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时间:2023-05-26 17:3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第1篇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反应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整体情况的重要方面。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识别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探讨通过实现产业集群来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策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是反应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综合体。随着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区域政策在逐渐完善,互动的区域协调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各项经济发展要素的优化整合进程也不断加快。当前,应该更重视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重视通过产业集群战略来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发发展至今,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格局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固定资产投资的北上西进

投资的北上是指,投资热点转向环渤海地区。随着滨海新区发展措施的不断落实,环渤海地区的钢铁业、石化业、设备制造业以及港口物流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吸引不少的投资。投资的西进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引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将得到调整改善并必将不断升级,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以及一些加工贸易企业。

1.2 中部凸起的工业增长

从当前我国的总体情况来看,各区域的工业增加值近年呈现回落的趋势,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回落幅度较大,其他欠发达区域的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回落程度较小。

1.3 经济集聚化度逐渐提高,出现多城市群和大都市圈

随着经济大发展,在集聚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人口以及经济的活动更为活跃,并逐渐呈现向城市群和大都市圈集中化的趋势。这直接刺激城市基础建设投资和消费的需求,还进一步促进其自身的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更多的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不断显现和形成,加快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的进程,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格局。

1.4 东北及西部对外贸易比重提升

从出口格局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增幅较高;从进口格局来看,这几个区域的增幅也在不断提高;从贸易顺差来看,除首都经济圈外,其他区域均实现了较大的顺差。东北地区以及西部的对外贸易比重正在提升。

2.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对策――产业集群

2.1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产业集群强调整合区域资源。产业集群不是简单而机械性的要求区域平衡性发展,而更为强调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优化来发力,寻求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道路。例如可以利用人才优势来发展中关村的信息产业,利用地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产业集群战略来发展区域品牌和经济。

第二,产业集群更突出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形成的氛围有利用促进地域高质生产要素的集中,通过集中地域生产要素来寻求技术进步,并在区域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传播、融合和创新。

第三,产业集群强调区域发展资源整合产生协同效应。产业集群需要投入的要素除了资本、劳力、自然资源,还强调企业家资源的培育的投入,实现当地政府、行业协会、教育部门、金融业对产业发展的协同。通过不断的资源整合,与内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促进区域向“学习型”区域转变,最终提高区域动态的竞争力,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2.2 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 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产业集聚群内的企业不仅可以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花费的投资,并且集群内的企业能够实现高度和细致的分工进而协调合作,促使群内企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产品品质得到的提升。这不仅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实现外部规模经济。例如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在相关政策和地域政府的支持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在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壮大了工业这一主导产业的规模,最终促进了当地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陶瓷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极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第二,产业集群利于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通过产业集群,同行业现有厂商、潜在竞争厂商、现有竞争厂商、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重要客户都将被聚集到一起,形成彼此的合作、竞争、模仿、超越。集群的方式加快了高端人才在群内的流动,间接提高群内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第三,产业集群促使交易效率提高。产业集群内部拥有共同的背景和文化,在语言上、运营规则上逐渐趋同,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更为有效,避免更多冲突,最终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企业间的信任度提高。通过技术、资金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合作促成交易。

第四,产业集群促使资源的聚集,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发展。产业集群促进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人口要素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在促进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和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重要的是人口要素的聚集,无形中形成了新需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提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等。这些发展都会反过来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提速,最终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

2.3 通过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第一,优化产业集群对内外和对内的社会关系。发展中间机构,促使其成为产业集群保持良好合作和运行的剂。中间组织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在咨询、策划、信息、市场等方面为集群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主动促成合作,干预不良竞争,积极维护和处理集群企业与外部市场的关系,促进集群企业健康发展。另外,在处理产业集群与地区利益时,应兼顾较弱企业团体的利益,充分调动和利用区域独特的社会资本优势以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于此同时,以诚信的态度与集群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交往,建立诚实、互信互利的关系。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推动作用。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区域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产业集群过程中,应有目的而为。政府应适当放松管制,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相关的服务,以实现企业运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另外,政府应适当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干预,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促使企业在自然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和效率。政府可为产业集群营造公正、公平的竞争氛围,努力解决必要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问题,建立良性的竞争制度和纠纷处理机制以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

第三,提高产业集群系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产业集群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自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自适应能力应通过提高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机构间的关系,使关系和谐化,提高合作能力,保证系统具备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保证信息在集群系统内外的顺畅传播和流动。自我发展能力是基于和谐系统关系上发展而来,集群企业应自觉遵守相互间的规则,通过协同合作来实现创新和发展,进而带动其他企业发展创新。

第四,加强产业集群的动态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依靠国家鼓励研发产业科技等政策,积极主动与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共同研发集群产业相关项目和技术,鼓励高校优秀人才的在集群企业的就业及合理流动。尤其要注重对助于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的深入研发和广泛推广,通过技术扩散形成产业联动效益。持续的合作开发才能帮助产业集群实现动态创新,持续提高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3.小结

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合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有着密不可分关系,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源泉和手段,是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区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实践和积累经验,更好的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芬,邓宏兵,李雪平.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2]龚毅,刘海廷.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发展现状 对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高,二者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最终办学目标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助推作用,当高职教育培养输出的人才符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时,就会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将会阻碍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其发展速度、整体规模以及办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经济实力。因此,应当协调好区域经济和高职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潍坊经济发展现状

潍坊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汇处,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潍坊同时也是中国风筝文化的发祥地、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也是国际风筝会的固定举办地点,被称为“世界风筝之都”。近年来,潍坊市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17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3%。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52.2%和43.7%,分别拉动GDP增长0.34、4.33和3.63个百分点。表1是潍坊近几年经济发展变化的统计数据。

根据《2016年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潍坊市将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物基材料三个新的千亿级产业链,智能装备、新能源及电动汽车两个300亿级产业链。实施新一轮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集中突破总部经济、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业,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业,拓展国际服务贸易和农村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00亿元、占比超过50%。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潍坊将进一步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制造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并持续推动节能环保、智能装备等第二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转型。随着潍坊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二、三产业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也引导着高职院校对原有专业进行调整,体现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

二、潍坊高职教育现状

潍坊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潍坊市职业教育规模较大、发展较快,山东省教育厅网站统计的山东省高职院校中,潍坊市共有10所,其中有7所设在潍坊市区,2所在青州,1所在诸城。此外,在寿光曾有一所职业院校(潍坊科技职业学院),200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根据《2015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如下:潍城区243亿元,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197.9亿元,坊子区138.1亿元,奎文区239.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59.6亿元,滨海经济开发区290.4亿元,青州市578.8亿元,诸城市746.5亿元,寿光市806.9亿元,安丘市286.6亿元,临朐县244亿元。由此可见,潍坊市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分布存在密切联系。高职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高职教育的发展。

三、潍坊市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对接现状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以产业结构和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这是至关重要的。以下从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应性角度,说明目前潍坊市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对接现状(见表2、表3)。

第3篇

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的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而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1]。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率最高。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离不开人,人的劳动力维持经济活动的运行,而人又是经济运营中主要的消费者,推动经济的发展[2]。因此,人不但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能量。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和人力资源开发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才能使其效能最大化[3]。管理者应准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控制人口规模的增长,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优良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课题分别开展了不同领域的研究。

国外学者舒尔茨[4]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对于人力资本观点作了非常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人力投资的增长无疑已经明显地提高了投入经济奋飞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有能力的人民是现代经济丰裕的关键。身为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的弗里德里希?哈耶克[5],他在《文化的本质和进化过程》一文中提到文化知识的变迁引发了制度的变迁,从而致使当代经济的增长。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6]在《雅各布?明塞尔论文集(第一卷)人力资本研究》著作中指出:人力资本理论与方法,就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研究人力资本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以及人力资本发展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影响。国内学者罗杨[7]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种,但人力资源开发是各种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区域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杨敏杰、翟丽丽、王威[8]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评价模型,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两者间的耦合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耦合作用需继续提高。张永鹏[9]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论述了人力资源在促进经济区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综上考虑,本文首先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指标评价体系;其次,结合河南省现在的经济状况,从人口规模、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和人才素质三个角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1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目前状况

1.1 河南省人口规模发展现状

河南省的人口密度较大,人口分布不均匀,致使同级行政区域人口数量相差甚远,西部稀疏,东部稠密,城镇人口比重较低。至2011年年底,河南省总人口为10,489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255万人,占总人口的40.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754万人,占总人口的61.2%。河南是全国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138.91万人,其中回族119.69万人,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有3个民族区、21个民族乡(镇)、863个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市、区)48 个[10]。

1.2 河南省人才素质的发展现状

2012年,河南省6岁及6岁以上受教育人口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人口占总受教育人口的7.5%,比2000年提高了4.62个百分点;在15岁及以上人口中,2012年文盲率为5.4%,比2000年降低了0.47个百分点;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中,2012年毕业人数为43.3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9.4个百分点。

1.3 河南省人才就业领域的发展现状

在从业人数方面,总体来看,2012年河南省从业总人数6,198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626万人,增加了11.2%;从产业结构人才就业领域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最大,2012年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2,670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1,853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675万人,但与2000年相比,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人数减少了894万人,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增加了876万人和644万人,这说明第二、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2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2.1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模型的构建[11]

2.1.1 河南省人口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河南省的区域经济能否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多的取决于河南省的人力资源是否丰富。因此,构建了河南省的GDP、城乡的从业人员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ξ代表河南省GDP生产总值,θ代表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δ代表河南省城乡的从业人员总数。

2.1.2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其目的在于找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此,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δ1、δ2、δ3分别表示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数。

2.1.3 河南省人才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或地区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以及专业劳动技能等统一能力的综合表现被称之为人力资源素质[12]。人的素质的形成是先天性的,但是会因后期受教育的情况而改变。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13],而且高素质人才能够很快的学习新技术,从而转化为劳动生产力。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教科文卫的投入之间的回归模型如下,其中,τ代表教科文卫的投入。

2.2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河南省1980-2011年相关数据为基础,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回归估计结果。

2.2.1 河南省人口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a. 预测变量: (常量), 城乡从业人员数(万人), 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b. 因变量: GDP(亿元)

a. 因变量: GDP(亿元)

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城乡从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较大,固定资产投资额次之。

2.2.2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a. 预测变量: (常量),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万人),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万人);b. 因变量: GDP(亿元)

表4 回归模型(4)

系数a

a. 因变量: GDP(亿元)

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第三产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最大,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小。

3.2.3 河南省人才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a. 预测变量: (常量), 教科文卫的投入(亿元);b. 因变量: GDP(亿元)

a. 因变量: GDP(亿元)

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教科文卫的投入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大。

3 政策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不断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投入和开发已日益成为河南省同其它省份进行经济竞争的战略选择。为了提高省内人才的素质,河南省应继续增加教科文卫的投入,将对人才的教育和科学的研究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大教育经费支出,不断提高省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人才流失的现象。

第4篇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视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探究

一、前言

从整体上来看,区域发展是具有国际性普遍意义的问题,然而,区域经济差异又成为普遍经济现象。所以,区域经济发展,关于地方政府竞争进行探究具有以下几点价值:(1)在将和地方政府竞争进行比较研究后,能够使中西部地方政府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差距,进而切实提高政府核心竞争力;(2)在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地方政府核心竞争通过比较和分析,能够有效控制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差距,从而迫使他们找寻新发展途径;(3)各个地方政府竞争,能够使民族更加团结、社会发展更加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由此看来,地方政府竞争,有利于控制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二、地方政府竞争界定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发展,尤其是在实施分税制度后,地方政府竞争更加显著。将地方政府作为主导,追求辖区利益成为地方政府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然而,此种体现不只是纯粹的竞争关系,是经济主体间的一种竞争。在文章中,地方政府竞争指的是将地方政府作为主体,为人民提供相高质量的服务与公共产品,不断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只追求辖区经济利益,但是却完全忽略了实现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竞争行为。

三、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现状和特点

1.基本现状

(1)GDP差距。结合有关部门的数据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大地区人均GDP增长速率没有任何显著差别。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要比其它地区增长速度快得多,而且此种区域增长率差距都是非常大的。在实施改革开放后,因我国各地区经济都有明显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最快是为东部沿海地区。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结合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三大区域差距依然存在,并且这种差距依然在持续扩大。特别是在实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分别占东部地区的75%、66%;由此看来,东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相对较大。直到现在,东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依然在逐步扩大。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特点分析

(1)不平衡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由动态发展分析,指的是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有些地区增长速度较快,然而,有些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则是非常慢的;然而,由静态来分析,指的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来说,则都是由上述两方面原因所造成的。

(2)多样性。由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予以分析,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东部和西部地区差距十分显著,再加上,此种差距依然在持续扩大;另外,由区域内部发展分析,各个地区省际经济不能同步发展,因此,必然会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因各个省份、自治区特殊性,导致此种差距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各种指标上。这样一来,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多样性趋势发展。

四、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分析,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一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例如: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结构等。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生较大差距的多个因素相互作用而得出的结果,事实上,地方政府竞争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平衡与产生较大差距的一个根本原因。进而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地方政府竞争、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机理进行深入探究。

五、有效控制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措施

1.利用中央政府权威有效规范地方政府竞争

为能够将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我国中央政府部门要制定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对其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居民提供更多公共物品等方方面面开始左手,从而更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

2.加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交流与合作

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分析,传统的基础设施发展落后、经济结构不够科学、发展能力偏低的现状未彻底改变,因此,很难缩小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针对此现状,我们只能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加强中部和西部地区交流、沟通与合作。

六、结束语

总体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地方政府竞争力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而我们只有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从而不断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予以规范,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控制与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费太安:制度变迁中主体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2(4):34-36.

[2]张继良 张 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差距研究[J].统计研究,2009,7(12):94-96.

第5篇

关键词: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年来,山东经济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山东省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进一步发展与经济质量提升的障碍。对于如何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我认为,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进程,区域经济的现状以及实现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对策进行梳理,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进程的概述

(一)1984年至1991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起步阶段。薛克在《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指出了山东省东西部发展的差异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措施。

(二)1992年至2002年: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深入阶段。徐瑞华,杜德斌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举措。

(三)2003年至今: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他们均指出新时期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解决地区发展差异问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二、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学者们认为,造成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张平,朱智强在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时,认为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说来,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客观方面,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历史发展水平等差异,山东省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均衡地同步发展,这就深刻地影响到当地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兴旺,进而产生区域差距。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和人口素质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口素质普遍偏低,居民缺乏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观念,缺乏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的理念,是阻碍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致命性因素。[1]

李广杰,侯晓敏也指出,受自然、历史及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特征。与山东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鲁西和鲁南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差距明显。[2]

三、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徐瑞华,杜德斌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不断扩大,山东经济发展不均衡体现十分明显,胶东、胶济沿线、京沪鲁中南段两侧是山东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他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说,上述半环状地带涉及9个市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4,鲁西北,鲁中南8市所占比例不足1/4。产业结构层次普遍提高,但地区差异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3]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山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发展速度快,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集约型转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下,国际产业不断向省内转移,山东半岛地区近几年迅速崛起,经济实力凸显,日趋成为全国重要的增长极之一。但山东市域、县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地区间和城乡间贫富差距大,同时也存在“问题”区域。尽管全省的空间经济有差异和问题,将成为发展的挑战,但这也为区域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战略空间,今后在区域结构调整和区域开发上大有文章可做。[4]

傅增清也指出山东区域经济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山东地区经济差异长期存在且程度不断扩大。(二)产业内部结构地区差异显著。(三)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力“东强西弱”。(四)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总之,山东目前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是综合的差距、全方位的差距。[5]

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影响,张平,朱志强认为: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它可以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及提供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平台,有利于形成一种区域间你追我赶的和谐局面,并最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健康地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将会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扩大将阻碍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6]

四、关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的研究

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省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确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徐瑞华,杜德斌认为,必须正视地区差异,重视经济发展效率;建立省域差异警戒水平,在省域差异警戒线下进行合理的政策调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构筑产业“点—轴”系统,增强经济辐射功能;实施“科教兴鲁”战略。[7]

时亚栋指出,实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立足各地特色,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必须着眼于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山东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竞争力。(一)充分发挥半岛经济区和省会经济区的带动和脊梁作用。(二)加快东西结合步伐,加大政府资金扶持投入力度,努力振兴鲁西南经济。[8]

张广威,车培旭认为,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一)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崛起;(二)协同区域发展;(三)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四)承接产业转移;(五)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和“海上山东”建设;(六)重视省界区域经济发展。[9]

姜绍华认为,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考虑,山东地区差距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扶持措施,另一方面,需要启动西部地区的内在活力。(一)制定规划,把解决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宏观政策目标。(二)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三)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开发的特殊区域政策。(四)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五)积极运用金融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10]

傅增清指出,缩小山东地区差距的策略选择如下:西部的鲁南、鲁西等区域宜选择增长极跨越式发展模式,可优先做大济宁、日照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应将中部崛起提升到新的高度;以青岛为龙头,一体化网络模式开发半岛城市群。[11]

马浩认为,要正确处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全面贯彻蓝色经济战略背景下的山东省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充分发挥东西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在继续发展东部的同时加快发展西部经济发展,实现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促进企业间合作共赢。进一步完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体系,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12]

贾希亮,郑艳娜认为,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有以下几个:(一)强化青岛、济南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建立内外联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由差别发展走向协调发展。(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步伐首先,要加快推进工业化。[13]

五、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国际区域经济研究中出现了强调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学派。一些主要来自有地理学背景的学者们,认为经济空间差异只有放置于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之中,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中,对于文化、社会等因素关注较少。此外,对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也鲜有研究。

此外,目前对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大多局限在山东省内部。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当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置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其他省份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李广杰,侯晓敏:《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学刊》2007年第7期.

[3]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4]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年第1期.

[5]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6]张平,朱智强:《和谐山东构建中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 徐瑞华,杜德斌:《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8]时亚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9] 张广威,车培旭:《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第2期.

[10]姜绍华:《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战略选择》,《山东经济》2003年第2期.

[11]傅增清:《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策略选择》,《山东经济》2009年第1期.

第6篇

前言

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十分珍贵的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只有人力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其经济的作用。近些年,基于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引导与内蒙古人民的努力,内蒙古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产生了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但由于地域与其他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充分认识与了解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从人力资源数量来看,截至2015年底,全区常住人口有2 511.04万人,相比于2014年,增加了6.2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有996.88万人,城镇人口有1 514.16万人。全年出生的人口有19.36万人,死亡的人口有13.14万人,出生率是7.72%,死亡率是5.3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4%,城镇化率高至60.3%,比2014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人口结构与生育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蒙古人民日后的人口增长速度,即逐步下降。

从人力资源质量来看,相比于第五次人口普查,2015年内蒙古文盲人口减少了116.1万人,文盲率为4.07%,这无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盲人口,指的是全区1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不识字或者识字较少、无法满足国务院脱盲标准需求的人;文盲率,指的是文盲人口占据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其中,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口有252.2万人,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口有373.7万人,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口有968.9万人,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口有627.9万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口上涨至10 208万人。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大小不仅直接代表着内蒙古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而且反映着内蒙古的经济情况。

从产业分布来看,内蒙古的产业分布较为合理。2015年,多级就业机构认真贯彻全区人力资源精神,采取合理措施,认真落实,稳步推进全区就业工作。内蒙古全区生产总值为18 032.8亿元,比2014年上涨了7.7%,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1 618.7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9 200.6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71 903亿元,增长8.1%。2015年第一季度的生产总值为3 274.5亿元,增速为7%;第一至第四季度的增长总值为18 032.8亿元,增速为7.7%,可见,内蒙古的生产总值曾上升趋势(如下页图所示)。

(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首先,经济发展失衡。内蒙古作为我国资源较好的地区,不仅是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地,而且是交通要道。近些年,区域经济的差异日益显著,尤其是蒙东地区的经济增长逐步放慢,从区域资源来看,各个地区逐渐产生相应的特色产业,如包头市的煤炭等发展较好,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人口素质差异大。人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内蒙古在地区的资源分布失衡,高校与研究机构大多集中于包头市等地区,这无疑缺乏广泛性。最后,投资差异较大。各地区对于区域经济投资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即使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近些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言,呼包鄂占据了十二盟市的52.3%,蒙东地区占据了十二盟市的32.9%,其他地区则更低。由此可见,呼包鄂在经济增长拉动中显著优越于其他盟市。

二、健全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对策

(一)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意识及人力资源素质

现阶段,内蒙古人力资源开发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即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不充分。部分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解不够全面,片面地认为为企业招募到适宜的员工就是人力资源开发,而忽视了对现有员工的潜力挖掘。因此,内蒙古企业需要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意识,合理调研与分析自身企业的实际需求及人员具备的能力,再加以培训与教育;需要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结合实际情况增加教育科研的投入,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事业及教育水平,以提升本地区人才的素质及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者,从而真正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二)合理分布人力资源,缩小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是内蒙古面对的严重问题,若不加以干预则会使落后的地区更加落后,所以政府需要合理调节。首先,省级政府需要充分了解与掌握各个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分工,取长补短,给予地区经济发展相应的关注与支持,如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偏向经济发展较慢地区的投资政策;其次,在制订与实施本地区经济发展计划时,地方政府需要与上级计划保持一致,不仅需要合理整合产业的发展方向,而且需要创新与改革认识制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去落后地区进行创业或者就业,真正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第7篇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

资源型经济区域的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缺陷,包括对资源部门技术依赖性强,经济转型存在困难。面对当前经济发展状况,要想实现经济顺利转型,必须克服对资源部门的过分依赖,加强经济发展创新。

一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的快速、大量利用,导致当前阶段资源型区域出现较多问题。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在国家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建设提供大量的材料和矿产能源。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特性,矿产资源的快速利用导致区域城市资源质量下降,来源匮乏,使资源走向枯竭的边缘。资源减少对城市区域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经济转型刻不容缓,加强经济转型计划,明确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1]

二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资源型区域主要以消耗资源为主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利用迅速、生态环境被破环、产业结构单一等现象。作为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国家,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区域经济转型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当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结构形式单一、技术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2]

1.产业结构形式单一。

资源型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主要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导致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单一,而且发展不均衡。第二产业发展阶段,对资源的消耗、成本的投入较大,导致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等现象。这种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下,在短时间内能够增加产值,经济效益取得高速增长,但长期情况下,资源出现匮乏、短缺,环境污染等现象。其中大庆石油就是典型的例子。综上所述,单纯的依靠资源发展经济不宜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区域要发展就必须解决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

2.技术资金投入缺乏。

当前阶段,随着我国资源型区域资源的不断减少,外来的资金和技术逐渐撤离,造成一定的资金匮乏、技术不足等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社会稳定性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资金技术上的缺乏必然造成企业的倒闭、工人下岗等问题,社会的安定团结受到影响,因此,为加强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资源、技术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3.人才缺乏。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导致其人才类型相对单一,主要是该地区资源形式的人才培养较多,例如矿产采集人才、石油开采人员等,其专业性较强。而其他行业的专业性人才较少,例如服务业、农业、信息产业等。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多行业的人才,加强对产业结构、产业形式的探索及发展。人才的匮乏是影响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4.生态环境破坏。

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依靠成本投入和资源消耗,粗放式经营方式造成资源的大量利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城市中环境和资源的双重下降导致社会发展承载能力下降,加剧了城市、资源、环境间的矛盾。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会遇到资源内耗、环境破坏带来的阻碍,导致经济转型速度减慢,而且如果不处理好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未来发展。

三加强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是发展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均衡严重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对于第二产业发展较好,农业、服务业发展落后的情况,需要发展非资源型经济进行改善,结合区域特点和当地实际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产业结构发展计划,将产业结构优化提上日程。例如在经济转型中,可以优先发展农业、旅游业等,不仅可以带动产业调整,促进服务业、农业进步,还能够改善地区环境问题。

2.加强资金投入。

资源型区域经济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和消耗,资源越紧缺,经济转型就越紧迫。经济转型也离不开成本投入,面对技术缺乏、资金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发展。例如,以矿产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区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对矿产采集技术先进而城市建设薄弱的情况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开发非常重要和必要。此外,技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加强资金成本投入作用是重大的。

3.加强人才培养。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存在人才类型单一等问题,相比较,服务业、农业、信息产业等方面人才匮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经济转型顺利发展,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发展教育行业,加强资源型区域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养特色学科,鼓励新型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其次,地方政府鼓励人才引进,颁发一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复合型人才,鼓励人才创业,开展多形式的再就业模式,增加下岗人员再就业数量,提高地区的就业率,增强当地社会稳定性,改善当地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

4.加强对环境的治理。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问题,在我国也是备受关注,资源型区域存在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破环严重等问题。例如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常年开采煤矿造成的废渣、污水污染、粉尘污染等,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同时要兼顾环境的治理,在双重考验下,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首先,对环境进行科学治理,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对地方环境污染问题,从源头入手进行治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案,认识到环境治理对经济转型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制定环境与经济兼顾的经济转型措施,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不能放弃经济发展,开发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帮助环境改善的同时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粗放式经营,经济发展迅速但存在资源内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多样性人才缺乏,技术、设施等资金投入量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想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促进地区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及环境治理,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田银华,高延绪,高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产业优势替代问题研究———盘锦个案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37-40.

第8篇

关键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解决策略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在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方面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注重经济数量增长、忽视发展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稳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问题研究,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应遵循的普适性规律,通过发掘和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制订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而为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指导方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内10个省份30余个地区的近百个县(市)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和经济年鉴进行研究分析,实际参与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编制工作并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认为这些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战略规划中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总体决策,是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发展阶段和发展对策的体系。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近百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的研究分析发现:调查研究不深入、先局部、后整体,按照部门或行业自下而上分别规划和条块分割形成战略规划的情况较为普遍,具体措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较为突出,战略中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内容较多,而有关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市场培育和软环境配套建设方面的内容较为单薄。定性描述较多、定量不够。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二)战略贯彻过程中对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作用不显著

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方面,相当程度地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脱离本地区实际、缺少优势特色产业或优势经济要素支撑的问题: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现象较为普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而导致的区域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矛盾问题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结构的价值链单一,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过程多存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地区所提及的赶超战略或比较优势战略缺乏时间节点与所需资源投入的定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普遍较弱。

三、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常脱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结构、未能充分利用区域现有的要素禀赋、忽视对区域潜在比较优势的培育、对基础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够重视、重短期收效轻长期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先导。重视区域比较优势的挖掘和培育实践表明: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可以使区域经济发展的代价最低、效果最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一直是社会各个层面尤为关注的问题。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从表面上看,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受到区域外和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涉及区域内外的发展格局、政策法规与发展战略、政府执政模式、经济与市场发展水平、要素融通能力、社会环境状况、科教文卫水准、传统与习惯等多种因素。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仍可用“要素禀赋状况”来划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需重新审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对不同历史时期或经济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二)在重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措施。所谓经济发展质量,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提供各种经济福利的固有属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满足的程度,在现实社会中,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问题涉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冲击与保护、资源消耗与占用、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秩序与经济环境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等领域;在理论上体现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框架与布局下区域公共福利增加、市场失灵问题减轻程度。经济质量的提高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的提高和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程度,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全局性与整体性,做好战略制订的组织管理工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处于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层面,应涉及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产业机会与产业布局、项目群与项目管理措施、相关经济政策与法规、要索投入与产出、时间进程与标准、风险与应对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须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根据区域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应该先整体后局部,而不应该在整体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条块分割和资源分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体现集中指导、统一布局、分散实施的系统思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工作本身须经过严格的工作启动、调查研究、方案论证、编制工作计划制订、编制费用预算、组织体系设计、编制工作展开、进程控制、编制工作收尾、编制工作总结评定十个环节,需要对编制人员进行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编制工作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体系和流程进行专门组织。

四、结语

总之,在国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订问题,制订科学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需引起各级决策者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柱甫.唐亮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J].技术与市场,2012(10).

第9篇

【摘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财税金融政策;区域经济;影响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利益获得机制与规划是区域经济关系形成与演变的基本原因,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上。为此,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这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证。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基于统一的开放市场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设,对市场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他认为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会使区域间价格趋于一致,从而使区域差距自动消减。

新古典经济学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二元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非均衡发展。1974年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但会出现地区间的非均衡性,而且还会出现“倒流效应”,即: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因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外部环境影响要素不同而出现地区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作用下不断加强并形成循环规律,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落后地区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不断流失并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过程,反复的“倒流” “循环累积”使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为此,他主张通过非均衡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各种政策倾斜,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但防止两极分化;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与流向并非象新古典经济学增长理论所假设的仅受由稀缺性所决定的价格影响,还受制度、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并非总是从剩余地流向稀缺地,其流向会受产业集聚和外部性所形成的递增收益效应的影响,市场不能自动纠正区域间发展的差距,政府的政策与制度会影响要素流向。因此,政府必须制定适当的产业、财税金融等区域政策并使之法律化以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制度学派将制度要素引入区域经济分析中,认为政府干预是导致空间转移的主要力量,政府应当委托特定的支持部门进行合理分布,来影响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主张国家应通过财税等政策进行转移支付,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相对于世界上其他较大的经济体而言,情况更为严重,沿海与内地,东部、中部与西部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大。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公共基本服务均等化等重要指标分析,其差距呈日益扩大的趋势,而且已出现较为严重的“马太效应”:东部由于具有充实的财力来提供公共产品,使经济发展有更好的外部环境,而中西部由于历史、地理等客观原因,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财力严重不足,从而限制了其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也因此抑制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日积月累的“倒流效应”和“马太效应”,使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差距日益扩大,使得较先进的东部、中部地区进一步发展,而落后的西部地区更加落后,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促进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为把四大板块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落到实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分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提出区分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采取积极稳妥的区域措施。

一方面,适时制定分类区域政策,并努力增强区域政策的有效性。根据各区域经济板块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具体指导,通过组织制定省级或跨行政区的经济区规划或政策文件,细化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指导各地方明确发展定位。例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国家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定位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也随之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相继制定了以产业政策为主,财税、金融、土地、外经贸等政策为辅的一揽子优惠政策;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西江经济带概念,确立了江海互动的发展思路,将打造西江经济带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相提而论,规划将南宁建设成“国际区域通运输枢纽”,将柳州、梧州建设成“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酝酿编制《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准备研制西江经济带发展的财税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实施分类管理,努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注重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分类管理,对于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城市群、都市圈,比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成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等核心经济带,以及环渤海经济圈,东海经济圈,南海经济圈等,形成了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新局面,鼓励其继续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实行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例如,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促进这些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区域财税金融等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一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008年,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实现了约占全国54.3%的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地位。与此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经济发展明显提速,2008年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19.3%和17.8%,比2005年提高0.5和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跃居四大板块首位,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趋于缩小。从西部地区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了《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蓝皮书显示,从1999年―2008年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西部地区GDP由1998年的14 647.3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8 256.58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42%,高于全国9.64%的年均水平。据国家发改委网站和陕西经济信息中心最近的有关经济指标显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挑战,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持续向好趋势回升,GDP平均增速超过1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7%的3.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48 204.13亿元,增长34.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30.1%快4.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15.5%的水平,达到18.71%;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全部为正增长,平均增幅达到19.7%。自2001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来,西部12省(区、市)共计减免企业所得税1 244.46亿元,极大地支持了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了积极的效应,实现税收由2000年的1 360.83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5 242.87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已初见成效,而且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从“点”向“面”的发展和提升,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板块,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东、中、西、东北等各个经济区域的发展呈现全面隆起和互动协调之势。

三、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其研究评价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主体功能区定位要调整完善财政金融政策。由此可见,国家把财税金融政策看作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和杠杆。

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政府通过影响区域经济主体行为,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分配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最终引导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重新调整,以缩小因资源禀赋、历史原因以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而形成的地区差距。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旨在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保持发达地区持续增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杠杆。在此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对区域财税金融政策各抒己见,有专家通过分析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现状提出了从财政支出责任、合理划分税收以及设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胡洪曙,2009年);有专家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消费税全额留存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金华,2008年);有专家提出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财力在国土空间和功能区之间重新分配的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贾康等,2008年);有专家通过深化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融资及税收改革,规范收费与税收征管,建立财税政策执行评估及责任追究制度,来构建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财税政策体系(刘家凯等,2008年);袁天荣等(2009年)专家则提出了以建立税收利益协调机制为主线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政策。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定位,对促进“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已迫在眉睫。但目前对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尚属空缺。因此,“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英]哈维・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区域与区域政策经济学(第三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第10篇

关键词:天津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大对天津港建设的投入,港口规模不断扩大,港口等级不断提高,天津港发挥了其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作用,带动了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滨海新区为天津港发展提供了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本,是天津港的必要支撑,在港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的重要影响

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所谓直接影响是港口经济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评价港口经济对社会经济的直接贡献要考虑的因素除各个工业企业的价值量总和之外,还需要考虑由于港口经济活动的进行而不能用价值量来反映的社会经济直接受到的有利影响中,比如就业、港口区域纳税水平、港口经济作业时间等方面。港口经济对城市的间接经济贡献是指港口经济所引起港口地区其他功能的发挥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港口经济之外其他经济活动过程所产生的效应的总和。

二、天津港与滨海新区目前的发展现状

1.天津港的发展现状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港,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目前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港的港口生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至2008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55亿吨,天津港吞吐量位居世界港口第5位,国内港口第3位,北方港口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港口第14位,国内港口第6位,北方港口第2位。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4.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30万标准箱,分别同比增长5.3%和6.2%,双创历史最好水平。于此同时,天津港经济效益也稳步增长。2012年全年完成营业收入251亿元,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

2.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

滨海新区是中国天津市下辖的副省级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其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与全球18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港口有往来。该区域空间总体布局为:一轴、一带、三个城区,即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和以塘沽城区为中心、大港城区和汉沽城区为两翼的宜居海滨新城区,建立发展8个“产业功能区(产业群)”和若干现代农业基地。

滨海新区在2005年开始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2010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达到5030.11亿元,超过浦东新区,增速为25.1%。

3.港口经济在促进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天津港同滨海新区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天津港的港口发展离不开滨海新区经济的带动,同样的,滨海新区的发展也需要天津港的港口支援。滨海新区与港口形成了港区相融、繁荣共济的统一体,创造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使之成为带动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天津港在促进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制造业优势,促进工业快速发展。天津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基地,临港工业有着雄厚的基础。滨海新区依托良好的港口区位优势,聚集了通用、摩托罗拉、松下电子、韩国三星等跨国公司,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聚集了中石化、大港油田、渤海石油等石油化工企业,形成了化工产业集群 ;聚集了钢管公司、荣程钢铁等公司为代表的冶金企业,形成了重工业产业集群;以丰田汽车等公司为代表的汽车和机械制造产业集群,除此之外还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及新能源产业集群。这些知名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极大地带动了环渤海地区及北方地区的产业传递,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港口经济是由港口运输业及依托港口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港口的发展既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的支持,也会极大带动这些产业的发展。

(3)加强区域联系。天津港口作为滨海新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天津港口使滨海新区在利用全球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过程中就占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在区域经济内部布局中,港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天津港使滨海新区的各种资源运输成本、物流成本降低,同时还降低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益,形成良好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港口使各种资源向港口及周边的低成本地区集中,这就促使更多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和关联产业相应集中,形成“集群现象”,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为城市和区域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便捷、高效的通道,促进地区经济结构和布局优化。

三、天津港与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在天津港与滨海新区发展迎来机遇的同时,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既有经济方面的影响也有越来越严酷的竞争带来的压力。这些不利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并且这种衰退不可能是短期的,因此天津港和滨海新区在发展过程中药深刻认识经济形势的严峻和复杂,做好充分的准备。

2.周边港口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特别突出的是,环渤海港口群中的青岛港和大连港,在航运位置上具有进入世界主干航线航程较短的优势。

3.滨海新区对外交通具有一定的劣势。其余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建成与各主要城市和产业区的直通快速通道网络;缺乏直通黄弊港和京唐港的高速公路,无法实现区域港口之间便捷的交通联系。

四、针对天津港与滨海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扩大港口辐射能力与加强港口国际合作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港口经济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港口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要考虑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影响,也应该注重国际合作,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港口的建设应该坚持走出去原则,通过国际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成为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连接点。

2.协调港区关系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天津市或者滨海新区建设时, 都要充分考虑港口在天津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按照港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城市交通的规划中要完善港口的集疏运输条件。在城市建设中要促进口岸环境的改善。

3. 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加强港口设施的建设。发展港口经济,港口建设投资是基础,在今后的港口建设中,谁能吸引投资人,谁才有希望成为主枢纽港或航运中心。大型港航集团来港口投资不仅仅带来建设所需资金,还带来信息、货源和航线等,同时能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并提高港口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天津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 必须改善投资环境,制定一套有利于港口发展和主要功能发挥的产业政策,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如发展临海工业、保税区与港口一体化、东疆港的建设、港城一体化,使政策支持成为港口建设的推动器。

参考文献:

[1]王春娟.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以曹妃甸港为例[J].天津商业大学报,2009:34-38.

[2]易志云.环渤海港口城市群功能结构及天津发展定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04).

[3]江曼琦.天津滨海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天津城市,2006.

[4]王涛.港口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青岛港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报,2008:24-26.

[5]冯朵.滨海新区定位的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07):3-6.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区域金融;金融创新

一、区域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

(一)区域金融创新内涵。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创新是资金流动的引擎, 区域金融创新能够加快资金跨区域流动的流量和速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区域金融创新可以描述为是为了迎合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金融要求、获得更大的利润机会,通过将区域内的各种金融资源和要素重新组合、创新,形成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以此提高区域金融竞争力,推动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区域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机理。机理一:区域金融创新促进区域金融结构升级。如,通过创新实现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等比重的变化,可提高资本积累和资本配置效率。 机理二:区域金融创新促进构建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制度、业务等的创新可增强资本形成能力,使金融资源大量积聚,投资规模不断扩张,从而有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进一步创造聚集更多金融资源的良好条件,经济环境得到改善,最终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机理三:区域金融创新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创新实现要素流动,促进发达地区和中心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并以产业转移、投资、购买等方式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

二、我省区域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状况:近年,河南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存贷款增势减缓,直接融资比重上升,证券、保险发展较快,金融市场交易活跃,金融创新对促进全省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金融发展对经济贡献度不足。全区金融相关率始终较低,金融化程度不高,金融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2)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区内资产货币化、证券化程度低,资本市场层次单一;(3)金融支持存在“结构性”问题。 区内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股份制银行发展明显缓慢;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权限不断集中,行政干预较多;企业融资结构主要以银行借贷为主,直接融资动力不足;(4)缺乏金融创新。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新意不足,没有形成全方位金融服务的系列产品,没有多种投融资方式交叉使用的新业务;电子化与网络化工具使用不充分,增加了交易成本,制约了产品、服务的创新;(5)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从中原经济区的实际情况看,生态环境普遍欠佳,尤其是信用环境欠佳,银行不良资产偏高,影响了区内信贷的快速扩张。

三、其他省(市、区)金融创新经验借鉴

(一)上海区域金融创新经验借鉴。首先,上海实现金融创新从政府主导向市场推进的转移。其次,上海实现金融机构企业制度改革。第三,上海改革监管制度,优化提高区域金融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

(二)天津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经验借鉴。其金融创新工作主要集中在推动金融要素汇聚、优化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通过设立创新性金融机构、碳排放交易所、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将金融集聚深入到实体经济产业链分工中等方式,从不同层面加速金融集聚的过程和扩大区域金融的吸引力。

(三)浙江省区域金融创新经验借鉴。首先,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其次,与上海接轨实现金融资源互补和整合。第三,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引导社会资金投资金融业,实施综合业务经营。

(四)陕西省区域金融创新经验借鉴。陕西省争取了中央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政策等方面的特殊支持;成立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参加的权威性专门机构,实施银地联合抓项目;建立公众责任保险体系;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担保体系,并出台配套法规和优惠政策。

四、构建我省区域金融创新体系,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制度环境不同,产业结构有别,企业组织形式各有侧重。探讨我省金融资源整合时,必须考虑我省的区域特性,分析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结合我省特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构建我省金融创新体系:

(一)金融制度创新,建立新型的中央与地方金融关系。如,中央银行职能与地方政府行为分离,全国性银行与地方性银行业务侧重点分开,争取中央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外资金融机构开放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二)加大金融组织创新

(1)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调控为辅助,通过控股、参股、联营、合营等方式,着力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逐步构建我省大中小并举、既竞争又互补的金融产业组织格局。(2)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河南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机构的增加,积极争取在郑州建立第二层次的证券交易所,在主要省辖市建立场外交易市场。(3)在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基础上,加强不同性质、不同区域金融机构间的协调合作,如,银信合作,银信投合作,信投保合作等。

(三)强化区域金融创新的保障机制

(1)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除了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良好的经济、法律和司法体系外,省政府有必要将金融生态建设放在与投资环境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出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2)改善区域信用、法制、金融监管等制度体系。包括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及覆盖全区的担保体系,改善区域信用环境;完善相关金融监管制度,保障金融机构合规操作;推动金融立法工作,提高诉讼效率,加大执法力度。(3)构建河南金融文化,提升我省金融主体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区域金融文化的形成和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对金融创新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深入和我省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省区域金融文化内涵会更加丰富,金融主体独立性和创新性将逐渐增强。

参考文献:

[1]武安化.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市场论坛.2011.08

[2]尹凤哲.河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观察.2011.12

第1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

1区域经济及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

1.1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指在相应的区域内,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下所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其中,一定的区域范围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及与其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作为综合性的地理概念,区域经济能够充分反映各个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尤其表现在能否恰当地对土地以及矿物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地区之间的生产力布局是否能够将科学性与经济效益融为一体是区域经济的主要表现。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不能仅仅从单一的经济指标上来表现,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思量,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进行结合。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五点。1)分析地区经济在国家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作用。2)其发展速度、规模是否与当地的发展现状一致。3)其方案是否能够对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挥作用或者是能否发挥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4)能否正常发挥其协调作用,对于提高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5)适应于基础设施。

1.2交通运输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人类生活和获得生产资料的活动中,运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体化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也在渐渐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要打破各个传统的行业界限,根据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结构的相关要求,可以将区域内整体的交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地进行组织与协调工作,从而保证区域内交通运输体系能够健康运转,并且为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创造十分便利的条件。此外,能够充分满通运输需求的各类条件,进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交通运输体系整体效益的提高。从整体上来看,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具有几个重要特征。1)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其制定的发展方向、总体规划都必须符合区域一体化发展所制定的要求标准。2)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并非是将各类运输方式进行叠加汇总,而是将其结构与特征进行有效组合。作为交通运输综合体,其具有全局性、创新性和整体性的特点。3)顾名思义,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体化,主要包含市场、政策以及规划建设等各项要素的一体化。4)区域一体化运输体系能够将区域间经济和交通运输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地展现出来,同时,也成为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健康发展。

2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措施

2.1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

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可以说就是能够将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并且能够将各个地区之间的布局以及产业结构进行资源整合,有效处理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区域经济的内容包含社会生产的多个方面,比如区域之间的生产和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等。较之于其他系统来说,一致性、层次性和关联性是区域经济所特有的特征。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划分,可以将之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区域生活以及基础设施等各式子系统。此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相连的关联性,二者缺一不可。1)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交通运输业成为构成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保障。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交通运输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只能有一个的话,那么这个因素不是制度,也不是文化,而是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交通运输业是链接各部门的桥梁,能够充分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合作。由此可见,一旦交通运输系统出现功能提高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程度。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区域内的主要经济收入,同时,交通运输系统功能一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保证区域经济系统开放程度的提高。同时,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区域内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同时,合理利用与交通运输业相关的产业间的关系,保证其和谐发展,便能够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2)区域经济能够拉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使交通运输业产生高标准的运输需求,并且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对交通运输业的整体规划目标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进行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也能够影响运输结构和运输布局的调整。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之间的均衡状态需要跟随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地进行发展。我国经济建设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就。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所产生的,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已成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其不断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业要在均衡的状态下保持不断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区域的可达性提供发展的便利条件,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对区位条件进行改善。区域可达性通常是指从一个位置到达指定的活动位置,其存在的便利程度便可称之为区域可达性。区域可达性的提高,将直接促进区域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加强区域和外界的沟通联系,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此外,通过减少运输成本和缩短运输距离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区域的区位条件,为其带来区域的竞争优势。第二,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增加各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保证联系不间断。交通运输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运输业成为区域间的人、物等要素之间的重要载体,在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要对各个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地优化配置,并且充分展示区域优势,整合资源,从而实现市场一体化的规划目标。

2.2发展交通运输一体化的措施

1)重视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整体部署。对区域交通运输业的运输结构以及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地配置,并且同步建设多极化、网络化的运输系统。打破行业界限,积极发展各类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2)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必须打破,在多样运输方式之间进行优势互补,并强化区域整体发展的观念,保证交通运输业的整体效益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基础作用,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促进区域内合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3)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制度规范一体化。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健全和发展区域内的协调机制,减少多头管理,从制度上来保障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打破行业垄断,形成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定,推动区域统一的市场发展。

3结语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公路建设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公路的承载和运输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如今,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显得日益重要,交通运输业的服务水平也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其建设质量必须同经济发展的需求目标相适应,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体系,以保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

作者:蒋海峰 单位:鹤壁市交通运输执法局

参考文献:

[1]来逢波,任建兰.中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及治理模式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12(4).

[2]徐阳,郗恩崇,苏兵.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理论与改革,2013(2).

[3]谭建新,杨晋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