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阅读文学

阅读文学

时间:2023-05-24 14:34: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阅读文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阅读文学

第1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形成了一种浮躁的、失衡的文化心态,经典文学的阅读,可以平衡人们的这种文化心态。本文重点评述文学经典阅读的意义,如何正确认识文学经典,以及以何种姿态去阅读文学经典。

关键词:文学经典 阅读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因为,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如果你什么也不读,那么你的头脑就会萎缩,你的理想也将因失去活力而动摇。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这段话语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这句古语告诉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那就是文学经典。

文学是用艺术化的方式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文体。文学使思想充满了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确定性和说服力。英国作家德・昆西在《致一位青年的信》中说:“文学的全部目的是给人以力量,而不是授人以知识。”阅读的魅力在于欣赏者“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它表现为欣赏者文学趣味的生成,美好情感的孕育,价值观念的树立等等。文学经典就是那些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文学的支架和龙骨。源远流长的中外文学经典,它们既是人类文明史、精神史、审美史、奋进史的形象演绎,也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求诚的生动展示。那些融汇在文学经典中的远见卓识、崇高抱负、人文担当、哲思玄悟等铸就的文学经典的特质,使我们从喧哗走向沉静,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支离破碎走向完整统一。

文学是一种心灵化的东西。只要一个人有心进入文学世界,文学就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和历时久远的影响。经典文学家们无不是在无尽的心灵磨砺中,擦亮双眼去发现各种形态的美,然后用自己那富于特色的文学笔调诉诸文字。经典文学使人深邃而卓越,它们维系着人类文化的命脉,是点燃人类高贵精神的火种。经典是活的,经典的价值在于可以无限地产生新的价值,不断为今人的困境提供启示,为我们确立生活的楷模和意义。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中说:“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要真正了解人类的智慧,吸取精神的力量,提升人格境界,还是要多读经典著作。

然而,在当今的网络社会、信息时代,人们急功近利,热衷于追逐阅读时尚的潮起朝落,“人文阅读”已远低于“功利阅读”,“博杂阅读”远低于“专指阅读”,“经典阅读”远低于“时新阅读”,“深阅读”远低于“浅阅读”……它们组合而成的社会惰性,成为一种时代的非理性,这种倾向也就意味着公众有意无意地抛弃了求知益智、育美健神的文学阅读。忽略了文、史、哲、法学、伦理、美学等具有人文精神与人文意义的书籍,在文化与精神层面对人的滋养和熏陶,从而使真正构筑我们精神与灵魂的文化营养因素,离我们渐行渐远。然而,一个缺失了文学美育和知识理性的时代,对于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是危险的。回归经典阅读吧!它可以抵消当代社会发展带来的浮躁心理,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情感上的温馨期待和宁静抚慰,它可以平衡人们的文化心态,促进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阅读文学经典呢?首先对文学经典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一提到《诗经》认为太古老了,一说鲁迅就说过时了。就连中文系的大学生、研究生也常常问,学习《诗经》、《楚辞》有什么用?背诵唐诗、宋词又能改变什么?其实,有多少人真正读了《诗经》、懂了鲁迅呢?自己根本不了解或者说不完全了解,就在那里人云亦云,颠覆经典。殊不知文学经典之所以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就是因为它有着永久的生命力。

再具体点说吧!比如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爱情”几乎泛滥成灾了,可这又是一个爱情贫乏的时代。我们周围有多少人真正读懂了“爱情”这两个字?好好去研读我们的经典文献吧,那里清新鲜活的爱情会让你如沐春风,人类爱情生活中各种丰富复杂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那里有最让人动心的爱情――纯真之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里有最让人震撼的爱情――生死之恋,“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里还有最苦涩、最耐人寻味的爱――相思绵绵的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那里有最沉痛的爱――悼亡的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那里还有世上最优美、最迷人的爱――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灵默契之爱。这是一种最优美、最迷人、最富于人性的爱。这种爱是超越两性占有的爱,男女双方既是深情款款的恋人,又是心灵相通的挚友;既是志同道合的知己,又是生死相依的伴侣。这种爱情是一种闪耀着理想光辉的爱情。

再比如鲁迅的作品,近些年来被一些人无情解构,甚至还出现了以骂鲁迅扬名的人。鲁迅真的过时了,还是我们根本不懂鲁迅?诚然,鲁迅不是优雅的、平和的、休闲的,而是真实的、严峻的、深邃的。从“生活化”的立场出发,也许人们并不“喜欢”鲁迅,但不能不承认,鲁迅的确是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最清醒的写照,是可以不断引发问题意识的思想动力源。你如果仅仅肤浅地想从鲁迅那里得到消遣、搞笑或玩世不恭的生活写照,那你注定不必读鲁迅,也不配谈鲁迅。温儒敏先生曾提出四个问题来讨论:一是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二是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三是鲁迅对现代化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四是鲁迅小说的文学史地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我们能正确思考,那么我们就可以从鲁迅这里获得宝贵的思想资源,包括他的探求、他的体验、他的焦虑。

另一个是对经典中永恒价值认识不足的问题。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所折射出来的东西,是可以贯穿始终的,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还会有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它的永恒价值,即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精神美。在文学评论中,有一种观点是“文学即人学”,这种精神美就是体现在作品人物身上的人性美、爱情美、坚强美、向善美等,一切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思想。

拿中国的道家经典《老子》、《庄子》来说,这两部作品都贯穿着人生境界和人格完善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应该按“道”和“德”行事,以达到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少思寡欲的思想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自我约束,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别人,不要对别人作过多的干涉,不要有过分的欲望,不要去破坏自然的和谐。老子这一思想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节制私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有积极意义的。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超越自我的境界,他在《逍遥游》中充分地展示了从有我到无我,勇于舍去,乐于追求,否定小我,成就大我,实现更高自由思想境界的超越精神。针对当时膨胀的有我论,庄子倡导“至人无己”论,他认为即使是“至人”,也要修养才能达到无己。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能达到任天顺物、忘怀一切的境界,这就是庄子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格。他以寓言形式讲了许多神仙式的修养之道,其目的都是要告诫人们从小我的圈子中独立出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庄子这一思想,对今天抑制人们过分膨胀的物欲追求,把人们的视野从小我引向大我直至更高的精神境界,也是具有启迪作用的。

文学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也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作家白先勇说得好:“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心灵的投射一个根源。”如果中华民族没有了屈原、杜甫、曹雪芹,我们这个民族将多么苍白;如果没有福克纳的小说,美国的文化就缺失了一角;英国若少了莎士比亚,简直不可思议。经典阅读的目的,就是用我们丰富的文化宝库,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有了经典文学的滋养,一个民族,一个人的感情要成熟得多。

最后再说说关于经典的阅读方法问题。

文学经典的阅读需要一种“无用”的阅读境界。我们要把阅读看作一种无功利性的自发之举。正如铁凝所言:“阅读因其自发性,所以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种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贵州大学校长陈叔平教授,在2004年4月19日,首届贵大读书节开幕式上所作的“读书与人生”的精彩演讲中也提到,“什么时候我们不把读书看成一种负担,而仅仅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也许就真正学会了读书”。其实阅读就是一种人生姿态。不论青灯野馆、凉雨寒夜,失魂落魄还是春风得意,年老力衰还是青春韶华,不论何时何地何种状态,“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那手中的书一定是一本耐人寻味的经典。法国作家福楼拜说:“阅读是为了活着”。我们不妨演绎说:阅读经典时,人才活得充实、精彩而姿态优美。

另外,文学经典需要我们去建构性地阅读。北大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指出:“经典阅读不是简单复写和被动吸收,是一个主动积极的文化建构的过程。”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可阐释的空间,是文学经典建构的必要条件。文学经典凝聚了高远识见,意蕴丰厚,可供挖掘的东西很丰富,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说不尽”。阅读文化经典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它既要建构文本的意义世界,又要建构读者的自我世界。通过对文本的认真阅读,读者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完成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心灵的交流和撞击,激发与培育起自身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建构起自我世界与精神家园。建构自己的灵魂和人格、素养和品质、生活与人生,是阅读文化经典的终极意义所在。阅读文化经典的这种建构性,正是大众文化语境中的读者所需要的东西。

经历了历史长河的不断筛选,经典实际上就是人类心智的最充分的表达。经典阅读无疑乃是全面地深化、拓展、提升我们的思维、情感的广阔性、深刻性,扩展我们的理性的不可替代的形式。它让我们更充分地分享人类生存的经验,获得一种人之为人的陶冶,体验一种人之为人的境界。可以说,人之为人在这个世界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在经典所敞开的世界之中。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写道:“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任何时候都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中。”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沉静,去读经典吧,你一定会从中获得一份不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颜敏:《经典的含义和经典化的问题》,《创作评潭》,1998年第2期。

[2] 戴燕:《“写实主义”下的文学阅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2002年第2期。

[3] 刘晗:《文学经典的构建及其当下的命运》,《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 杨亭:《浅议经典文化教育》,《光明日报》(理论综合版),2009年6月11日。

[5] 童庆炳:《文学经典构建的内部要素》,《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6] 王建荣:《“大话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文化》,《艺术研究》,2007年第10期。

[7] 崔波:《大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意义与途径》,《天中学刊》,2009年第4期。

第2篇

一、“文学小圈圈”的组建策略

“文学小圈圈”的组建需要由选人的“伙伴式圈圈”向选书的“文学小圈圈”过渡。随着学生阅读内容的深入、年级的升高,须从同读一本书向同读一类书提升,从班级“小圈圈”导向班际“大圈圈”。

1.从“伙伴式圈圈”到“文学小圈圈”

“文学小圈圈”打破了传统上“按阅读能力分组”的方法,按照学生所选书籍类型进行组合,以4人到8人为宜。事实上,在“文学小圈圈”组建初期,学生考虑更多的往往不是喜欢阅读哪本书,而是自己的好朋友挑选了什么书。他们觉得与自己喜欢的同学组建成“伙伴式圈圈”一起阅读、讨论,更能激发并维持自己的阅读兴趣。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由选人的“伙伴式圈圈”慢慢地向选书的“文学小圈圈”过渡。“文学小圈圈”是一个协同探究和阅读的团体。圈圈成员先是独立阅读,然后再相互分享对文本阅读的感受,接着共同确定探究的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性阅读。“独立阅读”与“阅读分享”这两个基本环节,既尊重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又实现了多元解读的互补与共享。

2.从同读一本书到同读一类书

选择相同的书籍,阅读共同的内容是维系“文学小圈圈”命脉的关键所在。起初,圈圈成员因为选择同一本书组合在一起。他们共同制订阅读计划,分配研讨角色,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合作分享。随着阅读内容的深入、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阅读喜好渐趋明显,对作品类型的选择也趋于相对成熟和稳定。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同一本书的阅读组合变为同一类书的圈圈阅读,可以是同一作家的系列作品阅读圈,如阅读西顿动物小说组成的“文学小圈圈”、也可以是同一类文学体裁的作品阅读圈,如阅读校园侦探小说组成的“文学小圈圈”。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就同一类的书籍进行分享、交流,从多元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习得阅读方法,感受文本意义,以此推进阅读由个别向类型、由个体向群体、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转型,使阅读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从班级“小圈圈”到班际“大圈圈”

“文学小圈圈”的运行初期是以班级为单位,班内学生根据选书情况组建阅读圈。由于“文学小圈圈”强调学生个体在对作品个性赏析基础上的阅读与分享,因此,特别需要圈圈成员之间的多元组合与互补,以此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宽学生的赏析视角。所以,待“文学小圈圈”运行比较正常后,尤其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可引导学生打破班级“小圈圈”的限定,组建班际间的“大圈圈”。所谓“大圈圈”并非仅仅指人数的多寡,还指组圈人员所涉及的范围,此时的“大圈圈”可以是围绕同一本书的同个年级或多个年级之间学生的圈圈组合,也可以是围绕同一作家系列作品的同个年级或多个年级之间学生的圈圈组合。班际“大圈圈”使得更多陌生的面孔因为相同的阅读爱好而组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提升文学阅读品质的有效对策

“文学小圈圈”通过多种策略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品质,主要策略有如下几种:

1.独立阅读,强化自主体验

独立阅读的理念落实在“文学小圈圈”中,即是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籍、自主制订阅读计划、自行编写研讨题目。

1)自主选择阅读书籍

“文学小圈圈”改变了以往课外阅读中学生选择权被剥夺的状况,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作品,把阅读真正地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之上。为确保学生所选的书籍具有一定的可读价值,教师可举办小型书展,让学生自行携带感兴趣的书籍参加,利用书展与同学交换及分享。教师也可将适宜的书介绍给学生。师生经过交流、讨论后可确定难度适宜的“推荐书单”。学生可根据书单查看作品,选定自己所要阅读的书目。最后,选择相同书籍的学生组建成“文学小圈圈”。将选书自归还给学生,除了尊重学生个体外,也将权利及责任进行分摊,提早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意识,为学生将来进行更独立、有效的阅读做好准备。

2)自主制订阅读计划

推行“文学小圈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就更多具有独立性和自发性精神的终身阅读的爱书人。因此,“文学小圈圈”组建以后,圈圈成员须自行讨论制订阅读计划,如确定阅读时间,安排聚会、研讨次数,商定每次聚会、研讨前的阅读内容,分配各自的研讨角色,以保证文学圈阅读活动顺利进行。通过制订阅读计划明确可预见的阅读进度,明确圈圈成员各自担当的权利和义务,使“文学小圈圈”得以正常、有序地推进。

3)自行编写研讨题目

“学生自行编写研讨题目”是“文学小圈圈”一项特有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意识的有效形式。学生自行编写研讨题目大体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圈圈成员自己找重点、提出问题;自己设定讨论程序;用笔记或图画引导阅读及讨论内容。这样,教师把提问题的主导权归还给学生,即通过教师“强制要求”学生自行编写讨论问题的方式,把学生的阅读层次推向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高度。学生在设计研讨题目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反复地阅读原文,这不只是在训练他们自发性阅读的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独立思考和深层理解能力。

2.角色研讨,促进能力提升

如果说独立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碰撞,那么,角色研讨则是学生与同伴之间多样视角的思维撞击。在学生个体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文学小圈圈”通过组织学生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参与讨论,以多元的方法及视角去分析文学作品。

1)正确定位角色

在自读准备阶段,“文学小圈圈”每位成员都要认真、独立地阅读所选作品,然后结合自身特点,选择能够胜任或希望尝试的角色。学生在完成“自读日志” 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完成相应的“角色日志”。一般来讲,“文学小圈圈”的每位成员要扮演四个关键角色:研讨小主持(负责主持“文学小圈圈”讨论全过程;准备系列开放的问题,引导成员就整个文本进行交流,而不过分关注细节)、朗诵小广播(负责把书中有意义的句段挑选出来朗诵、欣赏)、追踪小记者(负责用流程表或简笔画形式呈现故事发展情节、时空背景等)、连结小天使(负责把故事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链接,找出关联性),和四个补充角色:词汇小灵通、摘要小神童、预测小专家、文本小神探。这些研讨角色造就了“文学小圈圈”的两大特色:一是研讨会的成员必须各司其职,以分工合作来共同解读作品;二是每个学生在每次研讨中都必须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用多元的方法及视角去分析文学作品。

2)开展角色研讨

定期交流、进行角色研讨是“文学小圈圈”得以正常运行的引擎,也是检验和促进学生阅读的助推剂。“文学小圈圈”中的角色研讨强调的是有序交流,注重的是“补充、修改、质疑”。如阅读《强盗》后开展“文学小圈圈”的角色研讨活动,研讨小主持作为阅读聚会的主持者,通过“请‘追踪小记者’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请‘词汇小灵通’谈谈发现的重点词句”、“请‘预测小专家’谈谈故事接下去会怎样发展”、“请‘朗诵小广播’为大家朗读精彩句段”等形式来组织话题。通过有序引导、深入研讨的方式,发散圈圈成员的思维。“文学小圈圈”其他成员通过“我有补充……”“我选了另一个词……”等形式从各自角色出发展开讨论。“角色扮演”和“积极对话”的形式使得“阅读分享”的过程更具吸引力,让学生成为快乐的阅读者。

3)轮换研讨角色

在“文学小圈圈”活动初期,可将各个角色固定一个月左右,每周组织一次研讨。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角色责任形成较明确的认识,有效地扮演角色,熟悉“文学小圈圈”的运行模式,保证研讨的高质量。待到学生对第一角色明晰,“文学小圈圈”运转自如时,可采取一周轮换一次的研讨形式。其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得到不同的认识。同时,角色轮换也使小组成员懂得聆听多种讨论与观点,意识到要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负责,促进角色间的相互尊重。

3.个性创作,增强阅读内驱

经历角色研讨的阅读分享之后,“文学小圈圈”会再次回归到个体阅读。不同的是,此时的个体阅读是多元赏析阅读后的再发现和再提升,是阅读深化后的具有个性的演绎。

1)阅读的二次发现

经历“文学小圈圈”聚会、研讨后的学生,不会停留于阅读的表面,而是走进了作品的更深处,学会了质疑和思考。如圈圈成员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讨论“地坛给了作者什么启发”后,学生相互启发,有了新的发现:有的学生认为,地坛“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遇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还有学生说“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地活着”。没有深度地阅读,没有深入地思考是绝对领悟不到这样的层面的。

2)表达的吸收内化

独立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浸润作品,吸收、内化语言的过程;聚会、研讨的过程是学生提炼作品语言表达特色的过程。在阅读萧红的作品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其语言特色所浸润,并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内化,写起文章来竟也有了几分神似。如一位学生读了《呼兰河传》后写的书评片段:呼兰河小城中的人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的人,但这些人同时又在抱怨自己的生活,所有的人都得按照“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的心境也是寂寞的,然而呼兰小城那死板的生活、死板的人们更是寂寞的……

3)展演的个性创意

“文学小圈圈”借展演来实现交流与分享,展演形式有小短剧、诗歌朗诵和海报评比。个性化的展演,一方面是将静态的阅读过程,以立体、动态的活动方式呈现,另一方面,圈圈成员在展演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激发了个性创作的欲望。自编、自导、自演作品的“读者剧场”,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展演方式。圈圈成员先将所阅读的作品改编成剧本形态,然后以朗诵者的身份,手持剧本,在“观众”面前以声音与表情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剧本内涵。表演时不需要刻意装扮,也不需要过多的舞台装饰,“观众”主要通过想象剧本内涵、聆听朗读者的诵读、观看朗读者的表情,来欣赏文学剧场的表演。丰富多彩的演示展现了“文学小圈圈”的共同阅读成果,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使阅读走向更深层次,成为学生一种内化的自觉行为。看似业已结束的“文学小圈圈”阅读,恰恰成为下一轮圈圈活动的开始。

“文学小圈圈”将零散、松懈的个体阅读组建在一起,保障了阅读的有序、高效,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内驱力。而从个体到群体再回归个体的阅读策略引导,梯度地推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阅读品质。

参考文献:

[1]刘淼,金艳峰.文学圈――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J].语文建设,2006(8):45-47.

第3篇

关键词:新媒介;文学阅读;视觉阅读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183-02

文学艺术的实践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有生产性的创作活动,也有消费性的阅读活动。文学阅读作为文学艺术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时又随着社会的动态变化不断地进行改造和完善。

文学作品以语言符号为载体,作家赋予其充沛的情感色彩,是作家用心灵关照人生百态而传递给阅读者,阅读者接收这些感情符号从而产生一种美好的审美体验。这样一种读者符号解读、情感体验、信息再造的精神体悟过程就是文学阅读。与此同时,时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让文学阅读范围大大扩展,文学阅读方式已经超脱其原有的载体。新兴媒介为文学阅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使之能够展现的广度、深度日益增强。可以说,文学的表现已不再局限于文字,文学阅读已经不完全只是对文字的解读。

一、视觉文化时代下的文学阅读新形式——视听阅读

这个时代“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1]。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视觉已经日益充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每时每刻,人们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在状态下被视觉图像所吸引,并对其进行解读、分析理解以及接受。在新兴媒体的介入之下,视觉文化兴盛之地多表现为以电视、电影等光电子技术为代表的媒介上。此时的文学阅读就是由传统的印刷文化方式转向视觉文化方式。新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充当重要角色的比例与日俱增,使许多影视改编传统文学作品已成潮流,遂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阅读方式,即文学阅读由书面阅读转向视听阅读。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合作已经不是新鲜事。影视剧内容的来源在于发掘文学文本,再现文学作品故事或改编文学作品。例如当今流行的各类电影作品不乏改编自古典小说、戏剧、杂剧以及当代文学新作。以《老井》、《红高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近期的《白鹿原》、《一九四二》等电影作品的文学蓝本都是出自一大批优秀的当代作家手中。不可否认,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的成功,与其改编的文学作品密切相关。从另一个层面看,阅读者也同样在新媒介的引导下,逐步通过新方式来重现审视文学作品,通过视觉的体验让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成为一种潮流。

自然,文学阅读由书面转向视觉,其实现方式也不限于影视剧再现或改编文学作品。视听阅读还包含了多重新方式,例如广播剧、手机文学、图片阅读、漫画等以不同载体为代表的新型阅读。这样,文学阅读在阅读方面不仅仅是“读字”或“读书”,而扩展到了“读图”、“读声”和“读屏”。

二、新媒介技术对文学阅读的影响

时代进步带来的便利对我们的生活是不言而喻的。新媒介的发展进步同样是把双刃剑。以新型媒介为载体的文学样式在不同层面上发生着或细微或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阅读变革促进大众文化的扩展,却消解着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

传统的文学是以纸为载体张书写或印刷而成,这就造成了在由媒介决定的文化地位,即精英文化的阅读时代。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新兴媒介的产生,开创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新视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文学阅读在新媒介的环境之下产生视觉阅读也是不足为奇的。同时,新媒介拓展开来的文学阅读大大加强了传播的速度,增加了其影响的范围,大众文化也逐步取代精英文化而成为社会的主流。

由于媒介的作用造就了大众文化时代的来临,本雅明从媒介文化的层面上曾加以考虑,提出了例如“口头文化与印刷文化时代的分界”的划分理论。媒介时代的区分其实还隐含着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讲故事是口头文化时代的产物,写小说是印刷文化时代的发明;而随着印刷文化时代的到来,讲故事的艺术灰飞烟灭,听故事的能力也消失殆尽,“它之所以消失是因为人们一边听故事,一边纺线织布的情况不复存在了”[2]。大众文化就是在光电子媒体的大肆侵略之下占领了新的主导地位。那么以新媒介为载体的文学阅读方式也渐渐消解着我们传统的纸质文字阅读,这种传统的文学存在方式正在受到挤压甚至走向消亡。

2.新媒介展现了无可比拟的视觉盛宴,却剥夺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新媒介带来的这种直观性的视觉体验,让阅读者体会到新媒介技术带来的视听享受。使阅读者的眼光从纸质文字上渐渐脱离,而转向了越来越巨大、越来越逼真的银光屏幕,真正从“读字”走向“读图”或“读屏”。特别是近年来3D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影从普通的平面视觉效果直接跳跃到立体的感官触动。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画面感更强、更逼真,故事的描述和人物的刻画也越发清晰,细节处理更加缜密。正是这样的技术和效果,让文学作品活脱脱地“再现”出来。文学作品不再是枯燥单调的文字,而成了个个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符号,故事也能够流畅地表现出来,的确将许多不可再现的场景带入阅读者眼前,充实了文字的苍白无力之感。

而对于纸质文学作品的阅读,读者凭借语言媒介所想象的画面往往千差万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视觉演绎所不能及的。又如王维有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是一幅日落迟暮的静谧之境,而另一句唐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远远超脱了现实之景,阅读者则在脑海的想象力之中得到超越性的发挥,实现自己的审美追求。而在视觉阅读之中正是由于细节的描绘,人物形象的塑造愈加真实和详细,阅读者在没有看到故事的原版文字之前便会对银幕展现的形象产生刻板印象,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定型,往往被特定的演员和场景所局限。这就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阅读产生了巨大分歧。

3.文学阅读新方式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却造成了现代人的思想缺失

文学阅读依托新兴媒介技术拓展出的新方式,调动了人类的多重感官效能,将视觉、听觉等器官综合利用,有声文本、视觉文本、图像叙事等就依照人的器官需求衍生出来并加以扩展应用。媒介是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观点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纸质文字书籍即满足了阅读者的视觉需求,广播是人听觉能力的延伸,广播剧等有声文学即满足阅读者听觉需求,而电视和电影则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综合延伸,综合性的视听文学便是满足了阅读者的多重需求。

现代新媒介环境下的听觉、视觉阅读虽扩展了阅读者感官体验的丰富性和舒适性,但是其精神魅力远远不及文字印刷作品。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过希腊艺术“显示出永久的魅力”,至今仍能拨响人们心中的琴弦。即使是现代的读者,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依旧倾心;怀有满腔热情仍然感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等垂垂老矣却感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文字的力量是深刻而绵远的,著名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有沁透心灵、充盈思想的功效,必然也使读者记忆深刻、精神得以升华。相反,由于新媒介的广泛应用而催生出的“电视人”、“网络成瘾症”等已不再新鲜。这些现象不仅体现出新媒介的内容对人的知识、价值观以及行为的影响,且由此形成的媒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个性和生存方式。

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由畅销书到魔幻电影的成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早在十年之前的布克奖项上大展身手的作品,其作者扬·马特尔从名不见经传而由此脱颖而出。

这个一个离奇而精彩的故事,是一段扣人心弦的历险记,从一个角度来看,扬·马特尔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不仅如此,这个故事还充满了宗教色彩、自然规律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感想,因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故事又从奇幻中时时刻刻透露出关于人生和信仰的丝丝隐喻,其意义也如同《老人与海》一般幽远而发人深思。也许正是马特尔的寓意深刻而难以言表,精彩的故事也同样难以得到影视的青睐。阅读者在面对这部小说展现的浩瀚无垠的海上漂流,各种奇异的动物一一出场和退幕,以及在这长达227天的航程中,那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始终如一地伴随着少年和广大的读者。读者也只是在脑海中跟着文字进行自己我叙述和描绘着带有魔幻色彩的故事情节。或许读者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或许故事的结局有多样的猜想,这都是文字的无法预料之处。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扬·马特尔同名小说改编,使用3D技术拍摄,李安带着这部作品几乎成功走遍了全球。3D技术下的这部同名电影,故事情节延续了原作者的意愿,跟随着生存和信仰的引导,用精彩的画面再次展示了其中内涵。也正是3D的效果,蔚蓝广阔的海上夜晚、猛烈的狂风骤雨、壮观的飞鱼群、满是沼狸的食人岛以及我们的重要主人公理查德·帕克,这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甚至难以想象的画面都在导演的预设下全部实现,不得不堪称是一部绝佳的视觉盛宴。而在此时,就是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影视阅读的体验得到升华,对于无论是曾经阅读过纸质文本的读者还是未曾领略的视觉阅读者都是一种无法企及的精神享受。

不得不承认,在新兴技术的推动之下,纸质文本的低位已大不如前,而新媒体的影像重现以及由此推及的视听感官性多重触动使阅读活动的方式大大拓宽,这顺应了视觉文化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大众文化的推进,以及充分满足了广大阅读者的需求。但与新媒介的发展所相应带来的阅读行为方式、对文字文本的需求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渗透在我们周围,这些影响都是不可预知的,同样需要加以辨别和提高对弊端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2]赵勇.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8,(5).

[3][加拿大]扬·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姚媛,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图书馆;香港文学深度体验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8.018

〔中图分类号〕G2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8-0097-03

〔Abstract〕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literature reading through‘literary walk’by a detail analysis of the‘Hong Kong Literature Immersion Programme.’The outcomes of the Programme including literary field trips,school experience sharing sessions and literary camps could be served as reference for implementing similar reading promotion campaig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 literature research center;library;Hong Kong literature immersion programme

阅读不能离开书本,但阅读又可超越书本。香港学者卢玮銮多年前提出“文学散步”的概念,提倡通过实地考察认识香港文学、文化面貌,让读者亲历其境,直观感受文学、文化现场。“文学散步”能够缩短读者与作品的距离,探寻阅读的各种可能。卢玮銮是文学研究者,亦是公认的教育家,她从教育关怀出发,再思文学阅读策略。卢玮銮多次实践理念,亲自领队赏析香港文学景点。其后,香港政府教育局、香港文学节以及不同的艺术、教育机构亦相继推行香港文学散步活动[1]。

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联同教育局举办“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共60多位中学中国语文教师参与其中。其中一项活动是引领参加者沿5条不同主题的路线游览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文学景点,在现场领略作家笔下的风景和情怀。2011年,“指掌步履之间”获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的“社区乡镇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2]。

2011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获香港中文大学知识转移基金资助,联同教育局合办“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这项活动除了接待中学师生赏览中大校园文学景点,还有3场专为中学教师举办的工作坊,介绍设计“文学景点导赏路线”的方法,并精选香港文学作品300多篇,方便教师剪裁成为适合各学校自行设计的导赏行程。2012年,“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发“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经典、创新案例”一等奖[3]

承接“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和“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两项活动的经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于2012年9月,再联同教育局推行为期两年(2012/13年度和2013/14年度)的“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并获孔庆荧及梁巧玲慈善基金资助,以高中学生为对象,尤其是对文学有一定认识的学生,进一步推广文学散步的理念。本文以“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的实践经验作为案例,讨论如何透过文学活动扩展阅读的可能。

1“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的构思

“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是一项具教育面向的文学阅读推广工程。随着香港新高中中国语文课程改革,文学欣赏和创作的元素显著增加,不少教师认为课外的文学教育活动对教学颇有帮助。有见于此,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构思“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目标有二:(1)透过校本协作,从教学法层面为教师提供协助,共同设计、组织配合教学需要的文学景点考察活动,因应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活动策略;(2)透过本计划让中学生有机会深入体验香港文学,从亲历其境感受作家心思,培养阅读志趣。“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于2012年9月开始,旨在协助中学中国语文教师策划校本文学景点考察活动,以期令学生――

了解不同时代香港文学、文化的特色,关注文学与本土的联系;

赏览香港文化风景,体会作家的情感哲思及人文关怀;

通过研习文学作品,提高文学赏析及创作能力。

“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以具有阅读习惯、具备一定文学认识的高中学生为主要对象,提供更多文学阅读的可能,进而培养赏析作品和写作能力。活动主要由3部分构成:文学景点考察、学校经验分享会及香港文学夏令营。

11文学景点考察

文学景点考察为“文学散步”的延伸,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在过去多项活动及研究计划累积了大量香港文学资料,经研究人员整理出不同地区相关的文学篇章列表,并拟订了多条文学散步路线。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会派员到学校与负责教师洽商,从活动设计、安排、教材上配合教学进度及其他需要。主办机构首先与教师仔细磋商,选定考察地区、文学景点、文学篇章,以至准备各种后勤和应变安排。然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就篇章进行导读,引导学生透过阅读进入作品世界。教师会因应学生程度赏析文章,考察时再由中心邀请的导师深入析读作品,让学生轻松地扣连实境与作品。活动当日分为户外考察及室内工作坊两部分,户外考察重视运用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加深学生对文学地景的印象;然而,户外地方难免嘈杂,并不适合细赏文学作品,所以每次活动均设有室内工作坊,方便参加者深入细读作品,以及进行小组讨论等活动。

2012/13年度,本计划共举行了五次考察,招生以学校为单位[4],共接待了5所中学,参加者包括教师21人、学生236人。考察地点包括中上环、深水?、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每次考察本计划都会派员协助教师设计行程和挑选与地景及篇章。另外,2013/14年度合共举行了10次文学景点考察,共接待了10所中学,参加者包括教师19人、学生198人。考察地区包括上水、中上环、旺角、九龙城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每区介绍3~5个文学地景不等。

12学校经验分享会

“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的校本运作模式,强调与学校协作互动,主办机构提供活动理念、经验与素材,并为中学教师提供教学支持,共同制定切合教学进度的活动计划。主办机构希望透过设计文学景点考察活动,与中学教师协作互动,藉此交流文学教育的经验。本计划设有学校经验分享会,交流学校筹办文学景点考察活动的经验,邀请全港中学教师参加,作为讨论、检视计划成效的平台。

2012/13年度的学校经验分享会于2013年6月21日举行,3所参与本计划的学校共6位教师从构思、制定活动的过程、观察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同行细致分享。曾参与当日分享会的卢玮銮认为:“老师设计各有特色,但共同面对的是今天不喜文字、大受电子机械吸引视线的中学生,在我印象中必然千山万水的难。……至于所用方法,足令参与学生从最单纯的观察身边事、人、物做起,再进入感受、联想、写作、互评层次。”[5]2013/14年度的分享会亦于2014年10月4日举行,邀请了3所参与本计划的中学简报经验成果,共有71位教师参与。

13文学夏令营

本计划的另一项活动为文学夏令营,每年于暑假举行,为该年度的压轴活动。夏令营的招生以学校为单位,反应非常踊跃,报名人数往往超出名额一倍以上。“香港文学夏令营”的特色是让参加者和不同年辈的文学爱好者接触,特别安排年纪相近、热爱写作的大学生和他们深入相处,让参加者体会文学创作的种种乐趣。

首届夏令营于2013年7月12~14日举行,主题为“流动的文字风景”,共有9名中学生参加。3日两夜的活动在香港浸会园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进行,包括“文学晚会”、“文学讲座”、“创意写作坊”等。“文学晚会”由写作导师带领,引导学生思考文学的评赏观念,启发写作思维。“文学讲座”由著名作家何福仁与王良和主讲,借助切身的生活事例,讨论文字与风景的种种话题。“创意写作坊”以小组形式,分别由陈丽娟、陈子谦、邹文律、梁伟洛4位青年作家主持,分享书写经验,深入探讨创作的技巧。夏令营期间,学生以“夏天”为题材创作短诗,每位学生获派三片木卡,请学生在上面写诗,一片于散学礼上互赠留念,一片交给大会保存,最后一片留给自己,作为3日两夜文学营的成果,也是给自己与朋友留念的“手信”。

2013/14年度的文学夏令营于2014年7月3~5日于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举行,主题为“盛开的文字记忆”,共接待了110位来自12所中学的高中学生。活动包括文学讲座(著名作家陈慧、吴美筠、廖伟棠和资深学者陈燕遐主讲)、创意写作坊(青年作家陈丽娟、梁璇筠、郑政恒、陈子谦、邹文律主持)、写作辅导(香港中文大学及其他大学的研究生及学生担任辅导员)。延续上届传统,离营前每位参加者获派三片胶卡,学生在上面写诗,互赠留念,并由主办机构上载到互联网[6],让更多学生阅读及交流。

2活动成效检讨

本计划每次景点考察及夏令营后会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参加者的意见。从问卷统计数据观察,无论文学景点考察或夏令营,参加者同意或非常同意“活动目标能够达到”的百分率平均达90%以上,部分文学景点考察行程的满意程度更达到100%(如中文大学校园、旺角楼上书店),显示参加者认同本计划的成效。有教师认为活动“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篇章,提点创作要注意的事项,能令学生有莫大的裨益。”[7];“对学生启发大,能让其走出校园,丰富其对创作之意识及写作技巧之运用。”[8];“此活动能”迅速“提升学生对文化、文学的兴趣,学生多有感,自然提笔写作。在主持鼓励及指导后,更能多角度思考,运用不同的手法写作,可喜!”[9]学生亦能透过导师讲解,重新体会作家心思,并培养地方情感。有学生表示“散步路线能反映上水新旧的对比,感受到文章内抒发的感受。作者所感的环境我也能亲自经历”[10],更有学生意犹未尽,“希望可在花布街多留一段时间去欣赏其建筑特色”[11]。

文学景点考察及香港文学夏令营完成后,本计划邀请了参加者代表进行焦点访谈,以期更深入了解活动的成效。与会者包括参加2013/14年度及2014/15度活动的师生。各与会者都表示对考察活动的路线设计、作品选择,以及文学夏令营,都感到满意,并认为在活动中能获得与平日课堂上不一样的体验,有利文学创作。

活动成果方面,收录三区景点考察资料及2012/2013年度文学营学生创作成果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卷一》已在2014年6月出版,并赠送给全港中学及公共图书馆;《走进香港文学风景・卷二》已在编制中,预计2016年内出版。

3结语

文学阅读在书本内和书本外都有更多可能性。“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尝试从“文学散步”理念出发,强调让学生亲身到临文学现场,体会作家心思,进一步感受作品精神。本计划在流程安排上落实理念,同时透过与学校协作,与中学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让“文学散步”活动更贴合中学实际教学需要,亦希望为学校创造自办文学活动的条件,为推广文学阅读探寻更多可能。如卢玮銮在《悄然动容》所言,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只要引导得宜,学生同样可以在文学阅读上得到书本以外的愉悦,甚至反过来丰富了作品的意义。2015年,“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主办“2015全民阅读优秀案例”的“全民阅读优秀案例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马辉洪,陈露明.文学阅读的推广――谈香港文学散步[J].福建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59-62.

[2]马辉洪,陈露明.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J].现代情报,2011,(9):80-82.

[3]马辉洪,陈露明.资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与实地考际――以“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23-26.

[4]“文学景点考察”通过教育局发放讯息邀请中学参与,同时主动接触以往表示对香港文学研究中心活动有兴趣的中学.

[5]小思.悄然动容[J].明报,2013-06-29,(D5).

[6]http:∥memoryofwords.blogspot.hk/[EB].

[7]上水文学景点考察问卷调查报告:教师意见(新生命教育协会吕郭碧凤中学).2013-11-14.

[8]上环文学景点考察问卷调查报告:教师意见(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2014-03-02.

[9]旺角文学景点考察问卷调查报告:教师意见(嘉诺撒培德书院).2014-04-12.

第5篇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文学作品已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进入语文课堂,成为教师培植学生良好素质的丰厚沃土。那么,如何搞好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呢?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做法及体会。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过去,学生阅读文学书籍,被视为不搞好学习看闲书,更有甚者视之为违纪犯错,嗤之以鼻。学生在自习课上或课间读文学书籍,被没收或毁弃的现象亦司空见惯。殊不知文学即人学,是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心灵的历史,情感的历史。很多作品,历经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考验仍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它包含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鞭挞的人文思想;包含着自然、和谐、幸福、安乐等社会理想;包含着人的坚韧、尊严、理解、宽容、博爱、勤勉、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等人类的美德。鉴于此,世界许多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给文学作品重要地位”,“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文学”等诸多倡导。读文学作品如品香茶,反复涵咏,意味无穷;如入圣境,五彩缤纷,令人惊喜。所以跟上课改步骤,需要语文教师乃至全体教育工作者彻底转变观念,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课内外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二.立足课内,读深读透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一些基本篇目大多属名家名篇,我们应当含英咀华,帮助学生发掘这些篇目的内在美,让学生领略美、感悟美,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要让学生达到那种“每有所得,则欣然忘食”的境界,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字字珠玑,令人难忘。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妨借助朗读,涵咏体会,反复揣摩,领悟妙境。可由字面景的赏析深化到文中情的体验,又对语言的美进而探讨作者思想境界的美,也可从结构方面理解文章的巧妙,顿悟古语“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妙处。而《背影》一文朴实无华,大巧若拙,学习这样的文章,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体验,要让学生感觉文中父亲背影恍若就在自己面前,那种无言的父爱至情令人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像这样的文章,无需对字面意思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应重在悟“情”,这种“情”境才是我们追寻的至高境界。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名篇的学习应始终抓住特色,抓住难点,抓住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争议的地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外拓展,综合学习

清代学者顾炎武有句名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和实践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两个渠道,二者不可偏废。作为中学生,受条件所限,实践的机会较少,读书因此要抓紧。读文学作品,课本上所选有限,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堂外拓展。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由课本内向课本外延伸,二是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展。如中学课本上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林黛玉进贾府》,可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全书。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这一回本书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粉墨登场,其中对宝、黛二人的刻画及凤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先读此一回一定是意犹未尽,那么就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全书。不要怕费时费力,不妨开几节文学欣赏课,让学生尽情欣赏,痛饮一回古典文学的甘露琼浆。引导学生了解这部小说虽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但绝不单单是描写男欢女爱的才子佳人式小说,而是展现贾府这一世代富贵之家由盛到衰的过程,同时折射了整个封建社会日暮黄昏无可奈何的凄凉景况。让学生从中体验文学即人学。

四.品味文学,体验情感

阅读文学作品,通过对文学语言反复提炼、咀嚼、品味,进一步使自己的情感随着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一起奔腾、升华,达到共鸣。一位老教师曾经和我谈过这样一件事: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一所高中执教,曾用三个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读《高山下的花环》,那是李准、李存葆写的一部以抗越自卫反击为题材的优秀中篇小说,刚发表时由于很难买到,所以他只好选择为学生读。当他读到烈士梁三喜的母亲――这位用乳汁哺育过中国革命事业的沂蒙山老母亲,在离开部队前打开皱褶的纸布钱包为牺牲的儿子还550元带血欠账单的时候,战士们噙着泪水,纷纷捐钱捐手表,口中喊着“我们还,我们还――”这位老师流泪了,全班同学都哭了。像这样的文学情感交流体验,对于现在作为“超白金”新生一代的中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欣赏中是否应该加强?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房文者,教师,现居江苏邳州。

第6篇

一、精心推荐课外读物,引发阅读好奇心

作为教师,我们决不能规定学生读什么书,因为阅读是个性化的一种行为,学生喜欢阅读什么书籍,要由他们的兴趣决定,一定要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当然,这也不是说,孩子们读什么我们就一概不管,在大的方向上还是需要老师指导的,只不过我们的定位要由直接指定者变为管理阅读者。不然,学生自由放纵地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难免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读物,多向学生推荐好书。

二、营造读书氛围,增加阅读情趣

为了更好地营造读书的“激情场”,我们对班级图书角进行了美化,在图书角周围写上许多关于激发人读书的名言,让孩子无形中被这种氛围陶冶,想读、要读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在图书角旁边放上一盆小金鱼,养一盆吊兰,无形中增添了学生生活的情趣,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喜爱读书了。

在平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我每天挤出一些时间,给学生们阅读。设立晨读、午读时间,师生一起阅读。每周的作文时间,也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大多数都能静下心来真正捧起书本书海中倘佯,与书为友。

为了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读书,我还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悬念调动法。听前文猜结尾,在猜得过程中体味作者的思路及写作意图。借助课文插图、实物、音像手段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阅读,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多数都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

(一)主题阅读课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各单元的编排体系,提炼出阅读主题,凭借和依托教材文本,开展主题阅读课,既是对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又提高学生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扩大了阅读量。如“浓浓思乡情”探究阅读;“献给母亲的歌” 探究阅读;“古诗苑漫步” 探究阅读等。

(二)经典阅读课

经典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却能历久弥新。经典文学的魅力在于其蕴涵的深刻内涵,它们不是粗糙的文化快餐,如果你可以静下心来,让自己徜徉于一段段朴实无华却又很难神秘的段落中,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敲击灵魂的声音。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的几点做法:

1.《荒岛余生》是从《鲁滨孙漂流记》中的节选,阅读《鲁滨孙飘流记》这本书,从“主题概说、大师其人、作者趣闻轶事、人物素描、精彩回顾、”等角度制成课件,展示阅读成果。

2.学习《爸爸的花落了》,走进林海音《城南旧事》,从创作背景、内容简介、名人眼中的《城南旧事》等角度进一步理解文本(见学生的阅读展示)。还利用阅读课看电影。

3.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故事代代相传。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阅读这篇小说,积累其中的名言警句,品析精彩段落。

5.人一辈子没办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事都要做到极致。乔布斯用极致的人生改变了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是一本注定要名垂史册的人物传记。阅读这本富有力量的书,了解这个改变世界的人。观看CCTV10“读书”栏目视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大师阅读课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师,他们以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卓越的才华,为世人瞩目,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课文所涉及到的作家,自由选择(如:王维、杜甫、李白、陶渊明、杨绛、余秋雨、苏轼……),开展大师阅读课。

第7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外阅读 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

不久前,教育部宣布2017年将全面实行高考改革,其中语文成绩由原来的150分上升为180分,语文成绩在学生的高考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使是2016年的考纲,学生的阅读和作文加起来分数也达到125分,其中作文要写得好,离不开平常大量的阅读。所以语文阅读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阅读时间远远不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机途径。通过课外阅读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课外阅读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促写。高质量的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成绩的提高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与学生语文成绩成正比,课外阅读数量多,质量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会提高。反之,课外阅读量少或者质量不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相对低于平均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必须从阅读做起。

虽然语文课外阅读这么重要,但是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语文课外阅读并没有引起相应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影响学生阅读的原因和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

一、影响学生阅读的原因

1.电子媒体的发展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网络的普及,媒体变得越来越直观,也更吸引学生,学生有限的时间都消耗在看电视、上网冲浪、微博互动或微信使用上,很少阅读。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在直观的同时,却扼杀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2.学校教育并没有把阅读放到重要位置。许多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阅读对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重要作用,对阅读不重视,学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阅读课,没有专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阅读的环境并不完善。农村一些学校没有阅览室,即使有阅览室,绝大部分阅览室不对学生开放,或者一周只对学生开放一节课,不能保证学生的阅览时间。同时,有的阅览室虽然对学生开放,但是书籍太陈旧,而且种类太少,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阅读热情不高。

4.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时间阅读。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写家长布置的试卷,还要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没有时间看课外书。例如某校的作息时间如下:早上8:00-12:00上课,12:00-1:40午餐、休息,下午1:40-5:40上课,5:40-7:00晚饭,7:00-9:30晚自习。时间安排的这样紧凑,学生即使想阅读,也没有时间。

5.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候,即使各种阅读的条件都有,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者认为阅读无用,而且认为阅读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从内心抵触课外阅读。

二、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远离网络、手机、电视。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心思转移到课外阅读上,从而自然地远离网络、手机、电视。这样即使再忙,学生也会挤出时间读书,尽情享受阅读的愉悦,同时使其语文成绩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2.转变观念,认识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作用。当前部分领导和老师认为课外阅读见效慢,对阅读不重视,不愿让学生阅读课外书。针对这种现状,学校领导和老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阅读对语文成绩提高的重要作用,不论从政策还是安排上,都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

3.积极改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阅读。学校的阅览室,应该随时向学生开放,只要学生有时间,随时都可以阅览。学校阅览室应该多征订一些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有益的书籍,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要多鼓励学生之间的书籍交流,使学生拥有更多的书籍资源。

4.针对学生学业负担太重,学生没时间阅读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应切实减轻学生的做题负担,让学生潇潇洒洒地去读,走进书中,真正地进行心灵对话。其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靠做习题“做”出来的,而是靠广泛地阅读“读”出来的。

第8篇

一、 1. (1) 画中的泥土精细而逼真,使人产生联想;(2) 草木郁郁葱葱,着色奇异,使人产生悲壮激情;(3) 作品给人强烈的印象。

2. 身材魁梧,追求时尚,缺乏艺术鉴赏力,世俗、肤浅而又直爽。借记者的口吻来介绍画家,推进情节的发展;记者对画作的评价,反衬出画家的艺术追求,有利于深化主题。

3.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一幅题为“沼泽地”的油画展开的,提示故事内容;象征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险恶环境,更好地表现画家执著的艺术追求;表达艺术家在严酷的现实中要保持独特个性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深化作品主题。

4. 第一次含意是:油画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第二次含意是:在艰难的处境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人生追求的作品更是杰作。

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给人深刻的印象;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有着执著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个性;能够给人带来激情和心灵的震撼,让人从中得到启迪。

二、 1. ①不爱鸟,却想得到那只叫“阿捷”的鸟;②因高价求购遭拒而病倒,却意外获得;③获赠后却又轻易将鸟放飞;④得知因自己的错判而冤死狱中的阿捷,或许就是盲眼老人口中的“捷儿”。好处:层层铺垫,步步设疑,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2. 表达了盲眼老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委屈、悲痛等复杂的感情,以及对无常命运的难以言说的感受。

3. 盲眼老人:慈爱、友善、豁达、无私、坚忍。退休老人:古板、重情、有良知(或“勇于反思和忏悔”)。

4. ①盲眼老人对那只鸟的感情和态度,寄托了老人对阿捷的无尽眷念,表达了作者对人间亲情的赞美;②退休老人为放飞鸟所作的种种努力,体现了退休老人为错判而追悔不已,表达了作者对道德良知的肯定与呼唤;③盲眼老人对退休老人无心之错的宽容,退休老人为盲眼老人操办后事,表现了人性的善良,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大爱的歌颂;④小说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无常命运的深沉感慨。

三、 1. (1)小镇的特点:景色秀美(或“山水十分有情趣”);街道古朴(古色古香);地处偏僻闭塞。(2)作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等背景因素,为下文的民风淳朴,为屠夫的古朴性情和都市人“老者”多疑心态间的对比作了铺垫。

2. (1)勤劳能干(“每日里杀头肥猪”,“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去卖”);(2)乐于助人,人缘极好(“捎了些镇人托买的东西”,“乐此不疲”);(3)人粗心细(“把它们用信包包了,做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4)朴实公道(“他的猪肉极好卖。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5)仗义无私(“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

3. 示例:(1) 将屠夫的真诚淳朴、坦荡无私与老者的谋取私利,猜疑屠夫敲竹杠的“褊狭之心”进行对比。

(2) 将老者的穿着、外貌等,如“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与老者想骗取名贵中药“定风珠”的肮脏内心形成鲜明的对照。

(3) 老者前后的言行形成对比,如开始想蒙住屠夫购买案桌,还担心屠夫“敲竹杠”,后来“汗颜”自己“这等褊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看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到最后叹道:“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并“摘牌罢医,不再悬壶”。非常传神地表现了老者的精神蜕变。这些对比描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也让故事情节更具有可读性,而且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4. (1)小镇、小镇上的人们:对民风淳朴的赞美;(2)面对陌生人的索求,屠夫愿意让出自己十分钟爱的每天用得顺手的案桌:对坦荡无私品质的赞美;(3)老者购买“案桌”:对谋取私利以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多疑之心的厌弃。(4)老者面对案桌,面对屠夫时的心态:对现代都市人的心态因商品经济风潮的侵染而悄然改变的担忧以及对我们作为人应该持有的宝贵品质应当坚守或者应当回归的期待。

四、 1. 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答侧面描写亦可)。说明牛长年以来都是禄兴家的重要成员,暗示让别人牵走老牛实在是迫于生活情非得已,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痛楚;暗示了禄兴一家面临的困境和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2. 生活逼得她不得不变卖家中的财物,包括牛和鸡,甚至迫使她的丈夫连性命也交付了出去;如今值得记挂的人和物都已失去,她成了孤身一人,突出了她命运的悲惨,表现了她的绝望和痛楚。

3. 禄兴娘子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坚忍,忍冻忍饿也要养鸡,失去耕牛却仍然谋划着春种过日子;她善良柔顺,她为了能够耕田忍痛顺从丈夫卖鸡的决定;她命运悲惨,无论怎样挣扎,还是逃不脱悲惨的结局,最终连丈夫也死了,成为一个绝望者、孤苦者。

4. ①人物的境遇是苍凉的:禄兴夫妇的生活中只有无尽的苦难,没有丝毫希望。②情节的结局是苍凉的:禄兴惨死,禄兴娘子陷入更大的痛苦和无助。③社会环境是苍凉的:在禄兴夫妇周围,人与人之间只有冷漠,没有温情。④自然环境是苍凉的:小说中所有的景物都是冷色调,渲染出的都是凄清的氛围。⑤笔法是冷的:小说始终保持着冷静而客观地记录的风格。

五、 1. “这个办法”指“我”准备像乞丐那样,向煤老板证实自己连一粒煤屑都没有了,将被冻死,以求得施舍。这样写的好处: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反映“我”的艰难处境与内心世界,并引出下文“我”的一系列行动;②以煤老板可能想到“你不要杀人”的训诫而予以施舍,与宁可杀人也不予施舍的结尾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主题。

2. 文中老板娘是一个生活富足,拥有一定资产的极端自私、势利、冷酷的私营主形象;她自私,一心惦记自己的生意,家人的健康与幸福;她势利,对不能“马上”支付煤款的老顾客视而不见;她冷酷,对将被冻死的乞者毫不同情,非但不予施舍,还试图用围裙将他扇走,得逞后又表现出轻蔑与满足。

3. (1) “可惜”一词,写老板娘竭力一扇,本以表示轻蔑与厌弃,不意竟使煤桶骑士飘离地面,出人意料。与“成功”搭配,看似有悖常理,却更显煤桶之轻,极具讽刺意味。

(2) 这里的“冰山地带”是一种冷酷的象征,揭示了那个社会冷酷的本质,它使无数穷人陷于无助与绝望的境地,以此深化了主题。

4. 这篇小说运用了对比、象征、夸张等一系列表现手法,特别是“我”骑着煤桶去讨煤这一情节的安排,看似虚假荒诞,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空桶是匮乏、冀求的象征,正是在艺术的空桶的飞翔中,我们见识了生活的沉重,将生活的沉重用文学的轻逸来表现,是以“轻”表达本质的“重”,表面的不真实写出了文学的真实,这也是作为西方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卡夫卡惯用的技法,所以,如安贝托・艾柯所言:“当我们踏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例如狼会说话的事实。”

六、 1. 描写了紧张、危险、残酷的场景;渲染战斗的激烈和医院环境的危险,为下面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2. 一是生动地表现了战士对生命的渴望与留恋,展示了其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二是为表现医生为满足战士情感需求而努力作铺垫。

3. 通过细节描写衬托出了医生在极度危险的环境之下全神贯注、沉着冷静的神态。

4. 示例一:是。医生不仅注重每一位战士的生命,更注重战士的情感,而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长官关心医生的生命是关心医生对整个战斗的作用,而对个体战士的生命和情感并不关心。

示例二:不是。医生不仅注重战士的生命,也注重战士的情感,这样才能使战士热爱军队、信赖军队,为自己的军队拼命战斗,取得最后的胜利;长官关心医生的生命是关心医生对整个战斗的作用,这样才能尽快取得战斗的胜利,从而避免更多的战士的生命和情感受到伤害。

七、 1. 异:首段描写风雪,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又显现故事发生的背景;中间借风雪之冷衬托中年人有家的温暖。同:渲染气氛;深化主题。

2. 由于下放农村,也由于高不成,低不就,“她”感觉已经错过恋爱时节,婚姻之门已经关上。

3. 插入对中年男人的描写,既给“她”带来希望,为行文制造波澜,又衬托“她”的孤苦和凄凉。

4. 结尾运用曲笔的写法,既给人以意料之外的惊喜,也给小说平添无限暖意,更揭示出,只要我们不放弃追求,生活之门永远不会将我们拒之门外。

八、 1. 视觉、听觉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细致地描摹了火声和火苗的形态、光亮、气势;比喻新颖贴切;语言生动形象,精妙传神。

2. (1) 对自己的怜悯;对“我”的同情;对社员们受苦的无奈。(2) 对马罗大叔的感激;艰难生活中的委屈伤心。

3. 黑夜里发现“我”的所为:表现他看守庄稼很负责任。对“我”冷笑、吼喊:表现他嫉恶如仇。放声大哭和破口大骂“放卫星”:表现他率真耿直。为“我”烤包谷:表现他仁慈善良。形如青石雕像:表现他可尊可敬可爱。

4. (1) 使情节发展有波澜,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2)与前文的吼、哭、骂相映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加丰满。(3)通过“我”的感受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4)突出体现人情美、人性美,使主旨更加鲜明。(5)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并使之产生阅读愉悦。

九、 1. (1) 他想起了母亲躺在病床上那欣慰的笑容 (2) 文中写到母亲躺在床上面带“微笑”,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为儿子成功换肾的欣慰,引出对长寿的心理描写,产生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

2. 母亲:平凡而伟大,智慧而无私,关心照顾儿子,无微不至,以无私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具体表现:①这位母亲不是范长寿的亲生母亲,而是继母,可见她的无私;②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为儿子着想,无微不至,在儿子生病时,母亲毫不犹豫地为儿子献出肾脏,而且巧妙地让儿子接受了自己的肾脏。③母亲用全部的心血呵护着儿子的健康,直到自己倒下,她为儿子付出了一切,乃至自己的生命。

3. 母亲谎称自己需要换肾而决定将自己的肾换给儿子;母亲手术后尽力照顾儿子,希望儿子早日康复,且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儿子以为是要将自己的肾换给母亲,一再犹豫,手术前甚至心存侥幸,想着自己的肾不一定和母亲匹配,手术后看到母亲的微笑心存恨意,母亲去世后更是后悔,认为自己做了件没意义的事情。小说将母亲的无私和儿子的自私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母亲的圣洁和伟大。

4. A. 作品主题方面:①使小说主题更加深刻,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了平凡、朴实、无私的母亲形象,母亲为了儿子的健康和前途,说是自己的病需要换肾,而将自己的肾换给儿子,这种充满温情的谎言正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②小说弘扬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小说中的母亲是继母,继母的形象通常是不公、阴险狡诈、恶毒的代名词,但本文中继母以无私诠释了母爱的伟大。B. 使情节曲折、集中、更能打动人。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一次“善意的欺骗”展开的:因为母亲“欺骗”儿子,所以小说以范长寿为视角展开故事的叙述,很好地描画了范长寿内心的波澜,而母亲的心理活动却很少表述,但完全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感知,所以故事情节安排紧凑,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让人感动不已。

散文阅读

一、 1. 都江堰的水:①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②从天上流入人间,从神话流入现实。九寨沟的水:③有纯洁美好真诚和透澈的净,就在这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④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

2. ①总结上文,点出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的意义;②引起下文,指出水对于人的生命与灵魂的价值。

3. ①议论抒情相结合;②托物言志,借水表达对人生境界的思索;③虚实结合,借两处的水表达对人生价值的思索;④对比,通过对比表达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4. ①入世与出世(现实与理想)是人类永远的追求;②任何的偏废与误解总会让人迷失方向,显得庸俗;③在崇高面前人会变得崇高;④对自身灵魂的拷问能找到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的水。

二、 1. ①虽没写栈桥,但所写是在栈桥所见景色,引出下文作者在栈桥上的所见所感。②平日生活的匆忙反衬了作者此时的沉思。③写铁锚的“默立”和“诉说”,为全文营造沉思的氛围。

2. ①长久站立在海边。②静静地伸向海的深处。③栈桥不能把人送到彼岸,只能将它定格在视野与想象之中。

3.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表现了海岛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与宁静。

4. ①人们要不时停下匆忙的脚步,让身心宁静,感受生活的美;②生活中有若干的可能,人们要用海一样的胸怀拥抱生活;③大海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希望和回忆。

三、 1. 将麦子与其他庄稼作对比,暗示了麦子的不平凡:它的生命必将经历严冬的洗礼;为下文点出主题“复活”作铺垫。

2. ①作者以大地、春风为背景,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麦子由葱绿的麦苗长成像怀孕的母亲一样的麦子的过程生动地表现了出来。②通过表现麦子与春风亲吻,与空气拥抱,生动地体现了麦子为新生而欢悦的热烈景象。

3. (1) 麦子的思想是尽情地生长,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它们毫无怨言,人却鄙视厌弃养育我们的麦子。

(2) 麦子牺牲了自己,使得我们能一代代不断地延续下去;而麦子的牺牲精神在人类的思想中复活,使我们的精神复活。

4. ①作者表达了对经历严冬的酷寒,长成后又牺牲自己满足人类生命需要的麦子和辛勤劳作的农民的关切、同情与赞美之情;②表达了对人类远离鄙弃麦子的惭愧之情;③表现了对麦子的精神在人类心灵复活以及人类亲近自然的前景的乐观态度。

四、 1.围绕“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乡村的恬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2. ①土地是农民的宿命,让他们一生离不开土地;②繁重农活永无止境,而生活却依然很不富裕;③到城里工作或许能过上幸福生活。

3. ①点题;②前后照应;③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关爱;④有助于文章主旨的表现。

4. ①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中,慰藉思亲怀乡之情;②在城市遭到挫折时,汲取前行的力量,在人生坐标里找到自己的标尺;③在生命变得荒芜、空虚时,让自己拥有美感、幸福和丰盈的精神家园。

五、 1. (1)“我”爱鸟的声音。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2)“我”也爱鸟的形体。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是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3)鸟给“我”的悲苦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2. 鸟的快乐都被那些闲人闲情禁锢成了苦闷,作者在这里用看似平缓实则严峻的语气斥责了那些束缚鸟类“自由”的闲人闲情。

3. 不同意。这篇散文善于发挥联想,在写鸟的各种情态时,十分自然地联想到了济慈、雪莱、哈代有关鸟的作品,联想到自己经历中有关鸟的种种镜头,丰富了描写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4. ①最后一节中“自从离开四川以后”点出了另一番寓意,作者离开故乡后,岁月飞逝,眼前所见的可怜的麻雀、寒鸦等早已失去了“天府之国”各种鸟类的活泼多姿,作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②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希望有个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的人生。

六、 1. 人类在石头上留下了人文的痕迹,石头为我们保存了这份真貌、真情,承载并不断传递着人类的思想、文明、文化、情感等。这句话突出了石头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或:这句话突出了人类生活中人与石头密不可分的关系),领起下文对人类以文化心理刻石的几种类型的叙述。

2. 表达崇拜之情(或对的尊奉),宣扬某种精神(感悟)。

3. 不矛盾。说它“普通”,是因为它是无字的石头,是路边的野石,其身不高、其形不奇;说它“真正是一块文化石”是因为它“成了一块母亲石”,见证了母亲的辛劳,寄寓了母亲的慈爱,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每个人都能从它身上感到心灵的震动。

4. ①人类开始生活,利用它为工具(当石头作为生产工具时,是我们生存的起码保证);②人类有文字后(当石头作为书写工具时),它们是记录文明、传承文化的载体(积累知识、传递信息、保存艺术);③当石头被寄寓(赋予)了人类真挚的情感时(石头为我们存了一份真情),它是我们心灵深处的一面镜子(使我们心灵震颤)。

七、 1. (1) 忧伤、落魄失意、委屈。作者在文章开头这样写,意在欲扬先抑(或形成强烈反差),更能充分展现欧阳修在被贬中的心态和成就。

2. 这句先描写自然环境,后描写社会环境,两相结合,既为欧阳修的离京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又含蓄点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现实。

3. 因为这一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让我们看到了同时发出心系人民的时代强音的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

4.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有人物心情之前的落魄失意与之后的乐观豁达的对比,有欧阳修少时的贫寒家境与后来的袍笏加身、名冠天下的对比,有东京的压抑沉闷与滁州的明媚自然的对比,有欧阳修不朽的醉意与陶潜的悠然,阮籍、刘伶忘怀避世,李白游山玩水的对比,这些对比,展示了欧阳修积极的人生态度,凸现了欧阳修催人勃发、与民同苦乐的伟大襟怀。

八、 1. 女孩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

2. (1)写信的女孩生活在穷城僻镇,是一个“卑微的生命”,都有着自己对生命的珍惜和体悟。(2)女孩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3)“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入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第9篇

(一)方法论———两层皮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匹配。中文专业的学者通常单一通过翻译来解读英国文学的神韵和风采,因而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不精通英文乃至不懂英文的人群很难理解英国文学经典名著的内涵。而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众多的分支将文学方向的研究挤压的可怜。学生更多的被分配去进行翻译研究、语言学等领域,这就造成文学研究不断被缩小范畴。同时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过度的消费主义和金钱观念让很多人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书,若是读也是挑选一些简单的作品,不需要进行较多的思考和品读,因而现在读经典作品的人群正逐渐萎缩。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两者谁更具有研究的实际价值是学术领域一直争执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基于文学本质,研究的学者必需要对原著进行阅读分析。作为外文学者,有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提升的不足,即对国学的粗浅认知。而我们的中文学者,只能读译作、隔靴搔痒的现象,其实也是相当尴尬的。在解放之前没有外语专业,统称为外文专业,当时而言,文学史所有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中西连贯成一家的观念也促使了一大批大师人才。放眼现在,英国文学被划分为三大阵营,外国文学抑或世界文学抑或比较文学。中外学者互相看轻,甚至没有任何交集和接触,这就造成了一种我国研究外国文学很怪异的局面。其实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如果说有问题,那问题一定是“失去了本心”。如果最根本的东西偏离了轨道,那如何形成正确的结果。个人认为应该加强中外学者的交流与联系。中文学者多读英文原著、外文学者对国学进行学习。只有通过这种途径,长期学习互通有无,才能让中外学者的言论和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逻辑参考价值。

(二)经典名著阅读现状

较差学生读者群体是阅读的主体也是出现问题最多、最鲜明的群体。一些学生进行外文经典名著的阅读,只是为了应付四级、六级还有种种纷繁复杂的英文考试;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外文的好奇,想要演唱英文歌曲、想要获取最新的国际新闻,但是往往新闻的性质都属娱乐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阅读翻译的版本,如果翻译较精准有深意就能获取一些营养,如果翻译得比较低端,那么自己的阅读水平无形中被拉低了也是浑然不知的。最后还有一小部分痴迷于英文原著的阅读,关注于文本的真实含义,但是毕竟只有极少数。再来说一下阅读英文名著的数量和质量,经过统计,很多本科学生的外文阅读量不足十本,阅读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通读一部名著,更多的是进行选读。同时我们发现,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没有将英美文学放在相对重视的层面,课时不足、教材质量一般都是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二、经典文学作品在英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经典文学作品是优质文学作品的融合。可以说其代表着一个民族智慧的洁净、精神依赖发展的方向。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近距离感受那个民族的血液、脉搏,可以了解那个民族的精神本质。譬如若想了解我国盛世风采就不得不读李白杜甫、柳宗元;若想一探先秦文学,就不能不读《诗三百》。提及英国文学,英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足以让英国文坛散发熠熠光芒,如果没有阅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就无法了解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积淀。文学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得到优质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能力一定不能脱离经典名著的阅读。如果长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语言、哲学、美学等多方面都会有提升,整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都会升华。经典作品是集智慧之大成,可以向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人通过对其的阅读更加了解这个国度、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可能会有一些学者质疑,如果大力推荐英国经典名著的阅读是否会冲击我国的文学构架,让新一代接触英国文学作品乃至世界文学作品是否会让我国的古典文学、传统作品受到挤压。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文化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样对待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也要这样取舍。我们可以将对其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感知不同优秀作品的魅力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再扩宽到民族的层面,通过阅读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度,无论是优越性还是不足,都会让我们辩证的对待。发现优秀的部分,譬如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常渗透出的人文情怀让我们感知英国也是一个文化与人文并重的国度,而面对文学作品中一些负面情绪的蔓延,我们发现可以进行自身的预防,所以学习他国文学作品不会让我们遗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不会搁浅自己的名著经典,而会更加理性的去理解、去接纳,学习和深化。教和学彼此支撑、相辅相成。指引学生对英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受文学的经典文学的魅力,我们的教师也需要对相关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大学的教师肩负很重的教学担子,既要能很好地传递知识,又要将一些有营养的新知识推荐给学生,那么新的学习内容怎样获得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研究,不断提升、不断更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获得能力的提升,想要在教学的高度之上获得更多的进步、发现一定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名著。

三、对策从教学的角度出发

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努力提升阅读群体的整体英文能力。可以联系一些媒体进行视频教学提升阅读群体的英文理解能力,还可以定期进行专家赏析,引领大众解读;二是多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将阅读名著作为一个量化定性的指标,辅之阅读经典外文作品的课程。针对学者和英国文学研究组织,应该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重新阅读和精读细读。对于一些刊物进行发表和议题的时候,可以鼓励学者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定期举办专栏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阅读经典英国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和现实教育意义进行探索。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研究还要从培养学习态度方面做起,阅读经典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积累和形成自觉性的过程。只有拥有对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精神、忍受寂寞的坚定信念还有对文学真正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精神领域的收获。

四、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小学生;培养

一、儿童文学的功能

(一)儿童文学的认识功能

儿童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帮助儿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所发挥的作用。

(二)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

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在于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

(三)儿童文学的美感功能

儿童文学集中表现了生活类、自然类,并创造了艺术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他们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儿童文学的娱乐功能

儿童文学的娱乐功能,是指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

快乐是人们共同的需要,游戏则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文学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娱乐性,而且读者的年龄愈小,相应的作品娱乐性愈强。

二、儿童文学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生阅读的意义及当前现状

国家教育部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作了明确的要求:对第一阶段(1~2年级)的阅读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然而,语文教学却没把课外阅读摆在重要位置。北京市最近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只有1%的学生有着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经历”;有人在三所分别被评为区级、市级、省级示范性学校的一年级中的三个班进行了课外阅读状况调查,其结果:人均购置图书量分别是1,3本、2,4本、1,8本;热爱阅读的学生人数几近零,多么令人心寒的数字!

据统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中80以上的课文属于儿童文学(从文学的角度划分统计),说明儿童文学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教材。儿童文学还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它为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可见,儿童文学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儿童文学已成为提高儿童文学阅读能力的主要文本。

(二)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为了给学生一个纯净的课外阅读的天地,儿童文学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内容。鼓励和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作法。

1、利用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激发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好读书。

在小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教师,经常用儿童文学中的文学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学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同学们被小女孩的美丽善良和她悲惨的命运深深打动了,此时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学生在课余时间就会迫不及待地去找这些书来读。这样一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相补充,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了。

2、发挥儿童文学的认识功能,向学生推荐儿童文学材料,引导学生读好书。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就应适时地向学生们推荐合适的儿童文学读物。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根据小学生的文化基础、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老师们可以向他们推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

3、对儿童文学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会读书。

(1)讲课式。用于集体指导如专题讲座,辅导报告等。

(2)讨论式。用于群体阅读后的专题讨论或读书成果交流,

(3)展评式。用于图书的推荐和读书成果交流,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贴近孩子生活的儿童小说。

(4)表演式。用于检查、汇报、交流阅读成果,组织学生编排儿童剧在并进行表演,有益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4、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提高阅读的质量。

读而不写,印象不深,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读物,不同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如摘抄,列提纲,写读后感,续写等。

第11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14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6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外国文学教学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再次的苏醒,英国文学等外国文学研究更是蓬勃发展。我们看到新一代的英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人才队伍正不断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英国文学教学的成就

首先是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增多,这些学科拥有自己的专业课程,很多的师范学校以及综合型大学也将英语语言文学作为重点学科和必选选修学科;其次国家的自考规模不断壮大,这也为英语文学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如果刨除引进的英文教材,英文原版的教材有《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简史》等,作品选读部分主要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等,而诗歌方面的教材则选用了《英国诗选》、顾子欣的对照版本《英文诗三百首》以及《英诗教程》等优秀教材。在小说方面有上海外国语学院编辑的《英国短篇小说集》、《英国短篇小说选》等,散文方面涉及到吴井荣先生的《当代英文散文选读》、《现代英文散文读写教程》,此外在戏剧方面还有《英国戏剧选读》,何其莘和程雪猛两个版本的都值得学习

英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发行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有国内著名的学者进行翻译还有外研社和译林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进行引进古典英国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我国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也十分积极,主要著作有《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世界文学》等,值得关注的是曾经只刊登语言研究类的《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语学刊》以及《山东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等报刊也逐步出现外文作品和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章。

二、英国文学教学的不足

(一)方法论――两层皮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并不完全匹配。中文专业的学者通常单一通过翻译来解读英国文学的神韵和风采,因而造成了一个现象就是不精通英文乃至不懂英文的人群很难理解英国文学经典名著的内涵。

而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众多的分支将文学方向的研究挤压的可怜。学生更多的被分配去进行翻译研究、语言学等领域,这就造成文学研究不断被缩小范畴。同时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过度的消费主义和金钱观念让很多人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读书,若是读也是挑选一些简单的作品,不需要进行较多的思考和品读,因而现在读经典作品的人群正逐渐萎缩。

外国文学以及比较文学,两者谁更具有研究的实际价值是学术领域一直争执的问题之一,一直以来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基于文学本质,研究的学者必需要对原著进行阅读分析。作为外文学者,有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提升的不足,即对国学的粗浅认知。而我们的中文学者,只能读译作、隔靴搔痒的现象,其实也是相当尴尬的。在解放之前没有外语专业,统称为外文专业,当时而言,文学史所有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中西连贯成一家的观念也促使了一大批大师人才。放眼现在,英国文学被划分为三大阵营,外国文学抑或世界文学抑或比较文学。中外学者互相看轻,甚至没有任何交集和接触,这就造成了一种我国研究外国文学很怪异的局面。其实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如果说有问题,那问题一定是“失去了本心”。如果最根本的东西偏离了轨道,那如何形成正确的结果。

个人认为应该加强中外学者的交流与联系。中文学者多读英文原著、外文学者对国学进行学习。只有通过这种途径,长期学习互通有无,才能让中外学者的言论和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逻辑参考价值。

(二)经典名著阅读现状较差

学生凑者群体是阅读的主体也是出现问题最多、最鲜明的群体。一些学生进行外文经典名著的阅读,只是为了应付四级、六级还有种种纷繁复杂的英文考试;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外文的好奇,想要演唱英文歌曲、想要获取最新的国际新闻,但是往往新闻的性质都属娱乐居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能阅读翻译的版本,如果翻译较精准有深意就能获取一些营养,如果翻译得比较低端,那么自己的阅读水平无形中被拉低了也是浑然不知的。最后还有一小部分痴迷于英文原著的阅读,关注于文本的真实含义,但是毕竟只有极少数。

再来说一下阅读英文名著的数量和质量,经过统计,很多本科学生的外文阅读量不足十本,阅读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通读一部名著,更多的是进行选读。同时我们发现,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没有将英美文学放在相对重视的层面,课时不足、教材质量一般都是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经典文学作品在英国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经典文学作品是优质文学作品的融合。可以说其代表着一个民族智慧的洁净、精神依赖发展的方向。通过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近距离感受那个民族的血液、脉搏,可以了解那个民族的精神本质。譬如若想了解我国盛世风采就不得不读李白杜甫、柳宗元;若想一探先秦文学,就不能不读《诗三百》。提及英国文学,英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足以让英国文坛散发熠熠光芒,如果没有阅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就无法了解英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积淀。文学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得到优质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能力一定不能脱离经典名著的阅读。如果长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仔细地阅读和研究,在语言、哲学、美学等多方面都会有提升,整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都会升华。经典作品是集智慧之大成,可以向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人通过对其的阅读更加了解这个国度、这个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

可能会有一些学者质疑,如果大力推荐英国经典名著的阅读是否会冲击我国的文学构架,让新一代接触英国文学作品乃至世界文学作品是否会让我国的古典文学、传统作品受到挤压。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文化我们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同样对待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也要这样取舍。我们可以将对其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感知不同优秀作品的魅力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再扩宽到民族的层面,通过阅读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度,无论是优越性还是不足,都会让我们辩证的对待。发现优秀的部分,譬如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常渗透出的人文情怀让我们感知英国也是一个文化与人文并重的国度,而面对文学作品中一些负面情绪的蔓延,我们发现可以进行自身的预防,所以学习他国文学作品不会让我们遗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不会搁浅自己的名著经典,而会更加理性的去理解、去接纳,学习和深化。

教和学彼此支撑、相辅相成。指引学生对英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感受文学的经典文学的魅力,我们的教师也需要对相关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大学的教师肩负很重的教学担子,既要能很好地传递知识,又要将一些有营养的新知识推荐给学生,那么新的学习内容怎样获得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研究,不断提升、不断更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要想获得能力的提升,想要在教学的高度之上获得更多的进步、发现一定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名著。

四、对策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努力提升阅读群体的整体英文能力。可以联系一些媒体进行视频教学提升阅读群体的英文理解能力,还可以定期进行专家赏析,引领大众解读;二是多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在教育课程中将阅读名著作为一个量化定性的指标,辅之阅读经典外文作品的课程。

针对学者和英国文学研究组织,应该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重新阅读和精读细读。对于一些刊物进行发表和议题的时候,可以鼓励学者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定期举办专栏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阅读经典英国文学名著的重要性和现实教育意义进行探索。

对于经典的阅读和研究还要从培养学习态度方面做起,阅读经典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积累和形成自觉性的过程。只有拥有对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精神、忍受寂寞的坚定信念还有对文学真正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得精神领域的收获。

第12篇

一、从课文片断,引导深度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或是名家名作的片段,或是原著的简化版、精选内容。这些片段是原作中的典型部分,更是小学生容易读懂的部分。教师在教完教材内容后,可给学生提供原作让学生自学原作,然后利用课后辅导时间进行讨论,交流学习体会,欣赏原作文学特色。

《丑小鸭》是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丑小鸭》的“缩短版”,原作近七千字,但为适应三年级语文教学需要,被编者改编到只剩下五百多字。通过学习这个童话,学生能认识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个过程。可其中曲折的经历,丰富生动的内容,尤其是那些诗意的文字被大幅度地删掉了。原作篇幅较长,但文字通俗易懂,对掌握较好的三年级学生来说,阅读并不十分困难。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原作,感受安徒生原汁原味的童话魅力。

教学《三打白骨精》,引导学生阅读原著《西游记》,教学《三顾茅庐》,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三国演义》,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经典诗文浸润学生那一颗颗玲珑剔透的童心。

二、从体裁形式,引导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除了内容丰富多彩外,文学表达形式的体裁也多样多姿,有小说、散文、诗歌、寓言、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游记、书信等。教学时可抓住这些文学体裁进行延伸,增加课外阅读量。

教学唐诗七绝的《江南春》后,引导学生收集唐诗的七绝。学生可以通过借阅图书、浏览网页,集中寻找唐诗七绝。然后进行编辑整理,并进行交流、朗诵等,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类诗的特点,如字数、行数等,还要知道诗的作者,利用工具书了解诗的大意等。再比一比谁收集得多,谁了解得清楚。高年级还可以把收集的资料编成“唐诗绝句专辑”手抄报,真正锻炼了学生各方面能力。课外活动中,还可以举办“唐诗知识专题讲座”“唐诗艺术欣赏”等课,让学生从小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

寓言、散文、游记等,都可以在课堂外放手让学生找出同体裁的文章进行阅读和交流,还可以向中学、大学的哥哥、姐姐请教,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对每一个文学作品的体裁,都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三、从课文作者,引导延伸阅读

许多著名作家都写了大量的文章,小学教材中,只认识了这些作家创作的一鳞半爪,为了更广泛地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与特色,学完课文教材之后,可以再举些本文作家的其他文章,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来补充对作家创作的认识。

学了冰心的作品《雨后》,学生对冰心先生细腻的情感、柔和、含蓄而又清丽的文字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找出冰心更多的作品,如《寄小读者》或《小桔灯》等,深入认识她的写作风格。学习了老舍的《草原》,再找出老舍其他作品读读,如《月牙儿》《二马》《骆驼祥子》等。通过大量的延伸阅读,提高自己的写作鉴赏能力,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学习文学,进行文学艺术欣赏,离不开对作者的认识与了解,以及许多著名作家的创作概貌、代表作等,这无疑会不断地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为语文学习提供丰富的营养。

四、从文章主题,引导比较阅读

在许多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文章主题是一样的或相近的,如课文《凡卡》与《油画》,两篇就同样是反映沙俄时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古诗《游园不值》与《咏柳》也同样是描绘春天美好景色,赞美美景的可爱。因此,教学中可以把这类主题延伸到课文之外去,找一些相同主题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这一主题的文章。

课文《凡卡》是写沙俄时代贫穷人家的孩子凡卡,九岁就被迫到莫斯科鞋店里当学徒,在当学徒中,他受尽了老板的虐待,长期帮老板干重家务,又挨饿受冻,还常常遭受老板的毒打。学完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指导学习高尔基的《童年》,它们所反映的时代是一样的,也同样是童年生活,同样是在艰苦的环境生活。通过《童年》的阅读,使学生增加对沙俄时代的了解,拓宽了视野。

古诗写春景的作品,在浩瀚的古诗海洋中更是举不胜举,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收集“春景图”,让他们陶醉在诗韵美景之中,真正受到文学的熏陶。

小学生进行文学阅读面的拓展,以及初步了解文学知识并接受熏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阅读为主,分析为辅。小学生认识生活、掌握知识的水平有限,进行文学基础的培养,应以阅读为主要手段,无需作社会意义、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分析了也难接受。

二是立足文字基本功,写好记叙文。小学生的习作要求是写简短的记叙文,不能在学了文学作品之后,也要学生去写小说、诗歌等,宜立足于文字基本功的训练,把词汇用好,句子写通顺,会用好标点符号等,不要动辄就指导文学创作,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进行文学创作,无疑事倍功半。因此,提升文学素养,返璞归真,最后落脚点还是老老实实地进行文字基本功训练,夯实扎实的基础。

三是课堂教学为基础,课外阅读为补充。在文学阅读与欣赏中,教师要紧紧以教材为基础,抓好教材的课堂教学,不能把教材抛开,一味地进行文学作品阅读,进行文学灌输的尝试只是课外阅读的补充,不能冲淡主课堂的课程教学,避免违背教育科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