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7:3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数学教学园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生个性 自信心 创新精神 意志品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教育,也才会出一流的人才。当代的中学数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数学教师,在时代的浪潮中,必须和时代同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担负起全面教育学生的重任。
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改革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给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不仅表现为现代科技知识的日新月异,更主要的是人才的现代化素质。现代社会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品德,较高的智能,强健的体魄,较高的审美能力,而且更应该具有开拓、创新、探索、坚毅、勇敢和自主独立的个性。只有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能在本世纪中敢于创新和进取,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更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从对未来人才素质培养着眼,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代数学知识,还要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这对于个人乃至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代学习的基本方式看:“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① 而新教材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就是基于此的。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时,教师要抓住契机,通过各种渠道,把握好数学知识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素质。卢梭说过:“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人的个性是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逐渐形成的,12―16岁是人的个性初步发展形成的时期。这时期,学生以学校生活为主,老师正确巧妙的引导对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很重要。下面就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因人施教,发展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其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兴趣小组,利用数学园地开辟“请你攻擂”、“一题多解”等栏目,推荐不同解法,展现独特见解。定期组织讲座、竞赛等活动;既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相似性进行分组活动,又要留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构成了数学学习的整体,保障了学生的潜能、特长有施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数学教学也要注入时代活水,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与数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把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二、及时表扬,培养自信心
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在任何班级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教师要善于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用正面激励,及时表扬的方法。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红红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真聪明”、“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学生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时,喜悦的心情难于言表,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断增强。
在课堂评价时,我更多的是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尝试,有些稍微出众的一点点表现,就能获得我的赞赏和表扬的机会,即使水平偏下的,仍然给以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学生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
三、鼓励探究、合作学习, 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自主创新与合作学习并不矛盾。创新需要合作,合作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学习。我在数学教学中,借鉴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念,分组学习,六人一组,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建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去做,学生的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才有充分的机会来表现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独立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成功体验,正是学生个性、自主性形成的基础。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发现,精于点拨,使学生从中领悟、探索,提高认识,获取最佳的思维方式。
四、克服困难,磨练意志
【关键词】新理念 高中数学教学 方法
新课改与新理念为现代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必须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运用到新的教学实践中去,从而真正做到将理论提升到实践的高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首要目的,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创新型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有了创新型的教育才能有创新技能的教师与学生,才能有创新型的人才。
一、教学中必须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二、 注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
数学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人类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数学使人聪明,严谨;我们需要数学,我们欣赏数学。但很多同学进入高中阶段,对数学学习很不适应,成绩下降,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很快改变旧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去适应新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仅仅满足于听,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的能力,还有人问有没有一种神奇的学习方法,让我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爱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兴趣是获取高效率学习方法的关键,也就是说学习的感情、态度是影响学习最关键的因素。
三、注重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短初中与高中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顺利进入高中数学园地。初中与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命题;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几何中的角等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
四、提高学生数学气质,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与质疑能力
优秀的数学气质是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力求现象数学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之间的数学现象,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气质,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浓厚的好奇心,对问题的敏锐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持之以恒的品质,这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特有的典型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的质疑来自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的反馈,高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表现在记忆和解题上,缺乏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分析,被动接受的多、主动反思的少,所以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是我们学习数学最基本的要求。
五、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数学能力
智能资源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对人们指出了知识需随时更新与换代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若让学生得到的仅是一些公式或定理等结论或仅用于解数学题的解题术,则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更何况绝大部分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所从事的工作都很少用上高中及以上的数学知识,久而久之,所学知识大部分都会忘记。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就会把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到其相关专业领域中去,在工作中把这种数学能力转化成其相关的工作能力,并用思维这把“钥匙”去打开其未知的知识宝库,适应科技更新与换代的需要。因而开发智能资源,必须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数学思维主要依靠理论抽象的逻辑思维,培养思维品质应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进行。
六、重视解题教学,发展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快速、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数学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养成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日积月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主动性,培养,方法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本文仅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1.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那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从而产生浓厚兴趣,既将思维引向深入,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2.1 要指导学生“读一读”。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如学习“弦切角”一节时,可布置以下个问题让学生预习:弦切角是怎样定义的?对比圆心角、圆周角的定义三者有何不同?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为什么要分三种情况进行?对比体会弦切角定理的证明等。
2.2 要鼓励学生“讲一讲”。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及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进行正确地表述,要知道这种锻练需要一个过程。
2.3 要带领学生“做一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2.4 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学生要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加强、推广等方面的情况要多加考虑。
3.要为学生的发展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3.1 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3.2 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教师要精选一些典型问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已知ABC作一直线DE交AB于E,使新作的ADE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样的直线可以作多少条?这种类型的试题是给定结论来反探求结论的条件,而满足的条件并不唯一,这类题常以基础知识为背景巧妙设计而成,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归纳能力。
4.要积极鼓励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从所周知,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展现。
一、为什么要让数学建模走进中职院校
1.当前中职院校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思想上,中学数学教学被看成是提高升学率的途径,很少从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去考虑,“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的蜕变为片面追求高分;在教育内容上,课本知识热衷于数学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形式体系,忽视潜能开发、智力培养和实践应用。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原本就薄弱,在接触这样内容时自然很难接受;在教学方法上,注入式教学法仍占主要地位,课堂上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数学的定义、性质、定理、证明,考试之前划范围,学生则“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时默笔记,考试结束全忘记”。在考试要求上,中职学校的考试终极目标仍然是高考,部分有升学愿望的考生仍然要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这种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偏高、偏难,使他们感到头疼。
2.数学建模与数学模型
为了解决广大学生的难题,激发学习兴趣,要在授课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并引入一定量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认识并能通过各种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借助于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那么,什么是数学建模,什么是数学模型呢?所谓数学建模是指通过抽象和简化,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学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模式,是对现实原型的概括反映或模拟。数学模型并不是新的事物,可以说有了数学并要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一定要使用数学的语言、方法,并要用数学近似地刻画这个问题,这就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使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对它的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主要是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学数学中,数学模型比比皆是,按其功能可分为两类:概念型、方法型。数学模型和数学建模不仅展示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用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如何提炼出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内涵并使用数学的技巧解决问题。因此,数学建模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和理解模型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更重要的在于怎样用数学对实际问题组建模型以解决问题,如何“用数学”、“做数学”与如何“学数学”是根本不同的。
二、怎样让数学建模走进中职院校的数学课堂
1.树立“数学为大众”的思想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基本观点是:“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我们所期待的数学教育是要为大多数学生提供适应社会和未来所需的数学修养和知识。“数学为大众”这一口号的提出正好适应了社会对数学教育进行变革的要求。所谓“大众化”,就是数学教育要体现这样的信念:“人人学数学,人人掌握数学”。“数学为大众”会成为未来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并开始从文化的角度、生活的角度、数学的角度和教育的角度探索“大众数学”的内涵。“大众数学”将使人才培养从“知识型”培养模式转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文化素质型”培养模式。数学将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选择人才的“过滤器”和升学的“敲门砖”,还是一种使人终生受益的文化力量。“大众数学”将使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发生变化。数学建模走进中职院校的数学课堂,正是教师采取对实际问题组建模型的方式,可以更加生动活泼地教数学,把数学看做是一门科学,而不是教规;看做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而不是关于数的科学。教师要少讲多听,向学生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而不只是学习老师教给他们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讨论、探究及较少的讲解。
2.数学建模教学的三种形式
(1)第一课堂数学建模教学第一课堂数学建模教学是指我们在平时的数学课上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逐步渗透数学建模教育思想。建议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组织教学,即围绕那些具有“接受性”、“障碍性”、“探究性”的数学问题组织教学,而不是围绕定义与概念组织教学。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指导学生重温某些技能和概念,通过观察、类比、联想、归纳、推演等方法,组织学生亲自探究、学习知识,引导学生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愉悦,进一步激发好奇心,推动他们的思维过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把实际问题提炼成数学模型,构造数学模型。这样就不仅仅停留在表层知识(知识的外延),而是参透了深层知识(知识的内涵),抓住了问题的几个关键点,并把这个实际问题内在的脉络提炼了出来。有可能的话,可以对问题进行推广,概括出一般原理。课本上的数学模型有很多:线性规划的应用,构造一次、二次函数模型解应用题,导数的运算法则及应用……当学生能够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能具有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时,即便是高考(文数)的试题,他们也能迎刃而解。(2)第二课堂数学建模教学在第二课堂数学建模教学中,我们开设“数学论坛”、“数学园地”、“趣味数学”,向学生介绍一些能够充分体现数学建模思想的专题,诸如:数字问题、数学游戏、数学趣题、棋盘数学、自然界的多面体,五花八门的分形学……在这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对于这些问题独到的、不同的见解,提倡求异思维,鼓励数学发现,体会每个数学模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地搜集数学知识,绘制图表,实地测量,开展社会调查,收集统计数据。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充实头脑,健全人格。(3)第三课堂数学建模教学第三课堂数学建模教学旨在“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突破数学学科与中职院校学生专业之间的障碍。中职院校的学生有一部分将来毕业后要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数学教师应当了解他们所从事的专业及职业与数学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如何充分发掘数学教学资源,为他们参加工作后所需的技能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这样既能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又能促进中职学生多元智力综合发展。比如:平面设计、服装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需要画图、图像定位、比例伸缩、计算机绘图,等等。那么在讲解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曲线的图像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这些曲线的方程的由来,从而认识到每个方程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建立方程的过程就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这就是从国际上最流行的数学教法“DoMathmatics”———“做数学”中得到的启发,这样就把数学建模的方法与设计专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收获双重价值。让我们一起推广数学建模教学,把数学变成广大学生心目中一门有生命力的学科,受欢迎的学科,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对各个领域有贡献的学科。优化教师活动,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具备高数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作者:吕京蓉工作单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问题 提问题 提问能力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47-0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但在我国现实的基础教育中却出现令人匪夷所思的实情:据“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调查统计:在上课听课遇到问题时,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9%[1]。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提问题”的人却越来越少,“问题意识”也越来越淡薄,甚至也不知从何提问。追本溯源,笔者认为,主要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两考”等利益的驱动下,教学中长期只关注学生如何解题,如何应试,再加上教师自身“问题”意识的淡薄,这样就出现了置学生“提问题”于不顾,学生也就渐渐地少问了甚至不问了。渐渐地,学生“提问题”就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很薄弱的环节,并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因此,新课程改革明确强调:在中学数学教育中,让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可以说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是对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更好、更系统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落实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借此抛砖引玉与大家共鸣。
一、营造提问环境――扬起启航的风帆!
㈠教师的人格担保――力挽狂澜
为了保证弘扬提问题之风,我每接手一届的第一堂课就以自己的人格担保,向全体学生承诺:只要你有问题想提,不管什么时候,什么问题,多么简单,哪怕刚讲过或再三讲过,你都肯定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以缓解学生心中历来不敢问的恐惧与打消长期不问的心理障碍。
㈡教师解问的心态与口气――推波助澜
当然,在繁琐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每一次的提问,要言出必行。所以,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讲完自己的问题,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用赞赏的态度,激励的语言,友好的微笑倾听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氛围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态度。其次,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其观点,而应循循善诱,铺设认知的台阶,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所提问题的正确性,不断地探究解决提出的问题。甚至提出新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畅所欲问,助长提问之风,营造提问之气。
二、指导学生提问――敢问路在何方?
若我们重新要找回儿时那个滔滔不绝、什么都敢问、什么都想问的他(她),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你可以大胆地提出你的困惑、质疑,哪怕是一点点不明白的“小”问题。其实,问题或许就在你那些习惯性“资源”中生成,它时时刻刻伴随着你或常常与你擦肩而过罢了,从而让学生懂得所谓的问题原来是那么随处可见,随处可得的,只要你留心、想问、敢问,问题还是离你很近的,你还是有很多问题可提的,你的问题随时都会提的很精彩的。只是要从数学学科特点渐渐地认识到:如何问?
㈠悉释学科问题特点,明确质疑、提问方向
⒈破解数学问题的关键“两问”
⑴首问问题的“条件”“结论”是什么
结合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一书所说的,具体可以让学生朝这些方面试试提些什么:①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条件可能满足吗?条件是否足以确定未知量?或者它不够充分?或者多余?或者矛盾?②把条件的不同部分分开。你能分别把它们写(或翻译)出来吗?条件与条件之间有没有隐含的信息?③条件与条件之间如何组合使用或者首先用哪个条件,再用哪个条件等?④结论是求什么?求结论则需要什么?有吗?若直接没有,间接的有吗?⑤条件与结论能进行沟通、转化了吗?⑥对于有些选择题可以思考选择技能给我们提供什么信息?指明什么方向?
这是一道必修一《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中的一个课堂练习题,可以让学生尝试提如下一些问题:①结论指引我们做什么?(比较三个函数值大小)②那么比较大小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供选择?(代入比较大小或利用单调性借自变量来比较大小)③条件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意思?能帮助我们确定选择什么方法吗?
⑵再问解题的“切入点”在哪里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常常碰到一些较综合性或应用性的数学问题,在其对题目条件的筛选过程中,学生一时找不到解题的着力点,这就要求学生不妨先采用联想、类比、归纳、猜想、特殊化等手段来尝试提问本题的“切入点”在哪里,以便以最快的速度打开解题的思维,寻找到解题思路。
⒉催化数学问题的核心“两问”
⑴问解题的“工具链”是怎样
数学解题往往有其特殊性,在解题过程中势必会用到一些工具,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的所谓的“器”吧!因此,我们提倡学生在解题时可以问一问自己:这道题目用到了哪些解题工具?我能想到吗?我能把这些工具串得清楚吗?正如一串珠子只有当你把它拎起来,方能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
⑵问解题的“思想方法”有哪些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问题解决或构建所做的整体性考虑,它来源于现实原型又高于现实原型,往往借助现实原型使数学思想方法得以生动地表现,有利于对数学问题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居高临下地看清问题本质。但对于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教学,笔者认为:思想方法往往蕴涵在具体问题的字里行间,或伴随在具体的数学活动过程之中,要通过不断地“自问”才会得以内化与落实,才能实现到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地步。
⒊内化数学问题的生活“两问”
⑴问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课标》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挖掘生活,要从生活中提出问题,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体验数学所带来的乐趣。例如在股票、彩票、利率、热点体育、生活常识、研究性学习等途径中提出数学问题来,并通过自身的体验、参与、设计及加以解决!这种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不仅能自然地接受数学、认可数学,长此以往,还可让学科的价值植根于学生认识之中,使学生自然地喜欢、留恋数学!
⑵问数学中的生活问题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同样,在数学中也能见到生活的影子或实例。譬如,数学中的一些符号、一些关系式等,若用生活来解析,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是那么地自然,那么的简约,那么的美!其实,生活与数学是互相自然地渗透着!例如:■>■ 我们可以借生活中糖的浓度来解析,在归纳“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时,可以借用生活中的“多米诺”骨牌来更好地理解等。
㈡洞察学习过程环节,明确生疑、提问方法
⒈在“阅读”中提――抓住兴趣点提问
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前提,也是自主学习最基础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能在阅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数学如同读小说一样有味道!有乐趣!
⒉在“解题”中提――抓住分岔点提问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解题,但教师绝不能以学生解题多少论英雄,而应该让学生明确解题质量的标杆:深入思考解题过程!明晰解题方向!优化解题思维!其实解题的过程与我们平常走路的过程挺相似,走路时常会碰到三岔路口,特别是在碰到不熟悉的地方时,我们总会先自问:我该选择哪条路前进呢?会到目的地吗?如果有多条路可选时,我们又会问:选哪条路更快捷呢?三岔路口其实就好比是解题过程中所冒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解题思路,也就是所谓的“分岔点”!
⒊在“反思”中提――抓住疑问点提问
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教师应该关注并指导学生在反思中提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能深化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
⒋在“对话”中提――抓住交锋点提问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利用好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让学生能在对话中抓住各自双方的交锋点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谋求共识、,从而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帮助问题的解决。
三、搭建提问平台-――明确路在脚下!
㈠教师方面――教师的积极行动
⒈“查”问――每日一查、每周汇总,全程跟踪
提问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应建立提问档案,做到每日查一些同学提问题的情况并作记录,同时也做好全班同学提问题情况每周汇总工作并加以公布及作为过程评价的依据之一。
⒉“评”问――评价提问的质量
教师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提问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与评价:⑴对信息的利用意识:即评价学生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已知信息提出问题;⑵学生的问题意识:即评价学生是否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提出可能通过探究解决的问题,是否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⑶问题的质量意识:即评价学生所提出问题是否合理、是否完整、是否新颖,广度与深度如何等。总之,对学生“提问”要逐渐从数量上向质量上提要求,因为,有效的“提问”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发动机”、“引爆器”和“助推器”。
⒊“示”问――引领、示范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提问题,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视角去示范提问题,去分析、追问、改进、完善问题等,以达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㈡学生方面――学生的主动参与
⒈“自”问――自我催化、自我辨析
有时在碰到数学难题时,常常通过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方式,会突然间找到灵感,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究其原因,这是“自问”的功劳!可想而知,“自问”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其实,这种“自问”常始于学生审题的过程,甚至伴随于解题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诱发思维火花,辨析解题方向,催化解题进程之功效。
⒉“说”问――现场直播、实话实说
把自己所思考的、所提的问题说出来、表达出来,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与表达的能力。当然这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让“说”问这个过程现场直播,让学生有机会实话实说。因为,笔者觉得,让学生“说”问,能使学生理清自己所思、所提的问题,能提升问题思考的维度与深度,对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⒊“解”问――“指定式”解问与“悬赏式”解问
“提”问与“解”问打联合,更能彰显问题的功效,才能让学生对提问有着成就感,才能更好地激起学生对提问的热情。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两种“解”问方式(“指定式”与“悬赏式”),并不定时地张贴在数学园地中,让学生随时去接受挑战,在数学教学中收到了一定的功效。其中“指定式”是指提出问题的学生可以指定让本班某一个学生解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而“悬赏式”是指提出问题的学生可以向全班同学挑战,甚至有时包括教师在内。
总之,教师必须要创建好学生“自主提问”的环境,让学生逐步形成主体意识,要尽量由“教师设疑”向“学生发问”转型,放手让学生敢想、敢说、敢提,指导学生想什么、说什么、提什么,优化、解决、落实学生如何想、如何说、如何提更有效,从而达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要求,真正落实新课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
参考文献:
[1]张夏强.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谈一道习题启发性教学的体会[J].数学通讯,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