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7:18: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镇综合管理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及省市驻有关单位:
目前,时令已近立冬,正是林木综合管理的最佳时节,为了扎实有效的做好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成效,有效巩固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速生生态林、行道树栽植和林果特色产业开发成果,县政府决定,从月日起,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大规模开展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林建设、行道树栽植和特色产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综合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后续管理工作仍然跟不上新形势下造林绿化和林果特色产业开发的需要,退耕地块杂草丛生,存在严重火灾隐患,部分路段和造林地块人为破坏、牲畜啃吃苗木事件时有发生,个别乡村经济果树逐年老化,病虫害日趋严重,特别是花椒基地建设区流胶病已致使许多椒树死亡,给当地群众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所有这些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多年所做的努力将会前功尽弃,所取得的成绩将会付之东流。因此,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关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抓上手、摆上位,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搞好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
为了抓住当前农闲有利时机,扎扎实实的搞好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工作。一要切实加强林果基地综合管理工作。临江以下各乡镇及等乡镇要充分发动群众,在对历年所栽植的核桃、花椒、油橄榄等苗木全面进行刨盘、施肥、刮老皮、涂白、清园、防虫、灭病、整形修剪和合理灌溉的同时,重点对今年实施的核桃、花椒地块组织农户全面彻底的进行一次刨盘、施肥、刮老皮、涂白、清园、防虫、灭病、整形修剪和合理灌溉,并在栽植穴周围充分利用药物防治与机械防治相结合的办法,采取撒农药、放鼠夹、刺罩等方法,防止病虫害和鼠害发生。具体要求是:各乡镇要以村为单位,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标准、统一行动、整山系整流域开展作业,做到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树,逐户逐树开展综合管理,严禁图形式,走过场。主要措施是:1.施肥以深施基肥为主,根据树龄大小而定,每亩有机肥施用量不低于500kg;2.涂白要严格采用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严禁用熟石灰和涂料支差应付,弄虚作假;3.清园要把枯枝、落叶、杂草及刮下来的老树皮一并堆积焚烧,深埋处理;4.防虫灭病要以捕杀成虫、清除越冬虫卵为主,对一些杂食性害虫的防控要扩大范围,对相邻的生态林区也要兼顾;5.灌溉要根据树种和土壤墒情合理掌握,但冬灌有利于植物越冬和花(叶)芽分化,是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6.加强检疫和疫病监测防报及防控工作,杜绝新的有害生物入侵。二要着力加强行道树的管理管护工作。各乡镇要对近年来组织栽植的行道树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发动群众在各自划定的区域内对行道树进行涂白等综合管理工作,特别是理哈路、临好路过境段各乡镇要在抓好今秋新栽植行道树涂白工作的同时,认真开展整修、浇水和管护工作,以免人为破坏和牲畜践踏而造成苗木死亡,确保栽植成效。三要搞好退耕地林木的抚育工作。各乡镇要利用当前农闲时间充分发动群众,全面开展历年退耕还林地的杂草清除工作,做好苗木的抚育,对因没有清除杂草而引起火灾的,要追究退耕农户的责任。四要抓好荒山造林和生态林建设的管护工作。要结合今冬明春护林防火工作,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强化措施,加强造林苗木的管护工作,有效巩固造林成果。
三、加强培训,规范管理,确保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科技培训,造就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技术队伍是冬季林木综合管理的关键,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开始前,县林业部门要及时抽调全系统精干力量组成培训教师队伍,靠实责任,分赴各乡镇、村社,利用办培训班、开群众会、放录像、发放技术资料、亲自做示范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林木综合管理技术培训,详细介绍开展综合管理的好处和技术要点,各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亲自参加培训,使行政领导逐步变成产业开发的行家里手,在抓好农民技术员培训的同时,要重点抓好农民专业小分队的培训,每乡镇至少要培训一支不少于15人的农民专业技术小分队,通过培训,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当地群众全面掌握冬季林木综合管理技术,真正做到每村有一个科技带头人,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使科技兴林活动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展,从而促使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确保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切实加强对这一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上已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协调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协调机构,靠实责任,专抓此项工作,确保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冬季林木综合管理工作开展期间,县上将抽调专门的督查组,对各乡镇管护工作进行督查,工作开展好的提出表扬,对工作责任不到位、管护措施未落实的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对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本文以乡镇财务管理精细化作为主要内容,首先概述了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进而提出了推动财务管理精细化顺利开展的有效措施,可以为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
乡镇;财政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
随着我国基层乡镇经济体制以及财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政府机关对于乡镇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乡镇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遵守国家财政法律政策的规定,同时必须适应国家新农村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便于为乡镇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传统的乡镇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对乡镇财政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乡镇单位财政改革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意义研究
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是指在乡镇财政管理活动中,明确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对其进行量化分解,通过完善的管理流程以及有效的考核体系,以避免财政资源浪费的发生,实现乡镇财政管理效率的提高。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精细化转变了传统财务管理方式。财务精细化管理要求乡镇财政单位必须优化现有的财务管理环境,努力实现现由注重管理型的财政体系向服务效益型的财务管理体系转变,由全方位、动态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替代原有的事后型的财务管理,进而提高乡镇财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明确、分解、量化细化以及资源整合,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标,这有助于通过量化以及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方式,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延伸拓展。
(3)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强化了财务工作的监督效果。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后,可以建立全面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工作规范,进而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明确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促进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4)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减小财政管理成本,实现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随着乡镇财政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工作范围以及深度的不断延伸拓展,实施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实现乡镇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手段。
2乡镇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事关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对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的乡镇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综合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不规范,预算约束力弱化。政府收支没有全部纳入综合财政预算管理,预算编制仅限于财政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编制之外,“收支两条线”管理流于形式。预算编制程序不到位,支出预算编制粗糙。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严密,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许多乡镇没有制定规范性管理制度,使得诸如预算、资产、专项资金收支、工程项目、负债资金收支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缺乏制度约束。不少乡镇在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支出凭据的审核、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等环节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存在资金安全隐患。大量现金结算和大额现金支付现象普遍存在。岗位职责不清,财政监督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比较突出。 (3)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收支活动不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导致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比如支出不能严格执行预算,随意性大,管理失控,公务接待费用居高不下,公款吃喝现象有增无减等等。 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乡镇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客观因素。要做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乡镇在经济建设中的主战场作用,还需多管齐下,共同努力,逐步实现乡镇财务细化管理。3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完善途径研究
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既是乡镇财政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对于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为确保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现,应有重点的在以下几方面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1)重视乡镇基层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树立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为保证乡镇基层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重视财务精细化管理对于确保乡镇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乡镇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重要意义,并转变管理理念,在各项政策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必须符合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并贯彻落实各项精细化管理措施。
(2)完善制度、夯实基础。
制度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完善财政、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制订乡镇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专项资金收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负债资金收支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规范理财行为;加强资产管理,掌握乡镇部门资产家底,保证预算分配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实物资产基础之上,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3)重视乡镇财务的支出控制。开展乡镇财务精细化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针对乡镇财政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强化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监督管理,确保各项财政资金的支出安排合理,从而实现对财政支出资金的有效控制。强化支出管理,可以建立经费支出审批程序,从而避免乡镇财政资金的超标以及违规开支,从而实现财政支出管理的合理优化。
(4)强化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制约与监督管理。首先乡镇财政单位必须强化内部审计,通过各种法律政策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内部的监督管理与控制。其次,必须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外部管理监督,通过借助专业的财务机构的力量,及时发现财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以确保乡镇财政单位职能的正常发挥,确保乡镇财政各项资金、资产的安全。
(5)严格控制乡镇财务管理风险问题。乡镇财政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存在债务管理机制不健全,投资不科学,财政权利分散,税收流失以及支付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乡镇财政管理风险频发,直接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实现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必须通过强化风险意识,明确财政职能,增加财政收入,控制成本支出,完善支付制度等一系列方式,强化对于财政风险的控制,避免乡镇财务管理风险问题的发生,确保乡镇等基层单位财政的安全稳定。
3 结语
乡镇基层财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国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直接关系到新农村以及城乡建设的顺利开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国家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乡镇财政管理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并通过各种措施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条件,不断促进乡镇基层财政单位管理工作的规范与完善,确保乡镇财政管理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会丽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外资(下半月)2010(08) .
(一)继续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一是各乡镇(场)、各部门要继续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办事机构建设,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针对人员变动情况,各乡镇(场)、社区、村要进一步明确兼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企业、学校、幼儿园,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高危行业、学校要设置或明确应急管理领导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县应急委成员单位要结合职能划分,明确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的科室履行应急管理的日常职能,并指定专人负责。县应急办要加大对应急机构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指导各乡镇、职能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应急机构稳定、人员到位,做到应急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注重加强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各类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作用,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要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日常工作中充分调动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及公民在突发事件预防、应对和处置等方面的作用;要不断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实现对各类隐患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要不断拓宽信息来源和报告渠道,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息和舆论引导机制。三是各乡镇(场)、各部门要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物资储备、避难场所建设、信息、征用补偿、责任追究等各项配套制度措施;并抓好《突发事件应对法》、防灾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落实工作。年底前,县人民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二)规范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应急演练。一是各乡镇(场)、各部门要进一步规范预案起草、审查、批准、报备、程序,明确各层面预案编制的进度,确定各级各类预案编制和修订责任人、时间表,规范编写要求,3月底前将规范预案工作情况书面报县应急办。特别是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单位的主管部门,要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强化预案之间的有机衔接,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制定各类预案演练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群众参与度高、形式多样的综合应急演练。县应急办要根据我县实际,制定2—3次综合实战演练的具体科目,安排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演练,切实提高现场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各乡镇(场)、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完成明确的具体演练科目外,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常态化演练,有计划地组织开展1一2次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社区、村委会、企事业单位要组织群众进行1一2次应对突发事件的演习。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医院、商场、危化品企业、建筑施工、矿山等单位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各组织单位要对演练文字、图象资料等整理归档,形成演练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不断提高演练成效。县应急办要对重点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对规模较大、组织较好的演练要组织有关人员观摩学习并推广经验。
(三)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筑牢风险防范的底线。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把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抵制各类风险隐患、战胜各类灾害、减少和降低生命财产损失的第一防线抓紧抓实。一是重点加大对电力、交通、通信、城建等各类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做好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工作。在县城要着力加强公共市政设施抗灾能力建设,提高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抗灾设防标准,合理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县城建局今年要完成县城内各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的安装,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鉴定、登记,并树立醒目的指示牌。在农村要继续结合型城镇化、安民富民工程,大力推进农村防灾减灾工程。二是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县安监部门要督促各类生产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投入,推广应急技术、设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大力提高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城建、消防等部门要逐步加强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利、环境等部门要加强水库污染防治和水质安全预警监测工程建设。年内要杜绝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卫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治体系,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监测、检测、处置能力。食品、药品监管理部门要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畜牧、农业、林业部门要做好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外来动植物检验检疫、林业病虫害防治及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四是加强社会安全基础能力建设。部门要妥善解决群体性上访事件,教育部门要坚决防范校园安全稳定事件发生,公安部门要重拳打击暴力恐怖事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四)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提升应对处置能力。一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乡镇(场)、县应急委相关部门要继续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的要求建设综合救援队伍,整合资源,加大装备投入,不断充实力量。同时,加强医疗救护、地震救援、森林灭火、矿山抢险、危化品处置、消防救援、交通应急保障等专业救援队伍和兼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兼职队伍联动和现场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集中训练和联合救援演练活动,提高各类应急队伍综合协同应对能力;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提高社会参与度。乡镇、村(社区)要积极整合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织不少于20人的救援队伍,经常性进行拉练,有高危企业的乡镇要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救援处置;要发挥应急管理专家组作用,年内就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应急物资储备与调度机制开展专题检查、调研,形成可供决策参考的调研报告。二是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力度。要将应急管理日常经费和突发事件处置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县应急办要积极协调,争取尽快设立县级应急储备金,不断健全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逐步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实行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各项应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加快建立巨灾保险体系,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有效分散灾害风险,减少群众损失。三是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应急物资的动态监管,定期对现有的物资进行摸底普查,进一步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合理确定储备品种规模,建立应急商品重点企业代储制度,保证及时补充和更。四是推进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决策指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2012年着力推动自治县应急平台二期建设,实现与区、州及相关部门应急平台的对接,提高自治县对突发事件现场情况的掌控能力。深化应急平台软件建设,进一步收集各类专题数据,通过软件实现预案管理、信息汇总、辅助决策、模拟演练、综合评估等业务功能。
(五)推动落实“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自治县应急管理水平。加强与区、州应急办的对接,加快组织实施自治县“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年内编制完毕。各行业部门要按照州、县“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建设任务,做好与本行业专项规划的衔接,已纳入行业规划的项目,积极申报立项,加快建设工作。要在应急平台、监测预警、基层能力、避难场所、物资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各任务的实施主体,按应急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要求,确定完成时限,逐年落实应急体系规划建设项目。
(六)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要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针对教育的不同阶段,开设不同课程,编印各种简明手册、挂图,介绍普及应急知识,要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门户网站等各种闻媒体,宣传应急知识,推进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县应急办要联系信息化办公室建立完善应急管理网站,实行日更制度,进一步充实应急管理工作内容,提升应急管理网站的知名度和点击率,放大宣传平台的功效,扩大应急管理宣教培训覆盖面;各乡镇(场)、县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年内至少开展2-3次应急管理知识日常普及宣传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应急管理知识的社会普及率。县应急办要依托县党校、行政学院对各级干部开展不少于1次的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县安监局、经贸委、煤炭局等部门要指导、督促辖区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培训,严格落实高危行业和领域生产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要将培训考核结果与上岗许可直接挂钩。年底,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将宣传、教育、培训开展情况汇总上报县应急办。
(七)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工作。要建立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选择至少2个以上有一定基础的乡镇、学校、社区(村)、企业,配备必要人员、装备,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入,建成各类标准化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逐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在农村要结合型城镇化和安居富民工程加大农村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农村应急能力。各单位要实现有组织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工作机制、有应急队伍、有应急保障、有科普宣传。县应急办要对基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多指导、多投入,要定期督导检查,把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抓出成效,要发挥抓一个、成一个,成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作用。年内,县人民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并适时召开全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以点促面,提升全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二、做好2012年应急管理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势和任务给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解放思想、敢于担当、扎扎实实把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场)、各部门要定期专题研究应急管理工作,解决工作开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县应急办要定期召开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会议,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分析、研究、落实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二是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各乡镇(场)、各部门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自治县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配备工作,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将应急管理日常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应急资金保障机制。要加大应急物资保障方面的投入,科学扩充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征用、调用、补偿机制,细化补偿标准,加强对应急物资发放的监督,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当前我县各个乡镇卫生院一般都把工作重心放在医疗、人事、行政管理上,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比较忽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比较匮乏,这样就很难构成全面、系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综合各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形式来看,在开展工作期间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乡镇卫生院对于档案缺乏使用意识与管理意识,忽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卫生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意识不到,致使卫生院内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储备受到限制,同时也阻碍了卫生院对档案的利用效率,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人事档案管理空间不足、设备比较陈旧
许多乡镇卫生院的档案存储与保管在空间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突况的时候,房间不够用就会占用原有档案用房,或把其作为医疗用房,这样档案存储的空间就会变小。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的更新与更换也不及时,设备都比较陈旧,对于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技术与方法掌握的又不是很到位。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在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工作中融入计算机技术意义重大。但是许多乡镇卫生院对于计算机管理技术比较匮乏,对管理工作起到的作用比较小。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备、信息技术、管理方法等等方面都缺乏创新。
(三)缺乏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部分卫生院不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中。同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人员,均来源于医生、护士,缺乏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再加上乡镇卫生院经常性地开展医疗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对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基本没有,这样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完全是凭借经验,管理方法和管理意识过于陈旧,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二、促进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快速稳定发展的建议性措施
(一)就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实施及时更新
各个乡镇卫生院要注重人事档案管理设备的资金投入,对于需要购置的人事档案管理设备要及时的购进,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水平提升上去,尽可能的打造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如此一来不仅仅使得卫生院的人力和物力得到节省,还方便了档案的查阅,保证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例如,可增设网上服务业务,采用网上查询、搜索和评价等公开查询的方法,这样使得社会公众对医疗资源的知情权得到有效的满足。除此之外,使用计算机管理会促进空间环境的节省,更会增加档案的保密度。所以对于乡镇卫生院之中使用先进的管理设备实施档案管理意义重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实施及时更新,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注重人事档案管理形式的创新
我国当前的卫生院档案管理制度处于静态发展,形势比较单一,没有特色。许多医院中的医疗人事档案管理都遵循着固有的模式,卫生院内所有的职工的档案大同小异,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这样要想在查看档案的时候,把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等综合反应出来比较困难,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指标也不能凸现出来,因此卫生院的人事档案要想在医院人才流动比较大的情况,在人才发掘、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人事档案的存在几乎是没有意义的,人事档案工作也缺乏实效。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卫生院人事档案工作流于形式这种状态进行彻底的改变,卫生院人事档案空洞化的局面一定要扭转,拓宽卫生院人事档案的来源渠道,树立归档意识,对于一些可反应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资料要及时归档,要强化个人和部门的归档义务,使大家认识到档案管理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更关乎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档案工作要由静态化转化成动态,将档案的来源渠道进行拓宽,丰富档案的内容,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为卫生院的人才工作提供信息服务,除此之外,对于人事档案的内容和形式要实施创新,结合岗位职责的不同,对其设置科学的考核体系,特别对于医务人员要实施定期考核,对其考核的结果要及时的入档,这样卫生院的人事档案的动态化管理才会实现。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
一、引言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也是实现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最基础的职能机构,在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以来,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不断发展,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逐步由传统的收支管理型向监管型、核算型与服务型的方向发展,对于财政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财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预算管理弱化以及资金监管乏力等,制约了乡镇政府正常履行职能,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改革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模式,提高乡镇财政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以确保乡镇政府更好地发挥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
二、我国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职能弱化
在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的制定非常的粗放,因此导致预算几乎过于简单,对于乡镇财政收支实际管理的指导意义不大。而且在乡镇财政预算的执行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造成了乡镇财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乡镇财政财源不足
我国乡镇财政工作中,最突出普遍的问题就是财源不足,甚至可以说是乡镇政府的负债问题较为严重,财政收支处于非常紧张的状况。特别是由于财权与事权的不统一,更是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局面,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一些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也不能正常开展。
3.乡镇财政监管力度薄弱
当前由于乡镇政府对于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重视不足,认为财政监管是对政府管理权限的干预,因此对于财政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一些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公开公示,财政审计力度也较差,造成了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监管失效,不利于财务活动的规范有序开展。
三、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改革措施研究
1.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机构设置,确保财政管理机构职能发挥
为了确保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实施,首先应该健全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可以参照当前我国较多采用的“县镇共管,以县为主”的模式,或者是探索采取垂直管理体制,以减少乡镇财政所人员在履职时受到本级政府的干预和约束,充分发挥监管作用,正常履行管理职能。在财政管理部门职能的界定上,应该根据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进度,将乡镇财政职能逐步朝着农村公共服务、落实惠农政策、乡村财务管理、乡村债权债务管理、加强乡镇财源建设等几方面转变。
2.强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对收支的控制能力
对于乡镇财政预算的编制,应该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开源节流、勤俭节约”原则,在预算的编制方法上,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财力状况及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财政预算,经过乡镇政府审定以及人大部门审议后组织实施财政预算管理。对于财政预算的实施,应该实行项目管理,根据年度支出预算和具体支出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分月或者是分季度用款计划,由乡镇财政管理部门按照用款计划和库款调度情况完成资金的支付。在乡镇财政预算的管理上,重点强化预算的执行力,控制无预算开支、超预算开支和擅自调整预算,尤其是避免先开支、后申报的问题,对于需超预算支出的,必须按规定程序调整或追加预算。
3.不断加大乡镇财源建设,缓解财政资金紧张问题
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地提高财源建设能力是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主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镇财源的建设上,应该以当前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改革作为契机,加大对于乡镇农村经济以及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还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农村的实际情况,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积极地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力,并不断的加大乡镇的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长,在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资金紧张的问题。
4.强化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财政管理规范化水平
首先,应该根据乡镇财政管理的实际情况,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避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行为,为全面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应该探索在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设立公务卡制度,不断地提高财政财务的透明度,并加大对于乡镇财政的审计管理,尤其是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确保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合理有效与经济合法。第三,应该落实好乡镇财政管理的公开公示制度,将财政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资金收支进行公开公示,动员社会力量监督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
四、结语
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是适应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应该结合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设,并强化财政预算与监督管理,积极的开源节流,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乡镇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武.吉林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关键词:乡镇档案;制约因素;消除对策
乡镇作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乡镇档案作为乡镇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社会团体(以下简称“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其工作、业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乡镇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反映,有非常重要的保存利用价值,做好乡镇档案工作意义重大。
1制约乡镇档案工作的因素分析
多年来,开栅镇档案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为镇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进入新时代,制约乡镇档案工作的因素依然存在,直接影响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消除。1.1制约因素一:思想认识不足。乡镇作为一级政府,工作千头万绪,承担着扶贫、计生、民政、综治、经济建设、安全生产、环保等重要职责使命。虽然乡镇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并未纳入硬任务、硬指标范畴,导致乡镇档案工作普遍存在受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先进档案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所需经费投入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乡镇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1.2制约因素二:资料收集不完整。乡镇作为一级政府,承担的职能多,每年需要纳入归档范畴的档案资料涵盖了工程建设档案及土地登记、社保、婚姻、林改、计生、普查、村务公开、换届选举等各个领域,且档案形式多种多样,有纸质档案、照片档案、会计档案、电子文档,等等。数量庞杂、类型多样,乡镇档案工作普遍存在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成为影响乡镇档案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1.3制约因素三:管理队伍力量弱。开栅镇现有在职人员62人,其中,公务员32人,事业人员30人,设党镇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行政审批办公室、综合执法办公室等5个党政机构,以及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退役军人服务站3个事业单位。乡镇档案工作由党政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从事档案工作人员还兼任办文办会等其他工作。乡镇档案工作人员普遍存在非档案专业人员担任,专业素能不强、档案从业人员数量少,既懂档案学专业理论知识,也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等问题。1.4制约因素四:基础条件较差。乡镇档案数量大、类型多样,需要相应的软硬件基础条件。但从乡镇档案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经费投入有限,普遍存在缺少专门档案室,缺少密集架、消磁柜等配套设施等问题。已经归档的档案未及时进行数字化、信息化采集,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可见,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成为制约乡镇档案工作的又一重要因素。
2解决乡镇档案工作制约因素之策
做好乡镇档案工作,将在资政、存史、惠民、育人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应立足乡镇档案工作现状,在乡镇档案工作中综合施策,逐一解决。2.1突出“一个”思想,从整体上考虑和推进乡镇档案工作。改革开放,尤其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镇建档范围和领域日益拓展。包括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集镇建设、土地管理、脱贫攻坚、婚姻登记、乡镇企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因此,新时代做好乡镇档案工作,应树立大档案思想,突出乡镇档案工作整体理念,通盘考虑和推进。为此,应根据《档案法》《保密法》《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乡镇档案工作组织领导,成立涵盖各个领域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将档案工作纳入乡镇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一道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制定乡镇档案工作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做好乡镇档案工作组织、制度、业务、队伍等顶层设计,统一工作标准、工作制度,注重不同行业、领域档案工作的内在联系,做到通盘考虑、兼顾特点。2.2发挥“两大”职能,同步做好档案管理和档案行政管理两个方面工作。《档案法》《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等明确规定乡镇档案管理部门承担着档案管理与档案行政管理两大职能。我们既要重视档案管理职能的发挥,也要兼顾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职能,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一方面,注重乡镇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等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乡镇档案工作行政管理职能,加强档案工作检查、指导,通过制定年初工作计划、年终档案检查,以及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推动乡镇档案工作全面开展。注重乡镇档案工作经验提炼、总结、推广,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的制定,提升乡镇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2.3抓好“三个”层面,统筹推进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档案工作。根据《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总体而言,乡镇档案工作主要包括乡镇机关档案、乡镇所属企事业单位档案和行政村档案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档案工作内容及管理要求不尽相同,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2.3.1应重点抓好乡镇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三个层面中,乡镇机关档案管理是核心和龙头。可采取集中管理模式,由乡镇党政办或档案室负责统一集中管理。必要时,可设立乡镇档案室分室,具体负责专业部门的档案管理。根据相关规定,以及乡镇档案工作发展态势来看,乡镇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朝着综合档案管理趋势发展,不仅要做好本级机关档案的管理,也要做好各所属单位甚至是指导行政村档案工作。如根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做好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再如根据《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抓好扶贫档案管理。2.3.2突出抓好乡镇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重点应按照企事业档案管理相关专门性、通用性规定,如《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指南》等,做好乡镇所属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工作。重点要做好乡镇企事业单位档案全宗划分及归属流向等项工作。2.3.3扎实抓好村级档案工作。应根据《村级档案管理办法》,按照简便易行、集中管理和统一领导的原则,指定专人负责村级档案收集、管理。突出做好村级文书类、村务管理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类、基建项目类、设施设备类、会计类、照片类等档案管理工作。2.4确保“四个到位”,确保档案工作落实。乡镇档案工作事务杂、周期长,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还应突出抓好“四个到位”。2.4.1领导到位。无论是乡镇机关档案、所属企事业单位档案,还是行政村级档案,均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具体责任,加强组织统筹。2.4.2管理到位。领导是前提,管理是关键,乡镇机关档案管理部门应主动与各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村对接,强化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做好乡镇档案归档业务管理。2.4.3措施到位。乡镇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安排档案管理所需经费,优化档案人员配置,加大基础设施和档案管理设备软件采购配备力度,明晰档案管理责任,大力推动乡镇档案规范化,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2.4.4服务到位。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应立足乡镇经济建设、基层管理等工作实际,以及室(馆)藏档案资源,注重档案编研,为档案查询、检索、复制、利用提供各种便利,确保服务到位。
参考文献:
[1]刘轶群.关于做好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兰台内外,2020(22):22—24.
[2]张召尊.浅谈如何有效开展乡镇档案工作[J].档案天地,2019(9):39—41.
[3]杨智.乡镇档案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浙江档案,2018年(11):56—57.
[4]田素萍.乡镇档案管理新特点及对策探究[J].档案时空,2018(4):30—31.
[5]甘宏.关于乡镇档案工作的思考[J].档案,2016(1):59—60.
【关键词】档案资源;乡镇档案管理;作用
档案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从宏观方面考虑,它具有维护国家统一并增强民族团结的作用,有助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从微观方面,即贴近社会民生的日常生活中考虑,它在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想要更好地服务民众,就需要加强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对乡镇档案的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更好的建议,以促进乡镇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一、档案资源在乡镇管理中的作用
(一)档案资源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乡镇人民政府等乡镇机关所存的档案资料,有助于乡镇制定发展规划,更切实有效的落实可持续发展。在攸关民生的征地、社保、低保、婚姻证明、历史政策等方面,档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档案资源对学校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校档案是学校的资源载体,是学校在管理、发展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关系到每个教职工和每个学生的合法权益,是最直接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依据,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还可以全面概括学校各方面的沿革和演变情况。
(三)档案资源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乡镇档案部门具有监督、指导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职责,现今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事业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帮助农民在生产、生活以及自治管理中建立档案服务,不仅仅是保护农民利益和提升农民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法制、文明、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加强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深入彻底宣传《档案法》,增强档案意识
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档案法》进行宣传,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来保证《档案法》深入贯彻实施,让更多人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使乡镇领导更好的认识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乡镇档案资源是国家全部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本着为现实服务的态度,切实抓好档案资源管理等实际问题,并保证工作人员到位、工作经费到位。
(二)建立完善档案体系,加强档案的收集工作,尽量做到不缺不漏
要致力于各种档案文件的搜集与整理,尽可能的对原有档案资料做到不断补充、丰富和完善。同时要加强档案的针对性,使各种类型的问题都有一个有效的档案管理,方便查询和整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三)优化工作环境,提升工作的软环境和硬环境
这里的软环境是指,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工作人员在一个心情愉悦的条件下工作,使其情绪饱满、工作投入;硬环境是指部门机关要舍得必要的投资,硬性设施确保达到规范化要求,使工作人员有专门的铁质档案柜和专用电脑,使档案资源的整理工作不至于因为设施的短缺而无法开展。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要采取多种形式系统的举办乡镇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班,使其更好的学习掌握乡镇档案管理工作、乡镇管理业务知识,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使其更好的应对与时俱进的社会发展,力争以最精神的面貌和状态进入民众的视线。努力造就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乡镇档案管理队伍。
(五)规范化管理,提升乡镇档案资源的管理成效
一方面突出宣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前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在乡镇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到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农讯建设服务中的目的和意义,使得上下形成共识,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对乡镇档案管理取得的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以取得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扩大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促进其在民众间的传播。另一方面,档案资源学术理论的研究部门,要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多搞一些相关乡镇档案资源工作的理论研讨,使研究、宣传乡镇档案工作和发展县市档案资源事业一样,形成具有广泛宣传性和社会性的氛围,更好的指导、推动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第三个方面,县市档案管理部门要强化对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在协调、服务等方面纵览全局,做到心中有数。最后一个方面,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总体把握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目标。
三、结语
档案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镇档案管理在促进乡镇机关发展、学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方面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在其日益发展背后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应引起广泛关注,及时更正,促进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使档案资源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综合档案馆文化功能评估机制研究[J].中国档案, 2012,12(06):12-13.
关键词:财政管理 工作方法 职能转变 服务三农
财政职能是乡镇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乡镇政府拥有对乡镇财政的管理权,另一方面乡镇财政也是乡镇政府的重要财力基础,它保障乡镇政府可以正常履行职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财政政策的不断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政策的根本性改变,使得乡镇的财政管理工作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一、 乡镇财政工作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农村各项税费改革政策相继出台,财政收入中用于发展“三农”的资金规模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大,在这一政策下,农村的公共服务的建设内容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乡镇的财政工作范围也开始逐渐扩大,工作量越来越多。但目前乡镇的财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弊端,例如资金的支出管理工作不到位,服务滞后,工作效率低下以及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办法等。因此为了更有效的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快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需要进行积极的转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使得财政职能切实得到发挥,从而推进乡镇的建设。
二、 乡镇财政在履行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组织收入职能
第一、乡镇财政与税收机构分设,致使乡镇财政在对税收的组织协调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乡镇地税系统按经济区设置,实行垂直的管理和领导方法,一般几个乡镇设置一个地税所,而财政部门则是在一个乡镇设置一个。第二,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各乡镇普遍存在税收征收秩序混乱的问题,财政收入征收的成本偏高等问题。第三,社会抚养费在乡镇的非税收收入中占据较大的比例,而要对社会抚养费足额征收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村级组织,为此还需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来鼓励和调动村级组织的征收积极性。
(二)预算职能问题分析
在现阶段,财政预算的管理范围还没有覆盖所有的收支项目,另一方面,乡镇财政对预算的执行和管理工作约束不够严格,致使财政预算的管理职能发生严重的削弱。例如计划生育收入就是游离于财政预算以外的资金之一,计划生育收入一般由村集体或乡镇的有关部门管理。这种分散的财务管理方式,致使资金的效益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还造成财政资源的配置能力发生严重下降。
(三)乡镇财政的财力保障度较低
目前乡镇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作为乡镇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的税收收入又因为税源基础的薄弱,致使乡镇财政的财力保障度较低。另一方面,乡镇财政的监督管理职能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村级经费的管理工作很不到位,缺乏对村级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范围越来越广,保障的标准也有所提高,乡镇财政在对这一部分资金进行审核时,很难做到有效的监督。
三、 发挥乡镇财政职能的有效措施
(一)正确定位乡镇财政的职能
随着社会形式的改变,乡镇财政工作也要积极转变思想和工作方针,正确定位乡镇财政的职能。目前社会各方面对乡镇的财政职能认识还不是很到位,思想认识上还没有达到统一,对乡镇的财政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先从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上进行改进,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通过对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与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分析,来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正确定位乡镇的财政职能。
(二)明确乡镇财政的工作任务,正确发挥财政职能
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以及农村税费政策的不断改革,乡镇财政的工作任务也因此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但乡镇财政的工作量并没有随着农业税的取消而减少,相反财政职能在各项惠民政策出台后还有所增加。因此,乡镇政府不仅要积极地转变传统工作的重点,还要尽快把握各项新任务工作的要点和特点,及时调整工作方针,明确乡镇财政的工作任务。
(三)加强农村财物监管,完善乡镇的财政职能
乡镇财政的职能一方面要妥善的管理好上级政府安排的各项惠民补贴资金外,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财政资金的正确配置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监管,乡镇财政为更加稳定地发挥其职能,要在原有的村财乡管基础上,继续推行农村的资金管理工作,努力将包括村级经费在内的资金集中到乡镇的财政管理工作中。
(四)提高乡镇财政管理队伍的建设
加强乡镇财政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发挥财政职能的基础。在乡财县管的改革工作中,将乡镇财政管理人员直接划分到县财政局的管辖范围内,乡财县管办公室直接监督和管理乡镇财政业务,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乡镇财政人员的稳定,并对乡镇财政进行有效的监管。但另一方面,乡镇财政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尽相同,例如学历层次、专业技能,因此工作成效和管理的力度上由于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差异存在巨大的差距。加强对财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四、结束语
财政职能作为乡镇职能的重要一部分,关系到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必须积极改进乡镇的财政管理工作,有效的发挥财政职能,推进乡镇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诗举.主体功能区建设背景下的财政职能[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10-11
[2]焦丽.促进经济正义乃财政之根本职能[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7):34-35
关键词:基层财政所(乡镇) 规范化工作的分析 现状
1 基层财政所(乡镇)现状
目前,我国乡镇财政所的现状比起以前来说大有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乡镇管理总的来说并不容易,财政管理工作更是需要管理人员认真对待,一点都不能马虎,对于规范化工作来说,都还有一定差距,一个乡镇的财政支出能力是一个乡镇生活水平最直接的表现,所以说,搞好基层财政所规范工作,是每一个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1.1人员现状
不管是乡镇还是省市,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我国官员和干部一般年龄都偏大,很少有年轻的财政人员和官员干部,社会在进步,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财政部分管理人员年龄的老龄化却越来越严重,新的体制和环境需要新的思想观念来执行,旧的管理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和乡镇发展的步伐,新的一代有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新人旧人观念不统一,所产生的想法也就很难共存,有时就会造成管理混乱的现象。还有的乡镇财政部门管理人员不足,财政工作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会需要更多的工作者,由于乡镇部门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有些人不愿意到乡镇的财政部门工作,所以就会造成财政管理人员不足,这些现状都有待改变。
1.2工作状态现状
由于乡镇财政部门缺乏工作人员,有的地方会造成人员工作分工不清的现象,有的一个人同时担任几份不同职责的工作,在这种话情况下就容易造成为了达到工作目的而草草了事的现象,财政是一个需要人员高度认真对待的部门,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一部分乡镇由于地方小、人员也相对较少,有的工作者有能力,但受到条件制约也发挥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些相对的制度来改变这一现象了,合理分配工作,减轻工作者的压力,规范工作,对于一些工作能力强的人员,要加以任用,改变以往工作状态低下的状况。
1.3管理现状
乡镇管理监督的力度一般比不上省市,也少有上级官员下乡监督实施工作,甚至有的监督人员对所有的事都持有坐视不管的态度,这对财政监督工作来说是监督的一大漏洞。乡镇的监督管理人员一般不会主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觉得反正也没人管,自己也不愿意管太多,对于比自己职位高的人员更是不管不问,轻管理一直是基层管理的一个惯例,再加上监督机制的不健全,这就无形中给那些不负责任的人一个可乘之机,监督管理工作也是乡镇财政规范化工作重要组成之一,财政工作者不仅需要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负责,监督管理工作更要规范化。
2 规范化工作的分析
2.1应提高财政工作者综合素质
近几年财政政策和相关业务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的改革措施与新的政策也在不断改变,这对财政工作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财政工作部门离不开会计,然而现在专业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综合素质高的工作者少之又少,有的会计工作者甚至是半路出家的,原来对于会计行业一窍不通,由于乡镇地方小,专业才人又缺乏,这就给那些不懂会计的人一个工作的机会,但这些人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专业能力差、不明白自己工作的性质,自身素质较低的状况,对于这些人员,财政部门要及时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了解业务流程,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自身素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工作者。
2.1明确乡镇财政职能
要明确乡镇财政职能,需要重新定位乡镇财政管理的职能、机构性质,明确乡镇财政人员身份,乡镇财政的职能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服务、管理和监督[1]。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设置乡镇财政部门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帮助人们处理财政方面遇到的问题;管理就是管理好人民的财政,管理好财政人员,只有财政工作者有了较高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管理和监督是分不开的,有管理的地方就有监督,监督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共同做好财政规范化工作。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最基础的财政管理部门,整体的业务水平也与省市的财政管理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基层财政所的工作更为繁琐,更需要工作者规范工作性质,提高工作效率。
3 结语
按照我国城乡居民划分比例,乡镇居民所占的比例还不不小的,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乡镇财政管理也有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构,但有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还有待改善,基层财政管理最为基础,却是乡镇财政管理所不能缺少的,财政工作者应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新的知识,不断为自身充电,打造适合现代化发展的现代新型财政管理者和工作者。
加强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民警执法水平
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的观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治意识,为新阶段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并要深化交通民警岗位教育培训体系改革,培养民警具有良好的政治、道德品质,掌握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综合执法技能,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大依法治警的力度,以警务公开为重点,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交通违法“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定期组织执法检查,认真开展执法考评,拓展和规范警务公开活动,要认真抓好交通事故公开处理制度、听证制度、执法告知制度和警务规范制度的落实。此外,要加大明查暗访、现场督查及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强化民警的服务意识,建立和拓展新型的警务公共关系,树立交通民警良好形象。
建立政府主导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工作局面
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委政府对辖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导作用,只有争取到了基层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交通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建立严格的督导考核机制,才能全方位地调动基层的社会力量来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弥补交警部门在警力、财力、物力上的短板。如农村交警中队在今后工作中不能只靠交警单兵作战,而是要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动村居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积极性,鼓励群众参与到交通实践中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又如社区、学校、企业等交通管理工作,也要顺势而为,在当地党委政府重视的前提下,积极协调当地公益人士、社会志愿者参与到交通管理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局面。
强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是积极推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新机制的建立。二是充分发挥公安交警部门的职能作用,主动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积极推进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科学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规律,研究制订预防交通事故措施并狠抓落实的同时,要充分依靠政府,凝聚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对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的整治。三是要切实整合现有警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把警力、物力投放路面,投放人多车多的国省干道等重点区域,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和上路民警的管事率,依法严查严处各种危及交通安全的违规违法,突出警示震慑作用,维护正常的行车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四是大力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即在乡镇人民政府设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站长由乡镇领导兼任,配备2至5名“交通安全员”,由乡镇相关部门在职人员兼任;行政村组建“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负责人由村干部兼任,聘用2至3名“交通安全协管员”。目前,兴国已经在全县24个乡镇建立了交管站,292个行政村建立了劝导站。这样既可弥补公安交警部门警力不足,管理不到位,农村驾驶人脱管、漏管的问题,又能起到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最佳效果。
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应对“互联网+交管服务”新要求
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在国省干道、城区重点街路,完善一批电子警察、测速装备、交通安全监控系统、警示提示宣传系统等科技强警工程,提高交通管理工作科技含量。二要加大对边远农村地区道路基础防护设施和科技预防交通事故方面的投入,使边远地区交通科技管理工作与城区交管科技化、常态化协调发展。三要与时俱进,充分适应“互联网社会”形势下的交管服务新需求,强化队伍两个素质建设,特别是一线窗口民警的相关业务知识教育培训。四要加大与互联网、移动通信服务商家的合作力度,做足大交管基础数据,应用和服务于实战要求。五要建立专业的建设、运作机构,构建多位一体的“互联网+交管服务”新的运作模式,加强宣传思想发动,真正让广大交通参与者享受“互联网+交管服务”模式下的优质、便捷和高效。
创新宣传方式手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积极建立完善县(市)、乡镇、村三级交通安全宣传网络,在乡镇、行政村、单位、学校探索建立专兼职交通安全宣传员制度,在行政村、学校、企业和公共场所增设宣传橱窗或板报,在重点集镇和学校设立宣传教育活动室,还可以借助乡镇政府、派出所的宣传教育平台,适时将典型事故案例、交通事故处理方式等通过广播、横幅、刷宣传标语以及板报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扩展交通安全宣传阵地。
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补优势,增加媒体随警作战、现场直播、深度报道的频次,定期曝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聘请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士担任文明交通形象大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扩大宣传的影响力。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基A设施和安全设施建设。在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建设和改造上充分考虑农村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逐步提高道路建设等级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水平。
(一)广度上存在管理盲区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多数乡镇都实施了财政财务管理改革,但由于各地区对这项改革任务的认识不完全统一,再加上社会舆论和外部阻力影响,仍有少数乡镇没有进行财政财务管理改革。在实际的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着重关注两点问题:第一,硬化预算约束。很多乡镇的财务管理存在超预算支出和超进度支出的款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对预算指标控制不严格所造成的,而对于这类超额支出及任意举债行为,财政管理部门必须予以坚决制止。第二,监督财务核算。当前大部分乡镇都建立起了财务核算的监督机制,但监管措施不够充分,对此,乡镇应建立更全面的监督体制,同时采取全方位的监督措施,有效防止核算监督工作流于形式。
(二)管理力度上有所欠缺
由于乡村点多面广,其专项资金使用状况的跟踪监督工作很难落实,长期存在监督主体不明确、监督不严格、措施不到位的问题。甚至有些乡镇在专项资金下拨之时就缺少监督,事中和事后监督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三)监管上缺乏内外联动
财政内部信息不够畅通,县市区的财政政策不能及时下达,导致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对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无法全面准确地把握。另外,乡镇干部的支持和配合对乡镇的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有些地区的乡镇基层干部不能很好地配合财政管理工作进行,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确存在难度,另一方面则是乡镇财务监管缺乏内外联动机制。对于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仅靠财政管理部门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其他部门的力量对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和妥善的处理。
二、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对策
(一)完善乡村财政财务管理体系
完善乡村财政财务管理体系首先要给予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充分的财政支持,促进其自身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实行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并推行“村账乡镇服务”,实行委托记账制度也有利于加强乡镇财政管理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全面监督,从而更好地控制预算指标、监督财务核算工作;再次,要对财政补贴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充分利用管理体制改革和记账的机会对财政财务进行规范化整顿;最后,财政管理部门可以制定适当的奖励制度,对于及时控制债务并消除债务的管理者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的有效执行促进乡村两级积极解决长期债务问题,使其在财务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能够大力削减债务,化解风险。
(二)加强乡村财政财务管理监督
第一,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乡镇分类,给不同类别的乡镇制定不同的预算标准,对各项预算进行细化分析和综合处理。第二,财政部门在执行预算时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和程序进行,加强执行过程中的约束力度。第三,大力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掌控并跟踪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都给予严格监督,坚决防止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尤其要强化惠农补贴管理。定期开展财务专项督查工作,严控监督程序,强化监管责任,把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落实到财政性资金监管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效。第四,建立乡村财政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目标考核,对乡村每个月、每个季度和每年的资金使用情况都进行绩效考评,并及时反馈考评结果和管理意见。
(三)强化乡村财政财务管理信息化
首先,财政部门要健全管理制度并规范管理程序,对涉及财政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都进行民主化、规范化管理;其次,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整个乡镇村的财务管理网络,借助信息技术、移动互联有效提高行政效率,并在软件程序中设置关键节点以固化相应的管理流程与控制标准,促进财政财务规范管理;最后,要建立财政内外部门的信息流畅沟通机制,协调多方管理。尤其是与乡村两级干部相关的事务,要着重强化乡村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明确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责。
(四)提高乡村财政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要加强乡镇财政财务队伍建设,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学习讨论活动,促进不同地区的财政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另外,要进一步明确乡镇财政干部的公务员身份,还要重视其待遇问题,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财政财务管理人员前来任职。
关键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1
1 加强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农机管理机构中的人员编制越来越少,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者,而且是农机化新技术在基层的传播者,是农户和农机部门的联系者,是正确指导农机手掌握农机新技术的良师益友,他们最了解当地农业和农机化发展现状,也最懂得农民的需求,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决定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和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乡镇农机管理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
随着农机化的发展,相应地对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进步,加大农机技术推广已成必然。机构改革在不断深化,乡镇农机管理机构所承担的农机技术推广任务并没有因为机构改革而减少。而且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农机技术推广任务不断发展变化。这些技术也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涉及到现代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一项农机新技术的实施推广都离不开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参与,对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来说,掌握好农机技术比以前更加重要和紧迫。
2 乡镇农机管理部门面临的问题
多年来,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多数乡镇农机管理机构都进行了重新组建,有的虽然保留相对独立的农机管理机构,但真正从事农机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只有几个人。有的成了乡镇综合性管理机构,既负责农机管理工作,还负责处理其他涉农事务管理;乡镇农机管理机构保持相对较好的地方还有专人管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但是有些乡镇农机管理机构中是一人身兼数职。一些乡镇农机管理机构由于受当地政府直接管理,工作任务有时要服从当地政府的工作安排,农机管理工作没有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体现乡镇农机管理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乡镇农机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造成实际从事乡镇农机管理的人员在农机化新技术方面的业务知识反而不熟悉。
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乡镇农机管理机构新进人员较少,导致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虽然最近几年乡镇也招考了不少工作人员,但是在人员招考中真正具备相应农机专业技术的人员还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造成原来机构改革留下来的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不能满足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新进入的农机管理人员又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并且,乡镇“多站合一”后,对农机技术推广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要求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不能仅限于熟悉某个领域,要能够胜任综合性的农机管理和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3 加强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的建议
3.1 健全培训管理制度
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第31条明确规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县级以上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有计划地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专业进修,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各级农机部门和农机技术推广单位可制定培训方案,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计划,逐步完善培训制度。通过培训规划,对乡镇农机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重点的、系统的技术培训。
3.2 创新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应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聆听专家授课,举办培训班和技术讲座外,可针对当前农机化技术适当多增加一些现场作业观摩,由专家现场操作讲解,易学易懂。同时,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制成通俗易懂的光盘,直观性强,可以随时播放观看,成为身边普及农机技术推广的专业老师。
3.3 拓展培训内容
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不能滞后于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每项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前,要让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知识及时得到更新,真正成为该项农机技术专家。出现了新机型、新技术,及时调研示范,时机成熟及时培训。对于重点机具,关键技术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邀请有关企业中的技术骨干人员一起探讨学习。在培训内容上,除了传统的农业机械技术专业知识外,还要把相关的农业农艺技术知识也要加进来,让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对农艺知识也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以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的把农机农艺融合起来。
3.4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