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高效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时间:2023-05-17 17:47: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效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第1篇

一、教学活动的方法论探讨

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工作者一直将“寻求正确的方法”视作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一些人认为,外语教学的质量取决于教学方法的质量,因而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一种有效的方法。他们假定,语言学理论的进展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突破最终将揭开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的奥秘并形成一种新的“超级方法”,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外语教学中的问题。另一些人更为乐观地相信,这种“超级方法”就蕴含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暗示法”、“自然法”等方法之中,充分挖掘这些方法将会戏剧性地改变眼下外语教学质量不高的状况。教学方法果真具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吗?下面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所有的教学方法似乎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特征,牋即它们都包含着一套关于“如何完成教学”的规则。有的方法提倡先加强说的训练,以便建立起基本的语言模式;有的强调发挥所记住的对话或课文的作用;有的则要求使学习者运用自己的语言资源尽快地进行相互交际的尝试。尽管不同的方法有不尽相同的侧重点,但它们对教师和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的规定则是一样的,其中对教师的要求包括出示何种材料、何时教和如何教,对学习者的规定主要在于通过何种途径学习,由此确定教师、学习者和学习材料三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按照这个规定,教师的工作就是设法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及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与方法的要求相一致。

“理性主义”方法是指那些“指向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把语言视作一个整体,认为对语言功能的理解是语言学习的“居先步骤”,其中包含着批判性地思考和交际的愿望;而“经验主义”方法则注重于四种“互不关联”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其排列顺序的不同也说明主张的差别,这里暂不涉及)的训练。那么,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别能否在教学实践中找到呢?斯沃弗等人发现,人们用对比的方法找出的各种不同教学方法间的“差别”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并不存在,因而“贴”在教学活动上的某种方法论“标签”并不说明什么。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对教学活动性质的限定并不是基于对教学过程研究的结果,而是基于某种假设。这也是方法与实际“脱节”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教学方法仍然很有“市潮,新方法的兜售者在各种会议上频频露面,教师们也时常聚集一堂聆听关于最新“超级方法”的描述。然而,这种表面的“繁荣”既无法掩饰更无法消除以使教学概念化这种企图的严重局限,即它呈现给教师的只是某种经过精心包装的静态的、“预先决定”的货色,而把特定的教师和学习者角色、教学活动过程等强加于所有的教师和学习者,对课堂经历的研究表明:从时间上来说教学并不是静态的、固定的,而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方法来源于教师和学习者与教学任务和活动之间长时间的相互影响,有些人不顾这些事实而根本否定教师的作用,认为如果让每个教师各行其是,教学活动将陷于一片混乱,因而必须有一些适用于一切教师和一切教学情境的“一般方法”。殊不知,任何教学方法,如果不能得到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技巧等重要变量的影响和补充,它也就谈不上发展和完善。

鉴于此,另一些人在对教学本质进行了研究之后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上述的教学观。他们认为:①教学效果的差异,原因在于教师而不是教师所采用的方法;②某种意义说,教师的工作方式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方法;③“高效教学”的特性是可以测定的。此外,他们还将注意力部分地转向了学习者,并试图确定“高效学习”的特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注意观察和反省自己的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和思考。

二、“高效教学”特性的策略研究

要探讨“高效教学”,必须对促成教学“高效”的策略进行分析和评判,其中包括教师的策略和学习者的策略两个方面。

研究者发现,教学过程的几个维度都可以说明“高效教学”与“低效教学”之间的差别,其中包括课堂组织、课堂结构、课堂任务和分组教学等环节。在“高效教学”过程中,其教学论原则建立于对“高效”教师实际运用的课堂实践的形式及过程的研究,因而不能将其“高效”简单地归功于甲方法或乙方法的应用,也不能归因于教师对照某套来自教学过程外部的原则而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教学、学习和交际过程的主动控制和驾驭能力及其对这些过程的理解的结果。这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充满着教师的授课目标、学习者的学目的、课堂任务及活动、教师的讲授行为和学习者为完成指定任务而采取的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不断发展着的、动态的相互影响。

2、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于教师的作用,殊不知学习者为达到成功的学习而采用的“策略”也具有重要作用。魏林等人就认为学习者无论在教师采用何种方法和技术的情况下都可以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这种观点使得研究者和教师们开始更多地注意学习者本身,以图发现成功的外语学习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正如对“高效教学”的研究试图证明哪些教学行为可以导向优质教学一样,对“高效学习”的研究也试图验证哪些学习行为能够最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研究者发现,一些外语学习者之所以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欠佳”,主要是学习策略的运用不当造成的,因而他们认为,通过验证并指导这些学习者运用“成功学习的策略”就有可能使其“表现”得到改善。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对外语学习中的“学习者策略”进行研究,以帮助其他学习者改善其学习语言的能力。

为了向学生提供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必须将“策略”具体化为特定形式的技巧,然而关于如何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目前尚无一致意见,其中心问题在于“策略”是“学得的”还是“习得的”,一些研究者主张直接了当地训练学习者对某种策略的运用,并教会学生如何有意识地检验自己的策略;另一些研究者则倾向于将某种策略融入其他学习内容之中,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策略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习得策略”。需要指出的是,两种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干预,问题在于教师是让学习者放弃现有策略并换用别种策略还是仅仅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驾驭现有的策略。

第2篇

对于教师而言,绝不能只满足于掌握一些零碎的教学技能,因为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有效性的,必须将具体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比如要掌握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学生学习的预习策略、练习策略、解题策略等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教与学的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者指向学习目标并结合自身特点而采取的学习活动方式,并具体化为有关学习的规划和采取的学习措施。研究表明,相对于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来说,学习策略,如解决问题的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内化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高效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以及形成高尚的品德,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高效的求索和建构过程。其次,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内化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内化有利于学生适应现代化信息迅速增加、生存空间继续拓展的状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贯穿学习策略,让学生掌握并生成可让其终身受用的科学高效的学习策略,进而学会学习,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呢?

1.更新教学观念

师生都应有学习策略的意识,尤其教师要认识到使用学习策略对强化学习效果的意义,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并让学生使用学习策略。

2.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和学习风格以及他们对各门课程的理解。

3.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策略及运用的机会

学习策略灵活多样,因人而异,教师应要求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并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要善于观察别人的学习策略,常与他人一起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以取长补己。

4.教师要在备课、上课等方面体现、反思、运用学习策略。

培养学习策略就要把学习方法和策略渗透到教学中,充分认识、运用课本中提供的资源策略,并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师要指导和培养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灵活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能力,这是改变目前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快乐;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要让学生的学习由机械的、被动的学习转变为通过自身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高效和快乐的课堂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高效快乐课堂是在追求“三维目标”,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减少学生学习成绩差异,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高效的学习。教师应该从实际教学中分析总结教学策略,从而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研究教材、研究教法

英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知识变为学生的财富,使学生喜欢你讲的课,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认真的准备。在备课过程中一般会先备教材,首先要精研细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重难点。然后再备学生。因为学生素质不同,那么重难点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不同。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教学目标也要有层次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有效的教法,

二、积极创设快乐和谐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许多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部分同学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敷衍地学习着,不积极动脑,学习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为以后英语有效教学准备条件。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不同的鼓励。给后进生稍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参与简单的活动,完成较简单的作业;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一些可以发挥其主动性、体现其创造力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

三、教学中要从兴趣入手,整合多媒体技术,激发课堂活力

浓厚的兴趣是英语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教师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英语学习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用信息技术,并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学习情景,可利用直观教具如实物、图片、卡片、挂图等,也可利用幻灯、简笔画,还可利用音像视频。创设情景进行英语情景语言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创设直观,形象接近生活的教学手段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容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四、要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激发英语学习力,要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注重后进生的转化,使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在“学中求乐”,从而“乐而好学”,那么课堂效率的提高才会水到渠成,从而有效构建高效快乐的英语课堂。

五、有效开展好低年级英语教学,为以后英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新课标要求英语学习中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能力,就要从基础抓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注重基础,降低起点。养成习惯,规范书写。培养兴趣,提高效率。创设情境,激发动力,从而有效的培养能力。

六、英语教学中要积极营建和谐快乐的英语第二课堂环境

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同样在英语课堂外教师通过组建校园英语角、英语兴趣小组、英语朗诵比赛、作为竞赛等活动,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营造英语交流氛围,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在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同时教师要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利用各种方法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英语课堂教学外中要注重师生、生生、小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七、教师的学法指导是关键,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从单词的读音、句型、语法的讲解,教师都要巧为,能够让学生感兴趣,有兴趣的来记忆和运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导师,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让学生学会单元总结和反思。把未掌握的,进一步的查漏补缺。在课后教师还要勤辅导,提高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第4篇

摘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愈发受到各界广泛的关注。而怎样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困扰教师们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笔者的从教经历,较为粗浅的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科学 高效 课堂教学 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同时,对于科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也进入了新阶段。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适应时代要求为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探求在最短时间内最大化的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对于初中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来说,身为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主体的“学”,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依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精心创设课堂情境

教师在讲授之前,要对教材有全面而准确的了解。不但要精心设计讲授内容,而且要重点把握讲授中可能遇到的重点及难点。要让学生对每一章节都能够准确理解,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而在创设课堂情境这方面就显得颇为复杂。良好的课堂氛围不只是单纯的体现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培养都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实现真正的平等与互动可以成为教师在课堂中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平等,学生才会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通过实际生活导入、设计实验、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可以直观的吸引学生,都不失为激发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二、教师要科学提问,难度适宜

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需提问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要提出的问题必须紧密围绕教材,以教材为核心,进而突出重点和难点,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提问还必须面向全体同学,避免让学生产生偏见和误解。对于选择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应有所考量,有针对性的设问。例如,稍显简单的问题可以选择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来回答。而较难的问题可以选择中等偏上的学生回答。

怎样提出问题是课堂提问的重中之重。提问需要技巧,除上文中提到之外,教师还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换句话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是值得教师考量的另一指标。

三、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复习,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准备

初中学生与小学不同,初中生往往面对着较为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升学负担,因而导致他们在预习这一块往往做得不足甚至鲜少涉及。有些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学生通过预习,可是事先了解自身不明确的地方,才可能在课上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和清晰思路。而学生对于预习的不予重视将对他们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时积极予以矫正。此时教师的作用并不是给学生留任务,强迫式的让学生预习,而应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预习,自己从中找问题,学生带着疑问来听课,并且在课堂中解决问题。

复习与预习一样,都是科学高效教学策略的有效手段。但与预习不同的是,大部分学生普遍较为重视复习这一方法。复习中往往出现的问题有:复习时间掌握得不够好;复习方法不恰当;复习效率低下等等。这一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要积极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复习方法。例如,初期学习时,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以及具体的复习内容。周期复习时帮助学生归纳重点与难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四、恰当转变教师观念

科学高效教学策略的实施前提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这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模式。其中,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师观念是尚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关注学习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就是考试成绩。而新课改则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波动,经常性的与学生聊天、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

2.创设和谐氛围。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不应该只在讲台上有所表现,还要求教师要走入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当学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尊重与鼓励时,学生自然而然的会提升自身对于学习的认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尤其对于教师来说,不应只重视来自学生主体方面的“学”,教师如何“教”、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转变教学思维与方法。教师只有理清了思路,从而再思考学生应该怎样“学”,这样才可能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效锋主编.新课程怎么教,2005(7).

第5篇

摘 要:新课改实施后,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受到广泛地讨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不例外。在初中阶段,物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新的有难度的学科。提高教学有效性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追求,本文拟将探索一些能促进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改善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19-01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高质量、高效果的课堂教学,这与传统的教学有所区别,强调学生主动的学习,旨在以一种低耗高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新课改实施后,初中物理教学以实现物理高效课堂为目标,尽管新课程改革实行以后,初中物理教学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有了一些不错的变化,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但高效课堂目标的实现却还未达成。要实现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能够学到最大化的知识;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即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学会更多的知识。物理高效课堂是能够保证最大化效率和最大化效果的教学活动,是事半功倍的教学。

一、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问题

虽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之后有一定的好的转变,教学效率有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之前相比更加强烈,但是仍然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值得反思。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学环境营造不合理等等这一系列现象影响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尽管新课改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实际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没有真正得到承认,教师不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仍旧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所以也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不积极。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效果较差,教师尚未意识到学生的能力,一味代替学生学习,直接将知识硬塞给学生,导致物理越教越死。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而教师却唱独角戏,那么教学活动必将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毕竟来说,教师的教是辅助学生的学,一旦学生不愿学、不想学,那么,教学活动就必须对此进行相应的改变。

2、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运用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与学不能很好的结合,从而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去思考和学习。一些教师没有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导致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氛围低迷,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和适应教学活动。教师不善于主动学习,不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导致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目标不能实现。

3、初中物理教学缺乏生活基础

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出现为学而学、为教而教的现象,导致教学活动脱离生活实践,将物理教学束之高阁,生活基础的缺失导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丧失了基础的教学资源,这必将会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一旦缺失实践,学生仅仅具备理论知识,那么只能纸上谈兵,这样的教学结果绝不是教学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学生缺少相关的生活实例,单凭抽象的理论是不可能真正学好物理的,所以缺乏生活基础也是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不能达成的原因之一。

二、促进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目标达成的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既是新课改的要求,又是教学的真正追求。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意义不仅是要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教师更有效地教学,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高效低耗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就是轻松而有效地教学活动。具体策略如下: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一旦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其学习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就会增强,进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被极大地激发,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和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2、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和特长,认真研究和分析综合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胸有百发,又要灵活运用,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尤其要注意教学情境对于课堂教学的作用,要有意识地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运用问题的方式来设计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3、结合生活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第6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误区 对策 理性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步伐的加快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打造高质、高效课堂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教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当今的主旋律。然而,热潮之下,对于什么是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高效,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评价并不关注,并且对此问题也存在不少误区。

一、高效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

误区1:时间利用率高就是高效课堂

有人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惜时如金,以较小的教学时间和学习投入获得更大的学习效益的课堂;还有的引用经济学的术语用投入和产出的对应关系,把教学效率定义为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投入的比率,即投入越少,教学效率越高。还有的老师在备课时把每一个教学环节所用时间都精确到分,以严格的时间利用观念来完成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就达到了高效。

对策1:重视课前的有效预设。课堂的高效是依赖于课前备课的精心预设。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钻研教材,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以此来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以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在学生的学习探究上和创新上多投入,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提高时间的利用率,获得高效的教育教学质量,让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以使少投入、多产出不成为一句空话。

对策2:加强课后的反思和总结。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知活动,遵循由感性活动提升到理性知识,再将理性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结合,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学生这种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运用得如何,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后花费时间好好总结,做批评性地反思,从理性的高度去统领教学,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高效、有序。

误区2: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就是教学方法的简单堆积

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实践策略,也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科学性。而有人却认为,要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性,就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跃;课堂越活跃,形式越丰富多样,教学就越具有高效性。一句话,教学策略就是最大化地采用教学方法。

对策:定位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导教师进行有效乃至高效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灵魂。其实质也是一种科学方法和艺术。因此,作为教师无论在教学的哪个环节都应该贯穿这个基本理念,理念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自主参与教学策略、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自我提高升华的教学策略。

误区3: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是以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当前,对课堂教学的评价由“所教”向“所学”转化。以往评价一节课,评价者往往较多地关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教材的处理和对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以此作为评价授课老师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学效果好坏的基本尺度。近年来,“以学论教”的呼声渐起,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的视角由教师转变到学生身上了。

但是,在“以学论教”的尺度下,有些评价者却以学生对本节课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标准。有的评价者,当堂拿出试题对课堂所教内容进行检测,学生做得好、准确率高就认为教学效率高,认为这是高效课堂,否则是无效或者是低效的。

对策: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要坚持多元化标准。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密切注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意过程,如从教学氛围、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自信心、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多元化地进行评价,看在教学氛围上是否营造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学生是否乐于合作学习;在学习兴趣上,教师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体学生能否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在学习自信心上,教师是否让学生尝试在学习中来体验成功,并在不断进步中认识自我,逐步建立自信心;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上,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师生情感交流是否自然等。

二、高效课堂教学成效的理性思考

根据新课程理念,课堂高效评价的根本尺度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高效课堂教学对课堂的组织和形成是相得益彰的,具体对高效课堂教学成效可作如下思考:

1.有助于形成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既是承载课堂活动的环境载体,又是师生共同行为的产物。其体现了一定的课堂文化倾向。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文化即民主和谐环境下,能积极主动并进行知识和情感交流互动,师生尊重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生能产生鼓励和被赏识的体验。

2.建构知识体系能力的提升

在高效课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联系和对比相关联的知识,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结构和体系的完善。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而且从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自身奠定了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的基础。

3.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发展自己的方法。同样,在课堂上学科的基本技能、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也都会得到提高。

4.师生互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运用多样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往教学只是流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当前提倡的多样性的师生互动表现为:从形式上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类别;从互动的深度上分为情感互动、思维互动(高层次性互动);从互动的过程分为课堂教学互动和课后延续互动。

5.学生反思与反馈意识的增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探究、质疑,学生的反思、反省意识得到不断的关注和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加强,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我们不仅要从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角度来理解,更要从学生的积极发展、终生获益的高度来把握,全面纠正在高效课堂教学上存在的误区,并研究出相应的对策,以科学、高效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使高效课堂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韩杰.为学生和谐发展构建高效课堂[N].大连日报(教育.人才)第B01版,2009.1.12.

[2]童国嘉.给“有效教学”热降点温[N].中国教育报(教学)009版,2009.7.8.

[3]朱英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N]莱芜日报第004版,2009.7.13.

[4]张德庆,张警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审视与反思[J].课程与教学(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9:30-32,58.

第7篇

一、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1 涉及内容的综合性。与其他课程比较,信息技术课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学科,涉及的知识领域广。为了能更好地上好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2 教学内容的发展性。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领域还是软件领域都在不断创新,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必须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3 教学内客的实践性、可操作性。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大一部分应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充分、有效的实践操作是学好这一学科的前提条件。

4 教学过程的协作性、自主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小的群体和整个班级的讨论,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完成任务;自学能力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和已有的学习手段,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5 注重能力培养。信息技术学科要求学生为了达到各种目的,能够利用一系列的信息资源和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信息,能够寻找和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二、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差异很大。

2 学生对上理论课没兴趣,觉得理论课枯燥乏味。

3 在操作课的教学上,学生往往自顾自地操作。全然不知老师在说什么。而当老师讲完了,轮到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却又不知从何人手。

4 缺少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老师指到哪就学到哪:缺乏独立钻研习惯,遇到不会的问题马上问老师、同学找答案;自学意识不强,习惯于从老师那儿得到定论式的知识。

三、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

1 通过教学准备策略实现有效教学,打造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学方法并非是固定的模式。应针对自己的学科特点合理地进行教学准备。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学生操作多,理论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绝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操作,教师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学准备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行为、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三维目标的课堂实现。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达到什么结果,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充分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发挥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多样化的教学行为组织教学,从而找出较佳的教学方案。

2 通过教学实施策略实现有效教学,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分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在教学的实施阶段,要让教学方案顺利实施,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或演示,或演练结合,或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或小组竞赛,或任务驱动。其中任务驱动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小组学习非常重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兼顾能力强的、中等的、一般的和较差的,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促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并使其得到发展。

第8篇

[关键词] 教学策略; 目标; 方法; 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适应变化,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空间。因而构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一、优化课前备课策略

备课力求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有效预设。在语文教学中,应紧扣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力争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不同的教法处理重难点,更要充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情,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尽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导学环节策略

环节的设计,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教师的作用是在每个环节学习中做学生成长的推手。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三、优化问题设计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也是师生共同推进教学活动的策略,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因而科学制定提问策略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更是师生交流感情、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通道。一个精巧的问题,问得适时、问得有价值,体现了教师的点拨作用,往往能使学生轻松突破难点,同时还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就涉及到课堂提问的时机、问题设计是否合理等问题。首先,问题的难易要适度,其次要有思考的价值。如一位教师上《大堰河,我的保姆》提问:“灵魂有颜色吗?大家看作者描写的灵魂是什么颜色的?”以此引发学生解读文本的兴趣,进而探讨诗人为什么用紫色形容大堰河的灵魂,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明确诗人用紫色表达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敬重和赞美。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一一构建,有利于经过学习能体会到语文的价值和受到更有价值的教育。因此,老师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研究学习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四、优化教学方法策略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老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以活动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师生互动,快乐学习。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交流,就缺少课堂的生气,就缺少了生命的灵动。课堂教学应以学定教,让学生合作竞争,快乐参与,开展多元活动,催生课堂活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直观、形象、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接受信息的兴趣和能力,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与生机,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与成就。

五、优化教学评价策略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因此,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自主参与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调查与研究

数学在整个高中教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不仅是基础性学科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三大主课之一,在高中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高中数学成绩是高中整体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之一。同时,高中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高中数学是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合理、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

(下转第135页)

(上接第134页)

的兴趣,打造科学、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一、现阶段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本文从两个角度来讨论存在的问题。

1.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是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传递桥梁,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指导者,使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支撑之一。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部分问题。许多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死板,为了避免出现教学方向的偏差,教学课程全面忠实于教材,没有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尊重教材、把教材作为位教学依据是正确的,但是全面以教材为主,就会忽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不能满足新课标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过分片面的强调教材,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以高中数学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大范围存在,教师主导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被动的情况大范围存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

2.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基础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产生影响。数学教师为了兼顾全局,往往会运用“平均主义”教学原则开展教学。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没有方法,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只是一味的做大量的练习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数学成绩也没有很大的效果。

二、提高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改进方法

1.根据教学实际,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学习情况,适当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思想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注意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备课前提。在对学生进行全面备课的前提下,注意突出重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教学核心,更多关注学生的进步发展。此外,高中数学教师在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方法时,要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纳入教学计划之中,争取建立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学习成果。最后,高中数学教师还应当积极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的学习成果,经常参加教学技能培训,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法,促进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高。

2.关注学生、积极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切的教学工作都是以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目的而展开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情况,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局面向主动探索的局面进行转变。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关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讨论,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此外,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每节数学课堂的开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巧妙、幽默的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学习教师可以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取长补短,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在数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探索,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形成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是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必然选择。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标对数学的指引下,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全面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张蓉蓉.关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4.90:62-63

第10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高中物理;有效

目前,各个学科,正在加大新课程改革的力度。而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必然受到新课改的冲击。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强调的是传授学生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开展物理教学的最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如何在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措施

新课改下,如何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是教学的实质。因此,为使课堂的教学效益大幅提升的关键,是教师首先要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当今的教学规律已经淘汰了那种传统的“填鸭式”。学生被动学、教师主动教的方法,只会产生较低的教学效率。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引领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所以教师是提升课堂高效性的关键。好的教学方法,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是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所总结的一些经验,供同行学习和交流。

1.课堂教学中导入生活情境

学习兴趣是好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巧用生活情境,可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些与生活贴近的例子,由于学生熟悉,就不会觉得怎样枯燥,这样学习起来,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高效。

2.分层教学策略

针对学困生和学优声,我们引入了分层教学策略。由于学困生对物理提不起太大的兴趣,物理成绩偏低,将学习物理看做是一种负担。而学优生则能积极主动的学习物理、并有着极强的理解能力。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班内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成绩优秀,有顽强的学习毅力。B:学习成绩不稳定,基本上是在中游左右,情绪易发生变化。C;有较差的学习成绩,没有扎实的物理基础。品质意志不刻苦、对于物理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

3.合作探究策略

目前,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方法中应用最为普遍一种策略。而作为一门探索性课程,物理采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其效果往往会非常显著。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学习下,真正掌握和学习物理知识。

4.实验教学策略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必须要通过实验,才能获得众多的科学结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实验引起高度的重视。实验包括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两类,应根据具体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领会运用实验。

5.教学评价策略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多的关注,而这样的评价会阻碍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在物理课堂中,教学评价要做到多元化,评价应真实、全面和及时。

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措施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课堂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根基.

1.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

对于预习的重要性,必须充分认清。通过预习,能够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哪些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这样在听课时能够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可使听课的效益倍增,使物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培养自学能力,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物理学知识真正的融会贯通。

2.学会高效听课方式

由于有预习准备做铺垫,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就不会迷失方向。在听课的过程中,能紧跟老师的思路,对老师在课堂上所强调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听懂听会,因为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各类考试的重点。由于在预习时已经将不懂和不会的地方做了标记,所以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有所侧重。如《加速度》一课,在预习的过程中,应该对其物理意义、单位、公式和定义熟知和掌握,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够准确辨析速度变化量、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判断物体在减速运动或加速运动时,是否会受到方向的影响。

3.做好课后复习策略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课后复习非常主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头脑里灌输的都是教师交给的学习方法和零散的知识点,这样必须经过课后的复习,消化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并将零散的知识点穿成串。在复习的过程中,着重攻克课堂上教师讲的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对照课堂笔记反复进行推敲。熟记物体规律和枯燥的物理概念。同时将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定律,如机械能守恒定律、运动能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需要具备的条件很好的掌握。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它们的性质,认清规律的本质。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为了推进全面素质教育,课堂教育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在新一轮课改要求下,高中物理也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重点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的低效化和无效化,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分析了如何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彭旭玉.“教之必受”,夯实“双基”――浅析高中物理实效课堂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8).

[2]翟扬.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与社会, 2012,(02).

[3]宋荣睿.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浅谈在课堂上如何渗透物理思想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9).

第11篇

第一因素:教师

教师是一节课的组织者,教师的素质、能力是这节课好坏的关键。那么需要教师有哪些素质和能力呢?我认为:

1.不断更新的教育思想和适应社会的创造能力

对教师来说,关键问题不是单纯的掌握教育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来端正教育思想问题。

创造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对于依赖性强,懒得动脑筋;迷信权威,不敢有非分之想;照搬教条,因循守旧;思维僵化,不知变通等种种限制创造能力发展的桎梏应予批判,弘扬富有创造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是否发展人的创造能力是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分水岭,创造能力是教师最可贵的品质,也是未来教师必备的素养。

2.一专多能的职业能力和广博的学识

在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的今天,学生的求知要求愈来愈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专多能的职业能力,包括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利用计算机进行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一专,有独树一帜的学科专长,指教师具备特定专业的系统的知识框架,坚实的知识基础,丰厚的知识储备,不绝的知识源泉和开阔的知识视野。多能,主要指教师具备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探索能力。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面对这一要求,教师系统地补一些课程固然重要,但我们认为,结合教学实际,教师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知识更能解决教学之急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尽管对新课程理念有了很高的认同感,但面对新教材,在知识结构上常觉得有些捉襟见肘,表现为讲解教材内容时平淡无奇,语言苍白,甚至于有的教师使用新教材仍沿用旧的讲法,等等。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知识的匮乏,由此导致教师课程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差距。课程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而知识是教学行为的基础,如同有了米才能考虑怎样做饭一样,有了必备的知识作为载体,教师才能进一步思考教学中将如何更有效。因此,实施新课程时,教师迫切需要学习和掌握广博的知识。

3.过硬的心理学功底

现在的小学生百分之九十五是独生子女,他(她)们和多子女的孩子们有很多的不同(包括在课堂上的表现,喜怒哀乐,受挫能力等)。再加上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知识储备的增加,教师怎样能更好地让这些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调整好他们的心态,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高涨的参与,亲密的合作,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过硬的心理学功底,把握孩子们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因素: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是否高效率和高效益关键是看学生的素质能否最大限度的提高,能力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那么高效课堂要求学生有哪些素质呢?小学生素质的内容可归结为:

1.思想道德素质

“五爱”基础、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行为习惯、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等。

2.科学文化素质

知识素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审美素质――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

劳动素质――小制作能力、劳动技能等。

3.心理素质

智力品质素质――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非智力品质素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

4.身体素质

眼尖、耳灵、口利、手巧、身体各器官协调发展、运动能力强、有健康的体魄等。

上述素质教育的内容,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突出各个侧面的基本要求,以促使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小学生素质的协同发展,即德、智、体、美、劳以及知、情、意、行协同发展。

第三因素: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

迄今为止,所有的有效教学著作中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效教学策略,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评价,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策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人们普遍认为,相对于听、说、读、写、算的“基本技能”来说,高层次的学习策略,如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方法的策略、认知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原理学习的策略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有效性的,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到底有多少种教学策略,这难以统计,如果将每一种策略扩展开来阐述,则可以集册成书,比如数不尽的教师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决策策略,学生学习的预习策略、练习策略、解题策略等等。那么在新的课改的前提下,教师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才能使课堂更有效,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永远探究的课题。

第四因素: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电脑、游戏机的出现,对儿童信息的输入密度加大,节奏加快。相对课堂来说,老师用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就不能吸引孩子的眼球和他们长期被高科技刺激的大脑神经,那么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就要相应的随之改变。像幻灯、摄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一大批先进的教学设备就要成为学校必要的教学条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随着科技的进步,将会有更先进的教学设备融入学科教学、教学管理和学科科研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更生动,更高效。

第12篇

中学教师的使命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己去感悟和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中学教师必须加强对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 学习方法指导概述

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谁掌握了方法,谁就成功了一半。方法是智慧含量最高的知识,是有效的、内化的、具有迁移性的、能够随时提取的知识,是智慧的象征。

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的捷径,谁掌握了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谁的学习就是高效率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根据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按照科学的规律进行学习,以最少的脑力与体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

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是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 加强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对中学生的意义

1、理论意义

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只有内、外因结合,事物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学生本人是事物发展的内因,教师指导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而高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持久努力,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发生彻底的变化,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2、现实意义

首先,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适合对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生的身体处于第二次高峰期,在这一时期,身体各项指标都趋于成年人,大脑神经系统趋于健全,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学生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渐增强。中学生已经能通过自己的阅读大体上明白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但并不一定能够全面透彻地理解,也不一定能够抓住要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知识和方法的困惑,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指导。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高效的引导,让学生逐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其次,据调查,在我们的课堂上,竟有72%左右的中学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有85%左右的中学生还不会学习。我们研究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的教学改革会发现,凡是成功的教学改革都是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勤奋和智商的高低。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只要学生具有中等以上程度的智力水平,只要他们掌握了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就能取得很好的发展。教师与其要求学生勤奋学习,不如给他们高效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再次,科学家惊呼,未来的文盲不是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面对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如果学生没有学会学习,必将被社会淘汰,因此加强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迫在眉睫。教师要通过教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渗透,最终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作为中学生必须学会学习,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三、 对中学生进行方法指导的策略

加强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要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调控的统一体。指导学生学习策略可以从指导学生准备学习策略、课堂学习策略、巩固应用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一)指导学生准备学习策略,包括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课前预习

1、在制定学习计划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制定学习计划要考虑两个因素。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制定对自己来说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制定计划要具体,要适合自己,要分解目标,要有一定的弹性,要有调整的可能,要脑体结合,兼顾文理。学习计划要和老师的教学同步。可以要求学生制定每天、每周、双休日及假期的学习计划。

其次,在完成计划时要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事情,要抓住自己的黄金时间做重要的事情。巧用零碎的时间记忆诗词、单词等一些具有相对独立的学习内容。

2、在课前预习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预习是最合理的抢跑。

教师要对学生预习进行方法方面的指导,让学生通过预习,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预习是教师在上课前,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进行的学习阶段,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因此预习的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且要抓住预习的中心。学生预习可以采用“读、查、思、写”四步预习法。自读——拼读、朗读、阅读,感知课文;自查——查阅工具书、资料、参阅课文后注释等内容;自思——思考预习目标提出的要求,思考课本内容之间的关系及作业;自写——写出自己的学习笔记,疑难点,检查积累自学收获。预习时除熟知课文内容、把握教材重点外,更重要的是记录疑难问题,并引导学生尽力自己解决问题。多读理解课文,并且通过预习,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新的知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自己上课做好准备。 教师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预习,养成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很重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指导。

能提出问题的学生都是高智商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勤思则疑,由习到惯”,疑问是通过思考产生的,教师在课堂中应刻意培养学生勤思多想的良好习惯。如果学生在课堂中能勤思多想,独立思考,出声思维,养成习惯则终生受益。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去探索,去思考,去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

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求可解决问题的模型和图式,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可行性预测并付诸实施,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能力。

(三)指导学生巩固应用策略包括指导学生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和总结梳理知识

1、在课后复习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学习的知识需要教师根据遗忘曲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在指导学生尝试应用知识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巩固性运用和迁移性运用的辅导,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2、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在学习知识以后,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做作业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教师需要精选作业题目,让学生通过做作业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巩固,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先看书,再做作业的好习惯。在完成作业之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在完成作业中的解题思路进行思考,让学生树立从作业中找窍门,找思路、找方法的意识。

3、在学生总结梳理知识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系统之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对中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要注意的问题

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必须注重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作用。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习活动的动力调节系统。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兴趣、动机等。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首先,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成绩,积极的学习态度,兴趣,动机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力量,学生的学习成绩会迅速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就会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他们就会变得更加热爱学习。

其次,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动力,它往往可以使人废寝忘食;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能使学生达到“以学为乐”的境界,何愁学生的成绩不提高呢?

再次,学习动机水平高的学生能够在长时间的学习活动中,保持认真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把学习任务胜利完成。教师可借用奖励和惩罚的外部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的内在动机持久而强烈,从而提高学生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