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课程论文

高中课程论文

时间:2023-02-13 11:37:47

高中课程论文

第1篇

从可供选择的宽广领域中为中学物理课程选择合适的内容,对教师和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兴趣和经历,师资力量等这些都需要加以考虑,对许多学生来说,中学物理课程可能是他们接受物理学正规训练的唯一机会。对另外一些学生来说,中学物理课程给他们打下一个基础,以备今后进一步深造。于是,课程所提供的准备是否充分,便引起学生和家长以及高等院校的密切关注。一些州关注课程的内容并提供大纲,以便有助于对学校进行指导。

但是,说到底,这种选择必须由任课教师来做,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学生和社区,了解学校情况,尤其是了解不同的课题对学习的重要性。

二、概述

在“初级物理”这个题目下有很多知识。在一学年内无法把它们学好。初任教的老师应该特别注意不要试图教太多的课题。教好少数课题比了解物理学的概况更为可取,那么教师应当怎样选择课程内容呢?也就是哪些课题应该教给学生呢?

首先我们将考虑作为一门科学和作为一种活动的物理学的范围。展现在师生面前可供考虑的课题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选择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虽然过分狭窄和专业性不是中学物理应该具有的特征,但是,在选择适合于中学不同学生所需要的课题时,理解要比单纯知道更重要。应该让学生学会一些必要的课题。还需要考虑教学目标和希望学生获得哪些能力。

三、可供选择的广泛领域

物理学的范围十分广阔,其中大量课题应该包括在中学课程之中。

1.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从时间上来说,可以从当前一直追溯到“大爆炸”的时刻。

2.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但它是由贯穿其中的一些基本观念联系起来的。

物理学的普遍原理使它和谐、有力而且具有物理美。

3.物理学是当代人们所热烈追求的一项事业,前沿正在扩展,物理学正在发展之中。

4.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发展其它自然科学。提出关于自然界的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得到解答。应该让人们知道,“物理学家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代表性。

5.物理学不是工程学,物理学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在医学和其它许多领域中的应用,将被那些理解物理学基本原理的人们所关注。

6.物理学的应用之一是解释自然现象,这真是很吸引人的一个方面。例如,日落时为什么是红色?天空为什么是蓝色?鸟如何知道飞行路线?为什么海浪总是拍岸?

7.还有一些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导致人们关注某些社会政策,如核电站、核废料处理、空间计划、能源、环境保护以及国防等。

这些课题应该有足够的数量,以便能体现物理学的广泛程度。但也不能太多,致使对每一课题的讲授都不充分。在整个课程中,应该强调那些基本原理,以及把物理学各个分支联系在一起的那些观念。应该使中学生感受到物理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是最引人入胜的当代科学前沿之一。其次,通过学习物理,学生应该知道物理学家如何提出有关自然的问题并给出解答,从而勾画出宇宙的情景,学生应该学习如何提出类似的问题。最后,关于物理学基本原理在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果引用得当,会增加多数学生和教师对物理课的兴趣。

所有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企图讲述过多的课题将会流于肤浅,这是在基础科学的初级课程中容易犯的毛玻另一方面,过分集中少数课题会使本来应有多方面才华的学生成为“少年专家”,同时把一些本来会对广泛的课题有兴趣的学生排斥在外。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在技术中、在相关科学中的应用,会使物理课生动活泼。然而,过多地引用技术实例,在教学中可能忽略这一点:应用是结在科学之树上的果实,而不是树本身。

四、课题少而精,则学习效果好

首先,要说几句关于物理课程的“覆盖面”问题。一些课本,由于其内容包罗万象,有时会误导新教师,为了满足不同教师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课本所包含的课题比作者打算在任何一个年级所讨论的要多。物理教师与其肤浅地覆盖许多课题,不如处理好较少的课题。这一点在几十年前举行的称之为“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的会议上已经提到过。

由很多知识组成的物理学,目前它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初级课程中不可能充分普遍地加以覆盖。教师不应该牺牲深度和理解程度,百科全书式地包容过多的课题。

1.动量守恒;2.质量和能量守恒;3.电荷守恒;4.波动;5.场;6.物质的分子结构;7.原子结构。

这7方面的原理和概念勾画出最低限度的内容。

应当指出:诸如牛顿运动定律这样一些课题,通常应该在讲述初等水平的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的发展过程时加以讨论。

1956年以来,物理学已经向前发展,因此关于现代物理(基础物理在粒子物理、固体物理、相对论和宇宙学中的简单应用)的介绍现在也适合于中学物理课程。

五、应当教授某些技能

中学物理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能力。下面举例说明应该培养的某些技能。

1.识别所观察到的现象中的变量。

2.整理观察到的信息(例如,观察和记录电流改变时导体上的电压)。

3.会处理信息,以便研究找出关系(例如,作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

4.会解释用图线表示的信息。

5.学习“问题解决”。

6.会根据简化的假设粗略地进行估算。

7.会把空间信息转化成其它形式(例如,理解实际电路与电路图的关系)。

学生获得这些技能,需要多次反复和实践,只有反复注意其应用,才能获得技能。应该在学生学习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波动、近代物理等知识时,学习和利用这些技能。稳步地发展这些技能是物理课程的一项根本任务。

六、课本的内容

学生学习物理在课本上花费的时间要比做实验多,也比同物理教师接触的时间多。因而必须认真选择课本,以适应师生的需要。

在选择课本时,应该考虑哪些标准呢?课本中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在AAPT领导下的物理教师小组认为,评价中学物理课本有下述7项主要标准:1.内容(题材的正确性和合适程度);2.程度(讲述适合于中学学生);3.可读性(课本易于学习);4.外观(看起来吸引人);5.科学(把物理学展示为发展中的知识);6.社会问题(认识到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7.作业(给学生的附加作业,材料合适)。

基于这些标准,教师小组评价了14种使用比较普遍的中学物理课本。

同一小组分析了这些课本的内容,认为主要课题的分布如下:1.测量:导论,数学技能,误差,实际测量,SI单位制。

2.力学:平衡状态,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动量,能和功。

3.分子物理:量热学,分子动力论,气体定律,热力学。

4.波动:在弹簧和发波水槽中的机械波,声学。

5.光学:光的波动说,光线,镜和透镜,衍射和干涉,偏振。

6.电磁学:静电学,简单电路,静磁学,电场和磁场,磁力,电磁感应。

7.量子物理:光电效应,氢原子能级,原子光谱,核结构,放射性,核能。

此外,一些课本还涉及如下课题:电磁波,相对论,能源,物理学史和(或)天文学史,流体力学,电子技术,固体物理,天体物理,交流电路等。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课本也必须改变。在美国促进科学协会(AAS)领导下的教师小组审查课本的标准包括:内容的通用性;内容的正确性;内容的范围;科学的结构和方法;编排和连贯性;易于理解。

七、考试的内容

某些广泛应用的物理考试,从它的考试范围透露出一种课程内容的线索,因而许多物理教师认为它很重要。它对选择物理课程内容多少具有指导作用。然而,当作分析和选择课程内容的文件,它不具有绝对标准,应该慎重对待。

国家科学教师协会的初级物理考试,以其自身的权威而博得人们的关注。通过研究,发现考试的主要课题及其在试题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如下:力学30%热学和分子动力学10%电磁学25%波动、光学和声学20%现代物理学15%.

八、大纲

大纲以提纲的形式列举出所要讨论的课题,并指出课题间的关系以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有经验的物理教师通常要正式地或非正式地编制自己“个人的”大纲。由州教育部门或地区性的学校系统制订的大纲,在选择内容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指导。在一些州,课程委员会当前正致力于编制或修订具有不同目标的物理大纲。

物理大纲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有利的方面是:它为物理教育规定了目标,它反映物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双方的思想,可以在学年之初这个关键时刻对物理新教师给予指导,不利的方面是:大纲趋向于“冻结”教学模式,并限制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常常感到,不得不刻板地执行大纲中提出的建议,从而受到束缚,而且不能去试验新的教学方法,任何大纲都应该留有适当的余地,以便有经验的教师能发展他们自己的物理课程。

大纲是关于课题和课时的初步安排。随着课程的进行以及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逐渐显露,教师应当保持主动,以调整顺序和进度,调整能力要求和教学程度,在一年之内,要覆盖每个主要物理领域中的一些部分,这虽然是人们所希望的,但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发现这是做不到的。他们相信,发展学生的信心和能力更为重要。某些重要问题应该提出来并给予回答:1.贯穿每个学期的最重要的内容和能力是什么?就如同多数课本所编写的那样,教师可以确定牛顿定律、牛顿定律的历史发展和应用是第一学期的中心内容。

或者还可以把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线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作为重点。一旦能够决定一学期所学的内容,就可以相应地做出每周和每天的进度表。

2.可以删去大纲中的哪些课题,教师应当认真地阅读课题目录,并认真选定删减对象。此后,随着学期的进展,在课程进行中要不断地与计划(大纲)相对比,而不要等到课程的最后几周再这样做。

3.大纲期望学生能记住什么?是否使学生确信他们能学习物理,并对物理增加了(或具有了)兴趣?

九、新课程

物理学是一门生气勃勃的学科,新近观察到的现象不断丰富着它的内容,处理熟悉的和新的现象的模型不断在改变,而且,应用物理学不断诵现。物理课程的内容不能固定不变。

其实,当代的中学物理教师已经感觉到有必要不断重新审视和思考课程的内容,这是令人鼓舞的趋势。相当数量的教师正基于自己的观点设计新课程,他们想的是如何把变化中的物理内容组织起来,以适应教学目标,并提供更好的课程以适应学生不同的需要。

下面简短介绍几个学区的课程实例。

下默里安(宾夕法尼亚州)中学物理大纲。这个大纲提供了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计划。这种活动可以使学生重视并提高自己学习物理和数学的能力,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实践者,物理教师的基本信条是:学出兴趣,而不是“学完大纲”。

第2篇

摘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摘要]:中国和日本的数学教育都具有东亚文化传统。近二十年来,日本进行了大量的数学课程改革工作,逐步提出改善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向是重点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现在日本的算术、数学教育更强调、重视“基本性”、“个性化”,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倡具有愉、充实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倡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丰富的感觉;编排了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注意了学生的不同层次个性和将来的出路,增加选修课时,使课程具有较大的弹性;提倡选择性学习,安排了课题探究和综合学习,进一步体现数学课程个性化、活动化和实践性方面的走向,这些都是引人注目的。我国的传统数学课程,注重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加强学生双基的学习和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我们的教材长期以来改变不多,内容偏难、偏深、偏窄,且与生活实际联系少,缺少数学的前沿知识。本文通过对两国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等的比较研究和分析,提出我国的高中数学改革应发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优势,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尊重个性、注重自主教育的先进经验;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的发展,精选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适当设置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在高中教材中适当介绍前沿性的现代数学内容。[关键词]:中国、日本、高中、数学课程、比较研究引言教育家们认为:“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教育改革,大凡以科技的发展为背景,以课程的改革为核心。”因而,课程已成为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块“核心子域”。由于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都居于中心地位和实力地位,因此,许多国家都把课程研究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重视课程研究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共同趋势。数学课程是一种有机地组织起来的教学计划,它阐明了学生需要懂得哪些数学、学生怎样达到这些被区分开来的目标,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它还包括教与学发生的前因后果。中国与日本都具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在数学交流上有着比较长的历史。日本的数学曾经得到中国三次较大的输入,吸收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深受古代中国数学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也有过向日本学习的经验。近二十年来,日本受世界教育形势的影响,对理科特别是数学科进行了多次颇有成效的改革,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改革思想和经验,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以较高的质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而我国的数学教育从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以来,注重学科的知识体系,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的教学大纲、教科书编写、教师的教法长期均没有大的变化。为了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999年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正式启动,自2001年秋季,我国有十多个省市开始执行高中数学新大纲,试用高中数学新教材,2002年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公布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意见稿,2003年4月公布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实验在全国各地展开。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研究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寻求一条适合本国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教育改革最频繁的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都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国教育改革也有许多新经验。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和研究的新成果。日本的数学教育近年来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学者对日本的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学数学教育目的、内容、课程设置做了比较多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但这些研究往往零散而不系统,且大多集中在某些方面,如对教育思想、课程目的、课程设置、改革方针等的研究上,很少深入中学课堂和教材作具体的、细致的本质分析。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反响良好,得到了世界的肯定,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教育改革也将引起世人的关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法和文献法,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将深入分析上世纪90年代的高中数学教材,与我国长期使用的高中课本进行对比,以揭示日本数学课程的发展趋势,探索现代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规律以及方向,提出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改革应发扬传统的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势,学习和借鉴别国的先进教育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编教材内容,适当介绍数学前沿课题,希望能对正在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试用有所启示和借鉴。1、影响日本数学教育改革的有关理论1.1、培利--克莱因教育思想1901年,培利发表了关于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演讲《数学的应用》,强调了数学的实用价值,提出数学教育的目的,要强调应用,主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提倡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实际学习数学,对于当时保守的数学教育思想给予有力的一击。1904年德国著名数学家克莱因(F.klein)做了题为《关于数学和物理教学的问题》的报告。他提出:数学教育应该强调三点:(1)提倡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2)教材内容应以函数概念为中心;(3)应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来指导教学活动。他在自己的一些著作中提出以函数概念统一数学教育内容的思想,主张加强函数和微积分的教学,改革、充实代数内容,用几何变换的观点改革传统的几何内容,把解析几何纳入中学数学内容。这些数学教育改革的思想和观点,对于各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20世纪初,在培利--克来因数学改革运动的影响下,日本开始在个别学校进行改革实验。1924年,小仓金之助的《数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和左藤良一郎的《初等数学教育的根本的考察》两书,介绍了培利、克莱因数学教育改革的思想,强调“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开发科学精神”,“数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养成函数观念”。1.2、杜威的教育理论1951年(昭和26年)文部省修改和补充了“学习指导要领(试行草案)”,以“学习指导要领(试行方案)”的名称颁布施行。这个“试行方案”将“学科课程”改名为“教育课程”。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提出编制课程的要求,首先是“要依据现代教育理论”,主要是杜威的教育理论。杜威反对传统的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育。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既生长、即经验的改造。他自称他的教育哲学是经验主义的教育哲学。他认为学校学科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他用“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和“知识中心”,在教学上他主张“做中学”,他用设计教学法来实践他的理论。美国占领日本期间,杜威的教育理论被大量介绍给教育界。1947年学习指导要领(试行草案)颁布后的第二年,教育界成立了核心课程联盟,通过核心课程把有关的课程综合组织在一起。1951年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试行方案)即带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强调各学科间的综合性,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中心。1.3、教育投资论20世纪六十年代是日本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期,是以高速发展经济为特征的。这一时期,日本在“教育投资论”的影响下,特别强调“人才开发论”。认为现代社会正处于技术革新时代,为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以满足社会和产业的需要,进而使将来的社会经济持续地高速度发展下去,必须设法提高人的能力。开发人的能力,从长期效益来看,最重要的政策是“普及中等教育”;从短期效益来看,最重要的政策是对已就业者进行再教育和再培训。中小学教育方面,要加强科学技术教育,充实教学设备;普通理科教育和职业高中,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和基础的专门知识及提高应用能力。在这种形式下,制定了高中“多样化”政策,采取加强职业教育的措施;调整大学科系设置,增招理工科学生;通过法律把短期大学作为永久制度固定下来(1964年);创建高等专科学校(1962年)的新学制。1.4、布鲁纳的教育思想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给美国社会极大的震动。第二年即1958年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大会通过了《1958年国防教育法》,同时,美国自然科学、数学的课程改革蓬勃地开展起来。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布鲁纳提出的学科结构论。他说:“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是以科学的基本概念为核心,设计一个新的学科结构。根据布鲁纳的理论,美国出版了多种中小学的自然科学和数学教材。美国的改革影响很多国家,也影响日本。1959年,布鲁纳发表了《教育过程》一文,提出四个新的思想:(1)学习任何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所谓结构思想;(2)任何学科的知识都可以用某种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即所谓早期教育思想;(3)让学生象原来科学家那样去发现所要学习的结论,即所谓发现化;(4)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条件不是考试,而是对数学的真正兴趣。1.5、国家主导型的教育日本明治政府为了追赶欧美先进国家,于1872年(明治5年)颁布了《学制》,实行了第一次教育改革。这个学制是日本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教育制度的教育法,是以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为基础的。它说明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这个《学制》参考了西方各国(法、德、荷、英、俄)的学制,主要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具有高度的划一性和强制性。明治以来的教育改革,不是“自下而上”进行的,而是在国家主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同时通过法律和敕令等形式使整个教育制度发生变化并加以调整和完善。战前采取“敕令主义”,战后实行“法律主义”,一百多年来,公布的有关教育的法律、敕令、命令不胜枚举,而种类之广、数量之多、内容之详,是其他国家少有的。1.6、终生教育思潮和学习化社会的影响日本是对终生学习和学习化社会关注的比较多的国家之一。日本对终生学习的关注具有两方面的特点,“即由终生教育转向终生学习,由学者的观点转变成政府的看法。”1985年日本在设计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报告中把完善终生学习体制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报告认为,建立具有尊重个性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的终生学习化社会,最主要的是在人生的各个需要学习的阶段,给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良好的学习机会:确保每一个人走向社会后,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和愿望选择各种学习途径。终生学习化社会除了要使学习者本人体验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外,它还是社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使学习者得以学习,并且对学习者所取得的资格、学历、专业技能等成果给以相应评价的系统。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的终生学习思想到了90年代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92年,日本文部省在《我国的文教政策》的年度报告中对终生学习思想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探讨。报告指出:“今后的学习可以说是以个人的自发意愿为基础,个人根据需要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手段和方法,贯穿其整个一生去进行的。这种学习是作为除获得专门知识技术和提高实际能力外,还包括体育活动、文化活动、闲暇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指向自我充实、在活动中发现乐趣的主题性活动在内的整体来构筑的。”报告对终生学习所做的理论探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在终生学习或学习化社会方面的研究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也体现出日本对终生学习的关注。2、日本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及进程日本的数学教育,经历了中算、西算的输入、消化、改革,逐步确定了日本自己的中小学数学体系。1902年颁布的日本第一个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了对算术注重实用,对几何代数注重教育的双重目标,是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及生产力发展的特点相协调的。由于当时的日本数学教育适应了提高国民素质与培养英才学生的双重目标,为国家近代化和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合格的生产者,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本和中国同属东方文化体系,和其他一些领域一样,日本的数学教育方面与我国也有不少基本相似之处。总体上的差别可以说有两点:一是近30年来日本的数学教育改革比中国更多的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改革思想和经验;二是日本的数学教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以较高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2.1、数学教育的近代化20世纪初,在培利--克莱因数学改革运动的影响下,日本开始在个别学校进行改革实验。由于日本产业尚未成熟,日本中小学数学近代化的工作经历了三四十年,期间菊池大麓、林鹤一、小仓金之助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931年,文部省颁布的数学教学大纲容许了数学各分科的综合处理,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增加函数概念的教学。1940年,日本作为重工业国家迈入先进国行列,要求数学教育为工业发展服务的主导思想也日趋明确。在这种形势下,文部省于1942年对数学教育做了彻底的改革。重视微积分等实用知识的传授,取消了形式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了直观教学法。2.2、“生活单元”的数学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驻军的控制下,开始推行“生活单元”方式的数学教育。所谓“生活单元”方式,是建立在杜威实用主义基础上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每节课都设置一个生活环境,让学生们在这些环境中自行解决有关的生活课题。实行“生活单元”方式的结果,造成中学生成绩下降,学力低下,引起了社会上的不满,受到社会的批评。2.3、“系统学习”的数学教育1956年,高级中学针对“生活单元”方式的缺点按系统化原则修订了教学大纲,编写了教材,使日本数学教育进入了“系统学习”阶段。设置高级中学课程的基本精神有:高级中学教育是培养一代青年的预备教育;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同的必修课;今后还要利用课程选修的优点;必须完成85学分,这是取得毕业资格的最低学分。改革提出以下方针: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并养成应用它们的能力;建立数学体系,并使学生理解建立体系的想法及其意义;使学生理解数学的用语和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能据此简洁、明确地表现出数量关系,养成处理它们的能力;使学生理解逻辑思想的必要性,并使其养成建立逻辑体系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了解对事物的数学的观察方法和思考方法的意义,并据此养成其对事物的正确的处理能力和态度。这次“系统学习”的主要精神,不仅使学生对既有的知识在形式上系统地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心理的侧面进行系统地思考。所谓“系统地”意义,在于使学生在理解了已知事项的基础上,对下一事项进行发展的学习,使他们在提高其逻辑性的同时,能自己对学习内容作出逻辑的(系统地)体系来。修订后的大纲,显著提高了程度,大致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它为日本数学教育现代化打下了雄厚、坚实的基础。2.4、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受到世界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逐步修改数学大纲和教科书,对数学教育现代化采取了渐进的办法,保留了大部分传统内容,适当精选了一些现代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倡“自主的学习”方式。高中数学的改革有下列几个方面:添设“数学一般”课;在数学I中添加分数方程,删去无理方程,添加向量、概率、集合、逻辑的内容;在数学II中删去复数平面、二次曲线,添加平面几何的公理结构、矩阵等。现代化教材试行的结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恶果:“新数学”不顾教学方法,过分重视教材内容的改革(繁、难、深),走过了头;它是只以少数优秀学生为对象编写的;只用演绎推理,忽视归纳、类比推理;新概念的引入未按发生的顺序;未考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造成大量的落后生,受到社会上各阶层人们的抵制。有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批评数学教育现代化是超现代化,只能适于培养少数天才学生,而不适于大多数学生。学生家长也有较强烈的反映。这种批评到1975年达到了高潮。主要是集中于认为教学大纲中罗列的内容过多,且内容较深,特别是集合部分,致使学生学习成绩下降。2.5、“留有余地”的数学教育1977、1978年,日本文部省在“建设有特色的学校,发展个性教育,留有余地(轻松愉快)的学校生活,重视劳动的体验”的教育总方针的指导下,分别修订了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并分别于1981、1982年付诸实施。由大纲所列内容可以看出:在“留有余地”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从内容与学时上,都减少了很多,旨在减轻学生的负担,能轻松愉快地进行有效率的学习;中学数学中取消了集合与逻辑的内容;依然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方法这一现代化运动的目标,把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目标加以贯彻,以求达到数学的思考方法的培养与计算能力等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2.6、20世纪80年代的数学教育(问题解决)为了更好地贯彻“留有余地”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教学法。“问题解决”既不同于“生活单元”式的问题解决,也不是指对一般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给予指导,而是针对现代数学问题的新的应用与发展,引导学生用数学理论去解决一类更广泛的事物现象,并在解决的过程中培养数学的观点、思考方法及运用知识的能力。1989年文部省公布了新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到1997年全面实施。这次修订的着眼点主要的有三个方面:适应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适应社会和儿童的多样化;适应国际化的时代;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有三大特点:(1)指导对象的范围照顾到数学的素养(MathematicalLiteracy缩写为ML)和数学的思维(MathematicalThinking缩写为MT)。(2)全部课程教学计划的构造是:基础核心部分和选择部分。(3)为灵活运用电子计算机而准备配套教材。高中阶段采用“必修课十选修课”的课程结构,必修数学I,选修数学II、III、数学A、B、C,以数学I、II、III为核心,数学A、B、C为自由选择,把微积分的学习摆在核心的地位,包含了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教材。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逐步推广,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具有较高学习效率的计算机教学与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解决”教学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这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较好的经验。2.7、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中央教育审议会(1997年11月)确定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如下基本方针:(1)通过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关于数量和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创造性的基础,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地考察和处理事物现象的益处,进一步培养学生发展性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态度;(2)重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活动,一边体验学习的愉快和充实感,一边进行学习。日本最新数学学习指导要领是根据下面四个指导方针拟订的:(1)培养学生富于人性和社会性,提高参与国际事物的意识;(2)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3)提供宽松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品质;(4)鼓励每个学生寻求特色,把学校建设成具有特色教育的场所。在新学习要领指导中,所有的科目都强调“对生活的热情”,在教学中尤其强调“主动解决问题”;在各个层次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把“数学活动”纳入到教学目的中,在高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8、日本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1)重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关心。通过数学史上概念、定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数学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作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课题,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和探索心。给学生以学习数学的动力。(2)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学习指导要领将数学知识、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体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考察和解决身边的事物现象,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态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重视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创造性。新学习指导要领强调了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创造性。例如,通过将身边的事物现象转化为数学课题,并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发现定理、法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这次改革,虽然总的静态的知识量有所减少,但对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掌握和发现数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观察事物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创造性的基础的要求大大增加。(4)重视个性品质的培养和学生内心学习的体验。日本的数学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在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就业的需要进行选修;注重学习中的观察、操作、发现过程,以体验探索、获得数学知识规律的乐趣。3、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历程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大纲几经变动。这个演变过程,记载着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表现了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思考和改革实践,也反映了世界数学教育思潮对我国的影响。3.1、吸收苏联成果,选编教材内容建国初期的中学数学课程,全国各地差别很大,1950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中学《数学教材精简纲要(草案)》,数学课程规定高中为三角、平面及立体几何、高中代数、解析几何。1952年,公布了新中国第一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决定了我国50年代中等数学教育基本面貌。这份大纲的历史作用在于把苏联教育中的一些成就吸收到了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苏联具有优良的数学传统”;在数学教育方面,苏联自从20世纪初以来,也一直比较好地“体现了克莱因所概括的代表着世界数学教育改革潮流的教育思想”,重视概念教学,注重科学上的严密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注意思想教育等做法,对我们都有好的影响,但大纲缺乏对中国数学教育原有的基础的分析,过分强调科学严密性,对运算技能要求有所削弱,大纲中没有明确提出计算能力的培养任务。1956--1957学年度颁布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中主要增加了有关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内容。3.2、摆脱机械模仿,独立研究数学课程上世纪50年代末期,国际上恰值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潮流兴起,中国教育界也进行了各种数学教育改革试验,大力批判旧数学教育的弊端。在全国大规模的数学课程研究讨论中,破除了对苏联大纲的迷信,但也出现了对学习苏联的全面否定。1963年5月,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大纲,对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内容作出了如下规定:在数学课的设置目的中,明确提出了“基础知识”和“三大能力”的培养;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学好高中的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适应参加生产劳动和升入高等学校的需要;提出一套“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基础性原则、应用性原则、衔接性原则、弘扬民族文化原则),并按这些原则调整了教学内容;安排中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一方面应注意数与数,形与形各自的内在联系以及数与形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另一方面,又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接受能力。1963年大纲的产生,宣告了中国数学教育史上机械模仿外国模式的终结,中国数学课程独立研究的成功。它是我国数学课程研究中立足本国博采众长的结果。3.3、建立现代化的数学教育内容经过大约两年的酝酿,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一大纲根据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上首次提出“精简、增加、渗透”的三原则,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把高中数学提高到微积分的程度。大纲还规定中学数学为混合教学,学科名称就是一门“数学”。在数学课程目的表述中,对于知识目标,提出“使学生切实学好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提出了确定教学内容的三条新的原则(后被称为“精简、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精选参加工农业生产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增加微积分以及概率统计、逻辑代数(有关电子计算机的数学知识)等初步知识;把集合、对应等思想渗透到教材中去。教材内容的安排,要有利于精简课程门类,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有利于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有利于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课程内部结构上,采用了混合式结构。把精选出的代数、几何、三角等内容和新增的微积分等内容综合成一门数学课;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要加强教材的系统性,此外,还要照顾到初中、高中的分段和同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相互配合。对于“实现设课目的”与“具体内容的教学要求”之间的关系,给予充分的重视。把各种知识能力的要求,分成若干认识层次,在高中阶段,提出“了解”或“懂得”、“理解”、“能够”或“会”、“掌握”四个层次。这一点,是本次大纲的一大进步。它反映了课程研究中,对于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之间联系的认识,也反映了对于中学生数学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各构成要素的深入分析。3.4、数学课程研究逐渐走向成熟随着国内的各项社会改革深入发展,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百年前景有了清醒而现实的“再认识”。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经验的交流引入,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把握了世界趋势。1986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按“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教学要求尽量明确、具体”的原则,制定了新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即1987年大纲),它是我国数学课程研究走向成熟阶段的开始,是总结自己经验与借鉴外域成果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又因为这份大纲的构思,承认了我国必须实行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原则,彻底摆脱了“全国统一”的僵化模式。关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是使高中教育从过去片面应付升学考试的运行轨迹转向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轨道。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点:一是调整教学计划;二是改革考试制度。1990年3月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改稿)》主要突出了“转轨”的指导思想,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任务摆在更加明确的位置,对数学内容相应地做了安排。就高中数学课程来说,规定为代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经过1986年后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例如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因而使中国高中学生数学基本功扎实,整体水平较高。但是,高中数学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数学内容陈旧、学习知识面过窄、课程结构单一,不能满足中国社会、科学技术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及相关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教学内容具有新的特点:1)知识体系有所创新大纲的知识体系有了新的改变。这首先就表现在,它是作为统一的“数学”学科设定的,不是传统的以代数、几何、解析几何分科设定的。在各学科的融合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引入平面向量课题,原属解析几何的定比分点和两点间的距离放在此课题中处理,为后来的应用打下基础,同时为复数和曲线方程两课题做准备;再如“极限的应用”这一1986年大纲的选修内容改为用导数统一处理;不单列“参数方程”课题,在直线和圆的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两课题中随时遇到就随时定义;旋转体的体积放在定积分课题中一并解决,而在简单几何体中的课题中就不列入了,这些工作使得整个知识体系中有了新的因素:属于不同学科的内容开始融合起来。2)知识内容适当更新大纲删掉了1986年大纲列入的21.3%的知识点,凡属于过于繁杂而又用处不大的知识都属精简之列,如对数换底公式、指数方程、对数方程、半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和积化和差、反三角函数、圆的渐开线等。增加了4个方面内容,即简单逻辑、平面向量、概率统计和微积分。大纲把后两方面列入“限定选修课”即文科和理科的学生必选的课程中,实际上每个学生都要学,不过学的程度有所不同。简单逻辑和平面向量则是必修课内容。大纲在渗透现代化数学思想方面也做了较多的工作,把渗透落实在具体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中,例如平面向量的引入和对立体几何内容做出向量处理等。3)考虑到不同层次的需要1996年大纲设定了必修课内容,限定选修内容和任意选修内容。必修内容是所有高中学生都应学习的知识,从理论上,它们应能满足高中学生一般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对高中学生的需要。限定选修内容分为理科、文科和实科三种,用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学生选择。对每一个选定科别的学生,则按有关科目展开需要(体现社会需要和科学发展的需要)确定内容,对每一个选定某科的学生来说,有关的限定选修内容则是供所有学生依自己发展的需要而任意选择的,可灵活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此,1996年大纲更具有对社会需要、科学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适应性。4、中日高中数学课程比较4.1、中日高中数学教学目的比较分析日本高中数学教学目的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创造性等方面的提法与我国基本相似,都比较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主张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侧重点各有不同。4.1.1、对培养未来公民素质的着眼点不同我国数学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和首要目标,即促进全体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等发展的前提下,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个性、人格等方面也得到一致与和谐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养成。日本在确定数学教育目的时,首先关注的是社会的需要和学生未来的需要。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中,日本需要拥有“以丰富的想象力、预见力为基础的,创造新思想、新想法的有能力的人”。今后的数学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基础”。他们认为当今信息社会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首先是培养有数学素养的工作者(社会的政治文化的变革、信息的变化对全民素质要求的提高,都对数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才是学生一般素养的发展(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获得,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4.1.2、对数学态度提法上的不同现代数学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更注重学生数学态度的形成。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中学生数学态度主要是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全面的认识,同时了解数学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数学中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并将这些纳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当中,强调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日本的教育目的更注重形成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态度,强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理解和创造性的应用,作为创造性的基础,包括了观察事物现象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欣赏数学表现和处理美;领会数学思想、方法的益处等丰富的情感。其宗旨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的探究学习上来。创造性地学习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成为日本学生数学态度中最主要的内容。4.2、中日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比较分析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选取考虑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系统性;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与初中数学内容的衔接。内容上则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进一步学习的必要性,思想、方法的基本性及学生的接受性。同时,为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增加了一部分选修内容。“日本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着重研究整体优化问题”,“考虑到小学、初中、高中的相互联系以及学生的发展阶段,并按照内容的程度、份量和处理方法更适当地精选基本的项目”,为了使高中数学课程实现多样化,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还采取了核心(core)课程和选择(option)课程相结合的方式。4.2.1、数学学科内容的选取从下页的表格可以看出,两国高中阶段在函数、三角、数列、平面解析几何、复数等内容的选择上是一致的,但也体现出较大的差别。日本的数学体现了较强的基础性、层次性和阶段性。如二次函数及其图像作为最基础的知识放在数学I中进行学习,将整式与有理数、平面几何知识放在补充性选修课数学A中,我国则将这部分内容放在初中各年级。在数学I中,选择的是函数、计数的基本原理、概率等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最基础的知识,且函数、概率、图形等内容混合编排,每一内容在以后不同阶段、不同选修课中均有不同层次的加强,有的内容反复出现。而我国的教材编排上系统性较强,各分支学科分开编排,某一内容学完以后不再循环出现,只是在某些题型中有所运用,如函数的知识在代数上册学习以后,在后继的课本教材中很少出现。日本教材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导数、微积分、概率、图形变换、矢量、计算机等,这些内容在我国的教材中,不是见不到,就是因为是选修课高考不考,而被人为砍掉了。我国的数学是大家都学一样的内容,虽然有选修要求,却形同虚设,就连一些丰富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遭到同样的命运。日本则不同,根据学生的个性、未来不同的需要作了不同的编排,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中日高中数学主要内容表对于选修课,日本在高中阶段采用“必修课十选修课”的课程结构,选择部分有三个功能:补充选择、傍侧选择、高一级选择,这三种选择可以根据各种学校、各学生不同的情况(能力、能力倾向、个性发展)自由地进行选择。学生对数学课程有多样选择的可能。对于将来从事的职业几乎不需要用到数学的学生,只学习数学I;对于要升入大学文科系的学生,则学习数学I,数学II和选修其它数学课程;对于要升入大学理科系的学生则学习数学I、II、III和选修其他数学。4.2.2、关于数学史的处理数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世界数学上曾经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秦九韶、杨辉等许多著名数学家。然而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数学史的内容,忽视了人文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积极因素。数学教师也缺乏数学史的有关知识和进行数学史教育的意识。日本则不同,在数学教科书中适当安排了一些数学史知识,专门设置《数学基础》,可以更有效地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数学问题如何被发现和最终如何被解决、数学和社会的发展如何相互影响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教育,更好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关心,更好地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也更好地树立人文精神。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中小学数学教师不放过大数学家的生卒纪念日和重大数学事件,给学生介绍数学家的辉煌业绩和对数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4.2.3、适当运用信息技术上的差异计算机、信息通讯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在我们的教学大纲中没有具体要求,与数学教育和已经来临的信息化社会极不相称。虽在一些学校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但教材缺乏通俗性,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学生失去信心或不感兴趣,同时很少涉及利用计算机去指导一些数学教学活动。日本则不同,它不过于强调计算机的理论,而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尽可能地让学生使用计算机重新探究已经学过的内容以及某些新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日本新的《要领》把计算机数学指定为必修课,数学课程也提高了对计算机的要求,《基础数学》、《数学B》、《数学C》都提到了应用计算机,其中有统计资料的计算机处理,有简单的程序设计和算法,还有用计算机画图的要求。这些都说明,日本正在加大改革教学手段的步伐。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中国高中的数学课程(至少在选修课上)应该反映时展的趋势。例如,用网络沟通信息,用软件作图、处理统计数据、探索规律等可作为教学内容,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让学生能更容易地发现数学的本质,更简单迅速地处理数据、信息。4.2.4、对传统数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态度对于传统数学,中国和日本都比较重视。如日本在咨询报告中提出“日本为了今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必须与各国协力和协调。为此对本国的文化和传统应加深理解,同时也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以求培养出具有独立自主的活动能力的日本人。”以及“加深对国际社会的理解,重视培养尊重日本文化和传统的态度。”我们的数学教育的成绩,主要是学生获得了较好的数学基本训练,特别是计算的熟练和逻辑的严密性比较好。这种成绩的获得主要由于我国数学教学有注重数学的严格性、逻辑推理以及注意解题技巧的传统。在这个传统的影响下,教师让学生做相当数量的习题,引导学生总结思考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此外,一些教师让学习较好的或者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做一些需要费力思索和发挥想象力的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毅力和习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应该通过数学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是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我国传统数学教育的重大弱点之一,就是只注意数学的解题,不注意数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关系。由于社会上对升学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升大学的激烈竞争,社会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升学率。于是教师让学生大量做题,甚至将题目归纳成各种各样的题型,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模仿和重复。这种灌输式的办法即“应试教育”虽然使学生在计算和推理方面提高了熟练的程度,但却带来学生负担加重的副作用:学习优秀的学生对数学感到厌倦,学习吃力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以至学生在课程学完以后远离数学,社会对数学也越来越不理解,数学的作用剩下的只是学生们升学和取得学分的需要。我国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无疑应该继承和发扬。但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和文化传统对于数学甚至科学技术并不重视,只是作为一种计算方法,在文化传统中不占主流地位。近代的数学主要是向西方逐步学习的,但是数学在思维方面的作用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数学仍然没有融入我国的文化传统。因此我们讲授数学应该不只是讲授数学本身及其应用,而是要让人们知道,如果不从数学在思维方面所起的作用来了解她,不学习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我们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从而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4.3、中日高中数学课程设置结构比较分析我国的数学课程是按代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分科编排,这种课程组织的优点是能较好地反映了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能够避免课程内容的不必要的重复,其缺陷不能恰当体现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也不利于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尽可能早地反映在教学中。日本数学课程是按学生的意愿和将来不同的就业或升学需要设置几种类别,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将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较好地结合起来,其缺点是容易造成学科内容的臃肿和不必要的重复。为了实现“较为均衡地掌握较为广阔的领域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目标,日本的高中数学设置了可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的两门必修课:《数学基础》和《数学I》,其中《数学基础》特意设置了一些基于初中所学的数学史、日常生活中现象的统计分析以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探索等问题,目的是减少不擅长数学的学生的挫折感,进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数学I》所设置的是关于高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内容,旨在提供高中数学需要的基础知识,并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日本高中数学课程必修课程基础化、选修化的设置模式,充分体现了日本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坚持基础、预见毕业去向的教育特色。日本的这种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数学课程设置模式,充分体现了日本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差异、适应能倾、强调个性发展的教育特色。4.4、两国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比较分析日本的教材图文并茂,每一章都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情境,说明本章的主要内容,处理方式比较灵活,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处处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我国的教材系统性、说理性强,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让人感到需要艰苦探究的精神,需要有顽强的学习毅力。4.4.1、相同内容的处理方式不同日本的教材,往往通过图像形象直观地、动态地展示知识过程,而我国的教材理论性、系统性强,较多地注重结果,对思考过程则有所忽视。如对自然数列1、3、5、7、…前十项求和的教学,日本教材采用了如下过程:先用表示各奇数,即:再把各图形叠合,利用作图的方式表示10个连续奇数的和:从而根据直观观察可得:S=102=100我国的处理方式是:先给出一个式子,1+3+5+…+(2n-1)=n2,要求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最后用一个正方形进行说明。这样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中间有推理证明的过程,但结论性强。4.4.2、对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日本的教材对同一内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说明,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各侧面理解所学的知识。如在数列的学习中,有图示、有表格、还有定义证明,有推导。我们的教材一般倾向于文字说明,用函数的思想加以解释,例题讲解时,缺乏分析过程。日本的安排比较基础,可帮助学生进行自学,体现可接受性原则。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日本的教材用了等距离的树木排列图形,说明an与a1相差(n-1)d,从而有an=a1+(n-1)d成立;继而又分别用定义ak+1-ak=d及下图证明或说明其正确性。a1ana1+dan-da1+2dan-2d......an-da1+dana1其例题与练习分为帮助理解主要知识的“例”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例题”,每一“例”或“例题”之后配以对应的问题,形式灵活,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对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的推导,用倒序相加法和图表法进行说明,学生学起来觉得直接易懂。公式的表达形式有两种:后一公式不象我们的教材化成了Sn=na1+,省略了一些中间思维过程,降低了难度。又如,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我们往往采用错位相减法,而学生对如何错位感到迷惑不解,细心的学生会进行运算,好问的学生追问老师,其结果往往仍是一知半解。日本的教材作了这样的处理:Sn=a+ar+ar2+……arn-2+arn-1①rSn=ar+ar2+ar3+……+arn-1+arn②将②式右边的项右移了一个位置。这一小小的变化,使学生的观察更顺利,降低了难度,缩短了思维的过程,可帮助学生很快找到求Sn的方法,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感受探索、发现的价值和乐趣。4.4.3知识的拓广与加深日本的教材把同一知识安排在同一章节,几乎包括该内容由浅到深的基于学生接受能力的所有基本内容,并进行拓广,层层递进,从而自成系列,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又以数列为例,我国的教材首先介绍数列的概念,进一步介绍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在练习当中渗透摆动数列和递推数列,而日本的教材除了专门安排这些基本内容以外,还另辟章节专门介绍特殊数列、递推数列及其求和、少数复杂数列的求和等内容,把这一部分知识进行拓展,增加学生视野,也使这一部分内容更完整。又如,解三角形这一部分,从锐角的三角函数切入,由直角三角形边的比值逐步推进到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比,进一步推广到用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表示三角函数,经历了一个从特殊化到一般化,再从一般化到特殊化的过程;其中三角函数间的关系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的推导,都从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定义推得。在三角形的应用方面,除了解平面三角以外,还进行了空间图形三角形的计量。这些内容的选取反映了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也使解三角形的知识成为一个整体,让学生集中学习,体会其中的联系,同时也进行了空间观念的培养,将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有机地结合,使学生体会、发展空间感。解析几何定比分点公式这一节,则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线到面再到空间的一个逐步递进、层层深入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则是对学生学习毅力的考验,我们用以下过程来进行说明:1)回忆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开辟道路,清除障碍。直线上的点的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认识象限,找已知点的对称点平面上两点的距离公式2)由浅入深、步步深化。直线上的内分点,外分点坐标:点P内分线段AB成比例m:n点P外分线段AB成比例m:nAP:PB=m:n(x-a):(b-x)=m:nm(b-x)=n(x-a)AP:BP=m:n(x-a):(x-b)=m:nm(x-b)=n(x-a)平面上的内分点、外分点坐标公式的推导:如图,设A(x1,y1),B(x2,y2),则P内分线段AB成m:n的比时,P的坐标为()进一步可知,点P外分线段AB成m:n的比时,坐标为()从而,当P为中点时,推出中点坐标公式为()当P为三角形重心时,其坐标公式为()我们的教材则省略了前面两步的过渡准备,代之以有向线段的方向、数量与长度来推导,由于概念多而相似,学生往往容易混淆,辨识不清而影响进一步的学习(在推导公式时,我们还多了定比λ的概念,因此又多了λ与内分、外分的关系)。4.4.4、各分支学科相互融合的比较我们的教材是分科编排的,代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各自分开,各门学科很少发生联系(至少在教科书上表现如此),即使用到,也是将以前学的知识作为基础,很少将各学科综合在一起;高考复习时,老师会讲一些综合题。日本的教科书是将各知识块混合编排(保持各部分的相对集中,但在各年级,各层次能够重复出现,依次上升)。学完一定的内容后,会安排一些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如在讲完三角函数及其和角公式后,安排了两直线的夹角例题,围绕夹角、直线的倾斜角安排有不同的题型进行练习。在学习解析几何的圆与直线之后,进行了不等式表示范围的探讨,我们看以下三个例子。图1表示的是不等式2x-y+1>0的范围;图2表示的是不等式组x2+y2>4与y<x+1的范围;下图表示的是不等式组3x+y9,x+2y8,x0,y0所表示范围,还可表示点(x,y)在该范围内运动时,3x+2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图可知,不等式所表示的范围是以四点O(0,0),A(3,0),B(2,3),C(0,4)为顶点的四边的内部及其边界构成。若设3x+4y=k,则有由图可知,当直线过点O时,k的值最小,当直线通过点B时,k的值最大,即x=2,y=3时,3x+4y取最大值12;x=0,y=0时,3x+4y取最小值0。而我国的教材采用直线式课程编排,每一内容讲完以后,有相应的本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典型例题,至于各科的融合,一般在进行总复习或中、高考复习时,由老师进行归纳,讲解一些综合题,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精选典型高考题进行综合讲解。4.4.5、对内容的简化处理日本教材对于一些难理解的定理、性质作了简化处理,有一些内容则放到下一学年段,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接受能力时再进行讲解,体现了按学生认知能力安排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原则。如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我们是在学习函数性质时,作为重要的内容单独列出,根据定义进行讲解,并从图像和定义(用不等式)两个方面对单调性进行证明和说明。这样的处理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学生理解起来对用不等式进行证明感到有困难,觉得难以理解,而对用函数图像讲解则比较容易接受。日本的教材则安排在数学II,在学习完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图像,让学生了解了图像的特征之后,由图像的对称性,对偶函数和奇函数的概念进行介绍,而单调性则仅仅根据图像的上升和下降趋势作简单说明,且只要求能够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又如对平面几何内容的处理,在初中只介绍图形的识别和基本图形的性质、面积、体积计算,也就是介绍各种几何体的有关概念的初步认识,而平面图形有关的基本定理,由条件决定图形,平面的变换等则安排在选修的数学A中,(如三角形的内外角平分线定理,圆的切割定理、并加深到梅内劳斯定理及图形变换,这部分内容往往在我国的初三,学生和老师都觉得这部分内容编深、偏难而又处不大,也是造成大量差生的原因之一)。我觉得日本的教材内容安排符合学生认识的发展水平,也使部分喜爱数学的学生能接触到一些较前沿的知识。其他如微积分、概率、计算机等的进一步深化,在此不再一一赘述。5、课程实施案例调查与分析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课程论和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课程角度,可以将课程实施视为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教学论意义上的课程实施,至少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无论从何种角度理解,课程实施都是实现预期课程理想的手段。课程实施内在地包含着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只有教师把教学建立在已有的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并寻求能促使学生吸收课程内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时,课程才可能得以实施。5.1案例比较为了具体了解中日两种不同数学课程观在中国师生中的不同反响,笔者用相同内容的两种课案进行了教学,借此考察其中的不同和可借鉴的地方。时间:2004年3月23日对象:首师大桂林附属中学高03(2)班、03(6)班内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5.1.1我国的教学案例一、教学设计思路:引入新课----推导基本关系式----例题讲解----练习----小结二、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复习提问:叙述三角函数的定义。2、新课:(1)紧接着提问的内容,由学生证明8个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指出:倒数关系、商数关系与平方关系这八个公式统称为同角公式。公式中角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只有当取使关系式的两边都有意义的任意值时,关系式两边的值才相等。在推导过程中,基本上由老师提问、学生集体回答、老师板书进行,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能够了解八个公式的来由,但也有学生在琢磨,想记住公式,有学生提出了这么多公式如何记的问题。老师简单介绍了同角公式的“正六边形图示法”,要求学生课后去思考。(2)例题讲解:教师引导说明利用这些基本关系式,可以根据一个角的某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出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还可以化简三角恒等式,证明其它一些恒等式。(4)小结:同角公式是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的,在运用时要注意适用范围,灵活解题。三、课后述评:整节课显得非常紧凑,教师按照教案讲解、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思考、回答,在认真地听、写、做练习;讲解求三角函数值的两个例题时,体现了不同题型的解法,然后学生仿照例题进行练习,掌握解题方法,小结解题技巧。学生学习了较多的数学内容,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练习时,发现有不少学生在翻书找公式,有的学生迟迟不能下笔,决定不了用哪个公式好。课后,学生反映内容太多,理解的时间少,所学知识需要反复练习,多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5.1.2、日本的教学案例一、教学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做数学中掌握基础知识。二、教学过程1、观察单位圆,找出基本关系式。如图,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y),则x=cos,y=sin,根据tan的定义有又因为P在圆周上,不论x、y的符号如何,总有x2+y2=1成立,所以总成立。3、让学生归纳小结解题方法这节课学习了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式,在求三角函数时,如果已知的正弦或余弦,就先用平方关系,再用商的关系;如果已知的是正切,可利用问1的结论来解题,也可利用两个关系组成方程组解题。三、课后述评日本的课本从单位圆入手,先定义了角的正切(正弦与余弦的商),再根据单位圆及勾股定理推出一个平方关系、一个商数关系,只有两个等式,涉及同角的三个函数,接着以“问”(小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应用关系式,推出另外两个式子;再讲解两个求函数值的例题,辅以单位圆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安排内容少(只有我们的一半),教学中数形结合,比较直观,易于学生接受,学生能很快解题;学生练习的机会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很大,学生能够对其它问题进行思考,能够与其他同学讨论,充分理解,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5.1.3、学生对两种课的不同反应学生普遍认为我国的教材内容多,课堂上也讲得比较全面,基础知识比较系统,注意了公式的来龙去脉,一环扣一环,适合成绩好、基础好的同学学习,但稍有不慎,就会出错,一节课下来显得非常紧张;课堂上听得多,记得多,没有多少时间思考,似乎就是在记公式、套公式,觉得很累,效率也不高;相比较日本的课堂是由对单位圆进行观察得到两个基本关系式,比较形象、直观,一看就懂;每个例题后配备了相应的练习,使学生学了马上就用,能及时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内容比较少,有时间思考、检查,还可以参与讨论,感觉较轻松。事实上,在日本学校的课堂中,教师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学生回答时,不但说结果,还要说明是怎样思考的,说明自己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教师重视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少到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益处,达到培养学生发展性的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等的态度。5.2、课程实施调查与分析5.2.1、问卷调查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的方式及对教材中的概率、计算机、数学史等内容的看法,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共15个问题,首师大高一年级共125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从对待数学的态度来看,喜欢数学的学生有49人,占39.2%,有一点喜欢的有35人,占28%,只有4人3.2%的学生厌烦数学;对于目前的数学内容,认为能激发起学习兴趣的有24人,占19.2%,认为有时能激发起学习兴趣的有76人,占60.8%,还有20人(16%)认为不能激起学习兴趣;从问卷看,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数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少,这一比例占到72%,仅有23.2%的学生认为与实际联系紧密;对教材内容能否培养创新精神的调查显示,仅有19人15.2%的学生认为能够培养,有30.4%的学生认为不能培养或者根本体会不到创新精神,有62人49.6%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内容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对于目前教师的上课方式,有88.8%的学生认为用的是讲练结合、启发诱导的方式,说明我们的教师已经摈弃了满堂灌、一言堂,已经开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不多。问卷中对新教材中的概率统计知识、计算器与计算机的初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概率统计知识很实用、很有趣的共57人,占45.6%,但仍有41人32.8%的学生认为与生活实际联系少,有22人认为只是一些数据而已;学生对数学史知识了解的不多,仅有2人表示了解的较多,有38.4%的学生知道一点数学史知识,有43人34.4%的学生想了解数学史,另有25人对数学史不感兴趣;关于计算器与计算机的初步引入中学数学课堂,有102人68.6%的学生表示赞成,仅有3人表示反对,还有25人15.2%的学生无所谓;对有些国家和地区实行的“必修+选修”的修课方式,有29人23.2%的学生非常感兴趣,有75人60%的学生表示有机会想试试选修制,但也有6人对此不感兴趣。结果显示,目前的数学教学内容基本上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但还不能激发起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数学内容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对于计算器与计算机初步等内容以及选修课制度,学生则表示出极大的兴趣。5.2.2、访谈为了了解数学内容的选取、编排方式对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影响,笔者分别向部分学生和教师讲解了日本数学的教材编写和选修课制度,并让他们详细地阅读日本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然后让他们谈谈感受,对他们进行了访谈。1、对学生的访谈问:今天我们用日本的教材上了一节课,跟我们的教材相比,有什么感受?生1:日本的那节课显得容易接受,那个单位圆画出来后,很容易就能看出商数关系和平方关系。生2:内容少,我们有时间进行消化,做练习时可以充分思考,讨论;还能发现练习当中的错误,想想那些题是怎么做出来的,总结解题思路。生3:我看过我们的课本,我们的内容含量大,题目也多,可接触较多的内容;但我觉得难,要费劲思考。生4:日本的教材只推出两个基本关系式,简化了内容;我们课本上有八个公式,其实后面的那些都可以由前两个推出来的。我还是希望少记一些公式。问:你们怎么看日本的必修课?生1:必修课内容浅显,数学差的同学不必害怕,数学强的同学可以去征服更高深的数学知识。生2:总的感觉是不怕,挺容易的。生3: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基础性很强,每一章前面都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4:日本的内容浅,容易接受,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问:那么你们怎么看待选修课形式?生4:这有点象我们的分层教学,大家分别学习不同的知识,适合不同层次的同学。生1:必修课内容比较基础,人人都能学会,就会多一些自信;而选修课当中那些难的内容可以不学,少了很多挫败感。在我们的数学课中,我很少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喜悦,数学成绩总是不理想。生3:选修课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自,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如数学史知识能够扩大知识面,里面有感兴趣的东西,还有一些数学家克服数学难题的毅力描述,数学家的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这些能够吸引人,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生5:过早分层不好,有些学生会少学很多数学知识。问:日本选修课中有很多计算机方面的内容,你们想不想在我们的数学课中也安排计算机内容?生5:计算机课我们都比较喜欢,因为这是新的东西。但目前我们用计算机上数学课也仅仅是老师演示一些课件给我们看,我们并没有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处理数学问题。如果能够根据数学问题编制程序,解决一些数学难题,那就好了。生2:几何课能用计算机作图,一定会很形象,容量也大,便于我们观察,找出图形的特征及图形间的关系,还节省时间,那一定很棒。问:微积分在我们原来的课本中是没有的,而日本早就有这方面的内容,对此你们怎么认为?生1:这要看高考,高考不考,就可以不学了。老师提醒,人家的学生比我们早接触新的、前沿的数学……生2:微积分的内容可降低难度,介绍一些基础知识,让我们有一定了解,接触数学前沿知识,发展思维。这样差距就不会太大。生3:数学C、数学III的内容可让学生选学,扩大见识面,接触一些大学的内容。问:对数学内容编排有什么看法?生2:我注意到整式、平面几何是我们初中的内容,而他们放在高中学,比较容易接受,因为这时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提高了,能够理解这些内容了。生5:排列组合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所举的例子形象易懂;在选修课里安排的数列内容觉得太早、太难;上学期的数列内容至今我还觉得仍然没有弄懂。生3:他们的内容比较散,几乎每本书里都有式、图形、函数等内容,好像在逐步加深,不象我们的书每种内容编成一章,函数、数列、三角各自一章,内容显得多,了解起来有困难。另外方式灵活,同一内容的处理方法有不同。评述:学生们对选修制度、计算机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关注学习能力、心理接受能力、教学方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2、对教师的访谈彭荣华,男,28岁,有5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现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中学教师,任高三(1)班、高一(5)班数学教学。彭老师很认真地看了日本的六本教科书,边看边进行评议;当看到微积分的有关内容时,感慨地说“我们上大学之前有一些微积分内容就好了,就不会感到大学的数学那么难了。”认为高中有了微积分内容,从高中到大学就不那么突然,过渡得好,不会感到困难,就好比从一个台阶走上另一个台阶,逐步提高、逐步上升。谈到数学内容选取,觉得日本的必修课太浅,而我们的又太深,认为内容上还是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特征;他很赞成选修课制度,认为这样的话,人人都能学到必须的数学知识,而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喜欢的内容,也可满足有数学特长的学生探索数学专业课题的欲望。他还提到,日本的很多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书本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有些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获取知识。关于我国的教材,他认为,长期以来课本的系统性、逻辑性太强,只适合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学习,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高中课堂,原来的数学内容、教学方法已不适合现在的高中生;现行的教材增加了现代数学内容,比以前丰富多了,但章节之间的联系明显减弱,教师对教材内容不容易处理,学生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对日本教材中各领域内容齐头并进,相互融合的方式表示有兴趣,要好好研究。初中数学老师罗义华认为,两国所选的基本内容差不多,在图形认识上日本的课程是逐渐加深的,到高中日本仍然有平面几何问题,但程度上比我国初中的几何要深,有很多题型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还有一些定理,比如关于三角形,他们比我们研究得更深、更透,把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内心、外心等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有的定理则用一个规律统一起来。这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较低的层次上,我们应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而骆安强老师则认为,用计算机处理数学问题是可取的,但要求我们的设备、师资力量能够跟得上发展水平,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素质。6、借鉴与启示社会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数学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数学教育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的不同,决定了我国在文化教育的水准上客观存在着城乡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以及重点学校与职业学校之间的较大差别。由于人们的教育意识提高,高中教育的需求扩大,学生的数学水平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因此,我们需探索和建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以适应不同程度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求,适应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学校及各人能力发展的需要。借鉴日本高中数学改革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认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可采取以下做法:1、数学课程的改革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数学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和现实世界中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因而,对数学的认识:首先,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模式的科学。数、形、关系、可能性、数据处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数学把握的最基本的反映,其次,数学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作出判断,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有效、简便的手段。三是数学是在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划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模型、方法和理论的过程。因而,在内容上,强调统计、概率和离散数学这一适应技术和信息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的学习,着重考虑了社会未来公民的数学要求,即数学读写能力、文化素养、工作的需要,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只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课程改革,才有旺盛的生命力。2、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应体现大众数学的思想,使每一个学生拥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使每一个人都掌握人人能够获得的而且对每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使每一个人都能学习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因而数学课程应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数学事实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3、数学课程应突破传统的单一化的设置结构,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志愿等不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设置结构。在我国,课程改革客观上最大的问题在于高考竞争的激烈,高考的局面与日本相似。我们可借鉴日本的经验,采用“必修+选修课”的形式,建立适当的“多轨制”的数学课程设置结构,增强课程结构的层次性和选择的多样性。可以在高中一年级设置统一的必修课,课程中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学习人人必须的数学;高中二年级开始按学生就业、升学的需要和志愿(不是按学生能力水平)选修课程;可由国家来确定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的基本范围及课程评价的基本方式,至于在课程内容的基本范围之内,采取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应由各校按各自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利用选修课,增加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根据社会需求和数学发展的趋向,借鉴国外的经验,应删减和淘汰传统数学中单纯追求技巧、陈旧过时,理论繁琐等教学意义不大,无实用价值的内容,选取实际中最有用、最基础的并且能为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作为中学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使数学走向人们的生活,有亲近感,促使数学学习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符合时代的要求,走向大众;大力引进并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发展有密切联系的近、现代数学内容,适当介绍前沿性的数学学科知识。(1)统计与概率知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大量的如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信贷利率、市场预测、规划设计、资源环境、资本投资等数学应用问题,都将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机会,这就迫使人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处理信息与数据的能力,并做出判断和决策。因此,明确和增强概率统计基础知识的学习,用随机数学的思想武装未来公民的头脑便成为数学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由于概率统计的知识内容和研究对象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来源于学生们所熟悉的现实社会和生活,这为学生认识和了解数学的来源与背景,感受数学价值和作用,培养学生探索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2)计算器与计算机的应用。随着一个更加开放的新世纪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使数学教学的多样化、个别化成为可能与现实。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合理、适当地学习和使用计算机、计算器,既是高度信息化社会发展必然、客观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应用能力、寓教于乐的一种有效方法。教育实验与研究也说明,将计算机引入基础教育,不仅给数学教育的内容,也给数学教育的教法、学法以及人们的思想与观念都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而对计算机的学习和掌握无论是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还是今后的学习深造打基础都将是终身受用和必需的。高中数学课程不但要增加信息技术的内容,而且要将数学内容、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应用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网络等技术解决问题,以适应时代地变化。(3)加强函数的学习,适当引入经济数学内容。函数既体现了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折,也是探讨事物发展规律和预测事物发展方向的重要方法,还是简明有效地处理、表达、交流及传递信息的有力工具。因此,应适当加强函数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熟悉变量,学会观察变量并善于思考变化过程。(4)注重内容的有机融合,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广泛联系,欣赏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并通过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包括观察、操作、实验、类推、归纳、演绎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观察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创造性的基础。5、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丰富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志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日本的改革特别强调“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基础”,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数学活动中,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步骤,提出科学的猜想和假设,得到新的命题;然后再应用已掌握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对新的命题加以论证,从而获得新的理论和方法;最后再运用所得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一些问题。数学教育从“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已经转移到了“以激发学生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模式。即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数学的活动,主动地构建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由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从而构建一种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去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看到许多数学问题不只是一个正确答案;提供证据,证明数学是生动的,激动人心的;使学生体验到深入理解和严格推理的重要性;使所有学生都建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研究性课题,将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倡导从学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拟研究性课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和钻研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类比、抽象、概括、总结与归纳活动,把有关的知识纳入一定的知识体系中,把知识点连结成面,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学生在掌握了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知识之后,智力就会得到相应发展,创新能力也会提高。教师应从教材中挖掘创新教育的素材,因为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发展、公式的推导,解题方法的设计与改进,无不包含着“创新”这一思维过程。各种规律的发现、公式的推导均是创新的结果;对数学例题、习题的分析与解答是学生最佳的也是最主要的创新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交往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并且尽可能的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善于发问、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学生自己能看到、能做到的,鼓励学生自己去看、去做、去创新,长期坚持,学生良好的习惯就会形成,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发展。6、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考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考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目标要求在日本的数学课程目标中的体现是十分明确的,在教材的编写时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对日常事物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力,使之明白用数学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好处,并培养学生自觉地把数学和数学思想方法用于日常生活的态度。我们以往的数学教材注重知识和结论,忽视对知识发现、产生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思维方法的再现,使得学生拿起书本头就痛,从而对数学学习没兴趣,失去信心。教材的改编要用适当篇幅,介绍数学史的相关知识,展示数学家们发现、创造知识的思维过程,处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增加数学教材的可读性,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如在函数的应用举例中,可通过典型的例题,展示“从实际问题出发经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再经推理演算得出数学模型的解,最后还原说明实际问题的解”的“数学建模”的数学方法;在数列的教学中,可采取“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如,球的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运用了“分割----求近似和----化成准确值”的推导方法,其中包含了“化整为零,又积零为整”的“无限细分,化曲为平,逼近精确值”的数学思想。在数理统计中,蕴涵着统计推断、假设检验的思想;初等微积分体现了“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并且使之确定起来”的一种运动辨证思想;代数中有集合思想、数形结合、化归思想;平面几何中的公理化思想、几何变换思想;解析几何中的运动与变化、数形结合、参数思想;概率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等,这些思想都应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逐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的活动,提高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能力。7、改革数学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教材内容的呈现应以丰富的内容、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探索数学以及学习中的规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会学习的方法;内容的编写应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各部分知识适当划分阶段,由易到难分散安排,明确给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思考问题的顺序和重点,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应体现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思想,具有启发性,让学生从教材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参考资料]:[1]埃德蒙.金[英],《别国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2]何塞.里多[西班牙]著万秀兰译朱伦校《比较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3]藤田宏.前原昭二[日],《数学I、II、III》、《数学A、B、C》东京书籍株式会社平成8年2月[4]中数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000年版[5]《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6]P.C.切耳索夫,M.奥塔尼,“日本中学数学新大纲”,《数学月刊》(中学理科版)1991年7月[7]豪森(G.Howson)著,《数学课程与发展》,陈应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8]PaulErnest(英)著,《数学教育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9]丁尔升,《现代数学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0]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11]张典宙、戴再平主编,《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12]弗莱登塔尔,《数学教育再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3]丁尔升、唐复苏,《中学数学课程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14]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5]田本娜主编,《外国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6]张永春,《数学课程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17]陈昌平,《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18]吴文侃杨汉清主编《比较教育学》,人民

第3篇

在泰国,一些有志于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学习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赴华留学深造。鉴于此,泰国高校设立了对外汉语硕士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本土汉语师资为目标。目前设立此专业的学校仅五所,包括华侨崇圣大学、易三仓大学、泰国清莱皇家师范大学、皇太后大学和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

上述五所学校均为泰国名校。易三仓大学创建于1969年,它是泰国最著名的私立商业大学,是泰国商业精英人才的摇篮,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6年。皇太后大学创建于1998年,它是泰国著名的学术型大学,具有较雄厚的语言、社会及文化学术研究力量。近年来致力于汉语学习组织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在泰国皇太后的大力扶持下,学校地位不断提升,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7年。泰国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创建于1973年,它是泰国专门培养教师队伍的大学,以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9年。华侨崇圣大学创建于1942年,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11年,它设有专门的汉语教学推广中心,面向对汉语感兴趣的学习者开放,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汉语人才。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创建于1975年,它是泰国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12年。

泰国对外汉语硕士专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起步晚。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时间普遍较晚。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是易三仓大学,设立于2006年。最晚的是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设立于2012年。鉴于汉语在泰国的快速传播,以及对汉语教育类人才需求的增加,对外汉语硕士专业起步虽晚,但这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专业。

二是应泰国“汉语热”的发展而生。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2005年7月,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契机,中国积极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于2006年《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由此标志着汉语开始走向世界(许琳,2007)。与此同时,中国与泰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泰国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持续升温,随着汉语学习者人数的迅速增加,对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汉语师资缺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亟需培养本土汉语教师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泰国五所大学的对外汉语硕士专业应需而生。

三是名校引领学科建设。设此专业的五所高校均为泰国名校。在这五所大学中,师范类院校有2所———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理工类院校有1所———易三仓大学;综合类文科大学有2所———皇太后大学和华侨崇圣大学。虽然五所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开设时间晚,但其优势也是明显的,比如办学起点高,学校硬件设施完善,资金雄厚,学术力量较强,学术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这五所高校教学理念新,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与时俱进,管理规范,能够发挥名校效应,引领新型学科的建设。四是部分大学与中国大学合作办学。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易三仓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分别开展了合作培养汉语教育类人才的项目。通过这种中泰合作办学的形式,引进了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中国合作院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方式、高效的管理机制和优秀的教师,联手推进汉语教育类人才的培养工作。这样的合作办学有利于引进中国优质的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资源,加强泰国本土短缺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尝试。

二、泰国对外汉语硕士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一)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来看,五所高校的目标基本上一致,即致力于培养汉语教育类专门人才,某些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以下内容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培养德才兼备且擅长汉语教学的教师,以满足社会汉语人才的需求;发掘硕士的潜力,使其在掌握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二)入学条件

虽然同属一个专业,有同样的培养目标,但五所高校的招收条件不一,有的学校门槛高些,有的学校门槛较低。五所学校招生时HSK等级要求不一致,皇太后大学要求学生必须达到HSK五级以上标准,易三仓大学则要求学生至少通过HSK五级考试。华侨崇圣大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只要求学生通过HSK三、四级考试就可申请攻读研究生,入学条件要求较低。入学条件不严格,招收的学生水平差别过大,生源质量不高,培养的难度就会加大。此外,五所高校由于招生时不限本科专业背景,有些入学者汉语基础知识十分薄弱。在两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由于以前专业所限,学习者既要加强语言功底,又要学习专业课程,时间十分有限,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此类毕业生在未来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时,可能会面临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招生定位和实际生源存在矛盾。目前泰国教育部门规定,若想担任高校汉语教师,必须持有对外汉语专业硕士学位。中国政府提供的丰厚奖学金,吸引着越来越多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赴华留学。一些在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中国人希望进入高校任教,但又达不到教育部门的要求,因此选择了攻读对外汉语硕士专业。从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五所大学的大部分生源均为这一类中国人。而该专业设立的初衷是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这就说明招生定位与实际生源有矛盾。

(三)课程设置

1.本土化强调不够。从五所高校课程设置来看,针对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的特征尚不明显。比如汉泰对比和偏误分析、中泰文化对比、针对泰国学习者的汉语教学法等课程较少,仅有皇太后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重视此类课程。而恰恰是这一类课程有助于培养中泰两国语言文化差异比较的意识,能够帮助未来的汉语教师更好地了解泰国人学习汉语时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促进汉语教学在泰国的本土化发展。

2.课程整体结构欠合理。泰国五所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即必修课、选修课和论文。必修课设有6—7门,选修课设有7—10门。选修课的学分要求偏低。虽然提供给学生的课程较多,但基本上学生只要选择2—4门课程就可修满学分,课程的整体结构欠合理。在学分设置方面,各校学分不一。易三仓大学设有45学分,皇太后大学设有38学分,清莱皇家师范大学设有34学分,华侨崇圣大学设有3分,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则设有46学分。从必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42.86%,皇太后大学50%,清莱皇家师范大学47.06%,华侨崇圣大学46.15%,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34.78%。从必修课的科目来看,各校都设有汉语语法研究,其他科目不尽相同,皇太后大学开设中国哲学专题,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开设现代汉语研究,华侨崇圣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发展,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开设高级汉语及现代中国文学。从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28.57%,皇太后大学16.67%,清莱皇家师范大学17.65%,华侨崇圣大学23.08%,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39.13%。从选修课的科目来看,各校都设有对外汉语教学,其他科目不尽相同,易三仓大学设有汉语史专题,皇太后大学设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设有统计学与汉语研究,华侨崇圣大学设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设有课堂教学观摩及“二盯一”教学实训。从毕业论文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28.57%,皇太后大学33.33%,清莱皇家师范大学35.29%,华侨崇圣大学30.77%,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26.09%。五所大学均开设的课程包括:汉语语音教学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汉字教学法,但在五所高校这三门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大学将其设为必修课,有的大学设为选修课。汉语教育类课程,如文化类、教育类、方法类等课程缺失,培养重点不突出。

3.重知识、轻技能。五所高校的课程总体上大都偏重理论知识,忽视技能训练。五所大学所开设的知识类课程包括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汉语语音教学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关于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却少之又少,只有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开设了课堂教学观摩及“二盯一”教学实训。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应该掌握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娴熟的教学技能。从培养目标来看,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的汉语教师,知识类和技能类课程应该并重。

4.忽视教学实习。在五所大学中,易三仓大学、皇太后大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与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均要求申请者有教学经验,华侨崇圣大学对此无特别要求,该校的课程设置中设有实习的环节,而其他学校均忽略了实习的环节。在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中,实习与实践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渐熟悉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将所学理论与知识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转换过程。不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毕业生就不能较快地进入角色,从容应对课堂教学和管理中的种种挑战。对外汉语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技能培养正是该专业的特色。因此,教学实习与实践的环节尤其重要。

三、思考与启示

在泰国“汉语热”的大环境下,泰国高校有责任培养出更多汉语教师。目前,泰国开设对外汉语硕士专业的高校已从最初的一所发展为现在的五所,各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毕业人数也将逐年增加。这些毕业生有望成为未来泰国汉语教学的新生力量,充实本土汉语教师队伍。由于对外汉语专业设立较晚,经验不足,教学资源有限,难免存在课程整体结构欠合理、本土化强调不够的问题,导致针对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的特征尚不明显,学科建设任重道远。而与此专业相对应的中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建立于2007年,培养院校已达82所。其目标是培养在国内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和较好的中华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定位准,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完备,课程方案科学合理,并突出强调了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充实了国际汉语教师队伍,成为海内外汉语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值得泰国借鉴。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和高校应达成共识,通过以下途径积极推动泰国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

(一)制定统一的指导性培养方案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各行其是,缺乏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指导和规划。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招生水平、课程设置及入学条件有较大差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层次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指导。泰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应站在政府的高度,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成立专门的对外汉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经过科学的论证,制定一个统一的培养方案,统筹规划,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招生条件、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下发泰国各高校。各校参照此指导性培养方案,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可用的教学资源,制定出可行的具体的培养方案,并接受高教委的定期监督和检查。自上而下的统筹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努力相结合,共同推动泰国汉语教育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修订学分,课程设置科学化

针对当前泰国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培养重点不突出、本土特征不明显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修订学分,使其科学化、合理化。该专业的三个关键词是“汉语”“教育”“本土”,因此应当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课程的本土化特征。笔者认为,攻读对外汉语专业期间,应至少修满40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选修课12学分,实践课8学分。专业必修课中应纳入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语言要素教学(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汉泰语对比和偏误分析、中泰跨文化交际等核心课程,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选修课中应包括方法类、教育类、文化类的课程,方法类应包括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汉语教材分析与编写,教育类应包括针对泰国学生汉语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泰国教育概况,文化类应包括当代中国国情、中华文化才艺。实践课应包括课堂观摩、教学技能训练和实习。上述三类课程构成有机整体,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能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特点开展教学。

(三)加强校际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共享

加强校际交流,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教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鉴于泰国五所高校办学经验不丰富,学科建设可用资源有限,应当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共享教学资源,让教师“走出去”,与外校教师互通有无,分享教学信息与教学经验,同时把名师“请进来”,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四、结语

第4篇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已经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中职教育下的学生普遍具有扎实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方案设计水平也大大提高。相比之下,高职教育还在部分复制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不具备明显优势,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践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并不明显好于环境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校内实践基本局限于工作室虚拟项目教学和校外考察,造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高职与中职实践设计课程“倒挂”的现象,特别是材料工艺和模型制作等课程。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

国家在2001年颁布了《中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现行指导方案》,中等职业学校在指导方案的规定下制定教学计划。不难看出,中职学校的理论课程较多,理论知识涉猎较全,而我国的高职教育受本科高等教育的影响,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完全从其课程模式脱离出来形成自己的职业教育特点,不论是课程的模式还是体系,还以大量的理论课程作为专业支撑,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相关课程部分重复。

(二)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标准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较之国外的职业教育还具有较多不完善之处,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就目前的状态来看,我国教育部并没有对高等职业教育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划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课程分类标准和课程内容的难易等级。这就会造成职业教育的混乱,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制定各自的课程,因此课程标准雷同、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时常出现,中高职教育出现“断档”的现象

(三)课程实施未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辽宁省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招收两类生源的学生,并且进行育培养,一类是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一类是来自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高职院校采用混合教学。普高生没有任何专业基础,而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时往往以招生人数较多的普高生为对象,以零起点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也是造成中职、高职课程内容重复的根本原因。近两年辽宁省3所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情况,教学模式均采用混合教学。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

建设应遵循的原则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主要区别是“职业化”,我国职业化教育一是中职,二是高职,因此两者均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只是层级不同,为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中职教育应和高职教育形成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这就涉及二者衔接的问题,最终达到有机衔接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的衔接,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衔接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中高职形成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能力本位原则

职业教育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要搞清与普通教育的区别,确定自己的培养方向,这就是明确“能力本位”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无论是在中职阶段,还是在高职阶段都要明确“能力本位”,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通过什么培养手段,教授给学生哪些知识,使学生具备哪些职业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在“能力本位”上考虑清楚的问题。所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能力本位”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意思维,扎实的艺术表现技能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市场导向原则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首先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职业教育首先要为市场提供人才,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一定要遵循市场导向,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开展,突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充分开展工作室项目式教学。因此课程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并且要针对岗位需求,开设不同层次的实践课程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避免课程重复和实践能力重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各自岗位的要求,进行技能划分,高职培养的职业技能要强于中职培养的职业技能。

(三)多元化原则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形式,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过程,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到学生对技能的接受程度,合理的编排课程,中职和高职两个培养层次的课程设置要体现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点由易到难。中职的课程设置不宜过多过难,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高职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到中职的知识点,否则容易造成课程设置上的重复、断档、脱节等问题。

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根据行业需求,确定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的教材选用,要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目前职业院校的教材编写主要是教师,而教师多数较缺乏行业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行业人才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当中来,把教师的理论知识与行业专家的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同时,要加快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工作,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于2009年采取工作室教学模式,模拟公司化管理,项目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

(二)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中高职课程衔接涉及到课程内容的衔接,中职学生毕业升入高职,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进入高职后与高中生并班学习显然不适当。高中生的文化基础较好,但是专业知识基本空白。两种生源的混班授课必然会影响课程质量。对于普高生源来讲应该对其进行技能补课,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学习能力快速将技能操作课程基础夯实;对于中职生源来讲,文化基础薄弱,必须对中职生源进行文化基础知识的补习。在教学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建议不同生源的学生分班授课,优化高职的课程结构设置,中职生源的学生在项目设计类课程中要体现出设计方案的延伸和提升,要体现出高职的高层次职业教育。

(三)实施学分制管理

中职和高职的课程体系衔接应以学分制为基础,施行动态弹性的衔接。这就给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中职和高职的课程设置,可以由教育部门下达学分标准,中职和高职两种学历对应相应的学分总数。学分制可以解决不同生源学生授课的问题,因此课程设置必须合理。在学分制的大环境下,通过不同生源的导向,让高中毕业生多选择专业基础课程,让中职毕业生多选择文化基础课程,经过一年的学分制课程导向和因材施教,在二年级的时候,两种生源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有所减小,项目设计课程对于所有学生来说就不难开展,同时也符合高职的高层次职业化教育的理念,培养出具有职业能力的设计人才。

第5篇

一、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

如果说定义自己的教育让学校课程建设植入了“灵魂”,那么这个“灵魂”总要附体,而这个“灵魂”的体主要就是学校的课程,且由于植入“灵魂”的独特性,自然就让学校的课程建设拥有了特色。换言之,由普通高中转变为特色高中的过程中,定义自己的教育只是走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自己定义的教育要想转化为现实,就需要在自己定义的教育的关照下建构自己的课程。这其中的道理也许并不难理解,而难的是如何建构自己的课程。在建构自己的课程中,许多学校已形成了分层、分类的思想。如按课程功能分,有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与研究性课程;按知识类别分,有人文课程、科技课程、社会课程与身心课程;按管理体制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按学习方式分,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自修课程;按课程形态分,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综合课程等。当然,各种具体的课程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归属到不同的课程中去。但问题是,如何根据自己定义的教育来建构自己的课程?无论是苏州市第十中学的诗性教育,还是潍坊第四中学的信心教育,抑或复旦中学的人文教育,其核心皆是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但在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一理念的统领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除了上文所述的三校课程建设的做法外,深圳中学在创办学术性高中的过程中,逐渐建构了“本校的课程”。这种“‘本校的课程’由基础学术课程和文凭课程两部分构成。基础学术课程是参加高考和学业考试所需要学习的各学科课程。文凭课程由认知技能、自我成长、文化审美、体育健康、实践服务、研究创造六项课程群组成。”[4]该课程结构线条清晰,便于管理与评价。山东省聊城第二中学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单一培养文化科学学生的传统,渐次形成了学生“宜文则文、宜理则理、宜艺则艺、宜体则体”的多元成才机制,并根据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等特点,设立了从初中到高一过渡的“桥梁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了校本化实施,开发了符合校情、学情的校本教材,开设了各种学科延展类课程。“桥梁课程”是指站在高中课程的角度,让学生重新学习初中所学的知识,以便实现初中所学的“旧知”与高中将学的“新知”的有效对接。校本教学素材是指根据“低重心、分层次、高效率”的课程原则,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重组与创新。学科延伸类课程不是学科内容自身的预习、复习与训练,而是从学科知识中找一个点,并通过这个知识点将学习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应用层面,整合涉及这个知识点的各种鲜活实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应用的角度把握学科知识。[5]聊城第二中学的课程建设看似并不精致、有点粗糙,但也许更加有利于教师对课程的初级开发。而师资水平较高、课程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学校则可以进行课程的有机整合。例如,上海市建平中学着眼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从4S、3C、DBL与思维广场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整合。4S是指社会实践、科技人文讲座、项目设计与学生社团的整合,即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发现问题,然后在科技人文讲座中展开讨论,一个学生搞研究往往势单力薄,就需要团队合作,最终完成项目设计,开展课题研究。3C是创新、创造与创业三门课程的整合。DBL是指基于设计的学习。而思维广场则是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将语文、历史、政治三个学科整合在一起。[6]可以说,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是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拥有特色的课程建设并不是信马由缰的标新立异,而是自己定义的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服务、服从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定位。从实际操作上看,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则需要立足于学校发展的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求,准确定位各类课程的价值功能,充分调动师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制订规范的课程建设规则。就某门具体的课程建设而言,有的学校已摸索出成功的操作流程,即申报课程—制订课程纲要—设计课程研发方案—实施课程—反思与改进课程。[7]此流程就有利于提升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创新自己的教学: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落地生根”

建构自己的课程,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拥有特色显然不是目的,而将拥有特色的课程转化为学生素质才是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主旨。因此,课程改革不仅要改课程,而且要改教学。倘若教学不能随课程改革而改革的话,那么再好的课程设置都会变成“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从现实层面上看,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仅有课程建设的羁绊,而且有“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态固化的障碍。而这种固化的教学形态则会让任何课程改革浅尝辄止、止步不前。可以说,只有创新自己的教学,才能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真正“落地生根”。幸运的是,许多学校在建构自己课程的同时,已探索、尝试了各种教学创新。苏州市第十中学在建构自己的诗性课程时,就创建了闪烁道德光彩的审美课堂。这种审美课堂遵循诗性教育的三个特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让“教师在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状态下上课,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进入了‘化境’去探求知识、发现真理。”[1]的确,这样的审美课堂确实具有诗性、让人神往,但其具体操作却不甚明了。而潍坊第四中学在信心教育的统领下,则给出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教学创新模式。其教学创新以重建课堂结构、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为重点,“以典型示范、分类指导、同步研讨、分层推进、评价引领为基本策略,形成‘三案导学、六步探究’的教学流程……‘三案导学’包括课前预习学案、课堂探究学案、课后拓展学案三部分。‘六步探究’包括检查预案、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提炼升华、课后拓展,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意识。”[2]复旦中学为了将课程“落地生根”、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则研制了由引导、等待、倾听、组织、协助五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将其称为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就不是课堂转型教师践行评价指标,这样不仅契合了好的教学是靠教师来创造的真谛,而且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正如复旦中学校长周国正所言,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逐渐引导改变,而不是直接通过评价强行推行。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带给教师的就是这样一种引导性理念。在“课堂转型教师践行参考系”的引领下,不同学科的教师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如语文教学的“读—问—行”、数学教学的“体验—生成”、物理教学的“实做—探究”等。[3]上海市建平中学则在整合课程的基础上,“经过近四年的主题性教研和四轮课堂研讨实践……逐渐形成了‘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高效互动、高阶思维’的智慧课堂模式”。[6]由此可见,创新教学的具体做法各有千秋、精彩纷呈,其精粹却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师生精神愉悦的学堂,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当然,创新自己的教学即意味着对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也关联着教学组织形式的重组与转变。当下,为了创办适合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与主动性,浙江省普通高中正在试点选课走班。相对于原先固定的行政班教学而言,学生的选课走班给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如学生没有了固定的教室和课桌,教师则不再以固定的行政班为单位上课,而是以学生选择的课程形成的教学班为单位授课。通常情况下,一位学生一学期选择了几门课程,就会有几个教学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8]

三、优化自己的评价: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开花结果”

假如教育获得了新的认识,课程内容得到了重塑,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更新,那么就得跟进相应的优化评价。因为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必须要回答泰勒关于学校课程建设的四个追问:学校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得以实现?[9]可以说,评价引导着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方向与进程,因此,优化自己的评价,才能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开花结果”。人作为一种“求价”的存在,做事常常要问此事是否值得。对于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来说也是如此。在有些人看来,只要高考不改革,什么定义自己的教育、建构自己的课程、创新自己的教学、优化自己的评价等都是理论的空谈,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其教育教学行为就是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高考怎样考,就怎么教;让学生考上大学才是硬道理。实事求是地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种现实的教育考量也无可厚非。确切地说,让学生考上大学并没有错,其错就在于将普通高中课程建设与高考完全对立起来,没有看到普通高中课程建设恰恰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高考。这其中的奥秘在于优化自己的评价,让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在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同时,提高高考升学率,正所谓“不为高考,但赢得高考”。浙江省青田中学在课程改革之前,每年高考考上大学的只有十几个学生。据邓加富校长介绍,开设航模、石雕篆刻等选修课,起初只是为了让学生有事可做,以避免他们在学校里无事生非、打架斗殴。但航模、石雕篆刻等选修课的开设却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因为航模的优劣牵连着数学、物理等知识的好坏;石雕篆刻则与语文、艺术等素养密切相关。航模、石雕篆刻等选修课的开设不仅迸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驱动着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课的深入学习,从而使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1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就达到了85%。如今,青田中学已确定了办“大志向教育”的学校定位,建构了由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分层、分类的选课走班教学,尝试着新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微课程”等,课程评价推行学分制,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2014年7月21日,中央新闻频道对青田中学的课程改革经验以“成长的烦恼:中学的改革,从当下开始”为题进行了全面的报道。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在韩忠玉校长接任时,高考升学率已下滑,所在社区的学生纷纷外流。而在信心教育的统整下,通过开设多样的校本课程,建构“高效生态课堂”,进行多元成才评价,现在潍坊第四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已比前几年翻了两番,用家长的话说就是:“让孩子来潍坊第四中学就读,不单看好学校比前几年翻两番的升学率,更重要的是,从第四中学校园走出来的孩子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大气、阳光、有风范。”[2]不过,高考确实对普通高中课程建设起着导向作用。在高考不改革的情况下,有些学校即使开发课程,其课程开发也大多围绕着高考来转,如针对各种竞赛和考试的课程等。如今,国家教育决策层已充分认识到高考对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意义,全国考试招生制度总体设计方案已制定完成,各省市的考试招生具体实施办法也在酝酿形成中,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高考真的要改变了,到那时,普通高中课程建设也许将减少不必要的徘徊与阻抗。实际上,即使高考不改革,在那些先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学校中,优化自己的评价也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例如,上海市格致中学在2010年就确立了“全员、全面、全程”的绿色评价理念,基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建立了“包括全体学生、涵盖五个方面、立足三年跟踪终身”的格致中学学校全面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评价内容由道德、学能、身体、心理、实践创新等五个方面的素养和20个二级评价指标组成,采用“学生个人输入、教师定期认定、家长辅助参与、学校学期评价”的方法,最后网络系统将根据评分以雷达图的形式直观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个性特长的发展历程。简而言之,在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路上,有众多的学校已先行走在学校课程改革的前列,取得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但作为课程改革的后来者,也不必妄自菲薄、悲观失望,只要找准学校课程建设的前行方向与门径,后来者也能发挥“后发效应”而赶超先行者。

作者:李润洲

第6篇

(一)高职阶段培养模式的“误区”

对高职学校来说不管是普高生还是中职生,其培养的目的都是将其培养成具有高职业素质、掌握熟练专业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如果这种“高技能人才”不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不能使用电脑完成相应的专业工作;不能通过良好的语言能力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甚至不能在职称评定中考过职称英语。试问这种“高技能人才”能有多高?高职阶段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等于斩断了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在传统课程下培养出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只是一厢情愿。

(二)积极引导,因材施教

让学生了解开设的基础课程对自己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作用,能够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学校可以采取新生与毕业生或企业管理者进行交流座谈,让新生知道基础文化课程在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使他们产生学习好基础文化课程的动力。鉴于普高生专业知识空白和中职生基础知识普遍薄弱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的思路应该以人为本,不搞一刀切。普高生可以参考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循序渐进进行学习,中职生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进行一定调整。适当降低《高等数学》、《英语》的难度。《高等数学》课程可以从教材中抽取与高中数学内容相近的章节进行学习,主要巩固中职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课程可以选用入门的机械专业英语教材,中职生熟悉教材中的专业内容,间接降低了学习英语的难度,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抵触学习英语的情绪。提高《机械制图》、《机械CAD》、《机械制造基础》等专业课程的难度,在课程中多选用企业实际加工图纸和工艺方案进行工作过程教学,以课程的内容拉开高职与中职的专业水平层次。

二、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一)基础课程设置

代表课程有《高等数学》、《公共英语》、《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CAD软件应用》。可以将上述课程的内容设为两种难度,让普高生和中职生通过选课的形式决定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好处是让中职生在学习基础课程时不会由于难度过大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学习行为。提高中职生专业课程难度,课程内容与企业工厂中的生产进行接轨,让他们避免重复学习,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专业课程及实训课程设置

代表课程有《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工装与夹具》、《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和与之相关的实训。在进行专业课程和实训的学习阶段,针对普高生和中职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可以针对中职生进行一次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测验,鉴定每一个高职生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的中职生与普高生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能力突出的中职生实行管理方面的能力培养。具体实施方法:在进行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时候,将学生划分为3至5人的若干小组,让能力突出的高职生担任组长。教师前半段进行教学,后半段下发工作任务,使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内容。由组长为组员分别评分,组员分别对组长评分。根据不同的课程和学生专业水平情况,灵活设置组长,最后老师对小组的综合表现进行总结评分。

三、总结

第7篇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rce power for a nation to be prosperous and develop,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briefly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ity in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Key words: Chinese course in senior high school;innovation thinking;creativ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309-01

1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现状

1.1 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仍然绝对主导着教学的进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学生的积极性不足,他们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老师讲课、学生听讲、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考试,这种由分数决定一切的教学模式。这样对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几乎没有效果,除非是对文学、语文本身就很感兴趣的同学,否则一般的同学只能将语文当做一门待完成的学习任务,按照教师要求掌握知识点,考试取得满意的分数。教师中心主义在语文教学中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学生对于语文兴趣不足、参与度不够,更难以谈得上语文创新。

1.2 语文教学偏重工具性有失人文性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者,五千年中华灿烂文化的传承重任很大一部分就在语文教学的身上。但语文教学不是历史教学,不是将名家、名作以及前人对名家名作的理解简单地灌输给学生,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某个知识点而对之不加以思考。如果教师仅仅按照教参或者标准答案来讲授,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那么,学生也只能在旧框架内因循守旧、徘徊不前。如果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都失去了反省革新能力,那么这个民族将必然会止步不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早已超越了汉字、生词、语法的语文工具性教学目标,人文性的培养目标要远远重于工具性目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高中语文教育没有工具性属性,某些文学知识还是要进一步学习并加以牢记。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2.1 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首先要解决所谓“人才观”的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在课堂教学中的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涉及到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笔者曾在很多场合听到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虽然有点绝对,但他在客观上却能体现出,如果用狭隘的一种智力模式去对具有各不相同智力倾向的所有学生做好与坏、优与差的评价,只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意识,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教育就是要尊重和激活每个学生的个性,要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创造性的学习享受成功的愉悦,使每一个学生都产生“我能行”的自信心,而成功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最适合他自己走的路。第二个问题是怎样教的问题。这个问题中涉及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后面再议,这里只涉及观念,即指导思想的问题。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根本上扭转“单向灌输知识”的观念:一是不能“单向”,即在创新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倡导师生互动;二是切不可再搞满堂灌,即使是知识的教学,也应着眼于让学生掌握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三是关于“知识”的内涵也要有新观念,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知识既包括教材提供的知识,也应包括教师和学生所了解的与教材知识有关的新知识,以及在教学教材知识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第三个问题是教什么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以知识经济的产生为背景而呼唤出来的创新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最根本特征在于创新教育是要研究如何培养和开发人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一个合适的氛围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逐步形成,是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积极互动、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教师要树立现代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理念。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是非常重要的,尊重学生,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能很好地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要求学生围着教师进行一切活动。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由于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会表现出各自的差异。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教师教学的态度和蔼可亲、富有幽默,才能更好的被学生接受理解,学生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的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收知识,发展能力。

2.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要鼓励、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教师必须充分挖掘一切有利因素。在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阅读和写作等方面均可精心设疑。让学生去思考分析。诱发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新见解、新命题,设法引导学生沿着不同思路思考。突破常规去探根究底,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获得新知识。对于学生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见解都要尊重,乐于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具有创新意识的资优学生,往往他们跟别人看同样的问题却能得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即使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成熟的见解,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恰当的评价,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情感,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的发散性思维,逐渐培养他们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个性特长,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巧妙的融人语文教学之中,注重开发学生智力,采用多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开辟多种训练途径。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郅君改.创新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10(6).

[2]何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成才之路,2010(18).

[3]尹功良.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散文选刊:下旬刊,2010(2).

第8篇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模式;高中语文;开放教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025-01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下,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固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立一种适应时代潮流,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含义与本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开放式教学就是一种针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打破常规,不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教育主体,重视学生个性与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只做相关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开放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了传统把受教育者作为工具来培养的观念,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本质所在。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构建平等课堂,激发学生积极性。传统高中语文课堂都是非常严肃的,教师自顾自的在讲,忽视学生的接受理解情况。开放式课堂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构建一个完全平等的课堂,教师与学生关系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因此,对于语文课堂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将理论知识讲授,使学生掌握基本分析文章的方法和写作方法,然后通过一些例子和习题,和学生一起探讨,是探讨,而不是单单的讲授,要走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坐在一起探讨问题,让学生觉得教师不再是那么陌生,不再那么“畏惧”教师。例如,教师在布置完课堂后,可以走到学生当中去,了解每个人是否对本堂知识理解,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再进行单独讲解,另外,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解答,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尽量再创造问题,使学生学生举一反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开放式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如能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结果会更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一些现代技术早已经进入到了教育领域,多媒体的应用就是教育课堂的一大改革。多媒体是利用网络和视频技术,可以对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展示的一种教育手段。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例如,遇到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文章时,可以将教材中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形态进行再现,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当时作者写作的心境,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语文方面的能力。

三、分层教学的定义与必要性

1.分层教学模式定义。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材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课外辅导,进行不同程度的评价分层,从而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教师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时间与精力,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是针对个体差异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2.分层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由于成长环境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造成了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分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如果还是采取以前应试教育“一刀切”的模式,就会挫伤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不利于其成长和知识的学习,如能合理的分层对待,就会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得到被重视的感觉,增强其对学习的信心。

四、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具体操作方法

1.教学对象分层。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基础知识,学习态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分层。例如,将求知欲强,具有较好的文学基础,对语文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编为A组;将有一定语文基础,但学习兴趣不强,需要教师进行跟踪指导的学生分为B组;这样一来,教师对学生培养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了,既方便了教师,又使学生感到轻松,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做法。

2.分层评价学生。分层教育模式在评价学生方面也要求教师进行分层评价。根据AB两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分层评价。例如,一张一百分的试卷,B组学生达到八十分以上,教师就要给予鼓励,给予肯定的评价,但相对B组学生,教师对A组学生的要求就要高一些,甚至要求其满分。

另外,分层评价的另外一层含义教师也要重视,即不单单重视试卷分数,要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让试卷分数成为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不仅避免考试中抄袭的现象,也增强了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的自信心,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这就需要我们改变原来的教育方式方法,建立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应对当前的环境和局势。现代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以市场为导向,社会上需要什么素育机质的人才,教育机构就要培养具备相应素质的人才,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模式成功的体现。因此,我国教育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创新型教学模式的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杰出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娟.新型教育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教文汇,2009.

第9篇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也越来越多,英语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因为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注重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和继续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正确的运用语言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语言的教学离不开对文化的渗透。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去学习一门外语并且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然而学习了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交流交往中往往会因为缺乏英语国家文化而遇到很多困难。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和继续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一定的语言表达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只有充分的了解该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英语中包含了数不清的典故、名言、历史著作等,并且牵涉到了各时期的思想、政治、社会重要事件和人物。只有对这些知识有了较多的认识,语言才能学得更好。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提出了具体的内容和标准。下面是七级文化意识目标的描述:

1.理解英语中的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

2.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

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

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最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也更加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型,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言运用方面的内容考查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语言知识的教学以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认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对学生学英语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

现在很多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只注重对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很多老师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些便可以顺利的进行阅读交流了。的确,语言基本功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一些单词或

者句子,而且为了交流交际。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做题应付考试的能力。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应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1、善于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文化资源

新课改后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理论编写的,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主题,有一个话题以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模块都反映了中外不容的文化,每个模块中的听说读写都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充分的体现了“文化渗透”这个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勤于思考,就可以发现很多跨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2、充分利用节日进行文化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很多传统的西方节日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很多学生也非常热衷于一些西方的节日文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渗透,也可以对比中西方节日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现在广为流行的情人节、感恩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圣诞节等等。教师在这些节日的时候不妨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例如圣诞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圣诞节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西方人如何庆祝圣诞节。如果可能,教师还可以在圣诞节的时候组织圣诞节晚会,准备好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等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圣诞节的气氛。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运用图片、歌曲、视频等资源向学生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等。同时可以把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让学生去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开设英语选修课和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

新课程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开展丰富的选修课,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开展一些有趣的英语选修课。例如本人所在学校开设的《英语歌曲欣赏》《英语美文欣赏》和《英语影视剧欣赏》。选修课不像必修课那样有必须要完成的语言知识教学任务,可以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向学生传递英语国家文化为主要目的。例如开设的《英语歌曲欣赏》和《英语影视剧欣赏》,向学生介绍当今欧美最流行的歌曲和最热门的影视剧。学生们本身对欧美影视歌曲就有一定的兴趣,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去注意语言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流行。通过开展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这些影视剧和歌曲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了解欧美国家现在的政治文化思想,并且认识掌握一些最新的英语用法。

在开设了这些选修课的背景下,还可以开展更为丰富有趣,学生参与度更高的英语活动。例如英语文章朗诵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话剧表演比赛等等,让学生把掌握到的知识文化真正的运用起来。这样的活动能够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增强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

在这个信息时代,学校都拥有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网络也更为普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积极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配备的教学光盘、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真实的英语氛围。在没有语境的环境下学习英语是很困难的,而这些电教资源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给英语学习营造更好的氛围。例如外研社必修二films and tv programmes这个模块,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给学生呈现各种各样的电影海报和影片中的截图,还可以利用视频给学生播放电影节选。这样学生既听到了真实的英语,而且可以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真实的生活,感受真正的英语氛围。学生在欣赏图片和影片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英语电

影艺术的鉴赏力。

结语

学习一种外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充分重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掌握了语言基础知识而缺乏了必要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那么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错误。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该只想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还应该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采取各种各样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书籍: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 语言与文化 邓炎昌,刘润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4]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山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9)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新教师,专业发展



一、研究高中语文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谓新教师,是指完成了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取得国家教师资格,参加教育教学工作时间为1—4年,但自身尚处于专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且教育教学经验相对较少,对教学常规活动还不能熟练掌握的,还没有达到专家水平的教师群体。本文所研究的是高中阶段此种类型的语文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过程。新教师能否尽快适应教师职业不仅直接影响到其教学的有效性、工作满意程度以及职业持久性,而且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校的发展态势。所以,研究高中语文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理论的必要,又是实践的需求。



首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师范毕业生开始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实现由一名学生向一名教师的角色转换,总需要一段时间和一个过程来适应。因此,对于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符合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律与实际。



其次,新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新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水平。因此,在这一阶段,及时地向新教师提供专业上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使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求生阶段”,尽快适应教师角色。



最后,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将为学校提供稳定和高质量的教师资源。尽管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很多,但对于高中语文新教师来说,哪些才是促使他们真正有效和快速成长的途径呢?我们试图找寻到一条通过理论引导、校本研究与行动研究;创建网络交流与研讨平台;让新教师进行自主实践与探究、深度教学反思等方法,促使他们快速成长,从而最终为学校提供稳定和高质量的教师资源。



二、高中语文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实际教学中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教学方法选择与实施不当。新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优化组合上不够灵活,仅仅机械地将以前在书本中学到的“理论方法”运用到教学中,缺少把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甚至部分新教师不知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只是跟着感觉走。



其次,课堂教学管理缺乏相应的经验与技巧。不能很好的把握尺度,难以维持纪律和控制课堂的良好气氛。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因材施教;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等。



(二)教学压力巨大



作为新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不熟悉、课时多、教学任务繁重,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所以新教师教学过程中普遍感到教学压力巨大。另外,很多新教师在不同程度上还担负着其他工作,如担任班主任、教务等工作,所以工作压力很大。



(三)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不够扎实



现在学生思维活跃、想法独特,且对语文学科一些前沿性的知识有一定了解,这就使新教师感觉到知识匮乏,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此外,当今时代教师知识更新加快,新教师需不断学习,才能持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新教师的知识素养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在专业技能方面,如学科技能、问题意识、批判反思与自我发展等方面能力的不足与缺失;第二,在专业修养方面,即师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人际关系不和谐



新教师一般进入学校不久,人际关系经验欠缺,加上处理人际关系方法不当,从而导致新教师在教学中人际关系的紧张与不和谐,主要表现在:新教师与同事关系一般,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与领导关系冷漠,不能进行顺畅的沟通;与家长沟通甚少,不了解家长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与学生交流偏少,不关注学生兴趣与爱好,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疏远等。



三、影响语文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首先,师范教育与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不相匹配。“新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通常会感到很迷茫,他们会发现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技能很少能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因为当前的师范教育普遍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教学法和课堂管理等实践知识,尤其是实践技能的培训,因而不能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其次,学校缺乏对新教师的实践指导及相应帮助。在实际生活中,学校对新教师的入职期在整个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为新教师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帮助,对新教师培养还远远不够。



再次,学校对新教师分派的教学任务过重。在当前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会不断向这些新教师分派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中,没有多少精力来专注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内部原因



首先,新教师的“自我意识”不强。有些新教师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感觉、去思考、去行动,没有别人的指点就会变得不知所措。而人的自我感是很重要的,一个缺乏自我感的人,难以成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更不要谈自我价值的实现了。



其次,部分新教师的信念不坚定与成就动机不纯正。有的教师为争当先进工作者而努力工作,有的为避免挨批评而完成工作指标,有的是为受他人表扬而做好工作,而大多数教师把从事教师职业当作自己的“铁饭碗”,把这个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因而,大多数新教师缺乏强烈而持久的职业发展动机,所以很多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重视不够。



再次,部分新教师业务素质不强。教师业务素质包括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教学能力及认知能力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特点的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在教学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技巧等,无不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能力。部分新教师由于业务素质跟不上实际教学的需求,这种局面必会影响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最后,心理情绪紧张焦虑。大多数新教师承认第一年的工作令他们感到焦虑、不安和心理紧张。现在家长对子女学习成绩要求很高,尤其是语文作为“语数外”三大主力学科之一,学校、学生以及家长都对语文新教师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与要求。因而,新教师们普遍感觉到来各方面的压力,心理情绪经常处于紧张与焦虑中,这必然会影响到其专业发展。



四、高中语文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营造适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学校是新教师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学校应为新教师群体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积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



网络是一个使用广泛的交流和研究平台。根据高中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在当地教育局官方网站上开辟和建立“新教师天地”专栏,专门提供资深教师、教研员、学校领导等与新教师以及新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新教师们可以利用快捷的网络平台及时上传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学反思等,实现新老教师之间的网上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就使新教师在网络平台互动中获得更多的有益思想与经验,从而有效的引领语文新教师进行专业发展。



(二)理论引领,自学升华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我们可以先进行理论引领,把理论与教师的实践结合起来,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推行教师自学等形式来开展。



第一,邀请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就是定期把语文新教师召集起来进行集体学习。学校可以邀请知名大学教授、省特级教师与骨干教师代表等对新教师们就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等问题,如语文教学方法与技巧,课堂管理及调控策略,高考语文的特点及改革方向研究等前沿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实施集中指导。讲座以“参与式”方式进行,鼓励新教师各抒己见,充分展开研讨与交流,从而使大家既能从专家那里学到经典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又能得到专家富有经验性的指导,最终促进和提升高中语文新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及其专业发展。



第二,以自学促升华,大力推行教师自学。教师自学主要形式就是新教师阅读一些学科经典著作,让他们自己系统、全面而深入的学习本学科内的知识。同时,要求他们在读完这些经典书目后,每个新教师结合自己的读书心得撰写读书笔记,然后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与学习。



(三)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教师成为研究者、新课程的实施者和开发者。课程目标的最终落实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执行者是动态发展着的教师。”以学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适应和推动当前学校发展以及新教师成长需要的紧迫任务。这实质上就是新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有计划地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实现语文新教师获得较快和较高层次的专业发展。



(四)推行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近年在国外教育界备受重视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养理论,被认为是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可以说,反思是新教师自我教育的手段,是其自主成长的核心因素。”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新教师中开展反思性教学将有利于其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可促进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我意识的发展。通过反思性教学,教师能够合理而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的内省,而是一种深度思考教育教学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教学反思的方式一般包括四种:一是写反思日记;二是观摩教学;三是讨论教学;四是开展行动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反思的指向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处于成长期的新教师应侧重于教育教学技能的反思。



(五)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的校本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基础和前提,对于新教师来讲,没有校本学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的专业知识经常会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症状,所以一般难以转化为他们本身的专业可持续发展。



“以校为本”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实际上是一个“同伴帮助”的学习组织,它倡导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上课情况,讨论问题,说课和评课等活动。整个过程是基于教师个人和集体改进教学的愿望,它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这种相互尊重和理解能很好的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在行动研究中提升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现场研究与合作研究,是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的过程;也是使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生产者的一个过程。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捕捉一些问题,并及时展开行动研究,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尽量减少自己的工作失误。具体可从两个方面来做:



第一,要掌握基本方法。行动研究必备的两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专业日志和搜集相关资料。专业日志大多数是书面文字,包括日常记录、日记和自由写作;另外,建立系统档案袋,每个档案袋都有明确的主题,需要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选择和编辑材料。同时,还要随时搜集资料,因为行动研究是多元的,所听、所看、所想、所感都是资料,要尽可能掌握和使用第一手资料。此外也包括一些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法、问卷调查与统计、访谈法等。



第二,亲自参与研究并不断进行反思。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行动研究的能力,就必须亲自参与研究,亲自感悟和体验。总之,行动研究的核心就是要使教师学会批判性反思——以新的视角去看待日常和特殊情况下的教育实践。



结 语



面对世界教育改革大潮的冲击,时代呼唤,社会需求,深入研究高中语文新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广大高中语文新教师应积极投身这场新课程改革当中去,使自己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新教师只有加快转变自身的角色,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能,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促进和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刘克健. 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J]. 经济师, 2009,(02).

曾丽英. 高中语文教师如何适应课改的需要[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07).

陈湘才.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观念嬗变[J]. 湖南教育, 2005,(07).

吴振利. 提高教师人际关系智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教育探索, 2008,(01).

范咏梅.高中英语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研引领途径研究[D]. 西南大学,2008.

姚红玉. 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与策略[J]. 教师教育研究, 2005,(11).

第11篇

【P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改革 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51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形势已悄然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现在的课堂教学了。在这个不断变化、更新、发展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环境中,教师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并对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努力跟上语文教学发展的步伐。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全面的解读,认真的对标准的每一部分进行仔细的分析,力求搞懂标准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从而使其能够为日后的语文教学作出有效的指引。教师还需要对日常的语文教学进行探索,寻求到新课程标准的合理运用方法,借此将语文课本中的知识毫无巨细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将其学懂、学好、学会、学透。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师应作出何种转变,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表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需要积极地更新教学观念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正确的教育观是其顺利进行语文教学的基本保障。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讲,其实也算是一种服务,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才会在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行服务;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找准自己应该处于的位置,和学生保持起较为良好的互动交流,使整个语文教学的任务计划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制定;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才会懂得尊重学生的学习真实需求,静下心来倾听学生对于学习的真实看法,从而使学生的诉求得到积极的响应。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正确的人才观是其顺利进行语文教学的有力保障。我们要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培养起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这里的人才是指什么?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以考试成绩来论“英雄”,考得好的是“人才”,考不好的是“庸才”。这样的评判标准简单粗暴,且标准结构单一,无法对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诗仙李白在诗句中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是的,人才的评判标准其实很简单,就是“有用”足以。但是“有用”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因为每个学生之间有不同的差异,可谓是千人千面,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否有亮点,只要有一处闪光点,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学生是有用的。

当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改正自己的不良教学偏好。教师可能都有一个共性,高中语文教师也不能例外,就是大都会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他们的教学显得格外用心;而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却是“横眉冷对”,在教学中也不是很关注这类学生。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不管是学习好坏,教师应当对学生一视同仁,施以同样的关心,只是在进行教学时保持一定的针对性即可,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

二、新课程改革中,需重新定位教学角色

就目前而言,语文学科的进步速度相对较快,语文学科的知识容量有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在加上现代科技的高度发达,互联网在日常教学中的不断渗透,传统的语文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求知欲的驱使下,教师要开始为学生寻求新的知识获取点,使学生能够持续不断的进行语文学科的相关学习。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为40多分钟,教师要将这40多分钟进行有效的利用,将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其中,把每堂课的知识承载量按最大的承载能力进行配比,并使其维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范围值之内,让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向学生传授语文相关的知识。另外,由于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趋于多元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能让学生轻松的获取到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互联网获取信息最为便捷,且其信息承载量极大,这就造成了学生有时候还可能比教师知道得多,从而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新鲜感,让学生开始逃避语文教学。

因此,对于当期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除了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谨慎知识的传输,其还要全面的投入到学生的语文中来,和学生保持及时的知识交流和思想交流之中,和学生进行较为良好的语文学习互动,从而借此来了解到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的真实需求到底是什么,并想办法来把学生的真相想法弄清楚,然后针对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来进行有力的语文教学引导,使学生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理解、把握。教师要把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为顺畅的从非课堂渠道获取知识,并能够主动排除其中的无用、有害信息。同时,教师要学会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角色的回归,找准应原本的角色位置,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进行更为细致的了解,使得教师能够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做好“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工作即可,如果学生真的在某一方面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教师反过来向学生进行学习也并无不可。

三、在新课程改革中,需力求教学创新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基本属性;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22-02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学有所用。然而,现实问题是,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没有达到课程设置的初衷。其原因自然很多,但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归根到底还得向课堂要。为此,应用文写作课堂应该讲什么,怎样讲,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试图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进行探讨。

高职应用文写作

课堂教学内容的现况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越来越边缘化,有教育管理者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有偏颇等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的原因,特别是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的困境。其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客观方面

此课程理论知识浅薄,写作没有什么严密的知识体系,而且其模板的提供也适合学生模仿。对此,学生觉得此课程可有可无,热情也随着教学进程逐步降低。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感到写作难度大,其表现为课堂课后练习不是漏洞百出,就是无从下笔。学生便抱怨自己基础太差,从而产生厌学感。如此,直接导致了学生眼高手低的现实问题。

(二)主观方面

教师没有从事过相关行业工作,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从而在课堂中过度重视教材,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有些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由照本宣科演化成讲解一种文体在写作中需注意的事项,即写作课变为注意事项课。这不但不利于写作课,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困境是因没有解决好该课程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

基本属性在课堂中的深化

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就业教育。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的构建需以此为标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明确本课程的基本属性,即“写作”与“应用文”。这就决定了其既有培养职业人才的任务,也担当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任。为此,可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内容。

(一)明确方向,加强语言训练

首先,应明确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的落脚点是“写作”,即此课堂是“写作”课。无论是中学时期的作文课、文学写作课还是应用文写作课,都是写作课。写作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语言。因而加强语言训练,渗透语言训练,增加语言训练数量、时间都是应该的。高职学生写作基础普遍比较差,更应该加强语言训练。查阅众多应用文教材,无论是在教材的概述部分还是在具体文体的阐述部分,都非常醒目地提出了关于语言方面的要求,如简明扼要、准确平实、通俗易懂等。但是,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中,有些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结果导致学生不重视,从而在作业、作文中,大话、套话、空话、词不达意、用词不准且不得体等现象随处可见。对此,加强语言训练势在必行。对语言训练方式,不同文体可采用不同的方式。私务文书,如求职信、开幕词、闭幕词、竞聘辞、演讲稿、状等,其主要特征是“说话”,以口语为主。因此,可以通过课堂诵读的形式检查语句是否通顺,也可通过活动的形式,如模拟招聘会、模拟竞聘会等进行语言训练。公务文书,如计划、公告、经济合同、投标方案、策划书、市场调查报告等,主要特征是“规范性”,具有很强的现实实效性。因此,可以通过课堂评审的方式,如经济合同,师生一起评审学生的作业或范文(包括问题文),评议哪些语言合理地表达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哪些语言没有准确表达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强化规范,增强文体意识

不同于中学时期的作文,更不同于文学作品,应用文是人们为了解决日常事务而使用的文体。作为实用文体,在很多方面希望做到“千人一面”的效果,因而特别强调“规范”二字。如,国家对公文(可推广至应用文)的写作有严格规定,相应文件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高职院校使用的相应教材也非常强调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特别体现在对文体模板的推荐上。而在课堂上,如何落实好应用文写作便成了一个难点。为了增强文体意识,有些教师按照教材,或对着电子课件告诉学生应用文写作中哪些不能写等注意事项。结果导致一门写作课变成了一堂注意事项课。为落实好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性,除了讲解每种文体的格式和结构外,我们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规范”意识。

注意文体之间的区别,加强相同或相近文体的比较 不同文体之间有差别,就是一种文体其内部的种类也有差别,如计划、总结、策划书的比较,求职信与求职简历的比较,策划书、方案与调查报告的比较等等。

注意每种文体具体运用时的侧重点 具体写作中,应根据不同对象对写作的内容和顺序做相应调整,如求职文书写作。求职信或求职简历应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企业,在写作中有所侧重,不能像发传单一成不变地把一封求职信或求职简历给所有单位。

注意语言规范 落款单位、日期也应规范,如日期除了“零”用“O”外,其他数字均用汉字书写。不同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演讲稿的写作重视口语,而学术论文重视书面语。习惯用语也不一样,如通知和报告的过渡语和结尾语均不相同。

(三)提高兴趣,渗透人文关怀

目前,相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开设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从性质上讲,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属于大学语文课程,换句话说,在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职院校,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更应肩负起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任,即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教育。应用文写作特别是公文写作,因为太规范,过于程式化、公式化,其课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觉得这门课程枯燥无味。如若渗透人文关怀,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提高。因此,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把现实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文种讲解中 如经济合同、投标方案、借条收条等文体中,数字一般要用汉字的大写。这时,可以给学生讲解郭桓案这个典故。通过典故的引入,学生不但了解了大小写汉字标识的来历,也对其用途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运用文体特征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 如演讲稿的写作,可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鼓励学生写实话,写心里话,或者在上课前给学生5分钟的演讲时间;又如,求职文书的写作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励志文化或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学生在将来的求职之路上,难免遇到各种烦心事,如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如,在上课时,笔者让学生一起朗读:“被误解时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时坦然一笑,是一种大度;吃亏时开心一笑,是一种豁达;身处窘境时自嘲地一笑,是一种智慧;无奈时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危难时泰然一笑,是一种大气;被轻蔑时平静一笑,是一种自信。”课堂的人文渗透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突出实践,推进可行性教学

相对于高职专业课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似乎远离工作、生活实际。基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似乎更欢迎有利于其就业的课程,因为这些课程实践性强。因此,推进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践感,让学生觉得此课程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就成为此课程的研究重点。在现实教学中,尽管学生能掌握相应文种的格式以及写作套路,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具体情况不容乐观,因为在学生作业中空话、套话较多,能运用于实践、可操控、可执行的内容却较少。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加强作业的可行性评审 如计划的写作,可将班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互审,并给出可行性建议,学生按照所给的建议对作业进行修改。当然,在课时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每个文种都如此是不现实的,不过,一门课程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还是非常有效的。

组建写作社团 高职院校可以组建应用文写作社团。最好每个班都有一名或两名学生作为此社团的社员,并尽可能把本学校的相关材料作为学生实训实践材料。在课堂上,社员可以将自己的写作成果展示给班级的其他学生。如此,不仅学生得到了相应文种的锻炼,收到了相应的报酬,而且学校也可提高办公效率,减少教职工写作的时间。于此,学生与学院双方将取得双赢的局面。

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建议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要落实其基本属性,回归到“写作”与“应用文”上来,把上述四个方面的思考落到实处,这需要相关配套条件的建立与完善。其中,应特别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搭建应用文写作的实践平台

学校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予此课程制度化的支持,比如参加应用文写作社团的学生可全免修或者部分免修此课程;奖励策划活动中的优秀策划,并支持付诸实践。

(二)提高教师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教师应丰富自身应用文写作的实践经验,争取到企事业单位兼职,提高应用文写作的实战水平。

(三)督促学生转变写作观念

鼓励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兼职,参与应用文的写作;督促学生转变写作观念,从以前“禁止套作”的写作观转变为“提倡模仿写作”。

总之,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要重视“写作”本身的语言训练;二要加强文体之间的比较;三要重视“大语文观”的人文关怀;四要突出文体写作的实践可行性。归根到底,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课堂上必须落实好课程的基本属性,即“写作”与“应用文”。

参考文献:

[1]王开淮.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语文教学之友,2008(3):34-36.

[2]赵维良.高职高专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6.

[3]刘秀敏.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公文”写作教学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2(5):166-16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