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点

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点

时间:2023-05-26 17:3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点

第1篇

关健词:工程项目审计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且复杂,涉及的投资主体广泛,利益格局不断发生变化,迫切需要进行工程项目审计。工程项目审计是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资金合理合规使用,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只有以风险为导向,合理确定和评估审计风险,工程项目审计工作才能有效开展。

一、影响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的因素

由于工程项目审计中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导致工程项目审计中面临一定的风险。(一)不同利益主体对审计的预期和需求不同同一工程建设项目,不同利益主体的审计需求和审计目标不同,建设单位主要是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性;施工单位主要是在保障建筑质量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筑行业监管部门审计工作主要是保障建筑项目经济效益,并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由于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同,可能导致审计结论出现偏差,影响审计风险。

(二)审计环境产生的风险

由于审计人员所处的审计环境不同,在审计过程中环境因素产生的风险对审计人员影响深远。一些学者建议改变审计现有的行政模式为立法模式,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并运用法律进行监督都非常有必要的。此外,有些被审计单位存在管理混乱,内控制度不健全、监督失控或有制度但未发挥作用、工程管理不规范的情形,在审计过程中不积极主动的配合,他们通过提供不完整或不真实的资料,使审计人员无法全面了解、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对一些隐蔽工程,审计人员很难进行破坏性检查,只能依据施工过程中有关的签证手续进行事后分析鉴定,增加项目的审计风险。

(三)工程项目审计内容及要求的提高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工程项目审计不只是对工程造价的审计,也是对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的审计,有些审计人员只依据送审资料对项目造价进行审计,但对资料的真实、可靠性未做必要的审计。由于影响工程造价的有关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这给工程审计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施工中新材料或工艺的应用将影响到项目造价的合理确定,对于采用定额计价项目,与其定额相配套的文件、有关答疑材料是否齐全,相关材料价格确定是否合理;对于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项目,有关的生产要素计价是否合理(如材料、人工及机械台班单价、消耗量及其他相关费用的确定等),都将形成工程审计的风险。在工程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不仅关注建设资金投入、使用状况,还要对其经济责任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除了关注建设资金以及工程决算造价外,还应对有关项目取得的绩效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四)审计人员素质对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的影响

由于审计人员所面对的是工程腐败的“高发区”,其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将影响到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这是产生项目审计风险的主观因素。同时,因工程项目审计涉及面广且复杂,其技术难度大、专业性及政策性强,要求审计人员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目前,审计人才与技术资源严重不足,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财会专业出身,其对工程结构与施工工艺不了解,从而不利于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增加了潜在审计风险。虽然常聘请专业人员或中介机构代为审计,可缓解矛盾,但也面临如何确保外聘人员的职业道德及与被审计单位是否需要回避等问题。

二、防范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的建议措施

(一)不相容岗位分离,确保内部监督有效

工程建设监督中包含建设单位监督、监理监督、内审部门监督及工程目结算前审核等。由于工程监理具有专业、公正独立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从而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建设单位派员现场监督和管理,除了协调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事宜、向建设单位领导汇报外,还要搜集现场资料以方便日后结算,对监理人员的现场监管进行必要的监督。审计人员要同有关部门在工程项目实施前进行可行性测试,对参与招投标的相关单位资格进行审查和诚信评估。在审计过程中要结合施工合同的要求,检查施工质量和建筑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发现问题应及时跟沟通汇报。此外,在预结算前各个部门还要进行联合会审,并做出详细记录。由于工程项目审计专业性高,基建主管部门及监理可事先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审计人员再进行二次复核,这不仅可以降低审计工作量,还可降低审计风险。

(二)加强内部控制风险审计,关注内部控制缺陷

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是降低公司各种舞弊行为重要保障,如果公司内部控制失效或存在重大缺陷,导致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将增加,这无疑加大工程项目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要求,对建设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对会计系统控制、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绩效考核控制、预算授权审批控制进行审计。督促企业不断提升规范运作意识,加强董/监事等高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培训学习,推动公司治理水平改进和持续提升,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或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公司各项内控制度检查,以确保各项制度有效执行。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的经营情况及时分析评估、识别各类风险,加强风险防范预警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建设。

(三)强化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审计质量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它涉及到审计开展的每一项工作,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审计人员素质决定着审计质量的高低,而审计风险问题取决于质量问题。因此,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防范审计风险最根本的措施,也是降低风险的根本保证。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作为审计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审计人员始终主导着项目审计过程,其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审计风险的高低,这是风险防范的关键。因此,应加强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建立一支顺应现代审计要求的队伍。从思想观念上深入认识、重视审计风险,调动起防范审计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审计过程中积极寻求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控制审计风险。通过加强政治素质教育,让审计人员牢固树立客观公正、廉洁执法、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避免因“关系风”引起审计风险。2.提高业务素质。风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审计人员必须养成谨慎、细心的习惯,正视风险才能把审计风险降至最低。工程项目审计需要审计人员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审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通过严格制定、实施相关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同时,还要努力学习相关的学科、新的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执法意识和执法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

(四)加强与单位内审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

内部审计是一家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施内部控制的特殊形式和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内部审计质量决定着公司内部控制的效率。内部审计人员由于自身所处地位的特殊,获取信息较为便利,熟悉公司的情况,积累比较丰富的审计经验,使其能够及时地发现公司有关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相反,作为外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由于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不熟悉,这就需要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内审人员沟通与联系,以最小的成本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状况,提升工程项目审计风险管控能力。通过内部信息交流及时发现相关项目和经济往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审计人员不断改进审计方法,逐步提高审计技巧,有效回避审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审计;审计风险;风险防范

对于整个建设工程而言,项目审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增强项目盈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更是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的工程项目审计是通过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从而准确把握项目工程的控制点。目前,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存在问题较多,审计风险逐年加大,日渐被业内人士所关注。项目审计工作的有效展开必须以风险为导向,通过合理手段确定评估相关风险,进而达到项目工程的预期目标。

一、 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内容

第一,工程项目与工程造价。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评估,需要审计人员对工程从技术、方案等多方面进行审核。工程项目审查内容包括基建工程的建筑面积、设计标准是否合格、有无项目变更等方面。工程造价方面包括工程预结算的编制依据、工程预结算价值是否过高、有无超合同现象发生等。

第二,工程量。针对工程量的审核是极为繁琐复杂的,同时也是工程预结算的关键。由于工作量庞大、规则众多极易出现如多算、重算、漏算等问题。工程量的计算必须依据施工图设计和国家预算定额规定的工程计算规则,并结合本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准许的相关组织设计标准,避免出现审计错误。

第三,定额单价。定额单价所需要审核的内容包括工程结算书上的工程名称、种类、规格、计量单位与预算定额及地区单位估价表所列内容是否统一;一些没有列入定额中的项目是否按规定进行换算,及换算验算的方式是否合乎规定。定额单价的审核要准确无误的套用单价表,避免错套和计算错误。

第四,材料价格。审查的内容包括同当地政府公布的信息价是否符合,了解有无任意抬升价格的行为。同时还要就审查材料差价进行调整、了解信息价和预算定额单价之间的差额等。

二、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重要性

确立并完善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体系,不断健全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对于项目盈利能力的提升及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合理有效的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新经营理念,为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二是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必须树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体系。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结构,逐步增强预防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有效利用项目审计,能够有效保证建设项目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投资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三、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存在的不足

(一)资金管理不到位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资金量相当大,进而造成大量的资金在项目上难以发挥作用尴尬情况。加之子项目之间资金整合力度不够,资金数额分布,经常出现无法继续施工的情况,形成了业内所谓的"切块管理"。同时建设工程项目融资受宏观经济和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问题也日渐突出,银行的融资目光逐渐转向更为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致使很多工程资金链断裂。

(二)成本控制不合理

"重结果,轻过程"一向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弊病。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在年底突击性地抢进成本,其间成本控制被忽视,成本管理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化为无物,成本控制仅出现在事后的分析评价上,成本管控毫无作用可言。工程项目偷工减料时有发生,质量安全隐患引人注目,项目成本风险监控体系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等等都是存在的问题。

(三)招标制度存在漏洞

某些投标人为中标不惜采取违规行为而牟利,串通招标人为自身打造招标文件、交好其他投标人等。而招标机构有时也会,从当招标方的人。传统审计缺乏事前审计和事中控制审计,项目投标人利用这一弊端从中围标、串标哄抬价格,损害招标人利益,进而对公众和国家利益造成损害,扰乱经济秩序。

四、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风险防范的手段

(一)建立健全的招标制度

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审计投标的报价、工期等,对合理合法的针对部分项目工程量进行清点,包括综合单价和主要材料价格,以此有效打击围标、串标行为。特别是要根据工程实际及当地市场供求采取审核,合理制定审核标准,通过建立健全的招标制度,以此降低工程项目设计的风险。

(二)完善控制风险审计工作

审计机构要严格遵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要求,对会计系统控制、财产日常管理、预算授权审批控制等审计内容严格处理。同时加强公司内部人员在相关性法规和文件的内容学习,推动公司治理水平的稳步提升。加强风险识别能力、预警能力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三)加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取证工作

实地测量现场必须有审计人员、现场管理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三方同时在场,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审计、测算,同时审计证据必须经第三方代表签字方可生效。对于建设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虚报价格、以假乱真等恶劣现象,要求审计人员实地审查,以便获得审计证据。

案例:2014年我国南方某水利工程进行标底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单价为1500元/立方米,高于常规的1100元/立方米。于是审计部门加大了调查取证的工作,对材料报表及施工工程参数表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调查了解,由于该企业成本控制不合理,超出了施工预算,因此制造虚假价格,导致前期审计工作中出现严重的漏洞。该案例中的审计部门加强审计工作力度,能够减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防治腐败现象的发生。

结语

通过建立工程项目审计控制机制,风险评估指标,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点。及时纠正建设工程中存在问题,遏制其中不良行为,保证资金有效利用,对于建设经验的总结和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愫.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风险防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9).

[2]王继伟.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2).

[3]周建华.建筑工程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探讨[J].四川建材,2010(04).

第3篇

1.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是由审计人员进行的,对石油工程进行审计需要审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审计知识,还要对石油勘探开发、钻井开采等各个项目和工艺进行了解。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工程审计人员专业培训比较缺乏,不少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制约了石油工程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

2.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引发审计风险

石油工程的审计质量取决于石油工程涉及到的经济、建设等资料的完整性,现阶段我国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经济、建设资料不完整,内部审计的基础资料存在缺失,造成内部审计工作很难有序进行。

3.对利益的追求引发审计风险

在石油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建设单位追求低成本和施工单位追求高利润的利益矛盾是天然存在的,无论审计结果如何,对一方有利必然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这就给强势一方提供了追求更大利益的机会,从而对审计的公平性造成了影响。

4.传统工程建设投资模式引发审计风险

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的油田工程建设实行计划管理,对于工程投资总是按月或按批次下达计划,造成了投资计划的不均衡性,在某一时间段内工程量会比较大,石油工程内部审计也比较集中。工程审计需要对工程建设图纸、建设和竣工情况等进行研究,如果工程出现设计变更,那么了解项目花费的时间就会更长,如果工程建设时间集中,那么审计时间也会比较集中,造成工程审计的时间不足,审计质量就难以保证。如果审计结果出现纰漏,又会造成人们对审计情况的质疑或否定,从而引发较大的审计风险。

5.工程信息不对称引发审计风险

有的石油工程审计部门参与工程事前和事中审计,但在对工程项目的论证、讨论和管理中却不能参与,不能在宏观上对工程进行审计管理。石油工程涉及材料较多,有时对一些新型材料无法获悉具体价格,即使通过询价等方式获得价格,也很难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对审计结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审计风险。6.工程审计的滞后性引发审计风险现在大部分的石油工程审计都是竣工后的审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是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审计,也很难把握审计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从而很难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审计对工程建设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作用。

二、石油工程内部审计风险的预防和规避措施

1.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石油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培训,提高其从业道德,使其在熟练掌握审计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对石油工程各个阶段和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并掌握计算机、法律等知识,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2.完善审计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工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审计工作底稿分级复核制,减少审计工作中的人为审计误差。建立全程审计跟踪制度,将审计工作贯穿到工程论证、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全过程。通过充分运用新型审计软件等,明确审计介入的时间节点和审计内容。健全审计质量考核和奖惩体系,对审计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坚持主审复核制,及时对工作底稿、审核数据、审核报告进行复核,并结合考核情况对审计人员进行奖惩。

3.严格工程审计程序

加强工程事前审计,重点审计招投标程序是否合理、文件是否健全、工程材料质量是否合格、施工合同是否符合标准等。加强工程事中审计,重点关注工程变工和隐蔽工程施工情况,坚持做到开工前现场勘查原貌、施工中进行质量验收,施工后查看竣工情况,并对所有审计情况进行备案,同时,着重对工程材料的质量和价格进行审计,确保质量达标、价格合适。加强事后监督,重点做好工程决算审计,坚持“未经审计、不得结算”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花费合理、手续健全。

4.采取措施分散审计风险

采取签订“承诺书”制度,强化工程造价审查和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的责任,增强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确保工程造价审查等审计内容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审计质量。完善项目管理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增加对投资项目时间分配均衡性的考核,保证项目时间安排的科学合理,分散工程审计的时间压力。

5.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现在石油企业的审计部门基本上已经独立,强化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就是要确保无论是制定工程审计计划、开展审计业务和审计查证,还是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都不会受到外来的干扰,最大限度的保证审计工作事实上的独立性。

三、结论

第4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分析;对策

工程造价审计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重视程度不断得到加大,运用日益广泛,在现实中也取得不少成绩。就我国当前形势而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内需,各大工程建设项目纷纷上马,这正是工程造价审计充分发挥作用的时机,此时研究工程造审计现实意义更为强烈。

一、研究概述

工程造价审计是独立于建设单位,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和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具体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及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实施的审核与监督;并通过审计监督,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及编制方法的合法合规性。

工程造价审计的意义重大。

第一,具有“合法”意义。工程造价审计可以审查工程造价方案是否真实可靠,审查建设资金使用以及招投标过程是否合法、合规。

第二,具有“提高”意义。工程造价审计可以客观的评价建设效益,促进建设单位总结建设经验,反思问题进而预防解决问题,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第三,具有“趋同”意义。开展工程造价审计是拓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范围和丰富审计内涵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趋势,在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审计。

工程造价审计的对象广泛。从形式上来看,工程造价审计对象是指建设单位及相关部门、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及其相关资料。作为崭新审计领域,工程造价审计需要提供的审计资料与以往的财务审计有所不同。审计需要提供的资料包括:工程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概预算、投标资料等;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材料、联系单、摄影摄像资料等。从本质上看,指的是相关工程建设的经济技术活动。与活动相关的是各种人财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是工程造价审计之中要面对且捋顺的工作内容。

二、工程造价审计存在风险

正是因为工程造价审计对象广泛,内容复杂,与其它审计项目相比敏感性更强、审计环境更为复杂、更加注重沟通技巧、更需要专业判断等业务特点,加之建筑经济本身固有的特殊性和风险性,工程造价审计更容易产生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工程造价审计容易引起失误

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使它从策划到决算环节众多,变数较大。既要经过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等基建程序,同时又要经过计划、概预算、实施过程中追加投资以及最后决算。环节多且易生变故,人材物条件、自然条件、建设者主管认识等众多因素都会导致变化。如人材物的因素变化,导致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的因素就很多,市场可以调节价格,政策法规也可以影响原料价格。价格一旦发生变化,成本就会变化,进而导致整个工程活动发生变化如变更设计、扩大规模、增设项目等等。再如建设者的主观认识发生偏差,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也会对工程项目的开展带来变化。等等。这些情况的存在,给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和难度,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稍有把握不准就容易引起审计误差甚至是失误,审计结果就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可能给审计人员带来审计责任。

2.工程造价审计不可避免失误

工程造价审计不仅因工程建设的环节多变数大而可能产生风险,同时由于我国目前的工程审计造价审计滞后性的实际工作特点,也难免会产生风险。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审计单位对工程造价审计的介人,在时间上大都是滞后的。往往是工程已经进入施工阶段甚至是结算阶段,审计部门才接到审计指令。工程造价审计与一般财务审计不同,实践性更强,一些审计证据必须从社工现场才能获得,一旦错过时机,要对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现场考察和分析,困难程度就很大,有的现场已经面目皆非,根本无从考究;隐蔽工程已经覆盖,其“真实面目”无法看清,获取不到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又怎能发表准确的审计意见?由此可见,由于审计滞后的现状,风险不可避免。

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分析

造成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有根本原因,也有直接原因。若果说制度上的和管理方式上的是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那么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的人员素质和操作问题就是直接原因。

1.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认识存在分歧

工程造价审计与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分不开的,然而就当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认识还是有分歧的,这种分歧会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出现方向的偏差。分歧主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的性质划分上,有人认为工程项目建设是市场行为,工程建设的双方属平等市场主体,应该用合同法来约束工程项目建设的行为。还有人认为国家建设的工程项目大部分多为财政性资金,其目的是为了公用基础、公益性事业的建设,认为行政参与的成分多,应该用审计法来约束。由于对工程建设本质的认识不同,工程建设认定的文书也有多种形式,不光有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财政部门的评审报告,还有社会中介造价咨询报告、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报告等等。不同工程采用不同的报告文书,甚至同一工程的不同环节也有不同的报告。不光会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混乱,也会给造价审计的工作带来影响,造价审计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这些文书的认定会存在审计风险。特别是当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与司法部门的司法鉴定报告意见相左时,风险更大,这类事例在现实中屡见不鲜。

2.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存在漏洞

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存在漏洞,主要是建设方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工程项目建设在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上一般比较重视,千方百计控制成本,然而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内部控制往往不重视,导致管理上存在漏洞。有些工程项目建设甚至都没有内控制度,有的单位即使有内控制度也纯粹就是为了应付外部检查,根本未执行等等。就已经制定完整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得到执行的情况来看,执行效果也不如人意。或因管理人员敷衍塞责而失效,或因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相互勾结而失效,或因建设环境和项目规模的改变而失效。笔者审计过的项目中,甚至出现了较多的行政干预和个人色彩,行政领导任意更改工程设计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极为常见,某些项目打上了深深的个人烙印,经常会听到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的相关参建人说这是“某某的工程”。

3.工程造价审计活动的实施存在问题

这种问题来自工程造价审计部门自身的在审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比如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活动的组织管理等。首先,从人员素质来看,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够专业。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常常是一个人充当多面手,边干边学,遇到审计难题时,不能有正确、合理的判断,这些缺乏专业胜任能力的表现都会产生审计风险。此外,由于某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是知情不报,也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其次,就审计活动的组织管理来看,也存在管理组织不力的情况。

(1)人员紧张而组织管理出问题。工程造价审计需要既懂专业又懂工程的综合素质人才,偶尔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紧急且合适人选暂时没有找到的的情况下,审计活动的组织上就会产生随意性。转贴于

(2)时间紧张而组织管理出问题。出于造价审计活动时间紧张的原因,有些审计组为了赶进度,简化审计操作规程,导致审计风险产生。工程造价审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3)力量有限而组织管理出问题。造价审计活动中审计机关限于工程技术力量,往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或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来协助完成工作,没有考虑所聘机构和人员的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还有回避关系等问题。虽然缓解了力量有限的矛盾,但带来了一些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

四、突破工程造价审计风险

1.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基础

(1)明确对工程造价审计文书的认定。当前特别是明确审计部门的工程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财政部门的评审报告、社会中介造价咨询报告、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鉴定报告在合同法中的法律地位,在现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一认定实际上也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性质认定。

第5篇

1.投资立项阶段主要风险的识别。首先,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投资立项阶段审计是审核工程项目的立项论证过程、审查和评估上报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的方向和决策、贷款申请和资金筹集、项目初步设计的根据,是保证项目投资成功率关键所在。涉及的财务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资本金利润率等。其次,征地拆迁费的监管是项目是否能顺利实施、工期是否能按时交工的关键所在,征地补偿金、拆迁补偿金、规费、工作经费和征地拆迁资金也是审计的主要风险所在。最后,前期工作是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环节。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利益的影响,发生“超额”现象十分普遍,为了保证项目的前期费用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把项目的前期费用降到最低水平,对项目的前期费用进行审计十分重要。

2.设计勘察阶段主要风险的识别。设计勘察阶段主要风险在于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施工图的预算三个方面。首先,投资估算是对工程项目的建造内容、规模大小、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设备人员选择方案等进行深入探究,估算工程项目所需资金以及所需资金的分年测算,是项目投资决策关键的数据支持所在。其次,设计概算是通过专业设计规划机构依据初步设计方案,按照规划设计的需求,依据国家和地方概预算指标、定额要求和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等资料,概略计算出项目的成本造价,是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最后,施工图设计完成后,需要对人员、设备和施工机械台班等进行定额,如果工程量的审核不准确,会导致概算和预算无法对后期投资进行有效控制,造成投资突破概预算。

3.招投标阶段主要风险的识别。新项目的建设是带动企业发展壮大的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力要求我们择优选用供应商,凸显了招投标环节的重要性。工程量清单审查与招标控制价核算是该阶段重点审核对象。工程量清单记载工程项目各实物的名称、单位、数量、性质等,是进行招投标活动的根据,主要包含措施项目清单、分项工程量清单、其他项目清单和规费税金清单。工程量清单通常存在项目内容组成不完整、清单内容与招标文件内容不一致、清单项目重复记录、计算不准确等问题。在此阶段主要存在定额不准确、各项费用不全面、定额单价未考虑利润风险因素、暂估材料的单价过高等风险。

4.施工阶段主要风险的识别。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活动的高峰期,该阶段的具体造价管理是十分繁琐的。管控过程复杂多变,这就导致了工程造价控制因素很多,很容易出现虚增造价引发投资失控的风险。施工阶段审计是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核心阶段,在此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该阶段存在的审计风险主要存在于财务机构的设置和工作管理情况、资金筹集的情况、工程价款结算支付情况、工程项目成本与控制情况、资产管理情况以及对会计报表的审核。

5.竣工结算阶段主要风险的识别。工程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十分重大的,对竣工结算进行审计是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重要路径。对竣工决算的审计是确保工程决算质量高低、评估投资效益大小、完善项目建设经验、改善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环节。该阶段审计风险主要是竣工财务决算报表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资料不齐全;投资完成额虚增;超过合同结算价付款;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的原始基础数据不准确、报表间勾稽关系错误等。

二、建筑工程项目各生命周期审计风险的防范及控制

1.投资立项阶段审计风险防范及控制。在工程项目投资立项阶段,应首先对可行性报告中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核。主要采用抽样审计的方式,检验内部收益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资本金利润率从原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取得的基础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取数参照依据是不是合理,是否有价值,计算方法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存在虚假分析利润空间行为。此外,应对项目投资资金估算是否合理,资金的来源的可靠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如为银行贷款,需要审核借款合同条款是否完整,是否和投资计划一致。征地拆迁审计主要是对征地补偿金、拆迁补偿金、规费、工作经费和征地拆迁资金等进行审计。例如拆迁补偿金,应重点查看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文件、用地红线图、勘察部门对现场测量后的清点记录,核查用地面积、位置是否合规;查看补偿清单里“青苗及附着物补偿”数量是否和现场清楚记录相一致,套价计算是否准备,有无虚增数量,自行提高或者降低补偿标准的情况;结合银行支付凭证,审核失地农民保障金是否依法合规及时足额解缴至社保专户。前期费用通常可以划分为工作经费及活动经费。工作经费是指用于服务项目前期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费用,通常为项目前期调研、评估、论证、报批、立项等工作产生的费用。活动经费主要是完成前期工作的员工工资、办公费用、咨询费用、劳务费、差旅费等费用。对于前期费用主要获取前期费用相关制度,并根据制度审查前期费用,前期费用里是否存在不符合前期费用核算范围的,有无取得前期费用的相关原始凭证等。

2.设计勘察阶段审计风险防范及控制。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应对的主要风险存在于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和设计概算中。首先是投资估算。主要关注估算选取的指标、数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投资估算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其次是设计概算。首先应熟悉工程项目概预算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及编制程序,从审核经济指标开始,对工程量进行审计。工程量的审计主要关注工程量清单是否符合设计所需要的规格和尺寸,和预算定额里所规定的内容是否一致;工程费用的审计重点审核工程的预算单价,是不是发生错套或高套的情形,如果存在单价换算的项目,重点审核换算方式是否正确;工程设备和工程器具购置费用的审计审查购置费用是否与设计相一致,避免重复购置的情况,并以设备原价作为审查依据。最后是施工图预算。审核施工图在设计过程当中,选用的计价根据是不是符合国家、行业、地方单位有关规定;对各项费率的计提准确性进行评价、复算;评估施工图预算中的设备、材料费等要素市场选价是否合理。

3.招投标阶段审计风险防范及控制。工程量清单的审计应着重审核清单是不是参照政府制订的建筑类工程项目技术规范编写;是否有完整的计量内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是否合理。招标控制价的审计应着重审核招标控制价的内容完整性、正确性。认真核查工程量清单、规费、综合单价及税金。其中,综合单价定额组成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错套、高套情况,对于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的取数是否正确。规费的检点是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金及工程项目排污费。此外,在审计过程中要依照《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具体要求,在招投标阶段,审计人员应该采用观察法、分析复核法、观察法、现场核实法来获取证据材料。

4.施工阶段深南及风险防范及控制。施工阶段财务管理审计的重点内容是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建筑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管控和财务机构设置审计。首先,审查基础建设财务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审查财务部门组成体系图,查看职责说明书,查看财务岗位设置是否完整;约谈财务部门各人员,深入了解各人员是否完全具备了各岗位要求的专业素质。其次,审查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设置情况。检查各财务制度是否完整;抽看样本,核查样本是否按照企业规定章程里的财务制度执行,考察执行是否有效;针对工程项目重点(如成本核算、物资清点)环节抽取样本进行会计核算。最后,审查会计账簿各个科目具体设置情况。检查分析财务部门会计账簿,核查各会计科目设置情况,是否符合《内部审计实务指南1号》规定。二是工程项目资金筹集管理。审计人员因抽查和项目资金筹措有关的会计凭证,检查收到的资本金和批准文件金额是否一致;查看借款合同,审核签订合同的程序是否依照《合同法》、《借款合同条例》以及政府规定的借款利率来完成,参考企业投资计划,明确企业分年还款计划是否切合企业资金实际情况,在审核记账凭证时,重点查看科目是“基建投资借款”,核查科目的内容与原始凭证上记载项目的一致性,填写的金额是否准确,有没有存在记多、记漏的情况发生;取得与银行签订的应付票据,抽查相关会计记录,记录金额是否与应付票据相符。三是工程价款结算支付情况。审核工程预付款是否依照合同上记载的时间和约定的金额进行支付;银行履约保函有无及时归档;财务人员是否及时按合同规定扣回预付款。四是工程项目成本与控制情况。施工阶段,主要是建筑安装工程支出、安装设备支出和待摊投资支出。与成本相关的材料有:会计科目明细账、工程项目合同、项目台账、工程结算审核表。五是工程项目资产管理情况。重点查核工程材料、设备的出入库情况。查看工程物资明细账是否和实物库存数目一致、有没有及时办理出入库手续,工程物资货到验收资料是否齐备。其次,定期盘点财产物资。资产物资是否设有台账,台账登记的内容和库存实物是否一致,各项资产是否及时登记。六是会计报表。为了保证会计报表填列的内容真实、准确,能够真实反映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财务状况,必须对会计报表编制情况认真审计。

第6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防范

所谓的工程造价,是指建设某一项工程所要开支的投资费用。工程造价审计是在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基础上,依据相关部门颁发的工程材料的消耗标准、取费标准、设计图纸和工程实物量以及工程造价的确认和控制标准,从而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检查。工程造价审计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基础,也是防止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手段。

一、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审计是固定资产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技术指标对固定资产的费用进行审核监督,保证资产投资项目的真实准确以及编制方法的合法性。一个工程项目从最初设想到最后完成,在财务上要经过工程计划、预算、投资使用到最后结算的环节,而在生产建设的实际情况中受人为或者自然的约束这个过程存在着多变性的特点,这给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增加了强度和难度。造价审计通常是通过工程项目的预决算审计来完成的,由于它的业务特点,因而审计的风险很大。工程造价审计风险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投资运营的各个过程,影响着整个工程建设的运作过程。

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造价管理结构混乱。工程造价管理受到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存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呈现出多部门及多层次性质。就像目前的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就有建设、财政、审计等多个部门参与进来,因此造价咨询中介机构所处的环境比较尴尬。

2、造价缺乏控制力度。保证合同合法规范的关键就是合同的程序性评审与合同本文评审。工程经过资质较高的中介机构编标之后,按照法定的程序,本着公开公平原则进行招标、评标并定标,在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的中标价就是竣工结算价,如果发生变更,就会按照合同中规定的相关条款进行结算。但是,有一些工程经招投标后,在合同签订时,另外约定在结算时要按实结算,这样就造成了招投标只起到了确定施工单位的作用。

3、造价审计风险较高。所谓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是指从事工程造价的审计人员对项目工程审计时可能出现不合理意见的可能性。目前,这种审计的风险性比较大,究其原因,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有一些客观上的原因可能无法避免,但对于一些主观上的原因,应该尽量避免,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性。

4、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发展工程项目集成审计要求。项目审计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的审计,在技术上,经济上寻求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属于更高层次的审计。审计人员,除要求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审计人员素质综合、知识结构多元化,从而有效地开展各类效益审计。

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分析

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着与其他审计项目不同的行业特点,它外部敏感性强,涉猎范围广,审计环境复杂,需专业判断,因此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风险存在性很大。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方与施工方利益冲突的风险。出于对自身利益要求的考虑,建筑方希望尽量减低建设成本,而施工方则要求获得高的利润导致对合同理解的片面性,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计算,两者若有矛盾,则必然需要审计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2、建设方与施工方利益一致的风险。这一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建设方通过施工单位作假,搞假项目假结算来套取国家的建设资金,而施工方则收取所谓的“管理费”。②双方有相关的工作人员相互勾结串通,, 利用审计方的信任,对其施工情况进行隐瞒,多签证乱签证,使其行为合法化。一旦其实情败露,审计方往往会受到牵连,成为替罪羔羊。

3、建设项目的敏感性、复杂性导致的审计风险。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建设过程中的变动性很大,同时审计过程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需要进行专业的判断,建设工期时间长,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等都比较难确定, 这种复杂敏感的审计业务特点容易导致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出现。

4、外部协调的风险。外部协调主要是行业主部门、行业之间关系的协调,相关业务单位、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关系的协调。某些建设单位利用造价咨询单位大多挂靠某个主管部门,权利范围各自具备的特点,进行多头委托造价审计,更甚者以造价最低作为认可条件,使得承接审计任务方在得到的资料不统一,业务水平不统一,最终导致审计结果的不一, 从而影响了审计方自身的行业形象和行业威信。

5、内部协调的风险。内部的协调主要是指审计程序是否统一,审计方法是否适当,审计制度是否健全。如果同样的工程采取的标准不同,则必然会导致双方的矛盾增加,同时若相关人员因自身素质不高收受贿赂或者一时工作疏忽等原因,也会造成工程计价的错误,降低单位的声誉。

6、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审计风险。因被审计单位的建设项目一般不多,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健全,或者干脆没有,同时在制度执行上也存在着问题。管理人员的敷衍忽视,建筑方与施工方的相互勾结,项目规模的更改和建设环境的削弱,执行力不强等不规范的审计管理,都会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很大的风险。

7、审计人员素质缺陷造成的审计风险。相关的审计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者的工作量非常大,造成判断的模糊性,某些审计人员道德缺失,隐瞒问题,这些行为也会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

四、造成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根源分析

工程造价审计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它所面对的被审计主题经济成分复杂,一个建设项目有多个建设单位、多个施工单位和多个中介组织,内容繁杂,范围广泛,专业性强。因此,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工程建设设计质量不高,施工过程中变更频繁。建筑材料的造价是在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的,若设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不高,设计不完善,而建设单位为追求高标准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设计,使得工程造价失去控制,给审计工作带来隐患。

2、审计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3、审计人员职业和道德素养低。从业人员经验不足,缺乏相关的业务技能,对审计工作不能面面俱到,工作责任感不强,徇私枉法以谋取私利等都是审计工作正常运作的隐患。

五、加强工程造价审计的对策

1、强化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意识,审计工作中时刻警醒风险的存在是防止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在审计工作中保证内控制度与风险问题的测评,而且时刻以各环节的监控手段进行辅助,保障项目决策计划的审核、人员的协作、已经审计实践工作的顺利完成等。此外,工作中的各项资料也要保证一次性的完整,防止补签现象的发生,不但提高了各方人员对资料完整、真实的重视程度,更能从根源上防止造假违法现象。此举有效的辅助工程管理的同时,也能促使工程日趋规范、科学。

2、改进工程造价审计的工作方法。改进工程造价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效率,用更科学、更有效的工作方式来开展工作。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近年来审计工作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及积累的经验教训,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在审计方法上,应当避免以前的事后控制方式,突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做到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职能。更要善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加强行业之间工作交流,研究工作中的难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审计水平。

3、规范工程造价审计的工作流程。做好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必须要掌握工程造价的全过程。首先是项目工程量的计算操作,从工程招标伊始就要全程跟进,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核;其次是对取费标准审计的严格把关,要认真审计施工合同、单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费用的计算过程、设计变更是否真实、设计变更费用的计算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掌握材料的价差审计工作,须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项条款严格把关,特别注意材料价格、取费依据,计价方式等,以便为结算审计工作打下基础;四是掌握套用定额审计工作,对审计定额的选用是否正确、合理,审计定额的使用过程是否严谨,有无错套、高套定额的现象进行把关。

第7篇

公司内部管理如何做到“降耗增效”是很多公司年会的主题之一,如某大型国企年会总结:“总体可控费用下降5%,剔除不可比因素,实际下降了3.51%,还有1.5%的差距”。

立足工程审计岗位,降低费用最根本、有效的就是降低审计成本。

在形式上,审计成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际成本,另一种是潜在成本。

一、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支出主要包括本部门费用以及外聘中介机构的费用。本部门费用包括审计人员的工资及办公、差旅费用等,要求我们的审计人员坚持节约成本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各环节注重节约成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加强沟通,提前计划,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来继续降低成本。外聘中介机构的费用根据《造价咨询中介机构服务计费及支付管理办法》,结合审计公司的实际收费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参与审计工作的人数的多少、审计工作时间的长短以及审计工作成果的质量等,工程项目人员提前明确所需要咨询的工作量,积极配合审计人员的现场勘查,积极沟通学习,提高审计效率、缩短审计的工作时间,审计的实际成本也就越小。

降低实际成本的具体措施如:

(1)对接工程部,签订工程造价咨询任务计划书。提前对接,尽早计划,明确项目工程量及工程难度,明确造价咨询项目的具体任务,提高工程师勘察现场、完成造价咨询任务的效率。做到“任务提前在心中,完成情况落实到表中”,这样同时也为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的考核提供依据。

(2)对接工程部,推广清单计价模式。国家推行清单计价模式已经很多年,集团审计部也已在集团内部各直属单位大力推广,但是百货事业部目前的计价方式还是以定额为主。清单计价模式实行市场报价,加入了市场竞争的因素,也使得价格组成更明确、更容易看懂,更具有可控性。不过实施过程中需要中介机构、建设单位逐步来做大量的工作,逐渐建立企业自己的清单价格体系,虽然这是个专业性强、琐碎繁杂的工作,但是只要有人去做,工作会一项项落实开来,我们造价的可控比例也会不断提高,工程标准也会逐渐细化,明确,竣工结算的难度会大大降低,效率会提高,甚至,待企业清单价格体系日益完善后,一定限额的小项目就可以在成熟的价格体系下签订包干合同,真正降低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

(3)对接工程部,完善竣工资料的报送。竣工资料不完善,报送的不及时,直接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难度,也就提高了审计成本。竣工资料的内容及要求,审计管理规定的相关制度已经明确规定,但是极少有建设项目是按照制度要求的时限报送竣工审计资料的。每到年底集中送审时,竣工资料的报送情况总是差强人意。对于此项具体工作,可以采取项目现场抽查的方式,督促落实。现场的设计图纸、变更签证等资料未及时落实、确认的对接相关部门予以督促落实,尽量减少突击送审、临时仓促准备竣工资料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困难。

二、潜在成本

潜在成本与审计风险密切相关。笔者认为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工程造价咨询审计中“高估冒算”的隐蔽性,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够、审计实施质量不高等。审计风险越大,审计潜在成本越大,审计风险越小,审计潜在成本越小。这需要审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积极完善、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降低审计风险,也就降低的审计工作的潜在成本。

降低潜在的审计风险成本,具体措施如:

(1)加强各种内部、外部的培训学习,真正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2)开展项目总结工作,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后,可以联系中介

公司负责审核的工程师和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一起,共同探讨施工、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项目人员提高对审计工作的深入了解,我们审计人员也提高对现场管理、施工组织的更新认识,目的是协同研究处理方法,完善造价核定工作。

第8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造价审计主要内容概述

1、对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审计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审计计价依据是否合理;检查工程建设项目的概算审查情况;审计项目概算编制依据是否合理;审计检查概算中的各项指标与同类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相比是否设置合理;检查项目建设的概算文件的编制与设计方案是否具有一致性等。通过对工程项目建设设计概算进行系统的审计,在项目建设的初级阶段为造价控制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2、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的审计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预算的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工程量套用的单价是否合理;工程建设项目直接费用以及间接费用的预算定额、取费基数以及费率计取等内容是否合理;工程项目税金计取以及计划利润的计算是否合理。

3、对工程项目建设合同价的审计

对于合同价的审计主要是审计合同价是否合法合理,重点针对合同中的固定总价合同、可调合同价以及成本加酬金合同价等几类合同价的审计,确保各类合同价的开口范围适当,同时确保合同价的真实以及准确计取。

4、工程建设项目结算的审计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结算的审计主要是对工程量、单价、项目的取费标准与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进行审计;对工程量清单项目中的清单费用以及清单外费用进行审计;对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建设施工阶段以及竣工决算阶段的结算方式进行审计,即以结算审计提高造价控制管理水平。

二、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分类

1、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素质风险

很多的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都存在着差异性,而且,审计人员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以及业务技能和知识结构方面都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样就使得审计工作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也非常大。很多审计人员之前从事的都是会计工作,这样就使得其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没有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同时,对很多的知识都不是很了解,在工作过程中也是没有经验,因此,就会导致工程造价审计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2、工程造价审计方法风险

工程造价审计通常情况下是比较重视事后审计,在进行审计的时候对报送的资料也比较依赖。很多的业主在进行资料报送时存在着不真实、不完整以及不合法的情况,很多的施工图纸不能对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映,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也会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这样都会导致审计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进行审计的时候,审计的方法也会对工程造价审计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样会导致业主承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施工中也会出现潜在风险。

3、工程造价审计手段风险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价软件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对计价软件进行使用已经是非常常见的情况,但是,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也是存在着不熟练的情况的,这样就会导致计算方面出现误差。很多的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还是采用的手工方式,这样不仅仅在时间方面是非常长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的错误情况,因此,也会导致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4、法律法规与制度风险

很多的法律和法规中对工程造价审计的要求存在着相互矛盾的情况,因此,一旦出现问题进行诉讼会导致审计结果不被采纳,这样也是会导致审计出现风险。很多的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不健全,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的过错和责任无法进行追究,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受到人情问题的影响会出现徇私枉法的情况,导致审计出现风险。

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1、真正掌握工程造价的整个过程

工程造价具有庞大的产业链,财务的审计程序必然会非常复杂,所以设计科学的审计程序非常重要。通过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重新计算、重新执行等方式进行。对于舞弊和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保证审核的效果。在风险评估时,工程造价一定要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表进行内部控制,但不发表意见,如果要发表意见,则需要有可靠的证据。评价管理层选用的会计政策,对于会计估计以及评价财务报告进行总体列报,最好不要分项报审。审计证据必须是充分适当的,必须能为审计意见提供有力的基础。

一是把握好工程计算的环节。工程造价审计人员一定要在招标开始的时候就需要进行全程的跟踪。必须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查,避免出现内容不合理和招标不明确的情况出现,从而确保招标文件的完整性。二是只有把握好取费标准审计环节,认真审计施工合同和单位工程的造价,同时对于一些影响工程造价的条款进行严格地把关,尤其要注意材料的价格和取费的依据,通过计价方式和索赔处理等做明确地规定,这样可以为结算审计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审计资源和其他资源合力去解决各个供需方面的矛盾。要想充分整合建设过程中企业审计方面的资源,我们只有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加强工程造价审计的力量。内部审计机构置身组织的内部,而且还熟悉建设项目的情况,保证运营的效果,同时还需要与管理层沟通更加地方便。因此,有时间也有条件保证能够及时地进入现场进行跟踪审计,由于社会审计组织人力资源比较充足,经验非常丰富,对于保密性不高的工程项目可以邀请外部审计人员,帮助内部工程审计人员了解工程建设的情况,并进行前期的调查和咨询工作,取得更多现场的证据。

2、把握工程造价风险意识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它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开展工程造价审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控制制度的评估和测度,同时还需要注重审计项目计划、人员结构的搭配、审计作业流程、审计结果与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因此,所有结算资料一定的更加地完整、真实,杜绝补签资料现象,这样可以保证双方更加重视资料整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提高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素质

工程造价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决定了工程项目造价审计效果,如果要规避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就一定要培养专业的审计人员,使企业整体规划审计进程,建立相对完善的用人机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去吸引人力,并留住人才,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人才的进步。在年龄、职务和知识结构方面的科学搭配,能够形成金字塔的人才发展梯次,在审计系统内部需要参照现行的干部考评的发展模式,结合审计的特点,真正细化各种各样的考核指标,形成一套自上而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灵活的用人机制。工程造价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审计人员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所决定的。因此,要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那么就需要培养高标准的人才。较高业务素质,它是审计人员必备的条件,因此为了对工程造价审计作出实时的决定,那么工程造价审计人员一定要熟悉审计相关的法规和建筑工程的造价法规。

4、增加审计的法律审核

首先要争取地方法规明确规定,将审计环节置于建设合同之前,审计应对合同条款以及价格变动的工程进行审核,对于一些不适宜条款需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和建议。其次,在短期内不能解决地方法规则需要通过明确合同审计环节的情况下,要求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可以提高风险的意识,并根椐市场调查,严格安照审计的标准进行操作,同时要求重视调查证据收集取证。第三,国家建设项目设计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调整,一定要做出相应的审计决定,并不是只是出示相应的报告书。

结束语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对其进行预防的时候,审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是要进行提高,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审计相关技术和规范进行掌握,在工作中能够避免出现错误,同时也能更好的对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和化解。

参考文献

[1]赵艳丽.谈工程造价管理的审计与监督[J]山西建筑,2012,38(36):259-260.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审计;风险

前言

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工程造价审计不仅影响着我国整体审计水平的提升,更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下文就其风险进行分析。

一、工程造价审计及其风险的含义

工程造价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及审计标准,运用审计技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工程造价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项工作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的活动。工程造价审计的目标主要包括检查工程价格结算与实际完成的投资额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检查是否存在虚列工程、套取资金、弄虚作假、高估冒算的行为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审计机构和人员,未按照相关审计标准和真实资料而的得出错误工程造价结论的风险。工程造价的审计结果既决定了项目投资效益,也影响到项目建设过程中各方主体的直接经济利益,因而工程造价审计风险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投资运营的全过程。

二、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导致的工程造价审计风险

1)法律法规尚待完善:我国现已颁布实施涉及工程造价确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建筑法》、《招标投标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和净化、提高工程投资效率、推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针对工程造价审计的法律法规上有待完善,工程造价审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2)工程项目的特点导致的造价审计风险:工程项目一般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具有单件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审计人员一般较少有机会参与到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之中,审计工作往往具有滞后性。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工程预决算书、现场签证和财务决算书等资料中可能隐藏有完整性、全面性、真实性的风险。3)专业特征导致的造价审计风险:一是工程造价涉及面广且具有技术经济综合性,涵盖土建、装饰、安装、市政、园林、修缮等多个专业。二是造价审计与工程建设各阶段相对应,包括设计概算审计、施工图预算审计、合同价审计、工程量清单计价审计和工程结算审计等。三是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模式较为复杂,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并行,各种地方性政策和规定繁多,容易造成工程造价确定过程出现风险点。

2.主观原因导致的工程造价审计风险

1)市场竞争导致的工程审计风险:建筑发承包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往往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以便承揽到工程。承包商中标之后,往往利用设计变更、签证办理的机会提高工程造价,如替换材料、不平衡报价、高报工程量、高套定额等,甚至采用签订补充协议等手段对原合同条款进行修改,对工程造价进行实质性修改以实现其经营利润,同时在审计过程中也存在利益交换的道德风险。2)建设单位内控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工程审计风险:由于建设单位一般缺乏工程管理经验和管理人员,投资控制意识淡漠,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流程不严密,工程资料不完整,甚至存在包庇承包商、的现象,不仅影响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严重的风险。3)审计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的工程审计风险:审计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制度,工作流程中必要的调查、查证、审计记录要求不完整,没有执行三级审核制度;没有将审计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等,都将导致工程审计风险。4)从业人员素质导致的工程审计风险:工程造价审计涉及各方利益,需要审计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职业道德。但今年来基建规模的迅速膨胀,具备全面良好素质的审计人员匮乏,更存在极少数职业道德欠缺的工作人员,为一己私利对审计中发现问题不加辨识地予以确定,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和危害。5)取证不利导致的工程审计风险:工程建设周期长,往往存在工程资料不完整,手续不健全,签证与监理、施工日志等无法呼应,造成造价审计时取证困难,难以考证相关手续的真实性,进而形成审计风险。6)过程管理缺失导致的工程审计风险:目前相当多的项目采用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的方式确定工程造价,倚重于事后管理而非事前、事中管理,忽视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跟踪审计和造价管理,使得工程造价控制的风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形成了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

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1)加强工程造价审计的外部法律环境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使工程造价审计有法可依。审计工作的进行必须依靠法律规定的约束,使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审计机构和人员有法可依,得到严格的管理及控制。进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减少不确定性因素,防范腐败现象,使审计单位掌握相对真实可靠的信息,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降低审计风险。

2)加强高素质工程造价审计队伍建设。工程造价审计是以从业人员为主体,依据工程资料,在技术规范的框架内实施的经济鉴证活动。因此首当其冲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根据各个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与要求,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规范,引导审计人员的自主学习性和创造性,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向审计人员宣贯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深刻了解审计风险的重要影响。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审计人员自身能力。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提升,①政治素质的提升②业务素质的提升③道德素质的提升。

3)加强工程造价审计单位的规范化建设。工程造价审计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的质量。通过执业资格管理、审计责任制度、三级复核制度、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范,以制度的严格控制保证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质量与专业性。

4)采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手段。树立限额设计、投资控制理念,重视事前和事中控制,表现为:①以设计阶段为重点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提高工程设计优化,以动态管理和预防措施替代静态的事后管理。②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网上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通过提高审计方法的技术含量达到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项目质量,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

5)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应提高建设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职责和权限,设置审批流程,参与到工程招投标、合同条款、工程款拨付、变更签证等工作环节里,以保证工程造价审计时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防御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创造良好基础。

结语

工程造价审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其工作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各方主体行为,提供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细化标准和规范,就能有效防范和避免风险,保证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常见类型

由于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具有审计周期长、审计内容多、审计范围广、技术经济性强、审计方法复杂以及审计要求高等一系列特征,因此基建工程审计的风险也比较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一)审计人员素质缺陷产生的审计风险

人的行为风险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品德造成的道德风险;另一个是人员职业技能素质造成的能力风险。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对审计工作质量的影响非常大,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客观上审计人员的廉正意识、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按工作程序审计;有的法律意识淡薄,不能秉公办事,甚至有的违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弄虚作假、徇私枉法,搞“人情审计”。这些道德风险都会产生审计风险。“一栋大楼建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个人操守的重要性。近年来高校基建工程领域腐败案件频发更警示了风险所在。由于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审计、工程、管理、财会、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该熟悉教育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调查研究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因此对基建工程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应按照复合型人才的高标准,而目前高校审计机构和队伍建设还存在不足,特别是注册造价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的配备不足,客观上在进行工程审计时会存在不确定性和出现偏差,尤其是面对工程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审计人员更加难以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不足,政策水平的差异、认知能力的差异、工作经验的差异等等都会产生审计风险。

(二)工程审计资料缺陷产生的审计风险

工程审计资料是由基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取决于基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状况。特别是工程决算资料由施工单位编制,受其利益驱动的影响,往往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量,材料以次充好,高套定额或变更名目重复计算,人为制造和提供虚假资料。有些基建管理部门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对施工单位报送文件缺乏严格审查、随意签署,也会造成送审资料信息失真和不完整。因此在工程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在获得信息上是处于劣势的。如对隐蔽工程、拆除项目等只能依靠工程签证来验证;材料设备的价格也难于逐项进行市场调查,且往往由于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很难验证施工单位的真实成本价格。这种由于工程审计资料缺陷产生的审计风险是比较常见的,应引起工程审计人员高度重视。

(三)高校对外委托工程审计产生的审计风险

工程审计主要由高校内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但事实上高校工程审计力量还较为薄弱,难以承担全部审计任务,因此大部分高校将基建工程委托给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此种“内审外委”的审计形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高校内审力量不足及审计结论公信力的困难,而且规避了自审存在的风险。但是,审计风险依然存在:例如,有的审计人员由于立场原因,对有争议的问题怕扯皮而轻易让步;有的审计人员与被审施工单位存在“朋友关系”而手下留情,甚至串通损害委托方的利益等。

二、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

产生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分析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两个方面着手。

(一)基建工程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

1.审计人员的道德素养。审计人员作为开展审计工作、完成审计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廉洁从审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高校审计性质属于内部审计,其工作独立性较差,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2.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和能力,但客观上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内审力量还存在不足。江苏省有近60%的高校把内审机构与财务或者纪检、监察合在一起,专业工程审计人员更为缺乏,由于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欠缺而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3.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及继续教育。随着近年来高校基建工程规模的扩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如某高校新建体育馆项目就有30多个专业分包项目。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工程计价模式正处于传统定额计价转变为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过渡时期,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存在盲点及继续教育存在不足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4.审计人员的人情关。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属于内部审计,与学校基建管理部门属于兄弟部门,进行工程审计时往往因抹不开面子或处于利益关系而走过场,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二)基建工程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1.审计执业环境的局限。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需要基建、后勤、设备采购、设计、监理、施工等多方面配合协作,才能保证审计质量,实际开展审计工作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抵触;另外,高校基建工程审计仍属于内部审计,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否严格执行学校内控制度都会影响审计质量。

2.工程审计的审计规范、行为标准不完善。对此在审计实践中存在两个方面的审计风险,一方面高校工程审计人员根据各自工作经验进行审计,很可能同一工程由不同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最后的审计结论出现较大差异;另一方面现行工程计价定额种类繁多,且定额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工程项目执行不同的定额可能出现不同的审计结论。

3.工程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拓宽。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各项设施大量投入建设,特别是专业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导致基建工程材料品种繁多,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涉及的专业知识范围不断拓宽,而现行定额标准更新滞后,使审计人员对此类项目审计缺乏依据导致审计风险产生。

4.高校工程审计任务繁重。近年来高校新校区建设日新月异,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如江苏省高校大力建设新校区,2008年占地面积17.6万亩,建筑面积4543万平方米,与1997年同比扩大了的近四倍。大量的基建工程建设导致审计任务繁重,每年年底情况尤为突出,而高校工程审计力量较为薄弱,且工程审计是一项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审核和验证的工作,如要求加快审计进度,往往容易忙中出错,产生审计风险。

三、基建工程审计风险的防范针对基建工程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根据工程审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可以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一)加强高校工程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工程审计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高校内审部门应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引进从事工程审计的专业人员,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系统地进行专业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审计师、注册造价工程师、评估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取得从业资格。工程审计人员应自觉地加强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拓展知识面,实践中注重审计技巧和方法,不断积累经验,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同时应培训审计人员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坚决贯彻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和相关的审计规范,树立依法审计和廉政的意识,从而锻炼出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来减少个人行为的偏差,以此降低审计风险。

(二)完善高校工程审计制度建设,建立工程审计内控体系高校审计部门应完善审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工程审计的质量保证体系,以有效地防范控制审计风险。

1.建立审计资料承诺制。从工程审计的结算资料移交开始,要求施工单位和基建部门对资料的真实、完整、连续性提供书面承诺。审计部门通过对承诺的审计资料尤其是工程变更及签证增加费用的分析,根据审计介入所了解工程建设情况的程度,确定审计范围、内容和相应的审计方法,形成审计方案。

2.建立中间检查制。审计业务执行中审计领导或主审进行中间检查,及时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3.建立工程审计复核制。初审的结果应进行复核。审计评价和审计报告要由主审、复审、审计领导充分讨论研究,做到审计评价和审计意见具有足够的审计依据。

4.建立惩罚制度。为了防止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中提供虚假资料、高估冒算,还应建立相应的制约制度。在招标文件中应明确提出工程审计的要求,并规定审减率超过一定比率时,审计费用全部由施工单位负担。

5.建立联防机制。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各个管理方的作用,工程监理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对材料认质认价,及时对工程量进行签证。基建部门做好日常的施工记录统计,确保施工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从而建立工程监理、跟踪审计、基建处、内部审计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

(三)加强高校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关口前移建立对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充分实行对工程全过程跟踪监督。在工程前期,通过参与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认真搞好设计方案审查及设计概算审查;审核合同条款,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施工合同和施工进度计划,参与编制初步的工程用款计划和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工程费用分析与比较,找出实际发生额与投资控制目标的偏差值,制定纠偏方案;负责进行月度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出具工程进度款付款意见;根据工程需要,现场派驻专业工程人员,参加工程例会和施工图纸会审,了解施工图纸变更情况,对涉及隐蔽工程的变更和签证进行现场勘测,做好签证记录,对各项变更和签证进行费用的测算和核定,并对变更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时提出评估意见和阶段性报告;参与材料、设备等采购合同有关条款的商洽,在确保材料、设备的质量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材料、设备的合理性和价格提供审核意见,并跟踪合同管理,事前提供费用签证联系单;根据甲方要求进行分期或阶段性结算的审核,及时分析评价施工索赔与反索赔内容,提供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对单项工程竣工决算进行初审,出具初审报告;编制投资控制总结报告;提供完整工程审计档案资料。通过全过程审计监督以规范工程管理,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四)加强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做好工程审计总结和交流工程审计所依据的信息涉及政策多、专业广,时效性强,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之间经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因此,审计部门应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建立更多的信息渠道,及时获取审计工作需要的信息。工程审计人员应经常查看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等网站,跟踪建材市场行情,及时了解政策、业务和市场信息,提高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每个工程项目审计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考核工程审计质量,并建立相关奖惩措施,一方面通过总结交流可以相互学习,找出各自存在的盲点和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同时加强与兄弟高校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五)加强对委托工程审计项目质量的监控高校内审部门应建立“内审外委”工程审计的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委托审计的工作。委托审计必须选择有资质的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优选,也可以直接委托给业务强、信誉好的单位。对“内审外委”的项目通过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权利、责任和义务,委托审计时要求社会审计机构承诺审计组与施工单位没有应回避关系,同时承诺不与施工单位进行任何私下接触。学校内审部门派专人负责与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联络协调,对审计资料进行核对或初审,负责资料的交接;参加社会审计机构与施工单位的审计核对,及时了解争议事项,进行现场监督,对审计提交的初审报告进行检查复核,并对审核定案表和审计报告进行复核,做到在协调中监督。为了避免社会审计机构从施工单位谋取利益,除了给予社会审计机构必要的、公平的审计报酬,还应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通过对审计报告进行重点抽检复核对审计质量进行考核,有效防范“内审外委”工程审计风险。

第11篇

[关键词]政府 公共工程 审计风险 研究

一.前言

政府公共工程审计是审计机构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制度、法规为依据,运用科学先进的现代审计方法对政府公共工程投资领域的资金运行过程、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以及各领导(项目)的财政财务收支所进行的审查监督,从而维护财经法纪,改善投资经营管理,促进宏观调控,提高投资效益。本文就政府公共工程审计风险进行研究。

二. 政府公共工程审计风险的特征

政府公共工程审计风险与一般风险相比,除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或然性、必然性、可变性等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1)时效性

就某项具体业务面言,审计风险只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区段之内,一旦超出了该时间区段,风险也就自动解除。审计风险存在的时间区段被称之为审计风险期间。如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签订的业务约定书规定了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使用范围往往与一定的期限相联系。会计报表总是反映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政府公共工程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量是在不断地变化。经过一定时期后,投资者(或贷款者)再根据以往审计报告作出经济决策,如导致损失,从而要追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一般要追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必须有一个要件:不恰当审计报告是投资者(或贷款者)遭受损失的直接原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审计人员的诉讼,可能导致审计人员的审计职业风险,而非审计风险。

(2)可控性

虽然审计风险客观而普遍地存在,但不是说审计风险无法控制。无论哪种主体的审计风险,通过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都可能得到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业务的承接、人员的招聘、审计过程的有效组织、审计质量的监督等诸多方面来降低审计风险。

(3)非零性

审计风险客观存在,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会计报表的整体审计风险绝不会控制到零的程度,也就是说审计风险不可能全部消除。之所以如此,一是审计人员不可能有无限高的执业水平;二是审计风险降低与审计资源投人是相关的,存在一个风险控制的经济范围,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说审计风险的非零性,并不排除某些具体的会计报表项目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有把握地将其降为零风险。

(4)复杂性

审计风险可能产生于审计主体,也可能产生于被审领导,或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审计环境在不断地变化,被审领导的作假动机、作假手段都在不断地变化,审计风险的因素极其复杂。

三. 政府公共工程审计风险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当前的审计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主要是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使审计人员面对审计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可依,也形成了审计风险。第二,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预(结)算审计的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掌握一整套的工程预(结)算技术,必须了解每种工程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法、核算方法,对于内部审计部门来说较为困难,要完成以上各种各样的审计任务,必然要冒较大的审计风险。第三,施工单位往往利用小型土建、水电安装、维修及装饰工程没有准确的施工图纸的特点,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量。

四. 如何应对政府公共工程审计风险

(1)建立合理的审计管理体制

为保证审计机关必要的独立性,以有效地完成审计工作任务,是合可以考虑在不修改《审计法》的前提下,审计管理体制仿照税务管理体制,省以下垂直领导、将来条件成熟时也可划归人大领导。在财务方面,参照国际公认审计规则有关最高审计机关有权直接向制定国家预算的政府机关申请经费的规定,由人大保证其经费,使审计机关从物质基础到法律形式上均保持必要的独立性。这是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客观公正地披露和报告审计结果、规避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同时,审计人员通过审查工程预、决算资料和财务会计资料,检查有关财产物资,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审计证明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核对签名或者盖章;不能取得提供签名或者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

(2)整顿社会经济环境

当前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委托关系的滥用、会计信息资料失真及财务管理混乱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也极大地干扰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净化社会经济环境,建立审计制度,整顿政府公共工程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严肃整顿会计信息虚假,减少不确定因素,使审计机关能掌握相对真实可靠的信息,减少被误导的可能性,降低审计风险。

(3)认真总结投资审计经验,加大投资审计监督力度

全面分析投资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强对重大工程的跟踪审计,增强投资审计工作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王习领. 试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防范[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8,(01)

[2] 张艳秋.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02)

[3] 高振强.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风险[J]. 牡丹江大学学报 , 2007,(06)

第12篇

公立医院作为差额预算单位,执行工程项目预算制度。面对目前公立医院大量工程项目超预算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问题,内部审计亟待外部审计的支持。“谁委托,谁负责”,公立医院工程项目审计业务外部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内部审计自我质量控制的过程,只有明确了审计风险、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标准、审计结果运用等一系列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动态控制项目审计质量。因而,以公立医院工程项目外包审计风险识别为起点,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进而制定审计标准,结合风险管控点,建立外包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其设计的科学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风险管控缺陷提出整改意见,从而提升公立医院工程项目外包审计业务管理水平,加强审计监督,发挥审计职能,提升审计的质量。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一)工程项目外包审计风险。

(1)项目外包决策阶段风险因素。A.决策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相关决策工作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B.未履行适当程序,导致决策失误或不科学。(2)项目外包合同形成阶段风险因素。A.受托方选择不当,缺乏必要的人员、从业经验、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导致审计质量低或进度拖延。B.缺乏必要的外包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导致价格不合理,成本过高,没有发挥项目外包的优势,组织利益受损。C.未及时签订合同或合同条款不严,使组织遭受欺诈、利益受损。(3)合同履行阶段风险因素。A.对审计实施过程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审计目标未能实现。B.不能及时发现外包项目审计质量问题。C.项目结算依据不充分或审核不严,导致结算超标准。D.过程记录不完整或未及时归档,不利于相关信息的积累、利用和责任的追溯。E.受托方评价机制缺失,导致组织未能准确掌握受托方的服务质量,无法为日后的业务外包提供参考。

(二)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

相应审计重点:是否建立内控制度及其设计和理性。审计目标之二是审查工程项目审计外包业务的实施情况,评价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规定,是否偏离目标。相应审计重点包括是否履行审批程序,受托方的选择是否采用竞争和择优方式,合同履行过程有无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有无对受托方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形成客观公正结论等。

(三)审计方法———建立外包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审计质量评价体系,需要从审计成果的应用主体出发,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结果运用等方面入手,对评价的范围、方法、权重和档次等作出明确界定,才能发挥评价机制的正面导向作用,促进提高委托审计质量。通过赋予内审部门较高的评价权重,明确其作为审计成果应用的主体地位,明确委托方的要求就是审计重点;通过细致划分评价项目和评分标准,对审计过程、审计结果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合理应用评价结果,树立优秀中介机构典型,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中介机构,推动提升工程项目整体审计质量。采用内审部门、工程部、财务部结合的三维评价主体,拓宽审计质量评价角度。内审部门代表医院进行工程项目审计外包委托,工程部是工程质量的责任部门即被审部门,财务部门履行工程款结算职能,按照“谁委托、谁评价”的原则,以内审部门为主、工程部、财务部为辅共同开展对外包审计项目质量评价工作。作为不同的评价维度,根据审计工作开展和审计成果应用的实际需要,分别赋予评价权重。内审部门作为审计质量评价责任部门,评价权重70%;工程部作为被审部门,评分权重20%;财务部门作为配合评价部门,评价权重10%。采用赋予相关责任各方不同权重的三维评价主体,相比仅由内审部门单方评价,不仅能全面反映中介机构的实际工作情况与审计质量,而且有利于加强各部门的工作协同配合。

(四)审计标准———质量评价体系指标。

工程项目审计质量评价分为基本要求、工作质量(反映过程)、工作效果(反映成果)三大项共六类指标。内审部门、工程部、财务部作为不同角度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各有侧重:内审部门作为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注重全过程管理,所以分值分配均衡,基本要求、工作质量、工作成果分别占30%、40%、30%;工程部作为直接接触审计人员的被审计主体,其评价则更侧重于工作质量的评价,工作质量与工作效果分别占60%、40%;财务部作为结算支付部门,主要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价。

(五)审计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