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课堂教学建议

幼儿园课堂教学建议

时间:2023-05-23 15:4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园课堂教学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园课堂教学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语言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86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语言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知识传递的载体,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的语言作为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是无法替代的。”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掌握精炼的教学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简,将枯燥的内容以精彩的教学语言展现为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幼儿园教学是教育的初始阶段,幼儿的身心特征使得他们不具备主动获取有效知识的能力,因此,幼儿园的孩子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有较强的依赖性,教师通过教学语言与幼儿沟通、传递知识、建立感情。

幼儿园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具备掌握高效科学的教学语言,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幼儿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积极心,使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乐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体现儿童化特点

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载体,幼儿园教学的特殊性使得教师更要加强自己的语言功底,提高自己运用教学语言的能力。现阶段我国教育的重心是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改革,对幼儿园教学的关注不够,导致幼儿园教学出现课堂教学秩序混乱、教师素质不高、幼儿学习素质低下等现象,许多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园教学就是看管幼儿,并没有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教师在进行幼儿园课程教学时,对幼儿的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讲解某一内容时照本宣科,完全不考虑幼儿的学习状态,多次反复运用枯燥单一的语言进行内容讲授,以此來达到幼儿掌握消化新知识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如果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幼儿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幼儿既不能有效地获得知识,更会对幼儿园学习生活产生厌倦心理,甚至因此而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幼儿园教学的本质出发,创新改革教学语言,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语言进行知识传授。

幼儿园的教学对象是年龄3—6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幼儿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对生活与学习缺乏经验,不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主要是依靠感官系统,这就决定了幼儿对生动具象的事物有着较为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索兴趣。针对幼儿这一心理特征和学习发展规律,教师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语言,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现状,在进行幼儿园课堂教学时,尤其是课堂讲授时要尽可能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幼儿的心理特点,体现幼儿园教学语言的儿童化特点。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意味着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讲授时,尽可能避免使用具有抽象意义的字词句,从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他们所熟知的具象事物的描述来达到理解教材新知识与内容的目的。

教学语言的儿童化是幼儿园教师语言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字词简单易懂、句子短小简练、语法结构简单、多用叠词语气词、语调生动等,便于幼儿接受,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新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充分解读教材内容,将一些抽象难懂的语言转化成生动形象的语言,在课堂教学讲授过程中充分体现语言的儿童化特点,帮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由于幼儿园的教学对象是学龄前的儿童,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从幼儿的心理出发,教学语言尽可能倾向儿童化、低龄化,充分贴近幼儿的学习发展水平,保证幼儿能够在课堂上理解知识并且以此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学语言的儿童化并不意味幼儿教师教育语言的随意性,教学活动始终是以教学对象有效获取知识为目标,幼儿园教学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保证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幼儿教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关注,使得许多幼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学语言缺乏创新,用语不规范,使得许多幼儿长期以来都接受错误的知识传输,不利于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

幼儿园是教育的开始阶段,幼儿教学对人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知识与习惯一旦形成,就是永久性的,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幼儿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规范的教学语言,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示范,引导幼儿从小养成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园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以规范化的教学语言进行知识讲授,就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幼儿的语言学习,使幼儿自觉主动模仿教师的语言,从而在模仿中发展幼儿的语言天赋,为幼儿以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多使用鼓励性教学语言

幼儿由于在心智上不成熟,对于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做出行为之后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以此引导幼儿坚持正确的行为,放弃错误的行为,从而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教师的评价语言能够对幼儿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积极的评价语言如表扬、称赞、鼓励等,能够使幼儿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活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秩序的维持。当然,幼儿阶段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尽量多使用鼓励性的教学语言,鼓励幼儿多与教师交流沟通。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幼儿在做出回答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反馈,让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以此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与讨论中来。

第2篇

课堂教学在幼儿园又称为集体教学活动,是对幼儿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农村幼儿教师由于受自身基础薄弱,缺乏名师引领,外出学习机会较少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多问题:

1 教师教育理念不到位

目前农村幼儿教师一般教学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简单的重复是基本的教学方式。如幼儿学习歌曲时,教师一句一句教,幼儿反反复复一句一句学,而没有让幼儿整体感受音乐的优美。

2 教师教育驾驭能力有限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一般采用接受式学习,即教师讲幼儿听。语言不够精彩,对于幼儿回答不能较好的回应,课堂上幼儿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也存在不能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对课堂上出现幼儿过于兴奋或是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时,教师缺乏教育机智,要么忽略问题,要么以教师的权威简单粗暴加以制止。

3 教师缺乏思考和学习能力

农村幼儿园教后反思执行不到位,即便是有要求,也质量不高,笼统话、套话多,较为简单。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实践我们觉得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探索。

3.1 引领教师向书本学习,丰富教师的思想力。

读书使人进步。李季媚教授说,幼儿教师要想博得职业尊严,只有设法成为有思想的人。而有思想来自实践和反思,来自读书学习。为此,我们开展了全园共读、小组漂流和自主阅读等相结合的读书活动。开学初,园里针对本园教师的发展需要确定共读书目,然后制定出全园共读计划。每周教研活动时间,我们也安排幼教杂志上的文章选读,并开展读后感讨论。读书漂流是就一本专业书,每周漂到一位教师处,教师阅读理解后向年级组教师进行介绍。读书培训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性。

3.2 引领教师观摩优质课碟片,领略名师的教学风采。

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课上得非常有趣。幼儿带着一种高涨和激动的情绪参与到学习中,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农村幼儿教师受区域偏远和经济发展滞后因素的制约很难接触到名师,名师课堂碟片观摩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式,教师一边观摩一边记录,然后分成小组评课议课。评议课堂的形式促使教师必须仔细听,认真记,先反思,再交流。教师的评课不是对教学活动简单称好,要能从执教者的教学策略、幼儿的表现、师幼间的互动等方面说出自己的思考。"观摩名师"能让教师学到很多课堂教学的技巧和先进的理念,名师课堂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拓展了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思路,也能出高徒。

3.3 引领教师同伴互助,汲取同伴的智慧。

3.3.1 随堂听课。

随堂听课,是讲课者和听课者共同成长的大舞台。具体执行量化,新手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25节,观摩两次半日活动。其他教师每学期随堂听课不少于15节。在听课和观摩中认真听、认真记,向教师学习、向幼儿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3.3.2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师徒结对是同伴互助的另一种形式,我们从园内挑选出一批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聘请她们为师傅,进行结对。在师徒结对计划中开展互相听课、评课、设计课等活动,师傅尽职尽责指导,徒弟谦虚谨慎学习,共同成长。

4 引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从这点上讲,教研活动就是教师课堂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4.1 教学案例剖析研讨活动。我们精心选择优秀的教学活动案例,组织教师学习并进行研讨活动。有时对一节课进行评析,有时只对一个环节进行讨论。如:在应彩云老师的"捕小鱼"教学活动中,有一个幼儿硬是躺在地上不肯起来,还说自己是死鱼。在这一环节我们让老师在不知答案的情况下讨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老师们感到为难,有人说:就告诉他不能躺在这儿。这么说合理吗?这时我们再来看看应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应老师说:哎呀,这儿有一条死鱼,我得把它舀到池塘外边。游戏化的语言让游戏还在继续,"死鱼"也配合的被舀出去了,有效地化解了因使用权威语言带来的尴尬,课堂的精彩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语言语言驾驭能力和技巧。

4.2 让每位教师都上教研课。对于教师而言,上教研课是挑战自我、展示自我和提高自我的好机会。每学期开学我们都会制定教研课计划,确定本学期上哪一个领域的教研课,给每一位老师提供上课的机会,列成教研课菜单。上教研课的老师都能认识到教研课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教研现场,虽然感到有压力,但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从教学方案设计、教玩具提供、课堂提问到回应幼儿等等,都一一做好准备才进行开课。在这个过程中,上课教师诚恳的接受其他教师意见和建议,克服自身不足,通过一次次的教学真正得到提高。我园的一课三研较具特色。一课三研是选用相同的教材,让不同教师进行三次上课,同组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评课的活动。其主要操作流程为:组内教师集体备课――第一次课堂教学展示――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第二次教师行为改进课堂教学展示――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第三次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听课评课研讨,总结,最后形成最优化的教案。一课三研活动为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方,优化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

第3篇

关键词:大学;幼儿园;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前教育大力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大学与幼儿园合作已取得一些成效,我们可尝试通过大学的外部力量更快、更好地推进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展,园校合作克服教学障碍,丰富教学策略,使自己不断成熟,进而促使他们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典型引领,发挥大学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导幼儿教师教学发展

幼儿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工作,常被称为“教学精英”“教学能手”,当面对课堂教学的困惑时,他们大多数情况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但是有时候却不能克服幼儿教育的难题。而大学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理论的支撑下,可以为幼儿教师提出良好的解决策略。当大学教师走进幼儿园课堂时,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教师带来优秀的教学模式,引领和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教师专业知识颇为丰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科学的幼儿教学方法,能推动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展。例如,大学教师走进幼儿园的课堂,采用听课及评课的方式与幼儿园教师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活动材料的组织、处理是否恰当,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完美,幼儿教师的基本功是否到位,教学活动效果是否产生等,并且关注幼儿的课堂活动表现。若条件许可,大学教师可以为幼儿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示范,这样的听课、评课,能帮助幼儿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秀的地方,了解自己哪些环节是欠缺的,有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依托项目,在合作中开展教学研究,推动幼儿教师的教学发展

幼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要想成为专家型的教师,需要教师探究幼儿教学活动的性质及规律,研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将教育教学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来促进自身的教学发展。而我国大学教师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对研究拥有独到的见解,这种研究精神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少的。所以,大学教师与幼儿教师合作,依托合作项目中开展教学研究,如课题合作、园本研究、国培计划等,帮助幼儿教师重新审视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惯例,引导他们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解决教学实践的某些困难。

案例:

“河南省国培计划(2017)”——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

“河南省国培计划(2017)”——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工作,本项目旨在通过培训,解决乡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乡村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送教下乡培训带动园本研修,加工生成一批本土化培训课程资源。研修项目需要高等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共享,长期交流。

(1)送教培训模式:培训分4个阶段递进式进行,每个阶段为期2天,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包括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四个主题,园本研修贯穿其中,将园本问题作为培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加以解决。每次集中培训之后,由专家团队针对本阶段的活动进行总结,共同布置下阶段的培训主题,设置园本研修内容,讲解园本研修的方法及步骤。

(2)送教下乡的内容: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主要内容包括:

①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内容选择、目标设定、活动过程、活动反思;

②课例研讨、改进教学设计;

③听课、评课方式方法;

④引导和支持幼儿教师组织游戏活动、介入与指导幼儿教师的角色游戏、帮助幼儿教师设计与实施规则游戏;

⑤了解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参与教育的形式、家长工作的组织形式。

(3)送教下乡的阶段。

①诊断示范阶段:采取大学教师现场教学、报告、研讨等方式,诊断乡村教师教学问题;针对问题,选择契合主题的课例,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多种方式提供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提出教师研修任务。大学教师拥有丰富、精深的理论知识,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幼儿教师发现问题,以教学产生的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促进参与研修的教师真正得到提高,解决他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学教师可邀请河南省优质幼儿园教师为农村幼儿教师上课,着重研析教学基础理论、幼儿园核心知识、实践活动,让农村幼儿园教师在集中研修中探究教学的性质及规律,研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可以使自身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同时提高。

②研课磨课阶段:磨课环节突出课堂教学问题解决,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研修,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打磨,不断改进教学设计;送培专家团队针对研课磨课的问题,通过示范教学、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现场指导,生成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

③成果展示阶段:阶段性研修成果展示,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方式展示教学改进成效,通过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等展示研修成果,通过专题研讨再次提升。

④总结提升阶段:大学教师对送教下乡培训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树立经验、反思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制订园本研修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生成代表性成果,并进行加工,形成本土化培训资源包,支持园本研修和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四、健全和成立专门机构,搭建平台,帮助幼儿教师教学发展

第4篇

关键词 幼儿园 教学活动游戏化 幼儿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61

Reflections on the Game of Kindergarten Teaching Activities

LI Xue

(College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Abstract Kindergarten teaching activities also known as gamification of child psychology major with a teaching situation to life, teaching content integr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forms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to diversify four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some kindergarten teachers for teaching the game of understanding the existence of errors, there has been a teacher to teach the main branch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ocess issues such as the lack of interaction of normal school child in the classroom. To truly implement the teaching of the game,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eaching should be the creation of life situations, for children presents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content, focusing on children's hands-on skills training and brains thinking habits and so on.

Key words kindergarten; gam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children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游戏化也称幼儿心理化,是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新规定。它是指依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实施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四个特征。教学活动游戏化并非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添加游戏的环节,或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事实上,有些幼儿教师对于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理解存在误区,造成其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实践中不能真正落实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四个方面的内容,由此出现了诸多问题。

1 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中缺乏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的营造,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自主探究。而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常常是将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幼儿的兴趣、需要与感受。①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会注意到课堂上幼儿的反应,幼儿经常无法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教材中的距离幼儿生活实际较远的枯燥知识,教师无法为幼儿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长此以往,幼儿便会对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失去兴趣,最终导致幼儿厌学。例如,教师在为幼儿讲授一个童话故事的过程中,虽然表情和语言都十分丰富,但是整个过程都没有与幼儿进行任何的互动或是交流。在故事结束后教师也没有向幼儿征询意见或是了解其想法,更没有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相关的解读。缺乏情景化的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幼儿将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2 教学内容分科化

所谓教学内容分科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呈现的教学内容均为分学科、分领域的知识。②是支离破碎的知识内容,而非综合化的教学内容。当前,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幼儿呈现的教学内容的确具有分科化的特征。例如,教师为幼儿教授《数鸭子》的儿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教幼儿学习儿歌的唱法,关于儿歌的内容、含义以及儿歌所涉及的各种知识经验均没有做任何讲解或学习,如对“鸭蛋”一词的理解,教师可以对该词意义进行扩展,让幼儿了解鸭蛋的本意及其引申义,力求为幼儿呈现统整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事实上,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领会教学活动综合化的含义,在教授儿歌时,教师并未融合其它领域的知识引导幼儿进行理解,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影响了幼儿学习的效果。

1.3 教学过程中师幼缺乏互动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与幼儿的互动,即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一言堂”的方式,整个过程都没有与幼儿进行任何肢体上或是思维上的沟通,也未曾顾忌幼儿是否完全理解或是掌握了教师所讲的内容,不能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幼儿在客观上成为“听课的工具”或是“知识的储存器”。③在此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讲课的状态,而幼儿则一直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幼儿将“听讲”作为课堂上唯一的任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缺乏互动是我国幼儿园教学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国家几度进行教育改革,但目前在我国众多幼儿园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有许多教师还占据着教学的主置,幼儿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讲授所谓的知识,很少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或其它形式的互动。因此,幼儿的思维力和想象力长期处于被禁锢的状态,无法有效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不仅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吸收甚少,也不利于幼儿能力的培养。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始终无法意识到自身教学的问题,无法了解幼儿的真正需求,造成教学效果较差。

2 改善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建议

2.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若要实现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教师首先应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寻找与有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的,且幼儿感兴趣的线索,力求为幼儿营造直观、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幼儿主动地融入到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中,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④当前,我国采用情境教学法的幼儿园已不在少数,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也不胜枚举。例如,河北省的一些幼儿园已经开始全面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授课。诸如在小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了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教师为使幼儿理解颜色的概念,先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十人。教师为每组幼儿带上不同颜色的帽子,然后让幼儿到另外一组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帽子并重新组合。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还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

2.2 为幼儿呈现综合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综合化是指改变传统的分科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完整的学习经验,而不是分学科或是单独领域的学习。因此,综合化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跨领域的、综合性的内容。为实现幼儿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经验的整体性、综合性,将教学过程所涵盖的内容涉及的领域全都考虑在内,而不是分学科或分领域地呈现给幼儿。教师应明确授课的目的和主体。幼儿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地传授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是为了开发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在学习中渐渐地了解各个领域的事情,进而起到开蒙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授幼儿“苹果”一词的写法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苹果的颜色、苹果的生长、苹果的外形特征等,然后学习“苹果”一词的写法,再让学生画苹果等。这种跨领域、综合化教学内容的学习,能够使幼儿同时感受到多个领域学习的经验和乐趣。

2.3 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

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特征之一就是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是指在教学中幼儿不应该被动地听课,应该有身体的活动和思维的活动,进行主动学习。即从教师的角度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纵观我国传统的幼儿教学,较为常见的教学形式为“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儿只需认真听讲,不需要幼儿采取任何行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将所讲的内容强行灌输给幼儿,但未必会引发幼儿思考和学习的兴趣。⑤事实上,目前幼儿教学活动游戏化已经逐渐成为各所幼儿园提出的新的教学要求。该教学要求强调幼儿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幼儿逐渐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在此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而教师应该扮演的是适当引导、适时介入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幼儿提出其感兴趣且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的问题,并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幼儿,为其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促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 结论

当前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一言堂式的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分科化,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师幼之间缺乏互动等。为了充分落实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即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应努力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尽量呈现给幼儿综合化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与动脑思考习惯的养成,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幼儿课堂教学的质量。

注释

① 王春燕.幼儿园课程论(第1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9.

② 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③ 贾慧慧.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游戏的现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5篇

幼儿教师培训问题 建议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各级加大了对在职幼儿教师地培训。为了课题研究,我们听了一些幼儿教师培训的示范课、比武课(下称”两课”)。

一、问题

问题1:“两课”的教室会议室化、手段贵族化,城市非公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都不可模仿。

“两课”绝大多数是选择在富丽堂皇的会议室进行。教学手段都是用多媒体电脑和投影仪,甚至一堂课同时用放图片、放视频两台投影仪,两个大屏幕。生动热闹得不仅上课的幼儿应接不暇,就连观摩者也自叹奢华过头了。

问题2:“两课”的教学形式是过去小学生上课的缩影

参与“两课”的少量幼儿都是在幼儿园中相关班中挑选出来的,上“两课”时都是一字排开安静的坐成一排。跟教师看大屏幕、听多媒体声音。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么要求举手后才能回答;要么搞一些教师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喜不喜欢”“想不想要”“想不想玩”,学生答“是”“对”“好”“喜欢”“要”“玩”等随意问答,高声地一问一答显得课堂师生互动热情高。

问题3:教师包揽编、导、演三个角色,课堂上始终由教师尽情地演、讲“两课”的内容都是教师根据参赛的要求按照成人思维从教材、图书、网络等媒体上找来的音乐、图片、电影片段等素材。大多是幼儿没有感性认识的。如一堂“了不起的中国人”的课。教师用多种教学手段讲授了中国历史伟人9名,科学家2名,艺术家3名,明星4名,中国航天员2人,还有雷锋等道德模范人物。但下课前提问“谁是你心中最了不起的中国人”,只有个别幼儿小声说“孙悟空”。

问题4:课堂突发事件处理如战场——伤员抬下去。

有一堂“打擂台”的课,内容是两个幼儿“斗鸡”(两个幼儿各自抱起一条腿,单腿跳动着相撞,双脚落地者为输)。其中有一位幼儿在斗鸡中倒在地上不起来了。教师没有安慰鼓励,只说“你为什么不注意安全呢,请×老师带下去”。协助上课的×老师把倒在地上的幼儿抱了下去。离开比武课会议室后该小孩大哭不止。其实该小孩没有大的伤痛、只是希望教师安慰、鼓励罢了。

问题5:“两课”传授知识欠缺准确。

某市幼儿教师“国培”班结束时到省城某大型幼儿教育集团请来专家上示范课。内容是:双休日到肯德基店吃东西。课堂设在一个大会堂的舞台上,台上用课桌贴上红纸写着“肯德基店、商店、玩具店、公园、中国人民银行……”。过程是:幼儿在家长(教师扮)带领下先到“中国人民银行”取钱,后去公园、商场,最后去肯德基店吃鸡腿。第一步到“中国人民银行”取钱就是不准确的。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是货币的管理部门,公民在这里是取不到钱的,只能到商业银行取钱。

二、原因分析

1.相关人员缺乏对“两课”的先期实验和调研,为了“两课”而上课

“两课”教师为了获得好评,把教育目标拔高、教学内容加深、教学方法成人化,不知不觉中使“两课”“旧小学化”(把过去小学以教师为主体、灌输知识为主要内容、学生为客体被动接收知识的现象称“旧小学化”)了。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大到教育的发展战略,小到课堂教学改革都要在调查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两课”的当事者在准备时欠缺对观摩者的研究分析;欠缺充分调查她们所在幼儿园的现状和当前教学中所需所求;欠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形式、手段。导致“两课”欠缺可观摩性,一味讲求比赛而脱离实际。

“两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在一边观摩者回到自己的幼儿园后模仿“两课”的样式做,以此推进幼儿教学改革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2.与组织者的引导有关

组织者为了“两课”显得有水平、够先进、上层次,都找当地最好的场所(会议室),租借最先进的设备,选最好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问题的出现。

当前大多数的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园没有象样的会议室,没有多媒体电脑,更没有大屏幕的投影仪等设备。能配备电视机和影碟机就是很不错的幼儿园了。如果上课都要有会议室的环境、多台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那绝大多数的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根本就没有了模仿“两课”心意。花大量人、物、财主办的“两课”成为了“花瓶”,欠缺示范性、观摩性。

3.实施者欠缺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理解

《纲要》中要求教师充分尊重、爱护幼儿,以幼儿为主体,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帮助每一个幼儿进行积极有效地学习。

面对幼儿摔倒,由于是比武课,老师急于要解决比武问题,导致态度生硬,欠缺关爱而把幼儿抱出了课堂,虽合情但不合理,也显现出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欠缺给观摩者的示范。

4.“两课”标准欠缺实用性

据了解,多数的“两课”事前设定了相关的评比标准,聘请了相关的专家做评委。评审的内容、条款没有顾及国情民情和大多数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现状,促使上述问题的出现。为此提如下建议。

三、建议

主管部门组织的“两课”在设置评审标准时对软件、硬件方面都要明确的要求,要尽力接近当前当地幼儿园的现状。

要选择整班幼儿参加“两课”,关注每一个幼儿,把参加活动的幼儿数量作为评估的标准之一。

我们推荐美国哈佛大学伯顿提出的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十个要点作为“两课”优劣评审的主要依据。

幼儿教师要学会借“题”发挥,把偶然性和意外情况当作是一个教育契机。如前述“打擂台”课,在设计教案时就考虑到“斗鸡”可能使幼儿摔倒,就设计好处置的预案。这才能成为“两课”。

幼儿园要以培养幼儿各种行为习惯为主,少传授幼儿没有感性认识的知识。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参考文献:

[1]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667.

第6篇

关键词: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 学前教育专业 教学管理

一、背景分析

2010年7月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而这“五大领域”的整合与灵活生成内容即《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主要内容。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相应教学也应适应现行学前教育体系发展,在课程教学中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高技能人才。

二、《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现行《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的选择陈旧

现行《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多以一本教材为蓝本,而教材多半为纯理论知识讲解,部分教材含有案例分析,但案例是相当老式没有创新性的案例,根本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且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学会的不仅是一些基本的方法原理,而且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利用这些方法和原理组织实践活动。因此,现行教材难以让师生达到这门课程所需达到的学习目的。

2.教学方法手段老式

现行《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习惯整堂课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导致师生对幼儿园活动的组织只能进行高谈阔论的演讲,一旦进入幼儿园就力不从心,所学的设计与指导方法缺乏实践性、针对性,更缺乏有效性,导致“学”与“用”脱节。另外,多数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甚至让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3.师资力量薄弱

《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主要内容包含几大模块:幼儿园健康、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美术、音乐、生活、区角游戏,可以看出这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多元化课程,但是对教师而言,要求教师对本门课程所有的技能都完全精通是完全不可能的。据调查,现行本门课程教师的配备每班仅一名教师,而且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出来进入高校的,根本没有下园实践的经验,为本门课程的高标准开展造成不便。

4.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据调查,某些高职院校对这门课程度的考核多为简单地进行卷面考核,根本无法考查学生对幼儿园活动进行设计和指导的应用能力,导致学生在考试前死记硬背,只是学会基本理论知识,对活动和方法一知半解,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埋下隐患。

三、对今后《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改革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对《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教材改革

鼓励教师自编或与品牌幼儿园合作,编著《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材,这样才能以幼儿园一线资料为基础,引进更多有用的、学生今后会在工作岗位上经常遇到的最新案例与问题,并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适合幼儿成长与学习的新的游戏及特点,为其以后走上岗位设计与指导新的活动提供灵感,并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传统老式教学手段,多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用教学课件,并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模拟法等新式教学方法,构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采用播放一些有关视频和社会新闻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撰写总结报告,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更直观地演示教学内容,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将典型工作任务模拟实训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操作,培养职业能力。

3.加强师资力量

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对教师综合技能和实践的要求较高,因此要提高教学水平,必须增强师资力量,主要应在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应对本门课程配备不只授课教师,应选择精通各个模块的多个教师,这样才能保障每一个模块的学习都有强硬的师资力量作保障;二是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应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请本地品牌幼儿园园长及业务骨干教师进入课堂;三是学院应提供教师下园实践的机会,让相关教师从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技能,并为课堂引进一些新的实际案例和问题供学生探讨。

4.考核方式的改革

以往简单的考核方式并不能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应改变以往单一的考核形式,对学生进行分模块、多元化的考核,并结合学生平时课堂讨论、角色模拟情况、活动组织情况与笔试结果等进行考核,旨在考核其综合技能与实际组织与设计活动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严碧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再思考[J].福建教育,2014(1).

第7篇

学生见习活动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我们一直倡导职业学校要坚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就是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园的丰富资源,将幼儿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在校期间丰富教学实践提供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机会。见习效果直接决定着学生毕业以后的竞争力,而见习过程中如何发挥幼儿园的作用,如何界定教师的具体职责,如何挖掘更多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依然存在很多空白点,所以开展具有可操作性的对学生见习模式、见习效果评价模式的研究很有意义。

本研究所指的专业理论课程是指《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游戏教程》和《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等专业基础理论;见习指导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去幼儿园进行观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见习活动、科学编排见习内容、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见习指导方法等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的学习水平。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分别约谈了5位幼儿园园长、10位三年级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

三、研究结果

(一)见习内容与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相脱节

一方面见习的安排往往只是考虑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针对理论教学安排的见习是否必要,如何以见习的成果辅助教学都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二)缺乏指导见习工作的有效方法

见习前一般都会有具体的安排和要求;在见习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学生单方面的观察、交流,幼儿园的老师会做简要的介绍和点评,我们的教师往往处于旁观者的角色;见习后,只是让学生将见习的收获以作业的形式上交,教师批阅。但是,对于整个见习过程,尚未形成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方法的指导策略。

(三)缺乏统一的见习效果评价模式

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往往只注重见习活动的安排,而忽视对见习效果的评价,其结果必然是无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无法评价教师的指导效果,更谈不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学生见习活动的指导。这样的见习对学生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

四、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对见习工作的有效指导方法研究

虽然许多大专院校都有具体的学生见习计划,有的学校也设计了针对本校学生的见习实用手册,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研究,见习手册无法充分发挥引导学生见习的作用,同时在见习过程中,教师对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尚缺乏成熟的方法。学生对见习手册的完成情况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见习效果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怎样通过见习手册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怎样采用多样的形式指导学生分析相关问题,也就是如何挖掘见习手册的作用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见习指导方法方面可以采用群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一方面由于学生数量众多,以群体辅导形式指导学生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指导形式。可以尝试在幼儿园以现场教学和课堂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探索普遍适用的群体辅导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选择3—5名不同层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寻找不同层次学生在见习中各自面对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探索个别辅导的具体方法。

第8篇

【关键词】超前教育;教师培训;对策

根据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幼儿还处于感知运算阶段,在此阶段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知识的启蒙,不要求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熟练,所以遵循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但是现实中的幼儿教育却存在严重的超前教育现象,对于此现象形成的原因过多的在于幼儿园之间抢占市场的行为,过大的宣传自己幼儿园超前的教学成果,来吸引幼儿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但是试想“伤仲永”的例子在我国又有多少?让孩子有个轻松快乐的幼年时光是每个家长的职责所在。针对此问题本文将提出几点对策,以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局面。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分析

如今幼儿园的创办条件的放开,让许多资质不全的民办幼儿园也参与到教育行业中来,参差不齐的竞争容易夸大噱头的宣传自己的幼儿园,为了符合家长望子成龙的教育心理,各种超前的教育成为了幼儿园宣传的手段,以下简要分析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小学化”是怎样体现的。1.幼儿教材内容超前。在幼儿达到学龄前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众多幼儿园为了体现其教育成果,把小学阶段的内容纳入到教学范畴,通过对看得见的教学成果来获取家长的信任度。例如在幼儿园的中班或大班的教育内容里就把数学演算、语文诗词、英文等众多学科的内容纳入其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甚至将考试排名来明示小朋友成绩的好坏,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园小学生的身心成长,更是违背了幼儿园教育制度。过重的超前教育使幼儿学的学生失去了学习原本知识的机会,这样不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更加容易因外在原因而导致学生个体的发展不均衡性。2.理论与实践的不平衡性。对于感知阶段的人来说,学习的重点在于实践中感知,对生活中的事务起到辨识的作用,而并非是坐在课堂上学一加一等于几的理论知识,应该以游戏或适合儿童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自觉性薄弱的幼儿来说,教师一板一眼的填鸭式教学只能让学生集中不了注意力。而过多的课堂教学虽然让学生多认识了几个字、会算了几道数学题和会说几句英语,符合了家长的期望却忽视了孩子的天性,过早的揠苗助长式教育成果终究是昙花一现,孩子最终在日后的学习中停滞不前。3.动态教学的缺乏。现在的幼儿教育都是模仿小学的教育规律,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静止模式,就连本该设立的户外游戏课程,都因害怕学生受伤,幼儿园承担责任而大大减少,这样的行为不仅扼杀了幼儿好奇童趣的天性,更是阻碍了智力的发展。幼儿教育大纲要求的是启蒙式的幼儿教育,在于启蒙幼儿的思维,全面发展幼儿的智力、语言、技能、情感等方面,这样的教学应是互动式的教学,有交流的教学,培养幼儿的语言开发能力,并非是过早的传授知识。

二、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对于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也是众多因素造成的: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不规范化,幼师素质的参差不齐,缺乏正确的教育意识观念;管理者过多关注幼儿园的盈利性,缺乏管理意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迫于家长对孩子过高学习期待的压力,也是导致幼儿园过于关注成绩的一大因素;教育部门的疏忽教育管理部门对该教育内容的监督疏于管理,也是导致“小学化”日益严重的关键因素。

三、扭转“小学化”趋势的教师培训对策

1.教育理念培训,作为幼师,教书育人是其重要的教育理念,在上岗前应对幼师进行岗前培训,贯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学会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促进健康的身心发展,才是教育本该有的理念。2.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培训。幼儿园的教育就要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融入更多的教学特色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多元化教育,就要要求幼师多才多艺的才能来满足课堂教育的需求,例如舞蹈,唱歌,绘画、讲小故事等都是培养学生不同兴趣的教育手段。3.参与式培训。就是针对目前静止式的教学课堂模式,培训教师善于利用参与式课堂教学,改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开发和语言的发展,让学生多说、多动手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力。在培训的过程中实践模拟是最佳的方法,让教师真正的掌握诀窍而运用到实践中。

四、结语

幼儿园的启蒙教学是基础教育,其意义更是重大,只有抓好了开头让学生在正确的教育道路上学习知识,不仅是轻装上阵事半功倍,更是为以后的小学教育打好了基础,按部就班的接收知识达到真正理解的程度才是学的好,要有长远教育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不好高骛远,这样才能使幼儿教育回归正轨[3]。

参考文献:

[1]姜娟芳.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与教师培训对策[M].学理论,2011;187-188.

[2]李康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4(2);65-69.

第9篇

一、引言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我国教育教学的起点,也是我国教育素质教学的重点。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对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更加重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方式方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学生通过多种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自己的意愿,对于以后的人生来说,更有利于其发挥潜能,建立自信心,得到人生成功。由此可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的作用是不能小觑的。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前提下,我们也在不断的研究怎样促进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互动无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促进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互动无痕,提出加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互动无痕的措施。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形式不尽合理,影响了互动无痕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已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意识的将互动合作学习引入课堂,改变传统教学形势,但是大多停留在表面上,比如说你怎么看,我怎么看的层面上。小组讨论同学们往往抛离问题本身,聊得不亦乐乎,即使通过互动学习,这种形式下幼儿学生在其过程当中得到的知识并不是很多,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互动学习的效果不明显。幼儿同学潜意识里认为互动讨论就是可以随便说话的时间,老师的提问和监督并未能发挥作用。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互动的参与度不高,质量比较低,影响了互动无痕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目的还停留在幼儿教师主动发起,幼儿学生的思维潜意识里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互动,怎样提高互动效果,达到互动无痕。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教师在一节课下来嗓子都哑了,原因就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互动无法做到无痕,学生完全不听教师指挥。有些学生完全不愿意参与到互动中来,感觉是别的学生的事情,自己还是继续玩自己的。对幼儿课堂上教师组织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幼儿学生表现冷淡,参与度很低,导致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互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出现了教师不能掌控的局面,互动很是失败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教师精心准备课程,想法设法的把课程上好,在课堂上更是变着法子的和学生进行互动。但是最终出现的结局却是学生的声音盖过教师,很多时候没有办法继续下去,只能是变了互动形式,改为教师讲台上讲,或者是教师领着学生读,这样的局面主要是教师在组织互动时没有综合考虑会出现的情况。

三、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互动无痕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根据幼儿学生不同的差异,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

我国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幼儿学生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承认和关注幼儿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教育方式方法”等等。但是在日常幼儿教学集体活动中,我们还是经常发现很多幼儿教师不区分幼儿学生的年龄,不区分不同学生的能力和不同的个性,采用统一的互动方式,忽视每个幼儿学生的特殊性,比较多采用集体互动并进行评价,我们建议幼儿教师针对不同的幼儿学生个体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放弃集体互动。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互动参与度,促进互动无痕

幼儿教师可以将本年级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广泛提高互动参与度。减少了每个学生无章序的说话,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扩大合作面,提高参加学生的数目。比如可以按座位进行就近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积极活跃的互动学习气氛。幼儿教师在可以操作的范围内,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变换学生的座位,这样学生们就有机会和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也有机会和不同的小组进行互动学习,也可以促进不同等级幼儿学生的互动。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互动无痕的关键还在教师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课堂上,幼儿教师带头有效互动,并做到互动无痕。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课堂上,当有些幼儿学生们比较羞涩,不敢主动互动学习时,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其参与到互动中来。当有些学生太过于活跃,抛离主题时,幼儿教师要及时制止,保证其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互动无痕。如果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师能够控制好互动局面,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鼓励幼儿学生互动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幼儿学生的学习成绩,发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作用。

第10篇

【关键词】幼儿园 随堂听课 方法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26-01

听课评课,是幼儿园教师进行园本教研的一种形式,也是领导检查和了解教师工作态度和教学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园有随堂听课制度,业务领导和教研组长在随堂听课中,不仅能够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与教师切磋交流,能够给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教师不断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改进和提高。

新《纲要》实施多年,教师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听课者应该重新审视和改进自己听课的形式和方法。

一、改推门听课为敲门听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听课评课是一位有经验的成功的校长最经常的工作,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检查、指导、督促、评估等功能,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业务领导和教研组长深入班级进行随堂听课,恰是了解教师真实教学水平和发现教师存在问题的最佳方式和时机。但听课者和被听课者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很多被听课的教师,因年轻或缺乏教学经验,往往害怕听课者挑出毛病,总想把自己的优点、亮点展示出来,而听课者却想方设法去发现问题。以往推门听课,突然出现在课堂上,会造成执教人因心理准备不足而紧张,久而久之,极易出现敌对情绪。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改变听课的方式,提前10分钟打招呼,改以往的推门听课为敲门听课,使其有个短暂的心理准备,然后再进入课堂。这样一来,她会因有适度的思想准备而不紧张,也不会因过多修饰教学而失真,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又能让教师把心态放平,在被尊重中接纳管理。听课后,业务领导和教研组长再与执教者面对面进行零距离的切磋和交流,使教师乐于接受领导听课,不把听课当成负担,反倒作为自己一次改进、提升教学水平的大好时机,大大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二、变检查者、指挥者为参与者、引领者

在以往的听课中,我们往往作为权威,常常处在高高在上的地位,完全是一个指挥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听课者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偏差,教师有时有抵触情绪。为了提高听课的有效性,我们转变听课者的角色,以教师、幼儿、学习者和指导者的多重身份进入课堂,变检查者、指挥者为参与者和引领者。首先,以教师的角色进入课堂做合作者。听课时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已的构思进行比较,把自己和老师作为一个战壕的战友,让自己成为教师的合作者。其次,以幼儿的角色进入课堂做参与者。听课时抛开成人的身份,使自己完全处于幼儿的地位,处于“学”的情境中,从幼儿的角度去反思教师怎样教或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怎样引导、如何组织,如果我是幼儿,能否掌握理解这些教学内容,做教师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第三,以学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做受益者。把每一次听课作为自己学习的一次机会,更多的去发现上课人的长处和闪光点,虚心学习对自己有启迪的东西做听课的受益者。第四,以指导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做引领者。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现场,找出教学规律及存在问题,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因此,听课后应及时与执教老师交流切磋,对教学过程进行客观评议,针对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做教师课堂教学的引领者。

三、带着欣赏和发现的心态去听课

听课不仅要眼看、耳听、手记,还要脑思,是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业务领导和教研组长深入课堂听课,目的是发现教师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使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其进步提高,而不是跟谁过不去,故意找茬给谁难看。业务领导和教研组长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听课作为自己学习、交流、研究的一次机会,抱着一种欣赏与发现的心态去听课,赏识教师的成功,发现教师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再一无是处的课,也要从她的普通话、教态、眼神等上面寻找她的成功点,以鼓励为主,赏识教师。特别是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我们更要首先给予肯定、鼓励,然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本节课的不足及改进意见。逐渐让教师成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带着关注点去听课

听课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它需要听课者不仅要一边听,还要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师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又要看幼儿的课堂表现、学习参与的情绪、兴趣和习惯。

一是关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以学定教是教学的核心原则,在看教师教和幼儿学的同时,我们更关注教师在课堂上能否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能否接过幼儿抛过来的球并及时回应,师幼互动是否有效。二是关注幼儿的学习状态。幼儿在课堂上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全体参与,是否情趣盎然,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幼儿在这节活动中学得怎样,得到了什么,得到多少,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本活动给幼儿带来了什么变化等等,成了我们听课的关注点。例如,《我学小动物》是一节集语言、科学、艺术于一体的小班综合活动,教师运用毛绒玩具激趣,以故事《唱歌比赛》为载体,引导幼儿表演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进而使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听课时,我们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教具和讲故事的生动程度上,而是把幼儿表演小动物时的积极性、参与本次活动的兴趣、情绪和参与度作为关注点,看教师把握幼儿学习状态的能力,使幼儿在积极、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知识。

总之,随堂听课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教学活动,业务领导和教研组长在实践中应不断地改进自己听课的形式和方法,经常以平等的身份进入课堂,长此以往,既有利于对教学问题做出准确诊断、正确决策,又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育;实施现状;教学效果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84-03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极为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作为早期教育的先行者,全儿教育协会(NAEYC)于1987年颁布了《适宜0-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DAP)的声明,首次明确阐述了有关“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基本观点和实施方式。DAP首先强调了幼儿早期教育的年龄适应性理念。因此,针对学前幼儿的年龄及所对应的语言发展阶段来开展英语语言的教学,建构幼儿英语语言教学的适应性课程在我国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关于中国幼儿英语早期教育的调查性研究在国外比较少见,多为基于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年龄因素的理论探讨研究,如Singleton,D的《语言习得:年龄因素》(1989)[1],Johnson,J.s.&Newport,E.L.的《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影响》(1989)[2],Birdsong,D的《年龄和语言学习及加工:研究综述》等等[3]。国内相关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语言教学专家桂树春的论文《此风不可长---评幼儿英语教学》(2012)探讨国内幼儿英语教学的误区[4];关于幼儿英语早教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也多以理论探讨为主,如刘风兰《幼儿园双语教育问题及对策》(2010)[5];也有将二语习得理论中关键期理论和国内幼儿英语早教联系起来的理论探讨研究,如周锋《从二语习得理论中的年龄因素谈我国幼儿英语教育问题》(2012)[6],常滔等的《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启示》(2011)[7]。而真正围绕当代中国城市幼儿英语早期教育的大规模调查研究还没有展开,所以该课题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笔者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调查省会城市南京幼儿园英语早教现状,了解幼儿英语早期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形式、评估手段、师资、选用教材;以及幼儿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感受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发现英语早教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充分调动园方,家长和幼儿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争取能为城市开展科学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英语早期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从教学角度分析,目前南京市幼儿英语早教实施现状如何(具体了解教学目标,对教学双方的评估形式,师资,教材等方面进行了解)?

2.从学习者角度分析,幼儿学习英语的动机,方法,学习效果及存在问题。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项目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结合个别访谈的研究方法,为了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研究小组成员编制了《南京市幼儿英语教育现状调表》。该表格分为教师用和家长用两种。研究小组在南京各个区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幼儿园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并访谈部分学校的教师及学生家长,家长问卷发出180份,教师问卷40份。

教师用问卷共27题,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形式,评估手段,师资,选用教材这六个方面。家长用卷共15题,涵盖了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感受等四个方面的具体情况。

调查小组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了人工统计和分析。据此得出的数据、资料及以此为依据的分析结果是完全可信的。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研究小组通过对家长及老师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南京市区幼儿英语教学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评价。研究小组对回收的165份有效家长问卷,40份有效教师问卷进行了翔实的数据分析。

(一)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形式,评估手段,师资,选用教材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教师在分析学生需要,知识准备,分析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而设定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测。调查数据表明,目前南京市有超过半数的幼儿园没有将英语幼儿教育纳入培养目标,只是转包给社会辅导机构来承担。辅导机构的培养目标则各不相同。针对问卷提供的目标问题,75%的反馈是将培养运用英语能力,掌握单词短语,培养兴趣排在前三位,而培养思维能力,社会性发展和丰富世界知识处于后三位的位置。可见,在教学中人们过多关注了对幼儿的知识和能力目标,疏忽了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问卷结果表明,100%的老师的教学目标是幼儿园或者幼教机构决定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和兴趣设定的,脱离了学生的需要。

教学计划:90%的幼儿教学活动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但是有40%左右的教学计划过于笼统,有学期计划,没有每个月和每周的具体课时教学计划,不够系统科学。

教学形式:在教授英语的幼儿园当中,多媒体教学和游戏教学占有较高的比例(约80%)。这说明这两种形式易于被幼儿接受,但硬件条件不够好的幼儿园只能用实物或者卡片图片和录音机辅助教学。

评估手段:全部受调查的幼儿园对幼儿英语知识能力均无学期考核要求,但少数幼儿园(约20%)以课堂表现或对日常用语的掌握考核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情况评估就更少见了,也许是因为幼儿的判断能力有限。

师资:在我们调查的老师当中,60%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占40%。他们对于幼儿英语的教学经验多来自于自学,学校或者机构很少为他们提供可持续的系统培训。这说明南京市的幼儿英语教育缺少科学系统的师资培训,同时也没有相应的幼儿英语教师资格证书,从业者的资质没有保障。

选用教材:大多数幼儿园的教材都是自行购买。各个幼儿园所用教材各不相同。这说明南京市区幼儿园的教材无统一规定。目前使用中的有译林出版社的《幼儿园英语》,湖北少儿出版社的《培生幼儿英语》,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剑桥幼儿英语》等。

(二)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学习感受

表1显示,大部分幼儿的学习动机是家长要求,小部分是学校要求,极少部分是自己要求,这说明孩子学习英语更多是出于家长的期待。

这里要做特殊说明,目前南京市大部分幼儿园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中不包含英语教学。所以研究小组从课后学习的方面进行学习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点读机这种新型的学习工具替代复读机成为主流学习工具。而由于幼儿园本身不提供英语教育,大部分家长选择和幼儿园合作的辅导班,只有少部分家长具备对孩子进行独立英语辅导的能力。

表3表4是关于学习效果的简单调查,结果显示:三年左右的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完成后,大部分儿童交流个人信息的能力并不强,而在书写方面,能力相对稍强些。这也反映出英语学习对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并且说比写的难度大,创造大量的语言情境是搞好幼儿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一环。

表5表6是关于学习感受的问题,结果显示:现阶段的英语学习对大多数幼儿来说不太困难,大多数幼儿对学习英语比较有信心;这也说明幼儿园阶段的英语学习以培养兴趣为主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了。

四、南京市幼儿英语教育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上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结果显示,南京幼儿英语教育现状喜忧参半。喜的是,家长重视幼儿英语早教,多媒体的运用改善了教学双方的教授和学习效果,因特网资源也极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料和幼儿教学活动。

忧的方面有三,首先是幼儿园对英语教育的不重视(双语幼儿园除外),外包给社会机构的幼儿英语教学缺乏园方监管和规范。社会幼儿英语教育机构不少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园外的那些师资力量较雄厚,教学质量较高的英语辅导班往往收费昂贵。要使英语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教育部门应正确引导,制定政策,对幼儿教育市场进行公平有序的调控,政策上及财政上鼓励园方的英语教育。幼儿园应加大英语教学力度,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其次,师资力量薄弱。英语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多层次的,包含了教学能力、评价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与同事的合作能力、与家长的沟通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资源开发能力等。面对幼儿这样的受教群体,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掌握也是幼儿英语教育培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建议幼儿园配备专职英语教师,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并且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必须紧抓不放。

最后,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反拨作用。英语教学评价是指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采用一定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英语教学活动、过程、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给出相应结论的过程,为不断完善教师英语教学水平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但在与五所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幼儿英语教学的教育评价主体单一、形式单调。对于施教方,即使得到幼儿及其家长的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意见,管理方也只是关注大致的满意程度,并不关注教师是否真正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效果经常不在评价范围之内,也缺乏教学者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对于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则是过分重视其最终的英语语言知识掌握,忽视了对其整个发展过程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建议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同行互评、自评、家长评价来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多元智能和整个幼儿教育期的形成性发展,不能以最终的学习结果来判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参考文献:

[1]Singelton,D.LanguageAcquisition:TheAgeFactor[M]. Clevedon:Multilinguial Matters,1989.

[2]Johnson, J.S.& Newport, E.L.Critical period effects in seco nd-language learning [J].Cognitive Psychology, 1989(21):60 -99.

[3]Birdsong,D.Ag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A selective overview [A]. In M.G. P. Indefrey(ed.) The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ing,2006:9-49.

[4]桂树春.此风不可长――评幼儿英语教学[J].教学研究,2012(1):41-46.

[5]刘风兰.幼儿园双语教育问题及对策[J].幼教天地,2010(1):123.

第12篇

幼儿园的收费有多高?有人这样打趣:“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近几年,随着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园收费也水涨船高,甚至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年费1万美金的天价幼儿园。如今,上大学每学年收费4200~7000多元,而要想把孩子送到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每年要花5000~8000元。

国家行政学院副研究员宋功德指出:“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是一件非常不正常的事情。近年来,幼儿园高收费乱收费的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各地学前教育存在普遍、严重的乱收费现象,究其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目前,我国各地的学前教育资源的存在相对不平衡,让乱收费有机可乘;第二,缺乏细致的制度规范。目前,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我国也没有一部专门规范学前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规,只在《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中作了极为原则的规定。由于缺乏法律的细致要求,各种基本的国家投入难以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收费问题也成了缺少约束的法律“盲点”。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开展对幼儿园收费情况的检查,在全面了解幼教收费情况和各方面意见后,由物价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较为合理的收费标准;各幼儿园每年的收费项目必须经过主管部门审核并进行公示;同时明确幼教收费的投诉受理、行政处罚单位。要想从根本上遏止幼儿园乱收费现象,必须加快对学前教育的制度规范。比如,按照《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原则规定,进一步细化申请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条件和程序等;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收费、管理等制度也给予明确规范,最大程度地压缩乱收费的存在空间。另外,应实行民办幼儿园收费备案公示制、低保家庭困难家庭子女入园教育资助制等。时机和条件成熟时,应及时为学前教育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或法律。

(《人民日报》2008.6.25)

论听评课的困境与突围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可是不少教师却把听评课当成负担,听评课也大多流于形式。

要使听评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管理者不能把听评课当成监督教师教学的手段,而应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视角看待听评课。

第一,给教师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要有学习的机会,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听课,参与评课,在交流学习中不断获得教学经验。管理者要尽量减去那些烦琐的“常规”,将教师“解放”出来,给教师留出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之中,这样不仅会提高教学效率,也会培养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使学习和提高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

第二,积极营造教研文化氛围。学校要改革传统的“约束性”评价办法,建立“激励性”评价制度。如对教师取得的教育科研成果予以奖励,鼓励教师上各种类型的公开课等。搭建听评课平台,如组织专题研讨、公开课、“请进来、走出去”等。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教研,大力营造教学研究的氛围,让教师在研究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第三,加强听评课的细节管理。管理者要深入课堂、研究课堂,和教师一起参与听评课活动,这样既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课堂教学资料,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也拉近了与教师的距离。在教研活动地点的安排上,要有专门的教研活动室,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经常邀请市区(县)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或专家来校听课评课,从内容和方法上对教师以后的听评课起到“引路”作用。

最后,作为教师,要提高听评课的质量,使听评课成为自己“信息资料库”的素材资源,应弄清“听什么、怎么听、听后怎么做”三个问题。

(《基础教育》2008.4 冯青林/文)

新疆将建2114个“双语”幼儿园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新疆计划启动2009年至2012年7地州及9县市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建设2114个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以满足广大少数民族幼儿接受“双语”(汉语和维吾尔语)教育的需要。据测算,自治区将为此投入建设资金16.7亿元。

据悉,建设性质分为新建与改扩建两类。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双语”幼儿园建设以改扩建为主,多个项目资金可以统筹用于新建幼儿园;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双语”幼儿园建设以新建为主,与乡镇中心小学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村级的“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以新建为主,农区新建项目须覆盖人口3000人以上,新建项目应依托村小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牧区安居点“双语”幼儿园建设可参照农区村级项目建设要求。

(《中国教育报》2008.7.18 蒋夫尔/文)

是谁让起跑线不堪重负

许多幼儿园园长抱怨,很多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句话就问:“你这里教什么?”识字、算术、外语……这些比较容易显示幼儿园的教学成果,家长都很看重。相当多的幼儿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

一些父母也有很多无奈,怕别人都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就落后;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怕社会竞争激烈,孩子长大后没有立足之地。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到,我们能教会孩子唱歌、跳舞、画画,却没法给他们感知美的眼睛、充满爱的心灵以及快乐的心态。

一位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早期智力开发应保证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开发就好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超过一定速度就很容易翻车,很难保持平衡。

幼儿教育应该适当,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否则,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给他们的成长蒙上一层阴影。

学前教育阶段是不是学得越多越好?部分专家认为,学前教育过度往往以牺牲孩子的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为代价,得不偿失,教育部门应该及早刹住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风气。

幼儿园应该开展哪些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作出明确表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已经主动开始对幼儿教育正本清源。青岛市教育局前不久对幼教机构办学行为进行了规范,禁止进行珠心算、早期识字及双语等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

青岛市教育局基教处李世霞认为,在幼儿园阶段,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幼儿园更应注重对孩子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不是以知识学习为主。

有专家认为,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幼儿在入小学前就掌握了小学的知识,所以他们对小学教师讲的课根本听不进去,上课时对重复学习不感兴趣,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工人日报》2008.5.14 张晓晶/文)

幼儿教育应有质量意识

近年来,幼儿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走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带有“双语”“艺术”“实验”等字样的幼儿园招牌,仿佛见证了当前幼儿园的高水平办学和超前的质量意识。事实上,其中的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一是没有规范的教材。在一些地方,幼儿园并没有统一征订和使用经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幼儿教育教材,而是购买盗版或劣质教材及其相关读物,造成了幼儿教育教材使用上的混乱,这直接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是课程设置的随意性。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口味或进行市场炒作,举办绘画、舞蹈、英语等多种名目的兴趣班,开设拼音、识字、写字等课程。

三是滥发各类奖状和奖品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幼儿园平时不注重家园结合,甚至向家长隐瞒幼儿在园情况,到期末时又滥发奖状和奖品,使家长缺乏对孩子真实情况的了解。

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是幼儿园办园的重要前提。各幼儿园应按照相关规定,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采用正规的教材及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施相对统一的课程。同时,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多协调,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的养成。只有这样,幼儿教育才是负责任的。

(《中国教育报》2008.8.18 刘明芬 严丽荣/文)

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