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4:3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产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冀中南经济区的范围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6%、43%、39%,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传统工业加工区和特色商贸物流基地。其现状及分析如下:
1、资源禀赋类型多样但产业发展调整约束不断增强。
冀中南地区西依太行山,沿山为丘陵地区,中东部为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地理特征较为多样,煤、铁、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石油、天然气、风能、地热等能源资源总量也比较丰富。多样的资源禀赋为冀中南未来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然而,冀中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差,人均水资源量和地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且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超载利用和污染,区域整体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
2、主导产业增长迅速但区域内名优产业发展困难。
冀中南地区产业门类相对完整,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石油工业等重工业类型与轻纺、食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轻工业均得到一定发展,其中主导产业增长尤为迅速。石家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经超过55%;邯郸市主导产业中仅冶金工业就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超过50%;邢台市重点培育的装备制造、新能源、煤化工等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也占到全部工业的40%以上;衡水市橡胶、食品、金属制品、化工等主导产业也增长较快,总体而言地区产业基础正在不断巩固。然而,冀中南地区特色区域名优产业和产品发展仍比较困难,如采暖铸造、通讯器材、丝网、皮毛皮革、玻璃钢、汽拖配件、农副产品加工、金属橱柜、工艺美术等产业类型,虽然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较高,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提升缓慢、龙头企业较少,难以发挥带动广大农业地区发展的作用。
3、传统农业量大面广但现代化水平仍待提高。
冀中南地区大部分为冲积性黄土平原,适宜发展农业经济,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产区,国家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冀中南地区以仅占河北省域面积26%的土地生产了全省58%的粮食,种植了全省75%的棉花、38%的油料作物和蔬菜,在全省前50个农业生产大县中冀中南地区就有27个县名列其中。然而,冀中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农业生产人均产值、农作物机耕比例以及有效灌溉比例均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不仅限制了冀中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更影响到“三化联动”的整体进程。
二、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分析
多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加快,以及河北省沿海地区,环京津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发展集聚力不断增强。但是,产业结构急待调整、产业布局急待优化、产业规模急待扩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区域产业战略优势不突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与河北省沿海地区和环经津地区相比,冀中南经济区是产业竞争发展明显缺后发优势、少战略支撑的地区。河北省沿海地区和环经津地区有着毗邻京津环渤海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有利条件,有着国家和省沿海开发的好政策。有着港口、矿产、能源等强大的产业发展战略资源支撑,有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而冀中南经济区既不接京津、也不沿海,既没有经济大进大出的交通区位条件,也缺少大产业、大项目落地发展的战略设施和资源条件支撑,是河北省产业发展相对封闭的区位。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河北省沿海地区和环京津地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形势最好、增长点最多、竞争力和聚集力最强的地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增长极。而冀中南经济区随着国家支撑政策的弱化和部分地区战略资源开发殆尽,明显的呈现出后续发展优势缺乏的局面,发展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和环经津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2、产业结构粗放,转变发展方式困难重重。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冀中南经济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门类日趋齐全,但产业层次依然偏低,产业趋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产业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冀中南经济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冀中南经济区第一产业和传统工业及服务业在冀中南经济区中所占比例较大,而新兴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冀中南经济区农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然而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工业以钢铁、煤化工、盐化工、纺织和食品等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传统工业为主导,主导产品钢铁、原煤、原盐、水泥、化学原材料、棉纱等始终停留在较低的档次上。服务业仍是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级,提升产业发展总水平,是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今后应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
3、科技资源“被吸”现象严重,产业创新能力较低。
冀中南经济区科技人才,科研机构、创新平台数量和等级,远不能与中国科技资源最密集的京、津地区相比,目前冀中南经济区科技资源向京津地区流失现象依然严峻,冀中南经济区科技创新数量、发明专利数量、成熟成果转化率也与京津地区有巨大差异,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科技资源最薄弱、创新能力最低的区域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平台建设滞后。除了省会石家庄之外,冀中南大部分地区的产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的数量少、档次低,难以满足传统产业升级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冀中南经济区绝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比较滞后,技术老化、设备落后,产品更新缓慢等问题较为突出,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处于落后状态。企业创新能力弱,故冀中南经济区的产业创新能力始终难以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较低。
4、综合发展环境欠佳,对外发展吸引力不足。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打造区域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产业发展环境相对前加区域之一,对外发展吸引力严重不足。一是政务环境欠佳。受传统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冀中南经济区公共服务质量不高,综合服务缺位、空位、不到位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服务效率低下、随意性强,公正性弱。二是城市支撑能力不强,除了省会石家庄市外,冀中南经济区其他三个中小城市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综合服务尤其是高端服务能力跟不上,使得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吸引力较弱。三是资源承载力较差。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的区域,面临着诸多河流干枯断流、城市地下水超采等严重局面。
5、产业发展同构现象严重,4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在自然区位、要素禀赋、经济基础等条件的约束下,冀中南经济区内各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形成了较大的发展差距。但是,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一是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平衡。省会石家庄市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条件,在四个中心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建设较好、产业结构较优。2011年,石家庄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邯郸、邢台、衡水的2.2倍、5.4倍和7.1倍。二是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冀中南经济区个县域经济总量和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邯郸武安市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邢台新河县的25.7倍、51.8倍和2.1倍。三是中心城镇和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冀中南经济区二元经济差距都非常明显。如何缩小及中南经济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未来发展中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
三、冀中南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和设想
“冀中南”是指河北省位于京津之南的地区,2011年才将“冀中南”经济区上升到战略高度。河北省给“冀中南”经济区进行了功能定位: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物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中心。
1、冀中南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立足门户区位、面向沿海开放、对接京津发展、突出三化协同,以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农业基地为基础,形成河北省三大经济区战略的有力支撑,建设北方一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重点建成:华北平原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四省交接地带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以及特色产业富民强县试验区。工业发展建立高效可持续的综合体系,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北方重要的产业和城镇发展区。三化发展紧密同步,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基本完成,新兴产业发展比重快速增加且规模层次均明显提高,城乡发展从据点培育向全面带动转变,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基本形成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地区开放水平显著提高,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均具有较大的区域影响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资源利用与建设开发实现基本和谐。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长到26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8万元,城镇人口达到19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58%。
2、冀中南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依托冀中南经济区区位、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优势,按照国家和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本着发挥优势、开挖潜力、创新驱动等发展原则,以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发展水平为主线,着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传统产业,努力构建以壮大生物、电子信息、精密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为先导,以特色钢铁、精细化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的高端化、信息化、聚集化与规模化发展,加速实现冀中南经济区经济振兴,努力把冀中南经济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河北省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生态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河北省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产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和特色产品富民强县先行区。
3、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具体设想。
首先,先导产业发展设想:第一,发挥国加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优势,依托石家庄国际生物产业基地、石药创新药物出纳也化基地、内丘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曲周现代新型工业园等重点生物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为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引领区。第二,充分发挥冀中南经济区与河北省丰富的钢铁资源优势,以及在数控机床、煤矿设备、专用车辆等方面的生产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和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邯郸冀南新区等载体,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装备、矿山设备、农用装备等制造产业,把冀中南经济区发展为国内知名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第三,依托宝石集团、同辉电子等龙头企业以及石家庄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石家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大力发展平板显示、芯片、卫星导航等高端制造业,积极推进软件设计和软件外包,将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信息产业基地,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冀中南经济区最具发展引领力的产业。第四,发挥交通区位和传统特色商贸物流基地优势,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现代化商贸服务物流业,努力构筑集中南大商圈,打造石家庄和邯郸两大物流中心城市、邢台和衡水两大物流节点城市,实现商贸物流业再次崛起,重拾华北地区商贸物流基地地位,简称河北省连接晋陕鲁豫、、辐射国内外的重要商贸物流基地。
其次,传统产业改造发展设想:第一,依托邯钢、峰峰钢铁、邢钢等大型钢铁集团,以高端、优质、高效为方向,大力发展特种钢、球墨铸铁、优质特钢、专用钢材及高档建筑钢材,加快企业整合重组,提升产业发展聚集度和综合竞争力,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为河北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区与国家重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第二,发挥能源通道和丰富的煤盐矿产资源优势,依托石家庄循环化工基地、石家庄南部工业区、邢台旭阳煤化工、宁晋盐化工园区、冀衡生态工业园等,加强化工产业科学布局和链式提升,优化发展石化、煤化及盐化工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成为河北省化工产业循环发展示范区及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循环化工基地。第三,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标准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构建具有冀中南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打造国家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与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区。
四、冀中南经济区产业调整和发展对策
推进冀中南“1中心2轴3基地18县”建设。充分利用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有利条件,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成为我省新兴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形成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新格局。
1、加快调整冀中南经济区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力实施农产品安全工程,突出抓好一批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城郊农业、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园,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首先,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做大做强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优势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调整农业布局,进一步推进农作物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发挥4市农业产业观光园龙头示范作用,推动4市等城郊地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工厂化农业、庄园农业、示范展览农业等多样化、多功能的都市农业;四市平原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设国家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市丘陵山区,继续推进核桃、大枣、板栗、樱桃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优化农业圈层布局,构筑集科教示范、休闲观光、生态屏障和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和布局体系。
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增加农业比较收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整体推进项目、园区、基地建设。以政策和资金引导为手段,培育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百家龙头企业扶持工程,重点支持100家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培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生产要素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第三,实施农业安全工程。着眼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立足“质量安全、产品放心、出入平安”,全面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强化无公害农产品例行监测、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速测、产地动态管理检测,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制度,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全程质量控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扑杀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完善财政保障和运行机制;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步伐,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队伍、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2、加快调整冀中南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新型产业发展和崛起。
冀中南经济区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开放带动、集聚发展的思路,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组织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工程,深化战略合作,着力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加快新能源产业落地和布局。保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巩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加强前沿核心技术研发和系统技术集成,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链条为重点,努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加快壮大产业规模。太阳能光伏产业,抓好邢台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宁晋晶龙等大型企业集团规模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智能电网,重点推进分布式电网技术、微网技术等研究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并网及控制、智能化电网储能等产品。新能源汽车,重点加强引进与合作,推进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等研发和制造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环卫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其次,加快新一代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加快推进通信网络设备、物联网、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石家庄大信息产业基地。通信网络设备,重点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和终端、卫星导航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带动元器件、功率器件等配套行业集群式发展。物联网,重点推进射频标签、新型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加快中电科河北物联网产业基地等。半导体照明,重点支持全光半导体照明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加快产品在照明、背光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重点支持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开发推广,推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第三,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提升。以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龙头,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发展,努力在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发方面实现突破。生物医药,重点发展重组蛋白药物、多肽类药物、新型疫苗等,支持先进剂型制剂、创新药物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中药现代化。生物农业,加强育种平台和繁育基地建设,积极推动优质高产农作物和林果、花卉等新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生物制造,重点发展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等产品,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剂在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应用。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力争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后续支柱产业,新材料、海洋经济成为先导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3、加快实施冀中南经济区传统产业复兴工程,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首先,加快提升传统第二产业创新工程。冀中南经济区是传统的纺织、医药、钢铁、汽车、电子等产业发展基地,曾是华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糖酒、服装、轴承、羊绒、自行车等特色商品集散交易中心。随着全国各地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地位逐渐被东南沿海、珠三角洲等一些迅速崛起的地方所取代。近年来,河北省沿海地区、环京津地区聚集发展呈较快发展趋势,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地位和吸引力进一步降低。为实现及中南经济的赶超发展,应实施传统工业区发展产业复兴工程。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基础,大力推进精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商贸物流等新兴和现代产业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快推动钢铁、石化和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快越是提升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实现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再次复兴和崛起。
其次,加快提升第二产业科技引领发展工程。石家庄高新区是冀中南经济区乃至全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相继建成了多个科技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等创新服务机构和平台,成为了全市、全区乃至全省创新创业发展的聚集区。为了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应依托石家庄高新区相对雄厚的科技资源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谋划建设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城。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城发展规划,完善创新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把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城建成全国中药产业技术创新和孵化基地,推动冀中南经济区和全省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强石家庄东部产业新区、冀南新区、邢台城市新区、衡水滨湖新区四大城市新区建设,培育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核心区,打造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增长极。加强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引领冀中南生物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能级和地位,实现发展新突破。谋划实施石家庄(鹿泉)信息产业园向正定新区扩能搬迁工程,扩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核心区空间,提高管理层次和配套服务水平,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平台提档升级。整合桃城北方工业园区和衡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建设衡水市北部工业新城,优化园区建设思路和布局,跨越式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4、加快建设冀中南经济区环境优化工程,打造产业发展后发优势。
首先,加快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
冀中南经济区应大力发展环境建设,培育产业发展后发优势。重点加强区域骨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与沿海港口和晋鲁豫连接线建设,完善对外交通运输功能,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加快冀中南引水支线建设,积极推进引黄入冀主体及配套工程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能源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市热电联产设施,推进县城和集聚区热电厂建设,加快天然气骨干输送管线建设,增减天然气输送至西安,提高能源供给能力,强化能源供应安全。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推进矿产资源科学开发,深化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等。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推进高效电机、智能控制节电装置等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发展生物处理、环境监测等环保技术和产品。积极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和再制造利用技术。建立和完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产品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推广能源合同管理新模式。
其次,推进示范园区创新,消除产业发展壁垒障碍。
前言
当今发展的世界,文化与经济、社会、政治相互交融,并且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其已经深深融入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中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一样,如在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想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还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利一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传媒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而传媒产业的现代化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和宣传平台,同时文化产业的现代化业为传媒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作为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抓住这一广阔发展契机,以信息文化问主导,以利一学技术为手段,将传媒经济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探讨下。
1.对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的研究
文化产业简单来讲其所指的就是从事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的一项经济活动,开展这项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文化产业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如教育领域、娱乐行业、影视行业、新闻出版行业等,都可以说是文化领域范畴之内。我们知道,随着利一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的文化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网络书刊、影视作品等都得以批量生产和推广,并且在现今的传播技术支持下在全球迅速推广开来,为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总之,文化产业与传媒经济的融合是经济社会快速的必然产物。
2.完善传媒经济运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1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俨然人类社会发展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利一学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所以,传媒经济和文化产业活动如何抓住这次发展机遇,来重新树立我国文化大国的形象,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完善传媒经济运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几项有力措施。第一,要求我们要对市场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想为文化产业项目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就必须对市场有一个利一学、精确的定位。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与当时的时展所离不开,可以说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和反应,先进的文化可以转换为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果文化不能反应时代的发展,且落后与当时的生产力,势必会影响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知道,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只有让文化产业的发展顺应生产你的发展,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2.2提高传媒经济运营的现代化水平。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传媒经济运营的市场化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完善,但是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传媒领域的垄断问题,所以,要想推动我国传媒业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这种垄断局面,放宽市场准入,来提高业内的竞争机制,增加业内的竞争主体,推动业内企业的技术、业务水平升级,实现业内行业的重组、兼并、联合,做大做强我国的传媒行业。第二,提高我国传媒经济运营的国际化水平。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已经融入到世界团体中去,所以,传媒经济的发展要抓住这次机遇,积极引进国外传媒资本,借鉴国外传媒经济运营成功经验,来提高国内文化产业的升级、创新。第三,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传媒经营的产业化,是传媒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国家有关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将传媒业中的盈利行业和公益性行业利一学的划分开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行对不同运营模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实现传媒业的产业化经营,实现传媒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提高传媒产业经营的社会化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实施的不断深化,传媒产业发展要有效结合高新技术,加强与各领域之间的合作,最终实现社会化的统一、开放、利一学、有序的市场。第五,要求不断提高传媒产业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即传媒经营企业要不断优化内部产业结构,积极拓展产业经营范围,将广播电视电影、出版发行等纳入经营范围,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传媒集团。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展下,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之间只有相互协调、相互统一,才能共进步、共发展,推动我国文化与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以来“霾”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了人们重点讨论的话题之一,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依靠空气生长的农作物的产品安全令人担忧,茶叶也不能幸免。如何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循环经济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模式不失为解决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和对策研究是2008年国际社会科学基金的议题,并有学者完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与对策研究———基于农产品供应链集成机制的视角”的课题,系统阐述了未来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与对策。2009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给出了循环经济的权威概念: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这个概念遵循的是3R原则,适用于各个行业。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解释,季昆森的的内涵解释得到了广泛认同,即: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思考”四个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如何从这四个原则出发来发展茶叶产业成为各个省份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贵州茶产业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茶业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通过近几年的发展,2014年底,贵州省茶园面积已达662万亩,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茶叶种植第一大省。根据《贵州省茶产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安排,到2016年,全省将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500万亩,茶叶年产量2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00元。兰馨茶业、栗香茶业、国品黔茶等三家企业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梵净山茶等区域公共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品黔茶、兰馨茶业、栗香茶业负责人成功入选了2012、2013、2014年度中国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
(二)政府政策大力支持。贵州省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五张名片”,其中一张就是黔茶名片。贵州省加大对茶叶生产的投入,包括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2014年,省农委印发了《关于印发<贵州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贵州省茶园用农药规范化专营店(专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列出了我省茶园禁用的114种农药名单。从2016年起,贵州省农委还将从省财政安排的病虫害防治经费中,每年划拨500万元支持茶叶主产县推进绿色防控工作。
(三)贵州市场经济发展蓬勃兴起。首先是茶业行业市场逐渐成熟,突出表现在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的成立。2010年8月,在全省17家大型茶业企业自发倡议下,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正式成立,该促进会定位为“立足品牌、面向市场、服务企业、惠及茶农”的专业性协会组织。自从该协会成立以来为贵州省茶叶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使茶叶行业向着更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是贵州高铁经济时代的来临,使贵州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随着贵阳高铁的开通,贵阳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枢纽站,到北京、上海、广州的高铁已经开通,贵阳与沿海城市的时间行程大大缩短。这对贵州茶叶走出贵州,迈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再次是大数据产业在贵阳落户,主席在今年6月份来贵阳考察时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贵州发展步入云时代。贵州茶叶产业要搭乘云时代的快车,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展示和推广贵州茶叶,打造黔茶品牌。
三、贵州茶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促进茶业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增长。目前,贵州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62万亩,成为了全国种植面积最多的省份,而且仍然在新建茶园。建议贵州在茶叶产业发展上能更多的注重质量品质提升,在量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2007年提出的“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产业政策,茶叶产业效益增长从依靠产量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质量提高,提高茶园单产面积,大力发展名优茶,提高品牌知名度。
(二)继续加大茶叶生产清洁化、标准化、规模化。茶叶清洁化生产包括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储运等环节,清洁化生产是茶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清洁化发展的基础上推进茶叶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广茶叶加工的机械化,实现茶叶加工过程不落地连续化生产。最后要实现规模化,到2016年底,着力培育10家黔茶产销联盟(企业集团)、重点扶持3000家初制加工企业、60家精制加工企业、50家精深加工企业,实现加工年产值250亿元以上。
(三)提高茶业加工精深化,延伸茶叶产业链。茶叶精深加工就是用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技术,从医学、食品科学和轻工业的视野出发,从茶树鲜叶、成茶和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中提取、分离其中的茶叶次生代谢物和有效活性成分,比如儿茶素、茶氨酸、茶黄素、茶多素、茶皂粉、咖啡因等,应用于其他行业,由此获得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终端产品。它是茶叶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高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贵州茶叶可以充分抓住机会,加大研究开发,延伸茶叶产业链。
(四)建立茶业和其他产业间的循环链。茶叶产业与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工业等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之间可以构成一个大循环。这个循环链是一个闭合的循环链,茶叶生产中没有废弃物,都是资源,对环境的破坏最低,重复利用资源。尤其是贵州的旅游业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呈现蓬勃发展的井喷趋势,贵州茶叶生态旅游要介入旅游业,共同构建一个闭合的循环链。
【关键词】 海洋经济;海洋经济产业;产业格局;发展
一、海洋经济的内涵
“海洋经济”这一术语首先由美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中国现代海洋经济理论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和于光远等于1978年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提出建立“海洋经济”新学科的建议,这是中国首次出现“海洋经济”这一概念。[1]
依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海洋经济的定义,海洋经济是指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2]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区位选择和初级产品原料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各种经济的总和。一般意义上理解,海洋经济包括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形成的部门集合。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有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水制盐业等传统产业部门,随着空间科学技术和海洋科技的进步,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海洋产业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逐步产生了海洋资源利用开发、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
二、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现状
浙江省有长达6696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889公里)的海岸线,居全国之首;常规条件下适宜开发的海岸线资源761公里,其中深水岸线506公里,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海岛2869个,约占全国的40%;滩涂资源391万亩,其中87.5%具有淤涨型特点,面积大、完整性好,围垦开发条件优良。[3]
浙江拥有全国最大的渔场,近海渔业资源蕴藏量在205万吨以上。浙江沿海旅游资源齐全,包括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5个省级风景区、820个四级以上的海洋旅游资源单体。正是依托这些宝贵的海洋资源,浙江人把发展的眼光投向了海洋经济:2008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2677亿元,已占到全省GDP的12.5%,海洋一产和涉海二、三产业产出比达到9∶42∶49。尤其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5.7亿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港。临港工业初具规模,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和石化新产品的产值均居全国前列,镇海炼化是我国最大进口原油加工基地。全省造船能力约125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522万载重吨,占全国18.1%、居第3位。海水淡化、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生物等海洋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沿海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温州半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陆海“三大对接工程”及甬台温铁路建成,三门核电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进,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和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日臻完善。
三、国内主要海洋经济大省之比较
海洋第一产业主要指海洋水产业,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水养殖业以及正在发展的海水灌溉农业(试用海水灌溉能适应高盐度环境的农作物);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沙矿业和沿海造船业,以及正形成产业的深海采矿业和海洋制药业;海洋第三产业有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主要为海洋公共服务业。[4]
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凭借自身的优势,走在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前列。
广东省在2000-2002年3年之内水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35.6亿元、402.1亿元和441.9亿元,位居全国沿海省市水产业产值之首。与其他沿海地区相比,其旅游业产值也是全国首位。此外,港口运输业及造船工业发展得也比较好,科技人员数量也多。上海凭借其优良的区位条件和现有经济基础,为其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上海是我国第一大港,其造船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得比较好,产值是港口业发展薄弱地区的100倍左右。浙江省凭借其丰富的水产资源,在最近连续几年内海洋捕捞产量居全国第一。此外,其主要海洋产业发展得都很好,处于国内较高水平。山东省海洋产业产值几年来均居全国沿海地区的前列,主要是依靠海洋水产业来发展的。山东的海洋产业种类丰富,海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丰富,海洋盐业也较发达,海洋科技人才汇集。
四、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途径
1、加大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经济战略升级
浙江沿岸海洋经济区第一产业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特别是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它们曾是区域内海洋经济总产值的主要来源,也曾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方式。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区域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十分迅速,现在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与此同时,区域海洋第二、三产业也迅速崛起,获得了快速发展,改变了仅以第一产业为支撑的海洋经济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海洋经济总产值,同时又吸收了大量劳动力,进一步加快了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近年来,区域海洋第一、二、三产业相对比例迅速调整,其中第三产业的份额越来越大,出现了所谓“经济服务化现象”,即第三产业劳动力和国民收人的相对比重都保持上升势头。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伴随人均GDP的增长,当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产业结构就会出现服务化趋势,从而带来第三产业的明显增长。保持第二、三产业增速持续高于第一产业的势头,特别是以港口海运和滨海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区域海洋经济增加值最多的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海洋服务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浙江沿岸海洋经济区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
2、依托优势海洋资源开发,实现良好的海洋产业格局
一直以来,依靠丰富的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沿岸海洋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环保技术及设备、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新兴领域,将成为浙江沿岸海洋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其开发潜力巨大,并且会产生连带经济效应。同时,也要加快形成港口海运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面向未来,积极推进海洋产业多门类的发展,努力在原有优势产业逐步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新型海洋产业,就能够在浙江沿岸海洋经济区最终形成多元化发展的海洋产业新布局。
【参考文献】
[1] 徐敬俊,韩立民.“海洋经济”基本概念解析[J].太平洋学报,2007(11).
[2] 国务院文件.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发[2003]13号.
[3] 顾波军,阳立军.循环经济模式下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8).59-62.
[4] 李靖宇,袁宾潞.长江口及浙江沿岸海洋经济区域与产业布局优化问题探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38.
1.1林业产业发展现状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省林地面积2080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176亿m3,森林覆盖率457%;森林培育年净增林木蓄积5000万m3以上,年生产木材315万m3,为林业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从文献[6]可知:1)国家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其林业产业涵盖所有的三次产业。林业第一产业主要包括以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木材和竹材的采运、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等为代表的5个行业,林业第二产业主要包括以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苇制品等制造业为代表的6个行业,林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等5个行业。2)2009年,全省实现林业产值641亿元,与2000年的152亿元相比,年均增长173%;2010年,全省实现林业产值766亿元;2011年,全省林业产值更是首次突破1000亿元;2012年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1203亿元,同比增长20%。3)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382:468:15;木材加工业年创产值5605亿元;森林绿色食品产值1881亿元,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森林生态旅游业产值178亿元。4)依托林业产业的就业人员200余万人。5)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运转,促进了生态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职工和林区农民的收入,为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及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6)当前,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重点发展低碳产业、林浆纸产业、林果产业、以黑木耳为重点的森林食品产业、北药产业、以家具为重点的木材加工产业和对俄合作开发等7项产业,并确定省级林产品加工业项目68个,总投资46527亿元。
1.2林业产业存在的不足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规模小,林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比重小,绝对值仅高于渔业。2003年,林业产值占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比重仅为654%,2011年这一比重减少为341%[7]。表明林业产业发展速度滞后于其他产业,体现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弱质性。2003—2011年间的农林牧副渔产业产值变动情况如表2所示。林业产业发展乏力不仅体现在产值方面,还体现在具体的产业活动方面,诸如人工造林面积、幼林抚育作业面积等多数指标呈下降趋势。营造林面积的减少必然影响到林业产业的规模和产值。换言之,黑龙江省的多项林业产业活动不活跃,使得林业产业总体缺乏活力。黑龙江省2004—2010年部分林业生产情况如图1所示。此外,林业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面临重大调整。2014年,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试点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14]3号),要求龙江森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由此,黑龙江省林业第一产业中的森林资源培育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第二业将陷入生产原料供给不足的危机,第三产业将得到新的关注。
2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应遵循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致力推动资源合理利用和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此,应继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速发展绿色林下经济产业、探索发展碳汇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引导,构筑以生态为主导的现代林区绿色产业体系。
2.1优化布局林业产业内部结构黑龙江省林业产值占社会经济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增速放缓,深层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优化林业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产业结构应遵循“淘汰落后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主攻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挖掘林业产业的附加值,培育林业绿色增长示范企业。具体而言:1)应加大第一产业中的森林资源繁育投入,促进森林资源增长和质量提升,夯实林业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由于黑龙江省属于国家森林商业采伐禁止区域,发展森林培育业,应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为主要支持的投入机制,有针对性地扩大第一产业比重。2)对资源使用量相对大的第二产业,如板材加工及造纸业,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产业布局限制过量发展,通过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鉴于区域可能出现的资源预算,应适当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3)对于低能耗高产出的第三产业,诸如森林旅游业、林区文化产业,应给予大力支持,快速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为第二产业中可能出现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林业产值的提高。
2.2加速发展绿色林下经济产业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林下经济资源基础,可以支撑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和加工、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1)在林下种植方面。黑龙江省的黑木耳种植产业正在形成,可将其成功经验予以复制,用作发展林下参、刺五加、刺嫩芽等林药和林菜产业。2)在林下养殖方面。黑龙江省有成功的林蛙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可将林蛙产业发展成功经验推广发展其他林禽、林畜产业,利用好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推广人工管理与野外放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3)在相关产品采集方面。黑龙江省成功发展了蓝莓等产业,但在加工方面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致力于解决产品保鲜、保质和长途运输等瓶颈问题。4)在森林旅游方面。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林区旅游呈现井喷性发展,应继续保持现有发展速度,打造名优特色品牌,拓展旅游产品链和附加值,确保旅游活动与当地生态承载力相一致,促进旅游市场与林下经济产品市场的融合,争取早日实现绿色林区经济。
2.3探索发展森林碳汇业黑龙江省发展森林碳汇业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黑龙江多数林业生产指标呈下降趋势,林业产业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森林碳汇(ForestCarbonSinks)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研究表明,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未来30~50年经济可行的重要减缓措施。目前,我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占全球市场的30%,碳汇业正在成为新型产业,有助于帮助森林资源丰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9]。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也将面临碳配额购买、碳关税、碳准入、碳审计和信息披露等诸多发展阻碍,因而碳汇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增强固碳能力方面讲,森林的生长量比总蓄积量还显得重要。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处于快速恢复和增长时期,生长量快速提高,具有显著的固碳能力,体现了发展碳汇业的可行性。在探索发展碳汇业时,应着力探索建立碳汇交易市场,并构建高效运行的市场机制和收益公平的分配机制。
2.4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黑龙江省拥有逾3000km的边界线,是中俄贸易重要的桥头堡。鉴于省域资源与经济现状,黑龙江省应大力发展外向型林业经济,加快“走出去”和“走回来”的战略实施步伐。1)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要积极了解世界林业产业发展的动态信息,掌握世界森林资源和林产品市场动态变化,拓展国外森林资源和林产品市场。通过境外营林业投资,打造国外工业林原料基地,以有效缓解和消除省内森林资源不足造成的约束。充分了解国外林产品市场,生产和销售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林产品。2)在实施“走回来”战略方面,推动国内生产企业与国外工业林原料基地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收益,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应建设全国林业产业的东北部中心市场。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林产品的东北出境口,为全国林业产业企业提供境外产品信息、资源信息和资本信息,同时为国外市场提供国内的市场信息,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2.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黑龙江省发展林业产业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发展林业产业是推动区域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由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弱质性,以及践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正外部性,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撑,促使市场机制的建立和较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首先,应完善林业产业发展环境。通过优化林业执法机制,建立起公开、透明、高效的林业行政管理体系;通过下放简化行政审批,优化政务环境,遏制行政力量对于市场机制的过多干预,从而降低产业从业者的生产经营成本。其次,应加大经济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投入、税费减免、贴息贷款、森林保险等一系列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符合低碳发展的林业产业,为产业从业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持。再次,稳定林权关系,加大对森林产权的保护力度,对国有、集体、私有资产一视同仁,坚定非公有制业主参与产业建设的信心。
3结语
【关键词】区域经济;物流产业;发展。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
(一)物流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又称为物流服务业,是一种由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聚合性产业,具体包括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配送服务以及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手段。这些资源运用于产品市场的多个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大部分流通业务。不论是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企业,都存在大量的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但是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本身不是物流产业,只有将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独立化、社会化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称其为物流产业。因此,相对于物流企业来讲,物流产业跨出了单个经营主体的狭隘约束,泛指一类物流企业集聚而成的企业群。
从物流产业的定义,不难看出物流产业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服务性行业,只要跟物流活动有关的行业行为,都被纳入物流产业的运作范畴。如图1.1,综合所涉及行业的共同特点,物流产业具有典型的基础特性,也就是说物流产业链下具体业务的实施必须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和系统的物流装备,而且物流产业本身的服务行业特性决定了其通过时空属性改变来实现商品价值的转移,也就是具有服务性,在商品转移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多个行业和生产、服务、流通部门,体现为它的综合性。
(二)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由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性综合体,属于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它不仅受制于地区性的自然资源禀赋,更重要的是与投入资金、劳动密集程度、技术先进度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绿色经济生活观念的深入人心,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效果,也不能只定位于单纯的经济指标数据上,需要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及地区性的生态效益,这样构成的区域经济才是较为完整的一个主体,但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又决定了物流产业发展起初对环境的较小依赖度,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对环境这方面不予考虑。
区域物流,泛指区域经济中的物流产业,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现代经济体系下的区域物流更多的侧重于区域内部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商品或服务的运输与集散的一体化,它以特定区域为腹地,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范围,连通区域内外商品的输入与输出,并通过运输业务、仓储服务、包装服务、配送服务以及信息平台建设等基本活动的有效构成,最大程度的服务本地经济建设,稳定本地生态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其实,通过以上对比可知,区域物流就是对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的产生、发展等一系列行为的总体概况,浓缩为通过关注区域中的物流产业,来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向关联。
1、物流产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具有深入所有行业的便利性,高度集中的物流产业能够有效快速培育区域内部重点行业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种区域内的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很好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据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以上,而十年之前其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经高达9.9%。另一组数据显示,近20年之内,日本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
不仅如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化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进而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单位的运营效率,通过改善物流环境较好的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涉及到许多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物流产业对与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产业关联的推动作用,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良好的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间的资源流动,降低生产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形成稳定的适合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状况。
2、区域经济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物流产业发展,当然离不开区域经济的配合,区域经济决定了物流产业所能最终达到的水平,一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体,很难发展起较为成熟的物流产业链条。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衡量标准,任何物流产业的集聚和复合,都必须依托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完善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拥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内部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水平都较为领先,可以为融入各行业的物流产业做好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规模同样决定着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较大的经济规模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物流业务量,繁忙的运输业务,大额的订单,高效及时的配送服务等等。也只有规模巨大的区域经济体,产生较高的效益,才能将本区域的物流环境整治的井井有条,更有效率。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物流产业的运转,进而影响到其最终的物流产业绩效。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外向关联。
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物流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体现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在相关性。然而,区域经济体的存在,客观上产生了区域经济体之间的物流产业活动,这种相关性对于物流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区域间的经济活动,体现在物流产业间,就表现为区域之间物流业务带来的资金流、商品流以及信息流的传递与运转。根据区域的相互依赖理论,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彼此紧密相连的。一方面,物流产业水平可以反映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外向关联特征,反映区域间的经济来往密切程度,体现区域间的依赖和贡献度;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必定会加快当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经济要发展,生产、流通市场是发展的基石,区域间的经济依靠水平加大,必定利于物流产业的集聚以及复合性发展。
三、当前各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上述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向关联与外向关联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发展地区经济必须重视对于地方物流产业的培育与引导,也需要能够明确各区域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现状。当前经济环境下,物流产业在各区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创造的GDP占据总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重视各区域中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物流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差。
物流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集聚型产业,需要产业间的集聚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但是从当前我国各重点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来看,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都是不高的,只是建立在简单的运输对接、仓储聚集、共同包装、互助配送基础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有机统一。而且这其中又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体,虽然物流要素都已分割在各部门、各领域,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一系列物流活动还主要是依靠本企业内部来实施,没有具体的分工细化,没有高度的专业化操作,必定加剧内部实施的运转成本。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的10%不到,而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约为40%,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20%,在荚国和欧洲这个数字分别为5%和10%。因此,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成本明显处于较高的不经济水平。
除此之外,中小物流企业形式上的集聚不能达到规模上的效益共享、成本共担,而且大量中小物流企业的存在,使得区域内物流产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水平较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难以脱身于物流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不能将更多的资金、时间、技术、人才应用于本区域或区域间物流服务的建设上,只有少数的大型物流企业有些这些方面的成绩,但效果也不十分明显,因为物流产业最终还是要面对具体的消费群体,这样的复杂流程和过长的服务产业链,难以保证服务水平的高质量。
(二)地区差异较大,第三方物流水平层次不齐。
据统计,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长,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占比相比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不仅如此,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呈现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更减缓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普及性。
1、东西部差距逐步加大。由于历史及地区分布的原因,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由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生关联性,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水平差距也有拉大的趋势。这样的经济背景,便产生了物流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尤其表现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方面。东部的物流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中西部,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密集程度及实施效率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开始向专业化的细分工过渡。而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第三方物流带来的产值比重仍旧较低,更多的是以物流企业自身为基础的产值创造,这样相比于东部,第三方物流的水平差距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
2、各区域内部差距显著。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依靠较深,必须是足够规模基础上才能产生的专业性分工。在这方面,尽管东、中、西部差距加大,但就某个区域内部而言,存在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比如东部地区的沪宁杭经济区,第三方物流水平居于全国最优。而位于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的淮海经济区的第三方物流水平则相形见绌,无论是绝对额还是所占份额,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呈逐步加大之势。
(三)区域性物流信息系统缺失,宏观调控能力不强。
物流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除去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只剩下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物流业的灵魂,单一的物流企业很难具有用现代物流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但是区域性的物流产业便可以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来进行运作。但正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也产生了对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差异,较为发达或者成熟的区域经济体,能够建设成物流信息系统,但在全国来看还属于极少数。大部分区域体都没有专门对于物流信息的专业化建设平台,这也就决定了区域内部或者区域之间进行宏观调控把握物流产业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
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明确了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必须找到途径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物流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及催化作用,真正引导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发展的增长之路。
(一)壮大物流产业,形成区域集群效应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系,表明了物流产业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毫不犹豫的着力壮大物流产业,着力引导物流企业的集聚,向更有效率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国家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必须积极负责起来,制定更适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物流产业支持政策。如2010年3月5日,国家出台政策重点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这对于以后上海的物流市场将会产生极为远大的影响,会使得上海的物流集聚程度迈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相比于年产值占荷兰GDP的12%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物流业务占GDP的8%的新加坡都有较大的差距。只有建设物流产业的目标,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还必须考虑到产业集群的角度,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产业集群缺一不可,国家应着力推进区域内部的物流产业集群,体现出本区域的集群优势,在此基础上,区域间的跨区域产业集群也必须得到重视,这是增强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二)因地制宜,促进第三方物流集约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物流逐步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这与生产、流通环节中物流的业务整合起来就构成了当下的物流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差异。明确了差异和区域特点,必须因地制宜的开发物流产业,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区域体,集中主要业务力量发展集约化的第三方物流,就要积极引导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向集约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通过提高物流产业内的专业化水平,降低物流产业的成本,提高所获得的最大收益。要想更好的达到效果,必须积极创新制度方式,放开市场管制,促进市场竞争,这样能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天然优势,淘汰掉不适宜生存的粗放型物流企业。而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必须依托本区域特点,重点建设物流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不可过度要求第三方物流的集聚,而应该先把本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进而更好的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最终来促进日益发展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向集约化发展。
(三)建立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流通。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大特征就是现代物流信息的建设,谁拥有信息,谁就能在物流活动中拥有优势,信息系统越完善越全面,物流供给的水平就会越高[5]。区域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调控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物流信息,能够加快区域的物流信息更新速度,更好的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各主体区域必须明确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从宏观整体角度加以把握。各区域积极设立本区域内部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的流通,提高物流信息的利用效率。一方面,中国物流协会可以组织各区域的物流企业办理会员业务,引导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信息流通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各物流企业能够更公平更有效的参与到本区域物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以便为本企业的经济效益、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最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各区域经济体都必须转变物流信息观念,明确物流信息建设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各物流企业也必须注重对本企业信息系统人员的管理培训,促使企业形成物流信息系统调控下的有效运转体系,最大化的利于企业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有望。现代物流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7-9.
2、栾贵勤。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59-623、沈强。吴江。重庆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2):12-13.
虽然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保定市新能源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1.1产业结构不合理,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从保定市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这就导致了保定市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以重化工产业为主,限制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保定市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加速阶段,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
1.2能源结构不合理,新能源所占比重相对较低
保定市新能源资源本身较少,长期以来,经济消耗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在保定整个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了76%。这种能源结构使得能源需求与能源约束的矛盾日益严重。
1.3资金和技术障碍使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与其他各行业不同的是,新能源行业十分倚重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其自身竞争力往往难以承受市场考验,而经济压力又让政府补贴不可能长久地进行下去。有经济学家对其抨击称,“现在新能源企业没有一个可以不靠补贴生存,这样的行业要想成为主流是不可能的。”此外,为了使用新能源,汽车、供暖、电力设备等都需要改造。从保定市的实际情况来看,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多数是靠政府投入,风险投资严重不足;新能源产业的起步发展一般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在获得银行贷款和融资时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另外,目前保定高新区新能源企业数目不少,但持续创新的能力并不是很强。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产业整体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2保定市新能源发展对策建议
2.1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京津冀经济圈”的地理优势下,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虽然初见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符合河北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和重点建设条件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可优先列入相关计划,享受既定优惠政策。
2.2加强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一条龙
发展新能源产业必须以核心技术为支撑,加大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要在研发环节占领高端核心技术,实现产学研一条龙。形成以新能源企业为主体的高水平研发体系,建立自主创新高地。
2.3培育龙头企业集团,全面带动新能源行业发展
关键词:经济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发展 产业收缩
经济周期概念
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描述长期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多少带有一定规律性的上升和下降构成的经济过程,一般反映在GDP。20世纪中叶,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伯恩斯和米歇尔(Burns and Michell)对经济周期的定义为:“经济周期是在主要通过商业公司运作的国家中见到的一种总量行为波动,接着就是类似的一般性衰退、收缩和消失于下一个周期扩张阶段的复苏构成;这种序列重复发生但不简单循环;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1年以上到10年或12年不等;他们不能被分成振幅与其相近、性质相似的更短周期。”传统上通常将经济周期类型划分如下: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s)。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了持续时间为2-4年的短周期。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s)。法国的朱格拉通认为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和就业的波动。提出了与投资品生命期相对应的持续时间为7-11年的中波周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资本折旧与更新速度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中波周期的持续时间大约缩短到了5-7年。库兹涅茨周期(Kuznets Cycles)。俄裔美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平均存在时间为15-25年的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v Cycles)。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根据美、英、法100多年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对外贸易和煤炭产量与消费量等的变动,提出了持续时间为40-60年的长波周期。
根据经济学家们关于经济周期起源的分析,以及这些理论与当前现实的相关性,把主要的周期理论如:消费(需求)不足危机理论,货币周期理论, 创新周期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性经济周期理论。
的经济危机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指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理论矛盾性所造成,这是西方经济学家回避的问题。在繁荣期时,达到充分就业,生产单位每天生产越来越多的货品,经济增长,当然工资的增长亦不例外。但生产商为了维持利润引进机器代替人力资本,女性与童工进入劳务市场,固定资本投资过度,使供应超过需求,以致存货堆积,工厂只有减少生产、辞退工人、工会被迫定立减薪协议等。利润方面,它是受主观压力与客观压力所影响。主观压力是“生产力远超于购买力”,而客观压力是指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此矛盾是抗拒资本主义的根源。换句话说,主观压力是对生产资料的争夺战。这些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关系矛盾。阶级斗争是引起经济周期的基本因素之一。资本家要控制工人就一定要先压迫他们,一旦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因此,资本主义是一个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永久性斗争。
顾德云(Goodwin)根据传统观点建立了非直线阶级斗争模型(non-linear class struggle model)。顾德云把两个收入阶级分为工人与资本家,产出(Y)被分为工资(wL)与总利润(P),所以P=Y-wL。因此,wL/Y是工资部分而P/Y是利润部分,而wL/Y+P/Y=1。假设λ=Y/L,工资部分可改写为w/λ而利润部分可以改写为1-w/λ。由卡列茨基理论所得可以假设资本家储蓄所有收入,而工人则花光所有收入,因此,储蓄S=P=(1-w/λ)Y。如所有储蓄都投资,则dK/dt=S=(1-w/λ)Y,而资本的增长率则是gK=(dK/dt)/K=(1-w/λ)(Y/K)。假如工资是零,就业会无限地增加。就业率是基于工资的多少而定。这是所谓的饵诱觅食(predator-prey),就业是饵而工资是觅食;如果饵(就业)消失,觅食(工资)亦会消失,如果觅食消失,则饵会无限增长。这是很直观的资本家与劳动者对立的观点。在现实世界里,工资低并不能保证全民就业。但在经济周期,削减工资是可以确保暂时不裁员是可行的,但并不能保证长远不裁员。职工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决定在工种与工作的基础上。
西方经济学家所研究的经济周期理论与解决的方法只是延长或降低了经济周期对国民的影响,但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理论矛盾。
长周期理论与产业发展
根据康德拉耶夫和熊彼特的观点,从1787年到1920年,世界经济可以分为2.5个大的周期,其中最后一个是第三个周期的前半部分。因此,可将1920年之后的世界经济再继续划分下去,也可划分出2.5个大周期,这样整个世界经济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五个大周期。从这五个周期的发展,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发展在世界经济大周期中的作用。当然,康德拉耶夫和熊彼特是没可能预见新经济为首的科技-传媒-通讯的所谓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munication)产业革命。NBER不记录长周期,因为部分经济学家,并不相信长周期的出现。无论如何,以下四个长周期被分别确定,其确定方法是四阶段,即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以下日期与名称是按库兹涅茨(1942年)划分:产业革命周期(1787-1842年),资产阶级周期(1843-1897年),新商业周期(1898-1950年),第四个大周期(1950-2010年)。
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周期是最短的一个大周期。特别在70-80年代,西方产业结构有了重大的变化,一是石油危机,二是科技革命。周期中对经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民航及航空业。这个大周期以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危机为分界线,但是它己经不再有以往三次大周期中那么多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发展强劲有力与发展缓慢成了现在的描述用语。第四个大周期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的民航及航空航天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主导产业群。但是到了70年代中期,这种高速发展随着发达国家民航市场瓜分完毕而告一段落。能源危机促成了总体衰退期的形成。从1990年左右刚刚开始的周期展示了新经济(new economy)与金融产业对全球的影响。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进入了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主要动力的新经济高速增长时代。
世界经济大周期的形成是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与处于转换阶段交互更替形成的。同时,在这些经济周期的形成过程中,产业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按自己的规律进行主导产业群的转换,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进行的规则而有序,使各大周期的长度基本一致。金融产业的不健全,国家与跨国企业(MNC)的过度借外债,引发了区域性的金融危机。1997年7月泰铢贬值而发生前所未有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隔几年,东南亚经济还未完全复苏。这次经济震荡并非只是周期性的,而是在金融系统与货币上失控。东南亚是属于高储蓄,高投资,正增长与可接受通帐的地区,自1980年代后,快速增长与快速资产增值,特别是股票与房产价格。
亚洲金融危机自1997年开始,按朱格拉周期的划分,最迟会在2010年前完结。
产业生命周期与产业发展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即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企业,尤其是产品,其生命周期,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对某单个产业而言,从本质上看它无非是一些具有某种相同生产技术或产品特性的企业的集合。因此,可以说该产业存在的基础是这些企业及其产品。在产品的整修生命周期中,其销售额和利润额的变化表现为U型曲线。对于单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我们可以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来描述,如图1所示。
既然某一产业是以其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基础的,可以借用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方法,同样把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主要依据是按照该产业在全部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化而进行的。相对于产品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具有以下特征:缓升慢降:一个产业往往集中了众多相似的产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生命周期是所有这些众多相似产品各自生命周期的叠加,但各产品生命周期存在相位差异,加上分散化的影响,故反映其生命周期变化的曲线比单个产品的生合周期曲线会显得更加平缓而漫长。衰而不亡:一个产业进入衰退期,意味着该产业在整个产业系统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对该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不会完全消失。起死回生:有些产业虽已进入了衰退期,但由于技术进步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再次显示出成长期甚至成熟期的一些特征。因此,有经济学家提出,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
主导产业群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
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主导产业看作是正处于成长期阶段的产业。1960年,罗斯托发表了《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是指一种产业革命。从经济角度讲,起飞意味着工业化的开始或经济发展的开端,是一国经济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判断经济是否起飞的主要标志,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程度;而起飞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一国开始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产业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一组可以相互补给,竞争,与相互依赖的产业,某目标是为某一区域透过出口产品与服务从而创造财富。产业群与古典工业划分的定义有明显的分别,其原因在于它代表了整个价值链,例如;产品,供应服务,专业基建等。产业群是串联起产品与服务的流动,这流动比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更强,而相关性产业将在某区域上集中。主导产业都全倾向在某区域集中而形成产业群。这些地区集中在产业的未来成功是很有关系的,如:经济规模本地化。在某区域集中后,容易吸引有关人材与培训人材(pool of specialized labour),这确保了人材在某区域里只有增加而不会减少或流失到其他产业上,加强某产业整体上对招聘与保留人材。产业专业化(industry specific)将会出现,因为某些基本建设会在某地区上出现,所有有关产业都可共用。专业化知识(specialized knowledge interactions)的交流将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与生产方法等。社区经济。城乡小镇一切配套设施将会在政府支持下形成。
主导产业群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自于社会深藏(social embeddedness),单个产业是否有共同的系统,与经济价值观;地区性的靠近,如经济规模本地化,有专业职工,非贸易的投入与知识交换;经济串联如共同顾客,供应商,人材,基建,等。现在西方国家,确实有不少的成功产业群例子。举例,墨西哥的造鞋业产业群是相对本地化而经济效率低,反之,矽谷的电脑产业群却是全球性而经济效率高。产业群可发挥产业的优势,使整个产业的利益,技术,人材流动的竞争力增强,无论在区域竞争或世界竞争都比较处于有利位置,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衰退产业与经济衰退周期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将衰退产业定义为“在持续的一段时间里产品的销售量绝对下降的产业。”产业衰退的特征是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其原因包括出现了新兴替代产业、技术创新停滞、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政策与制度的限制,以及人口变化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衰退产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经济可持续出现断层。当大量产业出现衰退时,势必从根本上影响经济增长。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当某一产业出现衰退时,整个地区将被迫进行产业调整,将使这些地区陷入长期的困境之中。造成失业问题,危害社会福利。衰退产业必然分离出大量的多余劳动力,增加失业者。另一方面,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不符合新兴产业的需求,再就业困难。危害企业生存。产业是企业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产业的兴衰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
衰退产业是经济发展新陈代谢的一种机制。衰退产业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不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了对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就连一向奉行不干预政策的美国政府也很关注衰退产业的调整问题,而且衰退产业历来是国际贸易中各国的主要保护对象,发达国家对于本国已失去竞争优势的衰退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钢铁业、农业等实施各种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
产业发展与经济周期的相互影响
产业发展实质上是国民经济中不同产业相对重要程度的改变,在4.3提出的主导产业群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在经济处于产业结构稳定期,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因技术和市场优势,具有快速扩张的能力,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吸引大量资金和劳动力。转换期在产业经济与经济周期里的关系很值得留意,判断产值(或GDP)能否继续增长,前提是必须确定该主导产业群是否能为未来提供一定的经济增长。否则,转换期后,产值就会持续下降。对此可以参考香港的实例,当香港经济从上世纪50到60年代以制造事业为主要支撑经济的产业,到上世纪70到80年代转为服务为主要主导产业,从8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以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显而易见,每个经济的成长与衰退期必须是受主导性产业的主宰。上世纪末,美国的资讯科技产业亦支持了90年代的经济增长。
以上产业群的增长与衰退,假定对外环境没有改变,可以运用内在性经济周期理论去解释周期现象,假定产业处于上升阶段,资本家投入一个单位的资本(I),必然会得到比较理想的回报,在这情况下资本家很乐意投资或借贷投资,这时出现的情况是增加投资,减低储蓄(S)。如表1,X点与Z点是交叉点,亦是均衡点,I>S时,增加投资将有增加国民收入(Y)。Y点并非是均衡点,相反,Y点是不稳定的,由于S>I,所以Y点存在压力推向X与Z。卡列茨基亦有差不多的看法,但出发点并不在储备而在于投资决策。假设国民收入曲线为Y(t)=f[D(t-1)],而投资决策曲线为D(t)=Φ[sY(t),K(1)],随着投资决策的改变,而使国民收入变动,出现经济周期,如图2所示。
当某主导产业群到达一个中成熟期或已经到达衰退期,资本家会把资金抽离该国,或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衰退便会出现。并等候下一个新主导产业的来临。
主导产业群的发展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整个经济提供了强劲动力,出现经济增长期。同时,这个产业占用了大量资金、劳动力、资源,从而抑制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包括新主导产业群。但是原主导产业群的发展是总有限度的,一旦市场达到或接近饱和,原主导产业群庞大的生产力就面临着产品积压的问题,出现盈利下降,投资进入将减少或停止。同时,新主导产业群的发展由扩张期进入了繁荣期,产业结构的发展就逐渐由平稳发展期进入到转换期。由于原主导产业群对其它产业的贡献下降,而新主导产业群的力量还很薄弱,整个经济出现总体衰退。产业经济学对经济周期的理解有独特的理论。西方经济学流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忽略了支持国家经济是产业,而产业是实质有形体的单个企业组合而成。产业在于主导或支柱位置,投资者为追求利润而增加投资,国家给予政策扶持,设立产业群,加大区域经济,出口竞争等。主导与支柱产业蓬来,增加劳动力,降低失业率,维持消费带动其他产业,这才是经济周期与产业经济的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胡永刚.《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陈乐一.“西方传统经济周期理论评述”.《财经问题研究》,1996(2)
关键词:林下经济产业;生态林业;思茅区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37-03
1 引言
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意义上林业生产的,参与式林农复合式经营方式,在保护林业资源、增加林农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及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综合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林下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采脂、生态庄园等内容,当前思茅区林下养殖和林下种植已取得一定成果。该区已经形成了以林业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能够充分发挥林地综合效益,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的互兴互赢。
2 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利条件
2.1 资源条件
(1)思茅区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占总面积87.65%,加上思茅区在地形地貌、森林类型、土壤种类复杂多样的特点,并以其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林下资源。
(2)思茅区林下资源主要分为森林食用植物和森林药材等。森林食用药材有食用菌类,天然绿色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的食用菌还有治疗癌症和多种疾病的药理作用;森林果蔬,包括可食用的野果和野菜,营养丰富,无污染,易栽培;淀粉用植物,其是轻工、食品和医药工业上能制造淀粉的植物;野生调味用植物,其叶、花、果可以提取食用的调味品;饮料植物,果实、根、茎、花、叶等植物器官中有一种或多种可作为原料加工成饮料的植物,比如普洱茶;观赏植物,具有庭园或风景区绿化美化和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等。森林药材包括传统中医药用植物和民族民间药用植物两类,其主要栽培种植的有滇重楼、石斛、白芨等。因此,思茅区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极有利于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
2.2 技术条件
经过多年的研究,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在保护扩繁、开发利用林下资源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有所突破,并获得了一批专利、技术和成果,并且一定规模化加工企业也由此形成,进而拥有带有该区域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
2.3 深厚经验积累
这么多年来,思茅区的广大林农群众和林业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中,对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好林下经济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成功案例,并且在林下采脂、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生态庄园方面成功经验的积累非常丰富,由此为推动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2.4 广泛群众基础
在思茅区林下经济还未进行林改之前,广大林农就具备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识与传统,并且还有一定基础。而林改之后,产权明确,责任到户,家庭承包观念突出,进而充分调动了林农发展林下经济产业、靠山致富的积极性。随着林下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已成为提高该区域人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3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潜力
3.1 林下药材
一方面,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人民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各国已将天然药物作为其新药开发主要方向。在世界中药市场上,中国的中药产品重点以中成药、植物提取物、中药材为主,而中药材独占70%。一般而言,80%中药材都是来自于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资源。随着制药企业和加工技术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扩大,已经存在许多种类的药材仅仅依靠野生资源是难以满足需求,从而产生极大的供需矛盾。并且其中一些药用植物,其生长量远远跟不上消耗量的步伐,因而导致珍贵森林药材资源面临巨大的枯竭危机。而思茅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森林药材资源,若是在林下药材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思茅区便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国家在大力推进新医改、基本药物定点生产、社区医疗以及新农合等,此举措将极大促进中国药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并且全球对纯天然的理念促使传统药物和植物药的市场份额大增。因此,思茅区应当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抓住此次市场扩大的机遇,将林下药材发展与“云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充分发挥林下药材发展潜力。
3.2 林下香料
一方面,随着近2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香精香料贸易销售量在不断增长。纵观全球,最近几年香精香料工业的增速均比其他工业的平均发展速度要高。根相关统计,香料在全球的需求量以每年5.4%的速度在增长。而中国的天然香料大多还止步于工业香料的提炼和提供原料上,并未有深层度开发,因而目前市场处于亟待提高的时期。另一方面,云南拥有全国香料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其中能够开发利用的大约百余种,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利用的有40多种,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世界顶级化妆品的原材料来自云南省的大部分香料,并且还用于奶制品、日化、点心、护肤品、软饮料等中低端产品中,并且伴随着人们对异国芳香疗法和天然芳香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从而带动了精油和香料需求量的增长。因此,当前香料香精市场不但发展健康,而且有着巨大潜力,思茅区应当看到这一市场机遇,利用自身的林下资源优势,发展香料工业。
3.3 森林蔬菜
随着人们对森林蔬菜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各种森林蔬菜已进入市场并逐步成为人民“菜篮子”中新的内容。森林蔬菜作为一种“药食用源植物”,被美称为“健康食品”、“天然野味”,畅销于国际市场,香港、东南亚、西欧、韩国以及日本等国为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每年都在中国进口大量野菜制品,森林蔬菜成为当前流行的健康食品之一。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国内外市场日渐活跃起来,日本及欧洲各国等都在大力进行商品化生产,开发森林蔬菜市场;而国内一些省区也相继成立了一批森林蔬菜加工企业,并且其产品在市场上也保持了持续旺销的势头,其系列产品不仅成为酒楼、宾馆以及饭店中的珍品,同时也逐渐上了百姓的餐桌,成为节日宴席、招待宾朋的美味佳肴。近年来,云南各地市场上相继上市了一批人工栽培或是野生的森林蔬菜,并且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数量种类也在不断增多,极为受到大众欢迎。因此,森林蔬菜的市场潜力巨大,思茅区应当凭借其丰富的森林食用植物,比如野生食用菌、森林果蔬等,加快这方面的发展步伐。
3.4 林下养殖
野生动物一般是比较稀有的,经营优势很大。通常说来,物以稀为贵,就野鸡与家鸡来说,野鸡能够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卖到80元/kg,而生态土鸡则只有45元/kg。另外,林下养殖成本不高,林下饲养不仅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而且其野外自由觅食、运动,同样也促进了其抵抗能力增加,降低了动物疫病的发病率。如今,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升,包括鹿茸胶囊、鹿茸酒以及鹿血酒等的人工梅花鹿系列产品,包括加工野猪、鸵鸟、大雁、销售野鸡等的肉食产品,包括猕猴、孔雀等观赏性的观赏型野生动物,越发受到社会的喜爱和重视。尤其是在那些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大中型城市,人们对人工养殖野生动物方面的的消费不断提高。根据相关机构的市场调查表明,全国年需求野兔2000万只,但实际供应量仅为200万只;全国年需求人工养殖的孔雀500万只,实际供应量仅为35万只;全国生猪销量达6.8亿头,其中野猪供应量仅占50万头;山鸡市场需求量高达5000万只,而实际供应仅800万只,出现巨大的供需缺口。而思茅区处在具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生物资源种类相当丰富,考虑到市场经济发展带来林下养殖的兴盛,思茅区要加大林下养殖的开拓力度。
3.5 生态农庄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大了对无公害、绿色的以及有机的农产品需求量,并且其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数倍的价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与此同时,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也为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商机。当前,城乡居民在旅游方面的支出已占据了全年总支出的1/5~1/4。城市人对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已然成为一股潮流。每逢双休日、节假日,大量城市人争相涌向山庄、农村玩农家乐,体味亲自采摘蔬菜、水果的乐趣,并吃山珍野味、尝农家菜、休闲度假等。因此,建设生态休闲农庄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潜力巨大。而思茅区各种资源都非常丰富,能够满足生态农庄所需的各种条件,加上当前生态农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因而思茅区可将此列入发展规划。
4 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效益评价
4.1 民生林业效益
4.1.1 解决充分就业问题
(1)一方面,由于发展林下采脂、养殖、种植和森林旅游等产业和传统农林业具有技能相通的特点,并且在相关的信息服务、物流、交通运输以及产品加工等产业方面的要求不高,因而就业门槛较低,从而可以直接增加林农的就业机会,从而解决就业问题。
(2)另一方面,林下经济作为一种综合管理型经济,关系到农业、林业、工商、科技、畜牧业以及科技等各个相关部门,所需专业技术多达几十种,需要众多农民的支持与参与,进而间接性拓宽就业渠道,有利于该区域充分就业的实现。
4.1.2 增加林农收入
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可将林下采集、养殖、种植和森林旅游等产业所具备见效快、投资周期短的特点充分利用,进而更深层次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而且,林农不但能够从“示范基地”建设产品的市场销售过程中获得直接收益,而且还可以借助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中获取更为有效的经济收入。因而发展林业经济产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式。
4.1.3 拓宽扶贫渠道
扶持帮困贫困人口,特别是那些偏远山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影响着国家发展、人民生活以及社会稳定。山区林地资源极为丰富,而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前的林地、林木资源,从而实现农、林、牧各产业资源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共享以及循环相生的新模式,进而拓宽林农持续增收新渠道以及探索出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4.1.4 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通过不断探索和推广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建设模式,有助于培养更多培育经验、科技知识相对丰富的林农,从而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安全可靠的无公害产品,进而满足市场的需要。
4.1.5 带动综合产业发展
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建设,不但可以更大程度释放出林业经济产业的潜力,并且能够改善传统产业结构,进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带动相关信息服务、物流、交通运输以及产品加工等多种综合产业的发展。
4.2 生态林业效益
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建设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在通过充分利用林业资源进而创造经济、社会价值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利用生态循环系统,做到以工富林、以农哺林、以林济工以及以林养农。与此同时,林业资源是可循环利用、可再生的资源,因而其生态林业效益和民生林业效益也将达到高度统一。
4.3 综合评价
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建设模式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也是典型的协调森林保护与发展经济非常有效的复合型经营模式。该种“不砍树也致富”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实现林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还能够给广大林农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由此不但解决了林农和林区职工经济收入问题,而且有效提升了林业的综合效益,进而解决林地经济效益缓慢、林木生长周期长以及种植结构单一问题,可以有效降低林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并且其还是促进林农增收、促进生态和谐以及发展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思茅区初步形成了以林业为支撑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发展林下经济结合好林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最大程度发挥林地综合效益,从而推动林下经济在促进林农增收,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林r开辟了一条致富道路。通过发展集体林区经济和国有林区经济,有效增加了林农收入、大幅提高农村就业率,进一步解决区域扶贫和“三农”问题,对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安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语
思茅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有力条件非常多,并且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良好,因此其可以综合借助当地的林下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经验优势、群众基础优势等来发展自身产业经济,并且可以将林下经济产业作为当前思茅区经济发展的重点。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林业发展模式,在思茅区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精细化研究,而且要加强林下经济和地域差异的研究,并且在推广应用中,更应当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综合效益评价,选择最优模式。
参考文献:
[1]潘忠虎.林下经济发展分析与评价初探:以福建省长汀县和邵武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7).
[2]夏泰英.黄河三角洲地区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以广饶县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2013(4).
[3]廖远宁.思茅区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J].绿色科技,2015(11).
[4]王 猛.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2014(11).
[5]张瑾瑾.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下产业的经济支撑作用评价与对策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15(11).
[6]陈满玉.福建省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林药产业的实证[J].福建农林大学,2013(9).
[7]钱宇航.生态经济学视域下的林下经济研究[J].绿色科技,2015(8):313~314.
关键词:旅游产业;经济增长;单位根;协整理论;因果检验
一、引言纵观世界各地旅游发展历史,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国家发展战略取向不同,旅游产业具有不同的演进发展路径。从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基本上可以把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归结为两种:一种是经济增长促进旅游发展(EconomyPromotingTourism)模式,简称EPT模式,即通过经济增长来带动和促进国家(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一种是旅游发展拉动经济增长(TourismPromotingEconomy)模式,简称TPE模式,即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拉动和促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模式。就中国的情况而言,目前理论界对EPT和TPE两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尚存较多的争议,而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拉动作用突出的旅游产业日益成为重庆市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而科学地认识旅游产业在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0年,重庆市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1.54%;旅游总收入917.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52%;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GDP)的11.76%。与直辖之初的1997年相比,13年来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数量、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比重分别增长8.62倍、l2.49倍和6.97个百分点。其中,重庆市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37.0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O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74%和30.9%。与直辖之初的1997年相比,13年来全市入境游客数量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长5.25倍、6.66倍。由此可见,研究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一个极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二、文献综述
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始终未能达成共识。Chi.okOh[】(脚’于韩国的实证研究明确表明,韩国的旅游业发展与以GDP为代表的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二者时间序列数据的Granger因果检验则表明,在短期内经济发展导致了旅游消费的增长。周路[3的研究表明,四川省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正向均衡关系,也具有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四川省国民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旅游收入总量增加0.58个百分点,入境旅游收入增加0.13个百分点。刘其君¨](的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并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两者间存在的动态均衡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江苏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两者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邓祖涛、陆玉麒J(-97)对湖北省旅游收入及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湖北省经济增长与旅游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湖北省经济增长对旅游业的正向作用明显强于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反向影响。
三、变量选择说明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一)变量选择及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重庆旅游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7年直辖以前,重庆旅游业发展经历了“接待型起步”和“事业型管理”两个阶段。自1997年重庆设立为中央直辖市,重庆市旅游业发展逐渐步人产业化推进阶段。在直辖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市一地”(指原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并入重庆、三峡工程全面建设和百万库区移民搬迁等重大事件背景下,新重庆的行政区划范围、城市地位和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定位等均发生重大变化,给重庆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采用1997—2010年共l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重庆市旅游局和重庆统计局联合的《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以此来突显相关政策下的重庆市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变量的选择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这里主要有三个变量:一是国内旅游总收入(TR),衡量国内旅游发展的水平;二是入境旅游收入(IR),衡量入境旅游发展的水平;三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m’。通过对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并建立模型,说明TR和IR是如何影响GDP以及二者的影响差异。为了避免数据序列的剧烈变化,分别对三组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即:LNTR、LNIR、LNGDP,其相应的一阶差分序列记为DLNTR、DLNIR、DLNGDP。这样处理可以消除各个变量之间的异方差性,使变量的变化趋势线性化,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文章篇幅所限,1997—2010年重庆市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数据从略。
四、动态计量分析
为了直观地观察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笔者运用EVIEWS6.0软件绘制变量间的时序图和一阶差分序列图,可以看出:GDP、TR和IR的三组变量对数值LNGDP、LNTR和LNIR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特征非常相似,可以判断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趋势,即重庆市的GDP、TR、IR都表现出稳定快速的增长趋势。为了消除共同趋势的影响,对变量采取差分处理。一阶差分序列的变化特征表明,变量GDP和TR的一阶差分平稳性不高。因此,继续对变量进行二阶差分处理。二阶差分序列变化特征表明:变量的二阶差分具有平稳性,其可能是平稳序列,进而进行单位根检验。
(一)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所选的分析变量是宏观经济的变量,这种变量的时间序列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平稳的,随着时间的位移而持续增长,也就是说有一种长期趋势的特征。
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的ADF值与1%、5%和10%临界值的大小比较,LNGDP、LNTR在10%的置信水平上都接受原假设,可以认为是不平稳序列;而LNIR在1%的置信水平上同样接受原假设,为不平稳序列。LNGDP、LNTR的ADF检验值大于各自的临界值,说明他们的一阶差分序列是不平稳序列,需要进行二阶差分;而LNIR的一阶差分序列是一个平稳序列。LNGDP、LNTR的二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因此,接下来可以对三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二)各变量间的协整分析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LNIR为一阶单整变量,LNGDP、LNTR为二阶单整变量,他们之间应该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GDP、TR、IR之间应该存在一个长期的稳定关系,可以进行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本文运用EG检验法,EG检验是建立在两变量之间是同阶单整基础上的,如(1)式则用OLS法估计长期均衡方程(称为协回归方程):yl=+卢I+g2z+占。(1)将残差e。用作为均衡误差s的估计值,用ADF检验测定e的单整性。如果e。为平稳序列,则认为变量之间是(1,1)阶协整;如果e.为一阶单整,则认为变量为(2,1)阶协整。由于残差e。的均值为0,所以在对其进行ADF检验时,应该选择没有截距项的模型进行检验。现对e。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的表达形式为:LNGDP=4.399856+0.541809LNTR+0.198351}LNIRT(9.688225)(2.685068)(0.777850)R=0.929767DW=0.670440上述方程表明: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增加0.54个百分点,入境收入就会增加0.198个百分点。
由检验结果可知e.是平稳的,因此LNGDP、LNTR、LNIR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即重庆市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这样就可以建立LNGDP与LNTR和LNIR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ECM。
(三)EMC修正模型
D(LNIR)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现在去掉此序列,重新回归,ECM模型标准格式回归结果如下:LNGDP=0.612190}D(LNTR)一0.361554}ET(一1)T(4.239910)(一2.119883)R2=0.532946DW=2.014152方程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反映了变量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检验结果表明:长期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的短期波动对其影响不显著,当经济变化超过均衡水平时,短期波动将促使其向均衡水平趋近,调整幅度为0.36%。同时,经济量受滞后1期的旅游总收入的影响,即重庆旅游总收入的增长有导致重庆经济增长趋势,其比例为61.22%。模型中R=0.532946,也就是说各变量的变化仅能解释经济变化的53.29%,说明影响重庆经济变化的因素是多种的,其他因素在模型中没有反映出来,如进出口贸易等。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来检验自然对数化以后的数据,以此考察重庆市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以及入境旅游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滞后长度为1和2的情况下,除了重庆市的旅游入境收入不是引起旅游总收入增长Granger原因之外,LNGDP和I_~TR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LNGDP和LNIR之间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说明经济增长对旅游总收入起到了刺激与推动作用,重庆市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在滞后长度为3的情况下,GDP和Tit之间仍然互为因果关系;在滞后长度为3和4的情况下,接受LNIR不是引起LNGDP原因的零假设,也接受LNIR不是引起LNGDP原因的零假设。同时,LNTR和LNIR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五、结论
协整检验表明: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旅游总收人增加0.54个百分点,入境收入增加0.198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增加1个百分点。
修正误差模型检验表明:在短期内当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将以0.532946的调整速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即是说,重庆市的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滞后长度为1和2的情况下,重庆市的经济增长与旅游总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之间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而,重庆市可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但是在滞后长度为3和4的情况下,入境旅游收入对重庆经济增长以及旅游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不大。
自1997年重庆市直辖以来,重庆市的旅游业发展有了明显提速,但与某些省份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要通过加大旅游业的宣传力度,创造更多吸引旅游者的条件来缩小差距。重庆旅游业的发展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同时经济增长也能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重庆入境旅游收入占国民经济收入的份额以及重庆旅游总收入的份额相对较小,重庆的旅游业还局限于国内旅游。加强旅游景区相关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与旅游接待水平、吸引外国游客入境旅游,成为重庆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首要任务。
一、体育产业内在研究与分析的意义
从体育的视角来看,体育产业是指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各种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其特点更多的体现在促进体育消费,为产业本身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拉动地区经济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体育产业的发展能侧面反映社会经济状况,体育产业在相对发达国家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甚至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的缩影和经济建设水平的反映。另一方面,经济越发达,体育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比重也越大,如美国的职业体育联盟、欧洲的洲际足球赛事都在各自的经济比重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传统思维对于体育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不够明确,在推动职业化的过程中没有将二者关系摆正,导致体育产业与经济脱节,对于产业结构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正视当今社会背景下的体育产业及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体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体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越明显,体现在经济方面的集体化优势就越突出,最终转变为对社会大众消费的引导上。它带来的不仅是外在的增长比例,更是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和对于一个经济体的深远影响。从产业关联的视角来看,体育产业本身与工业的联系更为紧密。推动和发展体育产业本身需要大量产品、器械作为保障,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本身需要与之相协调发展的体育场馆和比赛设施,体育产业与工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促进了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体育产业对第三产业的间接作用值得关注,它与拉动GDP增长关系密切。个人消费部分更多的是通过产业服务与个人需求进行可行性对接,构成了大环境下的体育性经济消费。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体育与经济的相互提升,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为体育产业迎来了与经济建设良好对接的契机。
三、发展内蒙古地区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一直存在的思想分歧
如何定位体育产业发展?特色体育产业要怎么建设?怎样能将体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融合等问题,一直是争论的重点。思想的不统一,导致没有一个稳定长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得地区体育产业难以高速运行。
(二)开发市场的力度不足
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层次改变,虽然对体育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主要集中在场地与器材上,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分布,缺少具有综合实力的体育品牌,有待进一步加深体育文化的深层改造。
(三)制度与管理问题
体育产业原有的管理很难适应自治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沿用过去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一种市场化的经济体系显然影响到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育产业的健康体系还没有形成,影响了自治区体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市场经济中“向管理要效益”的基本理念难以实现。
(四)信息化利用率低
自治区网络化建设相对落后,对信息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应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赛事转播率低。虽然诸多草原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认同,如夏季那达慕、冬季滑雪节,但可以同步转播的报道几乎没有。信息化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体育产业的合作和宣传,更谈不上资源共享、相互补缺等问题。
(五)体育产业与经济互动效应没有形成
体育产业带来的经济效应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将两部分片面分开发展,没有体现出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未能主动参与项目的发展与建设,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产业切入点,为整个地区产业形成规模打下基础。
四、经济效益提升体育产业发展分析
较为稳定的经济市场实力,给内蒙古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巨大优势,自治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必定要建立在长期的、总体的经济发展中,统筹优化才能更好发挥其作用。
(一)长远考虑体育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
准确把握体育产业与内蒙古经济的长远关系十分重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定伴随着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新的增长形势的培养往往要经过较长的过程。改变单一的体育产业增长形势,丰富体育文化产业中的比例成为要长期解决的问题。重视体育产业对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根据地区现状更好的拉动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与自治区特色旅游业、民族体育服饰制造业等合理结合,相互促进,带动整个经济的相互提升。
(二)进一步加大体育基础建设力度
细致、深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体育产业的有效方法,体育人口的不断增大又会反作用于体育产业本身,使其真正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各盟市体育场馆均已完工,较高的建设标准符合当前形势的要求,为今后各种赛事活动的举行打下了稳固基础。
(三)逐步完善体育产业
完善的体育市场体系,是保证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产业的不断发展都应建立在市场体系中,体育产业市场涉及很多分支行业,关系到宏观的产业市场。加强规范化运作,逐步改善、健全相关的各类分支,以期形成完备的市场,使得体育产业本身可以快速、稳定提升,获得经济效益,从而促进自治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兴产业;全球气候;温室效应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11-02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反常变化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注重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指经济的发展不再完全依赖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模式,而是强调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引入,从而导致了全世界范围的能源技术、经济产业结构乃至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一批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新兴产业。
1 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概述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其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2010年七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
低碳经济将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大国责任,重要的体现在减排与发展低碳产业方面。
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这个承诺,充分反映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作为能源消耗和生产大国,这一承诺无疑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敲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但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3 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任何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都要求有一种新兴的产业或者产业群为之作支撑,不然的话,这种模式将无法实践下去,它的发展将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求政府政策的支持。
低碳经济模式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煤、天然气、石油等碳基能源的消耗,同时要加强对碳中和、碳封存等技术的使用,极力倡导对风能、核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新兴绿色能源的利用。新兴产业必将朝着低碳甚至非碳消耗的方向发展。这种新兴产业必将大大降低碳的消耗,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人类生活对自然的破坏大大减弱。对于这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主要有:生物产业、太阳能产业、核能产业、风能产业、地热能产业、氢能产业等等。对于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着传统产业的挑战和阻扰,同时对传统产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不让经济出现较大的不利变化,必须引进国家的力量,强调国家的调控。国家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划,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做一些战略性的安排,保证新兴产业在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平稳的发展。
国家的政策主要从保护新兴产业平稳发展和避免传统产业遭受大的破坏两个方面入手,比如在制定第十二五规划时应该加入对新兴产业的规划,极力推出对新兴产业的优惠、扶助政策。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新能源行业的振兴规划。规划将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能源行业,包括创新能力,产业应用。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电、太阳能产业链,形成了产业的群体,比如,光伏电池从最前端的硅材料,到生产多晶硅的原料,到铸锭、切片,生产电池,到生产组件,到建立电站,有完整的产业群,通过政府宏观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导向下,我们的基础力量已经开始形成了。
3.2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的融合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改传统经济的模式,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低碳消耗,而这个要求是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纯粹的摈弃高碳能源而到达到这个要求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仅仅是消费角度考虑的,而没有顾及生产方面的因素。所以应该从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方面考虑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技术和生产力方面来说,低碳经济模式要求新兴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融合。生态生产力也叫绿色生产力,它是指社会经济生产力跟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复合,生态生产力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能量循环以及信息传递的过程。产业生产力则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改造世界的能力。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的融合是指人类自身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许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生态循环能力,而不应该无顾忌的发展经济、发展工业,而不注重自然和生态的发展。同时产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之间不能相互抵消,产业生产力应该遵循生态规律为生态服务。产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应该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历史上的产业生产力抵消了生态生产力,而是使得两个生产力共同作用。比如: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生产力计为x,生态生产力计为y,我们希望由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催生的这一场新兴产业革命能够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和值效应即(x+y),而不是差值效应(x-y)。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产业生产力向生态生产力融合。
3.3 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从工业发展史来看,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到现在的信息革命,对于以上产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的融合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英国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也加大了高碳能源的利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历史上的“雾都”伦敦就是工业所排出的大量废气所导致的。同样的,二十世纪的“电器革命”和二十一世纪的“信息革命”使人类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的同时也给自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量碳基燃料的消耗,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得全球气候发生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所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革命应该改变传统经济革命的作风,要朝着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进行。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新型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标准,它要求工业的发展跟生态的发展相协调,要求人类跟自然的和谐发展。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总之,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必将是未来各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我们必须通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大踏步向低碳经济迈进。
4 结语
总之,我国虽然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董浩.浅析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J].产业经济,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