Quintana V.H, Aguado J.A. An oligopolistic model of an integrated market for energy and spinning reserve. Power Systen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2006,1(21):132-142.

[5]By Paul D. Klemperer, Margaret A. Meyer. Supply Function Equilibria in Oligopoly under Uncertainty[J]. Econometrica, 1989,6(57):1243-1277.

[6]Youfei Liu, Y.X.Ni, Senior Member,IEEE, and Felix F. Wu, Fellow, IEEE. Existence, Uniqueness, Stability of Linear Supply Function Equilibrium In Electricity Markets.

[7]胡军峰,李春杰,赵会茹,等. 基于博弈论的电力需求价格弹性与发电市场均衡关系[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1(28):89-94.

[8]Yu Z, Purdue U. A Stackelberg price leadership model with application to deregulated electricity markets. IEEE,2000:23-27. South China University,2012.

[9]李清清,周建中,莫莉等. 基于序贯博弈模型的发电商竞价策略分析[J]. 电网技术,2008,14(32):86-89.

[10]曾鸣,吕春泉,田廓等. 考虑远期合约交易的电力市场均衡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2011,7(29):178-181.

[11]安学娜,张少华,王晛,等. 考虑可中断负荷合同的电力市场古诺均衡分析[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16(40):49-53.

[12]荀占龙,宋跃强,高磊. 电力市场中双边合同对市场力影响的均衡分析[J]. 吉林电力,2012,1(40):33-37.

[13]Dali Zhang and Sujin Kim. A Two Stage Stochastic Equilibrium Model for Electricity Markets with Forward Contracts. IEEE PMAPS,2010.

[14]王瑞庆. 考虑期权交易的电力市场纳什均衡及发电商竞争策略研究[D]. 上海大学,2008.

[15]王瑞庆,李渝曾,王晛. 金融期权和物理期权对电力市场均衡影响的比较研究[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4(29):36-39.

[16]Zhang Shaohua, Fu Xinhua,Wang Xian. Effects of Option Contracts on Electricity Markets: A Cournot Equilibrium Analysis.IEEE,2012.

[17]Barquin J. On oligopolistic electricity market equilibria and contingent claims[R]. University of Pontificia Conillas, 28015,Madrid, Spain.

第8篇

[关键词]汽车电子商务;新车销售网络;汽车后市场电商

作者:陈静(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102618)

中国汽车电子商务已经培育多年,三大汽车网站都已存在十年以上(汽车之家成立于2005年,爱卡汽车2002年创建,易车网2004年正式),经网络汽车媒体的多年培育,在近年来的繁荣经济环境、宽松政策环境与领先产业市场环境多重作用下得以加速发展,尤其在二手车交易与汽车后服务市场两方面电商发展繁荣,新车电商仍处于萌芽期。

一、繁荣经济环境、宽松政策环境与领先产业市场环境促进汽车电子商务发展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繁荣,国民经济发展态势整体平稳,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长,这为汽车消费领域快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数据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居民的消费需求已经从满足基本生存向追求舒适转变,对交通出行的改善将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方向,从而推动汽车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

促进汽车市场的政策频出,助力汽车电子商务发展。自2014年10月1日起,工商总局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这一政策使新车销售的垄断行为得到遏制,市场环境进一步宽松,使经销商之间的竞争更充分,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对比选择机会。2014年1月21日,商务部公布了《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到2015年要使电子商务成为重要的社会商品和服务流通方式,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

此类政策扶持将进一步推动电商市场发展,为电商领域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到2014年末,我国的汽车销售总量已经实现全球六连冠,其中家用乘用车销售增长尤

其迅速。而乘用车销售结构随着汽车市场的连年走高,轿车销量比例降低,MPV、SUV等销

量比例增加。主要是因为随着收入提升,人们对驾驶体验的追求在提升,在购车时更追求舒适宽敞的车型。同时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面临换车的人群比例不断提升。

二、新车销售网络模式成熟多家电商平台参与试水

2014年我国新车市场销量为2349万辆,其中电商渠道销量约为30万辆,新车电商销量比例为1.3%。从数据来看汽车电商的渗透率仍然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汽车电商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一)汽车网站转型,汽车媒体尝试交易平台

汽车之家作为汽车媒体平台能够为经销商提供大量的消费者数据,但形成购买的比率仍然比较低。目前主要以部分车型的优惠和返现等形式吸引消费者线上下单。

2014年6月汽车之家推出汽车电商平台商城——车商城,定位为线上的优惠购车平台,是汽车之家从媒体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型的重要兴措。“车商城”同时入驻京东商城。试运营首月共促成了3000宗汽车交易,涉及36个汽车品牌的137个车型。

2015年7月15日,汽车之家宣布:汽车之家成为双龙汽车全部5个车系、18个车型的全国唯一销售渠道。这是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的首个品牌放弃传统的线下销售全部走网销,虽然双龙集团在中国的销量有限,但毕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电子商务重大创新举措,堪称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综合电商搭建汽车电商平台,众多汽车品牌纷纷牵手合作

综合电商为各类品牌汽车提供线上交易的平台,凭借自身的强大用户流量,成熟的营销、支付、金融、数据等等服务优势开展汽车销售业务。目前主要盈利来自于店铺租金和广告收入,未来有可能将盈利模式拓展至交易佣金,汽车金融等领域。

天猫商城的汽车频道不仅销售全新整车,也提供汽车用品和汽车维修养护服务。其中销售全新整车品牌,几乎各大车企都在天猫商城上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旗舰店。2010年9月奔弛携手天猫聚划算,举办“SMART秒杀”团购活动,堪称汽车电商新车团购的破冰之行。2011年4月,吉利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成为第一家入驻天猫的整车厂商。

目前线上销售汽车存在三种模式:线上专供车型(为区别于线下销售产品,避免冲突,只在线上销售的车型,传统渠道不供货销售);线上车型轻度改装(车型与线下基本相同,但在附加配置上做一些改动,避免与线下价格冲突);同款车型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线上不明确标出价格,需要消费者线下议价,厂商或电商平台对线上下单的消费者给予额外的补贴)。

(三)车企、经销商自建平台,多渠道拓展市场

车企掌握定价权,拥有线下经销网络。车企的线下门店服务能力强,能够为购车人提供诸如保险、上车牌、售后保养等各项相关的服务,车企在新车市场上拥有强势话语权,有着电商平台与汽车网站无法比拟的优势。

车企自建电商平台首开先河的是上汽集团,车享网平台于2014年3月27日正式上线。车享网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中国汽车市场首个OTO(即OnlineToOffline,也可写作O2O)电子商务平台。车享网推出仅半年,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主导下,包括国机汽车、广汇汽车、庞大汽车等近40家大型汽车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了O2O电商交易平台汽车街。传统车企如此争先恐后的参与建设网络平台,自然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型车企资金雄厚可以独立建设,小型车企抱团组建,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洗牌不可避免。

新车电子商务的三种模式各有优劣,汽车网站累积多年客户总量大,对潜在客户分析精准到位,与各区域经销商合作多年,已有默契;综合电商平台品牌效应明显,具有强大资金实力,在支付、数据交换与金融创新方面能提供便利服务;传统车企拥有货源定价权,提供销售和售后的相关服务有着先天优势。成交量目前仍然不成规模,在利润的形成与分配上尚处于探索阶段。

三、汽车后市场电商迅速繁荣各方资金涌入引致市场竞争剧烈

(一)私人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这是汽车后市场发展的重要基础

私人汽车保有量基数的增长是汽车后市场发展的保证。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提供,到2014年末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亿辆,同期汽车后市场消费已达到6000亿元人民币。根据已有数据推测,这一市场规模仍在增长中,预计到2017年,有可能达到10000亿元人民币。汽车后市场利润空间巨大,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在国外的成熟汽车产业市场中汽车后市场利润占汽车整体产业链约2/3,汽车后市场与汽车生产销售的利润比例约为7:3。

(二)汽车后市场利润空间丰厚,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中,汽车后市场占汽车产业链利润份额的2/3。汽车后市场主要有三项服务:汽车金融约占市场利润份额的23%,汽车零配件约占市场利润份额的22%,汽车维修保养约占市场利润份额的18%,三项加总共计63%。而对比新车制造的利润份额16%,二手车的利润份额12%,整车销售的的利润份额5%,汽车租赁的的利润份额4%,真可谓遥遥领先。成熟的汽车市场也应当符合“微笑曲线”状态,汽车后市场与汽车制造销售环节的利润比例应达到7;3的水平。

(三)汽车后市场进入门槛不高,市场竞争属性明显

与新车市场相比,汽车后市场的竞争性质更强。由于品牌车企无法垄断,且单店的开业成本不高,汽车后市场的进入难度大大降低,使得这一市场的进入企业数目迅速扩张。在中国家庭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的同时,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完善。

互联网的普及率是汽车后市场电商发展的基础,用户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网民已超过6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50%,汽车后市场电商渗透率达到2.9%,后期将继续提升。意识到这一市场空间的巨大,更多的创业者涌入汽车后市场,汽车维修服务电商模式多种形式并存。汽车配件和用品的B2B和B2C模式、维修保养服务电商、新兴的用车服务(如代驾服务、汽车金融信贷服务)。

(四)汽车后市场竞争激烈,各细分市场兼并重组渐次出现,洗牌不可避免

洗车市场从最初的红火开场,到2015年末的关门闭户,冷热变化过于迅速。一年之间,从赶集易洗车与呱呱洗车合并,到e洗车、功夫洗车相继关闭上门洗车业务,一时间曾经被视为汽车后市场入口的上门洗车业务几处“全线阵亡”的境地。近期,又一洗车O2O“我爱洗车”也传出倒闭的消息。相比之下,之前几家洗车机构尚能够进行转型或合并,而“我爱洗车”在资金链断裂、寻求接盘无望后,悄然关门(没有声明,也没有正式的公司解散会议,CEO李东晋悄悄解散了公司QQ群,停用常用手机号,留下了200多万元债务)。终其原因,就是“我爱洗车”错过了多次的商机,无论是起步阶段——在年初快速扩张的阶段动作迟缓未铺下市场,还是在发展阶段——5月份洗车热潮过去后——已经落后的我爱洗车还在谋求独立融资而错过多家企业的收购意向,以至于最终零元转让都无人接盘。转年之后,2016年汽车后市场的洗牌仍将继续。

(五)汽车后市场匹配汽车市场的成熟度,连锁经营企业将成为发展方向

汽车后市场的特点突出:强本地服务重offline端,用户忠诚度低,价格敏感度强。养车无忧、车蚂蚁、途虎养车、麦轮胎等专注“用”环节,抓住全产业链中交易频次最高的领域发展。但目前都还只处于试水发展期,尚不能够做到全国范围内完成连锁经营,成为行业的龙头。

在当今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的美国,汽车后市场连锁企业的龙头老大NAPA对汽车产业的贡献巨大,仅次于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公司。NAPA是“全国汽车配件联盟”的缩写,成立于1925年。以经营汽车配件起家的NAPA不仅是美国最大的汽车维修网络,同时也是这个国家最大的独立汽车配件经销商,在全国各地分布了65个汽车配件配送中心、6000家连锁配件店,常年库存的各种配件达到31万种。

NAPA的成功显示了连锁经营模式的强大优势;

1.连锁经营的规模化确保了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的优势

连锁网络成功地将分散零落、规模不大的区域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而稳定的用户市场,确保了巨大而稳定的经营额,从而以独立经营者所不可能具备的强大实力获得价格优势。

2.管理现代化、集约化有效地兼顾了经营成本和市场需求

经营网络的仓储配送和库存调配绝非一般独立经营企业所能企及,它利用信息系统充分调动总部、分中心和连锁店库存,科学利用仓储流动资金,有效地减少物资储存和资金占用,降低运营成本。

3.品牌统一化树立了整体信誉

连锁经营将各连锁店的有限资金集合起来,形成巨大的行销投资。这种投资规模足以使连锁网络的总部集中最专业的市场策划人员负责策划工作,组织多种媒体参与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从而快速、有效地提升整体品牌的知名度。

连锁经营模式的明显优势,不仅NAPA在应用,在美国NAPA的主要竞争对手也都是采取同样的方式扩展业务。相信未来在中国此类业态将在汽车后市场中得到应用。

四、二手车市场极具商业价值电商的盈利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

(一)二手车市场独具发展潜力与特点,迫切需要设计电商服务

得益于新车市场的不断冲高,过去五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稳定增长,平均增幅超过新车交易量,二手车与新车的交易比为1:4,而成熟市场的比例为1:0.7。可以推测未来的二手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相对成熟的海外市场,我国车源非常分散,大部分车源在个人车主手中,企业(租赁公司,品牌厂商等)手中的车源占比很小,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新车,对于二手车的购买习惯尚未全面形成;流通渠道较长且低效,行业内普遍是规模很小的商家,没有大型的拍卖或连锁零售企业;没有成熟的售后服务体系为二手车提供保障;行业标准缺失,没有权威的车况和车价标准和规范。

(二)二手市场电商模式多样,更需要匹配二手车主的需求

目前我国二手车电商主要的商业模式有信息服务型(代表网站有二手车之家、人人车、淘车网、搜狐二手车、二度车网等)、交易服务型(代表网站有273二手车交易网、车唯网)、在线拍卖型(代表网站有车易拍、优信拍、平安好车、优车诚品和开新)、线上服务提供商(代表网站有精真估、公平价、车多少、车300等)。

二手车市场交易量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市场空间巨大。2014年二手车市场销售量为605万辆,其中二手车竞拍交易销售量约为24万辆。预计到2020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将超过2000万辆,交易额将超过1万亿元。二手车电商如果能够有效整合车源和商家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模式提升二手车流通效率同时降低流通交易成本,将更进一步扩大市场(围绕交易的服务如广告、信息、检测、估价、数据服务)从中受益。其中二手车的检测和数据服务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车辆的用车历史和车况、车价三项服务尤其需要服务标准化。二手车的流通交易渠道趋于扁平化,经营模式多样化,O2O协同作用更有效。

第9篇

转售商与增值业务提供商、虚拟网络运营商的区别

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混沌不清的概念,虚拟网络运营商(Virtual Network Oper ator)是近两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虚拟运营更多的是从运营主体来定义,说明提 供业务者自身不拥有网络,因此我国出现的虚拟网络运营商很多时候被理解为增值业务提供 者,但从本质上讲,我国的虚拟运营商实质上包含了国外的增值业务提供者、转售商、移动 虚拟运营商(MVNO)3种经营模式。

增值业务提供者基本都是提供增值业务,他们与传统运营商之间是网络元素租用的关系 ,他们的业务对传统运营商更多的是补充的关系,当然如果他们提供的业务与传统运营商类 似,也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增值业务提供商的主体一般是独立的运营商,因此多以提供 的主要业务来定义该公司,例如我国的ISP。

转售商基本都以提供传统运营商的业务为主体,加上自己的资源优势提供一些增值业务 。他们更多采用资费和业务打包的灵活性为用户提供业务。转售商与传统运营商之间首先是 竞争关系,当然在分销、业务开拓等方面转售商对基础业务运营商也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同 时,拥有网络资源的传统运营商也有可能是转售商,例如美国MCI就是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 业务的转售商,主体独立的转售商可向不同的电信业者分别批购电信产品或服务,再经包装 出售给用户使用,可搭配销售各种业务。

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是近两年来出现的移动通信领域的新经营模式,指的是没有频率资 源,但可以拥有其他所有移动网络所需设备或者通过其他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提供所有移 动通信业务的企业,这种方式有别于国外电信历史上出现的移动转售商,因此国外将这种运 作模式称为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目前这样的企业全球可能超过50家,其中以英国维京公司最著名。

转售业务出现的原因

在国外,电信业务转售开展得十分红火,国内这一业务也将呼之欲出,而以下几点原因 更促使电信业务转售不可避免地出现:

其一是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当通信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需要生产服务专业化,处 在产品价值链条上不同位置的企业,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获取不同的利润。于是要有人做电 信的基础网络,也要有人做基础网络的增值服务和分销。原来一家包打天下的情况在当前的 情形下是无以为继的。

其二是不断发展壮大的国内通信市场的要求。中国通信市场的高速发展是众所周知的, 在市场的外延不断扩大的同时,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如何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是众多运 营商绞尽脑汁的头等大事,争取用户和扩大业务量也是运营商们孜孜以求的。在市场日益细 化的今天,电信业务转售也在所难免。

其三是资本市场的要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外资本对中国通信市场虎视眈眈, 中国政府对此有过明确的承诺;与此同时,许多民营资本也是持币而沽,跃跃欲试,想在电 信市场分一杯羹;所有的压力与期待,监管部门都不能坐视不理。

转售业务现状

在已经开放的9项电信增值业务中,有利可图的为数不多。增值服务商们的最后一根稻 草就是“基础电信转售业务"。这种业务在国外已风行多年,国内众多的潜在转售商都在翘 首以盼转售业务政策的出台。

但是,从国外转售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转售政策的出台是需要有实施环境的:一是电 信网络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电信业务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电信发展重心是市场营销和业务推 广;二是新电信运营商需要借助转售商的力量加强营销、开拓市场;三是电信服务价格基本放开。

在考虑转售业务的发展时,不仅仅要考虑转售业务给我国电信业带来的好处,同时还要 考虑转售开放可能对我国电信业发展造成的影响。

首先我国电信市场的总体发展情况是:我国电信市场还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但整体发展 不是很平衡,很多地区和市场还有巨大发展空间。那么,当前电信业发展的任务还主要是不 断满足国民持续增长的通信需求,解决国民的通信有无问题。

其次,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电信市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外资的进入,将使 中国电信市场经营主体急剧增多,投资结构进一步多元化,从而促进发展。但同时,我国电 信业在国际电信市场上还处于弱势,电信业务经营模式、管理能力和资金都明显落后于外企 。如何实现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外开放的同时,维护我国电信企业和整个电信行业的整体 利益,是研究如何开放转售业务的一个重要前提。

另外,发展电信业务转售可能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对 于大部分转售商而言,更乐意的是拥有一定网络资源或者业务平台的转售方式。这种转售商 拥有自己的业务接入平台甚至更进一步的网络资源,与网络商的网络有一个互联互通的问题 ,这样对网络的信息安全和质量有一定的冲击。

因素及市场环境分析

200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管理条例》出台,“电信转售业务属于基础电信业务 ,但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规定曾经令不少企业心跳加速,因为电信转售业务在国外已 经为希望进入基础电信业务的企业和资本另辟了一条蹊径,这对资本与企业来说意味着可观 的利润与长期的发展空间,对国内众多电信与IT领域的中小企业来说尤具诱惑力。但是时间 过去一年多,相关的准入规则直到今天都不甚了了,令翘首期盼的企业深感失望。为什么会 出现这样的原因呢?

首先,在政策层面上有一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都知道,电信资费是由国家统一定价 ,企业并没有完全自,顶多也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浮动,转售运营商是租用别人的 设施,经过包装后再推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有相当大的自主 定价权,否则其优势也无从发挥。另外,面对蜂拥而至的众多企业如何有效地监管也是管理 部门头疼的大事。所以《电信条例》虽然出台,电信业务转售细则并未示众也就完全可以理 解。

另一方面时机还不成熟,目前国内通信运营市场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成熟,良好的市场秩 序也没有完全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还没有完全形成,民众对电信资费怨声颇多,在没有进 行充分的论证和试点之前就大面积地铺开,不符合中国的改革习惯。

政策允许后可能出现的市场状况及潜在运营商

对于电信业务转售,不同的电信运营商有不同的态度。中国电信拥有最大的公众电信平 台,许多中小企业为保证服务质量都希望与中国电信合作。但是,电信业务转售后,在短期 内要给传统电信运营商带来很大的冲击,特别是间接接入服务运营商会从很大的程度上分享 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利润丰厚的长途业务。但对于处于竞争态势的运营商来 说,他们还是比较欢迎推出电信业务转售。据说,一些运营商为了争取用户,已经在悄悄地 做着电信转售业务。

其实,电信增值企业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基础电信企业的竞争者,但从更全面的角度来 观察,电信增值企业更是基础电信企业的大客户,甚至是业务推销商。它们对电信市场外延 的扩大和内涵的加深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电信市场现在的问题是层次过于单一 ,从建设网络到开展业务,到各种增值服务,全都由几大主要运营商大包大揽。它带来的结 果就是服务单一,网络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对于中国电信,目前紧要的已经不仅是发展新增 用户,而是要考虑如何让已有的用户多打电话。话务量的争夺将是电信竞争的重头戏,所以 从长远利益来讲,电信业务转售对传统电信运营商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激活了 市场,另一方面也开发了部分目前无暇顾及的市场,而且这些更加市场化的从事电信增值业 务的中小企业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或许给电信企业“官商”形象的改变起到一种促进作 用。以一种开放与合作的心态,处理得当,应是一举数得,取得双赢的效果;但若以一种封 闭乃至排斥的心态来对待,有可能会在市场上铸成大错。

电信业务转售对中国电信来说可能还有一个利好,一旦中国电信拿到移动牌照,在政策 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电信业务转售,对移动业务的迅速开展及短期内争取更多的用户能起到 积极作用。在欧洲的移动通信市场,由于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欧洲的移动网络运营商将他 们的观念从独占使用其网络资源的运营商,转变为充分利用其网络资源获得最大收入和利润 的商业运营商,电信业务转售十分普遍。这种趋势在3G时代将更明显。

相关专家分析认为,未来中国的电信市场将呈现这样的市场格局:第一级是骨干运营商 ,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第二级是骨干虚拟运营商,它们拥有不完整的网络资源,向骨干 运营商租赁网络和互联互通才可以开展全程全网服务,比如铁通。第三级则是业务分销型虚 拟运营商。第四级市场则是信息服务商。第三级是目前众电信增值业务企业梦寐以求的身份 。

而要想成为一个电信业务转售商,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要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因为从事转售电信业务的企业因进入门槛较低、管制较松 而数量众多,相互之间的竞争则更加激烈。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转售经营商必须提供高质 量服务的品牌形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

(2)良好的分销渠道,转售运营商一般拥有多种产品和服务,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需要采 取不同的销售方式,无论是哪种产品或服务,都必须要借助强大的分销渠道的力量才能尽可 能大地占有市场份额。

第10篇

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其实是执着的体现。而现在的市场环境,如果大方向大战略不能出问题,作为下游的商就要头脑清醒一些。所以,现在对于商来说最大的战略是活下来,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下都面临这个问题。

2016年已经到了年末,福建地区两季小家电市场最大的变化应该是因为多种原因,原本受电商影响不大的三四级渠道分销市场维护非常艰难,商的分销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原来,两个品牌占据了两季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在电商和毛利的双重影响下,渠道的毛利已经被压缩很多。分销商和零售商受趋利思维的引导,开始操作高毛利品牌,使得一些原本对市场没有影响力的非主流品牌甚至杂牌从小范围操作转为占领大市场,主流品牌面临较大的市场挑战。因此,福建的风扇市场从行业洗牌到维持了几年的品牌稳定之后,再次进入多品牌共生的状态。

具体到电商对传统市场的影响,在收取三四级市场销售红利的同时,电商与品牌商的直营模式也在重塑两季行业的供应链模式。传统商与品牌商都是年底打款,第二年夏季之前开始压库存。品牌与电商平台直营之后,改变较大的包括打款、库存、售后等流程,对于品牌商的资金和管理要求在提高。

鹤明电器认为,作为单一品牌商,必须顺势而为,持续研究探讨渠道分销的新模式。

电风扇是一个刚需产品,每年的市场规模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原本,每个省级总代公司下面都有自己稳定的渠道分销网络。经过多年的合作,品牌在区域市场的总代与分销商之间建立了较高的信任关系。而在生存还是老关系的选择面前,生存必然是第一位的。这些渠道的分销商,纷纷转向能够获得更高毛利的品牌。当这种情况多了之后,相当于总代的分销体系被打破。这不但关乎总代的生存,也使得品牌在区域市场的规模萎缩。

因为分销渠道的运营模式在发生变化,因此,鹤明电器在防控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在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探索更加灵活的合作方式。例如,以前现款的模式,现在也会让分销商使用承兑结算。

做了20年的家电传统商,现在却对传统家电商的前景充满着忧虑。主要是在市场大环境下,大家都要把握好节奏。

第11篇

关键词:基础电信竞争策略趋势

随着电信业的重组,我国电信业将形成新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会出现新的特点。这次电信行业的整合,结果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预期效果及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显然现在还不能做出断论。基于此,对我国基础电信市场以往的竞争状况进行分析,能够为重组后的电信市场竞争提供借鉴,对于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基础电信市场竞争的特点

(一)同质化竞争为主

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竞争特征是同质化,主要表现在:服务对象同质化,都是面对电信整体市场;竞争手段同质化,价格战是主要的竞争手段。

基础电信业务市场由于历史原因,除通信法规的限制外(不同通信公司,业务种类有所限制),电信运营商在服务对象、服务种类、竞争手段等方面大同小异。由于经营许可的限制所造成的通信技术差异,被相互进入和替代所模糊,比如,移动通信运营商,利用2.5G、3G技术进入互联网市场;其他电信运营商,通过IP电话进入固定长途通信市场。我国电信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价格竞争激烈

各种通信业务市场以同质竞争为主,各电信运营商的营销重点是以资费下降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特别是争夺低端用户市场,主要集中在价格战上。在电信业务领域,一直以来都以价格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并没有形成电信市场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不正当竞争

任何市场竞争应当遵守规则,但现在的电信市场竞争夹杂着许多不正当竞争内容。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在广告宣传上,内容虚假或含有诋毁竞争对手的内容;在业务推广上,采用不正当手段挖走竞争对手的用户;在互联互通上,人为设置技术障碍;在通信建设上,阻挠竞争对手的工程;在通信资费上,大打违规的价格战。

电信市场竞争主体的变化

电信技术的进步促进电信业务全球化,这又促进形成国际电信市场的竞争。随着电信市场参与竞争的主体日益增多,市场竞争主体范围越来越广泛,趋于全球竞争。

首先,除了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铁路、能源、电力等部门也加入电信市场竞争。其次,以前许多运营商一直希望能提供集固定、互联网和有线电视于一身的“三合一”业务,如今“四合一”服务(即在“三合一”的基础上加上无线服务)也具有了现实的发展基础。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更多领域的运营商开始参与到融合服务的队伍中,其中包括固网运营商、无线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尽管其间有管制的因素,同时,不是每个地区、每个领域的运营商都有机会开展这种“四合一”的服务,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白热化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融合类服务将为运营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已经成为全球通信业发展趋势,这将促使更多的行业有机会参与电信业务市场竞争。随着我国电信行业的逐步开放,欧美、日韩等国家的电信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也将进入我国通信市场,参与通信市场竞争。

电信市场竞争趋势

近年来,我国电信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引起了运营商、消费者、监管部门和国外投资者的共同关注。运营商们一方面痛恨价格战,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以降低价格为手段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电信收入结构表明,新增利润主要来自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企业成本的降低。过量的价格战,导致通信企业增量不增收,每客户的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每客户平均收入)值迅速下降。ARPU注重的是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利润。很明显,高端用户越多,ARPU越高。在这个时间段,从运营商的运营情况来看,ARPU值高,说明利润高,这段时间效益好。投资者不仅看企业现在的盈利能力,更关注企业的发展能力。ARPU值高,则企业的目前利润值较高,发展前景好,有更好的投资价值。

恶性价格战,不符合国家通信发展规划,随着3G时代到来,未来的电信市场竞争将由目前的价格竞争,转化为差异化服务、产品竞争、品牌竞争和渠道竞争。

(一)通信差异化服务和产品竞争

当今时代是一个物质产品丰富、消费需求多元的时代,消费决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由从众型向个性化发展。电信市场竞争重点将转向细分市场,要求实施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以此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

各电信运营商的产品,其核心价值相同,所不同的是性能和质量的优劣,市场竞争重点体现在差异化的产品上。对于电信行业来说,目前移动和固定通话业务发展相对成熟,运营商们为了提高ARPU值,纷纷致力于开发电信增值业务,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各运营商试图不断开发新的电信增值业务,从而使产品差异化竞争,成为电信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如韩国SK电讯公司,在进行市场细分时,以5岁为一个客户群进行业务设计,从18岁以下到60岁的客户都有专属的业务。其中Nemo项目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地铁票,也可在指定餐厅、百货公司刷卡消费,费用与手机账单合并计算。SK电讯公司在推出此业务的一年时间内,客户就发展到300万,占韩国移动客户总数的近10%。可见,通信业的竞争已开始由网络技术、价格竞争,逐步演变为差异化服务竞争,这是通信市场竞争发展趋势。

(二)通信市场品牌竞争

品牌要完全摆脱价格战的阴影。目前电信运营商在品牌战略方面,还是以资费要素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新的品牌就是一个新的资费套餐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品牌不会产生溢价,反而成了价格竞争的精美包装,目前,公认比较成功的“动感地带”品牌,也没有脱离价格的影子。未来电信市场的品牌竞争,就是要通过建立强势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摆脱价格战影子,让通信品牌给企业带来品牌溢价。如韩国SKT是品牌经营的典型,SKT的资费在韩国三大运营商中最高,但是,其用户流失率很低,这得益于强大的品牌竞争力。

品牌运作要处于战略层面,而非战术层面。电信企业的品牌分为企业品牌、客户品牌和业务品牌。运营商的品牌运作,目前更多放在战术层面上,宣传的重点主要放在业务品牌上,目的在于扩大市场占有率。运营商的品牌运作应当着眼于长期的品牌建设,重点是企业品牌建设。战略意义上的品牌,不是推出多少种业务品牌,因为业务品牌会随着业务的升级换代消失,而企业品牌可以长存。

品牌要体现独特个性。在市场品牌竞争中,各个运营商的客户品牌,其目标用户群应该互相避开。业务品牌内涵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加强产品的竞争力。“品牌名称”和“品牌内涵”两手抓。运营商打造品牌,进行新业务宣传,既要强调品牌名称,还要增加用户体验传达品牌内涵。如中国联通公司品牌图标是中国结,其品牌内涵是情感沟通。

可见,品牌战略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通信运营商要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品牌领先战略,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但是,电信市场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品牌竞争,这是通信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通信渠道竞争

渠道是宣传业务、发展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渠道的优劣关系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电信运营商渠道竞争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改造自有营业厅。电信运营商的自有营业厅承担了对全部渠道体系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我国现有主要运营商均有自有营业厅体系,这些营业厅除销售之外,还承担了客户服务功能,在视觉信息传播、市场信息采集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如对现有营业厅进行VMD(可视化营销策略)的改造。我国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业务种类多,结构复杂,因此运营商需要付出大量的营销努力以构建品牌忠诚。业务设计和资费吸引,只是用户造访店面的必要条件,而VMD则是促成这一行为的关键。VMD不仅仅是华丽的橱窗与装修,更重要的,它是渠道,是促销体系,是差异化营销战略体系,能够提高营业厅和产品形象,营造令人愉快的店内气氛,并能提高销售效率。

体系改造。体系渠道占据了目前销售体系的最大比重,它们数目众多,且在形式、规模、紧密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渠道的所有权不在通信运营商。商和运营商之间是一种供销合作关系,经济利益决定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运营商需要通过这一类渠道,增强渠道竞争力。商通过业务获取销售收入。商行为是否规范取决于商的素质。素质较差的商,甚至不惜在电信业务上降低价格,其目的促进终端销售业务增长,这样可能导致通信价格体系混乱,损害电信运营商的声誉。

另外,数据业务种类繁多,变化速度快,结构和功能复杂,不易被用户理解,用户要求提供服务咨询活动,这是产品延伸价值,即服务价值。为此,要求对以销售为主的渠道进行管理体系的改造,并转化到销售和服务并重的经营形式。

增值合作商渠道。体系仅仅在业务下游与运营商合作,而增值合作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更加紧密,其范围不仅包括销售和用户服务领域,还包括业务设计、内容提供、网络运营、市场运作等。最早的移动通信业务主要针对行业用户和公众用户,通信公司为他们提供无差别的服务,此后通信公司逐渐与其他行业联合,共同开发新业务。如中国移动在动感地带业务上与麦当劳合作,中国联通在BREW上与建设银行合作,这些是品牌和业务设计上的联合。在未来大融合时代,各个行业实际上是趋同的,针对用户需求,广电、传媒、金融、电力、汽车等行业的企业,完全可以提供相同的用户解决方案。借助于信息系统,用户可以在电信运营商处办理银行业务,也可以在银行办理电信业务,目前的手机钱包业务已经表现出这一趋势。这种渠道类型实际上更是一种战略资源,适合所有的电信运营商。

直复营销渠道。所谓直复营销,就是消费者通过非人员的媒体接触商品或服务后,通过电话、邮件、电视、互联网,以及其他媒体来完成订货和购买的销售方式。直复营销的形式有数据库营销、一对一营销、个性化营销、关系营销等,其共性是利用多种途径,针对个体沟通进行非店面式的销售。目前的电信运营商均具有成熟的客户服务热线体系,客服热线作为渠道,既方便了用户,又为现有的渠道体系做了有效的补充。

未来市场渠道竞争中,直复营销渠道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互联网将起重要的作用。用户强调电信需求的个性化,企业为用户所选择的业务组合千差万别。不同的业务对手机终端的配置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互联网较好地支撑了这一销售目的,同时,很多数据业务依赖于互联网来实现。互联网渠道由于对现有渠道体系冲击较大,因此更适合具有创新意识新进入者加入。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信企业垄断经营局面被打破,电信竞争机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电信市场陆续对外开放,电信业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为我国通信事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电信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电信实践经验需要总结,并上升到理论。这就需要人们观察分析电信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探讨新的问题,促进电信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俨.试论分销渠道策略成为企业主要竞争策略的原因[J].现代商业,2008(3)

第12篇

一、迈克尔·波特的五种力量竞争模型简介

附图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华夏出版社 1997年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认为,影响企业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五种因素(力量)可分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替代产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共五种影响行业竞争力量。

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从事相同产品或服务经营的企业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客户,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就电影市场而言,随着院线制的形成,电影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原来基本没有,变得越来越强烈。

由于一种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功,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市场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发现,会引起许多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给该行业注入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压力,威胁他们原有的市场地位。由于进入门槛的降低,政策的进一步透明,电影市场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高达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电影市场成为投资资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将是院线制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能相似,能够满足消费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这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就会成为相互的替代竞争者。作为提供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企业,其替代的竞争者有很多,比如电视传播企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酒吧舞厅等各种大众娱乐场所,这些替代者均构成了对电影行业的竞争。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的供应商会在两个方面制约企业的经营。一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地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其次提供的生产要素成本会影响该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价格谈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需要考虑的竞争力量。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供应商是上一级发行商或制片厂,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发行放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用户的多少、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决定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用户可以是下一级的发行商,也可以是电影院,他们的竞争实力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随着院线制的发展,作为用户的电影院在院线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以一个省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例)

1.传统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注:从1993年起国产影片可以直接向市县电影公司发行)

2.传统发行放映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分析

上图概括了一个省级电影市场在传统的发行放映体制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省级电影公司,还是市级电影公司,均面临着波特理论的多种力量竞争。结合当前院线制改革的实际,重点分析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各级电影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

(1)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发行放映机制下在一个地区只存在一个电影公司,形成了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高度垄断的行业管理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必然造成企业缺乏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各级电影公司安于现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这种垄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电影市场整体利益、特别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2)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难以体现

由于高度的行业垄断造成潜在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地区电影市场,这使市场中的既得利益者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虽然从1993年起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试图突破垄断,但限于行业内部的重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

从行业竞争模型可以看出,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各级电影公司以及电影院都产生了影响,对比这几年电视、互联网等娱乐资讯形式的发展以及电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发行放映的各级企业承担的功能均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对抗能力,造成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在文化娱乐市场中争得了相当多的一批顾客。

(4)电影院的竞争地位较低

从竞争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级发行放映商选择的市场供货渠道单一,电影院没有选择发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购买者特别是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5)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不强

在一个发行垄断的地区市场,影片供应商面对的是单一的发行商,虽然1993年之后国产影片的发行可以跨过省级公司直接向市级发行公司发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级公司对全省的垄断,在市级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商仍然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具有较好市场预期的影片因比较稀缺,有利于提升这类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但总体而言影片供应商在市场运作中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在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行机制下,市场的竞争态势表现为地区发行放映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其他三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地区发行商能够基本控制当地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局面;但就整个电影市场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强的。

三、院线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

1.院线公司运作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2.以院线公司为运作机制的电影市场竞争分析

院线公司是对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者的重新组合,简化了中间发行渠道,逐步形成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实体。这种机制的改变,必然使得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发行商的竞争地位发生变化,而且与其他竞争力量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改变。

(1)在一个地区市场中形成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以上从事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发行商独家垄断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对于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市场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生存的压力迫使院线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须更新经营理念,提升营销手段,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院线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场规划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各院线公司应注意避免早期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

由于地区市场中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资者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市场信息是共享的,游戏规则必须共同遵守,这客观上削弱了原有企业的在位优势,降低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风险;同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经济,现有企业会通过资本运作、共享市场份额的方式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这也是潜在竞争者“借船出海”的一种途径。

(3)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相对减弱

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的相互替代竞争,在任何运行机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线运行效率高,针对性强,能够牢牢锁住某个细分市场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有较强的抵御替代产品的能力,所以院线制建立后,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电影市场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小。

(4)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影院与院线公司基本上是契约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原来机制下影院必须完全从属于某级发行公司的状况;同时这种契约关系不是终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终止后有选择其他院线的权利,正如图中出现的虚线箭头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线公司有必要处理好与加盟院线的关系,像对待顾客一样,重视加盟影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5)影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明显提高

院线制的出现,使影片供应商(制片厂、影片的全国商等)的竞争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面对的已不是原来铁板一块的地区发行公司,在多个院线之间,他们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院线公司在购买影片时,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存在,在与影片供应商谈判的时候不可能再有原来那种优势的讨价还价能力。影片供应商地位的提高,增加了他们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影片创作与生产的繁荣,为电影市场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但在院线公司刚开始运作的时候,影片供应商应有培育电影市场长远发展的眼光,正确处理与院线公司的竞争关系,充分考虑院线公司磨合期的风险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