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时间:2023-05-24 14:3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第1篇

一、健康检查对象

新从事放射工作、已经从事放射工作和调离放射岗位的放射工作人员

二、健康检查机构和检查项目

健康检查机构由省级以上卫生厅行政部门批准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承担。

检查项目按国家《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办法》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进行。复查时根据需要相应增加检查项目。

三、健康检查管理

(一)

上岗前健康检查

上岗前查体是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重要部分,是对全部医学检查的基础资料,检查结果可为后期检查和意外事故等作对比和参考。

对新参加放射的工作人员,及时组织其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标准方可从事放射工作。

(二)

上岗后健康检查

1、对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每1~2年组织一次健康检查。

2、查体中发现结果异常者,及时安排复查。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放射工作人员,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

3、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健康状况或者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放射工作人员,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三)

对调离岗前健康检查

对调离放射工作岗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在离岗前应组织其职业健康检查。

(四)

健康检查结果处理

健康检查结果,应将对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本人,并将健康检查结果记入在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中,并终生保存。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检查结论应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五)

将职业病健康法规、知识、操作规程利用公示栏进行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

第2篇

关键词:医学检验实验室安全现状策略

1当前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分析

1.1意识情况分析

实验室的安全主要是针对于工作人员,安全性的体现与实验室外在条件有关联,与工作人员自身意识问题有着必然的联系,样品的接触者是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流程操作,提高其防范意识,可以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工作人员存在疏忽,工作不戴手套、工作结束后不进行消毒,接触病毒,影响其健康。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对于工作存在侥幸心理,对于工作的严谨度缺失。

1.2制度问题分析

在目前的实验室当中制度存在的问题有三方面,第一制度内容不合理的情况,实验室所制定的管理内容及安全相关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制度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管理意义,制度的制定未及時的分析实验室的现状。第二制度的实施情况较差,工作人员未能按照其制定的内容执行,制度“形式化”主义严重。

1.3清洁问题分析

清洁工作的彻底性可以有效的降低不安全因素,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样品,对于样品的处理需要用相关的器皿装置,对于器皿使用后未及时的进行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存在后期触摸的可能,细菌的繁殖性高,会粘连在器皿上。对于工作人员而言,进行样品的处理、化验、切片、染色等相关环节,工作人员在工作完成后,不进行消毒工作或者消毒不彻底,手上会残留样品,造成感染出现。

1.4设备问题分析

实验室的设备是开展样品处理的前提,设备符合规定,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工作质量高的同时,安全具有保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设备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设备的管理问题,实验室并没有专人负责,设备使用后不能及时的归还在原位置,工作人员未按照流程记录使用情况。第二设备使用后未及时进行清洁消毒,设备当中所存在的细菌繁衍生殖,不仅影响样品检测,加重工作人员的不安全性。

2应对策略说明

2.1制度化管理,履行各项规定

制度化管理是提高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关键,对于规定的制定应当分析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所制定的制度的可操作性强,制度制定必须秉承着科学的原则,坚持安全性原则是第一位,制度的内容应涉及各个方面,在制定完制度后,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再分析其内容。制定的内容中不遗漏相关的急救操作,当实验室一旦发生不安全的事故时,所启动的全面应急预案。对于所制定的规定,应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履行,提高履行的意识。

2.2知识化管理,增强安全意

对于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管理中,应当重视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教育工作,可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工作人员对于相关知识了解更多,才能明白其重要性。工作人员掌握知识的同时,意识提升,在工作当中对于不安全问题可以及时的发现,避免事故的发生。另外培训工作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安全性,提升每个环节的效率。

2.3能力化管理,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对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而言,一方面对于工作人员加强知识的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重视度,工作人员对于工作兢兢业业,恪守职责。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应当提升其能力,实验员的正确操作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新设备的使用,应重视其能力的培训,待其操作能力符合时,样品化验工作。工作人员的能力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在化验工作中可以实施“一带一”工作方式,对于操作不熟练的工作人员,可以由其他熟练工作人员带领操作,操作中相互学习,相互提升能力,减少问题的出现。

2.4监护化管理,及时处理突况

对于实验室安全性问题的重视,应重视其监护工作,监护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监护实验工作人员在化验的工作流程中是否按照其规定执行,对于未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实验事项的,应及时的制止,并且告知其正确的操作流程。另外监护工作应当涉及制度的监护,对于未按照制度执行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品评教育工作,让工作人员在心理上明确其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监护工作主要是针对紧急事故的处理方面,对于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突发状况,监护人员应及时的处理,避免事故的严重性提升,威胁工作人员健康的同时,实验室面临的损失加重。监护人员应当切实履行其职责,对于工作认真,不怠慢监护工作。监护工作的内容包括对于实验工作人员健康的管理,确保工作人员身体指数健康,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工作人员,可以安排其他工作人员,待其健康情况符合再开展实验工作。

第3篇

[中图分类号] R85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346-0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苏省、南通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有关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全面提高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现对2007-2010年通州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体检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2010年间在我所儿保门诊体检的托幼机构的新入岗和在职的工作人员。

1.2 方法 根据江苏省、南通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设置的体检项目和内容。其中妇科检查项目由本所妇女保健科负责妇女病的专职医生完成,化验检查由本所化验室完成。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1.3 统计分析 所有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卡方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7-2010年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体检情况统计2007-2010年间对通州区61家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应体检4867人,实际体检4722人,体检率为97.02%,男性45人,体检率为0.95%,女性4677人,体检率为99.05%,城区幼儿园6家,占9.84%,农村幼儿园55家,占90.16%,见表1。

表12007-2010年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体检情况统计表

2.2 2007-2010年间通州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疾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8.054,P<0.05)见表2。

表22007-2010年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疾病检出情况统计表

2.3 各类型疾病检出情况 4年间共检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传染性疾病、滴虫(霉菌)性阴道炎42人,检出率为1.61%,检出患有妇女生殖道感染347人,检出率为7.42%,检出患有内科疾病112人,检出率为2.37%,ALT、AST异常的人员中,复查后仍异常的,增加B超检查,提示有21人有脂肪肝,其余要求在2周或1月后复查ALT、AST,同时增加甲肝、丙肝的检查,结果都为正常,见表3。

表32007-2010年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各类型疾病检出情况与构成比

3 讨论 学龄前儿童本身属于疾病易感人群,密切接触的人员中除家长外,就是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最多了,所以,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一些传染病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小儿的健康。

本次调查资料显示,对61家幼儿园工作人员的体检率在逐年提高,但与所要求的体检率100%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表2、表3可见,2007-2010年间本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患病率由2007年的14.75%逐渐下降至2010年的9.39%,总的患病率为11.99%,略高于叶飘在丽水市调查的8.91%[1]。这次调查中患有国家规定的传染病、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为1.61%,明显低于张善兰在长乐市调查的8.31%[2],但在所占疾病构成比达13.42%,未检出精神病患者及有精神病史者。对于所检出的HBsAg阳性及乙型肝炎的工作人员,我所协同有关部门做好这些人员的工作,合理安排好这些人员的岗位。对于患有滴虫(霉菌)性阴道炎的人员,我所妇科加强对这些人员的督促治疗管理,完全达到治愈标准后再让其重新上岗。

我区托幼机构有90.16%位于农村,99.05%为女性工作人员,此次调查中患有妇女生殖道感染所占比率达61.31%,接近于陈倩云在广东茂名市所调查的62.6%[3],所患的种类也是在妇女病中最常见的几种类型,有资料显示,妇科炎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而造成妇科炎症的原因与平时卫生习惯、流产等多种因素有关,而托幼机构女性工作人员对这些因素认识不足,有过半的已婚的女性不同程度的患有自身不易觉察的妇科病,同时有多数女性不太愿意接受妇科检查,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妇科体检过程中,设立专门妇科咨询处,宣传妇女病检查的好处,同时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回答,让受检人员从心理上接受这次体检及所遇到的问题,建立她们接受治疗的信心。

本次调查还显示,高血压患者占18.55%、脂肪肝占3.71%,这些疾病本身与饮食结构、运动、年龄、遗传等因素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的宣传,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并建立一个相应的督促机制,负责回访体检中患有相应疾病的人员。

而目前的体检项目只是一些简单的针对传染性疾病及妇科病的检查,而我区民办幼儿园较多,额外可选的一些如血糖、血脂、B超等项目,大多数幼儿园不太能接受,而体检人员又不愿意自费,这就要求我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争取多方面支持,最大限度的把人力和物力用于关心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健康上来。

参考文献

[1] 叶飘,金海菊.718名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状况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8,6.

第4篇

关键词:遂宁市;X射线机房;防护

X射线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X 射线机的运行往往对放射科医生及周围环境人员容易造成辐射伤害, 因而做好X 射线机房设施的防护非常重要。为贯彻国务院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摸清我市医用X射线装置的防护现状,我们对遂宁市、县、区、乡四级21家医用X射线机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监测,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并对进行放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现将调查结果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遂宁市、县、区、乡四级21家开展医用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

1.2方法

1.2.1基本情况调查、场所防护检测及X射线设备性能检测,采用统一的原始记录表格,对各单位的医用X射线设备名称、型号、产地、出厂日期、用途、机房建筑面积、机房位置及相邻关系、机房结构及厚度、控制室情况、门窗及布局的合理性、防护材料、通风情况等进行登记。

1.2.2按国家标准《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的要求进行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

1.2.3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1.2.4使用美国Fluke Biomedical生产的451P型加压电离室巡测仪。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监测结果 调查和监测放射场所21家,200~500mA医用X射线机21台,计21个球管,均为拍片机。球管使用年限0.2~13年,平均为3.4年。21家放射场所的控制室、机房外周环境的泄漏辐射水平均符合GB18871-2002对辐射实践的防护要求。在21台医用X射线机性能检测中,有球管的X射线照射量率/剂量率达到国家《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其中16台达标,达标率76.2%;5台不达标,不达标率23.8%。

2.2体检结果 从表1中可见,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参加体检270例中,血常规改变37例,其中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9/L的有14例,阳性率5.2%;血小板低于90×109/L的有23例,阳性率8.5%;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均无异常;眼晶状体混浊3.3%,见表1。

3对策

3.1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监管 在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和检测。加强联系、信息交流,相互协调、统一部署,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条例》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措施从严管理。要做好诊疗机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避免公众收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加强控制室防护门、防火墙、候诊区的防护[1]。

3.2加强放射监测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 放射工作是一项特殊工作,结合我市情况,建议成立辐射所,配备专用设备和专职人员及一定数量的经费,对我市放射工作进行预防性和经常性的监督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酿成事故。认真贯彻《条例》,组织培训卫生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做好给医疗单位动员工作,协助专业机构搞好我市放射防护工作及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管理,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及个人剂量档案。

3.3做好防护知识的培训工作 切实做好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工作,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对医用X射线专断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的认识,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提高防护水平。同时应进行广泛的防护知识及放射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增强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防护意识与法律意识,加大对放射卫生防护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力度[2],使放射诊疗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公众。

3.4建设放射防护管理体系 此次调查发现,遂宁市只有部分医院成立了相关的管理机构,但大多数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立起完善的放射防护管理体系,加强放射防管理,使放射防护管理可以有效并长期运行,是搞好放射卫生工作的根本措施。

4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诊断技术在不断进步,目前遂宁市已经逐步使用低辐射剂量的仪器,数字X射线机也在推广使用,X射线诊断工作中存在的辐射污染问题也将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过,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中的辐射危害仍然存在,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第5篇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是一所专门从事辐射防护、辐射监测、辐射效应和核医学研究的省级专业科研机构。现有在职正式职工 4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3人。客座研究员和副研究员68人,其中,院士1人。

研究所主要开展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辐射防护监测与评价、放射防护标准的研制、环境放射性水平监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放射病防治、核辐射医学救治基地的建设、山东省济南地区环境放射性本底常规监测以及核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放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等工作。承办“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辐射卫生》,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2003年7月,研究所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2012年6月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实验室资质认定。2008年8月获得卫生部甲级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2011年8月通过了国家安监总局的甲级资质换证,2012年8月分别通过了卫生部和国家安监总局的甲级资质延续;2011年8月获得了山东省卫生厅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通过了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质的续展。

研究所对职业卫生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验室,购置超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系统、α谱仪、γ能谱仪、低本底αβ测量仪、6150A/D环境剂量仪、防护剂量仪、中子剂量仪等辐射检测设备。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先后派出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培训班,均取得了个人评价资质证书。

研究所发挥科研优势,近几年承担了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取得各项成果奖10余项。受卫生部放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托为国家制修订《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等10余项国家标准,为规范核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放射防护评价与检测

科学研究

研究所主要承担辐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及环境辐射监测方面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订,重点关注放射工作人员及受检者或患者的辐射防护及相关措施,及环境放射性对公众的辐射监测及防护研究。

在放射防护评价与环境放射性监测方面,研究所每年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省卫生厅重点科研项目等科研水平较高的项目,以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研究所制订的《油(汽)密封放射源测井放射防护标准》《油(汽)田非密封放射源测井放射防护标准》《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等国家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0余项,对规范核和辐射技术应用单位的放射防护技术与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技术服务

放射防护监测评价科室目前配备超低本底液闪、高纯锗γ能谱仪、低本底α、β测量仪、中子剂量率仪、热释光测量仪、环境X-γ剂量率仪等大中型监测仪器。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科室每年检测工业探伤设备20余台,密封放射源200枚左右,总体看来,由于《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的原因,造成卫生与安监部门对工业企业的放射卫生监管出现了衔接真空,因为缺少监管力度检测的覆盖率比较低。

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是技术服务的主要工作,评价范围涵盖了工业加速器、辐照中心、工业用放射性仪表等。

目前,研究所已经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合作完成了荣成石岛核电的放射防护评价工作,完成了包括齐鲁石化等大型企业放射源的检测工作,多个辐照中心以及工业加速器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工作。

个人剂量监测。配合国家法律法规对放射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要求,积极开展个人剂量监测。每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人数逐年增加,2011年度监测人数达600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工业企业放射工作人员开展个人剂量监测的在逐年增加。

环境放射性监测。每年监测济南地区大气沉降物中90Sr、137Cs沉降量、济南地区生物样品中90Sr、137Cs活度浓度和济南地区露天水源水中90Sr、137Cs活度浓度。每年对送检矿泉水、地热水、稀土等样品进行放射性检测、分析。

核事故应急监测。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卫生部召开日本核事故对我国食品及饮用水放射性污染应急监测会议,由研究所负责山东省食品和饮用水样品的应急监测工作,向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上报检测数据,完成了应急监测任务。

山东海阳核电站运行前放射性本底调查工作。山东省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将于2014年并网发电,目前研究所承担着山东海阳核电站运行前连续2年的放射性本底调查工作,负责核电站周围20km2范围内全部水样(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海水)和底部沉积物的放射性调查工作。

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工作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研究所于2004年获得了职业健康检查资质。作为省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了山东省省直和多个地市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研究所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咨询,加强与各地市卫生防疫、医疗部门合作,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获得资质以来,每年职业健康检查人数5000余人次,职业健康检查项目覆盖了卫生部55号令《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所涉及的各种项目。研究所不断的完善实验室,查体项目日趋完善,仪器先进,染色体全自动分析仪能进行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细胞率分析;自动生化分析仪可进行肝功、血脂血糖等全套血生化分析,同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测定也处于领先水平。实验室建立了自己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剂量效应曲线。自2007年参加全国辐射生物剂量估算比对,比对结果均合格。

在健康检查过程中,研究所坚持客观、准确的原则,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部分不适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与用人单位协商调离了工作。研究所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逐步发展成为学科齐全、优势突出、科研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综合科研能力较强的医学科研机构。

研究所科研计划项目来源逐步扩大,计划项目数逐步增加,项目级别和经费额均有明显的提高。课题“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与防护对策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课题根据我国有关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针对济南市放射防护的实际情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济南市有X线机进行防护调查测试与改造;拟制《X射线的防护》录像科教片,编写材料,对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与环境监测,研究相应的防护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制成了济南市放射防护6项管理办法与制度,对济南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查体,对其健康状况作了深入的分析,对发现的可疑病例均做了相应处理,尤其是提出的染色体畸变与微核率,其放射损伤诊断价值具有独见性。该项研究是一项剂量监测、卫生防护和健康调查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工作,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职业健康监护过程中,研究所主检医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每一位进行健康查体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放射线接触史,建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填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对每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由主检医师审核后填写检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并签名。处理意见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提出对受检者从事放射工作的适任性评价意见;检查结果如有异常,需要复查的,明确给出复查的内容和事件,发现疑似放射损伤的,提示受检者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通知放射工作人员所在的放射工作单位。在工作中,研究所的主检医师随时可以向各类放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咨询和医学建议,并接受放射工作人员对健康检查结果的质疑或咨询,如实向放射工作人员解释检查结果和提出的问题,保障了山东省各类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放射性损伤诊断工作

研究所2005年获得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近5年来在放射职业病的诊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放射病诊断组成员,承担了4名超剂量受照人员长达30余年医学观察和临床处置工作,积累了辐射损伤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宝贵经验。取得诊断资质以来,先后诊断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白内障等放射性损伤26例,并按照职业病病例报告的相关规定,报送本地卫生行政部门。

加强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修订,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监管的主体由卫生部门转变为安监部门,前期存在的工业企业放射卫生的监管薄弱必将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而得到改善。

建议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加强对核和辐射技术用单位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承包经营企业或私营企业的监督监测力度,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放射防护组织,确立放射防护负责人,将安全保管责任落实到责任人。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机体多方面的异常变化,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及放射防护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严格按有关规定加强放射防护设施的基础建设,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对他们的健康管理,减少受照剂量,减轻放射损伤,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第6篇

关键词: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

伴随医疗科学水平的日益提高,X射线装置被广泛地投入到临床诊疗中,①可以为患者提供帮助,②也因为其形成的电离辐射,严重影响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由此可以知道,相关的工作人员若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不注意进行防护,不根据规程开展操作,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电离辐射能够直接导致人体产生放射病,不管人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都不能避免,尤其是消化系统、造血器官以及神经系统三者的变化更为显著[1]。因此,采取正确的措施对X射线装置进行防护管理,将其造成的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对于患者来工作人员来说均是一件意义很大的事情。文章主要从患者以及工作人员两个方面提出了X射线装置的防护管理措施,旨在降低X射线装置给人体构成的危害。

1我国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因为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影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主要如下:①基层卫生单位的放射防护水平较低,和大型医疗单位相比存在很大的距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基层卫生单位的基础不牢厚,并且规模非常小,加上地理位置又多处于偏远山区,由此造成单位医疗设备比较陈旧,更新难度大,并且医院在放射防护方面的成本投入也很低。另外,大型医院因为具备优秀的有偿服务经济条件,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强,同时医院领导关注度高,由此在放射防护方面资金投入大[2]。②相关工作人员综合水平不高。我国大部分医院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并不是从正规专业学校毕业的,学历广泛不是很高,从而造成其对放射知识以及辐射危害了解不充分。此外,医院忽略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定时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综合水平的提高。③部分医院领导重视度低,法律知识不强。我国现阶段不少医院领导主要将注意度投放的创作以及效益这2个方面,而起树立的放射防护相关法律意识非常低,由此造成放射防护工作经常被忽略。④和放射防护相关的宣传工作以及卫生管理工作没有具体落实到位。因为我国放射防护监督工作由于受到人员、地方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医院开展放射防护宣传以及监督检查两方面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时常会发展,从而造成某些医院制定的放射防护工作距规定与国家要求不相符合。⑤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检查合格率低。我国相关部门定期会对医院的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进行检查,但是在检查过程中透视用X射线监测、摄片机房控制台和门窗的防护以及工业用X射线探伤机上述三者的合格率均比较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医生X射线设备更新换代比较慢,因此造成医疗器械过于陈旧落后,防护不到位。同时医院机房门窗达不到密封的水平,还有一些医院为了贪图便利,乱摆胸片架以及主射线方向有窗口等现象时常有发生。另外我国大部分工使用X射线探伤装置的单位属于非医疗卫生行业,它们使用的X射线探伤设备大部分均是没有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的[3]。⑥受检者防护工作不到位。此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医院的工作人员为了减短检查时间忽略要求受检者做好放射保护工作,甚至部分工作人员就算发现也不会自动去提醒受检者做好放射防护工作。其次是受检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X线可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其树立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低。⑦越来越多的医院具备X射线透视体检专用车。因为我国相关部分在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方面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卫生防护标准,由此大多数医院只可以根据携带式X射线机护标准开展相关的监测评估活动,虽然该携带式X射线机护标准大致上和放射卫生的防护标准有关要求存在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可是,评估过程中依旧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车子在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颠簸振动现象,风吹雨打以及阳光曝晒等自然气候条件可以对X射线设备造成损耗的现象,从而影响防护设施质量,使其呈现降低的趋势,或者直接变化。

2做好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由于X射线装置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在X射线相关检查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可以从放射操作人员以及患者两方面来自做好X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2.1提高放射操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2.1.1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医院应该要求X线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符合要求后才具有从业资格。放射科也应该按时安排X线操作人员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时间为每年1次,情况过于严重时还能够进行临时性检查,并且医院还应该成立且长期保管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4]。职业健康检查和一般的体检对比差异很大,其主要划分为染色体畸变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两者的检查,若两者产生问题,那么可以说明操作人员产生放射病的几率被提高。因此,医院需要按时安排X线操作人员体检,确保每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的人员才可以继续开展工作。

2.1.2对工作人员实行个人剂量仪监测 医院放射科应该合理安排本科室的X线操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同时长久保存监测结果。根据有关的规定,X线操作人员应该达到以下标注:有效剂量在

2.1.3操作人员需要持证上岗 按照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职业管理规定指出,放射科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从业资格证才可以上岗。这是因为如果放射科的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培训就上岗,具备的防护意识也就比较弱,会一定程度上危害到身体健康。所以,医院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给放射科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培训机会,要求其获取从业资格证后才可以上岗,目的在于确保其能给合法开展工作以及提高其防护知识[5]。

2.2提高患者防护的措施

2.2.1避免再次开展检查 根据专家们的数据统计,可以知道我国每年都有不少患者的X线检查是没有临床意义的,换个说法也就是我国每年开展X线检查的患者中,部分患者没有必要进行X线照射。X线照射使用不得当不仅产生浪费现象,还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相关的操作人员在掌握娴熟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每项临床知识,尽最大的努力达到一次检查便可以完全处理问题的效果,避免患者再次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将其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此外,医院还需要大力进行医生医德构建,不可以因为个人利益而罔顾患者的人身安全。

2.2.2对患者非投照位置进行防护 按照我国卫生部分颁发的相关规定能够知道,患者在检查前应该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过去我国的X线检查防护措施实施效率很低,由此患者受到的伤害极大。近来几年随着相关学者们的不断呼吁,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医疗辐射危害,由此制定了大量相关的规定,比如说工作人员需要适当屏蔽X射线装置形成的辐射,不进行投照的位置应该重点防护,避免其受到照射;如果照射对象为儿童以及青年时,医护人员应该留意防护其骨髓,尽可能降低骨髓的投照剂量。

2.2.3降低机器的照射量 X射线装置运行时能够形成相关的辐射场,其实际照射量主要受到辐射场本性质、照射时间以及照射距离三者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有效地对照射剂量进行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承受的射线量。另外,科学设置好X线机工作条件,在照射过程中控制好照射野以及选择合适的X射线束,也可以在获得良好诊断结果的同时降低其带来的伤害[6]。所以,技术人员在操作时,应该使用正确的焦片距,这是由于照射野在很大程度上受距离限制;同时其还需要选择正确的过滤板,确保X射线剂量值能够与预期目标相互符合,从而形成伤害不大的辐射品质,保证患者不用遭受过多的照射量,进而降低患者源性损伤现象出现的几率。从另外一层意思来说,也就是技术人员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科学对X线装置进行设置,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受线量,降低X线装置给患者造成的危害。

综上所述,根据医院不断加大X射线装置的使用领域,可以证明其给患者带来的福利远远大于伤害,因此,医院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放射防护工作,并且及时发现本院放射科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尽最大的努力降低X线对患者以及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使其能够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帮助,从增加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邹维英,陈玲娣,黄爱梅.手术室使用C形臂X线机的电离辐射危害与安全防护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0(12):225-226.

[2]卢志娟,戈兆艳,庾,等.吴江市2009年度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0,23(03):78-79.

[3]王兆达,王志文.滥用X射线检查的危害及其控制[J].中国辐射卫生,2010,29(01):29-30.

[4]卢志娟,戈兆艳,庾,等.吴江市2009年度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0,10(03):189-190.

第7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628-02 中图分类号: X 59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64

近年来,随着各级各类放射诊疗单位数量的增加以及从事放射工作人数的逐渐增多,放射诊疗单位的卫生防护与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辐射危害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成为放射卫生领域的重点课题。

为了了解上海市黄浦区放射工作单位放射卫生防护现状,确保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安全使用,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或受检者以及广大普通上海市民的健康与安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放射防护工作、评估辐射所致健康影响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区放射防护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黄浦区范围内所有放射诊疗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各类医用X射线装置。

2.调查与评价 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后,现场对调查表内容进行调查、填写。个人剂量监测依据GBZ 1282002《国家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进行检测。工作场所监测依据GBZ 1382002《医用X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进行检测。

评价方法依据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进行。

3.数据分析 通过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数据。

结果

1.放射防护基本情况 2009年黄浦区共有各类放射工作人员504人,男性308人,女性196人。其中使用射线装置464人,占总人数的92.06%,放射性同位素40人,占总人数的7.94%。有各类医用X射线装置177台,医用X射线装置类别包含有Ⅱ与Ⅲ两类,黄浦区主要集中在Ⅲ类装置,涉及7种X射线装置,其中放射诊断普通X射线机71台,占

40.11%,牙科X射线机46台,占25.99%,电子束加速器2台,占1.13%。详见表1。

2.放射工作人员按工种分布

2009年黄浦区有各类放射工作人员504人。以三级医疗机构人数为最多,占总人数的64.68%(326/504)。其次为二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占总数的22.62%(114/504)。在放射人员工种中又以X射线诊断最多,人员占总人数的69.05%(348/504),介入放射学人员占17.46%(88/504),医用加速器人员仅占5.56%(28/504);除了二、三级医疗机构外,其余单位放射人员的工种均只有X射线诊断这一项。详见表2。

3.放射工作人员按性别分布 2009年黄浦区放射工作人员共504人,其中男性308人,占总人数的61.11%,女性196人,占总人数的38.89%,男性比例最高的工种是介入放射学,达到78.41%,女性比例最高的工种是医用加速器。详见表3。

4.放射工作人员工龄分布 从现有的504位放射工作人员按工龄分析,工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年和大于20年工龄间,其中工龄>20年的有132人,占总人数的26.19%;1~5年工龄的有111人,占22.02%;

5.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分布 2009年黄浦区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391人(不包括由市疾控监测的核医学、医用加速器工种的人员)。实测人均剂量当量1.117849 mSv,其中X射线诊断人均剂量当量为0.682233 mSv,介入放射学人均剂量当量为3.521 mSv远低于GBZ 1302002《医用X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中要求的剂量限值规定。剂量当量分布情况是:

6.放射工作场所监测 2009年黄浦区监测放射单位47家,监测工作场所177个,其中X射线诊断171个,介入放射学4个,电子束加速器2个,监测覆盖率100.00%;监测合格率100.00%。

7.放射工作人员血液检查 从504名放射工作人员血液检查情况来看,检查项目一共包括Hb、RBC、WBC、Plt、染色体、微核等六项指标,其中染色体、微核检查仅在工龄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2009年放射工作单位现状总体良好,实际监测率及监测合格率均达到100.00%。随着放射防护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黄浦区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调查发现,各放射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仍以医用“X射线诊断”工种为多,且大部分集中在三级医疗机构。此外,不同放射暴露工龄的比例方面,工龄

虽然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人均剂量当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人均剂量当量要比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高近5倍,这间接提示关注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防护的必要性[1]。

一般认为,外周血实验室检查情况是作为与放射损伤有密切关联的特异性指标之一,查阅以往文献,健康查体异常项目主要集中在白细胞异常、微核细胞率异常、染色体异常等[2]。本次调查的结果较好,Hb检查异常率为0.40%,WBC查异常率为0.20%,其余指标正常率均为100%。由于本次调查资料的限制,未能分析血清学异常与放射暴露工龄的关系。但相关研究表明,放射接触工龄越长,越有可能对人体皮肤的异常有关联,因此我们仍要加强对放射人员的监测管理。要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理论知识与技术水平,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放射防护相关知识的宣传;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做好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工作,降低受照剂量,减轻放射损伤,使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射剂量达到最低水平,以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3]。

参考文献

[1]盛大膺,吴建华,吴伟民,等.卢湾区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07,16(2):181-183.

[2]李建华,何 伟,王林超. 某钢铁企业342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08,17(3):313-314.

第8篇

一、总体要求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隐患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相关规定,务必做到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工作上更加扎实、措施上更加有力、管理上更加严格,确保全局干部职工返岗安全、平稳、有序,在保证全局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切实保障全体干部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做好我局复工疫情防控工作,现成立我局疫情防控指挥部,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措施

(一)做好复工前疫情准备工作

1、加强复工前宣传。收集官方专业机构有关防疫知识、宣传片、宣传视频、在单位微信工作群、一楼大厅LED屏开展宣传;

2、储备防护物资。储备医用口罩、75%酒精(脱脂棉)、消毒液,消毒洗手液、橡胶手套、肥皂、温度计、测温仪、喷雾器等防护物资;

3、加强消杀防疫。提前对局机关办公楼、食药监办公楼内设施、设备进行消杀防疫,各基层市场监管所对各自办公场所进行消杀防疫;

(二)加强干部职工返岗前信息摸排

1、严格执行返岗干部职工个人健康信息报告制。各科室、所、队负责人要提前与本部门返岗人员建立联系,掌握其返回情况,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一人一表”登记制度,填写“个人健康信息报告表”(附件1),如实登记身体状况、春节外出情况、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接触情况等信息,任何人不得瞒报、漏报,填写完成后以科室、所、队为单位,统一报送至局综合科备案;

2、严格执行返岗干部职工隔离(居家观察)制。外出返回人员(无湖北旅居史、无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史)一律居家观察14天,暂缓返岗,并主动向所在街道、社区报告。有湖北旅居史或有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史的,交由属地疾控中心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居家观察)期满,健康状况无异常并经局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返岗上班;

3、严格执行返岗干部职工测温制。外出返回人员隔离(居家观察)期满复工后,每天早、中自行测量1次体温,并登记在案。

(三)加强复工疫情防控工作

1、隔离管理。局机关设置临时隔离室,隔离室设在局机关办公楼一楼最右侧(紧挨党支部办公室),并明确专人管理,设有隔离记录本,遇有工作人员或外来人员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肺炎详实症状的,立即将人员转至隔离室,并及时联系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流调工作。各基层市场监管所不单独设立临时隔离室,城区孙家堡子、城墙市场监管所统一利用局机关隔离室,石人、湾沟市场监管所发现发热、咳嗽、乏力等肺炎详实症状的立即就近送往医疗机构;

2、工作管理。近期禁止召开大规模会议、培训,确需召开的,尽可能缩短会议日程,参会人员佩戴口罩并分散就座。各岗位工作人员严守各自工作岗位,禁止串岗造成人员聚集。在保证局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非一线执法等紧迫岗位经局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可实行弹性工作制,提倡居家办公、远程办公,弹性工作的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做到“不上网”。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按疫情防控要求,强化值班值守;

3、用餐管理。局机关食堂推行盒饭制,避免员工集中用餐。食堂和餐饮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卫生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每日对食堂场所及相关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机关工作人员进出食堂必须佩戴口罩;

第9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现如今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科技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从而使得医院的仪器设备更加的高科技化。然而,却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危害因素,再加上医护人员没有受过自身防护意识的培训,直接影响着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文探讨了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职业危害因素

1.1生物因素 在医院,各科室使用过的各种医疗器械都是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再利用的,不免会带来各种病原微生物,威胁着病人以及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然而,各科室在使用过后的医疗器械有的经过处理有的没经过处理,经过处理的有可能处理的不彻底,没经过处理的就会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给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带来麻烦,甚至给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者带来潜在的危害因素,直接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1.2化学因素 医疗器械被临床科室使用过的理应经过处理才返回消毒供应中心,有的临床科室只是经过简单处理,甚至不处理,当再次使用时临床上要求不能残留有致病菌等污染物。然而这些医疗器械要经过处理就要使用化学物品,比如:酶制剂、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等化学物品,而这些化学物品大都具有挥发性,被吸入体后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些化学品还具有腐蚀性,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危害。

1.2.1含氯消毒剂 是具有刺激挥发性的一种化学物品,对人体有直接的危害,这些化学物品经人体接触会出现各种症状,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1.2.2含酶消毒剂 酶是一种催化剂,人体接触酶制剂后会在人体内发生各种化学反应,从而给人体带来各种的危害。

1.2.3消毒用的指示卡、B-D试纸,均含有有毒金属,如果人们在使用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也会对人体带来危害。

1.2.4低温用的环氧乙烷 易燃、易爆的气体,一经挥发到空气中如果到达某个浓度后就有可能会爆炸,环氧乙烷这一容易挥发的气体很容易被人们吸入身体,它就会在人体内发生各种反应,从而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症状。

2 物理因素

2.1噪音 如果人们长期在噪音的医疗环境中工作的话,当达到某个分贝就会对人们的听觉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灭菌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噪音,会对人体造成直接的各种各样的伤害。

2.2高热量 当某个医疗器械设备达到高温时就有可能产生大量的热蒸汽,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有烫伤皮肤的潜在危险,所以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做好自身防护措施。

2.3高湿环境 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特殊的工作环境,所以需要具有高湿度的工作环境,地下室符合这一条件。然而,如果工作人员长期处于潮湿的工作环境中,也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

2.4寒冷 由于地下室是很潮湿很寒冷的,需要用空调控制温度才可工作,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还是会由于温度过低对人体的关节造成不利影响。

2.5缺乏光照 如果消毒供应中心供应人员长期在高湿度的地下室工作的话,每天只有阴暗与潮湿,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对工作者的眼睛及皮肤容易造成损伤。

2.6粉尘 在医院中,由于工作需要会重复使用各种布类、棉球,棉球更容易带来粉尘,经人体吸入体内,从而导致呼吸道受到伤害。

2.7低氧 工作人员如果长期工作在地下室会对身体带来不适,由于地下室空气稀薄,极易导致工作人员在这样的低氧环境下出现各种不适比如头晕、胸闷等。

2.8刺伤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对临床科室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进行回收、清洗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容易接触锐器,有可能就会刺伤出血,引起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3 社会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的环境差,待遇低,是因为供应室得不到医院的重视,供应室的工作应受到医院的更多关注,这样才能调动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4 心理因素及自身防护

在供应室工作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没有工作激情与积极性,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份工作比较单调与琐碎,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杜绝工作人员的消沉的工作情绪。

5 防护措施

5.1生物因素的防护 医院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的医疗器械需要对器械进行简单清洗,为的是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清洗医疗器械时能清洗的很彻底,以便再次使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接触锐器时要做好防护,不要用手接触锐器,以防刺伤出血引起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5.2化学因素防护

5.2.1酶剂是一种催化剂,而含氯消毒剂很容易挥发,被人体吸收进入呼吸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应将这两种化学剂存放在阴凉处。使用前应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以防被人们吸入身体,在体内发生各种反应。

5.2.2环氧乙烷易挥发需要远离火源,以防引起爆炸。

5.3物理因素防护

5.3.1噪音的防护 科室的医疗器械需要工作人员定期的进行维护与保养,以防产生噪音。

5.3.2防烫伤 当操作能产生大量热蒸汽的设备时,务必要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以防接触到热蒸汽而烫伤皮肤。

5.3.3高湿的防护 当在高湿度的地下室工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用空调控制好温度,保证通气良好。

5.3.4防辐射 长期在地下室工作接触不到阳光,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

5.3.5防粉尘吸入 在用布类制作敷料时应远离人群,操作者需带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5.3.6防锐器伤 工作人员在接触锐器时要戴上手套做好防护,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以防锐器刺伤皮肤。

5.4建立完善防范风险制度

5.5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措施,制定防范风险制度,并让工作人员将其落实到实处。

5.5调整心态 供应室工作即使得不到医院的重视,工作人员也要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好、做精,避免工作的消沉情绪,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热爱自己的工作,提高自身对工作的积极性。

第10篇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情况

为深入了解x省社会工作的现状,本调查依次对不同领域的社会工作现在进行调查。此次调查主要是探讨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的基本现状.本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七个福利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相关数据。

(一)资料收集方法

为保证本调查的可靠性.本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全面收集资料.分析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的现状。

问卷调查设计了ABCD四类题。A类题是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分析,涵盖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方面:B类题主要针对调查对象的专业技能的分析.包括工作人员的职务。接受的专业培训等方面,探讨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教育的基本现状c类题从服务时间、职位要求、服务提供等方面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服务提供情况。探讨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的运用情况;D类题对机构服务对象的需求、机构专业人员的需求、个人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深入了解社会工作在福利机构的现状。

(二)资料分析方法

为保证调查质量.本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

(三)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设计样本量主要是针对福利机构工作人员。问卷180份,实际完成问卷18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然而有效问卷为156份,问卷有效率为86.7%。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都很高,所以.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1.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

本次调查的有效人数共156人,其中男性29人.占18.6%;女性125人,占总体的80.1%:有2份问卷没有填写性别.占总体的1.3%。所以说,本次调查男女性别出现不平等.表明x省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多为女性.这是因为.本次调查选取的福利机构多为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女性的温柔、细心、耐心等性别特征使她们更适合从事服务行业。

2.调查对象的学历水平

从表1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高中或中专学历占有较大的比例。如果将高中或中专作为学历高低的相对分界点,那么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在学历相对较高的人群。可以看出,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再是以前的低学历、低素质的工作人员.而是逐步转向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调查对象的岗位分布

从表2可以看出.在福利机构中。多数工作人员为基本的护理人员,其次是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反而不多。福利机构中专业性强、技术过硬的工作人员尚未普及。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福利机构工作人才专业性

1.调查对象的专业技术职务的获得情况

对表3福利机构人员专业职务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多数没有取得专业的技术职称.究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相关的职称要求.也没有相关职称的考试制度供工作人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福利机构的工作对象主要是老人.专业性不高,主要是看工作经验、个人性格特征.因而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2.调查对象接受的专业教育的调查

在专业教育方面.本调查以获得专业文凭(含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依据,探讨了调查对象的专业教育水平。接受卫生或护理专业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仅有21人.占总体的13.5%:接受医学或临床医学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有20人表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12.8%;接受社会工作专业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只有8人.占总体的5.1%:接受心理学专业的专门教育的工作人员.有11人.占总体的7.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工作人员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十分的少。行政管理人员中,仅有3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2.0%;专业技术人员中.有4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2.6%:护理人员中仅有1人接受过此类教育.占总体的0.7%。

3.调查对象接受专业培训的调查

在专业培训方面,本次调查以参加过的各种短期培训为参考来探讨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学习提升的机会.有103人表示接受过卫生或护理的培训.占总体的0.6%;有94人表示接受过医学或临床医学的培训.占总体的39.1%:有68人表示接受过社会工作的培训。占总体的43.6%有58人表示接受过心理学的培训,占总体的68.4%。大部分工作人员尚未接受合适的培训。

需要指出的是,在接受社会工作培训上.行政管理人员中有15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9.8%:专业技术人员中有5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3.3%:护理人员中有41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26.8&;其他人员中.有6人接受过此类培训。占总体的3.9%。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教育程度不高.工作人员专业与职业要求的符合程度较低:由此.专业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的次数得到部分提高.并没有全部的参加过某一类培训。就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来看.有专业教育经历的有8人.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有67人。相对专业教育而言,专业培训的人员有大量的提高,然而相对总体却很少。所以说,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二)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服务提供

1.对工作时间的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对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每天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天数做了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工作人员每天工作时间最多为24小时,最少为6小时,平均工作时间约为8.5个小时:在对每周工作天数的统计中,工作人员最多工作日为7天,最少工作日为2天.平均工作日约为5.5天。由此可见,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比较适中.工作强度不大,在平常的工作日中能够有效的提供相关服务.

2.对服务提供的分析

该项调查,首先调查了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机构工作人员应该提供的服务;其次调查了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频次。一方面形成了评判的标准,另一方面也对服务提供的实际情况做了考察。本项调查主要考察的服务项目包括起居饮食照料、疾病处置、心理咨询与辅导、与服务对象的亲属联络与沟通、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文化娱乐服务、健身辅导与服务、社会交往能力的辅导与服务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主要分成了三大块.即保障服务对象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的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生活能力的服务。

第一,保障服务对象基本生活需要的服务,包括起居饮食照料、疾病处置、

健身辅导三个方面.调查发现.这=三方面的服务福利机构都经常性的开展,实施力度较好.

在起居饮食照料方面.有117人认为应当提供该项服务.占总体的75.0%.而在实际工作中.有112人经常向服务对象提供该项服务(占总体的62.8%):在疾病处置方面.有106人认为.应当提供该项服务.占总体的67.9%.在实际的工作中,有89人选择经常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57.1%):在健身辅导与服务.有102人认为应当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65.4%。在实际的服务提供中.经常提供此项服务的有70人次。

所以说.对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而言.对服务对象开展的起居饮食照料服务.是机构应当做的,也是大部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执行的:疾病处置为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做了有效的保障,应当成为机构开展服务的内容.实际上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也积极为服务对象提供该项服务;健身辅导与服务作为福利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实施状况也较好。

第二,保障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的服务,包括心理咨询与辅导、与服务对象的亲属联络与沟通、文化娱乐服务三个方面。

在心理咨询与辅导方面.有108人认为应当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69.2%。在实际工作中70人表示经常为服务对象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44.9%;在与服务对象的亲属联络与沟通方面,根据岗位要求,有129人都认为有必要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82.7%。在实际工作中.有112人表示会经常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71_8%):在文化娱乐服务方面,105人认为.机构应当提供该项服务。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提供该项服务的有656人,占总体的41.7%。文化娱乐服务有利于促进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通过数据可以发现.这项服务的实施状况较好。

由此不难发现.心理咨询与辅导.因能够对服务对象的心理进行疏导.改善服务对象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提供服务对象的心理适应能力等功能.在福利机构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因其专业性较强.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在福利机构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而为服务对象进行亲属联络与沟通服务.是福利机构开展的一项基本服务.此项服务也得到了有效的开展。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亲属的联络缓解服务对象对亲人的思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联络沟通。建立机构与亲属之间的良好关系.共同探讨服务对象的具体服务项目:

第三.提高服务对象生活能力的服务.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社会交往能力的辅导与服务两方面。

在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方面.有113人认为有必要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72.4%。在实际的工作中,70人表示经常开展此项服务(占总体的44.9%):在社会交往能力的辅导与服务方面.有92人认为有必要开展此项服务。在实际的服务提供中,经常开展此项服务的有53人.占总体的34.0%。

所以说.为服务对象提供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是大部分工作人员希望开展的服务:提高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是提高服务对象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该项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的情况却有所欠缺。而对服务对象开展的基本服务的实施情况比心理健康、能力提升等服务开展情况要好。基本服务的提供.以其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低,多数都可以实施并完成:而心理健康服务、服务对象能力提升等方面.专业性较强.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更高.贯彻执行的效果不是很好。

(三)福利机构需求分析

1.福利机构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

该项调查对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进行调查。数据显示,服务对象最需要的服务由高到低依次是起居饮食照料服务(724%)、亲属联络与沟通服务(56.4%)、疾病处置服务(50.0%)、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服务(39.1%)、文化娱乐服务(38.5%)、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37.2%)、健身辅导与服务(34.0%)、社会较为能力的训练与辅导服务(27.6%)。

2.福利机构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该项调查对福利机构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福利机构最需要的专业人才从高到低依次是卫生或护理人才(73.7%)、医学与临床医学人才(41.0%)、心理学人才(40.4%)、社会工作人才(39.1%)、管理学人才(35.9%)、法律人才(32.7%)、思想政治教育人才(28.8%)、教育学人才(26.9%)。卫生或护理人才、医学与临床医学人才、心理学人才均是为了保障服务对象的人生健康而提供相关服务:社会工作人才则主要是侧重于对服务对象能力的提升.在机构人才需求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三、小结与思考

1.社会工作理念不够深入.导致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教育及培训不足.福利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高。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服务.秉承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向有困难的人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而,调查显示,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教育及培训普遍不足。调查分析显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工作人员没有获得相关的技术职称:接受过专业教训和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比例不大。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福利机构以提供生活照料等基本服务为主.没有太多的技巧性.造成更看重相关工作经验:其次.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各种考试制度、教育培训等没有得到贯彻落实.造成专业教育普及不够:再次,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较高。通过对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对个人的满意度的调查.可以看出.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自身所处的工作岗位比较满意.对个人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或者胜任工作也感到十分满意。这就使得工作人员缺乏提高自身的意识。

第11篇

[关键词]会计风险;保险企业;风险防范

会计工作对于保险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会计信息,保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制定保险企业在今后以及未来的发展策略,可以说,会计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的预判。在会计工作中,主观因素或客观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保险企业的会计风险,严重危及到保险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保险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意义和现状

(一)保险企业会计风险的防范意义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呈多元化趋势发展,保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同行竞争的压力,而且还受到各种内部因素的困扰,会计风险更是对保险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由于保险企业自身经济往来频繁,企业性质特殊,每一家保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到会计风险。会计风险较其他危机不同,其具有隐秘性与滞后性的特点,如果保险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其管理制度不严谨不规范,很容易滋生会计风险。因此保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务必重视会计风险所带来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防范会计风险。会计风险直接影响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想彻底解决会计风险问题必须从多维度分析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二)保险企业会计风险防范现状

近年来,国民危机意识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保险企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会计风险,但是由于会计风险具有潜在性、隐秘性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很难让保险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发现。当会计风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保险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有所察觉时,往往事态已经非常严重,会给保险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保险企业会计风险的相关特点

(一)保险企业会计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保险行业自身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保险企业除自身因素外还受到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保险行业的盈利充满了不确定性,尤其是遇到自然灾害不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给保险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保险企业无法控制外界因素对保险行业产生的影响,不过保险企业可以从自身做起,将由于保险企业自身操作或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影响会计风险的因素有许多,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保险企业虽然无法控制外部因素,但可以通过保险企业自身管理上的提升,来降低会计风险。会计风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由于自身工作性质的原因,保险企业的资金往来非常频繁,因此保险企业的会计在企业内具有较高的身份地位,其工作内容也较复杂,工作量较重,这些都导致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有效管理。因此,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受到外界的制约力较小,这为会计风险埋下了隐患。第二,计算机应用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作中,其中保险企业会计计算平台的安全性对于保险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旦保险企业的重要数据被外界不法分子所窃取,势必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无法计量的损失。另外,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录入数据时,如果出现错误,没有及时发现,也会为产生经济纠纷埋下隐患,会计工作人员使用电算技术缺乏对数据的直观感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会计风险。

(二)保险企业会计风险具有较强的滞后性

保险企业具有频繁的经济往来业务,每一笔支出或收入的资金都要经过会计审核,同时由于其工作性质复杂,每一项业务都要经过严格的流程来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提高了保险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对工作人员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严格的程序势必会导致一定的时间延缓。因此,保险企业会计风险都有滞后性,在会计风险萌芽之初,由于相关负责人缺乏正确的意识和紧迫感,导致挽回危机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保险企业会计风险一旦爆发,将会给保险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也阻碍了保险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保险企业会计风险的分类

(一)会计管理风险

1.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

会计管理制度是保证会计日常工作的基础,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很容易导致会计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司账务时产生漏洞。如果保险企业制定严谨的会计管理制度,比如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加强对账目的审核,那么必定会大大降低出错率。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工作项目如果得到有效的监督,也势必大大降低出错率,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被发现,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缺乏有效的监督

有效的监督,是保险会计工作人员基本的职能之一,有效监督是提升会计工作人员效率的重要举措。而一些保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有效监督的必要性,只重视保险企业的营业额和利润,并没有考虑到保险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放轻或忽视对会计主体的监督,缺乏完善的监督手段。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分配不合理,让监督停留在形式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会计风险的可能性。

(二)会计操作风险

1.不能严格执行制度

保险企业的会计操作风险是与保险企业主管领导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分不开的。在保险企业的管理体制中,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存在官本位思想,把本部门的保险业绩看做自己升迁的本钱,只看重保险企业的经营利润,并没有把管理放到自己的工作重点上。另外,保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跟不上时展步伐,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管理。在保险行业的实际操作中往往更加注重办事的效率,对于办事效率的提高是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却很少关注,也没有从保险企业整体出发考虑会计操作风险。保险企业在对主管领导进行考核时,大多数将主管领导的业绩作为考核的重点,这样就会增加保险企业会计风险的几率。

2.组织结构和制度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保险企业的不断发展,保险企业会计操作风险也在不断提高。据调查,我国保险行业大多实行的是行政区域主管领导负责制,主管领导在相关配套方面自相当大,如果缺乏对主管领导的有效监督,很有可能会产生腐败操作的风险。目前我国大型保险企业如同商业银行,都是实行中项的分型治组织结构,伴随着保险企业管理层级的增多信息沟通过程中很容易失真,各个层级的保险部门的会计常常处于混乱状态,大大降低了保险企业会计资源配置效率。

3.会计监督风险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还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保险企业已经意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保险企业在日常会计凭证以及账户审核的时候就将会计监督列为考核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除了保险企业复杂的财务往来之外,还对保险企业其他工作中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予以监督。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保险企业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并没有对保险企业其他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保险企业的保险单,包含着许多保险企业的信息以及客户的隐私,国内一些保险企业在保单的领取和使用方面就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督。由于会计监督的缺失,很容易导致一些风险的滋生。如果在接下来的工作流程中并没有被其他工作者所及时的发现,那么就大大增加了会计风险隐患,这也正印证我们前面所说的会计风险存在隐蔽性、长期性的特点。由于会计工作者的疏忽,没有将会计监督贯彻执行,那么势必会影响保险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最终给保险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降低保险企业会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会计工作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会计工作监督机制,需多方合作。在国家层面,应通过立法规范会计行为,给保险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由于会计监督涉及多方面的利益,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有责任对公司的业务往来进行监督。通过立法给予保险会计工作人员法律支持,并给会计工作人员法律保护,解除会计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工作人员依法行事,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让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真正发挥其才能。另外还需强化保险公司内部会计监督,从多个维度入手,有内有外,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体制。首先要完善保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工作安排上明确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在人员工作安排设置上要互相分离、相互制约。在审核保险企业会计资料时,应严格按照具体流程操作,不能因人为因素破坏相关流程。

(二)完善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内部管理机制

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是保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保险企业管理人员应从加强管理制度入手,让管理机制深入人心。为了让保险企业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内部管理机制,应将内部管理机制的学习作为员工考核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内部工作人员只有认真学习内部管理机制,才能更加明确具体认知自己的工作责任与义务,一方面会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减少会计风险大有裨益。科学的配备人才,也是提高保险企业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途径,要根据保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特点安排其具体工作岗位,保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务必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完善的奖惩制度是保险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险企业内部,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应深入人心。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就如同法律。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加大内部管理制度,从而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企业会计风险。在会计监督过程中,可根据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着手,按照事情的发展流程进行有效的督察,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树立起危机意识,确保会计入账真实有效,唯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相关监督人员应秉公执法,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的情况,就要写入审计报告中,上报主管部门,并引入完善的赔偿制度,同时追究其责任。会计复核制度对于预防会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保险企业会计岗位是产生会计风险的最敏感部位,如果保险企业会计岗位长期由一人操作,就会大大提高会计风险的隐患,鉴于此种情况,在人事设置上,保险企业重要操作人员要进行定期轮换。

(三)建立会计风险防范责任制

提高保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加强保险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任重而道远。因此,保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加强企业内部工作管理机制的学习,要树立大局观念,不为眼前小利所动,为保险企业长远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作为企业高层领导,只有自身加强对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视,才能让保险企业其他工作人员明确并认真履行其职责。保险企业内部一级对一级负责,在会计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将保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自己工作行为的准则。建立企业会计风险防范机制,就要贯彻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保险企业会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观念,为保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提高保险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会计风险防范责任制,其关键还在于责任到人,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意识到认真履行职责的意义,一旦出现工作差池,将由自己承担责任。

五、结束语

保险公司企业会计风险的产生,既有保险公司内部因素,也有外界因素。会计风险给保险企业正常健康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解决好保险企业会计风险,一定要从多个维度出发,采取多极并举共同治理的方式。保险企业应正确认识会计风险,树立危机意识,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内部工作人员素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将会计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另外,保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知识和认知方面不能滞后,要紧跟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1]徐永鑫.新时期保险企业会计风险防范问题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6(5):74.

[2]王宪国.企业会计电算化风险以及相关防范措施探析[J].时代金融,2014(32):169-170.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67-01

因为很多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的常驻居民大多为老人以及儿童,所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比较大,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落后,设备以及人才不充足,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相对较低[1]。

1.1 人力资源不充足,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量比较大,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但是现在农村医疗机构的人力不充足属于普遍情况。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应该各有分工,例如传染病防治以及妇幼保健等等,由不同的人员加以管理,但是很多农村卫生院只存在一个防保科室,人力资源不足显而易见。现在很多农村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人员是由其他科室转行而来,大部分为临床科室和护理的工作人员,导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专业人员非常紧缺。很多卫生院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将医疗以及预防的职能包揽,但是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很强的公共卫生知识以及技能,又缺少足够的经验,因为工作人员自身的条件限制,很多人只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基本不能够积极的开展工作,这就造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跟不上现在发展的需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缺少以及素质较低普遍存在,想要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首先,要增强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其进行正规训练,了解公共卫生的概念和目的。

1.2 工作人员的服务积极性较低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和临床医生比较,存在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需要时常的加班,还需要承担上级单位进行抽查以及督导的不断压力,有文献称,很多项目任务指标由于客观因素很难达成,例如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任务指标属于依照全国糖尿病的发病几率以及总人口数下达,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糖尿病的发病几率显著低于全国指标,所以针对糖尿病的筛查工作很难达成,针对0-6岁的儿童实施血红蛋白普查,65岁以上老人实施肾功能、心电图、肝功能、血脂、血分析、尿分析以及电解质检查等,在进行实际操作中因为工作人员的技术、工作人员的编制、经费、设备等条件有限,很难高校的达成服务目标[2]。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任务相对较多,但是工作人员的收入相对较低,自从药品实施零差价之后,很多农村卫生院的收入降低,依靠财政拨款很难弥补缺口,所以,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偏低,大多数是依照职称进行发放工资,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下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于工作性质不能够学习到老有所用的知识,但是临床工作只要通过学习以及经验的累积,就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医疗技术,在工作人员到达中老年之后,由于经验累积,可以吸引很多病源,在退休之后能够被医院返聘,使其收入增加,因此,比较之下,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

1.3 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较弱

现在农村卫生的环境相对比较差,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有很多不健康的风俗以及习惯,如:有居民不愿无缘无故抽血化验的,有父母不愿给婴儿添加辅食、有的连营养包都不愿意给孩子喂服等,体现了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相对比较弱薄,因为农村生活条件相比较艰苦,而且儿童以及老年人比较多,所以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也很难顺利实施。有文献显示在农村为居民进行预防接种以及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比较容易,因为居民都很重视孩子的发展以及健康,可以自觉的进行疫苗注射,但是针对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的随访就非常困难,原因首先是居民在农忙的时候没有时间,其次是很多居民没有钱进行医治,所以比较抵触随访[3]。

2 小结

增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对于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对减少城乡之间差距,增强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具有非常主要的作用。我们国家存在8亿多的农村人口,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起到防范公共卫生风险以及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作用[4]。随着医疗改革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在农村的工作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因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不平衡,使很多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稀缺,所以,公共卫生服务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资源在城乡分配方面出现非常大的差距,相比较之下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比较紧缺,虽然政府部门一直大力改革卫生管理体制,但是还是存在农村卫生服务补偿不畅通以及投入不足的情况,所以,需要增强政府部门的自身改革,加快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统筹,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发展步伐,使医疗改革的速度增强,最终达到所有人群的基本健康权利获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