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建议

传统文化的建议

时间:2023-05-24 14:3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的建议

第1篇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集中的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文物众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千百年来,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承载民族情感、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架构了西部古朴神奇、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如贵州全年民族节日有1000多个,较大的民族节日就有100多个。西部地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以少数民族为特色的文化发展,前景广阔。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是增强西部地区文化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西部地区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西部地区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多措并举,制定出台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着力完善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措施,积极打造民族文化精品,促进了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但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母语危机日益加剧

由于全球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使得本就处于脆弱状态的民族传统文化更趋于濒危边缘,尤其是母语危机日益加剧。在走访1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调研中发现,彝语、苗语、布依语、水语等有下降趋势。

二、少数民族文物和资源流失严重

由于民族文物,特别是民族古籍大多散存在民间,保护意识淡漠,保护条件差,管理能力薄弱,损毁现象较为严重。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着短期行为,无序开发,造成了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特别是民族古籍传播渠道狭窄,普及使用范围不宽,民族地区大多数人不具备识读能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面临断代危机,很多具有珍贵价值的民族古籍文物将成为无人识读的“天书”。

三、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不协调

有些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只注重商业利益,不注重文化保护,导致了许多伪民俗现象,造成了民族文化认知上的误区。同时由于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未能使之转化为与之匹配的文化生产力,制约了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四、民族文化人才奇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在民族文化队伍建设和民族文化经费投入上存在人才奇缺和经费严重不足现象。现从事民族文化工作部分人员的专业不对口,工作技能与工作岗位错位;同级财政对民族工作虽有“三项经费”,即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金,但没有单列的民族文化经费,难以保证工作的有序推进,致使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无盘子”,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举步维艰。

五、民族文化统计工作有待加强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殷厚独特、潜力巨大,非常有利于综合开发。要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必须要摸清西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的底数。在有的地方,虽然也强化了民族文化工作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但底数不清,界定不明的情况仍然存在。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好又快地推动西部地区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建议如下。

一、强化民族文化普查统计工作

为加强对西部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建议在西部地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工作的普查统计,进一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分类界定,规范管理,建立西部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体系,积极推进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二、制定规划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从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制定促进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建设的战略规划,积极深入挖掘西部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提升西部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加强民族文化队伍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血脉和根基,为进一步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人的保护,建议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出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标准,规范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加大培养民族文化学科带头人,在西部地区普通高校、职业学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人才。壮大民族文化工作队伍,保护和激励民族文化传承人自觉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和继承保护工作。

四、加大民族文化工作经费投入

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必须要有经费做保障。建议设立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工作专项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以促进民族传统文物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民族文化工作“认识有位子,财政有盘子”。

五、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西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民族文化资源区,建议国家制定出台促进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政策,在西部地区建立多个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民族文化园建设,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既可以更好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2篇

关键词: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211-03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我国各层次、各阶段教育的一项长期的工作内容,人文素质教育则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为了有针对性地有效开展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切实提高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笔者以所在的体育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途径。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对象

2013级在校生,包括了体育专业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学生。这一对象已经完成了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学习。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人文素质”的整体印象。第二,对学院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态度、收获、满意度、建议等。第三,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认同度、建议等。第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等。

三、调查的结果

1.调查结果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一共发放381份,回收381份,其中有效试卷356份,有效率93.4%。调查对象包括了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从整个调查数据来看,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于每道题的选择比例没有明显的区别,例如,对于“人文素质的了解”一题,分四个选项:A非常了解 B较多了解 C不多,有点了解 D一点都不了解 分开来看,两类学生都是选C的最多,其次是B,再次是D,最后是A。在整套问卷中,两类学生的答题结果都类似这种情况。调查的初衷是想将两者区分来分析研究,实际来看并没有其必要性。因此,在后面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将两类对象的数据综合一起。

2.调查结果。①对“人文素质”的了解。该道题旨在掌握学生对“人文素质”的了解程度。63.48%的学生选择了C,即“不多,有点了解”,而仅有5.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②对学院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态度、收获、满意度、建议等。这一方面共设计了9道题,包括大学一年级开设的10门“职业素养与能力”课程(即公共基础必修课)的学习反馈、公共选修课的反馈、对课程的建议。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学习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调查情况如表1。

公共选修课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被调查的一年级学生已经选读了一个学期的公共选修课。他们对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情况如表2。

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能够培养的主要的人文素质能力,居第一位的是人际交往、沟通能力(60.66%),居第二位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9.29%),居第三位的是创新能力(55.71%)。另外,有75.47%的学生建议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③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认同度、建议,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和途径。调查的结果反映了学生所处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他们素质能力培养的影响。

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思想的瑰宝,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继承并发扬其中的精华。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历经曲折。目前,从中国的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传统文化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认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的一个分支,高职生的态度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四、调查结果分析和思考

体育类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情况如何?综合以上表1、2、3、4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整体来说,对于“人文素质”,体育类高职院校学生对其了解程度非常有限,63.48%的学生选择了“不多,有点了解”。什么是人文素质?其实就是人的智商和情商的综合体现,而其中情商的表现要更多。“情”,关乎于“人”,向内包括了个人自身的各种特点、行为方式,向外包括了对他人、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态度、观点、行动等。笔者在教学中问及学生知不知道“人文素质”,很多学生听说过“人文素质”一说或一词,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的学生还是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其实,大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素质的体现,但是他们并不能从理性上认识到它的存在和观察到它的具体表现,也可以说对其是一种笼统、模糊的认识。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和途径来实现。课程教育是关键之一。在高职院校体现或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一般是公共基础课,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体育高职院校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体系的构建趋于稳定。但是,从调查来看,学生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很满意”仅占10%多点,“一般”占了44.71%。以笔者所在学校而言,截至目前对公共基础必修课的改革主要是课程内容的整合,淡化学科化教学体系,融合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培养。这种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下一步该如何深化、细化?“职业”素养与能力是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我们的高职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前者,这无疑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面,只有39.68%的学生认为自己所选的课程“比较有用”,这种有用度还是不高的。在现实中,据笔者的观察,公选课的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要比必修课松散、随意,稳定性不强,所以,对公选课的设置、管理还是需要花点时间和加大力度的。

第三,实现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途径之二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从校园软硬环境、价值观的引导、榜样式人物的力量、校园活动的参与锻炼等方面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言行。调查主要涉及到了校园的软环境、价值观、校园活动。从数据看到,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认同度都不是很理想,经常参与校园活动的学生只有14.02%,有39.82%的学生认为社团多,但是活动太少,有35.95%的学生认为活动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学生的文化追求,而只有9.54%的学生认为校园活动形式创新多样,能体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校园的价值观往往体现在校训方面,有着形而上的特点。虽然被调查的学生有47.37%认为学校的校训有激励作用,但是这个数据仍让我们感觉到校训对学生产生的力量还是非常有限的。校风学风是学校的软环境。56.9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校风学风对自己有负面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难堪的数据,基本上可以评价为校风学风不好。那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生希望通过一些什么平台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设计了竞争平台、学生社团、角楼平台、社会平台、宣传展示平台等5类,有66.61%的学生喜欢学生社团平台,有35.63%的学生喜欢宣传展示平台,其他三类都有60%左右的学生喜欢。可见,利用好、建设好这几类平台还是很有必要的,也会产生很好的影响。

第四,实现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途径之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所谓国际化发展的影响,整个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似乎出现了一个断层。高职大学生对此的认识和学习也是不容乐观的。被调查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或学习过,但是了解掌握程度不高。不过,他们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很有必要大力宣传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提高综合知识素养,增强文化底蕴,他们还倾向于学习饮食文化、书法、绘画等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

第3篇

【关键词】 艺术类专业;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原因;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世界各种文化也是史无前例地交融汇织,当代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大多追求时尚、个性、自我,主推西方文化,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受益者。但与西方文化相比,他们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几乎空白,对传统文化了解严重缺失,这种对中西文化了解的失衡,势必会影响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他们中西文化的交流。如何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并尽快补充这些缺失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迫切,也是我们当前高校教育者应当解决的问题。

一、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缺失的现状

在大学校园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由于文化知识基础差、底子薄,加之自我的个性以及对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不够,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更是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节日文化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传统节日观念正在逐渐淡化,西方节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脑海中,他们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等;影视文娱文化上,他们推崇“西片”,崇尚“快男超女”,而非传统经典文化;吃穿用文化上,麦当劳、肯德基、香奈儿、古奇等西方品牌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见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淡化问题日趋严重,已逐渐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逐渐使他们失去价值判断,丧失辨别能力。

二、原因分析

1、欧美等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的提高,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当代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途径更广,接收的新鲜事物更多。而西方主流文化正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冲击,西方文化的冲击无疑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始终站在文化的前沿,接受着文化的洗礼,所以,在当前形势下,由于西方文化的新颖性和传输的便捷性,无疑会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艺术类学生,他们辨识能力更弱,自我控制能力更差,追求时尚感更强,这种外来文化的入侵对他们来说影响更加深远,甚至是言必称欧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中国的艺术是古董,西方的艺术才辉煌灿烂,具有实用性。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忽略和受经济大潮、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正在学子的心中逐渐消亡。

2、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

世界的开放,文化的交流,使得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思想上所受的冲击也更大,社会上盛行的功利思潮,拜金主义更是对他们影响巨大。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类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物资投入更多,受到的诱惑更大,接受传统教育更少,相对来说他们更注重学业上的物资投入和产出,因而更容易受到功利思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甚至出现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再加上艺术类专业就业难、社会不公等矛盾相对突出,他们对传统文化更加漠视,甚至是“敬而远之”,形成恶性循环,难以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学生认识的偏差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以及考试制度中的设置,艺术类专业学生重视的一直是专业的学习,在他们的观念里,专业是必须的,文化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即文化学习只是专业学习一时的辅助。带着这样的观念进入大学,在认识上产生一系列偏差。大部分艺术类专业学生思考问题都更为直观,他们认为,对于专业的大量练习和学习能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用,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他们则认为空洞、虚幻,效用似乎看不到,也摸不着。另一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类专业客观上更需要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实践,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而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他们偏重于专业的学习,而忽视文化素养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4、部分授课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

对艺术类专业来说,教育过程更注重言传身教,然而,部分艺术类专业教师由于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原本就有所欠缺,他们也存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误区,甚至对其采取漠视心态,这种心态在专业教学中势必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造成大学生轻视传统文化教育,甚至抵触。

三、强化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1、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重视对艺术类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培育,引入对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考核要求,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促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直以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导引学生学习方向的舵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发展方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不够,则势必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高校应首先提高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积极提供教师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同时在教师教学考评中引入传统文化素养考核,让专业教师从主观和客观上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进而改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理念。这样,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在授课中也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具有文化的使命感,从而达到文化自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把传统文化仅仅放在理论的圣殿上,要着眼于学生的道德成长要求和价值诉求,避免天马行空似的单纯抽象的理论灌输和呆板的说教,可有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诸如文字、图片、动画、漫画、影像等多种教学形式,建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立体感、时代感,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方式,积极引入案例讨论、情景再现等研讨方式,将学生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方,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来诠释文化精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教师还可把当前互联网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网站,如中国孔子网、中国国学网、中华文明网等推荐给学生,并对他们加以指导和帮助。

2、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入传统文化教育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发挥艺术类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大学里的主题教育活动,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是除了专业学习外的,他们喜欢的另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在这里他们尽情发挥和展示着他们的艺术才能,主题活动是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有效载体。因此,高校在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时,可考虑引入传统文化背景。在开展主题活动时,艺术类大学生往往是活动的展演者,为做好演出效果,他们往往会主动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然后通过自身的艺术才能表演出来,表演效果与他们对传统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在锻炼他们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了传统文化知识,随着专业技能的逐步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将愈加深厚,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随着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在活动中将会深切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其传统文化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

3、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内涵中,在提升学校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亦可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在校歌、校训、院歌、院训等这些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内化于行动,作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可以从物质层面上将传统文化气息构造到校园景观文化中。在教学楼、宿舍楼、学院附近的道路、山水、植物等物质上的形体上赋予其文化内涵,如粘贴经典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能在朝夕间耳濡目染,从而发挥其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郝建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21.

[3]王青.高校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诌议[J].学习月刊,2010.2.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现状;问题;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血脉,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在信息化时代,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不断通过日益开放的校园文化渠道入侵大学生的行为意识,高校亟须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来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目前各大高校普遍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上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育人功能。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设计出高质量、品牌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是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在大学生中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10份,回收405份,问卷回收率98.7%,有效率100%,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均衡,年级、专业分布合理,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探析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路径与方法。

一、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现状

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基本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95.8%的学生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其中有42.22%学生表示十分感兴趣,仅有4.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同时在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动机调查中有72.35%的学生表示参与活动是由于对活动感兴趣。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具备了最大的动力需求――学生兴趣。

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度却不乐观,只有15.06%学生表示非常了解,9.8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75.06%的学生表示不是很了解。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知识的普及在校园中十分必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传承的需求度调查中,只有10.86%的学生明确表示不需要在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89.12%的学生表示需要在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其中35.06%的学生表示非常需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认知调查中,开阔眼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被认为是参与相关活动的最大意义,锻炼提升个人能力、拓展交际、加深与同学的交流接触、增加团队默契等意义也被学生认可。这说明在一般校园文化活动意义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类活动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2.大学生对本校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满意度

在调查中,只有11.11%的学生对本校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表示非常满意,表示基本满意的占46.91%,而不满意的占比高达35.56%,还有6.42%的学生表示不关心。其中,表示不满意的原因集中在此类活动数量太少、宣传力度不够这两个选项上。这说明,目前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质量还有待提升。

二、当前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1.活动数量不足

调查中有52.59%的学生将对学校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不满意的原因归于活动数量太少,目前,学校共有17个学院,只有个别学院有固定的传统文化类活动与传统文化类社团,学校层面也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节。以当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度来说,活动数量还有待增加。

大多数的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由学院支持社团举办,活动的主题、宣传、参与奖励、内容等各方面都处于较简陋的水平。首先,活动类型单一,大都是书画竞赛、诗词歌咏类,需要参加者具备一定的技能与知识积 累,将大批传统文化爱好者拒之门外;其次,活动范围较小,除个别校级活动外,大部分的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局限在学院、低年级范围内;最后,活动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活动场地、参与奖励、服装道具等都有待完善。

2.活动品牌化意识欠缺

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是校园文化成果化建设、品牌化培育的产物,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意义,是一种影响较大、 深受师生喜爱和广泛认同的标志性、示范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它以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普及度区别于一般校园文化活动。调查显示,60.49%的学生建议学校增加更有吸引力的品牌活动,侧面反映出当前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意识不足,没有打造出被学生广泛知晓、认可的高质量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活动。

三、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提升路径、方法

本次调查设计了两个开放式问题:“你所知道的我校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有哪些?”“如果让你组织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类的活动,你会怎样设计活动去吸引同学们参加?”第一个问题直观反映出当前学校各传统文化类活动的知名度、普及度,除汉字听写大赛、经典诵读大赛、曲艺专场等个别活动知名度较高外,被调查者列出的其他活动均为所在学院的院级或社团活动。被调查者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可直接借鉴到传统文化活动的提升路径研究中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创新活动设计

明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活动目的;扩大活动对象,不仅局限于个别专业、年级、学院,以整个校园为对象来设计活动,增加活动参与率;丰富活动内容,可参照表1的调查结果,来选取活动内容;灵活设置活动方式,线上线下相互结合,可参照表2调查结果,多种方式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固定时间与随意时间相结合,形成固定的活动时间,如设置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月,提前征集各学院各社团的优质的、内容各异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方案在活动月集中开展,形成浓厚的传统文化活动氛围;其他时间同样鼓励各学院、社团自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做好活动的费用预算、意外防范和效果预估,更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反思,为下一次开展活动提供实践经验。

2.增加活动频率

根据调查,有52.59%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类校园活动的数量太少或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应适当增加此类活动的数量与频率。首先,应鼓励扶持中国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成立,并支持已有的社团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其次,每个学院应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并保持每学期1~2次的举办频率;最后,学校有关部门(校团委、学工处)可设立固定的传统文化活动月,并发掘优质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每学期或每学年定期在全校开办大型系列传统文化活动。

3.形成品牌活动

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品牌化是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的关键点,泛泛的传统文化校园活动参与率低、影响力不足,不仅起不到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作用,还会浪费物力、财力和学生精力。传统文化校园活动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学校至少要形成1~2个品牌活动,成为传统文化活动月的标志性活动。目前,山东农业大学的博雅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月中已经设置了传统文化活动版块,也征集了汉字听写大赛等一批优质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每年寒假的学生社会实践安排中也设置了寻根民俗风主题活动,活动参与门槛低,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考评合理,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但还没有做好品牌活动的打造。品牌活动打造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好活动内容,可参照表1调查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度选择;二是要创新活动形式,根据表2的调查结果,打造比较常见的歌舞娱乐类传统文化活动,同时发掘社会实践型的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寻根民俗风、非物质文化保护行之类;三是要形成固定时间,品牌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次两次活动就能树立起来的;四是加强活动的经费支持,选择品牌项目重点支持,在活动的宣传、设备材料、道具、参与者纪念品与奖励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活动质感。

4.注重宣传和总结提升

活动的宣传直接决定了活动的参与率,因此要注重活动的宣传,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不满意原因,“宣传力度不够”高达60.49%,常常是活动举办了,只有个别学院、社团学生知道,因此降低了活动参与率。目前,山东农业大学有本部、南校区、东校区三个校区,对活动的宣传以及学生的活动参与带来困难,但只要有足够的活动经费与人力、时间支持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在活动的宣传发动阶段不仅要注意宣传范围,更要提升宣传的质量,新颖别致的海报设计、简洁明了的方案展示、活动参与的奖励展示、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推送都可以迅速地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活动参与兴趣。另外,对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要及时考查活动效果,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根据活动现场效果及后期的参与者体验回访,及时调整活动的方案设计,对活动进行提升完善。

参考文献:

第5篇

家乡绍兴有一位中国农民胡世庆。胡世庆仅初中肄业,但因受师长熏染,自幼酷爱古书,打下了传统文化的底子,后来又攻读了大量传统文化典籍,通过潜心研究,竟然写出了让许多学者刮目相看的《也谈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红楼梦言政特色探讨》等多篇学术论文,成为上世纪80年代大江南北名噪一时的“农民红学家”[1]。在此基础上,他又以大半辈子心血,先后写成了洋洋数百万言的《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化通史》,于立群、洪学智、张岱年、任继愈、钱君匋以及元老陈立夫等还为他的史学著作题词。[2]幼时的传统文化底子,孕育这位学历很低的农民成了著名学者,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传统文化竟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因此,当我们看到《语文建设》2014年第1期在“真语文大讨论”专栏亮出“将国学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张时,自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一、弘扬传统文化乃真语文题中应有之义

专栏配发的四篇文章,虽然有的取国学角度,有的以传统文化立论,但传递的信息都是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他们所谈的国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他们所谈的传统文化,则是蕴含国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四篇文章,对当下方兴未艾的蕴含国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做了较为全面的观照。执笔者均为国内著名高校资深学者,论述各有侧重,既有正本清源的内功,又不乏客观冷静的理性分析,篇篇深中肯綮,富有见地,信可借鉴。张辛的《时代需要国学,民族需要国学》,以鲜活翔实的史料、缜密雄辩的思维向我们论证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在当今时代于全人类的重大意义,指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乃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应当说,以孔子智慧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所在,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所在。为此,文章为我们指明了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两条路径:读国学经典和德性实践,即通过重新启蒙来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当是一种很有识见的呼吁。如果说张辛是从宏观上呈现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践行方法,那么郭齐勇的《试谈中小学国学教育》则从微观上为我们解答了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实施国学教育的具体策略。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条分缕析,观点明晰,使读者对国学、国学教育乃至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十分赞同文章的观点:“国民需要通过庄严的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小学教育乃至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这无疑是一种精辟的见解。郭文还以教材为依托论述了我国国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教育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四书”是首选载体。鉴于目前中小学包含国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仍处于自发状态,现有教材良莠不齐,郭文还提出了教材选用建议。漆永祥的《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则进一步指出,百年来的西学东渐使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日趋式微,由此导致的中小学生高智商低情怀现状令人担忧。相较前两篇文章,漆文更具体而微,从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典例中寻求解决当今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出入孝悌、基本礼仪、生活百科、知书达理、学会感恩等方面”严重“跛足”的对策:客观看待“死记硬背”、咬定一部经典读懂读透、增加日常礼仪与规范教育的内容、重视乡土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培植。国学热持续有年,教育方式五花八门,薰莸同器,一时莫辨真伪。谭汝为和奚咏梅的《中小学国学教育漫议》指出,传统文化教育须注意“去粗取精”,态度须审慎。文章还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建议,包括教育应着眼于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一批人文学科薪火相传的“读书种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如小学可设经典诵读课,中学可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取精用弘、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中“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要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精神家园里慢慢体味、逐渐成长。这些观点,对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需要避免误区

受这些文章的启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母语都是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物,所谓真语文,一旦离开传统文化这一土壤,就将立即失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疑问,传统文化本来就是语文应有之义。可见,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的语文教育乃是常识。因此,我们赞成“融入”,但应明了“融入”切忌浮躁,“融入”也绝非替代。

1.“融入”切忌浮躁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始,承载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从民间机构的自发行为到政府的规范引领,从高校为国学“落户”到中小学兴起的经典诵读热潮,从学校国学课程的次第开设到社会上国学培训班的如潮涌现,国学热一时蔚为壮观。在如此热闹的场面中,有的确实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不少切实的工作,但有的只营造了一种表面的热闹,令我们欣喜的同时未免心怀隐忧。真语文虽然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融入传统文化切忌浮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不能搞运动,一阵风。任何学习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也不是心血来潮就能奏效,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如此。既然文明古国的深厚情结已经唤起国人对悠久历史文化的自信和自豪,那么,学习、传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的传统文化,就更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讲求实效。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也不可赶时髦,当点缀。传统文化是真语文的题中应有之义,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在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现代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名家讲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当学校把这些现代传播方式引入课堂后,以画面、音响、服饰、故事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所欢迎,但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视听感官的享受上,大多无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更何况,如果学生在时髦中跟风学样,传统文化教育就有可能沦为文化快餐,异化为一碗碗心灵鸡汤,若如此,承载传统文化的国学也遂成为一种时尚的佩饰,肤浅化、娱乐化、商业化、庸俗化的倾向也必然应运而生,乃至逐渐泛滥。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更不能舍本逐末,功利化。传统文化是国民的文化基石和精神支柱,将它融入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学习经典,感受先哲的思想并完成品格塑造和精神构建。在具体操作时,如果指导思想不明,往往就会产生偏差。例如,当有些地方公布高考降低英语分数并调整给语文等科、高考语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查的改革方案后,在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的同时,不少学生家长纷纷急切地将孩子送往各类国学培训机构学习,为未来的高考预热。这种试图让孩子通过短期突击提高学习成绩的功利化行为,一方面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而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性质和意义,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2.“融入”绝非替代除非是正式开设的传统文化课,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就绝对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语文教育,以致将语文课上成文化课。在语文课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和渗透不能喧宾夺主。真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理所当然地杜绝忽视语言文字的倾向。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学语文,语言文字最重要,其他相关的一切,包括传统文化,均蕴含其中。在语文课上,传统文化只能在语言文字中融入和渗透,而不能取而代之。即使语文课上教读的是传统文化经典名篇,也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光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引导感受和赏析,以致忽视了语言文字那令人怦然心动的妙用。若有意无意地将语文课文异化成敲门砖,引出传统文化内容就借题发挥,远离语文而过度延伸,海阔天空地大谈文化,语文就会随之失真。这种课由于本末倒置,缺乏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点化,语文因素难免会被淡化、虚化,最终与真语文失之交臂。在语文中,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和载体,表现为语文的形式;传统文化作为产物和载物,蕴涵为语文的内容。语言文字的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就像一叶花瓣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因此,要在语文教育中正确地融入传统文化,就必须是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两者兼容,做到“兼之有度、容而无痕”[3]。就量而言要“兼之有度”。尽管语文离不开传统文化,但若脱离语言文字过度渲染传统文化内容,就会使语文课发生质的变化,渐渐远离真语文。过犹不及,万勿过度。那么何以为度?切合实际的“三维目标”便是参照系。凡是超越或影响整体目标、喧宾夺主的内容,就应忍痛割爱、断然芟除。就质而言要“容而无痕”。尽管把握了度,但若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机械相叠、生硬割裂,或牵强凑合、貌合神离,也仍是各自为政的两张皮,而不是容而无痕。所谓蕴藉不露、涵泳感悟、渗透熏染、潜移默化,才是容而无痕的真语文教学功夫和育人艺术。

三、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尚待解决的问题

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育的直接践行者——语文教师。己之昏昏,不能使人昭昭,融入传统文化的语文课须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才能胜任。诚然,要求语文教师都成为国学大师或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是不切实际的,但要求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不为过的。《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故事曾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黛玉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想成为诗人要先打底子,想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更要打好底子。这中间,阅读和掌握一流的、经典的、相当数量的作品是何等重要!本文开头说到的胡世庆,幼时师长和众多名家的熏染给了他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他自己博览群书、潜心治学更是成就毕生事业的关键。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打好传统文化底子、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呢?笔者认为如能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假以时日,就必有所成。一是继续教育,启传统文化之蒙。可以说,在现行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即便中文专业科班出身,传统文化底子也普遍薄弱,他们此前大都没有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历,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无法胜任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工作,即使勉强接任也会力不从心。对此,有关教育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传统文化教育培训,邀请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担纲授课。学校也应为语文教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使之及时更新并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则可自选学习内容,或专攻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或览其大略。此外,举行一些与传统文化研修有关的活动也可以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传统文化要力避复古倾向,不但要去粗取精,也需要循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融入新的内涵,同时借鉴国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世界现代科学精神接轨,以发展和完善自身。通过继续教育,可以使广大语文教师既能继承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又能跟上现代世界的进步潮流。二是勤勉自学,得传统文化之真。要想获得传统文化的真谛,除却勤勉苦学,别无良途和捷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力量,刘梦溪先生称之为“自性的庄严”,它是个体生命的价值信仰。传统文化内容浩繁,攻习不易,非信仰不能坚持。“一代儒宗”“千年国粹”马一浮先生十分重视六艺,谓“有六艺之教,斯有六艺之人”。“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内容广博,精深幽微,蕴含了生而为人应具备的各种修养和品德,展示了古代“成人”的教育理想,包含着国人精神重建的深刻启示。当然“六经”原典的阅读难度较大,语文教师不妨从《论语》《孟子》切入,旁及其余。研习六经,还需有一定的“小学”功底,即文字、音韵和训诂。语文教师唯有从内心萌发亲近并走进传统文化的愿望,坚持不懈,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有位语文教师说得好:“补足国学素养而读书,什么时候都不迟,在教书生涯中,语文教师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任务,是备文化素养这个大课,读国学经典,是语文教师一生的必修课,看是读古典,实则是滋养文化情怀。”她说的是国学,本质却是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若能博览群书,就会满腹经纶;若能熟读成诵,就会“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吐高雅,出口成章;若能琴棋书画,就会多才多艺;若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会下笔千言,文如其人。唯其如此,语文教师才能从传统文化中得学养,从传统文化中获教艺,从传统文化中萌创见;也才能做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更好地运用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言语和艺术,教成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真语文。

作者: 曹颖群 王松泉 单位: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中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也是弘扬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养;而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时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并且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其效率。

1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积极作用

1.1增强学生的修养: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忠孝礼仪廉耻等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学习它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尊老爱幼,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的长久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使学生保证自身的行为合乎道德的要求,增强学生的修养。

1.2更好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创新,还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承,它的发扬离不开青少年的努力,初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可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积极的承担自身的责任,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这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身边的人,使更多的人认识并加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将其发扬广大。另外,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及积累,能够使学生根据时代要求不断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这样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将其更完善地流传下去。

2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措施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以下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提出对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策略,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学修养,更好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1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初中生对于其内涵和其中蕴含的寓意理解得不够透彻,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们在渗透过程中失去兴趣,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熟悉传统文化才能对国家的历史进行了解,以史为鉴,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可采用不同方式,如情景教学法以及体验式教学法,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第二,在开展教学时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渗透的建议,对于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应积极的采纳,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传统文化知识枯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注意营造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一些趣味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为了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比如说诗歌比赛等,对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初中学生的业余生活,可以扩大传统文化在初中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2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渗透的成功与否。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时代在不断的进步,观念在不断的改变,很多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糟粕,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在渗透过程中做好筛选工作。比如说传统文化中讲究三纲五常,以三纲为例,三纲具体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的提出是由当时的政治制度决定的。君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需要一套思想来对民众进行控制。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文意识在不断的提高,群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价值,妇女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推行三纲五常则会引起巨大的矛盾,所以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需要将这些糟粕内容筛选出去,只有渗透健康的传统文化,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语文教师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因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业余时间,不断地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扩充和完善,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知识基础。另外,教师的学习行为还能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促使学生在业余时间也不断的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之间应该积极的进行沟通交流,对传统文化渗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学习其他教师的渗透经验和方法,提升渗透的效率。教师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学校积极的对教师开展业务训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结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渗透工作的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因此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在渗透过程中遇到问题就选择逃避,而更需要迎难而上,为渗透工作的有效完成而尽心尽力。而学生也应该树立远大的抱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从中获得真知,得到思想文化修养的提高,使得语文的运用、审美及探究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进行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熊康革.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5:152.

[2]于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6.

[3]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113-114.

第7篇

学者们本着对道教文化的一片赤诚之情,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为道教文化的弘扬献计献策。

卓新平先生认为,“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符号和标志,也是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建议,应该大力弘扬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道教文化,如道教养生、太极拳、道教艺术等,可以通过“庙会”、“道教文化节”等活动加强与基层社区的联系。

牟钟鉴先生认为,道教文化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它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历久弥新。应抓住历史机遇,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二是重生乐生,积累了内涵丰富的养生文化资源,能直接造福大众。

牟先生还特别提出,道教史上涌现出许多高道大德,不仅识见超群,教绩卓越,而且有大功德于民众和国家,被世人称颂。其中最令人敬仰的是丘处机祖师。他超越了民族和宗教的界域,西行雪山,劝戒成吉思汗,一言止杀,功垂千古。牟先生说,丘祖是历史上一座人文丰碑,值得我们大力颂扬。建议开展较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使丘祖事迹及其精神为普通大众所了解,为世界所了解,以此推动世界和平事业。

刘仲宇先生认为,道教要找好“端口”,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根据自身的文化提出见解和解决方式。

王卡先生建议,道教界要在媒体宣传上加大力度,要增加道教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可见度与认受度,扩大话语权,改变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的人认为道教是迷信、巫术的错误认识。

道教文化的现代价值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大家认为,道教的尊道贵德、道法自然、齐同慈爱、抱朴守真等思想,有利于减少冲突、制止贪欲、提升社会道德、缓解内心焦虑,让人们重新找回心灵的祥和、安适。

一些学者认为,道教经典的阐释和弘扬是道教文化发展的根本。有位学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曾经有一个华裔美国人告诉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所美国大学的图书馆中看到了《中华道藏》,觉得一下子找到了根。”有的学者建议,继编纂《中华道藏》和《老子集成》之后,还应进一步整理道教经典,推出更多的道教经典丛书。有的学者提出,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和学术界的优势,将道教经典的目录放到网上,鼓励各位学者贡献力量,向其中添加内容,使之越来越丰富。有的学者呼吁,道教经典书籍应该更多地被翻译成英文,以及其他语言,让世界上的人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的学者建议,道教经典的传播应该与时俱进,配以画面、声音等效果能够更加直观地进入受众的脑海。

熊铁基先生认为,要弘扬道教文化,道教界人士本身的素质和形象很重要。他举例说,任会长在台湾讲道,尽管乡音难懂,却由于其道貌庄严、仙风道骨的形象气质,使之自然就受人尊敬。反之,道教界人士若是自己不顾形象,烟酒无度,跟信众成了酒肉朋友,那么宗教本身的神圣庄严感何在?这样的人去谈弘扬道教文化,如何能使人信服?

成立国际性道教组织,促进道教走向世界,也是与会人士热议的话题。卓新平、牟钟鉴、熊铁基等先生都希望中国道协牵头成立一个国际性的道教组织,认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有了这样一个组织,不仅可以增强两岸四地的文化交往、推进东亚道教文化圈的互动,更可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第8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 数字图书资源 传承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52-0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在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由于问题提出以及建设时间都比较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等待解决,本文就先从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的必要性说起。

1 建立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意义

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都有其独自的风格以及潜在的开发能力,借助计算机技术等能够更好的开发文化资源,使得武术文化潜在的优势能够被更好的利用。到目前为止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了社会上的热点之一,传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能够很好的对武术文化进行保护,另外传统武术文化也需要一个能够交流、传承以及推广的平台,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也能扩大文化产业,影响具有长远性。

2 建立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必要性

建立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一方面是武术文化传承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时武术文化传播变革的需要。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武术文化可以说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文化,尤其是青少年,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对传统武术整理时,大概整理了129种拳种,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就能够很好地保护这些传统的武术文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被应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所特有的图文声像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途径,面对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寻求与与计算机的结合,因此武术文化也很有必要进行数字化管理,数字图书资源平台也有利于武术文化的储存与传播。

3 建立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现状及建议

3.1 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武术电子资源更多的是分布在武术协会、武术学校以及如新浪搜狐等的综合性门户网络,而且很多现有的武术电子资源所包含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无数新闻动态、产品介绍以及比赛信息等,教学等的内容多是集中在知网空间,内容比较单一,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在对武术调查的结果来看主要表现在数量少、质量差,几乎没什么影响力总体来说就是武术网站不够具有专业性,科研价值也不强,第二点就是没有什么特色,定位不清楚,电子资源很是分散、无序,内容比较肤浅,没有经过系统严谨的整理,内容乏而无味;第三点便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网页设计不合理,搜索利用非常的不方便;第四点便现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缺乏互动,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整体严重缺乏生命力。

3.2 建立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几点建议

一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定位以及建设的一些原则,可以把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定位为:为武术教学科研而服务,内容要包含鲜明的主题,要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内容主要包含归家机以及升级非物质武术文化遗产;整个平台最好以静态页面为主,可适量采取动静结合,把图像、音频等设计其中,使得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更加的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二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要符合先进性、稳定性、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在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建立中,最好选用比较稳定易于操作的软件,在数据的加工过程中也要符合相关准则,在收录资源时,要做到多种资源相结合,保证原始资源的权威性,对于网络上的一些资源要经过严格筛选,资源要以武术教学与科研训练等为主,另外这些武术资源也要及时的更新,保证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充满生命力。

三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软件不用进行严格的限制,可以自主开发,也可以选用现有的一些商业软件,我国数字图书馆常用的软件包括清华同方的TPI、北大方正的德赛(DESi)以及麦达数字图书系统等,一般选择软件时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还要考虑到所选取的系统要与其他数字系统爆出一直,以方便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这里举出两种检索入口,一种可以根据武术拳种来进入,另一个入口就是根据内容主题、题目等来进入。

四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建设中,数字图书馆质量的基础就是数据标准化以及规范化,这也是资源实现共享的前提条件,由于不同的数据所涉及的数据标准不同,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参照DC、BRAcore等国际通用的元数据标准以及国内的一些标准来制定,以方便以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五是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建立完成以后,需要对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进行管理和维护,因此需要组建一个更加专业性的团队,要想保证数据库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据库建设成员的知识结构、素质水平,这些团队人员要具有相关的武术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网络知识,对现有的一些人员要加紧培训,以保证日常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的干礼与维护。在对武术文化数字图书资源平台进行管理时,学校还要做出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以便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讲述了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的意义,接着又论述了建立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的必然性,最后又说明了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的现状以及建设的几点建议,随着我国的发展,在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中仍然会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去解决。

参考文献

[1] 杨艳红,韩红雨.河北传统武术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研究[J].情报探索,2013(7):78-80.

第9篇

关键词:外语教育;传统文化;跨文化

在担任外语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我们一直在思考,高校外语院系是否存在着有别于社会外语培训机构的独特价值?诚然,在师资质量、教学环境、国际交流、研究氛围等方面,高校具有社会培训机构难以企及的优势。但是,大学扩招、家长与学生乃至社会都关注就业率的现实,使高校外语院系沦落为高级的、过渡性质的培训机构。大学生或者希望从这里获得通过研究生入学外语考试的秘笈,或者希望通过四年或更长时间的学习掌握一门或两门外语以顺利找到工作,或者希望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取得理想的雅思、托福等出国留学语言测试的高分。事实上,教育与培训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培训意味着通过学习掌握技能,而教育则是通过教与学来达到扩增心智的目的。

在西方,大学被认为是西方或民族文化的守护者甚至是守门人。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外语教学,在承载传统文化、综合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又担当了什么角色呢?联系我国外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学生个人发展,还是从高校人才培养、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面对西方文化拥有健康的心态

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固然存在着糟粕,但更多的则是让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结晶。众多的人口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大学》开篇讲了八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漱溟先生总结道,“在儒家的领导之下,两千年间,中国人养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或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分析言之,约有两点: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增添中国文化相关课程,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古人智慧、提高人格修养、奠定清明安和向上的心态,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为人之道,修身为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在“格物、致知”的同时不忘“诚意、正心、修身”,将来实现“平天下”的愿望,利用外语工具,充当中外交流使者。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字Cultura,意为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最初是指人对自然界有目的影响以及人自身的培养和训练。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Edward B. Tylor)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下了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在其绵长的寿命中,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吸收多种文化,放射影响周边地区。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我国传统文化还有其他丰富的内容,例如:墨家主张打破血统论和宿命论,只问是非曲直、贤愚勤惰;道家注重本体论与辩证法,“道法自然”,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佛教强调因果报应、三种轮回的思想;范缜发表《神灭论》批判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明代李贽著《藏书》68卷,公开反孔非儒,称《六经》、《论语》、《孟子》“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理解世界,彼此交锋碰撞。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某一种思想,而是对不同文化内容进行对比思考,寻找自己的答案,从而找寻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这对外语院系的学生尤其重要,能够避免学生在深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的时候对传统文明视而不见、走向全盘西化的误区。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高校培养跨文化优质人才

历史上,张元济先生曾评价洋务派设立的同文馆、广方言馆、船政学堂、水陆师学堂,一针见血地指出“泰西教育之法,莫不就其本国之民质、俗尚、教宗、政体以为之基础,各有其独立之道而不可以强同。一切教授规则皆受成于部。凡所损益,一以国民精神为主,故学成之辈,无不知爱其国、卫其种”,建议“勿标讲求西学之名”。京师大学堂则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办学方针,强调“中西并重”,务使二者“会通”,缺一不可。在这样的培养体制下,学生力求精通母语和目的语,灵活应用语言,在不同语言间自由转换。老一代翻译界的大师,如傅雷、戈宝全、钱钟书、叶君健、朱生豪等人,他们学贯中西,外文精湛,国文功底深厚,其翻译作品不仅实现了“信、达”,还能达到“雅”的高度,久经时间考验。在外语院系遍地开花的今天,教育部对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持鼓励态度。以2000年《英语教学大纲》为例,大纲建议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在附录中推荐十几本关于中国文化的参考书目。学生只有在掌握语言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中外文化,才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然而目前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往往缺失跟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讲授,这是巨大的损失。高校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听、说、读、写、译具体语言能力的提高上,还体现在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上。目前我国高校外语院系开设了大量西方文化课程,例如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导论、西方文明史专题等等。然而,在强调目的语文化输入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母语文化的渗透。例如,我们的学生可以流利地用英语讲述圣诞节的来历,却难以用英语介绍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甚至有学生在被询问中国节日的细节的时候,理直气壮地说:“西方很多节日都是跟宗教历史有关的,我们很多节日是跟吃有关的。”这种想法竟然受到了不少同学的赞同。诚然,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但中国以道德代替宗教,以伦理组织社会,又怎么是简单的“节日跟吃有关”能解释的?如果外语院系学生本人都不深入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又怎么可能向其他人介绍中国文化呢?《20世纪的社会转型》作者阿兰·图雷纳提出,“现代性并不是一笔勾销往昔,而是要把尽可能多的往昔纳入到尽可能多的未来。”只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保留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和特点,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国家维护文化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认为在信息时代,软实力的重要性变得比以往更突出。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要素之一,同志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是很难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文化认同不是一个中性的活动,而是带有价值观选择的、有喜恶倾向的活动。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国家越来越注重运用文化力量来获取国家利益,为其战略目标服务。美国一直致力于将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扩展到全球,用美国的方式“改造世界”,最终实现全球霸权。面对这一现实,在十七大报告中,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被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以应对文化殖民主义的威胁。先生认为,“语言是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占主导地位的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如今,英语在国际上处于主导地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3月公布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出版的翻译著作大约有2.4万种,其中从英文翻译成其他文字的占60%,而美国的英语著作又占其中的80%;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用本民族文字写的作品,能够被翻译成英语、法语等语言出版的,只占这2.4万种翻译著作的5%。中国作家的作品想要在西方获得认同,往往需要迎合西方人的口味,与中国的实际情况脱节。在中外双向的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才能同世界其他民族分享中华文明的结晶,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此,党和国家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文化贸易。然而,没有精通传统文化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走出去”战略只是纸上谈兵。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在向前发展,腐朽落后的被淘汰掉,精华的则被保留和发扬。无论是为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还是为了高校培养跨文化优秀人才、国家提高综合实力,在高校外语院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掌握外语能力的同时深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希望高校能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张通往工作的门票;高校能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有文凭的工人。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分享几千年文明结晶,充当传统文化的守门人,恰恰应当是高校外语院系和社会语言培训机构的区别之一。

参考文献:

[1]顾建新.跨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汪清松,查昌国,张国定.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5]张元济,著.教育救国论[M].侯且岸,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主义批评策略[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第10篇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笔者从民族地区学校教基本现状、学校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讨论,针对民族文化传承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学校;文化传承;民族地区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1](p17)民族文化传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一个国家(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 的文化传承,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传承,例如汉族或彝族的文化传承。[2]本文探讨的民族文化传承是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特指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1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基本现状

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地方性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的一些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一些劳动技艺等。但是,这些教材很少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也有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侗族大歌、芦笙等。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地区很少见,地方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显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3]

2 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仅仅流于形式。[5]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 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 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 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6]

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 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7]

4 对策和建议

4.1 强化民族认同,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 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 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8]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9]

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10]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民族地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必须立足民族主体文化本质,才能真正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意义。民族地区学校可以在校园环境、主题文化活动、学生课余活动等方面加入民族文化元素。以学生为主,让其在耳熟目染中接纳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

[3]刘慧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 2010,1.

[4]吴晓蓉.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5]孟庆娟.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08,6.

[6]巴战龙.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关系探究:基于一项裕固族乡村社区民族志研究[J].北京,2010,4.

[7]孙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1,11.

[8]余彭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 传承发展民族文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5.

[9]乌云达来,吴宝柱.浅谈少数民族学校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3.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 繁体字 使用 建议

中国大陆自1956年起开始全面推广使用简化字,在当今的社会活动、教育教学、新闻出版和其他公共领域里简化字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但与这些常用的、总计2236个简化字相对应的传统汉字——繁体字在教学、研究、出版、文化、商业等领域及一定的人群中还有学习使用的需求。繁体字在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书画艺术创作等领域具有独特价值,并且在港澳台地区和部分海外华人社区仍为日常用字,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在一定范围内仍将被继续保留和使用。200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明确规定了简化字作为中国大陆地区规范文字的法律地位,但同时也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有限度地使用繁体字;其范围是: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异体字;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简化字在当今社会广泛使用,在以平面印刷为主要传播手段的视觉传达设计领域里自然也不例外。设计具有实用性,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故设计中所运用的文字必须易于识别、符合人们的阅读使用习惯并及时传达信息;但设计又具有艺术性,因为艺术及艺术鉴赏高于生活,设计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生活,出于审美追求等因素,设计中也常见使用繁体字。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中的繁体字通常运用在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店面招牌、平面广告(海报)标题广告语、书籍报纸杂志版面编排等方面。下面展示的是在广告宣传册(图1)、标牌(图2)、标志(图3)等设计实践中运用繁字体的情形。

为什么视觉传达设计中会出现使用繁体字的现象呢?当然,在实践中使用繁体字是合法的,符合前文法定使用范围中的第四、五条;不可否认,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传统汉字——繁体字字型饱满匀称的笔画和严谨的结构具有与生俱来的天然美感和较强的设计形态之美,在设计实践中适当运用繁体字,可以为整体效果增色不少。其次,传统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影响也令繁体字为大众所乐于接受,对于长期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青年设计师一代来说,书法和繁体字本身所散发出的古典美难以抗拒,于是不知不觉中也会接受和喜爱繁体字,在设计中运用亦不足为奇。

但是,当今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中使用繁体字也并非都源于对美的追求,出于附庸风雅等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借助繁体字来炫耀学问和品位的,也不乏其人。同时我们还看到,因为对繁体字运用场合和单字字义、尤其是对于繁简对应时“一对多”知识的不了解及设计手段(多指电脑软件)的局限,设计实践中也常见错误运用繁体字的案例,我们经常能看到诸如招牌上的“美發”、包装袋上的“洗麵奶”,繁体刊物上的“古人雲”,等等,触目惊心,贻笑大方。电脑中文输入法、美术字体中的繁简转换更是错误百出,如“山糓”、“日歷”、“中文係”等等。以下是在设计实践中错误使用繁体字的例子(错字以黑圆框标出):年历中错用“歷”(图4)、美发店招牌错用“發”(图5、6)等。

为什么错误运用繁体字的现象经常出现呢?由于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原因,繁体字与现代简化字在相互转换时存在着“一简对多繁”及“一繁对多简”的非对称性,对历史和传统文化了解不多的设计师,在将汉字由简到繁转换中很容易产生错误。

鉴于上述情形,笔者由是建议:

一、设计师首先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修养,懂得正确使用繁体字。在不同背景、不同语境中,简化字的一个字,在繁体字中却有两个甚至三个字来与之对应。因为历史的原因,繁简汉字对应存在着一简对二繁甚至一简对多繁现象,如复对应“復、複”、发对应“髮、發”、汇对应“匯、彙”、干对应“干、乾、幹”等等,适用于不同语境及不同的前后文。如果设计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很容易在相关设计场合中出现失误。

二、建议计算机软件商改进和强化计算机文字录入中的繁简转换功能,以方便不熟悉繁体字但在设计实践中又必须运用或面对繁体字的设计师。当前主流的汉语拼音输入法如清华紫光、搜狗等都具有繁简中文输入功能、转换方便,但在输入词组等方面的转换不够灵活;而当前主流的文字编辑软件如Office、WPS等虽都具有较为精确的繁简字转换功能,但却存在着中国大陆与港台地区的词汇使用差异。例如在上述软件中的简体中文词语“圆珠笔”转换为繁体则变为“原子筆”、“斯大林”转繁体时被写作“史達林”、“朝鲜(北朝鲜)”转繁体时被写作“北韓”、“悉尼”在繁体中文里被写作“雪梨”等,诸如此类差异则会给人们阅读文字时带来隔阂甚至误解。建议软件商对此逐步加以改进。

三、艺术设计中所使用的美术字体库应当设置“一对多”功能;生产美术字体的软件商应当在各字库中增加繁体字体个数,并设置根据前后文意思来自动显示对应繁体中文的功能。当前设计软件,在使用美术字体时,总是先通过输入法输入简化字后再选择相应美术字体(繁、简体),而繁体字库中往往不具备“一对多”功能,因此常常出现输入诸如“美容美发”经繁体美术字库转换后却成“美容美發”之类的错误。笔者建议,生产美术字库的软件厂商应当令繁体字库中同时具有“發、髪”两字,当使用者输入文字的前后文意义是“发生、发财”时显示“發”,而意义为“身体发肤”时则显示“髪”,等等。

以上是笔者在设计实践中对繁体字使用现象的一点点观察和思考,并由此提出的一点点建议。笔者认为,传统汉字——繁体字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所传承的精华,在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中使用繁体字,应当是出于对文字审美的追求而非附庸风雅,应当是出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敬畏之心。

参考文献

[1]左安民.细说汉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1;

第12篇

调查现状

在袁金宝等三位老师的《论武术文化传统的继承特征及发展意识的觉醒》一文中指出每年都有大批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武术。然而武侠电影里的神功奇技以及长拳、太极拳、刀枪剑棍等套路技术不是他们追求向往的财富,通过习武亲身感受武术背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不少美国家长在谈到武术时经常说:“让孩子学武术。主要是让他学纪律,学做人。懂得尊师重道的道理。”而反观国内青少年,“花拳绣腿”成为他们对中国武术的基本看法。更有品位、更时尚的跆拳道、柔道等外来文化,已经把中国武术“踹出时尚都市”,一和他们谈起武术就会戏谑地笑说“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等与武术的本真面目不着边际的话,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不够尊重。却对跆拳道等项目十分热衷。新兴体育项目给学校武术教育带来强烈冲击,其教育和文化价值难以展现。

朱无忧的《农村学校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农村武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农村学校中,学生的习武意向浓厚,但是对于武术的认识欠缺。2、学校领导对武术教育的重视不足,缺乏对武术本身作用和价值的认识。3、农村学校武术教师对武术教育的意识不足。4、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中缺少武术专长的教师。5、农村学校开展的武术教育缺乏简明有趣、适合农村学校教育的武术教材。6、关于农村中小学武术教育的研究较少,无法满足农村武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黎桂华在《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中指出,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武术普及程度较低。学校武术场馆、器材严重不足,武术师资匮乏、教学水平不高,青少年对武术的认识有较大偏差,现有武术教材不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忽视礼仪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等。

结论与建议

1. 根据教学实际,在武术课中着重穿插武术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武术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所以,在体育课中重点通过武术教学体现传统文化的氛围,让新一代青少年从小感受自己民族的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塑造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自信心。

2. 创编适合当代青少年习练的新的武术套路,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学生的有益兴趣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其兴趣就会发生转移。当前的“跆拳道热”,“武术冷”就说明了这一点。

3. 有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师进行阶段性培训,重点放在武术文化的学习上,套路练习为辅,使得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集中在文化氛围上。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尤其是广大农村小学,专业教师的缺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专业技术的教学需要专业人才。教师的替换需要时间。当下的工作重点可放在对学生进行武术知识的学习。传统武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武术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因此,通过武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吸取中国传统武德之精华,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指导思想。使学生为弘扬中华武术作出贡献。中国武术中的武德和练习者行为规范的忽视,使武术成为一种缺少文化内涵的竞技运动,武术的民族性、文化性、教育性被忽略和淡化。练习武术首先是对人格的修炼,道德的养成,行为的规范,其次才是掌握技术,健体防身。这是学校普及武术要坚定不移贯彻执行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