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舆情防控

网络舆情防控

时间:2023-05-23 15:4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舆情防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舆情防控

第1篇

一、新型媒体格局下网络舆情的现状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1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以上。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亿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中国已经进入信息网络社会,我们面对的世界已经不是被时空阻隔的世界,而是一个瞬息万变、真正多元化的信息网络世界,以知识和信息为原动力的技术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叹为观止的境地。

网络的繁荣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让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又能传播不实信息,潜移默化地对网民产生影响。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在微信、微博、博客、BBS论坛、留言板或者社区网站等自己的观点和言论。但是由于部分网民还不够成熟,对的言论缺乏一种理智的思考,往往不考虑所的舆论的真实性以及会对社会、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就妄加评论,随意转发,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在网上散布一些虚假、灰色、庸俗、暴力的言论,扰乱了网络信息传播的规范性、真实性,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随着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改革中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深层次的矛盾随着利益格局的改变会逐渐凸显。个别企业甚至面临劳动关系紧张、职工收入分配不均、劳动环境差、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等问题。有些矛盾若不及时解决或得到有效疏导,就会产生敏感话题或爆发危机事件,导致网民在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进行各种评论、评议,甚至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恶意攻击,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声誉带来很大影响,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如何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引导舆论,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国有企业当下面临的一个既棘手又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二、国有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五个不同层次

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占领网络舆情引导的制高点,近几年许多国有企业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随着企业管理层对舆情工作的日益重视,和对舆情管理工作投入的不断加大,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删帖稀释,被动应对。企业对网络舆情视为敌情,面对危机如洪水猛兽,急于快速平息事件,不惜代价进行删帖围堵。这种应急方式虽然仅能解一时之困,但容易积累网民更多的误解和不满,甚至删帖行为一旦被曝光,会衍生出更多不可预测难以应对的危机。在“人人皆媒体”的网络环境下,删帖行为其实已经失去作用。而且“两高”司法解释已明确规定,网络公关公司删帖行为是非法经营,这样的方式早已难以为继。

第二层:反向炒作,误导舆论。企业对舆情反映的问题存在侥幸心理,为了应对舆情危机,除了“围、堵、截”的方式进行隐瞒或删减外,还一味在公关手段上下功夫,借助公关公司进行反向网络炒作,实行软文营销、网络水军等手段,试图挽回不利的影响。这样的炒作一旦过头,击穿公众道德底线,必将透支品牌信誉,使企业处境更加困难。

第三层:积极回应,直面舆情。在经历大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更多的舆情管理专业培训,一些企业的危机应对意识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企业普遍通过新闻媒体、微博等渠道有针对性地回应公众质疑,在态度真诚、切实解决问题、巧避锋芒、后续跟进、修复影响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央视“3・15”晚会之后,苹果、大众、江淮汽车、周大生等一些被点名的企业,大多数都在第一时间发出公告声明,向社会大众率先发声作出声明,防止负面舆情进一步扩散,对企业品牌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四层:超前预警,制度管控。在应对网络危机舆情面前,预警前置遏制矛盾升级,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不少企业在积极提高危机应对能力的同时,已经将工作重心向前扩展,强化了舆情预警的工作,并积极建立健全危机舆情管理体系,通过监测、预警、应对、修复等环节,建立起上下衔接的组织体系,形成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和事后评估问责机制,全面有效地化解网络舆论危机。不少大型国企在建立舆情应对团队、开展舆情应对研究、定期邀请专家授课、组织案例分析研讨、举办舆情处理专项培训等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第五层:化危为机,助推管理。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从舆情“消防员”的角色跳出来,采用沟通的话语姿态,进行常态化企业品牌建设是舆情管理的最终之道。同时,不断将更科学的调查方法引入舆情管理体系,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创新中,正确实施舆情管控,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效维护企业稳定和品牌形象。充分利用主流媒体通过宣传典型、展示形象等方式正面引导舆论,进一步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三、强化网络舆情管理的长效机制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信息交流的模式快速转变,在对国有企业的舆情管理工作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准确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敏锐把握网络舆情的新变化,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才能在创新舆情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有所作为。

(一)建立源头防控机制,提高主动应对能力

国有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观念,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规范企业信息披露以及新闻制度,加强对企业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网络舆情与企业危机公关知识的培训,引导企业管理人员理性对待公众监督,掌握与公众和媒体打交道的语言艺术及其技巧,坦诚面对各类媒体的评论,不回避、不隐瞒、不消极应对,并充分发挥“主场优势”,积极引导媒体和公众关切的正面反应。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快速、准确、透明地在主流媒体权威信息,占领网络舆情高地,使小道消息无法在论坛、QQ群里蔓延传播,主动引导舆论,放大正面声音,稀释、中和、平衡负面舆论,维护企业品牌形象。

(二)构筑管理工作机制,提升队伍素质能力

成立企业网络舆情应对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企业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从根本上重视舆情工作,加强对舆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一个“大舆情”防控格局,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资源整合、物质投入、宣传规划等方面做到统筹安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经费等纳入企业的编制和预算。努力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网络通的高素质舆情监测员队伍,构建舆情工作人员的激励和发展机制,在工作、学习、生活和培养使用上,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

(三)搭建舆情监控机制,提升反应处置能力

建立一套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对企业在网络媒体上的舆情进行全天候监测,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把握舆情走势,判断舆情风险,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处置。一是做好舆情监测记录,发现舆情,进行分级定性,做好舆情跟踪记录,及时向舆情应对领导小组汇报。二是对舆情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挖掘舆情根源,形成报告及时报送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重点跟踪,分级处置,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2篇

图谋实现境外指挥、境内行动网络化

目前,“”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境外指挥、境内行动、内外趋动、联合犯罪的趋向日渐明显。从侦查掌握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打掉的暴力恐怖团伙中有近50%的团伙使用互联网进行通讯联络,而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在网上非法结社,发展组织、成员

2000年以来,分裂组织、分裂分子相继在境外雅虎等网站的免费空间上建立了十几个维吾尔网民聚集的“电子部落”(又称为“网上沙龙”),逐渐形成了具有分裂倾向的网络群体。他们以“东土耳其斯坦”“维吾尔穆斯林”“世界维吾尔”等为主题,进行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的交流,并进行勾联活动。

“虚拟社会”反恐治安防控体系明显滞后

进一步完善“虚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

虚拟社会作为“第二社会”和一种“亚社会”状态,具有一定的活动形态和结构层次,对其进行治理防控同样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必须遵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念和原则,按照“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的基本内容,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政府为主体,发动和依靠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各单位、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综合手段,整治虚拟社会治安问题,不断消除虚拟社会空间滋生犯罪的条件,建立虚拟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一是紧紧抓住建设环节。加强对网络运营服务商的监管,坚持“谁运营、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其安全管理责任,责成其在推出各种网络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时,配套建设各种安全管理系统,使网络安全保护措施与网络应用技术同步发展,实现建设与管理的统一。二是紧紧抓住经营环节。加强对网络应用重点单位、网络经营业主和网民的管理,严格落实“实名上网”制度,虚拟主体参与“虚拟社会”各项活动,均要实行实名申请IP、实名注册账号、实名登录网站、实名验证申请,建立起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严格掌握上网人员的真实身份,将主动权牢牢掌控在监管部门手中。三是紧紧抓住管控环节。严格落实互联网信息监控处置属地与准属地“双负责制”和以互联网服务单位开办者所在地为主、以服务器所在地为辅的安全监管“双负责制”。四是紧紧抓住教育环节。在全民中深入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文明网络行为,积极构建和维护文明、健康、有序的“虚拟社会”环境。积极与互联网新闻管理部门配合,通过开展“创建诚信网站”“评选示范网吧”和“推选网络文明单位、网络文明学校”等活动,让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

进一步加强“虚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从公安机关网络监管职责看,必须顺应互联网时展的要求,把严打、严管、严防、严治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高效、灵敏的“虚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坚持“情报导侦”战略,加强虚拟社会情报信息收集机制建设。突出强化网上侦查和情报职能,积极探索网上对敌斗争的规律,增强网上发现、控制、侦查、处置和取证的能力,努力提高网上斗争的能力和水平。要以网上侦查情报为主线,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管理和网络技术手段的优势,对虚拟空间中的重点“区域”“空间”进行高效、精确地控制,获取深层次、有价值的网络违法犯罪情报信息。及时发现、严密侦控、有效防范、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以及各种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的煽动、渗透、破坏活动。二是加快建立虚拟社会警务制度和机制,强化网监基础工作建设。搭建公安网络监控部门与各级政府信息中心、各互联网运营单位、上网服务场所、安全行业单位、安全教育研究机构和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单位的联系渠道,建立网上案件举报机制、查处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公安机关内部各警种之间的信息共享及网上联动协作等机制。以深化“e网平安”为载体,构建由网络警察、网上协管员、社会信息监督员、网站网吧安全员和举报群众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虚拟社会巡防力量;建立网上虚拟社区警务制度,建立网上案件报警网站和报警岗亭,对群众的网上求助、咨询,快速反应、热情服务,帮助群众排忧解难。2010年以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局制定《巴州公安机关“网上警务室”建设标准》,全州48个派出所建成105个网上警务室;建立民警微博,收集社情民意,拓展公安业务网上服务14项,建立网上信息员队伍195人;召开网上警民恳谈会50次,群众留言148条,通过公布的电子邮箱收到群众建议76条,为群众解疑释惑225次,点击量达11538次。三是加强虚拟社会重点管控阵地建设。发挥网监队伍的技术优势,将网络电视、广播、电话和博客、播客等新兴网络应用纳入网上重点阵地,按照“公秘结合、人防与技防结合”的要求,协同刑侦、治安部门,落实对电子市场、网吧、大专院校等重要场所的控制措施。制定和规范电子市场业主出售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手机及手机卡、电视插播器等详细信息登记制度。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加强与电信、文化、工商部门的协调配合,规范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经营行为,严格安全审核和日常监督管理,切实解决当前“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过多过滥、违法违规经营、管理无序的情况。四是加强网络警察专业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严格按照公安部“每万名网民配备一名网络警察”的标准,尽快配齐网安警力,建立一支统一指挥、机动精干、正规化、实战化的网络警察队伍;不拘一格吸纳网络技术人才,强化专门力量,通过市场化、社会化选人、用人渠道,把最优秀的网络技术人才引进专门机关,从技术水平、警力人数上不断充实打击网络犯罪的网络警察队伍。五是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反馈机制以及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及时进行舆情的采集存储、舆情分析和处理,做好不良网络舆情危机的监管和引导工作,提高对不良网络舆情预警的效率。

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构筑网络安全的法律基础

立法部门要立足我国网络发展现状,准确把握“虚拟社会”特征和网络违法犯罪特点,加快信息网络安全立法,完善现行刑法中计算机犯罪条款,扩大计算机信息系统概念外延,增加利用网络犯罪罪名,明晰网络犯罪立案标准。要借鉴互联网发达国家的经验,将网络运营商的安全管理责任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由运营商同步承担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的责任。网络信息安全最薄弱的环节不是系统漏洞而是人的漏洞。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制建设应当是建立起一整套网络信息安全评估、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和网络信息安全应急的法律对策。由此可见,“网络法治”不应过于遥远,它应尽快为人们享受网络技术文明创造安全有序的环境,应尽快为国家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法律支持,使政府和民众在面对网络“天灾人祸”的考验和挑衅时,能够变得更加成熟、理性和从容不迫。

加强新疆民文官方网站建设,提高民文网站建设者的整体素质

第3篇

一、主要任务

根据市、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安排和部署,区商务局疫情防控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抓好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农贸市场的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协助相关部门抓好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指导督促区本级储备商品的冷库落实进货查验、追溯管理、环境消杀、从业人员防护等疫情防控要求。接受区防控应急指挥部安排的其它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迅速传达部署

1月19日,局党组召开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及时传达1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1月15号国家卫健委电视电话会、1月14日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1月14日全市疫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以及1月16日、18日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并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根据中央、省、市、区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及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关于从严落实春节前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区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综合指挥部工作方案》的要求,研究制定《区商务局关于商务领域重点场所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修订)》,调整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岗位职责和包保责任。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加大疫情防控常态化宣传力度,深入市场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做好市场消费的正面引导,通过拉横幅标语、现场知识普及、播放防疫宣传音频等方式,提高市场经营商户及消费者自身防控意识。同时组织辖区内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印发张贴《商超、农贸市场疫情防控指南十条》,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传达宣传贯彻到位。

(三)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督查指导

成立四个小组,督促市场主体落实防控责任。指导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农贸市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要求在入口处设置提示牌,张贴健康码图识,定时进行全面消毒、通风,服务人员每日体温测量正常并佩戴口罩方可上岗;所有人员健康码和体温检测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对市场主体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明查暗访,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做到管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

(四)深入包保社区,联系服务群众

为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抽调3名人员前往包保的街道政务新区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包保工作。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为进出社区人员测量体温,对返乡人员进行摸排登记上报,同时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公共场所消毒等其他防疫工作。

(五)协调防疫物资,确保防控安全

积极跟相关部门和防控物资销售企业协调并采购口罩等防控物资,为辖区内的各大农贸市场、商超酒店提供防疫物资。截至目前,已发放55450只口罩。

第4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电力企业;策略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传达信息的方式。网络舆论也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中比较强大的群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电力行业作为接受群体比较多的行业在社会上的影响比较大,在社会上的矛盾也比较多。在电力行业发展中如何做好社会舆论是其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 电力行业网络舆论发展的现状

1.1 信息由单向向双向发展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受众接受信息也比较被动。网络的传播为社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公开的平台,实现了点对点之间的传输。通过网络的形式更多的受众可以接受到相应的信息,还可以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反馈[1]。在社会群众更多的参与下,可以让舆论变得更加的多元、多样化。通过网络的形式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采集者、编辑者,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十分便利,人们可以在随时随地自己身边的信息,使得人们更好地接受信息。

1.2 信息传播更加速度、引导有难度

传统媒体的发展不能实现信息传播的点对点,但是通过网络的形式可以实现网络传播的速度化,使得信息的传播受众更多,也更加的多元化。在网络传播一般是非实名制的,这样就使得信息的传播存在一定的隐秘性,这样也就使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甄别其真伪。在传统媒体中信息的传播受众一般是不能进行干预的,信息传播的是什么,受众就被动的接受什么信息。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受众可以随时自己看到、听到的信息,不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网络成为信息的海洋。这样就导致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比较难以引导。

2 网络舆情在转型期电力企业应对策略

2.1 增强观念意识

在电力企业发展要想更好地应对网络舆论的发展,首先要对网络舆论的特点以及传播规律进行了解,并能够在观念上加强对其认识。要能够认识到网络舆论信息的敏感,要能够对信息所具有的政治性有一定的敏感程度,才能够真正认识到信息的本质,这是在电力企业发展中做好舆论工作的重要前提[2]。另外要意识到信息发展的态势,对事物发展情况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就能够掌握控制舆论的主动权。最后还要能够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加强信息传播的速度、准确性

处理网络舆论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对突发信息能够及时的处理,能够在黄金时间内处理好舆论发展的导向。随着网络的发展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者,人们在看到信息之后可能在几分钟之后就会网络上进行,信息一经网络在1个小时之内就可能成为热议的话题。网络的传播以及相应速度如此之快,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发展中要做好对网络舆论的引导[3]。相关部门在发现有什么不好的舆论要能够在黄金时间内进行处理,让舆论及时的停止。此外,相关部门还要通过官方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校正,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2.3 及时甄别信息真假

在电力企业发展中要及时的了解在网络中的有自身的一些舆论,做到能够及时发现不良舆论的出现,此外,电力企业还要建立专门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进行甄别,要能够及时发现损害自身利益的一些言论。在网络舆论中有些信息可能是真实的,但是有些信息就是虚假的新闻。在网络中由于存在匿名性,这样就使得在网络中出现的舆论可能是一些无中生有的事情,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对这部分信息进行处理。针对这些网络舆论分析其存在的意图以及影响范围。还要了解这种舆论信息可能的发展趋势。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对这些网络舆论进行及时的处理,以便更好的遏制这种不良的信息。特别是在网络中有一些信息是出于个人原因,但是能够引起网民的共鸣,这种信息一定要重视处理。

2.4 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典礼企业发展中应该建立独立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在网络中的舆论信息,及时的对不良信息进行了解、分析。更好地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以免使得不良的网络舆论造成大范围的影响,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损失[4]。此外,还要能够对网络舆论进行地分级,将比较严重、影响范围比较广的网络信息列为重大等级的信息,在对网络舆论进行处理时着重处理这样危害性比较大的网络舆论信息,以便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向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5 善于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人利用网络来进行交流信息,一味地控制网络舆论的发展是不现实的,为此,只有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使得舆论向电力企业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在电力企业舆论发展中要做到能够树立新的引导网络舆论的观念,要摒弃传统的对不良信息进行封锁的观念,要转变为对不良信息进行客观的分析如果是真实的就可以进行传播,以便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网络信息时代一定要做到在电力企业中如果有不良的事件发生一定要做到及时的进行公布,不要试图隐瞒欺骗广大人民群众。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决定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为此,电力企业一定要能够掌握足够的主导权,在事情发生之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让社会大众了解到事情的具体情况,提升自身形象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3 结束语

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互联网的使用成为一种趋势,在电力企业发展中要能够意识到网络舆论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发展中更新网络舆论的意识,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向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学民.浅析电力网络舆情的预防及处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165.

[2]李国佳,郭鸿奇.新媒体下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传播,2015,19:98-99.

[3]谢玲.关于电网企业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思考[J].广西电业,2011,Z1:96-98.

第5篇

1.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

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校办)

学生是否按时返校(学生处)

2.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

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生处)。

3.教材和教辅材料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情况。

是否及时在开课前将课本发放到学生手中;是否违背自愿原则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教务处)

4. 实验室及实习、实训保障情况。

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设备配置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运行维护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教务处、设备处)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条件是否满足教学计划需要,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双师型’’教师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务处)

5.后勤保障情况。

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是否检修到位(网络中心、设备处);

学校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经过检修;饮食、住宿、用水、用电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总务处)

6. 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高职生均拨款制度;是否建立中职生均拨款制度(计财处);

7.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

是否做好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对心理危机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学生处)

二、校舍安全管理

8.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建立高校危旧房屋排查整治台账,尤其对高校老校区危旧房屋建立整治规划,及时维修、改造和加固,对D级危房是否及时封存并落实拆除措施(总务处)

三、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

9.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完善学校食堂就餐环境。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等是否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及直饮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是否清洁、消毒,是否进行水质检测(总务处)

四、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10.学校“三防”建设落实情况。

学校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保卫处);

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服务中心)

11.重点领域治理情况。

是否严防溺水事故,坚决避免群体性溺水事故。是否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维持好高峰时段学生上下楼秩序。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消除安全事故隐患(保卫处)

12.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情况。

是否落实反恐工作责任制要求,强化应急处突工作准备(保卫处);

是否加强网络安全和舆情引导,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宣传部、网络中心)

是否加强危险化学品及特种设备的管理,及时处理学校实验用废弃危化品,并落实处置备案制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卫处、设备处)

13.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学生伤亡情况。

是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是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是否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保卫处)

14.校园欺凌和暴力治理情况。

是否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是否建立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否制定完善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如(保卫处、学生处)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素养;多维路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83-02

2015年两会上,总理提出制订“互联网+”计划,随后“互联网+”立即成为网络热词。该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在未来,‘互联网+’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

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当互联网促进了产业升级之后,各种新媒体将产生无比巨大的信息量,各种新闻消息、娱乐节目和广告等的信息量就开始以指数型的方式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信息爆炸”越来越明显[1]。大学生由于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培养,对待海量信息是相对理性的,具有一定的辨别真假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大学生存在过度依赖新媒体的问题,同时其信息甄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着重要意义。(1)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密集性、全面性、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社会阅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舆论多元化甚至是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很可能不能正确甄别、解读和处理。(2)优化高校网络环境的必要条件。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网络上泛滥着各种社会思潮。国内外社会热点、校园生活、校内突发事件等经过网络传播,就能迅速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如果引导不当,在一些网络媒体歪曲炒作下,很可能会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是值得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指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价值有良好的了解和判断,能轻松熟练地利用检索工具搜寻网络上的特定信息,并自如地处理和利用的能力。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积极方面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群体,对待新媒体平台的使用相对理性,有一定的信息甄别能力,即有一定的网络素养。这是得益于多年良好的教育。

第一,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平等自由地信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信息的真实度得不到保证。大学生接受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各种信息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能够对不实信息提出怀疑。

第二,大学生已养成较为良好的网络素养,对网络事件能够给出理性选择,不随波逐流。面对来自社会的不良情绪,大学生不会轻易被煽动,会保持住理性,并且会主动发声,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第三,大学生善于利用网络信息主动学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自媒体时代各种社交软件拓宽了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大学生更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到对自身发展有利的信息。从这方面来看,新媒体平台的确是很好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人们可以免费从中获取知识。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消极方面

由于大学生多数缺乏社会经验,所学知识多限于课本,加上处于青少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因此当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还是有不少消极方面的。

第一,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海量信息不仅使人注意力分散,大学生从中所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是无用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以新浪微博为例,该平台上数亿用户每天可以产生几万G的信息,庞杂的信息会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容易接受并相信虚假信息。

第二,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5%的微博用户平均每天用6小时甚至以上的时间浏览微博[2],网络上戏称这类用户为“微生物”。由于微博对内容有不多于140字的限制,造成了阅读的碎片化、浅层化。与此同时,海量的信息和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方式破坏了深度、连续的系统性阅读。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处于一个“鼓励粗略的阅读、匆忙和心不在焉的思考和肤浅的学习环境”[3]。

第三,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行为具有随意性的特点,使得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保证。在新媒体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的平面化,从而的信息很多都带有自己的感彩,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个人情感宣泄的场所。渐成习惯的随手发、随时转、随意点的“网络书写”,使得大学生成为了重要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但与此,容易造成“跟风”与“网络围观”。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多维路径

根据美国学者麦克库劳的描述,网络素养由两部分组成:(1)了解网络资源及所得信息的使用方法,以及网络信息在学习生活中的定位和作用;(2)能够熟练地通过搜索工具,提高所获信息的使用价值[4]。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目标

第一,能够独立地对自己的网络消费行为做出判断:作为网络素养培养的首要目标,具有良好网络素养的大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地对自己需要阅读、观看、收听的内容做出选择,而不是随波逐流。

第二,能够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在这方面,大学生需要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目的、过程、受众和结果。

第三,能够知道网络信息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如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个人隐私的伦理道德问题等。

第四,对于网络信息,具有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面对不同来源的网络信息,尤其是意见或态度相左的网络信息,能够保持批判性思维。

第五,对于庞杂的网络信息,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新媒体的各种社交行为,能够从中获得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信息。

第六,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行为,即不发表虚假、煽动性、违法等网络信息和评论,保持网络环境的洁净。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路径

1.开展网络素养教育,以此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其纳入必修课范围。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以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授课内容,我们不仅要教会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还要让大学生知道网络文化的发展和本质,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须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倡导正确的网络观、媒体观[5],打造积极健康的文化内核[6],传递网络正能量。

2.以学业为主,搭建有宣传影响力的新媒体舆论平台。如建立班级微博微信学习平台,让新媒体成为学业辅导的有力推手。首先,新媒体平台能为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答疑解惑提供便利,有利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促进师生交流和教学互动。其次,新媒体平台是同学们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如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党员“一帮一”、班级“一帮一”、学长制等项目的结合,并积极扶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理念的合作学习小组和学习型团体建设,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不同年级班级之间和不同年级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

3.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7]。构建联动协调机制,要建立一支分工明确、科学管理的舆情掌控队伍,在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互相协调,整合资源,化解危机;构建监测研判机制,密切关注重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上的言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校园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构建宣传教育机制,充分占领网络宣传和教育阵地,把握互联网的优势,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引导干预机制,加强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积极引导;构建分析甄别机制和自我管理机制,大学生群体应该具有为自己传播的信息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神,学会用理性甄别、判断和分析,实现大学生网络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校园舆情氛围。

当前,高校大学生虽然有较好的网络素养基础,但是面对“互联网+”浪潮下信息爆炸的局面,大学生越来越依赖各种新媒体平台上的碎片化阅读,不断挤压系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加之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容易受网络上不良意见和情绪的影响和煽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和优化高校网络环境的迫切需要。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目标,笔者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以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搭建以学业为主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和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多维路径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黄鸣奋.后信息爆炸时代的数码阅读[J].福建论坛:人

文社会科学版,2015,(2).

[2]2010―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报告[Z].2011.

[3]薛巍.止于肤浅[J].三联生活周刊,2010,(34).

[4]C.McClue,R.Charles,Network literacy:a role for

libraries?[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

ries,1994,(2):115-125.

[5]Hans C.Schmidt,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College:A Comparison of How

Media Literacy Is Addressed across the Educat-

ional System[J]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 Educa-

tion,2013,(1):295-305.

[6]Ling Lee,Der-Thanq Chen,Jen-Yi Li,Tzu-Bin Li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Literacy: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J].Computers & Educa-

tion,2015,(85):84-93.

第7篇

一、做好上下沟通协作

妇幼健康事业是基础的民生事业,关系到妇女儿童的健康,更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升,相关项目也是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为此,全区妇幼健康工作者要有大局意识,讲担当、尽义务。区乡村三级要协调一致,数出一处,遵章守制,扭转提升工作。卫健局妇幼科要发挥行政监督指导全区妇幼健康工作的作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和监督,要及时准确的向卫健局和上级业务指导机构上报工作信息和进度,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遵守工作纪律,学习业务知识,及时准确完成工作任务和要求。

二、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

落实肺炎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院感防控工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妇幼保健机构进行随机抽查,加强对孕产妇合并肺炎等危急重症救治指导力度,做好对重点病例的救治工作指导。开展儿童肺炎疫情监测。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妇幼健康管理工作。

三、统筹推进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做好“两纲”、“十三五”、妇幼健康扶贫终期评估和经验总结,按照“十四五”、新“两纲”要求,部署落实妇幼健康重点工作任务,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衔接。坚持“大健康、大妇幼”理念,推进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加强部门协同,争取社会支持,共同推进妇幼健康事业协调、开放发展。

四、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继续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巩固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密切监测母婴安全形势,推行巡回指导,切实将母婴安全工作责任落实落细落到人头,强化孕产妇的健康闭环式管理,全力避免孕产妇死亡。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技能培训和竞赛演练,积极推进多学科协作诊疗,提高妇幼健康服务人员能力素质,坚持强化风险意识不放松,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推动孕产妇危重症评审。组织开展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加强新生儿复苏和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等适宜技术的推广。加强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危儿管理,降低婴儿死亡率。加强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及孕期随访,降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启动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提高梅毒孕产妇治疗率和梅毒产妇所生新生儿的预防性治疗率,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五、创新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推进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全面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通报考核结果。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推广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落实妇幼健康统计调查制度(2021版),加强妇幼健康信息质量控制,反馈、通报质控结果,妇幼卫生信息年报表每季度上报前需由妇幼保健机构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上报。推广先进地区“云上妇幼”典型经验做法。推进母子健康手册使用。

六、强力推动妇幼健康信息化进程

落实《省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管理要求(试行)》,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全市妇幼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积极推动助产机构完成系统对接。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分娩信息24小时内准确无误录入妇幼健康信息系统,确保及时导入出生医学证明系统,达到信息及时共享。注重防范网络信息与数据安全事件发生。

七、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落实《市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抓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开展预防出生缺陷日主题宣传和公益活动。推进婚前孕前保健服务,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和增补叶酸项目工作管理,优质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落实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标准规范,强化服务质量监管,规范全市听力筛查中心建设,明确转诊流程,按要求及时录入妇幼信息系统,提高全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推动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落实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做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工作。

八、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继续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加强0-6岁儿童健康管理,强化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等保健服务和儿童营养喂养咨询指导。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和婴幼儿养育照护科学专业指导。加强爱婴医院管理和母乳喂养社会宣传,巩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成效。

九、推进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推进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加强青少年保健、更年期保健服务适宜模式推广。推动落实基本避孕服务,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继续开展“两癌”筛查项目,免费为城镇低保、特困供养家庭有意愿的适龄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检查服务,加强质量控制,提高筛查质量和效率。

十、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属地整改措施

卫健局要落实属地妇幼健康服务行政管理的主体责任,针对本地“十三五”期间母婴安全保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妇幼健康项目、重点信息监测等各方面工作上的短板弱项、研究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推动执行落实,为“十四五”开好局。区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落实好区域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监管和指导责任,认真总结分析具体工作的薄弱环节,研究落实改进办法,加强对各级相关医疗机构的业务监督与指导,切实提升全区妇幼健康整体服务水平。要强化卫生行政部门与属地妇幼保健机构间的协调配合,上下联动机制,促进行政与业务有机融合,更有力的推动妇幼健康事业更快更稳发展。

十一、加强妇幼健康行业监管与行风建设

强化妇幼健康行业重点技术、重点领域、新业态的风险排查和防范,严防系统性风险。推进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技术综合监管,禁止助产机构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开展产前筛查相关项目(血清学、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指导各地开展孕产妇住院分娩实人实名认证工作。加强妇幼健康行风建设,塑造行业良好形象。

第8篇

自2004年5月浙江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以来,平湖市紧紧围绕“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平安建设,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切实履行第一责任,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刑事犯罪总量、恶性案件数量、公共安全事故、等主要指标有效下降,连续八年荣获浙江省平安县(市、区)称号,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着力提高服务发展大局能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按照党的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平安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住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平安平湖”建设,切实做到服务全局、服务中心、服务发展。牢固树立中心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加大对经济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依法妥善处置“三改一拆”、城市有机更新、水污染治理等工作中的问题。协调发挥好政治、组织优势和司法手段的作用,采取调解、仲裁、和解等方法,竭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努力维护经济秩序。不断完善企业合法性经营联合调查机制,坚持差异化处置小微企业诉讼,依法严厉打击针对企业的金融诈骗、合同诈骗、高利借贷、暴力逼债等妨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打击企业主欠薪逃匿专项行动,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因欠薪逃匿引发的,切实维护经济秩序。不断优化服务措施。实施企业帮扶专项行动,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组织力量预防化解企业矛盾,妥善处理涉企经济纠纷。巩固“综治进民企”工作,深化政法系统中层干部担任企业综治指导员制度,广泛开展走访基层、帮扶企业等服务活动,重点加强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有效服务,切实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着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化解矛盾纠纷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具体问题入手,发挥群众在平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始终关注舆情民意,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狠抓源头治理。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因决策不当、时机不成熟、操作程序不规范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健全各级党委(党组)定期社会稳定分析制度,落实情报信息会商和分析研判制度,不断提高预知预警、预防预控能力。狠抓排查调处。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以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调中心”为平台,健全调解组织网络,建立调解专家库,引入首席调解员制度,不断完善拓展医患纠纷、劳资纠纷、交通事故、土地承包和新居民调委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切实提高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狠抓积案化解。继续采取领导包案,落实“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办法,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妥善化解。对重点案件和重点人员,落实三色预警机制,确保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当地。

着力提高驾驭治安局势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经济社会越发展,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要求越高,对社会治安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必须努力顺应群众新期盼,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始终坚持高压态势。不断挤压犯罪空间,坚持既破大案又破小案,着力完善“命案必破、黑恶必除、丑恶必扫、盗抢必打、赃物必追”的严打整治长效机制,重点打击有组织团伙犯罪、黑恶势力犯罪、重大暴力犯罪、“两抢一盗”多发财犯罪,以及社会反映强烈的、赌博、高利贷和传销等犯罪。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推进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完善街路面治安视频监控网络,推进单位内部视频监控建设,加快形成以信息情报为主导,街面巡逻、城乡社区村居、单位和行业场所、区域联动、技术视频防控、“虚拟社会”以及心里防控等七大防控网络为重点的动态防控体系。不断强化群防群治力量。继续加强村级专业巡防等群防群治力量建设,壮大平安志愿者队伍,深化“邻里守望”、“治安岗哨”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治安积极分子、调解信息员、网格长、村民群众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在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震慑和减少犯罪。

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服务管理。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完善工作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设专项工作组的作用,分工负责,协同配合,抓好督查,推动落实。抓住重点人群。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新居民的服务管理,积极保障特殊人群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对矫正人员、归正人员、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和管理,强化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救助及强制医疗措施。继续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以及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教工作,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民警“四位一体”的帮教工作格局。突出重点领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和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突出重点领域的防控和监管,着力抓好学校安全、校车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着力提高基层综治协调能力,夯实平安创建基石。基层安则大局稳。坚持把更多精力、注意力放到基层,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地投到基层,筑牢维护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千方百计强化基层基础。探索建立镇街道党委政法委,统筹基层政法工作资源,实现基层政法工作由“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着力推进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大力加强公安派出所、交巡警中队、司法所、人民法庭、检察室等基层政法单位建设,使基层政法单位真正成为维稳的坚强堡垒。继续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把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到相应网格,真正做到“人在网格内接受服务、事在网格中得到解决”。坚持不懈深化平安创建。以深化平安村(社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各行业、各领域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力争实现省级平安市“九连冠”,勇夺“平安银鼎”。深入开展“平安综治宣传进万家”活动,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积极稳妥加强舆情管控。以实施网络实名登记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市网络舆论管理服务中心运作,推进部门、镇街道网络微博建设,着力强化舆论引导、部门沟通、信息传达和舆情应对等机制,防止网上非法活动向现实社会转移发展。

着力提高政法队伍综合能力,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着力在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引导新媒体时代舆论、强化科技信息化应用和提升拒腐防变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政法队伍,使政法干警成为坚定的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保障者。强化作风建设。围绕“打造过硬政法队伍”,深入实施作风改进行动,深化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理想信念、群众观念、纪律作风教育,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实战训练和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确保班子坚强、干警清正、队伍清廉、业务精通、司法清明。推进责任落实。认真实行“一岗双责”,既抓业务又抓队伍,既抓政治思想建设又抓反腐倡廉建设,带头端正执法思想,带头转变执法观念,带头改进作风,保持政法队伍的纯洁。优化执法环境。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坚持依法办案、公正司法,使人民群众从我们办理的每一个案件、处理的每一个纠纷、接待的每一个申诉、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都感受到法律的公正无私、社会的公平正义。创新和完善法律监督机制,积极推进案件评查,深入开展执法检查。

(作者系平湖市委副书记)

第9篇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7-000-01

摘 要 在当前煤炭市场新常态下,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挑战和压力,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要认清形势,明确使命,善于主动出击,顺势而为,才能成为企业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的强大武器。

关键词 企业宣传 工作

一、面对新常态,宣传思想工作要善于主动顺应

随着煤炭“黄金十年”的结束,煤炭企业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是煤炭形势的新变化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从大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缓慢,对煤炭产业影响巨大。从行业内来看,煤炭产能过剩,煤炭价格竞争激烈,造成煤炭行业亏损严重,员工收入增长压力加大。必须加强危机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危机的严重性,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好长期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准备。二是利益诉求的多样性给宣传思想工作增加了更大难度。当前,企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呈多元化趋势。一方面是广大职工对工资增长、子女就业、福利待遇等问题的热切期望;另一方面是面对企业亏损加剧、经营难度加大的复杂严峻形势,企业如何解疑释惑,引导职工正视面临的严峻现实,理解和支持企业的各项政策,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化解思想矛盾,保持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三是宣传思想工作自身与时展的要求相比还存有不相适应的方面,特别是随着网络化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些网民跨越地域、随时随地发出各种声音,各种思想舆论在网上相互叠加,舆情防控的难度明显加大,如何管控负面舆情,是摆在宣传思想工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抓住新支点,宣传思想工作要善于发力

在新常态下,宣传工作只有坚持围绕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部署,善于抓住支点,牢牢把握重点,才能体现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一是要加强形势任务教育。要把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开展形势教育的重要方式,加大力度,创新载体,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凝聚职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要深入开展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教育。同时,要辅以思想道德教育、企业管理、法律约束、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多种手段,使宣传思想工作教育内容渗透到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中,既讲“情”,也讲“理”,在“情感”的激励下爱岗敬业,在“法理”的约束下自觉规范自我。二是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坚持开展“四德”教育,开展文明新风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和道德标兵选树活动,组织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营造爱岗敬业、勤政廉洁、遵纪守法、诚信友善、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好典型引路这一有效方法,强化先模人物的宣传,大力宣传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深入报道企业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增强典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总是单纯的说教、引导,还应包含爱心与关心,要把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同尊重人、理解人、体贴人统―起来,针对基层职工思想调研情况,建立职工思想状况分析制度、思想政治工作月报告制度,全面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关注职工的心理变化,善于发现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抓住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体。变单向性教育为多向性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各种活动中看得见、摸得着,做到潜移默化、生动有效。

三、探索新载体,不断提高宣传思想工作水平

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科学认识和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新办法,努力开辟新途径,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一是坚持开展“走转改”活动。把“走转改”活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扎扎实实地组织好、开展好。深入生产最前沿、生活第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话筒交给职工,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讴歌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报道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和事,真正与职工群众更加贴近,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增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树立精品意识,讲好职工故事,传播企业声音,叫响企业品牌,在提升本单位社会影响力上下功夫。要坚持内外有别、张驰有度,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什么问题在地方乃至全国报道、什么问题在企业内部报道,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报道、什么问题看后续发展再报道,都要从全局上去把握、整体上去考量。三是要加强舆情防控。进一步增强舆情应对的敏感性,强化舆情应对的组织性,树立舆情应对的针对性,把握舆情应对的主动性,一旦发现网上负面信息,确保快速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为企业转型发展汇聚强大的正能量。

第10篇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统一指挥,综合协调,专业处置,协同应对”原则,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特别是铁路、交通、旅游等部门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针对人员密集流动情况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要加强应急值守、应急队伍的技术准备和应急物资储藏,迅速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总协调,抽调专门工作人员,统一组织、领导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要迅速配备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办公设备,做好与市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的对接,确保市防治甲型H1N1流感防治指挥部各项防控指令、措施快速、妥善落实。要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做好启动应急响应预案的准备工作。要及早购置防控物资、设备,确保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要依照属地管理原则,迅速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强化跨部门、跨县区信息通报机制和协调机制;充分做好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救治准备,最大水平地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二、强化疫情监测

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一要做好防大疫准备,采取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等措施主动搜索疫情;加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工作,不时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确保及时准确掌握疫情流行强度、病毒传达能力和毒力变化以及耐药性等重要信息,组织专家科学研判疫情监测工作的指导。二要继续做好口岸检验检疫工作,减少输入性病例的传达和蔓延。三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培训,增强意识,落实首诊负责制,对二级以上医院要加强发热门诊建设,加强预检分诊制度的落实。特别是邻近大中专院校的医疗机构,近期接诊青少年发热患者时,必需认真询问流行病史、接触史,认真做好病例登记,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四要继续做好动物流感监测,加强对养殖场的防疫管理。

三、加强对学校、社区等重点场所和人群的疫情防控

要严格落实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各项防控措施,目前没有疫情发生的情况下,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落实晨午检制度,及时发现、演讲疑似病例;二是做好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场所的预防性消毒和通风;三是适当延长课间休息和课间操时间,减少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四是及时将发热学生送到哨点医院就诊;五是各学校要设置联络员,负责与辖区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的联络。一旦发生疫情,要科学、果断、合理地实施停课、放假等措施。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等机构要做好应对预案,制定并落实备班、轮休和错时上班等工作制度。加强对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疫情防控,努力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防止疫情扩散。

四、加强医疗救治的各项准备工作

要指定符合呼吸道污染病收治要求的医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病例,必要时可征用宾馆、学校等场所收治病人。实行分级分类救治原则,重症病例优先收治在定点医院;轻症病例征得自己同意可居家隔离治疗,基层医疗机构上门服务,并做好登记随访。制定完善相关工作方案,对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重症识别能力,及早采取措施,努力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防止医院成为感染场所。注重发挥中医药作用。做好呼吸机、药品、防护用品等必需医疗物资储藏,保证完好可用。

五、加大宣传教育

提升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和社区宣传栏、标语、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协助群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要大力开展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建议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动员群众搞好环境卫生,积极参与社会性防控工作。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言人 网络执政 网络时代

2009年,广东、贵州、江苏、安徽等地政府纷纷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出台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新生事物,网络新闻发言人一出现就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新时期各级政府新闻的一个亮点。网络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作为政府执政的一种新的实践方式,从其诞生到现在,走过的路程并不长,迫切需要学界的反思。有鉴于此,本文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指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产生是政府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络执政时代的到来。

网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

互联网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整个中国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过去一段时间,一系列网络舆论事件都对政府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周老虎”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天价烟”事件到“艾滋女”事件,从“最牛钉子户”到“宿”事件,再到“局长香艳日记”事件、“兽兽门”事件,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迅速放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成为公众舆论生成的重要平台。

网络的正面社会影响和负面社会效应如影随形,共存共生。网络给媒体发展带来新的空间,但也使传统媒体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网络有力地推动了信息公开,但也加大了新闻管理的难度;网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但也会成为人们情绪宣泄的场所;网络加快了民主政治的进程,但也容易成为滋生民粹主义的温床;网络加强了对官员的社会监督,但也容易产生网络暴力;网络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但也容易造成低俗落后文化的流行;网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会出现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网络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但也会给境外敌对势力提供渗透的渠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应对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加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①

在2009年11月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网上舆论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切实引导好网上舆论,是维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大举措,事关事业兴衰、社会和谐。”②

正是在互联网对政府执政提出了重大挑战以及中国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首先“触网”,推出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因此,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可以说是中国各级政府顺应网络发展,应对网络挑战的必然产物。

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

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我国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体制已基本确立,即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的新闻和发言人制度。③2009年,云南、贵州、南京、安徽、天津等地顺应网络时代要求,纷纷试点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从传播模式来说,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实现了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

从间接走向直接。传统的新闻模式中,新闻者通过大众媒体向受众信息,模式是间接(Mediated)。在这种模式中,者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召开新闻会向记者信息,最后通过记者的新闻稿件最终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同时,由于传统媒体发稿周期较长,一般为24小时,甚至更长,新闻者根本无法实现与受众的直接沟通。而网络新闻则是由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向发言人提出问题,新闻发言人直接回答,从而实现了者和受众的直接传播。

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沟通。从信息的流向来看,传统的新闻模式中,公众往往缺少或不能向发言人反馈信息,因此,信息流向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而在网络新闻模式中,公众由于直接面对发言人,因此他们可以随时进行沟通,正如两个人之间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沟通。同时,Web2.0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强,借助Web2.0技术,通过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以及论坛、博客、微博等媒介,发言人与受众即时互动,网络新闻实现了真正的双向沟通。

从现实走向虚拟。传统的新闻都是在现实中的新闻,而网络新闻却实现了在虚拟中的对接。无论是者还是网民都是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进行沟通。现实中的舆论管理我们早已不再陌生,而且深谙其道。然而,面对虚拟的网络舆论,则需要者更高的舆论管理技巧。正如贵阳市市长袁周所说,网络舆情的变化促使政府必须进行角色转变,政府信息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延伸,从单向信息向多点、动态传递信息转变,从定时、定量传播向互联网上24小时随时更新转变。④

网络新闻会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与者数量的限制。传统的新闻会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往往都是定期召开,而网络新闻会基本没有时间限制,网民可以随时提问,新闻发言人可以随时发言。例如,南京市设立的网络新闻发言人明确规定网上意见24小时之内必须回复。更有专家指出,针对网络舆情迅速及时的特点,网络新闻应该力争在黄金4小时之内得到回复。

除此之外,传统的新闻还受到地域的限制,而网络新闻则彻底打破了国别、地域的限制。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新闻记者、网民只要对主题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另外,网络新闻会还打破了参与人数的限制。传统的新闻会无论场地多大也只能由特定数量的记者参加,而网络新闻会则为无穷尽的网民提供了可能。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意义:开启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

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最早在《新闻执政:新闻媒体作为一个政治部门》(《Governing with the news》)一书中曾提出“新闻执政”的理念,指出现代政府应当运用新闻来提高公共政策部门的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和执政的合法性。网络时代给政府执政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启了政府网络执政(Governing with internet)的新时代。

2003年非典疫情初期,中国政府由于采取传统的媒体管控方式,导致非典疫情假消息、小道消息泛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恐慌,不利于非典疫情的防控。汲取非典的教训,中国政府加强了新闻会的建设,权威新闻的,成功引导了社会舆论。

当前,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已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主流渠道。“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渠道和新方式,也是政府改进作风、促进勤政廉政建设,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直面网络舆论,是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网络新闻会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与者数量的限制,实现了从过去的间接到现在的直接,从单向传播到双向沟通,从现实到虚拟的突破,开启了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是中国政府更加成熟和自信的表现,是中国政治更加透明和民主的表现。

网络新闻发言人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发言人开启了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仍然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践和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网络新闻发言人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模式的推广。目前,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虽然仅在我国几个省市试点,但它一出台就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从当前来说,整体舆论导向对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台表达了肯定态度。然而,如何将网络新闻从试点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络新闻依托的是网络技术发展和网民的参与。不同地区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和网民的成熟程度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各地、各部门不同的情况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网络新闻制度,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网络新闻发言人形式、内涵的拓展及其制度保障。其实,网络新闻并非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不过最早的网络新闻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早在2000年3月20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北京艺百网络就举办了“中国首次网上新闻会”⑤。网络新闻是把传统的新闻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络形成虚拟会场,把新闻者和分散于不同地点的记者集中在一起,使信息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实现有效传播。

从目前我国几个省市的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施来看,网络新闻发言人更侧重线上的网络新闻形式。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在互联网上信息,用发帖、跟帖等形式回复网络舆论,形式极其简单。其实网络新闻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同时网络新闻的内容也急需拓展。网络新闻发言人不是网络发言,而更应当是网络服务的一种形式。

网络新闻的理论指导。网络新闻发言人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是我国政府在网络执政时代的积极尝试。任何一项社会实践都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闻实践同样也需要网络新闻等相关理论的指导。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来说,网络新闻实现了传统模式的多个突破。传统的新闻理论在指导新型的网络新闻的时候更显捉襟见肘。

因此,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对于提高网络新闻水平,加强政府网络执政水平大有裨益。伴随着中国网络新闻的蹒跚起步,网络新闻的研究和理论化同样也需要加强。

注 释:

①叶皓:《网络时代执政的机遇和挑战》,《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5)。

②王晨:《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的讲话》,

③汪兴明、李希光:《政府发言人15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中国“网络新闻发言人”亮相政府学会直面网上舆情》,news.省略/c/2009-09-07/160018598509.shtml

⑤宋双峰:《一种新的新闻模式――网络新闻会》,《新闻与写作》,2005(9)。

第12篇

开学条件保障情况组织师生按时返校情况。教职员工是否及时到岗,学生是否按时返校。学工部,人事处 3月4日

落实学生资助政策情况。是否积极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是否出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工部 3月4日

教材和教辅材料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情况。是否及时在开课前将课本发放到学生手中,是否违背自愿原则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教务处,图书馆韩文仲 3月4日

实验室及实习、实训保障情况。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设备配置是否符合教学需要,运行维护是否符合规范。国资处 3月4日

后勤保障情况。学校网络、多媒体设备、教学终端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及生活设施设备是否经过检修维护,饮食、住宿、水电暖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是否到位。信息技术中心,国资处,后勤管理处 3月4日

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财务处 3月4日

开学主题教育活动情况。是否做好新生态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对心理危机事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学工部 3月4日

校舍安全管理校舍隐患排查情况。是否建立危旧房屋排查整治台账,尤其是对老校区危旧房屋建立整治规划,即使维修、改造和加固,对D级危房是否即使封存并落实拆除措施。后勤管理处 3月4日

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食品与饮水安全管理情况。是否加强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完善学校食堂就餐环境。学校食堂食品采购环节、运输环节、储存环节、加工环节等是否存在卫生和安全隐患。自备水源、二次供水及直饮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是否清洁、消毒,是否进行水质检测。后勤管理处 3月4日

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学校“三防”建设落实情况。学校是否配齐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校园重点部位是否安装视频监控,寄宿制校园是否设专职宿舍管理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安全工作处(部),学工部 3月4日

重点领域治理情况。是否严防溺水事故,坚决避免群体性溺水事故。是否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维持好高峰时段学生上下楼秩序。是否强化校园消防安全防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安全工作处(部) 3月4日

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情况。是否落实反恐工作责任制要求,强化应急处突工作准备,加强网络安全和舆论引导,确保高校安全稳定。是否加强为先化学品及特种设备的管理,即使处理学校试验用废弃危化品,并落实处置备案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安全工作处(部),国资处 3月4日

防范非法入侵校园导致学生伤亡情况。各地各校是否制定健全舆情信息分析安全预警快速反应和排查化解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是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队伍建设,是否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是否经常性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安全工作处(部) 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