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时间:2023-05-23 15:45: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第1篇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让职工有一个更清晰的奋斗目标,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三集五大”政策下的影响,企业越来越重视青年职工的以职业生涯的规划情况,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企业职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十分的迷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这不利于企业青年职工未来的l展。因此,企业关于目前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企业职工职业生涯按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职工 职业生涯 规划工作 建设 探索

企业未来的发展基础,是现在的青年职工,经过时间的沉淀,可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有经验的老职工。青年职工在成长阶段,是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企业的青年职工,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同时经过调查发现,青年职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原因,就是没有接收到相关的培训。因此,本文针对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提高职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一、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以及原因

企业在调研的时候发现,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生涯十分的迷惘,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一部分青年职工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进行详细的调查可以发现,是因为企业没有对职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职工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不清楚。同时职业规划工作,也是目前我国新兴起的一个行业和工作内容,也是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和不愁的工作。所以,企业青年员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工作建设不完善也是有关系,因此,需要针对企业的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索。

二、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探索

(一)建立企业青年职工指导制度

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是青年职工,因此,需要针对青年职工对未来职业迷惘的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首先,企业需要开展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建设,就要建立企业指导制度,这是为职工进行培训的依据和基础,而且该制度必须是行之有效的,能够照顾到所有的职工,实现公正培训。其次,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度中,还需要满足心理和思想的指导,除了明确为职工规划未来职业的走向以外,还要帮助青年职工梳理思路,确定青年职工的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想是正确的。

(二)为青年职工聘请专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培训

由于职业规划是目前我国新兴起的行业,所以企业在建设职业规划工作的时候,也是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因此,想要培养一批优秀的职工,就要聘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进行讲座,这样在青年职工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企业相关领导者,也可以借鉴相关的经验,完善企业对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内容。而且由于青年职工是企业构成的终端,是企业制度实行最终的执行者,所以,聘请专业的老师为青年职工进行宣讲和培训,有利于职工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涯的发展方向,而且也给企业建设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借助企业局域网,青年职工可以规划职业生涯

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多资料,企业的发展史,企业在不同时期,所设立的不同的部门的职能,以及企业依据政策改革,未来还会增添或者删减的部门岗位有哪些,这些都是对青年职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后职工可以依据企业的构成,和自身的优势以及特征,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借助于企业为青年职工开设的绿色培训通道,可以让青年职工对现有的工作环境和分为,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四)老职工为青年职工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和建议

企业的构成,是青年职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和栋梁,而老职工则是企业的瑰宝。因此,企业想要帮助青年职工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就需要请教老职工,让老职工带领新职工,传授自己的经验,在当时工作的时候,没有职业规划的行业的时候,是如何做到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以及在奋斗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哪些改变,同时,应该向老职工请教对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现在的建设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可以让企业的建设工作完成的更快、更好、更科学。

(五)引入职工技术测评机制

企业中的年轻职工,很多都是比较有潜力的,但是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发乎自己的特长,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一个职工技术测评机制,这是内部的一个测评机制,对每个职工建立档案,然后依据平时的表现进行记录,有擅长技术的职工,未来可以成为优秀的“工匠”,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有擅长管理的,则可能是企业未来的领导者。因此,应该针对青年职工的不同特性,进行测评。

三、结语

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设计未来的发展计划的时候,青年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其中的重点,因为青年职工未来就是企业栋梁。本文主要从四方面介绍了提高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首先是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培训、指导制度,其次是需要聘请优秀的职业规划讲师,进行指导。在其次,则是借助于局域网,让青年职工有一个学习的地方,最后,则是让老职工传授经验,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帮助企业按成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每一个步骤。

参考文献:

[1] 戚伟亮.关于企业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建设的探索[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6):155-158.

[2] 郝敏宏.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研究――基于X集团整合改制背景[J].电子科技大学,2013(07):166-168.

第2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200—02

职业生涯规划也称职业生涯设计,是对一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为了有效地实现自身价值,顺利谋取职业并逐步取得成就,每个人都需要对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路径进行全面规划,确立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各阶段的职业目标而有意识地进行专业知识、技术与能力等的储备活动。随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相继展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逐渐得到了高校、职业学校的重视,纳入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卫生类职业学校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没有真正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待学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中引起重视,真正将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作为实现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一、护理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层面

1.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不足

高职(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入学时年龄14~16岁不等,基本还是离不开父母呵护的娇娇女,她们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倾向和价值观、职业能力等还处于懵懂状态。她们虽然就读了护理专业,但是仅有很少的学生是出于了解和喜欢自主选择了该专业,绝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家长的意愿抑或是上不了高中的无奈选择,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比较模糊,对今后要从事的护理职业更是一头雾水。对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不足,必将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和空洞,个性化不足。

2.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漠

护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第一学期开设,对职业生涯规划毫无概念的学生只是把它当成一门普通的课程学习而已,对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缺少基本认知。表现在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学生工作部门每学期都布置的要求完成的职业生涯规划任务,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敷衍应付,不少学生干脆直接从网上下载交差了事,完全没有认真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潜意识里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

(二)学校层面

1.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目前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但仅仅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师为完成任务而教,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可谓是一次性的教和学,没有后续的、科学的、完整的、规范的教育指导体系。

2.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人才

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学任务由德育课老师承担,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而德育课教师欠缺规范、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受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的局限,在对护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时难免力不从心。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也仅限于在学生毕业时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信息,每年举办一次毕业前的就业指导讲座和招聘洽谈会,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参考意见的几乎没有。陪伴护生学习生涯五年的年龄稍长的班主任,可以说无一例外都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门外汉(因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很多人没有真正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往往因为被要求督促检查学生工作部门每学期例行布置给学生必须完成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业,不得已去学习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知识,根本不能为学生提供全程的专业性指导。

3.个性化辅导不足

目前,很多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参与各种竞赛获奖的优秀职业生涯规划展示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向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意义、相关理论、类型、步骤,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整齐划一的程序化教学内容。优秀职业生涯规划作品展示能够参与的学生很少。课堂教学或作品展示,起到了普及理论知识的作用,但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缺少了个性化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只能是为规划而规划。

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

对专业认同才能为职业生涯设计比较实际和清晰的职业目标。针对大多数学生无奈、被动选择护理专业的情况,学校要在学生入学初,利用入学教育对学生作初步的专业介绍,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职业前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等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产生认同感。学生认同了专业,就能激发对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目的性和有效性,有助于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制定适合自己的、具体的、可行的学习生涯规划,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

(二)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学校应转变育人理念,统一思想认识,给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工作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除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专业培养目标,更需要加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为确保工作的常规、长效性进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机构,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和培训,倡导师生更多地关注、参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工作。

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院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29-02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测定、综合分析与权衡,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必修课,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找到工作,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目标;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人生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

一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并针对调查结果做出分析,给出建议。

二 调查方法

参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结合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学生的特点,制定具体问卷题目,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利用晚自习时间到教室随机抽取两个班级进行现场调查,并收回问卷,进行分析。

三 调查对象和时间

从在校学生三年制大专班二年级的班级中抽取专科药剂1班(61人)和专科护理19班(49人)共110人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8张,无效问卷2张。

调查时间:2014年9月。

四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1)对自我的认识;(2)对所学专业的认识;(3)对本行业的认识;(4)对目标的认识;(5)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6)对未来的认识。

五 调查结果

1.自我认识:自我评估能力增强,自我认识方式多样

第一,状况分析:此项共设计四个问题,包括对性格、

能力、优势和劣势以及通过何种方式来了解自己。

表1

不太了解 比较了解 非常了解

性格 14% 64% 22%

能力 38% 48.5% 13.5%

优势和劣势 30.5% 57.5% 12%

从表中可以看出,50%左右的学生比较了解自己,自我认识清楚;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不太了解,而非常了解自己的只占少部分。一份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建立在充分正确认识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要审视自己,了解自己,认清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弄清楚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做什么。

而在“你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自己”的问题中,80%的同学通过自己体会、他人评价、测试和其他方式来了解自己,没有一个同学只用一种方式来了解自己。

第二,建议:(1)充分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应加快学生自我认识的进程;(2)学校和老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

2.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偏低的专业满意度和不从自身实际出发来选择专业

第一,状况分析:此项共设计两个问题,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看法。结果表明,67%的学生不喜欢现在读的专业,喜欢的占26%,7%为一般。77%的学生选择这个专业以其他因素为依据,而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潜力为依据的只占18%。大部分学生选择这个专业时,对此专业认识肤浅,仅凭自己的个人感觉或道听途说做出一些片面判断,一旦实际情况与自己的主观想象不一致时,学习热情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很多学生迫于当前就业的压力或其他原因选择这个专业,不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出发,所以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也会影响到职业生涯的规划。

第二,建议:(1)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和认识,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2)请专家来给学生做讲座和交流,拓宽认识途径,开阔学生眼界;(3)社会要创造多种就业渠道,使学生爱学、学会,学有所用。

3.对本行业的认识:缺乏实际经验和对本行业了解不多

第一,状况分析:此项设计一道问题“你是否了解自己打算进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背景”,82%的同学不了解,比较了解的占16%,非常了解的占2%。极大部分学生一直生活在学校,接触社会太少,尤其对相对特殊的医疗行业更是知之甚微,导致对这行业的职业情感无法培养,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二,建议:(1)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做行业方面的介绍和宣传;(2)请学校优秀毕业生来给学生做讲座,现身说教,增强认识。

4.对目标的认识:学生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模糊,学习缺乏动力

第一,状况分析:此项设计两道问题,“你在大学期间有明确目标吗”,测试学生的阶段目标,有明确目标的占55.5%,目标模糊的占39.5%,无目标的占5%左右。“你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是否明确”,测试学生的长远目标,回答肯定的占47%,比较模糊的占46%,非常明确的只占7%。确立目标是职业生涯设计的关键,要想取得成功的人生,必须及早制定自己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和人生总目标,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围绕目标进行。

第二,建议:(1)结合学生实际,帮助他们确立目标;(2)短期目标要具体,长远目标要立足现实,也要有前瞻性。

5.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认识: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

第一,状况分析:此项设计六道问题,调查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认识情况。

表2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相当清楚的占6% 有一点了解的占68% 完全不了解的占26%

你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吗 非常了解的占0 大概了解的占39% 没关系,有想法就行的占31% 不了解的占30%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重要吗 重要的占84% 不确定的占16%

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 兴趣爱好占10% 所学专业占30% 社会需要占40% 其他因素占20%

用什么方式来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开设专门课程的占25% 进行讲座的占36% 发放读本的占11% 其他方式的占28%

学校在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做得好否 好的占0 有待加强的占33% 不够的占67%

第二,建议:(1)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2)加强学院管理部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组建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指导队伍;(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此门课程的教学,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迫使学生去学习和掌握。

6.对未来的认识:就业依然是毕业后的第一选择,工资和福利待遇是选择单位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第一,状况分析:此项设计三道问题,在“毕业前,你最担心哪些问题”中,选择“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工作”的同学占79%,而选择“自身能力不及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同学占12%,担心“因为没有规划而不被选择的同学”只占9%。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成为广大学生毕业时最担心的问题,这与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关,学习最终还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在“毕业后你的打算”时,89%的同学选择就业,9%的同学选择创业,2%的同学选择升学。“就业时你选择单位会考虑”的问题中,45%的同学选择工资和福利,35%的同学选择个人发展前景,20%的同学选择工作环境和医院前景。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就业就要考虑经济价值,甚至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用经济收入的高低来衡量。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对于旅游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高职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育的基地,开展旅游专业可以为旅游业储备优秀的专业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的开展,在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首先,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旅游专业有着很好的就业空间,职业院校开展旅游专业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专业的未来发展,了解旅游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努力学习自身专业,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更好地满足岗位的需求。其次,明确职业发展的方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规划,明确了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可方便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的目标,并努力朝着职业目标而奋斗。最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要求学生结合职业发展的要求以及自身的发展意愿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学生会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兴趣和优势等,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此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独立起来,在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做好发展规划的同时,也完善了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更为完善。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于专业的盲目选择

高中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前身。高中教育中,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学生毕业后选择高职院校,主要原因在于未取得好的成绩,属于被动地接受高职教育,对于高职教育专业的选择缺乏了解,同时也缺乏主动性,往往是由家长指定或者咨询他人意见;在高职专业的选择上缺乏盲目性,对于职业未来的发展以及自己的职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学生对职业目标定位过高

通过对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都存在定位过高的情况,导致职业生涯规划不切实际。例如,多数学生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都会选择大城市,而不愿意选择小的地县级市,这主要是被大城市的待遇和基础设施所吸引。学生对于工作的期望较高,对于基础工作的接受意愿较小,导致理想工作与现实工作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学生对工作的环境、工作待遇、休假情况等过于看重,忽视了职业本身给自己带来的发展空间。

(三)学生自我认识不全面

自我认识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认识自身的情况,清楚自己的优势,才能做好职业的定位和发展规划。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自身认识不够全面,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优势不够了解,无法做到精准定位。甚至还有学生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长处,自信程度不足,存在焦虑和自卑的心理,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就业以及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四)部分学生对于专业缺乏热情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旅游专业学生存在对专业缺乏热情的情况,由于在最初选择专业时,并非学生自己选择,而是听取家长或者他人的建议选择旅游专业,自己对于旅游专业不感兴趣,以至于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其他与旅游无关的专业。此外,旅游专业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无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三、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的必要性。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结合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做好职业发展的定位,明确今后学习的目标。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足够的认识,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避免学生毕业之后出现盲目择业的情况。

(二)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目标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对当前旅游就业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旅游业的人才需求、旅游业的岗位分布和需求、旅游业的薪资待遇、旅游业的职业定位等内容,让学生不要盲目追求薪资和待遇,更多的是注重工作中自我的提升以及未来发展的空间等,帮助学生摆正自己盲目冒进的心理,合理地进行职业目标的定位。

(三)合理设置旅游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梯度

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认识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在学校期间做好职业规划很有必要。高职院校应通过合理设置旅游职业规划教育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认识自己,做到精准定位。例如,高职教育有三年的教育时间,在第一年的教育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专业和认识自我。第二年的教育阶段,让学生进行实践,校企合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第三年的教育阶段,依靠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实践,来自我定位和规划。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阶段性地让学生逐步认识专业、认识自己,最后做出职业规划。

(四)完善旅游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进行课程和教学人员的设置,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行。首先,教师队伍的设置。教师必须对专业知识和就业动向十分了解,而且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应知识。其次,校企合作。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就业活动开展,同企业合作,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就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有目的地进行培养。同时,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和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就业岗位上进行锻炼,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更快地了解岗位,适应岗位。

第5篇

关键词:8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体制的转变和就业方式的变革,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事情做,一方面基层单位找不到人干工作。这个矛盾困扰着大学生、家长,也困扰着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有高校方面的,有体制方面的,有政策方面的。从大学生主观方面来看,是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重视不够,不懂得“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的规划”的道理,不会主动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合理定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逐渐凸显。

2007年,山东师范大学在教育学院建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实践基地,开展了大量创建工作。在全校组织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其目的是藉此全面了解“80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分析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原因,同时从大学生自身探讨择业难、就业难的深层原因;有效探索引导学生选择职业、规划未来的突破口,更好地建立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以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二、调查方法

(一)被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从全校选取了15个学院,每个学院在每个年级抽取一个自然班组成被试。在这些被试中,涵盖文科、理科、艺体三类不同学院;有师范、非师范两大类不同专业性质的学生;有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的学生。保证足够的代表性。

(二)工具

根据文献资料和国内外多种调查研究编制了结构性调查问卷。问卷涉及被试自然情况、自我认知与评判、外部职业环境认识、未来意愿等多个维度27个问题。大多为封闭型题目,也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题目;大多为单选题,有两道多选题。

(三)步骤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就业指导中心的统一安排下,由各学院负责组织测试,保证被试大学生能认真完整地填写问卷和高回收率、高有效率。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23份,收回2696份,回收率99.01%。其中,有效问卷2694份,有效率99.93%。从调查对象的结构上看,男生41.72%,女生58.28%;来自农村、大中城市、乡镇的学生分别占59.44%、18.25%、22.31%;文科、理科、艺体三类学生分别占31.24%、49.96%、18.80%;师范、非师范两类不同专业性质的学生分别占43.42%、56.58%;来自一至四年级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为33.52%、25.09%、23.57%、17.82%。这与在校学生总体的结构基本相同,因此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

根据调查问卷,对调查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一)大学生对就业压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对于自己将要面对的就业压力,53.04%的学生认为“压力很大”,26.12%的学生认为“有点大”,认为“一般”的为11.07%,认为“压力不大”和“没什么”的只占5.27%。这一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大学生虽然还没有直接体验到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但是绝大多数人已经感受到了,只有4.5%的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就业压力问题。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学生努力进取,而对就业压力很大或较大的学生需要适当的心理调适,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和市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却很低,“非常了解”的仅为5.65%,有44.24%的学生只是“粗略了解”,40.58%的同学回答“听说过,但不甚了解”,“一点也不了解”的达到9.53%。这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只是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认识与评判

目前,多数大学生在思想上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令人欣慰。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学生为74.15%,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为3.65%,18.1%的学生认为“一般”,4.1%的学生“没有想过”。

但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满意度整体上却不高,回答“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到近一半(46.93%),回答“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不到一成(8.8%),“没有考虑”的有12.58%,认为“一般”的有31.69%。这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思想认识上有明显提高,但是在规划方法、技巧等操作性行动上实效不明显,呈现出“知易行难”的特点。

与此同时,大学生对学校及学院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只有12.25%,认为“一般”的占到42.86%,认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高达44.89%。这反映出学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尚没有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或服务体系并不完善。

(三)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程度

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是自我认识与探索,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个性、能力特长、职业价值观以及优势劣势等的认识了解,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特长和职业价值观四项指标的认知水平表现出一致性。一半左右的大学生表示对自己是了解的,仍有三、四成的大学生对自己是“不太确定”,仍然处在迷茫和探索阶段。这说明,“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

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的了解程度也值得关注,60%以上的学生回答“不清楚”,“没有考虑”的占一成,回答“清楚”的学生只有27.29%。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

(四)对未来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定位的认识

大学生对于职业环境的认识不容乐观。“对自己最喜欢的职业及其前景”、“对自己应该往哪些职业方向发展”以及“对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计划”三个题目的测试,表现出一致性趋向,表示“清楚”和“非常清楚”的不足四成,六成的学生回答“不清楚”或“不太清楚”,并且有少部分学生从没有考虑过上述问题。从调查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看出,大学生对外部世界信息的了解比对自我的认知更加缺乏,对外界的不满大于对自己认知的不满,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学生更容易将工作不合适、职业发展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外部。

(五)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情况

调查表明,在大学生的内心中,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需求程度较高。面对未来的发展,60.87%的学生“需要”或“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27.75%的学生需求程度“一般”,“不太需要”和“完全不需要”的为7.06%。

为了使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57.04%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去听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讲座;80%以上的学生愿意投资参加职业测评、职业咨询、职业规划培训、面试培训等。对感兴趣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项目表现出多元化,感兴趣的职业生涯规划项目中,调查结果按比例高低依次为:面试礼仪辅导、职业能力测评、职业前景及行业资讯讲座、求职技巧训练、一对一和面对面的职业发展资讯服务、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相关讲座、人才测评服务、网络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职前教育网络学堂)。

(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期投入倾向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系统指导。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专业机构的认可程度不是很高,仅有不足一半(47.34%)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专业机构收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从调查者的意愿来看,大学生已经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对于职业规划服务的价格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倾向性。有18.08%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投资为零;大多数人接受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价格在50―500元,超过1000元的价格已明显超出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水平,仅占6.9%。

(七)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建议

对于目前学校和学院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参与调查的学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比如,93%以上的学生建议应当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要在学生中间加大职业规划的宣传力度,建立长效跟踪调查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指导;邀请一些有权威的成功人士做讲座,讲座要因年级、专业而不同,且要与时代同步;尽早、尽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及早接触社会;经常开展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开展模拟招聘活动,推出一系列类似“方正测评”式的职业及特长测试;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对同学们进行面试的礼仪技巧的教育等。

四、讨论与建议

(一)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各学院在全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专家进行咨询与辅导、开通职前教育网络学堂以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在调查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有86.72%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就业指导中心或学院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这说明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忠诚度较高,比较信任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令人感到欣慰。但是,在对大学生面临职业困惑或职业选择时会寻求哪种帮助的调查中,寻求帮助解决的渠道从高到低依次为:父母及亲朋好友、老师、自己、同学、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专业咨询机构。这一方面表明父母、亲朋好友和老师的影响在职业理想的形成、职业选择、求职就业方面对大学生影响重大,这与普遍认为的80后大学生叛逆独立的性格似乎有些不符。另一方面,就业指导中心的选择率较低,说明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还偏重在传统的就业具体工作上,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生涯规划辅导工作力度不够,说明在未来的职业指导中,需要调整工作重心,扩充工作职能,肩负的责任非常之重。

(二)大学生的“知己”与“知彼”水平比较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其本质要义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进行抉择,然后确立目标。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对自己内部的了解相对更好,这一方面是80后大学生具有注重自我、彰显自我、关注自身、突出个性的特点,因此对了解自我更重视;另一方面可能是对自己的认识和探索需要利用较少的外部资源,相对比较容易一些。相反,大学生对外部工作世界的信息、职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等欠缺的较多,这可能是大学生身处相对封闭的校园,对社会的了解不深入,相关信息渠道不畅通所致,也可能是大学生对了解外部环境不够重视,或存在“依赖”心理,或了解外部职业世界所需要利用较多的外部资源,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大学生个体的生涯发展为着眼点,以个人对自我状况的了解和自我潜力的发掘、能力的开发为内容,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独特化特征。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和执行的主体是大学生本人,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首先着眼于大学生启蒙与觉醒,激发学生积极的人生需求,产生和强化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理性思考,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避免学生形成对老师和学校的依赖思想,要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学生的事情还需要学校和老师帮着做,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级指导者要坚持“到位但不越位”的原则,热情为学生积极提供信息和指导。

注:本文系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基地的调研成果。

参考文献:

[1] 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

[2] 雷五明.绝不迷茫――青年职业心理测评与生涯规划[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 沈之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5,(7).

[4] 赵径平,张荣祥.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与分析

[J].现代教育科学,2004,(3).

第6篇

关键词:调查结果;分析问题;对策建议

为了了解我校中职1009汽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同时也能使学生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今后的事业发展作全面、长远的打算,笔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时间是2010年11月第一学期,调查对象为我校1009汽修班,全为男生,发放问卷36份,回收36份,有效回收率100%。

一、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

1.被动选择学习汽修专业,缺乏对专业全面认知

学生对于选择专业的依据:有14人因为汽修专业好就业,占39%;20人因为听别人说该专业好,占56%;2人选择估计还可以,占5%。是否满意目前自己所就读的专业:5人选择喜欢,占14%;26人选择不太确定,占72%;1人选择不喜欢,占3%;4人没考虑,占11%。你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吗:0人选择对专业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且非常喜爱这个专业;0人选择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但不喜欢这个专业;36人选择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占100%;0人选择没有认识和了解。

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大多是被动地选择学习汽车维修专业,他们对汽车维修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看重市场对汽修的需要以及未来的就业形势,对汽车维修专业缺乏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更没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学习、生活目标模糊

你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吗:0人选择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0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28人目标模糊,占78%;8人没有目标,占22%。你在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方面:3人确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占8%;29人有一定的目标范围,占82%;2人掌握信息继续探索中,占5%;2人还是困惑,占5%。

调查结果说明:82%的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有小部分没有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奋斗的方向,也没有计划,学习缺乏动力,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树立理想、明确目标、实施行动等教育,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

3.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职业能力等缺乏客观全面了解

你清楚自己在当前及以后职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吗:1人很清楚,占3%; 15人不太清楚,占42%;8人不清楚,占22%;12人没有考虑过,占33%。在准备求职之前,你觉得自己应该培养哪些能力,具备哪些素质:36人选择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专业技术、社会实践经验,占100%。

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不能充分、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不太清楚自己的优劣势,不清楚汽车维修职业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学生准备让自己在就业前能具备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具备专业技术、具有社会实践经验。

4.对未来就业能否适合自己缺乏自信

在毕业前,你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己未来就业的前景如何看待,最担心哪些问题:30人选择就业压力较大,担心找不到工作,占83%;24人次选择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导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占67%;24人次选择自身的能力、技能水平不符合企业用人的标准,占67%;0人对自己很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假设你现在是毕业班学生,有信心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吗:5人有信心,相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占14%;22人表示虽然能找到工作,但不一定会很喜欢,占61%;9人表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做些临时性的工作勉强维持生活,占25%;0人一点信心都没有,一毕业就要失业。

调查结果说明:中职生对毕业后找工作持乐观态度,但对未来能否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有担忧,对自身的能力、专业技能缺乏自信。

5.缺乏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选择就业时,你认为什么最重要:3人选择兴趣爱好,占8%;17人选择薪水高低,占47%;4人选择发展空间,占11%;12人选择工作的稳定性,占33%。

调查结果说明:47%的学生在选择就业认为薪水高低是最重要的, 11%的学生认为发展空间最重要。这样看来,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6.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专业的指导

你的职业知识指导主要来源于:5人选择学校开设的专门的就业指导处,占14%;24人选择父母平时经常与自己谈论以后的工作问题,占67%;7人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占19%;0人选择相关就业协会。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正在就读的我们:6人表示重要,占17%;23人表示不太确定,占64%;2人表示不重要,占5%;5人没考虑,占14%。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关键的依据是什么:8人选择兴趣爱好,占22%;7人选择特长,占19%;11人选择所学专业,占31%;10人选择社会热门职业,占28%。你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讲座有何期望:2人希望维持现状,占5%; 28人希望专业课程对我的顺利就业有帮助,占78%;6人希望在专业课程中加强职业规划的教育,占17%;0人没期望。

调查结果说明:关于职业指导67%的学生来自于父母的谈论,19%的学生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缺少专业的职业指导;64%的学生不太确定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又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能给他们将来就业带来帮助。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汽车维修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汽车维修专业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培养目标、文化课、专业课、技能内容,了解该专业的就业领域、发展方向、职业发展前景等,让学生由被动选择汽修专业,转为主动学习汽修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加强目标教育,确立明确清晰的目标

引导学生对职业学校有个全新认识,学会找准人生定位,从而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确立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中专学习时期正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时期,对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和选择将直接决定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3.加强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生价值观

通过自评、同学间互评,也可借助游戏或测试等方法,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职业兴趣、性格、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自己职业兴趣,根据职业需求适当塑造自己的性格,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加强技能训练,增强就业信心

汽车维修专业是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通过校内实训、技能考证、顶岗实习等途径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各种技能,了解汽车行业发展动态、汽车企业需求人员要求,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前准备工作,增加就业信心。

5.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人生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生涯 规划

职业生涯的规划,也可以称之为职业生涯的设计,它要根据中职学生个人的自身状况与目前所拥有的机遇等相关因素,为他们自己确立起不同的方向的职业目标和职业道路的选择和计划,并让他们以此选择为目标,进一步的确定自己今后所要努力的方向。本文通过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述,提出了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建议,希望对今后中职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有所帮助。

一、如何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中职生入学教育之中

我国的各中职院校,学校在中职学生入学时,就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指导,从而促进中职学生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为他们自己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创造出更为有利的各种条件,将社会的需求同自身的兴趣结合起来,从而为自己毕业之后的职业道路扫清障碍。

(二)把职业意识的培养贯穿在职业教育之中

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每一所中职学校进行职业教育时必不可少的指导思想。中职院校只有树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才能让我国的中职教育能够同社会需要和学生就业紧紧的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在进行中职教学活动当中,一定要将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由始至终的贯穿在整个中职教学的活动当中。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是个系统的教学活动,它涉及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时,一定要注意同课程结合,互相渗透,从而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把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目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个行业的大幅度升级,使得我国各行业中对求职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给我们中职学校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时,一定要让中职学生能够主动地去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要让他们认识社会,扬长避短,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榜样式的启发指导。我们可以用本校毕业生的成功案例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榜样,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促进他们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其次是实践性的体验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社会实践,来帮助学生认识现在的社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从而正确的引导自己对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建议

(一)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它不是由中职学校中某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因此,我们在进行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一定要走出就业安置的思想误区,要积极地转变指导思路,并努力的充实指导的内涵,把指导工作的重心放在指导学生选择职业目标上。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教师认识的提升,这也是能让教师去积极的参与搞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

(二)建立健全指导组织机构

如今我国的中职学校中,进行学生就业指导的部门,主要由招生就业办、班主任或是德育教研组来具体的负责,使学生的就业活动始终处在孤军奋战的状态下。因此为了保证中职院校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各部门能够分工明确,就要由校长直接指派出专门应对此工作的主管副校长,并设立起一个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委员会,从而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起管理和协调。

(三)加强指导人员的队伍建设

在中职学校中,要制定出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的资格标准,加强对学校中指导学生就业人员的培训进度,建立起一支思想优良、业务精湛以及作风过硬的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其中具体的对策如下:首先,要加强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培养和训练。采用集中培训和教研培训等相关的模式,提高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沟通协调的能力。严格的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并将职业资格准入制作为对教师聘任、考核和晋级的主要指标。其次,聘用那些有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经验并同时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人员来校任教。最后,还要充分的利用本校教师资源,对教师进行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从而充实本校职业指导员的队伍。

(四)选择内涵丰富的指导内容

根据如今中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在职业心理上的偏差,缺乏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和解决能力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要对中职学生的自我职业潜能认知与开发、职业生涯的定向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技能进行指导。首先就要对学生的自我职业潜能认知进行指导性的开发。其次,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定向指导。最后,还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所需技能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能够形成对职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力等。

总结

综上所述,对中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是我国各个中职院校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环节。因此我们在指导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同时,也要采用灵活多变的职业训练方式,为达成每一个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而努力。这样不仅能弥补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学生竞争能力的不足,同时,还可以提高中职学生自身职业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存璋.构建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6):121-122.

第8篇

关键词:中职生; 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30-002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定义,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界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将职业生涯概念纳入教与学活动的教育策略,通过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探索、职业生涯定向、职业生涯准备、职业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能力,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形态。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中职生存在着这样的状况:他们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相当部分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就业中表现出诸多不适:自我定位不准、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对职业了解不够,对社会和环境认识不多,对前途感到迷惘,品行不良等问题。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为了帮助中职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职业学校在中职生入学之初就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促使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断地根据自我职业规划的内容加强素质培养,锻炼各种能力,为其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创造和准备条件。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初中学习失败者的阴影

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评估”环节能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从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方面做好自我评估,从而全面认识自己,认识到自身的各项优势,正视自身不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每个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的事实,通过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岗位的事实,深切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的含义。有助于帮助学生摆脱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代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教育和培养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观。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避免“入错行”的尴尬

多元智力理论、九型人格、全脑思维等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能力优势,能发挥自己特长、符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解决“内驱力”问题

中职学生中上课不愿学、实习不愿干的不少。但并不表明他们不想有个美好的未来,而是因为所学的东西不是他们想学的。有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在学校学的课程走上社会后没有用、用不到,因而认为读书、考试是为了家长、为了老师。事实上,许多时候家长、老师都是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很少考虑到他们的感受。而职业生涯教育在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客观认识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选出的目标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就不再是家长或教师的意愿。学校的课程成为学生实现最终目标的阶梯,这样学生的学习意愿就会比较强,愿意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足,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如何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议从纵横两个纬度去考虑。

1.分层实施

分层实施就是从纵向纬度去考虑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纵向纬度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教育内容、目标与 方法,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构建全程指导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一年级阶段,从新生一入学开始,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并进行职业兴趣测量。在结合了家长、同学和师长的建议对自己和职业有了清楚的认识后,就要确立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职业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老师应帮助学生在学校的专业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指导其制定发展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是两年的,五年的,甚至是十年的。将学生制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留底保存,建立起学生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档案。

在二年级阶段,中职生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已经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初步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落实自己的职业规划了,这是职业生涯教育中最难的环节,但对于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再完美的规划,如果不去执行,就像天边的云彩,纵使看起来很美丽,却是怎么也够不着的。在这个时候就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去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一般相当于普教体系中的高中阶段,因此要采用合理适当的方式深入地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年级阶段对中职生来说,是最关键的一年。对学校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最繁重的一年,应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提高就业率。这个时候,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工作。首先,帮助学生调整好就业心理。在中职生中间,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如依赖心理——认为找工作是父母老师的事;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竞争力;职业心理定势——只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找工作;勉强心理——反正也找不到好工作,随便找一个好了。这些心理状况都是不利于成功就业,学校要注意积极引导。其次,学校应积极的与社会各界取得联系,广泛获取就业信息及招聘会信息,建立起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互通。再次,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对中职生进行就业及面试的指导,实现顺利就业。最后,要努力的安排每个学生进用人单位实习,大力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消除人们对中职生的偏见。

2.多形式实施

多形式实施是从横向纬度考虑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横向纬度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根据职业学校和中职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理的途径、采用适当的方法去开展。

2.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2.1.1开展课程活动。课程活动有两种方式:课程介入和教学渗透。

所谓课程介入是指独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知识与策略等。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可以采用选修课,也可以采用必修课的形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酌情定夺。课程介入时应注意:其范围主要适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理念的传播、原理和方法的学习。教学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技能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并身体力行。教学是职业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是十分可行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教师的素质水平要求较高,要求学科或专业教学的教师受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能将这种理念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第9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就业

2014年,一直被媒体称为“更难就业年”,就业率作为一个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牵动着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神经。近年来,高职生的就业问题较为严峻,笔者认为应从主观方面入手,发挥积极的能动性去适应社会和市场是明智的选择。高职院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减少“跟风”盲目择业的现象,知己知彼,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要求,更好地提高就业满意度,从而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意义

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其中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过程,包括职业的准备期、选择期、适应期、稳定器和衰退期5个阶段,如图1所示。而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学生本人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制定未来人生事业的发展规划,设计自身职业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特点,尽量做到具有针对性,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个性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和职业目标。学生在“就业季”感到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好工作的原因不是没有岗位,而是学生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不知道自己适合做的工作和该做的工作,因此在各类招聘会和人才市场上,如果没有目标,只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乱投简历,往往会因此错失较好的就业机会。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与企业市场能更好地“无缝对接”。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再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来的,高职教育的一个培养方向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学生提前了解市场需求和岗位信息,从而客观分析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学习技能,弥补差距,就业时能真正做到与企业和市场的“无缝对接”。

然而,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普遍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过;小部分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过想法,但是没有实施;而真正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学生数量屈指可数,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学生角度出发。第一,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还处于萌芽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是国外引进的方法,目前国内高校都处在起步阶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是处于萌芽阶段。第二,学生自我认识不够全面。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也开始运用各种职业测评工具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测评,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结合自身实际,而是过渡依赖测评工具,直接将结果套在自己身上。

(二)从学校角度出发。第一,高职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不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大部分都开设了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却“无动于衷”。第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个性化的指导。根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普遍采用课堂理论授课的方式,实效性不够强。对学生来说,纯理论的学习枯燥乏味,没有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三、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第一,高职院校应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力度,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的力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校提升就业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学校应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此外,高职院校应当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证书等,提升业务能力。

第二,更新教学理念,采取个性化、连续化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体验性很强的综合课程,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抛开传统的授课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引导,同时由于学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储备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进一步增加,其目标和心理特征也会不断成熟,因此,应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之中,

第10篇

【关键词】多元视角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48-0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个体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未来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自身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等的测评,制定出对个人一生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当是多元主体互动发展的过程,涉及多视角因素,大学生、辅导员、社会就业工作者、家庭是其中的个体主动因素,政府、企业、高校是其中的组织辅助因素;社会文化、经济结构等是其中的外在环境因素。多元互动式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就是社会就业信息流动的重新设计,解决信息不对称、不共享的问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大学生自我认识,辅导员帮助成长,社会就业工作者提供信息,家庭提供后援式支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政策扶持,企业提供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场所,高校是多因素连接的桥梁;外在环境如社会文化因素、经济结构等潜在促进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

一 个体主动因素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是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个体主动因素,辅导员、就业工作者、家庭围绕这个核心,各司其职,共同配合,为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施加影响。

1.大学生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自卑心理较普遍;奋斗目标的缺失与自我价值感的丧失;职业生涯规划在择业、就业和发展中可有可无;缺乏对自己的全面了解;职业意识不强;择业目标不明确和择业动机不正确;职业心理准备不足等。

第二,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的策略。坦然面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正视自我,设置合理的目标:如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就业能力,设置合理的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应越早越好;通过多种手段和工具,全面认识自我;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树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择业观念;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2.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辅导员能最大限度地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可以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环境评估和职业定位,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进行相关的职业规划指导。

第二,辅导员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可以补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有利于开展个性化辅导,有利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第三,提升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能力的对策。学校应加强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建设,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辅导员应先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3.社会就业工作者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贯穿大学生终生的规划,社会就业工作者是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人为因素,他们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和就业保障体系,从宏观上采取措施和手段对学生的就业问题、形式、方向进行调控,总体上控制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社会就业工作者对社会就业信息和就业走向的掌握有优势,应充分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帮助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谋划,他们的作用和影响力不亚于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和社会就业工作者应当互通有无,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4.家庭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造就个人素质、影响人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幼年起,每个人都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和一定的行为模式。有的人还从家庭中学到某种职业知识的技能。此外,家庭成员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变动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干预,也会对人的职业生涯产生很大的影响,总体来说,家庭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确定的中坚力量,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支持原则就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适当引导,不要过多干涉;要信任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

二 组织辅助因素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科学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帮助大学生成功走向职场、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实施,政府、企业、高校三方面应共同谋划,从宏观政策支持、职业生涯实现、职业生涯导向等方面互搭链接,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合理依据。

1.政府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政府应当加强宏观政策指导:政府有关部门有责任制定、执行宏观政策,做好舆论宣传工作,鼓励动员企业及社会各界关心大学生成长,关注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如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制定完善指导政策、加强就业市场管理、强化舆论宣传力量、鼓励社会全员参与等。

2.企业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企业作为用人主体,应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加强与高校的联系,主动承担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把优秀的企业文化输送到高校并实现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形成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合力;通过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搭建活动载体,配合校方共商所需人才培养方案大计,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共同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平台,密切配合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3.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引导下的大学生自主行为,就大学生而言,是对自己人生所做出的规划,其结果就是实现大学生和高校的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需要了解社会、大学生和高校自身发展。

第一,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点:(1)传递就业信息,减轻大学生在就业信息网或各大求职网寻找招聘信息的工作量。(2)加强就业指导,包括通过国家政策、求职指导、创业指导、职场贴士、励志物语等来加强就业指导。毕业生在获取就业信息的同时,可学习求职的相关内容,提高求职能力,并增强求职信心。(3)交流互动,指高校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毕业生不仅可以咨询相关问题,及时解除心中疑惑,甚至可以提出建议,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措施如下:(1)对大学生:加强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加强“学校―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力等。(2)对高校本身:分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努力解决职业指导师资缺乏的问题;分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规范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高校应当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全程化指导。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不仅应当做到优化专业设置,建立专业队伍,丰富指导内容,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创业能力教育,搭建践行平台,更应当实施全程指导。全程化指导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安排进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在各个学习阶段体现指导内容。同时对现有的培养方案进行改革,突出专业结合职业的特点。可以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有计划、系统地导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构建全程化指导纵向体系。

具体对策是把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专业认识、生涯发展规划认识水平,使之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学习通用性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专业准备。在中期阶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成才观和事业观;通过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拓展专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素质,培养高度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在后期阶段,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毕业实习、个人辅导、职业信息的收集和选择、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全程化指导工作还要求学校能对毕业后的学生就业状况做好跟踪调查服务,通过反馈的信息,统计学校就业满意度情况,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水平。

毫无疑问,高校是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组织辅助因素。高校应确定“以学生为本”的办学育人理念,各项工作都围绕学生展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的各项需求,并依据需求确定教育教学方式。以人为本,以德育人,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力开展各项改革建设,紧密联系政府、企业和社会,积极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三 外在环境因素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是指社会文化以及机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体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不同行业人才的储备情况。如果一个人选择的职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的职业生涯就可能会顺利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人选择的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方向不合或有抵触,那么他的职业生涯就可能会遭遇挫折。社会价值观念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劳动价值观,比如社会或家庭的影响。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有时也缺乏判断力,家人的建议通常会对他们最终的选择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政治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国家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人事制度(人才流动、工资、公务员、户口管理制度等)都对大学生择业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极为重要的课程体系,对大学生、辅导员等个体而言是目标、是责任,更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宏伟蓝图。对高校、政府等“组织”而言,是人本主义精神在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在所有因素中,大学生是自身主导因素,高校作用不可估量,企业等用人单位成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的实现目的地。随着现代民权运动的发展,政府必将会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重心因素,一个民主法治的政府会尊重人、重视人、理解人、支持人,保障人权,制定并运行健全的民主法治制度(如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个体职业生涯的自由,从而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更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高校和大学生为分析视角[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2]柳阳辉.从经济和社会视角看传媒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13(20)

[3]张慧芳.大学生视角下的就业教育[J].新西部(下半月),2012,(Z1)

[4]钟小剑、李小燕.辅导员破解大学生职业规划冲突的方法:就业生态位视角[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5]严唯.浅析基于全球化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企业导报,2012(4)

[6]张羽鹂、张永峰、陈剑锋.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36)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

随着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加大和重视,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加之受金融风暴的影响,高职生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如何指导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高职教育探索的焦点。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历程的计划,具体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学习计划、训练计划和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案。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可以帮助他们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状况,确定自己的目标,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因此,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高职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目标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目标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高职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高职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及学习基础方面与本科生相比都相对较差,一旦目标不确定,就很容易出现“学习无意识”“生活无意识”的现象,在学校上网聊天、玩游戏、谈恋爱等几乎成了许多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内容,糊里糊涂地度过了校园的美好时光,甚至会游戏人生。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科学指导高职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通过分析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等,在对环境进行分析后确定符合他们自身的职业目标,主动了解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制定行动计划,帮助他们朝着目标方向努力。

(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高职生发掘自身的潜能

当今社会要求学校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个没有拟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即使他有巨大的潜能,往往也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一些小事上,反而把自己主要的任务忘得一干二净,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反之,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现在的和潜在的资源优势,集中精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高职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据权威数据统计,高校毕业生人数由1998年的不足100万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大学骄子一朵花”“黄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年代已成为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找工作真难”“找份理想的工作更难”等心声。高职生相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学生而言,综合素质偏低,就业也更难。因此,高职生应当提前做好合适的职业定位,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以提高职业素养,进而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二、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理解不全

把“职业生涯规划”理解为“高职生涯规划”或“职业规划”,其理解都是不全面的。理由:其一,高职生涯规划只是高职学习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初级阶段;其二,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环境规划等,职业规划也只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是个静态的过程,而职业生涯规划则会根据主客观条件适时调整,是个动静结合的过程。两者都是以偏概全。

(二)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许多学校并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学生无法从课堂上获得相关知识,据复旦发展教育中心近日对上海市东北片几所高校几千名学生的调研显示:39%的学生完全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58.8%的学生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只有7.6%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非常了解。且了解的方式有51.3%的是通过网上获得的,只有9.26%是从课堂上获得的。这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实践中对学生的重要性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利于高职生的成长及就业。另一方面,有些学校为了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有所准备,所以仅在毕业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且主要侧重于择业、创业及就业知识等的讲解。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不专业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教学也没有固定的专业教师队伍,一般由分管学生就业工作的或从事学生思想工作的行政人员兼课,整个教师队伍都非常年轻,社会经验不足,更重要的是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岗位不同,可能在教学方面的侧重点也会有差异,如,分管就业工作的老师可能会更注重培养学生毕业前需要掌握的就业政策、简历的制作、面试技巧等知识,而对学生走向社会后如何才能获得长足发展的问题缺乏指导,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从事思想工作的行政人员(如辅导员)可能会更侧重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及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但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当前的就业情况却了解不够,因此,无法科学的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三、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把职业生涯规划课列为必修课。通过面授,让高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自我认识、专业对应的行业状况、就业政策等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让职业生涯规划课发挥更好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发挥本校的优势,使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基础知识可以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在教室进行;环境意识可以采用调查法、参观法,到相关行业进行;模拟目标职业可以采用实践法,到教学实训基地实践等。此外,还可以邀请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校友回校作报告。二是积极营造职业生涯规划的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校园中的就业网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模拟就业面试、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等,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的培养非常关键,教师应当实现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涉及职业性向测评、职业咨询以及就业知识等相关内容,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需要教师有广阔的知识教育背景及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师资力量,对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得到专业化发展,科学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条件成熟的还可以考“职业指导师”资格证。当然,学校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向社会聘请专门从事职业研究的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

总之,当今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竞争非常激烈。高职院校应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科学指导学生确立目标,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因为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参考文献

[1]干旭.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旷永青.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第12篇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文中从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其对大学生就业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入手,通过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尤其是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意义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发展机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其事业的奋斗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职业,确定相应的教育、发展和培训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问、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安排。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局限于对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介绍当年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从理论层面上提供一些面试技巧、择业心理、如何写求职书等浅层次的服务。而这些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难、职业发展错位等问题。事实上,学生刚入校时就需要针对职业方向做出多方面的调整,这涉及到个人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激励、制定适合自己理想的学习计划、专业与兴趣不符的调整等,从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让学生从大开始就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在三年或四年内为目标而努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一个人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按先后顺序可分为早期生涯、中期生涯和晚期生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时期中,我们依据休普的划分,又可以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从职业生涯阶段模型中可以知道,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学生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期问,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应该有一个预期的设计,需要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个人明确未来的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自我定位,规划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二)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行自我定位。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大学生对其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发现现有的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他们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引导他们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树立与自己主客观条件最匹配的职业定位。

(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和认识自己以后,可以使他们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有针对性地学习,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学习和实践,充分发挥个人的长处,努力克服弱点,挖掘潜在的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高等教育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己任,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综合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理想的人生就是在谋求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包括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合格毕业生是高校为社会培养的优秀“个体”,社会则要求“个体”能在立足于社会的前提下,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群,进而形成大小不一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从整体上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因而大学生就业绝对不能等同于简单的“找工作”,它必须是正确、科学的职业选择和有责任的职业理想规划与实施。从这一点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意义巨大。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普及。目前,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真正普及的面还不广。调查显示,有61.7%的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获得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而有87.2%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感到不满意或仅仅是一般。高校并没有在大学期间经常对大学生进行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造成大学生虽然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很渴求,但是并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

(二)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在大学期间偶尔开展此类教育课程或讲座,而且大多是针对毕业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仅有16.5%的学生表示所在高校从大一就开始经常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思想政治辅导员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确定职业取向的关键时期,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较大。

(四)大学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自身了解不够,职业准备不足,职业价值观模糊。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将眼前的薪金待遇和地缘位置当作优先考虑的因素,而并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发展前景排在首位。大学生这种过于注重条件待遇的模糊的职业价值观,导致他们不仅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而且更加重了他们求职就业的压力和负担。具体表现在:

1.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普遍较晚。职业理想是一个人在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做出的想象和设计,它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在“你的职业理想何时比较明确地形成”选项中,小学占2.5%,初中占5.5%,高中占26%,大学占47%,尚未形成的占19%。调查表明,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普遍较晚,甚至还有近五分之一的毕业生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在“职业理想形成过程中,哪些外界因素影响最大”选项中,家庭占37%,学校占16.5%,地区占11.5%,社会舆论占27%,其他占8%。可见,对于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群体,家庭因素在其职业理想形成中影响最大。在“你理想中的职业的相关因素”选项中,职务占41%,收入占41%,权利占7.7%,声望占13.3%,就业地区占37%,发展阶段占40%,其他占4%。可见,大学生理想中的职业,收入因素占首位,职务和发展阶段次之。在“你现实的职业与理想中的职业是否符合”选项中,基本符合的占6o%,不符合的占23.5%,很符合的仅占16.5%。这些充分说明我国教育系统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还很薄弱,而大学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至关重要,这对我们如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合的职业理想提出更高的要求。

2.大学生受“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观念的影响依然较深。在“你联系工作的第一选择”选项中,前两位分别是:政府机关占40%,事业单位占36%,其他分别是:国有企业占4%,民营企业占4%,外企占7%,其他占9%。在“你对政府机关的看法”选项中,同意和完全同意“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社会地位很高”的占49%,同意和完全同意“如果我中意的政府机关和企业同时招聘我,我选择去政府机关”的占47.5%,同意和完全同意“政府机关是我就业首选”的占25%,同意和完全同意“父母非常希望我去政府机关”的占48.5%。调查表明,政府机关人员特殊的社会地位成为大学生“官本位”倾向的重要内在根源,而父母的愿望成为“官本位”观念得以存在和传承的重要外在影响。

3.大学生对经济待遇的看法出现新变化。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受传统“官本位”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其对经济待遇全新的看法。在“你理想的职业,其相关因素”选项中,选择收入的占59%;在“首先选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地区的单位”选项中,不同意的占17.75%,中立的占28.25%,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占54%;在“如果单位待遇好,专业不对口并不重要”选项中,不同意的占28.75%,中立的占31.5%,同意和完全同意的占50%,这说明当代大学生非常关注经济待遇。在“只要单位待遇好,即使对工作不满意也会干”选项中,不同意的占38%,中立的占35%,同意的占27%;在“个人能力高低只能用收入来衡量”选项中,不同意的占55.25%,中立的占31.5%,同意的仅占13.25%;在“收入高低最重要”的选项中,不同意的占42.75%,中立的占37.75%,同意的仅占19.5%。这说明大学生虽然非常关注经济待遇,但逐步形成了人生价值并非一定要通过收入来体现的观念,体现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

三、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建议

(一)理念上的更新和统一。首先学校自身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为了完成任务。其次是就业指导中心要做好宣传和教育的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来。再次是要做好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互相吸取经验,借签方法,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全国的各所高校中开展起来。

(二)合理安排时间。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来看,解决的关键是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目标,并开展不同的指导。例如,一年级时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强调职业的发展应从大学生人校开始,带领新生参观高年级学生的实习基地,了解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组织新生与高年级学生座谈,听取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建议和经验,邀请专家,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方面的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学年末,建议学生写自我总结,剖析对个人能力和未来职业等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二、三年级时,力争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情况,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与就业相关的信息,初步确定自己长期发展的目标,可用的途径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邀请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士来介绍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等等。四年级时,通过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使大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可以督促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总结,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组织学生参加招聘辅导班,帮助学生完善求职材料,举办就业政策、就业程序的讲座,组织学生毕业实习等等。

(三)开发一套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殊性。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必要选择专业化的评价工具,或者可以凭借内部专业人员的力量进行开发,或者联合外部的测评机构共同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统工具的开发是一项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工作,需要开发者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注重专业性、实践性和经济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