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规划的作用

社区规划的作用

时间:2023-05-23 15:4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规划的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区规划的作用

第1篇

【关键词】社区规划;物质空间结构;社区要素;规划结构性调整

【中图分类号】TU88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03-01

一、社区概念的理论分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社区包含4个基本要素:第一,人群――社区必须包括人;第二,地理领域――尽管社会学界的某些“流行”观点强调社区地理界线的“弹性”,但是本研究仍基于“地域特征是社区整合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认为这是规划研究和社区研究的契合点;第三,社会互动――在一个特定地区内的人民是彼此相互依赖的,社会互动强调的是社区组织。社区互动说明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拥有共同的规范、习俗和方法;第四,共同感情――居民对社区的共同感情或称为心理认同的概念,由此形成社区归属感。

二、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的联系及区别

住宅区规划是我国翻译CommunityPlanning的一种中文表达方式,简称住区规划,而其标准的中文翻译应为“社区规划”,前者常被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引用,而后者常被社会学界引用。

对两者的概念范畴、视角、内涵、结果、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使两者的差异突显,让人们面对专业用语的不规范和繁复多变的城市房地产广告用语,可以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其实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联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

三、关于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与社区和社区规划密切相关的是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源于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目的是为了培养居民的自治和互助精神。社区发展活动的倡导和深入展开则主要在二战后。综合来看,社区发展体系主要涉及:①社区的主体――社区成员的发展;②社区共同意识的培养――有关社区互动的社区道德规范及控制的力量;③社区管理机构的完善――维系社区内各类组织与成员关系的权利结构和管理机制;④物质环境与设施的改善――社区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建设等硬件环境。其特点是与社区发展体系相对应的,具有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和建设性。

社区发展是为了提高社区效率、解决社区问题而采取的社会行动过程。社区发展的主要任务是:①优化社区结构:使社区内部各构成系统在空间上分布合理、相互协调、增强功能,促进社区发展。②提高社区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的能力:社区只有不断地创造经济和文化价值才具有生存意义,社区发展才能得以实现。③社区管理科学化:社区管理科学化是保障社区运行的需要,也是合理配置社区资源、提高社区福利、消除犯罪的重要一环,因而社区发展要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体系。

为推动社区发展的进行,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将社区发展引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同时城市规划学科自身也在检讨基于建筑师理念发展起来的学科缺憾,希望从城市问题的本质出发去理解城市空间布局,社区规划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规划从产生初始就带有多学科的属性。

四、当前我国社区规划对策的探讨

当前对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规划方法转变。

1、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要求的同时,转向满足人们的环保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但仍显不足。因为这些设计集中在对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和环境设计上,对包括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研究仍是考虑较少。

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是紧密联系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住区规划的依据和归宿。通过丰富住区规划,纳入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2、社会空间的重构―异质与混合

当前我国社区结构与城市大规模发展和城市改造紧密相关,城市居民打破原有的单位为主体的社区居住形式,原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新住户、以及租房的外来人口等,构成了社区人口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住房分配制度的打破,房地产开发成为城市住区建设的主体,老城区位于城市中心,密度大、开发成本昂贵,开发商极少问津;对于租房的外来人口,多选择城市边缘或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市中较高收入者无论原住地是何处,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机制的调配下集中起来,这样不同居民依据在住房市场中所处的位置重新聚集分化,构成我国城市新的城市社会空间,这种贫富分化、社区空间同质化的结果,将造成社会对立等矛盾。

3、社区规划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是一种社会管理方法,其本质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规范的制定和决策过程。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他们的广泛参与是社区规划的生命力,是实现社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目前的社区规划中,存在着单位参与以及自上而下的规划手段等问题,使居民的参与机会严重不足,社区居民的参与力量也极为薄弱,不仅在参与渠道上缺乏合理的机制,在法律和制度上也缺乏支持和保障。

社区规划应从根本上否定自上而下命令式、强制性的管理方式,社区规划无论是在编制,还是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应引入相关利益单位、个人间的对话协商机制,从而达到各利益集团的协调。我国在社区规划中引入公共参与机制,要立足我国社区发展实际,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机制,实现“自治”与“善治”相结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转型、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社区与家庭、个人利益联系更加紧密,众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将在社区层面得到集中反映,社区在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作用日益突显。社区规划关系到城市每一个家庭,应更多地着眼于社会,因此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社区规划需要强调社区的公共参与及后续规划;强化社区规划中的社会内容;关注中低收入家庭、外来人员的居住;关注老龄群体。社区规划将是每个规划师和设计师都应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社区; 规划; 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

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区规划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区规划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社区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一、当前关于以人为本的研究

早在国外工业革命时期,霍华德,格迪斯等人就敏锐的观察到工业社会需要人本主义精神,从此社区规划以人为本渐渐受到重视,成为规划原则的核心理念。我国规划起步较晚,对此研究还有欠缺,尚停留在以提升社区环境品质为主要目标的住区规划阶段。2007年,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社区规划的人相聚北京,讨论通过了《城市文化北京宣言》,近年来关于社区规划以人为本的研究还是有些发展的,从许多角度如塔娜的时间地理学,强调社区空间布局等基础要素,同济大学的钱峰提出建设“宜居城市”, 要满足居民对城市的需求,朱哲的新城市主义理念街坊式模式,香港大学王缉宪的易达规划重视交通的作用,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以人为本的原则。

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型期的探索阶段。城市规划领域也在这一历史潮流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高度概括了中国城市规划当前转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即从以前的物质规划、技术规划转向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一个城市“人的需要”首先表现为公共利益的需求。新时期规划要由原来的经济增长导向向公共利益导向转型,把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在规划中为各阶层参与并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提供空间载体和路径。特别是要在规划中关注低收入阶层、外来农民工阶层利益上升的通道。

在社区规划以人为本原则中,它包括4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即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二是人与社会,就是既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人与人,尊重他们的人权,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四是人与组织,努力做到使人们各得其所。在这一原则实现中,要尽量顾及各个方面,但现实中人们往往忽略以人为中心的重点

二、社区规划忽略“人”的问题

(一)实用性不强,过分重视“形象工程”

当前,许多社区大搞社区广场、商业街、会展中心、大草坪、宽马路,过分强调社区的美化运动,研究市容的“化妆”艺术多,研究人的需求少,使居民成了社区的观众。而忽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这些密切关系居民利益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使公共产品提供中轻重缓急倒置,成为一种不妥的“形象工程”。

(二)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相分离

邻里之间关系变得冷漠,破坏性的建设和建设性的破坏使原社区的记忆丧失,整个组织结构的基础清除掉了。当推土机把旧城区变成空荡荡的平地,开始新的社区建设的时候,常常意味着把原来人们几个时代的合作及其对家园的忠诚也一笔勾销。而这些社区文明的恢复远不像重建一片房子和一条街道那样容易。

(三)利益驱动,没有真正满足居民需求

商品房成了利益的代名词,城市化建设中,规划服从于经济发展需要,较多地关注经济性基础设施,较少关注生活性基础设施,建筑物偷工减料寿命有待检验,安全隐患处处显露,出现问题相互推卸责任,很少收集民意或听取农民心声,居民参与更是少之又少,让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

(四)“官本位”思想浓厚

“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意识,一切活动以政府官员为主, 目前的社区规划大部分是“微型城市规划”,一味的迎合上级领导的趣味爱好,缺乏根据乡村特点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总体安排,特别是普遍的就乡村论乡村,如何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框架下去谋求社区现代化,谋求社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福利的增加,还是一个需要加强研究和关注的最大课题。

三、在社区规划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策略

(一)合理进行社区功能布局,增强实用性

“以人为本”的社区规划,内涵强调的是人性化的规划设计。所以设计要适宜居民居住,空间要足够大,像社区道路的宽度、建筑物的体积等都应参考人的实际情况来加以确定,才会让居民觉得方便、舒适,才有可能形成宜人的视觉景观和社区总体风貌。因此,进行功能分区布局时应加入以人为本元素。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社区用地功能布局是规划工作者们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例如“污染工业不能布置在饮用水取水点附近;交通干道不宜穿越居住区”等相关规范就是从居民的安全需要出发而制定的。社区规划设计中的美不是单独美学意义上的美,而是与人的尺度和人的需求相适应的美,并且要将“自然之美”与“社会公正之美”相结合。

(二)物质层次与精神层次并重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它们是这座城市的记忆、骄傲和独特的凝聚力。所以在城市规划时要把这种文化理念充分挖掘出来,这是城市规划美学应该贯穿的基本特征。当前社区规划设计对人文关怀因素考虑较少,也是造成现在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要加强居民参与,可以在规划设计中增加社区活动,规划与保留并重,增加居民互动,发展民间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使其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对社区工作者培训,各类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便民活动,提高居民归属感。

(三)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使配套齐全

社区规划中,房屋采光要合理,停车位充足,这些小的方面也要考虑到,相应的配套设施要齐全,包括居住设施,管理设施,环境设施和服务设施,都要进行完善,而不是建一些外表壮观的豆腐渣工程。规划师进行设施配套的时候,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及时了解掌握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信息,考虑现代社区新的功能特点和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如,社区建设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交通结构。增加居民活动的设施设备,吸引各种社会组织的参与,做到为居民服务,促进社区发展,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四)权力是“官本位”的护身符,消除“官本位”最有力的措施就是政府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必须突出制约与监督的重点,形成监督合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促进“民本位”观念的推广和强化。社区在制度、政策和机制上,尤其是在利益分配上,要向居民利益倾斜,重视各种监督主体力量的全面整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此同时,规划人要在各自岗位上尽心尽力、做出成绩, 规划设计要能推进市场化进程,营造创业富民的社区环境,从社区整体角度出发,以居民利益为基础,以社区发展为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适合社区发展的规划措施。(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晴、李亚光.社区人居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导报[J],2007(3):117~118

[2] 秦红岭.论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 理论月刊[J],2009(9):79~82

[3] 赵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重新认识“以人为本”思想,艺术科技[J],2014(6):181~182

[4] 陈雪.从杭州市交通综合整治工程看人性化的城市规划,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J],2012(5):56~57

第3篇

[关键词]德克萨斯州;林地社区;居住区规划;价值取向

The 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of Modern Community Plan—With the Plan of the Woodlands in Texas as an Example/Qiu Hongfei,Chen Yifeng

[Abstract] The community plan of the Woodlands can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umanities,society,ecology and economic benefits,etc.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opographic charaterisitcs and environmnetal factors of the natural land.It is a successful community plan because it takes the living demand of modern people under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eeks the direction of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time,the society and nature,thus building an excellent environment where people can live and inhabit harmoniously with each other,with the society and with nature.

[Key words] Texas,the woodlands,community plan,value orientation

1、引言

当前在我国居住区建设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引导,各种各样的规划理念、处理手法层出不穷,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价值取向的偏差,如不尊重基地原有的场地精神,破坏原有的山地、沼泽、湖泊等丰富的地形、地貌;根据纯形式美的法则建造注重平面构图,审美趣味低俗,与自然、人文毫无关系的景观。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到了豪华奢侈的材料上,追求视觉的刺激,甚至纯粹以视觉的“美”与“丑”作为评定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主要标准。因此,如何准确把握与定位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处理好人与自然、历史、人文、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影响居住区规划的重要因素。西方现代社区规划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审美价值观已趋于成熟。笔者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林地社区为例,对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为国内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评价提供参考。

2、项目简介

林地社区(The Woodlands)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新建的一系列社区中的代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以北45 km的森林中。该社区占地面积为10 927 km2,是美国第一批总体规划型社区之一。从1964年开始,米切尔能源公司主席、开发商乔治·米切尔用11年的时间,经过300多次的交易,直到1974年才购得如此大规模的土地。该项目由最先将生态学思想引入到景观设计的生态学规划大师伊恩·麦克哈格规划设计。在总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规划师对场地的敏感程度是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麦克哈格在社区规划中非常关注当地的景观特征、视野、排水状况及用地规划。

林地社区的总体规划包括7个已经建成的村和1个正在开发的村—格根磨房村(Grogan’s Mill)、科卡恩十字路口村(Cochran’s Cross-ing)、纯正山脊村(Sterling Ridge)、印第安春天村(Indian Springs)、奥尔登桥梁村(Alden Bridge)、黑豹小溪村(Panther Creek)、学院公园村(College Park)和卡尔顿森林村(Carlton Woods),村与村之间由商业及社区服务建筑和广阔的开放绿化空间分隔开来,每个村都有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选择的各种类型的住宅和郊野公共设施(图1)。

3、方案介绍及评析

3.1尊重场地特征

休斯顿的郊野地区是大面积的草原,地势平坦,有微小的起伏,基地上覆盖着大面积的浓密的松树林和橡树林。伊恩·麦克哈格规划组的成员认为,规划应该与该地区的原有地形特征和森林环境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从景观视觉角度还是从生态角度来说,森林环境对平坦的草原地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自然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规划的目的应该是尽量减少人的活动对自然的破坏,在森林中营造现代居住空间,以解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高收入阶层在追求郊野生活过程中所引发的郊野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图2)。

3.1.1保持以林地景观为特色的社区环境

社区规划中将1/4的土地作为森林保留地带、公园、高尔夫球场及其他类型的开放空间,并且鼓励居民沿着排水道和主要公路在所有居民区内保护和恢复当地的植被系统(图3);保持林地社区以森林景观为特色的场地精神,在密林中营造人类现代聚居环境,实现规划初期就定下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规划目标。这一做法使规划能够成功营造出完全不同于其他社区的独特的生活空间。

3.1.2道路网络顺应自然地形

道路设计避开了人工硬质地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将主干道设置在远离泄水区的脊线上,使主干道附近和交叉路口的开发密度最高,敏感地带的开发密度有所降低。因此,开发密度高的地带主要在土壤渗透性差的区域。社区内的街道被设计成与场地斜坡垂直的步道,以留出大面积的原生态的渗透性土壤。总体规划结构中没有运用几何线形,如轴线、环路或者其他对称结构,而是基于场地的自然肌理,形成契合自然的道路网络体系。

3.2尊重人类生活与居住行为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中高收入家庭开始追求郊区社区的行为反映了人类对优美自然环境的向往。然而,社区作为人类聚居生活的一种载体,除了要具有优美的户外环境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复杂的、能辅助人们生活的网络系统,以满足人们对教育、休闲、娱乐、工作、消费的需求。林地社区的投资者米切尔在麦克哈格的总体规划的框架上,精心设置了一个复杂的社区的各个组分—各种类型的住宅(包括独户住宅、联排住宅、住房、公寓、短期合租房等)、娱乐设施、文化设施、休闲场所、零售店、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

3.2.1合理布置消费娱乐设施

在社区的框架内,每一个村都有一系列的消费娱乐设施,居民步行或者开车都可以很快到达。整个林地社区的市镇中心设在场地的东部区域。规划将市镇中心定位为能够提供零售、餐饮、娱乐和社区活动的多功能中心(图4)。一条平直的大道贯穿整个市镇中心,成为社区连接其他几个未来城镇的主通道。

3.2.2在社区内解决居民就业问题

米切尔认为,一个适合居住的社区应该能够为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米切尔在社区内确立了一系列商业区域,希望通过合理的商业布局,使社区的家庭数量与工作岗位的比例在近期达到1:1,远期达到1:5。林地社区市镇中心项目占地167 km2(图5,图6),将成为可容纳四万名工作人员的商业空间,这样,林地社区的家庭数量与工作岗位的比例将达到1:1。米切尔相信,社区高品位的环境质量与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形成对高层次人才的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并留住这些人才,形成高品位的人文居住社区。最近对林地社区的调查显示,25岁以上的人群中获得学士学位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占总人口的55.7%,获得硕士学位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占总人口的18.8%,失业人口仅占2.7%。这表明米切尔的规划理想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3.2.3营造以家庭为中心的融洽的邻里氛围

林地社区规划对一些新近开发的邻里,作了更为人性化的考虑,更多地关注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社区内采用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建筑沿着蜿蜒曲折、被植物覆盖的尽端式小路两旁布置,以增强邻里归属感。规划通过对社区内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促进邻里间的交往,增进邻里间的感情。此外,社区开发商通过市场调查,还专门为大龄单身群体设计了社区。

3.3尊重社区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麦克哈格在林地社区规划中较早地引入了生态规划的思想,在总体规划型社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整个规划充分考虑了场地的所有生物因素,重点是保证动植物的生存与繁殖,维持自然原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规划在初期就定下了7个目标:将对地表及次地表的水文生态的破坏减至最小,保护好场地原有的森林系统,建立一个自然的排水系统,保护场地的植被层,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活动走廊,将社区的开发成本降至最低。

在林地社区后来二十多年的建设过程中,这些目标的制定对保护林地自然生态系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3.1减少人类开发活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

麦克哈格认为,通常的人类开发方式会减少基地内地下水的补充,加大地表水的流失程度,导致城市地下水位的下降,引发河流下游的洪灾。麦克哈格主张利用环境覆盖制约因素系统地确定最合适的土地开发原则。建筑物的保护层能够对地下水位进行最大限度的补充,保护渗透性土壤,维持地下水位,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淤积与冲刷,保护自然植被与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3.3.2采用天然排水系统,减少地表水的流失

格根磨房村的第一阶段的开发规划,抛弃了过去常采取的用井栏、雨水道、水泥管道、地下通道将雨水直接排入河流的做法,而主要利用天然的排水系统(如长有植被的洼地、沟渠、堤坎)收集雨水。这种天然排水系统被广泛地运用到社区的建筑环境、公共活动场所和娱乐场所中。

3.3.3尽量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结构

基于场地的特殊性,林地社区规划的一个构想就是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结构,降低社区建成后的人工维护成本。因此,投资者在居民入住之前,鼓励居民保留院中的落叶层,建议其不要自行修建较大的草地。

4、林地社区规划中的审美价值取向

4.1追求规划与地域环境的和谐

完全顺应自然、不加任何干涉的设计是没有的。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了共识:设计,特别是大尺度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自然过程进行管理,设计应该遵循自然,将创作作为自然演进的一个部分,保持区域的自然特征。在林地社区规划中,道路、建筑等所有的人工构筑设施,都是与该地区以森林为主要特征的场地要素相结合来考虑的,强化了场地的地形特征,保护了原有场地的自然景观与乡村景观,将自然引入现代社区的规划中,形成了富于场地精神的特色居住空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4.2追求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区中的家庭生活,离不开与之相应的住区景观环境。社区的规划建设是人类生活空间的重要载体,是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因此,社区规划的基本目标应该是营造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社区生活环境。而规划是否适合人的尺度,是否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成为了人性化社区规划的关键。

林地社区的规划者在建造社区的过程中,希望通过设置大面积的林地保留地带、公园、高尔夫球场及其他类型的开放空间,形成幽静而舒适的特色户外空间,鼓励居民走出建筑;在室外休闲、散步、娱乐、购物过程中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社区内形成一种无形的归属感与邻里融洽感。社区同时为居民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岗位和消费设施,使居民可以愉快地生活、工作和交流。

4.3追求规划与经济利益的协调

在美国开发的众多总体型社区的规划中,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因没有处理好场地投资开发与经济承受能力之间的协调关系而破产。这就要求社区规划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能够在专业知识、经济利益及大众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林地社区的总体规划通过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减少排水设施的建设,为投资者节约了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在景观视觉、生态效应与投资收益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在规划先期建设过程中,减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等到有一定销售收入之后,再进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销售收入大于先期投资。由于林地社区建成后清理落叶层将会增加成本,规划者认为可以保留落叶层,形成动物天然栖息地。

5、结语

对于国内居住区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审美偏差,许多学者就如何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作了一些探索与反思。实际上,许多规划设计师仍然寄希望于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林地社区规划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其实,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仅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而应该回归到对时代、现实的理解与尊重上。林地社区规划更多地关注自然大地的地形特征及环境因素,以当代人在当代条件下对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从时代、社会与自然中寻找规划与设计的方向,营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与融洽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一个成功的现代社区规划。我们相信,居住区规划不是追逐流行与时尚、豪华与奢侈的意识的产物,一个以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为指导、朴素而和谐的居住区规划才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美国城市土地利用学会著,杨旭华,等译.世界优秀社区规划[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

第4篇

【关健词】理性回归;理念拓展;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居住社区是人们赖以栖身与生活的场所,与自然、与城市、与社会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仅仅依托内部要素和内部结构,而忽视社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不可能正常地发挥社区的功能。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全面关注社区的内外部结构构成,从多维的、立体的球形结构中,从社区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寻找依据,用以指导社区内各要素与结构关系的调配与组合,营造良好的、宜居的居住社区。

1 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城市规划学科开始介入社区发展规划,通过对社区人口构成、分布特征、土地利用与现状、建筑及环境质量、设施配套水平、道路交通状况和社区管理水平等的调查与分析,提出规划目标和实施步骤、策略。规划着重在功能优化组合与提升、土地使用调整、交通优化与改善、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环境和空间形态等方面提出对策,同时兼顾社区管理和社区文化、社区进步等方面提出相关实施意见。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不只是概念上不同,在规划编制主体、方法和成果上都有差异。住区规划以物质空间规划为核心,兼顾环境行为与社会心理因素,当前住宅市场运作背景下,委托方为开发商,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针对明确的地域范围,但并不指向明确的主体一社区居民,成果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以物质空间实体的质量为评价对象。社区规划相对较宽泛,不具有明确的强制性,着重关注社区组织、居民素质、社区工作等非物质因素,部分涉及社区设施配套和环境改善等物质因素。近年城市规划学科介入的社区规划加大了物质空间和设施环境方面的内容,但与市场化建设脱离的物质空间实施要求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

2 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理念拓展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要构建和谐社区,规划设计人员首先必须从狭隘的住区规划理念中走出来,拓展视野,广泛关注与居住社区有关的各个领域,在全面审视当前住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同时,全面把握和谐居住社区的内涵,实现理念的拓展。

2.1 从孤立的生活片段到连续的住居生活

当前的住区大多脱离城市的整体功能结构而孤立存在,住宅成了“睡眠的容器”、“自助式的家庭旅馆”,封闭的住区成为典型的“卧城”、“孤岛”,将本该在住区内解决的很多日常生活内容毫不负责地抛给城市,同时又无视城市的外部功能配套。在住区环境处理上,以安静的名义制造冷清,在行为研究与分析上,对居民生活与行为进行切片式的处理,忽视日常生活行为的完整性、连续性与复杂性。居住社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解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建,居住社区规划建设首先必须回归主体、回归生活,以完整的日常生活为线索,确定社区的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让社区从单一的功能中走出来,先自上而下的分析生活、分析功能,再自下而上的创造功能、创造生活,有了便利性、连续性,才可能有舒适性、宜居性。

2.2 从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到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统一体

虽然原有规划理论中明确了住区规划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组成部分,但在广大规划设计人员的实践过程中,物质规划一直是住区规划的核心,大多对非物质层面的因素考虑较少,孤立地分析个体的普遍行为及其活动的场所,而非群体间的互动,造成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的普遍现象。另外,由于住宅演变成高门槛的市场消费品,住宅与住区的物质利益性被放大,使居民大多无法顾及本该有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催生了住区规划过程中的物质片面性思维。社区的主体是居民,社区既是居民物质生活的栖息地,又是精神的家园。首先作为个体的人,对社区不只是有满足生理、健康等的物质需求,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对社区还有心理健康和精神归宿的需求。其次,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只有在与家庭之外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居民物质生活和社会活动场所的社区,必须具有物质与精神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相互作用、对立统一,才能发挥完整的社区功能。所以,社会规划必须走出原本狭隘的物质空间领域,走向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的统一体。

2.3 从封闭的内部结构到开放的球形结构

当前住区建设的土地通过市场行为提供,无论地块的区位、规模、形态与周边的城市地区和自然环境有着何种关系,都被一道围墙隔离,开发商自顾自地在封闭的围墙内打造各种形式与风格的住区,城市的统一管理显得软弱无力。规划设计人员在任务书之下,也仅仅局限于在封闭的地块内进行建筑、道路、绿化景观、设施等的组合与摆布,造成大量住区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3 和谐居住社区规划设计要点

3.1 结构形态

3.1.1 规模。综合社区不得跨越城市主干道,基层社区不得跨越城市次干道,并不得跨越较大的自然分隔带。社区规模同时要保证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和适宜的步行半径。综合社区以20000~50000人为宜,基层社区以5000~8000 人为宜。

3.1.2 结构。采用综合社区一基层社区一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三级结构。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规模控制在I00~150m,超过150m 则失去良好的空间围合尺度,且不利于内部居民的相互熟悉与交往,低于100m 给住宅围合布局带来难度,同时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交通造成影响。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规模按100~150m 控制, 居住户数一般在150~300 户之间,在有效的邻里交往范围内,便于邻里互助。社区以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有利于私密性和安全防卫,基本居民单元以外的区域宜采用半开放或开放式管理,便于广泛的社会交往以及设施的共享。

3.1.3 密度。在保证足够的公共绿地、公共空间以及充分的日照、采光、通风条件的前提下,达到足够的密度及容积率,以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土地浪费。

3.1.4 边界。社区边界明确,并区分不同的外部环境采用不同的功能配置与空间处理。临城市快速道路布置绿化隔离带,不宜布置商业和公共设施,避免设置出入口。临城市主干道以办公功能为主,避免设置出入口或做特殊处理。临城市次干道以商业、服务业和文化休闲设施为主。社区与社区之间的用地边界不宜形成封闭的消极空间,预留为街巷空间或公共步行绿化带。

3.2 道路交通

3.2.1 路网密度。城市次干道间距采用350~500m,采用高密度的支路系统,社区内支路间跟采用150~250m, 支路划分的街区规模为120~150m×200~250m 的长方形地块,城市中心高密度区可划分为边长100~150m 的地块。

3.2.2 道路性质。城市快速道路和主干道以“大道”、“路”命名,城市次干道以“街”命名,城市支路及社区内道路以“巷”、“弄”、“胡同”命名,

3.2.3 街道宽度。为了保证良好的街道空间尺度既标示出道路性质、等级与功能,又贴近传统街道文化和居民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回归良好的街道生活,城市次干道道路宽度宜控制在25m 以内,不得超过30m。城市支路和社区内道路宽度不小于8m,不大于15m,若大于15m,需设置绿化或休闲景观带。若交通负荷过大,则缩小道路间距,提高路网密度。

3.2.4 车速。城市次干道车速严格控制在40km/h 以内,支路及社区内道路机动车行驶速度控制在30km/h 以内,部分控制在15km/h。部分街道结合社区商业或公共绿带作为步行街或准步行街。限速街道落实限制车速的稳静化处理措施。

3.2.5 出入口。基层社区主出入口设在城市次干道上,并尽量靠近综合社区公共中心、公园和公交站点,基本居住单位( 街坊) 设两个出入口,分别靠近居民主导出行方向和社区中心。

3.2.6 步行道路。步行道路联系社区中心和各个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并与社区外的城市公共绿带和公园等形成较便捷的联系。

3.2.7 停车。综合社区中心建设专门的社会公共停车场,基层社区中心和商业街道配建适当数量的停车位。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内除少量采用地面停车外,尽量采用地下方式,大中城市停车位配套不少于户均1 辆。

3.3 公共设施配套

居住社区公共设施配套应打破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机械的等级配置模式,在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社区发展规划层面进行综合调配,明确配套要求、规模、数量及位置,社区建设规划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并采用开放式经营管理。既有利于形成真正贴近生活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又有利于市场运营和资源有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与浪费。形成明确的社区中心,综合社区中心在城市次干道交叉口一侧成片布置,并形成公共步行区,避免在交叉口周围采用“四大金刚”的模式,影响城市交通的同时打破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基层社区中心宜在社区中心地段布置,并与社区公共绿地相结合。公共设施的布点综合考虑适宜的步行半径和便捷的步行网络。

3.3.1 商业。沿城市次干道和社区街道两侧布置,重点放在基层社区中心通向综合社区中心或城市公园的街道两侧布置。

3.3.2 布局。充分分析社区居民主导的出行轨迹和出行方向,各项公共设施在主导出行轨迹沿线布局,点线面结合,形成连续的公共生活空间,保证足够的活力,促进不同活动人群的广泛交往。

3.3.3 混合功能。在社区中心、社区街道、社区入口附近,适度保证功能的混合使用,以不同功能的混合使用强化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和社会交往的广泛性。

3.4 住宅与建筑布局

3.4.1 住宅形式。提供多样化住宅,在基层社区内以基本居住单元( 街坊) 为单位配置不同的住房标准,以满足不同收入、不同阶层居民的购房需求和混合居住,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互动、交往与互助。

3.4.2 适应性。保证住宅室内空间灵活可变,满足不同家庭生活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为家庭人口结构变化提供合并、分解、重组、改造的可能,部分地段住宅适应将来改变建筑功能性质的需要。

3.4.3 住宅建筑布局。以基本的居住单元(街坊) 为单位,住宅尽量采用围合式布局,尽量减少高层板式住宅,避免点式高层住宅的板式拼接。

3.4.4 架空空间。靠近公共中心、社区公园、街坊公共绿地的地段,适当设置架空空间。

3.4.5 体量。建筑体量多样化,沿街住宅采用适宜的高宽比,创造丰富的建筑景观效果。

4 结束语

居住是公民最基本的需求和权利之一,住宅与社区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关注居住、关注社会,是城市规划师的基本责任。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是一个不断丰富社会学内涵的过程,也是一个回归的过程,回归主体、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城市和社会。要实现这样的回归,是一场规划理念的更新,也是一场规划设计技术的变革,对规划师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规划师作为规划设计的主体,只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广大参与者的一员,需要充分地深入社会、深入社区,与广大居民、参与者一起,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进行广泛的协同和整合,才能实现和谐居住社区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魏衡,魏清泉. 紧凑型住区的发展要求与调控措施[J]. 规划师,2008(4):9-11.

[2]赵蔚. 回顾与展望一中国1949 年以来城市住区建设与社区演进[J]. 时代建筑,2009(2):16-19.

第5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实践教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经济发展至21世纪,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城市化进程开始增速减缓,因此城乡规划建设市场变化,城乡规划人才需求量减少;同时在此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类型也开始由增量规划转至存量规划,城乡规划专业的知识重点也需要调整。就业人才需求减少和专业知识重点调整,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面临办学挑战。顺应时代变化,并且形成专业自身特色,才是地方高校的生存之道。

1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特色化教学之路

相较于教育部属重点高校的优势资源,地方院校特别是中西部院校,受限于地方经济财政等原因,资源优势不明显,则更需要突出其专业教学特色化理念,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和执业初期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的指导,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已定,相应的知识点与指导教材也已达到共识,那么基于不同高校不同办学背景条件下的专业建设,唯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形成差异化及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2 以“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强能力、专方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于2002年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开始四年制招生。2008年由于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城市规划专业划归于土木与建筑学院,同时开始五年制招生。同一学院的相关专业有建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因此依托于建筑学与地理学专业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结合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强能力、专方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通过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课程的课题实践、实习课程的专题实践三个层次逐步深化实践教学,并形成“详细规划+建筑设计”的微观设计特长,以及“社区规划+村庄建设”的基层管理特长。

3 优化实践教学,突出办学特色

根据《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城规专业规范》)要求,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包括认识调研、规划设计、规划管理三个领域。每一个实践环节有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具有现状调研、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能力。

3.1 实践教学体系调整

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在《城规专业规范》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实习课程提供,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实践课程。

通过古建测绘实习、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以及总规实习及详规实习调研等阶段,训练现状调研能力;通过美术实习、总规实习、详规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训练规划设计能力;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综合实习等阶段,训练规划管理能力。其中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是根据实习单位实习项目要求,既可能是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也可能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

表1 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实践领域构成

而由于专业教学是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组成,且相辅相成。理论课程为实践课程提供理念基础和内容支撑,而实践课程的设置将为理论课程的实践提供可能。结合实践课程的前置理论课程也为其特色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校结合建筑学办学背景,就业岗位适应性,以及面对往届学生的就业实际,设置中国建筑史、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课程的选修,以突出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通过规划时序的调整,在高年级阶段强化城市详细规划实习、景观设计等课程选修,着重锻炼学生的微观规划设计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公共课、公务员基础知识、名城名镇名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乡村发展与村镇规划等选修课程,强化学生的社区规划与村庄规划与管理能力。

3.2 实践教学内容调整

在设计课程实践阶段结合教学大纲,根据现阶段实际工程项目,在详细规划课程里面,安排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容;在城市设计课程里面加入景观规划的内容。一方面能保证到高年级阶段因大部分学生选修学分已满,而致使一些专业选修课因为选课学生少而不能开课的情况下,这些专业知识能够在一些相关设计课里面体现。同时也是因为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且更能体现实际规划项目发展的需要。

在实践实习课程内,在社会调查内引导学生关注社区规划。在生产实习阶段,针对非规划设计或管理岗位的情况,学生也能结合建筑设计知识,能够从事小型公建或住宅方面的设计。

3.3 实践教学方法调整

目前的教学方法分为教师中心法、相互作用法、个体化方法、实践法。而实践教学方法中大部分校内实践采用教师法、作用法与个体法;而校外实践则多采用实践法。

第6篇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外围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7篇

关键词:老龄化城乡规划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对于老龄化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是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城乡规划领域对于老龄化社会问题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末,城市规划如何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研究老年型城市社区规划的迫切性(王玮华,1997a)。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需要根据世界一些老龄化社会建设发展的先进理念,对当前中国老龄化社会在城乡规划中的内容进行研究,从而有效地发现和解决老龄化社会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龄化住区的研究

1.国外老龄化住区模式的概述

面对中国老龄化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障老年人们的切身利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城市规划方面,不仅要将先进的科学规划理念与技术应用其中,还要对发达国家在老龄化社会规划中的先进做法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有利于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规划发展措施。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不仅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协作养老等多种模式作支撑外,而且形成了集中型和综合型的老年住区。其规划从社会学、医学等因素来考虑老年社区的环境,从而在生理和心理上满足了老年人的需要。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将先进的规划理念融入到老年住区的模式中,并且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2.国内养老模式和居住方式的选择

当前中国养老模式规划建设中,主要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为主,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缺陷性和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老年人的实际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促使我们对当前中国的养老模式和居住方式进行优化改造。老龄化社会建设规划过程中,在吸取发达国家先进养老建设规划模式,结合中国传统养老模式,国内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主要是以邻居型、同住型为主。

二、老年住区的发展及规划

1.普通居住区的发展与规划

鉴于居家养老的重要性以及为了解决老年住房严重不足的问题,相关专家认为我们在进行普通居住区规划和建设时,应尽可能对现有居住区的功能结构进行更新和改造,使之适应家庭结构变化和老年生理、心理变化的需要,同时在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中,把老年人的需求作为一个极重要的因素纳入考虑的范围(胡仁禄,1994)。周典等认为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将部分老年住宅融贯在城市居住建筑体系之中进行建设;二是将重点放在做好“终生可利用型”城市住宅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周典,2006)。在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应从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居住空间无障碍设施、套型模式及交往空间等多方面考虑(孙思奇,2005)。因此,普通居住区的规划发展要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优化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满足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需求,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老年社区的发展及规划

根据住区中老年人比例的多少,一般将老年社区分为两种:混合老年社区与独立老年社区(马晖,2002),目前国内老年社区多指独立老年社区,开彦和宋言奇认为由于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需求在不断增加,老年社区因其完善的设施,可灵活的选择和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应成为老年人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较好的选择,其构建在当前十分必要(宋言奇,2004)。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养老政策,老年社区建设要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运作。结合多种养老方式进行综合开发,这也有利于老年住区的产业化发展(马以兵,2008)。汪劲松则提出在城乡结合带规划建设老年社区的设想,利用城乡结合带适宜休养的优良自然环境,使老年社区更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和要求(汪劲松,2000)。

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要面对大多数老龄人,不能片面追求规模档次,可结合普通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整个社区的配套设施综合设置,独立老年社区选址应尽量不要远离城市生活区,并应保持交通方便、城市生活的延续以及青壮少儿接触交往的机会和空间(陈纪凯等,1998)。针对我国老年社区面临的老年人社会网络中断的问题,陈贵武等提出以综合性规划代替局限在住房与环境规划的传统形体规划,使得在老年人生活的空间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通过综合性规划对老龄化社区的生活多样性、社区网络、服务网络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实现老年人与社会融合的生活模式(陈贵武等,2003)。

3.老年社区的空间环境

除了老年住宅外,居住空间环境也是老年住区研究的重点。王玮华认为由于老年人口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和影响程度,要较其他人群大得多,老年住区应为老年人创造适于健身、娱乐、休闲、交往等户外活动的良好空间环境(王玮华,2002)。一般来说,老年人对住区空间环境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社交需求、休闲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不同层次的需求,确定了住区空间环境不同使用功能的划分和设计要点(谭颖,2000)。

对于住区空间环境的营造,胡仁禄认为要改进居住院落空间的规划设计,创造更多更好的邻里交往空间,以利于亲密的邻里关系和互助活动的形成,增进老年人生活的充实感和安全感(胡仁禄,1994)。阎春林认为应利用开放的户外空间,鼓励老年人与青年人、儿童等不同年龄群体的相互交往,使老年人融入社会大环境之中,避免过于封闭造成心理上的社会隔离感(阎春林,2001)。同时,住区室外空间环境要注意增强识别性,以弥补老年人衰退和丧失的机体能力,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居住空间环境(张军民,1998)。在今后的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需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老龄化住区的研究,国内养老模式和居住方式、老年社区环境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综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当前老龄化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局限性也日益突出。因此,在城乡规划中,我们不仅要借鉴发达国家老龄化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先进理念,而且要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物质设施、医疗照顾、生活服务等方面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避免老龄化住区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等问题的产生,不断优化城乡规划的指导能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仁禄,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初探【J】.建筑学报,1994

2.王玮华,研究老年型城市社区规划特点及对策迫在眉睫【J】.城市规划,1997

3.周典、周若祁,构筑老龄化社会的居住环境体系【J】.建筑学报,2006

4.孙思奇,经济适用房设计应关注老龄化问题【J】.住宅科技,2005

5.宋言奇,城市老龄社区构建问题三议【J】.城市规划汇刊,2004

第8篇

关键词:丘陵地区; 社区总体规划; 雁湖社区;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规划背景

近年来,乐清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显著改善。但是应当看到,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地区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偏小,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社会管理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农村社区是由一定的地域人群、按照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行共同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所构成的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集聚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有利于公共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和集约利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图1区位图)

本文以雁湖社区为例,探讨农村新社区规划编制过程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策略,以期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起到一定指导作用。雁湖社区作为典型的山区农村新社区,位于芙蓉镇西北部(图1),北临雁荡山风景区,南接芙蓉镇区,东接小芙社区,西接雁楠社区,为北雁荡山风景区的西大门,交通便利。

雁湖社区辖丹灶里、尚谷山、长山头、山坑、长徼等14个村,现状总人口13099人,现状总用地26.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90.1公顷,山体林地约2232公顷,农田约230公顷,水域约80公顷。现状人均建设用地68.81平米。区内有黄金溪,往北流向雁荡山景区,往西流向楠溪江,往东流经芙蓉镇区流向芙蓉池。区内主要的交通线路为山老区联线白芙线。其建设条件有着典型的山地社区特性为了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方针,满足社区建设的更高要求,雁湖社区在充分考虑以上建设现状和山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社区建设规划编制(规划年限为2012年~2030年),明确了发展方向,力求实现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生态景观健康的目标。

2、存在问题及规划设计思路

规划设计小组重视公众参与,走访了雁湖社区内14个村庄农家,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村民的家庭结构、就业状况、居住状况、道路交通状况、基础设施状况、绿化环境状况等及规划期望和改善设想。其中,90%以上的被访者最关心和迫切希望改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上。如村域道路狭窄,公交站点缺乏,对外交通不畅。另外,村落内基础设施匮乏、宅基地环境不佳等问题也是农民关注的问题。因此,规划从雁湖社区发展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合理归并分散的村庄,确定居民集中居住点;构建与住宅规模相匹配、符合社区需要的道路体系、基础设施;同时,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乡村风貌,利用农村地域特色,开发旅游业,建设具有雁湖人文特色的新农村社区。

3、社区总体布局

3.1社区总体发展战略——“依托大雁荡、借力芙蓉镇,促产业转型;建山水体验暨乡村旅游区”。

“依托大雁荡、借力芙蓉镇,促产业转型”:依托雁荡山这一国际品牌,推进雁湖境内旅游景点、线路、产品的开发。雁湖景区作为雁荡山风景区西大门,以及在芙蓉总体规划中的功能和地位,将雁湖开发成为雁荡山风景区西大门旅游接待中心及旅游服务基地。抓住这一机遇,在黄金溪周边发展旅游服务基地,由以单一农业为特色的基础产业转型为集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山水体验暨乡村旅游区。

“打造山水体验暨乡村旅游区”:加快乡村旅游休闲化升级步伐,改变乡村旅游从传统单一的观光,提升至休闲旅游,从“农家乐”的简单模式到“休闲度假”的体验模式,规划应改变从传统旅游到现代乡村旅游的转变。

3.2社区的职能定位——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型农村新社区”。

“农业基础”:雁湖地处山区,域内工业较弱,农业还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社区中有种植药材、茶叶,南部有水稻、蔬菜、枇杷种植。

“发展乡村旅游为特色”:规划将雁湖打造成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成为雁荡山分景区之一。

3.3社区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利用社区现状资源特征形成“三大功能区、十个产业基地”。

“三大功能区” 即北部旅游产业区、中部综合生活区、南部生态农业产业区。

“十个产业基地”即三个旅游景点、二个旅游服务基地、餐饮服务基地、爱国教育服务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枇杷种植基地、畜牧养殖基地。

(图2产业规划图)

3.4社区空间结构—— “两带连四片”。

“两带”即东西向黄金溪滨水旅游景观带和南北向山老区联线的白芙线形成的山地旅游观光带。

“四片”即北部乡村旅游区、中部文物古迹保护区、中南部居住生活区和南部生态农业种植区。

(图3社区空间结构图)

3.5社区土地利用规划

3.5.1社区建设用地规模

雁湖社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为26.3平方公里,社区建设用地面积106.1公顷,建设用地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构成。

3.5.2社区用地发展方向

社区内居民点向核心区即尚古山、丹灶里、长山头、山坑、路上和西滕6个行政村所在地集聚。核心区建设用地向东南向靠雁楠公路发展为主,远景随着核心区规模扩大可向芙蓉镇区靠近建设。同时利用现状开发基础和用地自然条件,各组团在现有开发基础上适当拓展,形成“北旅南居”的空间发展格局。

3.5.3核心区规划用地结构

核心区用地规划结构概括为“一心、两轴、三组团” 。

“一心”即规划以教育、文体、医疗、商业金融、集贸功能为一体的公建中心。

“两轴”即沿黄金溪水系发展轴和沿雁芙路交通发展轴。

“三组团”即由道路分割形成的三个规模相当的居住组团。每个组团涉及两个村庄,规划人口约4000人,同时配套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公建用地,为居民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

(图4核心区规划结构)

第9篇

李守林简介

农十师党委党校高级讲师,长期致力于兵团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研究。多年来,其文章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40余篇。近几年,撰写文章《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思考》、《对农十师走新型工业道路的战略思考》、《兵团人才发展的战略思考》、《兵团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研究》、《兵团城市文化建设研究》等数十篇。

多样化格局形成

《兵团建设》: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兵团社区呈现较快发展趋势。请问现在发展状况如何?

李守林:目前,兵团已建成社区692个,其中城市社区116个,团部小城镇社区420个。城镇社区占兵团社区总数的77.45%,居住人口占兵团人口总数的65%。

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兵团的城镇社区不同于地方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社区,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多样化格局。

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为“师(市)民政局、社区指导办——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这一模式主要以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为代表,共有82个。它以街道确定社区的空间范围,强化了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在社区行政管理中的承上启下作用,社区的服务功能发挥相对较好。

师直社区现有34个,其管理模式为“师民政局、社区指导办——社区”。主要是以师部为中心,根据地域分布,将空间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纳入社区管理,形成了与同城的地方社区相对独立的社区。如农五师、农九师、农十师、农十四师等师直社区。近几年,有些师直社区开始注重加强与同城地方社区的交流,形成了与地方共建共荣的融合型社区,如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四师等。

团场小城镇社区目前共有420个,主要是以团部为中心,向附近的连队延伸。社区的组织形式为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居委会,其基本管理模式为“团场社区指导办——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居委会”。现在,兵团各团场社区大都实行这种管理模式。

空间布局不合理

《兵团建设》:兵团在城镇社区设立方面,有很多不是以集中的居民区为单位,而是采取片区和以团场为独立单位划分的。你认为这样合理吗?

李守林:以农十师城镇社区为例,北屯师直社区分为幸福社区和阳光社区。两个社区是以城区东西两大片区划分而成。其中北屯幸福社区辖区面积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3万人,仅下设一个分站,编制共4人。居民居住分散。点多面宽,社区管理粗放,社区服务资源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社区新的居民区在不断建设,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却没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一八八团是一个城郊中心团场,团场小城镇社区分为3个片区,一个是新城区片区(含北屯城郊地区的部分连队),一个是进入团场片区,还有一块是居住在北屯团结路东区的离退休人员片区。其社区规划与师直社区在空间范围上相交叉,给社区服务与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城镇社区空间布局上的不合理,导致社区之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封闭式发展,建设雷同,缺少特色。

职能分配不清晰

《兵团建设》:随着职工由“单位人”变为“社区人”,大量的社会工作从行政部门转移到社区,社会和社区自身在对社区职能的认识上也会出现判别不清的现象。你获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守林:总的来说,是机关行政部门与社区的职能不清。前者将后者当作自己在基层的业务部门,下派大量的工作任务,使社区应接不暇,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其次,城市社区的街道办与社区的职能不清。城市街道办仍处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地位,应该由社区居委会承担的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综合管理事务,却由街道办包办。街道办事务太多,居委会的代议者和监督者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例如居委会的选举,由街道办直接参与和运作,居民参与程度很低。再次,各级组织权责不清。“权随责走”的工作机制不能真正得到落实。此外,团场社区服务中心与物业公司职能重叠,在具体服务工作中,物业公司缺乏监管,履约程度低,居民投诉问题较多。

居民主体意识淡薄

《兵团建设》:目前,兵团的许多团场都成立了社区,但大部分职工还未习惯这种管理方式。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守林:从参与意识来看,一些团场职工群众虽然生活在社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团场行为。从参与人数和参与人员结构来看,相当多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居民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参与社区建设,而参与的主要是老年人。从居民参与的内容来看,主要局限于出席居民会议、楼院卫生清扫、文体健身等一般性社区活动,还很不深入。从权利与义务来看,现在社区把福利给了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也在不断完善,但居民却没有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

做好发展规划

《兵团建设》: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战略任务的重要载体。那么,要优先发展,首先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李守林:民政部对我国今后社区建设提出的目标是:力争用5年时间,把全国80%以上的城乡社区全面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兵团城镇社区要同步实现国家规定的发展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完成这个目标,首先应做好城镇社区规划。

第10篇

一场“造区”盛宴正在河南上演。

盛宴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已经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完成投资631.5亿元。

这不是新农村建设的简单翻版。“要认真研究社区和行政村的区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区别、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变城市的区别。”在“盛宴”启动之初,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即如此强调。

那么,何谓新型农村社区?为什么河南要提出试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外地借鉴?

“战略基点”

“造区”盛宴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底,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

在是次会议上,河南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增加新型农村社区这一战略基点,将传统的四级城镇化体系变革为五级体系。

在接下来的全国“两会”期间,卢展工更是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到与相同的高度,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之后农村发展的“第”,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于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河南迅速推开。

那么,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何在?

其意义首先在于,它是河南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中原经济建设五大战略定位和核心任务。对河南而言,这进一步明晰了其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明确了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

但河南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人多地少。人多地少是制约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为40.6%,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另一方面,加速城镇化必须实现模式创新,跳出“赶人上楼、逼人进城”的怪圈。

就此,河南决定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即“两不三新”。而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是“两不三新”的核心。

不过,与以往城镇化不同,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重要层级纳入现代城镇体系,并将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以探索一条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实现就地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卢展工就此称,中央早就提出要城乡统筹发展,但怎么统筹一直难以破题,河南的领先之处就在于找到了切入点,“三化”协调核心是破解不牺牲农业的难题,切入点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把农村发展联系进来,以农村新型社区作为着力点。

不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于河南更直接的意义还在于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拉动农村经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若干个村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新型社区,使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有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建房点多、面广等状况,节约出大量土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或调整为建设用地。

据有关部门测算,不超过3层的社区住宅节约用地率为48%,6层以上的节地率可达到70%。这对缓解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意义重大。

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直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建房消费需求,带动钢铁、水泥、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据测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资拉动比例为1:23,一个1万人左右的社区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和配套投资3000万元,可以撬动7亿元左右的农村消费。

“乡村社区”

“规模适度、相对集中、道路硬化、人畜分离、商住分设、饮水卫生、服务配套、街容整洁.......”这是今年年初,河南省出台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草稿)》中对未来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也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施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是河南一个创新。那么,新型农村社区应该建成什么样?

“新型农村社区不是新农村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卢展工直言。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地建新村,新型城镇化也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城市,而是一系列理念的变化、思路的调整、观念的转变。”

在河南官方,更明确的概念是,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就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显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也即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建设,或由一个行政村改建而形成的乡村社区。如果非要找一个典型,那么,5月挂牌的河南“西辛庄市”是绝好的样本。

“俺村里有好学校,有好医院,有水有电有暖气,有宽的马路,好的绿化,俺有就业的地方,有宾馆,有超市,有休闲跳舞的地方,这不就是城市生活?”西辛庄支书李连成对于西辛庄的目标的就是“城市有啥俺有啥”。这是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朴实的构想。

不过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个个不同”。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推进”的原则要求,河南以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更多地和小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区与专业园区建设相结合,选择适合各自的建设发展模式。

滑县锦和新城是其中的典范,也是河南目前规模最大的新型农村社区,共规划整合33个村,可节约土地约7000亩。如今,锦和新城一期投资12亿元整合18个村,已有2940户入住新居。

“创新规划、‘三区’联动,是锦和新城成功的前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马明华说。锦和新城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整合村庄、整合土地”,建设“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统一规划建设用地,仅3个月时间就完成1.7万亩土地流转,用以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支持产业集聚区内的工业企业发展,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同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马明华解释说。

钱从哪里来?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到“十二五”末,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要达到48%,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要转化为城镇人口。

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钱从哪里来?

今年6月,河南省社科联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各地的调研报告中都提到了专项资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撑作用。例如,郑州市市级财政每年设立不低于2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污水处理等配套项目的建设。沁阳市市财政也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专项资金之外,沁阳市还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通过建立涉农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平台,按照“项目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对能够整合的20多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而成立投融资平台也是河南各地解决钱从哪儿来的办法之一。以沁阳市为例,其组建瑞源公司、丰庆村镇地产等投融资平台,对该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进行融资、投资,成为撬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点。其瑞源公司承担了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投资7.4亿元,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整合周边11个村庄,可吸纳11342人入住,可节约土地3305.4亩。

同时,河南各地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引领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例如,新乡先后出台8个方面49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群众到社区建房入住。

不过,河南省各级社科联在报告中仍然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还是单一,仍以政策性投入为主,投融资平台建设不足。

此外,河南新型农村建设还面临着规划建设新民居,土地需求量大,但每年下达市县的增减挂钩指标较少,不能满足用地需要;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项目支撑,大多数农民仍然选择外出打工等问题。

就此,河南省委政研室工业处处长吕五权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当注意四个问题:一要控制社区数量,扩大人口规模。土地节约利用程度,人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都与社区人口规模成正比。二要尊重农民的财产权利,提高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加快农民腾退土地,关键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可行的办法是将通过复垦增加的建设用地大部分“漂移”到中心城市或县城,利用级差地租原理,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并将这部分收益全部补偿给农民。三要合理规划二三产业,坚决避免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再发生。四是创造条件,逐步过渡。新型社区是农村还是城镇?还要继续观察,分类指导。部分社区基础好,发展态势好,将来有望成为小城镇。也不排除个别新型农村社区由于多方面原因,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还是农村,规模大一点的农村而已。

链接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种模式

【模式一】市场运作型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筹措资金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市场化运作。这种运作模式重在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洛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对于具有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土地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地方,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市场运作、业主开发、集中建设,实现整体搬迁,整合成为新型农村社区。

【模式二】政府主导型

对县、乡财政基础较好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BT、BOT等模式开发建设成为新型农村社区。目前,BT模式、BOT模式都是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的形式。

【模式三】企业参与型

采用这种模式,需要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许昌市长葛市古佛寺社区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该社区的居民房屋建设面积为19万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6亿元。为筹措建设资金,古佛寺社区将腾出的690亩土地交由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使用,公司拿出补助资金1.035亿元,用于居民房屋建设,这样农民户均只拿1万元。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众品公司部分用于建设养殖基地和果蔬加工基地,剩余土地用于众品公司扩大发展。社区居民不仅能够获得土地入股的股金,还可以到基地打工,增加收入,实现了双赢。

【模式四】政策引导型

对位置比较偏远或者深石山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煤矿塌陷区、矿区等不宜居住的地方以及扶贫搬迁的村庄,要重点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实施整体搬迁,就近进入新型农村社区。

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杜寨小区建设就属于该模式。该小区是洛阳龙门煤业常村煤矿塌陷区杜寨村搬迁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计划安置杜寨村搬迁居民400余户1700余人。小区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杜寨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和谐社会

一、引言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直接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战略与布局。而城市的资源总是十分有限的,每一步规划,没有城市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以及最广泛参与,规划就可能会因为缺乏客观、科学因素而成为“负规划”,进而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城市规划,应该尽可能让广大市民参与到城市公共规划中来,提高城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同时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利于增强人们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市民的主人翁意识,是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西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

在西方,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稳定增长并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分化。面对市场经济自发的对私人利益的追求,以及各种集团逐渐强大的社会力量和市民素质的提高,西方各国城市存在的问题已由经济问题转向了社会公平与公正问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制度相应在各国出现并发展。

在美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经过40多年的发展,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已经应用到了包括从区域性规划到社区规划的多个层面, 其特点表现为:一是制度健全,程序严密;二是形式多样,过程公开;三是全程参与,监督有力。在英国,政府认为公众参与是英国规划法律体系的“骨架”,早在1947年,英国《城乡规划法案》就规定允许公众对城市规划发表意见和看法;1969年,在《城乡规划法案》的修订中,又制定了与传统的公众参与有所不同的方法、途径和形式,即著名的《斯克芬顿报告》(the Skeffington Report),成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发展的里程碑,1990年的立法又明确规定,编制规划必须完成八项法定程序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其中公众参与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德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和建设规划法是城市建设中相互影响的三个方面。其城市规划,首先是通过报纸、宣传册、居民大会等各种形式,将规划的目标、必要性宣布给公众。市民通过公告、传单、各种展览会等多种形式参与规划草案的讨论。规划部门根据公众意见合并成一个方案。再向公众展示,进入公众参与的第二阶段,并邀请相关人土进行评论。规划部门对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做进一步的调查和审评,最终确定方案成果,连同对市民和公共机构团体参与的意见处理书上报上一级管理机构审批,并公布审批结果。地方政府如想对现有的城市规划方案进行修改,需要由地方政府、地方议会和地方政府所属的专业委员会三方共同提出修改原城市规划的报告。新规划由监理局批准之后,地方政府必须将新规划在地方报纸和地方政府内部刊物上登载,并张贴于市政府的布告栏里。之后,新规划才能生效实施。在法国,城市规划的公共参与在实际应用中还处于发展阶段,其通过“公众咨询”和“民意调查”两种操作程序,既保证了公共参与的法律地位,又为公共参与提供了灵活的操作空间。在日本,随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 其在理念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由过去片面追求宏观经济的增长和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要内容,逐渐转向对于丰富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追求以及微观的城市生活层面和基层社区层面的各类服务性设施规划的内容增加。在规划的程序上, 自下而上的规划逐渐取代了过去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从规划体系来看, 公众参与下制定的地区规划和其他形式的社区规划,由于其内容的针对性、综合性, 正在成为城市规划体系中重要的基础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公众参与在西方社会中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起来,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法律保障。法律明确规定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有公众的参与,没有经过公众讨论、反馈的城市规划是不能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划如果被公众反对,就必须修改。第二,参与方式多样。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各种手册、会议和展览会等,从而使公众全面、彻底地参与到规划当中。第三,公众参与面广、程度深。西方国家的公众参与不是表面形式上的几个代表或利益团体参与,而是市民的普遍参与。公众参与不仅体现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还表现在规划的审批和执行阶段。尤其是在其执行阶段,公众可以对不合规划要求的行为向法院或仲裁监督机构进行申诉。

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在我国和谐社会下的发展走向

目前,我国在公众参与规划方面虽说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在总体上仍处于最基本的舆论作用层次上,我国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就目前而言仍存在许多不足,譬如公众参与的深度不够、公众参与的宽度不够、公众参与的机制不健全等等。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城市规划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的作用,来推动城市规划的和谐发展。今后,在我国和谐社会环境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要由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要内容走向促进社会协调和谐为主要依归的道路;在规划视角方面要从偏重于功能布局关系、建筑空间的美学走向重视利益主体的公平发展和产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规划决策方面要从政府内部行政决策及决策与执行合一走向公众参与的民主化决策及决策与执行分离;在规划覆盖面方面要从偏重城市走向区域城乡一体,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在规划重心方面要从重经济发展走向效率与公平兼顾;在规划深度方面要从偏重框架结构的粗放式规划走向细化量化的深层式规划,从强调设施配置规划走向强调设施管理规划;在规划层次方面要从片面强化总规,走向建立总规、近规、控规互为分工的规划体系;在规划作用方面要从视为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转向成为统一公众思想、整合多种利益的工具。这样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发展走向才可以达到决策者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才可以取得集思广益的效果,进而从根本上推动和谐城市规划的建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学习时报, 2008-9-29

[2]陈志诚,曹荣林,朱兴平.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及借鉴[J].城市问题,2003,(5),

第12篇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Abstract: a high level of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o improve the village grade and consumer welcome of the premise. Many in the market of excellent village, all through the in-depth market research, project research, accurate positioning, and features a high level of planners to tender type planning and design, selected from multiple solutions, from several scheme optimization one of the essence, set the better than a suit, then repeated discussion modification, and finally the final decision. Plenty of examples show that the in-depth market research and accurate market positioning, smart planning, the correct decision-making, and a high level of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modern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B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它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住宅建设又与国家、社会关系密切,它影响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近年来,国家提出将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

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并将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转为货币型分配,住宅建设进入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的开发建设阶段。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

1、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构理念

在现代的繁华城市里,人们为钢筋水泥构架的现代建筑所窒息,而要想生活在心灵可以休憩的绿色家园里,成了城市人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都市情结。在此笔者本着生态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试图诠释一种崭新的现代生态生活社区,从而营造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自由漫步式家园。

1.1具体规划思路

生态建筑和自然美的充分融合是笔者设计思路的方向,体现“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

1.1.1对人与环境的思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环境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环境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尊重生态法则,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免其遭受破坏。所有的科技、所有的文明,都不可能置身于环境之外,当然也因此会对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时,一定要从生态角度考虑,保护环境。

1.1.2从生态角度看可持续性发展

这里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永久的将来都能继续有效地发挥其正确的功能作用,而不会受到那些关键性资源的耗尽或过荷的强迫而衰退。从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上看,小区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以及绿化系统的设计,都以遵循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同时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等。房屋的建造则考虑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

1.1.3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

从住宅的内部空间到外部交流空间以至公共复合行为空间的扩展,并与城市社会的交汇,这样的层层推出将空间系统化。从园林、回廊、喷泉、休闲广场、宅间绿地到游泳池、健身会所等,通过多个交流场所,创造一种自由漫步式的家园模式,将为人际交往传统的延续和自我娱乐的健康发展提供设施保证。

1.1.4自然再造环境

仅仅利用人工因素打造一个临时性的自然环境并不能实质性体现生态社区的概念,能够让整个社区具有自然再造功能,真正“活”起来,让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是生态型住宅小区的另一个着眼点。因此设计者常常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把水引入园区内营造自然再造区。

2、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与新科技应用

现代住宅小区应积极应用新科技,逐步实施智能化建设。住区智能化主要向三个系统发展,一是家庭智能控制系统。除上述一些小区已实施的项目之外,还有电话线被切断与防破坏报警、系统报警自动强制占线、遥控护理与紧急呼救、家庭安全状态与报警准确性确认、程序自动化功能、远程遥控功能、红外线遥控调节功能、电源远程控制及调光功能、电子声音邮件信箱、住户信息管理、报修管理等等;二是住区综合信息服务。主要有休闲娱乐信息、购物信息、日常资讯、生活时尚推介、用户意见反馈、医疗卫生常识、远程医疗诊断、居民求助信息;三是物业管理系统。主要有供电、公共区照明、给排水、电梯运行、电视、停车库等的监控、管理,出入口及巡更控制,报修、收费管理,社区服务等等。

在住区智能化发展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行性、标准化、可扩充性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按适当超前原则谨慎选择和确定智能项目。对技术的成熟程度、投资多少,运行收费等都应认真研究、测算,再作确定。一些运行收费较高、暂时与居民经济能力不适应的项目,可预留选项,逐步发展。

住区的生活用水宜采用分流制,除直饮水外,一般生活用水与绿化、冲厕等用水分流供应。小区的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水经净化后用于绿化和厕所冲洗,以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对多类型居住需求的多样化设计

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现代生活也产生了多样化的居住需求:①居住质量衡量标准的变化。②社会构成的多样化发展,如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社会信息化等对住宅功能提出进一步要求。③对住宅设施的智能化、程序化调控功能要求加强。④居民更多地要求生活个性化,表现自我。⑤对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居住文化、居住教育和居住保健等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涵。⑥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居民回归自然的心态需求趋多。

基于居住社区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规划工作者应整合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继承创新的目标,把居住区规划设计从被动地服从市场,作委曲求全的妥协,转变为主动的引导市场开发,合情、合理、合法地贯彻规划思想,体现“人本”目标内涵。

3.1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规划布局的研究。居住社区布局研究包括在城市宏观区域的总体分布研究与微观区域上的功能布局研究。在总体分布研究中,不仅要关注城市土地区位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城市文化区位的构成与城市整体社会网络的结构。在微观的功能布局上,应将重点放在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在居住生活需求上的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与创造居住社区的规划布局。

3.2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建筑设计的探讨。居住建筑设计本身有着追求富涵人性色彩设计的历史传统。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源自工业化以来的公寓式住宅平面加上或中式仿古,或西洋仿古,又或中西结合的立面设计可以出现在任何一种类型的居住社区里,居住建筑已渐渐失去其承载与表达不同文化认知、不同社会关系的特性,沦为一种批量生产的行货。建构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空间特色,应要求建筑设计在风格定位、功能布局、形式选择、材料运用等多个方面,以不同的居住社区特色需求为设计依据,以满足不同类型居住人群的生活需要、文化需要和社会需要为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3.3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设施、服务需求的满足。分析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选择交通、绿化、房型、社区及设施配套,而物业管理基本上被列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这既反映出这一类居住社区的区位弱势,交通出行不便,绿化环境不佳;也反映出这一阶层居民经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据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主体需求而不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设施与服务的配置,将是居住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

3.4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环境设计的多样可能性。不同类型的居住社区有着不同的整体文化背景和个体文化认知,且通过环境设计对居住社区的文化特性进行物质化、空间化,形成特色化的居住社区标识。

4、结语

总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建筑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