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教育的特点

初中教育的特点

时间:2023-05-28 09:24:34

初中教育的特点

第1篇

一、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1 身高体重有了较明显的增加,心理上有着强烈的自主要求,但同时又要依附成人。初中生在初中阶段似乎突然长高、长大了,四肢发育很快,显得大手大脚。他们的肌体发育和肌肉力量的增长,往往超过神经系统对各运动器官的调节能力的发展,以致产生暂时的一些动作不灵巧、不协调或笨拙之态。由于身体猛增,性腺开始成熟和活动,加之活动能力增强,自我交往逐渐频繁,他们的自主要求很快就发展起来了。此时,他们以“大人自居”,不喜欢大人把他们当小孩看待,讨厌长辈对他们的细微照顾和关怀。此时,他们喜欢在各种场合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并且希望大人尊重和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了,对家长和老师的话也不那么爱听,有点“犯上作乱”,对大人开始“冲撞”、“顶牛”。但对妹妹、弟弟则又以保护人自居。这期间。他们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往往显得比较紧张,这给成年人,特别是家长带来一些烦恼。因此,家长和教师必须正确对待,要看到孩子成长到这个年龄段。出现的自主要求,是个体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家长、教师都应抓住这一时机,调整原来的关系。引导他们由依附地位转到自主地位,但由于此年龄段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很不成熟,他们基本上要依附成人。还不能离开成年人而独立生活,因此,成年人应在各个方面关心和照顾他们,使他们逐渐地由依附地位发展到独立自主的地位。

2 性成熟和活动能量的增大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其认识却往往落后于他们的行动。所谓性成熟期,就是性腺机能开始发生作用的时期,性成熟首先引起外部的一些生理变化,如男生的声音开始变粗,甲状软骨开始增大,并出现胡须;女生声音变高,乳腺形成,开始发育,皮下脂肪增多,开始有月经,这些电是所谓的第二征。由于性开始成熟,引起了学生心理上的重大变化,这表现在:一是他们意识到自己已接近成人;二是开始有了性意识觉醒,因而容易兴奋、冲动和神经过敏,并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但表面上又表现为回避、疏远,这是思春期的一种否定倾向,但内心又向往和异性在一起,出现了所谓牛犊恋期。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关怀、教育和照顾,要对他们进行有关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并积极组织各种集体活动,让他(她)们在活动中形成自然交往,打破男女之间的神秘主义。由于该期间的学生身体发育很快,虽然他们的活动能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其认识却往往落后于他们活动能量的增长,因此常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无用的甚至于是盲目的活动,如踢撞、疯疯打打以及一些恶作剧的活动,等等。根据这些特点,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提高他们的认识,把他们的行动与认识统一起来。

3 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的机能有了显著的发展,能学习一些比较深刻的理论知识,同时看问题又很不全面深刻。初中生的神经系统比起小学生来讲有了显著的发展,此年龄段的大脑重量和体积增加得不多。但结构进~步完善,特别是神经元的髓鞘化已经形成。从机能看,兴奋性较强,但兴奋点不易集中,第二信号系统的支配调节作用日益占主导地位,加之知识经验越来越丰富,因而思维能力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其表现为:第一,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发展到占主导地位:第二,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使得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甚至于各种教科书中对某些事物的解释,喜欢“刨根问底”,好奇心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些特点就使得他们能够学习一些比较深刻的科学知识,理解一些理论问题,因此,行动上好动,多变,容易分心。又由于神经细胞的工作耐力较差,容易疲劳,这些特点,要求教师要善于组织他们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不要使他们的神经系统过度紧张,以免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但是,由于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得不完善。经验也不足,因此,他们在看问题上必然会很不全面、很不深刻,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因而往往只能就一些现象便作出结论。

4 情感变得丰富而深刻,但其情绪容易波动,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初中生的情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变得丰富而深刻,特别是高级的社会情感(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已初步形成,此外,理智感(如责任感、义务感)和美感都有所发展,因此,与小学生的情感相比较就变得丰富而深刻多了。由于他们思维的片面性,往往从个别现象看问题,情感电往往随着现象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由于处于性成熟期,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较强,加之他们未充分养成控制自己的能力,因此,他们的情感容易波动,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例如,他们会因一件小事而狂喜得“得意忘形”,同时也会因一件小事而非常痛心;他们有时积极热情,容易被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但有时又突然“翻脸不认人”;他们对人真诚坦率,非常重视友谊,每个人都有自己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但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教师往往不谈心里话;他们具有活泼愉快的心境,有乐观主义精神,却又常常带着抒情诗歌的情调;他们有时表现得很严肃,但一下又出现不加控制地幸灾乐祸地取悦别人。

上述种种是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他们行为表现的依据,因此,教师应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

应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根据一些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自己几年教育工作的实践,我认为以下几方面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1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初中生由于生长发育较快,性机能逐渐成熟,因此,他们心理上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大人自居,要求成人尊重他、信任他,根据这种心理特点,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就应该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自尊心人皆有之。小孩子也不例外,据研究,一岁多的小孩就已经有自尊心了。到了少年时期自尊心发展得更为突出更为强烈了,并且成为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自尊心是人们进取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对孩子们来说,自尊心是他们的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心理品质,这与虚荣、骄横、妄自尊大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中,其中就有一个“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这条原则就是根据青少年这个特点提出来的。教育者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不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成才。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但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是建立在对学生尊重的基础上,在尊重的基础上提出的严格要求,才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育者要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首先必须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我们强调必须尊重学生,但同时也应及时反对那种过分的、不恰当的、没有分寸的关心。这是因为这种关心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它会使学生认为,这是教师瞧不起他,对他的不信任,从而同样会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发展 教育策略

初中阶段是个体由儿童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段时期内,学生的心理状态十分不稳定,极容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引领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深入探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初中生多为12-16周岁,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他们的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身体外形迅速改变,身体内部机能显著增强,这些变化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因此,这一阶段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但与身体的快速发育相比较,他们的心理发展却处在缓慢的过渡时期。具体表现为:在情感方面,初中生更加重视内心体验,情感更为丰富且富有激情,但容易冲动、鲁莽和感情用事,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在自我人格方面,初中生人格框架初步建构,更加强调自我独立,但对自我的评价不甚客观,自我控制能力仍有待加强;在认知和思维能力方面,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明显增强但仍不够全面深刻,思维虽然新颖但常会失于偏颇;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渴望与人交往并希望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但有时会显得羞涩和内向,不知如何与他人更好地相处。总之,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显得十分不协调,还有一些学生会表现出更为过激的厌学、逃学、打架等叛逆行为。如果教师和家长未能对其施以正确的教育引导,就有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几点原则

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规律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特点,班主任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生本原则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实际为教育出发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教育目的,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稳定发展而做出积极的努力。新一轮的基础教学改革,再次明确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尊重和突出学生的这种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差异原则

“个体差异”原则,即指班主任尊重学生因个体不同而在心理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并能够从差异化的角度采取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以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初中生虽然处在相同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但因家庭环境、生理遗传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普遍性原则能够解决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但是如果总是一概而论,教育效果自然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适当改变教育策略。

3、合作原则

“开展合作”原则,即充分联合教育伙伴,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单凭班主任一人之力也不可能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这样重要的任务,班主任要与家长以及各位任课教师积极沟通、密切配合,构建起立体式、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体,以便更为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扎实有序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相关策略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班级内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状况的教师,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在深入分析了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策略,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1、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有班会、“知心”信箱、个别谈心等等,这些教育形式虽然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已经稍显落后。首先,班主任应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如班级网页、BBS、E-mail、QQ等与学生进行交流。此类教育形式既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和自尊心,又能够更加充分和深入地进行沟通交流;其次,班主任可以对传统的教育形式进行新的发挥,如原有的“知心”信箱多是学生“匿名”给班主任写信,诉说困扰自己的烦恼和问题,班主任可以拓展“知心”信箱的功能,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困扰自己和同学们的共性问题,再由班主任进行筛选后引导学生在班会中开展大讨论,使他们在讨论中越来越明确该如何思考和处理此类的问题。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显得枯燥单一。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初中生身处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他们所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和丰富。例如,当前社会离婚率的上升,一些学生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一方面,班主任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父母的选择,而另一方面,也应尽可能地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社会责任,如何更好地承担和履行责任。

3、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班主任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对完成此项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班主任首先要保持心理状态的健康和稳定,加强自身修养,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用实际行动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其次,还要不断加强学习,认真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最后,班主任要始终葆有一颗“爱生敬业”的心,“爱”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武器,只有做到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职业,才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

近年来,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班主任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要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去,了解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的实际情况,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第3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策略 个性培养

个性的原意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性。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初中生的个性是指他们对体育课及体育活动相对稳定、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即我们常说的能力、性格、个体、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促进初中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更有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在一个轻松、快乐的体育教学氛围中学习,能让他们从情感上得到满足,充分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积极性。这样,他们便能主动学习,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自觉参与锻炼,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尤其是体育课堂上的欢乐气氛,能够让初中生的“心”得到发展。这正体现出现代体育教育的理念。因此,发展学生个性符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初中生的个性会充分暴露出来。这为体育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对初中生个性的把握,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更好地塑造学生个性打好基础。

二、初中体育个性化教学的方法

(一)因人而异,突出个性化培养

1.充分掌握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初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教学情况为他们制定教学计划;同时加强对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引导,确保让所有学生都能加入到体育锻炼中,这样能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让中等生有所进步,让后进生逐渐进步。

2.掌握初中生的优、缺点。为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应将内部资源作合理的整合,从而做到扬长避短,推动班级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初中生个性方面的差异,会存在不同的优缺点,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合理设计教学项目,确保学生个性有展现与发展的平台,从而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了解初中生的个性差异。由于个性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外向,有的学生内向。通常,外向的人更热爱体育运动,有的甚至喜欢参加刺激性强的运动。不过,学生们的能力参差不齐,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他们个性的方方面面,更好地挖掘他们的个性能力。尤其是体育特长生,更要重点关注,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与培养。

(二)初中体育教学实现开放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学工作提倡创新,初中体育教学也应注重创新,要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因此,应转变以往以体育教师为主的被动教学方式,而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性、兴趣爱好及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要突出协作性与互,强调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不要让学生一味地去学习体育知识或体育技能,而要多给他们留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用武之地。另外,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锻炼项目,以促进他们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并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简而言之,体育教学不可强求一律性,而应突出开放性。教学开放性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各方面。教学活动的设置更应突出多样化、协、趣味性、强身益智性,从而让学生积极锻炼身体,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

(三)体育教学游戏化,提高趣味性

传统观念中的体育教学是在不断的跑、跳、训练中完成的。其实,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征,游戏才是他们的爱好。如果体育教学只是机械、重复地训练,是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的。由于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学生感到厌烦。我们常说,教师如同辛勤的园丁,学生则是花园中一朵朵可爱的小花。我们体育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经验,在上课时,有的学生无精打采。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教学的枯燥乏味,反复训练让他们提不起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善于利用游戏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体育课堂充满趣味性,让学生们有滋有味地听讲,热情高涨地参与运动。

(四)音乐与体育同行,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大部分人认为体育课就是单调、枯燥、重复地训练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笔者认为,体育锻炼并非如此。在体育课堂上我们依然能够有美的享受。那就是让音乐与体育同行,将音乐引入体育教学。这样做不仅能增加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还能消除学生运动时的疲惫感,并能激起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不仅符合优质体育课的要求,更符合未来体育课的需求。因此,体育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使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参与体育锻炼,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职初等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培养

引言

教学技能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核心,同时也是优势,因此学生教学技能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在初等教育专业中,数学教学技能是基础内容之一,采用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技能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为此首先应该全面了解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目前的技能掌握状况,客观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制定更为完善的对策,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高职初等教育专业概述及其特点分析

1.初等教育专业又被称为小学教育,基础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受教育者奠定未来学习发展基础的阶段,是文化知识积累以及初步学习准备的教育。一般都是指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教育的对象是6到12岁的儿童。国家对于初等教育非常重视,从儿童开始进行教育,发展和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国家文化水平,这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和动力,初等教育属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范畴,身为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所有人都享有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而高职初等教育专业,是培养初等教育者的摇篮,是我国初等教育得以开展和发展的必要环节,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发展十分迅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初等教育人才。

2.首先,高职初等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职业性,高职初等教育想要取得成功与教育者是否能够胜任其职位有着直接联系,作为培养初等教育人才的基地,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分析初等教育的特定,找到初等教育的核心内容,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其实践能力,由于小学阶段上承幼儿教育,下启中学教学,属于一个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教育应该兼具保育性与教育性,要在实现知识传授的同时,把握学生的成长方向,不单单是要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创造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等等,因此,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由此而言,养成性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职业特性。

其次,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全面而丰富的教学技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初等教育专业的的重点在于教育,这样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在掌握基本基于理论的同时,还需要具备熟练运用教学实践技能的能力。从目前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的发展来看,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开始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其中校企合作以及2+1的培养模式比较常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职业技能不同于其他教育技能,小学生处于模仿能力极强的阶段,过于依靠教师,善于模仿教师,教师是学生行为以及思想上的榜样,从这个角度来看,初等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规范性更为重要。然后就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都显示,教育对象的年龄与教师教学技能与艺术性之间是反比例的关系,也就是说学生的年龄越低,教师的教学技能就应该越高。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在设置教学内容或者是教学训练的时候,要从儿童的学习特点出发,比如小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记忆非常容易,对于生活化,具体化的形象更有兴趣,并且由于儿童思维想象的独特性,也决定了他们非常容易受到其他情绪的感染,对于艺术活动非常喜爱,从这些特点出发,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利用图像,声音以及影响等教学素材的能力,并且还应该在儿歌,童谣以及简笔画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置,培养该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使用这些设备与素材的技能,因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教学技能所面临的挑战

应该在高职初等教育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培养,小学技能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能够有效促进其自身的发展,现阶段从我国高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小学数学技能掌握情况来看,其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第5篇

一、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特点

初中生作为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期,有其特殊性;同时由于初中生安全关系整个社会千家万户,具有复杂性;因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所以安全教育具有长期性[2]。

1.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初中生的年龄段大约是12~15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此时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他们具有强烈的“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求独立,渴望受到尊重,是初中生在个性发展中独立性增长的突出表现。其次是教育内容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小,初中生大多已经熟练掌握上网冲浪的技能,由于其心智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从而沉迷于网络,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真假,因此,培育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形成文明的上网行为习惯更是成为了教育的重中之重。

2.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复杂性

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增加了网络安全教育的复杂性。在信息化时代,学生需要自觉遵守文明上网的规范,充分利用网络开放的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素质,主动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学会辨别是与非的能力。学校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和教师应通过级会、班会、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文明上网。家庭需要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上网行为的榜样,理解和配合学校对孩子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增加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社会应该承担网络安全教育应有的责任,校园周边严禁网吧的经营,网吧严禁未成年人入内,互联网形成绿色文明的网络环境,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3.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长期性

由于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天都会接受到大量的网络信息,危险时刻都会发生,因此网络安全教育需要常抓不懈,一刻也不能放松。网络安全教育必须贯穿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是教育者长期的教育内容,需要预防性和补救性教育相结合,其中预防性教育更需要大力提倡和加强,而不总是等出现网络消极事件后再紧急补救进行教育,应多以正面的积极事例作为教育的样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的发展,对网络上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还不是十分完善,作为教育者应该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融入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当中强化文明上网的意识和行为。

二、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1.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常规化

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把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化教育当中。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把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排上课表,并确保授课时数。把防网吧危害作为安全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根据不同年级确定安全教育的内容[3]。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和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教师在教学当中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因地因时制宜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2.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多样化

学校在实施网络安全教育时,需要考虑到初中生热爱新奇、喜好体验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途径从不同角度开展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增强效果。在学生教育方面,除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广播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之外,还可以采用电影放映、网络安全讲座、图片文字宣传、现场模拟体验、安全情景剧、安全知识问答、正面事迹报告和现身说法等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组合,大力推进初中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教育方面,改变以往教师在校内教育的单一形式,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定期请家长和社会共建单位代表参加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工作座谈会[3]。讨论研究学校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集大家智慧,取众人之长,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3.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化

开展安全教学活动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要采用能收到实效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3]。学校可以针对一个或多个主题相应地设计出网络安全的主题活动,如情景剧扮演、班级板报宣传、知识讲座、网络安全征文比赛、“安全小卫士”评比等,把网络安全教育的思想融入到初中生喜闻乐见的体验式活动中去,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效果。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建设符合网络安全教育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促进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抵御不良网络诱惑的能力。

4.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社会化

网络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教育责任。学校应充分利用日常学校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网络安全的意识,同时还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向家长传授各种事故发生的特点和预防、逃生的知识,使家长能够根据子女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给子女传授各种安全知识。家长要注意对子女开展情境化训练,在生活中指导子女科学使用网络[4]。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公安、治安、信息安全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最好能聘请有关人员担任网络安全的校外辅导员,共同承担网络安全教育的责任,协助学校制定出网络安全的应急预案及相关纪律规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报,2007-03-01.

[2] 陈慧萍.中小学安全教育机制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第6篇

体育课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可有可无,就是简单的跑跑、跳跳、玩玩而已。在农村学校中,大家认为农村学生在干农活,身体素质不错,其

>> 农村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谈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浅论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浅谈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浅析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 构建初中体育“有效课堂”策略 现代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初探 影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人为因素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措施 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提升农村初中体育课教学质量浅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浅析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策略 浅析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策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体育课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可有可无,就是简单的跑跑、跳跳、玩玩而已。在农村学校中,大家认为农村学生在干农活,身体素质不错,其实大家走进一个误区,认为学生经常劳动是一些机械重复的劳作,只加强局部的锻炼,也容易造成过度损伤的问题,根本不能起到全身的锻炼。因此,体育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应重视,上好体育课。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关系密切。但相对来说由于农村初中场地差,器材设施不全,教学内容枯燥,运动形式单一等因素,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足,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在将近多年的农村体育教学工作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此,本文特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作如下探讨: 一、教学手段多样化

体育课堂,很多体育教师都没有花时间在设计课堂上,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教学环节,学生都知道了老师接下来要做说什么和说什么,如此一来,学生渐渐失去兴趣。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给了我们较大的选择空间,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合理的教学步骤,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上体育课时,学生一般都渴望学会正确的动作,教师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学生就觉得没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学不会某种运动技巧,上课就打不起精神,可是当他初步学会,并且逐渐熟练后,就越练越想练。 二、初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备好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体能训练的课,与其他学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认真研究自己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2、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3、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教师所采用的教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法的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教师的教,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教法的研究。 1、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1)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 (2)为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体育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无论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观察、相互指导、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3)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鼓励他们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加强教法的改革。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实施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传统的教学方法:不管体育教学如何改革,我们都离不开传统教学方法,它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比赛法等。 (2)探究式教学:教师先让学生练习体会,然后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分层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对不同水平的同学提出不同的要求,确保每一名同学都有进步。 四、竞赛游戏多样化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好胜性较强,都喜欢比高低,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对比赛和游戏感兴趣。我曾对两个初一年级的班级做这样的实验对比:甲班安排慢跑后做徒手操,然后,让学生进行球类活动,有篮球、排球等。有的学生活动几分钟后就坐下来休息了,有的甚至坐到一边乘凉去了。至于乙班,我从开始集合整队完毕后,就开始进行“渔夫捕鱼”的游戏,虽然开始组织时有点乱,但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也集中了,从效果上看,明显要比甲班好。所以在一些纪律比较差的班级,对一些锻炼目的性不明确,自觉性不高的学生,要运用竞赛游戏来刺激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先把兴趣激发起来,然后运用兴趣迁移规律,组织学生学习锻炼。决不能一上课就是队列操。做不好,一做就是十几分钟“玩耍”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甚至二十几分钟,学生一个个愁容满面,一点积极性也没有。 总之,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都应改变传统看法,重视体育学科,教师应在备课下功夫,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定能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体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7篇

[关键词] 农村初中;薄弱;成因;对策

当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初中。目前农村初中存在大量的薄弱学校:校舍及教学设施薄弱、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薄弱、生源文化基础薄弱、学校管理薄弱、教学质量普遍偏低,这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而这种现实所导致的后果正日益凸现出来。初中生择校问题愈演愈烈,因择校引发的乱收费、高收费越来越严重,初中辍学率上升,严重影响教育的整体效益,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认真地分析农村薄弱初中的成因,探索农村薄弱初中的发展之路,促进教育均衡、社会稳定。

一、农村薄弱初中的成因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根本问题在于城乡义务教育对公共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换言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的实质是资源的困乏。因为初中教育成本相对比小学教育成本要高得多,加上初中教材及学生特点,农村初中的薄弱现象更为严重。可以说教育投入的走向、精英取向的教育政策是造成农村初中薄弱的根源,师资调配、生源无序流动、学校管理薄弱则是加剧农村薄弱初中的直接内部因素。

(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总体上说,我国公共教育经费一直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据亚洲开发银行2003年度报告:我国的教育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数占世界的1/4,而教育经费却只有全世界相应经费的1/145。处于短缺状态的教育经费,并没有在教育内部实现均衡配置,在分级办学体制下的教育资源流向体现的是一种典型的精英投资策略。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表明,2001年,全国高校在校生719万人,中学生7836万人(其中初中6431万人,高中1405万人),分别占受教育人口的2.8%和30%,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则分别为24.5%、35.9%。投入中学的有限资金又大多流向重点校、示范校及高中学校,农村初中无力顾及。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冯之浚说,农村教育投资中8%由中央财政承担,11%由省级财政承担,其余部分则由县级及以下承担,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是乡镇,就是目前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乡镇财政仍然要负责学校基础设施等经费。乡镇财政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而农村乡镇基本上是属于“吃饭”财政,根本无力解决义务教育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小学还有办学村为依靠,初中则无所依靠,“顺其自然”,导致了农村初中举步维艰,从而出现了农村初中办学条件严重滞后、教师正常的待遇得不到落实的现象。

(二)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的侵吞

重点学校政策是在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国家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先办好一部分学校的政策,是一种典型培养精英的制度,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重点学校绝大部分集聚在城镇,因此,不可能对农村初中进行投入。而重点初中则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重点学校的品牌效应,逐步形成了对社会资源的积聚,典型的表现是名校办民校,收获高额的择校费,同时不择手段地对农村初中优质的人力教育资源进行无情地盘剥。继重点学校政策之后,评比各级示范性学校的政策相继出台,虽然能促使当地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这又是精英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它同样是制造和加剧对农村初中从投入、师资到生源进行盘剥的政策。久而久之,农村初中在其侵吞下,遭到了重创,滑向薄弱已势不可挡。

(三)教师调配政策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不同的师资配备标准。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规定按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农村初中师生比为1:18.0,城市初中师生比为 1:13.5,这种按学生数配备教师数是不合理的。随着户籍政策的调整,人口流动的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许多农村初中学生成为各种名校的学生。农村初中学校的生源不断流失而导致教师配备数的锐减。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新教师分配政策时,对一些优秀的师范毕业生优先考虑到城镇名校任教。教师的分配是按编制是否缺额确定的,农村薄弱初中由于学生数少,新教师根本无法分配进去,新鲜血液无法及时补充。加上乡镇财政困难、学校经费紧缺,一些政策性的福利待遇得不到落实,导致一些年轻的、有资格(有的地方规定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可调入城镇)调动的纷纷调离,又使高素质的年轻专业教师更加匮乏。现在农村初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他们用最原始(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法讲授最时髦的教材(新课程),即使按照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配置的电脑、多媒体等,也只能成为“花瓶”。

(四)生源无序流动

《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学生实行“就近人学、划片招生”的政策,但教育行政部门允许各种名校 (他们大多挂有民办学校牌子)招收相当数量的择校生,这些学校按学生学业成绩收取择校费,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声誉,对农村初中的生源进行了层层筛选,囊括了农村优质的初中生源,形成了良性循环。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一些头脑灵活、有能力支付高昂择校费用的家长,竞相效尤,将子女纷纷送至理想的学校。这些学生一旦成为“理想学校”不受欢迎的人,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堂而皇之的劝说,让其回学区就读,极可能成为农村初中的“学习困难学生”或“问题学生”,加重农村初中的教育压力。留守农村就读的初中学生,他们的家长认为让子女读完九年就完成义务了,导致应有的家庭教育缺位。农村初中优质生源的外流,从另一方面加剧了农村初中薄弱。

(五)学校的内部管理

为了生存,为了向学区家长、政府、社会有个交待,质量偏低的农村初中会放弃大多数学生,集中。“优势兵力”,重点培养尖子生。他们为了赢得部分家长的认同,随波逐流,在应试指挥棒下,为考取几个重点高中而放弃面向全体学生,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说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农村薄弱初中仍然是应试教育的翻版。

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可用教育资源匮乏,师资整体水平不高,生源文化基础差,成为农村薄弱初中发展艰难的理由,他们将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社会声誉差归结为教学设施落后、生源质量差,等靠外部条件的到位,存在严重的依赖思想。再说农村初中的一些人事制度改革,不是根据教育、学校实际,有些是政府为了减少财政支出,有些是校长出于管理的需要,在教师头上高悬着“分流”、“待岗”、“轮岗”等利剑,没有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人心浮动。

二、农村薄弱初中的发展对策

(一)加大投入

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使“人民教育人民办”变为“人民教育政府办”,加大对农村薄弱初中的投入力度。考虑到现实政策的惯性与体制路径的依赖,从现实角度看,很难从限制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政策出发实现均衡发展。但是,从短期看,政府改变过去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向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倾斜的政策,加大对农村薄弱初中的投入,使之能获得比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更多的资源。虽然,单纯的政府资源分配无法真正缩小学校间的差距,但至少会将更多资源用于薄弱初中,使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发展。

(二)重点扶持

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学校布局调整、经费分配、师资流向、招生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农村薄弱初中发展的扶持力度。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让名校中的民校完全独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进而逐步缩小名校与薄弱初中之间的差距;二是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调控能力,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强弱联合,充分利用名校的辐射效应,带动农村薄弱初中的发展;三是规范办学行为,特别是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严格招生计划,对重点普高的招生实行向农村倾斜,从而减少和控制初中生源的无序流动,将择校行为转移到民办学校,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保证教育相对均衡的发展;四是创造条件,实行教师轮岗和定期服务制度。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建立服务期制度,保证农村薄弱初中师资的相对稳定。同时,积极有效地开展“名师支教”活动。名师是经过考核层层推选出来的,他们在某一学科、某一区域有着自己独特的创造,让他们去薄弱学校支教,对于引领薄弱学校的发展定会起到辐射作用。

(三)加强内部管理

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Sato Mamabu)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术讲座,谈及薄弱初中发展时说到:“学校改革、发展所需要的,不是来自外部的舆论和行政措施,而是学校每一个成员所共享的显示学校和课堂未来图景的改革构想”。也就是说薄弱初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学校内部管理。

农村薄弱初中发展的出路在于理念。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校长的任免、调配,为学校配备具有比较超前教育理念的校长。让他们从事务型管理者转变为改革型、研究型的开拓者。立足本校,认真分析学校的现状,因地制宜,加强自身主观努力,检讨、反思、克服等靠的依赖思想,打破深层次矛盾的制约。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发挥迎难而上、奋发进取、艰苦奋斗的主人翁精神。找准突破口,转变教育理念,进行办学思路的总体调整,通过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走一条维系良好教育生态的学校发展之路,形成有特色、有个性的学校教育及学校文化,彰显特色,提升学校的品位。

农村薄弱初中发展的突破口在于改革。初中实行的是科任制,一名教师通常教2个班级以上的学生,从学生角度看,一名学生要接受10名以上的教师的教育,学科分工和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各自形成的“诸侯并立”的自治体。因此,必须改革这种制约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基于师生全员的结构性改革,构筑师生、学生共同体,实施全方位的合作教育。

第8篇

关键词:初中阶段 职业生涯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307-02

近几年来,国家和教育部也高度重视职业生涯教育,把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展了相关的实践和研究。但相对于国外的发展状况,中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这个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乏、家庭日常职业生涯引导教育的偏差、社会职业生涯教育氛围的浅淡和初中时期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综合作用,初中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不多,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不清楚,在个人职业发展前景规划方面明显缺乏指导,导致一部分学生结束正规九年义务教育后,出现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状况,一片迷茫,不知路在何方。

一、中国初中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初中生对自我认识不全面。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识能力,但是自我认识还不是很全面。在“你了解?”和“你了解自己的?”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以及优点和不足的比例只占36.3%和37.9%,不了解和了解一些的分别占到63.7%和62.1%。调查充分显示,初中学生对自我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优点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判断和认识,但是对自我认识还不够全面,相当多的学生对自我还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了解,对与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优点密切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更是淡薄。

2.初中时期学生对职业认识不完整。现在社会上的职业众多,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对将来职业有一个设计,就必须让孩子接触各种职业,了解各种职业信息。调查显示:初中生对职业的认识不完整,认识片面,对职业的认识也存在很多误区。具体表现为:第一,初中生受社会舆论、媒体宣传影响较大,对社会职业的构成了解不全面,在“哪一类是你大学毕业后期待从事的工作?”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分别是36.7%、18.4%和16%,这说明初中学生对社会职业关注受老师、家长和媒体的影响,集中于教师、医生、工程师、公务员等社会影响力较大、收入稳定或高收入的职业,而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技师、农艺师却排斥在学生的视野之外,对技术操作型的许多劳动岗位(如工人、农民工、清洁工等)更是表现漠然。第二,初中生对社会职业的了解途径不丰富,比较片面。了解途径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家长和朋友,而其他本该发挥重要作用的如老师、报纸和社区却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初中学生普遍认为培养某项职业能力很重要,但愿意在初中毕业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却很少。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缺乏社会职业意识,缺乏对构建明智、现实的职业发展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在学生思想上的印痕。

3.初中时期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初中时期是学生对前途的现实性的探索和实验性的选择时期。这一时期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色彩非常鲜明,老师和家长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并作出初步的职业尝试。调查显示:中国初中学生对职业和个性的关系认识较清楚,已经具备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还是很淡薄,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更与其他发达国家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调查中仅仅有31.3%你听过职业生涯规划,高达68.7%的初中生不记得或者根本没有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解和系统学习过职业生涯规划的人就更少了;高达70%的初中生不知道或者不清楚自己将来比较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认为应该在初中阶段考虑职业生涯规划初中生只占26.2%。这些问题综合说明现阶段中国初中生在职业规划上意识淡薄,而且滞后,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教育,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有的学生在将来会为此付出代价。

4.初中时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的缺乏和偏差。职业生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主要以班级或小组团体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与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调查显示,中学学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缺失,很少有学校开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即使有,也是走形式,大部分学校也没有按照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与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生涯发展不相适应。在对老师的调查中,只有9.2%的学校有开设人生设计或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班主任很少教育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选择职业,只有1/10的老师有在课上强调职业选择的重要性,这些问题显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关于职业生涯的教育内容严重缺乏。有的初中学校即使有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出于安全考虑,只是让学生做简单的参观,而关于职业的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次数少,而且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当问到老师“您学校在课外活动中有没有组织学生参观一些职业如医生所从事的工作”时,回答没有或不清楚的比例高达91.8%,回答有的比例只占8.2%,与中国小学阶段还有一段差距,更不用说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了。这说明在初中时期,由于升学压力、老师和家长的一些认识误区,初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减少,更不用说职业实践和职业实习了。

二、加强初中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的对策思考

在初中时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同时还需要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扩大职业生涯教育范围,提高职业指导水平,扩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手段和渠道。

1.增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第一,教师要树立对学生理性的职业期待,避免提高学生未来择业的机会成本。教师要充分重视职业生涯教育这项工作,尤其是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修养,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第二,各门学科任课教师要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并把职业生涯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第三,培养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职职业生涯教育教师。中国的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借鉴国外的标准,培养专业化的职业指导老师,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和学校要按1∶500的比例配备专职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2.发挥初中职业指导的作用和提升初中职业指导的水平。初中时期是职业指导的起始时期,中国中学的职业指导,包括升学与就业两个方面,是以学生为本,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生涯设计,为升学或就业作好准备的一门学科。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毕业生的合理分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因此作为初中学校发挥初中职业指导的作用和提升初中职业指导的水平:要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建立学生个性档案,全面了解学生的现状和特点,突出职业指导的目标化;提供职业信息服务,让学生了解职业特点;积极开展咨询指导,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定向;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课外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其职业素质;推进职业指导,要注意学生成长的阶段性。

3.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课程。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职业生涯课程的教育。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公选课或必修课,引导、帮助和鼓励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未来的从业方向,选择各不相同的课程组合,以满足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份蓝图。同时加强对家长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和运用专题教学法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4.灵活开展各种以职业体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通过开展以职业体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初中学生热情参与各种职业体验活动。(1)劳技渗透,实现学生的自我角色塑造。(2)活动展示,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功感。(3)实地参观和实习体验,帮助学生体验工作环境和获得第一手职业信息。(4)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5.针对初中时期青少年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阶段,其中心任务是解决强烈的自我意识与身心限制的矛盾,所以初中生涯发展的重点是进行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与计划的准备,要分时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中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从自我觉察、生涯觉察、生涯规划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的,每一方面包括多个相关的主题,并且在不同的年级教学内容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初中一年级的内容侧重自我觉察,辅以少部分职业初探,初中二年级以认识生涯类群为主,侧重生涯觉察,初中三年级以生涯规划为主。

在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家庭要发挥积极的协助作用,如家长要转变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初中生性格的发展;要重视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社会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引进国外先进的测评工具,加快国外人才测评工具和方法本土化的研究与开发;完善职业信息系统,提供多种形式的职业信息服务;建立初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和制度保障(调查数据来源于福建省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教育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第9篇

当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初中。目前农村初中存在大量的薄弱学校:校舍及教学设施薄弱、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薄弱、生源文化基础薄弱、学校管理薄弱、教学质量普遍偏低,这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而这种现实所导致的后果正日益凸现出来。初中生择校问题愈演愈烈,因择校引发的乱收费、高收费越来越严重,初中辍学率上升,严重影响教育的整体效益,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认真地分析农村薄弱初中的成因,探索农村薄弱初中的发展之路,促进教育均衡、社会稳定。

一、农村薄弱初中的成因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根本问题在于城乡义务教育对公共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换言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的实质是资源的困乏。因为初中教育成本相对比小学教育成本要高得多,加上初中教材及学生特点,农村初中的薄弱现象更为严重。可以说教育投入的走向、精英取向的教育政策是造成农村初中薄弱的根源,师资调配、生源无序流动、学校管理薄弱则是加剧农村薄弱初中的直接内部因素。

(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冯之浚说,农村教育投资中8%由中央财政承担,11%由省级财政承担,其余部分则由县级及以下承担,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是乡镇,就是目前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乡镇财政仍然要负责学校基础设施等经费。乡镇财政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而农村乡镇基本上是属于“吃饭”财政,根本无力解决义务教育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小学还有办学村为依靠,初中则无所依靠,“顺其自然”,导致了农村初中举步维艰,从而出现了农村初中办学条件严重滞后、教师正常的待遇得不到落实的现象。

(二)重点学校、示范性学校的侵吞

重点学校政策是在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国家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先办好一部分学校的政策,是一种典型培养精英的制度,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重点学校绝大部分集聚在城镇,因此,不可能对农村初中进行投入。而重点初中则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重点学校的品牌效应,逐步形成了对社会资源的积聚,典型的表现是名校办民校,收获高额的择校费,同时不择手段地对农村初中优质的人力教育资源进行无情地盘剥。继重点学校政策之后,评比各级示范性学校的政策相继出台,虽然能促使当地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这又是精英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它同样是制造和加剧对农村初中从投入、师资到生源进行盘剥的政策。久而久之,农村初中在其侵吞下,遭到了重创,滑向薄弱已势不可挡。

(三)教师调配政策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不同的师资配备标准。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规定按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农村初中师生比为1:18.0,城市初中师生比为 1:13.5,这种按学生数配备教师数是不合理的。随着户籍政策的调整,人口流动的加剧,城市化进程加快,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许多农村初中学生成为各种名校的学生。农村初中学校的生源不断流失而导致教师配备数的锐减。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新教师分配政策时,对一些优秀的师范毕业生优先考虑到城镇名校任教。教师的分配是按编制是否缺额确定的,农村薄弱初中由于学生数少,新教师根本无法分配进去,新鲜血液无法及时补充。加上乡镇财政困难、学校经费紧缺,一些政策性的福利待遇得不到落实,导致一些年轻的、有资格(有的地方规定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可调入城镇)调动的纷纷调离,又使高素质的年轻专业教师更加匮乏。现在农村初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他们用最原始(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法讲授最时髦的教材(新课程),即使按照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配置的电脑、多媒体等,也只能成为“花瓶”。

(四)生源无序流动

《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学生实行“就近人学、划片招生”的政策,但教育行政部门允许各种名校 (他们大多挂有民办学校牌子)招收相当数量的择校生,这些学校按学生学业成绩收取择校费,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声誉,对农村初中的生源进行了层层筛选,囊括了农村优质的初中生源,形成了良性循环。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一些头脑灵活、有能力支付高昂择校费用的家长,竞相效尤,将子女纷纷送至理想的学校。这些学生一旦成为“理想学校”不受欢迎的人,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堂而皇之的劝说,让其回学区就读,极可能成为农村初中的“学习困难学生”或“问题学生”,加重农村初中的教育压力。留守农村就读的初中学生,他们的家长认为让子女读完九年就完成义务了,导致应有的家庭教育缺位。农村初中优质生源的外流,从另一方面加剧了农村初中薄弱。

(五)学校的内部管理

为了生存,为了向学区家长、政府、社会有个交待,质量偏低的农村初中会放弃大多数学生,集中。“优势兵力”,重点培养尖子生。他们为了赢得部分家长的认同,随波逐流,在应试指挥棒下,为考取几个重点高中而放弃面向全体学生,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说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农村薄弱初中仍然是应试教育的翻版。

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可用教育资源匮乏,师资整体水平不高,生源文化基础差,成为农村薄弱初中发展艰难的理由,他们将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社会声誉差归结为教学设施落后、生源质量差,等靠外部条件的到位,存在严重的依赖思想。再说农村初中的一些人事制度改革,不是根据教育、学校实际,有些是政府为了减少财政支出,有些是校长出于管理的需要,在教师头上高悬着“分流”、“待岗”、“轮岗”等利剑,没有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人心浮动。 二、农村薄弱初中的发展对策

(一)加大投入

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使“人民教育人民办”变为“人民教育政府办”,加大对农村薄弱初中的投入力度。考虑到现实政策的惯性与体制路径的依赖,从现实角度看,很难从限制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政策出发实现均衡发展。但是,从短期看,政府改变过去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向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倾斜的政策,加大对农村薄弱初中的投入,使之能获得比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更多的资源。虽然,单纯的政府资源分配无法真正缩小学校间的差距,但至少会将更多资源用于薄弱初中,使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发展。

(二)重点扶持

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学校布局调整、经费分配、师资流向、招生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农村薄弱初中发展的扶持力度。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是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让名校中的民校完全独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进而逐步缩小名校与薄弱初中之间的差距;二是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调控能力,整合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强弱联合,充分利用名校的辐射效应,带动农村薄弱初中的发展;三是规范办学行为,特别是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严格招生计划,对重点普高的招生实行向农村倾斜,从而减少和控制初中生源的无序流动,将择校行为转移到民办学校,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保证教育相对均衡的发展;四是创造条件,实行教师轮岗和定期服务制度。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建立服务期制度,保证农村薄弱初中师资的相对稳定。同时,积极有效地开展“名师支教”活动。名师是经过考核层层推选出来的,他们在某一学科、某一区域有着自己独特的创造,让他们去薄弱学校支教,对于引领薄弱学校的发展定会起到辐射作用。

(三)加强内部管理

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Sato Mamabu)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术讲座,谈及薄弱初中发展时说到:“学校改革、发展所需要的,不是来自外部的舆论和行政措施,而是学校每一个成员所共享的显示学校和课堂未来图景的改革构想”。也就是说薄弱初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学校内部管理。

农村薄弱初中发展的出路在于理念。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校长的任免、调配,为学校配备具有比较超前教育理念的校长。让他们从事务型管理者转变为改革型、研究型的开拓者。立足本校,认真分析学校的现状,因地制宜,加强自身主观努力,检讨、反思、克服等靠的依赖思想,打破深层次矛盾的制约。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发挥迎难而上、奋发进取、艰苦奋斗的主人翁精神。找准突破口,转变教育理念,进行办学思路的总体调整,通过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走一条维系良好教育生态的学校发展之路,形成有特色、有个性的学校教育及学校文化,彰显特色,提升学校的品位。

农村薄弱初中发展的突破口在于改革。初中实行的是科任制,一名教师通常教2个班级以上的学生,从学生角度看,一名学生要接受10名以上的教师的教育,学科分工和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各自形成的“诸侯并立”的自治体。因此,必须改革这种制约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基于师生全员的结构性改革,构筑师生、学生共同体,实施全方位的合作教育。

第10篇

一、历史背景: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过萌芽、发展、深化和完善的过程。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这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肇始。但是,当时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机构,一般以“学徒制”培训模式为主,这种培训只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是专业训练。到了18世纪后期,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逐步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改革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实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的分化和发展,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行业。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西方发达国家创办了师范学校,颁布了相关法律,主要从师范学校的设置条件、教师培养、教师聘任和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小学教师培养正式迈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师范学校不仅重视师范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开设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而且开始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最先在其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解释,倡议“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71年,日本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先后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的概念,规划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倡导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建议将教师培养从本科教育阶段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继发表了《教师培训》、《今日之教师》、《学校质量》、《教师质量》等一系列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此后,又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探索教师专业化制度改革。总之,随着教师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至少有六个基本特点:理想的职业道德;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策略;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判断;从经验中学习;掌管专业质量、进行知识收集的“团体”,其中,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是所有专业的中心。由此观之,一种职业要成为一个“专业”,没有学科发展作为基础是行不通的。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看,西方发达国家完成了从中师教育到高师教育、从独立封闭式培养到灵活开放式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小学教师教育体制。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初等教育学原理以及初等教育课程原理、教学策略、学校管理等所构成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群,已成为西方各国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的学科基础。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并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的时期。小学教师教育从中师、专科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转变的“大学化”新趋势逐渐凸现。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然而,“教师专业化并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更是实践问题,人们期待着教师专业化理念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产生实际的成果。但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远比目前有关的理论设想要复杂得多。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推进,目前还处于困难之中。”可见,小学教师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绝不只是学历的简单提升及知识储量和程度的增加,小学教师专业化必须根植于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土壤之中。因此,必须开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厘清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哲学基础,分析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因素,架构初等教育学的内容体系,这是当前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现实期待: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教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

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迄今为止,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已经走过整整18个年头了。经过18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辉煌:2002年,小学教育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教育学门教育学类,专业代码040105W)。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130多所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教育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此后,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12所院校也相继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纵观18年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教材建设等层面的探讨上。这在小学教育专业初创时期,“摸着石头过河”——边探索边实践,这在当时确实很必要,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18年后的今天,如果还在这些方面争论不休,显然不够了。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研究已步入“深水区”一-必须研究深层次的学科建设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现实期待。众所周知,专业建设必须要有学科支撑。那么,支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呢?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应当积极构建独立的初等教育学学科。

最早提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学者是殷忠民、刘立德和阮成武。他们从背景与历程、分化与定位、建构与提升三个层面对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形成是世界初等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初等教育及教育学学科发展、教师教育层次升级以及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迫切期待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阮成武更明确指出,随着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与之适应的教育科学应进行必要的分化,加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应当发掘初等教育的特定内涵、特殊属性和特有价值,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价值整合,形成具有学理深度和回归人文科学属性的学术品格,使之成为小学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学科基础,阮成武还与刘立德一起专门针对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指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是初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推动,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反映了教育学学科自身既有综合又有分化的发展趋势,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任务,是建立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范畴和学科体系,为儿童学习和成长创造一片崭新的天地。2008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了顾明远、谢维和、朱小蔓等著名教育学专家莅临指导,主要就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影响深远。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谢维和教授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同时认为,初等教育学应当根据教育学的规律和原则来建构;朱小蔓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不能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而应当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2008年7月,全国初等教育学会召开了以“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年会。“会议认为,随着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本科化进程的持续与深入,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本科教育,应逐步形成并确立专业建设所必须依托的学科基础。围绕这一主题和焦点,代表们进行了激烈而坦诚的思想碰撞,也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共识。会议主要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从理论和实践多层面认识学科建设对于小型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二是从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来确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三是强调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笔者也曾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问题进行过探讨和分析,并指出了当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教科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学专业,因此,教育学是其支撑学科;二是初教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属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主要学科基础是教育学+中文+数学。而刘慧教授则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了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由此观之,构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步入大学18年历史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现实期待与学科诉求。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小学教师。初等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学科分化之中衍生

创建初等教育学学科不仅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它本身也符合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发展趋势,完全可以从教育学学科中衍生和发展壮大。

众所周知,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梳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教育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也经历过综合、分化、再综合和再分化的发展过程。教育学最初孕育在哲学之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开始正式诞生。虽然教育学学科已经独立了,但此时的教育学学科还很不成熟,基本上是一个“大杂烩”。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教育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教育学开始逐步走向分化,出现了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论等分支学科。教育学各分支学科也在不断分化,例如,从教育概论中分化出教育目的论,从教学论中分化出课程论等等。与此同时,教育学还在不断地综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未来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当然,教育学学科的分化一综合一分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路向,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和重叠的过程。

瞿葆奎先生认为,由于教育科学的特性,有多少可以用于研究“人”的问题的方法,便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有多少种实际教育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任何一门学科最初都是孕育在另一门学科之中,而后经过不断发展才独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新学科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原有学科的分化;二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科的分化和综合中找到一些新学科的生长点。

从学科分化角度看,教育科学目前已经形成的分支学科还将进一步分化。有学者建议依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类型的区别,将普通教育学更名为基础教育学,进而使之与研究教育一般问题和基本理论的“普通教育学”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确立初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值得一提是,教育部在最新的学科与专业分类目录中,已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既可以不断丰富教育学学科的内涵,又可以扩大教育学学科的外延,从而有效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分化和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98-03

“复合型”初级指挥军官,是当今世界初级指挥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和主要潮流。为了适应这一历史潮流,必须着力提高初级指挥军官的人文素质。军队院校作为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主阵地,应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本文论述军队院校加强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总体思路。

一、加强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 综合而内化为一个人的品质,它通过一个人的气质、修养、行为和人格表现出来”[1]。具体而言,是初级指挥军官思想境养、精神品质、道德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与此相对应的人文素质教育,是进行全方位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使学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修养、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高雅的文化品位而且要升华为广阔的全局观、深邃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创造力和非凡的决断力。从初级指挥军官的发展趋势、职业特性和素质要求出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顺应教育趋势,打造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

初级指挥军官的教育教学,必须紧跟军事指挥人才的发展趋势,顺应当今世界军事指挥人才的培养潮流。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确立了“智能型”和“科技型”并重的“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按照基础知识厚实、专业知识精深和相关知识广博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要求,坚持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指挥与技术并重、 战术与技术并重、学历与经历并重的新型军事指挥人才培养思想,构建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综合性、大专业、开放式的“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培养模式。世界主要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为了培养“复 合型”初级指挥军官,特别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训练。其军队院校将学员的精神建设、人文品格修养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如美国和俄罗斯,一贯重视“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的培养,把锻造军人严格、 规范、顽强、坚韧、协作的素质系于丰富的人文文化的修养积累上。 认为“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堆砌,而是要依靠科学文化素质的塑造,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于丰富初级指挥军官的哲学思维、形象思维、战略思维、创造思维等有着重要影响。一些军队院校所开设的科学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与地方大学完全相同,如西点军校开设的历史、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等课程占到总学分的1/3。由此可见,培养“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初级指挥军官培养的主流和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方阵,是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就曾指出:“要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可靠地人才保证。”[2]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初级指挥军官其他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此,紧跟当今世界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培养主流趋势,着力打造我军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队伍,军队院校应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纳入院校教育体系。

(二)瞄准教育方向,着眼现代战争和未来战场的必然要求

军队院校要将教育向部队靠拢、向实战靠拢作为基本方向,牢固树立“教为战、学为战”的思想,紧紧围绕“能打胜仗”的目标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初级指挥军官处于战争的最前线,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对初级指挥军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战争的武器装备将更加先进,情报信息量增加,战场技术含量增大,要求指挥员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备;军兵种类型增加,武器性能发生质的变化,导致指挥的合成化,指挥员的指挥控制更加困难;战争破坏性、杀伤性增强,战场残酷程度增加,作战指挥军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增大,战争变化急剧,要求指挥军官军事行动敏捷,决断更加快速;作战指挥复杂,敌对双方斗智、斗勇将更加激烈等。因此,要想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求指挥员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更要有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坚强过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战略思维能力,高水平的开发意识、创新意识,也就是要求初级指挥军官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 承载了指挥员理性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能力的人文素质,是连结人和武器的纽带,是初级指挥军官综合素质的基础,是战斗力生成模式中的软实力。初级指挥军官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提升我军应对现代战争的整体实力,才能立足未来战场、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保证。从教育要面向实战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办学定位出发,人文素质教育也必然是军队院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紧扣教育目标,面向部队实际和任职需要的必然要求

初级指挥军官不但是未来战争的指挥者,更是战斗在部队第一线的直接带兵人。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第一任职能力,实现院校教育与部队岗位需求的无缝连接,使学员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履职,最大限度地缩短初级指挥军官的任职适应期,是军队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紧扣教育目标,结合部队实际,满足初级指挥军官第一任职需要的必然要求。初级指挥军官工作去基层部队,处于“兵之头、将之尾”的位置,是部队全面建设的基础力量。他们既要会组织指挥训练又要会管理部队,既要会做政治思想工作又要会 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既要坚决有效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又要带好自己手下的兵,这就要求初级指挥军官具备人文知识和富有人文精神。军官与士兵朝夕相处,不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就难以掌握教育规律,把握士兵心理特点;不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就不能掌握 准确、简明、规范的文学和口头表达技巧;没有系统的历史知识则无法扩大思考和借鉴的范围;没有较深的逻辑知识,就不能学会科学思维,提高推理和判断能力。同样,初级指挥军官如果不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容忍、 宽容与合作精神、富有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等,也就无法充分理解上级的意图和决心,来处理工作或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无法做到自觉地关怀士兵、献身使命,成为部属效仿的样板、学习的楷模。一言以蔽之,初级指挥军官如果不具备厚实的人文素质,就不能把自己塑造成合格的军人,满足部队任职的需要,更不可能成长为优秀的初级指挥军官。从这个意义上讲,军队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二、加强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

对初级指挥军官的人文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个多角度、全方位、涉及广的系统工程。 全面实施这一系统工程,就必须在思想认识层面有一个总体明晰的思路,用来指导和统领教育实践。

(一)紧跟潮流,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在知识军事时代,素质教育关乎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生存与发展。素质教育如果忽视人文内涵,就会丧失基础,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军事指挥人才培养的主流。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目标都决定了教育必须要符合时代要求,适应世界发展趋势。为了顺应和紧跟军事指挥人才培养潮流,当今世界名校一般都树立起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比如,耶鲁大学就提出了“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的“领导者教育”理念 [3],来指导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在西点军校32门必修核心课程中,人文社科课程占41.1%,这其中包括宪法、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外语、历史、文学、国际关系、军事历史、军法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员的人文素质。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背景下,在院校教育转型进程中,我军军队院校必须适应军事指挥人才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牢固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努力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的复合型初级指挥军官。

(二)抓住重点,高扬人文素质教育主旋律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体系。对于军队院校而言,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员的人文精神,如忠诚祖国、奉献社会、立志图强、不屈不挠等精神和品质。这就要求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围绕核心目标和任务目的,抓住重点来确立教育内容。具体说来,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有两个基本和主要的方面。一方面,要重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人文精神是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它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体现和升华,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塑造和培养学员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要因素。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只有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联系,才能筑牢根基、充满活力。因此,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科学分析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炼出最能代表传统美德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并赋予它时代内涵,培育初级指挥军官崇高的价值理想,优良的道德情操,健全完美的人格等等。另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初级指挥军官人文素质培养的规律特点和目标指向,决定了军队院校应以当代最优秀的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把坚定不移地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作 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使学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学员的心灵,这是具有我军军队院校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文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持续探索,不断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式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既然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人的健全人格的教育,它的方式方法就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应该是一个由多学科、多领域、多渠道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同时,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具有时代性和可变性的特征,它的方式方法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不断地加以创新。首先,就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而言,它存在于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时期,它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的人。但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受一定社会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思维模式的制约,又会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或目的。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的思想为对象,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目的。人的思想又总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也就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变化和调整。也就是说,要按照教育的内容和对象的特点选择方法和时机,把目标和内容等信息传递给教育客体,并随着教育客体的不断变化对教育目标和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这两个基本特性,也就相应地提出了持续探索、不断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式方法的要求。特别是军队院校,要结合新形势下我军新的使命任务和“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对新型初级指挥军官能力素质的要求,结合学员的思想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推进人文素质教育。

(四)多途并举,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实效

目前,我军复合型初级指挥人才培养主要采取“4+1”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周期短。为此,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多途并举、形成合力,创设实用高效的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切实加强和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推进教学改革,将人文素质教育全面融入课程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针对军队院校人文学科课程所占比例较小的现状,根据初级指挥军官的专业特点增设人文学科课程,是军队院校加强人文素质 教育的必然要求。军队院校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逐步增设不同类型的人文教育课程,扩大人文课程的范围和覆盖面,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完整的人文课程体系。但是不能把人文课堂看作是唯一的课堂,而是要整合各种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以及实验课等课程的教学中,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堂网络,整体联动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其次,利用第二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如举办有关学术讲座、文学作品研讨、爱国诗歌朗诵会、书评会、辩论会等,引导学员在参加活动中接触先进文化,逐渐加深对先进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之中最终内化为个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最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打牢人文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方针、方法的贯彻实施,归根结底要靠教员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实现,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要对教员进行师德、敬业精神、治学作风、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让教员通过言传身教来传递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崇高道德、渊博学识、坚强意志去引导人、感染人、激励人。总之,不但要提高学员的人文素质,而且要提高教员的人文素质,提高整个院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参考文献:

[1] 谭伟平.中国大学人文课程设置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5,(7).

第12篇

我国中学音乐教育对初中生个性特点的关注,推动我国音

乐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繁荣。

关键词:初中生 个性特点 音乐课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音乐课程成为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音乐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就将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初中音乐课程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学音乐课程教育改革的新探索,也是我国“以人为本”观念的真实体现。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初中生心理发展变化较快,开始出现强烈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如何进一步了解并利用好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开展音乐教学,是音乐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征进行音乐教学,充分展现音乐课程的魅力,强化音乐课的教育功能。

一、初中生的个性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极力想要摆脱父母及教师的管束,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要求具备独立的人格。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初中生的这些变化。

1.初中生智力发展迅速、具备了丰富的观察力

初中生的智力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水平,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根据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进行记忆和联想。尽管目前社会各界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现阶段的初中生依然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音乐课就是初中生缓解压力的最好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添加部分理论知识,加深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丰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周边事物充满了好奇,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他们耽于幻想,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正确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

想象。

2.初中生追求独立个性

初中生开始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不再满足于教师和父母的教授,而是喜欢追求独立的空间与生活。正是由于初中生追求独立的个性特征,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也得以增强。因此,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独特的音乐风格及个性特征。

3.初中生的自尊心及自我意识较强

当代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另一方面又缺乏对于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这是他们情感发展中始终存在的一对矛盾。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这一点,既要适当地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音乐对他们的感染力和凝聚力,用各种方法把学生团结起来,促进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

二、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上好音乐课

1.尊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变示范为指导

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视初中生为孩子,在音乐课上进行示范唱歌,然后让他们进行模仿,这一做法明显忽视了初中生日渐独立的个性特征,初中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音乐音调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掌握音乐的音准、节奏、旋律甚至作者的心声等。

所以,初中音乐教师要变示范为指导,对学生进行节

奏、音准、旋律、表情、力度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指导,满足学生对音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把握,在初中音乐教学选

材时要选取典型的作品,将这些基本音乐元素的讲解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歌唱不只是处于模仿阶段,而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来感受音乐之美。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满足初中生的想象力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特点,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现的内容以图文声像的形式来综合呈现,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多媒体应用于音乐教学,能够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想象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优美的图像、动态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立体动态地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初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具有展现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比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三组画面,开头播放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画面,高潮部分播放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画面,结尾部分播放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画面。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想象着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引入时尚流行元素,感受浓厚的现代气息

对于现代初中生而言,现代流行时尚元素的吸引力非常大。初中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现代化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首先,音乐教师要找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结合点。比如在学习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时,可以先引入S.H.E的《不想长大》,因为后者是对前者的主旋律的重新编排,利用电子和声改编而成的,学生对S.H.E肯定不陌生,由此引入莫扎特的乐曲,合情合理。其次,教学生唱流行乐曲。初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流行音乐,促进学生身心愉悦。

三、总结

总之,音乐是灵动的艺术。初中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将初中生的个性特征融合进初中音乐教学中,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