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节能建议

建筑节能建议

时间:2023-05-28 09:2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节能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节能建议

第1篇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目前我省建筑能耗已接近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今后这个比例还将不断提高,建筑能耗将成为全社会能耗的最大领域。我省建筑节能任重道远,直接关系到我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对此,省人大代表刘国红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建议,要求加快培育“绿色建筑”,在执行标准、科研投入和激励政策上不断加大力度,加快培育在建筑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领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出台与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以更好地推动建筑节能。

刘国红代表建议:一要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建筑节能创新体系,组织力量加强科技攻关,大力推广已有先进实用技术,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在建筑中的应用。二要重视推行工程总承包,逐步改变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状况,实现设计与施工环节的互相渗透,增强承包商的责任感。三是进一步完善“三节一减”的有关政策、规定。“三节一减”,即节水节能节材,减少建筑污染排放。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和规定,从投资规划、勘测设计等方面制定节能减排相关定额指标,使施工企业自觉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化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办理结果:夯实基础优化举措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该建议被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2008年的重点建议,交省政府办理,具体由省建设厅主办,经贸厅会办。办理过程中,承办单位客观分析了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我省已经逐步建立了建筑节能工作的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承办单位认为,要全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就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优化举措,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严格执法,加快完善政策体系。继续做好《浙江省建筑节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作,严格执行《浙江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申报验收管理程序》、《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会同省财政、地税、经贸等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激励政策,研究制定节能建筑评估制度。

二是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用能管理。公共建筑要建立节能改造技术标准体系和网络化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监测系统,对超过建筑能耗定额的公共建筑,要执行阶梯能源价格或强制性节能改造。居住建筑以“平改坡”、危旧房改造、旧村改造等作为启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示范,探索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评估方法、管理规定、资金筹措方案和激励政策。

三是重视推行建设工程总承包。按照“市场需求、政府引导、行业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鼓励大型设计、施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拓展服务功能,创建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的大型工程公司和龙头企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支持项目业主单位采取工程总承包模式,提供项目实施的市场准入平台,加强监管;企业自身加速现有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的功能转化,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大力提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

四是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太阳能应用为重点,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新建12层以下的建筑,全部实施与建筑物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交付使用的太阳能供热技术,争取城镇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超过1000万平方米(集热板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地推广水源、地源热泵技术,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高效高品位利用生物质能等供热技术。

五是加强宣传,提高意识。广泛开展宣传,结合节能宣传月活动,制作电视公益广告、举办咨询服务、开展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

六是加强考核,分层管理。加强对管理部门的目标考核和对用能单位的限额考核,对从业人员实施建筑节能技能考核。分解考核目标,将责任落实到地区、到部门、到单位、到个人。加强监督检查,每年要组织1―2次专项检查。

第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节能设计;节能技术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重视建筑节能问题,并先后颁布一系列规范、标准。然而实际工作中,这些有关建筑节能的标准、规范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规范的建设仅仅是基础工作,要贯彻这些标准、规范,还需要加大设计执行力度,以设计为关键环节促进节能建筑的建设。房屋建筑节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房屋建筑本体技术到房屋建筑用材料产品、房屋建筑热环境用设备等都存在着节能潜力。因此,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应是在保证其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

1、外墙保温节能设计问题分析

对于我国现有房屋建筑而言,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所以,护墙体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关键所在,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使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则是房屋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在建筑的基本形式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建筑节能改造模式,改造时可多考虑节能保温涂料与轻型保温板材等技术的复合运用。目前,高效建筑绝热材料的使用和复合墙体的做法在国内不断推广,其中,性能最好的还是聚氨酯保温材料及其施工技术。众多施工实践显示,粘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体系和浇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相比,聚氨酯硬质泡沫的保温性能更优越、更接近于节能65%的要求。对某些较为重视建筑视觉形象的特殊工程,节能设计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和外墙内保温技术相结合的节能改造模式。改造时,因其支撑结构相对独立,各种技术运用的空间较大,可考虑以原有墙体作保温加固处理后再进行外包,宜采用各类型节能保温板材辅以保温辅料,并配合节能保温门窗等共同使用。

2、门窗工程的节能设计问题分析

在选择住宅或为住宅装修时,人们应关注门窗的气密性、保温性,这两方面的物理性能与住宅的热舒适性和节能关系最紧密。过去上海地区较普遍采用单玻实腹钢窗,保温性和气密性都较差。有的地区已禁止在住宅建筑中使用实腹玻璃。现在一般使用PVC(内衬钢材)窗框,有的住宅还安装断热型铝合金窗,配合中空玻璃或低辐射中空玻璃,对提高热舒适性效果明显;此外,节能标准对户门的保温也作了明确规定,降低门窗的传热系数,加强户门和阳台门的保温,改善门窗保温效果,如增加窗玻璃层数、加膜、增设保温窗帘或采用各种新型建材节能等。国内多采用密封的中空玻璃,有两片或多片平板玻璃,周边用间隔框分开,并用密封胶密封,使玻璃层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玻璃深加工产品。由于密封空间内装有一定量的干燥剂,在寒冷的季节,玻璃内表面温度虽然极低,但仍然可不低于其中干燥空气的露点温度,这样既可避免下玻璃表面结露,又可保证窗户的洁净和透明度,内部空气因是密封的、静止的,对提高整个窗的保温非常有利。同时,还应注意的是,窗户也并非开得越大越好,因为玻璃的保温性总是比不上墙体的保温性。当然,保持科学适度的窗墙比例(指门、窗面积与门、窗面积加上外墙面积之比值),既节约能耗,又健康舒适。

3、屋面保温隔热节能设计问题分析

屋面是建筑护结构所受室外温度最高的地方,面积也较大,对现在的高层房屋建筑而言其节能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屋面的保温隔热措施对改善高层建筑室内温度环境、节约整体能耗非常重要。我国通常的屋面保温节能的做法是将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轻质高效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这种做法为正铺法。还有许多高层房屋建筑采用了轻质高强、吸水率极低的挤塑聚苯板作为保温材料,采用倒铺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倒铺法是将防水层设置于保温层下,其优点是由于保温材料的保护作用,使防水材料免受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及施工人员来回走动所造成的损坏,大大延长了防水材料的使用年限,有一定节能功效,但造价较高。目前,我国采用的浅色坡屋面节能设计技术,它既能有效排水,防止屋面渗漏,又能有效隔热保温,节约能源。深暗色的屋顶仅反射不到30%的日照,而非金属浅颜色的屋顶至少反射65%的日照,反射率高的屋顶大约节省20%~30%的能源消耗。

4、太阳能节能设计问题分析

现代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另一个方面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是建筑上很有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太阳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具有良好的利用条件,全年日照时间最长可达2 800h~3300h,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h(即每天平均日照时数大于6h)的地区,占国土面积2/3以上。绝大部分采暖地区均分布在长日照区域内,这些地区日照时数6h/d的年总出现天数都在200d以上,多的可达300d。太阳能在我国房屋建筑上的利用方式主要有: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主动式太阳能采暖与空调,以及太阳能发电等。目前,随着节能设计研究和房屋建筑设计的发展,基于房屋建筑的布局特点和使用特点,附加阳光间与室内采暖设备相结合的节能设计已经获得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能使房屋建筑在室外气象参数剧烈变化情况下,使室内温度分布更为均衡,同时改善室内热环境并节约能源。

5、建筑节能的建议分析

建筑节能对建筑业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面对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节能技术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而我国的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刚刚启动。

因此,我们应做到:首先,在设计技术节能方面,积极采用节能建材、新型节能墙体、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低热能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推广不同能源的热泵技术、产品以及回收废热、余热技术;其次,在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管理方面,加强房屋建筑节能标准化工作,严格实行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把房屋建筑节能设计作为房屋建筑设计是否达标的重要考核项目;最后,在房屋建筑设备产品的使用方面,应采用节能型供热、空调设备,并提高设备运行时的能源利用率,以达到更好节能的目的。节能是国内住宅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筑节能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房屋建筑又是标志性极强的建筑,因此,抓好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合理地使用和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必将会带动国家和地方的建筑节能事业,促进全社会建筑节能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海珍.浅谈建筑节能的设计方法[J].太原科技,2007,(05).

[2] 王玉玲,朱江雁.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J].新疆化工,2006,(01).

第3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平均每年要建20亿平方米左右的新建筑,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水泥和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0%。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筑节能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领域之一。据统计,2009年全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近0亿平方米,可形成9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以及减排800万吨的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节能领域。因此,完善有关的激励政策,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的支持,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竟义。

一、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存在的不足

建筑节能是世界各国社会公益性较强的领域,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奏效的,只有通过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及经济激励等手段,才能引导、规范和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但从宏观层次看,国家正在实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所涉及的重点领域未包括建筑节能领域;从微观层次看,国家尚未出台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专门政策和法规,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对建筑节能仅有原则性规定,难以操作。

目前开展的建筑节能工作仅靠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种单一手段,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激励政策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而标准规范实际上对开发商和消费者这两大建筑节能主体并没有强制作用,因此节能效果不显著。由于建筑节能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若不制定财政税收类的经济激励政策,而是单纯依靠建筑节能立法和标准的强制性推行,难以推动开发商和消费者的自觉行为,建筑节能战略必将进展缓慢。

二、我国各地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实施的障碍

建筑节能除了具有市场推动的性质以外,还具有公共事业的性质,市场机制的作用很有限,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据世界银行研究,市场力量对实现节能潜力的贡献率只有20%。发达国家经验也表明,建筑节能必须由政府来推动,强化政府节能领域的职能,采用多种调控手段干预市场。只有完备的市场经济机制才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我国目前的建筑节能领域恰恰因为缺少某些必备的市场条件,导致市场机制在这一激励经济领域难以有效运作,节能领域的市场缺陷和市场障碍比较明显。我国各地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由于国家层面缺乏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机制,地方政府只能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硬性制定建筑节能行政法规,但缺乏经济激励机制,不足以引导相关主体主动参与建筑节能的工作中,从而发挥市场引导行为主体的作用。其次,由于国家缺乏建筑节能宏观调控手段,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受限,未能制定出其有地方特点的完善的经济激励政策。加之建筑节能是一项长抓不懈、长期见效的事业,地方政府的政绩难以在短期内得到体现,因而没有纳入到地方政府的日常工作范畴,使建筑节能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第三,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缺乏传导机制;第四,地方政府尚缺乏建筑节能技术的支撑,且由于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缺失,使得获取建筑节能技术的能力又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第五,缺乏建筑节能增量成本的融资渠道,致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特别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增量成本较大,难以启动;第六,节能建筑的成本高于普通建筑,设计和施工难度增加,由于没有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必要的经济激励政策,使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节能建筑的积极性不高。

三、完善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建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于200年4月8日讲话指出:我国已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相关法规和激励政策,例如,从200年起,计划每年选择20个城市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示范城市,对每个示范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6000~8000万的一次性奖励;以及加大包括减税、减配套费、奖励容积率等激励政策的实施力度等。对此,笔者提出如下激励政策的原则和具体建议。

.制订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原则

)可行性原则。对于涉及到的相关主体而言,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首先应具备可行性,政策的制订应做到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适合建筑节能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充分考虑到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解决办法,确保能够在实践中得以顺利推行。

2)有效性原则。政策即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采取的各项举措。如果政策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效的,那么预期目标将无法实现,因此必须确保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是有效的,即通过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步骤、按计划地达到建筑节能的阶段性目标,以期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灵活性原则。由于建筑节能涉及众多生产、消费环节和领域,且与建筑物所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应具备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随着公众节能意识、节能技术和产品、节能投资等因素的变化及政策实施效果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结合建筑节能市场的不同阶段,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积极作用。

4)全局性原则。以往的建筑活动是以牺牲生态利益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的,现今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各项活动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必须从“能源经济环境一体化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制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才能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实现,即政策的制定应从整体性、全局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5)最优性原则。由于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会存在多项备选方案,因此需要采用诸如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收期和收益率等相关评价指标,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择最优的政策方案,以加快建筑节能的步伐、促进预期目标的早日实现。

制订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时,应遵循以上原则,以确保经济激励政策的实施能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快速发展。2.对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建议

财政补贴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向购买节能住宅的消费者提供节能增量成本30%~50%的补贴;第二,政府向开发节能住宅的企业提供节能增量成本30%~50%的补贴。

2税收优惠税率为3%政策方面的建议。第一,对开发企业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二,对开发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三,对开发企业免征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四,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30%的补贴+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税率为3%组合政策方面的建议。第一,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30%的补贴+减半征收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二,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30%的补贴+免征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三,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40%的补贴+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四,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40%的补贴+减半征收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五,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40%的补贴+免征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六,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50%的补贴+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七,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50%的补贴+减半征收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第八,向开发企业提供增量成本50%的补贴+免征所得税+减征或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参考文献:

[1] 赵刚.建筑节能技术选择若干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9,27

[2] 张雪姣等.沈阳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研究[J].建筑节能,2009,9

[3] 白玮.我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初探[J].暖通空调,2009,2

第4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政策体系

0引言

建筑节能是指在满足人类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利用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和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进行建设生产和维护使用,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目的。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规模迅猛发展,但在建设领域,节能问题一直没有有效解决。据统计,我国建筑用能占社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到27.45%,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这个比例还将上升,以至达到35%[1]。据测算,目前我国住宅单位面积能耗为美欧等发达国家的3倍~4倍[2],因此加快我国建筑节能产业发展,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绿色城市、节能城市的重要战略,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腾飞梦想的一项重大举措。

1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为推进建筑节能做了大量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顶层设计。

对建筑节能在新型城镇化、绿色崛起、大气污染防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尚未将建筑节能摆上应有位置,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够,各级建设主管领导工作站位不高,缺乏该方面顶层设计,没有系统的节能规划,导致建筑节能工作效果不够显著。

2)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不够严格。

从各地的监督检查情况看,工程建设中仍存在不按节能设计进行施工,取消分户墙保温层;随意变更节能设计要求,楼梯间保温层厚度不符;保温材料不按规定进行进场复试或未试先用等问题。

3)供热计量工作仍有不足。

许多新建建筑未发挥供热计量在推动建筑节能中的杠杆作用;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进展缓慢;多数小城镇供热计量建筑比例较低。

4)筹措资金的渠道不宽。

大多数省市地方财政补助资金严重不足,缺乏灵活有效的融资政策,无法激活市场筹资机制。

5)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及推广尚需加强。

目前除个别省市外,科研投入较少,节能产品研发工作跟不上;节能产品推广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效应差;行业发展层次低,竞争力不强。

2对我国建筑节能产业发展的建议

1)制定技术标准,健全法规制度。

结合我国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各省市绿色建筑技术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标准等技术规范;制定适合我国不同气候区的绿色建筑应用技术指南,明确绿色建筑发展指标,完善符合省情、市情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研究制定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及实施对策,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各阶段及建筑节能各相关领域实施全面制度覆盖,为建筑节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明确的技术标准和坚实的法律基础。

2)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监督管理。

健全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对发展建筑节能产业做出明确的行政规定,研究建筑节能产业发展战略,完善建筑节能技术研发、节能产品革新、节能产品应用的政策体系[3],探索行之有效的补贴、贷款、减税、奖补等财税激励政策,研究并制定鼓励住宅产业化项目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相关政策。相关职能部门切实负起管理责任,对节能政策进行强制推行,从项目审核、规划审查、土地划拨与出让、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加强监管。对应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核相关建筑节能指标,不满足绿色建筑标准的不得颁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建筑施工时要确保按图施工;建立建筑竣工节能验收制度,对于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坚决不予验收。

3)注重宣传教育,强化培训交流。

充分发挥行业、学校、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普及建筑节能知识,增强建筑节能意识,宣传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形成全民参与建筑节能的社会氛围。鼓励中小学开展节能知识讲座,高等院校开设建筑节能等相关课程,把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建筑节能培训力度,加强建筑节能专业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建筑节能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我国建筑节能的实效和水平。

4)新建旧改同步推进,城市乡村协调发展。

在新建居住小区规划中,建议加入建筑节能强制性指标,明确绿地系统中各种植被的合理比例,有条件的小区适当加大树木种植比例,切实发挥绿地系统对住区环境的调节作用;尽可能的提高建筑标准,推广使用绿色环保节能材料和设备,强化建筑维修维护,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抓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制订改造规划和分步实施方案,采暖地区坚持围护结构和供热计量同步改造,实行用热商品化和社会化;同时大力推进公共建筑尤其是单体建筑面积大、建设水平高的“高档”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按照生态环保、绿色和谐的发展要求进行村镇建设,编制农村住宅绿色建设和改造推广图集、村镇绿色建筑技术指南,加强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服务,科学引导农房建设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4]。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发展节能环保、循环使用、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开发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构造技术,大力推广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

5)研发推广新型建筑材料,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

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以及高等院校的研发优势,加强重点领域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a.进行绿色住宅产业化研究、新农村绿色小康住宅技术研究,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b.开展对标行动,以各地先进建材企业为标杆,组织同行业参观学习,提高行业整体水平。c.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每年对新技术、新材料进行重点推介,定期淘汰和限制一批落后建设工程材料设备。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管理,探索建立建筑报废拆除审核、公告制度。强化对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及处理过程的监管,加强建筑废弃物的分类、破碎、筛分等技术研发,推广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新型墙材产品,拓展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途径[5]。

6)创新激励奖惩机制,拓宽节能资金渠道。

各级政府应把建筑节能当作新兴产业来抓,建立促进建筑节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首先通过财政预算和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机制,扶持和推动建筑节能产业的启动和发展。其次鼓励民间资金及国际资金以贷款、抵押、基金、债券等形式参与融资,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绿色建筑发展融资渠道。第三加大对传统高耗能建筑企业的惩罚力度,利用市场机制逐步整治和淘汰高耗能建筑生产企业。第四制定优惠贷款、税收抵免、增值税、物业税减免、财政补贴等一系列专门用于建筑节能的金融产品[6],通过税收优惠、价格补贴、专项奖励等政策降低建筑节能产业的运营成本,调动其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以提高融资政策的吸引力及灵活性。

3结语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全过程,涉及到建筑生产各领域。广义的建筑节能既包括宏观上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环境设计、配套设施设计,也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及设备选择及建筑设备节能运行等方面,需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使我国建筑节能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3]王玲,田稳苓,陈朝霞.建筑节能产业发展模式与实施建议[J].商业时代,2011(9):124-125.

第5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政策;管理措施

1引言

从“十二五”开始,中国的能源政策从提高能效逐步转向总量控制。在总量控制体系下,建筑节能的路线和节能管理措施也逐渐从单纯讲节能百分比,逐渐向总量控制,分量控制过渡。建筑节能作为能源政策的重要内容,其意义不仅在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问题,也是提高居民舒适度,增进节能各方经济利益的多赢方案。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任务,值得全社会重视。

2我国建筑节能政策演变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建筑节能,其总体思路是由北而南,由输入型节能为主向输入型与输出型节能并重转变。从内容上看,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历史演变可分两大部分,节能技术行业标准的演变和其他政策的演变。

(1)建筑节能技术行业标准的演变

我国从1986年起开始编制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由北而南推行,确保各个气候区域都有标准可依。此外,我国于1993年颁布《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公共建筑节能的标准。上述标准都是国家级标准。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很多地方标准,如浙江省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标准(条文说明)》等。这些标准试图通过设计以实现输入型建筑节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4月15日第408号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10月20日第599号公告,批准《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 285-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2)其它政策的演变

包括各种直接针对建筑节能的文件规范和反映在综合节能政策中的建筑节能部分。这些政策不仅对输入型节能提出了要求,也涉及了输出型节能。目前,直接针对建筑节能的国家级法规、政策、条文较少,主要有《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各类建筑节能规划,如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等。建筑节能政策更多地散见于各项综合节能政策中。

3欧盟节能政策标准及启示

提高能源效率是达成欧盟能源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主要相关措施和政策包括提高能效政策、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智能能源计划和欧盟建筑能源效率指导政策。同时欧盟制定了具体的考核评价方法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分析。

(1)提高能效政策

提高能效政策(SAVE)建议成员国采取以下6项措施:建筑物能源认证;暖气、空调和热水均按照能源使用量收费;在公共行业增加能源效率投资;改进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能;定期检查功率高于15KW的暖气设备;设立工业企业能源审计制度。在SAVE的推动下;欧盟各国执行了新的建筑用能标准和能效标识制度。

(2)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主要涉及能源合理利用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和化石能利用项目。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2010年达到12%,并占电力能源总量的22%;至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供应结构中达到50%。

(3)智能能源计划

2003年,欧洲议会制订了一项智能能源计划(IEE),资助地方、地区和国家共3个层面的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交通节能事业。至2006年,已经完成了第1个IEE计划,其中有6 900万欧元用于提高能源效率和合理用能项目,8 000万欧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第2个IEE计划从2007年开始,侧重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创新和提高建筑能效。

(4)欧盟建筑能源效率指导政策

欧盟建筑能源效率指导政策(EPBD)要求各成员国都要制订本国的建筑节能9年计划,从2008年1月开始实施,每3年需要更新1次。EPBD同时要求各成员国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新建建筑要达到低能耗的标准、既有高能耗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同时运用税收制度鼓励促进使用新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使建筑节能的潜力在2020年达到27%。

4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与管理措施探析

(1)将推进建筑节能与“扩内需、保增长、促民生”政策相契合

建筑节能不但可以降低能源需求,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提升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同时还能带动建筑材料、设备、施工、安装、咨询、检测等产业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2)摸清建筑能耗基线,科学制定建筑节能长远规划

要将建筑节能作为国家降低建筑总能耗增长幅度的重要措施长期不懈地抓下去。在摸清目前既有高耗能建筑具体能耗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我国建筑能耗基线,作为国家制定建筑节能目标和实施考核的基础。

(3)因地、因时制宜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一是要定期更新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二是重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涵盖多个气候区,气候特点及地理条件复杂多变,在制定国家建筑节能战略时,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发展。三是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虽然略低于欧盟各国,但以牺牲舒适性为前提,可以预测未来建筑能耗将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四是加强太阳能热水应用标准规范的制订。

(4)尽快制定有利于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形成长效机制

阻碍建筑节能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资金筹集和融资渠道问题,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主要依托财政补贴政策推进,开展的工作多数以示范性质为主,还没有形成长效政策。应尽快创新目前税收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有关建筑节能改造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推出用于建筑节能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金投资节能,通过节能收益实现回报,逐渐扩大规模,形成良性循环的资金链,保证建筑节能工作的长期有效推进。

5结语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应是:从我国建筑用能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大背景,具体落实各类建筑用能指标,从实际用能数据出发,从具体的每一类建筑的实际特点出发,“自下而上”全面落实、实现我们的建筑节能宏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江亿.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J].建设科技,2012:12-19.

[2]黄德中,沈吉宝.建筑节能技术综述[J].太阳能学报,2007,(28):682-688.

第6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 工程质量 质量监督 问题 建议

Abstract: Test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through a standardized quality,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management, to promote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quality supervision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ocial effects of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the basis of check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of Quality Supervision, summed up th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standards.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quality,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节能工程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来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它带给我们的好处是一次合理的支出,终身受益造福世代。做好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质量监督部门的严格审查和监督,同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调集全体参与,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大力提高全民对建筑节能的认知意识,才能使建筑节能质量监督工作顺利进展,取得卓越成绩,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快速做贡献。

一、建筑节能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的重点,虽说加强事前控制,事后防范,把检查监督工作放在首位。但建筑节能工作自开展以来,监督过程中也发现乐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1、企业管理部门监管存在某些陋习

如只做一些表面上的工作,不与实际节能工程相结合;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的监督部门监管人员执法不够严格,管理缺位、有时出现职能的交叉重叠。

2、验收阶段把关不严格,质量监督工作没有做到位

建筑节能工程有些项目对建筑节能的专项验收没做到面面俱到,而是遗漏了某些安装工程部分等;也有些项目对建筑节能的专项验收不负责任,工作态度不严谨,对资料员报送来的资料没有严加审查而随意签字和盖公章等。

3、没有严格审查施工图纸

据统计,我国现有建筑在设计过程中有近一成以上的图纸达不到节能标准,施工过程中没按标准施工的比例更高。设计把关不严,存在业主私自改写原设计标准的现象,使得设计图和施工图不一样。有时虽然落地窗和大窗户的设计并不利于住宅的保温节能,但开发商更关注建筑面的视觉与美观。

4、企业内部质量监督管理薄弱

现如今某些企业内部质量监督工作没有提到规章日程上,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的重视;国家颁布的规章制度、质量监督、工程监理等规章制度没有认真贯彻,等于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5、人员素质不高,监督工作进度困难

建筑节能施工阶段施工队伍人员的水平不高、经验不足,为了利益大包大揽一些力不能及的项目。有的施工企业人员素质低、责任心差也是影响建筑质量,使得质量监督工作举步维艰。

此外出现上述种种原因,也与节能建筑工程的建设、监理、施工等责任单位理解上的偏差有关,觉得建筑节能就是外墙外保温、中空玻璃窗户等,对建筑节能工程的实质不够理解。

二、提高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水平的建议

1、端正建筑节能意识,引导建设单位和广大消费者重视建筑节能

对很多建设单位而言,建筑节能工程只是一项被迫要完成的任务,即使设计上按照要求做了,但使用时坚持最便宜就用谁的,甚至出现“阴阳”图纸情况。在相关规范和标准都比较完善的前提,作为政府机构,应运用市场规律和法治手段进行规范,建立建筑节能管理综合体系,各责任单位各尽其责。与此同时,开展对建筑节能专门宣传活动,通过试点示范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建设节能住宅,通过具体的节能相关指标,引导广大消费者积极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

如佛山市制定了《佛山市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管理实施意见》,对宣传、推广示范工程节能技术应用先进经验。又如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所售商品住房的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相应的保护要求等基本信息销售现场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并在《住宅使用说明书》中予以载明。

2、实施建筑节能专业化施工

在施工单位中,普遍存在层层分包的现象,工人缺乏专业技能培训,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而建筑节能对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为此,应实施建筑节能专业化施工。突出表现为应实施专业化施工外墙保温系统和门窗安装系统,两者是保障建筑节能有效实施的关键。通过专业性较强的培训,积极扶持外墙保温系统和门窗安装系统劳务公司,实施专业化施工,通过市场运作,明确质量责任单位,从而实施建筑节能的专业化施工。

3、完善建筑节能检测体系

建筑节能效果只能通过检测数据来评价,因此检测结论的正确与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监督人员重点抽查和执法依据。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检测,除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建设)人员见证下可由施工单位实施外,其余应由具备资质的检查机构承担。鉴于目前建设部关于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办法(第141 号建设令) 中尚未包括节能专项检测资质,故目前承担建筑节能工程检测试验的检测机构应具备见证检测资质并通过节能试验项目的计量认证。但现状是很多检测机构都没有相关的节能试验项目计量认证,极大地制约着建筑节能的实施和推广,因此必须建立建筑节能检测体系。

目前,佛山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多个建筑节能检测项目通过了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项目包括: (1) 墙体、屋面、地面节能工程中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等,涉及的节能材料主要有加气混凝土砌快、苯板等; (2) 门窗节能工程中玻璃遮阳系数、半球辐射率、太阳光直接反射比、可见光反射比、紫外线透射比传热系数、太阳光总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传热系数,涉及的节能材料主要有中空玻璃、热反射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Low- E 玻璃)、镀膜玻璃、贴膜玻璃等; (3) 中空玻璃的露点; (4) 门窗气密性; (5) 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等。佛山市各区检测机构正在争取相关的建筑节能检测计量认证,以便于提供相关的建筑节能检测业务,有利于建筑节能的实施。

4、建立完整的建筑节能监督体系

建立完整的建筑节能监督体系,贯穿监督全过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每个工程针对各自特点编制监督计划和监督方案。通过对责任主体的行为监督和工程实体质量监督,实施差异化、有重点地监督。一是强化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双控机制。强调材料进场验收的具体三个步骤:实物检查、对质量证明文件核查、抽样复检。监督抽查应侧重于“可视质量”、质量控制资料以及复试报告的抽查。注意抽查监理工程师的进行材料验收签认行为是否规范等。二是强化对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的监督。明确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 分项工程应全部合格; (3) 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技术资料; (4) 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建筑设备工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结果应合格; (5) 有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节能专项质量合格文件; (6)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有关部门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的报告。还有要求验收不走过场,各责任主体相关负责人员应到场。三是《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应专题报告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情况。还包括建筑节能施工过程中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质量行为及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检查情况和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查(含监督检测) 情况。主要涉及建筑节能系统安全、使用功能、关键部位的实体质量或材料进行监督抽测和检测记录。

第7篇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发展解决方案

一、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实际情况

1.在普及应用方面的差异

(1)南北差异。建筑节能工作在20年前从北方采暖居住建筑启动,是由于当时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而居住建筑相对又不很复杂。但是,时至今日,随着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改善建筑热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热天空调、冷天取暖用能正在高速增长,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这些地区的建筑制冷和采暖用能支出一开始就由居民负担,不存在北方早已形成的采暖“当然是公共福利”的习惯势力,因此,南方地区建筑节能的效益可以从个人经济利益上反映出来,因此南强北弱的经济形势造成建筑节能推进的速度在南方要比北方快得多。

同时南北在节能建筑设计方面在采光、保暖、气候考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建筑施工难度和投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2)农村与城市的差异。由于农村环境同城市的不同,加之经济实力和国家投入的差距,城市的节能手法比较多,但偏重于节能材料和智能化系统的使用,同时加入了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大力支持。而农村产业结构简单,人们的节能意识不高,只是采用多年来的经验减少浪费,而对于修建节能式建筑兴趣不大。由于用能密度低,输送成本高,常规商品能源的成本比城市高,因此农村能源应采取与城市完全不同的建筑节能解决方案。鉴于农村优良的自然环境和较低的人口压力,绿色节能建筑更适宜在农村得以广泛推广。

2.我国节能建筑使用普及的总体形势

1999年,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进行贯彻;2001年底出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但由于标准偏低,特别是缺少技术细节以及可操作的标准,各地执行不力,建筑节能大多在做“表面文章”。

2005年8月,建立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全国建筑节能实施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至2004年,全国各气候区按节能标准设计的项目为58.53%,{HotTag}按节能标准建造的项目为23.25%,不按设计施工的情况比较严重。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迅速,需要修建的建筑很多,但是据初步统计来看90%以上都是高耗能建筑。据统计我国的总耗能量在减少但是建筑耗能在增多。这也就放映了节能建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那些节能建筑以官方的居多,也就是官方单靠国家资金来节能减排,起到了带头作用,但是并没有得到响应。这对于绿色节能建筑的普及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二、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瓶颈

1.建设及推广节能建筑的手段匮乏

仅靠官方建筑来表率,宣传也仅限于那些公用建筑,而对于农村和民用建筑的关注较少。也有相当一部分官员,特别是某些地方官虽和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局部利益和短期行为出发,抱消极拖延态度。由于前者是主导的、占优势的,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将在克服诸多困难中逐步前进。在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建筑节能的进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制推动,依靠立法和执法。如果放弃行政强制,放任自流,建筑节能工作必将前功尽弃。

2.经济方面的限制

节能建筑应用了节能材料和高新科技,其的花费都很高,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很奢侈的。在孩子教育、家庭花费、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已经消费了收入的大部分,拿什么去进行节能建筑的投入?因此建筑节能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经济利益驱动,这样才会有持久的动力。

3.组织管理不力,法规配套不全

一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相应的节能工作组织机构及相关责任单位,导致建筑节能进行缓慢。另一方面,节能的相关法规和规范配套不全,具体表现在缺乏夏热冬冷区、夏热冬暖区和农村建筑的节能设计规范(设计标准),缺乏《民用建筑合理用能标准》,对建筑的采暖和空调系统的运行缺乏相应的运行节能标准,因此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超级秘书网

三、关于绿色节能减排建筑的建议

1.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建筑节能工作机制。依托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发展中心、勘察设计协会、土木协会、大专院校等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校的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的工作。这样结合各方面的努力是节能建筑更加实用和实惠,才能激起更多人的兴趣。

2.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建筑节能监管。重视将建筑节能从立项、规划、设计、图审、监理、质监、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管,可以对建筑节能全过程实行闭合跟踪管理,注重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的全过程控制。各相关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为节能建筑的普及负责。

3.要加快建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材料的新方法新技能的推广,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同时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4.要强化技术创新做到因地制宜。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节能建筑性能的发挥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结合不同地点的环境特点进行技术创新。

四、总结

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推广节能住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仍然欣慰地看到,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已经开始了探索、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顺利推进建筑节能要加大建筑节能宣传力度,完善建筑节能市场。提高公众节能意识、认同度和社会化程度。从而使我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委员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

第8篇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发展解决方案

一、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实际情况

1.在普及应用方面的差异

(1)南北差异。建筑节能工作在20年前从北方采暖居住建筑启动,是由于当时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而居住建筑相对又不很复杂。但是,时至今日,随着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改善建筑热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热天空调、冷天取暖用能正在高速增长,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这些地区的建筑制冷和采暖用能支出一开始就由居民负担,不存在北方早已形成的采暖“当然是公共福利”的习惯势力,因此,南方地区建筑节能的效益可以从个人经济利益上反映出来,因此南强北弱的经济形势造成建筑节能推进的速度在南方要比北方快得多。

同时南北在节能建筑设计方面在采光、保暖、气候考虑、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建筑施工难度和投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2)农村与城市的差异。由于农村环境同城市的不同,加之经济实力和国家投入的差距,城市的节能手法比较多,但偏重于节能材料和智能化系统的使用,同时加入了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大力支持。而农村产业结构简单,人们的节能意识不高,只是采用多年来的经验减少浪费,而对于修建节能式建筑兴趣不大。由于用能密度低,输送成本高,常规商品能源的成本比城市高,因此农村能源应采取与城市完全不同的建筑节能解决方案。鉴于农村优良的自然环境和较低的人口压力,绿色节能建筑更适宜在农村得以广泛推广。

2.我国节能建筑使用普及的总体形势

1999年,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进行贯彻;2001年底出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但由于标准偏低,特别是缺少技术细节以及可操作的标准,各地执行不力,建筑节能大多在做“表面文章”。

2005年8月,建立部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全国建筑节能实施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至2004年,全国各气候区按节能标准设计的项目为58.53%,{HotTag}按节能标准建造的项目为23.25%,不按设计施工的情况比较严重。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迅速,需要修建的建筑很多,但是据初步统计来看90%以上都是高耗能建筑。据统计我国的总耗能量在减少但是建筑耗能在增多。这也就放映了节能建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那些节能建筑以官方的居多,也就是官方单靠国家资金来节能减排,起到了带头作用,但是并没有得到响应。这对于绿色节能建筑的普及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二、绿色节能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瓶颈

1.建设及推广节能建筑的手段匮乏

仅靠官方建筑来表率,宣传也仅限于那些公用建筑,而对于农村和民用建筑的关注较少。也有相当一部分官员,特别是某些地方官虽和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从局部利益和短期行为出发,抱消极拖延态度。由于前者是主导的、占优势的,因此,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将在克服诸多困难中逐步前进。在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建筑节能的进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强制推动,依靠立法和执法。如果放弃行政强制,放任自流,建筑节能工作必将前功尽弃。

2.经济方面的限制

节能建筑应用了节能材料和高新科技,其的花费都很高,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很奢侈的。在孩子教育、家庭花费、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已经消费了收入的大部分,拿什么去进行节能建筑的投入?因此建筑节能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经济利益驱动,这样才会有持久的动力。

3.组织管理不力,法规配套不全

一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相应的节能工作组织机构及相关责任单位,导致建筑节能进行缓慢。另一方面,节能的相关法规和规范配套不全,具体表现在缺乏夏热冬冷区、夏热冬暖区和农村建筑的节能设计规范(设计标准),缺乏《民用建筑合理用能标准》,对建筑的采暖和空调系统的运行缺乏相应的运行节能标准,因此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

三、关于绿色节能减排建筑的建议

1.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建筑节能工作机制。依托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发展中心、勘察设计协会、土木协会、大专院校等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校的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的工作。这样结合各方面的努力是节能建筑更加实用和实惠,才能激起更多人的兴趣。

2.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建筑节能监管。重视将建筑节能从立项、规划、设计、图审、监理、质监、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管,可以对建筑节能全过程实行闭合跟踪管理,注重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的全过程控制。各相关部门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为节能建筑的普及负责。

3.要加快建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材料的新方法新技能的推广,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同时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4.要强化技术创新做到因地制宜。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节能建筑性能的发挥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要结合不同地点的环境特点进行技术创新。

四、总结

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对于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推广节能住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仍然欣慰地看到,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已经开始了探索、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顺利推进建筑节能要加大建筑节能宣传力度,完善建筑节能市场。提高公众节能意识、认同度和社会化程度。从而使我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委员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

第9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 施工管理, 质量控制

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提高,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陆续颁布和出台了建筑节能方面的规范和文件。建筑节能工作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性工作,如何从施工管理角度抓好建筑节能工作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下从技术与管理的控制、材料与设备的控制、施工过程的控制、质量验收、资料整理顺序及内容等方面谈谈自己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管理的见解。

1、工程概况

深职院医护系教学综合楼、学生食堂及室外配套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1634,其中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为19700,一、三区为五层框架结构,层高为3.9m,二区为学术报告厅,配有地下室(用作设备房),屋面为网架结构;学生食堂建筑面积为1934,为两层框架结构(±0.000以下主要为架空层),部分地下室配有设备房和生活水池,面积为442;室外配套主要有道路和相应的地下管网。

2、技术与管理的控制

1)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专门的节能工程施工资质, 施工企业( 总包或专业分包单位)暂应具备相应建筑工程承包资质或专项装饰资质,专业分包需与总包签订分包合同。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按照 GB50300 A. 0. 1 制定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分包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施工单位应对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3) 节能施工的文件包括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标准、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性文件。4) 四新 技术即建筑节能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及备案。施工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并制定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对于四新技术的应用, 应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

3、材料与设备的控制

3.1禁限要求

1)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2) 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3.2管理

质量监督站印发的( 关于贯彻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要求的通知) 并建监字[ 2008] 1 号中要求:保温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见证取样送检复验应编制见证取样送检复验的策划书(或计划书) 。策划书( 或计划书) 应写明送检项目、送检材料、 设备类别和送检取样数量。取样数量应按节能规范有关规定确定。取样见证检测策划书应由施工单位提出,经项目总监认可和建设单位确认,并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节能检测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检测,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3.3进场验收

1) 对材料和设备的品种、 规格、 包装、 外观和尺寸等进行实物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代表) 确认, 形成验收记录。2)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出厂合格证、 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 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的形式检验报告、 进口材料和设备的出入境商品检验, 并经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代表)确认, 纳入工程技术档案。3) 按照规范现场抽样复验, 建筑节能工程复验均应为见证取样送检。由于部分材料和设备检验周期较长, 需及早送检, 严禁先施工后复验。检验批数量和检验项目要满足要求,防止批量不足或检验项目短缺。4)建筑节能工程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和阻燃处理,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使用的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4、施工过程的控制

4.1墙体节能工程

4.1.1墙体做法:填充墙采用600×250×200的加气混凝土砌块,10厚1:3水泥砂浆打底压实抹平,20厚1:2.5水泥砂浆抹平,涂刷外墙涂料或镶贴8~10厚面砖。

4.1.2控制措施:

(1)材料进场后检查砌块的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检测项目为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

(2)加气混凝土砌块进场后,检查施工单位的防止雨淋措施。

(3)巡视检查施工单位在砌筑时墙底部是否按要求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4)巡视检查施工单位在砌筑时是否向砌筑面适量浇水、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的控制情况,是否分别控制在15mm和20mm;砌体砂浆的水平灰缝饱满度与竖向灰缝饱满度是否符合要求。

4.2门窗节能工程:

4.2.1门窗做法:采用PVC塑钢窗框浅天蓝色玻璃外窗,入户门采用钢化玻璃地弹,门设玻璃与雨蓬遮阳。

4.2.2控制措施:

(1)检查进场门窗材料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外门传热系数检测按《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16729)执行,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按《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检测方法》(GB/T8404)执行。

(2)检查外门窗系数检测结果是否小于或等于设计要求。

(3)检查配件是否齐全,封样及书面安装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4)附框是否有可靠的强度和保温性能:金属复合门窗框、扇中是否有合理的断热材料(金属框材料不应贯通)。

(5)玻璃安装材料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确定。

(6)门窗框安装完毕后,缝隙杂物是否清理干净,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填充聚氨脂发泡剂,聚氨脂发泡剂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7)检查施工单位安装推拉窗时,是否在窗框安装固定后将配好玻璃的窗扇整体安装入框内滑边,调整好框与扇的缝隙。

(8)检查门安装固定时,是否先调整框与扇的缝隙,再调整玻璃的位置,最后镶嵌密封条,填嵌密封胶。

(9)检查楼梯间、疏散楼梯间、公共通道、地下室、非采暖公共间的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质量验收

1) 建筑节能工程为一个分部工程与 GB 50300 ―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 9 个分部工程共同构成一个单位工程,此分部包括 10 个分项工程。建筑节能工程应按照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当建筑节能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较大时, 可以将分项工程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当无法按照上述要求划分分项工程或检验批时, 可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协商进行划分。但验收项目、 验收内容、验收标准和验收记录均应按照 GB 504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2)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使用 GB 50411 ―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附录 B建筑节能分部、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表。3) 验收程序及要求验收程序: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太原市印发的!关于建筑节能工程质量专项验收有关要求的通知(并建监字[ 2008] 3 号) 中明确了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组织工作应由建设单位法人或法人委托代表组织设计、 监理、 施工,检测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有关方面人员组成验收组。建设单位应当在建筑节能专项验收 7 个工作日前, 将建筑节能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报负责监督该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由建设单位主持进行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4) 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应单独填写验收记录, 并且节能验收资料应单独组卷。

6、加强监督管理建议

6.1制定更加严密的监督程序,根据每个单位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监督计划,加大宣传和专项检查力度,首先把好图纸设计和图纸审查关,未经审查合格的设计图纸不得使用;同时规范图审机构的行为,现场方面,多组织各部门参加拉网检查,形成奖优罚劣的声势,同时对照检查各参建方行为和实体质量不足的地方,引起各方对建筑节能方面更大的重视

6.2组织设计人员 施工人员 监理人员进行节能培训,对节能施工实行上岗证,发放施工资质证书 施工人员的资质问题现在还是一个空白,提请主管部门加紧落实执行(规范对此有要求)。

6.3严格查处不按设计图纸施工的行为,对擅自变更设计进行立案处理

6.4对新型节能材料严格按要求提供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专家论证会通过的推荐使用文件,同时现场严把材料复验关。

6.5强化对节能专项验收程度的监督,要求验收不走过场,各责任主体相关负责人员到场 开展节能监督检测 完善监督手段,对节能材料也实行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检测单位共同参加的见证取样,使用专门的见证签证制

6.6建议质协将节能施工过程作为评优检查的必检内容,对达不到节能要求的工程项目,不得参加各类评优评奖活动

6.7组织参观学习节能推广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节能工程施工 验收监督程序等

6.8增加专项整治工作中涉及建筑节能的较重要非强调内容强化监理单位对节能重要工序的旁站监理及施工总包单位对节能施工的管理不能以包代管

6.9监督实例抽查手段应用不足,应促进建筑节能检测机构完善节能材料及实体检验能力,保证建筑节能效果。

结束语

总之,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保护环境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冯望云.从传统建筑保温到现代节能 关于建筑节能的几点认识和建议[J].建设科技,2008(21) .

第10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绿色建筑这一基于节能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其对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建筑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且逐步改变着城市建设与建筑行业的发展格局。笔者亲历一个城市新区建设,其始于1992年,目前新区框架已达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29平方公里,建筑业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其新区生态保护与绿化建设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基于此20余年建设实践,阐述对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运行、拆除的全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总量最小,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⑴。绿色建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它代表了建筑品质的综合提升,代表了社会对未来建筑发展方向的需求。

二、发展绿色建筑的现实意义

1、发展绿色建筑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业是当前全球不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全球经济活动约有1/10来自建筑业,全球主要资源的消耗有1/6以上与建筑业直接相关。据统计,建筑业消耗全球约40%的能源、约25%的森林、约16%的淡水。

2、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节能减排任务的必然要求。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严峻,我国人均能源较少,只相当世界人均的1/3,建筑能耗很大,我国住宅使用能耗为发达国家的2-3倍,大型公建的单位面积年耗电量为发达国家的1.5―2倍。

3、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城市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建筑不仅在建材生产、建筑施工环节消耗能源,而且在建成投入使用后还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特别是电能。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和方向。

4、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程度是当今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既反映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也体现了广大市民对绿色、环保、健康人居环境的追求,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前提。

三、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所在城市是全国建筑节能示范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居住建筑节能成绩显著,设计施工技术成熟,煤矸石等建材产品丰富,推广应用目前正在稳步推进。通过其发展,可总结出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的一些问题

(一)提高思想认识。由于缺乏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了解,人们误认为绿色建筑的成本一定高,没有形成崇尚绿色建筑的观念,社会不重视发展绿色建筑,新型节能材料,推广难度较大。执行节能标准不够严格,设计节能均能达标,但在施工中对节能材料的检验、构造节点准确实施都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标准体系还不完整。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已经出台,公建的节能标准也已出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评价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

(三)技术经验还不充分。建筑节能是新工作,大部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对节能技术虽然有一定经验,但在如何预防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成为一个挑战。

(四)需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

四、城市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和建议

把理念转化为行动,设计和建造符合要求的绿色建筑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任务。目前,国家正在推动绿色建筑三个星级评价标识工作,发展绿色建筑的难点就在要把分散于各个领域的相关绿色建筑规定集中体现在一个建筑(或建筑群)上,所以,必须对绿色建筑进行集成设计。要达到达到一星级、二星级并不难,简单的说,一、二星标准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再集成一些节能环保元素。城市建筑行业主管部门,业主,开发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要树立起绿色建筑的理念,把绿色体现在建设全过程环节,要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落实相关项目作为试点示范推广,并邀请专家进行辅导讲座,结合示范项目召开绿色建筑推广现场会。在具体建设项目推动过程中,要结合城市特点,做到因地制宜,节能为本,全面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符合城市实际的绿色建筑标准,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三个层面规范和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结合国家制定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建立适合城市具体情况的评价、施工及验收等系列标准细则,来确保城市每年新建的每一个项目确实都能达到节能标准的要求。要在更多的建设项目中大力推广一二星级绿色建筑。

(二)绿色建筑重在前期策划,做好规划是前提保障。做好技术方案的集成,使其体现方案的先进性、地域的适应性和技术的适用性,在项目规划选址、采光、通风、节水、节能、材料选择、暖通及可再生能源方面等都需要建设、设计、咨询机构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在设计阶段,要体现各专业的有效沟通与配合,科学集成相关内容,综合体现在项目中。

(三)进一步加强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规定既有住宅、机关办公用房和大型公共建筑都必须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同时编制一定的标准用于评价、核定既有建筑改造的节能效果。

(四)无论在建筑环保材料、低碳建造技术的研发上,还是在施工管理方面上,要扶植企业内部自主创新的能力,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组织机构合作的平台,使双方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形成合力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手段的实践。

(五)开发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结合地区的气候特点、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利用技术和设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建筑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使绿色建筑名副其实。

(六)结合各类建筑节能项目,建立绿色建筑实验示范区,作为试点项目和亮点工程,然后确定目标,统一管理规划,统一安排进度,方便学习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七)大力加强建筑节能的行政管理和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中介评估、社会监督”的形式,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和工程质量专项整治,提高建筑节能工程质量。

(八)完善奖励机制,加强政策扶持。用好建筑节能专项资金,专门资助建筑节能改造、建设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科学研究等。加强对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支持。培养建筑行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及低碳建造”的观念。加强与建筑人才培训机构及院校的联系,培养未来建筑从业人员的“绿色”意识,将来工作阶段能更好地把握相关政策的精髓。

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定了明确目标。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体现了节能、环保、科技、人文的理念,是全球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把我们城市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然途径和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

第11篇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目前节能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重要问题,然后指出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同时详细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我国;建筑节能;重要性;发展现状;政策;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007-02

1 引言

对于人们工作、生活场所离不开的建筑来说,目前倍受关注也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节能。建筑节能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全球建筑发展的主要潮流。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外一些国家很早就致力于建筑节能的工作,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抓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探讨与科研,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工作。只有将这项历史性的工作做好,才能够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迈进。首先,应当正确看待我国目前建筑节能发展的状况,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发展航向。

2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状况

2.1发展的情况

和国外的发达国家比较而言,我们的建筑节能开始的时间晚了一些,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第一次颁布了关于建筑节能的法定文件,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提出了节能率达到30%的要求,这成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的良好开端。1998年的1月1号,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这是一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法定文件,它成为立法依据,用法律保障了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前行。至今,建筑节能已经是我国的建筑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并且,成功的生态型建筑在不断建成。

2.2存在的问题

2.2.1未能意识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①相关节能的法令条例还不够成熟与完善。在城市规划,农村建设的道路中,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维护健康的生态环境,建筑节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手段,然而,对于这项有利的节能手段,却没有全面有力的法令条例来保障它的实施,使得工程在实际开展时,受到了阻碍;②作为建筑的使用者――人民群众,还没有正确看待建筑节能的意义,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将带来的重大效益,从而,工程展开过程中,没有体现出良好的节约行为;同时,一个地区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方领导的决策,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对建筑节能的态度不够明确,没有在政策上予以良好的指导。

2.2.2给予相关节能技术的支持力度不够

由于建筑节能工作所包含的内容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要获得成效需要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质量过硬的建筑产品,而这些就需要技术上以及经济上的大力支持。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推进过程中,技术力量薄弱,创新成果不多是比较明显而重要的一个问题,现在,过渡地区的建筑节能标准将颁布实施,南方地区的节能工作也已启动,有关工作的顺利展开依赖于质量佳,技术新的产品,然而,在这方面,国家所给予的支持力量还是有所欠缺的。

2.2.3国家与地方对建筑节能的鼓励政策不够充分

对我国而言,建筑节能还不是一项发展成熟的事业,仍然需要更多的宣传、提倡以及鼓励工作。比如工程中的甲方,仅仅依靠他们自己来做到对建筑节能的实施,短期内还是不能实现的。但是政府对建设相关单位的经济等鼓励并不是充分的,建筑节能若不能得到有力的经济,技术,或产品的支持,将会是十分地缓慢。

2.2.4目前供热收费制度不合理

现在的供热收费不是按照热量而是根据建筑面积计算采暖费,系统采用垂直单管串联方式,不仅用户不能调节供暖量,外网亦不能适应系统动态调节控制,造成严重浪费。如此使得供热企业缺乏自主经营的动力,使得用户缺乏积极性。现在,北方采暖地区已建成非常多的节能建筑,保温效果明显增强,然而因为未去统计供热热量,且用户无法调整房间温度,热时开窗散热,造成了节能建筑并不能够真正地节能,反而浪费的情形。

3 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3.1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建筑节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缓解能源资源的紧张局面,建筑节能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建筑采暖和饮食用能量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建筑节能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需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建筑节能范围包括:建筑采暖、空调和照明的节能,建筑节能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建筑热环境的质量,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如今的建筑节能工作必须与改善建筑舒适性相结合。

3.2中国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1)《建筑节能技术政策》与《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都是我国法定颁布的,对于引导建筑节能技术进步,促进各地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购房消费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住房货币化政策的实施,人们改善建筑热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在10年前,北方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建筑节能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启动的。建议可以加快节能示范建筑、示范区、示范村建设,南方地区建筑节能的工作也将得到推广,让更多的群众从亲身的感受中得到启发,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更快发展,形成共识,得到实惠,并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3)在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建筑节能依靠立法和执法,它的进展主要靠政府的强制推动,只要各级领导重视,就能使建筑节能工作出现一个崭新的面貌,政府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行政监督。

(4)建筑节能是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我国建筑节能事业,从总体来说还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我们要做的是,加快技术、组织及政策方面的措施落实,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节能水平,在不久的将来,建筑节能定能结出丰硕之果。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节能设计;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7-0120-02

建筑产业是重要的第二产业,在我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管理办法、标准规范、技术规定不断颁布,建筑节能全面推进,但具体的节能状况却令人担忧。一些建筑节能的拥护者没有看到激励措施和享受优惠政策;一些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行为、有节能标准不执行者,也没有受到应有的追究。为加快我国建筑节能的步伐,我们必须在建设设计中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从困境中寻找突破口,把我国建筑节能推向崭新的未来。

一、建筑结构节能的设计

(一)门窗的节能设计

门窗是围护结构传热耗热的大户,约占总体传热耗热量的25%~28%,加上空气渗透耗热量,总耗热量高达40%~50%。在这样的环境里,采用单玻金属窗对于保障居室夏季温度26℃~~28℃,冬季16℃~18℃是很困难的。山东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证明,用单框双玻塑料窗的热阻值比单层塑料窗提高80%,单位热阻值价格降低30%左右。采用节能窗之后,墙体只需抹少量隔热砂浆就可以满足传热系数的要求。在窗户型材上,我们建议采用热导率较低的产品,聚氯乙烯(PVC)的导热系数仅为钢材的1/357,铝材的1/1250。在隔热能力上,单玻塑窗比单玻铝窗高40%,双玻高50%。此外,PVC窗的密封性也很好,塑窗框扇结合采用搭接和嵌接结构,接合处有弹性密封条,不仅节能效果好,防水、防尘效果也非常好。

(二)外墙体的节能设计

建筑外墙体所占的散热面积较大。建筑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外端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墙体保温隔热做法有内保温隔热、外保温隔热和内外混合保温隔热。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住宅建筑目前尚不具备采用内外混合保温隔热的做法,可以选择内保温隔热或外保温隔热的做法。外墙内保温隔热就是将绝热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内侧。其优点是简便易行,施工速度快。缺点是占用房屋使用面积,易在楼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与外墙交接处、窗与外墙交接处产生“冷桥”或“热桥”。冷桥会造成内墙表面温度降低,冬季出现墙面结露现象,影响用户使用。热桥会造成墙体表面温度升高,影响夏季的散热。外墙外保温隔热就是将绝热材料复合于承重墙外侧,使墙或屋顶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其优点是热稳定性好,可避免产生冷桥或热桥。

(三)屋顶的节能设计

几十年来,我国建筑相当普遍地采用了平屋顶。这种屋顶不仅容易漏雨,而且保温隔热效能差,能源浪费严重。近年来,参照国外经验,用挤塑聚苯乙烯(xPs)板做倒置屋面保温层,对屋面结构进行革新,效果良好,已在不少工程中得到应用。XPS板具有连续的表层和闭孔式蜂窝状结构、组织均匀、连接紧密、强度高、隔湿性和耐气候性能好、不易老化等优点。用这种XPS板做屋面保温覆盖在防水层之上,使保温层起到保护防水层的作用,既可使防水层免受日光的暴晒,又大大缓解了防水层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还可避免防水层受到磨损、冲击、穿刺等破坏,使防水层寿命大大延长。

二、建筑结构节能的施工质量控制

(一)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由于建筑节能控制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建筑舡前,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要尽可能选择业务知识好、熟识相关建筑节能标准、规范的专业质量控制工程师。其次是实施节能控制的内容必须体现在质量规划中,甚至有必要在投标的质量大纲中能给业主―个节能控制方面的合理建议,项目从总监到施工员都必须熟悉监质量细则中有关建筑节能控制方面的内容。

(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具体控制要点和措施有:基层处理墙面应清理干净,清扫浮灰,墙面松动浮灰应剔除干净。粘土砖墙面浇水,对混凝土墙面应涂刷界面剂。按规定做好界面处理砂浆配制、聚苯颗粒保温材料配制、抗裂砂浆配制、柔性腻子的配制等。抹聚苯颗粒保温抹灰材料,应分层操作,每次厚度不宜超过30mm,头遍要注意压实,二遍注意压实抹平。抹灰材料应在4h内用完,严禁使用过时灰。粘贴EPS板时,应将胶粘剂涂脂抹涂在EPS板背面,涂胶面积不得少于EPS板面积的40%。EPS板应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通行墙缝,粘贴牢固,不得有松动和空鼓。

(三)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节能工程施工完成后质量控制工程师事先进行自查与复验合格后,提出质量验收申请报监理单位验收。同时由监理单位项目部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验收,对存在的不合格质量问题提出书面整改通知单,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回复后,由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复验,均达到合格要求后,报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小组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小组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由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参加共同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建筑节能质量验收作为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在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中应有建筑节能部分的专题性质量评估意见。

总之,建筑节能工程作为建设领域的一个新分部工程已成为我们既定的基本国策。我们需要随时充实自己,随时总结经验,为推动市场节约能源出一分力。

参考文献

[1]彭士苓,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天津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4)

[2]张女幸文,黄荣校,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J],山西建筑,2005,(3)

[3]古兴会,浅谈实行工程全过程管理降低工程造价,特钢技术,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