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

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3-05-28 09:2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

第1篇

关键词:乐业红心;猕猴桃栽培

中图分类号:S6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173-2

“乐业红心”猕猴桃是近几年乐业自主选育的猕猴桃新品种,目前推广面积4500亩,栽培技术研究是成功栽培的关键。根据几年来对“乐业红心”试验示范及其栽培技术研究,总结了几个技术关键,供生产中参考。

1 适宜地选择

“乐业红心”适宜在通风透光良好,背风向阳、靠水源、海拔高(600米以上,1000以下)、湿度大的地带,土质要求疏松、通气良好、地势较高不积水、不易内涝的沙质壤土或富含腐质丘陵山地、河床冲积土作为建园用地。坡度要求:30度以下的平地或缓坡地。阴沟、光照不足地块不宜栽培,否则影响果肉及红色素的发育。PH=6.5~7.0,最能发挥其品质优势。

2 种植

2.1 园地规划

园地确定后,先规划好道路、排灌系统以及肥料管理房等,然后以株行距规划出种植线。一般种植的株行距为:3×1.5米或3×1.2米,亩种植150~185株。园地规划的时间要求在12月底前完成,越早越好。(选择种植地必须注意不要选择被水淹的地块,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否则猕猴桃根系会受涝烂根死掉)

2.2 整地方法

首先用深翻机、挖机(对于某些偏僻地块可以用耕牛)全园深翻,深翻同时尽可能用农家肥等肥料全园撒施,每亩500斤以上。深翻好后顺着排水地势,以3米为行距开排水沟,沟深30公分,宽30公分,开沟的土堆积在垄中间,使垄成瓦背形,中间高两边低,即有利于种苗又方便排水。(用耕牛翻地的,雨后土壤疏松时翻地效果好,尽量越深越好;排水沟要根据园地实际情况,及时排水不要留有排水盲点,使苗木受涝死亡)

2.3 种植

按3×1.5米或3×1.2米的株行距用石灰定好种植点,在种植点处挖深20厘米、宽30厘米的种植小坑,种植时苗木根系按自然排放,用潮湿的细土埋填根部,并用脚踩实,淋足定根水并用地膜或杂草覆盖保湿。种植时间要求在元月底前完成种植。(猕猴桃属于肉质根,定根水必须淋,每株淋10斤水)

3 肥水管理

定植后的猕猴桃苗木,当枝梢抽生长度达30厘米以后即可进行追肥,追肥采用勤施薄施的办法,一般从3月开始至8月每月追施浓度0.3~0.5%的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肥液2次,基肥也即冬肥,在9~10月即果实采收后施入,每株施有机肥25~50公斤,并混合施入1.5公斤磷肥。(对于条件好的果园,最好是用沼气水后水肥灌溉猕猴桃苗,从种植后萌芽开始,即3月份开始,每个月用沼气水(用清水稀释一倍,以防烧苗)或水肥(千分之五的尿素水),淋苗2次,猕猴桃会快速生长)。

果园土壤的水分保持相对持水量在60%~80%。幼叶、芽中午出现萎蔫及时灌水(避免在夏季正午灌水,防止温度突然下降,影响根系吸水),干旱年份必须保证土壤不缺水。地面封冻前应饱灌封冻水,灌好花前水。下雨天和下湿地作好排水,保证果园无明水存在。

4 配套雌雄花及授粉

选择花期相遇的雄性品种乐雄1号作为配套栽植雄株。在每水泥柱南栽植雄株乐雄1号,使雌雄株比例达到2:1,花后重剪,或采用乐雄1号雄株花粉进行人工授粉。

4.1 采集雄花

早上露水干后,中午12点前采摘含苞待放的“铃铛花”,将采摘的雄花装入干净的膜袋中。

4.2 取花药

将采摘的雄花放在白纸上,用牙刷刷下花药,再用竹签捻去花药中的花丝,花瓣及杂物。

4.3 暴粉

主要采用以下三种:

(1)利用人身体温暴粉。此方法是阴天或下午收集量小的花药,即用白纸包成小包,揣入人体贴身衣服口袋,通过一夜,第二天上午可用。

(2)利用灯光加温暴粉:此方法是在阴天或下午收集量大的花药,即用盆或胶桶,桶内挂放40瓦电灯炮,桶上面放垫板,板上放白纸,白纸上放花药,花药中放温度计,温度掌握在22℃~25℃,至花粉暴出为止。

(3)利用阳光加热暴粉:即将花药放在白纸上,再用白纸盖在花药上面,防止风吹直晒,在阳光下晒3~5小时,将粉暴出即可。

4.4 授粉时间

早上8点至下午4点,授粉次数在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各授一次。

4.5 授粉方法

(1)干粉点授,是在空气湿度大,阴天情况下,将花粉装入玻璃瓶,进行人工点授,蘸一次授粉5~7朵。

(2)稀释点授,一般是在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时采用,稀释液配对比例为:1份硼酸、10份蔗糖,1千份纯净水,配对方法是:先称好花粉装入量筒中,并放入蔗糖,再掺入纯净水,进行搅拌,成为花粉悬浊液,将稀释悬浊液装入小型喷雾器,对着花柱进行喷授。

(3)授粉机喷授。

4.6 花期喷硼

在缺乏硼素的园子,在花期用0.3%的硼酸或硼砂,加0.3%的蔗糖进行喷雾,促使授粉良好。

5 整形修剪及疏果

整形根据搭架方式而定,要充分利用架面,使枝条分布均匀,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猕猴桃修剪分冬剪、夏剪和雄株修剪。冬剪在落叶后10天即可进行,以疏剪为主,一般每间隔30厘米留1枝,应剪去过密大枝、细弱枝、交叉枝和病虫枝,对选留的枝条留5~8个芽短截。夏剪主要是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进行,以除萌、摘心、绑缚为主,及时抹去主干上的萌芽,安排枝蔓空间。雄株修剪在5~6月花后进行。每株留3~4个枝,每条枝留芽4~6个,当新梢长1米时摘心。疏果在花后1个月进行。留中间果,疏边果,达到每4~5片叶留1个果。

6 防止7月落果

第一,“乐业红心”果实滥用膨大激素会出现7月落果,为促使树势健壮和果实发育,严禁使用果实膨大素;第二,乐业6~7月份雨水较多,造成猕猴桃根系遭受水泡烂根,不但树体受影响,还造成大量落果,所以,做好排水防涝是防治7月落果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三,可在萌芽期、开花前喷施0.2%噻苯隆500倍液,盛果期喷益果灵500倍液或芸薹素内酯,可有效防止7月落果,并促进果实发育。

7 病虫害防治

危害猕猴桃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果实软腐病等。其中炭疽病既危害茎叶,又危害果实,可在萌芽时喷洒2~3次800倍多菌灵进行防治。

猕猴桃主要虫害有桑白盾蚧、金龟子、叶蝉、吸果夜蛾等。介壳虫类越冬虫用石硫合剂清园防治;对于金龟子,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傍晚用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或用菊酯类杀虫剂。采果后清扫果园,剪除病虫枝、枯枝、并集中烧毁,减少病虫侵染源。

8 搭架

猕猴桃种植主要采用的搭架方式有:T形架、篱架、大棚架等。搭架时间要求:猕猴桃种植后,搭架必须在当年的7月底完成。否则,会影响猕猴桃的正常生长。搭架多采用平顶大棚架,可就地利用原有的小径树作活桩,再加一些可替换的竹木桩,关键部位使用混凝土桩。要求架高1.8米,用10~12号塑包钢或铁丝纵横交叉呈“井”字形网络,铁丝间距60厘米左右。

参考文献

[1] 农万江,罗新宁,李政等.乐业县种植猕猴桃的气候适宜性分析及其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10(15).

[2] 黎晔.国外猕猴桃的育种及其栽培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1987(01).

第2篇

一、必须选择最佳种植环境

要想猕猴桃优质高产,首先要在最适宜的种植区域选择最合适的种植环境。环境适宜,事半功倍;环境不适,事倍功半。山区一些野生猕猴桃无人管理也能生长良好、果实累累、酸甜可口,主要原因就是环境适宜;一些人工栽培的猕猴桃生长不良、产量较低、风味较淡,环境不适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环境条件包含的因素很多,有海拔、气候、坡向、植被、土壤、风力、湿度和降雨量等,如果个别环境条件存在少许问题,可以人为加以改造。例如新西兰号称“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虽然种植猕猴桃大环境十分优越,但为改善果园小气候,降低风力对猕猴桃生长与结果的影响,他们在果园周围专门设置了防护林或风障。竹山县所处的秦巴山区虽然是野生猕猴桃的重要产地,但不同海拔、气候、坡向、土壤,所产猕猴桃产量、品质差异甚大。实践证明:在该县种植猕猴桃,最好在海拔500~700米、气候温暖湿润的二高山地区,选择坡度相对平缓,交通、水源便利,周边植被、生态环境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土壤微酸性或中性,有机质含量较高,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地块。如果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建园,选择的环境不合适,猕猴桃很难实现优质丰产。

二、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

我国幅员辽阔,野生猕猴桃种类很多,人工选育的猕猴桃优良品种(系)有一百多个,同时还从国外先后引进了海沃特、早金等优良品种。不同的猕猴桃品种,对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管理水平要求存在一定差异,产量、品质、抗性也各不相同。有的猕猴桃产量虽高,对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管理水平要求也高;有的猕猴桃品质上乘、风味极佳,但产量低或者抗性差。因此,种植猕猴桃时,在品种选择上要十分注意,既不能选择已经过时的、淘汰的品种,也不能追新求异,盲目地花费高价引进“时髦”的品种,要选择最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何为最适宜优良品种?新西兰的观点与标准是: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果肉颜色新奇、一致,果实大小适中(100克左右)、均匀,口感、风味佳,深受消费者喜爱,耐溃疡病,易栽培、好管理,耐储运,产品货架寿命长。新西兰本身不产猕猴桃,1904年猕猴桃种子被一名来华的女教师从湖北宜昌带到新西兰后,经过育种家多年精心选育,培育出世界著名的优良品种“海沃特”,目前其种植面积已占到全世界猕猴桃种植面积的80%;随后新西兰又培育出黄肉猕猴桃新品种“早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金果”,目前该品种正以优良的品质风靡全世界,在我国近年来也有较大面积种植。集中力量选育适宜当地环境的优良品种,大面积采用优良品种,是新西兰猕猴桃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实,我国也先后培育了许多猕猴桃新品种,如金魁、金艳、红阳、秦美和徐香等,其中有的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培育的黄心猕猴桃新品种“金桃”,使用专利权就已转让到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但竹山县猕猴桃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时,很多人并不是根据当地环境与栽培条件、管理水平选择合适的品种,而是简单、盲目地认为外地的、外国的、时髦的就一定是好的,结果花高价从外地引进的“良种”,有的产量不高、有的抗性不好、有的品质不佳,而真正适宜当地的品种却没有被选中。例如“金魁”是从秦巴山区野生猕猴桃中选育的优良品种,具有果大、质优、耐储,适应性好,抗溃疡病等突出优点,但在竹山县却很少有人种植。

三、高度重视土壤质量

肥沃、良好的土壤,是猕猴桃优质丰产的基础。据吴金虎博士介绍,猕猴桃一般亩产量在1500~2000千克,新西兰的猕猴桃不仅品质居世界之冠,而且最高亩产量可达到惊人的7000千克,其主要原因除与品种、环境有关外,还与当地的土壤有莫大关系。当地种植猕猴桃的耕地,土壤以火山灰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达10%以上,而且疏松透气,富含钙、镁、硼、锌等微量元素。尽管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新西兰猕猴桃种植者仍然高度重视土壤的修复与养护,每年都给土壤施入发酵腐熟的动物有机肥,修剪下来的枝条全部粉碎还田,同时还特别注重对增强猕猴桃抗性、提升猕猴桃品质有益的“钙”元素的补充,这就保证了猕猴桃根深叶茂健壮、持续优质丰产。我国虽然是猕猴桃原产地,但大面积种植的猕猴桃在品质、产量上,与新西兰相比都存在巨大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土壤质量不够重视,明显存在盲目建园、掠夺式开发现象。有测定结果显示,目前竹山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在1%以下,大部分土壤氮、钾含量严重不足,部分土壤缺磷,不少土壤缺乏微量元素,而且山地土壤类型、结构千差万别。在此情况下,要提高猕猴桃品质与产量,首先要在土壤质量上下工夫:一是尽量选择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与钙含量高的森林土壤或沙壤、棕壤、黄棕壤地建园;二是深耕施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肥力水平和有机质含量;三是抓好猕猴桃生长期管理,及时补充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保证土壤养分供需平衡,为猕猴桃优质丰产夯实基础。

四、着眼长远坚持合理密植

坚持合理密植,是猕猴桃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性措施。不同的猕猴桃品种,在不同的立地条件、栽培方式、管理水平下,适宜的种植密度有所不同。而不同种植者的心态,对猕猴桃种植密度也有很大影响。新西兰的猕猴桃每亩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30~35株,有的甚至不足30株,这样就能够保证每株有足够的营养面积,进而形成强大的根系与树冠,保证猕猴桃生长健壮旺盛,持续优质丰产。在新西兰,一些猕猴桃树龄虽达30年以上,但仍能保持丰产。反观竹山县一些猕猴桃种植者,为早投产、早见收,常将种植密度提高到每亩百株以上甚至更高,有的地方甚至直接栽植多年生大苗,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与种植方式,虽然增加了前期收入,但也直接加大了购苗与栽植、管护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过度密植会导致果园病害与早衰。由于猕猴桃建园成本较高,如果果园不能持续、稳定丰产,从长远看是不划算的。因此,建园必须处理好早投产与持续丰产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栽植密度科学、合理。另外,建园前及早谋划,坚持本地育苗、本地嫁接、本地使用,也是降低猕猴桃建园成本、提高栽植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五、就地取材搭设牢固支架

牢固的支架不仅是猕猴桃丰产的重要载体,也是猕猴桃丰产的重要保证,但搭设支架也是猕猴桃建园中最大的一笔投入。新西兰猕猴桃在建园时,对支架的科学性与牢固性非常重视,目前猕猴桃支架已逐步由“T”形架改为水平棚架,横梁使用承载力更强的镀锌方管或工字钢,然后在上面均匀地拉上防锈铁丝或钢丝,这样就使得猕猴桃支架更加牢固,枝条分布更加均匀。新西兰林木资源丰富,很多果园棚架的立柱都是使用经过防腐处理的圆木,这种就地取材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园的成本。竹山县地处山区,林木资源较为丰富,但多数猕猴桃种植者在建园时,并没有就地取材选用当地的树木做立柱,而是完全仿照外地做法,使用钢筋水泥做骨架,认为这样才是“高标准建园”,才能实现“一劳永逸”,这就使得建园成本大大提高。不少种植户在骨架上一掷千金,在架设棚面钢丝时却又偷工减料,有的使用普通铁丝代替,有的虽然使用钢丝但质量不高、强度不够,这些都使棚架的最终承载力和耐用性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崎岖不平的山地搭设此类支架,材料、人工费用较高,亩投入一般在万元以上,效果却并不理想。所以,今后搭设猕猴桃支架应借鉴新西兰的做法,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在保证支架牢固合理基础上,千方百计控制成本,这样才能提高效益。

六、精细管理确保优质高产

精细的管理,是猕猴桃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新西兰的猕猴桃,栽植后无论是修剪、绑扎、施肥、灌溉、环割、授粉、防虫治病、清园消毒,还是最后的果实采摘、分级挑选、包装运销,每一个环节管理都十分精规范。正是如此,才保证了整个果园的猕猴桃分布均匀、生长一致,每个商品猕猴桃都可以论个销售。据介绍,新西兰的金色猕猴桃,符合标准的商品果率高达80%;绿色猕猴桃商品果率更是高达95%。如此高的商品率,充分显示了种植管理者的高超技艺。而竹山的猕猴桃,却明显存在重建轻管、管理水平低,或因种植面积过大管理难到位等问题,其结果不仅是树势差、衰老早、产量低,同时猕猴桃的个头大小、内在品质也受到较大影响,商品果率明显偏低。尽管价格偏低,其市场竞争能力仍然较弱。保持适度规模,强化栽后管理,提高精细化水平,进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商品果率和产品质量,应是竹山发展猕猴桃今后的主攻方向。

七、不断创新保持行业优势

新西兰能够将猕猴桃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产业,并在数十年中保持世界领先优势,得益于不断地研究、探索与创新,而且其创新是全方位的,包括品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以品种创新为例,新西兰猕猴桃在选育推广绿肉猕猴桃“海沃特”获得巨大成功后,1991年又选育出以“早金”为代表的黄肉猕猴桃,最近几年又在致力于选育红肉猕猴桃,以及无毛、绿皮、绿肉可带皮食用的猕猴桃新品种,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又如技术创新,新西兰的猕猴桃整形修剪技术与众不同,经过研究创造出适宜当地的“一株二干”模式,其方法可简单地概括为“一杆二枝往上走,来年侧枝两边有,两边侧枝交叉走,相距三十不顶头,再年结果不用愁”,即在猕猴桃母株长到与架等高时,每株只留两条母枝,将其修剪成一条直线,交叉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展,结果枝均匀地分布于母枝上。这种整形修剪方式,不仅枝条分布均匀,便于早成形、早封行、早挂果,而且结果均匀、受光一致,商品率高、商品性状好。如果品种老化需要更新改造,只需锯掉主干以上部分重新嫁接即可。由于有粗壮的主干和庞大的根系做基础,嫁接后猕猴桃很快就能重新封园结果、进入盛产期,这就使果园的经济利用年限大大延长。所以在新西兰,有的猕猴桃植株主干粗大,树龄已达数十年,仍在盛产期中。近年来,新西兰又在研究、试验“伞”状整形技术,将猕猴桃次年的结果母枝如“伞”状吊在空中,第二年再落到棚架上,较好地解决了枝条徒长问题,保证了来年结果枝分布均匀,此方式更是猕猴桃栽培技术上一大创新,目前正在稳步推广之中。反观竹山的猕猴桃种植者,基本上还处于盲目引进、照搬照抄阶段,虽资源优势明显,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创新。若长期如此,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八、统一营销合力开拓市场

新西兰的猕猴桃产业,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实现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的猕猴桃出口国,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经历了诸多波折和挑战,但最终确立了在世界猕猴桃市场中的地位。整合各方力量、全国统一营销、一个拳头出击、合力开拓市场是其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智利等国家猕猴桃产业快速兴起,同时欧盟食品安全标准发生变化,新西兰猕猴桃出口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出口贸易危机,2000年新西兰成立了Zespri国际有限公司,整合相关资源与力量,确立了全新的“Zespri”体系。该体系不仅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并且引入环境因素,使得猕猴桃的生产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Zespri公司推出的“Zespri”商标,作为整个新西兰猕猴桃的公共品牌,新西兰所有的猕猴桃都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由Zespri公司负责统一采收、分级,并在全球销售,这就彻底改变了过去研究、生产、销售分离,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局面,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最终,新西兰猕猴桃以“优质高价”的全新形象,重新赢得了世界猕猴桃出口大国的地位。竹山县的猕猴桃种植,目前尚处于分散的、单打独斗的状态,不同种植者之间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虽成立有几家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但并未真正实现种植户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协作、共谋发展。要使竹山猕猴桃产业今后有一个大的发展,就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规范种植,最终实现统一品牌、统一营销,合力开拓外地市场。

第3篇

关键词 红心猕猴桃;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安徽宁国

中图分类号 S663.4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098-02

为落实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发展休闲农业,带动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宁国市汪溪街道汪溪村落花荡自然村,2014年底开始以租赁的形式流转了33.33 hm2水田,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天地庄园。庄园始建宗旨是要建成一个集生态种植、休闲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端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庄园内种植了20 hm2优质红心猕猴桃、逾1.33 hm2红心火龙果(高标准温室连栋大棚)、逾4 hm2车厘子和逾5.33 hm2蓝莓。通过近几年的生产,摸索出了一套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

1 选址建园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设施良好的地方建园,要求土壤种类轻壤土、砂壤土,土壤pH值5.5~7.5,地下水位在1 m以下。@地采用南北行向,内设作业小区,小区最长不超过150 m,宽40~50 m。田间配置作业道、排灌渠道,园地两端留出田间作业机械通道。

2 苗木栽植

应选择品质好、果形美、丰产性好、抗逆性强、耐贮运的品种。天地庄园选择了口感较好的红阳猕猴桃。春季栽植在萌芽前进行,秋季栽植在落叶后进行,栽植密度1 650株/hm2,雌雄株搭配比例不低于8∶1。要注意选择花期与雌株基本相遇、花粉量大、亲和力强的雄株[1]。用钢筋混凝土搭“T”形架,在定植当年立架,立柱尺寸为3 m×3 m。

3 整形修剪

3.1 蔓形构建

定植时留1枝主蔓,用小竹竿竖立在植株旁,用绳呈“∞”形引绑,使其垂直攀沿上棚架。第1道铁丝上固定主干,主干长度1.5 m左右;在接近架面的主干上部培养2个主蔓,二者夹角60°,将其固定于第2道铁丝上;从主蔓的两侧每隔30~40 cm留1个结果枝,结果母枝与行向垂直,均匀分布在 “T”形架的顶层水平面上。

3.2 夏季修剪

3.2.1 抹芽。萌芽期开始对主干、主蔓及侧蔓上着生的位置不当、过密、重叠芽进行及时抹除。一般主干上萌发的潜伏芽应全部疏除。

3.2.2 疏枝。当花序可以辨认、新梢生长至15~20 cm时将下一年无用的徒长枝、过密枝、细弱枝、发育枝、双芽枝及病虫枝全部疏除。

3.2.3 绑枝。为了使枝条在架面上均匀分布,在新梢长至30~40 cm时对枝条进行固定绑缚,注意防止拉劈。根据生长势对结果母枝进行引绑,使其占据合理空间。生长势弱者可采用垂直引绑,促其由弱转强;生长势强者则采用水平引绑,使其上所有枝芽全部处于相同角度;生长势中庸者采用倾斜式引绑,促使其生长与结果达到相对平衡[2-3]。

3.2.4 雄株修剪。将雄株枝条进行回缩,从基部疏除已连续开花2~3年的花枝,同时连同过弱枝、过密枝一同疏除,保留强壮的发育枝和部分当年开花的花枝。

3.3 冬季修剪

落叶后至伤流期前2周进行冬剪,时间以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为宜。疏除过密枝、枯死枝、重叠枝、病虫枝、细弱枝、无利用价值的根蘖,多留短粗枝,少留细长枝。根据架面面积留结果母枝3~5个/m2,更新枝上留芽5~8个,除更新枝外,其他从基部至主干上萌芽的枝全部从基部剪除。

3.3.1 结果母枝的更新与选留。结果母枝为当年抽生的春梢、夏梢,以春梢为主。最理想的结果母枝为基部直径1 cm以上、长度1 m以上;长度为30~100 cm、生长中庸的发育枝和结果枝,也是较好的结果母枝选留对象。结果母枝优先选用距主蔓较近、生长健壮的发育枝和结果枝,其次选留生长中庸的枝条,短枝在缺乏枝条时适量选留填空。成年树冬季修剪时要更新当年结果母枝,将原来的结果母枝(老枝)回缩到更新枝位附近或完全疏除,结果母枝的枝条应剪到饱满芽处[4]。每个结果母枝上需保留一定量的有效芽数,红阳品种的有效芽数为35~48个/m2。

3.3.2 培养预备枝。将靠近主蔓的枝条剪留2~3个芽作为更新枝,为下年培养预备枝。为了保证树冠内通风透光,其他枝条全部疏除。

4 花果期管理

4.1 授粉

猕猴桃果树为雌雄异株,且花期较短。猕猴桃雌花开放后5 d之内均可以授粉受精,一般以花后1~2 d授粉效果最好。生产上以人工授粉为主,昆虫授粉为辅助。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期在果园内放蜂或采集刚刚开放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每朵雄花可授7~8朵雌花。

4.2 疏花疏果

猕猴桃从母枝抽生的结果枝上结果,1个结果母枝能抽生10~20个结果枝;结果枝一般长8~10 cm,少数长20 cm左右;每个结果枝坐果4~8个。疏果在5月中下旬(花后1~2周内)进行,根据4~6∶1的叶果比留果,疏除同枝上的顶果和尾果,疏去授粉受精不良的畸形果、扁平果、伤果、小果、病虫危害果、日灼果、过多果等。注意控制全树的留果量,成龄园留果 35~45个/m2。红阳盛果期产量稳定在22.5~30.0 t/hm2之间[5-6]。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猕猴桃栽培土壤要求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pH值5.5~7.5,营养元素齐全。新建园每年秋季结合施用基肥进行深翻扩穴。挖沟定植的,在定植沟两边改土。3年内全园通翻1 遍,以后每隔5年进行1次。挂果树应在9―10月果实接近采收或采收后进行。

间作可增加果园有机质、减少灌溉次数、改良土壤结构、减轻病虫危害、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等。间作物与幼龄树主干距离一般应保持50~100 cm,随树冠扩大,逐年缩小间作范围,定植4年后停止间作。未间作的在7―9月高温干旱时割草覆盖。经常保持土壤疏松、肥沃、无杂草、不干旱、不积水。有条件的情况下,取客土进行培土。

5.2 施肥管理

猕猴桃果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在开花前期及11月至翌年2月进行施肥,秋季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施少量的复合肥作基肥。幼龄园基肥施用结合深翻改土进行,3年后改用撒施,将肥料均匀撒于树冠下,然后深翻10~15 cm。幼年树追肥在离树主干50 cm处挖穴深10~20 cm施入。成年树施肥采用环状沟施或穴施,施肥位置在树冠滴水线附近,离树主干100 cm。施肥后应及时灌水,最后一次施肥应在采收期30 d前M行。

5.3 水分管理

5.3.1 灌水。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要求。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低于60%时应灌水。夏季高温干旱季节,气温持续在35 ℃以上,叶片开始出现萎蔫时,应立即进行灌溉。伏旱秋旱应在早晨或傍晚灌水。

5.3.2 排水。果园内主排水沟深60~100 cm,支排水沟 30~40 cm,及时清淤、疏通排水系统,多雨季节或积水时要及时排水。

6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利用多种防治措施,尽量不施用化学农药。

6.1 农业防治措施

选择抗病虫品种,与其他与猕猴桃没有相同病虫害的果树混栽;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逆能力,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园内小气候;剪除病虫枝、树干涂白、深翻树盘,减少病虫侵染源。溃疡病的防治,可在修剪后全树细致喷洒3~5 °Bé石硫合剂。

6.2 物理防治措施

在园内放置黄(蓝)板、杀虫灯等;人工捕捉等。金龟子、黏虫利用黄板、杀虫灯等物理方法防治。

7 采收

一般单果重达90 g,长势较好的达100 g时采收。以游客分期分批采摘为主。露水未干、中午太阳直射高温及雨天和雨后,均不宜采摘。

8 参考文献

[1] 叶海峰.浅谈红心猕猴桃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90-91.

[2] 王国兆.红心猕猴桃引种栽培技术[J].南方园艺,2015(2):3-4.

[3] 潘颖.红心猕猴桃丰产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6(9):49-50.

[4] 李敏.红心猕猴桃栽培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16(增刊1):85-87.

第4篇

关键词 猕猴桃产业;分布;问题;对策;湖北十堰

中图分类号 S663.4;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16-01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区。“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十堰市农业资源的真实概括,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山区特色产业,既保护库区的生态环境,又增加山区农民的收入,一直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猕猴桃号称“水果之王”,营养极为丰富,富含多种有机物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十堰市猕猴桃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由于在产业发展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猕猴桃产业一直未能发展壮大。因此,认真分析十堰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对于促进十堰市猕猴桃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自然环境概况

十堰市位于东经109°29′~111°16′,北纬31°30′~33°16′,全市国土面积2.36万km2,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市海拔高度最高点2 740.2 m,最低点87.0 m,相对高差2 653.2 m,境内山脉多由变质岩和石灰岩构成,多高山峡谷,主要地貌类型有高山、低山、丘陵和盆地;全市年均降水量870 mm,年平均气温15.2 ℃,年日照总时数1 655~1 958 h,平均日照百分率为37.40%~44.19%;全市500 m以下地区平均无霜期日数242 d,海拔500~800 m山地平均无霜期日数约为220 d,海拔800 m以上山区平均无霜期日数为180~200 d,空气质量和水质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 猕猴桃分布

猕猴桃在我国俗称为阳桃、羊桃、藤梨及猕猴梨等,在英、美等国称为中国鹅莓(Chinese Gooseberry),在新西兰称猕猴桃为基维果(Kiwifruit)。它是一种浆果类落叶藤本果树,在植物学上属于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生产上利用价值较高的主要是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 C.F.Liang et A.R Ferguson)和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 Planch)及少量的毛花猕猴桃(A. eriantha Benth)和软枣猕猴桃(A.arguta Planch),不同种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带,仅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有软枣、紫果、陕西、心叶、狗枣、海棠、四萼、巴东、大籽猕猴桃等,可以延伸到海拔500 m以下的有中华、美味、帽花、阔叶、革叶、红茎猕猴桃。该地区还有非常丰富的猕猴桃野生资源,主要以美味猕猴桃为主,还有少量的中华猕猴桃分布。

猕猴桃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土壤适宜、排水良好的环境,萌芽期怕晚霜和大风,生长期怕旱怕涝,成熟期怕霜冻和降雪。在降水量1 000 mm左右、空气湿度大的地区猕猴桃生长发育良好。猕猴桃发育较正常的地区,年平均温度15.0~18.5 ℃,7月平均最高气温30~34 ℃,1月平均最低气温-4.5~5 ℃。十堰市大部分地区都适合猕猴桃的生长。

3 十堰市猕猴桃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人工种植面积小,品种结构单一

除竹溪县、武当山特区有一定量种植外,别的地方种植很少。据统计,2011年底全市人工种植猕猴桃面积约70 hm2,年产猕猴桃近800 t,栽培品种主要以海沃德为主,优质品种基本没有。

3.2 种植较为分散,科技投入不足

十堰山区有大量的猕猴桃分布,农户的种植技术主要以各家各户种植为主,没有一套像陕西省那样成熟的技术指导,基本上无科技投入,碰到病虫害就束手无策。

3.3 资源未充分利用,优质果品率低

野生猕猴桃的产量很大,每到金秋时节,市场上有大量的野生猕猴桃集中销售,由于销售时间过短,品种层次不齐,不能做到优质优价。1980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猕猴桃课题组在湖北省房县进行猕猴桃野生资源考察时发现早熟猕猴桃品种,于2004年5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金农[1]。

3.4 产业体系不健全,信息服务滞后

目前,十堰市没有猕猴桃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种植户自种自卖,分散销售,不能实现猕猴桃的最大经济价值。

由于缺乏市场信息服务,其生产、加工、销售取决于市场需求,市场信息不灵已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瓶颈。

4 发展对策

4.1 高标准建园,提升基地素质

根据猕猴桃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十堰市山区特点,猕猴桃建园应选择平坦地或坡度在15°以下背风向阳的缓坡地,海拔400~1 200 m,土壤pH值5.5~6.5,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排灌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为佳。栽培优质品种要配置好花期一致的授粉树,雌雄配置比例为(6~8)∶1。新建基地要高标准建园,加强水、电、路、渠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建一块成一块。

4.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一是加大高科技投入,使猕猴桃从种植到收获,再到贮藏都有科技的支撑,延长猕猴桃的销售时间。我国虽然种植猕猴桃的面积居世界第1位,但是单产和优质商品果率和新西兰、意大利还有很大差距,重视科技的投入才能缩小差距。二是抓好科技人才技能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把猕猴桃种植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培养一批猕猴桃种植能手和技术骨干。

4.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实行标准化生产

建立猕猴桃合作社,严格管理,进行标准化生产,使引进的先进种植管理技术可以迅速使用,严禁使用膨大剂及类似果实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蘸果或喷洒,非正常促使果实膨大,影响果实商品性和安全性。在成熟期采摘,严禁早采影响果实本来的风味。

4.4 大力开发野生资源,培育优良品种

猕猴桃属植物的原生中心是以神农架为中心的生态区域[2-5],十堰市正好处于这个区域。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近30年以十堰市野生资源为材料,先后选育出金魁、金农1号2个优良猕猴桃品种,其中金农1号已成功转让到美国试种[6]。其成熟经验表明,十堰市猕猴桃产业不仅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且可以走出国门,走向全球。

4.5 依托当地旅游景点,发展观光猕猴桃园

十堰市有5A级景区武当山,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13个,依托旅游景区,在旅游景区周围发展优质有机猕猴桃观光园,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为游客增加新的乐趣。

5 参考文献

[1] 陈庆红,顾霞,秦仲麒.猕猴桃黄肉无毛新品种鄂猕猴桃2号的选育[J].中国果树,2005(5):11-12.

[2] 梁畴芬.论猕猴桃属植物的分布[J].广西植物,1983,3(4):229-234.

[3] 徐小彪,张秋明.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J].植物学通报,2003,20(6):648-655.

[4] 武显维,黄仁煌,洪树荣,等.湖北省猕猴桃资源的调查及其利用[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7,5(2):177-184.

第5篇

关键词 Hort16A猕猴桃;引种;栽培技术;河南西峡

中图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066-01

为了优化西峡县猕猴桃品种结构,增加果农的经济效益,2010年春,从陕西省引进Hort16A猕猴桃,经过5年引种栽培,获得成功。该品种适应性强,果肉黄色至金黄色,味甜具芳香,肉质细嫩,风味浓郁,售价高,具有较好的丰产性。近几年来,Hort16A猕猴桃果实销售价格为11.6~13.8元/kg,五年生Hort16A猕猴桃收益超过34.5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现介绍西峡县Hort16A猕猴桃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试验园概况

试验区位于河南省西峡县阳城镇后营村,海拔240~280 m,当地年平均气温14.8 ℃,平均年降水量约830 mm,年均无霜期232 d[1-5],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0 ℃年平均活动积温分别为40.5、-10.2、4 821.1 ℃。土壤为砂壤土、棕壤土,深厚肥沃,pH值6.7。2007年12月中旬由改接老园而成,园地面积3 hm2,株行距2 m×4 m,雌雄株配置比例为8∶1, 1 hm2改接Hort16A猕猴桃1 110株,配套雄株150株,试验区具备灌溉条件和排水沟渠设施。

改接后第2年(2011年)平均株产(按1 260株/hm2计算平均产量,下同)3.9 kg,产量4 914 kg/hm2;第3年(2012年)株产11.2 kg,产量14 112 kg/hm2;第4年(2013年)株产19.8 kg,产量24 948 kg/hm2;第5年 (2014年)株产24.6 kg,产量30 996 kg/hm2;2011―2014年Hort16A猕猴桃平均售价分别为13.8、13.4、12.5、11.6元/kg,产值分别为67 813.2、189 100.8、311 850.0、359 553.6元/hm2。

2 主要性状

2.1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卵形或倒卵形,果实顶部凸起,果喙较长,果面茸毛柔软、褐色,易脱落。平均单果重80~10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1%,VC含量120~150 mg/100 g,干物质含量17%~19%,果肉黄色至金黄色,味甜具芳香,肉质细嫩,风味浓郁。果实贮藏期较长,(1±0.5) ℃条件下冷藏可贮4个月,果实货架期可达10 d。

2.2 生长结果习性

Hort16A植株生长势旺,初生枝和次生枝都很旺盛,萌芽率高达90.5%,成枝率91%,枝蔓较直立,嫁接苗定植后2年即可形成结果的冠幕。极易形成花芽,结果母蔓上自基部第2~22节均能分化花芽,花单生,以短果枝蔓结果(5~10 cm)为主,并具较强的连续结果能力,果枝率90%~98%,自然着果率可达90%以上,果实生产率高。

2.3 物候期

在河南省西峡县,Hort16A猕猴桃2月初树液开始流动,并出现伤流,2月下旬芽萌动,3月上旬展叶,3月中旬抽梢、现蕾,蕾期约1个月,始花期4月15―19日,盛花期4月18―22日,终花期4月23―27日,果实成熟期9月中下旬,11月底落叶[4-6]。

2.4 适应性及抗逆性

Hort16A猕猴桃在西峡县适应性较强,丰产、稳产,在试栽地病虫害较少,抗逆性较强。

3 丰产栽培技术

3.1 定植建园

选择缓坡地或平地,要求交通方便,光照充足,土层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1-5],选择pH值5.5~6.5微酸性地块建园。栽前挖60 cm见方的定植穴,穴施腐熟有机肥20 kg。在树木落叶至土壤结冻前定植,宜选用株高30~50 cm,嫁接口全愈合或2/3以上愈合,地径(嫁接部位)粗≥0.7 cm的品种纯正,根系完整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的良种壮苗。定植深度以定植浇水后根颈交接处与地面相平为宜,并在树盘上覆1 m2地膜。

3.2 水肥土管理

3.2.1 水分管理。若遇春旱,在萌芽前,应灌足萌芽水,促发春梢。花蕾期干旱要及时浇水。夏季若遇干旱,抗旱必须在早上或傍晚灌溉,结合灌水采用蒿杆、麦壳、菜籽壳、杂草等进行覆盖,达到抗旱保湿的目的。此外,还应注意遇涝及时排涝。

3.2.2 施肥。①基肥。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施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幼树株施约20 kg;成龄园施750~1 500 kg/hm2,且每株加入0.1 kg硫酸锌、0.1 kg硫酸亚铁。以沟施为主,沟宽约50 cm、深40~50 cm。施肥部位在树冠垂直投影下外缘,施肥后及时灌水[3-5]。②追肥。一是土壤追肥。对于幼树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萌芽期,以氮肥为主,株施尿素0.1~0.2 kg;第2次在新梢生长期,以复合肥为主,株施磷酸二氢铵0.2 kg+硫酸钾0.1 kg。对于成龄树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萌芽期至花蕾出现期,以氮肥为主,配施少量磷钾肥。株施尿素0.25 kg+过磷酸钙0.1 kg;第2次在果实膨大期,株施氮磷钾(N∶P∶K=1∶0.5∶1)复合肥0.5 kg;第3次在籽粒发育期(采收前约30 d),株施以钾肥为主的复合肥0.5 kg。施肥方法是在树冠下开沟,沟深15~20 cm,追肥后及时灌水。二是叶面喷肥。4―6月(生长前期)、7―9月(生长后期)、花期分别喷0.3~0.4%尿素2~3次、0.2~0.3%磷酸二氢钾2~3次、0.3%硼砂+0.2%尿素+0.3%白糖液2次。还应注意生长季节根据情况补施微量元素。

3.2.3 土壤管理。结合施基肥,每年秋季进行深翻扩穴,耕翻深度约50 cm。在生长季节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锄草,耕深5~10 cm。成龄园可采用清耕法、秸秆覆盖或行间种植绿肥。幼龄园保留1 m营养带,行间禁止间作高杆作物。

3.3 整形修剪

3.3.1 夏季修剪。抹除实生萌蘖;疏除主干、主蔓、侧蔓等部位萌发的多余徒长枝;对徒长性预备结果母枝留1~2 m,结果枝在结果部上方留10~12片叶进行摘心处理;对衰弱枝、病虫枝及早从基部疏除。

3.3.2 冬季修剪。在落叶后至树液开始流动前完成冬季修剪。生长健壮的结果树,冬季修剪主要是更新结果母蔓,防止结果部位外移,控制合理的枝蔓数量等[3-5]。对已结果2~3年的结果母枝酌情进行更新。在结果母蔓上结果枝上部的芽都可以成为来年的结果母枝[1-6]。从主枝上萌发的营养枝,若方向和位置合适,可以用作替代枝。从基部萌发和从发育枝上部萌发的徒长枝,除留作更新枝外,一律从基部剪除,留作更新枝的留5~8个芽短截。发育枝除过密的应从基部剪除外,可根据培养目的,酌情在一定高度予以短截,一般在50~80 cm处短截。结果母蔓或母蔓的替代枝的间隔为25~35 cm,选好来年的结果母蔓后,可疏剪掉已结果2~3年的结果母蔓,每年需要更新1/3左右的结果母蔓。修剪结果枝时,为避免先端的芽受伤害,可在结果部位向上留芽2个。

幼树要促使其迅速生长成形,疏除不合理枝(包括各个部位的病虫枝、细弱枝、过密枝、枯死枝、重叠枝、交叉枝以及生长不充实、无培养前途的发育枝和无利用价值的根际萌蘖枝)[3-5],使主蔓迅速生长,达到提早快速引缚上架的目的。雄株幼树的修剪和雌株差不多。开花以后,花枝修剪时剪留75~80 cm的长度。

3.4 花果管理

无蜂果园采用授粉器授粉或人工直接摘取鲜花辅助授粉,每朵雄花点授8~10朵雌花。采用花粉1 g+白糖2 g+硼砂1 g+羧甲基纤维素3 g(先用少量水化匀),再加水1 000 mL搅拌均匀,用喷雾器喷施效果很好。有条件的果园每年盛花期按照1 334~2 001 m2果园放养1箱的标准放养蜜蜂。

花前对发育不健全和弱枝、中庸枝上过的花蕾及早疏除一部分,谢花后5~10 d对发育不健全的畸形果、小果和过量果及时疏除。疏除量强旺枝留果5~6个,中庸枝留果3~4个,弱枝留1~2个或不留,1 m2架面留果30~40个,叶果比达6∶1,以确保果实的商品性。

套袋前结合防治蚜虫、食心虫、红蜘蛛等病虫害全树喷药1次。定果后选用双层纸袋套袋。5月上旬解袋,解袋后喷杀菌剂1遍。

3.5 病虫害防治

Hort16A猕猴桃抗病虫能力较强,一般病虫害很少,但若管理不善或长期阴雨,则可能导致根结线虫、根腐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根据病虫害生物学特性,在园内采用放置糖醋液、性诱剂、诱虫灯、树杆缠草等方法诱杀害虫。冬季修剪后喷3~5 °Bé石硫合剂,生长发育期用1∶0.7∶150~180倍波尔多液或1∶800倍托布津喷布树冠3~4次防治病害。在3月和6月中下旬,用代森锌0.5 kg,加水200 L灌根防治根腐病。用1.8%爱福丁乳油10.2 kg/hm2对水3 000 L/hm2,浇施于耕作层(深15~20 cm)防治根结线虫。

4 参考文献

[1] 杜戈.米良1号猕猴桃在河南西峡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09(1):9-11.

[2] 尉俊超,李娜,李光,等.红阳猕猴桃在河南西峡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河北果树,2008(5):32-33.

[3] 陈明海,别子兴,刘学波.‘海沃德’猕猴桃在西峡的栽培表现[J].北方果树,2009(5):46-47.

[4] 聂勇波,符平均.海沃德猕猴桃的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5):43-44.

第6篇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关键栽培技术 磐安

[中图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163-02

红阳猕猴桃是一种食用兼药用水果,其果肉红色,沿果心呈放射状,果肉细嫩、香气浓郁、口感香甜清爽、酸度极低,营养丰富,被称为“果中之王”,近几年颇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红阳猕猴桃栽植5年后,进入丰产期,亩产1000-1300kg左右,亩产值达1.5万元,有较大地发展潜力。

1 引种情况

1999年,从四川引进红阳猕猴桃嫁接苗,在磐安县进行试种栽培,经过17年的摸索和筛选,选育品种优、抗病强、适合本地种植的变异红阳猕猴桃品种,2010年在磐安县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标准化种植。

2 引种表现

2.1 果实品质特性

红阳猕猴桃在磐安县成熟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圆柱型,平均果重80g左右,最大单果重可达130g,果皮黄绿色,果面光滑无毛,果肉黄色,果心小,果实近中心呈红色,果肉细嫩、汁多、风味农甜,可溶性物17-23%,含酸量为1.47%,适合鲜实,耐储运,在冷藏条件下单品种储藏可储藏至翌年一月。

2.2 植物学特性

红阳猕猴桃长势旺盛,树势健壮,枝条易成熟,定植当年可成形。栽植第2年,株产1.5kg,亩产可达100kg,成龄树亩产1000-1300kg,早期丰产性强,但易得溃疡病。

2.3 物候期

在浙江磐安,3月底汁液流动,4月上旬萌芽,5月中旬开花,8月下旬至9月初成熟,11月下旬落叶。

3 猕猴桃关键栽培技术

3.1 建园定植

猕猴桃园应选择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土层深厚、微酸性地块,地下水位要在1米以下,否则易发⒀癫 6ㄖ补狄南北走向,宽60-80cm,深30-50cm,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吨,过磷酸钙100kg,将肥料与熟土混匀后沟施,先填熟土后填生土,略高于地面,形成馒头状种植垄,开畦沟和排水沟,排水沟要深。

12月到翌年3月上旬均可定植,选择无病且根系健壮的嫁接苗,种前剪根处理,促进生根,挖栽植,株行距3m×4m,配花期一致雄株,雌雄比例8:1。定植时将苗扶直,根系舒展在种植穴内,填土踩实,轻提苗木,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填土,浇透水。

3.2 架形选择

选择T形小棚架。由一根立柱、一根横梁、三根拉丝组成。立柱规格:高250cm×长10cm×宽10cm,入土70cm,柱距6m,每行两端要斜拉30度;横梁规格为:长150cm×宽10cm×厚5cm,立柱左右平分。架式特点:通风透光性好,有利于提早投产和提高果品质量,便于田间操作管理。

3.3 树体培养

3.3.1 幼树培养

苗木定植后,在饱满芽上方处短截,促进新梢萌发,选直立向上、生长健壮的新梢作主干培养,其他枝条摘心留作辅养枝。主干用竹竿作临时支柱,垂直向上而不弯曲缠绕。

主干高达到1.8米左右进行摘心,促进顶端抽发出多条新梢,从中选择两条健壮的新梢作主蔓,朝左右两个方向,其余摘心留作营养枝,当主蔓长到40cm时,绑缚于中心铁丝上,当主枝达1.5米时,留2叶反复摘心,培养芽体饱满健壮的主蔓。

3.3.2 定植后枝梢管理

主蔓延长伸长,7月下旬对主蔓摘心,再次延长时继续重复摘心,培育充实的主蔓。在主蔓上每隔30cm选留一结果母枝,左右分布,同侧结果母枝间距60cm;在结果母枝上每隔20cm留一结果枝。当结果母枝生长超过横梁最外一道铁丝时,就任其自然生长。当离地面50cm的时候,再短截。如立地条件好,管理得当,定植第二年就能开花结果,并可达到平均株产2kg的水平。

3.3.3 修剪

3.3.3.1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在5-8月进行,目的是结果母枝的选留、培养及结果枝的修剪,主要是除芽、疏枝和控稍,把过密的枝条疏掉,留下来的枝条待长到1.3m左右在扭梢,促进枝梢木质化。按照去弱留强的原则培养来年的结果枝,把结果母枝基部着生的旺盛结果枝上的蓓蕾摘除,以便留作来年的结果枝。

3.3.3.2 结果枝条修剪

结果枝从最末一个果起,留6片叶摘心;短果枝,4片叶子摘心,长果枝7片叶子摘心。

3.3.3.3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一般在12月到翌年2月,在果树进入休眠落叶后进行。主要是清除病枝弱技、过密枝条,已结过果的枝条要短截或疏掉;对长果枝可留10-12个芽,中果枝留7-9个芽,短果枝留4-6个芽。雄树修剪在开花授粉结束后进行,每株留4-6个枝,每枝留芽5-6个,修剪后要及时补充水、肥,待枝稍长至1.3m左右进行捏捎。

3.4 花果管理

3.4.1 疏蕾

红阳猕猴桃开花率高,在花蕾分化后两周左右开始疏蕾,花蕾间距离20cm最为合适,尽量疏去背上芽蕾和背下芽蕾,保留侧芽蕾。根据结果枝的强弱调整花蕾数量,强长果枝留7-9个花蕾,中等果枝留5-7个花蕾,短果枝留3-5个花蕾。

3.4.2 授粉

采用人工授粉为主,以蜜蜂授粉为辅。人工授粉在上午进行,采集当天刚开放、花粉尚未散失的雄花,用雄花的雄蕊在雌花柱头上涂抹,一朵雄花可授5-6朵雌花,这个授粉方式坐果率高,授粉的时候就可以控制挂果量,减少疏果的工序;也可用授粉器授粉,雄花粉可购买或自己采集制作,最好是自己采集雄花花粉,按雄花粉与面粉量比1:12为宜,授粉24小时后雌花柱头颜色由乳白色变为淡黄色,而未授粉的柱头是乳白色,需补授一次。

3.4.3 疏果

在授粉后10-15天内进行疏果,疏除少叶或无叶的果枝,疏除最上端与最下端的果、疏除结果母枝上多余结果枝、边果、小果、畸形果、病虫果。长果枝留5-7个果,中等枝留3-5个果,短果枝留2-3个果,株留果200个左右,亩产1000-1300kg。

3.5 肥水管理

3.5.1 水份管理

新植苗木主要促进营养生长为主,长叶抽梢后开始施肥,以施速效氮肥为主,10-15天后再次追肥,株施0.15kg。4次后,改用复合肥,株施0.2kg,每次施肥后及时浇水,9月前停止追肥,并控制水份。

3.5.2 挂果树肥水管理

萌芽肥,在树液流动后即3月上旬施入,亩施高氮型复合肥8kg、尿素4kg、过磷酸钙8kg,然后灌水;落花后追肥,落花疏果后10天施入,以速效复合肥为主,亩施10-15kg,同时喷硼钼锌钙镁铁等微量元素叶面肥800倍液,喷2次;壮果肥施,7月初施入,亩施平衡型复合肥15-20kg、硫酸钾10kg,同时用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液及0.3%硝酸钙进行叶面喷肥,连续3-4次;采果后基施,亩施腐熟有机肥2-3吨,加过磷酸钙20kg,施后及时灌水1次。

红阳猕猴桃叶片大蒸腾多,根系较浅,耐水弱,多6-8日就会淹死,长期干旱生长就变弱,容易发生叶片日灼病。

第7篇

关键词: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市场运营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1 陕西省猕猴桃生产现状

2001~2012年,陕西省猕猴桃生产面积发展呈现2个阶段的特征,2001~2005年猕猴桃生产面积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6万hm2的水平上,其中2001、2003、2005年3a还出现生产面积略微减少的状况,然而,从2006年开始,陕西省猕猴桃生产面积呈现大幅度上升的趋势,2006年生产面积为1.965万hm2,2007年生产面积为2.201万hm2,到2011年则突破5万hm2的大关,2012年陕西省猕猴桃生产面积达到了5.76万hm2。从总体来看,陕西省猕猴桃生产面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2001年以来到2012年,陕西省猕猴桃生产产量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2001~2008年猕猴桃生产量变化逐年上升趋势平稳发展,又2001年16.04万t上升为2008年的34.98万t,从2009年开始,陕西省猕猴桃生产产量呈现直线大幅度上升的趋势,2009年生产产量为50.03万t,2010年生产产量为62.93万t,到2011年则为73.57万t,2012年上升的趋势也是极为明显的。

2 猕猴桃储存和加工现状

2012年陕西省全省猕猴桃储藏库或冷库总计4000余座,总储藏能力达到了25万t。其中四大市的猕猴桃储藏库或冷库数量和储藏能力如下:西安猕猴桃储藏库或冷库数量为2000余座,储藏能力为15万t;宝鸡猕猴桃储藏库或冷库数量为2020座,储藏能力为7.5万t;渭南猕猴桃储藏库或冷库数量为30座,储藏能力为0.6万t;汉中猕猴桃储藏库或冷库数量为6座,储藏能力为0.8820万t。

对陕西省猕猴桃加工状况进行调查,2012年全省加工企业为40多家,年加工能力约为10万t,主要用于果脯、果干和果汁的生产加工。

3 猕猴桃市场营销现状

从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分析陕西省猕猴桃市场营销状况:陕西省长久以来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市场营销状况处于良好水平。

从国内市场来看,其市场营销主要采用直销方式,例如利用各种猕猴桃推介会、企业产品展销会,以及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其中30%的猕猴桃市场销售市场主要集中于南方市场,如广州、南京、武汉、上海等。陕西省猕猴桃产量的70%主要在北方市场上销售,如哈尔滨、沈阳、长春、北京、天津等。陕西省猕猴桃国内市场覆盖率高达80%,最近几年有所下降趋势。

从国外市场来看:国际市场开拓具有一定的成效,2001年、2002年,国际市场推广采用了边贸的营销方式,陕西省部分猕猴桃鲜果出口获得一定成效,猕猴桃开始向越南、泰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2003年,陕西省著名的秦美公司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进口鲜果包装生产线,该年度猕猴桃直接出口量高达2000t,边贸销售达1000t,总计3000t。此后2004年、2005年实现猕猴桃出口量达4000t。2006~2012年,对陕西省猕猴桃国家市场营销状况进行调查发展,该阶段陕西省猕猴桃出口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陕西省猕猴桃国家市场营销区域和国家主要是欧盟、俄罗斯、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出口品种中主要以秦美为主,近几年,海沃德新优品种得以推广,在陕西省建立多个猕猴桃园,其出口量在国际市场上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4 猕猴桃效益状况

2003~2012年期间,陕西省猕猴桃每10000m2平均直接生产投入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07年每10000m2平均直接生产投入有所降价,为716.88元,此后呈现直线式发展趋势,到2012年陕西省猕猴桃每10000m2平均直接生产投入为1630.11元。

对陕西省2003~2012年猕猴桃每10000m2平均纯收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陕西省2003~2012年猕猴桃每10000m2平均纯收益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每10000m2平均纯收益443.07元,上升到2012年的每10000m2平均纯收益6135.41元。这主要因为猕猴桃是一个高收益、高附加值的产业。

5 结论和建议

对陕西省历年猕猴桃市场运营分析可见,猕猴桃市场运营良好,属于高投入产业,但是又是一个高收益、高附加值的产业。对此提出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建议:优化品种布局结构,优化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基地认证,建立监管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大资金投入和税收政策支持,大力拓展国内外果品市场,完善猕猴桃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兆军.猕猴桃黄化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J].果农之友. 2011(11):1-5.

[2] 胡智,肖鸿勇,李靖.猕猴桃“三定三控”栽培技术试验初报[J].现代园艺, 2011(16):2-5.

第8篇

[关键词] 华优猕猴桃 生长期落果 原因分析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6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105-01

近年来我县华优猕猴桃果园果实生长期出现大量落果现象,特别是2014年进入6月中旬以来落果现象较为严重,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全县华优猕猴桃园落果平均果园率70%,平均落果株率60%,平均落果率9%;严重果园落果株率达90%,落果率达45%以上。为此,我进行了连续三年的深入调查和监测,初步分析探究出华优猕猴桃园出现大量落果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控技术措施,以供华优猕猴桃生产实践参考。

一、产生落果的原因

1.授粉受精不良造成的。华优猕猴桃品种雌株缺少必要的与其相匹配的授粉配套雄株,且花期较早,从而为雌株良好的授粉坐果埋下了隐患;使用其它种类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较多因素影响使幼果受精不良,导致幼果在迅速生长膨大时缺少必须的内源性激素,从而导致提前落果。

2.品种本身特性决定的。华优猕猴桃极易成花坐果,而多数果园果农不重视疏花疏果,未能因树势定量留果,追求产量,致使挂果量过大。特别是在幼果迅速膨大期的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主要表现在对温度和肥水的敏感度上,而此时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期,华优猕猴桃处于生长旺盛期,也是养分需求最大期,易发生猕猴桃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不平衡,营养与水分供应不足。因此,落果现象基本都集中在这一时期。

3.品种对环境适应有局限性。华优猕猴桃对高温高湿条件非常敏感,特别是夏季的6-7月份,如遇阴雨湿度过大,果实极易感染炭疽病和软腐病,导致落果。

4.滥用膨大剂和严重超载。凡是落果严重的华优猕猴桃园基本都有共同点,就是超量使用膨大剂,而且果农不注意叶果比,达不到6-8:1的标准,树体果实负载量过大,当两者情况同时在某个果园存在时,此园肯定是落果极为严重园。据调查,严重的果园在7月底以前落果率可达50%以上。

5.与果实套袋有关系。据调查,选用全封闭袋或半封闭袋落果比全开口袋明显要多,套袋期间如温度过高如37-39度,同时湿度过大如70%以上,容易感染病害发生大面积落果。

6.疏于病害预防。一是6月中上旬的炭疽病病害感染为害落果,二是7月中下旬的软腐病感染为害导致落果。这都是病害原因,预防工作不到位也必然导致落果。

二、防控落果的综合措施

1.做好人工授粉。华优猕猴桃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初开花,花期5-7天,介于中华系列猕猴桃和美味系列猕猴桃花期之间,比中华系列猕猴桃花期迟,比美味系列猕猴桃花期早,都约5-8天,目前生产中还未有与其花期相遇的配套雄株。华优猕猴桃盛花期为三天,开花两天后,即进入盛花期,此时为猕猴桃的最佳授粉期2-3天,最多五天左右。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授粉,生产上主要采用商品性好雄花粉,经生产实践美味猕猴桃雄花粉优于中华猕猴桃雄花粉。花粉用量是产量1000kg的幼龄园需纯花粉15g,1500kg成龄园需纯花粉20g。在不影响授粉质量的前提下,可加入2-3倍的干淀粉,石松子,脱脂奶粉等添加剂稀释使用。可以用带吸头的小奶瓶装花粉向柱头喷粉或羽毛、毛笔等涂抹雌花柱头,使其良好授粉。人工授粉最佳时间为8-10h。近三年来我县华优猕猴桃授粉工作出现问题,导致授粉不良产生不座果、落果和畸形果等现象,主要是商品花粉质量差、果农给花粉加入过量添加剂和授粉工作不科学不认真使得亩用授粉花粉量不足造成的。

2.加强栽培管理。由于营养生长过旺,大量营养被枝梢消耗,坐果后劲不足,致使果树的大果子几乎全部脱落,还会诱发来年的溃疡病

3.保证肥份供应。目前,果农管理果园普遍存在“重产量,轻质量。重无机,轻有机。重大量,轻微量。重地下,轻地上”的不良现象,造成作物各种元素的配比不科学,不平衡,影响了植物对营养的均衡吸收和利用,容易诱发缺素性病害而引起落果。

4.科学使用生长调节剂。由于近年来一些地方在猕猴桃上使用“大果灵”,细胞分裂过快,导致果心开裂、变硬发褐,果肉松弛。果实抗病性差。

5.合理果实负载。由于挂果过重,叶果比例严重失调,果实日灼发生严重。果农套袋时间普遍提前。建议套袋最好避过高温天气,着色后套袋最佳,也可采取适当增加叶幕层厚度的办法,取消套袋。由于华优、红阳、早黄金等猕猴桃品种,芽子稠密,耐霜冻,出芽率高,如不重视抹芽、摘心与疏花疏果,养分无效消耗过多,一旦进入生殖生长期,树势会逐渐转弱,无法保证果实生长必须的营养,必然引起落花、落果,甚至早衰死亡。

6.及时预防病虫害。花前花后的防虫灭菌与喷硼补钙十分重要,如果不提前预防和补充营养,病菌就会从花瓣泻落处的伤口趁虚而入。

第9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嵌入性;大学专家;示范点;乡土专家;“1+2+2模式”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必须解决好农业技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许多技术虽然可以依托农技推广体系“自上而下”传递,但却不能获得农户“自下而上”的积极回应,降低了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针对“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成因,学界有多种解释。王建明等认为,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基层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1]。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发现,体制不顺、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因素限制了农技推广部门的职能发挥[2]———这种局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农技推广机构的“断奶”之风,农技推广系统出现了“网断”“线断”“人散”的现象,削弱了农技推广的组织基础[3]。王移收研究发现,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市场意识薄弱,过度规避风险的思维定势阻碍了应用和改革农业技术的积极性[4]。此外,因为农户普遍处于资金短缺状态,无力承担农药、化肥、良种等农资配套,亦难以承担技术改革失败的风险,所以大大限制了农户应用新技术的能力[5]。笔者认为,考察农业技术在推广体系末端的现实困境,既要分析资金投入、农技队伍建设等体制性因素,又要关注农户文化素质不高、科技意识不强、经营资金短缺等现实局限性,更为关键的是要从国情出发理解农技推广工作的特殊性。我国农技推广对象并不是从事规模经营的大农场主,而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6]。分散的、小规模的、兼业的农业经营模式,极大增加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难度。所谓“最后一公里难题”,究其根本,是“农技推广体系”与“小农社会”如何有效对接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嵌入性”角度对其进行探讨。波兰尼曾用“嵌入性”描述“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体系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从属于政治、宗教和社会关系[7]。格兰诺维特发展了嵌入性理论,认为经济行为嵌入在具体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亲属关系、朋友关系或其他信任关系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影响着经济制度的运行[8]。嵌入性理论同样适用于解释“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技术并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而是“嵌入”在社会中。20世纪80年代,美国技术社会学创立了“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范式(theSocialShapingofTechnology),简称为SST理论。与先前的“技术决定论”不同,SST理论不仅关注社会因素对技术形成的影响,还认为技术应用者不是被动的、机械地接受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社会性因素在技术选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9]。从某种意义上说,SST理论包含技术的“嵌入性”思想,强调社会性因素对技术传播和应用的关键作用。技术“嵌入性”思想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启示意义。农技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虽然推广对象是农户,但是无法绕过“小农社会”这一必要环节,否则将承担极大成本。因此,中国农技推广工作必须正视小农经济的基本国情,寻找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的有效方式。小农社会有着自身的社会传统,乡村精英、熟人社会等因素均可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农技推广的乡土资源,发挥技术推广效应。进而言之,只有农技推广工作真正嵌入于农村社会结构中,才可能激发乡土社会的内在活力,提高农户学习和应用技术的积极性。本文以陕西P县猕猴桃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例,从“嵌入性”角度探讨农技推广体系与小农社会有效对接的工作策略,剖析技术进村入户的嵌入点及其实践模式。

二、P县猕猴桃技术的阶段性推广策略

P县隶属陕西关中地区,处于渭河以南、秦岭北麓的百万亩猕猴桃优生区。1978年全国开展猕猴桃资源调查时,P县园艺站科技人员就在境内浅山区发现大范围野生猕猴桃。从1984年开始,县园艺站开始进行栽培试验,奠定了日后大面积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基础。1988年,县园艺站从省果树所引进一系列品种,经过筛选,最终选择“秦美”为主栽品种,启动大面积推广种植计划。(一)1989-1994年:进村建立试验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广计划起步阶段,P县果业仍以苹果为主,农民对猕猴桃十分陌生,对其经济效益不了解,更不懂种植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县园艺站首先采取的推广策略是“进村建立试验示范点,以示范点为中心带动辐射”。1989年,考虑到土壤条件、区域布局等因素,县园艺站在全县范围内建立5个示范点,J镇坡头村名列其中。园艺站动员坡头村民时,遭遇了较大阻力,只有4队少数群众同意,总种植面积还不到10亩。园艺站提供苗木补贴,承诺日后按每斤0.8元价格收购———当时苹果市场收购价为每斤0.4元。1992年,果农开始受益。1994年,市场收购价已经涨到每斤2元,当地农户纷纷种植猕猴桃并逐步扩大面积。案例1:坡头村3组村民ZSL说,看着4队赚钱,几分地就能卖上千元,把人刺激疯了。专家说垣上粘土不适合种植猕猴桃,我们不信这个邪!有人大胆尝试改良土壤,将玉米秸打碎,连同沙子一起拌进土里,结果证明方法可行,利于猕猴桃树根系呼吸。当时4队许多人已经掌握基本种植技术,外队亲戚朋友就找他们帮忙———全村都跟着4队学,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以坡头村为代表的猕猴桃试验示范点在技术推广早期发挥了巨大效应。具体表现在:(1)试验示范点具有技术试验的功能。当时县园艺站尚处于技术摸索阶段,田间地头的试验栽培显得格外重要。(2)试验基地建在村庄内,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经济效益,都能起到显著示范作用。(3)试验示范点农户在掌握基本种植技术后,有可能成为技术传播不可或缺的力量。(二)1995-2004年:发挥“乡土专家”在农技推广中的关键作用试验示范点所在地农户因为赶上猕猴桃产业的“早班车”,所以快速获得经济效益。率先富起来的农户在改变生活面貌的同时,开始发挥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参与到猕猴桃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P县猕猴桃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县乡农技推广人员活跃在产业第一线,是技术推广的主力军。但P县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农技推广体系受“断奶”之风影响,队伍建设受到较大冲击,无力单独支撑与猕猴桃产业发展态势相匹配的农技推广工作,紧缺掌握猕猴桃种植技术的科技人员。在这种局面下,园艺站5个试验示范点所在村一些“乡土专家”的作用得以凸显。所谓乡土专家,特指精通作物种植技术的农民,是村庄内部的技术骨干。其实,1989建立试验示范点时,园艺站就开始培养村庄内的技术员。这些技术员成为第一批“乡土专家”,在果树施肥、剪枝、防虫等方面达到一定技术水平。他们不仅指导本村农户种植猕猴桃,其影响力逐步扩展到村镇之外,在全县范围内发挥技术推广作用。1995年,P县成立猕猴桃协会,整合各村以乡土专家为主体的技术力量,为全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案例2:第一任会长介绍:成立协会的主要目的是为农民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协会集中了一批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猕猴桃种植“爱好者”,这些人技术过硬,不仅能对其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还可以按照专家指导对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然后再推广,这样可以避免大面积失败的结果。许多技术,我们先示范,其他农户再跟着学,这样效果比较好。概括地说,“乡土专家”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乡土专家的土地起着试验田的功能,可以针对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降低大范围推广的风险。(2)乡土专家发挥着示范户的功能,对周边农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3)乡土专家是技术话语的转译者。他们活跃在生产第一线,能够将专家的技术理论用更通俗、利于农民接受的语言和方法讲授,深得农户欢迎。(4)乡土专家是农技推广机构和普通农户之间的沟通者。他们同更多农户打交道,能够收集和汇总新的技术需要,并及时传递给农技推广部门。此外,乡土专家不只是技术的传播者,因为他们学习能力强,善于钻研摸索,有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例如,猕猴桃套袋技术有利于减少日灼、叶磨,防治病虫害和果面污染等问题,这项被农户广泛应用、产生极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并非源于专家的科学研究,而是来自于乡土专家的摸索。红旗村WYL发现本地新西兰“海沃德”品种的果面很黑,并不像专家展示的新西兰原产果那样漂亮。考虑到阳光、空气等因素,他用纸袋子将新生果罩住,进行试验,效果很好。第二年他就大面积套袋,第三年附近农户开始仿效,第四年就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乡土专家用自己的“土办法”,成功解决了国外品种到P县的水土不服问题。这个案例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技术骨干在技术研究方面的潜力。正是凭着这股钻研精神,乡土专家在技术转化、技术应用和传播方面,具有现实影响力,可以担当农户家门口的农技员[10]。(三)2005年以来:建立农技推广的“县校合作”机制2005年,P县得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双方共同建立农技推广的“县校合作”机制,由大学组建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撑,P县提供科研生产基地和项目资金支持,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体系,并实施“十百千人才培训计划”,为P县培养10名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猕猴桃乡土人才、100名中级专业技术干部、1000名农民骨干技术员和科技入户1000户。同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P县建立高规格的猕猴桃试验站,具备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示范推广、人才培养、野外观测5大职能。试验站建立前,虽然P县猕猴桃面积持续增长,农民掌握了基本种植技术,但普遍经营粗放。试验站的重要功能就是研发和改进技术,并以示范的形式将相关技术“标准化”,让前来参观的农户看得懂、学得会。试验站同时肩负着品种选育的重任,培育既适合本地自然条件、又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目前试验站正着力培育改良适合出口中亚国家的“金香”品种,以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从技术推广的角度来说,县校合作机制缩短了从技术源头到技术推广末端的路径,提高了技术研发和传播的时效性。更为关键的是,P县猕猴桃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基本种植技术已被大多数农户掌握,技术改良、更新换代问题愈发紧迫,高校等科研机构的介入非常及时。以试验站为中心,技术专家重点负责研发、示范和推广规范树形、平衡施肥、充分授粉、无公害栽培、合理负载等高效栽培技术,对新时期猕猴桃技术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三、农技推广的“嵌入性”发展

P县猕猴桃产业从零起步,至今种植面积接近30万亩,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县域产业。对此,农技推广服务功不可没。在县乡农技推广体制力量相对薄弱的前提下,P县猕猴桃农技推广工作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农技推广实践中的“嵌入性”发展模式。与传统具有较强行政命令色彩的农技推广模式相区别,“嵌入性”发展模式尊重农户的主体性,注重发掘农村技术精英在学习应用技术方面的能动性,充分利用“熟人社会”在技术传播中的作用,逐步在乡土社会内部建立一个农技推广的小环境并与农技推广体制完成对接,形成技术与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嵌入点

嵌入性发展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农技推广体系如何与小农经济有效对接的问题。嵌入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找准“嵌入点”。P县猕猴桃技术推广中的“嵌入点”主要有三个,分别是示范点、乡土专家和村级组织。1.示范点。县园艺站建立的猕猴桃试验示范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的猕猴桃试验站,以及各村的示范户,都属于不同层级的“示范点”。示范点的核心功能是带动示范,以点带面。农技推广的终端虽然是“农户”,但是鉴于农户数量大、规模小且地块分散,以户为单位的一对一推广模式成本极高。示范点在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是改变了农技推广中“点对点”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点对面”,通过在田间地头建立一个个技术示范的“窗口”,为农户提供便捷的技术信息服务。以“示范点”为中心带动辐射,不仅降低了技术推广的成本,还符合农户学习技术的习惯。“农民种田就是看样子”,这个说法鲜明表达了绝大多数农民学习技术的方式。“看样子”就是找一个参照样本。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示范点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示范点”意味着标准化,但并不是一刀切,农户可以结合自身理解逐步探索。“看样子”并不是被动学习,而是在有困惑、遇到问题时再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这样更能提高农户学习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乡土专家。乡土专家之所以可以成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嵌入点,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乡土专家掌握基本农业技术,可以成为技术推广团队成员;另一方面,乡土专家扎根乡土,是熟人社会中的一员。廖西元等研究发现,农户对农技员的熟悉度、信任关系与农技推广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11]。基于农户对乡土专家的熟悉度和信任感,乡土专家利用自己果园现身说法,同样可以产生对农户的技术影响力。不可回避的是,熟人社会具有“差序格局”性质,这种以“己”为中心“愈推越远、愈推越薄”的乡土人际关系特性,导致乡土专家推广技术时可能会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从而使技术推广呈现“差序格局”特征,即那些关系亲密的人更容易获得技术信息。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技术传播的“差序格局”现象。(1)这是乡土社会本身的社会关系性质,任何推广模式无法回避和超越;(2)从村庄层面来说,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关系共同编织着一张亲密关系网,乡土专家通过亲密关系向外传播技术后,接收者同样会沿着自己的亲密关系网传播技术。(3)从更大范围来看,乡土专家的亲密关系网同样会延伸到村庄之外,从而获得更大的辐射效应。总之,乡土社会内部“私人性”的熟人关系,不应该单纯理解为技术传播的障碍,反而可能成为技术推广的资源加以利用。充分尊重乡土社会内部的社会规则,这正是“嵌入性”发展模式的题中应有之意。3.村级组织。村级组织虽然不掌握技术,但却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可以成为农技推广的组织保障。为了更好服务猕猴桃产业发展,P县基层组织建设亦有一些配套措施,绝大多数行政村设有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村长,每个村民小组设有科技信息员,将农技推广列为村庄治理的一项基本内容。以H镇何家村为例,该村有科技副村长1名,每个村民小组设一个科技信息员,每人每年工资200元。村级科技工作主要职责有:定期组织农户培训、参观;及时通知农户开展施肥、剪枝、防虫等关键工作;组织村内技术力量为困难户提供技术帮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科技示范户的确立、职业农民培训班、专家进村授课、参观示范点、试验站,这些活动顺利开展,都需要有人动员、组织和协调。农技推广工作只有“进村”,才能“入户”。村级组织能够有效降低农技推广体系与农户之间的对接成本,从而成为农技推广工作在乡土社会的一个重要嵌入点。

(二)“1+2+2”农技嵌入模式

以示范点、乡土专家、村级组织为“嵌入点”,P县农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从历时性视角来看,农技推广的“嵌入性”发展层层推进,从起初的园艺站为主导,到后来的乡土专家参与,再到新时期的县校合作机制,农技推广“嵌入性”发展模式日趋成熟。当前,P县农技推广模式被概括为“1+2+2”,即1名大学教授联合2名县农技员,再带领2名乡土专家。“1+2+2”推广模式的具体工作机制是:大学教授、政府农技推广员和乡土专家联合,在全县范围内选取10个村进行技术推广,实施“猕猴桃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在每个示范村发展50个示范户,再通过他们示范带动50个普通农户;优化品种结构,推广规范化整形修剪、配方施肥、人工授粉、无公害栽培等关键技术;每个示范村每年开展大型技术培训4次以上,培训1000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周围村组[12]。“1+2+2”模式有助于解决技术“从哪里来”的问题。专家“进村入户到田”,有利于产、学、研结合,通过发现农户生产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快速应对,及时反馈,大大提高技术研究应用的效率。“1+2+2”模式还有助于解决技术“如何进村入户”的难题。乡土专家的积极参与,有利于技术推广通过乡土社会熟人关系网络快速扩散。“1+2+2”模式有效整合了大学农技科研机构、县级推广体系、乡土社会内生性技术骨干三种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推广团队。叶敬忠等认为,我国农技推广工作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个问题是研究者与推广员之间关系不畅,许多新技术成果不能对接推广员;另一个问题是推广员与农户之间关系不畅,技术进村入户存在障碍[13]。“1+2+2”模式有利于理顺研究者、农技推广员和农户之间的关系,使农技推广工作由先前以“农技员”为主体,转变为研究者、农技员和乡土专家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新格局,为P县猕猴桃产业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四、结论与讨论农技推广体系如何与小农社会有效对接,这是克服农业技术“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陕西P县猕猴桃技术推广实践中,组建以“大学专家+政府农技推广员+乡土专家”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通过“示范点”“乡土专家”“村级组织”三个嵌入点向农村推广技术,形成农技推广的“嵌入性”发展模式。农技推广“嵌入性”发展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农户在技术学习和应用中的主体性,遵循乡土社会内在的社会结构特征,发挥熟人社会、乡土精英等社会性因素在技术推广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变“政府主导”为“社会多种力量协同参与”。农技推广“嵌入式”发展模式既是对P县猕猴桃技术推广工作基本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亦是对新时期以大学生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有益探索,对其他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陈辉 赵晓峰 张正新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明,李光泗,张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3):4-14.

[2]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5(2):46-54.

[3]周曙东,吴沛良,赵西华,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3(4):57-62.

[4]王移收.试论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思维定势的改变[J].湖北农业科学,2005(6):12-13.

[5]张少兵,王雅鹏.农业技术进步的问题解析与政策建议[J].农村经济,2005(4):110-113.

[6]黄季焜,胡瑞法,孙振玉.让科学技术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0(4):17-25.

[7]PolanyiKarl.TheGreatTransformation:thePoliticalandEconomicOriginofOurTime.[M].Boston,MA:BeaconPress,1944:46,272.

[8]GranovetterM.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TheProblemofEmbeddedness[J].AmericanJournalSociology,1985(3):481-510.

[9]盛国荣.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SST解读———兼评“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J].科学管理研究,2007(5):39-42.

[10]张红.农业技术在乡村社会中的运作机制[J].农村经济,2013(7):91-96.

[11]廖西元,王志刚,朱述斌,等.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7):4-13.

第10篇

1 目标产量

盛果期徐香猕猴桃优质果亩产量稳定在2250千克左右。

2 栽植密度

株行距3米×4米,每亩地栽植55株。选择配置花粉量大、亲和力强、花期基本相遇的授粉雄株,雌雄株比例为6~8∶1。

3 土肥水管理

3.1 施肥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以营养诊断结果为指导进行平衡施肥。生草果园采用施肥枪施肥,实施水肥一体化施肥新技术。

基肥: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施入,亩施腐熟有机肥(猪粪、牛粪、鸡粪等)3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将肥料均匀撒于全园地面,浅翻或旋耕10~15厘米深。

追肥:

(1)萌芽肥。亩施尿素15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或磷酸二铵20千克。

(2)花后肥。猕猴桃落花后,盛果期每亩果园撒施尿素5~10千克。

(3)果实膨大肥。盛果期果树每亩追施75千克复合肥(氮磷钾各18%)或亩施尿素3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氯化钾25千克。

(4)优果肥。8月底至9月初追施。盛果期果树每亩追施复合肥30千克(氮8%+磷12%+钾12%)或亩施磷酸二铵15千克,氯化钾15千克。

(5)加强叶面喷肥:花期喷硼砂300倍液;花后3~4周开始喷氨基酸钙300~400倍,或钙佳美500倍,间隔15天喷1次,喷1~2次;6月中旬叶面喷施400~600倍有机钾,或800倍富万钾,或0.2%磷酸二氢钾,间隔15天,可连喷2~3次。生长期每10天喷施沼液1次,有利于增加叶面营养,提高树体抗病性,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3.2 灌水与排水

(1)灌水:果园土壤湿度低于65%时(清晨叶片上不显潮湿)应及时灌水;萌芽前、开花前、果实膨大期这3个需水关键期结合墒情及时灌水;采收前15天左右停止灌水;越冬前应灌1次透水。

(2)排水:挖好排水沟,雨水过多时能及时排出。

3.3 果园土壤管理

(1)深翻改土:新建园每年秋季应结合施基肥从定植沟(穴)向外深翻,沟宽、深各50厘米左右,3年内全园通翻一遍。成龄园不再深翻,每年结合秋施基肥浅翻10~15厘米。

(2)果园生草:猕猴桃果园实行行带清耕,行间生草,每亩果园用毛苕子2.5~3千克,可于10月底11月初秋播或4月上中旬进行春播。

(3):覆草:5月上旬,先在树盘撒施少许氮肥,再覆盖玉米麦秆、麦草、麦糠、青草等,厚度10~15厘米,上面散压少量土,连覆3~4年后结合深翻入土中。覆盖切忌覆盖树干基部。

4 花果管理技术

4.1 疏蕾

在4月中下旬侧花蕾分离后开始进行疏蕾。一般强壮长结果枝留5~6个花蕾,中庸结果枝留3~4个花蕾,短果枝留1~2个花蕾。

4.2 授粉

(1)对花授粉。当天早晨7—8点钟采摘刚开放的雄花,花瓣向上放在盘子上,用雄花的雄蕊轻轻在雌花柱头上涂抹,每朵雄花可授7~8朵雌花。

(2)采集花粉授粉

①采集花粉。早晨6—8点钟采集即将开放或半开的雄花,采摘下的雄花,用牙刷、剪刀、镊子等取花药平摊于纸上,在25~28℃下放置20~24小时阴干,使花药开裂散出花粉入干净的玻璃瓶内,贮藏于低温干燥处备用。但不宜贮藏时间过长。

②授粉方法:a.毛笔、排笔点授法:用毛笔或排笔粘花粉在雌花柱头上涂抹授粉;b.娃哈哈奶瓶喷授法:将花粉用滑石粉或碾碎的花药壳稀释5~10倍,装入细长的塑料小瓶中,加盖橡胶瓶盖,在瓶盖上插一根吸管,用手捏瓶身产生气流将花粉吹向每一个柱头。c.医用针管粘授法:选一个20~50毫升的粗针管,将装针头的部位截去0.5厘米,把推进柄拔出约1/2,装入经过稀释的花粉,向正在开放的雌花粘授,花粉减少后将推进柄上推。d.喷粉器授粉法:将花粉用滑石粉稀释50倍(重量),使用市面上出售的电动授粉器向正在开放的花喷授。

(3)昆虫辅助授粉:每亩猕猴桃果园至少放一箱蜂,每箱中应有不少于3万头活力旺盛的蜜蜂。在大约有10%的雌花开放时将蜂箱移入园内。也可在果园放置壁蜂、熊蜂进行辅助授粉。

4.3 疏果定果

(1)疏果时间:应在盛花后2周左右开始。

(2)疏果方法:首先疏去授粉受精不良的畸形果、扁平果、伤果、小果、病虫危害果等,保留果梗粗壮、发育良好的正常果。生长健壮的长结果枝留4~5个果,中庸结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每平方米架面留果40个左右,每株大约留果400~450个果,每亩产量约为2250千克。

4.4 果实套袋

果袋要求透气性好、吸水性小、抗张力强、纸质柔软的浅褐色单层木浆纸袋,果袋底部留两透气孔,规格165毫米×115毫米。徐香套袋从7月上中旬开始,用10~15天套完。套袋前应喷1次杀虫杀菌剂,可喷安秦生600~700倍或农抗120 800倍液+2.5%绿色功夫2500倍液,同时加喷钙佳美2次,补充钙肥。套袋操作中要避免碰伤幼果及果柄,果实采收前5~8天提前撕开纸袋。

5 适时采收

徐香猕猴桃一般在10月中旬采收,当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7%后即可开始采收。要轻采轻放,小心装运,避免果实受伤。严禁早采,降低果实品质和贮藏性。

6 整形修剪

第11篇

王志平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来源于猕猴桃的种植,当初未能转让成功的1.5亩土地,如今能给他带来两万多元的收入,这让他引以为豪。“我家10多亩土地全都种上猕猴桃了,挂果的五六亩,新栽的四五亩。”和村里大多数人一样,耕种了几十年土地的王志平建起了新房,配置了家电,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产业”、“科技”、“市场”、“合作社”等时尚词汇,也成了他们日常谈论的话题。

贫困乡村的巨变,正是源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

荒坡变身“花果山”

修文种植猕猴桃有3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末,修文县就开始引进10多个猕猴桃品种进行试种,从90年代开始进行基地建设,到2002年,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6万亩,主要分布在谷堡、龙场、久长、扎佐等乡镇,初步形成了以“六广河牌”猕猴桃为品牌的农业特色产业,还成为了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典型。

可惜好景不长,2002年以后,猕猴桃产业开始明显萎缩。管理粗放和无序竞争,果农之间相互压价,导致现实收入远远低于预期目标。“产量上不去,品质上不去,价格上不去,当时一些村民甚至把已经成林的果树砍掉,重新种上农作物。”平滩村远程教育站点负责人黄本华说。

曾经热热闹闹的山头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2009年,修文县提出重振猕猴桃产业,并将其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来抓,目标就是把修文建成全国具有区域特色和品种特色的猕猴桃产业大县。通过政府引领、部门协作、发放贷款等措施,保障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确保产业基地建设一片、成功一片、带富一方。

4年来,修文县共整合各级各类资金1亿多元,完善猕猴桃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免费提供猕猴桃优质种苗,财政补贴“T”形支架,并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使企业和农民发展猕猴桃的信心得到极大提升。

从2010年起,谷堡乡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进入了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村民们开始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水泥路进组串户;中巴车直接开到村寨中;灌溉的小水池修到山坡上,从此不再“望天收”;机耕道、生产操作便道纵横交措,生产过程不再爬坡下坎,产量再多也不用人背马驮……

“原来种庄稼,勉强能够解决温饱,现在种猕猴桃,才是真正的致富渠道。”看到家乡发展的良好势头,一直在浙江打工的黄本华决定回家发展,“一来可以照顾老人小孩,二来可以通过发展产业嫌到更多的钱。”和黄本华一样,全村在外务工的200多人都纷纷回乡,重新奋战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而今,黄本华家的15亩土地都种上了猕猴桃,已有五六亩产生经济效益,年收入达10万余元。

这样的数据,在平滩村却算不得什么,因为种植大户比比皆是。刘金林的150亩猕猴桃全部进入盛果期,2012年光卖鲜果的纯收入就有60多万元。

荒山坡变身“花果园”,猕猴桃开启致富路。平滩村党支部书记史开艳说,“政府发展猕猴桃产业决心大,优惠扶持政策多,群众把种植猕猴桃看作是栽种‘摇钱树’,全村437户种植猕猴桃3500亩,人均收入一万余元。”

截至目前,谷堡乡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万亩,挂果8000亩,年产鲜果8000多吨。2012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7455万元,同比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7949元,同比增长19%。

从传统走向现代,谷堡乡的农业产业,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跨越,不断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品牌崛起的背后

目前,修文县种植的猕猴桃品种名“贵长”,是科研部门利用本地野生猕猴桃嫁接培育而成的精品水果。果形均匀、果汁丰富、果肉细嫩、清甜爽口、维C含量高,素有“维C王中王”之称,相继获贵州省优质农产品称号、贵阳市旅游产品称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荣誉源于品牌的打造,品牌源于科技的推广,修文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科技创新与运用的过程。“设施建园、高位嫁接、科学授粉、配方施肥、机械作业”,使之不断朝着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生产的方向发展。

多年来,修文县通过与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贵阳学院、贵阳市科技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猕猴桃重大技术专项研究,着力攻克猕猴桃种植管理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完善配套栽培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开展培训与指导,组建县、乡、村技术服务网络,采取班子成员包村、部门包组、干部和村支两委包户的措施,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增强科学发展意识,不断提升猕猴桃种植的科技含量与管理的科学水平。2012年,仅谷堡乡就实施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350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50人次,农业新科技普及培训3000人次,“巩退培训”项目普及培训200人次,农村劳动力统筹就业培训631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80人次。

除此之外,修文县还编制《猕猴桃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发放给种植户,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猕猴桃质量安全。通过拉网搭架、剪枝、授粉、疏花疏果、配方施肥等技术投入,修文猕猴桃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盛果期亩均单产2000公斤,每亩收入可达1.2万元以上,增收十分明显。

2011年,在全国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选中,经过社会征集和专家综合评价,“贵长”猕猴桃入选全国177个候选名单,是贵州省仅有的九个品牌之一。这一特色品牌的崛起,让种植农户在找回自信的同时,也找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不找市长找市场

“当年一跟头就栽下去了!”回忆起多年前遭遇的猕猴桃“低潮”,村民张济这样形容当时的措手不及。

1996年,张济开始种猕猴桃,除了自家的十几亩地,还承包了其他村民的300余亩,算得上是当地的种植大户。“种下猕猴桃要三年以后才挂果见效益,但没发展几年,市场就突然垮了,我只好把地都退回去,只保留了80亩。”2002年的猕猴桃销售困境,让和张济一样的农户们“很受伤”。

有条件、有基础、有市场、有目标、有热情,没标准、没稳定的后期销售队伍、没成型的加工企业、没统一的管理团队……猕猴桃产业之路究竟该如何走?面对散沙般的各家种植,仅仅是提出规划让农户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再次进行自我博弈,还是抓紧时间,将产业化发展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成了修文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必须直面的当务之急。

为此,修文县提出以打造全国猕猴桃大县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基地建设为抓手,用现代农业理念大力调强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特色生态产业、优质高效产业;突出抓好产业基地建设,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实现“扶持一家企业,建成一片基地,带动一批群众,形成一个产业”的“磁场效应”。

4年来,通过不断的宣传和推介,修文猕猴桃逐渐得到省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先后参加国际(深圳)果品展销及技术交流会、重庆国际食品博览会等,受到普遍欢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市场营销成效较为明显。每到七八月份,外地果商便纷至踏来,预下订单。”谷堡乡副乡长何俊说。

2010年,贵州省修文猕香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驻谷堡乡上花村,截至目前已流转土地3500亩,种植猕猴桃3000亩,惠及六个村1200多人。“除了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我们更注重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司总经理彭兴健说,自从入驻以来,公司除了自筹资金改善道路交通、解决村民饮水之外,还帮助村里组建起100多人的原生态艺术歌舞队。忙的时候就到公司打工,闲的时候就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老百姓在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同样跟进。

第12篇

1 黄化病的发生症状

发生黄叶病的猕猴桃,除叶脉为淡绿色外,其余部分发黄失绿,叶片小,树势衰弱、减产,易受冻害及其他病害侵染。严重时病株枝条纤弱,叶片发白,外缘卷缩枯焦,果实外皮黄化,果肉切开呈白色,丧失食用价值。长时间发病还会引起整株树干枯死亡。

2 黄化病的发生原因

2.1 水分蒸发量过大

土层中盐分随水分通过毛细管向地面蒸发,水分蒸发量越大,盐分在表土层积累越多,在干旱情况下更会加重土壤盐碱化。

2.2 土壤pH值高导致铁吸收不足

在偏碱性的土层中游离二价铁离子易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被土壤固定,故不能被猕猴桃根系所吸收利用,加之猕猴桃根为肉质根,分布层相对较浅,也就容易发生缺铁性黄化病。

2.3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由于偏施氮肥,使土壤中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铜、镁、锰等供应失调,元素间发生拮抗作用,引发黄化病。其次,大水漫灌、低洼地积水,以及建园时苗木栽植过深等,易造成土壤透性气不良,引起树体生理代谢紊乱,发生黄化。

2.4 根部病害

如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干扰和破坏了根系吸收和合成,导致生理性缺素症而发生黄化。

2.5 果树负载过量

果园结果量超载,导致树势过弱,影响了吸收根的形成。

2.6 土壤原因

土壤管理粗放,地下水位高的低洼果园,土壤黏重,板结,通透性差,根系发育差,影响铁的吸收。

3 黄化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适地建园

选好园址,生产栽培园的土壤pH值5.5~7.5,土壤以轻壤土,中壤土,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田块为好,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忌在已栽过苹果、梨、桃等多年生树的重茬地和土质黏重地建园。也不可在地下水位较高,易发生积水的地域建园。

3.2 选好砧木与品种

选择栽植抗黄化能力较强的野生美味系猕猴桃作砧木,选用耐黄化病能力强的品种。

3.3 高垄浅沟栽植

按树行培30厘米高垄,进行渗浇为最好,利保墒保护树干,防板结,雨涝利排水,不积水,土壤透气性好。

3.4 行间套种绿肥

猕猴桃园行间套种绿肥,大行种植三叶草,小行进行秸秆覆盖。并于干旱季节将树盘用绿肥和其他作物秸秆覆盖保墒,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之在2%~3%。

3.5 改良土壤,平衡施肥

深翻熟化,结合施用有机肥,合理追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每年生长前期化肥的施用,应以硫酸铵或尿素等铵态氮肥为主,少用硝态氮肥和碳酸氢氨。土壤追施铁肥,应与腐熟有机肥腐殖肥混合施用。做到氮、磷、钾配合施肥,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配合施肥。偏碱性土壤要注重增施有机肥料。盛果期树每亩年追腐熟有机肥 4 000~

5 000千克,结合深翻,改良土壤。

3.6 控制产量,提高树势

盛果期树每亩产量以2 000~

2 500千克为宜。严防负载过量,以保持健壮的树势。

3.7 适期灌水

改大水漫灌为小畦分灌,避免过量灌水,谨防积水,有条件可采取渗灌或滴灌技术。

3.8 调节土壤酸碱度

在pH值7.5以上的碱性土壤中,建议株施硫磺粉或8%的醋酸液1千克,适当减低根标的pH值。

3.9 药剂防治

3.9.1 尽早根治根部病害 对根系因病理因素诱发的生理缺素症黄化树,要尽快根治根部病害。在剪除病根,刮除病皮的基础上,用等量式波尔多液交替使用灌根2~3次。

3.9.2 处理根际土壤 对根结线虫病诱发的缺素黄化树,喷药处理根际土壤,应选用10%的克线磷、克线丹颗粒剂,每亩用量3~5千克或40%毒丝本乳油800倍液喷洒处理根际土壤,杀灭根结线虫,结合剪除病状须根,尽快恢复根系的生理功能。

3.9.3 枝干输液法防治 对已经发生黄化病的植株,可采用枝干输液防治猕猴桃黄化病,方法简便,快捷实用,对树体损伤小,伤口愈合快,省工省时,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