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设标准体系

建设标准体系

时间:2023-05-26 17:33: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设标准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设标准体系

第1篇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工程建设质量跟国家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休戚相关。一旦工程质量不好,就会影响工程使用,也不能发挥投资效益;工程质量不合格,严重的会造成房屋、桥梁垮塌,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而工程建设标准,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供我们居住的住宅建筑,还是商场、写字楼、医院、影剧院、体育场、博物馆、车站、机场等大型公共建筑,或是供水、燃气、垃圾污水处理、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在其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抗震设防、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室内环境、防火措施、供水水质、燃气管线、防灾减灾、运行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关的标准条文规定,都有统一的安全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工程建设标准就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标准规范,特别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为建设工程实施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以确保在现有的技术、管理条件下尽可能地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的建造者、使用者和所有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及人身健康安全。

2、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从当前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方式来看,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它能让工程质量监督由政府分部位分阶段核验转移到企业自我控制上来。

现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三部到位核验,即在基础、主体结构阶段必须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到位核验,签发核验报告才能继续施工,竣工阶段必须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到位核验单位工程质量等级,签发“建设工程质量等级证书”,合格后方准交付使用。监督机构直接对施工中的工程质量进行主要分部核定和单位工程最终核定的等级证明文本已成为社会工程建筑使用管理的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文本。而根据工程质量“谁核定,谁负责”,使得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变相成为了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在一些工程交付使用后出现了质量问题,矛头直指“政府机构”,而直接参加工程的建设各方反而“袖手旁观”,从而颠倒了市场经济中产品的制造者对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其次,质量监督机构是政府授权的,质监机构的行为就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从而把政府管理推向了具体操作的陷于事务的误区。随着政府体制的改革,政府管理机制正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进行转变。如果政府质量监督运作方式不改革,客观上就造成了与政府管理体制、方式改革相矛盾与不和谐的状况。再次,建筑工程建设相对于工业流水线产品特点的区别在于产品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材料设备多品种。单纯依赖质量监督机构的几次到位,施工几百天,“判断”一阵子,难免使监督的全面性受到约束,从而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而正确的核验、评定和控制。因此,亟需将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偏重于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转变为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责任行为的全面监控上。

长期实践证明,政府的监督必须舍末就本,抓住建设工程参与各方的质量行为的龙头,才能促使建设各方发挥自身的素质控制好质量,以对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监督来保证实物质量的有效控制。

3、我市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现状

我市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到底如何?本人立足于单位职能,对多家市政园林企业调研后发现,企业在建设标准化体系提升工程质量的表现不尽人意。一部分企业虽然根据制定了一套适合本企业实际要求的企业标准,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大部份企业存在着“重经营、轻管理”及“以包代管”等倾向。工程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也影响了工程建设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从而使本地企业无法做大、做强。同时,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特别是运用标准化手段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以形成竞争优势的意识,以及对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合力推进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亟待加强。此外,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总体水平还不高,标准化优势地位尚未显现,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还不明显,地方标准缺失老化现象严重,标准的实施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政府和企业都要进一步认识标准化体系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4、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措施

企业建立标准化管理的过程,即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笔者认为,当前工程标准化体系建设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4.1、加快推进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工作。

企业是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体,要进一步强化企业修订标准和实施标准的意识,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工程建设企业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推进的工作机制,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将采用高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产品融入标准,把标准的研制作为科技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4.2、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领导。

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工程建设质监部门要充分发挥标准化战略实施中的牵头、组织、实施作用,为工程建设企业标准化战略提供必要的咨询、协调和指导服务。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要有履行标准化职责的管理机制,负责标准化战略的组织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考核办法和细则,并将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4.3、建立健全标准化法规政策体系。

以贯彻实施工程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强制性标准为切入点,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相配套的企业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本市工程建设制定技术标准文件指导规则、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研究制定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标准化自主创新奖励办法等配套政策。建立标准实施、监督、反馈工作机制,针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加大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

4.4、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经费保障。

鼓励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标准化的经费投入。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的企业以及研究开发和检验检测等技术机构,按参与程度分别给予一次性专项奖励或专项补助,对在标准研制、推广应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5、加快标准化战略的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对标准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机构和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引进标准化技术人才,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提供人才保障。行业协会及时提供标准化咨询服务。

4.6、建立标准化建设宣传普及机制。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论坛、学术交流、讲座等媒体和手段,加强对实施标准化战略和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宣传,着力在全社会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实施标准化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营造社会公众的标准化意识。

第2篇

【关键词】标准化;信息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和严峻,因此,最近几年公司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挑战,不断转变管理思路以提高管理水平。为了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公司主要着力于完善内部管控机制、系统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快经营方式转变,以标准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公司总体竞争实力,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行管理变革,从而全面获取可持续竞争能力,使公司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一、标准化、信息化与战略任务之间的关系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为达到最佳秩序,由权利机构颁布并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标准化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在推动公司标准化建设之初,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标准化是战略任务得以实现的道路和桥梁,是通往公司未来发展蓝图的必经之路,而信息化是标准化工作的强力支撑,是标准化工作效率、效果、优势得以淋漓尽致展现和发挥的技术基础。

二、基于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及实践

在理清楚标准化、信息化与战略任务之间的关系后,公司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就如何以信息化为支撑在以下几个领域做了探讨与实践。

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战略任务实现的支撑,是内部运营管理的基础性,是业务流程得以连续运行的根本保障。在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和运用公司现有的信息系y,不仅可以快速的推动标准化工作的落地及应用,并且有利于各项战略任务的实现。公司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被全体员工熟练掌握应用的优势,结合标准化“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理,将标准化中标准的编写、送审、征求意见、报批、、修订、复评、制修订任务下达、修订等环节进行系统的植入,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之上,借助流程梳理等工具,理顺了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流程,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改进升级,从而解决了标准文本管理不规范、制修订过程痕迹难追溯、宣贯培训不到位、日常印刷维护成本高、运行检查难开展、针对出现的不符合无法跟踪等难点问题。借助信息化,在公司范围内固化了标准化作业流程,实现了标准管理的可控、可视,所有过程均能实时跟踪验证,从而保障了标准化体系的顺畅高效,现阶段该系统与各专业系统(如:人力资源、法规、知识管理、风险管理等子系统)进行了集成,目的是通过工作流平台的引入,在支撑标准化工作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分层次的支撑管控,具体成效及表现:

1.标准化与业务活动形成了互动机制。在系统内部定立了标准的所有人、审核人、批准人及标准对应的业务流程,实现了从标准的编写、送审、征求意见、报批、、修订、复评、制修订任务下达、标准修订等全过程的实时可视管理并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当业务流程发生变更,所对应的标准就会被系统提醒进行修订,而标准的修订又会被提醒修订相应的业务流程,实现了相互关联和互动的机制。

2.系统自动提醒,实时传输信息,确保业务工作与标准化做到知行合一。标准的使用涉及公司各级员工,要求实时提醒,实时更新并自动提醒。因此,公司为了实现这一功能,为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信息系统内部强化了提醒功能,除了标准的公告、待办任务提醒外,还与手机中的掌上短信平台、邮件系统相集成,从而确保时效性。

3.现有系统内容更加充实,系统性、实用性及知识储量更加多姿多彩。标准化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个子体系,涵盖了现有的所有业务活动和流程的要求,同时增加了标准化工作动态、标准化知识、体系工作计划、贯标动态、风险管理动态、知识管理动态、体系知识、法律法规等内容,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支撑,使得整个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内容更加丰富。

4.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内,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国外法律法规共同构成标准化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使得标准更加便于查阅、检索,同时各部门可以根据所辖专业法规变化情况实时更新,能够查阅标准的废改立情况及各个不同时期的版本,这样更利于防控风险,增强了全员的法律意识。

5.标准化与信息系统相互促进,为业务工作的开展及目标任务的实现提供了强力支撑。公司的信息系统基于JavaEE环境建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容性较好,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扩展、调整,这样保证了各项业务流程的适用性,能够实现新增及变更活动及过程与管理工作实际相互促进和改进提升。

三、用标准化的原理与方法,推动信息资源的标准化

“统一、简化、协调、选优”是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公司也高度重视对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其主要核心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产生,确保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基础数据的重复录入和无效录入。统一标准是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互操作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标准化则是支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公司在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之中,以ERP 项目为依托,规范了信息的分类编码、采集、交换传输标准,从而实现在综合利用环节能够资源共享。围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七个环节开展标准化工作,初步形成了公司信息资源标准体系。

四、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的相互促进实践

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与标准化工作紧密结合。信息化是标准化体系得以高效运行的有力抓手和核心工具,因此,必须依托信息化开展标准化建设。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司确定了信息系统软硬件运维管理的标准,形成了公司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技术要求,规范了信息设备的选型论证、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维护、使用及报废全过程的标准。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实现了全面覆盖信息化建设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主要成效:

1.以标准促进信息化项目的规范运行取得明显成效。企业标准化规范了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过程及准则,信息化则是按照标准的要求,将已经固化的流程及要求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展现变成应用系统,从根本上保证各项标准的严格执行。信息化能够保证标准化系统中的各项业务活动、流程固化在信息系统中,从而使得标准规定与业务操作、管理实际高度一致。在确保标准化与信息化一致方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证措施,如:将标准化建设和ERP项目阶段性同步,从架构策划、流程固化、标准制定等各个环节同步,以标准为引领、信息化来实现这种方式,杜绝了“两张皮”的现象,实现了标准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相互促进,既落实了标准的要求,又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可用、实用和适用。

2.公司在ERP项目启动时,公司通过会议统一部署确定要依据标准固化的业务流程为依据,构建信息系统。项目的目标是“战略导向、流程最优、标准精细、系统先进、管用实用”的建设目标,通过管理标准中流程的固化、技术标准中技术要求及参数的确定、工作标准中组织机构调整和责权利分配的优化固化,明_了标准化系统中的各子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建立项目实施方案,规定了时间节点及工作要求;同时,在信息化项目管理中建立了项目进度计划、实施方案及例会沟通报告制度,明确了ERP系统构建与标准化项目之间的沟通时间节点和沟通要求,实现了标准化与信息化双向的沟通机制,从而确保了项目在实施环节的无缝对接。

3.企业标准化的架构、制修订流程及日常维护流程都进行了信息化,实现了实时查阅、检索,减少了管理上的难度,大大提升了标准制修订的工作效率,大大减少了出差错的概率和滞后概率,为标准化体系的动态管理和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标准化实现了各项业务活动、技术要求和责权利分配得到全面系统的固化;通过信息化使得标准化各项业务得以顺畅高效的运行,同时也促进了信息化工作的规范,信息资源的标准化使得资源全面共享。由于标准化与信息化的同步开展,使得公司数字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全面、系统提升,形成了标准化与信息化的全面互动和互促,更好的支撑了公司战略任务,相当于修通了通往战略目标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孟宪菊.企业标准化与ERP.中国标准化,2007年3月.

第3篇

【关键词】标准化 制度 建设

淮安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清江石化)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水平需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迫切需要依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对各项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资源利用的流程再造。尤其是体现企业管理根本的制度建设,只有在形式上、内涵上有所创新和提升,才能使其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制度管理收到成效。

以往公司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造成制度的随意性比较大,缺啥补啥。部门往往从自身需要出发,以“部门”为中心,制度制定各自为政。零碎制度多,人为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操作性不强,难以弄清和执行,各项管理活动缺少基础性制度和详细的书面操作文本等问题。

作为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下运行的公司,随着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各个专业管理子体系相应建立和运行,其体系要求的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亦相应而生。于是各做各的,或交错引用,或各自为主;甚至相互矛盾,互有缺失。这就要求公司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体系,有效地统领公司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

因此,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指引,以责权清晰、流程规范、执行有力、管理简约为目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管理,系统开展流程分析与改进,优化调整部门职能,清理、修订规章制度,确立了面向流程建立标准化制度体系的课题。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使得公司的管理思路更为清晰,管理方法日趋成熟,管理制度严肃规范。致力于达到持续实践制度建设,促进企业管理提升。

一、梳理流程,构架企业管理制度标准体系

清江石化1958年建立,至今已有56年的历史,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相关制度,但原有的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制度体系存在分散、凌乱,交叉、重复等现象,如培训方面的制度,安全环保部制定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细则》,人力资源部制定的《外来人员培训管理暂行规定》,《员工自主培训管理规定》等;制度标准化程度不高,从形式上未统一规范;制度本身不合理,和实际脱节难以执行……面对以上问题,这就要求公司建立一个统一、规范、权威的管理制度标准体系,有效地统领公司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清江石化在2012年提出,澄清观念认识,面向流程建立一体化制度。

清江石化作为扬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为与扬子本部的管理接轨,同时考虑公司的业务规模、组织架构、历史因素、管理现状、管理标准化目标等多重因素,公司继承和创新,结合扬子本部的一体化管理流程框架,建立起了公司的一体化业务流程框架体系。横向划分14大类,按业务相近原则,归类集合九大管理模块。按照其不同的业务流程或管理职能,将各项大类业务纵向细分为88个中类业务,中类业务又细分为若干小类业务。每个大类对应业务框架的一个一级流程。

图1 清江石化业务流程框架图

业务流程涵盖了公司经营活动中“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人才流”的各项流程,包容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设备、人力资源、财务、经营与生产、行政事务、党群工会”等各个专业职能管理的每个环节。

二、依照流程,梳理制度

年初,公司成立一体化工作推进委员会和设备管理等十三个业务流程改进工作组。根据既定的业务流程框架,公司一体化制度办组织各业务流程改进工作组全面梳理本部门范围内曾有过的制度,填写管理流程模块及制度梳理表,对各项现有制度提出要不要继续执行、大改、小改、新编等意见。公司一体化制度办汇总、整理、审核各工作组上报的清单,编制了2012年制度制修订计划,按照计划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三、规范要求,建立制度线上审批程序,编写制度,形成公司的一体化制度清单

首先,就如何编写好制度公司请本部专家做了专题培训。重点对制度的核心部分-管理内容与要求进行了讲解。总体来讲6句话:理程序,画流程;分步写,5W2H;上级文,要转换;写共性,留接口;不矛盾,互沟稽;要模拟,可否行。

再次,企管部及时修订完善了公司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明确了编写审批流程,从形式和内容上对管理制度进行统一规范,公司标准化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表单、目录和正文。其中,表单主要以总部的标准化表单为模板,正文主要包括: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支持性文件、记录、附加说明、附录等部分组成,同时,在附录中配有流程图。

最后,公司企管部牵头组织,严格按照各阶段进度安排,逐一审核各部门的制度。线下审核通过的制度,线上前,再次经过企管部、公司分管领导的审核,严把审核关口,特别注意了与公司的QHSE体系、内控制度的融合衔接,确保制度合法合规,标准统一。同时,对于大家在编写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企管部编写了标准化制度格式设置指南及工作联络单,及时解决大家的共性问题。

四、开展制度的宣贯和培训

进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公司基本建立起了标准的一体化制度体系。为了使更多的员工知晓制度、理解制度,公司企管部组织安全环保部、技术运行部、机动设备部等部门,深入基层,对车间的管理骨干等先期进行了培训。共举办了14期275人次的培训。通过“一人带十人、十人带百人”的方式,把工作理念和规定要求辐射到基层,有效的带动了工作推进深度和广度。

同时,充分利用公司的网络平台和管理一体化制度。企管部联合科技信息部,在公司门户首页专门开辟了“一体化管理制度”专栏。公司员工只要点击其专栏就能查阅相关制度。通过网络,管理制度的宣传和贯彻空间大为扩展,传播速度和时效更高,员工可以通过公司内网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查阅相关文件。在对制度文件的管理上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五、以“我为制度做诊断”和岗检为主要手段,推进提高制度执行力建设

通过建立标准化制度体系,规范细化制度、流程、标准等工作,公司的管理基本达到了规范有序,管理效率和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为了确保标准化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和执行,公司通过开展“我为制度做诊断”活动和以岗检为抓手,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推行“我为制度做诊断”。为强化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借鉴吸收镇海炼化的先进经验,公司及时启动了“我为制度做诊断”活动,融合进合理化建议工作,持续深入长期开展下去,逐步将制度诊断工作实施常态化管理,实现制度的动态优化,持续完善制度。研究制订了制度管理建议的配套奖励细则,勤用制度、及时发现制度问题与缺陷是有奖励的,对采纳的建议根据问题种类的不同奖励50、40、30元/条,对公司所有部门(车间)参与该项活动的情况进行年度评比,对评出的前三名分别给予2000元、1500元、1000元的奖励。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调动了制度管理中执行方参与制度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了制度执行力。

以岗检为抓手,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改变以往岗检的传统方式,主要以相关一体化制度为依据,将制度中的条款转化为表单形式,围绕公司当前重点工作由企管部牵头组织专业部门进行检查。并及时编发岗检通报,推广总结优秀的管理经验,对发现的问题组织车间认真落实整改,实现闭环管理。

第4篇

论文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并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以适应我国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兴建了一大批河道堤防、水库、水闸、大坝等水利工程。我国的水利行业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成为WTO的一员,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建设更加符合这些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现行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的标准进行分析,揭示现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以便更好地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逐步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1、我国现行标准体系的简介

我国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主要由《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水利技术标准汇编》、《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负责的标准项目现状表》中的相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及工程建设所采用的国家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及机电设备的安装等方面的施工标准。水利工程管理标准根据工程类别进行分类,包括了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技术、河道堤防工程项目管理、水库大坝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闸工程项目管理等。

2、我国现行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中,一共有163项技术标准。其中综合类标准为19项、水利工程建设类标准为102项、水利工程管理类标准为42项,三者分别占标准总数的12%、62%、26%。另外,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中,强制性标准106项,推荐性标准23项。因此,在水里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中强制性的标准占主要部分。在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中,施工质量检验类的标准有6项,验收及评定类的标准有14项。因此,在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的现行标准体系中,涉及工程建设的安全及环境标准的只有2项,明显较少。同时,对于验收及评定的标准只有14项,其中10项都是评定类的标准,验收标准明显不足。

3、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

从对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行体系主要以强制性标准为主,推荐性标准为辅,这种体系标准不适应我国加入WTO协定的相关要求。因此,在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中,我们应该后对现行体系中的强制类标准做出一定的修改。并且,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来修改并组编强制类标准较低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

其次,对于加入WTO后,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标准中出现的结构不合理、不配套的项目建设标准要予以修改。进一步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来配套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同时,建立配套的施工技术标准并符合我国相关行业的标准。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不断完善,我国新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的建设与评定做出了新的规范。水利建设行业等建设行业要实现验评分离,严格实施好工程验收标准。

第三,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中技术内容相对比较陈旧的部分要加以修改。由于我国现行体系标准是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编制的,,应该把这些工程建设施工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的反应上去,以更好的配合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标准中缺少与环境安全及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补充。

第四,重新整合并编制相关强制性的工程建设标准。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之后,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应该对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类标准加以认真审核并从“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考虑,全面贯彻实施相关标准。并对零散不完整等条文进行填充,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汇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新体系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国家现行法规的要求,并且新体系的核心内容要以我国法律、法规、WTO/TBT协定为基础依据。

第五,加快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修订。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特殊的工程建设项目,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标准制订,不断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然举措。因此,通过新体系的建设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技术标准,是我国建设的水利工程有标准可依,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同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江、河、湖、库等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体系能够更好的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4、结论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立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的WTO协议,深化建设标准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新的体系建设还能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并且,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河道堤防、水库、水闸、大坝等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需要新的标准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我国的建设水利工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经验也应加入到新的标准体系中以更好的适应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成为WTO一员之后,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建设更加符合这些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军队经费;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思考

经费的标准是后勤保障标准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部队改革的进行,加强军队的经费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军队的经费管理中,通过标准体系的建设可以促进整体经费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

一、我国军队经费标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军改的实施,我国的经费标准也进行了调整,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我国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不匹配。首先我国的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在不断的加快,因此军事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但是军费的标准体系却出现了滞后的情况。其次,整体军费的标准科学量化程度还不够,在进行标准制定的时候还不能结合部队建设的实际需求来调整,而是更多地参考军费的重量,和实际的需求相去甚远,例如:差旅费和水电费的标准设计不合理使得经费缺口较大,导致寅吃卯粮情况的出现。再者,整体军费标准兼顾能力不强。我国地幅辽阔,部队的分布十分广泛,不同的地方消费水平不一样,因此所得到的经费保障水平也应有所不同。

二、我国军队经费管理标准体系的现状

我国在军队的经费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军费管理法规制度不够健全,一些经费的供应保障中,标准的制度还没有进行良好的建立,从而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有的单位存在超财力办事的情况,加重了超支情况的出现,最终就会挪用其它经费或者要求增加预算。其次,在标准制度的制定上不够统一,同样的事项却有着多样的标准,使得批复工作难度加大。再者,整体标准的结构体例也不够规范,有的供应标准是明显超出了原有的范围。标准制度的内容过于繁杂,层次不够分明,在管理制度方面,落实不够到位,出现了职责范围和责任划分不够清晰的状况,有的标准多次修订,导致了理解上的偏差和执行的不对称。这是这些情况存在使得我国军队的建设受到了影响和制约。

三、加强军队经费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和领导,建立经费标准体系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建立是推进军队经费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第一步,可以使得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在经费标准体系管理体制的建设上面,首先要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经费标准体制。在这个体制当中,应该对整体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进行统一和规定。由总后勤牵头,综合部队的各个部门,进行工作上的协调,根据相关的制度和标准,进行统一的领导,集中对工作管理体制进行评审,加强体系的组织领导层面的建设。在管理体制的建设上面,要重点理清各部分人员的职责,搞好相关的分工工作,通过制度标准的建立来促进工作职责的良好划分。同时,加强对关键性环节的把握,尽力协调好经费和实物标准之间的关系,对于经费的支出和使用采用限额管理、限量使用的原则,确保经费使用合理。

(二)根据保障范围和需求,完善经费标准的制度建设

在经费标准的制度建设方面,要根据保障的对象和范围以及具体的需求来制定。对于以人为主的一些经费项目,例如差旅费、水电费、卫生事业费等等,要根据不同的等级和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划分。对于以单位为主的经费项目,例如特支费、机动费等等就要从单位的角度进行制定,同时还要根据部队的任务和所在地、驻守条件等进行综合、全面地考虑。

对于保障范围的确定来说,可以采用如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数据的采集,可以对近些年来军队的一些保障和管理数据进行采集,对“三费”的开支和构成进行查证,然后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部队进行对比工作的开展。第二种方法是技术计算,例如,对日常的水电的消耗数据进行计算,利用加权平均法和比例限制等方法来进行统计和具体的测算。第三种方法是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对同类型单位的管理水平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比较,确定适合的量化区间。

(三)着眼提高效能,严格经费标准的执行

加强军队经费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最执行工作进行促进和加强,从而才能使得体系能发挥作用和效果。首先,要认真落实标准的执行监督和责任机制,要对领导干部的理财责任制进行完善,同时也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在完善的同时,要通过考核和绩效考评等方式来推动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地进行开展。对于某一个部门的经费标准落实和执行情况,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确保责任落到实处,同时也通过考核形成良好的反馈和调整机制,促进整体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在军队的经费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中,要根据军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经费分配、管理上的问题进行标准体系的探讨和建立,这样才能使得体系的建设具有实际性的意义,能够对军队的经费管理提供更好的帮助。

⒖嘉南祝

[1] 熊博.论加强军队经费管理应遵循的原则[J].现代商贸工业,2011(06).

[2] 王青.新形势下加强军队财务管理的思考[J].军事经济研究,2016(08).

第6篇

关键词: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3

组织机构代码是在我国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这个工作是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负责管理的。组织机构代码系统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对于申领代码的组织机构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对于申领代码范围的资质审核也有专门的档案作为凭证。

一、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提高组织机构代码数据的质量

质量是组织机构代码的保障,组织机构代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数据库的建设。因此必须要建立标准的组织机构代码体系,将工作标准严格贯穿落实到整个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以提高组织机构代码数据的质量。

2、有利于推进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

使用组织机构代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组织代码的不断应用是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持续发展的保障。随着组织机构代码的广泛应用,社会对组织机构代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代码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不要让任何一个环节问题影响到整个代码管理工作的运行。而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的建设,能规范每一个工作环节,明确工作职责,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使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达到最优化。[1]

3、有利于提升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人员不仅要及时掌握先进的技术,还需要及时了解国家的一些经济政策。我国的组织机构代码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以来,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也没有可以供我们学习的范例,再加上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差,对组织机构代码的长远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而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的建设能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个具体的工作要求,规定工作范围,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工作,能促进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

二、我国组织机构代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保障效力不足

我国自开始实行组织机构代码制度到现在为止,虽然中间有关保障组织机构代码制度的法律文件经过了多次的修改,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法律效力仍然很低。国家标准是由国务院的标准化管理部门制定的,但是一些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并没有在国务院的相关立法中有所体现,所以从法律上来讲,目前的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依然是由部门国务院的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来开展的,法律效率主要来自于部门的规章制度。

2、法人登记工作存在不足

组织机构代码应该是企业法人的唯一身份证明,但是这一点在目前的代码工作中很难得到体现,,目前的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与法人的法律代表地位还没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为在顺序上来看,法人依法登记依然在代码赋码之前,在法人依法登记的时候,各个登记部门的主管都会给注册单位颁发一定的证件,然后帮助其注册、登记号码,所以当组织机构再次给注册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的时候就造成了一些工作上的重复,给管理人员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企业每年都需要进行年检,这样年检的时候就要分别进行代码年检和工商管理局的年检,有的还要去当地的职能审批部门进行年检,不仅浪费了时间,还耽误的企业的生产。这种多重法人身份管理制度给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完成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的建设,突出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

三、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建设的措施

1、优化组织机构代码赋码业务的流程

组织代码目前在我们国家的很多部门和企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家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但是目前的代码与各部门或企业之间的直接联系还不是很密切,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设施,给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和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所以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合作,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这样才有利于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的建设。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完善信息网络的建设,为各部门之间提供一个业务协作的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其次是要与各个登记注册机构紧密联系,共同建立一个信息流转网络,实现登记信息的共享。再次是完善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对数据交换的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做好代码的电子身份认证工作和有关的网络安全工作,切实建立一个电子政务业务共享的网络平台,提高数据库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

2、发挥代码的社会信息服务功能,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组织机构代码本身就是一个信息资源库,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管理信息,只要稍加开发和利用就能带来非常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已经成了整个时展的主流,所以代码信息资源社会价值的开发和可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当成是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来进行。利用信息网络发挥社会信息的服务功能是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对组织机构代码本身的应用和推广也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代码的信息服务功能可以扩大代码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人们对代码工作的理解,使代码的唯一性与权威性更加突出。另外还能优化代码的年检程序,提高年检的效率,增强代码数据库的信息资源的质量,提高代码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3、提高组织机构代码的法律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应该是组织机构代码应用推广最重要的保障,还能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新形势下国家应该加强组织机构代码的相关立法工作,完善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相关法律依据,切实保证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进行。特别是有关组织机构的法人登记注册上,一定要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或者修改,改变当前依法注册登记在前,赋码在后的情况,切实将登记注册与赋码相联系,这样才能增强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优化登记注册和赋码的程序,提高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的效率。[3]

结束语:

新形势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主流,组织机构代码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想要实现组织机构代码的广泛应用就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机构代码标准体系,这样才能提高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参考文献:

[1] 张景坡. 应加强组织机构代码管理[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11(12):11-13

第7篇

绿色食品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推行“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其标准体系注重落实“全程质量控制”理念,形成了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包装、贮运标准等组成部分。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制定这项标准的目的,一是强调绿色食品必须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域,以保证绿色食品最终产品的无污染、安全性;二是促进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产地的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养殖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以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提出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对于一个给定的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其标准是统一的,必要时可增设项目,适用于绿色食品(AA级和A级)生产的农田、菜地、果园、牧场、养殖场和加工厂。

(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它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两部分。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入的一个原则性规定,它包括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和水产养殖药的使用准则,对允许、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生产资料及其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使用次数和休药期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以上述准则为依据,按作为种类、畜牧种类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定的,用于指导绿色食品生产活动,规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技术规定,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技术操作规程。

(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该标准是衡量绿色食品最终产品质量的指标尺度。它虽然跟普通食品的国家标准一样,规定了食品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等内容,但其卫生品质要求高于国家现行标准,主要表现在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检测项目种类多、指标严。而且,使用的主要原料必须是来自绿色食品产地的、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出来的产品。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反映了绿色食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先进水平,突出了绿色食品产品无污染、安全的卫生品质。

(四)绿色食品包装、贮藏运输标准

包装标准规定了进行绿色食品产品包装时应遵循的原则,包装材料选用的范围、种类,包装上的标识内容等。要求产品包装从原料、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都应有利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包括包装材料的安全、牢固性,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或避免废弃物产生,易回收循环利用,可降解等具体要求和内容。

标签标准,除要求符合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外,还要求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规定,该《手册》对绿色食品的标准图形、标准字形、图形和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广告用语以及在产品包装标签上的规范应用均作了具体规定。

贮藏运输标准对绿色食品贮运的条件、方法、时间做出规定。以保证绿色食品在贮运过程中不遭受污染、不改变品质,并有利于环保、节能。

绿色食品标准分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绿色食品生产、认证、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实现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基础。截至目前,农业部已累计绿色食品标准142项,其中有效使用标准102项(包括准则类标准13项,产品类标准89项)。

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影响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

――绿色食品标准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认证需求。从2007年开始,农业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重点转向基础性标准、检测方法标准等方面,产品标准虽然保留了绿色食品和无公害标准,但立项的数量不多。受此制约,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的速度无法跟上各地绿色食品发展速度,绿色食品标准也无法满足认证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工作相对薄弱。截至目前,全国共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235项。由于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同,各地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工作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很多省份还没有正式开展这项工作。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难以覆盖全面。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注册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食品类别,包括新产品、小品种、区域性产品、功能性产品(保健品)等,因而产品标准要覆盖全面很不现实。新产品、功能性产品等产品标准的立项和制定,需要更加慎重对待。

――标准的滞后性问题。先有产品生产,才有标准规范,这是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规律。但是这种滞后性与“依据标准认证”的要求存在矛盾,如能合理解决这个矛盾,将会对绿色食品事业快速发展起到保证作用。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准制修订规划(2009-2010年)》,提出今后两年绿色食品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措施。

绿色食品标准制修订工作原则:

――符合实际,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标准制修订规划将针对绿色食品产品质量与生态安全要求,对制约绿色食品产品质量、贸易,以及造成生产环境安全的重点问题,进行科学安排,分步加以实施。

――制定与修订相结合。根据绿色食品生产和贸易的需要制定新的标准以满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需求:同时,及时对原有标准进行修订,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注重实用性,避免重复。标准的制修订以产品标准和通则类标准为主。产品标准的覆盖面尽可能广,避免重复制标和标准问技术内容的重复交叉。

――强调标准的协调性。保证绿色食品标准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以及发达国家标准制定的原则基本协调一致。

绿色食品标准制修订工作目标

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按照《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总报告》内容,全面制定完成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包装贮运全过程标准,逐步提高国际标准采标率。

根据《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图》,在2009至2010年补充制定《绿色食品――畜禽饲养防疫准则》、《绿色食品――海洋捕捞水产品生产管理规范》、《绿色食品――渔业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食品加工清洗、消毒准则》等4项生产过程准则类标准。

关于“种植、养殖、加工生产技术规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于2009年颁布《绿色食品果树生产操作规程》和《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操作规程》,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研究制定《全国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规划》。

根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构架》,2009~2010年完成《绿色食品――烘炒食品》等16项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制定工作。另外,组织专家制定《绿色食品――米酒》等4项难以立项、但又有一定的申报需求的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由中心实施。

第8篇

【关键字】调控一体;电网监控信号;标准化管理

引言

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的“大运行”业务深入开展,地区调控中心扁平化、专业化管理需求日益突显,电网监控信号的不规范及大量干扰、错漏、冗余信号逐渐成为监控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地区电网调控中心制定了异常缺陷的内外部闭环管理制度,使得监控范围内变电站日均信号量大幅降低,误报、频报信号占比显著下降,有效信号占比明显提高。福州地区调控中心因地制宜,形成了一套以CC-2000A综合调控一体平台和信号管理制度为基础的监控信号标准化管理建设理念。本文主要介绍福州地区电网设备监控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及具体实施。

1、电网设备监控管理体系的建设思路

“调控一体化”模式是构建大运行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网公司推进“三集五大”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保障先进管理模式的优势和效率,精简的信号量和较高的信号分析水平必不可少。地区电网调控中心主要在监控信号规范整治、制定信号削减方案、信号日、周、月分析与建立“调控运行信号分析周例会”制度4个方面开展电网监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信号分析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全过程闭环管控的信号分析与管理。具体流程见图1。

2、监控信号的规范整治

1)成立局监控信号管理小组。由局分管生产领导担任组长,调控中心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本单位运检部、检修公司、调控中心的技术能手组成。负责局监控信号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考核等,以确保监控信号的真实可靠。

2)点表层层审核。建立设备异动审核流程,对新、改、扩建设备信号,在OMS系统上建立多级多部门闭环审核机制,由基建提供一、二次设备信息表,检修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整合后交由调控中心审核入库,层层把关,确保异动信号入网的准确可靠和安全规范。

3)建立典型信号库。对局属及县域变电站信号进行统一规范,实现遥测信号准确规范,建立试点站(鼓山变)信号典型库。为从源头根治厂家多且不同厂家对信号定义不一致的问题,同时规范统一调度、检修、变电各部门对信号的选取、分类,特制定一二次信号典型库。

一次设备信号典型库涵盖福州电业局现有的各类主变、断路器、隔离开关、直流系统、逆变电源、CT、PT、消弧线圈、站用变、消防系统等变电站内一次设备信号。保护装置信号典型库由各类保护装置的标准化信息表组成,标准化的保护信息表由装置的开出硬接点和软报文信息组成。信息表以EXCEL表格形式填写。

3、信号削减方案

1)信号延时过滤。采用30秒过滤原则,即屏蔽动作后30秒(时间可设)内能自动复归(以动作为起点,复归为终点)的信号自动过滤。

2)站端防抖处理。在信号延时过滤的基础上,采用站端防抖处理,采用硬件施密特消抖电路、软件延时判别消抖、提高遥信输入回路电压等措施有效过滤抖动信号。防抖前后信号量对比见图2。

3)挂牌屏蔽。在日常工作中采用挂牌屏蔽的方式,屏蔽调试信号和频发的缺陷信号,减少频报信号对正常运行工作的干扰。

4、监控信号日、周、月分析

1)信号在线、后台分析。一方面对信号进行在线分析,包括每日统计分析和每周统计,通过调控一体化系统及时发现事故跳闸和设备缺陷或系统缺陷,以便于故障点排查和缺陷消除。另一方面由监控管理专责进行调控中心后台分析,对调控中心负责监控的所有信号进行综合评价,排查监控系统中的信号抖动、干扰、错漏等情况,为监控系统的信号规范、方式优化提供建议。

2)信号周报、月报编制。由监控管理专责进行监控信号周报、月报的编制工作,从而对在线信号分析进行提炼和升华,通过对信号量构成的剖析,为削减抖动、干扰、错漏、冗余等缺陷信号提供依据。

3)事故信号专项分析。针对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和设备故障或大风、冰雹、雷雨等强对流天气造成较多线路跳闸,对事故信号进行专项分析,重点分析事故跳闸和缺陷情况,排查漏、误报信号,分析缺陷信号产生原因。

5、调控运行信号分析周例会

1)各部门沟通协商。调控中心每周组织召开信号分析协调会,调控中心、运检部、安监部相关专责参与,对经常性或呈规律性出现的设备缺陷进行专项分析,分析缺陷信号来源,排查家族性缺陷,提出处理方案予以解决。

2)内部闭环管理。完善内部闭环管理,优化监控信号构成,提高设备消缺率,实现监控信号管理工作流程常态、有序。

3)环外监督消缺。利用调控运行信号分析周例会,通告监督消缺情况,尽可能缩短缺陷信号的跟踪周期,以减少缺陷信号对监控安全的威胁,为现场设备运行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第9篇

关键词:高校;安全稳定;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86-02

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这些都给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建立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标准体系是落实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1]的必然要求,对有力地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教育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体系,各高校现有的安全稳定标准体系又存在分散性、片面性的问题,因此,探索并构建一套高校安全稳定标准体系是当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时期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建设的目的

1.解决泛化与弱化问题。目前,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校自身内部的因素,这是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不稳定隐患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来自高校外部的社会环境当中的不安全因素,这种因素构成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诱因。所以,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所要考虑的潜在不安定因素范围很广,面临很多不可预知,难以把握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极易走上极端,造成“草木皆兵”[2],处处小心谨慎,甚至阻碍学校的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反过来,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极易造成马虎大意,对安全稳定工作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掉以轻心,不能及时予以预防处理,造成突发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2.解决主因与诱因问题。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也会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目前,高校在对影响安全稳定工作的主因与诱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上还不够成熟。有的高校只重视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构成危害的内部因素进行预防,而忽视对外部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导致突发事件的发案率上升。更为重要的是,很多高校忽视了主因与诱因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转化的控制预防,没有及时切断产生不确定因素的途径,导致情况更加复杂,不可控制性增加。

3.克服就事论事问题。当前,许多高校在安全稳定工作中,由于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直接从事维稳工作的人员总体业务素质不高,还存在就事论事,只关注事件本身和对自己单位的利益的狭隘观念,仅利用自身已有的办法去处理问题。究其原因,是维稳工作者对安全稳定事件本身的社会性和衍生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4.克服标准分散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多次召开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教育部、相关高校及专门研究机构围绕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开展了内容丰富、层次多样、针对性强的研究性工作。随着研究成果的相继推出,各高校对安全稳定工作有了更加清晰和系统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逐步将相应的理论成果应用到实践当中。有的高校借鉴相关成果,加强了保卫处的安全防卫功能,成立了职能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应对突发事件更为有效的安全管理处或安全稳定处;有的高校除了设置正式的安全稳定工作机构外,还充分发动师生员工的力量,成立了校园安全综合巡导小组,加强日常安全巡查督导;有的高校特别增设了网络安全管理机构[3],将网络舆论作为安全稳定工作新的重要信息来源,以便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体系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工程,在确定安全稳定体系内容的时候,应遵循取得最佳效果的标准来构建。也就是说,高校安全稳定标准体系的内容应在具有实际价值效益的项目中选定,并且要在能够获取标准化效益项目之中,按照所取得效益的大小排序。而标准化效益应从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全局利益出发,力求最佳效益,而不是某一项目局部的、片面的标准化效益[4]。

2.相对统一原则。目前,各高校现有的安全稳定标准体系存在分散性、片面性的问题。因此,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应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准则做出统一的规定,以实现标准化的目的。统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要有一定的量值,量值要有一定的上限和合理有度的下限,以便于提高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预防为主原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应以预防为主,对异常事件的细微信息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做出处置,提高广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将高校安全稳定方面的事件发生概率减小到最低限度。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应仅仅注重现实存在的危险因素,还要注重潜在的危险问题 [5],因此,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隐性问题应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协商一致原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体系应由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共同协商探讨,在取得一致共识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体系只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认同,取得各高校的认可,才能增强其权威性和执行性。这样既可以保证标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又可以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5.动态求优原则。由于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很多,因此,安全稳定工作标准体系的制定应根据时间和环境条件来确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社会环境和人类思想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并在各个特殊时期制定相应的标准。因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及其内容的选定、标准的高低等,都需要根据时间和环境,对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对标准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使其保持最佳状态。

三、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当前,社会问题和高校内部问题相互交织,治安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影响,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互相渗透,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之相关的问题接踵而至,给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在错综复杂的挑战和应对工作面前,如何让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开展,如何把安全稳定事件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对于高校科学处置各类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发事件,维护高校与社会的安全稳定,推动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一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厘清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的内涵和外延。确定出一个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概念,对安全稳定工作的内涵进行标准定位,对其外延进行统筹分析,对于推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准确地提出了标准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找准标准化丰富而科学的表现形态,从而实现理论上的丰富和提升。三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能够填补高校安稳工作标准化研究方面的不足。

2.实践意义。一是通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其有关成果的应用,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国务院、、教育部等先后多次针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下发重要文件,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尤其重视。但在文件下发过程中,仍然伴随的是高校各种安全稳定事件的发生,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有的高校没有按照标准和要求,严格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相关规定,制定相关制度,推动工作的标准化开展,因此导致事件发生。二是通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其有关成果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高校安稳工作标准化建设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但其前提在于首先要确定好标准,继而开展标准的建设过程。三是通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及有关成果的应用,有利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科学发展。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很多,不可能保证不出任何问题,关键是要探索建立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坚持抓早抓小、工作在前、预防为主,变被动为主动,做到少出问题,不出大问题。四是通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及有关成果的应用,有利于推动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建设,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对高校来说,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根本,稳定是前提,和谐是基础。

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高校的稳定和谐直接影响到地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构建针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标准,能够进一步有效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对于推动平安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家峰.高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北京教育,2010,(3).

[2]唐俊生.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基础性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5).

[3]黄明蕾.做好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方法初探[J].科技教育,2009,(24).

[4]袁红林,马振琪.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博览,2006,(10).

[5]李妩,谢莉娜.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College Students Standardized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Work

PANG He-feng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China)

第10篇

通信产业网讯 为加快推进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提升标准对构建云计算生态系统和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整体支撑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基于国内外云计算发展情况,《指南》明确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即按照《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z2015{5号)提出建设云计算标准规范体系的要求,广泛借鉴国际云计算技术和标准研究成果,紧扣云计算服务和应用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标准战略研究和标准体系构建,明确云计算标准化研究方向,加快推进重要领域标准制定与贯彻实施,夯实云计算发展的技术基础,为促进我国云计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好支撑。

《指南》提出了由“云基础”、“云资源”、“云服务”和“云安全”4个部分组成的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框架。

云基础标准,用于统一云计算及相关概念,为其他各部分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撑。主要包括云计算术语、参考架构、指南等方面的标准;云资源标准,用于规范和引导建设云计算系统的关键软硬件产品研发,以及计算、存储等云计算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实现云计算的快速弹性和可扩展性。主要包括关键技术、资源管理和资源运维等方面的标准;云服务标准,用于规范云服务设计、部署、交付、运营和采购,以及云平台间的数据迁移。主要包括服务采购、服务质量、服务计量和计费、服务能力评价等方面的标准;.云安全标准,用于指导实现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服务安全和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管理、服务安全、安全技术和产品、安全基础等方面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已有标准,《指南》还明确提出了有效解决应用和数据迁移、服务质量保证、供应商绑定、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的29个标准研制方向。

云计算通过网络将分散的计算、存储、软件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使信息技术能力如同水和电一样实现按需供给,具有快速弹性、可扩展、资源池化、广泛网络接入和多租户等特征,是信息技术服务模式的重大创新。云计算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云计算健康快速发展,对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信息消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布 轩)

第11篇

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称《大纲》)提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演讲、朗诵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做出评价……评价要有益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建立科学完善的初中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是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快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举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就是要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就是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回答、演讲、朗诵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各方面做出评价,特别是对学生英语学习每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成绩都给出肯定和鼓励的评价,以此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即使不太理想。但因为在英语学习的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得到肯定,这样对他们树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同样有所帮助。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积极态度,甚至在英语学习某个方面会更加认真,进步更大。这对于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纲》试行到现在已经有十个年头了。期间,为推进《大纲》要求的实施,教育部还专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称《通知》)。但笔者的调查表明,现在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评价还是通过考试来实现的。考试内容主要为笔试、听力和口试。这与《大纲》和《通知》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笔者调查还发现,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情况与新课改前并没有实质变化。从初一到初二年年级,有10%左右的学生(部分从小学进入初一时,就信心不足。)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成为英语学习的困难生。在初三年级,有约15%左右的学生厌恶或放弃英语学习。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相信,建立科学完善的初中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将会对改变这种现状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初中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应当是初中英语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一项紧迫的任务。下面是笔者一些个人看法。

1. 评价主体的建设。评价主体指的是评价初中生英语学习的人或团体。主要包括:英语老师、同班同学、学生自己和家长。(1) 英语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是多方面的,英语教师应当对学生在学校学习英语的各个方面都给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英语技能表现、学生的特殊表现等方面。(2) 同学的评价。同学之间的评价应具体化,每天是否有学习英语的具体表现,如:听录音、读英语,是否独立完成英语作业,与同学间合作的态度等方面。(3) 自己的评价。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或某个方面的兴趣),自己对英语学习的感受和所遇到的困难,自己对英语学习的进步或退步,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和目标完成情况。(4) 家长的评价。家长评价主要应体现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具体表现,是否主动预习和学习英语,每天听录音的次数、读英语的次数以及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评价内容的建设。《通知》提出:“对学生、教师与学校的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评价内容是多方面的。(1) 情感态度。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学习的热爱程度、对学习英语的耐心和毅力。(2) 学习能力。对单词的记忆能力、对语法的理解能力、对英语文章信息的把握能力、对所学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来的其他特别的能力。(3) 知识的掌握运用。词汇的掌握程度、短语的理解和运用程度、语法规则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对英语文章的整体理解程度。(4) 技能表现。英语的听力的表现、对英语口头表达表现、对英语读的表现、对英语写作的表现。(5) 合作与团队精神,与同学的合作精神、与老师的合作精神、与家长的合作精神等。

3. 评价方法的建设。评价方法应本着激励为主的原则。应当围绕着发现闪光点,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进行。(1) 目标评价法。将学生英语学习设定目标,教师有规律地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达成进行测试,对比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即时给予评价,达到目标要表扬鼓励,并制定出下一个学习目标。未达目标要帮其找出原因,制定出追赶目标的方法,或重新定出更为合理的学习目标。通过目标评价调控学生的英语学习,让学生始终学有目标,有努力方向。(2) 分层评价法。对学习能力不同,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按不同的标准评价他们所取得成绩,让学生都感到自己学有进步,使学生都能有成就感,因而对英语学习有兴趣、有信心。(3) 个性化评价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特点,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同学间互相合作的表现、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学生在家庭里学习英语的情况、学生在“听、说、读、写”每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特征,都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4) 集中评价法。这是常规的评价手段和方法,主要是有规律的期中期末等统一测试。通过考试的成绩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当然,评价也要客观反映出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学生找出改进的方案。

4. 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结果的运用是评价的最终目的所在。“评价结果只有被用于支持学习活动才有意义”(1)。只有将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合理的运用,学生才能感到自己学习英语过程的每一个良好的表现都得到肯定,这样才能引起他们对评价的重视,使学生学习英语的每一个闪光点都成为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的助推器。促使他们发扬特长,改进不足,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评价只有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才能引起老师对评价的重视,积极参与评价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评价只有对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才能引起家长对评价的重视和参与,使家长始终关注孩子的英语学习,配合老师共同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不过最为重要也是最直接的运用还在于对升学产生的作用。因而必须要改变现行的考试方式,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各个方面的积极表现都纳入到升学评价中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手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激励作用。当然,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也并不代表所有的初中学生英语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但只要我们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希望,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坚持学习英语甚至是坚持快乐的学习英语。那么,我们就已经在沿着新课程标准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徐金波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中学 223000)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管理;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1.环境保护标准化的意义

标准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它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环境保护标准化是指为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标准化活动。1973年颁布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 4-1973)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化工作的起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环境保护标准化活动对我国国民经济、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社会生活环境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与国外相比在环境保护领域我国公共服务标准化较发达国家还相对薄弱,在标准化模式、人才和资金等方面也存在欠缺和不足。

2.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体系

国外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起步于国际标准化组织1996年ISO14000系列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标准化体系分为环境质量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等五类。国内最早的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见于上世纪90年代初阜新矿业集团(原阜新矿务局),从企业层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标准化的探索[1]。但企业从自身管理层面出发开展环境保护管理标准化工作,则需要投入专门的技术人员和资金支持,根据国内小型企业居多的实际情况,由企业作为发起点开展环境保护管理标准化工作并不现实。耿建新等从环保法规方面入手,将内部控制的原理和运行机制运用于企业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制定环保方面的内部控制规范及操作指南,企业不断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等措施[2]。郝素利等在对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相应政策建议[3]。

3.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国内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体系仍处在探索阶段

1996年9月国际规范化组织公布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在环境管理的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对环境产生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中国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国积极制定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等相关标准推广和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但是国内对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研究比较滞后。

然而恰恰是本国标准化进程对企业国际市场渗透能力和内部管理成效更能起到正效应,而且国内标准化对“薄弱型”(标注化覆盖狭窄和标准约束水平甚低的企业)企业的内部标准化管理成效所产生的影响程度更显著[4]。因此探索和发展国内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2 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研究专业性强

国内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研究需要研究人员对国内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规章制度、监督管理等非常熟悉,这些文件资料相当多,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相关标准依然不足,尚需要补充完善,因此这项工作对于研究团队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很高。国内大型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探索性的研究,然而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尚不能自行组织实施。从长远看从企业内部推进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不容易。

3.3 现有环境管理的模式制约了发展

国内环境保护管理往往是以政府文件等形式出现,国家环境主管部门也付诸了多方面的努力,使用各类通知、文件、要求等形式推进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长期以来陷入了政府要求,企业才对应实施的循环中,形成了“政府出政策,企业找对策”、“家长式管理”的情形。

企业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因此以技术指导和服务的形式,政府通过科技立项、投入一定的资金,以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模式,建立国内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才是可行的途径,也是政府服务模式转型的一种探索。

4.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探索

4.1 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现有环境管理体系的研究,查阅国内现有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规章制度、监督管理等各方面的技术、管理文件。以推进某省环保工作自身的“转型升级”出发,以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5],推动企业环境管理方式转变,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执法针对性和监管效率,促进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社会监督体系建立,进行了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探索性研究。见图1。

图1 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

本文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规章制度、监督管理等5方面出发,将现有的环境管理系统归纳为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执行、环境应急管理、厂区环境与社会监督5大方面,27项基本内容建立了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框架。见表1。

表1 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框架

通过归纳、分析,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规章制度、监督管理等技术文件的要求,我们归纳出122项具体指标,每一项具体指标都指向某一项具体工作,企业对标分析后,找出完成哪一项具体的工作到什么程度后,就可以完成相应的环境保护义务,履行了环境保护责任。

最后对于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要有适当的考核评估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6,7]等技术方法,将我们提出的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权重赋值(见表2)。

表2 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权重值

4.2 实例研究

为了验证和完善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2013年和2014年,按大、中、小(微)规模[8],选择拟定603家企业作为研究试点,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两年对试点企业实例评价,所有参评企业能完成环境保护标准化评定工作,在实例研究过程中,企业均能积极完成评定工作,另外8家企业在我们实例研究过程中主动参与评定工作,共计参评企业611家,实例研究的顺利完成证明了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在实例研究中,参评企业首次自评中均能通过对标发现存在的环保问题,通过制定整改方案和6-10个月左右的整改,在二次评分中均以评分分值的提高,体现了企业内部环境保护管理水平的提高,说明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对各企业复核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从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执行、环境应急管理、厂区环境与社会监督5个方面的扣分情况看,扣分比例依次从大到小分别是:厂区环境与社会监督、环境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执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见图1)。

图1 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复核扣分点权重(单位%)

某省611家申报企业复评结果分析:环保标准化建设等级B级的企业共计530家,C级企业81家。环境信用评价“良好”的企业共562家,“警示”的企业共49家。复评结果统计情况见表3。

表3 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结果统计情况

通过复评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均能投入人员和时间开展“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工作,通过“一考双评”对标分析,找到了存在的问题,发现了差距,并且通过自我整改,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说明“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正在发挥积极的效果,对某省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5.结论

5.1 主要结论

本文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规章制度、监督管理5方面出发,建立了适合某省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为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标准化作出了探索性的研究。有力的证明了实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标准化的可行性。

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例研究,为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标准化,首次建立了初步的研究模式。为进一步持续开展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打下了基础。

通过实例研究证明,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对提高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水平,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对促进企业、环境管理部门、社会等各方面环境信息沟通,为下一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奠定了基础。

5.2 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构想

由于采用的研究方法单一,工作技术组知识水平有限,实例研究样本的局限性,本文构建的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体系任存在不足之处。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公众对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关注,共同推动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发展。

在实施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研究工作中得到了省人民政府、省环境保护厅及地州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通过取得的实际效果,希望政府部门能进一步重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使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持续发展。某省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仅仅是该项工作的开始,还需科技、财政、环保各部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人力投入,为后续的推进和研究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企业在实现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暨环境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后,需要和环境标志工作结合,将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标志化,以便于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机制,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最终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2015年是新《环保法》颁布的第一个实施年,实施新常态下的长效管理,必须完善运作机制,启动动态管理,在环保监督层面上有所创新,并初步建立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和信用评价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阜新矿务局环保处.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管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J].煤矿环境保护.1991,6(4):13-15.

[2]耿建新、刘长翠、焦若静.企业环境保护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企业环保.2004,6:46-49.

[3]郝素利、李上、丁日佳.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国内外比较及对策研究[J]. 商业时代.2011,6:108-109.

[4]陶忠元.国内外标准化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 产业经济.2013,38-40.

[5]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国发[2011]35号).2011-10-17.

[6]Satty T L.Vargas L G.Decision Making in Economic,Political,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s: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Pittsburgh:RWS Publications,1994.

[7]Satty T L.Fundamentals of Decision Making and Priority Theor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Pittsburgh:RWS Publication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