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概念性规划内容

概念性规划内容

时间:2023-05-26 17:33: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概念性规划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概念性规划内容

第1篇

关键词:精细化;城市设计;道镇

Abstract: the dongguan double transition period, an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ity of fin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he way the system of the urban design of beijiao exploration research, so as to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services company.

Keywords: fine; Urban design; Way of beijiao tow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东莞市进入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战略时期,对城乡规划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城市发展越来越注重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关系,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转为内部挖潜,注重城市内涵发展、功能区完善和品质提升。现有的法定规划体系不能满足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要求,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适应精细化建设与管理的城市规划体系。近年来中心区城市设计、三旧改造、成熟社区、地块包装等规划设计的逐步推行体现了规划思路的转变。然而,如何搭建和完善精细化规划体系,如何协调与法定的规划体系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研究的。

1国家法定规划体系与特点

国家法定城乡规划体系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解决城市(镇)与周边城市(镇)的区域协调,确定城市(镇)的性质、定位、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和道路交通框架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片区的功能定位,细化各项用地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市政管网,着重确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以便实施土地开发强度管理;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控规确定的地块指标为依据,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地和其他公共设施作出具体布置,为各项建筑、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在法定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主要以控规作为具体项目审批管理依据。但是控规指标体系具有普遍性与一般性,没有就地块与城市之间在空间、建筑形态、环境和人文活动等方面提出控制和引导,政府难以把握、统筹城市空间品质的建设,公众难以理解城市未来的发展形态,造成下一层次详细设计方案审批依据不足,难以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

2构建适应精细化建设与管理的规划体系

2.1东莞市现有的规划体系衍生

东莞现有的规划体系是由国家法定城乡规划体系衍生而来,衍生的规划类型包括“三旧”改造规划和“地块包装”。“三旧”改造规划是结合省、市“三旧”改造政策衍生而来的,包括“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分别对应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为依据,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的需求,在镇街范围内对“三旧”改造进行统一部署和整体安排。“三旧”改造单元规划是以“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为依据,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制定近期改造片区的详细规划,提出具体的改造要求和实施安排,达到城市设计的深度。“地块包装”是为适应精细化城市管理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地块包装”也叫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咨询,是在控规之后、土地出让前,由规划局组织,土地出让方委托规划设计单位根据拟出让地块的现状环境特征、上位规划要求,通过意向性方案比较验证,综合提炼形成地块的规划控制要素,经规划局审议通过后,作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批准书》或《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的重要参考依据。规划控制要素包括用地性质、功能、强度、空间、形态、环境、交通、市政等方面。

2.2东莞市现有的规划体系补充建议

在衍生的规划类型中,“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和“地块包装”都强调了城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其控制要素在地块控制指标基础上增加对城市空间、建筑与环境的控制与引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控规的不足,体现了精细化管理要求。然而,无论是地块包装还是三旧改造单元规划主要是针对局部街坊或地块展开的,在缺乏片区城市设计指导的情况下,其城市空间研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周边为非建成区时。因此,有必要在现有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和完善精细化的城市规划框架,为精细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服务。主要是对应国家法定规划体系,在宏观层面编制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在中观层面编制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在微观层面编制地块包装或三旧改造单元规划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对应总体规划,从总体上提出城市空间形象的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格局和人文环境景观的总体框架,并提出城市设计重点地段。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可与总体规划编制同时展开,其研究成果以专题形式纳入总体规划,使其成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而发挥其作用。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依据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针对特定地区,进一步策划城市功能,深化完善片区的空间景观、形态结构,组织公共空间系统等,其土地功能、地块的强度和高度要求、环境景观要素和公共空间系统等经过提炼后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而达到管理控制目标。地块包装、三旧改造单元等依据控规和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对城市局部街坊或地块的空间组合、建筑群体、环境小品、人文活动场所和交通市政设施等进行详细设计与安排,提炼出控制要素,形成控制管理图则,作为核发用地批准书的依据,从而实现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目标。

图3 东莞规划体系补充建议框图

3城市设计体系在道镇的实践

随着东莞主城区的进一步辐射扩散及东莞大道延长线、西部干道建设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道镇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道镇适时提出城市发展要以城市规划为纲,通过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城市管理、强化建设力度,提升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品牌,最终实现建设现代和谐水乡新城的目标。由此,道提出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城市设计体系,在二维城市规划管理基础上引入三维城市规划管理。

2010年,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道镇初步实践与精细化规划管理相对接的城市设计体系研究,包括道镇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道镇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结合项目建设需求的地块包装和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并与道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有效对接。

3.1道镇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从与总体规划对接出发,确立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和重点,如下图:

图4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总规的关系图

规划通过现状城市核心风貌资源分析,确立了“岭南古镇,河岛绿城”的总体定位,提出“一结构五系统”的总体城市设计体系(即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景观系统、城市开敞空间系统、城市立体空间系统、城市体验系统和城市色彩系统),通过“一结构五系统”具体设计要素的控制与引导实现总体设计构想。

道镇总体城市设计是在总体规划完成初步成果后开展的,在充分解读总规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特色、城市空间美学、人文活动和观赏体现的角度补充完善了总体规划的定位,优化了用地功能、空间结构、景观系统、公共空间及绿地系统等,其研究成果反馈到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深化编制中予以落实。

3.2道镇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根据道资源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建设重点,提出5个重点控制地段,并对其开展了概念性城市设计。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在总体城市设计“一结构五系统”的指引下,细化重点地段的功能、空间和特色策划,对土地使用、绿地开敞空间、用地强度分区、建筑高度分区、建筑风貌与特色、建筑界面和重要节点等进行了普适性的控制和引导,为控规编制或调整、地块包装或三旧改造提供依据和指导。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如下图:

图5 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关系框图

3.3地块包装

第2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技术管理

城市公园的建设涉及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微观的工程建造的持续1过程。在市域层面,城市公园的分布、选址、类型、环境容量、服务半径等指标,关乎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绿地系统的生态结构;在独立的公园层面,公园内容的确定、功能区(景区)划分、园林空间组织、地形地貌处理、建筑小品布局、游览路线策划等,则对规划设计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的要求。城市公园建设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对大量复杂的规划设计文件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其中明确规划设计的阶段划分并对技术文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实现科学规划设计的基本前提。

1基本概念

1.1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阶段划分

是指根据项目对象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等条件确定的规划设计文件的内容与深度。一般情况下公园的规划设计可分为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工程方案设计、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4个基本阶段,对于技术复杂且规模大于50hm2的大型公园,可前设概念性规划阶段。

1.2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技术管理

是指公园的建设单位、规划设计单位、政府管理部门以及技术专家,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在公园规划设计的编制、审核、评审、审批时,依据法规赋子的权利与义务,对各阶段的规划设计文件实施技术审查。

2规划设计阶段划分的依据

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既面向城市规划管理,又兼顾工程施工管理,其内容与深度既有别于城市规划行业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序列,以及建筑设计行业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序列,又与以上各个技术阶段有着外延上的联系。基于现行的政策法规和相关专业规范并结合公园建设管理经验,我们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阶段划分问题。

2.1法律依据

2008年施行了新的《城乡规划法》,在推行城乡管理的理念上,新法强化了城市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建设宏观调控的能力。在城乡管理新格局中,城市公园总体性规划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只有以法定的形式确定公园的分布、选址、类型、环境容量、服务半径等建设指标,才能有力地支持市域公园体系的整休功能,达到城市规划控制的目标,实现城市公园这类公共产品的合理分配。因此单个公园的总体规划,对上落实市域层面的规划控制,对下制定指导详细规划的技术指标,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性阶段。

2.2技术基础

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一部分,是实施整个城市规划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分布的合理与公平;作为绿地,其生态斑块能量的有效整合;作为公用设施,其服务半径的覆盖以及与周边路政设施的衔接,都要求公园的规划必须基于整个城市的视野进行综台统筹。单个公园的总体规划将规划原则落实到具休的空间范围上,其对公园建设发展的控制性作用有别于其他规划设计阶段最突出的特点,因此针对这个规划层面宜设置城市公园总体规划阶段。

为使公园达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生物多样、生态安全、景观优美的综合目标,其规划一般应系统地对功能分区、地形水系、景观生态、交通组织、植物种植、应急避难等内容给以规定,这就需要用详细规划来组织协调以上的各专项规划。因此针对这个规划层面宜设置城市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

公园的园林建筑、小品设施、道路铺装等作为构成公园景观的物理实体,在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对公园的整体风貌产生持续的影响。无论具体的公园建设项目侧重于提供游览观赏、休憩康体、文化娱乐或科学普及等各种活动,公园都应该是一个展现美、引发美的地方,故园内重要的游憩设施、服务设施、公用设施和管理设施等都宜进行专项的工程设计,即相应设置城市公园专项工程方案设计阶段。

公园的规划设计最终将用于指导建设施工,即通过施工将规划设计内容落实到每一处具体的空间场所。同时由于城市公园提供公共服务的属性,在园内开展的各类活动均产生相当规模的人群聚集,公园常规设施的安全性设计必须满足相应专业的强制性标准。因此针对这个设计层面宜设置城市公园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

3规划设计的技术管理

3.1概念性规划

3.1.1文件内容

一般指对公园的类型、功能、内容、布局、造价、收益以及运营理念等进行的策略研究与指引;其技术文件通常由说明书和分析图组成。

3.1.2管理措施

由公园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规划评审资质的机构,组织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以评审的形式对概念性规划的技术文件进行审查;评审通过的成果文件送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公园的概念性规划,应通过咨询、听证等形式,使公众参与其中。

3.2总体规划

3.2.1文件内容

根据概念性规划对公园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规划依据和原则,制定公园在市域层面所必须确定的技术指标,并落实到相应的规划图纸上。公园总体规划应对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与分析,规划内容与分析结果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不使分析流于形式。规划应确定公园的位置类型、用地面积、服务半径、环境容量和投资估算等技术经济指标;应解决园内设施与公园周边的市政、交通、水务、电力、电信等设施的管线合理衔接;对公园的总体布局、功能设置、竖向控制、交通组织给予规定;对景观风貌、建筑风格等给予指引。

3.2.2管理措施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包括绿地系统在内的城市总体布局、交通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各类专业工程实施综合规划管理。在市域层级,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有机组成,城市公园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包括市政公用设施的合理衔接,道路交通的便利可达,供水、排水、通讯、电气管网的顺利连接,都寄望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运用手中掌握的各类城市规划管理资讯,为实现公园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公园总体规划的技术管理应通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法规要求实施的规划审批实现。

3.3修建性详细规划

3.3.1文件内容

以公园总体规划成果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或规范公园各类建设工程设计的规划;其技术文件包括说明书和规划图纸。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建设条件的分析和公园平面布局,以及功能区(景区)、竖向地形、道路铺装、植物景观、园林建筑、给排水、电气、应急避难等专项规划与工程估算。

3.3.2管理措施

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在长期指导公园的规划、建造、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地收集、处理公众在使用公园时遇到的种种问题,积累大量丰富的一手资料,并通过在行业管理中的及时反馈,形成改善公园品质的便捷机制。因此根据行政管理责权一致的原则,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城市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审批,即以行政许可的形式对规划进行技术审查。

3.4专项工程方案设计

3.4.1文件内容

根据经审批的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指导园内各类建筑和设施的建设工程方案设计。设计对象一般为建筑、园林小品、园路、铺装、水体及大型主题雕塑等。

3.4.2管理措施

方案设计是一个展现创意的过程,对公园专项工程方案设计的审查更需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建筑、园林、植物、水电、经济等专家意见,因此可利用公园行业协会的专业平台,通过专家评审的形式对方案设计实施技术审查,此举也有助于促进代表众多公园管理单位利益的行业协会自身的发展和改革,有利于政府专业部门行业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3.5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

3.5.1文件内容

以公园专项工程方案设计成果为依据制订用以规范公园各类建筑和设施工程施工的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对象包括建筑、园林小品、园路、铺装、水体、竖向地形、绿化、给排水和大型主题雕塑等,设计深度应达到满足编制工程材料设备表和施工预算以及规范施工、安装行为的需要。

3.5.2管理措施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城市公园专项工程施工图设计可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风景园林施工图审查资质的机构,根据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技术审查。

4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 行为目标; 目标导向; 网络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武法提(1971―),男,山东郓城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研究。E-mail:。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环境越来越“热闹”,海量的资源、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用等吸引着学习者的注意力,但这些却无法为学习者提供“藤蔓”可攀,以致学习者时常在网络学习时“迷航”,这对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在目标性上的凸显与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以支持学习者达成学习目标为根本宗旨,为学习者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以及学习资源,以促使学习者能够合理自主导向学习。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 H. Schubert)将典型的目标取向归结为四种,分别是“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1]如今,众多研究者提倡教育目标应该多维化、立体化,各种不同取向的目标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适于学习者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框架。不同取向的目标体现了不同的学习观、知识观和教学观,适用于不同情境的教学。行为目标特别适于教授基础知识和技能,至今依然是教育教学中采用的主要目标形式,本研究对行为目标导向下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进行探讨。

一、行为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概述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式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是以具体行为的形式呈现的,便于准确评价,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是行为目标的典型特征。[2]

“行为目标”的确立始于课程开发科学化的早期倡导者博比特,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行为目标的理念,他认为,目标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等人借用生物学中分类学的概念,第一次在教育领域确立起“教育目标分类学”,从而将“行为目标”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者梅杰(R.F.Mager)、波法姆(W.J.Popham)等人领导发动了行为目标运动,从而把“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顶峰。[3]在行为目标的发展历程中,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他和后来的研究者对三个领域的目标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本文仅探讨认知领域的行为目标,L.W.安德森等人修订了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提出了二维分类表,见表1,本研究参考此框架来对行为目标导向下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进行分析。

依据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原理,“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是为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目标创设支持性条件的过程,以学习共同体参与其中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对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学习平台等具体要素进行统筹规划。” [4]对行为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如图1所示,作为主线的“学习活动”的“定向点”(活动目标)即为知识习得,由此,行为目标导向下学习活动的设计也与知识的类型紧密相关。不同类型知识的习得对应着不同的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学习活动序列的设计要遵循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的规律,本文主要探讨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知识的习得这三个子类目标导向下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学习共同体的设计源于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需求。

二、行为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是网络学习环境运行的主线,学习活动设计在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明确不同类型目标导向下可开展的学习活动,才可能进一步依据学习活动对网络学习环境各要素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计。

(一)行为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组织策略

学习活动的粒度是不均匀的,师生某一个具体的操作可以看作学习活动;师生为完成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这一系列操作的总和(过程)可以称之为学习活动。我们无法对学习活动的粒度给一个明确的界定,我们只能在相对的程度上来设定一系列的活动任务和操作。由此,学习活动设计是一个逐步分解且嵌套循环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由n个学习活动组成,每个学习活动又可以分解成n个学习活动。我们认为,学习活动的序列构成教与学的过程,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群体(包括学习伙伴和教师等)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操作总和” [5]。由此,学习活动的设计首先在于学习活动序列的组织。在行为目标导向下,可以采用讲授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支架―渐隐”策略、案例教学策略等来组织学习活动,对应的典型活动序列见表2。

(二)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

从活动的内化、外化角度来看,学习活动可以区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内部活动是指学习者的感知、记忆和思维活动,外部活动则表现为某种目的性的外显操作的总和。外部活动具有多种形式,包括阅读、朗诵、观察、写作、制作、讨论等。外部活动受动机支配是由一系列行动组成,行动是通过具体操作来完成的。[6]从可设计的角度讲,外部活动是可设计的,内部活动是不可设计的,但是可以通过外部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内部活动。学习活动设计虽然是外部活动的设计,但是其依据仍然是学习者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我们从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出发,参考皮连生在《教学设计(第2版)》中提出的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和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学事件,来设置学习活动的序列,并尝试将教师的操作和学生的操作相对应,得到如下的针对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的一般模型。

1. “事实性知识学习”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的一般模型

事实性知识是指学习者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7]事实性知识具有点滴性、基础性、抽象概括水平较低等特征。事实性知识学习时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可以划分六个阶段:①注意与预期,学习者在心理上形成要学习某方面事实性知识的期望;②激活原有知识,学习者回想起与所要学习的事实性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③选择性知觉,学习者从呈现的学习材料中有选择地注意要学习的事实性知识;④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已激活的原有知识与新的事实性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联系;⑤认知结构的改组与重建,在新知识的保持阶段,新旧知识还会继续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认知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⑥根据需要提取信息,新习得的事实性知识在要求提取的情况下由学习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8]据此,我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事实性知识学习”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的一般模型。

事实性知识学习目标导向下,可以按照如下序列来设计学习活动:(1)教师创设与所学事实性知识相关的情境,同时使学生进入到知识运用的情境中,最终引起学生注意,并在此基础上告知学生“教”的目标,为学生确立“学”的目标提供参考;(2)教师在情境中不断提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知识,学习者在这种情况下会不断头脑风暴、联想原有的知识;(3)教师呈现事实性知识,学习者通过听、说、读、写、做等方式来感知新知识;(4)教师引发、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上回忆、联想旧知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5)教师以多种形式重现知识,并提供多种重现知识运用的情境,学生在此过程中重复识别、运用事实性知识,从而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的改变;(6)教师安排学生间隔复习,学生必须重新提取并运用知识,从而起到强化的作用。

2. “概念性知识学习”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的一般模型

概念性知识是在一个更大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较为抽象概括的、有组织的知识类型。[9]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主要是要求学习者理解,学习者通过主动的建构过程,将新知识与其头脑中的相关的原有知识建立起联系。[10]概念性知识的抽象程度不同,其习得方法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一些特征或关系比较具体的概念性知识,可以通过观察例证而获得。例证包括正例和反例,它为抽象的概念性知识提供了具体指称的对象,从而将概念性知识形象化。学习者对多个例证有意识比较及对例证进行自我解释,以主动建构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特征或关系比较抽象,不能通过观察而习得的概念性知识,可以通过对概念性知识的言语界定(文本)的理解而习得。奥苏伯尔和梅耶等教育心理学家描绘了文本学习的主要内部心理活动:①注意过程,学习者有选择地注意文本材料中重要的相关方面;②新旧知识的联系;③新知识内部建立联系。[11]根据以上概念性知识学习的规律,我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概念性知识学习”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的一般模型。

概念性知识学习时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也分为六个阶段: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新知识内部联系,学习者对新的概念性知识进行例证的比较与自我解释,主动建构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根据需要提取信息。由此,概念性知识学习目标导向下,可以按照如下序列来设计学习活动:(1)教师创设与所学概念性知识相关的情境,引起学生注意,并在此基础上告知学生“教”的目标,为学生确立“学”的目标提供参考;(2)教师呈现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在概括性和包容性上一般要高于所学习的材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不断联想原有的知识;(3)教师呈现概念性知识,学习者通过听、说、读、写、做等方式来感知新知识;(4)教师引发、引导学生将新概念与其他概念(如上位概念、下位概念等)进行联系,学生在新旧概念联系的基础上理清概念之间的结构层次关系;(5)教师呈现正、反两方面的例证,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进行例证的比较与自我解释,主动建构对新的概念性知识的形象化理解;(6)教师安排学生间隔复习,学生必须重新提取并运用概念性知识,从而起到强化的作用。

3. “程序性知识学习”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的一般模型

安德森(Anderson,L.W.)等将程序性知识界定为“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以及使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准则”。[12]程序性知识强调的重点是如何做,因此,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要达到运用的水平,运用既包括学习者知道要运用的程序性知识是什么(即已知的程序性知识的习惯性运用),也包括学习者面临新情境时要选择具体的程序性知识加以运用的情况。[13]对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CT(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即思维的适应性控制理论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陈述性阶段,学习者习得有关步骤或程序的陈述性知识,并通过对其加以解释来解决问题、指导行为;二是知识的编辑阶段,在这一阶段,陈述性知识被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者逐渐摆脱了对陈述性知识提示的依赖,他们不需要再通过回看步骤的描述来采取操作;三是调整阶段,学习者通过泛化或辨别来对程序性知识作出调整,泛化使得程序性知识的应用范围更广,而辨别则使程序性知识的应用只限于合适的情境中,同时,通过练习,学习者对程序性知识执行的速度也得到提高。[14]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程序性知识学习”目标导向的学习活动设计的一般模型。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新知识内部联系;认知结构改造与重组;提取知识。相应地,“程序性知识学习”目标导向下,可以按照如下序列来设计学习活动。(1)教师创设与所学程序性知识相关的情境,同时使学生进入到知识运用的情境中,最终引起学生注意,并在此基础上告知学生“教”的目标,以为学生确立“学”的目标提供参考。(2)教师通过情境或先行组织者不断提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先决技能,学习者在这种情况下会不断头脑风暴、不断联想原有的知识。(3)教师呈现程序性知识,学习者通过听、说、读、写、做等方式来感知新知识。(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并引导学生运用新的程序性知识来指导行为;学生不断练习,以新的程序性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5)教师呈现各式各样有指导练习、无指导练习等;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认知结构得到改造,逐步摆脱对“操作步骤”的依赖,达到行为自动化的程度。(6)教师安排学生间隔复习,学生必须重新提取并运用知识,从而起到进一步强化的作用。

三、行为目标导向的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作为网络环境中学习内容的载体,是为学习者提供给养的重要的“有机养料”。 学习资源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必要支持条件之一,学习资源的设计也源于学习活动开展的需求。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处于准分离状态,学习活动的开展尤其是“教”的活动主要借助于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支持服务来完成,一些学习支持服务的开展也需要借助学习资源。

(一)行为目标导向下学习资源的设计框架

首先,我们对不同类型知识学习目标导向下“教”的活动进行了归纳,并由此推出行为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中学习资源应当起到的作用,见表3。

其次,我们对行为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支持服务开展对学习资源的需求也进行了梳理(见表4)。从学习流程来看,学习支持服务又可以分为学前支持、课程学习支持和课后支持。[15]学前支持主要包括学习计划咨询、课程信息咨询、学习方法咨询以及学前心理测量等方面,学习计划、课程信息均可以公告的形式在网络平台上;智能化的学习系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推荐学习方法建议、学前心理测量量表及其结果;教师还可以在论坛中以答疑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学前建议。课程学习支持主要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其学习情况,给予其学习指导,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智能学习系统具有智能记录学习者学习情况、为学习者智能推荐学习策略的功能;教师仍然可以通过在论坛中与学生讨论交流给以其学习指导。课后支持主要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活动后,教师为学习者提供的答疑辅导、作业指导、实践指导、学习检测等方面的支持。

根据以上分析,行为目标导向的学习资源设计框架见表5。学习资源内容主要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资源的形式包括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资源的作用包括创设情境、呈现材料、解释说明、引发联想、练习、评价、智能推荐、智能记录、反馈、帮助等。

(二)行为目标导向下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

从学习资源的来源和组织上来看,学习资源可以分为结构化资源和非结构化资源,结构化学习资源是由学科教师精心设计、按预定的结构组织起来的学习材料,通常具有确定的来源、良好的结构和稳定的内容,如课件、讲稿、教学视频、练习题、测试题、FAQ等;而非结构化学习资源并非指没有结构的资源,而是指那些来源不确定、结构模糊、内容动态变化、缺乏稳定性的资源,它是在Web2.0网络应用模式的驱动下,学习者既作为学习资源的使用者又作为学习资源的贡献者所生成的未经明确教学设计的资源,如博文、论坛帖子、Wiki资源、书签资源等。[16]对于结构化学习资源,它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我们根据学习资源的功能对资源的形式和资源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见表6。

对于非结构化学习资源,由于其不确定性,在设计阶段我们只能预测资源的呈现形式与使用方式,但是无法对资源的内容进行预先的设计。非结构化学习资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表达观点、观点协商、记录、帮助、反馈,对应资源的形式见表7。

四、行为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平台设计

不论为实现何种类型的目标而搭建的网络学习环境,其网络学习平台都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的功能:(1)支持学习资源的制作、编辑、、管理;(2)支持学习支持服务的开展;(3)支持学习活动的进行;(4)支持学习共同体的创建、管理。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以上功能主要依赖网络交互机制以及平台上集成的各种学习工具。网络学习平台设计时应当遵循如下基本原则:首先,支持学习者无障碍访问是其实现以上功能的前提;其次,支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资源、学生与学生的友好有效的交互;再次,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我们对当前网络学习环境中常用的学习工具进行了归纳并分为六大类:交流工具、评价工具、管理工具、导航工具、表达工具和记录工具,其中交流工具分为实时和非实时交流工具,评价工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工具,管理工具分为活动管理、时间管理、资源管理工具,导航工具包括信息搜索和学习向导工具,表达工具是指辅助观点/思想表达的工具,记录工具是指辅助做笔记或记录学习过程的工具,常用的学习工具见表8。

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工具种类繁多,即使同一学习工具也可能兼具多种功能,如博客,既作为学习者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工具,也可用于对学习者进行评价。学习工具的类型也体现了其扮演的多种角色和功能:交流、评价、管理、导航、表达、记录等,这些工具使网络学习支撑平台能够有效地支持各种学习活动的开展。

五、总 结

网络学习环境是远程教育的重要支撑环境,目标是为网络学习者提供“藤蔓”可依,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的效果。为此,我们对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本文针对的是行为目标,在课程研究领域,“行为目标”曾经几乎是课程目标的同义词。任何事物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当前,行为目标备受争议,但毋庸置疑的是,行为目标是教育领域必不可少的。本研究仅针对行为目标中的认知领域,后续会继续对情感领域与动作技能领域的行为目标导向下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做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Schubert,W. H..Curriculum:Perspective,Paradigm,and Possibility[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6:190~195.

[2] [3]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56~160.

[4] 武法提.论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J].电化教育研究,2013,(7):40~46.

[5] Helen Beetham ,Rhona Sharpe.Rethinking Pedagogy for A Digital Age:Designing and Delivering e-Learning,Routledge-Taylor &Francis Ltd.

[6] 杨开城.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新探索[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83.

[7] [13] L.W.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3,69.

[8] [10] [11] 皮连生.教学设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4,187,206~214.

[9] [12] 洛林・W・安德森(Lorin W.Anderson).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35~36.

[14] Anderson,J.R..Acquisition of Cognitive Skill [J].Psychological Review,1982,89(4):369~406.

第4篇

【关键词】 创造性引导;思维能力;概念与创新

包装的概念设计不同与其它设计领域,在体现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囊括视觉传达设计之外的诸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综合思辨能力和技术能力、想像力、创造力,最重要的是模拟未来发展的能力来进行。在一个包装设计项目开始,设计师“模拟未来”的概念设计能力首先需要通过营造一种给包装注入灵魂和活力的概念来体现,概念一旦确定,设计方案的大体思路和方向也就基本形成,这一阶段的高度体现了设计的创造性、艺术性、综合性和实验性,对包装的完整性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在包装设计教学和指导毕业设计选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学生往往只知道运用单纯直接的设计去完成课题,忽视了设计的目的、缘由等,这样的设计往往是没有灵魂和生命力。反思当前国内包装设计教学,大多的是继承和因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沿用20世纪70年代或更陈旧的传统美术教育“以教学为中心” 单一封闭、缺乏弹性、缺乏市场反馈机制,停留在唯美理想主义的模式上,停留在的设计课题和设计训练上,完成的作品大多局限于表面形式,对设计课题缺乏全面的构想,没有把想象力、创造力、分析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放在重点的培养上,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脱轨,缺乏对知识灵活运用。想象力、创造力和市场实际操作力是设计师成败的关键,要顺应时代、市场的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基础上融入概念设计观念,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高思考、讨论、发展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促进创造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着眼未来具有新思维、新观念、新的使用方式,改进已有的设计教学模式和设计方式。

概念设计是指包装设计的初始阶段,从市场分析到进行详细设计之前,对设计目标进行结构化、基本的,但全面的构想和规划,并描绘出设计目标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它不仅是引导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使产品包装设计具有社会性、预测性和创新性,所以建构概念设计教学方式应从包装设计创意的思维训练、理性分析、设计表达等方面形成一个连贯的教学过程。

一、概念设计是包装设计的创意之需

设计作品不等同于艺术品,并非单纯的个人情节,而是立足于市场,被消费者认可,并创造相应的社会价值。当前包装设计发展的趋势,要求关注产品包装所涉及的营销学和社会学内容,优秀的包装设计经过市场考验,体现自己价值,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设计。包装设计不仅要表现设计者思想,还要走进市场,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认可。在这种过程中概念设计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从概念设计到有形包装产品,对消费需求进行调研,获得社会需求信息,分析消费动向,以概念进行做出设计,形成创意设计,这种模式在生产企业、创意设计行业、设计教育院校中都可以广泛运用。

在设计创意过程中以掌握这种方法,用设计思想实现包装功能,用头脑获得经济效益,概念设计方法成为包装应用设计的创新过程和设计教育的手段。在这种情形下,明确包装设计教学目标,培养目标、专业设计的类型,了解和掌握好包装设计的基础、规律和原则,结合设计概念,分析包装设计状况,发现设计存在问题,用新认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想,去寻找包装中概念设计的突破口。建立概念设计思想,结合基础教学、应用教学的不同阶段,从理念、文化、科学出发的内涵原则,寻求设计源泉和创意出发点,为全面综合考虑设计的相关内容,依据概念设计特色建立起包括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设计技法、设计实践的一套完整教学体系。因此,在包装设计教学中融入概念性设计,再去引导学生对市场的认知,切合市场所需,体验生活,是开发创造力、思维力、执行力的先决条件。

二、概念设计是包装设计的创意之源

市场调研是概念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市场调研要有明确的调研任务、可行的调研程序和方法、科学的调研技术,对企业、产品、市场、消费者充分了解后提出调研专题和目标。概念设计教学通过形态和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形态和结构设计的技术基础、形态和结构的审美评价和意义。从理性知识的学习和感性直觉的培养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对形态的想象能力、认知能力及创造能力,了解视觉形态存在及其特点、视觉中的恒常性等,从而为概念设计在形态与结构方面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在应有功能、新功能方面设计出具有艺术的新颖特点。从形态和结构识别中的组织原则,掌握形态和结构组织规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要素,以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对秩序感的新认识,形态和结构特征性质与心理感受,形态结构特征与情感,在规律中寻找切入点。形态和结构追随功能,客观性和艺术的完美性的辩证关系,以多元的形式与功能改变及发展形态和结构,使形态和结构具备意义。形态的心理表达以人性化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人对形态的感受,通过形态传达感受概念、不同质感表达不同概念,以形态结合丰富概念内涵、结构形成概念的科技内涵,结构的合理性与新颖性标志着概念设计的创新程度,并以新的形态方式表现出来。性能概念的产品包装就应注重材料运用、防护技术,使用方式;互动概念的产品包装就应具备使用过程的操控性和趣味性,结构设计符合人体工学;节庆概念的产品包装色彩及视觉元素的运用在符合传统节日的前提下,符合主题表现等等。

三、概念设计是包装设计的创意之法

首先,要培养设计创意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充分的调研,结合专业设计能力、洞察客户所需进行深度思考、对现有包装进行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大胆怀疑,将所有的想法和研究综合起来,结合概念性这一个关键性的理念,就如何超越特有的产品种类和客户需求的限制,让包装设计立足个性的基础上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价值。在营造概念设计阶段要引导学生对同类产品及交叉边缘产品包装的出发点、消费者特征、材料的性能特色和局限、后期工艺、储存、运输以及成本、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在偶然中寻找必然,系统全面地去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新颖性和独创性,就必须有大量的见解,有启发性的见解。掌握好调研的数据、信息和相关规律,激发出那些有启发性的见解和想法,紧密切合市场,通过发现问题,酝酿出新概念,萌发出更多新颖的、独创的的构思,设计出别具一格、有见地的优秀包装作品。

其次,要培养洞察力和判断力。好的作品成败很大部分决定在细节方面,细节离开不了对事物细致周密的观察。所谓的洞察力,就是对事物观察的能力。从见的事物中觉察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心理学概念过程,依据大脑、心灵对事物本质的穿透力、感受力、深度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个人对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观察市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作出有效的判断是创作意识的重要因素,创造性引导学生对包装设计项目的市场环境作系统、周密分析,提高学生直接的知觉能力,增强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出设计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作出有效判断,启发出正确、有效、切合包装设计项目个性的创作潜伏力量。

再次,要培养记忆力和捕捉创意点子的能力。在包装设计构思过程中,一些优秀、成功的设计案例经验可以激发设计灵感和创意的基础,设计概念的点子出现时,可以及时的捕捉到。通过对现有的成功经验,对包装个性进行个性的探索。尤其在这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可以借助一些搜索引擎,用重要的名称和关键词,查找更多更具体的有效信息,记下创意点子,培养良好的记忆力,及时、快速、准确地汲取各种知识的营养,保证课题创作设计的成功。

最后,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培养想像力是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关键之一。想象力是在人的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包装设计概念性教学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和生活阅历下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包装设计概念性拓展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有意识、无意识的从整体、全面、系统的去迅速猜测、预知、察觉、判断隐藏现象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联系,去创造希望实现的包装设计的清晰形象,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思想或画面上,给予肯定性的能量,直到包装的概念性成为客观的现实。

在包装设计中,概念设计是设计的思想、品位和方向,要在选择包装课题后对涉及的主题、功用、寓意、形态、运输、储存等众多方面进行多方位、系统的考察、分析,直到最后确立设计方案。概念主题可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尝试时空概念如历史、地域、人物、宇宙星空、季节、时间概念等;性能概念如材料、结构、防护、储运、使用概念等;形态概念如外观造型、色彩、形象装饰、展示展销等;抽象概念如客观状态、思维情感概念等;节庆概念如传统节庆、活动主题、信息等;生态生态概念如环保、健康、能源等概念方面引发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深度和广度,符合当前文化内涵、艺术审美与形式、技术手段的需要。

包装设计中概念设计原则在于能够正确、精准、清晰地进行常规的应用设计,科学、合理的引领使用方式,以超前的、理性的、目标的方式解决设计问题,多角度尝试,选择最佳方案,未来的可行性、实验性、创新性、原创性方法设计表达,包装结构设计作为概念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客观物象、材料的把握和表现能力,完成形式规律的认识和训练;影像、图形、色彩等不同方式的表达,由设计概念的诸多方面深入到概念设计之中去,为包装设计课程奠定完整全面的专业概念。

参考文献

[1]靳埭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著[J].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5篇

[关键词]光伏发电;项目驱动;校内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4-0077-02

一、引言

目前,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尤其是近几年化石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导致了化石能源出现不可忽视的危机,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将目光投向清洁的新型能源,特别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更是新能源的首选,太阳能必将是未来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基于此,国家能源局出台《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期提高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2013年8月12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下发了《南方电网公司进一步支持光伏等新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南方电网计〔2013〕84号),进一步支持和促进新能源产业有序协调发展,大力推广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伴随政策的出台,除了大容量光伏电站投产建设之外,各种包含个人屋顶光伏系统在内的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也不断建立起来,这要求从事光伏产业的电力类专业学生具备光伏发电专业知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课程为电力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具备较为全面的光伏发电系统知识,考虑到该课程概念性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为使学生更好理解掌握关键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项目任务驱动配合校内外实践动手教学方式,采用贴近生活的项目任,配合学生动手与参观实践相结合方式促进课程的学习。在成绩提交和考核阶段,以类似于产品会形式展示自己作品成果,提升学生对完成成果的自豪感,且牢牢记住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步骤和所涉及的知识。

二、以项目任务将概念知识具体化

(一)课程专业体系分析

1.课程内容分析

“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课程涉及原理概念多,各个原理虽以光伏发电系统为实例,对光伏发电系统包含的关键部分,如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光伏组件控制器、光伏交直流配电配等,都做了或具体或简略的讲解,但还是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将书本上的原理与实际器件相联系。即使将系统做个整体讲解,学生也只能知道个大概用处,对专业知识仍无法深刻理解。

虽然课程概念性强,但具体的系统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均可以见到,可以引入常见系统,再结合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小系统到大系统自主分析设计,在主人翁状态中学习知识。

2.课程专业岗位分析

在光伏专业目标是成为能独立设计光伏发电站的光伏工程师,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从光伏工程师助理开始,半独立设计光伏发电站,逐步积累经验,接着成为光伏工程师,最后成为完全能够独立设计的高级光伏工程师。

(二)生活实例形成项目,以项目驱动法教学

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将生活分布式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引入形成项目任务,首先根据学生初次了解知识的情况设定岗位,其次是完成各项任务,在任务不断学习过程中根据考核其学习情况改变岗位,接着对任务进行成果讲解,最后做集体分析总结,因此,根据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岗位变化,可以形成几人形成一个项目组,也可以个人成组。项目驱动及校内外实践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图1项目驱动及校内外实践教学过程

项目任务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生活到生产的内容制定,从日常生活的小型太阳能发电器件引入,激起学生兴趣,同时导入相关原理知识点,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原理知识点。课程在执行过程中,为强学生学习兴趣与知识点理解,把校内外实践安排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形成项目任务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贯穿在整门课程的教学始终。

三、利用校内外资源,形成实践教学系统化特色化

(一)校内资源实践系统化

在完成本门课程过程中,为使学生更系统理解任务需求,更好对任务进行展开。每项任务在进行之前,应让学生先树立系统概念。此时,采用参观校内相关系统设备,让学生实际动手运行,做好笔记心得,同时教师做部分讲解,提醒应该注意的方面。最终学生对任务项目具有具体而系统概念,实际动手完成任务时考虑较为周全。

(二)校外资源实践特色化

因校外大型实际投产运行中的光伏发电系统不允许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只能大致参观一遍,但可根据能够实现的任务项目,参与部分校外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建设,进行“小而全”的特色系统工作,如个人家用小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项目。学生实际参与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做力所能及实事,结合自己设计任务内容,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又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

四、以“产品”与答辩形式将考核趣味化

根据目前翻转课堂的思想,当学生为课堂主人翁时,更能融入到学习当中去。在课程每个项目任务执行后考核中,将完成的项目任务作为“产品”,小组代表作为小组“产品人”展示成果,讲解完成过程、系统涉及原理、系统功能特点等内容,同时,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并做出回答。教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最终根据学生综合表现给予相应成绩,对于只有单人成组完成项目的学生,在成绩上可适当增加权值。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更深刻理解自己执行的项目过程,牢记项目任务执行时遇到的问题与所用到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

五、结束语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仍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推广的新能源产业,各地区不断兴起一批批与太阳能光伏相关的企业,因此,具有太阳能光伏专业知识的学生必将有所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课程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知识,采用项目任务驱动与校内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方式,将概念知识具体化,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可使用多种信息设备与虚拟软件,丰富教学呈现手段,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饯伯章.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及展望[J].中国环保产业,2009(4):24-28.

[2]肖志刚,蒋瑶,尹绍全,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1):61-64.

[3]杜亚冰,董海鹏,潘慧,等.“应用光伏学”教学改革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02-103.

第6篇

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对优化技术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完整的了解之后,才能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准确的将其应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房屋建筑结构首先要保证其安全性,在满足这个基本前提下,还要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加以探讨,运用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完成结构设计的内容,就是优化技术设计过程。优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思索,对设计中存在缺陷的地方,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其次,对房屋建筑结构的子结构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思索,对设计中存在缺陷的地方,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在改进时,可将子结构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它主要包括主体结构、细部构造、围护结构、屋盖结构以及下部的基础结构。

2技术优化的意义

房屋建筑结构优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的材料,提高建筑结构的经济性,减少内外表面装修,增强受力性能,抗震性强;另一方面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总造价成本,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可证明,房屋建筑结构优化技术能有效的使工程成本造价降低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同时,对于施工材料的性能进行更加合理化的利用,使内部结构的各个单元相互协调,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得到提升。

3房屋建筑结构技术优化的应用

3.1植入概念性设计理念,重视其分析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施工时不能使用具体的数据,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植入概念性设计理念进行解决。在此理念下,对同一个房屋的建筑方案,会产生很多不一样的结构设计分析方法,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之后,在荷载一致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受力形态。受力形态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参数和材料不是固定不变的,具有多样性,所以,细部结构设计也会多元化。这些情况即使使用计算机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此,需要相关设计人员采用概念性判断的方式。对设计人员也有一定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还要有灵活的思维,这样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方案越灵活,过程越充分,最后的结果才会越优化。因此,实现优化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得随意。

3.2需要工程师积极参与前期工程规划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针对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房屋结构工程师很难正确的把握,因此,需要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前期工程方案设计,与建筑师一同构思,提出合适的、新颖的设计方案,优化整个建筑。

3.3选择最优质房屋建筑结构方案

一般情况下,建筑设计师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施工方和承包商,在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时,通常都会设计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房屋结构方案,要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角度考虑,选择出最合适、最实用的建筑方案。如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物的荷载程度相同,建筑师和设计人员对优化设计分析的指标内容就要合理的选择,然后进行结构方案的分析。这个分析活动就是设计师必修的概念优化设计,所以,建筑企业选择设计师的时候必须考虑他们的经验和技术,经验越丰富,优化设计分析能力越强。

3.4优化需考虑地基基础的结构设计

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地基基础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基基础是一个隐蔽的工程,虽然被埋在地下,但不会削减其重要性,对建筑物的高度和安全性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地基基础的结构设计必须选择恰当的方案,比如桩基础的选择,需根据场地的地质情况,选择出合适的桩基类型,节约造价成本。

4房屋建筑结构应用优化的注意事项

最初期的结构设计:前期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建筑项目的成本,因此,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使用优化技术就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建筑物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得不到保障,也会影响设计的成本。因此,在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案中就应该使用优化技术,如此,才能使成本具有合理性,把合理化的结构设计完美的呈现出来。结构细部的优化工作:房屋建筑不仅要注重主体的设计,对一些基本构件也要进行精细的设计。例如,在设计矩形现浇板块的时候,先要对现浇板进行合理化的分析,把矩形板块的现浇板设计划分出来,可以避免拐角出现裂缝,使现浇板设计受力合理。现在是计算机的时代,越来越普遍的被人们使用,优化设计已经不再是工程实践的问题了,而是逐渐转变成了数学问题,所以,工程设计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优化设计方法有待于加强和提高。

5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 包装设计教育 创新型人才

随着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模式已逐步落后于文化产业日益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包装设计人才的进步,只有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才能将包装设计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层面。

一、方兴未艾的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所谓创意产业指以创新理念、思维和技巧以及智力密集为核心,通过创意行为引起文化生产和消费环节中价值的增长,为社会创造更大财富和广阔业机会的产业形态。创意产业覆盖面很广,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和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位于现代产业的前沿,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朝阳产业。这一概念最早在英国产生,英国首相布莱尔当政时期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首次对创意产业做了定义,将其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及开发,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当前,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已超过传统文化产业的层面,进入创意创新和循环经济的阶段,譬如美国、德国、日本及新加坡等国家都采取了高层综合推进的发展机制,纷纷将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途径,以适应时代和社会新的发展,进入21世纪创意产业已逐步成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支柱和引擎,全球每天能创造出数百亿美元的创意产业财富。在我国,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了“文化创意”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属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重点推进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艺术设计、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产业形态,创意产业开始进入国家产业发展宏观视野。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的创意产业能够持续逆势上扬,令人感到欣喜,如2011年我国的电影年产量继美国、印度之后位居世界第三,票房收入超过百亿元大关,而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则突破万亿元规模,同比增长20%,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500亿,这些数字背后能够看到中国创意产业的勃勃生机。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已大大高于GDP的增速,而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等许多中心城市纷纷把创意产业的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将其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给以重点的扶持和促进。

二、创意产业大发展背景下包装设计教育的提升和创新

(一)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为创意产业发展服务

创意产业是人才辈出和激烈竞争的产业,当今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和社会的第一资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之中。现阶段我国的设计教育应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向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方向上转变,即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型人才,是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具体到包装设计教育,应注重培养善于设计开发、创新包装技术创新型的设计人才,既能掌握高超的设计实践能力,又能够在创意、材料、结构及工艺等方面有新的创见,促进包装设计行业的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改变目前包装设计教学的定式,理清包装设计的本质,树立包装设计的创意产业观,强化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加入具有前瞻性的概念性项目作为教学主题,教师从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发挥,大胆创新,为将来更好的融入创意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现代包装设计课程体系不仅需要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统一,更应强调时代性、人文性、创造性和产业性的综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先进的专业知识,集多种学科和能力于一炉,并能够融会贯通。因此,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应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多面性,改变长期以来偏重技能传授的模式,促进课程间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推进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现代化进程,突出其科学性、时代性、人文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更新包装设计专业知识,拓宽课程口径,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融汇,明确基础课程与包装设计主干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和延伸关系,分阶段、分步骤的逐步实施,以形成最佳的课程构架。整合相关专业资源,努力充实教学内容,打破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固有界限,密切跟踪行业发展节奏和关注市场需求变化,确保授课内容的先进性和针对性。

(三)探讨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并重的学科,这个专业的学生富有个性与才情,感情丰富且具有创造性潜能,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他们的思想和天赋,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式的教学。首先以创造性思维为指引,耐心对待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勇于打破常规、敢于质疑求新的精神,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设计理念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的包装设计学习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其次,鼓励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和发掘自身潜能,反对模仿或抄袭,将创造性和新颖性作为教学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同时加强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之间的沟通与结合,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精髓与内涵,结合创意产业背景下现代包装设计的新理念,不断进行分析和引导,处理好多元文化与艺术设计的关系。通过文化性、概念性以及创造性的专题教学,鼓励学生在设计方法、制作工艺、内在结构等方面的进行探索,寻找到新时代包装设计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全面提高包装设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规格。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 学习活动类型; 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文宇(1980—),男,辽宁朝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E-mail:。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TPACK概念的提出

Mishra和Koehler从教师知识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问题,他们在舒尔曼提出的PCK(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TPACK这一教师知识框架和结构,如图1所示。他们将其界定为:TPACK是教师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等三类知识元素整合起来的一种新兴的知识形式,是对这三类知识元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理解。TPACK与分别单独地涉及这三类知识元素不同,是对三类知识元素的超越。TPACK是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技术整合的基础。[1]

(二)教师的TPACK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目前,对教师TPACK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与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而丰富

教师TPACK的发展途径是教师TPACK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2]在教学中,教师TPACK的发展经常面临的一个大的挑战是思考信息技术如何能够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及学习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而目前大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项目关注的焦点是特定的信息技术或资源的合适性及局限性,而对学生在具体学科中的学习需要关注不多。当考虑到TPACK框架内相互联系的各领域知识时,这种方法是不完善的。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需要互相依存的学科的、技术的、教学法的知识,而这种方法忽略了学科之间的差异、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师对技术的掌握情况等。TPACK框架为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而重新认识技术、教学法、学科作为教师知识的互相依存的因素,这是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讲授特定学科的课程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帮助教师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超越考虑特定信息技术工具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而关注教师TPACK的发展呢?

近年来,西方学者对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越来越重视整合中的教学设计以及相关软件和工具的运用与开发的问题。[3]帮助教师发展TPACK的有效方法是使用特定学科的、技术提高的学习活动类型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制订教学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计划的制订主要基于学生特定学科的学习需要,用基于特定学科的学习活动类型及相关的教育技术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联系,这能够保证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4]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关于教师教学计划方面的研究也达成了共识:研究者呼吁制订教学计划需要融合教育技术的使用。[5][6]

二、通过学习活动类型发展教师的TPACK

Judi Harris等人与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合作,已经在幼儿园到六年级的读写、数学、音乐、体育、科学、中学英语语言艺术、社会学科、视觉艺术、世界语言等九个学科领域开发了学习活动的综合分类。其中幼儿园到六年级的读写开发了93种学习活动类型,数学31种,音乐69种,体育56种,科学40种,中学英语语言艺术66种,社会学科44种,视觉艺术75种,世界语言56种。[7]运用学习活动类型与教师通常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有本质的不同。在通常情况下,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信息技术、资源的合适性和局限性,然后再选择基于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这种“以技术为中心”的方式所关注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运用,而不是学科内容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

运用学习活动类型,首先确定的是基于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学习活动的设计,然后才是技术、资源的选择。学习活动类型强调将信息技术融入不同学科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和方法中,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帮助教师提高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类型相匹配的程度,每种学习活动类型都向教师提供了能够支持、提升学生学习的技术工具和资源,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使用。当教师根据内容目标、学生学习需要和表现以及教学情境选择学习活动类型时,他们也能够真正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他们的教学计划中。这种技术整合的方式中,选择使用的信息技术是以特定学科的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师基于学习活动类型选择信息技术,而不是根据工具的特征选择信息技术。与“以技术为中心”的技术整合方法相比,学习活动类型关注的重点是学科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更加符合教学理论的要求和教学情境的需要。教师的TPACK能够在教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而不只是发展了教师技术运用方面的知识。通过选择更好地为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服务的信息技术,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技术工具的最大程度的运用都得到了保证。

学习活动类型的功能是作为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概念性工具,它凝练了各种旨在促成标准化学习体验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方法。Harris 和 Hofer认为:每种类型的学习活动都抓住了特定学习活动结构的本质,当学生进行特定学习活动时,它明确指出了学生需要做什么。[8]教师可以结合学习活动类型来制订课程计划、项目和单元计划,也可以把它作为有效的交流工具使用。当教师对某一特定学科的一系列包含丰富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类型完全熟悉以后,他们能够有效地在多种学习活动类型中进行选择、重组,并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使用。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通过他们对学习活动类型的选择、组合、排序和重新设计来实现TPACK知识的建构。创立学习活动类型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建立基于学科的教学目标、学科领域的特定的学习活动以及可能用到的技术工具等三者之间的联系。用学习活动类型方法发展教师的TPACK,关键是要认识到某一学科领域的可能的学习活动类型的范围,将这些学习活动类型与多种技术、资源相匹配,以支持学习活动类型的开展。因此,广泛收集每个学科领域的学习活动类型以及开展每种学习活动所运用的教育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供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选择使用。学习活动类型这一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在设计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时有效地整合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支持教师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用信息技术支持这些活动,同时也能激发教师在教学计划中的创造性。

三、学习活动类型的样例

从本质上来讲,设计的学习活动类型是教师规划周密的、有创造性的教学的催化剂。不同的学科领域包含不同的学习活动类型,虽然一些活动在不同的学科中都会得到运用,例如阅读、课堂讨论等,但是在不同的学科及课堂情境中,对它们的理解和实施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其他的学习活动类型,如科学实验、几何证明等是学科领域特定的。下面以科学学科为例对学习活动类型进行介绍。[9]

到目前为止,科学这一学科已经确认了40种学习活动类型,其中 17种知识建构的活动类型强调的是概念的学习,11种涉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12种描述的是便于学生知识表达的学习活动。为了鼓励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使用了主动语态的动词来描述这些活动类型,针对学生的教学计划被作为关注的焦点。表1、表2分别列举了这三种学习活动类型,注明了该类活动的名称,对该类活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提供了一些可能被教师所选择、用于开展这些活动的技术。在“可能有用的技术”一列中列出的软件只是一些用于说明的例子。

(一)概念性知识建构的活动类型

正如表1中所列举的,教师可以在多种可用的学习活动中进行选择,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知识。

(二)程序性知识建构的活动类型

在科学课堂上,概念性知识的建构通常需要学生使用素材和过程技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创立的课堂探究的本质特征是让学生从事到使用科学仪器设备的程序中。我们将其称之为理解的程序性知识,见表2。

(三)知识表达的活动类型

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可能希望他们的学生对课程表达有着与自己相似的理解,在其他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对给定的题目有自己独立的理解。表3列举的12种知识表达活动类型向学生提供了机会,以分享和进一步发展对于概念、程序和关系的理解。

四、学习活动类型的应用

为了保证学习活动类型这一方式得到有效的应用,可以有目的性地选择学习活动类型。例如,在探究教学中,诸如提出猜想、假设、提问、选择程序、对程序排序、对数据组织和分类、分析数据等,将发现与推测和假设加以对比,建立发现和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些学习活动类型应该被重点强调,而诸如看表征或注释、阅读文本、做笔记这类的学习活动类型不是教学的重点。虽然每种学习活动类型可以被单独使用,但教学设计中包含更多的学习活动类型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不同种类的学习活动类型是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而结合运用的。

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的“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对学习活动类型的运用加以介绍。首先确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利用给定的试验器材设计试验程序,进行数据的收集、记录、整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的冲突,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将整节课分为课堂导入、试验探究和讨论交流等三个阶段。

在课堂导入阶段,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可以借助视频展示生活中的不同类型的力及物理运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总结上述案例的特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利用教学网页对题目进行背景调查,展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之间的矛盾。这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在试验探究阶段,借助教学网页,提示问题,展示试验应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利用实验仪器,初步设计试验方案,提出推测和假设。各实验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对实验结果加以收集、记录、整理、分析,这可以采用Excel、Word等工具实现。此外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试验,达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的效果作用。在讨论交流阶段,教师可以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实验、研究的成果及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这可以借助互动视频、学生响应系统实现。引导学生将发现与推测和假设进行对比。通过实验结果讨论,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帮助学生将他们的发现与课本上的科学概念建立联系。借助网络搜索引擎查看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该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本节课以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为主,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活动类型以概念性知识的建构为主。几乎涵盖了概念性知识建构的所有学习活动类型,也包含程序性知识建构中的记录数据、产生数据、搜集数据等活动类型,以及知识表达类型中的演示、讨论等活动类型。用学习活动类型这一方法,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信息技术的内容融合到各学科课程的结构、内容、资源和方法中,这是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所应具备的特征。[10]

五、结 语

Judi Harris等人提出的科学学科的学习活动类型关注的重点是知识,包含概念性知识的建构、程序性知识的建构、知识的表达。而对于科学学习中的探究、思考、应用等活动关注不多,特别是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因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而目前科学学科的学习活动类型对探究关注不多。我们对科学学科的学习活动类型扩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第一,能否对科学探究的学习活动类型进行专题的研究;第二,学习活动类型的划分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也关注思考、应用、实验等学习活动;第三,关注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由于教师的TPACK并不限于是教学、学习甚至是技术整合的特殊方法,重要的是基于TPACK框架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是灵活的, 能够包容类型各异的教学风格和方法。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分享基于课程内容的学习活动类型。鼓励教师在这些学习活动类型中进行选择,同时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表现以及意识到各学科中的学习活动类型的适合性。在对学习活动类型的选择、结合中制定新的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 P.Mishra, M.J.Koehler.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 Teacher Knowledge[J].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2006,108(6):1017~1054.

[2] 焦建利,钟洪蕊.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研究议题及其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0,(1):39~45.

[3] 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7):1~10.

[4] J.B.Harris, M. J.Hofer. “Grounde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structional Planning Using Curriculum-Based Activity Type Taxonomies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0, 18(4):573~605.

[5] G.McCutcheon, H.R.Milner. A Contemporary Study of Teacher Planning in A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J].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2002,8 (1): 81~94.

[6] D.Tubin, S.Edri. Teachers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ICT-Based Practices[J]. Planning and Changing, 2004,35 (3&4): 181~191.

[7] J.B.Harris, M.Hofer . The Activity Types Wiki[DB/OL]. http://,2012-12.

[8] J.B.Harris, M.Hofer. Instructional Planning Activity Types as Vehicles for Curriculum-Based TPACK Development[A].C. D. Maddux (Ed.). Research Highlight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C]. Chesapeake, VA: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er Education (SITE),2009:99~108.

第9篇

关键词:胜任力;技术;评价

一、技术人员胜任力评价体系概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工作场所中团队运用的日益增加导致了相关研究的发展,与团队相关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有些研究专注于从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进行研究,如团队培训和团队绩效关系的研究;也有些研究是从团队成员工作负荷与任务绩效的角度开展的研究;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David P.Baker教授对团队绩效测评的最新原则进行了深人研究;此外还有学者专门论述信息技术与高绩效团队等。而关于“胜任力”(competency)的研究起源于1973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的教授麦克利兰(DAVIDC. McClelland)在其发表的文章《Testing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中最早提出了“素质”的概念。麦克利兰通过研究发现,除了智力、知识、技能等之外,还有一些内在的因素影响个体在职位中绩效水平的发挥,这样,素质的概念就被提了出来。随后又发现通过胜任力模型的方式可以判断并发现导致绩效好坏差异的关键驱动因素。“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组织当定的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与高绩效相关的一系列素质或素质组合,这些素质是可分级的、可被测评的,通常由4―6项素质要素构成。在企业的实践中,为了界定技术团队成员胜任力模型,首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团队,对技术人员进行观察,然后采用问卷调查和关键行为事件访谈(BEI)两种方法,与业绩优秀的技术经理及技术人员共同讨论,确立胜任力模型框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与阐释,初步构建出胜任力模型框架。然后在团队中挑选优秀技术人员代表以及技术经理讨论模型的有效性,对其进行验证并进一步补充完善。最后将胜任力模型应用到团队成员的选拔与配置、核心人才的管理、继承人的培养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

二、技术人员胜任力评价体系模型

(一)技术经理的胜任力模型

优秀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应包括影响力、成就导向、团队合作与协作、分析性思维、主动性、开发他人能力、自信心、支配性/专断性、信息搜寻、团队领导、概念性思维十一项要素。而经研究发现,技术经理的胜任力模型与优秀的管理人员通用胜任力模型大体相类似,但有两个方面存在显著不同:增加了客户服务导向和专业技术两大要素。因为技术经理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培养支持团队技术人员,必要时提供技术指导;还有要将团队的工作重心放在满足终端用户或内部客户的需求上。此外,在某些要素的排序上也有所不同。

1、影响力。影响力是指优秀的技术经理运用良好的社会影响,树立自己的职位权威及个人权威。在实施这种影响的过程当中,他们会根据具体的听众调整说话的内容和风格,使对方更易于理解并接受。

2、客户服务导向。它是指善于发现客户的真正需要,并为满足其需要做出相应努力。技术经理的客户服务导向需要比技术人员高得多,因为技术经理担负着整个部门业绩的责任。

3、专业技术知识。是指技术经理也比其他管理者更强调专业技术知识。虽然最优秀的经理都避免过多地亲身参与到具体项目中,但对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建立信赖感,而且能够帮助下属人员解决难题或提供新颖的技术观点。

4、团队协作。管理素质中常常会提到团队合作、协作或是参与性管理。它们不仅可以针对团队或组织内部的下属人员,也可以针对同事或上司。

5、分析性思维。对于优秀的技术经理来说,按顺序有逻辑的思考问题是一项很重要的特征。管理者需要分析与思考各种影响因素、技术困难以及有关业绩等方面的问题。

6、主动性。常常表现在超越工作的基本要求,抓住机遇,为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机会做好准备。

7、开发他人能力。表明对他人的积极期望,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在下属遇到困难之后给予安慰或鼓励,通过提供指导、建议、说明或其他支持性手段直接对下属进行培训。

8、自信心。指对于优秀的技术经理而言,他们对自身能力和判断具有一定的自信;乐意接受挑战性任务;或向上级直接提出质疑或对其行为进行挑战。

9、人际理解。通常表现在:理解他人的态度、兴趣、需要和观点,洞察与领悟他人的非言语行为,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觉,分析他人的动机,理解他人行为的理由。

10、信息搜寻。这是管理人员及许多其他工作的素质特征。多数情况下,搜寻信息是为了调查问题或确定未来的机会。

11、概念性思维。表现在:看到其他人没有发现的联系模式;注意到其他人没有看到的矛盾或差别;对于复杂情况能迅速确认关键的间题或关键的行动。

(二)优秀技术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在优秀技术人员的胜任力模型中,把各项素质根据其重要性按序排列。“重要性”的评判标准是每组技术人员胜任力模型中要素出现的频率。

1、成就导向。这是优秀技术人员最突出、最具区别性的特征。主要根据优秀标准测量绩效或工作结果并采取某种方法提高绩效水平。有时还包括设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采取一些相互之间的友好竞争来达成这些目标。

2、影响力。这是判别优秀技术人员的显著素质之一。技术人员主要运用资料、具体范例、数据事实和演示图表,以及证明过程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对自己的观点的影响和建立专业权威也非常关注。他们相当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技术权威的看法与认同。

3、概念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这两种素质的结合是区分出优秀技术人员最常用的特征。技术工作既需要逻辑推理的分析性思维,也需要概念性思维。在把任务分割成各个组成部分时往往会用到分析性思维方法。在对障碍进行预测和计划时,或对情况的后果做出预先判断时,都会用上分析性思维方法。归纳性较强的概念性思维也同样重要: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联系和模式;将各方面大量的信息汇编成有用的资料;认清解决含混状态的关键行为;明确潜在问题。

4、主动性。表现在坚持某个难题直到解决为止的不懈精神或毅力。主动性还表现在充分利用当前机遇,在并未要求解决问题之前就积极的去了解问题,为将来解决问题和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机遇做准备。

5、自信心。自信是优秀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的个人特征。通常表现方式有:对自己的职业判断力充满信心;偏爱或热衷于专业领域中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寻求独立,对专业工作负责;优秀技术人员通常还表现出个性成熟的许多其他品质,如适应性、总结过失吸取教训的能力等。

6、人际理解。人际理解表现在对他人态度、兴趣或情感的理解,适用于非正式的人际交往、联系活动。这种素质也有助于理解顾客、终端用户以及内部顾客的需求。

7、注重次序和质量。在许多工作中,注重次序、准确性和明确性的素质还是比较常见的。它需要技术人员重复检查信息的准确性,检验资料的质量等。该要素在软件开发人员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8、信息搜寻。技术人员信息搜寻范围很广,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广泛研究,还包括一些看似没有关系的行为,它与技术人员之间的互动紧密相关。

9、团队合作和协作。团队合作和协作是技术人员“管理性”最强的素质。许多技术工作都是由团队共同完成或与其他领域工作者的紧密合作来完成的,通过真诚要求他人的参与和对他人的能力给与肯定或赞扬,培养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10、专业知识。基础技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相关。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常常乐意运用他们的技术知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对工作中的技术成分很感兴趣,从这两方面可以把他们同其他工作人员区分开来。同时,他们还积极地通过报纸,会议、课程及非正式方法维持并扩充他们的技术知识。

11、客户服务导向。客户服务导向是确保明确客户的真正需要,竭尽全力的满足“内在”顾客的需要并为之解决问题的重要素质。

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上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毋庸质疑,它会对高科技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Strateg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Peter Poxall and John Purcell Houndmills Basingstoke,Hampshire,New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

2、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Robert L.Mathis,John H.Jackson Mason,Ohio:Thomson/South-wastern,2003.

3、How to measur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Jac Fitz-enz and Barbara Davison,Fort Worth: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2002.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运动;建筑学;历史文化遗产

Abstract: the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movement" far-reaching impact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rough to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movement made history study and a brief review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inheriting the past era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put them into this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major background.

Key words: modern architecture movement; Architectur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如果说现代建筑设计是对过去历史文化遗产理解和继承,那么可以认为这应该是受到了西方“现代建筑运动”的深远影响。这不仅因为整体思维本来就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特点,而且其主要体现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从现代到后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对于笔者而言,“现代建筑运动”与“建筑设计的科学特性”是两个非常有意义的概念范畴,虽未有深入研究,但关注已久。而近来有幸得到了来自“L·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的深刻教益和启发,并于相关知识领域得以系统的梳理和收获。

本文通过对现代建筑运动的磅礴历程的简要回顾和研究,诠释了现代建筑设计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时代进程

1现代建筑运动

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国家,我们理应将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放在世界的背景中考察,“放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来判断,以内生型国家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道路作为讨论的参照系。”【注1】

中国在整体上尚处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途中,而若“现代性”是我们这条路上的必经之地,那么已经纷纷经历过现代建筑运动的西方列国的经验,就将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回顾历史这样如此艰巨的任务,现阶段明智的做法应是对前人成果的梳理和消化。下面本文将主要结合意大利建筑历史学家L•本奈沃洛的名著《西方现代建筑史》【注2】之相关内容,试图透过文字去感受那现代建筑运动的磅礴历程。

一条基本的线索

“现代建筑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某种文化机会平等地分配给所有的人,而这种文化上的机会……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可以把这个任务说成是‘艺术产品再分配的纲领’。”(前言p2)

“现代建筑运动是一场革命性的实验,它意味着对过去的文化遗产来一番全面的检验。”(前言p2)

“现代运动所采取的道路,是可以采取的唯一道路,是能够理解和继承过去文化遗产的唯一途径。”(前言p4)

R•欧文和乌托邦

19世纪受过教育的人,由于对工业城市深怀疑虑,于是开始考虑求治良方。尽管大部分的设想只是纸上谈兵,但是前期的一些乌托邦主义者也力图将它们付诸实施。而更为重要的是,“即使这些建设者们仅仅采用的是象征性的、往往也是人为的方式,却导致了一场自觉改造城市和乡村的运动”——这就是现代建筑运动。(p139)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乌托邦改革家。

虽然欧文的伟大尝试(理想的居住区)失败了,并被搞得倾家荡产,但在另一方面,他的努力获得了及其意外的成功。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所创建的新和谐村一直是美国西部科学技术和教育的首要中心,“那里所产生的影响,涉及了这个国家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各个方面。……那些破碎的希望和理想的尘埃,形成了现今生活得以扎根的土壤。”(p141)

J•罗斯金和莫里斯

J·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是莫里斯的老师和前辈,尽管他从来没有直接涉足过实用艺术问题,“但他的教学(有其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方面)是后来运动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p159)

“W•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是罗斯金的忠实追随者,任何重要观点总是和罗斯金—致。他的独创性得自他与生俱来的兴趣,他不仅对理论感兴趣,而且也热衷于实践。……他不仅给现代运动遗留下了思想财富,而且也留下了极为重要的积极经验。”(p164)

莫里斯认为:“我们应当是机器的主人,而不应该象我们现在这样,成为机器的奴隶。我们要摆脱的不是这种或那种有形的钢机器或铜机器,而是无形的商业专制的大机器,是它压制了我们大家的生活。”

“他的伟大功绩在于: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将一场勇敢而革命的争论坚持到底,拒不妥协、从不回避,直到得出结论。”(p169)

“对我们来说,他的榜样比他的作品和文章更有价值。他比任何人更配得上现代运动之父的称号。” (p169)

美国的建设者和F•莱特

芝加哥学派(the Chicago School)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沙利文,把他同那些先锋艺术家们放在一起看,“那些与他们的时代和国家的主要潮流持不同意见的人,倾向于欧洲和那里进行的论战,但又希望区别于欧洲人并产生一种真正的“美国”艺术。”(p208)

从某种意义上,沙利文面对的社会状况和许多欧洲建筑师所处的情形一样,这场试验以失败而告终了,沙利文为它付出了个人的代价;一场文化的戏剧变成了他的个人悲剧。

F•L•莱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的影响涉及了整个现代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时期。(p223)

“他不是在一种现实历史条件的环境中活动,而是在—种想象的抽象关系中活动。”

莱特希望他的建筑与偶然因素无关,而以人类的永久需要为基础,从而具有应付万变的能力……许多美国作者认为“有机的”就是“美国的”,且把莱特当成新大陆建筑反对欧洲运动的战士。”……而“对莱特本身来讲,他漠视现代运动的利益,无意放弃在传统上艺术家的个人主义和边缘的位置……

莱特所设计的建筑物,被所有同代建筑师当作比较的依据。在这一方面,他对现代运动的形成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格罗皮斯与包豪斯

“象所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转变一样,现代运动包含了大量的个人和集体的贡献。”(p378)

格罗皮斯于1919年创建了国立包豪斯学院。当年就发表了第一个宣言:“……完整的建筑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建筑师、画家、雕塑家,我们大家必须全部转向工艺。艺术不是一种‘职业’。艺术家与工匠之间没有根本区别……” (p378,381)

在过后的一些日子回头对包豪斯的试验做些评论时,格罗皮斯提出了教学方面的三个主要特点(p383):

1 建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并行;

2 建筑与实际事物的不断接触;

3 她是有创造力的老师。

其中基本的思想是:“不再把技艺作为一种浪漫主义的目的或理想,而是作为现代设计师的教育工具,使其能够给与工业产品一种明确的造型方面的偏爱。

“这种建筑设计方式给建筑思想带来了一种根本的变化。对形式的关心已经不再是建筑思想独有的问题,而成为生产活动的—个组成部分。

“现在可以就方法方面的这种决定性变化的结果,进行一下描述:(p396)

(1)规划不再被当成为一种简单的活动,根据一种理想的韵律和尺度去组织现实,而是一系列的调节活动,根据真实现象的韵律和范围加以调节,然后再分布成各种尺度和间隔。

(2)不再认为规划实验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以历史的观念所形成—种连续的序列,在所有的规划者之间建立一种永久的合作。(p397)

(3)建筑设计不再被认为既是社会理想的镜子,又是自己能够再造社会的神秘能力,

(4)建筑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质量,即形式的观察,也不仅仅是数量,即实施和增加所需的技术过程;而是质量和数量之间的调节。”(p397)

小结

前面几个小节中,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从《西方现代建筑史》这一巨作中,抽取出若干有关现代运动的简要内容,其目的有三:

1“试着从现代运动本身,从史料所暗示的潜在内容里去理解主题。”;

2 找出关键节点,对比思考中国的现况;

3 而最重要的也许是,希望可以全面地去体会和把握现代建筑运动的目的、过程和意义。

广义建筑设计是要“倡导广义的、综合的观念和整体的思维,在广阔天地里寻找新的专业结合点,解决问题,发展理论。”【注03】

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到的观点,初步地对现代建筑运动的规律归纳如下:

传统阶段:建筑学中的“概念性要素”(如古典艺术)与“实在性要素”(如手工艺)功能耦合;

工业革命开始后,“实在性要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概念性要素”方面难以适应,并令先锋们产生疑虑进而谋求对策。

进一步要有不同性格和经历的各路先锋,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方面试图找到“概念性要素”与“实在性要素”之间新的耦合方式。

最后则是,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耦合实验,并与现实社会建立密切联系,从而将现代建筑运动推向更广阔的前景。而这一切的核心保证,则是尊重事实的理性批判精神。

中国建筑现代转型[M] 【注04】、中国的现代建筑运动由何时开始的问题或许是更宜留给后人去总结,而最后,且让我们记住本奈沃洛对于“开始”所给的几种答案:

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于和工业革命有关的技术、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变革;因此,人们如果打算讨论其中各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那么就要把这些独立的组成要素集聚一个独立的综合体。

当一些独立的要素已经显得相当清楚时,现代建筑正是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内在要素而产生的,这一点确实是首先发生在莫里斯的英国,事实上可以说,现代建筑起始于莫里斯的业务生涯,起始于1862年莫里斯•福克纳•马歇尔公司成立之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这个开始阶段很快就完成了,更准确一点说是在1919年格罗皮乌斯(W•Gropius)开办魏玛学校之际完成的。严格地讲,这才是人们可以开始谈论‘现代运动’和‘现代建筑设计’的起点。”【注05】

中国建筑史[M] 【注06】和西方建筑史论述的现代建筑运动所采取的道路,是可以采取的唯一道路,是能够理解和继承过去文化遗产的唯一途径,她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深远,

现代建筑设计通过对现代建筑运动的磅礴历程的兼收并蓄,尝试思考和探究建筑设计的科学技术特性及其发展方向。而身处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中,今日的探讨终要结合当代中国特定条件而转化为不懈的探索。

注释:

【注01】吕乃基.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43

【注02】L•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M].邹德侬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前言2

【注03】国际建协“北京”[J].世界建筑,2000,01.18

【注05】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7-8

【注05】吕乃基.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M].北

【注06】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M] :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L·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M].邹德侬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吕乃基.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M].张磊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国际建协“北京”[J].世界建筑,2000,01

第11篇

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工具,它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因此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高中地理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因此,在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改变教学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教学 思维导图 课堂

思维导图又称思维地图,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新加坡甚至将思维导图列入学生学习的必修科目。思维导图是英国头脑资金会的总裁、“心智文化概念”创始人东尼・博赞先生创建的。我们国家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才开始引入,最开始只是为了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一些学习障碍,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将思维导图引申为“学科思维导图”才在全国各地的学校进行广泛的应用。高中地理重点难点比较多,再加上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联性比较强,思维导图的引入,可以很好的将教学任务中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串联,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整体,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运用思维导图,把握教材大纲

地理这门课程是集地域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关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地域文化、自然科学等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因此,地理老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将整个地理学习任务的脉络理清楚,分清楚主次,不要过于强调某一个知识点,而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地理学习知识构架,然后在这个知识架构上,进行细化,将每一个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就能给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地理学习的体系。特别是高中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而且有些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差别不大,学生很容易混淆,而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教材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

二、利用思维导图,制定教学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制定计划,教学同样如此。思维导图虽然能够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和掌握学习的知识点,但是并不是代表,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在高一地理中,大气运动、地球运动、气候和气候变化等知识点对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等方面的要求很高,而且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这一部分的内容就适合思维导向的教学方式。特别是高二地理关于地区、国家、人口、城市、文化、交通、农业等一些人文地理知识,这一部分都是理论性的东西,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考学生的记忆力,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就不适合思维导图的教学。所以地理老师首先应该对整个教材进行熟悉,在熟悉的基础上,判断教材中哪一部分的教学任务适合用思维导图,哪些不适合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知识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过分夸大了它的作用。否则,课堂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还容易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因此,我们的地理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利用思维导图,对整个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设置教学计划,确定哪些课程和知识点需要引入思维导向,明确教材大纲,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这样不仅能提高备课的水平,同时也能帮助老师和学生了解整个教学进度,更好的规划学习步骤。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认真的听,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而利用思维导图,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及时将自己学习的情况,反馈到老师这里,然后地理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我们常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电子设备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完全脱离了传统的学习方法,课堂上他们不再记笔记,而是利用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直接将老师的思维导图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但是这样的方式,学生完全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只是一味的拷贝。老师提供的思维导图只是老师的一个思考,老师应该鼓励并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构建一份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的方式不仅利于学生复习阶段的查漏补缺,而且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结 语】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比较多,学生不仅同时学习七门课程,还要面临高考的压力,学生学习的时间紧迫。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改变了地理学习的方式,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磊.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高考综合版,2015(8)

第12篇

1.“变式教学”的含义

高三学生已进入到高考倒计时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要以追求高效为主。采用“变式教学”的策略进行高中数学总知识的复习与整合,不但将学生从题海训练中解脱出来,有效减轻压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观察与总结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实现效率与成绩的大幅度提高。变式教学顾名思义是指通过采用多种变化性质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如概念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变式、知识理论的发展与解答变式等,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重新认识数学知识,探究规律,培养知识创新与应用能力。

2.高三数学教学课堂上有效变式教学的策略

2.1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大多较于抽象,一旦学生在初次学习时没有掌握全面,那么在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势必产生较大影响,以至于为复习工作增添了难度。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变式的方式为学生建立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如一题多问、多题一解等,确保问题具有层次感,逐渐将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打开,充分了解理论内涵的同时,实现深度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2.2明确变式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师对变式教学的应用,首先要确定自身教学目标的清晰定位。作为教学课堂上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调动思维,跟上教师变式教学的脚步,从而充分享有学习主导地位。

2.3合理设计数学变式教学内容

高三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时期,教师在为学生做好复习工作的规划时,要把握好教学的进度与尺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重点与难点进行变式教学。数学知识来源于教材,也贴近生活,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变式与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3.高三数学教学课堂上变式教学的实施

3.1过程性变式教学

在高三数学复习阶段,采用过程性变式教学方式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呈现“阶梯式”,使得学生在复习的同时全面掌握知识的发展过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层层递进。比如,我们知道一个圆的方程为x2+y2=r2,那么假设圆上的一点M坐标为(x0,y0),经过这点的切线方程是多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展开层层递进的三个变式,首先假设M(x0,y0)在圆的内部却不位于圆心上,那么直线xx0+yy0=r2具有什么几何意义?第二个变式,假设M(x0,y0)在圆的外部,那么直线xx0+yy0=r2具有什么几何意义?最后的变式是:假设M(x0,y0)在圆的内部却不位于圆心,那么直线与圆的交点为多少个?这种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方法逐渐拓展了学生对于圆性质知识点的思路,成功将学生在圆形性质基础知识上的数学知识外延了内涵。

3.2概念性变式教学

课堂上复习数学概念或定义时,教师通过各种变化的方式为学生揭示知识点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准确辨析能力,使其在相关试题的测验中灵活运用。例如,关于椭圆定义的复习课堂,教师可以列出一些方程式,让学生指出这四个方程式表示的是什么曲线。学生通过观察四个方程式的异同,复习椭圆的性质与概念,经过分析与总结,就能从中找出规律,准确掌握椭圆的定义和解题的正确思路。

3.3试题式变式教学

在以复习和讲评为主的高三数学课堂上,对于试题的练习和总结是复习工作的重要环节。如果一个类型的试题在多变上出现了更多的思考,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找准复习的规律和一手抓的思维,在一试题训练上更换条件或结论,亦或是更换内容与形式,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保存题目中的重点信息和主要知识点,保留本质的因素,节省大量时间,达到有效复习的目角度和方式的求解,同时复习到不同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性质,几何运算、向量分解与合成、代数运算,融会贯通后,学生很容易根据随时变化的题型迅速想出解题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