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化转型发展

市场化转型发展

时间:2023-05-26 17:3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化转型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化转型发展

第1篇

目前,我国国企后勤管理部门作为固有资产与物资供管的特殊部门,对企业的发展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企业内部的后勤管理体制却早已不能满足企业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暴露出了一大批的缺点。1.后勤部门管理项目多、范围广,但受体制束缚,自身基础较弱我国国有企业在后勤管理上一般设置后勤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主要资产管理部门,其管理资产的项目繁多、管理范围也十分广泛,但后勤各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度却相对较低。国企后勤部门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指标性、量产性的陈旧习惯。在管理中,后勤系统职能多、组织结构庞大、涉及面广,资产管理过于死板、僵硬,不能有效进行沟通。于后勤部门所涉管理项目多、杂,其与财务部门、各资产直接或间接使用部门需要进行频繁且有成效的沟通,然而,受传统社会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将国企后勤系统当作福利机构或安置机构,使得后勤管理十分松散,职能繁多,不利于企业的集中管理。2.机构设置与员工结构不尽合理国企与普通企业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便是行政编制。在传统国企的人事管理中,企业内部人员大多具有组织编制,享受完善的福利待遇,企业后勤部门也通常被当作转岗分流的主要领域。后勤部门员工的分配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机构始终存在臃肿的现象,后勤系统中大多集聚了较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转岗分流,其压力都十分巨大。3.后勤部门经济效益差,管理成本高长期以来,国企后勤部门都仅仅被当作内部资产的管理方,注重对固定资产的切实管理,其总资产中仅有少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其余大部分都属于固定资产或福利性、公益性资产。在长期的管理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成本高,资产损耗缩水严重,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成本。而现代国企除了固定资产以外,还较为注重固定资产的再投资,利用固定资产进行资产投资创收,这是传统后勤管理难以实现的。

二、原因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后勤管理部门已很难适应企业的市场化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管理理念也严重阻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创新与活力,拖慢了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速度。造成当前国企后勤部门问题重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的失衡。在当前社会中,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将主要精力和优势资产投放到了企业自身的主产业中,其所制定的战略措施和经营管理目标也带有强烈的目标性和方向性。然而,其对内部后勤系统的改革与建设却相对涉及较少,并且由于大部分国企的后勤系统本身也缺乏自我改革的创新意识,造成内部机构臃肿、人员过剩、缺乏创新、优秀人才流失、资产闲置等等现象,后勤部门经济效益低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危机。同时,我国国企中,大部分员工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模式中,缺乏自主意识、市场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员工作风松散、不思进取,自身的改革意愿不强,对企业的改革政策消极对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国企后勤管理市场化

(一)国企后勤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国有企业后勤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后勤管理摆脱单独的“小而全”管理,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目前,我国国企后勤管理市场化经营模式几乎都参照物业管理行业的模式来进行,国企市场化经营主要呈现如下基本特征。1.后勤管理市场化是国企去行政化改革的重点国企改革的重要使命就在于使计划经济回归市场主导,企业应该在市场中优胜劣汰或借助市场的力量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束缚,在管理中已形成深刻的量产式经营思想,并且官本位、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也时刻制约着企业的转型速度。而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其重点就在于“去行政化”,将后勤部门推向市场、推向社会,由民间资本进行来进行资源配置和资产管理,这是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最明显的标志之一。2.后勤部门独立于国企主导经营产业,市场第三方管理多样化国企后勤部门在市场化过程中需要“另谋出路、另择贤主”,在管理上与国企其他产业互相分离,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与经营指导。而市场第三方管理者则根据市场规律进行筛选,其管理实行“自负盈亏”。3.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中,政府主要发挥监督与指导作用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中,管理的主体是企业,而非政府单位,政府主要是对其市场化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传统的国企后勤部门主要承担一种福利,即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好的物资保障,而并非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本性,这也是国企行政体制下的一种特质。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也不在继续维持其福利,而交由市场经营主体自主决定,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4.后勤市场化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应满足市场经营主体的经济诉求,体现其作为市场资本参与市场运作的效用。当然,后勤管理也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延续,为了使后勤资产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使用目的,也需要对其进行装修、改造、融资整合等。因而,后勤市场化管理是集服务性、生产性、经营性于一体的综合的管理模式。

(二)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我国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总体来说已进入探索阶段。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关乎国计民生,且生产、技术等涉及诸多保密处,从这方面来看,国企后勤市场化进程并非妥帖。我国一般生产性国有企业在后勤管理方面大多能够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引入民间资本,甚至外资,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大前提下,国有资产不会大规模转性,也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一般来说,事业单位、政府单位的后勤部门在市场化运作方面走在了国企的前列,如后勤食堂、物业管理、活动场地等资产在承建、租赁、维护、改造等方面都早已实现了市场化,发挥了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过,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后勤管理缺乏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国企的综合优势。国企后勤部门只负责本企业所经营和拥有、持股的固定资产、虚拟资产,而在市场化过程中,由于经营者与投资资本的分散,国企后勤部门容易被市场分割,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二,后勤市场化往往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和诚信意识。国企后勤部门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转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与原企业之间的管理还没有从根本上定性,许多国企管理者仍未彻底放开对后勤部门的管理与指导,尤其是后勤部门的管理者任免权、决定权仍由原企业决定,后勤部门的市场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十分薄弱与滞后,不能全面自主经营决策,也没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其在市场经营中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往往依靠原企业来进行市场宣传或者经营,后勤管理混乱、主动服务意识落后。并且,在利益分配上二者也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使得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进程仍困难重重。

(三)后勤管理市场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层次阶段,但从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适时地将阻碍国企市场化转型的后勤部门推向市场不仅能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财政负担,还可以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的速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有利于国企体制改革,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财政负担对国企的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市场化转型,就是将后勤管理行政机制向企业经营管理转变,社会企业将取代政府或者国企行政机构成为国企后勤管理的主体。我国国有企业因体制原因,其后勤部门也隶属于行政管辖范围,而其后勤部门人数相对较多、经济创收能力低下,对国企的市场化经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国企体制与经济改革中,去行政化是其重要的指标,而后勤部门市场化则能够实现快速去行政化、融入市场经济,而且政府在国企改革中的角色也能够快速实现转型,从主管职能向监管职能过渡。后勤管理企业通过开展多种经营行为,运用合理收费、有偿服务、投资等实行经济独立,大大减轻政府主管部门的财政负担,为企业的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分配与调节作用,提高其资产运作的效率针对当前国企后勤资源利用率低下、创收能力不高、难以充分利用等现状,对其进行市场化转型可以将原本不能参与市场竞争的资产全面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的配置作用来实现盈利。国企后勤部门的部分固定资产闲置现象较为普遍,对其维护成本、管理成本也都较高,每年都需要进行财政拨付补贴,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财政资金,还造成大量资产闲置。而后勤市场化、社会化能够最大限度地盘活固定资产,用于其他经营创收行为,实现保值增值,也减少了维护成本,从而充分地发挥其资产运作的效率,提高整个后勤系统的盈利能力。3.推行产业整合与升级,实现后勤产业化、集成化、品牌化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事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全局。企业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将分割国企组织结构,“砍掉烂尾”,促进国企产业结构调整。而市场化了的后勤管理将能够实现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市场经济行为,从小做大、由弱变强,逐渐实现后勤产业集群化和品牌化,产生规模效应,从而不断巩固和增强后勤产业实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4.有利于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是后勤产业战略转型的内在需要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能够引入市场竞争与民间资本,彻底打破内部垄断和行业保护主义,使内部形成竞争环境,从而分流员工队伍,实现优胜劣汰。并且,能够促使员工与管理者不断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

四、后勤部门市场化发展的途径

(一)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的战略定位

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是国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一项中长期目标,将后勤部门推向市场,也是符合企业长远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建设大局的战略结构调整。当然,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并非简单地融入市场,它必须根据企业战略布局来进行,其战略定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服务于企业主体业务的战略发展布局后勤部门是支撑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主体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后勤保障的支持,而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主体业务开展的效率。因此,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将主体业务与后勤部门放在同一个平面,根据企业战略发展来设计和调整,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商业整体。只有实现后勤与主体业务发展方向一致,后勤转型才算成功。2.致力于提高经济效益与员工生活保障后勤部门虽然向社会化、市场化转型,但其作为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要承担稳定企业后方的重责。后勤转型一方面要走独立经营的模式,迅速摆脱财政补贴、成本消耗的现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尽快实现盈利;另一方面要开展个性化、人性化、市场化的生活服务项目,使员工的生活更有质量,从而使其产生归属感,留住关键型人才。3.立足固定资产,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国企后勤市场化运作要从自身的固定资产运作出发,利用社会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后勤部门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实现的战略目标。

(二)转型的难点

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对现有体制冲击较大,尤其对后勤部门员工的冲击较大,改革之路阻力较大、困难重重。从总体来看,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主体分离阶段,从主体业务中分离出来,成为具有自主经营的实体与独立法人;资源产业化发展阶段,后勤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资产、资源进行重组,最终实现集约化、产业化集群发展;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做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营转变;从稳定的政治环境向多变的社会环境转变;从行政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对此,国企后勤部门需要重点做好如下两点。其一,明晰产权关系。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改革,首先必须从产权上确定甲乙双方的责任与权利,后勤承建企业以经济利益驱动,来吸纳社会资本,独立核算,规范企业管理与发展。国企管理方要以平等的经济体来开展谈判与企业监督,明确产权类型与归属,从而确保转型成功。其二,建立健全后勤企业市场管理体系结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其管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是参与市场竞争、获取经济利益的前提。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也必须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而非凌驾于其上,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国企体制转型的重要机制,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后勤市场化改革来讲至关重要。

(三)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第2篇

关键词: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市场化;政府职能转型;社会公权力;自由结社;民间体育社团;单项运动协会;体育行业协会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5)01-0108-05

党的十明确提出“五位一体要求”,核心思想在于通过社会力量协同参与、自治管理以及法制规范等内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综合治理水平。传统社会中我国体育社会组织便已在较为局限的社会范围内生根萌芽,自发形成民间性集体组织,承担一定社会功能,例如宋代武术社团“角抵社”,宋元明持续三代的墩鞠社团“齐云社”、近代著名的“大通体育会”等。20世纪后半期,随着信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系列变革深化,“市场失灵”现象日趋严重,继而引发全球范围内“社会组织”革命。西方世界中,以非营利组织、第三方组织、非政府组织(NGO)为代表的社会组织承担起更多市场调控任务。我国政府也清楚认识社会组织调控功能能够有效缓冲我国市场化转型形成的各类矛盾,但改革路径与西方截然不同,需要政府部门逐步从行政体制内部培育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后文简称《意见》),体育产业上升国家战略高度,我国各类体育社会组织面临转型契机与挑战。

1.市场化转型为体育社会组织提供改革契机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走上体育职业化之路,学界开始从“法团主义”、“多元治理”、“分类控制”等理论视角展开对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分析,希望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承担起更多市场调控的职能。目前我国体育行政部门依然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体育社会组织力量薄弱,难以成为独立政府与市场的第三方组织角色。卢元镇认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政府型和民间型两类。政府型体育社会组织以“体育项目协会”为代表,民间型体育社会组织以“体育社团”为代表。随着体育产业化进程不断深入,体育行政部门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一方面松绑商业性赛事及群众健身活动投资审批权,引导市场力量驱动体育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培育各类实体化体育社会组织,借助社会力量分担体育行政部门中观调控职能。

1.1体育市场化转型内涵

上世纪90年代前期,我国传统举国体制的制度安排效用逐渐递减,体育行政部门科层体制弊端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再难适应日益扩大的人民群众体育参与需要,满足民间资本体育投资动机,1992年国家体委召开“中山会议”,以足球为试点进行转化,推动体育事业走上市场化发展道路。二十多年体育市场化转型探索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过程,竞技运动项目在市场以及社会影响力强弱区分下,按照“分类控制”原则逐步向竞赛表演业转型,而群众商业性体育赛事则由于投资行政审批限制发展缓慢许多。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是首批完成产业化转型的运动项目,通过俱乐部管理模式运转经营,属于市场供给领域。举重、体操等奥运争光计划内的小众项目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事业依然延续举国体制思路,完全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撑,属于公共供给领域。在市场供给与公共供给领域之间,存在大量具有市场潜力的运动项目,处于市场供给不足且政府财力难以全面支撑的两难境地,需要政府放宽项目投资审批,结合公共财政引导与财税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项目运营,属于混合供给领域。

1.2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目标

体育市场化转型意味:群众体育消费将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体育组织将成为影响市场发展、参与市场治理重要力量,单项运动协会是参与竞赛表演业治理的重要主体,体育社团是组织群众性商业赛事的核心角色。改革开放至今,单项运动协会依靠“中心+协会”模式获得充分资源补充,为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体育社团规模扩大显著,据我国26个省(区、市)的调查显示,我国省以下各级各类体育社团53万个,团体会员21.3万个,个人会员866.5万人。然而在快速发展背后,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仍然无法摆脱与市场化转型的“不协调”、“不配套”问题,具体表现:(1)“单项运动协会”与“项目管理中心”始终保持“一个班子,两块牌子”,难以获得有效社会公权力,无法通过自主融资行为获得外部资源。(2)体育商业性赛事投资行政审批将单项体育协会以及体育社团从外部获得资源的渠道切断。(3)《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提出较高实体化注册标准且强调社会组织“业务单位指导”,单项运动协会只能依赖政府,“体育社团”发展空间被大大压缩。2014年9月2日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为体育社会组织独立与发展带来生机。体育社会组织将可能根据项目自身发展规律与要求,推动所有权与经营权、经营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经营权外整包或分包形式完成融资,实现单项运动项目或者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发展。

体育产业化迎来机遇的同时,体育社会组织进入到改革攻坚阶段与深水区域。缺乏体育社会组织张力制衡与缓冲,行政部门直面“市场资源”存在着难以回避的致命问题。暂先不论寻租问题潜在威胁,政府刚性科层式结构与市场柔性多元结构极不兼容,很容易造成“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如何保证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与市场发展的协调并进成为改革重点与目标。可以归纳为:(1)自由结社权松绑。1998年我国颁布《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强化我国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过于限制公民(法人)的自由结社权使用。自由结社权体现着社会自主选择基本权利,也是实现体育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核心要素。(2)民主决议制度建设。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尤其以政府型体育社会组织为典型)表现出强烈的行政命令方式,距理想的民主决议状态还相差甚远。自由结社权松绑基础之上,体育社会组织的民主决议制度建设是集中反映社会体育参与需求的重要途径。(3)社会公权力回归。社会公权力是指人类共同体为生产、分配,对共同体成员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对事务进行决策与执行的权力。我国政治体制极大压缩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公权力。随着经济独立性的增强,政府部门逐层逐步放宽各类商业性赛制投资审批门槛,创造必要权利空间,是实现社会体育组织自主融资、自主治理关键。(4)社会组织精英阶层培育。体育社会组织的精英阶层一般是指那些对特定运动项目或者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人,他们能通过特定的社会活动将这种信念传递给人们,并唤起群众内心深处对该运动项目或体育事业的潜在认同,从而实现体育社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体育社团精英还需要能够具备充分的谈判素质,能够站在政府与市场角度,为体育社团发展整合必要资源。

1.3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意义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迎来绝佳的历史时机,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1)促进政府职能转型。独立法人资格的体育社会组织能够在政府规制要求下,帮助政府部门分担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让政府有能力、有精力集中注意力,将有限的公共资源投入到宏观性体育社会组织布局与规划、奥运争光计划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事业中去。(2)有效缓解市场转型矛盾。体育行政科层系统具有极大刚性,很难在短期内适应甚至阻碍我国体育市场发展,足协(依然是政府行政职能延伸)与足球俱乐部之间的若干次冲突便是最好的案例。体育社会组织希望同时获得政府公共财政资源、赢得政府政策导向、获得市场资金投入,整合多方资源推动竞技运动项目及群众赛事的发展,是间于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市场之间有效的缓冲区域,能够为政府与市场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和谈判时间,有利于政府部门制度安排和市场投资机制的相互适应。(3)有利于民间闲散资金的整合融资。我国民间具有大量闲散资本,总体资本规模较大但集中性较弱,体育社会组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社会号召力,能够围绕项目发展为社会与投资市场提供必要的中、小型体育投资项目,利于民间闲散资金的整合。(4)能够降低体育行政部门的寻租行为。政府行政体系与体育市场的直接对接,很容易滋生权钱交易等政府寻租问题。而培育出的体育社会组织,其内部具有民主特征,外部又以独立的第三方存在,能够有效地隔断行政审批与市场投资的直接关联,大大降低腐败问题的发生可能。

2.体育社会组织改革路径与制度钟罩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视域下,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制度改革应当包括两大路径,政府型单项运动协会改革应当具有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而民间型体育社团适合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加以改革。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社会体育参与动机增长激发了民间型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诉求。由于国家社会组织审批制度路径依赖严重,难以很快发生适应性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行政区域会发生试点性的制度改良,尝试简化体育社会组织的登记程序、降低体育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的资质要求或者出面辅助推动一部分拥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民间型体育社会组织完成注册登记。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国家直接通过强硬的行政命令,将原本与政府部门联系紧密的体育社会组织进行强制剥离,赋予其必要的社会公权利。这也就是“顶层设计+地方创新”的改革路径。

2.1民间型体育社团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取向

随着市场化进程深入,民间体育社会社团实体化诉求日渐强烈。为维护社会稳定,中央对于自由结社的负面影响问题依然保持谨慎态度。《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政策严格控制体育社团的注册门槛。甚至2000年4月民政部颁布《取缔非法民间组织的暂行办法》重申:未经许可登记成立社会团体和其他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应当予以取缔。中央层面严格控制并不是全面抑制,一定程度上默许地方政府做出相应调整与创新。新制度需求扩大起源于现有制度难以实现自身利益更大规模增长,自身利益增长的强烈要求会驱使一部分社会成员群体主动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面对区域体育社会组织发展需要,条件允许时会通过适当制度调整,鼓励并辅助其发展成为具有独立融资及市场调控能力的体育社会组织,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满足人民体育多元化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风险较小、影响较弱,可以作为中央政策调整试金石,减少全局性制度变迁成本。许多发达地区恰是走在诱致改革道路之上,简化社会组织实体化审批流程手续、降低注册要求,甚至注资参保辅助社会完成实体化注册。2000年底上海市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市社团局关于确认本市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的若干意见》,明确部分街道可以作为社区社团的业务主管单位,降低社团法人实体化难度。北京回龙观地区足球协会是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完成社团实体化的典型案例,大致包括两大阶段:第一阶段(2002-2013年):依附社区展开足球群体活动。2002年18个小区业主自发组合起回龙观第一支足球队野猪林队。2005年第二届回超举办,被誉为国内第一次社区足球联赛,按照“中超”标准设计。2007年回超联赛首次出现有商家进行公益捐助。第二阶段(2013至今):随着足球联赛参赛队伍不断壮大,影响范围不断扩张,回龙观地区政府出面筹建并完成回龙观地区足球协会的社团注册工作,并全额负担协会所有足球比赛经费,自此回龙观地区足球协会完成实体化转型。

2.2政府型单项运动协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取向

王广虎,胡艳(2005)认为:目前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在组织制度强大的“路径依赖”导向下,并未根本改变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政社不分”的基本状况。根据《民法通则》三十七条:在我国具体的体育社团管理过程中,单项运动协会、体育社团与体育事业单位异形而同质,政府型单项运动协会改革办法与体育事业单位逐步和行政体系脱钩的改革思路相一致。自党十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社分开”以及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以来,我国体育行政部门已具备充分决心弱化自身权利,强制性推动单项运动协会完成“政社分离”改革。但是,脱离政府部门行政资源的供给与支持,绝大部分协会几乎在经费、办公场所、管理经验、社会活动力等诸多方面存在自主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短板,强制性制度变迁必然是一个螺旋渐进的长期过程。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已在很大程度上将政府型体育社会组织改革问题纳入事业单位改革范畴,建立起“分类管理方式”,对无稳定经常性业务收入的体育社会组织法人(以田协为代表)实行全额拨款;对有一定数量收入的体育社会组织单位法人(以“排协”为代表)实行差额拨款;对有充分经营性收入的体育社会组织法人(以“足协”为代表)可以实行自收自支,逐步将竞争淘汰机制引入体育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生产供给领域。

2.3市场化转型推动体育行业协会形成

体育事业投资审批门槛降低,民间及海外资本被大量引导进入体育领域,群众高品质体育消费需求形成并壮大,市场成为支撑单项运动协会和体育社团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投资审批权放开后,社会影响力较高的单项运动协会和体育社团获得充分物质基础,有能力不再依赖政府财政支撑,同时满足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基本注册要求,获得实体法人资格成为可能。当融资水平超过特定水平,体育社会组织与体育社团完全与公共财政支持脱钩,绝大多数协会会员已有充分比例的生产供给企业或投资法人,体育行业协会作为特殊的体育社会组织类型转型成功,是协调政府与体育市场、体育投资者与体育消费者关系的重要枢纽。同时,体育行政部门需要综合考虑体育社会组织社会与经济效益,制定符合实际的公共资金引导和优惠财税政策。经过严格的“市场选择”与“社会选择”之后,一批体育社会组织会将可能成长为体育行业组织,另一批体育社会组织因无法适应环境而遭到淘汰。

3.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下的市场调控机制分析

3.1调控机制

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体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转变调控方式,从“完全控制”转变为“市场放开,社会引导”的间接调控方式。体育行政部门应将有限公共资源充分应用于体育社会组织的引导、治理、监督、调控领域。体育社会组织处于中观层次,能够集中精力制定区域性、局部性的项目发展规划、融资规制办法,执行中观调控职能,协调投资者与消费者矛盾关系。体育行政部门将处于宏观层面,集中有限的公共资源强化对体育社会组织结构与发展趋势的控制和治理,达到间接调控市场的目的。具体手段包括:授权与引导。授权是保证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公权力回归的基础,对于具有较好营运能力及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体育行政部门应当逐步提高授权程度,鼓励其自主发展。公共财政及政策引导是配合授权,激励市场资本引入的重要手段。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考虑,对于市场潜力较大的体育社会组织应当给予较多引导资金及政策。随着授权提高,体育社会组织自身融资能力加强,资金及政策引导的比例应当逐步降低。当体育社会组织转型为典型的行业协会时,理论上应当完全与公共财政及政策脱钩。

3.2互动机制

Migdal(2001)提出:国家和社会都不是固定的实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它们的结构、目标、支持者、规则和社会控制都发生变化,它们在不断地相互适应。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体育行政系统与市场间矛盾可以概括为:刚与柔、缓与急、稳与变,体育社会组织介入政府与市场之间,同时需要政府授权、引导以及市场的资本投入,是斡旋双方矛盾最佳角色,起到有效的互动调和以及矛盾缓冲的作用。一方面,体育社会组织能够有效筛选、整合、平衡其管理范围内微观层次的投资者、消费者诉求,形成恰当意见,反映给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综合考虑后展开宏观性授权及引导政策规制与调整。另一方面,获得上一级体育行政部门授权及公共财政政策支持的体育社会组织,能够在其权限范围内展开与不同微观投资者的谈判,协调微观层次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关系。

3.3民主机制

民主机制主要体现在“决策”与“监督”两大方面。决策方面,体育行政部门制定体育社会组织的公共引导资金及优惠财税政策的规制应充分调研问询相关利益组织及部门,体育社会组织在利用政府授权及资金进行业务性议题都需在协会会员大会进行讨论,并投票决议是否通过。监督方面,权利运用、财务状况以及决策制定都应当处于公正、公开、公平的环境内,能够由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监督。健全的民主机制体现出体育社会组织社会立场,既能够保证公共资源按照既定原则加以配置,也能避免体育社会组织成为体育行政部门附属,降低政府寻租的可能。

3.4司法机制

《体育法》第33条规定:“通过体育仲裁制度,解决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的纠纷。”该条款反映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更多强调“体育自治”原则,各类问题出现更多依赖行政力量加以解决。随着体育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不断推动,体育被放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中,简单依靠有限的体育行政指令难以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也难以调整更为复杂的关系。在“政府一社会组织一企业”的三元模式中,行政命令将转型成为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力量,行政、市场与社会力量的互动关系内部依赖于民主的监督机制,而外部则整体性受到司法系统的监督与仲裁,保证政府行政行为、社会组织社会行为以及市场投资行为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3.5竞争机制

体育社会组织存在与发展同样需要引入科学的竞争机制,具体来说应包括竞争与竞赛两大层面。竞争机制更多强调不同项目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竞争淘汰关系。那些形成巨大市场影响力,具备多元资源整合渠道的体育社会组织就应当纳入政府的支持调控范畴,无法带动社会体育发展的体育社会组织面临市场淘汰,市场潜力不足但列于奥运争光计划的运动项目继续坚持走传统举国体制模式,由公共财政独立支撑。竞赛机制更多强调体育社会组织运行内部,不论是竞技表演业的职业联赛,还是群众体育活动的业余赛事,都应当以公正、公平、科学、规范的竞赛管理模式加以组织。只有在各个层面恰当引入竞争竞赛机制,才可以始终保证体育社会组织的活力。

第3篇

从往日毫不起眼的丘陵沟壑,到而今巍峨屹立的银行业“第三极”,城市商业银行版图在14年间急速演进。城商行今日的群星灿烂,既是银行业监管层审时度势、大力推动的结果,更是城商行群体日夜兼程、不懈奋斗的馈赠。城商行,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称谓,与其说是先验计划的结果,不如说是改革进程的偶然产物。当年,为了解决城市信用社遗留的诸多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应运而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往日可有可无的“龙套”锤炼为今日独当一面的“主角”,已足以证明城商行生命力的旺盛。

1995年9月,国务院《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分批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后改名为城市商业银行,初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体系。

2004年6月起,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城商行开始大规模重组整合。以此为契机,部分实力较强的城商行脱颖而出,相继迈出了跨区域发展的步伐,城商行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偏居一隅,原本“老死不相往来”的城商行第一次出现了地理意义上的交集……

而自2007年7月起,由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首开先例的城商行上市,则标志着城商行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从此,城商行不再只是“必要的补充”,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龙套,它已成长为中国银行业的一股重要力量。

市场化转型

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产物,城商行一诞生,就有着浓厚的行政和地域色彩。纵观城商行变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地方政府博弈互动的历史,一部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逐步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历史。市场化转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确立,赋予了城商行新的生命。

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有城商行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城商行才得以萌芽和成长,壮大了实力,打造了品牌,渐渐在群雄逐鹿的金融市场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地方政府的扶植既是城商行成长之因,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某些城商行孱弱之果。有了政府的庇护,一些城商行钝化了竞争意识,丧失了“自我觅食”能力,在“旱涝保收”中日益萎顿。同时,一部分远见卓识者则主动出击,寻求破茧之道。吸收外资、民营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政府、外资与民营资本的此消彼长间,股权结构逐步优化,一股独大的情况逐渐消除,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快速建立并日臻完善。制度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市场化转型更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让一度毫无生机的城商行活力迸发。

区域化发展

与市场化转型如影随行的,是蔚然成风的跨区域浪潮。2002年,哈尔滨银行设立了城商行中第一家省内异地分行;2006年,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开业,成为城商行第一家跨省异地分行。自此,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蔚为大观。对那些实力雄厚的城商行而言,要想脱胎换骨,跨区域发展是必由之路。有限地理区域内的自然演进已无法提供足够的推动力,经营领域的持续扩张才能带来资产规模和竞争实力呈几何级数般的迅猛增长。“跑马圈地”的时代即将结束,待天下初定后,再想“攻城掠地”则是难上加难。

但跨区域并非城商行突围的不二法门。对于大多数实力较弱的城商行而言,虽偏居一隅,但坚持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做富于特色的地方性银行、社区银行,也不失为生存之道。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实,“大是美,小也是美”。我国城商行多元化的战略抉择和发展路径,正能够满足我国企业和民众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内发性变革

市场化转型、跨区域发展并非一劳永逸、包治百病,如果说其是“表”,那么变革和创新才是“里”。严密的内控制度,强大的创新能力,高效的业务流程,优秀的人才队伍,先进的企业文化才是城商行基业长青之所依,发展壮大之所倚。与外部扩张的风起云涌一样,城商行内部的变革与转型从未停止。

风险管控的薄弱一度是制约城商行发展壮大的“命门”。因此,城商行纷纷从强化风险管控,完善内控机制入手,建立了独立审贷制度,完善了多层次的风险防范体系,有效规避了人情贷款和关联贷款,不良贷款率逐年大幅下降。同时,城商行由于实力较弱、人才匮乏,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和服务难以适应客户日益变化的金融需求。为此,不少城商行都加大了金融创新力度,特色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特别是牢牢抓住国有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一时无法顾及的“盲区”,大力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上海银行和宁波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诸多创新型产品,长沙银行的联保贷款、转帐支付业务,哈尔滨银行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反响强烈。在人才方面,城商行也加大了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引进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人才,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面对新的挑战和竞争环境,城商行还需要进一步转型,实现‘华丽转身’”。这是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对于城商行未来发展的期许。

第4篇

【关键词】纸质媒体 数字化转型 今日头条 互联网思维 用户体验

近日,手机资讯APP“今日头条”宣布获得一亿美元的融资,估值五亿美元。而正在谋求借壳上市的杭州报业集团,创立已有十多年,旗下拥有十家报刊和数十家新闻网站,其估值也就22亿元人民币。对比而言,一家小小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公司能获得资本市场如此厚爱,足以让纸媒们感叹:时代变了。

根据媒体报道,今日头条推出至今已拥有1.2亿下载量,日均活跃用户达到1300多万。放眼望去,全国不少纸质媒体都在做手机App,但有几家的用户规模能够达到这个级别?相关报道还提到,今日头条的广告收入每月已经超过1000万,这在全国报纸营收排名中也是首屈一指。

当前,中国纸媒纷纷推行数字化转型,但也正处在十分尴尬的状态。一方面是纸媒在衰退,流向手机、网站、平板电脑的广告分薄了纸媒的利润;另一方应对数字化转型,还缺乏成功的案例可供学习借鉴,转型中不断烧钱却难以形成良好的效益,成为纸媒生存之疼。正可谓陷入“不转型等死,主动转型找死”的悖论中。而此时,今日头条的火热,对纸媒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借鉴意义,有哪些方面的学习启示之道,便是本文希望着重探讨的内容。

一、数字化转型:纸媒的大势所趋

有分析称,纸媒向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已成大势所趋。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最新的预期显示,英国国内投入到手机上的广告额今年有可能达到22.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近90%。到2018年,预计英国手机广告有可能占据各类媒体广告的1/3。因此,异军突起的手机、平板电脑为主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已成为近年来传媒业机构重组的主要参考。

由于广告量持续下降,英国第一大报《每日电讯报》宣布裁撤80个纸质版编辑岗位,同时集中精力将新闻业务放在数字化方面。《每日电讯报》报业集团总裁默多克・麦克伦南在写给员工的信中称,集团未来半年内将新增50个主攻数字化的岗位,同时将整合编辑团队为24小时实时更新新闻做准备。英国其他主流大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也都在近期宣布各自削减数十个纸质版编辑岗位,并将重心转向数字板块。

而在国内,推动报刊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也是中国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只是转型的背景、现状如何,则需要更多的调查分析。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认为,中国纸媒至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型。第一次是往市场化转型,是纸媒之间、纸媒与广播电视之间因竞争引发的市场意识作用下的转型,实际上就是传统媒体内部竞争的必然结果。这场竞争推动了传统媒体的繁荣发展,纸媒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而往市场化转型尚未结束,又迎来纸媒第二次转型,即与新媒体相关的转型。这不是传统媒体内部竞争引发的,而是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因传统媒体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引发的。

细究起来,国内纸媒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亦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浪潮。第一次转型的背景是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发展迅速,不仅开辟了赢利的新领域,而且抢占了原为传统媒体经营的部分广告,其中主要是以腾讯、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为代表。在这种背景下,纸媒开始了第一次数字化转型,那就是建立自己的网站。时到如今,几乎所有纸媒都有了自己的官网,但其中真正成功的可谓寥寥无几。

而当传统纸媒还没从互联网的冲击中回过神来时,移动互联网的大浪又汹涌扑来。纸媒们开始了第二次数字化转型尝试――转向移动互联网。一时间,国内媒体纷纷推出手机App,随后又开设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账号,这些几乎成为所有报刊的标准配置。当然,这两个转型当下正处于并发期,也成为纸媒转型的重点挑战与机遇期。

那么,具体而言,纸媒的“数字化转型”究竟指的是什么?以前,纸媒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方式、特定的传播手段、特定的接收对象,而数字新科技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改变了传播方式,从原来通过纸质呈现转为通过台式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载体呈现。接收对象从读者变为受众,发展到今天被称为用户,导致接收、消费和使用讯息的方式有了质的改变。

对于纸媒数字化转型,目前已进行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把报纸上的内容复制并放到新媒体上。有原原本本全复制,也有部分复制加上一些原创。这也是大多数纸媒的普遍做法。

第二种,把报纸停下来不出,变成数字化报纸。其中,美国先后有《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报》和《纽约时报》等停止印刷报纸,只出网络版的报纸。

第三种,报纸照出,再出一个不复制报纸内容的独立的数字化报纸,为以后彻底转型做准备。比如,新闻集团曾创办的iPad电子报The Daily。国内最新的动向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东方早报打造的“澎湃”、“界面”新媒体项目。

不过,这些探索都是从技术层面入手进行创新与发展,而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不能只看技术应用。还要看社会影响力、市场影响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道理很简单,长期亏本,谁也无法承受,最终只能倒闭。而这却是不少纸媒面临的真正难题,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生存下来、发展更好,确实不易。

二、数字化时代纸媒如何转型

很多观点认为,数字化的时代之下,渠道为王。今日头条受到资本的追捧就是一个例证。今日头条本身不做内容,它没有雇用一个记者或者编辑,只是基于复杂的数学模型给读者推送新闻信息。究其实质,今日头条就是一个新闻信息传播的渠道。

但笔者认为,纸媒转型的关键依然离不开两个核心内容:渠道和内容。渠道方面,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在多个场合称自己所做的是一个“信息分发渠道”。原先人们获取信息方式是主动浏览媒体,自己寻找信息,到了门户网站那里则多了一道步骤,他们会把最重要的新闻链接放到首页的显著位置,从而实现导流。而到了移动时代,今日头条真正做到了“分发”,那就是根据用户的社交媒体账户的信息以及地理位置等要素,推送给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从被动提供信息,到主动推送信息,看似简单,其实带来的是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重大变革,这背后是大量的数学模型计算以及数千台服务器的支持。这也是今日头条相比传统新闻阅读App最大的价值,也是纸媒需要学习借鉴之处。

当然,要做成一个优秀的新闻APP,涉及到产品的设计、技术、运营、用户体验等各方面的竞争,这都不是纸媒所擅长的,亟需取长补短。但另一方面,纸媒却拥有内容的竞争优势,力争创作出高质量、具有稀缺性的内容仍然是纸媒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渠道与内容相结合方面,纸媒可谓大有用武之地。这就要求报纸在发展理念和经营思维上进行彻底转变,也即以“互联网思维”为原则,从单向“给予”到把读者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专门考虑读者究竟更想要什么样的内容和服务。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立“优先”理念

在互联网环境下生存的纸媒,应当按照媒体自身的反应灵敏速度来决定新闻的先后次序,让影响随时间的顺序逐渐扩大。新加坡报业集团的丹尼尔呼吁报业通过建立“一体化、多平台的新闻编辑平台”来实现新媒体采编流程的转型,以使纸媒的新闻模式符合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在自身内容优势的基础上确立“优先”理念。

以道琼斯旗下的新闻平台为例,第一个报道的是华尔街日报的移动APP和新闻网站,其次是CNBC电视台,然后才是道琼斯广播、《华尔街日报》纸质版、《SmartMoney》等系列刊物,最后是Factiva商业资讯数据库。

2、增加“用户产生内容”模式

“用户产生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模式是当前国际主流媒体兴起的一种思路,即在编辑的规范和指导下,把内容的产生过程交付到用户手上,让用户获得话语权。传统媒体都是由专业人员进行内容的编辑,在传播方式上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更新周期也比较长。UGC模式下的内容是由用户自主参与,基于兴趣分享,更利于内容的传播。它有别于传统的权威中心向外辐射的形式,大家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下,创造了一个及时的内容分享与沟通环境。

UGC改了变单一的发行模式,让每一个用户都作为发行者,人人可以轻松拥有海量信息并掌握一定的传播平台,把媒体的传播变成一种自发的行为。国外一个经典案例是韩国OhmyNews网站,该网站是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之一,自称为“新闻游击组织”,以“每一位市民都是记者”的口号,呼吁普通市民加入进来成为市民记者。从创办初期的700名市民记者,到现在有超过七万名市民记者为这家网站写稿,每日在网站发出的报道之中,有八成稿件来自市民记者,其余20%由该网站的50多名专业的编辑及记者采访及撰写,每日吸引200万人次阅览。

3、坚持“用户体验”至上

当下互联网市场是用户为王、体验为王的时代。基于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自由性以及伴随自媒体的发展,由用户体验产生的口碑几乎决定了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生死存亡。

但是,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在阅读模式、夜间模式、字号选择、横竖屏显示等功能及用户体验指标上,传统媒体的APP应用表现欠佳,更缺乏与智能产品的有机契合。而《纽约时报》于2013年的Google Glass 应用,则具有业内前瞻性。这款应用能给佩戴者实时提供最新的新闻标题,用户如果想要看到详细的新闻内容,只需要倾斜一下头部就可以阅读到详细的图片和文字。更有趣的是这个软件还能给用户“读”新闻,从标题到摘要到全文,都可以在耳机当中听到。对此,笔者认为,在纸媒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当善于利用智能产品来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说,成功的数字化转型来自于纸媒自身不断的探索。媒体新闻集团创始人、总裁、首席执行官兼美联社主席威廉・ 迪安・ 辛格顿(William Dean Singleton)曾这样指出,平面媒体在业内获利能力仍首屈一指,也不会被日后激烈的竞争所压垮。他认为:“报纸不会消失,它们根本不可能‘死亡’,也不会走向‘死亡’,但报纸将会做出很大的改变。”这算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吧!

参考文献:

[1]白阳.英国纸媒转型之路不轻松.人民日报,2014,7.

[2]范以锦.冷静看待纸媒数字化转型.新闻与写作,2013(07).

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被放开,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本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原则进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得资金的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得存贷利差收窄,我国银行业长期以来依赖利差的传统利润模式会越来越难以为继。

利率市场化会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盈利模式及经营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相比国有银行其客户基础薄弱,网点分布稀疏,资本规模较少,对利率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同时利率市场化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促使商业银行改变原有的盈利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些都使得中小商业银行面临更为复杂的风险水平。这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快速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快战略转型。如果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将受到严重影响,出现资金成本上升,利润水平下降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等问题。

二、中小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实现开放式的利率定价机制,为我国银行机构提供了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平台,能够让同业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利率市场化也将为作为银行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商业银行带来诸多发展机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定价权。实行市场化利率定价,意味着市场利率的价位渐渐脱离中央银行单一且单项的管理模式,不再实行以保护国有银行存贷利息价差收入的潜在标准,而是由市场参与体自由协调决定。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从自身业务发展状况、资金的流动情况、客户的定位和类别区分定角度,运用不同的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条件下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合成不同的混合产品进行激励性推广。

(2)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中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是存贷业务,而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银行存贷款利差将不断缩小。为了应对市场的冲击,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将注意力更多的投向非利差收入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例如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的银行理财产品就是一种存款产品的创新。中小商业银行所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为中小企业,而在我国,这类客户的信贷产品需求差异化较大,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率的波动频率和幅度都将增大,对金融产品多元化以分散风险和实现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这就为中小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3)促进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多元化转型。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业未来的分化将越来越大,那些业务结构单一、盈利模式单一、依靠稳定的利差生存的中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将被急剧压缩。从长期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重塑中国的银行业格局,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这类中小商业银行的挑战将会更大。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促使中小商业银行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拓宽融资渠道,推动经营模式的多元化转变。通过对业务结构的调整,相应的,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也会有较大的转变,短期内摆脱对利息收入的依赖还相对比较困难,但从长远来看,这一目标有望实现。

(二)利率市场化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商业银行受到市场化的利率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在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负债成本的增加。放宽利率水平后,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定价变得灵活,致使各家银行将直面价格竞争,存款的竞争由隐性变为显性。在这一竞争环境下,存款客户更多的是收到利率收益金额的刺激,并不是真的喜欢某一个品牌。当利率再次发生变化时,很多客户又将蜂拥而去。对中小商业银行来说,无论在后台管理和前台人员素质和基础产品开发中,都稍逊于五大行,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商业银行必将处于弱势地位。预计随着存款利率管制的进一步放松,中小商业银行与其他大型银行之间的存款利率差距将会更大,存款成本将会更高。

(2)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在实行利率管制的时期,中小商业银行可通过简单的规模扩张,利用规模效应来获取盈利,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各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均逐步收窄,致使利息收入依赖度较高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其盈利模式也面临考验。在利率管制放开之后,为了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在存款业务方面,中小商业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以吸收更多的存款,这就增加了负债成本;在贷款业务方面,则需要?取低利率策略才能有效吸引客户,存贷利率的一增一减就导致中小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急剧下降,压缩中小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

(3)金融产品自主定价能力要求提高。利率是资金的市场价格,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上就是资金市场的价格改革。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由非价格竞争转为价格竞争,因此议价能力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竞争力,而议价能力的强弱又往往依靠于对资本成本的精准核算,这就对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以前商业银行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是人为的粗算价格时期,那现在就必须进入到定价的精准测算时代。对于定价能力较强的银行来说,其定价管理必然是科学的,给出的定价就越能符合客户的需求,在议价能力上就越强。反之,如果银行的定价能力相对较弱,就将导致客户资源的流失,削弱市场份额。

三、中小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市场营销策略

在中低端金融市场竞争中,中小商业银行具有相同的产品同质化和服务趋同化。由于长期依赖高资本消耗、高成本投资、规模扩张粗放的业务发展模式,导致业务结构比较简单,因此能直接受到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因此市场利率化是一种考验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升级能力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对中小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第一,实行差别化价格策略和差异化市场定位。建立差异化定价机制,根据客户的资质及业务需求,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设定相应的价格浮动区间,逐步提升自身的定价能力。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地缘优势,依托地方政策,支持服务中小企业,实行补缺式策略以打破同质化局面。

第6篇

2006年12月29日上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龙新民署长一行莅临赛迪集团调研,同行考察的还有总署办公厅、法规司、报刊司、音像司等司局以及信息产业部办公厅的相关领导。

龙新民一行领导在刘烈宏院长、李颖书记等赛迪集团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中国计算机报社、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赛迪顾问、中国电子报社、通信产业报社、赛迪网等赛迪下属单位调研,参观了赛迪媒体在平网结合和数字化转型领域开发的中计在线网、赛迪数字化采编平台、手机报、二维码技术应用、富媒体电子杂志等项目以及赛迪媒体出版物的演示,并听取了关于赛迪集团业务情况的汇报。

考察团阵容强大主管单位重视有加

龙新民一行的此次调研考察,从时间上看,紧随新闻出版总署的司局长会议之后,赶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这一时间点背后的象征意义耐人寻味,首先体现出上级主管单位对赛迪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而更加让人关注的则是龙新民在听取赛迪集团业务情况汇报时所传递出来的重要信息。

龙新民充分肯定了赛迪集团走专业媒体集团化发展道路和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所取得的成绩,同时表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今后会继续坚定地支持中国计算机报的改制,目前已经将中国计算机报社列为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希望中国计算机报社在转换机制中做大做强主业,发展相关产业链,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进行市场化资本运作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报刊社类单位改制做一个全面的试点。

体制改革成效初显赛迪转型捷报频传

主管单位的重视和政策环境的支持,为赛迪集团的专业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龙新民直言,此次赛迪调研之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赛迪深化改革,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专业传媒集团。

龙新民认为,赛迪集团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具备三个有利条件。第一,中国计算机报是科技类大报,赛迪集团的六报十刊都可以界定在科普类刊物这个范围,这也决定了赛迪集团可以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进行探索;第二,赛迪集团发挥了自己特有的优势,找到了传统平面媒体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也恰恰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所要推动的,传统的平面媒体应当去占领这些新兴媒体的制高点;第三,基于前两项优势和有利条件,加之赛迪集团的媒体定位于科技类报刊领域,这对于吸纳国内外的资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也符合文化体制改革政策,赛迪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实现。

对于如何将这些有利条件转化为现实优势,赛迪的思路是市场化和资本运作双管齐下。自1985年《中国计算机报》创刊以来,赛迪媒体已历经20余年的专业化市场运作的考验;从2000年《中国计算机报》的借壳上市算起,赛迪传媒也已经拥有6年资本运作经验,这在国内的传媒行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历经专业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锤炼,赛迪媒体的竞争力也在转型中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赛迪传媒捷报频传:《中国计算机报》荣获最具竞争力行业报纸第一名,并入选“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在市场的利好消息鼓舞下,赛迪传媒上市公司也在加速前进:2006年10月,赛迪传媒进行了组织机构及管理层的调整;2006年12月,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高票通过,顺利完成。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启动,一个传媒产业链更趋完善、业务重点更加清晰、治理机制更加合理、资产结构更加优化、资源配置更加到位的赛迪传媒已经呼之欲出。

对于以《中国计算机报》为龙头的赛迪媒体的未来发展,龙新民等总署领导寄予了厚望:“总署希望中国计算机报社在改革中继续走出坚实的一步,取得更好的效果和经验,也为全国的文化、艺术、生活和科普类报刊的改制创造经验。”

第7篇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经营管理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煤田等地质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当前的煤田地质勘查体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煤田地质勘察需要向企业化转变。企业化可以使勘查单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创新出适合勘查单位发展的科学技术,建立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经营模式。因此,勘查单位向企业化转型是很有必要的。

一、勘查单位现状

当前我国的地质勘查单位主要以市场化为主要运作形式,其中包含着一定量的计划经济成分,勘查单位的实质是经营性的事业单位,是已经被市场化了的企业法人。地质勘查单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关系着地区的发展、地质灾害的研究、各种有关经济方面的建设等多方面,它具有公益性质。

二、勘查单位制度的不合理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勘查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为了发展经济,我国的煤田地质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使得煤田地质资源的瓶颈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勘查制度是上一级部门制定好需要完成的任务,由下一级的部门完成勘查工作,这样层层下达到地方部门。但是,这样的方式不能与地方部门实际的情况相适应,使得目标任务很难完成。

(一)体制不合理。从运行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划分,地质勘查单位是国家的一个部门。它依靠国家的拨款进行生存和运行,最后把勘查出来的煤田地质资源上交给国家使用。但是,由于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勘查出来的煤田地质资源不能合理充分地被利用,从而导致了煤田资源浪费的情况。但是通过公共性质利用的煤田地质资源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用于商业性质的建设发展了。

(二)结构不合理。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进行煤田地质勘查的人员是由国家挑选出来的,都是拥有丰富经验和熟练的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下,进行煤田地质勘查的人员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配置的,覆盖面不够全面,容易造成人才欠缺的现象。

(三)市场环境不合理。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制度的时间不长,各种经济体制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制度环境,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还不够规范,缺少与市场相关联的中介部门和技术后勤部门,市场环境差。这样的市场环境对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影响了地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三、煤田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分析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巨大煤田地质资源和以上问题,对煤田地质勘查单位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对煤田地质勘查单位向企业化改革,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要求,又有利于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勘查单位企业化的经营目标。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煤田地质勘查单位要想转型成企业化,就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营规律,即煤田地质勘查单位要与市场经济下的其他企业一样成为市场的主体,对自己的经营情况自负盈亏,规定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相关的规定和法律法规。

(二)调整煤田地质勘查单位的结构。煤田地质勘查单位想要向企业化转型,对单位结构的调整是很重要的工作。对煤田地质勘查进行企业化调整和优化,就要以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为主,但是还要适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公司的主要运营市场为主,同时还要开拓其他市场。

企业化的煤田地质勘查单位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对于企业的其他制度方面也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一方面,煤田地质勘查单位要打破之前的用人制度,拓展招聘范围,从不同的技术方面吸引不同的人才和精英。还要打破原有的世袭制度,采用招聘制度。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要采用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多劳多得,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收入。

(三)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在计划经济的制度下,煤田地质勘查单位的各种费用都是由国家支付的,这样就容易造成资金浪费等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能采用原来的职工的考核方法,必须建立合理合法的业绩考核制度。企业可以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和“全额效益工资”制度,以原有的工资档案和市场的要求和规定为依据,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方式进行调整。

煤田地质勘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其他企业或者国外的经验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制度调整和优化。本文主要介绍两种调整方式。第一种是相对评价法,具体是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情况的难易程度和工作情况进行工作业绩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的结果给员工一定程度的奖励和惩罚。第二种是绝对评价法,这种方法的评价原则是职工的真实工作情况与预期的工作效果进行比较,然后采取一定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种方式,煤田地质勘查单位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企业的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合理的经济政策。在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田地质勘查单位只需要按照国家预先设定的目标安排工作的进行,不需要自己设定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煤田地质勘查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等问题安排工作的计划进度,然后在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工作的实际进度和计划安排,再对工作的进度进行调整和优化。煤田地质勘查单位要想在市场占据有利的地位,超前意识是必须具备的思想,这样在市场中才能具有竞争的实力。煤田地质勘查单位还需要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来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制度。

四、煤田地质勘查单位向企业化转变的方式

(一)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煤田地质勘查单位向企业化转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工作人员的调整,这也是影响地质行业发展的阻力之一。在进行工作安排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安排人事结构,使每个人各尽其职。还要开设人员培训课,对不同职务的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熟练操作技术和操作技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合理的经营战略。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还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煤田地质勘查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不要草率的做出决定或者违背市场的发展规律。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不要一个人说了算,要听取大家的意见,有团队的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使煤田地质勘查单位更好的发展,从而推进地质行业的发展。

(三)牢记根本目标。煤田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牢记企业的根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脚踏实地、一心一意的为了企业发展而奋斗。在进行管理和制定相关的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定。煤田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人员要禁得起名利和金钱等方面的“诱惑”,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企业的衰退。

煤田地质勘查单位向企业化转型是地质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煤田地质勘查单位在向企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矛盾或者问题要及时的解决,同时还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先进技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转型目标,为以后的发展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地质勘查事业贡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第8篇

摘 要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经济体系向市场化转型的助推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先后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已经对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巨大影响。目前,城商行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中日渐崛起、不可忽视一个组成本分,本文从利率市场化中城商行的优势劣势分析入手提出城商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优势劣势 产品定价

一、利率市场化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从微观上看,利率市场化后,可以提高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使资金流动合理化、效益化,从总体上消除利率的所有制、部门、行业歧视,使利率充分反映资金的供求,使利率的水平和结构与信用风险紧密联系。

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利率市场化短期内或使中国银行业的息差缩小、盈利受到一定影响,但长远而言,银行业获得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后,有利于展开差异化竞争,推动中国银行业经营模式从同质化向多元化转型。

2.有利于商业银行整体素质的提高。利率市场化有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科学确定经营成本和价格,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提高收益。

3.有利于减少银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利率市场化后期,放开利率管制将限制一些银行通过原有的一些不正当手段吸引客户,使所有银行都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成本承受能力等自主决定对不同客户、不同业务水平上的利率水平,使竞争公开化,有利于新兴银行的发展。

(二)不利影响

1.加大银行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面临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双重风险。某时期银行持有大量对利率敏感性较高的资产负债,此时当利率上升时,银行收益增加,而当利率下降时,银行收益减小。在利率水平整体升高的同时,利率的波动性也迅速增大。

2.增加银行经营成本。利率市场化后,由于长期的利率压制,存款利率水平将整体上涨,商业银行需要对价格制定、风险、资金的目标利润以及贷款对象等多方面加以调查了解,势必会加大银行的经营成本。

3.产品定价的难度加大。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利率的灵活性,银行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资金成本、竞争策略、客户价值、风险程度和目标利润进行自主定价,而金融产品的定价不仅涉及经营目标、战略决策和市场策略等宏观层面,还与信贷风险、供求情况和成本费用紧密相连,这些对商业银行来说也是巨大挑战。

三、利率市场化城商行优劣势分析

与大银行相比,城商行的劣势是绝对的,优势是相对的,其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在利率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中,城商行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

(一)劣势分析

1.城商行市场份额偏低。

我国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间接融资市场上已牢牢占据半壁江山,相比于大银行,城商行不论在资产规模、网点数量、人员配置以及市场信誉度等方面都不如大银行,再加上很多城商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很难实现跨区域经营,因此城商行在金融市场上所占份额普遍偏低。

2.城商行业务种类单一,利息收入依赖度高。

据银监会2012年年报统计,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4.9%,城商行由于中间业务不发达,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度要普遍高于大银行。

3.城商行综合竞争力弱。

由于规模经济以及市场信誉的问题,大客户与大银行之间易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由于网点机构以及地域限制的问题,大部分政府投资、补贴、税收等财务结算也通过大银行办理;由于产品定价能力的问题,城商行在金融产品价格问题上往往处于被动;此外,在资本来源方面,绝大多数城商行达不到上市融资的条件

(二)优势分析

与大银行相比,城商行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从空间方面分析,城商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地缘优势使其对当地的主要存款来源和贷款去向都相对了解,在吸引存款方面,城商行由于与当地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相对熟悉,更容易合作,再加上决策灵活度比较高,可对在本行存款的客户提供更多的在其他部门消费的便利和优惠,对储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在贷款方面,地缘优势使城商行对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信状况有更好的了解,并且也更方便对后期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

除此以外,由于规模经济等原因,大银行比较倾向与大客户之间进行合作,对中小企业由于达不到规模经济而往往并非十分看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不论是数量还是总量都不容小觑,而城商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很容易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在中小企业业务方面,城商行具有绝对的优势。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体系

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说明,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广泛的资金渠道,以应对存款下降对负债的冲击。建议高度重视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除上市对资本金的补充外,应多方位尝试各类债券的发行,健全主动负债机制。同时对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融资方式,更应积极参与。除保本理财和结构性存款外,应关注市场上各类创新产品,及时跟进,并根据城商行情况进行改造创新。

(二)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

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同时固定存贷差的消失导致负债必须根据资产的金额和价格确定,不顾资产匹配情况,盲目吸收资金将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因而考虑风险、成本、资本消耗等多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合理的定价将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科学定价情况下的规模扩张才是有质量的增长。

(三)建立全方位流动性风险防范体系

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波动性加大,应对流动性风险冲击的难度更大。国外大量城商行破产的案例都说明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对流动性风险的防范是银行的生命线。除建立多元化资金来源体系,加强主动负债能力,以及对各项流动性指标加强监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预案外,城商行应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导致的突发事件对流动性的冲击。应加强对利率走势的预判,对全行的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对利率大幅变动进行压力测试,建立应对机制。

(四)加快经营转型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发生根本性变革,原来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同时以吸收存款、扩大规模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也将面临颠覆。建议城商行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坚持规模效益并重,加大对零售和中小企业相关业务的投入,推进绩效考核、薪酬费用机制改革,同时加快投行、同业等业务的事业部制改革。

参考文献:

[1] 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2(1).

[2] 张东辉,朱天星,徐明圣.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综述[J].金融纵横,2013(4).

第9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4-0127-04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新时期下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国有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加快公有制经济股份制改造,国有军工科研院所在国防科工委、国资委及所隶属集团的领导下,开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使其转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是深层次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是在体制机制、增长方式、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制度等方面实现实质性的转变。但由于国有军工科研院所特定的历史原因,改制难度较大,改革及发展缓慢,距离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差距。新时期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有军工科研院所加速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制和发展。

1.1解放思想,创新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军工科研院所进行企业化转制首要一条是解放思想,创新工作。一部分国有军工科研院所目前存在外协产品加工周期厂、成本高、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的问题,管理粗放、人治痕迹重、执行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系统性协调性不强、随意性大、资金沉淀的问题等,归根到底是思想问题。要从思想上查找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创新工作就是要激情工作、奋发向上,敢想、敢干、敢走新路、敢于负责,克服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思想。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的过程,也是一个观念的转变过程,要把经营管理提高到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管理是生产力,是效益。在发展理念上,将由被动的“等、靠、要”转为主动的参与市场竞争,面向市场求发展;在经营目标上,将由重社会效益为主转为兼顾社会效益和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科研目标上,将由重视出科研成果转为出科研成果和成果的产业化转化与开发并重;在对待军品科研成果上,将由重产品质量和性能、轻成本和价格转为追求科研成果的高质量和高效益并重。

1.2竞争环境的要求

“大部制”改革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必定面临新环境新变化,军品市场的竞争环境也注定发生新的变化。为了节约经费,提高装备质量,改善售后服务,提高采购效益,新的《武器装备采购条例》及《国防科工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南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其明确规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多种类型、多种所有制企业开始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在武器装备采购工作中,采用招标、竞争性谈判方式,使国内传统军工企业和大量民营经济在市场中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着力引入和培养竞争机制,做好有效地规范市场准入和适度竞争,有限有序开放。客观上非公经济具有突出的产权优势、机制优势和成本优势,具有高度的自主决策性,机制灵活,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其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促使国有军工科研院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加快机制转变和自身发展。

1.3组织结构的变革

当前国防武器装备建设方兴未艾,军工行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军品研制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军工科研院所的组织结构必然要进行深层次的变化。可考虑建立中心制、事业部制、公司制等发展模式。对尚未成熟但具有较大市场应用前景的技术,采用中心制进行孵化,从经营管理上扶助高科技由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增强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产品或市场相对独立的产品实行事业部制,给予其经营自,使其能对市场出现的情况迅速作出反应,同时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个人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培育出全面的经营管理人员;对具备条件的产业或技术成果,可以实行资本多元化,组建公司,独立运作,面向市场发展壮大。当前大多军工科研院所正面临企业规模扩大、生产能力不足、多样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环境激烈等突出问题,如果单纯的只有量的增长而没有质的尝新变革,将来必然会出现动力减弱,市场增长缓慢,可以尝试多种管理模式,探索符合军工科研院所科研生产经营的道路。

1.4完善市场营销机制

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生命线。如何加强企业市场经营管理,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对具有技术优势和科研资源优势但同时缺乏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的转制期军工科研院所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做好市场营销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市场营销工作,进一步完善营销机制,以市场为源动力,以增收节支为着力点,以技术为支撑,以管理为保障,建立有效的市场经营激励机制,灵活运用激励理论中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各级人员更大的权利和责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

以市场为导向,要求内部管理和生产环境适应市场需求,做好市场经营的强有力支撑。建立向市场要效益,靠竞争求发展的勇气,使军工科研院所适应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加速转型,加速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不论是观念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经营管理问题,核心都是人才问题。

做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员工为本,尊重群众的共性,更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兼顾各方面各群体的利益,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形成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以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和谐文化,推进军工责任文化、创业文化、创新文化建设,树立规模、优质、专业、服务的良好形象。

创新绩效管理模式。分配机制是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的重要方面,大多已经意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在绩效管理的工作中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对考核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目的,或者为了考核而考核,使考核流于形式,或是为了奖金分配而进行,考核方法不完善,考核结果不准确,势必造成员工积极性的挫伤。要完善绩效管理考核,激发“核心知识工作者”的创新管理机制,紧抓研究科技成果、知识技能、专有技术、专利产权等先进生产力要素参与分配的管理机制创新,使管理人员有思路、高水平,市场人员有勇气、有闯劲、会运作,技术人员能创新、乐奉献、高素质。对人才评价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优者奖、过者惩、劣者出”,调动各级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第10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出版产业顺应趋势,稳步推进市场化、集团化建设。期刊业在规模化、专业化、品牌经营上成效显著。规模化是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集团化为期刊实现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从我国期刊产业经营情况来看,目前实现集团化经营的期刊基本都发展起来,实力显著增强。《读者》、《知音》、《瑞丽》、《时尚》等品牌刊物都已成功实现集团化,形成了各个领域的期刊群。专业类期刊中华医学会期刊、科学出版集团和北京卓众期刊成为行业中集团化成功的典型。知音集团通过规模化经营做大了传统出版,现已拥有3份发行量超过百万的报刊。此外,他们拓展新领域,在动漫产业、影视产业、新媒体产业亮点纷呈,教育产业等其他服务产业取得新成效。① 现集团总资产达8亿元,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1亿元。②

转型的动力在“三化”

国内刊社的集团化建设都呈现了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实施集团化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实现或正在经历着两种转型,即:机构模式转型和出版形态转型。机构模式转型是指这些刊社由原来的事业单位通过转企改制成为了企业。这一转型对我国期刊业来讲是基础性的也是根本性的,它使文化出版业真正能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从而使整个产业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和能力。第二种转型是出版形态的转型,即由传统出版到现代(包括技术)出版的转型。第二种转型属于期刊界质的飞跃,它决定了期刊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除去集团化建设本身政府和政策层面的外部推力外,有几个内生力量在模式和业态转型中发挥着作用。它们不但在转企改制和集团化过程中发力,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还借规模化经营生成“走出去”的力量,将期刊经营扩张到海外。这几个力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化”即: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

市场化是指在开放的市场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制,效率最大化目标的机制。“市场化”是国内期刊模式转型的首要推力,它源自转企改制,发力于集团化建设,最终使期刊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期刊通过市场化取得市场主体地位,又借助市场化实现了专业化和规模化运营。

专业化既是市场化的有效手段,又是实现规模化的途径。市场经济中,只有高度专业化集中的产业才具备比较优势。“国际化”是规模化经营的必然结果,体现为全球化资源配置和产品要素国际化流通。目前,中国期刊随着自身专业化、市场化的羽翼渐趋丰满,国际化步伐正在提速。目前,国际化主要表现为“走出去”,到海外拓展。走出去的形式多样,有的是实物直接输出,有的是版权合作,有的是直接到海外办刊。③ 《中国新闻周刊》、《读者》、《中国国家地理》、《浙江大学学报》,以及外文局所属的几本外宣期刊等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只是,与国际一流的品牌期刊相比,这些期刊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

与规模化密不可分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三股力量自始至终参与并推动着期刊的集团化进程,成为国内品牌期刊实现两个转型、做大做强的根本动力。这也是国际跨国出版传媒集团近20年的成长历程反复印证的经验。

他山之石

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中,期刊出版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高度细分、相当成熟的市场。④市场化有两层含义。首先,期刊资源的配置、期刊编辑的运作、期刊产品的营销完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其次,期刊业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在策划、制作、营销、合同、会计、统计、审计、法制、管理等诸多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健全的市场游戏规则,由市场决定效益,决定编辑的内容和出版时机。

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自专业化。这里讲的专业化主要指出版传媒业自身的专业化分工。按照一般经济规律,在相对狭小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业务往往倾向于多元;当处于相对大的市场中,必定趋向专业化。过去近20年的历史表明,越是跨国公司,其核心竞争力越是向更加集中的专业方向壮大。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成为全球性企业的出版传媒集团开始改变多元化经营,越来越趋于专业化。多年前,国际教育和专业出版集团的并购浪潮已经在出版领域揭示出这一产业规律。最近,大众出版品牌企鹅出版集团和兰登书屋的合并再次印证这一世界出版业发展的主流趋势。⑤

在经济学中,国际化是企业有意识地追逐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它既包括产品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自上世纪80年代,欧美传统区域市场渐趋饱和,出版传媒集团便开始通过兼并演变为跨国集团,以拓展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国际出版产业间发生的几轮整合和兼并,主要是出于这样一种目的。例如贝塔斯曼和培生集团的兼并行为,就是通过国际化把自己变为一个全球性传媒集团。⑥

经济全球化使得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成功都可以归结为“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实现的过程。大凡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我国期刊集团化改革也正是在借助“三化”实现转型过程。这一经验除了被知名国际传媒集团的成功证明外,也被一般的国际集团(跨国公司)反复验证。

探索外宣期刊转型之路

借助集团化建设,国内品牌期刊通过三化带动模式与业态转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这为外宣期刊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外宣期刊如想发展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并推动两个转型势在必行。因此,在研究转型过程和特点之后弄清转型的动力何来异常重要。这对外宣转型具有现实意义。当前,外宣因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国际传播环境、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因素制约,机遇与挑战并存。外宣期刊作为在国家外宣大局中承担重要使命的“国家队”,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应有之义,也是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因此,借助集团化建设推进规模化运营,依靠“三化”内生动力进行转型发展应是外宣期刊做大做强的一条途径。

当然,外宣期刊的转身之路既需要尊重业界转型规律,借助“三化”实施完成,还需根据外宣领域自身的特点,在“三化”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破解制约自身转型的许多难题。如果能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型突破,外宣也许不难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第一,传统的政府机关思维向市场化的思维模式转型。

外宣期刊无论是模式转型还是出版形态转型,都离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经营、品牌经营等相距甚远,必须借助“三化”重新进行系统思考和改造。观念改变是一切改变的基础。外宣转型首先应是思维模式转型。外宣期刊多属于设置在国家部委架构上的参照公务员体系的事业单位。多年来,依靠传统行政权力管理的模式已使外宣人的思维定式固化,很难与市场化和企业化的运营模式相适应。此外,从传播业态规律上讲,观念的提升是参与国际话语权竞争的关键。要在对外传播中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就必须尊重新闻传播和文化出版规律,转变传播理念,坚持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至上的原则。⑦ 因此,要用市场化的思维方式和专业化的组织理念、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现有的行政管理系统进行彻底改造,改变固化的、狭隘的行政主导市场的意识,真正树立读者意识、受众导向和市场意识。切实推进期刊企业化改革,建立面向市场的体制和机制,向市场要发展,向市场要活力。

第二,由计划向市场的体制机制及管理模式转型。

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应该是市场需要什么就办什么期刊,市场需要到哪里办就到哪里办。根据专业化要求,现代文化传媒首先要按现代出版传媒和出版产业自有规律办事,媒体管媒体,媒体办媒体。然而,我国外宣期刊的布局和分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目前的出版机构大多是行政促成的,模式比较单一,运行机制缺乏活力。

外宣期刊的模式转型首先是管理体制的改革。由于外宣期刊的转企改制落后于我国出版业的改革步伐,面向市场化、专业化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显得更为迫切。一是要借助“市场化”将以往传统僵化的政府管理模式向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机制转型。二是利用专业化从靠行政命令运转的国家“政府出版机构”向外向型、国际化的文化及传播“商战机器”转型。外宣领域的市场化可以分几步走:首先,改革现行办刊体制,转变办刊观念,先从围绕市场入手,逐渐适应市场到完全依靠市场来办刊;二是,需要将介于政府部门与国企之间性质的事业体系进行市场化和专业化改造,使之具备完全适应全球竞争的市场化、专业化的市场主体地位;三是,依托国家支持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形式的市场行为,通过参加国际展览,承办、主办各种国际活动形成常规机制,将外宣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最终通过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机制与全球客户建立一种事实上的“市场纽带”。

第三,队伍的专业化、市场化转型。

一个战略规划从设计到实施,成功与否取决于一支能否适应市场并取胜的专业化团队,特别是领导决策团队。立足于市场化、国际化的团队建设和全球化的人才战略是转型的基础。外宣队伍转型首先要从身份上实现转变,外宣国家队作为“政府的人”如何转型为“市场的人”;其次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团队的组织管理结构和系统思考方式必须转型。此外还涉及到团队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能力的转型等。国际传播能力体现在能否构建外向型国际化的信息采集网络和全球性覆盖的传播渠道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汇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才能打造一支掌握全球化传播规律的专业化团队。只有将专业化的人才战略与市场化的传播机制嫁接,才能承担起整合全球新闻源,构建国际传播体系的重任。

第四,单一出版向多媒体立体传播转型。

当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重构信息传播路径,并重建媒体生态。特别是数字化催生全球传播形式多样化,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被彻底改变。数字化出版和新媒体平台的普及,使传统落后的期刊传播形态难以适应舆论的变化和受众的偏好。据业界分析,数字出版已成为中国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是中国出版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代表着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未来。⑧

外宣出版业态转型来自三方面的压力:一是传播的内容和产品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信息的极大需求;二是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单一,难以体现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数字化、多媒体出版权重小,多数期刊出版形态仍主要是纸质版,数字化程度、技术含量低。

外宣业态转型方向是数字化和多媒体化。转型必须实现两个效果:一是通过以最新信息技术融合传统媒介,打造多媒体立体传播,通过提升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力提高外宣针对性。二是探索构建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多样化的立体传播体系,通过设计外宣产品线丰富产品组合,提高附加值,延伸市场产业链。以多样的传播形态提供丰富的产品来提高外宣的有效性,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第五,国内业务向海外业务转型,国际合作向跨国战略联盟转型。

国际出版集团的经验证明,只有完全掌握并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的企业才是真正称得上国际化的企业。一个企业需从管理体制、流程、供应链、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都实现国际化,形成相互配套、相互适应、彼此支撑的国际化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市场的全面国际化。

国际化是期刊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外宣期刊的使命所在。全球影响力关键在海外。外宣期刊通过多年实施海外战略,国际化已有一定的基础。外文局所属刊社现在欧美、日本、拉美、中东、俄罗斯等都设立了分支机构,有些期刊的生产和发行已拓展到海外,但是出版结构及经营模式国际化程度仍然不高。借助国际化力量,建立国际化外宣体系是外宣领域转型的方向。外宣国际化至少有三个方向。第一,在现有海外网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扩大走出去领域。将政府外宣与市场外宣相结合,调整产品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建设面向两个市场,利用两类资源的运营体制,从生产经营外宣产品到经营外宣品牌。第二,将国内业务向海外业务转型,探索建立包括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等流程的国际化体系。第三,与海外华文媒体和国际主流媒体进行战略合作,搭建长期战略联盟,形成牢固的“利益互换”、“渠道捆绑”机制。通过对内升级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内容,对外拓展延伸传播网络,建设传播体系,稳步推进国际化,逐步分割世界传播版图,最终有效影响国际舆论。

「注释

①王国庆:《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获奖期刊综述》第8页,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检索2012-07-07 11:26:00 。

②《出版传媒企业上市优劣势分析》,《政策研究与产业动态》2012年11月26日,第17期(总第22期)第8页。

③王国庆:《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获奖期刊综述》第10页,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检索2012-07-07 11:26:00 。

④李杏林、丁丽:《国内外期刊特点分析与我国期刊发展趋势研究》,《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⑤冯威:《陈昕:专业化是全球书业大趋势》,《出版人》2012年12期,第36页。

⑥冯威:《陈昕:专业化是全球书业大趋势》,《出版人》2012年12期,第35页。

第11篇

关键词:旅游会展 旅游会展保障系统 主体角色 角色定位

我国旅游会展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转型现象和特征也逐渐凸显。旅游会展的转型引起了业内和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可查阅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会展效应和旅游节庆转型的个案研究、旅游节庆和展览会市场化策划等领域,鲜有从系统的视角来探讨旅游会展的转型。而从旅游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现有的经验借鉴中,可以认识到旅游会展的运作和发展是一个和谐、完整的系统。因此,本文试着选择以旅游会展保障系统尤其是其主体角色的发展定位为切入点,来讨论我国旅游会展转型的问题,以期对有关方面决策有所帮助。

旅游会展保障系统

旅游主题节庆活动与大型旅游博览会是展示区域旅游业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至今,我国成功举办过的旅游会展既包括大型的综合性旅游博览会,也包括诸如2007上海国际豪华旅游博览会、2008上海世界旅游资源博览会、2008全球旅游景点博览会暨全球旅游年会和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在内的各类国际主题专业旅游博览会。各地也举办了许多有特色的区域主题博览会和节事庆典,我国旅游会展业正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转型发展态势。但同时,我国旅游会展业存在重复办展、会展运作不规范、品牌化程度低等问题。应对这些问题并提升我国旅游会展产业的整体运作是各业界人士需要关注的。从系统和谐的角度来看,旅游会展保障系统尤其是其主体角色的发展定位对保障转型期我国旅游会展的有效运作并实现其整体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会展保障系统包括政策行规保障系统、市场保障系统、硬性基础支撑系统、财经和人才保障系统以及媒介保障系统。政策保障系统是指一系列旨在保障和推动旅游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倾斜性政策和行业规范所组成的系统;市场保障系统主要是为旅游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培育相对规范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硬性基础支撑系统确保旅游会展顺利进行的专业设施及公共基础设施等;财经和人才保障系统就是从财政金融和会展人才培养开发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为旅游会展提供财力和智力支持;媒介系统则从传播和舆论导向方面来提高旅游会展的社会影响力和调动社会参与性。从旅游会展的五大保障系统涉及到的职能组织中,可以分析出旅游会展保障系统的三大主体,即政府管理部门、会展企业、协会中介组织。深入分析转型期旅游会展运作保障系统的主体发展定位,有利于各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自觉实现角色更替并选择合适的旅游会展业发展模式;也有利于协会中介组织进行职能调适;更有助于企业实现旅游会展办展主体和运作形式及内容的创新。

旅游会展保障系统主体现状分析

(一)政府管理部门

纵观我国旅游会展产业发展轨迹,最初采取的是政府包办型主导发展模式。在旅游会展相关领域的法律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相关部门颁布了20多部旨在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行政法规;地方政府在会展城市的形象定位、宣传以及会展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持续性的公共资源投入;国内旅交会、旅博会的主办方多为各级主管部门,作为会展的主办方或承办方的各省市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外经贸等部门积极动用政府资源,直接参与旅游会展的运作和管理,地方政府间经常相互组团参加对方的展览,这种“政府搭台”举办的旅游节庆展会运作模式中,政府操作的痕迹比较明显。在我国旅游会展业发展初期,政府包办型主导发展模式直接推动了我国旅游会展业的新兴和发展,但这种模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政府在旅游会展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不甚明确,政府的大包大揽使得政府在很多方面替代了企业和协会的职能。同时,在旅游展览会、会议和节事项目的审批方面,多头审批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旅游会展的规范管理方面,旅游会展归口管理部门也不甚明确。各地缺乏专门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及统筹协调机构,区域间重复办展的现象比较多。

伴随我国旅游节庆和小型专业展览会的市场化转型,我国旅游会展产业发展逐渐成熟,政府包办型主导发展模式正在不断调整。从我国旅游节庆的逐步转型来看,一些地方政府主动从旅游节庆产业的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把工作重点转到节庆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发展规划和管理协调上来,对旅游节庆只是象征性地给予补贴,由部门代表政府行使职能,政府部门通过间接方式为旅游节庆提供服务,节庆的经营基本属于企业行为,政府直接参与旅游节庆的成分相对较少。归纳起来,我国旅游会展发展类型主要有政府包办模式;各部委局及协会主办或与政府、地区联合主办的模式;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市场化运作模式这四类模式,政府不断调整其在旅游会展保障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能,直接介入旅游会展具体运作的成分逐步减少,并集中在政策行规、硬性基础设施、市场保障等方面提供资源保障和公共服务支持。

(二)旅游会展企业

在我国最初的政府包办型旅游会展产业发展阶段,旅游会展企业是缺位的。随着旅游会展产业的逐步成熟,一些地区的旅游节事和小型专业展览会实现了市场化、商业化的成功转型,在很多项目上采取面向社会招展的运作方式。市场化特征在2007北京国际旅博会等大型博览会中也有所显现。从政府包办到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转型和发展中,一些隶属于贸促会和旅游会展政府部门的会展承办机构纷纷转型,也涌现了大批民营会展公司。目前,参与国内旅游会展的企业大概有三类:从政府机构剥离出来、转型的旅游会展企业,它们在参与旅游节庆和大型旅游博览会筹办方面具有比较好的政府资源和筹办经验;隶属于旅行社和酒店的旅游会展部门具有规模小、专业性强的特点,它们在旅游会议筹办方面具有天然的整合优势;兼做旅游会展的专业会展广告公司,这类公司在会展公司、广告、运输、搭建、旅游等会展产业链的协作方面具有运作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我国旅游会展商业化、专业化转型过程中,一些具有实力的会展公司参与承办旅游节庆和旅游博览会,并逐步成为核心办展主体。有些大中型和特大型展会虽然总体上由政府掌控,但旅游会展企业已经开始作为承办方承担项目的运营,如青岛外经贸商务展览有限公司与青岛市旅游局联合承办了2008中国青岛•亚太国际旅游博览会。同时各地还涌现出独特新颖的市场化项目策划运作方式。但由于我国会展企业大多存在规模小、专业性不强、资本运营能力欠缺等特点,还不能单独承办大中型的旅游会展,更谈不上主办中大型旅游会展。在大中型旅游会展运作中,客商邀请工作和商业筹资工作方面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政府行政的力量,我国旅游会展企业呈现出对政府的高依赖性,还不说是办展的核心主体。在旅游会展产业链上,也存在交叉重复,缺乏合理分工和精诚合作等问题。此外,在旅游会展专业团队建设方面,高层次专业旅游会展人才极其欠缺,现场组织服务人才素质不高,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直接影响服务效率、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旅游会展品牌的打造。

(三)协会中介组织

我国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和会展行业领域的协会、中介组织等ngo,其组织者大多是旅游部门和经贸部门的政府部门,这种体制为协会中介组织参与旅游会展提供了很好的政府资源和联系纽带。在历年举办的各种大中型旅游会展上,都可以看到展览业协会、中国旅游协会等有影响力的协会作为主办方或承办方、协办方参与到旅游会展的筹办和协调工作中。还有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为代表的会展研究机构通过与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等广泛合作,聘任经济、会展、旅游、城市规划、投资、法律、策划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学者、政府官员、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为研究会顾问和专、兼职研究人员,面向会展经济领域从事政策研究、产业研究、理论建立、行业评估、行业协调等工作,为旅游会展提供智力支持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此外,旅游类、地方报业集团、传媒组织在旅游会展的宣传推广、招商招展工作和氛围营造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体而言,我国旅游会展领域内的一些有影响力协会、中介组织在旅游会展的筹办和研究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促进了旅游会展的市场经营行为的规范和旅游会展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些来自旅游和会展领域的有影响力的ngo组织,大多是政府部门派生的,其自主独立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部门,民间自发的、有影响力的中介组织是很欠缺的。这些协会中介组织大多都直接参与到盈利项目运作中,这和ngo组织的非盈利发展导向和宗旨是背离的。此外,这些协会中介组织对旅游这类独特专业会展的重视程度尚不够,在旅游会展相关的研究、咨询和教育等智力支持方面的系统性成果还不多见。

旅游会展保障系统主体的角色定位策略

伴随我国旅游会展模式从最初单一的政府包办模式到四类模式并存的产业发展和转型过程,我国各省市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外经贸等部门以及各部门派生的协会中介组织进行了一定的角色定位调整和相应的职能调适,但政府部门和协会中介组织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大量存在。而大多旅游会展企业正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不满不能成为核心办展主体,另一方面却因为实力薄弱而过度依赖政府和协会中介组织的会展资源。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些有助于各主体作用在旅游会展市场上充分融合并形成最佳集合效应的角色定位策略。

(一)政府管理者的主导领域界定

转型期的我国国情和旅游会展产业自身性质,决定了政府在旅游会展运作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政府部门的角色定位和职能界定是政府主导型旅游会展保障系统运行的关键。作为管理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亟需界定自身的主导领域。从旅游会展业发展来看,政府部门需要在旅游会展产业资源整合、产业互动、结构调整、体制创新领域提供统筹规划、科学产业政策、财政资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首先,政府部门需要联合旅游会展专业研究机构和业界资深人士一起制定产业规划,致力于调整产业结构,防止盲目和重复办展;并认真研究旅游会展法规,制定旅游会展发展的相关配套性政策,避免法规中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 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规格展会和地方品牌展会实行专项补贴,以此提升旅游会展水平和塑造品牌。在旅游会展的政策执行方面,要提高执法水平、健全旅游会展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和投诉机制,有效保护参展商和观展商的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开放性、国际化的经营环境,使国内外资本在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下展开自由竞争,最终通过竞争与合作使会展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此外,在旅游会展举办期间有必要成立临时的保障协调委员会,做好治安维护、交通保障、医疗卫生、城建配套等方面的保障协调工作,确保旅游会展业服务环境取得明显改善和优化。

(二)企业办展主体的转型创新

优化政府主导型旅游会展模式的现实路径是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这将给会展服务企业等市场主体提供商机和舞台。旅游会展的转型最重要的就是要逐步实现办展主体的创新和易位。对于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的某些地方而言,政府还不能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但从长远和国际化的视角来看,政府必然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成熟而逐步淡出。迄今为止,我国一些会展企业已经有主办或承办中小型旅游会展的成功经验;一些大的会展公司也在参与承办大型旅游会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和自我提升逐步成为办展主体;而在由政府总体掌控的特大型国际旅游展会的运作中,企业或社会各界在承担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子项目的实践中提升了整体运营能力。这反映了我国旅游会展办展主体的创新和转型趋势。我国有实力的会展企业应合理利用旅游会展资源,在依托政府资源优势的同时,通过多样化的资本运营,在有序竞争中拓展旅游会展业务,实现规范发展和品质提升;会展企业也有必要通过各种培训和激励方式来培养和留住专业办展经验丰富的会展项目策划、设计布展等专业化的办展队伍,创新运作出具有高端水准的区域品牌旅游会展和特色专业会展。

(三)协会沟通者的职能调适

由相关部门派生的在旅游会展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协会和中介组织在发挥固有优势的同时需要进行职能调适。协会中介组织的重要作用领域在于旅游会展规划、咨询、评估、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智力支持,在行业自律和业内协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旅游会展产业本身的特质型、涉及面的广泛性和供需的常态不均衡性,地方政府部门很难在空间和时间序列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那么会展研究机构和协会就可以利用专业优势,承办政府相关部门委托的区域旅游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外部环境、会展需求的调查评估,对会展基础设施现状、潜力进行调查统计,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通过合作或委托的方式参与制定侧重全局性、指导性、动态性和长远性的旅游会展发展规划。在咨询评估方面,协会中介组织应致力于对展会的质量和展览公司的资质进行市场化、动态化的评估和认证,并建立会展企业的诚信档案,这些工作对创造旅游会展品牌和旅游会展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高素质旅游会展人才奇缺的问题是制约我国旅游会展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瓶颈”,这也需要相关协会中介组织的介入,和企业及教育部门精诚合作,加快培养会展项目策划、招商招展、设计布展、配套服务等各环节所需的专业人才,为旅游会展的转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必虎.节事活动的运作原则及模式[j].中国会展,2005

第12篇

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的背景或者说最主要的原动力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通常有很多回答,包括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竞争、资本市场以及客户需求层面的变化,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资本市场。在商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时,必须看到资本市场的历史性变化,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长期的。我个人认为,这与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业所带来的竞争,还不是同一层面上的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银行规模也大,中国的银行业在抵御外资银行竞争方面,还有相当的优势。但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脱媒给银行带来的压力在长期会显现出来,现在只是刚刚开始。

总体而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推动商业银行实现功能转型,由信用和支付中介向全面金融服务机构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商业银行在压力下不自觉或者一定程度上自觉地发生的。目前银行的金融资产托管业务、代销业务和投行业务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些业务的潜力是巨大的。

2007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快速增长,增速平均达到100%到200%,佣金和手续费净收入的同比增长也非常迅速。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水平。我个人认为,最近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应发展资产证券化,而是恰恰相反。这些问题是美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更深层面的问题。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补充资本,与此同时,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由于中小企业和个人比重的提高,信用风险的管理对象以及特征发生了变化,风险更为分散,而且在市场较为成熟之后,客户的市场风险可能迅速转化为银行的信用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投资业务的市场风险也会更为突出。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挑战。一是总量效应,传统业务在市场冲击下会分流,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受到很大影响。二是价格效应,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价格在市场竞争中缺少优势。三是成本效应,由于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营销成本都会上升。观察美国银行业从1960年到2000年ROA的变化情况,60、70年代总体比较稳定,80年代出现了剧烈变化,90年代以后才有稳步迅速的上升。这是因为80年代是美国证券化迅速发展的时期(30年代也有过一次迅速发展时期)。虽然美国经济在摆脱1981年危机之后迅速增长,但银行业的ROA却迅速下降,根本原因是证券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此后,美国商业银行迅速进行调整,用了五到十年的时间实施转型。所以资本市场是促使商业银行转型最主要的压力,商业银行的转型政策、思路和目标都应以此为方向。

第二,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从以资产负债业务为主向资产负债业务和表外业主并重转变。花旗、汇丰的表外业务的占比都已达到40%至50%。二是经营方式从资金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三是风险管理从内部化、集中化向外部化、分散化转变。所谓外部化就是利用资本市场,如资产证券化来化解风险。由于银行客户中个人和小企业的比重上升,信贷资产的集中程度在下降,所以风险在分散。最后是经营模式从粗放型向精细节约型转变,提高专业化的经营水平。这方面有很多国际上先进的手段可以加以利用。

此外,实现转型,一定要依靠创新。没有创新,战略转型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