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文学知识

基础文学知识

时间:2023-05-23 15:4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文学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础文学知识

第1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

前言:

汉语言文学对我们日常交流、沟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好汉语言文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高中阶段的汉语言文学,其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形式的汉语言文学,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1、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意义

对于汉语言文学,我们从小就有接触,如在小学、初中阶段,通过古典故事学习汉语言文学,或者通过古诗词学习汉语言文学,因此,对我们学生而言,汉语言文学是我们接触最早的东西。对于高中汉语言文学包括古代诗词、现代散文、小说等各个领域,学好高中汉语言文学不仅能为今后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提高我们的精神内涵,这对我们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对国外语言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如英语、韩语、日语等,我们有很多学生认为,汉语言文学我们从小就接触了,现在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学习,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英语、韩语、日语等国外语言上,忽视了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造成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学好汉语言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策略

2.1确保学习的系统化

对于汉语言文学,其基础是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必须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只有构建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结构,才能获得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效果。因此,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首先应该对汉语言文学内容进行整理,组建知识架构,从而保证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良好记忆和衔接。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时,应该坚持基础—提升的原则,只有打好汉语言文学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高层次汉语言文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系统化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时,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否则就会造成汉语言文学学习不完整,举例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同学会忽略汉字、词组等最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学习其他内容时,往往会因为汉字、词组等基础知识学习不到位,从而对其他内容的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应该明确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顺序,这样才能在实际学习中针对性进行,才能在学习中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另外,系统化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时,还有助于我们记忆,有很多同学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认为记忆是一个难点,有很多知识难以记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记忆汉语言文学知识时,并没有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没有对知识进行理解性记忆,也没有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样记忆起来就会感觉很困难。通过系统性学习汉语言文学,能帮助我们构建一个完善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结构,这就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的记忆有极大的帮助。

2.2抓住学习重点

对于高中汉语言文学,其内容十分丰富,理论知识比较多,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十分繁杂,这就要求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学会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抓住学习重点,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侧重点,汉语言文学也是如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针对汉语言文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在我看来,汉语言文学的重点有三方面,一是名词术语,这一方面主要是学习汉字、词汇、拼音,这也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二是汉语言中的关联词、连接词,在汉语言文学中往往会利用一些关联词进行句子之间的衔接,学好这些关联词,对于日常生活的交流、沟通有极大的帮助;三是对句子、句式的分析,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拼音、词汇、句子、文章的学习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只有学会了句子、句式,才能更加准确的理解文章。

2.3注重动手练习

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仅仅注重学习的系统性及学习重点是不够的,还应该加强动手练习,只有经过实践的理论知识才能得到证实,才能真正转换成我们的东西,因此,在实际学习中,我们必须注重动手练习,在练习中寻找是否有遗漏的知识,以此来提高汉语言学习效果。

3、总结

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必须确保学习的系统性,加强对重点内容的学习力度,并注重动手练习,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汉语言文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针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其他同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国景.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J].青年文学家,2013,(05):165-166.

[2]刘萍.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37-38.

第2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环境;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20-02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环境对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英美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英美文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结合现代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创造出寓教于乐的英美文学教学环境,构建新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被广泛应用在哲学和心理学研究领域,和行为主义具有很大的区别,建构主义的关键是要对外界的客观现象做出主观方面的分析和解释[1]。

将建构主义运用在学习领域,主要强调的是学习行为,就是学生一直持续不断将其心理表征活动实现内化的过程。所以,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构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把学生看成是加工整理外界客观现象和有关信息的主导者,认为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的积极构建主体,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辅助者,不是把客观知识的强制灌输主体。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认为知识不是通过客观实体的形式在不同个体中存在,同样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和表达,其只是人们对现实世界在主观上做出的分析或者解释,结论不是现实世界问题的终极答案,会不断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逐步加深而进一步被改变或者是发展[2]。另外,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目标,也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不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监督下,进行自主探索,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并不是告诉学生标准模式化的方法和答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目前我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有很多共同点。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与英美文学教学的契合点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现在和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要完全适应这种发展方向,就一定要认识到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一批有能力、语言功底扎实、知识面宽广、文学素养高的优秀外语人才。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大纲对高校学生的英语专业运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高校教师努力培养高校学生获取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精神和能力。大纲特别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明确指出要把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很好地应用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研究人员对高校英美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出了初步探索,以下是其共同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一,要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方面。在进行英美文学的教学时,采用机械和固定模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重点提高学生实践运用知识的能力[3]。第二,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第三,需要把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和实践运用联系在一起,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播、电视、投影仪、网络平台和计算机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着很大的契合点。两者都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应用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方法

(一)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将教师看成是主要引导者

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主要有英美文学史以及英美文学选读两个方面,具有覆盖面广和信息量多的特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的丰富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英美文学的学习资料,补充课堂上教师涉及到的没有展开论述的知识内容,同时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学生还能够和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英美文学研究者做出跨时间和空间的交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4]。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资源尽管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便捷、快速地获取多种信息,可是其也有很多不利的方面,就需要教师正确、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要搜集信息的有关网站和具体的搜索途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师仍然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只是将教师的灌输者角色转换成引导者和帮助者。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教学环境中,对英美文学教学采取主导-主体的方式,重点是要掌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英美文学的有效、快速教学。

(二)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必须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对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最主要目标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掌握系统的英美文学知识,尽量学习和研究英美著名作家的作品,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构建系统的英美文学知识结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英美文学有关的信息和文章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广播、影像等方式表现出来,同时还可以配合音乐诵读、旁白等,以便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感官,进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高校学生要获取大量的英美文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就必须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才可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外因,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是内因,外因在内因的基础上才会真正起作用。所以,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合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英美文学文章和有关信息,充分和教师,以及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才可以完善自己的英美文学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中心,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需要教师为学生指出具体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选取信息,分析和评价资料,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5]。所以,在现代网络环境背景下,对英美文学采取主导-主体教学形式的关键是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

(三)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情境式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构建的基础是创设,也就是在英美文学的教学中,要重视创设具体的情境。同时,建构主义教学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看成最重要的手段,说明创设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在高校英美文学课堂上,多媒体信息网络教学环境可以利用对一些文字和图片等资料的高科技处理,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绘声绘影的学习环境,使一些抽象的文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调动学生的不同感官参与到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赏析中,从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味文学作品的内涵。

(四)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教学模式。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不同,只有在相对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学生个体的创造性才会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在具体的英美文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将自己以后的学习重点确定下来[6]。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实际,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和想法的机会,保证学生的个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英美文学知识结构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我国目前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教育环境下,要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充分运用在我国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师看成是主要引导者,将学生看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还需要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情境式教学方式,以及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外因,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是内因,使外因在内因的基础上真正发挥作用,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英美文学知识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肖剑.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2,11(8).

[2]海燕飞.利用西方文论和建构主义理念改革英美文学教学模式[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1(5).

[3]路丽平.建构主义下的英美文学网络教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4(3).

第3篇

关键词: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对策

在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限,这便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新改革教学的目的,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以促进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更大进步。

1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1.1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毫无学习感受而言,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此外,由于汉语言文学知识理论性较强,课堂氛围沉闷,久而久之,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依赖性与被动性。而教学模式的落后,使学生对学习兴趣不高,并使学生出现抵触厌学心理。

1.2观念过于陈旧

大多数教师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不够重视,都以为平时能说话会写字,掌握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就能够生活,不想浪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上,很多学生一致认为如今企业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学校也把精力与时间用在专业课程上,从而使汉语言文学变成一门冷门课程,教师与学生逐渐对此教育轻视,影响到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质量。

1.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学校相继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能够将图片与知识点同时展现给学生,直观而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授课,由此很难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

2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对策分析

2.1改进教学模式,合理布置课堂结构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理念与设计教学方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照本宣科地一味讲解,以教师为主体,这样会使部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较为严重的说会使部分学生厌倦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教师应该跟随改革的步伐,具有一定的创新思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布置课堂结构,并在教学设计中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的要求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优秀的人才,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创立合理地课堂结构,从以课程为主体到规范统筹设计,这样才能提高课程的统一性,提升对课程设计的质量。而科学的课程结构是根据每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优化,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为全面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此外,在进行汉语言文学课堂结构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价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主体,根据社会实际的应用作为方向点,依据学生的本身特点以此对人才进行培养,课堂的设计要以此作为基础,会使学生能够有充分十足的学习空间与时间,不仅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同时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2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在过去,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而当今社会,企业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而这些都是在汉语言文学学习中能够得到的。因此,在职业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使学生主动地吸收汉语言文学知识。

2.3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本身的要求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知识素养。根据此课程的文化特点,教师在教学时,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应当别具一格地通过多种形式讲授汉语言文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与学生进行互动和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应该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在教学中勇于创新,拓展新思维,开拓出一条崭新的教育路径,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前进与总结。

3总结

教师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改革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用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在其中,处在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感受到汉语言文学拥有的独具魅力,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付浏丽.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才智,2015,(25):117.

第4篇

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增强了解社会、认识事物的能力。

2、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记载着我们 祖先在思想、科学、文艺等方面的高度成就,是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须臾不可丢弃的。

3、促进现代汉语学习,提高语文水平。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是“源”;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是“流”。两者是同一种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不是两种语言。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所以,学习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提高语文水平。

4、培养多种能力,提高美学素养,学习文言文,使学生懂得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增强了解社会、认识事物的能力。文言文语言优美,韵律工整,音调和谐,经常诵读,不仅培养了语感,还提高了记忆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关键词]中专;汉语言文学;应用教学

汉语言文学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的培养,可以陶冶其道德情操,有助于其良好素养的形成。中专教育普遍偏技能而忽略文化基础教育,这种教学观念导致越来越多的中专学生文学素养弱化,不利于我国文化的良好发展。

一、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核心,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启了学习汉语的课程,中国古代的哲学、科技、文化等精华在国外受到越来越多的称赞,影响越来越大,针对该现象,作为新时期的学生更应该重视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当今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学生想要得到更好的个人发展,就必须拥有全面而优秀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能够让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正确的三观,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展示自己。

(一)汉语言文学有助于培养良好品德

汉语言文学的理论性很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自身的品德。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优秀古文、古诗词时,会给学生翻译句子的含义,用故事的形式解释一些道理,学生在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美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懂礼仪、有教养,拥有正直优秀的思想品德。

(二)汉语言文学有助于提高汉语能力

汉语言知识的运用主要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汉语言文学能够通过对这四方面的培养来提高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通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汉语言的思考,并逐渐善于运用汉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更好地展示自己。总的来说,汉语言文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中专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能够提高其对汉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其感受到汉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来学习汉语。在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其对汉语文学的热爱,提高其观察、创作能力,使其能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如何在中专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较传统的人文学科,它承担着提升全面文化素质的重任。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核心是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及价值的关怀,它对个人、对民族甚至对人类有着一种责任感。因此,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体现对学生内在精神的影响。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而言,重要的是创造无形的社会效益,而并非可直观计量的经济效益。注重拓展。实际教学中,教材中的汉语言知识非常有限,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融历史于现在,让学生广泛地获取汉语言知识。教师在开展教学计划时,要注意所选信息的选择,要选取最优化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要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攻克,从而构建一个独具个性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转变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应尽量设计多种教学形式,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力量,使其更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教师要努力将语文课上成文学课,注重对文字的欣赏,而不要过分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将文章肢解,过度解读。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逐渐模式化,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感到厌烦。

(二)开展实践活动

中专语文的教学模式应注重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活动这一特点,来增加语文课堂的活动性、趣味性,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安排学生唱一首内涵优秀的歌曲,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的积累;也可以在课上开展文学知识竞赛,让学生在良性竞争之间增长文学素养,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

(三)培养学生信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更有信心学习汉语言文学。中专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学习中容易遇到困难,对于学生遇到的较难理解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多媒体等方式直观地提供一些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当学生获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更有动力去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知识。总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不论是普通教育的学生还是职业教育的学生,都需要进行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帮助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有利于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注意力,使其更主动地吸收汉语言知识,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怡.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

第6篇

一、艺术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国教育产业化,推动了高校招生及办学体制的改革,一些中等专业学校也升级为专科院校。这样的实际情况,导致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有着自由和前卫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升入高等院校以后,他们的思想观念更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倾向于专业的学习,对于语文学习抱着忽视和轻视的态度。因此学生普遍存在一种重视专业学习,忽视语文学习的状况。

在教学层面,没有重视艺术类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对语文知识需求的不同点。艺术学院的语文也和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不那么强调了,而是转变为文学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内容为主。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地掌握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材内容都是采取节选的形式,把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收编进教材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学的目标性确定在修养和素养的提高上,改变了高中阶段以提高应考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所以更加重视对文学作品相关的注释、分析、时代背景的介绍方面内容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

在管理层面,也是把专业学习放在主要位置,课时安排和师资配备等,没有把语文专业的学习放在和艺术专业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导致专科院校,特别是艺术院校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轻视和忽视。

二、艺术院校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

艺术类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从小开始进行艺术学习的,他们从小开始练琴、学画,浑身上下充满了艺术细胞,反应敏捷,思想前卫,感情充沛。但是他们的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则相对薄弱,文化课成绩也表现得相当逊色。专科院校学生和统招本科院校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应该侧重一些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然后是文学欣赏的教学。把教学目标确定在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层面上,有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功底,那么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都会有一个保证。对文学、艺术的学习和鉴赏,都会有重要的帮助。在厚实的语文基础之上,理解和应用文学知识,都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现行教材包容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名篇,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基础是很难实现学习的高效性的。

三、提高语文学习有效性的措施

1.语文教学要因材施教

艺术专业的学生和普通院校学生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思维敏捷、活泼好动、时尚、现代、前卫、外向的特点。他们富有艺术欣赏能力,对传统有叛逆心理。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自觉、自发地阅读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掌握作品中设计的文学知识和基础知识。探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变换授课形式。

如:对一些戏剧类文学作品的教学,老师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创作,并让学生亲自演出。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提升艺术品位。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作品的人物塑造和文学价值。

2.强化阅读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源自于阅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量的阅读,都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应该尽量选取那些经典的篇章故事,力求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比如利用多媒体,摘取网络上名家朗诵的名篇,让学生在文学的滋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像戴望舒的、徐志摩的、席慕蓉的、余光中的等等古今中外的著名篇章,学生在音画中欣赏文字,其乐融融。

第7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汉语语言文学;教育重点改革

一、汉语语言文学教学特点

1. 汉语语言文学是我国大学教育中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的学科,传统的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目的就是向社会输送懂得汉语文学知识的人才,并不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文学技能的使用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汉语语言文学的教学目的转为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主要是通过写作来体现自身的能力,常见的工作岗位一般有宣传推广员、秘书类及行政管理类等。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要扎实记忆掌握基础文学知识,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

2. 汉语语言文学没有清晰的就业定位,换句话说汉语语言知识没有较强的使用专业性及实用性。汉语语言注重的是精神层面的培养提高,提升我国整体文化涵养是其教育的最终目标。传统教育重点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一些文化遗产,培养学生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提高的是我国无形的资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目标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逐渐开始向着实用型教学模式转变,尤其是汉语语言文学教育而言,在坚持传统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逐渐与时下社会发展特点相融合迫在眉睫。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1. 内容多元化

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没有硬性制度限制,任何文化任何民族任何地区的网民都可以互相交流沟通,网络文化交流开放性、可选择性更强,交流内容更加丰富,网民利用互联网交流没有心理压力,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小,使交流摆脱了空间上的束缚,利用互联网交流的个体可以摆脱社会风气及传统问题的偏见,从这个层面上看网络文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在网络文化中高雅与低俗并存,既有抽象严肃的文字也有娱乐方面的文章。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另一个不同点是网络文化是单纯以传播信息与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超越了物质层面。在互联网世界中使用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彰显自我个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真正按照自我的喜好来安排自己的网络生活,满足了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2.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计算机语言不同于传统定义上的语言,计算机不受地域的限制是真正意义上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基于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上的网络文化有着传统文化无法企及的统一性。就目前现状而言,网络文化的发展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明显,新型的网络语言的发明及使用对象都是青少年,加之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缺少玩伴,网络就成了其了解世界的工具。这也为网络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3. 信息的时效性

网络文化有效弥补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弊端。基于互联网技术上的网络文化,对于信息的采集处理及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可以瞬间实现向所有网络用户传输信息,用户通过互联网终端可以更加方便的了解信息,使社会变为一个信息整体,节约了不必要的时间及资源浪费。网络的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活节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三、大学汉语语言文学教学重点转变策略

1. 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强化发展,传统教育重点也必须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进行相应改变。教师不应再只重视学生汉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单纯的知识性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对于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要求,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特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性写作能力,集合新闻学及现代传媒的要求,结合多种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灵活运用能力。针对现阶段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差的现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私人空间及论坛,从最初的命题作文变为定期的更新文章,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学生之间可以随意交流,互相欣赏彼此文章,教师定期进行集体修改点评,通过点击量的差距来刺激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积极性,在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自己对于文章的点评能力,从别人的问题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传统教育教学重点只是注重对于学生硬性知识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实践性的培养。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汉语语言文学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知识实用性的培养。要为社会培养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懂得如何运用的双重型人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社会网络媒体制定联合办学的目标,通过网络发展实际需要,培养定向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大学汉语语言文学的实用性。现代汉语语言文学的具体实用性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要有基于网络技术对实时发表评论及看法的能力,要将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与网络文化的大众化特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总结语

网路文化虽然是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但是其影响正在逐步扩大,大学汉语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网络文化的巨大潜力及优势,积极改革教育教学重点,努力提高现代汉语语言文学与时代的结合度,提高汉语语言文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拓宽该专业生的就业范围。在享受现代技术带来的资源共享时代的过程中,完成新课标对大学汉语语言文学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永军.新形势下大学汉语语言文学的教学改革方案[J].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

[2]李仁武.如何加强网络文学建设[J].光明日报.2013

第8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方式和手段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授课效果及质量。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和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今课程教授的实际需求,无法对于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合理和科学的培训。

第一,教学理念上,主要精力集中于对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二,在相关教材中,内容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无法实现学术方面的突破,内容过于局限;在个别的教材中存在着一定的偏激观点,缺乏对于内容的客观性把握;有的教材,对于文学历史的阐述过多,对于文本内容的实质性分析较少;当前的现当代文学教材的适用性较差,对于不同等级和水平的教授群体,教材的内容过于混乱。

第三,教学方式和方法较为落后,未与先进科学技术融合,缺乏对于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方法的实质性改革。现当代文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需要建立在科学和创新的基础上,需要对现有教学方法做出有针对性的变革和完善。传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文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绊脚石。因此,必须通过合理和科学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对于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质性改革和创新。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的定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核心命题是人的文学,传达现代人的精神情感、现代语言、现代审美方式。因此,在教学理念的设计上应将文学史的知识传授和文学人文精神的追寻结合起来,通过文学史自身的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对文学准确的体悟和理解。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做到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传达出一种是非观和积极的人文精神。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改革目标方面,不但要通过现当代文学的教育来实现学生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借此来提高学生对于现当代文学中的意境和精神的深入探究,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层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坚持对人文立场的把握,通过对民族文化、人性美以及大自然的追求和关注,来实现对于文化的重构,引导人类社会的精神和观念走向先进和成功,实现人类社会的长久繁荣和发展。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授和解析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突破传统思想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勇于对错误的文学思想进行批判,并能通过独立的思考来加深对现当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中,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鉴赏和判断现当代文学的能力为主要目标。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

1.加强现当代文学基础教育,注重教学的深刻性和学术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将基础知识的讲授作为知识深化的大前提。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对历史的依托和融合。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即借助历史作为串联纽带,将不同的作品和作者联系起来,并对文学的流派进行合理的联系,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及其相关信息的历史性教授。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对作品及作者的相关背景进行深入的理解,将文学作品的历史性融入到作品的各种元素当中,为学生对于现当代文学更好地理解和熟悉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亦可深入分析作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同时实现在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学知识和文史知识的兼顾。

现当代文学在夯实文学基础的前提下,要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知识内涵和内在联系的把握,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观察来实现对于现当代文学更深层探索和把握孔因此,在现当代文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在文学作品背景、总体文学脉络以及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实现对作品立意的深化,将教授水平提升到理论高度,达到对于文学内在联系和艺术风格规律的深入解析和构建。

学术性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的方面,对于学术性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对于文学作品的讲授,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质量的评价和鉴别能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将文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加深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学术性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在理论的高度对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意蕴理解,提高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学术性。

2.回归作品文本,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将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感悟传达给学生,从文学作品的本质出发,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如何做人,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就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引导学生对文本作品深入品读和研究,真实体会到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因此,要实现对文学作品深入的品读和体会,就必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实现对文学作品底蕴的深化,促使学生体味到文学作品中包含的艺术魅力、人生感悟以及至真至诚的立意。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通过对文本的回归,充分体现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并完成了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升华,激发了学生对文学作品深入研讨和学习的兴趣。

3.重视人文情怀的培养。人文性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人文性的体现是对以人为本原则的遵循。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要摒弃对于文学艺术简单性的解析和教授,要重视人文性,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解读,来对现当代文学中人文教育的典型进行深入的挖掘,实现文学教学中的人文情怀培养。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人文性为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对人性的重视和感悟。因此,应重视对于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人文性的把握,结合人本的理念,让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和关注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国现当代文学核心命题是人的文学,传达现代人精神情感、现代语言、现代审美方式。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就是将文学史的知识传授和文学人文精神的追寻结合起来,通过文学史自身的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对文学准确体悟和理解。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理念上,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对文学作品教学手段的深化和改革。

1.运用知识回授法,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是一种为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体系的方法与体现,在讲新的知识时,联系到以往的知识或是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启发诱导、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对新旧知识产生联系,让不同学科知识形成链条,来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尝试,通过回授的方式,归纳结论、知识系统,达到一种变式练习的尝试。如萧红、沈从文,一个是写封闭的农村呼兰的《生死场》,一个则是写桃花源式的茶恫镇的《边城》,同写乡村,两者有着什么样的相似和不同;比如讲老舍《骆驼祥子》里面的虎妞对于爱情婚姻的变态追求,就可以和张爱玲《金锁记》里的曹七巧进行对照。这样知识回授的方式可以加强知识的联系,也可以让学生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有个新的提升。

2.运用阅读教学法,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喷薄的载体,面对激情洋溢的文本,该如何引领学生识路入情,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粗读研读品读回读等多种方式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创建开放、互动式课堂。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一同参与到课堂设计,使学生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通过创设问题法,鼓励学生发表见解;通过讨论互动式锻炼学生自主思维;通过自我展不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在课堂上设置10分钟的读书show time环节,让同学们把自己所读过的、感兴趣的、认为有价值的书介绍给大家,这既让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自我彰显能力大为提高,也极大地拓宽了其他同学的知识面,从而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互动。

第9篇

1英语阅读中文学的重要性

在作品中,作家结合自身的经历,用自己特有的洞察力和语言,从生活细节中发现美,展示美,再创美。这种创造活动,又往往借助于文学语言来展开。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意境和微妙的情感,通过文学都可以很好地表达出来,因此可以说,文学作品的阅读成为一种审美实践。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通过阅读发现美,认识美,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受美,使心灵得到净化美化。

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深入作者内心,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态度、信仰、思维方式,了解其人生和创作特点,和作者的对话,这样能使个人得到成长。更能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英语学习者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时,容易被文字描绘的意境所陶醉、被有张有弛的情节吸引、被丰富的情感所感染,不知不觉便沉浸到自觉体验的状态,这种自觉体验便是文学体验阅读所追求的状态。因为,在这种自觉体验状态下,读者身心放松地享受阅读的乐趣,语言学习将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这是一种近乎习得的理想的语言学习状态。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文学作品,每部文学作品都是语言的精粹,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阅读和学习西方各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我们会学习如何尊重各国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文学的特点和个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各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并促进多样性文明之间的交流。

2基于文学的英语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

人文素养指的是人的文化修养,包括了一个人精神和道德的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人文素养越高,就越能够辩证地看待社会、物质、他人和自我的关系,才能够凭借思辨能力正确地认识世界,看待社会,透过事物的本质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本质和精髓。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其实就是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人文素养提高了,人的理想和人生哲学必将越来越深刻和高尚。对于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指其对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及美学知识的了解外,还包括缜密的外语思维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挑战的中、英文运用能力;批判的、系统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独立开展与外语相关的工作能力;适应涉外工作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外竞争与合作能力;对外国文化的批评能力和辨别能力;熟悉中外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并且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英语教学是一个独特的平台,在掌握一门外语的同时,人文素养要渗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目的与人文素养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英语阅读课程应通过广泛的、多元化的阅读,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是英语语言能力发展所必需的能力,而且也为未来从事多种文化交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利用文学进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将文学作品引入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语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鉴赏力和审美能力,体会英语的魅力,更好地了解西方国家文化与思想,感受西方国家的生活和认知方式。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一个环境复杂、文化多元的社会。它要求人们具有独立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可从低年级开始不断地给学生渗透英语文学知识。

英语每一学科的教授不是片面、孤立的。各科之间需要融会贯通的。如在教授英语时,教师不能只是讲授单词、词组、句子,要重视文化背景、相关文学知识的传送,从而使学生对英语语言及英语国家在总体上有所了解,要适当导入英语文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了解与运用。

人文素养则在各种素养中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包括大学生思想素养、文化素养、人格素养、道德素养及大学生为人处世的涵养和做人的境界。在外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学,将人文教育引入课堂,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体验,陶冶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社会运用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一定要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评价和赏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文学的特点和个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各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并促进多样性文明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将个人的知识、思辨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谢凝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第10篇

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同学们都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晓阳花语文学社的社团活动和校刊《奋斗》的出版工作也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在本学期的一系列社团活动中我们收获了欢笑,收获了知识,结实了一群好朋友,并且与其他社团结下深厚的友谊。当然,我们的社团活动有值得肯定和夸赞之处,亦有不足有待于改进和加强之处,现总结如下:

自从我带本社团之日起,社团首先做的便是招新工作,因为社员是我们服务的主体,社团的发展更是缺少不了社员对社团活动的支持,招新工作的开展,保证了社团的正常运作,以及各种活动顺利的开展,为社团的发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本学期我社团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例如诗朗诵、辩论技巧概讲、散文写作、朗读、口语表达、社员作品交流会、美文欣赏等活动,活动中,社员们积极参与,表现积极,并且认真的学习,社团活动正常且有序的进行,让社员们在课余时间,真正学有所得;本社团在5月末,由我院汉语教研室主办,晓阳花语文学社承办举行了以“激荡青春、飞扬梦想”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全院同学踊跃投稿,积极参与其中,这充分体现了广大同学们对本社团的肯定与支持,并且,有奖征文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校园气氛,为喜爱文学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本学期,首届社团活动比拼月中,本社团踊跃参与,为迎接比拼月的到来特举办了一次文学知识竞赛,在此次活动中社员们充分准备,比赛现场气氛激烈且紧张,本次以丰富社员以及同学们的文学知识,促使越来越多的同学喜爱文学为目的,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本社团主编校刊《奋斗》,为我院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刊物,深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另外,本社团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于加强和改进。本社团内部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应在下学期中健全内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使之真正能够为本社团服务,保证社团的正常活动及更好的发展社团;本社团活动内容不具有针对性,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应在明年的工作中改进,根据社员自身爱好开展不同的活动,使之真正受益,获得知识和锻炼;在首届社团比拼月中,本社团的知识竞赛准备不够充足,活动中出现不少突发状况,应在工作方法和个人能力上改进和加强。

人贵在有梦想的存在,尽管我们有不足,有缺点。但是我想,我们都要坚持我们这个文学的梦想,为着梦想,为着文学,晓阳花语的每一位成员一直会努力下去。 我们的社团会越来越好!

晓阳花语文学社

xx年7月1日

第11篇

小学生正处于意识健全的发展期,对于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发展正处于控制时期,因此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最佳契机。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处于待完善环节,因此学校对于文学教育课程这一内容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完善学生全面发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1.开发文学教育素材,注重语文课堂中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文学教育课程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吸取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学经典来丰富课程、增加课堂表现力。对于教材的选取需要进行“高质量、全方面、有趣性”等作为选取标准,将课程打造为辅助语文课性质的课上阅读和修养过程。经典是一个动态积累的过程,是不断累积和更替的之后的产物,而实践上的文学教育是建立在教材知识累积和重叠的使命意义的情境,因此对于有效的文学教育应该是基础教材的丰富度和多向发展的为重点要求。例如对古诗的选取《静夜思》《悯农》等,对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阅读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而对于当代文学中的《背影》《荷塘月色》《三味书屋》等也是接触文学的重点。

2.实施多样文学教学手段,展现丰富的文学色彩首先,先让学生对文学课堂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程教学中去。因此,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的方法,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思考并且运用到课堂中来。小学生刚刚过渡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对于一些新的知识处于好奇又忐忑的心情,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善于调节气氛,从而让学生乐于学、善于学。例如,运用故事教学法,先向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文学教材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将内容简易化,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增加学习的兴趣;挂图、多媒体直观教学法,用直接的动画、图片让学生感受教学内容同时增加学生对文的学重视和了解。

二、重视文学教育资源建设,健全网络文学拓展

信息时代带给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了方方面面,而对于文学课程资源的建设作用也是开展文学教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重点。丰富的网络资源是提供文学知识完善和拓宽文学知识面的重要素材积累来源,为此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1.利用网络资源开发让文学内容丰富、具体、形象起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显示,表明对于文学美容知识的选材不易过难、过多,而丰富形象、将文学知识具体充实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一些名人名文的一些空白内容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填充,例如在《史记》(选段)一文中,学生并不能十分充足地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就需要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浏览向学生详细的介绍其背景、人物关系等,再通过电视、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从而加深对文中人物的了解和吸取其中的智慧,最终达到了解文本内容的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2.利用网络资源开发组织学生的语言训练、知识阅读能力学生通过文学课程的学习不仅在自身的文学修养方面得到提升,更表现在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上。例如对于一些俗语的把握运用,对于一些成语、歇后语的内容学习方面,都是需要注意的基本点。再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故事阅读、观看的方式进行理解记忆,然后在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复述练习,进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由于在网络资源阅读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取适合小学阅读的文章中文字表述,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三、发挥文学课程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社会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在文学课程资源利用开发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通过社会这个学习和生活的精彩课堂,对学习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是重要的来源。教师可以通过发挥文学课程的作用,将这一主题作为启发学生建立生活化、真实性和自然性的文学气息。

文学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的一个分支,其智慧来源于社会生活和社会自然环境中的集体变现形式。在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介绍壮丽的祖国风光,例如黄果树瀑布、张家界风光等,而对于一些人文的风景区也是优良的传统文学文化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地方环境旅游资源进行以文学的方式介绍给学生,从而给学生以探索学习的动力。而对于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文学练习也是激发学生文学兴趣具有提高的效果,例如举办演讲活动、小型辩论赛和诗歌朗诵以及讲故事等形式进行文学的运用能力锻炼和学习探索,通过真实的操作和训练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重要性和生活智慧。

四、结语

第12篇

一、大学英语文学教学的现状

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文学教学环节仍较为薄弱,未受到学校重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英语基础差、大学英语课程较少等。长久以来, 英语教学都倾向于语言知识的教授,极大地忽略了国外语言里所富含的人文要素,不注重提升学生在人文、文学方面的修养。在英语的整个教学过程里,学校更注重考点、语言点、应试技巧等,这就导致老师与学生均在考试压力下疲惫不已,最终未通过考试的学生常常责备学校教学方式不正确,通过考试的学生又深感有名无实等,现实化、职业化、社会化令学生与老师都表现得十分功利,英语文学教学上产生了认知偏差,部分学生与老师认为,不同于某些课程,文学教学难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因为急于求成,大学英语教学里和文学相关的知识,特别是文学背景与文学教材里所展现出的人文常识、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等知识常常就被忽略了。最后,学生学到的常常就只剩下了所谓纯正的、无文化内涵的英语。

二、大学英语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简要地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跨文化交际、英语学习策略、英语语言知识、语言应用技能,是以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成了多种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的教学体系。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经由教育部批准实施,大纲指出: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学阅读、理解与欣赏能力是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借助于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音基本功,增加学生对国外文化与文学的理解。《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确定了英语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并解释了在非英语专业教学中,英语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英语文学教学是加深学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英语素养、培养学生社会人文精神必不可少的课程。此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也重点说明了大学英语不只是一门语言知识基础课程,还是学生感受世界文化、拓宽视野与知识面的素质教育课程。所以,在开设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时,需将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学生思想文化内涵的教育考虑在内。

三、加强大学英语文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就提升审美观与文化素养的功能来看,英语文学教学为学生讲述了国外的先进文化遗产知识,有助于学生知晓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了解国外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生活情况。通过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还能够接受社会人文精神教育,理解何为假、丑、恶,何为真、善、美,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与思想内涵。所以,英语文学教学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构建精神文明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拓宽英语文学教学领域研究

从国内英语教学之传统概念来看, 英国文学教学始终被视作正统。20世纪后期,美国文学也逐渐受到学校重视,因此我国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英国文学研究。尽管这些年来我国的部分学者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的文学研究获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国家的文学课程在我国院校设置的仍较少。为了全球化发展相适应,加快对外国英语文学的研究步伐,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不断拓宽研究与教学领域。我国英语文学研究界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开拓中国学生的英语文学视野,帮助他们认识世界英语文化。所以,需对英美文学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拓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的英语文学研究,为学生介绍更多的出色作品与杰出作家。

(二)老师应在教学中合理融入英语文学内容

老师不仅要努力掌握外语的语言形式,还需熟知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英语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学知识作为文化背景知识必不可少的部分,老师若能对此有所了解并可熟练运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即可合理判定哪部分内容可有可无,哪部分内容需重点放入英语教学中,特别是放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活动中,若适当地解释英语课程中涉及的文学、文化知识,不但能够增添上课内容的趣味性,还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与兴趣。这就对每位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老师不断地增强个人在此方面的素养,从而提升英语文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