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4:3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艺术感染力弱
大学生公益广告很多时候是为了广告而广告,内容缺乏信服力,说教意味浓重,广告语和宣传方式也没有感染力,很难达到公益宣传的效果。在公益广告中,没有商业广告中完美的构图、动人的广告语、甚至电影化的镜头语言,而是干涩的“喊口号”,缺乏艺术感染力是大学生公益广告的通病。
2.过于注重表现形式
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公益广告表现形式独特,这类广告要比纯文字形式的广告吸引力强也能使一部分人暂时将它记住,但是还是难以深入人的内心。比如城市公交广告,“选择了公交,就选择了城市的未来”,招贴中的广告画面由三个透明气泡构成,气泡中的影像分别是人与自行车、人与汽车、人与公交车,当受众在看这幅作品时会感觉是在看图说话,因为人们会对气泡中画面影像产生比较,虽然这幅画面形式感有所提升,但是该广告还是由于缺乏创意而不能快速准确的传达出“公交出行”的广告信息。
3.公益广告信息传达不明晰
目前,许多广告作品想说的太多,不惜将想要传达的信息全部塞给观众,最终导致广告的画面信息杂乱,主体信息不明晰,使受众感到看这样的广告就好似雾里看花,摸不清广告到底要表达什么内容。
二、公益广告的创意方法
1.内容创新
任何一则广告,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广告内容的主旨,应先确定向受众传达什么广告信息,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受众的群体特点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告内容的针对性更强,才能使受众对广告内容产生共鸣。因此,广告内容的主旨不能随意捏造,而是需要设计师对客观事务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分析并对受众的心理进行深入的洞察之后才能对主旨内容作出准确把握。从主题内容上来看大都是社会性题材,归纳起来,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环境保护现已成为全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如2013年1月中国多地连日雾霾天气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多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监测数据“爆表”,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北京、武汉、石家庄等多地的各大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以致口罩疯狂出售。这一现象表明人类最基本的享有新鲜空气的呼吸权正在遭到剥夺,所以环境保护题材的广告在设计时须以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为主旨进行创意。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发展,为子孙留下许多优良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美德可以促进社会新风尚的形成,从而使人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如:“尊老爱幼、诚信互助、忠义仁勇、清廉爱民、”等题材已成为公益广告宣传的主要内容,所以传统美德题材的广告在设计时须以引领人的道德回归为主旨进行创意。
2.艺术形式创新
公益广告要想快速传达广告意图,就需要将广告内容设计的简单易懂,如果在作品中再融入一些诙谐的元素,则会使广告画面简洁幽默。比如一则反腐倡廉大学生公益广告,内容是一个卡通形象的鱼,接受了其他鱼类的食物,结果越来越胖越来越胖;最后失去活动能力而悲伤死去。这则广告形象简洁诙谐,表达的主题内涵通俗易懂,富有哲理。真实性是信任感建立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提炼创意元素,因为脱离生活的创意必然平庸肤浅。正如“詹姆士•韦伯•扬所描述的:“广告人就如同乳牛一般,不放牧,就没有牛奶。”他强调了设计师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对于广告创意的重要性。优秀的广告创意均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实践证明,越是贴近社会群众生活的广告,其影响力就越强。因此,广告信息本身和作品所流露的感情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建立信任力求感化”的创意方法感动性强,能深深打动受众,但不能作为常用的广告创意手段,应根据广告主题与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酌情而定。
三、总结
关键词:公益广告;广告表现;创意方法
一、公益广告概述
现代广告奠基人克劳德•霍普金斯将广告定义为:“广告是将各种高度精练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事物和活动。”广告的内容涉及政治、文化、经济、环保、科技、公益等各个社会的领域。其中,公益广告是为公益事业、公益行动提供服务,他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对社会大众进行道德文明教育,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或社会风尚的非营利性广告。作为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它在推广有利于社会的道德观念、规范社会行为、弘扬新风正气、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公益广告的现状与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公益广告正在高速发展,但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不均衡,创意和创作水平层次较低。主要问题有:一是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小、艺术感染力弱;二是公益广告信息传达不明确;三是创意水平不高。
三、公益广告的创意原则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创意不是简单地观察和再现事物,而是将观察的事物进行选择、整理、思考和重新组合,形成全新的视觉形式。公益广告的创作不同于一般的广告,有其独特的创意原则:一是公益性原则。公益广告创意不以谋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利益性和非商业性;二是思想性原则。公益广告向社会公众推销的是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为倡导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理想信念提供有导向性的社会教育;三是贴近性原则。公益广告主题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其影响力具有普遍的社会性;四是情感性原则。公益广告要寓情与理,运用情感烘托的形式来表现广告信息,把思想意识融入广告作品之中,从而深刻的表达广告主题。
四、公益广告的创意方法
(一)公益广告的视觉语言符号广告所要表达的主旨信息最终需要通过视觉语言符号进行呈现,视觉语言符号是信息的载体,能够实现广告主和受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广告设计中主要有三大类: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色彩符号,它们按照一定的视觉流程方式把三种视觉语言符号进行整合,最终传达给受众。1.图形符号图形符号是广告设计的视觉语言之一,具有直观、简明、易懂的特征。图形符号的传递具有广泛性,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公益广告设计通过语言符号来传达思想,说明事实,表达主旨。在进行公益广告的创意时要根据受众的特点,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些社会大众熟知的、有代表性的图形符号来进行表现。2.文字符号在公益广告作品中,文字不仅仅具有信息传达的功能,而且更是一种高尚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由于公益广告是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对社会大众进行道德和文明教育,所以文字符号要简洁易懂、富有感染力强,引领人们的审美时尚的新视角。3.色彩符号色彩在广告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是公益广告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色彩的表现无限,潜藏着一种神秘的魔力,它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反应和变化,它的应用决定着广告设计表现的成败。色彩可以使人们产生特定的心理作用,如冷暖、轻重、强弱、华丽与朴素等,这些心理作用,可以强化广告中象征的宣传效果,好的广告正是利用色彩的情感象征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通过广告主体的色彩语言,借助色彩的魔力达到广告的宣传作用。(二)公益广告的表现手法1.直接展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它通过运用摄影、绘画等表现方式,将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元素直接地展示在公益广告设计中,来反映社会现象,呈现出视觉上的吸引力,给受众亲切、逼真、直观的感受。2.简洁诙谐在众多公益广告中,如何快速抓住受众的眼球并准确传达公益广告意图,简洁易懂的图形符号是重要的表现方法之一。如果在广告作品中再加之利用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运用饶有风趣的情节,造成一种充满情趣,耐人寻味的诙谐意境,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视觉诱导视觉诱导是广告设计中常用的创意设计手法,通过广告中视觉形象的诱导性将受众的视觉集中到某一点,这一点是广告创意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是广告的精髓。在公益广告中对这一特别的视觉元素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视角进行刻画,以更充分的表达主题。4.矛盾图形在广告设计中运用矛盾图形的主要目的是制作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空间混乱形式,引起广告受众的关注和思考,进而领会广告表达的主题。矛盾图形通常是利用受众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的平面上运用三维的平面表现形式表现出来的立体形态。5.图底反转图底反转就是“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图底反转图形因其言简意赅、虚实互换、相生共用等艺术特征而在现代广告设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底反转打破了常规的视觉流程,它的使用创造出全新的视觉形象,使图形在简洁的构图中给人视觉的冲击,迅速有效地传达广告设计意图的目的。6.图形断置图形断置就是把一个完整的物体通过切割、折断、分离等加工手段后再重新进行整合,从而形成新的视觉形象,以传达某种特定意义的信息,突破原有的图形秩序,显现出强劲的视觉张力,进而获得意义的延伸和拓展。当人们看到常见的完整物体被切断裂撕时,任何异样和变化都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关注,这一表现方法经常用于公益广告设计中,达到不凡的视觉吸引力效果。(三)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情感是设计师的创意和受众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的纽带。公益广告的目的是引起受众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营造文明氛围,引领社会风尚。要达到这个目的,在进行公益广告的创作中,需要深度挖掘打动人心的情感因素,追求个体与社会受众思想沟通、情感交流,自然就会使社会受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1.真实感化优秀的公益广告创意均源于现实生活,高于现实生活。越是贴近社会群众生活的,越是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的公益广告,其社会反响力就越大。要想做好社会生活题材的公益广告,就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挖掘新视角,提炼创意新元素。只有具备真实可信的广告信息和感情诉求的广告作品,才能打动社会民众,达到公益宣传的目的。2.思维转换公益广告设计要想加大对社会民众的教育力度,加强人性的道德回归程度,在进行广告创意时可以尝试“换位思考”的方法,将人和广告中表达的客体事物进行对换,使广告受众看到画面后引发换位思考,起到感同身受的效果,以此来加大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实现公益广告的目的。3.设置悬念一般人们会对疑惑不解和不同寻常的事物充满好奇,在公益广告设计中通过悬念故弄玄虚,布下疑阵,激起广告受众的好奇心,开启积极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领会广告设计主旨的强烈愿望。随后直观地通过广告文字符号点明公益广告的主题,解除受众悬念,留下不同寻常的视觉印象。4.出奇制胜在广告创意中,我们可以将自然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画面中进行真实的呈现,以营造出奇特而震撼的视觉感受。但这种创意手法在设计时需要与广告主题紧密结合,需要做到创意奇特但又看似合乎情理,这样才会达到震撼受众的效果。
五、结论
优秀的公益广告作品不仅能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程度,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呼唤人性的道德回归。设计师在进行公益广告设计时需要创新表现形式和设计方法,提升创意技巧,赋予公益广告生命和灵魂,使其更具亲和力、感召力。
参考文献:
[1]《我的广告生涯—科学的广告》[M].(美)克劳德•霍普金斯.邱凯生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我国公益广告探究》[J].张明新,余明阳.新疆:当代传播,2004.
[3]《平面广告创意与设计》[M].孙平.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适当的夸张。
优秀的广告创意离不开巧妙含蓄的比喻更加离不开适当的夸张。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过的一个关于珍惜水资源的广告,广告中告诫我们,如果人类肆意破坏水资源的情况一直不改善,那么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自己的眼泪。然后一滴晶莹的泪水从美丽的眼睛中滴落出来,广告戛然而止却又触目惊心。这样的公益广告发人深思,使人茅塞顿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公益广告并不单单只是政府的行为,而是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的,如果可以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会为我国公益广告推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空。
现代公益广告的运行模式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行业竞争促使传媒行业迅速的腾飞,被众多信息包围轰炸的人们已经处于视觉麻木的阶段。近几年来,公益广告设计的系列主题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规模,主题多层次的表现在提高传播力度的同时又以独具亲和力的表现,丰富了视觉表现力。
1.公益广告设计主题分类①思想集中系列主题:任何的作品都存在其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这些主题就是正面反应的创作意念。从集中思想理念的系列主题中我们必须要鲜明的表达出招标主题的思想核心,在传递的过程中必须要非常集中明确,可以使观众在清晰感受主题的同时又能进行深刻的感悟。②多视角的独特表述:在中心主题思想已经明确化了之后,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较为新颖独特的视角来进行主题的切入,通过这些分支视角来创造独到见解的新式主题,充分扩展思想的同时又能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社会价值分析。运用一些具有新意的,较为内涵的,绝妙的方式进行新创意挖掘,这些创新思维将作为创意设计中表现的主体理念和创造画面效果的基础定位。那些多视觉,多层次的诠释突出了主题的信息力度,让一些大众在同样文化理念的信息传递中更容易接受。
2.注入思想理念的公益广告案例分析。了解公益类广告设计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后展开探讨。广告在求实和创新上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指导方向,当然,我们为了秉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可以通过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来解析本结论:作为公益类广告永恒的表现主体,儿童时常以一个倾诉者的视角被展开。本片中的主角是一个普通的,稚嫩的孩子,短片的开头就是这个孩子在不断的拉扯自己的头发,还亲手剪掉自己乌黑的头发,他的举动牵动了观众的心,让人不知不觉生出一种怜爱的感觉,影片进行到是一群人推开房间的门,其中有一个是光着头的男孩,原来她是剪掉头发是为了自己得癌症的哥哥,希望哥哥不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一个稚嫩的孩子都能如此,那么我们这些大人呢?在这部公益广告中所注入的思想理念包括了对社会关爱的呼吁,作者将此主题深深的嵌入到了整个作品中去,唤起人们心中的真善美。
结束语
公益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在不断的被延伸,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质也被人们所重视着。在公益广告的设计理念中添加文化特质绝对是该类型广告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善于利用独特视角来揭示其运行模式,在极具鲜明时代感的未来,能够创造更多被人们所理解,产生共鸣的设计。
作者:刘华单位:新乡学院艺术学院
1.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水平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产生的道德困惑和遭遇的道德困境也会越来越多,帮助青少年获取更多的道德知识以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和家庭本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但在“重分数”的应试教育观念下德育的光环往往被忽视,道德教育明显滞后于现实需求。公益广告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一种承载形式,它通过生活化的情节把画面、音乐、语言等要素相融合共同营造出一个极富感染力的道德情境,有助于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力,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公益广告所传递的“伦理观念,道德信息,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养成道德习惯、道德行为”。
2.创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途径
青少年正处于求学年龄段,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理应成为青少年德育的主阵地。但学校教育带有封闭性,由于时空的限制,使得青少年获取的道德信息有限,加之学校多为理论灌输式教育,他们缺乏亲身情感体验,教育效果自然很难达到最佳。公益广告德育功能的发挥突破了单一、封闭的传统模式,它携媒体之力,教育形式公开,传播范围广泛,具有其他德育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公益广告的内容选择了温和亲善的表达方式,契合青少年的接受心理,更容易获得青少年的信赖,通过知情意行不同层面的积极影响,为青少年提供榜样和示范作用,使青少年自觉接受公益广告所蕴含的的伦理道德观念并付诸实践。
3.优化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纷繁复杂,其中不乏不良信息,它们通过不断刺激青少年的神经使其价值观念随之发生流变。青少年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对社会事物的认识不深刻,极易诱使其思想和行为走向反面,为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这段高风险时期,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引导之外,净化社会环境也非常重要。公益广告的出现和增多有助于社会德育环境逐步得到优化,通过弘扬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念,引导社会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健康有益的社会环境,帮助青少年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从青少年德育视角审视目前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
1“.公益广告主”缺位,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益广告没有固定的广告主,相比商业广告而言,“公益广告在思想和艺术性上的要求更高,创意要更加精妙,因此可能制作成本更高,没有固定的广告主,自然制作资金落实不了”[3]。公益广告的投资回报较慢,其传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在短时间内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大多数企业在看不到回报的情况下主动投资的积极性也不高。作为媒体,如果大量刊播公益广告自然会减少商业广告的播出量,这将直接减少媒体的收入,因此,很多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也不太愿意刊播公益广告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此一来,公益广告德育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制约。
2.题材不够丰富,忽视对农村青少年的关注
目前的公益广告几乎都是以城市生活为题材或背景,很少对农村生活加以关注,尤其缺少对农村青少年的德育现状进行关注。公益广告的一些制作人员错误地认为城市青少年受众群体代表了全体青少年受众群体,完全忽略农村青少年受众群体的特殊性。有一些制作人员受到商业广告的影响形成惯性思维,认为商品的消费群体主要在城市,农村的消费能力有限,因此他们认为广告的受众主要集中在城市,殊不知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的宗旨完全不同,公益广告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中国十三亿多人口,大部分人还在农村生活,农村是重要的教育基地,公益广告的性质决定了它更应该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杜绝任何形式的城乡偏见。
3.播出时间有限,传播力度不够
2002年,多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各媒体刊播公益广告不得少于全年广告刊播量的3%。我国3%的公益广告比率,相比发达国家来讲是明显偏低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不能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对青少年的德育功能。尽管我国政府部门一再强调媒体刊播公益广告的任务和责任,但在具体落实中还是有很多媒体尤其是地方媒体故意将3%的比例压缩,他们重视功利目的,强调经济价值,延长商业广告的刊播时间或扩大商业广告的刊播版面以增加收益,公益广告的传播力度不够已经严重影响其德育价值的实现。
4.刊播平台不均衡,有效互动尚未形成
随着我国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刊播广告的平台也日渐丰富,公益广告热衷的刊播平台是电视和报纸,2013年,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42%。电视公益广告在青少年德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而言,青少年热衷的网络和手机等刊播平台却没有真正地把公益广告发展起来,刊播数量有限,甚至有些平台至今和公益广告都无缘相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益广告的传播,降低了公益广告对青少年受众的影响力。此外,我国青少年很少有机会参与公益广告的创作和传播过程,缺少有实质意义的互动,一些学校虽然开展和公益广告相关的活动,但由于缺乏开放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影响力较小。
三、提升公益广告对青少年德育价值的有效路径
1.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公益广告的运作机制
很多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公益广告运营模式,如美国采用社会主导性模式、韩国采用媒体主导型模式、日本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这些国家的公益广告有明确的责任部门和管理机构,社会教育效果良好,因此值得我们深入地学习和借鉴。结合我国实际,为完善我国公益广告的运作机制,首先,政府应当成为公益广告的监管者。政府应该通过完善公益广告立法,明确公益广告的主体和职责、约束各方行为;完善针对企业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提高企业参与或赞助公益广告的积极性;对公益广告的质量和水准实施严格监管,对刊播时间和数量实行严格监督。其次,明确企业是公益广告的广告主。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企业应该有服务社会的理念,是社会大众持续的消费行为推动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做到饮水思源,积极投资公益广告,支持我国的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和人民。再次,明确媒体是公益广告的者。媒体要主动捐献广告时间和广告版面刊播公益广告,展示出崇高的媒介素养和职业道德。最后,明确广告公司是公益广告的经营者。广告公司必须用心去设计和制作公益广告,让公益广告能在顷刻间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继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2.选题紧扣青少年需求,均衡关注城乡青少年
公益广告的受众应该是面向全民,不同年龄的人群喜好不一,关注的热点各有不同,因此公益广告的传播内容必须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确定其相应的主题,“只有公益广告传达的主题、信息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时候,才会导致高投入的关注,从而带来强有力的说服效果”[4]。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对象,欲提高公益广告对青少年的德育效果,选题必须紧扣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既要科学分析青少年受众群体的需求,又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关注焦点,科学确定公益广告的选题。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国情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青少年多,公益广告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不能把眼光狭隘地禁锢在城市,更不能用惯性的思维把城市青少年的德育现状等同于农村青少年的德育现状,既要考虑城乡有别,又要做到因材施教,唯有如此,公益广告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3.找准适合青少年的传播形式,搭建媒体联播平台
对于青少年这一特殊受众群体而言,公益广告的表达要尽量避免使用单一呆板的标语式、口号式宣传,尽可能地选取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情境,采用生活化的剧情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载体来表现。在传播时间上,以电视公益广告为例,青少年接触的时间主要在晚间和周末,因此,在这些时间段可以适当增加公益广告的播出频次,此外,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结合每个节日特定的主题和内涵,刊播有针对性的公益广告,这更易引发青少年产生共鸣。在传播途径上,调查发现,青少年接触电视公益广告的机会最多,同时,互联网、户外媒体、手机、报刊等载体也逐渐成为青少年接触公益广告的新渠道,尤其是网络公益广告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网络公益广告具有“交互性、时空广泛性、传播质效性和低成本性”[5]等特征,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无线网络升级等因素,手机网民数量也将快速提升。因此,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充分利用新途径传播公益广告,搭建媒体联播平台,以最大的媒体覆盖率,最有效的传播平台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公益理念和道德风尚。
4.增加体验式环节,实现青少年与公益广告的有效互动
青少年是德育的重点对象,自然也应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可以适当增加体验式教育环节,让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公益广告的设计、制作和传播过程,这不仅可以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府可以定期面向青少年开展公益广告创意设计比赛活动,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以激发青少年参与公益广告的热情。广告公司应主动提高公益广告的创意水平和制作质量,要敢于打破传统制作模式,善于创新,设计制作具有一定冲击力的直观画面,让青少年在看到画面的瞬间能产生切身体会,自愿接受公益广告中传递出的道德信息。以亚马逊森林保护网络公益广告为例,该广告创意独特,内容直观,人们亲手用鼠标拖动画面上的滚动条,就能看到森林燃烧的场景,燃烧的震撼力直击人的心灵,瞬间使受众意识到保护森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广告公司还可以面向青少年广泛征集独特创意和优秀作品,合理吸纳青少年的妙计良策,让青少年变被动的受众成主动的参与者。
在报纸广告中,同一个广告可以有不同的展现形式,如单纯用文字表现、图形说明、图形与文字相组合等多种手段。不同的设计形式自然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蕴。在广告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确定后,选用何种方式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抓住大众的心,这需要考虑到广告的设计语言是否能在读者心中引起情感效应和审美效应。笔者认为,在报纸广告创意设计时,最重要的是设计出富含真情实意的审美主题——这是使读者产生审美情趣共鸣的首要条件。但读者的审美要求各有不同,而且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审美要求也会不断发展变化,所以,报纸广告设计者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广告设计如何更好适应读者的审美需求。
在报纸广告的审美领域中,应重视这样一条普遍规律:人们正常的审美心理——喜欢和欣赏有变化的、新颖的美,因为读者对新颖形式普遍存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反之,则会产生抑制、厌倦的情绪。笔者试从日常设计中总结归纳广告审美创意设计中可使用的几个方法。
一、以情动人,感染读者
情感是人类最原始的元素。艺术感染力最直接作用因素是情感因素,审美就是主体与美的对象不断交流情感而产生共鸣的过程。在设计中融入情感成分会使广告创意变得丰富多彩。
艺术有传达情感的特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已表明了情感因素在艺术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在表现手法上应侧重选择具有感情倾向的内容,以美好的感情来烘托主题,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出这种审美情感,就能获得以情动人,发挥艺术感染人的力量。这是现代广告设计的文学侧重、美的意境与情趣的追求。例如楚天都市报中的一则关爱老人公益广告:
【图1】主体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满脸笑容地看着自己面前的一杯热茶,左方是一副妈妈给女儿系鞋带的图片。这一设计不禁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父母,从出生到现在,父母对我们的哺育、关爱、呵护的情景历历在目。等他们老去后,我们是否也能如同他们对待我们一般去赡养他们。这一设计在感染读者的同时亦发人深思。
又如常州报业王帅设计的一组广告:
【图2】表达的主题是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广告设计看似简单,一只抽象化的动物——北极熊孤伶伶地站在一块仅够立足的冰块上,周围的海水却在无情地吞噬着这仅存的冰块,它即将无处立足。这一设计能够激起人们对动物的怜悯之心。全球变暖的趋势使得地球上其他的生物正经历着不曾有过的生存危机,人类应该更加爱惜大家赖以生存的地球。报纸广告设计的选材和创意,一开始就要注重情感诉求,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能够引起人们情感趣味的素材和细节,并以此为基础来构思创意。
二、学会留白,少即是多
报纸本身的信息量颇为庞大,且内容繁多。报纸广告是依附于报纸载体存在的,应做到简洁明了,切忌用一些晦涩的语句或表意不明确的图片,这只会大大降低广告的传播性和阅读性。要学会留白,用最简洁的设计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
一方面,进行报纸广告设计时可以采用计白当黑的方式,使空白与报纸密密麻麻的文字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黑白反差,使广告版面显得简洁大方、内容突出,虽留白较多,但反而提高广告的可视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在人文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由于大众对深层哲理的审美需求,这就让现代广告逐渐带上了哲理的色彩。这种广告的特点在于采用简明的形象及文案把富有深刻的思想哲理及人生感悟或经历传递给读者,让读者在感悟人生哲理的同时亦能感受到想要销售的商品,从而让广告设计凸显出艺术的魅力。
桂林三金集团曾刊登过一系列西瓜霜含片的广告:
【图3】本体是一支被融化的雪糕,雪糕棒的上半部分被烧成了焦炭,广告的右下方角落里是一盒西瓜霜含片。整体设计极为简洁,全副画面中并没有一字一句在夸奖含片的功效,只以实例告诉读者,产品的功效是如此的强大,只用吃半根雪糕的时间便能发挥作用。这样简洁直接的设计语言远远胜过文字的渲染。
另外一个简洁有力的广告设计来自一则汽车广告:
【图4】主体是一部被花藤爬满的崭新汽车,再无多余的部分,目的是突出这部汽车在环保方面的突出特点。“少即是多”这一理念非常适合广告宣传的审美要求,经过精细创意的“少”能带来读者脑海中的“多”,简洁的创意往往能凸显广告主体的美学意义。
三、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为了吸引读者以获得深刻印象,在设计创意时,还应注意如何更多更深地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作为由文字和图片为基础的报纸广告,应进行更多大胆的尝试和创作,从读者的心理出发,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创意手法上故弄玄虚,故布疑阵,起初读者可能对广告画面有所困惑,不解其意,以此造成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在心理上掀起层层波澜,驱动读者的好奇心,引起读者想进一步探明广告内涵的强烈愿望。例如这则非常成功的公益广告:
【图5】画面左侧是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右侧则是100元人民币能购买的物品,从咖啡、杂志、车费到红包等等,使读者不自觉地开始思索这则广告想要表达的主题。广告中列出十多项用途后,最后给出了一句话,“这100元可以改变一名山区孩子的一生”,答案揭晓。比起前面提出的种种选项,这个用途显得更为伟大和重要。这则广告的阅读经历也使读者更能接受广告的主题。紧接悬念,再通过一系列方式,使悬念得以解除,给人留下深刻的心理感受。这样的设计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能加深矛盾冲突,吸引读者的眼球,更能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83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3-0000-02
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众多行业领域内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又是不拘一格的,所以教师应注重开发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立足职业前景,深化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进而为今后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一、高职院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教学现状
多媒体信息处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通常状态下无法实现的声音和视觉效果,带给人们超现实的感受。图、文、声、像的融合与交互更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因此,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广告宣传、节目制作、网站设计、动画设计等都需要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持。高职院校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不断开展计算机教学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学校软硬件设施配备更加完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原先大为提高。而且不少学校大力开展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参与实验和实习的机会明显增加。
二、高职院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学发展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但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应继续深化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使更多的学生成为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第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而教学过程对学生兴趣激发具有重要意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能够从多方面诠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主要是理论知识讲解配合学生上机实验练习。虽然高职院校近年来实验室建设日臻完善,但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反复练习兴趣不高,对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所具有的数字化、集成性、交互性理解不够深刻,所以教师应尝试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加强实验练习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增加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实践锻炼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学生在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还很有限,学生自身能力与社会各行各业的岗位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不少学生虽然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但步入工作岗位后仍需要经历一段“适应期”,才能逐步担当岗位职责,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实践领域不熟悉,实践经验少。高职院校应努力开发多种实践途径,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接受实践锻炼,积累技术经验,进而增强职业信心,塑造人才优势。
第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人才培养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创意设计领域,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才能使作品彰显魅力。多媒体信息处理虽然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基础,但同时也融入了无形的创意智慧,这正是学生寻求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例如,同样是为产品实施广告创意设计,设计思路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风格迥异的成果恰恰体现出学生的个人专长;而在节目制作方面,不同学生所熟知和擅长的领域亦有所区别。所以教师在开展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教学时应当为学生创造展示特长、挖掘自身潜力的空间,使学生在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清晰未来的职业定位。
三、多媒体信息处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发展
遵循以上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课程的教学充满生机。
上海建桥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两翼,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多科性民办全日制大学,地处上海浦东康桥。
学校创办于2000年4月,由上海建桥集团出资举办。
学校以“为学生建成才之桥、为教师建立业之桥、为社会建育人之桥”为自身使命,坚持“民营模式、公益性质、人本观念、文化管理”的办学宗旨,秉承“感恩、回报、爱心、责任”的校训,发扬“扎扎实实抓建设,认认真真搞改革,兢兢业业谋发展”的办学风格,发挥民办机制优势,走特色兴校之路,取得了稳步发展。
2001年4月,学校获批为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成为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7月,学校正式被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87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92.51万册、电子图书245GB;建成各类实验实训室87个。
学校设有商学院、机电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高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院系及基础教学部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学校还设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校设有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14个,覆盖经、管、文、艺、工等多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413人,其中本科学生11125名。自创办以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九届约28000名本专科毕业生,其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
学校教职工总人数690名,其中专任教师43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比37%,研究生学位占比63%,有9人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有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3人、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13人、“晨光计划”项目获得者9人、海外名师项目获得者3人。
学校是上海市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单位,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是“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自2005年起至今,连续四届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的数控实训基地是示范性实训基地,目前学校有特色建设专业、上海市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和上海市级教学团队。学生在全国及上海市数控大赛、数学建模大赛、广告设计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屡屡获奖。
在上海市政府、浦东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正在浦东临港新城建设占地上千亩的新校区,计划于2015年8月整体搬迁,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新的空间。
二、艺术设计学院简介
艺术设计学院设有宝石工艺系、环境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数字媒体艺术系、设计基础教学部和实验实训中心,所有专业均以本科阶段教育为主,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余人。
艺术设计学院拥有一幢78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和1000平方米左右的校内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内设有环艺实训室、陶艺实训室、CG数码中心、珠宝实训室。
艺术设计学院现有专任教职工76人,其中,具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16人,教师中大多数是十分活跃且富有才华和个性特色的年轻人。中青年教师学历以硕士为主,其中不乏从美国、澳洲、日本及韩国等留学归来的硕士。他们不仅有较高的艺术能力或学术水平,同时还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艺术设计学院主要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设计专业人才。学院重视基础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倡导产、学、研结合,特别是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鼓励创新,强化实践,学院设立了创新实践工作室(下设有视觉、环艺、宝石、版画、陶艺、数字媒体、摄影等8个学生工作室),并与数十家校外实训基地签署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经过多年探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已形成知识面宽广、专业基础扎实、社会适应性较强的特色,学生在各级、各类设计及艺术竞赛中屡屡获奖,已完成学业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近期获得的部分奖项:
1.2013年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上海赛区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14项。
2.全景杯青年创意设计大赛潜力奖1项。
3.“2013第七届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 二维动画类铜奖。
4.“2013中国上海钻石首饰创意设计大赛” 三等奖1项。
5.第五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奖赛珍珠组二等奖。
6.历届“金犊奖”广告大赛,先后获得金奖1项、银奖1项、大陆地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奖多项。
7.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8.2013第六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9.“第二届申通德高杯公益广告创意大赛”银奖。
10.2013年第二届东方之星“香港永发杯”创意设计大赛获银奖1项、铜奖3项、佳作奖多项。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2015年上海建桥学院在沪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层次
学制
招生计划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四年
80
环境设计
本科
四年
80
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
本科
四年
50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四年
40
数字媒体艺术(中日交流班)
本科
四年
20
2015年在外省市招生计划将于6月份公布,考生可先参考2014年招生情况:
四、报考条件及录取原则
以院校正式公布的2015年招生章程为准。
五、收费标准
1.学费标准: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学年不超过25000元(以相关文件执行)
2.住宿费标准:每生每学年不超过2300元(沪价费[2003]056号)
六、联系方式
校址:上海浦东新区康桥路1700号
2015级新生就读校址:上海市沪城环路1111号
邮编:201315
关键词:PhotoShop;案例教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PhotoShop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其功能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能掌握PhotoShop对于图形图像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平面图像处理、创意设计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美术功底
1.在第一学期开设《美术基础》(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和《美术欣赏》课程,教育学生多画,熟能生巧。
2.让学生多读好的文学书籍,进而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多看相关书籍,提升自己对美术的理解和审美观。
3.引导学生平时留意街上的广告牌、专卖店的促销活动广告、宣传单等等。
4.引导学生平时多了解身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喜欢的元素、颜色等。
5.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课外兴趣小组。
二、根据学生就业去向对专业能力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及内容
在教材选取方面要结合学生就业去向对专业能力需求和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服务。我们的学生主要就业去向有广告公司、影楼、电视台等,所以我在教学中主要选适合这些方向的教材。
在本课程内容的取舍上,教学中融入从广告公司、影楼、电视台搜集整理的典型案例,实际工作过程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
三、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导向,根据教学阶段、内容及学生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PhotoShop的教学中,根据教学阶段、内容及学生兴趣等实际情况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技能竞赛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其核心是在教学活动中,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准备充分,上好第一节课,从开始就使学生产生兴趣
我认为上好PhotoShop第一节课要做到欣赏+体验,它能让学生对这门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初次体验学习PhotoShop的乐趣。在上第一节课时,给学生展现多种图像模式表现的色彩效果,让他们知道图像创意的成功与否,色彩和色调是关键。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强大的滤镜功能,我把原图像和用滤镜处理后的效果图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进行比较,使他们初步体会滤镜这种图像特效工具的使用效果。选1~2个效果教学生完成,让他们体验PhotoShop强大的滤镜功能。然后我给学生展示一些广告实例、图像特效实例、网页实例、影视实例等。最后我还向学生展示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到学完这门课后,自己也能创作一些较复杂的作品。
2.基础部分采用案例教法,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初期入门阶段,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具体的用法,如图层、工具的使用等。课前找一些学生感兴趣且接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如制作自己的证件照、爷爷奶奶黑白照片上色、制作自己的QQ有关头像、婚纱系列、音乐手机广告、节水日公益广告等。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活学活用,在不断尝试中获取新知,不仅学会了软件的具体用法,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提升阶段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虽然学会了软件的使用方法,但自己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在课堂上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把综合典型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几个小项目上,学生对项目的实践和探索完成任务,在解决问题时不求答案的一致性,而激发学生自己的灵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技能竞赛活动法
为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当中,每学年组织一次作品展活动;组织好学生参加每年的全校技能文化节和参加全疆的计算机技能大赛等活动。平时组织学生为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设计宣传海报等。
5.小组合作学习法
为了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团体精神,锻炼心理素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我利用晚自习时间给学生提供能上网搜集的机房,组织学生学期间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2个综合性的作品。如“枸杞节”“技能文化节”等。
四、以“评”促“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对本课程的评价我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这三种形式。平时学生把完成的作品交到教师机上,下次课前我会把好的作品放到QQ群上让学生互评和自评,评价过程主要指出问题所在促进学生改进及好的方面。在下次课上我会对全班作品做出评价和改进的意见。学期末教学评由四部分组成:①考勤;②平时作业情况;③期末综合成绩;④参加各项活动情况。期末总成绩=考勤×10%+平时作业成绩×30%+期末综合成绩×50%+参加各项活动×1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