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建筑市场调研

工程建筑市场调研

时间:2023-05-18 15:5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建筑市场调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建筑市场调研

第1篇

1.基于专业认识实习的建筑材料参观认识。

由于我院《建筑材料》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很多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处于懵懂状态,对建筑材料有很多错误的认识。例如,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材料》课程之前,都将“混凝土”和“砂浆”都称为“水泥”,而事实上混凝土、砂浆和水泥是三种不同的材料,技术性质及其应用都有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本门课程的堂课教学工作,将建筑材料参观认识环节融入专业认识实习,即建筑类专业专职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施工现场和校园建筑物时,除给学生讲解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工艺、建筑设备、施工组织及工程管理等内容外,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讲解有关建筑材料的具体应用及其注意事项、工程中因材料问题常见的各种弊病及其解决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平时要多观察、勤思考、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工程实际案例切入理论教学。

以施工现场实际工程案例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学生对问题充满各种想法和期待时,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导入新课,再回到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例如,讲解水泥的保管时,给出水泥不同程度受潮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思考水泥受潮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思考的结果再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了解水泥在保管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讲解混凝土和易性时,给出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和流沙现象的图片或相关施工视频,先让学生思考问题所在,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并引入混凝土和易性主要表现在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及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让学生对混凝土和易性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介绍事故案例并辅以正确做法讲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材料课程的重要性。

3.建材市场调研

《建筑材料》课程是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组成、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的学科,它内容庞杂且理论实践性较强,可以说是通往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决定学生专业面宽窄和工作适应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建筑材料》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我院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建材市场调研专周,旨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为实践教学改革开辟新的道路。

(1)建材市场调研内容。

建材市场调研实践教学环节采用项目化教学来实施,按班级分组进行,6~8人一组,每组需完成两个项目任务,具体如下:①项目任务一:认识一栋高层建筑主要土建用材料。要求学生一周内认识一栋高层建筑主要土建用材料,具体材料种类由教师规定,每种材料需拍出清晰照片,并对材料的特点、性能、价格、品牌与用途等进行描述,并最终以调研报告和PPT的形式呈现;②项目任务二:认识一套90平方米的住宅装饰装修用材料。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认识一套90平方米的住宅装饰装修用材料,具体材料种类由教师给定,每种材料需拍出清晰照片,并对各材料的特点、价格、用途等进行描述,最后以小组形成调研报告并用PPT在全班展示。

(2)考核办法。

建材市场调研成绩包括过程考核、调研报告和成果汇报三项,分值比例分别为30%、40%、30%。其中过程性考核主要为每天晚上指导教师晚点到对学生当天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调研报告主要为调研任务及总结完成情况;成果汇报要求每组学生根据调查过程、形成成果、主要感受等制作PPT,汇报时间控制在6~10分钟内,根据每组汇报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现场打分。

4.开展实验教学。

在实际工程中对于材料的检测主要是在施工现场取样后交送专门检测机构。因此,学生要胜任施工现场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能在现场正确对材料进行取样的能力,还要具备对检测机构送来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故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实验项目时不能盲目,要注重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东西,并学以致用。目前我院开设的建筑材料实验项目有水泥性能检验、混凝土性能检验、砂浆性能检验、骨料性能检验及钢筋力学性能检验。实验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突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集中辅导为辅”的教学方式,激励每位学生积极自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增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

二、结语

第2篇

Abstract: As the world's attention o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increasing. Green housing has become a prevailing concept that China has gradually put into practice.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green housing, the article took Nanjing as an example, launched specific market research for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housing market in Nanjing through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Then the article did typical case study according to value engineering theory to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motion of green housing and gave feasible advice about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developers.

关键词: 绿色住宅;市场调研;开发战略

Key words: green housing;market research;develop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9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01-04

0 引言

2013年1月,发改委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1],明确了推广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和重点任务,各地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展绿色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研究和推广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可观的。短短几年内,节能维护结构、水源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规模化系统以及能量管理和节能诊断系统等关键性技术已经在新建的项目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绿色住宅因为其在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而受到南京市广大购房者的青睐,为顺应市场需求,许多开发商争相开发新型楼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行业竞争日趋同质化,想要避免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竞争,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通过市场调研,在透彻了解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市场开发战略。

1 绿色住宅的发展背景

1.1 绿色住宅的内涵与外延 绿色住宅与一般住宅相比,其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住宅随着建筑设计的标准化、生产用材的产业化,形式的一律化、单调化,形成了大江南北住宅“千城一面”的格局;而绿色住宅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和居住者的舒适健康,秉承着健康环保、“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因地制宜,推行本地材料,随着气候地貌、自然资源和地方风俗等地域差异、文化差异而使建筑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貌。

绿色住宅涵盖了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及改造、材料生产、运输及回收再利用等所有与建筑活动相关的环节;涉及到建设单位、勘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筑产品研发企业和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狭义而言,绿色住宅是在其设计、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环保型住宅。广义而言,绿色住宅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包括持续农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也包括了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

由于中国经济在近些年间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也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的整合、升级和优化,同时,建筑与设计也逐渐呈现出专业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与过去的建筑物相比,现代城市建筑对于温控和通风的需求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对其运行成本、环保指标、用户感受和与建筑外观的结合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筑的能源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都有着超乎想象的进展。因此,大范围推广能够达到节能环保效果的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只有不断了解技术前沿信息,关注被成功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最新技术,把客户需求与前沿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获得更高的收益。

1.2 绿色住宅的综合评估体系 近十余年来,绿色建筑的概念从理念到实践,正在不断完善。发达国家制定了多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通过具体和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赋予了明晰的概念界定。

英国BREEAM评估法是最早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3]。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建筑研究所对多种建筑类别公布了五种适用评估版本。BREEAM评估法主要根据地球环境和资源利用、当地环境和室内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该评估法在英国并非义务,但却颇受业界关心。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所倡导的LEED评估法是如今运用最广泛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3]。这个评估体系于1996年正式执行,共包括了69个绿色性能指标,其中7个指标是必要选择,62个是自行选择。涉及当地环境、节水效益、能源与大气、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等多个领域。对这些选项进行计分后,获26分即可获得LEED认证,52分以上可获得最高等级铂金认证。

而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一方面是政府组织行为,即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其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开展的强制性评价;另一方面是社会组织行为,即自愿参与的非强制性评价。我国政府结合中国能源状况的国情,提出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具体来讲就是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绿色建筑。

我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上起步较晚,2005年,我国首次颁布已编制5年之久的《中国绿色建筑导则》,同年举办了“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研讨会”,并在会上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同时,公众对建设部正在研究制定的《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方面也寄予了厚望,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等作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的起重要指导书。目前,在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中,应用较多的还是2006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06。

1.3 推广绿色住宅的必要性 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建筑能耗都在逐渐上升,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显示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建筑能耗占其总能耗的比例[5]。从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建筑使用能耗占总能耗的30%~40%,这个比例是相当可观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耗量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现有建筑的总面积高达400亿平方米,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为19亿平方米,照这样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200亿平方米。建筑业的大量用地,使得在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总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近30%,加之建材的生产能耗和建筑垃圾,建筑耗能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高达46.7%。而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要争取在未来15年内保持年均7%以上的GDP增长,将面临资源约束和环境恶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因此,建筑节能尤其是绿色住宅的推广迫在眉睫。

2 南京市绿色住宅市场调研

为更好地引导江苏省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水平,江苏省建设厅成立了“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办事机构设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截至2011年,江苏省已评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32项,总面积524万m2。其中住宅类项目22项,共441万m2,包括保障性住房12项,共228万m2。

2.1 市场分析 笔者为了了解购房者对绿色住宅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业主的居住感受,分别对购房者和业主各发放了600份问卷。其中受访的业主为南京朗诗国际街区、银城东苑、锋尚国际等多个绿色住宅小区的住户。表2和表3显示了目前使用中的绿色住宅业主的学历和收入情况。

由以上两表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绿色住宅的受众大多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因此开发商可以将这一人群作为客户定位的重点,同时,受访业主家庭月收入非常集中地处于10000-29999元这一区间,其中又以家庭月收入处于15000-19999元的业主占绝大多数,这也给绿色住宅的合理市场定价、客户定位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受访的购房者为笔者在南京市房产交易中心、各楼盘售楼处等地随机抽取的人群。调查发现,有16.5%的受访者完全不了解绿色住宅,接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只是听说过和初步了解,只有16%的少数购房者表示对绿色住宅的内涵很了解。图1显示了购房者对绿色住宅的了解方式。

由以上图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购房者而言,绿色住宅的概念并不陌生,但仅处于初步了解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被访者完全不了解绿色住宅。超过七成的受访者对于楼盘的了解是通过朋友介绍的,这是绿色住宅住宅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住宅业利用平面媒体、电视、网络媒体如此普遍的今天,对绿色住宅的了解停留在口口相传阶段,一方面凸显了绿色住宅在宣传推广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购房者在选房过程中,对于绿色住宅营销传统而常见的推广媒介持信度不足。因此,对于开发商来说,现阶段需要加强对绿色住宅概念的推广和营销。

2.2 案例分析 南京朗诗国际街区是朗诗在南京开发的第一个绿色住宅项目。基地地处南京市雨花区板桥新城东北组团,东起规划道路四号街,西至板桥大道,北起湖景路,南至八号路。

小区采用地源热泵集中空调系统,利用土壤及开式冷却塔作为冷热源,采用4台地源热泵机组及2台制冷机组为末端天棚辐射及新风系统提供冷热量。新风系统夏季由热泵机组+制冷机组提供7℃/12℃的冷冻水,冬季则由热泵机组提供35℃/30℃的热水;天棚辐射系统夏季由热泵机组+制冷机组提供 18℃/20℃的冷冻水,冬季则由热泵机组提供28℃/26℃的热水。不同季节运行工况的转换靠阀门的切换实现。两台开式冷却塔则完全根据热泵系统运行情况及地下温度监测情况实时开启,即在夏季运行时为地埋管系统放热提供补充,以保证地下热场平衡,避免冷热堆积。

末端新风机组带全热回收,热回收形式为转轮热回收。对住宅内的回风进行热回收以预热/预冷新风,从而降低机组自身的运行能耗。该项目实现了分户独立设置分集水器,满足分户计量和室内室温调节。表4展示了该项目的增量成本和节能的相关数据。

从增量成本[6]的角度来看,该项目的绿色技术增量成本为324元/m2,超出了绿色建筑评价三星级标准的平均水平182元/m2。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74000万元,绿色技术总增量成本为4114.3万元,占总投资的5.56%,增量比例低于品牌推广型建筑的平均水平15.9%,从这个角度来看该项目的成本合理。

从项目的增量成本效益来看,该项目的增量成本效益为733160元/年,按其设计使用年限70年计算,其增量成本效益总量为5132.1万元,该项目的效益费用比为:

CE=SE/LCC=1.25

由此可见,该项目的效费比大于1,项目理论上可行,但是其投资增量的回收期约为56年,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可观。另一方面,该项目实际的使用寿命目前还无法确定,能否在后期运营过程中收回增量成本也不得而知。

根据相关标准,节能60%的情况下绿色住宅投资增量的回收期为7-8年,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获得了绿色住宅三星级评价标识,但是该项目的绿色住宅关键技术还是相当不成熟的,这也是南京市现有的绿色住宅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节能技术的落后使得绿色住宅的前期投资增量大大增加而后期运营成本减小不明显,这就使得开发商不得不提高开盘价格以尽快实现投资的回收,而高昂的价格不仅限制了绿色住宅的购买人群,也阻碍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因此,开发商在现阶段降低绿色住宅开发成本的关键一步就是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引进先进的人才和技术,这对开发商的综合实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3 市场开发中的战略研究

根据市场调研得出目前南京市绿色住宅市场的SWOT分析如表5。

根据前述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笔者针对开发商提出其在市场开发过程中的产品差异化战略。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明显优于同类的企业或者产品的性能满足了被竞争对手忽视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产品的差异化,提高竞争力。对于绿色住宅的开发商来说,要形成产品的差异化而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产品本身和营销手段两个角度实现。

3.1 组建研发团队,降低开发成本 根据前文的分析,目前南京市绿色住宅的技术落后是导致其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组建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获得价格和品质方面的优势,是其实现产品差异化的关键步骤。

绿色住宅的研发和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相对于一般住宅,绿色住宅的研发和设计对企业研发设计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房地产产品而言,其差异化主要依赖于设计阶段,因此,为了适应研发设计需求的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重新塑造绿色住宅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重构企业内部研发团队,这是实施绿色住宅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必要保证。

绿色住宅的设计涉及了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系统等九个领域,每个系统的专业性都比较强,如果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研发团队,不仅难度较大,还有可能大幅度增加研发成本。因此可以考虑从每个系统出发,寻找外部技术团队建立合作关系,也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但是这样的外部系统各模块之间相互关联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很容易因为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而满盘皆输。

3.2 聚焦目标客户,实现多样化营销 根据前述市场调研和分析,由于技术的革新没办法在短期内实现,目前南京地区绿色住宅市场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因此现阶段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可以继续瞄准中高端住宅,定期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多种手段收集业主的反馈意见,不断针对业主注重的方面着重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升级,作为企业的主打优势,推出绿色系列楼盘,根据业主的反馈进行细节上的调整,对业主不甚满意的地方在新的产品中加以改进,使业主看到项目技术的持续性和进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潜在的购房者,开发商需要在营销手段上多做一些文章。根据之前的市场调研,大部分购房者对绿色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并不了解,因此开发商在宣传上要注重绿色理念的营销,而不仅仅是产品的营销。让购房者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从而接纳一定的价格差,也在无形中给自己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4 结论

由于绿色住宅在南京乃至全国本身出于发展初期,很多开发商对它的认识不足导致制定战略时出现了误区,使得市场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怪圈。本文从市场调研出发,根据调研的结论,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开发战略。当然,企业的战略实施和结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适应和融合,尤其在目前的政策导向下,需要房地产企业及时做出迎合市场发展的决策,希望本文能对有助于战略南京市绿色住宅市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战略调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J].中国勘察设计,2013(2):50-55.

[2]黄蓉.我国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的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27-28.

[3]W.L. Lee,J. Burnett. Benchmarking energy use assessment of HK-BEAM, BREEAM and LEED[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8,43(11):1882-1891.

[4]程志军,叶凌.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分析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修订建议[J].建筑科学,2012,28(2):1-7,22.DOI:10.3969/j.issn.1002-8528.2012.02.001.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高效措施

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建设全程采取高效的管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基于此,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保障性住房项目造价管理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一、 概述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过程控制造价不仅仅在于控制项目投资不超过概算限额,更重要的在于合理安排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节省工程造价,实现工程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

二、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高效措施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投资控制是动态、事先、主动的造价管理,它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实施、竣工等阶段的建设全过程。因而做好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就应在建设全程的始终有一套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予以支撑,并加强对建筑工程各阶段的造价进行严格控制。将分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一)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高效措施

项目决策阶段很关键,它将影响工程造价大小,故必须在加强市场调研的同时着力提高决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1、加强市场调研

决策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首要阶段,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变化和需求,尽可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注重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建立健全资料存储系统,并结合市场变化对资料进行不断更新和升级,确保市场动态变化始终处于掌握之中,从而明确工程建设目标,提高决策的针对性,为最大化的节约资金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国家保障性住房就是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市场上楼价涨幅过快,楼价过高,导致一部分经济困难的人群出现买不上房,甚至住不上房等问题而专门由国家建委下发红头文件,专门为此部分经济困难的人而设计的住房保障项目。

2、着力提高决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决策水平的高低,作为建筑企业必须在日常工作中着力提高决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深入研究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为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高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性住房属于民生工程,政府必须规划设计好,项目立项报批概算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在项目中将产生的费用,完善整个项目的配套费用,避免立项后因决策错误而导致追加概算、规划设计不合理等情况出现。

(二)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高效措施

设计阶段决定着工程造价的大小,故必须确保施工图与施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1、确保施工图设计的合理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的合理与否与整个工程进度、质量、造价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合理设计施工图,确保设计的施工图纸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设计的合理图纸在施工中却无法应用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还应对设计方案进行招投标,择优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的经济合理性,从而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又达到控制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尤其保障性住房是为特殊人群而设计的,规划配套设施都必须考虑到位。规划时得考虑生活配套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其次考虑房子格局,再次得考虑以后房子价格定位等问题。这些都得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后,有了图纸、方案等初稿后经多方的会审后,择优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案。

2、确保施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确保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加强流动资金、施工工艺以及物资供应的安排和管理,从而保证施工方案合理性,确保各项施工工序得到顺利的实施,从而达到缩短工期和加强项目造价管理的目的。龙归城保障房项目的混凝土试块在全国保障性住房项目中是最早采用混凝土芯片植入技术的,它能够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追踪及动态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在加强了施工管理的同时,一个试块芯片2、3元的价格,对整个项目的造价管理影响也不大,所以还是一个有效可继续推行的施工技术之一。

(三)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管理的高效措施

实施阶段是控制着工程造价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工程与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同样重要,而且影响实施阶段造价管理的因素较多,尤其造价人员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对工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管理者经验足,在项目实施前将工程常见的问题综合考虑在招标文件中,比如施工界面划分、三通一平的责任者等,做到项目一切尽在掌握中,能起减少施工纠纷、加快工期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强化造价人员的管理水平:

1、 加强造价人员管理与培训

加造价工程师的管理与培训力度,着力提高造价人员技术管理水平,确保有效地进行造价动态控制。技术方面多参加各类造价讲座,学习招投标法,熟悉清单编制等;管理上可从登记好内部的各类台账,积极收集图纸、变更,熟悉了解工地情况,加强内部交流学习等方面入手。

2、 落实工作责任心

工程竣工结算到最后有项目超概算的情况出现,这都是在监管过程混乱,缺乏责任心造成。设计变更原因属施工方引起的,须由施工方承担费用;属设计方缺陷的要追究设计方责任。变更估算资料审核时,发现其对工期、造价影响较大,须及时发监理联系单反映情况,根据合同规范提出意见,避免变更已实施才发现对工期及造价影响大。审核资料要端正工作态度,不受贿、索贿,落实奖罚体制。

3、 加强造价资料的收集与保管

收集、保管资料很多人都认为监理单位不用收集、保管,是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如果需要就找施工单位要。但是施工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大,资料保管不善,容易导致变更、索赔、签证审核,甚至工程竣工结算时才发现有些工作内容是做了,但是找不到支持材料。本人在审核某保障房项目签证时发现,有不予签证的工程量监理人员直接在签证单上用笔划掉,就没有写“0”,施工单位发现这一漏洞后,就在提交预算书中在复印件中擅改了工程量,费用审批时查原始资料发现这一问题,由此可见资料的收集与保管是很重要的。

(四)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高效措施

竣工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最后的整理清算。竣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最后阶段,参建人员容易松懈,对一些正在走程序、需要跟踪解决的影响竣工结算的资料有所忽略,这将影响工程竣工结算时间。工程竣工验收后,搞竣工图,追资料,补变更等,涉及的工作实在太多了,所以不能松懈。故最后一阶段需要更加用心地去管理,使其尽早具备结算的条件,早日完成竣工结算的工作。

第4篇

【关键词】准企业管理环境 建筑材料检测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056-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一)当前中职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突破。一是教学主要以单向传输为主,课堂教学通常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造成理论课时多、动手操作实践训练少,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要求。二是核心能力的培养虽然加大了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模拟训练的时间,但与企业实际操作还存在一定距离。面对中职生源变化及市场对该专业人才要求的提高,按传统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离市场人才需求差距较大。学生还需在检测行业同师傅跟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独立从业,使得培养的人才技能不到位,素质不尽人意。从“传授型教学”走向“学习工作化教学”的改革成为必然。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实用性,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低。中职学校实践教学通常是随堂进行,实验课依附在课程教学中,实验仅单纯为课程服务,缺乏专业相关岗位的实用性,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专业所要求的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能力。

3.实训配套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在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各职业学校都建设了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或实训室,但由于经费和场地因素,这些实训场所的建设并没有很好地“关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开展未能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实践教学开展深度不够,学生缺乏全面、系统、高质量的专业技能训练。

4.专业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引进的教师多为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一线工作的实践经历,不利于教授学生实践技能。

5.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在课程教学中,中职学校都各自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但由于对教材特点、职校生的特点、可利用的教学环境及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分析不够,通常只采取“一卷”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的质量都受到了极大影响。

(二)市场调研

我们对广西数家检测公司和开展土建工程检测的企业进行了有计划的调研工作。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学校的专业教学能注重实践能力、新技术、新工艺的培养,尽量与岗位对接,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或有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

我们对在校的200多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回答来校学习的主要目的一项时,93%的学生选择的是为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又必须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中职学生除了要能上岗工作外,还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持续学习、提高的基础。

因此,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创建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中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模式,与企业联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市场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使学生顺利完成向准职业身份的转换,缩短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二、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

(一)明确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生要想毕业就获取工作岗位,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提高学生的首次就业竞争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竞争能力,才能够有机会被企业录用。在满足“踏进门槛”的提前下,中职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持续学习、提高的专业发展能力,有机会谋求多元化的出路,达到“多岗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第一次就业能力,才能去兼顾多次就业的需求。

经过市场调研和我校的多次论证,确定我校建筑材料检测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检测等相关企业的“实验员”岗位。本课程改革重在以“首岗适应”为原则,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培养的成本。

(二)重构“学习与工作一致”的课程体系

打破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课程体系,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重构“学习与工作一致”的课程体系。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把学生安排到实际企业环境中学习,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创建职场化的准企业教学环境,将现有课程体系和企业行业需求相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实现建筑材料检测教学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三)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工作任务需要,本着“强化理论、重视应用”的原则,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主线,以培养专业技术娴熟人才为目的,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调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意向及岗前培训内容等,进行信息处理、整合,打破以往章节“各自为王”的缺陷,重组并优化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开发“以项目为中心”的教材。

(四)转变教学行为和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方式,形成“教师任务实施、学生主动学习”,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采取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聘请企业相关人士参与教学环节。

(五)创建配套的教学环境

改善单一课堂教学环境,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创建准企业管理的教学环境,实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做到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融合。

三、课程改革步骤

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次论证,创建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建筑材料检测的课程改革,力求“三个一致,两向融合”,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教学与岗位标准对应为课程目标,突出技能培养,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特点。

我校与企业联手,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准企业环境下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构建流程为:市场调研实验员岗位群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构建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编写工作过程化教材创建职场化教学环境教学实施教学体系调整并完善。

(一)调查研究分析

认真分析专业培养目标所提出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研究其获取的途径;对我区检测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开展专业调查,对建筑类群专业中职生的材料检测学习现状、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面临的素质与能力的挑战,结合我校现行的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培养目标,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二)根据调研分析报告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根据检测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特色的要求,构建合理的以项目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修订各实践性项目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重组并整合优化准企业环境下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制定各实践性项目教学环节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方案。

(三)创建职场化的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企业的工作场景,提供真实职教环境或模拟企业环境,将企业布置、设施复制到学生课堂上,让学生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教师成为领导,学生成为员工。做到学习就像工作,学生亲身体验职场中的各种公共关系。

(四)做好建筑材料检测教学“工作过程化”的课程研发

根据已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和依托准企业的教学环境,确定“将学生培养为准职业人”为教学培养目标,编写“以项目为核心”、教学环节“工作过程化”的教材、实训指导书和实施性课程标准。

(五)构建准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以“将学生培养为准职业人”为培养目标,按贴近企业员工要求、贴近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评价标准。以教师、学生自己、同学、企业相关人士为评价体系主体,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及企业相关人士综合评价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项目以小组形式展开。建立评价的激励制度,评价好的学生可优先推荐就业,评奖学金、评优等优先考虑。评价差的采取重修等方式加强。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的适应期,实现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双提高。

四、预期目标

模拟企业管理环境教学,让学生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构建“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流程工作化,达到与企业、行业需求相对接;构建以“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采取“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避免学生毫无经验走上就业岗位,将学生培养成市场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使学生顺利完成准职业身份的转换,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减少企业人力培养的成本,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可形成师生同事化、学生员工化、教师技师化。准企业管理环境条件下中职建筑类专业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模式可复制到我校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为我区建筑类专业教学服务。

总之,结合我区中职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在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中采用“准企业实践模式”,可使建筑材料检测课程教学实现“生产过程化”,实践与理论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建筑行业检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1课程教学现状

1.1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房地产开发业务中的各种知识与技能,熟练房地产开发流程,并能完成某些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撰写,为今后从事房地产市场分析、策划、营销、咨询、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

1.2课程教学内容

包括房地产开发的程序与管理、房地产市场及其运行规律、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房地产开发的建设过程以及房地产市场营销等。

1.3课程教学方法

理论部分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实践部分要求学生开展实地调研,进行问卷设计和方案组织,并将采集信息和数据通过EXCLE等软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撰写市场调研报告和项目策划报告等。

2《房地产开发》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程度高。房地产开发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课程的相关学习需要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程的支持。比如市场调研报告的撰写需要运用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市场调研的方法和结果分析则涉及较多的统计学相关知识;项目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也需要管理类和营销类的学科知识予以辅助。

(2)实训项目缺少“真题真做”。由于学生尚未参加任何具体房地产项目,对房地产市场的了解仅限于书本,讲授的市场知识难以和具体项目联系,导致实施调研过程中没有目标,问卷设计重点问题不突出,策划方案不具备可实施性。

(3)课程讲解未能及时融入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实时信息。房地产市场资料收集是开展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与市场营销的重要前期工作,因此在教学讲解过程中要结合房地产领域的重要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网站开展,且需要学生做一个较长时间段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而现有课程学习往往忽略了此块内容。

3规范和完善《房地产开发》教学市场化的措施

本门课程教学要以能够促进学生以熟悉市场动态、进行市场分析、了解实际的开发流程,为具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分析市场价值为落脚点。为了规避过去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市场紧密结合,建议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建议给学生增设经济学、财务分析、市场营销等选修课程,从而让学生掌握价值规律、因子分析、财务报表编制和财务分析、STP营销等的相关知识与方法,帮助学生提前储备未来开展市场分析与定位所需了解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结合某一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开展实地调研的情境教育。学生围绕与某一房地产项目决策相关的整个情境、背景或环境开展房地产市场调研课程的学习,在该设定情境下分阶段解决如何开展调研组织及出具报告的问题,具体操作模式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①和某一房地产开发公司或者公司联系,组织学生赴项目实地调研,通过与公司营销人员座谈,了解现阶段公司为辅助决策需要开展的市场调研内容,促进学生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形成对项目规模、市场状况、工程进度、营销推广等方面的基本认知。

②由学生分组组建市场调研小组,自行安排角色分别完成市场调查、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营销策划等不同阶段的工作。教师向学生进行任务,包括项目开发定位、项目规划设计建议、可行性分析以及营销推广策略等。请学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调查问卷、进行市场调研并撰写报告,教师定期检查进度,根据工作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平时成绩。

③各小组调研报告撰写完成后,制作PPT,专门安排课程时间进行各小组的汇报演讲,通过此方式再次检验学生对房地产市场的了解程度和对报告撰写的掌握程度。同时,各小组间的工作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反思工作过程,汲取他人优点,以便开展下一次的再实践和再认知。

(3)规范学生学习方法

①课程开始之初就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地的房地产市场按片区“跑盘”的作业。每周课程开始前5-10分钟随机询问学生近一周的市场情况,并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之一,以便督促学生积极关注房地产市场动向,熟悉本地的房地产楼盘分布及在建在售项目。

②通过安排一整学期的资料搜集,培养学生对区域房地产市场变动信息的敏感度。在资料收集辅助市场调研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近期的房地产相关政策、土地市场变化、建筑设计新技术等行业动态信息,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更加“接地气”,具有针对性。课程学习结束时,学生行业背景知识的综合积累也将比较丰厚。

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课程与市场化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还需要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用。结合情境教育的教学过程设计,提出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实施方案,以促进该教学方法被更多学生接受,提高教学质量,让理论知识服务于将来的工作实践。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房地产; 成本控制; 策划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 设计阶段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70-001

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前期成本控制内容包括项目策划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在策划阶段进行市场调研,收集资料,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定位,实事求是的做好可行性研究,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认真编制成本估算,并对其销售预测做出经济评价,对项目进度合理布置,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的前景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和建设标准,提出符合经济效益的最佳规划方案。其合理的定位、科学的投资估算、最佳的设计规划方案基本确定了项目开发的方向和投资的金额,其控制程度直接影响整个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为整个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的目标成本做好事前控制,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使企业达到“低成本、高利润”。

1.策划阶段的成本控制

项目策划的内容包括市场调研和项目定位。市场调研首先对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项目开发时期的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资料进行收集和客观的调查,分析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在适应市场条件下进行策划,策划以低成本,高利润为目的,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展开有序的工作,为实现这个工作目标而解决各种困难,这是项目策划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环,收集好资料后,对这些资料分类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项目开发建设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的项目策划提供良好的基础。

项目定位是把市场调研的结果和初步构思转化为可执行的方案,这是策划的重要一环,它关系到项目开发能否达到目标成本,其功能的定位,确定了项目发展的方向,其定义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项目计划的成败。首先对收集的资料和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做出项目定义,确定项目实施的总体构思,对项目功能、建设的内容、规模有一个建设思路,对项目投资、进度、质量三个方面设置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客户需求、满足项目运营利润需要的项目定位。

在项目策划阶段,有许多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全面的、深入的调查和分析。项目所处的环境,环境的特点和变化直接影响项目策划的方向内容,同时也对项目有着制约作用。这样才能获得和环境相适应的策划方案。主要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

2.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本控制

现阶段由于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做为投资人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越来越重视,可行性研究的成本控制也更加重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为:项目建设规模的选取、建设标准和项目地址的确定。

建筑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项目投资成本,也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第一感观,在消费者和投资成本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要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又要得到客户的满意而成本又得到合理的控制,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是投资者一个重要的课题。房地产开发项目合理的选取建筑规模显得尤其重要。

建设规模合理确定以后,就要确定建设标准,它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占地面积、建筑和结构建设标准、配套工程、工艺设备等方面,建设标准能否达到对成本的控制,关键在于这几项标准的合理确定。不同的地区建设标准应不同,不能设定统一标准,根据当地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确定建设标准,定性定量的制定出标准和指标,最终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开发项目地址的合理确定,对项目的开发、建设、销售有着直接关系,影响到成本的控制,它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材料价格、供应情况,能源、运输情况和当地的民俗和文化,遵循靠近建筑材料提供地和商品房消费群的原则;只有这样,开发的项目才能在不浪费成本的情况下,在计划内建设好并销售出去;另外应建在工业项目适当聚集和城镇的原则,只有在这里,人们对房地产项目才有消费能力,对投资人来说,能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投资,提高设施的效益。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一般应用投资估算法、经济评价法和增量净效益法等。投资估算法尽量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于影响投资的因素的各个成本以量化计算出项目开发总成本,其估算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设计阶段的成本概算不得突破投资估算额。我国目前把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

3.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三阶段设计,项目有了整体的设计,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控制是主动控制,在控制中主动发现成本超出计划成本部分,即时修正差异,使设计更加经济,在设计中确保设计方案能较好的体现经济与先进技术相结合。设计是在项目设计任务书已批准,通过三阶段设计,在建筑标准、经济要求、建筑结构上完成整体设计,达到安全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三大目标,设计文件做好以后,经批准后,项目必须完全按照此设计文件施工,项目建好以后,是否能达到满意的经济效果,设计质量和成本限额是关键因素,它在全过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初步设计阶段,控制好项目的建设规模、标准、工期、总投资等,初步提出设计方案并报送有关部门审批。在技术设计阶段,在经批准的初设计基础上,加深设计的深度,对主要的、复杂的问题通过更详细的计算和设计,进一步研究其可靠性和合理性。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建筑结构设计,满足施工的要求。

提出设计方案首先要做好设计方案优化,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其成本控制的工作主要根据设计优化的方案提出评价建议,对在此阶段的资金使用计划进行控制并执行,编制项目总控制修正估算。

第7篇

关键词:星级酒店、筹建、规划、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星级酒店兴建热一直持续,同商品住宅相比,受到的政策影响较小,因此大量的房地产投资人将目光转移到高星级酒店,然而星级酒店筹建不同于普通房地产项目,其项目涉及面更广、技术更全面也更专业、筹备周期也更长。现就星级酒店的筹建过程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投资方热衷于投资高星级酒店的原因分析:

平台与桥梁的作用:

高星级酒店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重要的政治、经济平台,是与政界、商界及其他领域沟通的桥梁,通过它可以融资、可以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

树立企业的品牌:

国内较有规模、名气的大型集团或企业,都有自己的高星级酒店,通过这个最扯眼、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窗口来展现本企业的品牌、形象、实力、企业文化。尤其现在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都认识到了:房地产本身很难形成品牌,哪怕是几十万平方米的小区建设都很难形成品牌,但高星级酒店在市场上很容易形成品牌,所以,考虑到建立企业的品牌,考虑到提升所要开发的住宅及周边区域的整体价值,在开发建设住宅小区的同时建设高星级酒店。

投资新建高星级酒店还有其他的益处:

首先是投资的稳定性比较强,相应来说风险相对不大;其次是成长性好。虽然酒店投资是资金密集型投资,但是总体来看成长性比较好;最后是现金流的作用。酒店的经营会形成稳定的、较大量的现金流,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现金流比利润还重要!正是这个现金流效应,使很多酒店的投资商即使暂时亏损也要继续经营。

二、目前投资高星级酒店的不同方式分析

综合来说,高星级酒店投资方的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投资方不懂酒店,所聘请的筹建负责人也只是亲信仍然不懂酒店,酒店整个筹建过程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风险极大,可称之为闭门造车。

投资方聘请了酒店专业管理人员做筹建总经理,但往往请到的都是在某某酒店任职的总经理,其强项是酒店建成后的经营管理,对于前期工程筹建可能仍不甚了解,仅依靠原有的经验进行筹建,可称之为照猫画虎。

投资方与专业酒店管理公司签订筹建、筹备、经营合同。由酒店管理公司制定酒店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酒店筹建总体计划,但前期因为费用等因素,管理公司往往只派出工程总监或顾问,与投资方确定的酒店专业设计公司、建筑设计院三方共同参与进行酒店建筑及装饰装修施工设计,这个是目前高星级酒店筹建的主要模式。

三、高星级酒店筹建的工作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

高星级酒店筹建工作就是充分考虑到项目整体及项目各个环节的所有细节,并将这些细节做好;筹建统筹就是将项目时间进度和方案最优化组合,合理利用资金。

现代星级酒店筹建可划分五大阶段: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建造阶段、开业筹备阶段和酒店营运阶段。按其工作性质区分,主要是如下几个阶段的工作:规划设计阶段(前期)、基建装修阶段(建造)、开业筹备阶段(筹备)。

3.1酒店筹建各阶段总体工作任务:

3.1.1、规划设计阶段:

(1)主要筹建筹备内容:

组建自己的一个酒店专业筹建团队——请酒店专业装饰设计公司出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要详细分析:

酒店档次、类别的确定;

各服务项目功能的名称、功能布局、各占建筑面积比例;

各项硬件满足星级评定硬件要求、满足经营管理便捷并最大程度降低管理成本、满足人性化和舒适化、最大化地创造利润、最科学地控制能耗等五大项要求;

(2)参与团队组成:投资者、市场调研员、规划设计师、酒店筹建及未来经营者、设计人员;

(3)项目管理内容:专案背景描述、目标确定、范围规划及定义、工作分解后排序及延续时间估计、进度计划、资源计划、费用估算和预算、质量保证及计划;

3.1.2、基建装修阶段:

(1)主要筹建筹备内容:施工要求、土建、设备安装督导、室内外装修装饰、道路管网工程、环保工程、基建数据归档等;

(2)参与团队组成:酒店建设者、监理、内外装修装饰设计及施工人员、酒店筹建人员;

(3)项目管理内容:采购计划和招标及实施,合同签订和执行及监督,各种实施计划,安全计划,项目进展报告,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的控制,范围变更控制,生产管理,现场管理及环境控制。以正常施工周期而言,土建施工,5万平方建筑面积的施工期一般为13-15个月(在北方,要考虑冬天冻土期、春节放假的影响);封顶后,按先后顺序,开始是中央空调管道、给排水、消防、强电、弱电、外立面施工,前面几项可以部分交叉作业,给排水及消防都打压试水后,最后才是内装,内装一般为13个月左右;

3.1.3、开业筹备阶段:

(1)主要筹建筹备内容:策划开业的各项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工作、人员招聘、人员培训、内部装修布置要求、各种证照手续办理、建立工程档案、市场调研、经营方案、价格制定、营销方案、广告策划、经营管理等。

(2)参与团队组成:投资者、酒店建设人员、酒店筹备人员;

(3)项目管理内容:质量验收、管理范围确定、费用决算和审计、项目资料与验收、项目交接与清算、项目审计和专案评价、策划修改经营方案等;

3.2、酒店筹建管理部门需具备的职权:

全面负责及协调酒店筹建项目的统筹工作;

根据筹建工作需要,各相关专业人员参与酒店项目筹建工作的调动权;

筹建工作职能部门负责的相关筹建项目的参与权和决定权。

3.3、酒店筹建步骤分析:

选址、土地勘查;

市场调研及酒店定位,确定酒店规模和档次;

项目定位及可行性分析;

规划审批和立项审批;

工程报建;

酒店设计(包括委托设计、概念设计及概算、施工图设计、扩初设计、机电和技术设计配套等及预算;其中设计又由分为建筑设计及室内外装修装饰设计);

图纸审查、优化、确定及所有合格证的办理;

土建;

道路管网与设备安装工程(包括水电、消防等);

土建各单项工程验收及综合验收;

园林绿化、室内外装修、装饰;开业筹备(包括人、财、物的筹备和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市场体系的建立及证照的办理);

对外试营业;

第8篇

1.1建筑施工人员来源复杂

根据实际调查统计表明,目前在房地产工程施工建设中,大部分的建设人员来源都很复杂,而他们不仅生活习惯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且在施工建设中的工作习惯都有所不同,导致在管理的过程中很难进行集中管理。而这样不仅容易造成施工现场混乱的现象,并还会影响施工进度、施工周期、施工质量。而通过对不同来源的建设人员进行分组管理,对建设人员给予工作上与生活上的关心,并定期的对建设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人员进行集中的管理,且还可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有利于激发施工人员的自身工作潜能,使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房地产工程的顺利竣工。

1.2技术管理的多方面

目前,房地产工程技术管理,不仅仅只针对于设计图纸与建筑房屋的管理,而是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土建、水电、燃气、施工安全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样才可提高房地产开发工程技术管理的整体质量。另外,在进行房地产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需靠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并对国家以及个人的利益进行兼顾。因此,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人员可根据工程技术的特点,与我国对房地产项目方面的法律法规,来制度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使其获取更理想的经济效益。且在房地产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进行考虑,进而实现企业与国家双赢的结果。

2.房地产开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2.1强化工程技术管理团队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根据自身经营现状与市场份额量,打造属于自身企业的专业工程技术管理团队,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工程技术管理团队进行约束与规范,对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样比较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技术管理团队工作水平,也有利于房地产工程开发管理。其次,通过建立奖惩制度,对做的好的给予相应的奖励,对做的错的给予相应的惩罚,使其可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性。另外,组建的工程技术管理团队,有条件头通过与较为优秀的工程专家进行学习交流,进而可强化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以便整合与优化配置,提高自身的建筑市场竞争力。

2.2加强建筑工程资料信息的整理

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实际需求,对建筑工程的资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妥善保管,以便后期遇到问题时能够顺利快速的解决。而针对于建筑工程资料收集的范围可以是国内,也可以是国外,总体的就是收集范围必须广泛,这样才可强化工程技术人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使房地产工程的人力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另外,通过加强建筑工程资料信息的整理与收集,有利于节约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且还可为房地产工程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房地产工程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稳定发展。

2.3提高开发项目报告的可行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工程企业应积极的参加编制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并通过从报告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使其可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在编制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时,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工程经济预算、容积率、机械设备、绿化面积、装修标准等细节,找出工程技术管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最佳途径。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拟定具体实施方案,使其促使优化的工程资源配置能够公开、明确,进而提高房地产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房地产企业在考察项目可行性的过程中,对于开发工地附近的环境与民生问题需进行考察,并以最大程度的能力保障自然环境与群众利益,坚决反对不健康、不道德、中饱私囊的行为出现,影响房地产工程企业未来的发展。而通过编制健康、绿色、并顺应民生的工程项目,以便与优化自身企业的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

2.4优化设计方案

在房地产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房地产企业应组织专业的设计部门制定设计方案,且设计方案的内容还应详细的描述房屋内部结构、容积率、绿化、装修、环境保护等细节,进而保障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具有充分足够的可行性。且在绘制工程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与建筑人员、财务人员对投资金额进行准确详细的预算,这样才能确保投资预算精准性。另外,对于已绘制好的设计方案,还需进行详细的研究、探讨与修正,使其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开工,并保障工程资源配置合理,这样才能确保工地现场每一寸土地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

2.5进行建筑市场调研

待做好一切开工准备后,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应对建筑材料做好市场调研,并结合施工需求选择购买合适、合格、合理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材料的性价比最高,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建筑工程质量,进而控制建筑工程成本。而通过降低房地产工程的施工成本,可促使在销售房子的过程中也能以最低的价格出售,这样不仅能缩短商品房销售的周期,使房地产工程企业的资金尽快回笼,并还有利于提高国家与群众的经济效益。

2.6掌握了解施工现场情况

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及时掌握了解施工现场情况,这样才能确保遇到问题能够快速的解决,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还需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对相关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优化,并根据施工进度,来提出有效的意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使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能够有序进行。另外,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还需结合建造经验,编制适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技术资料,为房地产工程施工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性意见,这样不仅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还可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确保工程企业获得更大程度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第9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 工程造价 控制措施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要求造价部门根据过往的造价经验来实施科学管理,并运用法律手段管控工程造价,使整个工程目标统一,确保工程建筑成本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在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流程上,其管控领域主要包含:工程定价、工程造价对比、工程概预算、合同造价、价格指数等,并且在施工组织上也有着严格要求,能够满足民用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技术要求,在各个施工制度的约束下顺利开启建筑施工。因此,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需从资金成本、预算u估、组织团队、技术水平等方向进行综合管控,使民用建筑工程造价更符合工程实际所需。

一、民用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一)工程设计因素

对于民用建筑工程来说,工程设计是影响工程造价的最直接因素,一项工程的投资和建设,普遍需经过全体的衡量与决策,再到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属于一个系统式过程。在工程造价环节中,项目的造价是基于工程设计之上所定夺的,因此,造价部门在进行工程造价时,都是根据工程图纸设计来衡量工程价格,而一旦工程设计环节就出现了许多潜在的质量问题和不科学的设计点,其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因此这是影响工程造价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一直因不同因素影响使得设计质量一直不高,工程整体的各个经济性优势也无法良好突出,再加之造价部门人员的经验不足和专业水平不高,对民用建筑工程缺乏完善了解,使得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始终面临许多挑战。

(二)材料造价因素

材料造价是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难管理和控制的一部分。这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的各个价格并不是由建筑商所制定,且价格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因此该造价属于一项动态造价管理过程,其存在的不定性难以预料。材料的价格是由市场商家所制定的,材料的价格涨幅也是根据市场的发展形势所变化,因此材料的价格时差出现许多不确定性,虽然最初造价人员对各个材料价格作出了准确预算,但伴随市场发展和时间推移材料的预算和市场预算又会出现变化与差距。

(三)民用住宅建设因素

民用住宅建设对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主要来自住宅楼层数量建设上,住宅楼层按照常规布局主要分为低层、中层、高层,按照楼层的造价指标来说,中层建筑造价成本相对更低,这是由于随着楼层建设越高,其楼层所需的电力系统、水利系统也会随之增加建设,中层楼层则属于不高不低的阶段,一旦楼层超出6层,则需建设相应的电梯系统,而电梯成本较高,会使得工程造价水平出现偏高现象。

二、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决策环节的管理与控制

民用建筑工程造价前期需经过多个环节的商讨与决策,在此过程中,为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在民用建筑工程正式进行决策前,需由造价部门对工程的不同设计方案进行考究,对各个工程方案的合理性和成本高低进行分析与衡量,再作出正确的决策,从所有方案中选出最适合民用建筑工程的方案。首先,在正式作出决策前,造价部门需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成本预算作出详细的管理与控制方案,并对项目的各个资料信息进行全面收集,最后对项目展开市场调研,根据市场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再根据项目在未来发展中的经济效益性进行正确评估。

(二)重视设计环节的管理与控制

从上述问题中可以发现,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其工程设计占据着主要的影响地位,因此,工程的造价管理需加强对工程项目设计环节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首先,造价部门需对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对各个设计环节的合理性进行衡量,其次是对各个设计进行预算评估,以概算的方式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初步定额,再有管理部门进行审核,了解投资限额标准,从中作为取费基数。

(三)对施工过程和结算环节进行造价管理控制

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直接关系着施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因此,民用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不仅需做好前期管控,还需做好后期管控。首先,管控部门需对材料价格进行合理定夺,根据民用工程的材料市场价格,对材料的涨幅空间做到市场行情调研,使各个市场材料价格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第二,建立工程预算制度,对各个施工环节的预算加以控制与管理,防止建设过程中发生造价随意升高现象,避免工程因造价因素发生变动。第三,工程竣工后,造价部门需在工程完工后及时完成结款,并在结算时根据合同标准信息结算,对各个施工人员的负责领域进行严格核对,审核其是否按照设计图纸规范完成施工,对施工质量做好把控,避免后期出现返工现象增加项目成本预算。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因此在管控过程里,无论是在前期准备工作还是后期的建设工作中,都需加强成本管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环节、设计环节及结算环节都加以重视,使民用建筑工程整体造价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志敏.建筑工程中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论述及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

[2]钟军雄.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18).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T—P循环;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的高增长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会,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主导作用也就越来越突出。所以高校应当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毕业生,必须对专业进行科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教学模式。某高职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专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毕业生培养质量水平取得了明显进步,本文就其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建设进行分析探讨。

一、制订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目前建筑行业背景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打好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相融,突出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施工一线高技术人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层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监理公司等建筑单位提供优秀的实用型高技术人才。

二、构建以专业技能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论证,应当以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以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为途径,培养施工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技术人才。所以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创建能反映本专业课程轻重缓急的、特色鲜明的新型课程体系。并根据岗位技能知识要求,校企合作编写自主创新、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公开出版教材,建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共享型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做到“零距离”上岗。

三、建立“T—P循环”的专业教学模式

[T-Thoery(理论),P-Practice(实践)]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点是人才的能力培养定位明确,但若继续采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其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有一定难度,实习实训项目较为单一,不能将各工种的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后的效果与预期能力目标存在偏差。所以对过去运用的“项目法”教学模式有待加强,必须继续深化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结合专业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通过市场调研和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问卷调查,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讨论,制定了符合现阶段施工企业人才要求、职业教育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模式——“T—P循环”。“T—P循环”以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经过“基础理论学习、初步实践能力,强化理论学习、提升实践能力”四个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无到有、不断提升,并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这种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完全可行,且具良好的操作性。“T—P循环”教学模式符合工程学科学习的客观规律。首先学生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然后参加施工现场观察性学习、工程识图、工程测量等初步实践活动,了解施工生产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了解施工生产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进行主干专业课程的阶段性学习和校内课程综合实训,做到学习时“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实施“T—P循环”的专业教学模式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专业教学模式实施的载体,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紧紧围绕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深化“T—P循环”的专业教学模式。做到“校场合一、峰去谷回、能力晋阶”。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校场合一”指引企入校,共建真实工作环境与虚拟教学情境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教学资源,共建校中“工地”、校园专业职业文化氛围,使学训场“工地化”、校园“施工现场化”、学训管理“企业标准化”,二者合一、实境藕合,构建工学结合的育人环境。“峰去谷回”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在不同时期,对工种施工人员需求量的变化幅度较大的特点,结合企业用工高峰和低谷,适度调整对应的岗位能力课程,实施柔性学制管理,充分实现对分项工程施工技能的培养。具体操作流程为:收集校企合作单位在建或拟建工程的进度信息得到不同工种施工人员需求量的高峰时间适度调整对应的技能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段组织教学实施。“能力晋阶”是依据建筑工程是由多个分项工程有机组合而成的特点,在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所要求必备的分项施工技能后,通过综合课程的设置、实际工作的顶岗实习、综合毕业考核的实施,多阶段三环节的针对性、反复和强化训练,实现学生由分项施工技能向综合管理能力的逐级提升。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近十年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建设,现已建设成为省级精品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专业学生规模稳定,专业教学文化沉淀深厚,教学资源丰富,在省内本专业职业教育改革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卓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03):58-61.

[2]王广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6):76-76.

第11篇

1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进行市场分析和调研,减少和降低投资风险,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通过已掌握的大量信息资料和统计数据,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并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力,合理确定工程的建筑标准及规模,编写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说服性的立项申请,使设计任务书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项目早日立项。市场调研主要是收集项目建设及相关的信息资料和数据。要做好建设项目的前期投资决策工作,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水电路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情况、大宗材料的采购以及现有已建成类似项目的资料情况,对于需要做经济评价的项目则要收集更多的相关资料。造价管理人员要对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保证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2认真做好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项目法人或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国家和地方规划、所在地的市场条件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需求,向国家提出要求建设某个具体项目的建议性文件,经过调查、研究、预测和分析,论述了其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建设的必要性和获利情况的可能性,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基本轮廓设想。在此阶段,首先应注意到投资估算存在的重要性,它是拟建项目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其次,要掌握项目所在地与拟建项目有关的各种相关资料情况,与当地未来整体发展规划相适应,并据此合理地确定该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及相匹配的工艺和设备,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再次,应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动态因素的影响,要充分预留价格浮动系数、必要的施工措施费、材料价差、包干系数以及不可预见的影响因素,使得投资与实际情况基本上相吻合,并留有一定的余地。最后,认真分析研究指标的数量和适用情况,有较大出入的应根据实际可能性进行相应地调整,而对其他也可稍作调整。

3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在建设项目投资前,在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可能采用的各种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经济上是否合理和技术上是否可行进行科学全面地分析、系统论证、综合评价和预测,然后进一步得出该项目是否值得去投资和如何去投资等一些结论性的意见,为项目进一步的投资决策提供全面可靠的科学依据。在此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1)应加强估算的控制深度,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给以后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该阶段估算应尽量做到与建议书阶段紧密衔接,然后在补充之前有些因素考虑不周的基础上,做好与初步设计概算工作的有效衔接,将在今后有可能引起问题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加以分析研究,以避免在下一阶段发生一些大的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2)不断地收集有关国家法规、政策和有关调价信息。随时关注可能引起造价指标变动的一些因素,采取必要的方法,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随时进行跟踪和调整。

(3)多积累相关造价资料。将已有的资料与拟建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不同点或差别较大的进行重点的分析,找出改进措施,并对其进行调整。

4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合理的投资估算主要取决于投资估算指标,因此,编制高质量的估算指标,是抓好投资估算这个龙头的关键。投资估算编制要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要尽量细致,要有依据,要尽可能全面。考虑在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留有余地并基本上符合实际,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投资估算是在对拟建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工艺技术、产品方案、工程方案、设备方案及项目实施进度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基本确定的基础上,估算项目投资总额,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并测算建设期的年资金使用计划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4.1 建立价格信息网,加强动态管理

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扩大,建立一套标准的价格信息网络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设备和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的价格可由网络系统直接采取,其他材料可由当地造价管理部门收集完成,同时视市场情况变化而定,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动态价格体系,为材料、设备价格的动态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2 加快估算指标的更新,扩大指标的覆盖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上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估算指标的时效性要求其在及时地吸收新经验、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变化,不断地提高其质量水平。

4.3 编制技术人员应充分了解工艺流程,防止估算漏项

生产性的工程项目,一般都存在生产工艺流程,并有与其相配套的生产辅助设施,编制人员应紧结合设计方案,合理运用手头的有关资料,尽量考虑齐全,避免出现漏项、少算现象。

4.4 对己完工程及时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知识和经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在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工程,分门别类进行归纳总结,收集估算指标,这样在今后估算投资时,就可以得心应手、操作自如。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材料与设备;价格;成本控制

1、材料、设备价格控制的重要性

合理的预算对建筑工程的造价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材料、设备所占比重来看,其价格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材料与设备价格直接影响材料费用和设备费的多少,而材料费用是工程基本费用中比重最大的,在建筑工程中约占基本费70%左右,设备费用在一些安装工程或电气自控工程中占到工程造价的60%~80%左右,合理确定材料与设备的价格,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前提。工程造价中的工程建设与安全费主要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构成的,其中人工费和机械费的计取和调整都是由定额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比较稳定,而其中的材料费则相对较灵活,这也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可调整差价的材料和未计价的材料、设备,如果控制管理不到位,即便是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套用再准确,费用计取再合理,也会使工程造价失真,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因此,搞好材料、设备价格的控制与管理对于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2、材料、设备市场价格现存的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建筑中所需的材料#设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规格多样,由于受到市场不断变化的影响,价格体系存在多元化的现象,因此,需要在建筑工程中普及信息管理制度。此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材料、设备数量大,各类品种、规格、型号多,而且价格体系多元化使得设备、材料的几种价格并存,并不断变化,如果不普及信息管理或缺少价格主管部门的引导,对造价管理人员来说,要想全面准确地掌握材料、设备价格,难度相对较大。实际表明,要想获得真实准确地材料和设备价格,单纯依靠市场调研是无法取得的。其一,材料销售商在市场上的报价与实际销售的价格会有一定的差距。其二,对于一些进口的材料和设备,由于国内的商不多,对于一些价格较高的材料和设备,商不会直接进行口头报价,造价人员在进行市场调研的时候,得到的信息准确度不高。新材料、新设备因其质量优势、功能强而在工程中被普遍采用,特别是一些新型装饰材料,由于对材质和生产工艺缺少了解,且无法与同类产品比较,很难掌握其真实价格。其次,某些施工单位开设虚假发票,甚至以修改发票来谋取不合理利润;还有些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结成同盟,令工程造价人员询价时无法询到真实的材料价格;在工程中使用劣质材料或进行材料代用,而在结算时仍按设计的材料、设备价格计价,这也是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目标和责任即是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中使用合理、公平公正的市场价格,做好工程成本控制工作。

3、材料价格控制

3.1、建筑工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做好材料的价格控制对工程的造价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的情况瞬息万变,要对材料市场做好市场的调查,把握好材料价格的市场变化情况。材料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很大,要深入市场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才能对材料、设备的价格具有真实的掌握,所以,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人员要对市场具有高度的敏感,对材料市场的行情、动态及时的掌握,从各个方面对市场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工程造价进行良好的控制。只有通过市场的调查,准确的掌握各种材料的价格,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因此,在建筑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对材料和设备进行大范围的招标,才能精确的掌握各种有效的信息,使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价格真正受市场的情况所支配,发挥市场对价格的调节作用,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要对各种各样的材料和设备做好价格测算工作。建筑中的有些材料、设备,尤其是非标准的设备,无法对价格进行精确的确定,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对其测算,使得到的价格尽可能的接近真实的价格。

3.2、网路的发达和广泛的普及程度,可以对材料、设备价格进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程的造价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对所需的材料进行查询,询问不同供销商关于产品的价格,对产品和价格进行多范围的比较,从中选出最佳的产品。对建筑工程预算进行报送的时候,要求工程的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甲方签章的材料、设备,制定厂家、品牌、型号进行施工作业,材料、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安全可靠;造价人员在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价格咨询的过程中,要对同一种产品的多个销售商进行询问,根据查询的情况,得出准确的结论,进而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确保产品的质量;建筑材料的价格在市场中不断进行波动,我们要做好材料、设备价格的动态管理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把需要的材料、设备的价格、型号和各项标准输入计算机网络,实行微机化管理,同一种的产品中输入不同时期的价格,对其进行对比,找出相应的规律,同一种产品的不同技术指标也可进行对比,对价格的不同之处进行查询。

4、设备价格控制

整个安装工程中需要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也是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一方面。安装工程的系统很多,有给排水、消防喷淋、弱电工程等,这些内容的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的管理部门进行,对设备的安装造价不容易控制。因此要制定有效的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做好一系列工作。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要对施工图纸、招标文件进行详细的阅读,对影响工程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做综合的分析,对工程投资的关键因素要做好预防对策。对建筑的施工图纸做好交底会审工作,分析施工单位各种问题的可行性、合理性。对专业分包单位要从优选择,避免一些行业垄断行为的出现。采取多种材料、设备的询价体系并进行灵活应用。由于安装工程的系统性较强,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种类繁多,无法准确把握具体的价格。工程的造价工程师可以在施工时期,可以协助业采用招标方式,对招标单位进行优化选择。

5、人才培养

对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知识加强培训学习,形成一支专业程度较 高,技术水平先进的人才队伍。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对他们进行各项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的技能。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与时俱进地接受各种新的知识,把握各种新材料、新设备,对其结构使用方法功能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主动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案,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6、结束语

工程的材料和设备价格进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来要求自己,合理制定工程造价。因此,如何控制材料价格及其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材料价格风险控制应对材料价格风险加强事前控制,要充分提高材料及设备询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注重对市场询价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与运用,避免材料报价偏离市场范围。在询价准确的前提下,通过招标文件及合同中的约定来分担和降低价格风险对建设项目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后果,确保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和材料质量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柯建萍谈谈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材料及设备价格的确认[J]中华民居,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