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学实证论文

经济学实证论文

时间:2023-05-26 17:3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学实证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学实证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学数据使用特征

1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以科学数据为主要学术资源的数据密集型科学正改变着当前的科学研究模式。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科学数据的作用和价值,定量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一些数据科学的国际会议上,人文社科的数据管理也成为研究者讨论的重点之一。

各种翔实、可靠的数据为以各种社会对象为研究主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支撑,推动了社会调查方法、计量学方法、可视化方法等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发展。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李京文院士在2013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上指出,必须不断研究大数据的形态变化规律,利用大数据来研究、认识和预测客观世界及人类自身的发展变化趋势。同时,科学数据也影响着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转型与创新。复杂的经济统计模型、大规模的社会调查、丰富的科研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等,都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提供了条件。科学数据的使用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显著增强。

虽然科学数据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新发展,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科学数据并未与人文科学结合起来,比如一些学者在从事人文研究时,常使用“绝大多数”等空泛概念的名词。在数据密集型研究模式的背景下,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者对科学数据的使用习惯是怎样的呢?哪些人文社科学科的研究者更擅长利用数据?他们获取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类型和方法以及数据表现形式如何?研究者是不是由于缺乏对科学数据的使用而增加了“绝大多数”等空泛概念名词的使用呢?

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对《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的全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探讨我国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科学数据使用上的特征。重点分析研究者获取实证数据的主要来源,所要分析的数据类型,处理数据的常用方法,以及数据分析完成后的表现形式。另外,针对学者提出“绝大多数”等空泛概念的名词在人文社科学科中使用的问题,本文将分析研究者在这些名词使用等方面的习惯。最后,根据人文社科研究者在科学数据使用上的特点,为图书馆提供科学数据服务给出建议。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采集论文资料,用内容分析方法统计论文中所用到的数据、中文数词,分析其中的问题。人文社科数据主要指调查数据、网络公开数据、政府统计数据和指标等,本文研究的数据对象除以上这些外,还包括实验数据、文献数据和图片数据。文中讨论的实证研究数据是指狭义实证研究所需要分析的数据。狭义实证研究是指仅依靠统计分析法的研究。另外,本文把“绝大多数”、“差不多”、“若干”、“大量”、“无数”、“少量”等词语定义为模糊数词。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中国社会科学》的全文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是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所刊登的论文代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风向标。选用该期刊的全文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了解我国最高水平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在科学数据使用上的特点,而且也可以了解人文社科不同学科的学者在科学数据处理上所采用的最新方法。笔者于2014年12月通过CNKI数据库收集该期刊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的全部期刊论文522篇,剔除其中“编者按”之类的7篇文章后,最终得到全文数据515篇。

3数据分析

3.1 总体概况

笔者对2010年1月到2014年6月的《中国社会科学》进行分析,共有全文数据515篇,把它们按研究内容分成、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口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传播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这12个学科。但由于人口学和传播学的样本数都小于5,统计的数据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失真,因而本文不统计这两个学科的数据。

首先对论文的引用数据和实证数据进行分析。除去人口学和传播学的论文,在剩余的论文中,仅引用数据而未进一步统计分析的论文168篇,占总数的33%,进行实证研究统计分析的论文113篇,占总数的22%。统计发现(见图1):除了哲学学科的论文没有引用数据外,其余学科的论文都或多或少地引用了数据。而实证数据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几个学科上,其中社会学和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比例分别达到67%和73%。这里政治学的数据值得注意,虽然该学科的论文没有实证研究的数据,但引用数据的比例却较高,达到53%,显示了该学科数据使用的特点。

3.2 实证数据情况分析

本节主要对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语言学和历史学这六个有实证数据的学科进行分析,分别调查其使用数据的类型、来源、处理方法及其表现形式。这里,语言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数据由于是小样本(样本数小于5),因而需辩证看待这两个学科的数据。

(1)数据类型

从使用数据的类型上看,这六个学科使用的数据基本上是数值型数据,经济学还使用了部分图片数据(表1)。

(2)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数据来源把实证数据分为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其中一手数据是指研究者通过访谈、直接观察、间接观察等方式首次亲自收集并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二手数据是指来源于他人调查和科学实验的数据。本文中,把一手数据分为调查数据、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数据;二手数据分为政府公开数据(如全国普查数据、各类统计年鉴)和数据管理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等)的数据。

从数据的来源分析,社会学中44%的论文采用的是一手数据,而在经济学中这一比例只有15%,经济学更多的是使用政府公开数据等二手数据(图2)。

在对一、二手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后,可以看出社会学和法学的一手数据主要来自调查数据,经济学的一手数据主要来自实验数据;对于二手数据的来源,管理学、法学和经济学主要以政府公开数据为主,而社会学稍微偏向于管理机构的数据(表2)。

(3)处理方法

本文把数据处理方法分为初级方法、中级方法和高级方法。初级方法是指平均数、频数、方差、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方法;中级方法是指回归分析、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高级方法则是指模型计算等高等数学方法。

从数据处理方法上看,这六个学科的大部分论文都使用了描述性统计方法之类的初级方法,社会学比较注重对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假设检验等中级方法的运用,而经济学则更擅长运用高等数学方法(图3)。

(4)表现形式

本文把数据的表现形式分为统计表、统计图和特定软件绘制的图形这三类。

从数据的表现形式来看,比较常用的是统计表形式,折线图、柱状图和散点图之类的统计图在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除此之外,经济学和语言学还有一些利用特定软件绘制的图形(图4)。

3.3模糊数词使用情况分析

本节分析部分人文社科的论文使用“绝大多数”、“差不多”、“若干”、“大量”、“无数”、“少量”、“很多”和“很少”这八个模糊数词的习惯,以及这些模糊数词在部分人文社科学科论文中的使用情况。

首先统计以上这八个模糊数词在一些人文社科学科论文中使用的比例(图5)。笔者发现社会学、经济学和文学这三个学科使用到以上八个模糊数词的论文比例最高。相对来说,哲学的论文中出现这八个模糊数词的比例稍微小些。

在统计2010年到2014年模糊数词的篇均使用次数后发现,人文社科的学者在模糊数词的使用上趋于稳定,各年篇均使用次数基本在2.0到2.5的区间内,除2012年和2013年的数值波动相对较大外,其余各年篇均使用次数的数值趋于2.3(图6)。

随后统计这八个模糊数词的总使用次数及其篇均使用次数(图7)。笔者发现,“大量”这个词在论文中的总使用次数最多,而且篇均使用次数也最高(达3.14),这说明人文社科的研究者普遍喜欢使用这个词,使用范围也比较广。其次是“很多”这个词,研究者也比较喜欢使用。而“若干”这个词,虽然总使用次数不算很大,但其篇均使用次数却很高,这说明该词的使用范围比较集中。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绝大多数”这个词上。最后讨论一下“差不多”这个词。虽然,先生提出中国人是“差不多先生”,凡事马马虎虎,不求精确,但是这个词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中却很少使用,其总使用次数和篇均使用次数都是这八个词中最低的。

这八个模糊数词在部分人社科论文中使用分布情况见表3。表3中“一”表示该词未在该学科中使用,“√”表示该词在该学科中有使用,“”表示该词不但在该学科中使用,而且其使用的频率更高,即每一列的三个“”分别代表使用该词的论文比例最高的前三个学科。从表3可以看出,管理学的论文对模糊数词的使用频率较高,有“差不多”、“若干”、“大量”等六个数词在其学科论文中高频率使用,其次是社会学。相比之下,哲学和语言学的论文对模糊数词的使用频率相对低一点。

4结果讨论

本节依据以上数据分析我国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者在科学数据使用上的特点,为图书馆今后开展科学数据服务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4.1人文社科学科对数据的使用主要由研究对象决定

我们知道,社会学和经济学是以社会现象或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偏向量化的科学。从上一节图1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大多数论文(67%的社会学论文和73%的经济学论文)都使用了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在这些学科里,研究者尊重数据,把数据当作研究的主要素材,通过调查统计和模型计算使数据和学科发展有效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新知识和新规律的发现。而且,这些学科研究者的数据意识也比较强,对数据需求也更为迫切,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更强。比如经济学,这个学科的论文有较高的实证数据使用比例,也非常注重政府公开数据等二手数据的获取,二手数据的使用率比其他学科的使用率更高(图2)。这就是由于研究者数据意识强烈,数据需求迫切,从而使他们获取数据的渠道要比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更广。

相比之下,、哲学和文学这些学科是依靠思维逻辑的研究学科,主要是对传统文献资料的探讨,很少讨论实证或经验现象,因而对实证数据的使用就不是很多,偶尔会引用一些数据,数据来源也只是依靠文献。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仍较为传统,主要以文献为主,对数据使用的需求不是很迫切。

科学数据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一项创新服务,首先应该明确服务的对象。诸如以上这些人文社科学科,如果图书馆对其全面铺开科学数据服务,那可能效果就并不是很理想,但如果图书馆首先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者提供科学数据服务,为他们提供数据获取、处理、共享方面的服务,则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笔者建议,针对人文社科的科学数据管理服务,首先可以把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者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把政治学的研究者作为潜在服务对象,在服务得到一定认可后,逐步向其他学科展开。对于主要服务对象,图书馆可以提供常规的检索、收集、存储、分析等数据情报服务和数据技术服务;而对于潜在服务对象,则可先向研究者提供科学数据在该学科中创新应用的情报信息,待研究者对科学数据服务需求提高后,再提供常规数据服务。

4.2人文社科学科对实证数据的处理以初级方法为主

在人文社科类论文的实证研究中,为了让读者了解数据和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而更好地了解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会选取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人文社科的研究者对数据处理采用的方法以描述性统计等初级方法为主,初级方法在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实证数据研究中占了较大比例(图3)。

相对而言,一些实证研究比较多的学科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则更为多样。比如社会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学科的研究者除了掌握描述性统计等初级方法外,对回归分析、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分析等一些中级方法也运用自如,而经济学的研究者使用高等数学方法进行模型计算的能力更为突出,数据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常用的统计图表外,还有由各种特定软件绘制的图形,这些都显示出他们优异的数据素养。

人文社科研究者在数据处理方法上的使用,一方面由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对象决定,另一方面也由研究者的数据素养决定。对于前者,可能超出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但要改善研究者的数据素养,图书馆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笔者建议图书馆为研究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处理方面的开放课程等信息,帮助研究者掌握更多关于数据处理的知识。除此之外,也可为研究者提供本学科在数据应用上创新研究的情报信息,让他们了解本学科最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分析工具,促进定量研究的深入。同时,图书馆也可以与数学、统计学等院系合作,为研究者提供数据处理方面的专业讲座,一方面增强对研究者数据素养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为研究者跨学科合作提供平台。

4.3模糊数词的使用与研究对象和传统文化有关

模糊数词的使用在人文社科领域比较常见,并且各学科在使用上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异。诸如在社会学和经济学这些数据使用比较广泛的学科里,研究者并没有因为使用了数据而减少对模糊数词的使用,反而模糊数词在这两个学科中的使用要比其他学科更多(图5),而且各年模糊数词的篇均使用次数也较稳定,没有很大波动(图6)。因而,模糊数词的使用并不能说明科学数据没有与人文科学的发展结合起来,这主要还是与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和受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用语习惯有关。

比如“大量”这个词,该词使用总量和篇均使用量在这八个模糊数词中都是最高的,说明人文社科的研究者普遍习惯使用该词。然而进一步分析显示,该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频率最高。一方面,经济学论文中存在的各种数量关系需要用“大量”这个词来表述,另一方面,由于这个词所代表的数量本身较难考证,再加上力求精确的数据精神缺乏和大概而言的用词习惯,使得研究者摒弃了数据化表达而使用了这些模糊概念的词语。

模糊数词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使用还是比较广泛的,这与其研究对象有一定联系,有些数量关系难以考证,无法精确量化。除此之外,研究者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用词习惯也是模糊数词使用广泛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建议图书馆在为人文社科学者提供科学数据服务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的影响,既要提倡数据文化,又要遵循人文精神。平时要注重收集有学术价值的科学数据,并为研究者提供方便查询的数据平台。与此同时,也可以根据研究者的需求,帮助他们收集和统计相关研究所需要的特定数据,以尽量减少模糊数词的使用。但作为科学数据服务的提供方,图书馆也应尊重原有的人文社科研究方法,使科学数据作为一种补充材料,与现有的人文社科研究结合,相得益彰。

5 结语

第2篇

自从1968年Ball和Brown开实证会计研究(简称“实证研究”)之先河以来,实证研究迅速发展,并在西方会计学术界取得了主流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会计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向国内学术界介绍实证研究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介绍实证研究方法的文章逐渐增多,会计学术领域的权威刊物《会计研究》在1997年还专门发表了一系列介绍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

纵览国内的相关文章,其中不少对实证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批判观点,以显示规范研究方法并未落伍。但笔者认为,不少批判观点是建立在不了解实证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的,难免有谬误。本文专就此作些辩解。

1.有的文章批判实证研究方法并不像实证研究者标榜的那样客观,从假设的提出到变量的选择、数据的收集、再到模型的选择,都包含着研究人员的主观因素。客观地说,实证研究的许多步骤的确包含有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然而即使如此,实证研究方法仍然比其他方法更具客观性。理由有两点:首先,研究人员拒绝或者接受所提出的假设,完全取决于经验数据检验的结果,体现了一定的客观性;其次,如果其他研究人员认为已有的研究在某个环节上存在着主观偏差,可以针对这些偏差重新选择更合理的变量、收集更客观的数据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更客观、更令人信服的结论,这样能不断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2.有的文章批判实证研究所蕴含的归纳法,认为它力图使用有限的事实和现象去证明普遍命题,因而其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概率或偶然性。归纳法的缺陷其实早已为哲学家们所发现。波普尔所创立的证伪主义,目的之一就是解决归纳法的缺陷。波普尔认为,从逻辑上看,无法通过反映单个现象的经验事实去证实某个全称命题。因为,即便是现实世界所有已观察到的经验事实都与该命题相一致,也很难保证未来不会产生不一致的经验事实(即异例或反例)。相反,只要有一个反例,即可证伪某一全称命题。正是这种逻辑上的不对称,使得证伪具有更大的优势,科学知识应能经受得起证伪的考验。如果我们对实证研究的研究过程加以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实证研究实际上遵循了证伪的做法。研究人员一般先是将拟证明的命题作为备择假设,构建相应的逆命题作为零假设;然后通过经验数据证伪零假设,从而拒绝零假设,在此基础上接受备择假设(即拟证明的命题)。因此,实证研究在相当大程度上克服了归纳法的缺陷。

3.有的文章批判实证方法可能导致相当复杂的研究,而最后得出的研究结论却非常简单,甚至有些是众人皆知的常识。诚然,实证研究的确主要涉及一些较为单一的课题,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实证研究的价值。不一定是通篇大论“治国平天下”的文章才有价值,实证研究得出的一些虽小、但实实在在的结论也许更有现实意义。即使是验证常识,也未必就没有意义。因为人们的常识多来自于感觉,而有些经济现象是与人们的感觉相悖的。实证研究能够进一步增加常识的可靠性和普遍性,避免以偏概全,其价值是明显的。

4.有的文章批判实证研究过多地使用数学方法。诚然,有些实证研究论文,特别是国外的一些论文的确通篇充斥着符号、公式等,然而,数学及利用数学发展起来的模型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交流的语言。通过这种语言,学者之间交流思想的成本就会小得多。数学具有简洁严谨的优点,对长篇累牍的文字,用一两个公式、几步数学证明就能表述清楚,且不会产生歧义。只要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运用数学,以至增加了论文的复杂性,人们还是应该鼓励数学方法的运用,因为数学的确有助于研究的严谨化和科学化。目前国际上最被认可的论文类型是既有数学模型又有实证结果的论文。

5.有的文章批判我国的实证研究没有以适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学理论和财务学理论为基础,往往直接引用国外的模型,多数都是依靠推测来提出假设的。应该承认,这不仅是我国会计实证研究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而且也是整个中国经济学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不因为实证研究进展不大而却步,而是认真总结经验,利用我国的经验数据验证国外实证研究的结论,便会有助于我们检验国外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国内实际。通过实际数据的分析,也能够揭示出我国与西方的差异之所在,从而为发展适合我国的经济学理论和财务学理论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第3篇

计量经济学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有较大帮助。独立学院(如紫金学院)有一部分掌握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学生能撰写质量较高的论文,且参加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高校毕业论文竞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等,并屡屡获奖。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工作后反馈,在工作中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经济现象效果颇佳。

然而,独立学院经济类专业开设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仍亟待提高。能较好掌握计量经济学方法并且运用的学生比例居于少数。独立学院如紫金学院经济类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前期预备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掌握的参差不齐,在后期的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种种困难。如何提高更大比例学生的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掌握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和掌握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提供有效依据,对于激发独立学院经济类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样本选取及基本信息描述

样本选取。本文于2016年2月-6月进行调研,调研对象为紫金学院经济类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生。由于紫金学院经济类学生在大三(即第5学期)上计量经济学,进入大四写毕业论文时又有部分学生会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进行实证分析,所以本文选取大三、大四这两个年级。

调查问卷涉及人口学变量(性别、专业、入校前文理科等)、计量经济学实际应用、课程兴趣、教学评价、上机实验、学习状态、学科竞赛、预备课程掌握等部分,设置共37道题。

此次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共641份,回收578份,回收率为90.2%,其中有效问卷465份,有效率为80.4%。运用SPSS22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信度分析,信息见表1。

从表1调查问卷可靠性统计的Cronbach 系数为0.778,比较高,符合研究要求。调查问卷的回答具有很高的内在一致性,可靠性较强。

基本信息描述。调查问卷回收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的信息可以看出,被调查学生中,女生比例大于男生;大四毕业生的人数约是大三的两倍;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当;文科生的数量占绝大多数。

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

基本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中设置第8小题考量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总体满意度,频率及百分比如表3,选择“非常满意”与“比较满意”这两类的累计百分比为66.7%。说明目前紫金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总体可以,但还是有提升空间。

因子分析。表5是调查问卷的KMO样本测度和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KMO统计量为0.818,表明因子分析的效果比较好;同时卡方统计的显著性Sig.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也说明,能够提取最少的因子同时又能解释大部分的方差,即效度可以。

对问卷设计的37道问题按照相近性进行总方差分析。因子分析中设定旋转方法为最大方差法,使得对每个因子有高载荷的变量数目达到最小,简化因子的解释。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默认标准提取高载荷公因子,确定公因子有10个:教学质量、前期基础、年级、专业能力发展、专业案例讲解、教学资源配套、考试安排、师生交流互动、学习态度和教材难度。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3.846%,说明提取的公因子基本解释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从表6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因子载荷表可以看出10个公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因子载荷值。

从表6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因子载荷表可以看出10个公因子的特征值与因子载荷值:

第一个公因子是教学质量;第二个公因子是前期基础,调查这5个小问题是为了分析前期课程掌握情况与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个公因子是年级,调查发现学生进入高年级撰写毕业论文、参加竞赛时候会尽量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建模分析经济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运用Eviews软件增多;第四个公因子是专业能力发展,其中3个小问题是考量学生对自己专业能力发展的期望与需求;第五个公因子是专业案例讲解;第六个公因子是教学资源配套;第七个公因子是考试安排,其中2小题调查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考试的主观感受;第八个公因子是师生交流互动;第九个公因子是学习态度;第十个公因子是教材难度。

以上因子载荷值均超过0.5,10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3.846%,说明提取的公因子基本解释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所提取的10个公因子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影响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推之改进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应该着重从以上方面入手。

回归分析。为进一步考察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以教学满意度作为因变量,以前期基础、年级、专业能力发展、专业案例讲解、教学资源配套、考试安排、师生交流互动、学习态度和教材难度为自变量进行回归,结果见表7。

从表7得出,模型一中的前期基础、年级、专业能力发展、专业案例讲解、教学资源配套、师生交流互动、学习态度和教材难度都显著影响计量经济学教学满意度,但是考试安排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很可能是由于这一项与其他因素存在多重共线性。

调整模型,删除“考试安排”项得到模型二。模型二的调整R2有些提高,表明拟合优度有所提高。从表7中可以看出,前期基础、年级、专业能力发展、专业案例讲解、教学资源配套、师生交流互动、学习态度和教材难度都显著影响计量经济学教学满意度。各因素的显著性程度同模型一,最为显著的仍然是前期基础、年级、教学资源配套,其次是专业能力发展、专业案例讲解、学习态度和教材难度,最后是师生交流互动。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前期基础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显著。由于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交叉学科,所以调查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统计学、高等数学、经济学五门课程的成绩。调查发现,前期课程的掌握情况与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之间确实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同时,此次调查学生中68.6%为文科生,这些文科生数次向教师反映他们为文科生,数学、统计学基础不扎实,听计量经济学课程有一定难度。

高年级运用计量经济学撰写论文增加。根据调查分析发现,年级也会显著影响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主要原因是,学生进入高年级参加学校、省级各种竞赛增多,其中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作为分析方法和工具的也相应增加;同时,大四撰写毕业论文时也尽量用计量经济学知识建模分析经济现象,在此过程中运用Eviews软件增多。高年级学生随着计量经济学知识的应用增多,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体会增多,对计量经济学的实用性更加肯定。

学生希望配套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完善。从前文分析可知学生非常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配套,如增加Eviews软件使用讲解、应有与教材配套的Eviews学习指导手册;同时还认为教材(紫金学院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计量经济学》)略微有些难度。

学生比较重视专业能力及应用能力提升。在考量学生对自己专业能力发展的期望与需求方面,学生希望计量经济学添加自主设计、案例实验环节能对今后的专业研究有启发、激发做定量分析的兴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并希望增加与专业高度相关的实际案例讲解。

师生互动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比较显著。在众多影响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中,师生互动环节亦是不能忽视。实证分析发现计量经济学课后的自主学习主要集中在同学间相互交流,以及与教师沟通。同时,由于课时紧张(48学时),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板书,但是调查发现学生还希望增加板书的过程,有利于难点的理解。

建议

强化前期基础课程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初,很多学生对数学、统计学相关知识已经淡忘,甚至大一大二时就没有很好掌握,那么在计量经济学开课之初,便可开设数学、统计学专题,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相关知识。

提升计量经济学学习积极性。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之初,多介绍高年级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撰写论文并在毕业论文环节获校优省优,以及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来进行经济研究并参加校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的例子。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临近结尾之时,多给学生讲解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撰写论文,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积极性,且助于端正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态度。

丰富完善配套的教学资源。适当增加Eviews软件使用讲解、编写教材配套的Eviews学习指导手册;同时编写适用于独立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材。

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专业高度相关的实际案例讲解,针对金融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分别设计讲解案例。同时,添加学生自主设计、案例分析等实验环节,对今后专业研究有启发、激发定量分析兴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加强师生互动环节。课堂上,增加对重点难点的板书、提问、学生演示自己进行建模分析的过程;课后增加与学生的交流;设计学生分组完成建模分析小论文,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第4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73-02

研究生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学术研究的整体创新水平。作为与研究生经常接触、交流的教师,可以通过对研究生学习的微观环境施加直接影响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其中,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最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系统地帮助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课堂是师生见面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在较长周期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师生互动、循序渐进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自2005年以来一直从事研究生《产业组织理论》教学,下面从思想认识、教材选择、新思想发现、规范的研究方法四个角度分析如何从课程教学层面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一、思想上要高度认识到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机制

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非常强调研究生学术论文的发表,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地在国内外刊物上涌现。但是总体中国研究生乃至中国学者的研究在国际上普遍被认为缺乏原创性。重视的培养模式,一方面造成研究生以及指导教师普遍对课堂学习和教学不加重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硕士生培养目标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并没有要求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因此这种培养模式也背离了我国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美国大学硕士学位授予一般不要求学生撰写学位论文和公开,但是美国大学非常重视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固然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这一类渠道会造成研究生的知识空间变得非常狭窄,无助于研究生知识广度和创新能力的拓展。只有通过全面认真的课程学习,研究生才可以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经典理论。蹇兴东(2008)提出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主渠道和必由之路。朱红,李文利(2011)认为课程参与程度和方式、导师的学术指导和生活就业关怀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大。《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以及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美国“产业经济学”就是“产业组织理论”,因此该门课程学生对专业基础的打造极其重要。产业组织理论还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才能实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内容非常丰富、研究产业组织需要多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包括博弈论和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产业组织理论课程中介绍的有关企业行为理论和企业实践结合度非常高。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该课程课堂教学对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术基础的夯实、学术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的拓展的重要意义。

二、选择优秀的教材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信息高速公路的通畅使得研究生搜寻学术信息和知识变得非常容易。但是很多研究生在缺乏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并不知道需要收集什么信息?研究什么?什么值得研究?延续导师既往的研究,可以减少了研究生寻找研究方向的成本,但是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可能存在种种原因造成研究生无法进一步开展研究。即使研究生沿袭了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的新知识与指导教师给定的研究方向的结合非常有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研究生自身也可以发现研究的兴趣。这里,研究生上课使用的教材质量显得格外重要,教材本身的内容、深度、创新程度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对该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研究兴趣的发现。目前产业组织理论方面国内总体上教材并不多见。国内的教材总体质量较低,很多国内的教材是作者组织一批学生各写一章拼凑完成的,教材前后概念并不统一。国内的教材普遍不附参考文献,对学生开展深入研究性学习造成较大的障碍。因此本人一直选用国外的教材。目前产业组织理论国外教材主要有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及夏伊的《产业组织理论和应用》以及马丁的《产业组织-欧洲视角》,这三本书的难度和厚度依次下降。泰勒尔的书分为两篇包括垄断力量的运作以及战略相互作用;夏伊的书分为三篇即理论背景、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技术与市场结构三篇。马丁的书由于从欧洲视角分析产业组织,所以特别阐述分析了欧洲一体化以及贸易政策和经济政策。这三本书质量都非常高,全书每个章节之后都附有参考文献目录,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开展深入研究。第一本书难度较高,适合博士研究生学习。第三本书理论模型显得较为容易,而且作者关注欧洲一体化,所以不是非常适合中国学生。本人选择第二本夏伊的书,该书没有使用传统的产业组织SCP研究方法,对市场组织和企业行为的研究采用了最新的基于博弈论的研究方法,难度适中,另外内容也适中比较适合研究生32学时的教学。

三、课堂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找到一个好的研究方向

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中论文选题的又是撰写开题报告的关键。很多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到了选择论文题目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选什么样的题目。一些学生的选题非常缺乏新颖性,即使开题答辩勉强通过,后面的论文撰写也因为缺乏挑战性而使得整个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显得碌碌无为。在教授《产业组织理论》课堂教学中,我往往会提醒学生注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意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夏伊的教材内容比较丰富,对很多企业行为包括研发、质量、标准和兼容、广告、定价、营销策略以及企业治理等都有所分析,教材中理论研究中所用的模型相对也比较简单易推导,因此研究生比较容易在课堂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当然还告诉学生要注意从权威经济学期刊、以及各种报纸、杂志、电视新闻发现较为新颖的研究课题。另外告诉学生学术研究选题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未来的职业目标。譬如一个学生父母是记者,她后来撰写的论文选择的就是研究报业公司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一个学生亲戚在航空公司上班,她选择互联网条件下航空公司的定价差异化作为研究方向。一名学生希望未来去金融业就业,其选择银行业的多元化战略作为研究对象。还有一个同学在《产业组织理论》课堂学习上直接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房地产的广告差异化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同学在后续论文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最后完成的论文质量也非常高。

四、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实证化。由于该课程非常理论话,教学中设计复杂的博弈模型较多。在当前强调实证研究的中国经济学界,研究生不进行实证研究很难毕业。学生首先关心能否顺利毕业,然后才是创新能力。上课时始终提醒学生要重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告诉研究生计量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可以很好的结合。计量工具用来研究SCP模型中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非常有价值的,实证研究基本是就是在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之上,收集大量数据包括二手数据,然后建立经济计量模型,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S-C-P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这种关系是否显著。这里本人强调三种研究方法(1)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有趣的经济理论模型和结论,然后用中国的数据进行验证。(2)从中国的经济现象发现有趣的问题,然后用博弈模型推导得出结论。(3)建立博弈模型,得出理论结论,然后使用数据证明结论正确与否。第一种研究思路需要阅读文献包括从教材中获得灵感,然后使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种研究思路,需要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强调使用博弈分析方法;最后一种研究思路最具有挑战性,既需要严密的理论模型推导,也需要规范的实证研究。

最后,该课程设计数学模型较多,PPT演示并不适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黑板上一板一眼地对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另外教师自身需要坚持学术研究,坚持学习该领域的最新知识,才能对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起到实质性帮助。

参考文献:

[1]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2.

[2]蹇兴东.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38-40.

第5篇

论文摘要:在分析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提下,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流派作了回顾,着重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发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第6篇

论文题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文献综述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研究述评

国外对农业保险从农业经济方面的理论研究自上世纪30代就已经开始。Wright和Hewitt(1994)发现,历史上尝试使用私人来承担农业保险多重险的尝试无一幸存。对于农业一切险和多重险的保险,基本上都由政府来直接或间接经营。1970年以后,运用经济理论在解释为什么会出现私人多重险和一切险保险市场的失灵问题时,理论界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首先,由于农业风险具有系统性风险的性质,其覆盖面和灾害深度较为严重,因此,保险很难克服这方面的困难。其次是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而讨论较多的主要是由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KnightandCoble1997)。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表现在农业保险的参与率问题上,国外有很多的实证和计量经济学方面的成果,也存在很多争论。Calvin与Quiggin(1999)发现,农民参与联邦农业保险项目的原因中,风险规避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因素,而主要是为了得到政府的补贴。一些模拟研究结果显示MPCI收益会随着农场位置、作物和区域有显著的差异。其中一些研究表明,MPCI主要是对于所有没有保险的农场或者对于那些风险厌恶的农场主。另外有些研究表明由于MPCI所提供的收益比较小而放弃农业保险。计量经济学分析表明,那些对于保险能够带来的期望收益比较高的农户倾向于购买保险,说明MPCI存在着逆向选择。其他在计量经济学方面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随着农场规模的增大,农业保险的参与率增加、农场在各种作物和牲畜的管理上分散风险的能力越强,其从MPCI中得到的益处越少,而越倾向于不购买MPCI。随着保险费率的增高,那些农场自然风险或者收入风险变化显著的单位倾向于购买农业保险。1989年美国农业部作了一项全国调查,对没有参加联邦农作物保险的农民,分析了他们之所以不参加保险的原因,并进行排序(WrightandHewitt,1994),调查发现,前五位原因分别是保障太低、保费太高、更愿意自己承担风险、农场是分散化经营的、拥有其他农作物保险,前五位原因占到总量百分比的84.9%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见,国外对于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问题主要是从逆向选择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也有Serra和Goodwin等(2003)在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对于美国农民,随着其初始财富到达一定程度以后的增加,其风险规避减弱,因而购买农业保险的动机降低。

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农民在生产规模和结构,以及财富存量等方面与中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对于美国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适合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这个前提下,中国经济学家在解释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以及农业保险需求较低问题上也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述评

我国对农村保险的理论研究起始于1935年的农业保险理论研究,以王世颖(1935)、黄公安(1936)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学家对当时国外农业保险的运作制度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中国农业保险的实施意义及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始了农业保险研究的先河。然而,农业保险在1980年代以前的研究由于各种原因而进展缓慢,直到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重新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之后,以郭晓航(1982,1983,1984a,1984b等)、庹国柱(2002等)、李军(1996等)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学家又开始对农业保险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国内学者对农业保险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农业风险以及理赔的复杂性(龙文霞、姜俊臣等2003等)、农业发展水平低下以及保险费率高昂与农民收入低下的矛盾(丁少群、庹国柱1994、刘宽1999等)、庹国柱、王国军(2002)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角度分析,指出大多数农业保险产品尤其是多风险或一切险,不具有私人物品的特征,而具有大部分公共物品的特征;陈潞(2004)从公共经济学角度指出,农业保险是混合产品中具有利益外溢特征的产品,是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另外,李军(1996)、陈潞(2004)在分析农业保险特殊属性的基础上,从供给和需求的正外部性两方面阐述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三方面的制度供给提出自己的看法;吴晓慧、张巍、刘虹(2006)从“三农”保险市场全局出发,分析了“三农”保险发展的现状和危机,以及由此要导致的政策性保险(郭晓航1986、庹国柱和王国军2002、皮立波、李军2003、杨世法、王荫祥、刘国祯1990、史建民、孟昭智2003、胡亦琴2003等)。

归纳起来,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以及农业保险需求不旺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保险费率过高,农民难以承受;由于农业风险的复杂性以及高成灾率,农业保险费率一般都比较高(比如山西、陕西);(2)险种设置不能满足农户要求,高端保险产品供过于求,相当多投资型保险在农村保险市场上缺少购买力,而中、低端保险产品的供给又十分短缺(景纬,2006);(3)认为农户的侥幸心理严重,购买保险的意识不强;(4)农业保险消费过程中的正外部性作用,以至相对于社会最优化的需求不足;(5)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农民收入中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的下降,在保障水平不高(低于70%)的情况下,由于这种补偿收入的预期很小,农民没有动力进行保险。这与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类似。同时,庹国柱(2002)和刘京生(2000)也分析了农民还可以通过其他传统的风险分散途径,例如,中国农民土地规模的分散化以及种植的多样化等因素,客观上产生了一种内在风险调节和分担机制,同时,农民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种植及民间借贷等方式分散风险,从而他们对于农业保险的需求将会降低!。

然而对于中国农业保险福利增进问题和农业保险失灵现状进行规范的实证分析的研究目前还较为少见,尤其是从农村保险产品的高、中、低端三个层次对农险的类型进行研究更为少见。本文将在对历史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保险市场失灵问题做系统的理论分析,并提出治理我国农险市场的“双轨式”发展模式。

3.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

前期主要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学术专著、学术论文以及有关机构的相关资料。利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利用保险学、金融学、制度经济学、法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方法论、计量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力争做到多而全、专而广。并结合我国农村保险机构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的整体方向,使理论最终服务于实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从制度、社会、公司、个人四大层面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恰当地运用于研究之中。

预期可以得出,我国农村保险需求的症结在于农村保险的需求不足、供给更不足,导致了最终的萎缩。从农村保险需求与供给规律找到我国发展农村保险的激励方法与手段,为我国发展农村保险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农村保险,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农村保险制度则是管控农村风险的有力、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而且也符合国际通行的“绿箱”政策。构建现代农村保险制度必须基于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三方行为主体进行考察,三者缺一不可。而农村保险必须努力构建其激励机制,保险公司、政府供给、农户需求。与农险约束机制共同构成供需双方共有的动力机制,切实为我国农村保险的发展和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本课题追求理论创新,体现研究成果的“实、深、新”三个特点。在农村保险研究领域构建一个新的平台,并为农村保险的实际运行建策建言,寻求农村保险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之道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

二、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中国有十三亿多人口,其中近九亿在农村,只有让农村保险发展起来,中国保险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大工业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并把探索和发展农村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保险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保险业要主动承担起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保险业要为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民开展服务,为生产生活提供保险保障,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保险理论研究的创新,更好地发挥农村保险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保险经营风险防范的特殊性,农村保险的发展面临着众多困难特别是农村保险的发展更是日趋低糜,使其成为保险业发展中的“钉子工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面貌虽然有所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然而由于自然灾害的困扰,农民的利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另外,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农村人口的养老、失业、教育等方面的经济补偿问题也突现出来,因此,发展农业保险特别是农村保险,建立起稳固的后备保障基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险扶持农村、安定农民和稳定农村的长效机制。

纵上综述,国内外农村保险理论研究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大多偏重于基本的理论分析,尚未有学者专门对农村保险的福利增进和供求主体进行系统研究,更谈不上深入。而农村保险的发展的根源因素正是基于此的框架设计异常欠缺,最终导致我国农村保险发展举步维艰。我国农村保险制度的构建必须以此为基础,对农村保险供求主体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农村保险供求规律及其特征,分析制约农村保险供给的因素分析,并对农村保险市场的治理模式进行系统分析。

三、初步拟定的论文提纲

农村保险与农村保险市场治理刍议

一、农村保险与农业保险

二、发展农业保险对农村生活福利化的影响

(一)农业保险优化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

(二)农业保险是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三)农业保险有利于农村综合支持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农业保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我国农村保险市场失灵分析

(一)农村保险产品供需不平衡是导致农村保险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

1.农村保险市场对中、低端保险产品的需求十分强烈

2.高端保险产品供过于求,中、低端保险产品的供给十分短缺

(二)农村保险“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与农村保险的市场失灵

(三)农村保险经营中的道德风险与逆选择

四、我国农村保险市场治理模式选择

(一)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上中、低端保险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坚持市场原则,调整我国对农民救济政策,提高农村保险的风险管理能力

第7篇

周灏,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库专家,武汉市科技局专家库专家,武汉纺织大学财经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欧盟培训中心培训师(培训对象包括西门子、ABB、可耐福、华工科技等世界及中国知名公司),澳大利亚Holmesglen及USQ认证教师,2009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美国访问学者。现为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精品课程负责人、贸易类学科发展方向负责人,获武汉纺织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和武汉纺织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二、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同时也为相关企业提供该领域的培训和咨询。在贸易摩擦、贸易救济和贸易可持续发展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特别对国际贸易中反倾销的研究处于前沿。

三、科研成果

主持教育部课题、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武汉市统计局项目等纵横向课题15项,课题主要涉及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贸易摩擦和贸易竞争方面的研究,比如:“影响反倾销的宏观因素实证分析及贸易救济体系的构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09YJC790210)、“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武汉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编号:whsk10040)、“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的反倾销裁决预警模型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Q20081707)、“中国化工产品出口反倾销统计预警系统实证研究”(湖北省统计局全省统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B092-29)等等。

在《国际贸易问题》、《改革》、《财贸经济》、《经济与管理研究》、《国际经贸探索》、《商业经济与管理》、《经济问题探索》、《北京工商大学学报》(双月刊)、《管理现代化》、《当代财经》、《现代经济探讨》等CSSCI期刊以及其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0余篇次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检索,论文被大量引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认及反倾销应诉能力》一文于2008年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人民政府奖)三等奖、《中美反倾销程序比较研究》一文于2007年获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人民政府奖)优秀奖;《WTO时代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国别和商品结构分析》一文于2008年获湖北省第九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纺织品出口反倾销预警体系研究》一文于2010年获湖北省第十届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对外反倾销的商品和国别结构特点及其思考》一文于2006年获商务部“贸易救济研究奖”二等奖、《中国纺织品出口反倾销预警体系研究》一文于2008年获商务部“贸易救济研究奖”三等奖;《中国遭受反倾销的贸易救济体系:一个二维体系的构建》一文被选为“2011年中国经济安全论坛”(教育部社科中心主办)宣讲论文。

四、主要论著

1、中美反倾销程序比较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第1期。

2、中国反倾销统计及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7期。

3、WTO时代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国别和商品结构分析,《财贸经济》,2007年第2期。

4、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认及反倾销应诉能力,《改革》,2007年第4期。

5、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及原因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5期。

6、基于竞争情报的中国纺织品反倾销诱因及预警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0第6期。

7、中国的经济贸易、报复能力及国际地位与对华反倾销——基于总量和中国视角的对华反倾销调查实证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11年第3期。

8、对华农产品反倾销影响因素——基于条件Logistic回归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5期。

9、基于反倾销的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对策研究,《管理现代化》,2011年第6期。

10、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及其对反倾销裁决的影响——基于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决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9期。

11、反倾销中涉案企业的胜诉预期研究,《财贸经济》,2011年第10期。

第8篇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固守着经济理论难以实验的思维定式。

弗农·史密斯教授敏锐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首次付之于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十一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SubstantiveRationality)和程序性理性(ProceduralRationality)的区别。五六十年代的实验经济学主要局限在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领域,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缺陷影响可实验性,研究过程往往是从假设前提出发,然后运用复杂数学推导出相关命题。由于假设前提的高度抽象,无法在实验室里得到证实,因而相关命题也就无法实验。

另一方面实验技术的不成熟也制约了经济理论的实验。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主导理论体系发生了变化。一般均衡理论、工业组织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假设由抽象拉回到现实。行为理论的成熟和合理预期理论的出现为实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迅速发展,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杂志不断刊登实验经济学论文,实验经济专刊、专著和论文集陆续出版。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

二、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和运用

经济理论的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包含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以及报告结果等环节。由于实验对象是社会中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经济理论的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

1.模拟和仿真

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刻意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出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此外,实验经济学还通过一些仿真技巧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一是采取“随机化”方法,被实验者的选取、角色的分配均随机产生;

二是保密实验意图,十分小心地讲解实验,不出现暗示性术语,以防止被实验者在实验前对行为对错已有判断;

三是使用“价值诱导理论”(InducedValueTheory),诱导被实验者发挥被指定角色的特性,使其个人先天的特性尽可能与实验无关。

2.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高度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查尔斯•普洛特和弗农·史密斯将实际付给被实验者的报酬总和与最大可能报酬的比率视作实验的“效率”,并把“效率”作为比较分析相互竞争理论的依据,探讨如何改进理论模型。甚至在没有现成理论的情况下,根据效率来提出和验证新的理论。

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

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始终处于理性状态,非理性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变异,因而经济理论的实验数据呈概率分布状态。所以,评估出的结论不可能按照形式逻辑的模式,只存在真或伪两种结果,而是用结论与其概率密度的乘积来表示。例如,弗农·史密斯在电力市场竞争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高峰负荷时期电价提高的概率密度较小,而不是一定不提价。

3.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三、实验经济学的意义和局限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标志着经济学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模仿自然科学的信念十分坚定,实证方法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范式是提出理论假设并力图避免和消除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然后在理论假设上建立数学模型并推导出主要结论,最后对理论结果进行经验实证并由此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

不可否认,这种假说演绎方法有科学合理的方面,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例如,理论前提假设和数学推导排斥了人类行为或经济关系中的非理性和不确定因素。又如经验检验具有被动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缺点。实验经济学继承了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传统,弥补了经济学实证方法的缺陷。

首先,实验经济学以可犯错误、有学习能力的行为人取代以往的“理性经济人”假说,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取代单纯的数学推导,解决以往实证研究的高度抽象和简化与现实世界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实验经济学家可以再造实验和反复验证,用现实数据代替历史数据,克服以往经验检验的不可重复性。

最后,在实验室里,可以操纵实验变量和控制实验条件,排除了非关键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克服了以往经验检验被动性的缺陷。

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促进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

首先,实验经济学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人类决策行为当作研究对象,把经济运行过程纳入到研究领域,从而发现更符合现实的经济规律。

其次,实验经济学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学科。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把心理学和经济学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行为经济学。

再者,实验经济学构建了连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桥梁。宏观经济理论的实验建立在微观行为的基础上,而对微观经济论的实验也常常验证了宏观经济理论。例如查尔斯·普洛特模拟市场机制既验证了市场价格收敛于一般均衡,同时也考察了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的真实作用。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仅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还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产业成长,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

 

一、引言

随着西方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理论的引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成为我国当代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我国学者利用国内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由于方法和指标体系的不同,研究结论各有差异。全国层面谈儒勇(1999)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发现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王志强和孙刚(2003)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发现1990年以来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区域层面周立、王子明的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都密切相关, 促进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冉光和、李敬等分别对我国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后认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金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 而无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此外张兵、胡俊伟( 2003)、孙涌( 2003)、胡金焱、朱明星( 2005) 分别对江苏、贵州和山东三省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目前,国内理论界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很多,但是大部分是对我国的整体情况做分析,对于省际情况的研究较少。我国是一个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大国,经济在地域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金融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因此研究一个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重庆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变量选择、分析方法与数据说明

根据数据的可收集性和经济政策的连续性,论文选取了两组指标: 一是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二是反映金融发展状况的指标。(一)经济增长指标。通常一国或一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考虑到人均GDP 数据比总GDP 数据更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并为剔除物价因素和人口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实际人均GDP的环比增长率( G) 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实际人均GDP 是通过重庆市GDP缩减指数( 以1978 年为基期) 加以调整得到的。(二)金融发展状况指标。本文选取两个指标来反映金融发展状况: 一是衡量金融规模的金融相关比率指标( FIR)。FIR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通常,人们将其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额与GDP之比。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的金融资产总额包括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国家债券发行额和企业债券发行额。二是反映金融结构的指标( BANK) , 即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在金融总资产中的比重, 可以衡量金融中介( 银行系统) 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规模和作用。

在分析方法上,为了避免模型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首先利用ADF 单位根检验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并对非平稳性变量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平稳时间序列。为进一步检验二者的因果关系,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和分析。如果各变量均是单整的,我们将对其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金融产业成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本文样本区间为1997—2009年, 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 除以上说明外 数据未作其他处理。本文应用Eviews5.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

三、实证分析

(一) 单位根检验

采用ADF法对对变量G、FIR、BANK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表1)可见各序列一阶差分的ADF 检验值均小于5%的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即G、FIR、BANK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 即三者都是I(1),即一阶单整。所以这三个变量具备了协整关系的必要条件,由此可以进行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

表1 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类型( C, T, K)

ADF 检验值

临界值

显著水平

G

(c,t,2)

-3.76

-3.93

5%

G

(c,0,2)

-3.83

-3.21

5%

BANK

(c,t,2)

-1.01

-3.88

5%

BANK

(0,0,2)

-2.33

-1.98

5%

FIR

(c,t,2)

-2.43

-3.88

5%

FIR

(0,0,2)

-1.60

第10篇

内容摘要:弗里德曼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方法论争论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以后形成完备的经济学方法论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二者关于经济学的科学特征与理论假设的现实检验问题的争论,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 科学特征 预测 现实检验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在历史上共经历了三次重大争论,其中以弗里德曼与萨缪尔森的争论最为持久,引起的影响也最为广泛。引起这场争论的导火索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1953 年发表的论文《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在此文中,弗里德曼提出了经济原理的科学标准是能否预测未来、经济学假设不需现实检验等观点;萨缪尔森并没有发表专门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论文,他的观点散落在他的主要著作中,他认为科学只提供描述,最多是在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而不能提供任何预精确的预测等反对观点。

争论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学的科学特征是预测未来还是解释现象

弗里德曼强调经济学的预测功能。他认为经济学是实证科学。具体说来:实证经济分析方法的任务和终极目标是,提供和发展一种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他认为只要理论与未来的预测相符就不必在意其假定前提是否现实,方法论上是典型的工具主义观点。在工具主义者看来,理论最好被视为只是一种工具,工具主义者仅仅关注得自理论结论的有效性。依据这一看法,理论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工具非真非假),而只是产生证明为真的(或成功的)预测或结论方便而有用的工具。工具只涉及它对特定任务是否适合的问题,理论的正确与有效性应由其预测力来加以评判。

实证分析方法的检验方法是将某一假说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作对比。惟有实际证据才能表明该理论是被作为合理因素暂时被“接受”,还是遭到“拒绝”。“如果该假说的预测与实践相抵触,那么该假说则遭到了否定;如果该假说的预测没有与事件相抵触,那么它则为人们所认可;如果该假说业已多次成功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抵触现象,那么它则具有极大的可信赖程度”。

萨缪尔森认为,科学只提供描述,最多是在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而不能提供任何预测:“我认为‘理论’作为(战略性地简化了的)对可观察和可反驳的经验规律的描述,用来描述很大范围的可观察的现实的描述(方程式或其他形式)毕竟是我们在此能够得到的(或需要要求的)全部‘解释’,一个解释,就像在科学中正当的运用的,是描述的更好形式,而不是某些最终超越的东西。”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只是对经济现实进行的解释,严格检验那些依照这个理论的逻辑推演产生的推论是否与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相一致也就十分重要。如果一致,就是不被证伪,这个理论暂时就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不一致,这个理论就必须受到修正和摈弃。

(二)对理论假设前提的现实检验是否必要

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提出著名的“假设条件不相关”命题(The irrelevance of assumptions thesis)。含义是理论的作用在于解释现象和预测现象。他认为:“作为一种实证假说体系,理论应该通过其对它意在加以‘解释’的那一类现象的预测能力来检验。惟有实际证据才能表明该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弗里德曼认为对理论假设前提的现实检验不必要,甚至认为假设前提的虚假不仅不是一个缺点,而且是实证经济学的一个优点。弗里德曼的这一观点有两层意思:一是假定的抽象性。任何假定都不可能考虑到所有有关的变量,总有一些变量被设想掉,因此,它不可能完全符合现实,从而必然带有某些虚假性。二是一种理论的假设乃是一种更广泛的理论的运用,而后者是可以加以检验的。因此,这类假设在某一特定领域是虚假的,但在另一更广泛的场合则不是虚假的,而是可以加以验证的。

萨缪尔森认为理论假设要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他将操作主义的方法论从物理学领域引入到经济学领域,提出有意义的原理是在理想条件下做出的关于经验资料的假说,并且这个假说可以遭到反驳,以推导出经济学中“有操作意义的定理”。后来,萨缪尔森在对弗里德曼工具主义的批判中又从操作主义转向了主张描述主义,描述主义方法论的特点是强调理论对现实的描述和解释,因而强调并坚持理论假设以及按照这一假设逻辑推演出的推论与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相一致,即一切要以现实的经验为基础。他将弗里德曼的“经济学假设与现实性的非相关性”命题概括为“F 歪曲”(它的含义就是假说可以不具有现实性或假设条件不相关性)。萨缪尔森指出:虽然不现实的抽象假定经常是有用的,但“如果抽象的模型包含有经验上的虚假,我们就必须抛弃这样的模型,而不是对他们的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掩饰”,“没有完全准确性的事实不应该是放松经济学命题是否经验有效的审查标准的借口”。

争论的实质及评价

在强调证伪主义对检验经济学理论是否正确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上,萨缪尔森与弗里德曼的主张相同,且均与波普尔的观点十分相近。“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关键在于科学从逻辑上可以被证伪、反驳或。一个命题只要它是可检验的,或可证伪的,它就是科学的;反之不可检验,不能证伪,就属于非科学的、形而上学的。一句话,区别科学和非科学的分界标准也在于其能否被证伪的程度”。

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争论的焦点实则是关于经济学的科学特征这个问题。弗里德曼认为是其预测功能,因为它主要关注预测未知事件发生的概率,因而理论假设的正确与否不需要现实检验,只要理论可以很好的对未来进行预测即可。而萨缪尔森则强调是其描述功能,认为科学只提供描述,科学最多是在描述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而不能提供任何预测。那么从逻辑上分析,解释和预测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解释产生于事件发生之后,预测产生于事件发生之前;解释是从一个需要解释的事件开始,找到一条一般规律以及逻辑上隐含着对该事件说明的一系列初始条件假说开始,再援引一个具体原因对一个事件进行说明 ,解释的过程也就是把该事物统摄在这一普遍规律之下的过程;预测的过程则是从一条一般规律及一组初始条件假说开始去演绎对一个关于未知事件的说明,是用来检验一般规律假说是否得到确认的办法。解释的前提假说必须强调其现实性,预测则不必。因此,从逻辑上说明了二者在理论假设现实检验这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

关于经济学的科学特征是预测还是解释,张五常在《经济学方法论》一文中给出了很好的论证观点,他认为:经济学主要不是学怎么办,而是要学为什么,就是要用经济学去解释人的行为或现象并可推断行为发生,不是预测行为发生,给出了重点区别。推测一定要有条件,在什么情形之下,在某种理论根据或某种条件下,会有怎么样的现象发生。一定是要有条件的,没有条件是不能够解释的。而经济学之所以不能像物理学等那样精确推测,是由于看不到那个条件的存在。

毫无疑问,弗里德曼与萨缪尔森的这场论战一方面大大促进了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使这一时期的经济学方法论综合兼收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两派的优点,形成了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使得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获得了较为完备的形式。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经济理论本身的发展,这两个学派的许多经济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不能断言这是由于他们使用了其所倡导的经济学方法论原则,但是至少有较强的相关性,这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美)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2.Samuelson ,P.Theory and Realism:A repl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 1964,Vol.54

3.Samuelson ,P.Professor Samuelson on Theory and Realism: Repl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ec.) 1965,Vol.55

第11篇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教考模式

中圖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4-0090-04

一、概述

计量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提升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际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工具。当前,计量模型和实证方法广泛运用于经济学科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范式,同时,随着跨学科融合研究日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专业也开始将计量经济学纳入其必修课程。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应用型人才在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时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新时期计量经济学教学需瞄准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新形势下,计量经济学不能再定位在较低层次的理论教学层面,作为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一门学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需要顺应时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切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做出创新与改革。

现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本课程发展,影响本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藩篱。打破这些制约瓶颈,对于提升学习效果,助力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工具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至关重要,要达到此目的,作为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的实验教学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实验教学是连通学生被动学习理论知识与主动发现问题的关键桥梁,探究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与考核模式改革,推动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协同发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延展学习视野,提升创新意识,培养基础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考现状与问题

我国自1998年将计量经济学纳入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以来,对其重视度越来越高,目前所有开设经济类相关专业的高校普遍都开设了该课程。同时,高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开设贯穿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本科阶段的学习基础对硕博阶段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方向,因此,在本科阶段奠定良好的计量经济分析功底,对于今后的学习与研究至关重要。

在一项针对50所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重要性的调查中,计量经济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三门核心课程之一。与此同时,问卷调查显示,近88%的同学认为,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类必修课程中难度最大的一门,只有约40%的同学对目前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55%的同学表示学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面对基本的数据处理仍感觉不知所措,65%的学生认为学校对计量经济学的考核过分注重理论成绩,实验环节的权重过低,导致学完课程后只懂得模型和方法的数理推导,却不知如何运用,58%以上的同学认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总学时需要酌量提高,大多数同学都期望能通过实验教学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希望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去完成一些基本的经济问题分析。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是解决问题与开展量化分析的重要工具。如果学生在系统学习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不能借助现有的计量软件完成从建模到预测的一系列工作,就失去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因此,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不应聚焦于理论层面,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实验教学就是引导计量经济学教学由理论方法向实践应用的关键环节。目前,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导致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仍然很难将计量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中去。总体来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总学时偏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学时分配欠合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针对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设置为48学时,与计量经济学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总学时严重不足。在这种课时安排下,教师针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内容的讲解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通过引用充裕的实际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停留在数学推导层面,而对理论背后所蕴含的经济内涵理解不够。进一步地,由于时间限制,实际教学中往往都采取了教师主导的教学范式,从问题的提出数據处理实证分析,都是教师全程主导和讲解,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不够。同时,在总学时不足的情况下,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也变得更加困难。现阶段,很多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都将学时的重心放在了理论教学中,实验教学被视为学生自学的任务,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只懂得一些假设和方法的理论推导,却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具体的经济问题分析中去,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大大偏离了这门课的应用型目标。

(二)学生先修知识掌握不够,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学基础,尤其对数理统计的要求比较高。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数学课程的设置上与计量经济学并未接轨,加之经济类专业中有很大比例的文科生,他们本身对数据就存在畏惧心理,计量经济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大量数学证明和推导更是让他们望而却步。然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无法避开相应的数理知识,教师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补充相关的数理统计知识,导致计量内容讲解无法完成既定目标。对于刚刚接触计量经济学的学生而言,因为理论计量经济学涉及到的数理知识偏多,一些概念的糅杂更是加剧了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难度。另外,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难度往往会在上下届学生之间传播,这使得学生从尚未接触计量经济学起,就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最终,这种双向叠加的难度加剧了计量经济学的实际教学效果,造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

(三)认识存在误区,弱化了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属性

长期以来,关于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第一种观点将计量经济等同于经济统计,认为统计学中已经开设了相关统计实验,在计量经济学中再次开设实验,就过于重复了。此外,一些学生将计量经济学等同于数学课程,过分关注数学的证明与求解,忽视了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特征。第二种观点认为,对于初次接触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应该以讲授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为主,只有系统理解了相关方法、假设和模型,才具备开展实验教学的前提。然而事实上,一方面,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存在着明显区别,经济统计主要讨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计量经济则侧重挖掘数据背后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计量经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理应同步开展,理论知识是实验教学的基础,而实验教学又能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的理解,先理论后实验的异步教学模式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理论与应用上的认知脱节,理论与实验的同步教学则让二者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重理论轻实验现象严重,造成理论体系与实际运用脱节严重

现阶段,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较为普遍的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一方面,在学时的分配上存在着理论学时严重多于实验学时的现状。很多高校都是系统讲解完理论内容后,才开始开展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往往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在实验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存在着重验证性实验,轻创新性实验的现状。验证性实验往往理解难度小,操作简单,在课时稀缺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往往将实验教学的重心放在了验证性实验上,但验证性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理解计量经济学体系的帮助并不明显,虽然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掌握碎片化的验证性过程,但如何利用计量经济分析工具,具体的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却存在着措手不知的窘境。创新性实验是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的综合性运用,需要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查找数据、分析数据,并做出计量经济回归和检验,因此系统性更强,对学生的整体锻炼更明显,然而这种实验相对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而这往往是目前很多高校学生普遍缺乏的素质。

(五)考核方面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

目前,很多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成绩构成中,笔试成绩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实验成绩本身权重相对较小,而且实验成绩的评定也往往依赖于学生最终提交的实验报告,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却关注不够,没有把学生学习全过程中的情况纳入评价范围,没有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行为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等做出评价,没有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教学指导功能。虽然总结性评价相对简单省事,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作用有限,这种评价机制会造成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惰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往往在最后截止时间进行突击作业,可能通过抄袭或者搭便车,获得了一个较好的综合成绩,但实际学习效果却并不如人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应用型人才需求导向下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最佳的教学模式,需要谨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性,要帮助学生搭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计量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为此,实验教学要瞄准能力培养,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基本的分析软件,并能够基于该软件对基本的经济问题做出计量分析。实验教学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更是对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实际经济问题能力的培养。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验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开放性原则。从实验的选题、具体步骤以及时间要求等方面,强化学生的自主性,而不必拘泥于教学大纲的一些硬性要求。第二,目标性原则。教师应帮助学生设定能够达到的基本目标,在目标导向下,鼓励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第三,创新性原则。实验教学从简单到复杂,最终是要利用已掌握的计量方法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不能一直止步于模仿已有案例。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如下两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教学和综合性实验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具体比较如表1所示。

总体而言,验证性实验的本质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而不是深化,该模式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无法教会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当前的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标准是根据各个单项操作练习进行设定,过于固定和形式化,灵活性差,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限制了老师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进行具体项目设计的可能性。因此,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是解决这一难点的重要途径。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当中,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此,本文提出基于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三步联动实验教学模式。

在具体实验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内容需对应不同的实验模式。验证性实验主要用于检验模型在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通常所选用的数据与案例都极具针对性,是为了说明该问题而特别选用的,旨在让学生理解各个问题的基本特征,掌握其基本判别方式。综合性实验则相对具有系统性,所给出的案例与数据究竟存在怎样的问题,不具有特定性,需要学生自主去进行验证和处理;而创新性实验则从问题与数据的选择开始,全过程操作都需要学生自主去选择和完成,是一个集成式的体系,整个过程既会涉及到经济学的相关基本理论,又会涉及到具体的计量经济建模与操作方式。因此创新性实验会占用较多的课余时间,需要教师在早期就要组织学生分组,并提早布置实验任务,同时为了切实加强组内每个同学的参与度,避免搭便车行为,教师需要科学干预每个小组的任务划分。

在系统掌握了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展开创新性实验,事实上,这是一个从基础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自我创新的过程。创新性实验教学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重点在于通过自主完成课程论文,系统掌握论文选题、数据搜集、数据处理、模型设定、实证估计到假设检验的计量经济分析全过程。创新性实验利用任务驱动,变原有的“教师学生”单向模式为“教师学生”的双向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作为创新思维的启发者、“新精神的培养者、关键操作的示范者和实验过程的帮助者,其作用应由‘教’向‘导’转变”。这个阶段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转换的过程,能够将计量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有效衔接起来,一方面,让学生懂得理论知识如何进行实际应用,另一方面,能够明确计量方法在分析经济问题中的基本功效,从而为将来更高阶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另外,在理论教学环节,教师要渗透相关实验教学案例,通过理论与案例的融合,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生动的案例,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案例的选择上,教師应该合理选材,选用的案例既要契合学生的认知现状,又要具有与现实经济热点较高的契合度,对于那些陈旧性的或与当前政策导向不相符的案例应及时替换,要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运用新的理论与方法,尽可能保证案例库的代表性和时效性。在创新性实验环节,学生通过自主选题,自主完成计量分析的全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对理论的认识,同时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论文写作规范,为今后的毕业论文以及更进一步的深造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应用型需求导向下计量经济学实验考核模式创新

课程考核的核心功能在于“导向、检验、评价与反馈”,针对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所提出的上述教学模式,需要配套创新型实验考核模式,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主要从如下方面予以展开:

1.构建注重过程化的多元考评体系,有效平衡理论与实验教学。一方面,实验成绩构成需要更加科学和多元,既要包含最终实验报告,又要注重对实验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适当降低理论考核权重,提高实验过程性评价比重,这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2.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应赋予不同权重。对于操作简单的验证性实验给予相对较低的分数权重,而对于工作量大,耗时量久的创新性实验,则应予以较高的权重。考虑到创新性实验需要小组协同完成,因此在评定成绩时,需要结合每位同学在报告完成过程中的各自贡献度,进行组内差异化评价,既要体现组内成绩的趋同性,又要体现出异质性。

3.创新性实验由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自行收集数据,自主展开分析和撰写课程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程论文选题与校级课题申请、以及创新创业等目的挂钩,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并着力提升学生在创新性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实验所完成的课程论文,应该由教师和各组长共同构成评分小组,合理设定教师和各组长的分数权重,根据每组论文汇报表现和论文内容、成员分工等,给每位同学评定合理的成绩,最后还需由教师对每位同学的成绩加以微调,以防恶意打分现象。

第12篇

关键词:基础设施投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关于基础设施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并逐渐发展成为发展经济学这一专门学科。目前虽没有完全统一的结论,但普遍认为,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有正的相关性。基础设施作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性条件,对经济既有供给效应,也有需求效应,最终都反映到GDP的增长上。从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一直保持着较快的速度发展,其中既包括基础设施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同时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政策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对北京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具体关系研究显的尤为必要。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把基础设施建设看作是国家的一项职能,他认为,国家具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工程”的职能。[]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银行的推动下,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英格拉姆的研究认为基础设施存量每增长 1%,GDP 就会增长1%。[]

刘伦武(2005年)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地区基础设施投资GDP的弹性系数,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能够极大地刺激GDP增长。[]

章正渊(2009年)通过采用北京市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数据处理和模型设计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本项研究所采用全国的数据资料均来自于《北京市统计年鉴》,取样时段为 1978—2010 年。[]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对二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为 LnGDP 、LnITI ,其相应的差分序列为ΔLnGDP 、ΔLnITI。

(二)实证分析过程

对LnGDP 、LnITI进行回归分析

1.平稳性检验

由表1可以看出,所有的单位根值都小于1,VAR满足稳定性条件。

2.VAR建模

为研究时间序列之间的数量关系,我们进行向量自回归建模,得到VAR分析结果表2。

VA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

3.格兰杰检验

在5%的显著性条件下,LNITI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而LNGDP不是LNITI的格兰杰原因,即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因果关系。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笔者的分析结果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具体构成均对产出具有较强、持续较长的正影响且时滞相对较短。

2.由此得到的推论是:

(1)基础设施投资是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2)考虑到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效应的动态特点,政府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实施的时机以确保宏观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2]The Word Bank, The Contributions of Infrastructur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Word Bank Discussion Papers,1994,213

[3]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