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0 07:52: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声乐艺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说到声乐,人们首先会想到声乐的演唱方法。不错,声乐作为歌唱的艺术,其演唱方法和技能技巧是不容忽视的。然而,不能在强调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能技巧的同时,忽略了声乐中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情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是我国先秦典集《乐记》中的一段话,阐述了音乐是情感艺术的观点。就此看来,如果音乐是情感艺术,那么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声乐必然也是情感艺术。这就是说声乐作为音乐的一个门类,其作品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都脱离不了情感。
一、声乐作品源于情感,每一部声乐作品都蕴含着情感
1.声乐作品源于情感,是情感的产物
穆索尔斯基曾经说过:“没有触及内心,就不可能有音乐。”是的,音乐是情感的产物,是人类情感作用的结果。为了能够更贴切地表达人类内心情感,这个世界上诞生了一种新的语言,那就是音乐。圣桑说的好:“音乐始于词尽之处”。“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之处,它能传达出任何词都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而这种“心灵状态”就是人类内心的情感状态,就是情感。音乐就是这样诞生的,它是人类情感作用的结果,是情感的产物,情感的结晶。
声乐作为音乐的一个门类,同音乐一样,声乐作品的诞生也源于情感。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这样说过:“一个人在平静的时候是可以沉默寡言的,一个人在悲观情感的影响下却变成健谈的了,不但如此,他简直非流露他的情感不可———情感要求表现。这些情感怎样向外在世界表现呢?各色各样的,看情感的性质如何而定。骤然的和震惊的感觉,是用叫喊或惊叹来表现的;不快的感觉到了肉体痛苦的程度,是用各种怪脸和动作表现的;强烈不满的情感,也是用不安静的猛烈动作来表现的;最后,悲观的情感,有人对谈时用语言,无人对谈或本人不愿谈话时则用歌唱。”可见,声乐作品的诞生和音乐一样,都是情感作用的结果,是现实情感的流露和宣泄。没有内心情感的触动,声乐作品就不可能诞生。他们就像一对母子,声乐作品孕育于情感,并最终由情感作用而降生,它是情感的结晶,是情感艺术。
2.声乐作品是情感的载体,是情感流淌的河床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画像的背后有秩闻。”当你凝视名画里的《蒙娜丽莎》或者《思想者》时,你会感受到那些人物的背后有什么在蠕动。实际上,音乐作品的诞生也是如此,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背后都曾有一段或喜或悲的戏剧性的情景,正是由这些情景触动了作曲家情感的心弦,于是音乐作品诞生了。它是作曲家为表达内心情感而作,是作曲家的语言,是情感的表达方式,是情感的载体。
音乐作品尚且如此,声乐作品作为音乐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自然蕴含着情感,自然是情感的载体。就像青主的《我住长江头》,它蕴含了作者对战友的怀念之情;施光南的《祝酒歌》,它承载了作者的喜悦之情等等。这些声乐作品承载着情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问世,向人们展示了它无穷的魅力。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每一部声乐作品的背后都曾有一个震撼人心的事;每一部声乐作品自身都蕴含着一份或悲或喜的真情。声乐作品为情感的表现而诞生,蕴含着情感,承担着承载情感的义务。
所以说,声乐作品是情感作用的结果,是作曲家情感的流露和宣泄。声乐作品源于情感,又承载着情感,它是情感的产物,情感的载体,情感的结晶。
二、声乐表演是情感真实流露的过程
1.声乐表演是情感真实流露的过程
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音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在将乐谱符号转换为听觉音响的过程。通过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也就是说,音乐表演就是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是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可见,音乐表演过程就是演员激发符合作品内容的内心情感并将这种情感真实流露的过程,是内心情感的体验。声乐表演,这个人们最常接触的音乐表演形式,其表演过程就是表演者内心情感真实流露过程。就像邹本初先生所说的那样:“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也就是说,歌唱者要想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那么他必须先引起自身深层心理体验,激发自身的情感,使自己融入到歌曲中去,真正做到“我就是曲中人,曲中物”。只有这样,歌唱家才能把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把内心深处的情感传送给观众,使他的演唱并非只是准确无误地表现技巧,而是高度艺术凝练的自我表现,是情感的刻画。歌唱家仲伟在她的《用心去歌唱》中谈到这样一段人生经历:“一次独唱音乐会上我演唱了《王贵是个好后生》这首歌,唱后观众的反应并不好。由于大家的帮助,我自己认真做了分析,终于认识到是因为我在演唱这首歌时仅仅关心自己的声音,对歌曲的思想,音乐的灵魂﹙情感﹚,语言和风格等,全然抛在一边不顾,当然就唱不好这首歌了。”她的这次体验进一步说明了,如果歌唱家在表演时仅仅局限于对声音和技术的追求,而全然不顾自身情感的激发和投入的话,无论他的技术有多么完美,这样的歌唱都是冷漠的,苍白的,都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思想情感,更不用提以情感人了。可见,声乐表演不仅仅局限于声音的表演,它更是情感的表现,是歌唱家内心深层的情感体验,是自身情感激发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情感艺术。
2.声乐表演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从宏观意义上说,音乐表演的目的就是要赋予无生命的音乐形式以生命的活力,就是要给人以人性的体验,也就是说,音乐表演的根本任务就是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那么从声乐表演这种音乐表演形式上看,其表演的目的也是要赋予声乐作品以鲜活的“生命”﹙声乐作品的情感﹚,并用这种“生命”感染他人。声乐表演是表达作品情感的艺术,是情感艺术。
声乐表演作为情感真实流露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表现声乐作品承载的情感,尽管这种情感赋予表演者自身的个性。反之,情感又贯穿着表演的全过程,表演过程即是演员情感自我体验的过程。所以说,声乐表演是情感真实流露的过程,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三、听众作为声乐作品的欣赏者,其欣赏过程是情感被感染的过程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这是贝多芬的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人类精神服务的,其欣赏过程就是欣赏者自身情感体验的过程,就是情感的共鸣。声乐作品欣赏,作为音乐欣赏的一种,其欣赏过程和音乐作品欣赏一样,不仅仅是对节奏、力度、旋律、和声、歌词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它是欣赏者情感体验的过程,是欣赏者情感被感染的过程。
声乐是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它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无论是文学的作词、音乐的谱曲或是歌唱的表演,都始终离不开对语言的体验、感受与表现。离开了语言也就无所谓声乐艺术的形象表现。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对声乐艺术的语言教学有足够的认识。我国民族传统声乐艺术十分重视对语言的学习,而不是孤立地只讲求声音美。因为声音的美必须蕴含着丰富的感彩,而丰富的感彩只有通过语言才可能得到准确生动的体现。这种声音的训练最终必须以表现语言的情感为目的,才可能获得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声音美。
人类的语言或语种虽然不同,但不同民族的声乐审美情感是具有共同性的,因此很多不同民族的声乐艺术或声乐学派,在声乐的艺术实践教学中同样重视语言的创造功能和声乐的语言教学与训练。意大利学派的著名作曲家兼歌唱家培特罗?托西(1647~1727年)曾经这样说:“如果一个歌唱者咬字不清的话,他就无法使听众获得歌唱中来自歌词的大部分美妙之处;这样一来,他的歌唱也就失去了感染力。如果歌词唱不清的话,那么人的嗓音和小号或双簧管的声音就没有什么差别了,这个缺点是很严重的,但是现在不少人都有这个缺点。然而歌唱者不应当忘记,只有借助于歌词他们才能够胜过器乐家……纠正咬字方面的缺点这一工作过去从未像今天这样必要。”又如19世纪的意大利学派的杰出声乐教育家弗兰切斯科?兰培尔蒂(1813~1892年)在《歌唱的艺术》一文中写道:“一个歌唱者身上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必需的天赋资质,但他若设有掌握正确的咬字,他仍然会感到自己无活动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很多优秀的民族歌唱家,所以创造了完美动人的声乐形象,正是由于他们掌握了各自民族语言美的特质与规律,运用精确、熟练的韵技巧,以清晰、生动、优美的语言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表达了生活情感的结果。声乐的民族风格民族化问题虽然包括很多内容,但它的中心问题仍是语言问题。不同的民族声乐与声乐学派所形成的特殊风格与色彩,关键还是语言的作用。声乐语言是音乐化的艺术语言。所谓共同性是指声乐语言与舞台艺术语言有着共同的表现规律。
声乐语言本身也属于舞台语言的范畴。因为就舞台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来说,基本上是两种形式,即一种是说白式的舞台语言;一种是歌唱式的舞台语言。在说白中则包括散白和韵白,韵白则主要包括吟诵与板诵,吟诵主要是指戏曲或歌剧中的韵白,它比散白有着更加明显的韵律感;板诵主要是指说唱艺术中快板、快书、数来宝之类的韵白,这类韵白则更具鲜明强烈的节奏感,它的节拍规律更加明显突出。而歌唱式的舞台语言则突出了它在表现上的音乐旋律性。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舞台语言,它的创造材料都必须是有声语言,这样在语音基础的咬字吐字的基本技能上,在声、韵、调、音节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上,在语调、语气的情感体现上,在轻重、快慢、抑扬、顿挫的语言处理上等等都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这就是说,说的语言与唱的语言有着共同可以依循的创造方法。而唱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建立在说的语言的表现基础上的,它是说的语言的音乐化。因此,声乐语言教学的内容应重视基础训练与基本理论的学习,即说的语言的创造基础,也是唱的语言表现的基本功。像语音正音的规范化教学,只有首先说念准确了,唱才能准确;又如语言的思想意义的挖掘与表现所依循的分析方法也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不少声乐演员(主要是指艺术歌曲演唱者)只会唱,不会说。他们有时借助旋律节奏的拖腔、拉音变化掩饰了语言的缺陷,然而一旦说白,这些缺陷就暴露无遗。如字音的错误、发声缺乏力度共鸣没有支持点等等。如果只能进行所谓的“艺术的唱歌”,却不能进行“艺术的说话”,那么,作为一个主要以有声语言的创造工具的艺术创造者来说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的缺陷。传统的戏曲与说唱艺术的语言教学训练有着十分成功的经验,这不仅因为唱功与念功同样是艺术表现的工具,并把念功做为唱功的基础进行训练。“千斤话白四两唱”虽过于夸张,但却说明说比唱难。只有说好了,才更能唱好。传统的戏曲与说唱演员大都有坚实的艺术语言基础,他们的说和唱在气息的控制与共鸣的发挥、声音的造型与音色的变化、咬字的力度与吐字的圆润、语言的处理与情感的体现等方面既有共同规律,又有不同特点,但都能做到唱念和谐,行腔自然。然而我们的歌剧演员或歌唱演员往往在念白的功夫上就远远不及戏曲与说唱演员。这说明要造就一个民族的声乐演员必须具备全面完整的表现舞台艺术语言的技能与技巧,使他们具有丰富的舞台艺术语言的修养。
那些把声乐语言基础课仅仅局限在一般“正音课”的范围显然是不够的。声乐艺术语言方面在全面系统的教学训练中有与一般舞台艺术语言教学的共同性,而另一方面它又必须从声乐艺术综合性的特点出发,在语言的呼吸共鸣与气息运用上,在咬字吐字拖腔、拉调的旋律上,在语言形象的性格化与声音造型上,在语言的技巧运用与情感表现上等都必须有助于声乐艺术形象的完整体现、必须符合歌唱的艺术规律。也就是说,要求语言的教学不能脱离整个声乐艺术的教学,音乐与语言的教学虽具备独立的教学体系与内容,而又必须把握它的综合性与相辅相成的共同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完成声乐艺术的教学任务。声乐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首先,以语音学基本知识为主导,结合声乐语言在行腔中的表现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发音,正音、咬字、吐字、引长、归韵、收声的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并分别根据说与唱在语言表现上的不同与舞台语言的艺术要求,着重掌握行腔运字基本功。掌握辨音审字的方法,在辨证方言、使语言规范化的同时,使字音在行腔中喷、弹、点,送与开、齐、合、撮变化自如,结合呼吸共鸣的不同表现,掌握发音、发声的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使语言逐步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其次,根据不同教学对象与音色特点,使他们掌握声音造型的基本方法,扩大他们的声音变化幅度,以适应不同声音的造型任务,增强他们在说与唱中的描情叙意的形象性与人物语言和歌唱的性格化表现。此外,掌握语言节奏、韵律、轻重、快慢、抑扬、顿挫、连断等语调、语气表现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基本训练,增强与丰富声乐语音的音乐性。另外,掌握运用声乐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规律,提高他们分析、体验、感受与表现语言的能力,以便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感与逻辑力量,增强语言表情的动作性,使歌唱逐步达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在基本理论指导下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较系统地掌握声乐语言的理论知识,提高声乐语言的理论修养;使学习者具有分析声乐语言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声乐艺术的创造。声乐语言教学是技能技巧性很强的专业基础教学,为此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强数学的实践性、针对性与协同性,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实践性,是指声乐语言教学必须进行循序渐进的技能、技巧的基础训炼实践,声乐既然是音乐化语言艺术,通过有声的基础训练实践是锤练基本功的最重要的途径。
有声语言或音乐化语言的表现既是生理机能的发声器官的协调动作,又是心理因素的思想情感的直接体现,前者具有一定的语音习惯动作的适应性,要改变发音器官的习惯动作,不加强训练实践是不可能的。同时舞台艺术语言绝不是日常生活语言的简单再现,它具有艺术美的创造要求,尤其是音乐化的语言,它的一字一句、一声一腔,气息的运用,共鸣的发挥,语言的处理,声情的表现,都是通过具体的艺术实践而创造成功的,即便是像传统戏曲声腔中一些程式化曲牌旋律也要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通过一定润腔手段达到词曲的和谐适度,而心理因素的准确反映也必须对语言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与体验,不断实践,才可能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作为艺术创造,歌唱演员需要对语言具备专业的敏感,生理的或心理的,既然是有意识的活动,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能产生在一定条件下的生理与心理的反射。如口腔共鸣要求母音在不影响词义的条件下,口型可以有一定夸张的开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它的分寸。此外,教学实践必然与演出实践相结合起来,才可能逐渐巩固学习的成果。教学的针对性,是指必须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因材施教,这是因为人各有声,方言各殊,声音、语言素质都各有特点。比如有的人n与I不分、有的人en与eng不辨……这样就要在正音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的辨音训练。为了掌握每个教学对象的语音状态与方言习惯,可以做方言检查,以便找出对应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以把大课与小组课,集体课与个别课互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完成不同教学任务。此外,不同声乐形式有着不同的专业艺术要求。戏曲声乐的唱词不同于曲艺声乐的唱词;民歌的歌词不同于艺术歌曲的歌词,不同民族与地方语言的差异,演唱中语言的处理,声腔的表现不同,对语言的训练与实践必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要求。教学的协同性,是指声乐语言的教学要与其他有关声乐艺术的教学联系起来,协同一致。比如声乐的歌唱教学与语言教学虽各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任务,但教学目的应该是一致的。语言教学为歌唱教学奠定基础,歌唱教学应该为美化语言服务。为了培养与造就声乐艺术人才,—切有助于声乐艺术完整全面体现的教学都要协同起来,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语言在声乐艺术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声乐艺术的综合性本身所决定了的,然而这个问题并未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首先,在我们的声乐语言教学中,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我们一些音乐院校声乐专业仅仅把这个教学,看成是一般的“正音”课,认为能掌握拼音字母,辩证方言,学会说普通话就可以了。从五六十年代起至现在,一些院校虽然也相应地开设了“曲艺说唱”等课程,以帮助咬字、吐字的练习,但由于一直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由于师资缺乏也渐渐取消了,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声乐人才与传统戏曲声乐人才在语言的基本功与表现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不足。歌剧演员的念白功夫表现力就更差,咬字、吐字不清晰,缺乏韵律节奏感,唱、白衔接不和谐等。为此,我们的音乐学院的声乐、歌剧演员的培养,师范院校音乐系科声乐教师的培养,应该认真研究声乐语言教学上根据不同的对象完成什么任务,安排哪些教学内容的问题。其次,声乐语言教学一直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在声乐艺术研究中虽也涉及些语言的内容,但都十分不足。传统的声乐理论或唱论中的语言艺术论
作者:陈美芳 单位:昆明市五华区文化馆
只有声乐演唱者全方位的将歌曲理解了,对于这首歌才会有正确的感受,才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在语言中夹杂进情感,使得歌曲赋予灵魂。除了在声乐演唱中,要对歌曲的语言全面的了解以外,对于作者创造声乐的时候的心理以及历史地理背景也非常的重要,同时,对于作者的创作,所要引起的声乐的意义。不能仅仅依靠歌词的词语来了解,这样做是非常的不够的,作品的一些有内涵的东西,不能够被发现,那么就不能够完全的将作品中应有的层次以及感受表达出来,这样就是失去了作品的灵魂,使得作品变得空洞。创作者都是通过词意来表现以及指导作品的思想的,只有充分的理解整首歌曲语言中所蕴含的意境以及潜在的思想感情,才能够将整个作品完整的呈现出来。也正是因为这样,声乐演唱者对于歌曲内在的语言的解读变得非常的重要,是整个歌曲演唱的重要内容。认真解读声乐中的语言和情感的魅力,积极的展现作品的思想,赋予整首作品灵魂。
一、声乐演唱中情感基调的掌握
声乐演唱中情感基调的表达,是基于上一部分表演者对于声乐演唱中词意的解读之后,对于声乐演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认真的了解和解读了声乐的词意以及包含的情感之后,对于语言和情感的充分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仅仅了解了,但是也必须要表达出来才是真正地将作品完美的展现出来了。想要在声乐演唱中将情感和语言完全的表达出来,就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掌握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基调。每一个作品都有不同的情感基调,掌握了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基调,然在借助语言、歌词将歌曲完美的展现出来。具体的作法,就是要整体综合的准确的把握感情的走势,设身处地的进入到歌曲中,用全身心去感受去演绎。
二、声乐演唱中语言以及情感的表达
在声乐演唱中,掌握了语言和情感之后,就是要将它们完全的表达出来,能够让观众深切的体会到你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歌曲的基调掌握了以后,歌曲的主旋律也就被掌握了,那么要将这些都展现出来就需要表演者通过情感的微小的变化,以及情感的真实再现,才能够真正地表达整首歌曲。音乐的表演者要具备细腻的情感,强大的语言处理基础,将歌曲的主旋律从一字一句的变化中,能够做到细致的表达,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效地将不同的歌曲演绎的完整。从语言的表达方面说起,歌曲的词意以及语言的魅力使得文字被赋予了灵动的形象,使得语言在声乐中表达出了更多的情感。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语言的词意的表达就变得重要起来。对于语言掌握的成熟度也决定着语言表达的成熟度。对于歌曲的表达而言,语言不仅仅是一个媒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的载体,,一个有灵魂的作品是有血有肉的,演唱者的语言表达艺术就是要将这种歌曲的灵魂展现出来,丰富整个作品的语言艺术。对于情感艺术的表达上来说,情感的表达式最煽动观众的感受的重要部分。每一句话中要充分的蕴含感情,使得感情的复杂性在演唱中充分的表现出来。演唱者可以通过一些大小音量的转变和一些语调的转换,或者是真假音的变化来使得情感得以丰富和完善。
总之,对于声乐演唱中的语言情感艺术的解读、掌握、以及表达都非常的重要,缺失任何一部分都会使得整首歌曲变得不完整。同时,也要弄清楚作品想要真正表达的含义,有的时候过分的注重强调语言的表达,使得情感方面变得不足,有的时候又过分的强调情感的表达,而使得语言艺术的表现不够理想,这些都是在声乐演唱中语言情感艺术的表现的重要之处,这还需要进一步的与作品相磨合,真正地体会作者创作作品最初的想法。一个优秀的声乐演唱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这些的,只有多练习自己的语言和情感方面,才能把语言带入有真情实感的演唱艺术中,并融化语言艺术的情感里。
1.声乐艺术中情感对音乐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用以抒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它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通过悦耳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感受。在声乐艺术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的是情感,它是声音的灵魂和砥柱。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歌唱者通过歌唱及表演来将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理解情感-获得情感-表达情感的过程。在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旋律歌词和内容情感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将自身的演唱个性发挥出来,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礼记·乐记》中记载“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情乃歌之魂,歌中有情,自成高格。古人云:“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重。”这说明不但要具备好的声音,更要有情感做灵魂,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要想充分表达情感,需经过知情、唱情和传情这三个环节。所谓“知情”,就是要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背景,体会作品的深刻含义。所谓“唱情”,就是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入相应的角色和意境进行演唱,投入到作品中去,成为作品的主人公。所谓“传情”,就是将自己美好的声音和内心的感情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将作品中的喜怒哀乐传达给观众。情感的发挥离不开这三个环节,丰富的想象力也寓于这三个环节当中。
2.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
情感的发挥是歌唱者的创作能力的体现,因为他要求歌唱者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引思,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心中和脑海里产生艺术形象,通过歌唱和表演将作品完美的表达出来。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是有限的,而音乐所表现的情感世界是无限的,演唱者不可能亲身体验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如果演唱者在生活中没有这种情感的现实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演唱者依靠从其它音乐艺术作品或通过其它渠道来获得情感审美体验,以次感染自己,并通过声乐来表达这种情绪,把它变为自己演唱时的情感体验。要能够将自己投入到作品中去,用真情实感来表达人物,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才能使声音和情感更加趋于完美。将自身投入到角色当中,用角色的眼睛去看,用角色的耳朵去听,用角色的心灵去感受,唱出真情实感,才能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来。在音乐作品中,旋律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反映与唤起人的情绪,激起人们的某中情感反映,引起人的某种心理上的共鸣。因此人们认为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情寒新吟》中说:“戏无真,情难假。若无真情,演假戏难;即有真情,换作假情又难。”这句话通俗一点讲就是我们所说的假戏真情,就是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所要表演的情景中去,达到忘我的状态。但是忘我并不是随意想象的,它是建立在歌唱者自身的阅历、修养以及对作品正确的理解基础之上,不断的引申、开拓,唤起自己对生活的联想,通过想象将作品的情感内涵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创作出更丰富的音乐形象。在声乐演唱中不但要“忘我”,还要“有我”,即保持清醒的头脑,将饱满的热情奉献给观众,将清晰的思路留给自己,发挥自身演唱特点,将独特的风格、个性以及真实情感表现出来。声乐情感的表达要求演员无论是自身还是在进入角色时都要富有一种美感,这种美感是根据内容和场景的需要,在不断变化与运动中实现的。
3.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声乐的演唱风格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确立的,它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在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可以去模仿某位歌唱家的演唱感觉和风格,这样也确实有利于声乐的提高,但是要想在声乐演唱上有更深的造诣和发展,就必须去探索自己的风格,这样才更有利于自己音色和特点的发挥,取得更大的发展。教师在上课时经常对学生说要对自己的声音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唱出自己的风格,唱出自己的特色来,这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将内心世界的情感付诸于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表演上。人会唱歌并不是因为有嘴 ,而是因为有心,歌唱是自然的,它并不是指一个人的嗓子好不好,有没有高超的技巧,而是这个人会不会动心,动心的时候会不会发出动情的声音,而这个时候几乎永远是不缺乏惊人的技巧的。因此,只有使歌唱者自己的演唱特色和作品的内容融为一体,才能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带给人以美的感觉。
由于每部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不同,从而体现在演唱者的演唱状态、演唱形式、风格、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上都会有所差异,对歌唱者的情绪的感染就会有所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自然就会不同。情感直接影响着声音的明朗轻快、粗犷严厉、柔和缠绵,从而依情发声是个声歌具不同的音色。例如唱舒伯特的《小夜曲》时,我们就要把声音控制在轻柔的半声上来演唱,从而体现静静夜色的美和纯洁爱情的美。而唱《黄河怨》时,就要把音量放大,声音唱的坚实有力,体现仇恨、愤怒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作品时,必须注意不同的情感表达需要运用不同的声音,体现不同的风格。另外,在一部作品中的即使人物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演唱者的性格、阅历、知识层次以及感情认识的程度等各方面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会不同,想象的场景也会不同,相同作品中的人物和情感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从而表达出来的情感艺术也是不同的。例如,在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理发师费加罗的角色法国男中音弗朗西斯.勒鲁扮演过,我国的歌唱家廖昌永也扮演过,但是由于他们的演唱技巧和风格的不同,所受的文化和时代环境的不同,使得他们塑造了两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费加罗。富有个性化的声乐演唱,使得同一作品人物的每一次出现都会具有不同的魅力,带给人以不同的体验。
声乐的演唱不仅要重视情感的抒发和表达,也要注重歌唱的训练。丰富的情感是通过美好的声音表达出来的,只有娴熟的歌唱技巧与完美的艺术风格相统一,才能达到更好的艺术境界。《唱论》中关于运气吐字、起调行腔、抑扬顿挫的诸多论述,都体现出对声乐表演技巧与审美价值的完美要求。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因此,要达到“唱情”,必须借助于“唱声”,以声表情,寓情于声,只有将“唱声”之功练的娴熟,才能达到“唱情”的目的。有些学生在平时的歌唱训练中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当自己想要表演或者发挥的时候,由于技巧还不够娴熟和稳固,所以总要或多或少的将想要发挥的注意力转移到技巧方面来,这样就打破了表演的统一性和完美性。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声情融为一体,学会用心歌唱。
声乐情感的运用和表达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并在反复的表演和实践中加深对情感内涵的理解。它既要求我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又要求我们用自己个性化的风格去表达自己,感染观众。情感的发挥也是一个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它要求演唱者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音乐发展的规律将作品完整的表达出来,使之成为综合的情感交流和再创作过程。声乐艺术又不同于其他的艺术门类,即由于它自身就是一具乐器,所以它能给人以更直接的影响,更易于感人。声乐情感的抒发是“诗情”和“曲情”的统一体,并通过声腔美的声情创作,将蕴含在“声情”中的“诗情”和“曲情”圆满的表达给观众,只有当与欣赏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才算真正达到了声乐表演的美的效果。它的美既是直观的、表面的,也是内在的、深入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挖掘。
一、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一)发声器官的声乐技巧
声乐学习不仅需要准备好真实的乐器,还要准备好歌唱者自身的乐器—发声器官,发声器官受到歌唱者的控制,如果发声器官能够有规律协调地运动,那么就能够发出比较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就是发声器官的声乐技巧,发声器官声乐技巧应该合乎生理运动规律,了解并协调好各个发声器官。尤其是声乐艺术作品演奏过程中,运用的气息较多,需要多个器官运动并参与进去,这方面的声乐技巧通常都会用“底气足”来形容其发声器官的声乐技巧,这就涉及到一个呼吸习惯与呼吸方法的问题,表达声乐艺术作品时,呼吸应该深,深吸气将其运到丹田,具体过程是张开两肋,使得横膈膜下沉,保留储存一些气息在腹腔内以备歌唱时使用。另外声乐学习中还需要人身体各个器官的共鸣,共鸣器官主要包含胸腔、口腔以及头腔等,这些器官共鸣称之为三腔共鸣,其中的口腔可以根据肌肉活动情况改变形状,从而成为可以调节的共鸣腔,但是头腔与胸腔共鸣则是不可调节的共鸣腔[1],不可调节共鸣腔不需要花精力训练,而是要将经精力重点放在可调节共鸣腔的学习训练上,刚开始训练采用“张大嘴巴唱歌”方法。
(二)声音语音声乐技巧
优美动听的声乐歌曲需要用歌词来表达,需要歌唱者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除了这些之外,声乐歌唱者还要对声音语音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深刻了解诗与律。声乐作品的种类繁多,题材繁多,这要求歌唱者用准确的语音将其表达出来,具备较扎实的文学功底,与词曲作者产生共鸣。在学习声音语音声乐技巧时,应该大量阅读有关书籍如诗词歌赋、西洋歌剧等等,增强自身文学素养,将音乐文化内涵渗透到声乐歌唱技巧中。学习者在学习声乐作品之前,应该就音乐作品本身做一个探讨与交流,并作出大胆假设,这样声乐技巧的声音方面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
二、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升华生活艺术内涵
人类生活内涵与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声乐艺术,需要采用高度抽象形式将声乐艺术作品的内涵与情感表达出来,这种内涵与情感不能够用非常简单语言或者是文字表达出来,最好是用声乐艺术演奏者的声音与声乐技巧表现出来,声乐技巧中的声调高低、速度快慢等都能够比较深刻地将声乐艺术内涵表现出来。演唱者通过自己的声音语言技巧传达出声乐艺术内涵与情感,不同的声乐艺术作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声乐技巧来表达,例如合唱歌曲就应该用合适的声乐技巧表达歌曲的内涵与情感。
(二)有利于加强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
一个好的声乐作品必须是能够引起人共鸣的,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声乐艺术作品本身不能够传达出自身蕴含的情感,需要声乐演奏者将自己情感注入,采用合适的声乐技巧演绎出声乐作品,从而最终将内涵与情感传递给听众。声乐艺术作品传递过程中,有效正确的声乐技巧能够增强感情表达,是的听众真正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强烈感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演奏者在演奏不同艺术作品时,应该运用不同的声乐技巧与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还要学习借鉴以往的优秀艺术作品,仔细聆听那些使人感动、给人印象深刻的音乐艺术作品,然后分析其演奏过程中的声乐技巧与感情表达的有机结合,声乐技巧加入艺术作品演奏与情感表达,将会增强声乐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力度,使得艺术作品具有很好的艺术骨架,很好地传达其中最为精髓的情感[2]。
(三)有利于表现声乐艺术作品风格
不同的艺术流派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各具特色,从而吸引不同的人群,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这个方面来说:艺术风格其实是声乐艺术的核心内容,不同风格的声乐艺术作品最终还是表现其中的情感,情感表达过程中,还要创设相应的氛围。另外不同风格的声乐艺术作品,需要的声音技巧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声乐艺术情感与技巧风格的不同多数情况下是按照地域进行区分的,北方声乐艺术作品多数比较高亢洪亮,因此其音乐作品较直白,南方声乐艺术作品音调上多婉转多变,这是因为南方人说话的轻柔与委婉。
(四)有利于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
声乐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伴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表达精神力量的媒介。声乐艺术发展历程也是人类审美发展历程,凸显了人类审美的发展与进步,声乐艺术发展与人类精神文明发展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一方的发展提高都会促进另一方的发展提高,更深一步来说,声乐技巧不仅促进了声乐艺术发展,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3]。声乐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声乐技巧支撑,较好的声乐技巧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比较丰富的声乐气息,从这方面来说,声乐技巧有利于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结语
(一)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声乐表现方式
声乐艺术最大的追求目标就是表演者能够演绎出作品的灵魂和情感,这就需要表演者在自身艺术积累和经验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声乐技巧,恰如其分的将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表达融合在一起。所以,为了更好的演绎作品,表演者需要充分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认真分析作品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自己自身的特点和经验,选择恰当的作品表现方式,充分形成自己的演绎风格,从而可以更好的向观众传达一个有生命力,有感知力的优秀作品。
(二)分析作品的种类区分,确定作品的表演基调
我们通常把声乐作品划分为以下几种,抒情作品,赞颂作品,叙事作品等类别。不同类别的声乐作品其运用的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抒发对情人的爱和思念,有的是赞颂国家和民族,有的是娓娓道来一个故事。所以,要想演绎好不同种类的作品,表演者首先就要确定好作品的表演基调,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运用特定的声乐技巧,感受和传达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让观众充分感受到表演者和作品带来的感动和魅力。
二、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声乐技巧对声乐艺术的整体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声乐艺术在向人们传达一种情感和价值观,人们从声乐艺术中可以感受到各种情感认知,生命力的坚强与脆弱。而在这种传达的过程中,声乐技巧的学习和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声乐技巧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声乐各种技巧的学习和把握,训练和实践,都要全面而深刻。不仅要注重整个声乐技巧的理论体系的学习,更加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在表演时才能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好好调整气息和发音共鸣位置,娴熟的声乐技巧加上丰富的情感表达,才能演绎出一首堪称完美的作品。所以,在声乐艺术的表演过程中,声乐技巧所体现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声乐技巧是衡量和评价一个优秀声乐人才的重要标准和手段。一个具有娴熟声乐技巧的人在表达和演绎作品时,会更加具体而深入的表现出作品的精华。
(二)声乐技巧的把握有利于提高表演者的声乐艺术水平
在声乐艺术的表演过程中,作品和声音的表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美自然的表达出声乐特有的魅力。声乐技巧包含了声音技巧,语言技巧等方面,通过这些声音,语言等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以及对作品的反复练习歌唱,就逐渐可以达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的境地。这些都被看作是作为一个合格的表演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才能得到专业人员和观众的肯定。而且,不同的表演者会有自己特
有的声音技巧和声音音色,所以演绎出来的作品也是因人而异的,最终会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所以,表演者所掌握的声乐技巧对声乐艺术水平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声乐技巧有利于提高表演者的声乐艺术审美修养和民族文化风格的再现
声乐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其最终是为了提高表演者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修养,以便能够更好的将作品表演给观众。声音的产生赋予了世界更多的色彩和魅力,使得作品更加具有具象性和美感,使得审美文化得到了更深的表现和传达。而且在这种表现过程中,也有助于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和民族,每个国家和民族又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艺术审美。所以,在声乐技巧表现方面,是很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表演者要尽量的学习和发扬传承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和风格的声乐技巧,为整个世界声乐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声乐技巧有利于表演者的情感融入和情感表达
一首作品的完美演绎需要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表演者在表现一首作品时,不仅要掌握声乐技巧,还要充分理解作品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等重要信息。而这些信息需要表演者自身所掌握的声乐技巧来表现。古有云,无技不惊人,无情不动人,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空有声乐技巧或者是空有情感表达,都不能表现好一首作品,不能打动观众的内心世界。声乐技巧的娴熟掌握极大的有助于情感的融入和表达。不仅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而且无形中也提高了自己情感表达的水平。
(五)声乐技巧有利于声乐艺术的全方位,多元化发展
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每天都有不同的音乐在演绎。声乐艺术具有多元性,我们不仅仅需要理解本国的艺术文化传统,还要积极学习和研究国外的声乐文化。在多样的声乐艺术文化中,借鉴国外的优秀的,有特色的声乐技巧,为我所用,并结合我们本土的声乐技巧,进行改良和创新,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效果。现在很多的表演者都能够走出国门,在学习世界上先进的声乐表现技巧的同时,也把我们国家的民族特色声乐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长此以往,世界上多民族的声乐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往多元化方向发展。结语
三、总结
不管社会将如何发展,生活水平是否在稳步提升,音乐一直是伴随在我们身边的。因此,不同的年代,声乐艺术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这种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完善。声乐艺术是一种能深层次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特殊性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不断变化的声音技巧是在声乐艺术得到发展的同时发生改变的,声音技巧是声乐艺术的灵魂要素。优秀的演奏者不仅需要对作品将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升入的理解、完美的表达,而且需要利用声乐技巧给予作品灵魂让作品在演凑过程中大放光彩。
一、实际应用中声乐技巧的主要特点
声乐不仅是音乐艺术中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而且是具有感官艺术的表达形式。声乐对于听觉艺术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通过声乐传达情感、宣泄悲情,将听众带入演凑着想表达的艺术境界中。听众通过体验声乐音乐艺术达到心灵的净化提高对音乐的理解,一方面演唱者利用声乐技巧熟练的掌握音乐作品的旋律,同时能在不同那类型的音乐基调间进行转换,最终达到对各种艺术作品的展现,正确的掌握情感的表达与控制。赞项、叙事、抒情是作为三种曲调中最重要的分类,另一方面,声音技巧最具魅力的是源于演唱者能够深入理解作品,并通过各种声音技巧展现出作品的特点,让听众直观的享受作品。同一首歌,在不同的表达形式下所表达的效果不一样,听众感受到的情感也是有差别。因此,演唱者需要了解各种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与地位,选择用最适合的方式表达作品。
二、声乐艺术中声乐技巧的地位与作用
(一)对声乐艺术发展的作用
声乐技巧对于声音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歌唱是声乐艺术中最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利用对声音技巧的掌握表演者能找到最适的表达形式。声乐技巧作为声乐艺术中最重要的部分,音乐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支柱。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音乐艺术是一项重要的推动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并且社会的不断繁荣让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品质化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声乐艺术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的重要性,还应该切实关注声乐技巧在实际应用中所起的作用,例如在表演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技巧才能将作品的深刻内涵、底蕴和内在情感体现出来,让观众对声乐作品有更加深入的感受,在音乐艺术中,听众和演唱者之间创建的一种音乐氛围,就是音乐交融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需要依靠声乐技巧,所以,发展和不断完善声乐技巧,对于声乐艺术的优化升级都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并且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目前更加重视研究和学习声乐技巧,而不仅仅是声乐艺术的相关理论,对于声乐技巧的应用,目前也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声乐技巧的实际应用。
(二)对声乐艺术风格发展的作用
不论是哪一种艺术,在发展初期都是以模仿为基础的,并且不断追赶并超越模仿对象,逐渐形成一个具备独特特性的艺术,这个特性我们称之为风格,并且不同的集团或者流派都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这种风格,在声乐艺术中,传达理想追求和自身信念的不在少数,很多表演者都会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学习积累的过程中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发展特性,不断努力学习声乐技巧,并针对自己的特性进行技巧的强化训练等,以求对声乐技巧有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对于声乐艺术的表达来说,独特的声乐技巧能够传达其独特的风格,而情感的不同会导致技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固定的形式或者联动表达,并且能够将演唱者所理解的作品内涵通过声乐技巧表现给观众,极大的提高了声乐艺术的风格化发展。另同时,声乐艺术经过了层次化发展,声乐艺术在声乐技巧的促进下不断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体验和表达形式,人们对于生活感受的传达能力也因此提升了。
三、声乐技巧增强情感的表达
优秀的声乐作品普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对音乐作品和表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演唱者在表演声乐艺术时,应该将音乐作品自身包含的情感融入到表演中并让观众理解,这样才能做到让观众对作品印象深刻,但是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情感表达的准确性,因为作品不同,蕴含的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声乐技巧来表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声乐作品,让观众印象深刻的部分往往是声乐技巧和作品情感良好融合在一起的部分。技巧和情感的恰当结合,实际上就是将作品的骨架和灵魂融合在一起,让作品变得有血有肉。
如果声乐作品没有准确的表达情感,观众体会不到作品内涵和思想情感的精髓部分。对于不同的音乐流派,他们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和追随者,除了观众普遍认为高质量的优秀作品之外,吸引他们更多的是不同派别鲜明的艺术风格。要区分这些艺术风格,就是要区分艺术形成的核心,实际上不同的艺术风格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表现声乐艺术的情感,为声乐艺术情感表达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风格特色就是用不同的声音技巧来营造表达不同情感所需要的氛围,因此区别音乐艺术流派风格时,可以通过区分音乐的情感实现。例如摇滚乐和通俗乐,摇滚乐是令人亢奋的,而风俗乐则是朗朗上口的,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摇滚乐的本意,也就是表达自我的祈愿。
(一)使艺术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声乐技巧借助技巧与人声的有效结合,使声乐艺术的内涵与意义变得更加的深刻,促进声乐艺术模式朝着开阔、积极的方向发展,声乐作品的价值与魅力在得到充分展示的情况下,声乐艺术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歌唱者凭借自身声乐技巧来对多元的生命感悟进行表现,如绝望、忧郁、深情、快乐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对中国人民坚毅精神的良好的体现,通过声乐技巧的融入,塑造了大气磅礴的音乐效果。又如在舒伯特的作品《小夜曲》演绎中,演唱者在技巧上采用非常抒情细腻的唱法来赋予作品圣洁、浪漫、超脱的感觉。正是基于在声乐技巧上的多样化表现,才巧妙融合了艺术精神与艺术情感,使的声乐艺术作品在创作上不断突破。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在其传统声乐艺术体系中,因民族、地域上面的差异性,使得其在审美的标准上也更加的丰富,在声乐技巧方面,如咬字、语言、共鸣等美学标准上存在着一定差别,也正是基于此,我国的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才更加的多元,进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总体来讲,声乐技巧使得声乐艺术内涵得到有效充分的深化。
(二)为艺术风格的塑造提供了条件
音乐艺术的灵魂是情感,风格也各具差异,而情感与风格的彰显均依赖于声乐技巧的辅助与支撑。风俗、环境、语言、审美水平等因素会作用于声乐风格,影响其变化,具体到咬字、发声、语调、呼吸、共鸣等方面,加之调整技巧,便会表现出差异化的风格,这也为声乐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因地域的不同,我国南北方在音乐风格上也存在着差异,南方人在声调上变化不大,而对音调的变化则格外注重。而北方人则有着较大的说话起伏,相对高昂的音调。对于声乐艺术来讲,乐曲为其提供了一个框架,而色彩的添加则需要通过演唱技巧来完成,在表演实践中,演唱者以具体的情况与需求为依据,通过对声乐技巧的巧妙利用,来对歌曲风格进行表现。如观众在听《信天游》、《洪湖水浪打浪》两首歌曲时,就能从唱法技巧着手,来对感受两者的差异曲风。
(三)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有力
声乐艺术是由有多个方面组成的,其中情感与技巧就是重要的元素,着眼于传统,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也是两者彼此协调的过程,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也一直为业内人士所热衷。从根本上来说,情感与技巧是相辅相成,而非对立的,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将使整个作品的表达变得不完整。在表演实践中,缺乏技巧支撑的情感,在技术方面是存在着缺憾的,在传达情感时缺少力度,显得无力与空洞。反之,歌唱者未投入情感,单纯凭借自身熟练技巧,并不会给听众以美的传递,在释放情感时,声乐技巧的应用使其得到更为有力的传达。《告别的时刻》就是凸显此方面作用的典型作品,在整个音乐作品的演绎中,对于声音力量、张弛度的把握格外精细,并以旋律为依据,采取渐强渐弱的形式对歌曲的整体层次感进行表现,对爱情的生动认知就得到了清晰的传达。加之,演唱者利用明亮饱满的高音,在处作自由延长的技巧处理,从而让歌曲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是声乐艺术取得多元发展的有力助推
对于歌唱者来讲,借鉴其他民族或者更多的声乐技巧,并将其渗透于自身演唱当中去,就会使整个艺术在表达上呈现出多元的状态。整体来讲,多元化是对原有音乐文化、特色的保持,并基于此,注重新鲜血液的持续融入,从而形成声乐艺术不断发展的有力助推。在国际上,论美声唱法,以意大利最具代表,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沉淀与积累后,其歌唱技巧体系已经十分的完善。当然,其他国家的音乐家也在本国音乐技巧的发展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努力,这种趋势下,对于世界声乐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我国也通过积极的吸纳、转化中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新民族音乐唱法”,使我们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独具特色。
二、结语
关键词:声乐技巧;声乐艺术;地位;技巧
音乐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也是人们最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艺术形式,每个人都会唱歌,虽然演唱技巧和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演唱歌曲本身就是对音乐艺术进行诠释的一种方式。很多人都理解不到音乐的美,对音乐无动于衷,音乐不仅是听觉上的艺术,更是文化艺术,是具有历史内涵的艺术。例如我国的民族声乐融合了我国传统民歌、曲艺、戏曲等艺术形式中的精华,并且将演唱方式融入到民族文化中,在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艺术内涵进行充分体现,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为了提高演唱水平,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各种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并且结合演唱艺术的技巧,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内涵等进行领悟。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技巧固然重要,但是精神和美学感受也不容忽视,在演唱过程中为了要积极加强对各种演唱技巧地学习,需要融入情感,将情感当作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张力的载体,在演唱过程中爆发出情感,使得演唱者可以实现真情流露。
一、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声乐技巧的地位。声乐技巧是声乐表演的根本,没有技巧是无法提及声乐艺术表达的,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巧,才能对声乐艺术进行诠释。例如一个人要学会发音,学会旋律,才能完整地演唱一首歌曲。在声乐艺术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很注重声乐技巧教学,在每一堂课中,不仅会讲解一些新的声乐技巧,还会对原来学过的声乐技巧进行巩固和复习,提高学生对声乐技巧的掌握能力。因为声乐技巧是声乐艺术的基础,也是前提,学习声乐技巧是学生接触声乐艺术的必经之路。在声乐艺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技巧的学习和锻炼,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引起重视,对声乐艺术和声乐技巧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领悟到声乐艺术的魅力。(二)声乐技巧的作用。1.塑造音乐艺术形象。声乐技巧是表达声乐艺术的重要工具,例如音色的表达就是声乐技巧运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首乐器都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而音色就是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通过音色的区别以及音色的特点,可以给人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塑造乐曲的艺术形象。2.表达细腻感情。情感是声乐演唱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充满了情感的演唱过程,可以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歌曲的演唱是一个表达情感的有效方式,在演唱的时候很多演唱者都表现出缺乏情感的现象,从而使得演唱过程变得十分干瘪无力,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只注重技巧训练,认为只要掌握了不同的技巧,就可以完成歌曲的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忽视了情感。另外,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通过对声乐技巧的应用,在演唱过程中融入情感,可以带动听众的情绪,从而使得音乐艺术内涵得到体现,真正体现出音乐的价值。3.提高声乐表演质量。声乐技巧的运用是提高声乐表演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达到预期的演唱效果。在声乐艺术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声乐技巧进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声乐表演,使得作品更有灵性,让声乐作品变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品,而不是一首简单的歌曲。例如《黄河大合唱》这首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过程中就要注重对那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传递,表达出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合理地运用声音技巧,用一种雄浑的声音进行表达,可以有效地提高艺术表达效果。
二、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方法
一个学生能不能很好地应用声乐技巧,对其声乐演唱水平有很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明白融入了声乐技巧和没有应用声乐技巧的区别,从而更好地挖掘声乐演唱的魅力。声乐技巧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对作品进行了解。了解作品是进行演唱的第一步,只有很好地掌握了作品的内涵、风格等各种要素,才能提高演唱水平。例如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风格,掌握乐曲的风格就是完美地完成演唱过程的前提,而且在充分了解乐曲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对作品的领悟能力,在演唱的时候融入情感,感染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效果。学生在学习声乐演唱技巧的时候应该要熟练理解各种风格作品的演唱特点,掌握不同的演唱要点,并且要注重加强对各种演唱方法的融合,比如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之间,就具有一些共性,美声演唱和流行唱法在声乐中的融合能够充分利用各自演唱技法的特点,更能够凸显声乐作品的主题,利于人物情感的表达。在一首音乐作品中,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对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进行转换,通过演唱风格的变化突出音乐的情感和音乐中的人物特点。在日常练习过程中应当增加一些流行曲目,丰富各类形式的声音专题训练,通过有步骤的、系统的训练,能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掌握各种发声技巧,为音乐作品的演绎打好坚实的基本功。为了更好、更充分地了解音乐作品,在音乐演唱过程中,可以首先对作品的背景进行调查和分析,例如对作曲作词者进行了解,对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创作年代等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演唱水平。(二)融入情感。情感是声乐演唱的重要因素,有情感的音乐才更能感染人,干瘪的音乐是没有营养的,是没有魅力的,只会让人在倾听的时候感到厌恶。声乐艺术是一种依靠人的认知水平和感知能力的艺术,演唱者应该要对这首乐曲所需要的声音风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能够加强对音乐作品节奏的把握,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也能不断提高演唱水平。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对情感的想象来融入情感,想象情感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将自己带入到歌曲中,每一首歌曲都有一个主旨,有的是表达思念的,有的是表达赞美之情的,有的是表达快乐的,将自己代入到故事情节中,则可以帮助演唱者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更好地体会歌曲中的情境。例如在演唱一些与情感有关的歌曲时就可以想象自己的情感经历,在演唱与母爱有关的歌曲时,也可以想象自己的母亲在生活中如何关爱自己、引导自己,从而更好地表达情感。(三)控制好力度与声音。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的水平与演唱者的技巧能力有很大关系,试想一个人对声乐演唱完全不熟悉,其演唱的水平自然低下。演唱的力度也是影响演唱水平的重要因素,一个演唱者能否对演唱的力度进行控制,直接影响声乐演唱水平。力度的控制是声乐演唱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是贯穿于整个演唱过程的,力度的控制即表现为声音强弱的变化,在强弱切换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改变,从而通过声音的变化体现出丰富的情感。在演唱的过程中学会控制情感,并不是一味的僵硬死板的去表达情感,在需要加强情感的时候不是通过提高音量来完成的,而声音弱小也不意味着情感微弱。另外,在演唱过程中要控制好自己的声音,声乐演唱中的旋律、节奏等都是通过演唱者对自己的声音、情感等进行控制之后表现出来的,例如对音量大小进行变化,对声音的粗细程度进行控制,从而提高声音的表现力,使得声音中充满情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是一种很普通但也很高雅的艺术,在声乐艺术的表达过程中,通常都采用演唱的方式,运用声乐演唱技巧,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文化内涵。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要加强对声乐技巧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作者:汪梅娟 单位: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白雪.浅谈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J].艺术教育,2011,12.
[2]李雪.论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J].戏剧之家,2014,17.
[3]王永江.声乐艺术中表演技巧的培养[J].大舞台,2013,05.
关键词:声音;情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一、关于“声”和“情”的基本概念
1.“声”——声乐艺术的本原
自古以来,人们把优美的声音作为歌唱的基础条件,声乐表演的主体是人,声音来自于人体的嗓音,那只有嗓音条件,能形成优美的声音吗?早在《乐记》中就有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声”是指一切声音,包括各种噪音。“声”和“乐”的结合,使“声”更有秩序,变成优美的旋律。“声”从本原讲,主要指人的嗓音。那声乐的学习首先需要建造一种“乐器“,这种乐器的建造,除了具备健康的嗓音外,还需要很好的呼吸、共鸣和语言。呼吸是人体发声的主要动力,声带是发声振动的音源,共鸣是人体通过打开喉头等方式使声音得到共振,语言是歌唱的载体。四者缺一不可,只有很好地使四者统一协调,才能发出优美的声音。因此,声乐中的“声”是指掌握一定发声技巧的人声,即科学的发声。
2.“情”——声乐艺术的灵魂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人们常说:“情到深处意更浓。”每一首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都需要演唱者将它演绎出来。为了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歌唱者应注重挖掘歌曲的内涵:首先,对歌词的深入研究。一般来说,歌曲的创作是先作词,后作曲。演唱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过程,这就需要演唱者不仅要再现那些曲谱上原有的元素,更要深入挖掘那些无法记录的深层精髓。另外,我们对歌词的理解应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准确诠释它的涵义。因此,在声乐艺术情感的表达,时刻离不开对歌词思想内容的挖掘。其次,对音乐的具体分析。歌曲的旋律本身蕴育着丰富的情感,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不同的情绪:进行曲当以激昂、节奏鲜明的方式演唱;抒情歌曲当以深情、连贯的歌声表现。歌曲中情绪的变化也需要声音的变化。曲谱中不同的节奏、调性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艺术流派、不同的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自然流露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所以,对音乐的分析是准确表达歌曲情感的前提条件。
二、“声”与“情”的辩证关系
2013年青歌赛中曾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演唱中发声技巧和情感处理谁更重要?”当时在场的专家给出了不同答案。对于这类问题笔者作以下三点分析:
1.“声”是“情”表达的基础
声音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的先决条件,而“情”的表达是以声音为载体。歌唱如果有情无声,用什么方式传递给听众呢?从这点来说,声音技巧的训练非常重要,人声作为一种乐器,需要长时间学习建造这种乐器。人们常说的“以情带声”,是指感情可以带动发声,而绝非代替声音。我们不能把“以情带声”理解为凡在发声训练中遇到的技术性困难,都可以由感情的带动而解决。其实,“情”之所以能够带动“声”,是因为歌唱者已经具备发声的技术条件,有时未能唱好可能是因为没有放松,而充沛的情感有助于使人放松。我们不能期望一个连g2都唱不好的歌手,由于感情的带动把c3唱好。所以,系统学习发声是必要的,有了优美的声音,才能表现丰富的情感。
2.“情”是“声”表现的目的
无数的事实证明,听众并不单纯需要那种“完美”的噪音,而是需要“有人情味”的声音。“我们应该把“以情带声”中这个“情”理解为情感表达的要求和声乐审美意识对声音质量的指令性要求。”这里的“情”不是单纯指歌曲内容,而是广义上对“美”的表现要求,也就是说,歌唱技巧必须服务于作品内涵。例如,《黄河怨》中戏剧性的内容需要用不同声音来体现。在描写悲切心情时需要凄凉的声音演唱;在表达对日本侵略者痛恨时应用悲愤的声音演唱;在表现看见儿女死在侵略者屠刀下悲痛欲绝的心情时需用一种抽泣、哽咽的声音演唱。另外,教学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在上声乐课时,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发声练习,如果融入感情,声音就会更流动、自如。遇到一些学生唱到歌曲处的高音上不去或低半个音,老师应调动学生用饱满的激情演唱,这样就很容易唱到位。
3.“情”和“声”的辩证统一
声乐艺术离不开声音,离不开音乐,更离不开其特有的情感内涵,发于声,及于情。“情”源于歌曲内容。“情”是目的,起主导作用,也是声乐美感的核心。而“声”是传情的手段,服务于“情”。声乐演唱中,只有当“情”与“声”有机融合并充分洋溢于歌曲演唱时,唱歌才可能成为声乐演唱艺术。“声情并茂”体现了“尽善尽美”的儒家音乐审美观。“在中国美学史上,孔子首先区分了内容美与形式美,并提出两者的统一。”“声茂”对应是艺术形式,标准“尽美”;情茂”对应内容,标准“尽善”。“声茂”是一种表层的感官美,“情茂”是一种深层的内涵美。“声”的首要任务是悦耳,只有使人从“声”的美感中获得满足,才能进入到深层的意境中去体验感情美以及思想美、精神美等。因此,“声情并茂”体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总之,只有声音没有真实情感的表现是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反之,即使有很深刻的内容和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声音作为依托,也根本算不上是声乐。因此,只有做到“声情并茂”,才能共建成完美的声乐表演艺术。
参考文献:
[1]王耀珠.中国古代乐论选辑[C].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内部教材,1992.
关键词:声乐艺术;声乐文化;文化内涵;声乐鉴赏;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19-01
一、中西声乐历史文化
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部分,是从人类的原始时期就开始出现的。
远古时期,中西声乐艺术在各自图腾意识和文化氛围中就已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表现形态。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汉族音乐与外来音乐大融合的时代。对外来音乐艺术的兼容并蓄,促使汉唐时代声乐艺术的空前繁荣。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流派纷呈、长期并存。
西方声乐艺术形式相对单一,但长期在歌坛独领。从古希腊史诗、到中世纪圣咏与合唱艺术,再到歌剧,西方声乐形式经历了一个从独唱发展到合唱,再发展到比较高级的独唱的过程。
二、中西声乐审美比较
由于中西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在声乐审美上有着迥然不同的见解。崇尚中和之美的中国人在审美心理中多习惯于平和、渐进、渐变的心理趋向,不喜欢新异、突变的普遍心态,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音乐结构思维注重在矛盾冲突的对比前提下求统一的特征。中西文化在传统声乐艺术领域的另一突出反映,具体表现为中国以字韵纯正为重、西方则以声音优美为重。
中国传统声乐理论涉及歌唱的呼吸与共鸣、行腔与润色等声乐技巧的方方面面。而字韵纯正正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审美标准的核心。歌唱发音的角度看,它是由汉语的特征决定的。千百年来诗歌同源、文人说乐,追求“声律兼美”,反复强化了字韵在传统声乐艺术审美
西方传统声乐理论系统论及歌唱的呼吸与共鸣、声音的流畅与灵活等声乐艺术表现的诸多方面,而 “声音优美”确是西方声乐艺术审美的首要标准。
三、中西声乐文化内涵
声乐来自于社会生活,也是最早的音乐表现形式。它之所以自形成之初一直流播展衍至今,与其自身具备的社会功能是分不开的。其具有的社会功能有如下几种:信号功能;信息功能;仪式功能;宗教、道德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这几种功能包涵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之间也有所区别。
华夏先民以农耕为主,思维意识没有明确的主客体之分,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模糊性、直观性的特征。西方文明发端于狩猎、游牧的生活方式。在思维判断的方式上,理性推理超过感性经验。现代观念上的西方音乐,主要是指脱胎于基督教文明的艺术音乐。西方艺术声乐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满足宗教仪式和宣传基督教义的需要。由于教会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教会成了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创作、演唱的中心,从而使西方的声乐较早地具备了鲜明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特征,也由此保证了西方声乐作品的规范性、严谨性和艺术性。
中西方音乐文化内涵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声乐作品上。中国声乐作品音乐和语言的关系紧密。中国语言的声调较为丰富,音调依附于语调。西方的语言是多音节的拼音文字,声调变化相对简单,而音节节奏和重音变化丰富。中国旋律多围绕音韵(平仄)进行,节奏的装饰性较强,总体呈现出非均分性、非定量性和随意性的特点。西方语言较少声调的变化,歌词多讲究节奏韵律的抑扬。相对于语调而言,语义对语言节奏的依附性更大。我国汉族的音调主要采用没有半音进行的五声音阶,因此歌曲缺少功能性的倾向进行。在西方音乐中,无论是教会调式还是大小调体系,每个音的稳定性不同,其他各音都具有对主音的倾向性。这种不稳定性不仅造成音和音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加强了歌曲旋律进行的动力感。
四、结语
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为中西传统声乐艺术注入了各异的思想文化内涵。声乐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审美和文化内涵其实是统一在一起的。待人类传统文化与中西声乐艺术,肤浅的民族主义情绪无疑引发无谓的民族优劣论争,狭隘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必然导致有害的民族传统批判。土洋之争、门户之见或许不只是政治历史的原因,囿于以乐论歌、以技说艺难免将民族声乐艺术引入狭路。否定传统文化便割断了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本血脉,排斥外来文化则助长了民族声乐艺术退化基因的滋生。完整地继承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精粹,广泛地吸收外来一切优秀声乐文化,以中国传统声乐美学思想为宗,以西方近代声乐技术理论为径,或许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明智选择。
一、声乐艺术的育人功能
(一)辅助德育教育
声乐艺术是一种声音艺术,其通过富有韵律、节奏的声音转变成具有欣赏性的声乐艺术,通过人们的听觉器官来达到审美影响效果。将声乐艺术引入到德育教育中,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德育对人们精神与心灵的作用,具有一定审美性的声乐艺术德育教育更能够引导人们进入德育教育的氛围中,从而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伦理道德、思想品格等方面的德育教育。同时,声乐艺术具有协调人类意志、行为的作用,因而声乐艺术中的审美情感会影响德育教育中思想情感的表达与交流,能够令人们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而构建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与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声乐艺术辅助德育教育的功能越来越得到教育领域的认可。
(二)提高人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
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声乐艺术艺术的抽象性显而易见,而正是由于声乐艺术具有极大的抽象性,这对开发人们的大脑潜能十分有利。因此,通过有效的声乐艺术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与提高人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各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而对青少年进行不同形式的声乐艺术教育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在进行声乐艺术教育的时候,教育者可以采用欣赏声乐艺术教学方法来培养受教育者,这一欣赏声乐艺术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
(三)培养人的交际能力
据调查发现,声乐艺术能够很好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有效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这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声乐艺术教育中,声乐艺术是一个很好的交流与沟通载体,声乐艺术教育过程也需要受教育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分享与交流,这样的声乐艺术教育才能够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声乐艺术教育为受教育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受教育者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更能够触发他们共同分享与交流,每一次的合唱练习,每一次的欣赏分析,这些都能够潜移默化的令受教育者学会与人相处,树立他们彼此合作的思想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二、声乐艺术的审美功能
(一)引导人的审美方向
自然万物的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却需要人们具备一双敏锐的眼睛来发现美、感受美,需要通过某一途径来引导人往正确的审美方向发展。而声乐艺术就是一条最佳的途径,我国的基础教育中也将声乐艺术课纳入到必修课程中,这足以证明声乐艺术在引导审美方向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通过声乐艺术欣赏能够将人们带入到艺术的殿堂中,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来自声乐艺术的审美熏陶。声乐艺术就像一个导师,在它的引导下人们能够无形之中走向正确的审美方向,帮助不懂艺术之人感受到声乐艺术艺术的魅力所在,从而让他们喜欢上声乐艺术,喜欢上艺术,在参与各种声乐艺术审美活动中逐步形成健康的艺术审美观。正确的审美方向、健康的艺术审美观,这些对一个人的正常发展十分有必要。
(二)触发人的审美体验
人们要想获得声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其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声乐艺术审美活动中,通过参与声乐艺术审美活动而触发自我的审美体验,获得声乐艺术艺术的审美感知,在一定程度上积累对声乐艺术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所谓的审美体验,包括审美判断、审美鉴赏、审美思维等,这些审美体验的积累能够促进人们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令人们的艺术审美达到一定水平。一部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其包含了丰富且细腻的思想与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而人们在欣赏这些声乐艺术作品的时候就极易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进而触发人们产生审美体验。与此同时,声乐艺术审美体验的积累与丰富还能进一步开阔人们的审美视野,激发人们对其他领域的审美探寻动力,以此来推动人们不断进步。
(三)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声乐艺术除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方向,触发人们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之外,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作为一种形象思维艺术,声乐艺术能够诱发人们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来理解美、评价美并创造美,于是乎人们在欣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并非只对声乐艺术艺术发挥作用,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人能够在任何艺术领域中崭露头角,发现、理解与感受各种艺术的审美情趣及审美魅力,且自己的审美品味也会更上一个档次。如此,声乐艺术的审美功能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甚至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审美创造能力,人不能缺乏审美创造能力,只有拥有审美能力与审美创作能力的人才能更好的创建美好生活。
三、声乐艺术的实用功能
(一)治疗与保健
声乐艺术由不同的声音材料组成,不同节奏与韵律的声乐艺术能够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与生理变化。如节奏感强、韵律快的声乐艺术能够引起人的兴奋、刺激心理,并在生理上引起人的脉搏跳动加快、运动神经产生冲动。与之相反,节奏感较弱、韵律较慢的声乐艺术则能够起到安抚、抑制人类心理的作用,从而在生理上让人们趋于正常。正是由于声乐艺术对人们心理与生理具有如此的引发效果,于是乎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声乐艺术来达到治疗与保健的功效,尤其是在精神疾病领域声乐艺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实用功能,如对精神病患者、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医学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声乐艺术来辅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声乐艺术具有舒缓身心的作用,因而声乐艺术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在保健方面。
(二)构建新的艺术形式
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声乐艺术开始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构建出新的艺术形式,以达到艺术表现的互补性,进而创造新的艺术审美体验。如声乐艺术与舞蹈的结合,舞蹈在声乐艺术的渲染下使得舞蹈肢体动作更加具有表现力,丰富了舞蹈的肢体语言,而声乐艺术有了舞蹈的动态表现变得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更能够将人们带入到预期的艺术意境中。又如声乐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影视艺术在声乐艺术的映衬下更具有看点,更能吸引观众的兴趣,而声乐艺术在影视艺术的表现中更有氛围,更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并打动观众。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的结合构建了新的艺术形式,而这也是一种丰富声乐艺术表现的有效途径,新的艺术形式不仅满足了广大人们对艺术审美的追求,而且还推动着声乐艺术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
(三)声乐艺术的商业性作用
现如今,声乐艺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实用功能,其不再仅局限在听觉享受上,而且在商业运用上发挥着显著功效。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声乐艺术早已不再受时间、地域的局限,其传播范围几乎覆盖了世界各地,这也便于声乐艺术商业性功能的挖掘,首先就是声乐艺术带动了唱片业、网络业的快速发展,其次与声乐艺术相关的产业链也迅速崛起,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商业化。此外,声乐艺术的商业性功能还表现在宣传方面,声乐艺术能够快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而许多地区都会举行不同规模的声乐艺术宣传活动来达到相应的商业目的。当然,声乐艺术在广告宣传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声乐艺术的渲染力能够增强广告宣传的表现力,从而提高广告宣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