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7:1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核电市场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重庆水泵一跃冲天的背后,是14年自主创新的坚守。
瞄准目标
“研制上充泵,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我们精心瞄准的项目。”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晴说。
1995年陈晴走马上任时,账上资金只有两万元。面对窘况,陈晴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干部职工讨论发展思路。
“金字塔理论显示,处于金字塔底端的产业需求大,但是竞争者多;处于中高端的竞争者少,上坡难度大,但利润高。”在他的启发下,干部职工最终认准一条道――走自主创新的研发道路。“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干,我们紧盯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开发什么。”陈晴说,“我们每年坚持把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国外占据垄断地位的产品就是我们研发的方向。”
在查阅核电站用上充泵资料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事件深深震撼了陈晴:“当时有八吨多的强辐射物在事故中泄漏,如果使用了上充泵,就能有效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上充泵,是压水堆核电站安全的关键设备,俗称为核电站的“防爆员”,在核反应堆内部出现停机、高温等意外时应急冷却,向反应堆快速注水防止爆炸,在平时则担当循环冷却供水的角色。
一种深深的责任感涌上陈晴的心头:过去,该产品仅有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能够制造,中国核电站使用的上充泵全部依赖进口,最贵的一台卖到了7000万元!“这就是我们研发的方向。”陈晴瞄准了目标。
自主研发
启动上充泵项目之前,新组建的研发团队曾小试牛刀。
昆钢距离矿区有178公里,过去矿石都是靠汽车运输到炼钢车间,每吨运费高达132元,且沿途污染严重。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市场人员反馈信息后,重庆水泵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输送泵,不仅让昆钢的每吨矿石运输成本降低到30元,还解决了污染问题。更令人兴奋的是,这项发明打破了荷兰公司对这一技术数十年的垄断。
“这次成功,让我对研发团队充满了信心。”陈晴坦言,“我们有信心搞出中国的上充泵。”
从2005年开始,重庆水泵向上充泵发起冲锋。
“上充泵是公司成立以来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项目,前后历时四年。”公司总经理赵自成说,“我们没有摹仿国外产品,全靠自己摸索。”
在四年时间里,研发团队光模型就做了200多个,实验失败了数百次,耗资8500万元。“我们也走过弯路,到2007年才发现原来的设计方案行不通,只好推倒重来。”赵自成说,“在科学面前,掺不得一点水。”
2008年重新设计方案,对关键技术反复攻关,到年底终于获得重大突破。2009年6月,上充泵样机获得国家核安全局审核通过。消息传到公司,研发人员相拥而泣。“这是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将打破国外对上充泵的垄断局面,而且在安全的可靠性上我们更有把握。”想起那一幕,陈晴两眼噙满泪水。
前景看好
上充泵研制成功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海外引发“蝴蝶效应”,国外上充泵供应价格立马从3000多万元下降到1500万元左右。
“重庆水泵厂的上充泵投入市场后,每台价格只有1000多万元,能降低上充泵的采购成本50%以上,凭借良好的性价比优势,有望迅速占领并垄断高端市场。”陈晴对上充泵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他算了一笔账:根据国家发展核电站的战略部署,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建设50座核电站,每座核电站按两套机组、每套机组配套三台上充泵,就有300台上充泵的需要量,蕴藏着近百亿元的市场。“而目前国内仅我们能制造,重庆将成为国内核泵的主力供应地!”陈晴自豪地说。
“通过14年的自主创新,我们累计申请各种类型专利32件,有多项产品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和封锁。”陈晴说,“对知识产权的良好运用,不仅让企业跻身于同行业的前列,也让企业获得了高速发展的机会。”
趁全球金融危机之机,重庆水泵正积极扩充产能,抢占市场。
位于沙坪坝井口工业园区的新厂区,占地12.8万平方米,年产能为900套水泵,将形成十亿元左右的年产值。
重建于德阳市八角新基地的东汽,整体生产状况都有了明显提升,在全球发电设备制造业中又重新展示拳脚。东汽建厂迄今发电设备总产量累计超过了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备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今年一季度,东汽完成工业产值23.5亿元,完成产量564.8万千瓦,表现出了良好的势头。
东汽是如何在灾后的重建中进行转型的?同时,在产品和产业布局中,它又有哪些新的变化?为此,《能源》杂志对东汽总经理张文峰进行了专访。
结构性调整
《能源》:与过去相比,东汽异地重建之后,不仅厂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在内部的产业结构中是不是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张文峰:中国的国有企业,包括我们东汽,通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引进、消化、吸收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面临的是创新的问题,目前我们建立了很多产品创新的实验室,包括燃机压气机实验台、6兆瓦大功率风机试验台等。此前,东汽按照公司“十二五”目标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规划了产业,重点是在做好、做精“火电、燃机、核电、风电”四大基础板块的基础上,培育新的支撑点,其中包括工业透平及电站服务两大辅助成长性板块。
随着近几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东汽在产业构成上也有明显变化。以2013年为例,火电项目约占东汽销售收入的46%,风电约占31%,燃机约占8%,核电约占8%。工业透平小汽轮机主要针对化工、电站的余热利用,也占到了销售份额的4%。
《能源》:我们听说东汽有“四大发明”,主要是什么,是基于哪方面的考虑?
张文峰:面对当前整体的经济形势,针对火电,我们正在研究大型清洁、高效的产品。说发明,谈不上,更多的还是一种创新。主要是针对66万千瓦和百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在原有的基础上,推出我们的新机型。从而更多的提高经济性能、降低热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一是万州的超高压机组,技术上采取了节流配汽的方式,每度电的热耗预计可以降低100到200千焦。我们在浙江能源的百万千瓦机组也采用了此技术,其中高压缸的效率预计可以提高2-3%以上。另外,我们与华润电力合作的66万千瓦的项目,对结构进行改造创新,其中筒型缸8年才需要一次大修。与华能合作的66万千瓦二次再热项目,对温度和压力都有要求,预计发一度电的热耗降低200千焦。目前,机组的设计评审已经完成。
这四个项目,都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进一步提高我们机组的经济性。为了这些项目,我们在设计部门采取了项目设计总师制,由设计处的资深专家担任整个设计的总负责人,从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按照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着力提升机组的经济型和可靠性。
依托技术打破垄断
《能源》:我们知道,燃气轮机在东汽的业务板块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份量,目前在燃气轮机领域东汽有怎样的突破?当前汽轮机市场是一个怎样的现状。
张文峰:在东汽的技术进步创新项目中,燃机研发是重中之重。燃机,我们前期是和三菱合作,现在在手和执行完的订单有50多台,其中的国产化率达到了77%,在东汽我们建立了压气机试验台,燃烧器试验台、高温长寿命叶片实验室。5万千瓦的燃机设计已经完成,目标是2015年底出产首台样机。目前,东汽正积极争取国家燃机重大专项,我们已经和中电国际签订了5万千瓦燃机的试验应用协议,从我们进行设计、试验到生产,最终在中电国际进行应用。这对于走出国外技术垄断是有很大作用的。
目前,我们这几家企业燃机生产的高温部件都是依赖进口,人家赚取的不仅是是首台机组的钱,以后机组的维修他们还要赚钱,所以跟中电国际的项目,将使我们真正掌握燃机的核心技术,从而对打破国外垄断也有好处。
《能源》:东汽作为国内核电设备的重要供应商,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对于东汽而言是否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张文峰:核电方面,随着市场的逐步回升,给东汽带来了新的机遇。2011年“3.11”福岛核事故之后,中国核电审批的三个项目(石岛湾项目、福清项目、徐大堡项目)均被东汽收入囊中。作为国内最先具有百万核电机组制造能力和业绩的汽轮机制造企业,东汽率先实现了核电机组的批量化生产,目前已制造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第三代170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
2012年11月,公司在国家第三代核电压水堆示范工程——山东石岛湾CAP1400项目中中标,这是国内首台自主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项目,标志着东汽在核电自主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目前,正在加快对CAP1400核电汽轮机的研发,已成功突破了核电低压焊接转子、高中压焊接转子、1828mm超长末级叶片等关键技术。
《能源》:尽管目前的风电市场陷入低谷,但风电作为新兴能源的一种发展方向,东汽在这方面有哪些优势?
张文峰:东汽始终把发展风电产业作为企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从2004年与德国Repower公司合作,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东汽已具备兆瓦级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整机装配、调试和后续服务能力。东汽凭借多年风电机组生产经验,瞄准海上风机市场,从2009年开始进行5.5兆瓦海上风机的设计和研发,2010年,东汽又开始规划6兆瓦大型风机试验平台的设计,历时一年完成试验台建设,为进行大功率海上风机厂内试验创造了条件。
针对风机市场,东汽近期还开发了1.5兆瓦、2兆瓦及3兆瓦的弱风型、高原型机组。这几种机型专门针对云贵川等弱风地区,需求量高,未来市场前景很大。目前,1.5兆瓦、2兆瓦及3兆瓦弱风型机组已经完成设计,得到了批量的订单,并开始批量生产。
《能源》:随着风电陆地市场趋于饱和,海上风电正在被很多企业所看好,不知道东汽在海上风电有哪些设想和规划?
能源现状新能源产业的优势挑战
一、四川省能源现状
(一)四川常规能源供需状况
近年来,四川省常规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常规能源生产从2005年的8301.07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11691.29万吨标准煤;常规能源消费从2005年的9073.07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15013.97万吨标准煤(表1及图形所示)。根据《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预测,到2015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8636万吨标准煤,而现有能源生产能力不到总需求量的1/2。由此可见,能源消耗存在着逐年递增的趋势,四川能源生产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能源供需存在的缺口越来越大。因此,如何保证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供给,将是四川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四川常规能源结构状况
以2010年为例,四川能源生产结构为煤炭61.20%,石油0.18%,天然气26.64%,水、核电11.98%,而能源消费结构则为煤炭61.72%,石油14.52%,天然气15.53%,水电9.33%。2010年,石油消费缺口最大,天然气有结余。(下图是以煤炭为例)
从煤炭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图表可以看出,消费结构有超过生产结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四川统计年鉴2010可知,四川省能源生产、消费均以煤炭为主,煤炭供给略等于需求,天然气供给满足需求,水电略有剩余,而石油供给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供需缺口最大。因此,要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四川必须走出一条节能环保、持续健康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道路。
二、四川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现状及优势
(一)四川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禀赋
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四川核能
我省发展核电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健全的装备制造的核工业专业配套队伍;拥有规模大、能力强、水平高的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川化机核能公司、德阳二重、长钢、宜宾核燃料厂、长城特殊钢厂、四川化工机械厂等核电设备制造体系。生产的发电机组、蒸汽发生器、汽轮机等设备参与了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充分证明我省核能技术已经达到成套设备的制造体系水平。中国核动力研究所、西南电力设计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掌握的核心技术已经具备自主研发和设计“第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
2、四川太阳能
我省攀枝花市地处我国西部安宁河、雅砻江、金沙江河谷地区,全年睛天日数多,辐射强,年均日照时间约在2300-2700小时,年辐射量属四川太阳能辐射的高值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攀西地区太阳能可开发资源量达70万吨~80万吨标准煤。四川是多晶硅产能、产量大省。目前,四川巨星集团、通威集团、新光硅业、东汽公司、峨眉半导体材料厂、乐山电力、四川投资公司、岷江水电、天威保变等 10多家企业已经形成万吨硅材料生产能力。乐山市,在硅材料及太阳能光伏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四川已规划了成(都)——乐(山)——绵(阳)硅产业带。四川大学掌握碲化镉太阳能制造整套技术。四川省已经建成46座无电乡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kw。
3、四川风能
我国小型风力发电机发电开发应用发展比较快,小型风电技术已商品化,风力发电已初步形成产业。四川省总体上属于贫风区,但是局部地区较集中,初步规划开发的七个风场,主要分布在甘、阿、攀、凉地区的三口河谷,风电总装机容量约达 210万 KW ,力争 2020年建成 100万 KW。代表性风场有:德昌—安宁河谷风电场、丹巴—大渡河谷风电场、茂县—岷江河谷风电场。四川试图开发省内风力资源,装机容量5万千瓦,总投资5亿元,项目选址凉山州德昌县麻栗乡。东汽与德国Repower公司签订了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转让合同,生产MD70和MD77风力发电机组。
4、四川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畜禽粪便、城市垃圾热能、野生或栽培的能源植物如粉葛、麻疯树、小桐子等。攀西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攀枝花市和凉山州、南充市等都是集中生产地;中石油西南分公司、中粮集团生物能源公司都是四川省生物质能发展好的企业。目前,四川开发利用比较成熟的是林木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四川大学等单位利用小铜子树种子提取生物柴油等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初步实现产业化。第一台由机械化生产的玻璃钢沼气池在四川成功面世。四川每年生产薪材约1189.03万吨、秸秆4212.24万吨,人畜粪便量3148.53万吨、沼气约10亿m3。
5、地热能
四川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全省发现温泉(群)354处,地下热水钻孔114个,地热能开发有广阔的前景。地热能开发用途广泛,可用于发电、供暖、制冷、医疗、种植、养殖。川西高原(德格—巴塘—乡城地热带、甘孜—理塘地热带和炉霍—康定地热带)和四川盆地生产地热能的集中地。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地热能开发公司对我省地热能开发有很好的带头作用。总体上,四川盆地地热能开发潜力可观,地热面积136000km2,总储热量6246480×1012kj。加大地热能的开发对我省发电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不可再生性导致以煤、石油为代表的一次性能源的供应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目前,四川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较低,2010年仅为全国人均消费水平2.42吨标准煤的77%。如何改变单一的能源结构形式,促进能源多元化发展,解决能源巨大的供需缺口,更好地减轻我国将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排二氧化碳的压力,已成为我国关注的重点。由此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拥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经济和环境需求
新能源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链长。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产业链上的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提升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四川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省内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能源的供求危机,客观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并为社会创造出了新的就业岗位。新能源的发展对环保的贡献是长期的。核能发电不排放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废气,发展核电有利于保护环境;大力推广使用沼气,不但环保,而且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具有极为显著的环境效益。
三、四川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对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能源法规、政策体系有待完善。还没有形成支持新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经济激励机制。目前,尽管人们对于新能源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规模效益没有得到大家的共识,但是只重视开发,没有关注消费。我省急需一套完善的市场保障机制,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其次,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新能源人才严重匮乏,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口。我省没有现成的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尚不成熟,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的开发,难以满足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产业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
按照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及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的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清洁能源生产代替传统能源,走低碳化经济发展道路,正在成为国际共识和潮流。从四川缺油、少煤、水力资源丰富及具备发展核能的优势等特点来看,根据四川的能源结构特点,大力发展的核能、生物质能、风能,对缓解能源短缺矛盾、优化能源结构和改善环境条件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王朝全,曾婷.新能源产业:四川的机遇、挑战与战略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
[2]杨岐李杰.四川发展核电的可行性分析[J].核动力工程,2003,(04).
[3]陈明道,蔡国印,陈卓,陈果.南阳市发展新能源产业实践与探索[J].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二), 2011.
[4]杜心远,何荣华.四川省新能源发展战略构想[J].商场现代化,2007,(35).
[5]李秀娟.我国新能源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6]四川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有着很大的增长空间。为抑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中国政府正研究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未来将研究开征化石能源消费税,并实现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根据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1亿吨标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2013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将呈现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一、大力发展风能
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中国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再创新高,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也正式起步。“十二五”期间,中国风电产业仍将持续每年10,000兆瓦以上的新增装机速度,风电场建设、并网发电、风电设备制造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市场前景看好。
二、大力发展太阳能
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电池。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未来5年内中国太阳能屋顶电站装机规模将达现有规模的十倍。在太阳能电池方面,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已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
三、大力发展水能
目前,中国不但是世界水电装机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逐步成为世界水电创新的中心。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积极发展核能
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之一,未来5~10年,我国新建核电机组将以每年5~8台的速度递增,成为世界核电发展的火车头。
五、大力发展氢能
在氢能领域,中国着重要解决的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虽然这方面的技术已有突破,但还需要更进一步对燃料电池产业化技术进行改进、提升,使产业化技术成熟。中国将加大对氢能研发的投入,以提高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方面的水平。
大连是继北京、上海、深圳等被跨国公司看好的发达中心城市,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枢纽,大连的区域经济对我国乃至亚洲有着重要影响。区域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实现形式,对全国和地方经济发展都有重大影响。众所周知,大连的港口口岸及航运中心地位是大连经济特性的主要表现,伴随这一经济特色,是装备制造业的兴盛繁荣。在装备制造行业里,通信、电子设备分量不可小觑,仅在大连开发区,电子设备加工类如佳能、东芝、日本电产、欧姆龙、美国莫莱克斯、inter公司,大连德豪光电、中美合资路美芯片等大型合资企业就举不胜举。这样的经济环境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这是地域经济给电子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提供的先天条件。
二、电子系状况
然而,作为职业教育的我校电子专业招生却连年不尽人意,为什么?原因就是电子专业还在应用过去的教学模式、过去的教学目标,仅仅靠培养电子装接工从事简单的生产线作业,必将被新的技术迅速淘汰、被新的人员替代,因为电子技术的发展迅猛,市场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惊人,拿我们的电视机举例,从显像管时代进入液晶时代不过10年,而液晶屏幕的生产线已经更新到8代半,京东方已经在筹资上第十代产品、生产4K电视机了,所以我们的电子专业不能不紧跟形势,再原地踏步。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有过很重要指示,《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要“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所以电子系的改革是顺应形势。
三、电子行业的发展———光电子产业崛起
拯救环境,节约能源,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一项最重要的课题。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积极采取行动,抢占技术与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制定出各项引导措施和扶持政策。2009年10月1日我国政府颁布第559号国务院令,从此,“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新材料、新能源开发”,成为我国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的落实与实施,带动了光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上,美国现在进行的光伏计划就是用高亮度LED代替现有路灯照明,这将节省全美40%以上的电力能源。同样日本进行的国家阳光计划也是要将路灯全部替换成高亮度LED。在能源存储和动力电池领域,天津力神、深圳比克等锂电池的专业开发生产企业等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开发出的锂电池已经进入动力汽车市场。随着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和逐渐枯竭,新的替代能源技术与应用的开发已经成为各国关注重点。前几年日本地震造成的“核电危机”,使得人们对核电的利用更加谨慎,从而给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太阳能作为洁净和无枯竭的新能源被期待广泛应用在汽车、电站、移动建筑设施、建筑一体化等领域。毋庸置疑,光电子技术发展前景无限广阔,产业的发展势必也为中等职业学校打开就业市场,国内现有的该行业的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在迅猛扩大和提升。光电子产业是光技术与电技术的结合,是光与电的有机转化互动。是新兴的技术与产业,是以微电子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光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技术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应用领域迅速拓展,已经成为现在社会的支柱产业。
四、大连市光电子技术产业现状
大连是首批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四家之一。大连经济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花园口开发区拟建设成太阳能产业基地,日本四国电力等九家相关企业即将投资落户,这将在带动大连经济发展的同时,必将带动大连光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大连光电科技领域繁荣兴盛,也为我们展现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学校设立光电子专业提供了无限生机。光电子产业生产投资巨大,用工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技术工人市场前景也随之向好。我们应当充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电子信息专业办成能够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中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基地。
五、举措
随着集成电路、液晶、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及太阳能电池等信息产业投产规模的扩大,从事基本劳动的产业技术工人需求量也在大幅增加,这给职业教育打开就业市场带来的契机,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契机。不同层次的人才对应着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职业院校就从从就业市场现状着手。在这个行业真正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技术工人几乎很难找到,农民工缺乏相应的技术不能满足像因特公司、京东方、上广电、大连路明集团、大连德豪光电这样科技产业的用工需要,从这一点来看,企业需求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型的工人来充实一线生产。因此,今后我们的工作内容是:建立一只以培养受市场欢迎的合格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专业队伍,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目标定位在探索高科技领域技术工人的培养模式,探索理论教学与生产工艺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易于职校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教学规模。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掌握用工单位的基本经营情况,认识熟悉用工单位的开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和人力资源部门达成用工的共识和人才培养计划,确立学科的发展方向,制定专业课程,建立和培养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编写适合职业教育的教材。
六、结束语
在市场前景和政策红利的支持下,国内智能电表的相关企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家:上海安科瑞和江苏斯菲尔。安科瑞已于今年年初上市,而斯菲尔也已过会,即将登陆创业板。同为智能电表行业的标志性企业,这两家公司的投资价值和市场表现将会如何呢?
智能电表行业的背景或许是投资者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首先需要把握的:随着中国提出建设国家智能电网概念之后,与之直接配套的智能电表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智能电能表是一种新型电能表,相对以往的普通电能表,除具备基本的计量功能外,智能电能表是全电子式电能表,带有硬件时钟和完备的通信接口,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等级以及大存储容量等特点,完全符合中国未来发展“节能环保”的要求。根据规划,中国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将安装2.3亿块智能电表。换句话说,在2012年到2015年,中国每年新安装的智能电表将高达到8000万块。而长期来看,全国需要的智能电表达到了5亿块。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电表市场。
斯菲尔:智能电表行业的黄埔军校
斯菲尔电气成立于1998年,在行业中拥有“智能电表业的黄埔军校”的称号。这不仅仅是因为斯菲尔在行业内的时间较长,更是因为很多电表企业也都是从斯菲尔走出去的。事实上,2003年成立的安科瑞的主要高管,原来就就职于斯菲尔。由此可以看出,斯菲尔在这个行业内的资质和经验方面,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也正是因为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斯菲尔一直都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从2011年开始,斯菲尔电气开始参与电动机保护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同时,斯菲尔的产品也顺利通过美国UL认证的工厂审查。美国UL机构是一家旨在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性能的国际安全检测机构,在行业内极具权威,是世界著名的安全认证机构之一。通过美国UL认证,标志着江苏斯菲尔产品在电气安全方面得到了国际权威性认可,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这是是国内电力仪表行业第一家,到现在为止也是唯一一家通过UL认证的安装式电力仪表产业。
安科瑞:后劲十足的后起之秀
安科瑞的成立时间虽晚于斯菲尔,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甚至先于斯菲尔登陆创业板,这给公司未来的发展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从财报数据来看,安科瑞的一些数据甚至要优于斯菲尔。比如在利润率上来看,2009年-2011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为62.05%、63.97% 和65.51%,略高于斯菲尔的同期毛利率:58.81%、59.99%和60.53.净利率安科瑞的优势就更明显,2010 年和2011 年,公司净利率达到了31.35%和26.84%,而斯菲尔为15.35%和15.65%,安科瑞明显占优。
安科瑞明显高于斯菲尔的净利率说明,公司在管理成本的控制上做得非常到位。斯菲尔虽然毛利和安科瑞相差不大,但是较低的净利率说明,在非生产成本的压缩和控制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市场表现:难分伯仲
两家企业如今在市场上的表现都很抢眼,在很多大型工程中都有参与。从公开资料来看,斯菲尔产品广泛运用于奥运会鸟巢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广州亚运城、上海世博会场馆、京唐钢铁、南京地铁二号线、景德镇机场、阿里昆莎机场、浙江三门核电站、南京长江隧道等项目;而安科瑞的产品也被北京奥运工程、上海世博工程、广州亚运会工程、援哥斯达黎加国家体育场工程等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所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项目两家公司同时都有参与。这说明尽管安科瑞和斯菲尔一定程度上在市场上相互竞争,但是由于智能电表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两家公司事实上都有很好的表现。相信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类似斯菲尔和安科瑞的智能化仪表企业会有更好的表现。
关键词:江苏;新能源;电力市场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及路径研究”(批准号:13EYD024);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江苏省新能源发电市场研究”(项目编号:TB20160819)成果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日
一、引言
从国民经济生产的角度分析,能源消费与GDP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数据上看,2008~2014年江苏省GDP由30,981.98亿元增加至65,088.32亿元,年均增幅达12.14%。与之对应的是,电力消费量由3,118.32亿千瓦时增加至5,012.54亿千瓦时,年均增幅6.84%。从总量上看,江苏省GDP与电力消费量均位列全国前列,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从发展趋势来看,2000~2007年江苏省GDP年均增长13.5%。同时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3.3%。能源消费增幅明显放缓,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江苏省能源供应压力,达到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江苏省工业发展起步较早,发展相对稳定,经济体量在国内遥遥领先。目前全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需的一次能源主要依赖外地输入;未来全省要在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基础上继续推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与能源利用方式。
二、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一)光伏发电。2008年,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889亿元,光伏产业产值达780亿元,占比高达87.74%。光伏产业已成为江苏省新能源领域的支柱产业,总产量和产能在全国均遥遥领先。其中,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5%,全国总产量的70%,达1,580MW。同时,各种利好政策不断助推光伏发电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链条已日臻完善,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形成了300余家相关企业从高纯度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集成发电系统设备到光伏应用产品的一条龙产业链,并不断向上下游进行延伸。无锡尚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luto单晶硅电池,其光电转换率已达19%,居世界第一位。徐州中能公司生产的多晶硅成本低至每公斤25美元,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江苏省光伏企业正不断加快自身国际化进程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光伏产业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受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光伏市场迅速萎缩,海外订单锐减,国内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部分企业陷入生产成本高、生产效能低、负债压力增大的窘况。
目前,江苏省的光伏产业竞争非常激烈,而光伏板的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往往需要十亿级的资金量,令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这些企业转而投资于光伏电站建设。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房地产开发的“代建-收购”模式得以发展。中小企业有技术却苦于没有资金,投资者有资金却主要热衷于收购电站。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引导资本与技术相结合,促使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风力发电。江苏省拥有954千米海岸线,沿海滩涂面积达6,500平方公里,而且每年仍持续向外淤涨。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25%,位居全国沿海各省区市之首,近海风电可开发量达18,000MW,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利用难度低。利用多方有利条件,江苏省成为全国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大省。风电整机制造能力高达100万千瓦,风电装备成套机组制造企业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风力发电机和高速齿轮箱、回转支承等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江苏风电生产在进行自主研发的同时引进消化,有力提升了兆瓦级风电机组整体设计与制造技术、重要支撑部件制造技术,从而使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在国内遥遥领先。风力发电1.5兆瓦机组形成批量生产,2兆瓦机组试制成功,3兆瓦机组研制进展顺利。下一步应结合江苏省风能资源、地理条件、土地资源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序发展沿湖滩涂、丘陵山区与地广人稀地带分散式低风速风力发电,就近接入电网,加快实现分散的风能资源就近分散利用。
(三)生物质能发电。农村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农村能源消耗量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生物质能作为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新能源,其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紧张形势下农村能源供应问题的有效举措。以农作物、木材及其废弃物和动物粪便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能源,广泛分布于各农村地区。在生物质能有效转化方面,生物质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远少于燃煤发电,特别是生物质从生长到燃烧总体上对环境不增加碳排放量,生物质气化更是对环境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对消除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科学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提高环境质量,使垃圾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起到了关键作用;农村沼气工程属于清洁生产的重要措施,使农民能够有效转化各种有机废弃物从而得到资源化利用,对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和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苏省生物质能利用以生物质制气、生物质发电、固体成型燃料为重点,积极推广生物质燃气,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加大步子,又好又快推进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进程。
(四)核能、水电、地热能。江苏省的核能产业以田湾核电站为代表,装机容量212亿千瓦,年发电量140亿千瓦时。作为中俄两国最大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已投产运营十余年,为江苏省提供了大量清洁电力,有力助推了江苏省经济的发展。核电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前期巨大的投资使很多企业望而却步。面对广阔的市场,如何进一步激发投资者活力,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核电项目,成为广大新能源民企共同关心的问题。
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能资源并不丰富,但河网密布,水量充沛,可利用这一优势进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已建成的宜兴抽水蓄能电站年发电14.9亿千瓦时,为“削峰填谷”保障电网安全以及节约能源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高热流地热异常带,为江苏省提供了丰富的地热能源。为充分利用地热能资源,江苏省拟开发以温泉和中浅层地温热能资源为主的商业模式。
三、光伏发电成本效益分析
(一)成本分析
1、建设成本。对于商用光伏电站而言,施工建设并持续运营的条件是社会资本的不断注入。光伏电站建设成本高,中小企业难以独自承担。其中,投资机构、电源生产商和发电集团都有通过售电而赚取超额利润的诉求,对我国光伏发电运营模式提出突破性挑战。对于随着薄膜发电技术的应用和储能产品的进步,对于自发自用的用户来说,投资成本在不断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这部分用户一是有较高节能意愿的家庭;二是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单位;三是装机规模较大的工商企业。
2、运维成本。相较于建设成本,光伏发电的运维成本低廉。光伏发电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约为25~30年,每年的运维成本约占投资额的0.5%~1%。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光伏电站一旦建成往往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投资企业来说,运营光伏电站能带来良好的现金流,同时有1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对于自发自用用户来说,满足自身能源供应后,多余的电力还可以并网出售,享受国家每千瓦时0.42元的补贴。在青海省等偏远地区,商业用电电价高达每千瓦时4元,采用这种模式无疑能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对于山区、高原、西北等我国电网欠发达的偏远地区而言,太阳能无疑是最方便、廉价的能源。一个光伏电站或屋顶太阳能发电设备成为了解决用电问题的最佳方案。光伏发电设备能极大地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当地提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并为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模式逐步脱贫致富提供了思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且相应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3、环境效益。利用屋顶、湖面、荒地等闲置空间建设的光伏发电机组不占用土地资源,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噪音。以一个3KW家用分布式并网发电机组为例,在全寿命周期中,除自用外,还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近10万度,可节约标煤35.1吨,减排二氧化碳91.62吨,减排二氧化硫0.29吨,减排氮氧化物0.25吨,以及大量灰渣的排放,从而改善了大气环境,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四、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新能源产业仍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需求。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已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消费方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碳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等许多领域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仍未完全走出“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双重压力。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不仅重视节约能源,还要注重开拓能源特别是新能源的供应渠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新能源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是江苏省新能源产业的一个明显特征。一方面以无锡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在新能源,尤其在光伏产业的市场中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苏北地区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以多晶硅和硅制品等原材料生产为主,技术性和创新性不强。在光伏发电领域,应根据江苏省太阳能资源、地理条件、土地资源以及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情况,以规模化与分散化相结合。构建以并网光伏电站项目为主、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辅、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示范,太阳能光热利用为补充的利用格局。不断扩大太阳能应用规模,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市场空间。
(三)注意产业链延伸,开拓海外市场。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往往由政府或大型国企主导。与此同时,很多新能源中小企业依靠政府补贴生存,呈现出畸形发展的现状。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下,如何让新能源中小企业有独立造血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新能源,很大程度上是对环境保护的需要,但在某些地区却是刚需。如我国的偏远地区和非洲、东南亚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电网覆盖率低。在没有电网覆盖的地区,新能源发电就成为解决用电问题的唯一方法。此类新能源工程以光伏和风电为主。为了解决发电不均衡,尤其是夜间和无风天气的用电问题,新能源发电设施往往要配合储能产品使用。产业发展有待提高,储能产品所发挥的作用对新能源产业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储能产业较为混乱,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一方面在发达国家,“新能源发电――储能产品储电”模式已成为绝大多数新能源用户的标配;另一方面我国这种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在传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需求趋于饱和的今天,应鼓励新能源企业延伸其产业链,着力研发高端储能产品。如发展化合物薄膜、晶硅薄膜、锂离子、钒液流、钠硫等电池储能技术。向新能源成套装备研发领域转型,积极顺应国内外需求。
(四)提升新能源企业整体质量,注重行业品牌建设。依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相关准入条件,对现有企业逐一进行审查,坚决淘汰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引导企业提高现有产品技术水平,加快研发新型技术产品,鼓励现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做强做大。鼓励现有优势企业对规模小、无知名度、无研发能力进行兼并,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现有优势企业间开展战略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鼓励现有企业引入全球知名的新能源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利用知名企业的产品、技术、品牌、营销、管理等方面优势壮大自身。
(五)严格落实环评制度,杜绝以环保的名义破坏环境。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往往能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不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而且可显著减少煤炭消耗和火力发电的水资源消耗,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因此往往会忽略项目本身的环保性。光伏硅片的生产会消耗大量能源,风电装置建设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风力发电机旋转的风机叶片可能会对靠近居民区的地方产生噪音污染,生物质能发电尤其是垃圾焚烧发电如果烟气处理不当,会严重破坏环境、不利于充分发挥地热能,同时会破坏土壤周围生态系统。随着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盟对产品环保性的要求日益严苛,产品的环保性往往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瓶颈。因而,需要加强重视施工前做好环评及地质勘探等工作。新能源开发及使用过程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采取相应环保措施,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这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有利于推动新能源企业“走出去”。
五、结束语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江苏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的重要内容,也将为江苏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出重要贡献,其新能源发电市场广阔,优势独特。结合当下电力体制改革,新能源发电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有利于减少常规能源消耗,对于弥补资源短缺、增加能源总量、调整能源结构、满足供应需求、实现绿色经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企业应以自身实际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对投资者,尤其是民间资本加以适当引导,把握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把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江苏省经济新的增长极。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当龄,朱健.江苏能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5.1.
[2]姚晓霞.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J].江苏商论,2010.3.
[3]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苏政发[2009]74号)[E].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5.2.
[4]刘媛,许迎.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4.14.
关键词:能源战略 生物航煤 展望
一、非化石能源面临结构调整
“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下降19.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2.45%,折算为二氧化碳,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进入“十二五”,我国制定了更为全面的节能减排指标,而要实现总量控制的目标,最重要的举措就是“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并加以量化:“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百分之十五左右”。
目前我国对非化石能源的定义主要分为水电、太阳能、风能、核电和生物质能,其中非粮液体燃料和替代石油基的生物基产品构成了发展生物质能的战略重点。除了被大家所熟知的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外,生物航空煤油作为另外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二、中国生物航煤的发展现状
2011年,中国民航局出台了《关于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目标,主要可以归纳为两条:一是全行业能耗和CO2的增速低于行业发展速度;二是到2020年民航单位产出能耗和排放比2005年下降22%。在国家和行业能源政策的大背景下,生物航煤的研发、应用被提上日程。
生物航煤是指由生物质加工生产的、可替代传统航空煤油的液体烃基燃料,具有原料可再生、调和性好、杂质含量低的特点。生物航煤原料来源广泛,动植物油脂、农林废弃物和微藻都可作为其原料,通过加氢技术生产得出。(见下图)
为了应对传统航煤价、量双升以及航空业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增加(特别是2012年围绕欧盟征收航空业碳排放税的斗争),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航煤,中国也不例外。2008年以来,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相继开展了生物航煤的研发工作,从原材料种植基地的建设、炼制设备的改造、试加工生产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中国石油建立了小桐子能源林基地并着手筹建年产6万吨的航空生物燃料炼油厂,中国石化将杭州炼油厂的加氢装置改造用于生产生物航煤并已经开始了以微藻为原料的技术开发。2011年,中国石油与民航局在北京进行了首次航空生物燃料验证飞行。2012年2月,民航局受理了中国石化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适航审定。目前,国内生物航煤从原料的采收、加工和储运直至油品炼制和加注使用的产业链已基本勾勒完成。
三、生物航煤的应用前景
1、前景广阔
从全球来看,美国计划到2020年生物燃料将占其能源总消费量的25%,2050年达到50%;欧盟计划到2020年用生物燃料替代20%的化石燃料。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2030年生物燃料占航空燃料比例达30%。
就我国而言,航煤消费量目前保持每年13%左右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国际5%的增长水平,2010年国内航煤消费已达到1800万吨以上。预计2020年中国航空煤油消费量将超过4000万吨,届时生物航煤有可能占到航油总量的30%,生物航煤市场容量将达到1200亿元。
2、制约因素
(1)生产能力不足。按照中石化从2012年开始年产6000吨、中石油从2013年开始年产6万吨来计算,到2020年两家企业的生产能力总共还不到60万吨。这与消费需求相差甚大。况且,一套炼油装置从建设、调试到正常生产,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2)成本问题是我国发展生物航煤的最大阻碍。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生物燃料供应体系,包括燃料乙醇、生物煤油在内的研发和生产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阶段生物航煤成本达到传统航空煤油的2到3倍,真正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需要政府、企业共同来努力。比如,政府投资引导各种生物燃料的商业化,同时在政策上对新能源开发予以倾斜。又如,对可作为多种生物燃料原料的“地沟油”如何加以控制,使其不回流餐桌而流向再生利用环节,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都值得我们深思。
\
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12.
玉屏侗族自治县作为黔东工业重镇,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紧迫任务。
多年来,玉屏县深入实施“工业兴县”和“开放带动”战略,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境内及周边丰富的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现已初步建成大龙、三家桥和卓岭三个工业园区,其中大龙经济开发区是铜仁地区唯一的省级开发区,是全省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目前,逐步形成了冶金工业、有色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建立了以能源、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核心的三大支柱产业体系。
但由于受诸多条件限制,玉屏县很大部分是以矿产加工为主的高载能工业,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形不成竞争优势。同时,多数工业是来料加工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对地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加快转型、加快升级、实现跨越是当前和今后玉屏县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抢抓积极因素乘势而上
玉屏侗族自治县工业转型升级面临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一是有良好的基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现有企业纷纷谋求转型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内生动力;随着加大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力度,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搭建了载体和平台;铜大高速、沪昆客运专线和玉铜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各类生产要素向玉屏县集聚,为玉屏县工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二是有难得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铜仁地委、行署构建“两带两圈”战略体系,将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扶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加大对接央企招商引资力度将为玉屏侗族自治县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玉屏县工业正面临大发展、快发展的新机遇。
三是有优惠的政策。除中央、省、地的各项优惠政策外,玉屏侗族自治县采取“一商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制定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集聚力量实现突破跨越
玉屏县工业转型发展关键要在优化结构、扩大规模、集聚发展和循环利用上实现突破。
一是着力优化发展方式。一方面是做大做强现有工业企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级改造和企业重组,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做好项目储备和推介,提高招商选商水平,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逐步改变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撑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着力优化规划布局。加快工业集聚区规划和建设,重点抓好大龙循环经济工业集聚区、科特林建材循环工业集聚区和农业生态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和建设。通过优化规划布局,实现集聚发展,形成集群效应,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面对媒体,苗连生习惯性地笑笑:“这次赞助巴西世界杯,是我们体育营销之路的延续。巴西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自2010年成为首家赞助南非世界杯足球赛的中国企业之后,英利这家民营企业就引发了媒体铺天盖地的关注,赞誉声有之,质疑声有之,焦点莫过于光伏制造企业该不该选择赞助世界杯这样面向大众的营销方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个中滋味,恐怕只有苗连生自己和他的英利团队才真正清楚。记者从英利处获悉,其自主研发的熊猫高效组件畅销欧美,全年实现组件销售1061.6兆瓦,同比去年增长102%,销售收入达到125亿,一举跨入百亿俱乐部,国内积极支援国家建设,成为“金太阳”工程组件主要供应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树立“责任企业”形象的同时,一举完成近200兆瓦的组件销售,可谓名利双收。
来自英利方面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2月3日至7月22日南非世界杯前后,媒体报道2202篇,“媒体关注度”提升800%,总价值7056万人民币,网站每天平均访问量总共超过2万次,总市值增加6.12亿美元。世界杯后,英利的订单达4吉瓦,并且实现产品溢价,价格上涨3%-5%。英利公司2010年的年报显示,2010全年组件销售1061.6兆瓦,据此可以判断,凭借世界杯的品牌效应,英利至少新增利润超过5000万美元。
市场表现,也许正是为人低调的苗连生对外界各种质疑的最好回应吧。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英利有着清晰的体育营销路线。2006年,为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主赛场凯泽斯劳滕球场安装1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提供球场照明;随后在2006到2007赛季赞助西甲劲旅奥赛苏纳球队;2010年,以全球首家赞助世界杯足球赛的中国企业的身份亮相南非世界杯;今年1月22日,英利又正式成为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的高级官方合作伙伴;6月8日,2014巴西世界杯赞助权再次收入囊中。
在媒体采访中,苗连生说:“欧洲的太阳能市场有50%是居民的屋顶工程,市场越来越细分,自赞助南非世界杯之后,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这次选择赞助巴西世界杯,是我们体育营销的延续,同时也是我们加深英利品牌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培养客户忠诚度的需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认知英利品牌、选择英利品牌!”
能源危机一直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同时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更是为人类发展敲响了警钟,太阳能行业以其独有的优势赢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的光伏消费市场一一欧洲市场,这个消化光伏企业60%以上的产品的地区,其市场消费群体开始从政府主导下的光伏电站建设转向以家庭屋顶安装电池组件消费为主,这要求一直以规模战为鲜明特征的世界光伏产业,开始进入了靠品牌搏杀的终端消费时代。
“经商得有一个‘狗’鼻子,对市场变化感应灵敏”。市场的变化,正是苗连生选择通过世界杯来进行品牌营销的最直接动因,提前布局,借助世界杯赢得品牌推广先机,则是苗对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准确预判。
翻看英利发展家史,这家已经成长为拥有308亿资产,雇员过万的世界光伏名企,一直有着异常清晰的发展思路,这与当家人苗连生对市场的准确预判密不可分。2008年金融危机时英利在其公司年会上率先宣布大幅降价,光伏行业走过暴利时代,正式进入“群雄逐鹿”时代:在光伏行业极其不景气的2009年,强势启动旨在提高转换率的“熊猫计划”,从研发到量产仅16个月,推动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降低;最著名的莫过2009年甘肃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中0.69元/千瓦时的报价。“我们在敦煌项目中报的“六毛九”就是想告诉很多人,太阳能不是高不可攀的贵族,同时也是为了推动行业内的技术进步,让国内光伏发电成本降下来,真正服务于社会。”苗连生说。
而后的一系列动作更是眼花缭乱,在光伏形势一片向好的2010年出奇招,让利9000万美金支援国家“金太阳”工程,苗介绍,当时很多人给他施加压力,尤其是上市公司董事会那边,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光伏今后向屋顶发展的趋势,坚信中国将是光伏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当前面对光伏市场的“严冬”,苗连生召开万人誓师大会大会,向欧洲、美国和新兴市场、中国三大地区发起全面进攻。用苗的话来说,这一刻他等了好久了,之前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布局,为这场最后的“战役”做铺垫,之后,太阳能光伏市场会步入成熟和稳定的发展阶段,逐渐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
关键词硅烷改性聚醚 MS密封剂应用前景
钢材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的特点,因此适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建筑物、高速铁路、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其缺点之一是耐腐蚀性较差。据统计,每年由于金属腐蚀造成的钢铁损失约占当年钢产量的10~20%,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数以千亿计。当前全国各地建造了许多规模巨大而且结构复杂的钢结构厂房、大型桥梁等,如我国的人民大会堂钢屋架、体育馆钢网架、北京鸟巢等。这些钢结构大多暴露在户外,长期经受日晒雨淋,有些钢结构处在十分恶劣的自然条件环境下,如海上石油平台、钢结构桥梁等处在高温、潮湿、高盐分、风吹日晒、昼夜温差大等恶劣环境下,导致其腐蚀现象严重。为了保证钢结构的长期安全有效,必须对钢结构进行长效腐蚀防护。
上世纪30年代以来,金属喷涂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钢结构的防护寿命。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价值低廉、综合性能优越、绿色环保的密封剂的追求在不断加大。
1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的研制
人们致力于开发一种综合性能优良,同时价格低廉且对环境无污染的的新型密封剂。对聚醚进行硅烷改性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1.1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的配制1
硅烷改性聚醚(MS Sealant)密封胶基胶的合成是通过将聚醚端接可水解性的硅烷,按一般制备密封胶的工艺,加入各种填料、增塑剂、除湿剂、偶联剂、催化剂、触变剂和催化剂等,经混合分散制备成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表1-1 密封剂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为提高密封胶的耐候性和稳定性,还需要在体系中添加一些抗氧剂、稳定剂及其他助剂。
1.2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的结构及特点
1.2.1结构
硅烷改性聚醚结构的主链为大分子聚醚,端基是含有可水解基团的硅烷基。具体是由长链段原料与短链段原料聚合而成是一种嵌段聚合物。
它的合成原理是:第一步:以烯丙基聚醚醇、端羟基聚醚等为原料,以二卤甲烷(H2CX2)为扩链剂,以苛性碱作为催化剂,通过扩链反应制得烯丙基封端的聚醚中间体。第二步:在铂系催化剂存在下,通过端硅烷基化反应将精制的中间体与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反应制得硅烷改性聚醚。
1.2.2特点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在结构上继承了端硅烷基结构和主链聚醚键结构(或聚氨酯结构)的特点,性能上综合了硅酮密封剂及聚氨酯密封剂的优点。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力学性、粘接性、耐候性、非污染性、环保性、涂饰性等特性2。
2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的性能优势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具有抗撕裂、耐磨抗穿刺、对基材无污染、耐酸碱、耐有机溶剂、可涂漆、对石材及混凝土无腐蚀等特性,可以有效的减少钢材腐蚀、延长钢材寿命、节约钢材、保证钢结构的长期安全有效。
表2-1 各种密封胶的性能比较
备注:1)疲劳性:对活动接缝的追随性;2)耐候性:密封剂表面对太阳光线曝晒的耐性;3)耐热性:对热经历的耐性;4)周边污染:对接缝周围的污染;5)表面垢:密封剂表面的灰尘沾附;6)涂抹性:对密封剂表面涂抹涂料时的紧贴性、对涂料染性。
表2-1为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与其替代品的性能比较,在过去几年内市场上各种类型密封剂已经逐渐被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所取代,国内国际市场份额直线上升。
3应用前景
3.1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在钢箱梁焊缝中的应用
钢箱梁属于桥梁的主要承重构件,安装施工后难以更换,而钢材在自然界中的腐蚀更是不能避免,在江河海洋等恶劣的腐蚀环境下,钢箱梁在施工过程中更要注意进行防护。钢箱梁的防腐主要采用热喷铝(锌)法、涂料涂层保护及两者的联合防腐。钢箱梁在加工和拼装过程中由于钢板之间的焊缝整形面积较大,车间涂刷的防腐底漆容易被损伤,钢箱梁的加工部位在外界的腐蚀介质作用下非常容易生锈引起腐蚀,从而威胁桥梁的使用安全与桥梁的整体外观。将疲劳性、耐热性好、弹性性能优异、涂抹性好、耐候性好的MS 密封剂填补于钢箱梁的焊缝, 不仅不影响桥梁钢结构应力的释放, 还能有效保护钢结构, 防止腐蚀。同时,MS 密封剂上还可以直接作为外层涂料, 美化钢结构桥梁的整体外观。目前, 广州珠江黄埔大桥钢箱梁焊缝已经使用了MS 密封剂3。
3.2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在悬索桥主缆上的应用
悬索桥主缆是桥梁最重要的受力构件之一,并且是不可更换的构件由预制平行钢丝索股组成,被称为悬索桥的“生命线”。由于悬索桥长期暴露在腐蚀空气中,经受空气中杂质、烟尘、表面沉积物、风雨、阳光紫外线等不利环境的侵蚀,使主缆外层的非金属防护材料发生破坏,引起外层材料的实效,从而使空气中的水分和腐蚀介质进入悬索桥主缆的内部,导致主缆钢丝产生锈蚀影响桥梁使用安全。因此必须对主缆进行特殊防护。国内悬索桥主缆主缆防腐蚀防护基本上采用“防腐腻子+缠绕钢丝+外防护涂层”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腻子材料不同和外层涂料系统组成的差异。
防护腻子容易出现开裂和氧化等现象,嵌缝材料直接暴露于大气中易产生老化开裂现象从而导致主缆钢丝腐蚀,而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相比与传统密封剂的防护效果更佳,防护时间更长。索夹等结构缝隙采用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做防水密封4。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具有一定的弹性, 能够承受住车辆运行引起的主缆振动、钢丝热胀冷缩引起的主缆形变。所以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层对整个主缆防护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3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在栏杆防护系统中的应用
钢结构桥梁多处于临江临海的城市,饱受城市大气、工业污染大气及海洋大气的强烈腐蚀。
钢结构栏杆的有效防护直接关系着栏杆的稳固、使用者的安全及桥梁整体环境的美观。当前,栏杆防护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目前工序一般为除锈、电弧喷涂、涂漆,但是目前对于栏杆附属结构的防护并未得到重视,在桥梁栏杆的伸缩缝处使用MS 密封剂来堵塞,一方面可以防水,另一方面MS密封剂具有相当好的弹性及粘结力,不会随桥梁钢结构的热胀冷缩而开裂脱落,另外MS 密封剂的抗老化性能优良, 可以保证长久的防腐效果。使用MS 密封剂密封栏杆的底座与混凝土连接处,可以防止雨水及腐蚀介质进入栏杆底座,腐蚀底座的钢结构。在螺栓及螺帽连接处使用少量的低粘度MS密封剂密封,再刷涂面漆,既美观又能防止雨水及腐蚀介质进入螺栓连接处,腐蚀螺栓。
3.4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在管道中的应用
国内煤气管道一般采用钢管和铸铁管。煤气的组成非常复杂,由于煤气杂质较多,除了正常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氮气,氧气外,还包含氨,硫化氢,苯,焦油,萘杂质等。根据腐蚀原理,煤气中的这些气体等物质会导致煤气管内发生的酸性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这些腐蚀会使管道造成开裂和局部腐蚀,特别是在管道的接缝处,这些腐蚀开裂会导致管道的破坏从而造成能源的损失。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具有出色的抗磨损、抗氧化和耐腐蚀性性能特点和优异高温抗氧化、硬化或软化性能,具有高化学惰性并且它的优良的性和承载能力,极低的摩擦系数与蒸发损失, 对金属材料良好防腐蚀保护,与绝大多数塑胶和弹胶体相容。
3.5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5
现在汽车制造都朝着节能方向发展,汽车制造轻量化要求很多地方都采用高分子材料和合金材料。密封胶和胶粘剂在汽车制造中应用非常广泛。适合用于气动阀门、气缸活塞的阀体与密封件的动态及密封;适用于变速器排档、减震器密封圈、转向系统,气动设备和气动刹车的橡胶密封件和金属部件之间的长寿命。
3.6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在建筑领域的应用5
聚醚密封剂与石材、水泥砂浆板的粘结效果非常较好,适用于石材间和水泥砂浆板块间的缝隙密封。石材对密封胶的污染性十分敏感,中国出台的《石材用建筑密封胶》(JC/T883-2001)对污染性实验做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因此,绿色环保且固化不起泡的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在建筑领域比传统的聚氨酯密封胶和硅酮密封胶更具竞争力。
它们在以下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复层玻璃用密封胶及隔热窗框用密封胶和防潮垫层板用密封胶等;(2)建筑幕墙、厕所附属设备等处交接头的密封;(3)住宅门窗框四周与砖墙或混凝土之间缝隙的密封;(4)空调及通风通气系统中所有接头的密封;(5)给排水系统中各种材质管道插接口处的粘接密封;(6)地下隧道中混凝土嵌板对接头的密封;(7)屋顶缝隙的密封防漏,地板缝隙的嵌缝,地砖的铺设;(8)供气系统中管道接头及泄漏处的密封;(9)大楼主结构混凝土嵌板间的水平及垂直接头的密封及缝隙的填充。
3.7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还广泛应用于饮水设施、垃圾处理设备等;能源设施:水工设备、水罐、输变电设备、石油精制设备、石油贮存设备、核电、煤矿;大型工业设施:造纸设备、医药设备、食品化工设备、金属容器内外壁、化工、钢铁、石化厂的管道、贮槽、矿山冶炼、水泥厂设备、有腐蚀介质的地面、墙壁水泥构件;公路交通:高速公路护栏、桥梁、船艇、集装箱、火车及铁道设施、汽车、机场设施;海洋工程设施:海上设施、海岸及海湾构造物、海上石油平台等地方。
4市场分析
4.1同类产品市场竞争分析
近年来6,由于我国实行了更严格的环境卫生法规,传统的聚氨酯密封剂由于含有游离的异氰酸酯,而且固化时容易形成气泡,使得其在很多应用领域受到限制,而硅酮密封剂由于撕裂强度低,复涂性差,容易污染建材,使得其应用饱受用户的非议。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兼具了聚氨酯密封剂和硅酮密封剂的优点,抵消了各自性能的不足,具有优良的力学强度、复涂性、耐污性,且产品中没有异氰酸酯及溶剂,是国内外新型弹性密封剂的主要方向。
图4-1是日本建筑市场弹性密封剂的使用量,图中的MS为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SR为硅酮密封剂,PS为聚硫密封剂,PU为聚氨酯密封剂7。
图4-1日本建筑市场弹性密封剂的使用量
4.2市场容量预测
国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在欧美及日本,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以上,近年来上升趋势明显;而我国的硅烷改性聚醚及其密封剂的研发与应用均处于起始阶段,在预聚体的合成、密封剂的制备及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均比较薄弱,由于预聚体的合成技术被国外垄断,所以硅烷改性聚醚的采购价格高,国内尚难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应用7。
随着市场对于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认识的深入和应用领域的扩展,预计从2008年计,产品市场准备需3-5年酝酿期,酝酿期后MS市场的增长速度将高于全国密封剂市场的增长速度,所以保守估计2013年,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产品将以20%以上的需求速度增长,高于国内密封剂,胶黏剂总市场需求量10%的速度。
据统计2012年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市场年需求量为2,500吨,从2013年开始国内市场规模每年增长率约为20%,如图4-2所示。预计到2016年,国内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市场规模可达5180吨,以8万元/吨计,则市场总额达到4.1亿元。
图4-2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市场需求量预测图
5结论
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航空航天、汽车、太阳能、大型桥梁、电梯等行业对高性能绿色环保密封剂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参照日本、欧美市场上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的迅猛发展趋势,我国高性能特种密封材料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深入研究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技术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需求更加迫切。
2、高性能硅烷改性聚醚材料,由聚合物、增塑剂、填料、触变剂、除湿剂、偶联剂、催化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等组成。
3、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具有抗撕裂、耐磨抗穿刺、对基材无污染、耐酸碱、耐有机溶剂、可涂漆、对石材及混凝土无腐蚀等特性,可以有效的减少钢材腐蚀、延长钢材寿命、节约钢材、保证钢结构的长期安全有效。
4、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在日本密封剂市场中长有约45%的市场份额,在欧美占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在我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的市场份额仅有1%,可见我国的市场前景广阔。
5、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可具体应用于桥梁、汽车、建筑装饰、工程机械等领域。
参考文献:
[1]张同标,倪雅,田明明,周,张安永,王晶. 硅烷改性聚合物密封剂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0年12月,第24卷第12期,51-55页
[2]叶青营.端硅烷聚醚密封剂[J].聚氨酯工业,1999年第14卷第2期,1-4页
[3]倪雅,卫丽娟,孟凡浩,王晶,晁兵.MS密封剂在钢结构桥梁防护中的应用.
[4]叶觉明,李荣庆.现代悬索桥主缆防护现状与展望[J]. 桥梁建设,2009(6)
[5]张同标,倪雅,田明明,周,张安永,王晶.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的制备及应用[J].新型建材与施工技术,2012年,24-26页
[6]张同标,倪雅,李建军,方二宝,田明明,王晶. 硅烷改性聚醚密封剂的制备及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
关键词:新兴建材 ;发展 ;未来
中图分类号:K876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目前,我国对新兴建筑材料的研发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逐步兴起,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之下。各地不断涌现出各类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建筑材料。因为原有的一些建筑材料的各类性能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社会的建筑发展的未来综合发展方向。所以说,新型建材的兴起是必然的;对新型建材的开发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平均每年新开工的工程项目有许多,新兴建筑材料的应用也就会越来越多。人们在现有条件之下,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条件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像过去一样,片面地只追求对成本的控制和一些其他重要经济因素。还更多地考虑到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高性能、直至节能环保、功能多样化和智能化等种种和未来相关行业发展密切息息相关的因素。但是一些总体的原则是变化不大的,主要有以下三点:安全性、经济性和节能环保性。所以,总体上新兴建材的发展应该从实际角度出发。以建筑的具体需求和其他各类因素相结合,完成从老旧建材到新型建材的完美转变;跟上未来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工程实际建设的需要。
二、新兴建筑材料介绍
新材料产业是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技术密集度高,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附加值高等种种特点,建材行业的新材料主要涉及新型建筑材料。未来将向多功能、智能化、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一)功能玻璃
Low-E镀膜玻璃是世界公认的迄今最节能的玻璃。目前西欧国家这种玻璃的使用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而我国的使用率不足百分之十。预计我国新增及改造建筑年需外门窗及幕墙玻璃三点三亿平方米,如果有百分之三十使用Low-E中空镀膜玻璃,每年将会有近1亿平方米Low-E中空镀膜玻璃的市场需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T器(TFT- LCD)是目前国际上液晶显T器的主导产品,同时也是支撑中国未来2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玻璃基板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最为关键的材料之一,2008年我国年进口近1 000万平方米,而且还会以每年百分之四十的速度增加。TCO导电玻璃用于薄膜涂层电池基板,薄膜涂层电池今后将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权威人士预测,2010年将达到4 000万平方米的用量。目前Low-E镀膜玻璃、TFT- LCD用玻璃基板和TCO导电玻璃的核心技术基本被国外垄断,这些玻璃产品我国均需依赖进口。因此要研究以Low-E中空镀膜玻璃、TCO导电玻璃和TFT- LCD用玻璃基板为代表的新型玻璃,突破关键技术,开发规模化生产装备,降低生产成本,替代进口,扩大应用范围。
(二)高效难燃保温材料
建筑物的热量损耗有近百分之三十是通过墙体散失的,外墙使用保温材料是建筑物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大规模使用的节能保温材料主要有EPS(聚苯乙烯泡沫)、X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和PU(聚氨酯泡沫)等3种,它们致命的缺陷是防火安全性差,燃烧时烟雾大、毒性大。因此,要通过对有机、无机保温材料的改性和有机、无机保温材料的复合等技术途径,形成导热系数接近聚苯乙烯保温板、燃烧性能达到B级的新型保温材料。我国现已规定了不同区域建筑的保温要求,如果该方面的技术有所突破,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三)重大工程用特种水泥基材料
我国已研究开发了七十多种特种水泥,但实际产量只占总水泥产量的百分之五以下。因此,应针对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进一步开发和生产具有高性能、多功能、长寿命的特种水泥基材料,重点开展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及标准规范的制订工作,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进行产业布局,逐步提高特种水泥基的材料的产量,扩大其应用范围。目前,我国核电工程、水电工程、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和煤炭深井开采等大量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将为此类材料的应用开辟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关于高利废多功能新型节能墙体的材料
我国新型墙体的材料品种多、数量少,缺少主流产品。新型墙体的材料发展趋势是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标,重点围绕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废弃物作原料、并且能源消耗低等方面展开;同时注重与实际建筑相结合,研究应用配套和标准化技术,实现功能与结构一体化。我国到2020年,还将建设300亿平方米的建筑,对于高利废、多功能新型节能墙体的材料有巨大需求。
(五)新型集成房屋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警示我们,应建设节能、抗震、舒适的轻型集成房屋。以预制轻型建材、轻型钢结构为主要材料建造的节能抗震房屋具有广阔的市场。这些建筑材料在村镇建设中也将被看好,会形成一个新兴产业。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我国实际工程的建设量也会越来越大。新兴建材的发展和未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建材的发展方向已经逐步从过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紧跟时代脚步的全新模式。即:节能环保、安全经济、以及多样性,以淘汰过去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综合发展的老旧模式。总的来说,我国在新型建材研发和应用的思路与理念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以弥补我国在相关领域起步较晚的缺憾。另外,从研发者和应用者的角度来讲,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拘泥于刻板的规程;应用创新灵活的理念,从实际角度出发,我国新兴建材产业必将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张明远.未来建筑队新型建材性能的要求[J].21世纪建筑材料居业.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