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诗歌的起源

诗歌的起源

时间:2023-05-26 17:42: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诗歌的起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诗歌的起源

第1篇

关键词:巴蜀民族文化;研究分析;唐代诗歌;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13-01

诗歌不仅是文化发展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当前巴蜀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相当久远,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有着相当鲜明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相关作品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巴蜀文化的描述,其中的一部分虽然看起来与巴蜀文化没有密切的关联,但是本质上也受到了其影响。所以在研究工作之中还应当从文化的视角这一层面着手,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以及其受到巴蜀民族文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充分并且深刻的发掘其中的内涵因素,以更好的促进相关文化作品分析工作的发展。

一、巴蜀民族文化的起源和特征分析

明确巴蜀民族文化的基本起源情况和文化中的特征,是真正意义上促进相关研究工作稳步开展的关键点,所以在实践之中还应当着重的对上述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历史之中,巴蜀民族文化有着多个层面的特征。首先相关文化历史之中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不少史料记载之中,当时时期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当强盛,国家的科学技术也处速的发展阶段之中。另外,一些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是诗歌创作过程之中的天然性素材,在巴蜀地区之中,风景秀丽,并且气候湿润,不仅有着清澈的河水,同时还有着高山,所以,这样的场景使得广大诗歌作者有着强烈的作诗欲望,正如李白的诗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巴蜀地区有着相当险固的地势环境,这样的情况使得当地的文化发展和文化的历史进程可以得到一个相当安定的环境,也正是因为上述的因素,正是因为巴蜀地区相当优厚的地质条件,使得其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可以长时间的保持一种安定祥和的趋势。所以,总的来讲,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实践的研究过程之中不仅应当加强对巴蜀民族文化相关起源的分析,同时还应当充分的结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对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影响的具体层面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真正意义上促进研究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二、巴蜀民族文化对唐代诗歌的影响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巴蜀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基本的特征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可以明确文化对于历史的影响。下文将针对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真正意义上促进相关研究项目的稳步发展。

(一)巴蜀民族文化中自然风光和唐代田园诗歌

巴蜀民族文化之中优美的地域文化使得诗歌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相当兴盛的时期之中。恬静的山水、优美的风景可以为诗歌的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同时作者在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面之中,在优美的景色之中也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赞美兴趣。正如杜甫在其诗歌之中所描述到的一样“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这样一种优美的环境必然会为广大诗歌的作者带来丰富的创造灵感。同时,在其诗歌之后的几句之中,也体现出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诸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所以,巴蜀民族文化之中优美的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对于唐代诗歌的发展以及相关作品的创作可谓是产生了相当重大的影响,在实践的研究工作之中应当加以重点的关注和细致的分析。

(二)巴蜀民族文化地域气息和诗歌中的客愁思想

由于巴蜀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大多数情况下诗人们是为了躲避战乱才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蜀地,而在入蜀之前,他们大都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心理状态普遍不佳;来到蜀地之后,感受到这里与家乡迥异的文化和生活状态,更容易勾起客愁情结。当黄昏来临,年迈的杜甫因远离家乡、客居蜀地而乡思尤甚,在嘉陵江边独自落泪,“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又睹巴蜀这与家乡全然相异的景色:“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鹜后鸿鹊”,更感到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最后道出“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的苦水。“梅花欲开不自觉,棣尊一别永相望”,巴蜀的梅花已经含苞欲放,杜甫睹物思情。

总的来讲,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巴蜀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是相当久远,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有着相当鲜明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巴蜀民族文化对于唐代诗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相关诗歌的发展过程和受到历史因素影响的相关层面内容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旨在更好的促进研究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相关文化作品研究工作的深入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摘要: 中国先秦与古希腊声乐的起源上都深受宗教的影响,具有唯心论的特点,在声乐的表现形式上也是类似的,那就是伴有舞蹈的“诗乐”。“乐”具有本体的特征,“声”仅仅是表达音乐的手段之一。在声乐文化的审美观念上,中国先秦“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平”、“和”的审美观念最终指向以“德”为核心的人性的完善。古希腊的文化之根源于神话式的英雄主义,相对于中国先秦,古希腊的声乐文化包含着更多的对立斗争的因素。

关键词: 先秦 古希腊 声乐起源 审美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包含“声”和“乐”两个部分的内容。“声”是歌唱的载体,是表达传递“乐”的前提和必须的手段。“乐”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的技巧、能力及发展水平。声乐中的“声”以人类自身特有的“乐器”——嗓音为发声体,借助于语言的形式,以良好的气息控制和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为特点:“乐”则由音高、调性、节奏等诸音乐要素组成。在中国先秦和古希腊时期,“乐”还是“诗乐歌舞”等艺术形式的综合性体现。因此,声乐中的“声”与“乐”并不是彼此分开的,“声”是手段。“乐”是情是目的。是引起人们最终审美体验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声乐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古代东西方世界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先秦时的中国与古希腊,在声乐发展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两国在声乐的起源上,都与宗教或者人类早期的社会化活动密切相关,声乐从最初的实用性逐步发展到具有了审美的功能:两国早期声乐表演的形式都是集诗歌、舞蹈、音乐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声乐审美中“和”与“和谐”是声乐美的最终标准等等。

一、声乐的起源

关于音乐的起源。在中国秦代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大乐》篇中就有记载:“乐之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并对“太一”做出了解释:“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不可为行,不可为名,强为之,为之太一。”《大乐》中用所谓的“道”来解释“太一”,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发生、运转及其内在的规律,都必须符合天道,音乐的产生也不例外。这一看似肯定音乐的产生存在着客观规律的判定,事实上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经汉代整理,总结了先秦的音乐思想而成的《乐记》一书中,开篇即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声变,变成方,为之音。”是说人们内心情绪的变化是由外部事物所引起的,因有感于外部的事物,而发出声响,音调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于是产生了音乐,音乐以歌声的形式表达,形成了早期的声乐。这种“物动心感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的哲学观。《尚书·虞书·舜典》则从包括歌在内的诗、声、律等在音乐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对音乐的起源进行了阐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一阐述具有客观唯心论的特点。

在声乐起源上,和中国先秦时期受唯心论影响相类似的是,古希腊神话认为歌唱起源于神。今天西方世界中的Music一词,来源于古希腊,他是Muse(缪斯)的形容词形式。缪斯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司职艺术,“开始时,只有三位,其中两位体现所有艺术的共同特点:学习和技艺,第三位的名字是‘歌’”。由此看来,缪斯女神虽然承担着掌管歌唱的职责,包含了音乐的含义,却又并不仅指音乐,尤其是缪斯女神在后来的神话中发展了九个之多,统管艺术与科学,而他们中的任一个,都可以指缪斯女神。因此,缪斯女神事实上是包括歌唱在内的诗乐歌舞以及科学的综合。除此以外,关于古希腊声乐的起源,还有一种学说比较盛行。那就是“模仿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歌唱出于模仿,“人类从天鹅和黄莺等唱歌的鸟学会了歌唱。”无独有偶,古希腊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直接模仿人的七情六欲,亦即灵魂所处的状态一温柔、愤怒、勇敢、克制及其对立面和其他特性,因此,人类聆听模仿某种感情的音乐时,也充满同样的感情。”。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认为音乐起源于音乐自身以外的事物,可以说是一种形式——他律论音乐哲学观的早期雏形,它为19世纪西方音乐美学中的“情感论”奠定了哲学基础。

和其他艺术样式的起源一样,远古时期的声乐和宗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古代中国,在声乐的起源上都深受宗教文化所影响。古希腊宗教是全民信奉的一种多神教,而古代中国的宗教是一种多元化的受巫术与图腾崇拜影响的宗教。因此,就声乐的表现内容和情感所指上。两者是不同的。但就声乐表现的形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声乐的产生与最初的发展,总是和诗歌、音乐、舞蹈融合于一体的。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缪斯女神同时掌管着诗乐歌舞和科学。“形式完美的古希腊的音乐总是与歌词或舞蹈。或与二者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在诗歌、音乐、舞蹈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古希腊与中国先秦之间是存有差别的。在上述综合的艺术形式中,古希腊的声乐较之中国先秦,地位更为重要。这一点通过希腊语中舞蹈“Choreia”一词是由合唱“Choros”衍生而来的便可见一斑。在盛大的音乐比赛会上,在壮观的酒神赞美歌(dithyramb)中,歌手或合唱队随着音调与诗节边唱边舞,歌为主,舞蹈辅之。而在古代中国,强调“诗言志,歌永言”,歌只是辅助的作用,舞起主导作用。舞可以在“歌”不能尽其意的情况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益稷》记载虞舜时乐人夔所说:“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中国周代的“六代乐舞”中乐舞《大武》则更是以舞蹈为主,在群舞、双人舞和独舞等舞蹈表演的间歇,歌唱穿插其中,共同表现武王伐纣的主题。古希腊和中国先秦的声乐,从内容上看。尽管最初都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具有唯心论的特点,或多或少的留有模仿说的痕迹等。但就表演形式来看,古代东西方声乐中的“音乐”包含了“音”的形式,更注重“乐”的内容,是包含了诗歌、舞蹈、音乐与一体的艺术样式的综合,因此,从声乐的起源和发生的意义上讲。“乐本体”的观念是东西方声乐中所共有的观念。

二、中国先秦时期与古希腊声乐中的审美观念

随着声乐最初的起源,声乐在作为实用性手段的同时,其审美特征日益凸显。在中国先秦时期与古希腊声乐的审美观念中,“和”与“和谐”的概念是两者所共有的,尽管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先秦声乐的审美观念中强调“天人合一”和人性的完善,即“德”的“和谐”观,在强调形式美的同时,更加注重美的内容,并且保持着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而古希腊“和谐”的审美观念强调一切文化的神学性质,强调音乐的美是众神的绝对美的体现,和谐、整一与秩序是神的自身属性的表现。古希腊强调音乐的美在于形式,而这种美的形式又总是和神结合在一起。因此,古希腊音乐上的审美常常从纯形式因素上着眼,古希腊音乐中“和谐”的审美观念就是构建在逻辑数理这个纯形式的基础之上的,它强调审美听觉上的和谐与数量间的比例关系,这种“和谐”的审美观念在后来又增加了斗

第3篇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策略;资料介入;对比;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73-01

《长江之歌》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曲的歌词,被编排在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开篇。诗歌以简练而富有深情的语言,展现了长江绵延千里的宏伟气势、刚毅博大的精神以及敢于奉献的高贵品质,表达了诗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之情。笔者以这篇文本的教学为例,谈谈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资料介入,明晰内容

诗歌对事物的介绍,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加以呈现。因此,如果不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生也就难以真正读懂文本的核心内容。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这首《长江之歌》之前,就引领学生分别从长江的概况、长江的发展以及长江的贡献三个维度进行资料收集,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具体长度、流经的区域、起点与终点等,了解长江的起源、历史发展的轨迹,了解长江对各种植物的哺育情况以及沿江开发、贸易发展的相关信息。然后,教师将这些信息与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大意。如将长江终点、起点的知识与诗歌第一段中“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相结合,感受作者艺术化语言表达所形成的丰富意蕴;将沿江开发和贸易发展的资料与诗歌中“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相结合,感受在改革开放中,长江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诗歌语言精练而具有跳跃性,仅仅凭借着诗歌自身的语言,学生难以揣摩作者意欲表达的内涵。而广泛的资料收集,为学生拓展补充了相应的知识信息,为解构和感知诗歌的内蕴起到了铺垫性作用,教学效果鲜明。

二、对比感知,洞察思路

相对于一般的现代诗歌而言,歌词的创作有着自身的规律与原则,其中上下段之间的对应联系,就是歌词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采用对比、联系、整合的视角进行解读,从而在深入辨析中既明确作者的创作思路,又能感知如此设置的表达效益。

如教学《长江之歌》时,教师组织男女生分别诵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并在对比中明晰两个自然段在语言形式和写作策略上的特点。学生在深入思考之后进行分享。有的学生发现两个自然段在语言形式上有对仗关系。教师相机引领学生紧扣语言形式的特点,深入感知作者分别是从哪些视角来描写长江的。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逐步意识到第一段,作者借助长江的起源和终点,以空间概念,展现了长江绵延千里和刚柔相济的特点;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则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凸显了长江沧桑的悠久历史和全新的青春活力。

两个语段并列呈现,让学生以立体化、多层次的方式感知了作者表达的内在情韵,不仅深入洞察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基本构思,更促进了学生文本解构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拓展补充,实践练笔

Z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阅读教学就应该在学生深入感知与悦纳的基础上,创建真实可感的平台,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语用能力。

教师在执教完《长江之歌》之后,为学生拓展补充了另一首描写长江的诗歌《长江礼赞》,并引领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两篇文本在创作上的共有特色:首先,都是借助第二人称“你”的口吻来直接抒情,便于诗人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盘托出。其次,两首诗歌都大量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艺术化的手法对长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感知,从而促进了表达效果的整体性提升。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引领学生在自己生活中,选择一个与自己情感最深的事物,并模仿这两首诗歌的写法,尝试写一段诗。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感知诗歌与普通文本之间的区别。然后,再让学生深入实践,进行练笔,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始终以语用训练为核心,通过其他类群文本的拓展补充、对比细读,进一步明晰了诗歌的体裁特征,并以一个价值点为范例,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入指导,为学生的实践练笔奠定了基础。

第4篇

【关键词】韩国;梅;意象;儒学

一.韩国梅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韩国的梅文化起源于新罗末期崔匡裕所做的《庭梅》,唐朝留学的崔匡裕受到中国诗人咏梅热潮的影响,回国后将梅文化发扬光大。后经由李奎报等人传承,以高丽末期的士大夫阶层为主进行创作。朝鲜前期,代表性的馆阁文人徐居正的文集《题画诗》中收录有多首梅花诗,以宋朝林逋的轶事为题材所做的画作和以梅花闻名遐迩的罗浮山神仙为题材的咏梅诗也小有名气。到了朝鲜时代中后期,文人们的文化交流活动日渐频繁,代表性的梅花诗人有朴齐家,丁若镛,申濡等。到了近现代,梅的精神被传播到各个领域,渐渐成为韩国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道倩影。

二.梅意象的形成

梅花具有四季常青,不畏严寒的特性,在险恶复杂的环境中仍然可以保持翠绿挺拔、生生不息的姿态,在文人心目中,是“君子”的代表;又因其不贪恋繁华,“凌寒独自开”,折射出刚直不阿的“隐士”品格;再者还有一些诗歌中出现的梅花意象与秀雅妍丽的“美人”和坚贞不屈的“恋人”形象联系起来,用梅比喻女性外形的优美和一片丹心。

三.梅文化在韩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分析

(一)“君子”意象

徐居正在《题金季珍所藏蔡居敬墨梅》做诗道:

风霜操 ??? ??? ??? ??

如雨露荣 ?? ??? ??? ?? ???

到头存淡泊 ??? ?? ?? ???

换骨几豪英 ??? ??? ??,??????

玉色程明道 ??? ??? ???? ??? ??

铁肠宋广平 ??? ?? ??? ??? ?????

不须求面貌 ???? ??? ??? ????

默己合神精 ??? 神?经 ??? ??

《???》

诗中用“雨露”代指帝王的器重,用风霜中不畏严寒安然挺立于风霜中的梅花,来表达具有高洁情操的“君子志士”的意象,生动感跃然纸上;最后两句表达了不求世人皆知晓,但求无愧我精神的高尚飘逸的情操。

金麟厚在《梅五咏亭次韵五首》中写道:

春风愁与众芳同 ?? ? ??? ?? ?? ????

笑倚峥嵘冰雪中 ??? ? ??? ??? ?? ??

不许世人轻物色 ??? ???? ???? ????

莫将容易比诸公 ???? ??? ??? ????

《????》

从上面的诗句翻译可以看出,韩国古典诗歌中的“君子”意象,用笔比较含蓄,将情感寄托在描绘梅花的外部形象之后,并善于借助其他物体表达内心的情感,更多强调的是对国家的忠贞不渝。

(二)“隐士”意象

在韩国的古典诗歌中,常用梅花来代指“隐士”,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于是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梅花也便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

郑道传在《咏梅》中写道:

缕玉制衣裳 ?? ??? ?? ??? ??

啜永养性灵 ??? ?? ??? ???

年年带霜雪 ??? ??? ?? ??

不识韶光荣 ??? ??? ?? ???

名唱横榧几 ?? ?? ??? ?? ??

不许素庆侵 ??? ???? ???? ??

《???》

在这首诗中,用“玉”和“霜雪”来比喻梅花,突出了梅花不在意世俗的条条框框,在繁杂的世间保持清澈纯洁而又安于寂寞的胸怀,展现了忠于内心、隐于世间的理想信念。

徐居正在《四佳集》中有诗《梅竹轩》,诗中写道:

孤竹圣之清 ??? ???? ??? ????

梅也仙之骨 ??? ? ?? ??? ????

潇洒伯仲间 ??? ?? ? ??? ????

天地一清白 ??? ??? ?????.

贞虚以为心 ?? ??? ??? ??

馨香以为德 ??? ??? ?? ???

高人有雅致 ??? ??? ?? ???

独乃爱之酷 ?? ???? ?? ???

《四佳集》

这首诗在翻译的过程中,着重刻画了梅花清高的姿态和优雅的气质,飘逸脱俗的梅花在这个浮躁繁杂的世间,散发着让人无法不赞叹的雅致高洁,让诗人不得不深深的爱慕和赞叹。

(三)“美人”意象

梅花因其容颜秀丽,自古便有“美人”意象。又因其本身具有暗香浮动一般的雅趣,梅的意象常常被活用为与女性和恋人相关联的物体。如李慎仪的诗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石滩集》

在这首作品中,梅尽情的吐露着芬芳,蝴蝶闻到了这香味,愤然斩断了情思。

李奎报在《梅花》一诗中写道:

带雪更妆千点雪 ? ??? ? ?? ?????

先春偷作一番春 ??? ?? ?? ?? ?? ???

玉肌尚有清香在 ? ?? ??? ?? ?? ????

琼乐环娥月裹身 ??? ?? ??? ???? ?? ? ???

《东国李相国集》

从上面的诗句翻译可以看出,韩国以梅花比喻女性,则侧重于将其描写成仙子或者修炼成精的梅仙,表达了诗人精神的寄托和美好的想象。

四.结论

韩国和中国同属于东亚儒教文化圈,梅花的内涵和其诗歌里面的运用,其实就是儒学思想的表现。人类的道德性涵养和祖先崇拜这两大儒教特性,始终渗透在道德体系中。诗歌艺术是一门创造性的工作,翻译更是要求译者具有信、达、雅的基本功。通过文人学者们的创造,以及译者建立在原文基础上的艺术性的加工,隐藏于自然事物内部的美和意义被逐步发掘出来。

参考文献:

[1][韩]安贤在,《韩国的梅花》,福源出版社,2001年。

[2][韩]李仙玉,《朝鲜时代梅花图研究》,韩国中央研究院,博士论文,2004年。

[3][韩]李宗灿、金河吉,《朝鲜后期作家论》,礼惠文化社,1998年。

[4][韩]李御宁,《梅花》,????,2001年。

[5][韩]陈在教,《李朝后期汉诗的社会史》,召命出版,2001年。

第5篇

端午节主题班会方案一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赛龙舟录像 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各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班上7位外来学生)

(三)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政治黑暗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包粽子,表达一份我们对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主题班会方案二一、活动主题:端午话传统

二、活动背景:现在的小学生对国外的节日了解很多,但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仅限于春节、中秋节等几个节日,为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我决定引导孩子们开展“端午话传统”的主题班会。

三、活动目标: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4、以“端午节”为契机教育学生学习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伟大精神。

四、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等相关知识。

2.准备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了解屈原的历史资料及诗歌作品。

4.选主持人,师准备视频及PPT。

五、活动形式:小组合作 诗歌朗诵

六、活动时间:十九周班会课

七、活动地点:五、二班教室

六、活动过程:

一、假设情境,激情导入

1.放吃粽子、赛龙舟的视频及照片。

2.引发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欲望。

3.主持人引出主题: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同学们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我宣布:“端午话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展示

(1)首先由各小组交流整理各自收集的的有关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及屈原的事迹。

(2)由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自己收集到的知识,师生交流、汇总,共同学习: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如《九歌》、《离骚》,深入人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等熔铸着屈原思想光辉和人格精魂的隽永诗句,两千多年来,影响和哺育着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和文人墨客。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二、交流

(1)选取学生代表说出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及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师生交流、汇总

(2)选取代表朗诵李清照《端午》、《九歌》、《离骚》部分诗句,师生评价。

(3)师朗诵《离骚》部分诗句,引起共鸣,师生齐读,升华情感。

三、升华

师进行情景升华:今天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及他的作品,就是要弘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今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士。我们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及希望,更要做一个爱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四、拓展:

(1)讨论交流:为了明天更幸福,我们应该怎么做?

(2)师生小结讨论交流情况。

第6篇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大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是文学、艺术的中国特色;小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人精神的底子,是价值观、人生观的中国特色。

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学生在古诗文方面的知识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课堂的教学方法又比较呆板,课堂死气沉沉。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我认为还是要在“读”字上下功夫,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觉成诵,在读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为此,我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常用以下方法。

一、引读

有些古代诗歌,如果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将会有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品读。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例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可以让学生找有关曹操的资料。通过学生的搜集,不难发现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以及曹操北征乌桓是在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作者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的曹操的博襟。自然也能读出曹诗的慷慨悲壮。

二、译读

译读要读出感情,了解诗歌大意。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把握和处理好诗歌的情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不主张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文本。这将会使学生感到很枯燥,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比如,在教授《钱塘湖春行》一诗时,我就设计了以下问题:“这首诗是写春天的,除了题目中有所反映以外,你还能从什么地方发现?作者是在春天的什么时候去踏春的?你何以见得呢?”这些问题的设置,既能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又能引导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读诗,一举两得。总之,只要不伤害学生学诗的积极性,又能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情况,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都是有效的。

三、换读

古人写诗是很讲究推敲字句和字斟句酌的。有些字词反复推敲,讲究练字,很见功力。如果只是教师做讲解、分析,学生是很难体会到其中之美的。因为这些不是他们发现的,故而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但如果我们让学生将原句中的有关字句进行替换,让学生在替换以后读读、比比,学生便能很快发现其中的妙处。

总之,古代诗歌的教学,关键在于品味出诗歌之美。而要品出诗歌之美,最根本的办法是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然而在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第一初级中学)

第7篇

(三)与诗共舞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第一小队:女生小组朗诵。第二小队:配乐朗诵。第三小队:小队齐诵。第四小队:男女朗诵。(诗歌内容附后)(四)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六、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畅谈节后的感受。七、呼号八、退旗、奏乐、敬礼九、活动结束附活动资料:1、故事概况。①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②曹娥寻父尸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③白蛇传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④伍子胥的忌日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

 

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4、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们交流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各种习俗。)附:习俗的传说。①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②喝雄黄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③挂艾草、菖蒲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去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④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⑤划龙船竞赛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现代则为一种表现团队精神的最佳活动,而且举办划龙船比赛,近年来有逐渐发展成国际邀请赛的情形。龙船比赛会让外国友人喜欢的原因:它是一种有别于国外盛行的独木舟或八人式的划船,而是一种需要更多默契的力与美的运动。⑥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⑦佩香袋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夺目。2、诗歌内容五月五日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 徒欲却蛟龙。 沅湘碧潭水,楚人哀不容。 未泯生前恨, 应自照千峰。何尝奈谗谤, 而追没後踪。 已酉端午 午日处州禁竞渡

 

贝 琼 汤 显 祖 风雨端阳生晦冥, 独写菖蒲竹叶杯,汨罗无处吊英灵。 蓬城芳草踏初回。海榴花发应相笑, 情知不向瓯江死,无酒渊明亦独醒。 舟楫何劳吊屈来 。 午日观竞渡 五日(选一)边 贡 陈子龙 共骇群龙水上游, 吴天五月水悠悠,不知原是木兰舟。 极目烟云静不收。云旗猎猎翻青汉, 拾翠有人卢女艳,雷鼓嘈嘈殷碧流。 弄潮几部阿童游。屈子冤魂终古在, 珠

 

第8篇

关键词先秦古希腊声乐起源审美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包含“声”和“乐”两个部分的内容。“声”是歌唱的载体,是表达传递“乐”的前提和必须的手段。“乐”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的技巧、能力及发展水平。声乐中的“声”以人类自身特有的“乐器”——嗓音为发声体,借助于语言的形式,以良好的气息控制和丰满而集中的共鸣为特点:“乐”则由音高、调性、节奏等诸音乐要素组成。在中国先秦和古希腊时期,“乐”还是“诗乐歌舞”等艺术形式的综合性体现。因此,声乐中的“声”与“乐”并不是彼此分开的,“声”是手段。“乐”是情是目的。是引起人们最终审美体验的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声乐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古代东西方世界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先秦时的中国与古希腊,在声乐发展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两国在声乐的起源上,都与宗教或者人类早期的社会化活动密切相关,声乐从最初的实用性逐步发展到具有了审美的功能:两国早期声乐表演的形式都是集诗歌、舞蹈、音乐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声乐审美中“和”与“和谐”是声乐美的最终标准等等。

一、声乐的起源

关于音乐的起源。在中国秦代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大乐》篇中就有记载:“乐之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并对“太一”做出了解释:“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不可为行,不可为名,强为之,为之太一。”《大乐》中用所谓的“道”来解释“太一”,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发生、运转及其内在的规律,都必须符合天道,音乐的产生也不例外。这一看似肯定音乐的产生存在着客观规律的判定,事实上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经汉代整理,总结了先秦的音乐思想而成的《乐记》一书中,开篇即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声变,变成方,为之音。”是说人们内心情绪的变化是由外部事物所引起的,因有感于外部的事物,而发出声响,音调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于是产生了音乐,音乐以歌声的形式表达,形成了早期的声乐。这种“物动心感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的哲学观。《尚书·虞书·舜典》则从包括歌在内的诗、声、律等在音乐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对音乐的起源进行了阐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一阐述具有客观唯心论的特点。

在声乐起源上,和中国先秦时期受唯心论影响相类似的是,古希腊神话认为歌唱起源于神。今天西方世界中的Music一词,来源于古希腊,他是Muse(缪斯)的形容词形式。缪斯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司职艺术,“开始时,只有三位,其中两位体现所有艺术的共同特点:学习和技艺,第三位的名字是‘歌’”。由此看来,缪斯女神虽然承担着掌管歌唱的职责,包含了音乐的含义,却又并不仅指音乐,尤其是缪斯女神在后来的神话中发展了九个之多,统管艺术与科学,而他们中的任一个,都可以指缪斯女神。因此,缪斯女神事实上是包括歌唱在内的诗乐歌舞以及科学的综合。除此以外,关于古希腊声乐的起源,还有一种学说比较盛行。那就是“模仿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歌唱出于模仿,“人类从天鹅和黄莺等唱歌的鸟学会了歌唱。”无独有偶,古希腊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直接模仿人的七情六欲,亦即灵魂所处的状态一温柔、愤怒、勇敢、克制及其对立面和其他特性,因此,人类聆听模仿某种感情的音乐时,也充满同样的感情。”。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认为音乐起源于音乐自身以外的事物,可以说是一种形式——他律论音乐哲学观的早期雏形,它为19世纪西方音乐美学中的“情感论”奠定了哲学基础。

和其他艺术样式的起源一样,远古时期的声乐和宗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古代中国,在声乐的起源上都深受宗教文化所影响。古希腊宗教是全民信奉的一种多神教,而古代中国的宗教是一种多元化的受巫术与图腾崇拜影响的宗教。因此,就声乐的表现内容和情感所指上。两者是不同的。但就声乐表现的形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声乐的产生与最初的发展,总是和诗歌、音乐、舞蹈融合于一体的。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缪斯女神同时掌管着诗乐歌舞和科学。“形式完美的古希腊的音乐总是与歌词或舞蹈。或与二者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在诗歌、音乐、舞蹈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古希腊与中国先秦之间是存有差别的。在上述综合的艺术形式中,古希腊的声乐较之中国先秦,地位更为重要。这一点通过希腊语中舞蹈“Choreia”一词是由合唱“Choros”衍生而来的便可见一斑。在盛大的音乐比赛会上,在壮观的酒神赞美歌(dithyramb)中,歌手或合唱队随着音调与诗节边唱边舞,歌为主,舞蹈辅之。而在古代中国,强调“诗言志,歌永言”,歌只是辅助的作用,舞起主导作用。舞可以在“歌”不能尽其意的情况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益稷》记载虞舜时乐人夔所说:“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中国周代的“六代乐舞”中乐舞《大武》则更是以舞蹈为主,在群舞、双人舞和独舞等舞蹈表演的间歇,歌唱穿插其中,共同表现武王伐纣的主题。

古希腊和中国先秦的声乐,从内容上看。尽管最初都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具有唯心论的特点,或多或少的留有模仿说的痕迹等。但就表演形式来看,古代东西方声乐中的“音乐”包含了“音”的形式,更注重“乐”的内容,是包含了诗歌、舞蹈、音乐与一体的艺术样式的综合,因此,从声乐的起源和发生的意义上讲。“乐本体”的观念是东西方声乐中所共有的观念。

二、中国先秦时期与古希腊声乐中的审美观念

随着声乐最初的起源,声乐在作为实用性手段的同时,其审美特征日益凸显。在中国先秦时期与古希腊声乐的审美观念中,“和”与“和谐”的概念是两者所共有的,尽管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先秦声乐的审美观念中强调“天人合一”和人性的完善,即“德”的“和谐”观,在强调形式美的同时,更加注重美的内容,并且保持着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而古希腊“和谐”的审美观念强调一切文化的神学性质,强调音乐的美是众神的绝对美的体现,和谐、整一与秩序是神的自身属性的表现。古希腊强调音乐的美在于形式,而这种美的形式又总是和神结合在一起。因此,古希腊音乐上的审美常常从纯形式因素上着眼,古希腊音乐中“和谐”的审美观念就是构建在逻辑数理这个纯形式的基础之上的,它强调审美听觉上的和谐与数量间的比例关系,这种“和谐”的审美观念在后来又增加了斗争的因素。

中国先秦时期声乐审美标准,可以通过季扎观看周乐后的评论以及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感受到一种近乎统一的一致性。

公元前554年,吴公子季扎出使鲁国时,被“请观于周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对季扎欣赏周乐后作出的评论进行了详尽的记载。从史书记载的当时周乐的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来看,有歌唱也有舞蹈,内容和《诗经》大体相当。纵观季扎对周乐的评论,无论在声乐表现的风格特征,还是歌曲演唱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对音乐表现的情感体验,还是音乐中所体现出的艺术形态,包括渗入其中的主体音乐艺术审美观念,始终贯穿着“和”的音乐审美特征。在季扎看来“美”是“和”的第一层境界,“德”是“和”的最高标准。

孔子声乐审美中的“和”,体现的是其哲学思想中是否符合“中庸”的标准为前提的。他所要求的音乐,在表现情感时要有所节制,在内容和形式上必须高度统一,音乐的内在审美体验与音乐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感都保持在适度“中和”的状态《论语·八佾》中还记录了孔子对于乐舞《大武》的评价:“《武》为尽美矣。未尽善也”。说明孔子对于《大武》中以武力取天下的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他所崇尚的是“仁”政,是“和”的思想。音乐的内容与形式只有符合这一审美尺度,才是“尽善尽美”的音乐,譬如孔子推崇的乐舞《大韶》。

古希腊声乐审美中的“和”(和谐),是毕达格拉斯学派提出的。毕达格拉斯学派从音程构成上发现音体质和量上的差别与音调高低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听觉上的和谐和数量比例的关系,得出这样一个命题:“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因此,和谐的音乐来源于和谐的乐音运动与和谐的结构比例之中。毕达格拉斯把“数”当作音乐的本源,提出音乐的美与和谐只能从“数”的关系中寻找,把偏重于形式上的属性进行了绝对化,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不同,毕达格拉斯学派是形式——自律论音乐哲学的雏形和美学渊源。

此外,我们从古希腊声乐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上,也能感受到“和谐”的审美观念贯穿其中的审美倾向。“早期的希腊音乐非常简单,伴唱总是同一声部。没有两个独立并行的旋律。希腊人根本不懂得复调音乐。但是,这种简单性决不是一种原始主义的标志,他不是产生于无能。而是由某种理论即和谐的理论作为前提。”早期的古希腊声乐是由说唱、吟唱等简单的独唱形式构成的,并常常伴有舞蹈。这种以说唱为特点的声乐样式本身就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节奏和宽广的音区,伴奏乐器如里拉琴、双管笛或是类似竖琴的特里戈诺等只作简单的同度或八度的伴奏。在古希腊悲剧的合唱中。要求声部之间也应尽可能的简单,与其说是合唱,不如说是齐唱。因为古希腊悲剧中的合唱既不是和声式的,也不是对位式的,因此不存在多声部的写作,当时的音符的恰当名称应该是“支声”。在声乐合唱中,唯有声部之间如此的简单,才能体现出古希腊时代的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之美。

与毕达格拉斯学派强调音乐的和谐在于数的比例关系有所不同,古希腊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从音响的角度,从人耳所能感知的音乐运动的审美形态中,进一步地探寻音乐美的“和谐”的本质。赫拉克利特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从斗争产生的。”赫拉克利特理解的音乐的“和谐”之美产生于事物对立面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对立统一之“和”。公元前5世纪之后的赫拉克利特生活的时代,一些史诗性质的声乐伴奏乐器通常以里尔琴、基萨拉琴和阿夫洛斯管等为代表。里尔琴和基萨拉琴是源于希腊本土的乐器,音乐风格相对较温和,符合早期的希腊音乐“和谐”的审美习惯。阿夫洛斯管则由小亚细亚传入希腊,这个由单簧和双簧构成的乐器,拥有一对声音尖锐刺耳、穿透力极强的管子,用于特定的声乐形式如酒神赞歌和狄俄尼索斯崇拜之中,包括后来希腊悲剧中的合唱也常常使用阿夫洛斯管进行伴奏。这种尖锐的声响本身就是对于柔和的拨弦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颠覆,而阿夫洛斯管在当时的器乐节和声乐节中也常常与其他乐器同台竞技,这说明古希腊人曾经在早期的单一的音乐中所寻求的“和谐”已经不能满足于后来的审美体验了。原有的音乐“和谐”的审美观念正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此,当音乐必须表现出更多的动作展现和更复杂的情感内涵的时候,音乐中“和谐”的审美观念不得不包含更多对立的因素。

第9篇

三兄八弟是生肖鼠,鼠在十二生肖属于首位,与十二地支中配属,“子”,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子时”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活动日期: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包粽子

(主持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 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 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 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 蒸煮。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大家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 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八、领导讲话:

**,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第11篇

文/田平沙

意大利人的生活中,吟诗被看作一种放松和疗养的方式。老年人尤其热衷这项活动,他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教堂里和街心公园里的配乐诗朗诵队中。

“在每人心中都流淌着一条无穷无尽的情感之流,诗歌是灵魂的语言,一旦内心的能量被点燃,它会带给人们健康和平静。”意大利某网站上这样介绍。意大利人吟唱的诗歌多用淳朴直白的语言写成,加上吉他、手风琴的音符点缀,就变成了休闲活动。意大利一些健康咨询的网站显示,很多老人在高声吟诗后,感觉心肺的呼吸功能得到改善,负面情绪诸如孤独感、失落感得到释放和缓解,集中注意力理解和揣摩诗歌的字句意境还让头脑更灵活。

说起意大利诗歌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一个名为索拉诺的医生。传说他以创作诗歌和戏剧来医治病人。意大利现代诗疗理论还吸收了弗洛伊德的发泄精神分析论。目前在意大利,“诗歌疗法”主要面向老人和有心理障碍的青年儿童。意大利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多年来致力于在意大利乃至国际医学界推广诗疗,他们经常去养老院、孤儿院、减肥中心、残疾儿童中心等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精神慰藉和生活希望。针对不同患者,诗疗师选择的诗歌也不同,比如无法摆脱失去亲人痛苦的病人可选择以爱情、人生为主题的诗歌;患有因减肥不当导致厌食症和贪食症的患者,有关食物和大自然的诗歌是不错的选择。治疗时会将患者分组,也可一对一进行跟踪观察。在诗疗师的引导以及舒缓轻松的背景音乐下,患者按照慢速、吐字清晰和大声朗读的规则开始读诗,诗疗师需要特别注意患者说出某个词或者某个诗句后的反应,以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

另外,诗疗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儿童疾病研究治疗机构的关注。据意大利儿童心理学家称,疾病的痛苦和对医院的恐惧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给他们今后的人格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引导孩子朗诵适合的诗歌,彼此分享阅读后的感受,可促进他们相互鼓励,增强战胜病痛的勇气和信心。

日本 医院门把手换成铜制的

文/原武志

众所周知,钱是最脏的东西,从幼儿园开始,日本老师就教育孩子,摸过钱后要洗干净手。正因为这样,今年开始日本就把最常用的10元硬币改成用铜制造。因为研究人员发现,铜的抑菌、杀菌效果非常好,即使是使用了60年的铜币,也几乎没有被病菌污染。

近几年,日本用铜预防病菌传播的想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践。北里大学的新医院就采用了这一技术,1300个床位都使用了铜制品。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就连使用的圆珠笔杆都是铜制的,检测发现它上面的病菌污染情况要好于床单。患者的皮屑从身上落下,这里就可能有病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在试点医院的皮肤科,都已经开始用黄铜制作工作台、桌子、推车、地板,甚至门把手、洗脸盆、床头护栏等。

第12篇

关键词:歌剧 起源 发展

歌剧(意大利语:opera)是一个译名,原本直译的意思是“作品”,现在国际上已通用“歌剧(Opera)”一词。歌剧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美术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一般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西方歌剧在我国也叫“西洋歌剧”,是西方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一、歌剧的起源

歌剧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古希腊,在古希腊时代,希腊人便经常用音乐来帮助表达诗歌的内容,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最早根源。中世纪时期的几种音乐形式为歌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先是12世纪的田园剧,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再是宗教剧,在15世纪至16世纪之间盛行,经常在宗教仪式的各种场合可见。再次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它的音乐创作非常接近于歌剧,成为歌剧诞生的最直接起源。

其实歌剧的起源于至今还没有得到具体确切地考证,但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一般被公认起源于16世纪末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有一个文化沙龙,由一些钻研理论问题和热爱音乐艺术的青年专家学者们组成,他们以复兴古希腊的艺术为宗旨,向往和追求古希腊的艺术原则,把音乐、戏剧、歌词紧密结合在一起,摆脱那种歌词与音乐分离和复调合唱的条条框框,创造出新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这些青年专家学者们经常聚合在一起探讨和研究有关创作和理论的问题,从而在佛罗伦萨兴起了一场“歌剧运动”,歌剧就此诞生了。

历史上第一部歌剧名为《达芙尼》,于1597年诞生在意大利,是佩里根据诗人里努契尼写的脚本谱曲而成的,曾在佛罗伦萨的贵族柯尔西家中演出过,遗憾的是乐谱没有保留下来。在1600年,佩里和里努契尼再度合作,受贵族之命,为庆祝法国亨利四世和梅第契玛利亚公主的结婚典礼,创作了名为《优丽狄茜》的歌剧(当时叫田园剧),成为历史以来第一部公开演唱的歌剧和迄今最早完整保存下来的第一部歌剧。但歌剧界公认最古老的标准保留剧目的歌剧,是蒙特威尔第创作的一部名为《奥菲欧》的五幕歌剧,以古希腊神话中奥菲欧与优丽狄茜的故事为创作题材,于1607年在曼都瓦宫廷首演。

二、歌剧的发展

歌剧的发展被公认先后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

巴洛克时期(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在文学、科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巴洛克”风格是一种华丽的、热烈的、十分夸张的表现风格。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这个时期是歌剧发展的最重要阶段。歌剧自从在弗洛伦萨诞生后,在意大利各地迅速兴起,受到社会、艺术家和宫廷贵族们的广泛欢迎。被称作“歌剧改革之父”的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对此时期的歌剧发展影响最大,五幕歌剧《奥菲欧》是他最成功最具代表之作。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歌剧的出现,但此时期的发展,为后来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典主义时期(17世纪中开始),1750年伟大的音乐家巴赫去世,巴洛克时期也因此与世长辞,此时标志着欧洲音乐重要发展时期到一段落,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经历了巴洛克时期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已经变得颇为成熟了,此时出现了一位歌剧史上的改革者――德国作曲家格鲁克,他创作了历史上现代歌剧院所戏目中最古的一部名为《奥菲欧与优丽狄茜》的三幕歌剧,这是一部提倡歌剧改革的成功作品,于1762年10月5日在维也纳首演。格鲁克对歌剧的改革,使之通向意大利浪漫主义的道路,他主张歌剧的音乐性和戏剧性要完美统一,提倡音乐服从戏剧的效果,同时,还倡导用本国语言来创作作品,以便发展各国歌剧。17世纪末,威尼斯建立了十五座歌剧院,歌剧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得到了极大的繁荣,贡献最大、发展最快的城市有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和那不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