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骨伤科围手术期护理

骨伤科围手术期护理

时间:2023-05-22 17:1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骨伤科围手术期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骨伤科围手术期护理

第1篇

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损伤性疾病之一,骨伤科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功能康复[1],因此,骨伤科护理在治疗过程中作用重大,特别对骨科合并有其它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骨折合并糖尿病55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护理在其康复过程中作用巨大,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28~75岁,平均56.5岁, 均为原患有糖尿病患者。损伤原因: 跌伤18例, 车祸伤21例, 其它伤16例。55例患者均在内科医师指导用药和调整饮食,控制血糖正常后进行手术治疗。

2.围手术期治疗 术前饮食治疗是保证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效果的重要步骤之一,饮食治疗的目的是纠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并能减少术后骨折不愈合。同时术前根据监测到的血糖、尿糖进行血糖控制,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尽早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的应用须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术中应监测血糖,并注意禁止应用糖类液体,以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后继续监测血糖、尿糖,并根据结果是否给予饮食及胰岛素治疗,术后饮食治疗的总原则是:满足骨折患者的生理需要,保证营养,又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含量, 不致发生餐后高血糖。术后胰岛素的应用根据血糖和尿糖监测的结果进行调整,直到达到满意控制。术前及术后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有利于骨折愈合,并防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3.治疗结果 55例手术患者中有52例在本科治疗痊愈出院(其中3例出现切口感染,均经适当处理后痊愈,3例出现压疮经治疗后痊愈)。其余3例由于血糖升高不能控制, 术后转内科治疗后治愈出院。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血糖升高对骨折患者愈合的不良影响,根据患者伤情、体重等指标制订和调整饮食,进行饮食治疗。由于骨折愈合是一个必须有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微量元素铁、铜、锌等营养素的补充才能完成的复杂过程,所以,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食物组成和分配为: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粮;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20%;脂肪含量约占总热量的25%~30%。同时,主食的分配应定量定时,根据患者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安排。另外,饮食上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注意控制总热量;②多吃富含胶原的食物:包括猪皮、猪蹄、猪尾等,里面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③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④多吃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⑤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降低体内钙、磷、镁的排泄,从而维护骨的硬度,促进骨组织的再生;⑥术后病人在能承受的情况下尽早恢复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对食欲差,不能满足术后恢复需要者,应静脉补充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必须保证每天的碳水化合物在120~150 g。

2.用药护理 护士应了解各类降糖药物的作用、剂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发现有用药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特别注意使用胰岛素的护理:①胰岛素的注射途径:胰岛素的注射途径有静滴和皮下注射,掌握每种用药途径的剂量和方法;②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包括准确用药、注射部位的更换及胰岛素保存等,同时,注意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③胰岛素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包括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及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发现后及时处理。

3.预防并发症护理 ①预防感染:因高血糖造成的高渗内环境抑制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对感染抵抗力,同时血糖、尿糖升高,有利于某类细菌生长,容易引起切口感染,因此应加强卫生宣教,增强抵抗力,一旦发生感染时要及时积极治疗,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本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由于骨折患者术后多数需长期卧床,因此必须加强尿道护理,对留置尿管患者,每日用0.1%新洁尔灭及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每周换尿管1~2次,鼓励病人多饮水,尿量保持1500 ml左右,以达到生理性冲洗尿道,促进尿道细菌排出,预防尿路感染。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并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3~4次/天,每次5分钟,必要时雾化吸入以利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发生。②预防压疮:由于骨折手术患者卧床时间长,翻身困难,骶尾部、足跟部等处易发生压疮,特别对于老年下肢骨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更 容易发生且难治愈,因此,减轻局部受压,使用气垫,经常变换,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健侧翻5°~10°,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位并成一直线,将枕头放于腿下并支持背部,以免骶尾部、足跟部受压。容易发生压迫部位用50%酒精按摩,每日2~3次并垫上海绵垫;减少局部物理刺激,保持床单干燥、整洁。本组发生压疮3例,经积极治疗后痊愈。

4.功能锻炼 骨折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能很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其康复。①术后加强功能锻炼,加强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废用综合征发生,如下肢骨折,指导患者做下肢关节主动伸展和旋转活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②指导患者掌握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的锻炼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同时指导病人出院后3个月定期来复查X线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确定负重锻炼时机。

5.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骨折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负性影响大, 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了解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针对不同情况患者,用其能理解的方式讲解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法及效果,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让患者及家属明确糖尿病患者也能手术。由于老年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思想压力大,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情绪,心理恢复上有一定难度,有报道[2]欲使糖尿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控制,采用针灸治疗调整很有益处,因此有条件的可请康复科协助给予针灸治疗。总之,应把心理康复作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3],可减少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赛小珍.骨伤科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

第2篇

关键词:骨科;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

引言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老年患者在骨伤科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做好他们的护理工作,无疑是骨伤科临床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情况下护理老年病人的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病人,多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的帮助,如何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十分重要。

1 老年人骨伤特点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与关节损伤及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明显的增高,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常见于老年骨质疏松者。①骨质疏松导致骨量减少、骨质量衰退,使骨的机械强度明显降低。骨骼丧失正常的载荷能力,以致较轻微的损伤,甚至躯体自身的重力即可造成骨结构破坏、骨连续中断而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因此,骨质疏松被认为是骨骼功能衰竭的表现。②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是脊柱,尤其是胸腰段椎体,扭闪均有引起,一般第一次轻微外伤,患者仍能站立行走,不甚疼痛,往往失治。第二次再有轻微外伤时,腰部疼痛加剧,摄x线片或MIR检查时往往有新鲜压缩性骨折,又有陈旧性骨折,胸腰段呈后突畸形,其它好发部位是股骨颈部、肱骨外科颈部位、桡骨远端等。③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机制主要是骨量减少、骨质量衰退,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本身机械强度降低,对抗外加应力的功能减弱,遇到超过骨骼机械强度的外在应力,尤其是脊椎骨折,仅由于骨折平面以上躯体自身重力的作用,加之腰部肌肉强力收缩即可发生骨折。所以,患者并无明显外伤,只是腰部闪挫伤即可致脊椎骨折。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除与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相关外,还与暴力大小、作用力的方向及骨折好发部位有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是骨骼本身退化与骨骼外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⑤老年骨折的诊断与年轻人不同,因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差,如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股骨颈的嵌插骨折,因疼痛较轻,甚至不疼,功能受限不明显而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身高变短或者驼背畸形提示存在椎体的楔形变或压缩性骨折,老年人如身高较青年时低4cm以上,则提示存在重度骨质疏松,一旦发生骨折,则是2个椎体或2个以上椎体发生骨折,患者自身躯体的重力作用即可造成椎体的变形与压缩。⑥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不仅治疗骨折,亦要防治并发症,防治结合,估计和预测疗效及预后是老年骨折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因老年人本人及家属对骨折治疗不积极,无信心,不配合等,只有50%的老年性骨折得到有效治疗。对股骨颈、转子部、外科颈骨折一般多采取手术治疗,对胸腰段骨折一般多用保守治疗(卧床休息)。对骨质疏松骨折在常规治疗骨折的同时,选用降钙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3次,每次1支(50u),效果甚佳。降钙素可降低骨丢失,对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有止痛作用。亦可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并配合体能锻炼,增加日光照射时间,增加含钙量高的食物,改善生活方式,预防跌倒等。

2 老年人骨伤的应急处理

一旦遇到骨折,患者首先要做到的是静观别动,尤其不能搓揉。老年人骨伤的应急处理包括:①如有皮肤伤口及出血者,应先止血和消毒及包扎伤口。要清除可见的污物,然后用干净的棉花或毛巾等加压包扎。②四肢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经伤口暴露出来)有出血时,不能滥用绳索或电线捆扎肢休。可用宽布条、橡皮胶管在伤口的上方捆扎。捆扎不要太紧,以不出血为度,并且要隔1小时放松 l-2分钟。上肢捆扎止血带应在上臂的上1/3处,以避免损伤桡神经。③上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硬纸板进行固定,然后用绷带或绳索悬吊于脖子上。下肢骨折可用木板或木根捆扎固定,也可将双下肢捆绑在一起以达固定目的。④骨盆骨折,用宽布条扎住骨盆,病人仰卧,膝关节半屈位,以稳定身体,减少晃动。⑤如果受伤的老人脖子或腰背疼痛,这时要注意不能胡乱扶、抬伤者,一定要保持其脊柱部位处于伸直状态,绝对不能坐起来,以免压迫脊髓造成下肢瘫痪,最好在保持平卧位的状态下送往医院[2]。通过以上处置后,可搬运病人送医院。搬运病人动作要轻,使受伤肢体避免弯屈、扭转。搬运胸腰椎骨折患者,须由2-3人,同时托头、肩、臀和下肢,把病人平托起来放在担架或木板上。搬运颈椎骨折病人时,要有1人牵引固定头部,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然后在颈头两侧用棉衣等固定。搬运下肢骨折病人时,可由1人托住伤肢,其他人抬躯干上担架。上肢骨折者多可自己行走,如需搬运时,方法同下肢骨折病人。

摔伤导致骨折,会造成骨折部位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出现畸形[3]。因此摔伤后不可用力揉按受伤部位,出现肿胀时可使用冰敷。

3 老年骨伤患者护理

3.1 心理护理

3.1.1 文明礼貌, 亲切体贴, 在患者心中留下好印象

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尤其对老年患者, 讲求文明礼貌是护患交谈的原则。根据病情选择好卧床, 搬动时动作应轻盈, 切不可用力过猛, 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1.2 确立远期治疗目标, 做好出院指导

病人要出院了, 并不意味着护理工作到此结束。还要为病人做好出院后的护理指导, 让他们在心理上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4]

3.2 营养护理

骨折的病人由于疼痛,卧床不活动,消化功能不好,可引起身体代谢的变化,最明显的是蛋白质的负平衡。外伤所致的失血也是体内营养的损失。骨折患者饮食有四点禁忌:忌偏食,保证骨折患者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忌食难消化之物;忌少喝水,患者活动少,肠蠕动减弱,饮水减少,就容易引起大便秘结;忌过多食用白糖。在给病人作饮食指导时,要注意病人是否并存原发病.应根据老年人自身体质特点,如合并糖尿病的需给予低糖或无糖饮食.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的病人需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等。

3.3 疼痛护理

3.3.1 保护病人皮肤

保持病人皮肤的清洁干燥及床单的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大小便后应及时冲洗并擦干,使用便器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擦伤皮肤,对病人的皮肤应每日用温水清洗1次,局部皮肤可用50% 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天2次或3次,促进血液循环。但有些部位不主张按摩,如已经出现反应性充血的皮肤,已经破溃的皮肤等。

3.3.2 减少对局部的压力

应用气垫床,并经常翻身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一般2~3 h更换1次,翻身时注意避免直接拖、拉、推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如果病情不允许翻身的,可把手伸进臀下或在骨突处进行按摩,以防止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生压疮。

3.3.3 其他注意事项

对有些和各种原因不能翻身的病人,可采取侧卧位倾斜3O°,对预防压疮较理想。这种侧卧倾斜可消除大转子及骶骨部位的局部压力,采用这种时可在骶骨上、肩胛骨下用枕头支撑保护病人,另放一枕头于两膝之间。不正确时,在骶骨及支撑面可考虑伸手协助,以帮助病人摆正。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病人衬垫应松软合适不要过紧,经常观察局部皮肤和肢端皮肤的改变,以免肢端坏死。对易出现压疮的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7]。

4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4.1 警惕心脑血管并发症

进入老年期循环系统发生明显改变,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脏收缩相对减弱,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出现[5]。此类病人一经住院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 防止骨折延迟愈合

老年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甲状旁腺分泌增高,以及老年人运动量减少,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或不愈合,可给病人服用钙剂及适量维生素D以增加钙的吸收和利用。

5 结语

做好老年骨科病人护理,要根据老年骨科病人的特点,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和疼痛护理,并积极的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这要求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为病人着想,从言谈举止和服务质量入手,充分体现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理解老人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和不便,以周到热情的服务态度、准确的护理操作取得老年人的信赖,增强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11]。

参考文献

1 吕志瑶.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10):1356-1357.

2 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2月

3 刘艳丽,刘丽珍.骨科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J].中国疗养医学,2006,14(2):31-32.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等[1]。以往以保守治疗和腰椎间盘摘除为主要治疗手段。2000年-2012年,我院共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12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4~58岁,病史3~10a。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2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取下腹正中旁切口,长约20cm,自腹膜外将腹腔脏器推向右侧,X线定位后将周围组织分开,摘除髓核,切除纤维环及软骨板,用模板测试大小后,用适宜人工椎问盘及髓核置入并在假体前方置引流管1根接引流袋并缝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因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病人患病时间长,手术创伤较大,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我们应耐心与患者交谈,对症施护。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术后康复程序、注意事项,并介绍典型病例,以消除不良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

(1)术前ld备皮,备皮时防止损伤皮肤;(2)配血800ml,并完善各项检查;(3)为预防感染,术前晚给予抗生素;(4)术前常规禁食水,术前晚及术晨行清洁灌肠;(5)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

2.2 术中护理

2.2.1 该手术是在全麻下进行,应密切观察面色、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出入量。充分考虑大出血的可能,备齐用物。

2.2.2 保持输液的畅通,观察滴速、病人全身反应。防止电烧灼伤皮肤。

2.3 术后护理

2.3.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常规使用心电监护,每30min记录1次。观察液体的量、性质,经常挤压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正常50-400ml/d,色淡红,若引流量>400ml/d,色鲜红,应及时处理。术后24―72h引流量≤50ml可拔管。术后3-5dX线摄片,了解人工椎间盘置换情况。

2.3.2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由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中有可能损伤脊髓或神经根。术后也可能因水肿、血肿压迫脊髓而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因此,要求严密观察。术后要定时进行唤醒试验,72h内定期监测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及括约肌功能。本组病例均未出现异常。

2.3.3 护理。麻醉未清醒者,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误吸致窒息。平卧6h后开始翻身,每2h1次,进行轴型滚动式翻身,防止脊柱扭曲,致人工椎间盘脱落。

2.3.4 胃肠道护理。由于手术牵拉,腹部手术病人在术后12-24h肠蠕动消失,随着木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一般术后48-72h整个肠蠕动恢复正常,开始排气或排便[2],因此,嘱患者待排气后进半流质,少食多餐;术后1周内禁饮牛奶及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导致或加重腹胀[3]。

2.3.5 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是感染和腹膜后血肿形成及脊髓神经受损,人工椎体滑脱。因此,术后要动态观察病人体温及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伤口局部状况(包括红、肿、热、痛等)。人工椎间盘滑脱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及早向病人宣教预防滑脱的重要性,告知具体注意事项,以加强防范意识。本组均未发生以上早期并发症。

2.4 康复指导

鼓励病人早期功能锻炼及深呼吸。24h指导病人做踝关节屈伸运动,3次/d,10min/次,20次/min,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术后2d开始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即绷紧大腿可见到髌骨上移和大腿肌肉隆起,放松时可见到髌骨下移和大腿肌肉隆起消失,3次/d,10-15min/次,40次/min。术后3d开始做直腿抬高运动练习(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为辅),3次/d,10min/次,30次/min。以增强肌肉力量,防止组织粘连。一般行单个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病人,可在锻炼前带上腰围,于术后1周即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下床活动;多个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病人,卧床锻炼1个月左右,可带上腰围,下床适当活动。注意保护措施,活动范围及强度应循序渐进。

2.5 出院指导

指导病人早期不做上身下屈及左右过度扭曲的动作,尽量减少脊柱活动,以便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局部及全身感染,预防感冒及泌尿系炎症。

参考文献

[1] 林振福.骨伤科疾病诊疗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95-97.

第4篇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护理;康复训练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76-02

踝关节是下肢主要的负重关节,其承受的负荷比较大,容易出现骨折,而且多为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因此踝关节骨折脱位是创伤骨科中最常见骨折之一,青壮年最易发生踝关节骨折脱位。由于踝关节需承受全身重量,需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大多极不稳定,如得不到正确及时的治疗,会对踝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易出现踝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而踝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不仅取决于临床方面关节面的解剖复位,也取决于手术后的科学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踝关节骨折病例58例患者。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16-62岁,平均42.37岁。致伤原因:民事冲突17例,交通事故29例,高处坠落11例。闭合性损伤47例,并发性损伤11例。除一例为陈旧骨折外,均为新鲜骨折。

1.2 方法

1.2.1 在5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中,行保守治疗18例,在Lange・Hanson骨骼分型中前四型l、Ⅱ度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对这两型骨折,早期肿胀轻者可考虑及时尝试闭合性骨折常规手法复位的原则进行复位。复位前应根据患者病史特点,结合X线片,分析损伤机制,定时复查X线拍片。

1.2.2 手术治疗40例,对Lange・Hanson骨骼分型中前四型Ⅲ、Ⅳ度骨折、或骨折手法不能复位及复位不理想的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开放性骨折亦在其中。外踝对踝关节稳定与负重和维持距骨正常位置有重要作用,采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或重建钢板塑形后固定,固定后使腓骨下端的外翻角度得以保留,避免了踝穴变窄影响关节活动的弊病。术后三到五周X光复查,观察对位和对线情况,必要时行功能锻炼。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全面检测病人的骨折部位变化,了解病人的心理波动,如损毁关节及疼痛对患者的影响,要让患者全面了解愈合后的情况。对没有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踝关节外伤患者,要积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消除心理障碍,增加患者对医生和护士的信任。对有脏器损伤的患者,要做好家属的工作,配合医务人员和患者,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 术前患肢护理 对于非开放的患肢,除入院止痛,合理诊断,积极配合治疗外,还应做好患肢位置的看护,以防产生入院后的内出血,和不适当的放置所产生的肿胀破坏。对开放的外伤骨折,入院后,应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对仍有出血的患者,应积极协调医护患,立即手术处理,以免感染和再损伤的产生。注意患肢的角度,对合并扭伤角度大的,观察血运情况,嘱咐患者和家属,不要过度搬动,以免损伤增加。必要时行外石膏托搬运,做辅助诊断,如拍片,患肢CT等。

2.3 术后护理

2.3.1 使用外固定器具病人的护理 ①抬高患肢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置于功能位,膝关节略屈曲,以利于消肿止痛。保持患者肢体正确,搬动时托扶足踝和小腿,避免剪切力。②保持外固定稳妥有效。用夹板、石膏固定和跟骨牵引病人按常规进行护理,特别要注意保持有效固定、有效牵引,严防内、外踝及足跟压伤。观察石膏、夹板的松紧度,钳夹、仿手法复位踝关节外固定器等是否滑脱,发现内、外踝有红肿、水泡破溃者及时处理。④告知患者外固定时间一般为6周左右,6周后视骨痂生长情况可去除外固定。夹板、钳类等外固定器固定牢固后,用我们研制的肢体保护架支撑起病人的被毯,防止被毯衣物挂住或碰撞外固定器具而引起病人疼痛、引起骨折再错位,并减少病人担忧。

2.3.2 踝关节骨折闭合整复病人伤肢骨折部位的疼痛,是骨伤科病人最常见的一种疼痛。其疼痛多伴有肿胀,护理给予抬高患肢,早期局部冷敷,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口服和伤科灵、展筋酊等消肿镇痛药物涂擦;此种疼痛一般在麻醉消失后到第一天夜间疼痛剧烈,2-3天递减。告知病人疼痛的规律,术后当天晚上准备休息时可提前1小时应用阿片类镇痛剂如吗啡、杜冷丁、强痛定、曲马多缓释片,双氯芬钾酸片、去痛片等。术后自控镇痛泵的应用解除了经济条件较好的病人的痛苦。

3 早期康复训练

3.1 开放性手术和保守治疗外伤愈合后,均可以在卧床时,行小关节屈曲和大关节协助运动。踝关节骨折保守治疗要根据局部肿胀和皮肤愈合等实际条件,一般6周后开始功能练习,8周后逐渐部分负重行走。如果复位满意,一般4-6周后石膏或夹板固定治疗,12周后部分负重功能锻炼,愈后效果也相对良好。

3.2 对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应早期行康复训练,特别是在手术愈合后,为防止关节固定或黏连,在恢复期克服疼痛的情况下,或是少量疼痛时候,不负重功能锻炼,还能防止患肢肌肉废用性萎缩。

3.3 早期康复应注意点,对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手术后,护理应严格观察患肢活动情况,必要时,提示医生对患肢行X光片复查,以防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而难于治愈。行X光片检查还能有效防止螺钉断裂,通常固定时螺钉自外向内只穿透3层骨皮质。这就考验护理的细致性,和早期康复锻炼的适宜性。另外,对内踝骨折固定,通常用两枚螺钉固定或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来控制骨折块旋转。而后踝骨折,大于1/4,则影响其负重面的25%-30%,不易早期功能锻炼。若患者急于锻炼,护士应耐心解释,并指导其康复时间,一般在16-21周开始行早期锻炼。

4 结 果

经过临床观察在本组58例患者中,病人住院期间不注意摔倒2例,愈合失败进行二次手术。其他56例患者,符合早期康复锻炼条件,依从性良好,护理得当,康复状况良好,康复率96.55%。

5 讨 论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在日常生活中如跑步、跳跃、登山、上下楼梯等动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通过早期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和后期全面专业的康复指导训练,以及强化随访期的康复教育,有效地预防了骨折卧床后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废用性骨质疏松,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提高了疗效;使患者坚持康复训练,提高了自身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亦聪.骨与关节损伤[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26-739.

[2] 葛向煜.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抑郁水平追踪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1):17-19.

[3] 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43.

第5篇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护理体会

胫腓骨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 造成骨折的主要原因有受到暴力击打、高处坠落、滑倒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甚至可能会出现反常活动等[1]。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收治了胫腓骨骨折患者38例,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并配以有效科学的护理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本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进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38例, 其中男18例, 女20例, 年龄33~68岁, 平均年龄(45.5±4.3)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2例, 重物砸伤8 例, 坠落伤8 例。并进行1年左右的随访。

1. 2 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1. 2. 1. 1 术前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对于与手术有关的知识要主动向患者进行讲解, 同时对于手术方法、麻醉方法、手术主要步骤也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 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态度认真耐心,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要积极进行解答。使患者对于自身疾病有所了解, 缓解其内心紧张的情绪, 对于医护人员充满信心,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2]。

1. 2. 1. 2 术前一般护理 在确定手术方式后, 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前按照医生要求对于患者进行相关检查, 并对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 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对于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包扎的过程中, 动作要专业轻柔, 减少患者的痛苦, 在手术12 h前要求患者禁食, 5 h前要求患者禁水, 排空大小便, 对于一些心理特别紧张的患者可适当进行抗炎症治疗和注射镇定剂[3]。对于一些有长期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患者要在手术前按规定进行服药, 防止手术中出现意外。

1. 2. 2 术后护理

1. 2. 2. 1 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要让患者保持平卧的姿势, 术后7 h左右的时间不可进行抬头, 如果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可将患者的头偏向一边。在手术后要立刻对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 而后每半小时进行一次生命体征的检查, 直到患者病情稳定后停止[4]。在这期间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 对于相关数据进行记录,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手术后3 d内患者伤口会有少量渗血的情况, 护理人员要及时提醒医生进行更换敷料, 防止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定期对于病房进行检查并对患者切口进行观察, 观察是否存在渗血的情况, 要与患者积极进行沟通交流, 缓解其内心紧张的情绪。可在病房内播放一些轻音乐, 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 减轻患者的痛苦[5]。

1. 2. 2. 2 术后饮食护理 等到患者术后排气后才可进行进食, 所食用的食物要清淡, 食物要高蛋白、高纤维素且含有钙质, 禁止食用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 同时也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 保持营养的均衡, 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6]。

1. 2. 2. 3 术后患肢的护理 护理人员术后将患者患肢提高, 将其置于海绵垫上, 踝关节背伸90℃, 足尖向上, 保持患肢外展位, 术后对于患者的伤口进行严密的观察, 一旦发现患者伤口出现渗血不止、血色变深等情况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 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患肢周围皮肤和患肢肿胀程度也要进行观察, 给患者患肢进行适当的按摩科促进其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程度, 对于肿胀特别严重的患者可让其口服利尿剂, 必要时予20%甘露醇250 ml 静滴每日一次, 直至肿胀消失[6]。当患者术后麻醉过后要鼓励患者进行膝关节活动, 但对活动量要进行控制, 不能使患者过度劳累。术后第二天可进行肌肉收缩的运动, 手术第三天开始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膝关节、踝关节及足的小关节主动伸屈锻炼, 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练习,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利用牵引床进行上臂锻炼, 为下地用拐走路做准备[7]。在手术2周后患者在巩固原有训练的同时, 要积极拄拐不负重训练向部分负重过渡。2周后开始扶杆做坐位起立与坐下练习, 双足站立做踮足尖、下蹲起立练习, 健肢站立而患肢做髋屈伸、内收外展练习[8]。如果患者只是单纯的骨折的话应尽早进行负重训练, 如果患者是粉碎性骨折的话患者进行负重训练的时间不宜过早。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最好不要让患者产生疲劳感。在手术后7周左右进行X光片复查, 骨折基本愈合后逐步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逐步锻炼膝关节。

1. 2. 2. 4 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进行指导, 如果患者感觉身体有不适的情况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对于饮食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促进骨折的尽快恢复, 出院后1个月、3个月要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检查内固定有无移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2 结果

患者经过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后, 均康复出院, 治疗有效率达到100%, 在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3 讨论

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持体重的主要骨骼, 是附在小腿肌肉上的主要骨骼, 是较为容易骨折的位置之一, 对于该种骨折具有治疗难度小, 但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 患者在骨折后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等情况, 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所以做好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工作具有必要性。本院对其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 采取有效和合理的护理方法, 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综上所述, 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期间的有效科学的护理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恢复, 减轻患者的痛苦, 是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张亚军, 顾彩霞.临床护理规范与常规.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3(2):132-133.

[2] 余志艳.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 25(3) : 193-194.

[3] 腾艳霞, 乔云江.疾病护理常规与常规医疗设备应用.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8(4): 210.

[4] 王玲, 赵华云.中药外洗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后创面感染的护理.护理学杂志, 2007, 22( 12):52-53.

[5] 王淑芳, 周凤.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的护理.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7, 15( 12): 61-62.

[6] 乔玉宁,阚春玲,马宁.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 淮海医药,2009,12(2):312-313.

[7] 向利娟,何谦. 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1例的康复护理. 四川医学,2008,10(4):311-312.

第6篇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6-02

老年人骨质多疏松脆弱,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发人群,经统计调查发现[1],高龄老人该病的发病率更高。老年人的特点决定其活动不方便,而股骨粗隆间骨折让老年人活动更加受限,并且严重者会伴有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目前,临床上有关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比如牵引治疗,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并且疗效并不显著、死亡率高达41%[2],因此逐渐被淘汰。近年来,PFNA和DHS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本次实验主要探讨两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于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范围在70-9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0.3±5.6)岁。按照骨折原因分为交通损伤患者26例、跌倒损伤患者56例、18例。按照按Evan’s骨折分型,其中Ⅰ型骨折15例、Ⅱ型骨折26例、Ⅲ型骨折27例、Ⅳ型骨折32例。将纳入的100例研究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病程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1.2.1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手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检查,注意患者的合并症状,进行硬膜外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暴露患者患侧,开始闭合牵引和手法整复。使用C臂X线机透视复位。在大粗隆顶点近端约3cm处作长3-5cm切口,分离暴露大粗隆顶点,将导针插入,扩大转子入口,在股骨近端髓腔内插入主钉,向股骨颈内钻入导针1枚,测量所需螺旋刀片长度,选择相应的螺旋刀片敲入,取出导针,通过瞄准器在股骨干(主钉远端)处旋入2枚交锁钉固定,取下定位器,拧入主钉近端螺帽,最后分层关闭伤口。因切口小、损伤小,不放置引流管。

1.2.2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使用C臂X线机透视复位的操作均同观察组。患者取平卧位,于大转子下2-3cm向下股外侧做直切口,暴露股骨大粗隆间及股骨干上段外侧部分,钻入直径2mm克氏针,透视满意后扩大针道,攻丝,拧入长度合适的螺钉,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长度的套筒钢板,螺钉固定于股骨干外侧。置入负压引流管,分层关闭切口;引流管48h后拔除。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比较P

2.1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3讨论

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研究中,普遍认为,手术疗法要好于传统牵引治疗[3]。因为手术治疗时间短,患者手术以后能够早期开始功能康复训练,在减少并发症方面有很大改善。长期保守治疗患者只能卧床,褥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尿路感染等等一系列并发症随之而来,但手术并不会带来这些。以往的保守治疗方法中,该病病死率很高,这与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有较大相关性[4]。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手术治疗方法,从材料的改善、仪器设备的操作精细度改善、围术期科学的护理等多方面努力,在该病病死率降低方面做出了不断的贡献。但PFNA和DHS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发现,前者所用的手术时间要显著短于后者,同时这种方法的创伤小,因此术中出血量并不多,相对安全性要高。本次实验结果也表明,前者在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患者创伤方面都要好于后者,这与以往相关报道一致[5]。但DHS的治疗相对也有一定的优势,加压拉力螺钉可在套筒内向外下方滑移,使骨折断端间相互靠拢、嵌插,有利于骨折愈合,符合髋部生物力学要求,且有滑动加压作用,固定牢靠;但对患者创伤较大,血供方面遭到一定的破坏,因此骨折愈合不如PFNA治疗组,愈合速度慢,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PFNA防螺旋刀片实现了一个部件就完成了抗旋转及成角的稳定性,减少髋内翻的发生,对患者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PFNA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中的治疗要好于DHS,患者满意度高,治疗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崔国风,宋维,丛皎,等.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0,6(1):38-40.

[2]魏合伟,乔荣勤,李钊,等.DHS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5(11):57-58.

[3]李焱,徐志强,陈逊文,等.股骨粗隆间骨折四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6(14):1108-1110.

第7篇

第四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征文通知(18)

《中医杂志》创刊五十周年纪念会暨全国中医药发展高级论坛征文通知(61)

补阳还五胶囊中大黄的定性定量测定湖南中医药导报 卓菊(64)

正交试验优选冰片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任卫琼陈维旗廖建萍(67)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徐利刘丽芳(69)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研究进展彭雪和平(71)

偏头痛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曾光郭建生(74)

白癜风的药物治疗进展周平兰欧阳恒王竹鑫(77)

天然澄清剂在中药水提液澄清工艺中的应用颜红(80)

七年制《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学方法组合设计及应用研究苏海涛杨伟毅许少健刘金文石宇雄张葆青(83)

《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征订启事(85)

昔时仲景坐堂处今日名医之摇篮——湖南省中医院(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建院七十周年庆典纪实(86)

快速发展中的浏阳市中医医院(87)

杏林色更艳——慈利县中医医院简介(88)

《中医药导报》栏目设置简介(89)

《中医药导报》2005年征订启事(90)

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找准环节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9005例临床研究石学敏(3)

脑泰方提取物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谭琥葛金文(6)

剪口结扎术治疗混合痔120例多中心临床观察李帅军熊之焰贺执茂李春眉荣新奇李正兴(9)

证素内容的辨析朱文锋甘慧娟(11)

浅谈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思路郭霞瞿岳云王辉(14)

试论针灸的创新与未来张小兰(16)

急症急攻攻其所得——邓铁涛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经验的启示袁长津袁梦石(19)

前列腺疾病中西医诊治之我见贺菊乔(22)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熊继柏(2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临床观察彭筱平(28)

解语丹结合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35例临床观察王玉芬(30)

普济煎液配合放、化疗治疗EB病毒感染鼻咽癌30例临床观察苏旭春肖柳珍刘城林闫冰川孔嘉欣宋先璐陈智明(32)

葛根素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彭运亮任斗(34)

加味黄芪五物汤结合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临床观察李兰芝(36)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临床观察谢宏赞(39)

清咽液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90例临床观察孙一枚孙启春(41)

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银屑病100例临床观察钱方杨志波欧阳恒(43)

中医综合治疗结节性痒疹38例临床观察黎华明(45)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729例疗效观察胡卫国陈坚良杨智广李国富刘忠明(47)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体会郭履成(49)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早期活动的意义向清国唐长友陈松(51)

621例SARS患者首发症状之分析周慎袁长津葛金文晏俊峰肖桂林郭子华闻晓东(53)

同病异治经方应用二则朱崇华(55)

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病三则唐玲(57)

归档病历中护理辨证施护记录分析彭平熊家晖(59)

阶段性健康护理教育在骨科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罗雪娜胡冰陈清秀江柳王彩霞(62)

H22荷瘤小鼠不同阶段及证候的甲状腺上下调高表达基因卢文丽方肇勤潘志强梁超吴中华刘小美侯俐(1)

一种新来源天然冰片对CHL细胞的细胞毒性及染色体畸变作用研究刘洋胡利民李怡岚乔珊珊(7)

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提取动力学参数测定及分析刘文龙贺福元张喜利周晋黄胜陈峰(10)

肾虚矮小症雄性大鼠骨代谢异常及艾灸和运动综合方案干预的研究屈娅婷何军锋张国民喻道贵谭克理(13)

《伤寒学》版本校勘与研究吴忠文吴学珍李永贵聂伟(16)

湖南中医药导报 论卫分证非肺所独有陈卫东谈华群(17)

《傅青主女科》生化汤辨证施药规律初探刘英尤昭玲(19)

浅析《陈素庵妇科补解》中按月养胎法窦宁尤昭玲(21)

《20世纪中医药学术发展概要》评述陈大舜(22)

熊继柏教授治疗妇科疾病点滴经验姚欣艳(23)

联合正清风痛宁莫比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董光富张晓罗日强(25)

颈椎病I号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30例临床观察桂景雄姚共和(28)

自制强筋壮骨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2例临床观察陈泽文谢广平(30)

骶管封闭配合牵引推拿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观察孙绍卫(32)

骨刺康散治疗骨刺130例小结曾文魁李晓声谭亲学龙汉文陈铁柱陆小龙(34)

宣痹三妙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蔡辉(36)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46例临床观察刘凌肖纯(38)

益气温阳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40例临床观察伍颂平(40)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博68例疗效观察彭卫国(42)

益气活血祛痰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73例体会欧志伟赵跃红(4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44例疗效观察廖慧(45)

加减春泽三甲方治疗肝硬化腹水35例疗效观察谭乐平赵跃红(46)

止血愈疡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烧伤应激性溃疡37例临床观察刘谋升刘黎毛雁宁戴艳君肖民向南慧(48)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盆腔炎45例疗效观察张新明(49)

“中医中药中国行”三湘之旋(47)

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物质条件国家新增10亿元重点中医医院建设资金(74)

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中医“治未病”试点在全国展开璩静段菁菁(80)

医学生读不懂文献专家呼吁关注中医失传现象(86)

二夹板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并X线片测量对比研究黄光明孙飞(50)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梁锦成(52)

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25例临床观察向军云刘志远谢京平朱武平肖谦阳之丹(54)

非手术治疗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周后军(55)HttP://

自拟平敏煎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临床观察沃龙瑛喻国华(57)

温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1例疗效观察张海燕彭大庆(58)

按摩后外敷万应丁桂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2例临床观察杨建钢(59)

沙参麦冬汤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心得邓燕(60)

舌苔与糖尿病小议刘国用(61)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护理学招生广告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护理学招生(61)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相关护理曾少端(62)

腹部手术后肠胀气的护理湖南中医药导报 尹罗娟(64)

1例泻痢停过敏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体会周瑾容胡艳军(65)

减少恶性肿瘤患者热疗所致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林少峰(66)

正交实验优选古汉养生源的提取工艺田其学彭栋梁伍新滨蔡萍黄丹李顺祥(67)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葛花总异黄酮工艺研究杨向东程靖刘博陈四艳史自东徐海南(70)

HPLC法测定乌鸡地黄胶囊中马钱苷的含量余浩亮肖秋榕胡晓庆杨春松(73)

不同加工方法对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影响张慧芳罗国海陈宗良(75)

固相萃取快速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子中的游离大黄素吴方评蒲艳春黄刚杨宏健(77)

用不同方法炮制的熟地黄还原糖含量的比较李卫先(79)

复方川芎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陈巧谋向莉琳颜胜利王炜(81)

白花油麻藤水提取物补血作用的实验研究田洪陈子渊潘善庆(83)

细茎石斛的生药学研究张宏意陈艳君潘丽晶(85)

不同厂家香丹注射液的质量考察佘永红(87)

附子的炮制方法概况及临床应用陈永艳冉梅(88)

试论加强中医药专业硕士生免疫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意义与措施关洪全韩晓伟雷萍侯殿东(91)

论青年中医教师的三维素质与培养杨学岳小强王丽娜(92)

成教临床医学生学历的提升及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吴水盛张丽霞(94)

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效果的体会蔡桦李钊(97)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于荣敏刘莎(98)

信息时代医学图书馆期刊管理员素质探讨陆金国(99)

浅谈医学院校档案在网络环境中的创新服务管弦(101)

《药用植物学》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开发朱允华郑济芳刘清胡劲松吴彦琼刘俊(103)

外科护理学技能训练指标体系的构建刘晓敏(105)

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科研素质的体会成细华喻嵘(107)

济肾方对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及尿β2-微球蛋白的影响黄颖蒋俊和戴致波(20)

加味保元汤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41例临床观察程曙(22)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25)

滋补脾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镜面舌患者阴虚证50例临床观察何振雄(27)

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38例小结杨成蒋慧倩(29)

大剂量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右心功能的早期影响雷光春吴纯刚(3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临床观察邓玉宏(33)

大黄煎剂超微配方颗粒与汤剂保留灌肠治疗终末期肝病内毒素血症的比较研究吕长生陈斌蔡光先伍玉南朱文芳杜忠(35)

脂必妥治疗脂肪肝160例临床观察谭鹏刘拥民(38)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64例临床观察陆芝兰(40)

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痰热内闭型脑出血86例临床观察彭小兰(42)

脑梗死继发癫痫64例脑电图与临床分析邹志平刘远静(44)

中西医结合三期论治吉兰—巴雷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龚道华闫伟姜晓(45)

湖南中医药导报 中湖南中医药导报西医结合治疗膈下脓肿21例临床观察刘欢刘存根冷大跃(指导)(47)

滋阴理肠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及对血中SP、NO的影响谢云民刘恭智肖雪梅陈梅华徐小平王爱华(指导)(49)

第8篇

我科于2008~2009年期间,对多阶段腰椎间盘突出且腰椎不稳定的患者,采取髓核切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复位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远期效果很好,并发症少.为配合该疗法的开展,针对其特点,科里实施了规范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病人普遍存在恐惧,担心手术后瘫痪,失去劳动能力。所以护士应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介绍手术医师资质及病区手术成功病例,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同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手术前介绍手术环境设施,以消除病人的陌生感,缓解恐惧心理,实施各项操作,耐心解释,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用精湛技术,高度的责任心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1.2 患者准备

1.2.1 预防出血术前应仔细询问有无家族出血倾向、既往出血病史肝炎史,向病人宣教应于术前2周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等药物,减少术中、术后出血。

1.2.2 手术卧姿的训练需取俯卧位,且时间较长,约4~5h,因此从患者入院就要进行手术卧姿的训练,以提高手术的适应力。具体方法:(1)协助患者俯卧,头偏向一侧。(2)胸下、两肩、骨盆下各垫1个软枕使腹部悬空以便于呼吸。(3)两腿平放于床上,两手平放于头部两侧。(4)练习1~2次/d,训练时间从30min开始,逐渐延长至4~5h。(5)注意呼吸的调控,尽量放松全身。

1.2.3 训练病人在床上大小便向病人解释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的目的及重要性,并教会病人在床上大小便。

1.2.4 手术日准备肥皂水清洗手术野皮肤,更换手术衣裤,术晨留置导尿,术前30分钟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术后护理

2.1 患者手术完毕回病房时,搬运应由2~3人进行,保持躯干与肢体于平直位;术后6h予平卧,以减轻麻醉反应及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6h后协助患者翻身,每2~3h翻身1次,以预防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翻身时用力要均匀,成轴状式翻身,保持脊柱成一直线。

2.2 病情观察患者手术创伤较大,故失血较大,易发生血容量不足,术后加强护理观察,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24-48小时,根据氧饱和度调好氧浓度、流量和时间。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患者切口已行敷料包扎,要密切观察敷料的渗出情况以及渗出液的色泽、气味、渗出量,如在护理中发现伤口敷料有污染或脱落,应及时更换。手术后必须保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并妥善固定在床边,定时挤压引流管,维持有效地引流,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术后2-3天待24小时引流小于50ml可拔出引流管。如发现引流量多而颜色淡红、稀薄、应考虑有脑脊液漏可能,通知医生把伤口负压引流改为平压,去枕平卧;若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症状,可采取头低足高位。

2.3 密切观察双下肢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因术中反复牵拉神经,部分患者术后2~3天诉下肢酸胀、麻、痛等不适,甚至比术前症状还要重,出现情绪波动,担心手术失败,除遵医嘱使用脱水剂、激素和神经营养药物外,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及时疏导,耐心解释引起神经根牵拉刺激症状的原因。(2)分散患者注意力。(3)协助其处于舒适的卧位。(4)轻轻拍打、按摩患者下肢。经上述处理,一般2~3周后症状消失。

3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3.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之继发的肺栓塞更危及患者宝贵的生命。术后要注意观察病人有无下肢疼痛,肢体明显肿胀,浅静脉曲张、体温增高等症状,及时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术后早期活动膝、踝关节,按摩下肢肌肉,年老体弱和糖尿病等深静脉血栓易发生的高危人群,使用抗凝、溶栓药物治疗[1]。

3.2 切口感染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是感染。因此,术后要动态观察病人体温及伤口局部状况(包括红肿热痛等),必要时复查血常规。

3.3 便秘长期卧床,床上解便腹压减小及抗生素的应用都是引起便秘的因素,我们应指导患者多食新鲜蔬果多饮水,多顺时针按摩腹部,适当床上活动预防便秘的发生。

3.4 压疮保持床单整洁、干燥无皱折。每2h翻身1次,按摩受压部位,注意排便后保持会清洁。

4 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

4.1 患者一般在拔出引流管后,行直腿抬高运动,可使神经根牵拉、松弛,上下移动,促进神经根本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神经根的炎症反应早期消退,同时避免在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粘连,锻炼一般从单腿开始,交替进行,逐渐增加高度及时间。

4.2 3周后行拱桥式背伸肌锻炼(包括三点支撑和五点支撑)和俯卧式背伸肌锻炼;增强腰部稳定性。

4.3 1个月后配带腰围下床活动,注意保护措施,活动范围及强度应循序渐进。患者需戴腰围3个月,半年内避免弯腰、挑担、扛物等重体力活动。避免接触体育运动,尽量减少脊柱活动,上身不做前屈动作,平时不持重物,避免躯干重量对腰椎前屈负载造成椎体融合过程中出现塌陷。

4.4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检查植骨融合情况。

5 体 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是否有高质量的护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让患者尽快恢复生理功能和社会职能是现代骨科护理的发展趋势[2],护理人员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找出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修订,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防止切口感染,预防神经根及硬脊膜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血栓形成以及促进局部炎症和水肿的减轻和吸收,并重点加强术后的病情观察和康复训练,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恢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痹通散;中药熏洗; 肌腱修复;肌腱粘连

[中图分类号] R6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01-02

手部屈指肌腱Ⅱ区即中节指骨中部到掌骨颈部,常被称为“无人区”(no man’s land)断裂后为争取恢复较好的功能,应力争早期或延迟早期修复,但因延误治疗而至晚期修复者屡见不鲜,其功能恢复常不尽如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86例Ⅱ区屈指肌腱损伤晚期修复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本院自制的中药外治经验方痹通散熏洗护理同时配合功能锻炼,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86例,其中男59例,女27例;平均年龄(28.21±7.53)岁,均为单一手部Ⅱ区屈指肌腱断裂后因各种原因致晚期修复术后患者,术后伤肢石膏外固定,腕屈60°,掌屈45°,指间伸直。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术后护理,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1)术后常规护理。 ①:术后卧床休息3 d,前臂吊带抬高患肢,平齐或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出血和局部肿胀。②观察内容: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如测肤温,看肤色,肢体水肿和毛细血管反应等。重症患者应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全身情况,若发现肾功异常和应激性溃疡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③心理护理:患者受伤多属意外,伤后疼痛及担心疾病预后加上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患者多伴有焦虑、恐惧,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④疼痛护理:因手部感觉神经末梢丰富,肌腱晚期修复术后与周围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患者又需要早期功能锻炼,使疼痛加剧。护理时应首先评估患者疼痛的原因,根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疼痛。各项治疗操作时动作应轻柔,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适当使用止痛药。(2)功能锻炼。 ①早期(术后1周内)石膏托内手指屈曲运动,先行患指远心端到近心端的按摩,后行患指被动屈曲、主动伸直运动。切勿主动屈曲患指。每日3次,每次4~6个循环,活动时循序渐进,每日可逐渐延长时间,指屈辐度以患者可忍受,患指不引起剧痛为止。②中期(术后1~3周):石膏托内患指屈曲运动同第1周,然后去掉石膏托,主动伸屈腕每日3~4次,每次4~6个循环。③后期(术后3~6周):石膏内被动屈指、主动伸指20次,然后去掉石膏托,主动伸腕、主动屈腕20次,每日3~4次,每次4~6个循环。④稳定期(术后6周后):逐渐延长被主动运动时间,从进行轻度抗阻活动如穿脱衣服、鞋袜等到加大抗阻活动、锻炼手指精细活动等。

1.2.2 实验组 除应用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外,患者术后2周伤口痊愈拆线后开始进行中药薰洗,运用我院中药外治经验方痹通散(处方组成:制草乌30 g、威灵仙30 g、羌活20 g、防风20 g、细辛5 g、川芎10 g、当归20 g、艾叶10 g、白芥子10 g、玉桂20 g、乳香10 g、血竭10 g、马钱子10 g等)加入1 L水中浸泡30 min,待药性充分析出后以大火加热煮沸,后用小火再煎30 min关火。将药液趁热倒入盆内,置患指于盆上方行热气薰蒸,温度适宜(一般为50~70℃),防止烫伤。待水温降至38~43℃后将患指置于药液中淋洗浸泡。每次30 min,每日3~5次,同时行患指功能锻炼,3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1] 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法(TAM)评价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处理,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经6个月~2年随访后,两组根据TAM系统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屈指肌腱的解剖特点及影响愈合的因素

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引起粘连,严重影响手部功能, 至今仍是手外科发展领域无法解决的一大难题。屈指肌腱位于手指掌侧,属滑膜内肌腱,其血液供应有明显的偏侧性、节段性和不均匀性,所以此类肌腱损伤后其营养供应差,自身愈合能力不佳,从而较易与参与肌腱修复的周围结缔组织形成致密的粘连。而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很多学者[2-3]认为,肌腱同时外源性愈合和内源性愈合,因此如何控制外源性愈合、促进内源性愈合,是减少肌腱粘连的重要因素。

3.2 肌腱损伤晚期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

目前关于预防术后肌腱粘连的研究中,很多都是探讨修复手术的吻合方法及无创显微技术的应用 [4-5],国内外学者则倍加推崇药物薄膜屏障及高分子化合物胶体在防止肌腱粘连中的应用[5]。屈指肌腱损伤晚期修复术后功能的恢复,除与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技巧有关,还与术后的康复护理有密切关系。在康复护理中,中草药薰洗以及功能锻炼的效果也得到了一定证实[6-8]。

3.3 痹通散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在本病术后护理中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

痹通散由《医宗金鉴》外敷麻药方加减而成。方中以草乌、威灵仙为君,功行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软坚散结;以玉桂为臣,有温经通脉、散寒止痹之功效;佐以细辛、防风、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乳香、马钱子活血通络,散结消肿;川芎、当归行气活血、祛风止痛;艾叶、血竭温经止血、收敛生肌;白芥子引诸药入筋骨,善温化皮里膜外之痰。选用生猛及辛热芳香药加酒调助药力,合诸药共行通脉散结止痹之效。本方活血止痛、通络散结作用较强,配制成熏洗剂使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的细胞、汗腺、毛囊、黏膜吸收和渗透进入人体,结合经络的沟通作用、脏腑的调节作用以及局部的刺激作用促进肌腱内源性愈合,阻断外源性愈合,再加上早期的主被动功能锻炼,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关节的僵硬和挛缩,防止或减少肌腱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

3.4 痹通散中药薰洗的护理推广及注意事项

经徐宁达等[9]多年的临床研究及观察,痹通散药力渗透性能良好,药用成份透皮吸收,能很好地发挥功效,加之中药熏洗成本低廉, 简单易操作,临床应用效果好, 能够促进肌腱内源性愈合,使肌腱愈合时间缩短, 功能恢复满意度较好, 深受患者好评。

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和询问患者的反应,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并对症处理。本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但因其中药成份特点,弥散度较大,对有药物致敏易感性倾向及皮肤功能较差的患者应慎用。对年老体弱感觉功能障碍者或伴有神经损伤者应注意熏洗前先行试温,温度应适宜,不宜过高, 防止烫伤。熏洗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效果比分开锻炼好。伤口部位进行薰洗时,应按照无菌技术规程进行,包扎部位进行熏洗时,应揭去敷料及外固定,薰洗完毕后,更换消毒敷料。出现伤口感染者应慎用, 原因尚不明确, 可能会产生其它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

[2] Lundburg G.Tendon healing. Intrinsic mechanisms tendon surgery in the hand [M]. England:The CV Mosby Company,1987:54-60.

[3] 汤锦波,侍德,石井一郎.各种伤情下屈肌腱的愈合及粘连形成[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2,8(1):31.

[4] 汪利东,王,师俊英.屈肌腱损伤晚期修复23 例临床体会[J].辽宁医学杂志,2006,20(4):241-242.

[5] 廖道文,殷明.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 (7):127-128.

[6] 李琰,唐镇江.中药熏洗加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屈指肌腱断裂术后4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2):139.

[7] 曾林如,王利祥,宋云峰,等.中药熏洗用于手屈指肌腱Ⅱ区修复后功能恢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2):745-747.

[8] 陈青,王林华,王华,等.中药熏洗结合手法治疗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8):68-69.

第10篇

【摘要】目的  探讨家属与患者同步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对胸椎前路手术患者对疾病认知、治疗的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前入路胸椎手术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由医护人员以传统方式对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即深呼吸、缩唇呼吸、咳嗽训练、人工阻力呼吸训练等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则采用与家属同步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观察组对训练特定知识的掌握、治疗的依从性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家属与患者同步实施健康指导能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术后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脊柱前路手术  患者  家属  健康教育

        胸椎前路手术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较大,术后易发生肺不张、肺炎、胸膜腔积液等,加上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创腔引流管等,患者因惧怕疼痛不敢咳嗽,排痰不畅,从而干扰患者正常呼吸功能甚至并发肺部并发症。呼吸功能训练是改善肺功能,预防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1]。传统的康复指导是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自行消化运用,由于病人文化背景不同,或是受疼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信息接收不全,影响康复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指导对胸椎前路手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确定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8年2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骨伤科择期手术的前入路胸椎手术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相同。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文化程度、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及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教育者为责任护士。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包括入院介绍、术前指导、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术后指导、出院宣教等,采用口头讲述,动作示范等授教形式,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讲解为主。观察组则采用由我科统一制定的方案对患者和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指导及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表1)。具体步骤:(1)入院24小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介绍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指导各种检查目的、要求及配合方法。(2)入院后第2日至手术日。家属与患者同时接受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指导家属放松紧张情绪;教会病人使用放松疗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准备项目及配合要点;练习病人床上大小便。(3)术后第1日至出院。术后第1~3日,指导进食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督促患者进行深呼吸的锻炼,并进行有效咳痰;指导四肢关节的伸屈活动锻炼;床上活动时,妥善固定引流管;术后第3~5日,引流管拔出后,嘱患者吹气球;术后5~7日遵嘱协助患者配戴腰围摇床半坐卧位,无不适时可借助助行器配戴腰围下地行走。

        表1  呼吸训练方法 

         

        1.2.2 评价指标 (1)患者熟知呼吸功能训练方法,理解训练对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意义,并遵从训练方法执行。(2)满意度评价 我科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健康知识的掌握及满意情况,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表2)

        表2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3  讨论

        3.1 家属与患者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提高了康复指导的渗透力和有效性。从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基层医院多是农村患者,文化程度较低,理解能力不一,责任护士对患者和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再由家属监督和指导患者实施,避免了病人由于受术口疼痛、留置引流管,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信息接收不全而影响康复效果。同时建立了护、患、家属同步交流平台,通过实施健康指导,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调整,以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为工作的终结,从而真正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3.2 家属与患者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对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胸椎前入路手术造成胸臂肌肉的损伤,术后胸痛明显,呼吸肌破坏较显著,肺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而影响患者康复[2]。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能使患者自主支配不同部位的呼吸肌活动,术后呼吸功能训练能主动地配合管理[3],克服伤口疼痛,提高呼吸运动频率。本研究责任护士从入院后第二日即开始,有计划有针对性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及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家属的参与不仅能从情感上给予患者支持及鼓励,同时增强了健康指导的渗透力,让患者更能理解呼吸功能训练对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配合;使患者克服害怕切口疼痛不肯咳嗽排痰的心理障碍,主动配合呼吸功能训练,从而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p<0.005)。

        3.3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由于进行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的互动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训练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使患者和家属更能理解配合各种治疗护理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患者的参与意识,加之有家属的随时监督和指导,更能保障了健康指导的渗透性,真正达到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精湛的手术技术结合完美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要求护士不仅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并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沟通传播能力,才能让医、护、患三方共赢。

参 考 文 献

[1]邵剑,张馨,黄瑛等.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心处科手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1):401.

第11篇

[关键词] 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经皮撬拨;切开复位

[中图分类号] R68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5-004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icacy of percutaneous poking reduction and cannulated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78 patients with calcaneal fracture treated from Febr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in this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teel plate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patients with percutaneous poking reduction and cannulated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B. The incidence rate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ime of fracture healing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ime of fracture healing also increased. In types of Sanders II and III, the incidence rates of incision infection, delayed union of fracture, and traumatic arthriti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B than in group A(P

[Key words] Calcaneal fractur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ercutaneous poking; Open reduction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下肢骨折,以中青年为主[1],大多为关节内骨折,其复位程度直接影响远期疗效,若处置不当,关节面往往容易不平整从而导致多种并发症[2]。目前主流治疗方案为外侧“L”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3]。然据报道,该术式的术后并发症高达30%以上[4]。临床工作中笔者亦发现该术式并发症主要集中在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方面。我院骨伤科团队采用经皮撬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骨伤科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共78例,Sanders分型[5]:Ⅱ型38例、Ⅲ型26例、Ⅳ型14例。根据前瞻性配对原则,参照体重指数、年龄、发病原因、Sanders分型等配对因素,将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为A组,经皮撬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B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标准

符合闭合性新鲜跟骨骨折诊断标准;患者伤后及随访过程中未采用影响本次研究治疗方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完成相关随访者;排除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等。

1.3 治疗方法

1.3.1 术前准备 行X线、CT检查,明确骨折块大小、数目及粉碎程度,进行Sanders分型。待肿胀消退、足跟部皮肤褶皱出现后行手术治疗。

1.3.2 手术方法 A组:麻醉后,上止血带,于跟骨外侧取“L”形切口,锐性分离软组织,直达跟骨外侧壁,剥离骨膜,暴露跟骨,同时注意保护神经,术中持续采用全厚皮瓣牵拉,以保护皮瓣。探查跟距关节面,撬拨复位塌陷的关节面,同时手法横向挤压,恢复跟骨的宽度、高度,肉眼视骨折复位满意后予以克氏针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下解剖复位满意,取合适的钢板固定,拔出克氏针,冲洗缝合,加压包扎。B组:麻醉后,上止血带,于跟骨结节后下方沿距骨纵轴钻入一直径4.0 mm克氏针作为支撑点,再由跟骨结节上方用一克氏针向塌陷的跟骨后关节面下方钻入,将此克氏针下压,撬起塌陷的跟骨后关节面,同时用力跖屈患足,用两手掌横向挤压跟骨,以恢复跟骨宽度、高度。钻入2~3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块,C臂机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沿克氏针拧入空心螺钉2~3枚。C臂机透视空心钉长度满意后,拔出导针,冲洗缝合。

1.3.3 术后治疗 X线检查评估骨折复位情况,鼓励患者尽早进功能锻炼,术后1周扶拐下床行走,术后6周患足适当负重练习,术后3个月,待影像学示骨折愈合,可完全负重[6]。

1.4 观察指标

在术后4周、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或门诊复诊,收集记录两组患者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情况,评估骨折愈合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SandersⅡ、Ⅲ型中,B组在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三个方面均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B组患者各Sanders分型下骨折愈合时间及总体骨折愈合时间较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跟骨骨折多由高处坠落伤、车祸伤等足部轴向暴力所致。跟骨骨折发生后,足纵弓常常塌陷,结节角明显改变,关节面受累,足的力学稳定性受损,同时跟骨周围软组织少,若不能有效复位或处理方式不当,常导致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的并发症[7,8]。然当前对于跟骨骨折的预后情况判断主要根据基于冠状面CT扫描的Sanders分型[9]。临床研究发现[10],随着分型的增加,手术难度加大,并发症增加,预后情况较差,因此不同类型的跟骨骨折选用何种手术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显示,相比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用经皮撬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明显降低切口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但值得关注的是,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骨折块多,粉碎程度严重,采用经皮撬拨空心螺钉内固定时也出现了较多的并发症。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患者例数较少,临床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当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已成为主流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平复塌陷的关节面[11]。但临床研究发现,该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常有骨折延迟愈合、术后行走疼痛等情况发生,特别是Sanders Ⅳ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难以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术后效果不太理想,并发症往往较高[12,13]。此外本研究发现,该术式切口感染率达17.9%,切口一旦感染,由于跟骨周围软组织较少,往往容易引起深部感染,此时则需取出内固定物,清除感染组织,切口往往难以愈合,需反复清创,后续治疗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14]。

近来我院骨科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可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且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该术式切口感染机率极低,并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低。然而临床工作亦发现:空心螺钉内固定只起到轴向固定作用,对跟骨横向无固定作用,不能有效地防止跟骨宽度变化,往往会有跟骨增宽的风险,因此行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时需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配合横向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或术后石膏托固定以防止跟骨增宽[15]。经皮撬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有着诸多优势,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增军,陈浩雄.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吉林医学,2016,37(5):1147.

[2] 胡林,孙刚. 跟骨关节内骨折钛板内固定治疗32例[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4):341.

[3] 王春秋,王俊. 小切口联合经皮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5, 8(4):300-303.

[4] 任敬,鲁超.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术后并发症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2015,21(8):745-749.

[5] 王亦璁,姜保国. 骨与关节损伤[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56.

[6] 廖翠东. 横形入路可塑性跟骨钛板治疗Sanden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护理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13):132-134.

[7] 李强,郑和泉. 两种方法治疗中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60-62.

[8] 魏志祥,程毅. 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137.

[9] 黄智,王博. 三种跟骨骨折影像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J].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6,7(6):519-522.

[10] 叶颂霖,刘海亮. 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医学创新,2016,13(4):75-78.

[11] 杜玉喜,刘年喜. 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 实用骨科杂志,2014,20(6):563-565.

[12] 巩金鹏,舒和喜. 跟骨骨折诊治的争议与进展[J].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5,36(5):361-363.

[13] 吴子晏,刘洋. 撬拨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J].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0):902.

[14] 杨辉,唐三元.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初步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2):170.

第12篇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可以解决关节疼痛及畸形,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使患者早期活动,恢复下地走路的功能。术后患者由于采取被迫卧位及其他诸多因素,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烦躁与忧虑。如何最大程度地保证患者术后的舒适,最快地促进患者的最佳康复,是临床医护人员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笔者尝试将舒适护理用于THR术后护理,现报告如下。

1THR术后亟需解决的问题

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也是舒适护理需求最迫切的问题[1]。术毕麻醉清醒后,考虑诸多因素,一般停用镇痛泵,此时患者往往因切口疼痛而烦躁不安。鉴于康复需要,患者常被迫采取仰卧位,维持一段时间后,患者常主诉不舒适,心情不佳。由于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等,部分患者营养摄入不足,以致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气滞血瘀或气血两亏,术后早期常并发髋关节脱位,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2],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2.6%~5.1%[3~5]。另外,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也是THR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2树立舒适护理理念

舒适护理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故舒适护理主要从促进患者生理舒适、心理舒适和社会舒适3个方面着手,站在患者角度,感觉其情绪及感受,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达到THR术者的及早康复。

舒适护理,正是应现代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需求而提供的充满温情的服务。如果没有将心比心与换位思考,任何精湛的技术、先进的仪器、成熟的治疗方案都可能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流于形式和程序化。所以,舒适护理体现了人文关怀,并以其为内在准绳。

3舒适护理在THR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3.1基础护理,促进生理舒适

3.1.1一般护理

全麻、连续硬膜外麻醉术毕测血压(BP)、脉搏(P)、呼吸(R),1次/h,连续测量6次。测体温(T),防伤口感染。观察神志、小便、敷料、引流、疼痛情况。一般切口引流量24 h不超过20 mL时可酌情拔除引流管。观察患肢血运情况,防止形成压疮或骨筋膜室综合征。对于有糖尿病史的,应密切观察肢端皮肤、血运情况。指导家属每日给患者以温水擦身1~2次,保持清洁卫生。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由营养师专门设计促进康复的食谱。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糖尿病史者,在三餐总摄入量不变的前提下,挑选有营养的食物,以焖、蒸、煮等方式制作。

3.1.2护理

术后让患者去枕平卧,6 h后可垫软枕。由于置换的股骨头周围的软组织在术后早期尚未修复而致关节不稳定,故保持患肢功能位尤为重要。仰卧位时,可适当以软枕抬高患肢5~10 cm,以防卧位畸形和下肢水肿。术前嘱患者家属备好“丁"字鞋,于术后使患者保持踝关节背屈90°,以防足下垂。术后3周之内可在两腿间安放垫枕,防髋关节内收。此外,根据手术的不同类型,遵医嘱在规定时间内指导患者下地部分负重行走。

3.2对症护理,促进心理舒适

3.2.1疼痛护理

向患者耐心讲解术后切口疼痛是正常现象,并告知疼痛程度会逐渐减轻,以此给予一定的良性心理暗示。患者主诉疼痛难忍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敷料渗血情况,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并遵医嘱对症进行移情或镇痛处理,如每日用1%当归红花酒精或温水按摩骨突处和受压部位2次,每次5 min,从而减轻患者的烦躁与忧虑。

3.2.2心理护理

加强病房巡视,多关心、多询问,及时了解患者在THR术后的各种不便与需求。对年老体弱者,保证呼叫器置于伸手可及之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播放和谐音乐,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鼓励其阅读书刊,可发放健康宣教手册或THR相关知识普及小册或休闲杂志,以减少患者在术后的枯燥、乏味感。

3.2.3中药内服

配合活血化瘀、接骨续筋中药内服。当归10 g,熟地黄20 g,续断10 g,自然铜10 g,杜仲10 g,狗脊10 g,川芎10 g,泽泻10 g,山茱萸10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取汁200 mL,每次100 mL温服。方中当归、熟地黄补血活血;续断、杜仲补肝肾,续筋骨;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续筋;狗脊补肾强骨;川芎行气活血;山茱萸补益肝肾;泽泻利水渗湿;甘草调和诸药。服中药期间禁食辛辣生冷,尤其是海腥类食物如黄鱼、带鱼、虾等。并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

3.3功能锻炼,促进社会舒适。

3.3.1功能锻炼的方法

3.3.1.1前期

术后第1日,鼓励患者在床上做深呼吸和扩胸运动。术后1~3日开始进行如下锻炼,①手拉吊环,收腹抬臀。②膝关节抬放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③踝泵运动(踝关节跖屈和背伸、足趾伸屈)。④髋关节旋转训练:首先,平卧,足趾向上,下肢伸直,进行髋部轻度外展训练;其次,平卧,屈膝,屈髋

3.3.1.2中期

术后第1周,指导患者进行肌肉力量锻炼。鼓励患者缓慢收缩大腿前侧、后侧及臀部肌肉,逐渐增加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可以使置入的关节更稳固。

3.3.1.3后期

指导患者站立屈髋(抬膝、屈髋

3.3.2注意事项

禁止髋关节做外旋和内收活动;禁止术侧髋部大范围活动;坐位时,身体禁忌前倾,双下肢交叉不能超过身体的中心线;弯腰时,屈胯不可超过90°;起立或坐下时,首先伸直患肢,以双上肢在椅子扶手上支撑身体再坐下或站立;地面捡物时,

以一上肢着力于一辅助物,先屈健侧髋膝关节,再患膝跪立于地捡物;穿脱鞋袜、修剪脚趾时,髋关节应是外展内旋位,踝关节置于对侧膝关节上。

体会

促进患者的身心舒适是临床医护人员工作的首要目标,也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新举措。在实践过程中,也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促进服务观念的不断更新,从而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促进THR术后患者的及早康复。

参考文献

[1] 陆烈红.病人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37-938

[2] Berry DJ. Epidemiology : hip and knee[J]. Orthop Clin North Am, 1999,30(2):183-190

[3] 鞠洪斌,邓展生,孙太存,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和处理[J].中国医学工程,2004,12(5):63-65

[4] 李涛,麦伟,李志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和防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