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的团队建设

企业的团队建设

时间:2023-05-28 09:24: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的团队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的团队建设

第1篇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周易》关于“文化”的初始由来。自从中国有史记载的年代以来,各个时期的统治者、执政者都十分重视文化的教化功能,从孔孟之道到佛教治国到现在的科学治国等,大凡是历史上各个鼎盛时期,无一不是文化的繁荣时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欧州的文艺复兴就是突出的实例。这是因为新理念、新思想的创新,是通过文化教育进行传播的,然后再掀起文艺运动和革命建设实践运动,为历史发展注入新活力,从而不断推进社会和历史的变革与发展。而相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小团队,对比社会发展规律和团队建设规律,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突出,每个企业从创立之初开始,如果不着眼长远考虑,注重企业文化的确立与培育,那么在发展壮大后往往都会轰然倒下。当一个企业发展到极致时,凝聚人心和传播的无一不是企业精神和文化,凝炼的是独特的文化精髓,因为好的文化理念观念可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可以帮助企业准确的判断形势、把握规律、鼓舞士气、采取措施、抢占先机,从成功走向成功。因此,企业文化是引领团队建设的灵魂所在。

面对当前社会纷繁的复杂利益格局、价值观乱象、网络环境和各种生存压力与诱惑,那么如何结合公司的安排和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创建一个优秀的团队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呢?企业文化建设为我们适应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解决面临当前困惑、企业持续发展指明了光辉道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之付出智慧与心血。

首先,要在领导班子中形成共识,身体力行践行这一理念。讲学习是首要任务,班长要组织大家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现代管理、健康心理知识等,认真钻研生产经营业务知识,组织开展讨论和分析,确立正确的价值体系,特别是要跟上当今世界最前沿科学理念等,始终保持着自己适应并更新知识结构,为我们分析当前实际情况和现场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将历史与现在、将来有机结合,调整好自我心态与健康,始终保持昂扬的生活斗志与生活情趣,真正实现五种引领能力的培养与落实,具有先进的时代思想和分析素质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更为我们在团队中建设优秀的文化奠定思想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无论分析解决任何问题,我们的分析判断和执行才是最为强有力的,提出的措施才是正确有效的。

其次是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文化传播与建设机制,带领大家一起来群策群力推动文化建设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就是要围绕企业中心任务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凝聚队伍、创造效益。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班子、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意识和行为,集中大家智慧共同创建、维护、发展才是正确方向。如何做到方式机制适应当前形势需要和社会需要,符合世情、国情、社情、企情,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和谐发展,是我们起初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充分认识到当今世界网络快速发展、民众自主意识强烈,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引导、传播、交流、分享信息的机制,创新交流方式,是符合时代潮流和规律的。

文化建设的重要点是要加强对员工的培养,真正关心员工的发展,促进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以人为本需要靠实实在在的行动来体现。如果不改变过去只是说教僵化的思想教育方式,是不可能适应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的时代形势的,他们的成长生活环境已经烙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工作生活已经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对事业和工作有着独特的感悟和见解,顺应时代,做好价值引导,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培养他们,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新工作方式,用文化来融合亲合激励他们,才能让他们的人生活得精彩。特别是在当今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盛行的今天,网络一遍“乱象”压迫得他们无往适从的严峻形势下,更要加强对他们的价值引导,通过分析、宣传、感化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心灵的健康,引导他们对事业人生的正确看法,明辨是非美丑,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和热爱,鼓励他们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这样才能保持他们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团队每名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才能,让他们有生存的本领,工作的兴趣和才能。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家有读书的习惯,向历史文明、现代文明学习,丰富精神世界,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提高生活工作的品味,让人生活得充实与丰富。在员工遇到困难时,特别是心情不舒畅时,要用团队浓浓的亲情文化来化解帮助他。我相信,只要有了这种文化氛围,没有一个团队是不和谐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的精神家园。一个团队是否优秀与成功,关键是看其是否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是否建设的是适应时代潮流、具有引领价值的企业文化,是否促进每名员工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将一个团队、企业比作一个圆,一名新员工来到圆内,经过团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最后他走出圆后,他回想起团队的生活和经历,不只是成功与骄傲,他更自豪地感到,我带走的和将传播的是一种文化,这个团队和企业将是成功的。

第2篇

团队建设主要是通过自我管理的小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由一组员工组成,负责一个完整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工作。工作小组成员在一起工作以改进他们的操作或产品,计划和控制他们的工作并处理日常问题。他们甚至可以参与公司更广范围内的问题。有了这样一个组织,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或团队的管理者,如何加强团队建设。在加强团队建设时,应该以怎样的标准和目标打造一个高执行力、高凝聚力、高效的团队?上海麦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培训总监胡青将所有团队建设工作的有效性以“三个有利于”加以衡量:

一、是否有利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的目标就是企业的使命与愿景,企业没有目标不能算一个真正的企业,没有目标的企业也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就像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一样。没有愿景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就像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不能活下去一样。所有企业都有自己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如,对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创新产品,实现利润来回报员工、股东和社会等等。

企业的愿景靠企业的团队去实现,团队也就相应的必须要围绕企业的战略愿景来实现阶段的目标。管理学家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我们不难看出,团队是一个组织,但这个组织有特定的目标,这个特定的目标我们可以看作团队的阶段目标。我们的企业领导者或团队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团队建设,无论在前进道路上碰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或者是碰到很多的诱惑。我们首先要看,我们所做的是否符合我们企业总的发展战略,而不能偏移,甚至背道而驰。上海麦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曾服务的一家做CRM软件的公司,该公司有一个营销团队共6人,为了推广公司新开发的产品,曾一路北上,途经天津、大连、沈阳,参加了不少展会和拜访了当地不少大客户。整个一趟整整一个月时间,光差旅费就花了十几万。回到公司后,公司老总召开会议,听取该团队此行工作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产品现阶段不适合北方市场,应将目标转向江浙沪。看似一个非常合理的结论,其实后来在员工访谈中我们得知,该团队成员出差之前,他们就感受到北方市场不适合推广公司产品,客户信息化意识也差,只是团队的管理者为了激励大家,让大家出去放松一下,决定北上,打着开拓市场的战略大旗,带领团队出去旅游了一趟。但最后我们问员工,这样的安排你们真的希望吗,大部分员工都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出差一个月,不仅不能与家人团聚,另外,此行不能带来真正的客户,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不能实现业绩,还弄得身心疲惫。所以,该团队主管其实就是一位不合格的主管,他看似是为了加强团队之间的融合交流,为大家争取利益,让大家出去放松一下,但适得其反,因为没有抓住团队建设的本质,那就是团队的存在如果脱离了公司整体战略目标,这个团队迟早会解散。事实果真如此,3个月后,因为此次事件,该团队很难再次获得公司资源上的支持,并且又耽误了团队成员业绩的实现,大部分员选择了离职。所以,脱离了企业战略片面去加强团队建设的结果是适得其反。

二、是否有利于员工绩效和收入的提高

团队是由人组成,任何地方,只要有人的地方,关系就会变得复杂,人是有思想的,尽管团队是按一定规则建立起来的组织,但人既可控又不可控。每一个团队的管理者都想做到最大程度的可控,如,期望团队有较强的执行力,从而能不断的实现阶段目标,高度的团队凝聚力和企业认同感,俗话说就是期望员工心往一处想,听话,行动快。如何做到可控,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要具备现实主义的思维,不要整天将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大业绑在一起,鼓励员工奋发图强,更不要整天号召员工积极进取为了一个大家感觉虚无缥缈的企业愿景的实现。所以,在平时的团队建设中,要注重团队目标的制定,并且要做到切实可行,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员工实现目标。上海麦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曾经的一位学员说到,他曾经是一家企业的营销冠军,负责浙江区域的产品销售,年终时整个销售团队在制定第二年目标是,销售经理给他制定的目标是当年目标的10倍,他说他当时接到这个目标简直是晕过去,这根本就是一个天方夜谭的目标,这位学员说,以他以往的经验,销售部门全体的10位同事全部业绩也很难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于是他第二天就离职了,第二年的秋季,这家公司因业绩不佳而关闭。所以,团队管理者要帮助团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有能力帮助团队成员实现目标,这样对团队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保证团队成员有现实的收获,除了精神上的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物质上也获得了回报。所以,团队管理者日常不要忽略制定适应团队的相应激励机制,确保员工实现目标的时候能得到实惠,相信精神上的鼓励大多数企业不吝给予,但别忘了更重要的一点,金钱更是他们的需要,因为他们需要生活,相信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哪个企业的员工可以富裕到可以不考虑钱而工作。

所以,员工的积极性,不仅表现在做合适的事,实现合适的工作目标,从而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可与满足,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

三、是否有利于员工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

第3篇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交通企业 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二十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目标。随后,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发表《第五项修炼》[1]以来,这一 “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逐渐受到重视。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抱负,以及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在美国,由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组织学习中心,通过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等,提高员工学习能力。包括美国石油公司、AT&T实验室、联邦快递、IBM、英特尔、飞利浦、壳牌石油、苹果公司等均加入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当中[2]。我国对学习型组织性建设相当重视,分别提出了“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军队”“学习型科技园”“学习型校园”“学习型工会”等诸多概念[3-7],学习型组织被运用于我国各级组织、部门及企业当中。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交通企业占据国家民生保障重要地位,随着交通企业数量日渐增多,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交通企业团队逐渐从个体学习向团队学习转变,学习型组织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学习型组织及建设的必要性

学习型组织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组织成员具有一致愿景(version),即为组织的共同构想;第二,组织与成员均善于学习(learn);第三,组织结构扁平化(delayering);第四,组织具备极强创造力(creativity);第五,团队能够实现自主管理(self-management)。具有上述五个特征的组织中,团队是学习的基本单位,组织目标均通过团队的努力实现,组织中强调团队学习,同时又注重个体学习。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管理观念发生巨变,个人与团队的持续发展收到重视,学习型组织建设适应时代需求、组织需求,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也是企业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的新模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交通企业面临融入世界潮流和适应时代变迁的挑战,在开放、全面的竞争中,做出变革和调整,交通企业管理者应当由传统管理理念转向“学习理念”“责任理念”转变,抓住时代机遇,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角色抓变,掀起交通企业全行业内的“管理变革”。与此同时,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浪潮下,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不能有效学习,将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甚至无法生存和发展。交通企业应建立“活到老,学到老”和“学到老,活到老”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人与社会同步发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知识领域和知识层次,引领交通行业走在时代前列。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的交通企业团队特征

(一)具有一致的团队愿景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视角下,交通企业中,不论是科研团队、施工作业团队还是行政管理团队,团队内部都应当具有共同愿景。在相同“愿景”下,团队成员努力朝目标奋进,激发团队探索和创新动力。但共同愿景不是凭空产生,必须有实现的载体。在交通企业中,科研团队通过科研课题将不同学科和不同领域的专家聚集在一起,通过科研课题的执行,科研任务的探索,共同完成科研任务。施工或作业团队通过相同项目将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人才集中在一起,通过对项目的执行,团队紧密合作,保障项目完成。行政人员通过组织目标,各部门紧密合作,保障企业运作顺利。

(二)实践与学习相辅相成

交通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保障交通(包括水运、空运、公路、铁路等)运行通畅,交通企业员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在实践学习中,将知识和经验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在交通企业中,主要知识均是从实践中获得,也均运用与下一次实践中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创造是团队行为,也是个体行为。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促进更好的实践,实践过程中,能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实践与学习相辅相成,有助于开放思维,解放思想,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创新,保障实践的顺利进行。

(三)具有较多的学习渠道

在当今世界的大背景下,交通企业团队与个体均有开放且多元的学习渠道。既要坚持研究性学习,即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推动知识创新;又要坚持开放式学习,以开阔的思维博采众长,学习世界最新知识和经验,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又必须保障学习的互动性,在交通企业中,团队是学习的基本组织,个人是学习的基本单元,团队个人要平等参与、相互交流;同时又应当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探求不同规律,提升理论水平,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失败经验变为自身财富。

三、交通企业团队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组织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当中,交通企业应当适应高度开放和社会激烈竞争形式,打造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人才,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企业员工培养,全面提高企业和团队学习能力。彼得·圣吉在《变革之舞》[8]中提出,“学习能力”是个人、团队和更大社区所具备的技巧与能力,它能帮助人们有效学习,并取得确实的学习成果。交通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弱,则导致创新能力下降,产品、技术与运营理念逐步落后,最终被市场淘汰。交通企业应当立足现在,不断学习,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

(二)拓宽组织学习内容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1]中提出了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交通企业应当以上述五项修炼为基础,结合企业特点建立系统组织管理体系和员工培养机制。在交通企业的学习型组织体系中,除了日常工作(如科研、工程、行政等不同工作内容)外,还应当对团队目标、团队文化、企业文化、创新精神等进一步合理安排和布置。

(三)规范组织学习结构

前文已论述,在交通企业中,学习型组织架构下强调团队学习,团队是学习的基本组织,个人是学习的基本单元。学习型组织能够指导个人学习,更能够促进团队建设和团队学习。因而,企业应注重团队培养,建立团队学习、领导学习和员工学习的组织结构体系,通过学习,增强企业内部协作能力,提升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交通企业团队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组织学习主体

在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交通企业中,个体、团队和组织是学习的重要构成部分,都是学习的主体。在传统组织框架下,往往注重个体学习,而忽视团队和组织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1)特别强调团队学习,包括个体和群体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发掘。在学习型组织中,各企业员工不仅仅是学习的被动受体,也是知识的主动传授体,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和教授,彼此沟通,强化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良性发展;(2)企业主体培养涉及团队所有人员,包括领导和员工。团队领导是团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团队发展至关重要,更应当加强学习;(3)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学习是团队内部和谐的主要动因,只培养团队优秀成员,不符合学习型组织原则。

第4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人力资源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ll kinds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construction. In the company management, the role of human resources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In the midst of an enterprise, the company, a person usher in the age of career is over, today most of the work of enterprise, the company is developed by the team. But we often find that, most of the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team culture is not enough mature, team members are lack of sense of belonging among enterprises, enterprise team members also lack of vari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on how teams improve their team building, through a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form a dynamic team and so on various aspects of a brief elaboration.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Team building; The human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这十多年来,团队建设和管理的话题在不同企业、公司,不同场合频频被提起。团队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当中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一个企业、公司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这个企业、公司是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在很多场合我们清楚的看到,富有活力的、高效的、有超强凝聚力团队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能量,为企业、公司创造了大量的业绩。但在这些成功管理的背后,还存在着大量的不怎么成功、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团队管理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其中团队建设的问题是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下面就团队管理的具体问题作出论述。

一、工程项目中团队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管理中团队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如何建立完善的、卓有成效的团队体系,带动企业、公司的发展,是人们一直思想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大部分企业的团队管理与建设当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企业、公司的领导层人员思想意识落后,不具有现代管理的基本知识,一些传统的做法和想法缺乏对人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同时企业、公司的领导层也没有足够的知识结构来展开先进的、科学的团队建设与管理工作。大部分企业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好的团队管理与建设,其根本原因是企业领导层自身问题无法带出优秀的管理团队。人们常说先天不足,而我们国家大部分企业的人力管理、企业建设是根本没有知识储备的。我们国家好多企业的老总是完全没有学过管理的人,在做企业管理中,只能是盲人摸象,在生产实践和团队建设当中逐步摸索,这种情况下,在企业当中就很难出现优秀管理团队。

2、、企业、公司的领导层人员和HR缺乏项目管理经验、管理理念。在这种企业、公司的主管领导严重缺乏项目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的情况下,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就很难形成、很难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单位有比较好的人才和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也是不能形成好的企业团队的。

3、人员流动性强,缺乏稳定性。在一个企业的项目管理中,稳定性是团队持续快速成长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层在选择人才上面的不合理、不科学,使得人才不稳定成为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发展的的严重阻碍。很多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企业负责人对培养管理层人员信心不足。在我国大量企业的核心机密、核心材料都掌握在企业负责人的手中。因为大量员工频繁流动,使得企业负责人担心离职人员会成为竞争对手,使得企业负责人就更没有团队建设的信心了。

4、企业管理人员没有一个长远规划,企业没有核心文化,企业员工没有凝聚力。大量企业的负责人在负责企业管理的时候,其目标仅仅是赚到钱,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是没有办法培养好的管理团队的。在样的环境下,企业员工也会有一种过客的想法,干一天是一天,没有想法,就更谈不上建设了。

5、没有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指定随意性大,使得人员之间存在差别,进而影响人际关系,形成不了稳定的团队建设。

6、当前大部分企业团队管理和建设当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的力度相对较小。当前中国不少企业团队在组建过程当中缺乏有效指导,没有相关的专业培训,导致企业团队成长非常缓慢,甚至停滞,造成企业的效益不高,公司发展迟缓。

7、当前大部分企业团队建设中,缺少明确的分工,部门之间、同事之间合作能力较差。大部分企业团队内部工作人员由于在学历、工作经验、性格各方面存在着相当大差异,因此如果没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权力责任的划分,就很难形成一个好的企业团队

正是因为上面种种原因,对我国企业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障碍,我国企业必须解决好团队管理和建设的相关问题,企业才能够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二、团队建设和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在一个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团队建设和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最大的意义所在就是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团队所有成员的集体智慧力量,能够提升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使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思考。同时团队建设也能够集合团队成员间的优秀想法,取长补短、互为补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同一个目标,并尽量做到最优。

第5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团队建设

一、团队的相关概念

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这个定义中明确规定了团队成员的下限,它不是单独的一个个体,而是至少由两个个体构成的。团队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来解决问题,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的构成要素可以总结为5P,即目标(Purpose)、人(People)、定位(Place)、权限(Power)、计划(Plan)。团队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基础,一个平台,也是构建公司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如果把现代企业进行分解,就可以看到企业是由多个团队构成的。团队建设是指为了实现团队绩效及产出最大化,所进行的一系列结构设计及人员激励等团队优化行为。

二、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1.团队成员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人无完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善于与人协调合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合作过程中,团队成员还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有利于团队的成长,也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唐僧的取经团队就是团队建设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这个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个性,也有自己非常明确的任务。这个团队的领队唐僧虽然文弱,却能够号召所有团队成员并把他们管得服服帖帖;孙悟空虽然脾气不好,却是业务骨干,是排除西天取经路上各种困难的主力;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且好色,却幽默善于打交道,是团队中的剂;沙僧老实本分,承担着所有行李的搬运工作;白龙马充当了去西天路上唐僧的重要交通工具。从唐僧团队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成员都是优缺点共存的,正是由于大家在工作中相互协调配合,扬长避短,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2.合作才能共赢

企业在团队建设中通过团队成员的合作不仅可以壮大企业的实力,同时也能让个人从中获得益处,这就是所谓的共赢。付出与索取本身就是一种辩证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光是强调让员工付出而不给予回报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而企业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定也需要效益的产出与利润的回报。企业讲效益、讲利润,与员工想要获得更好更多的报酬是既矛盾又合理的存在。如何才能让这样的矛盾变得和谐,唯有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合作。这个道理就好比是分蛋糕,蛋糕的分量是既定的,人越多,每个人分到的量就越少。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件事情就让一个人去完成,最后整块蛋糕都是他的,这个人也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这是一种典型的享受财富哲学。在信息瞬息万变的21世纪,这种享受哲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显然的,比如会让个人狂妄自大,让企业缺乏内外竞争力而停滞不前,最终走向灭亡等等。既然如此,那在当下的企业发展中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创造更多的财富,成为一个价值王国。试想,当团队成员通力合作,把原来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可口,那么每个成员就有可能分到比原来整个蛋糕还大的分量,企业也可以做到远远超越过去。

三、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进行团队建设

现代企业中的团队建设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领导层的观念和态度,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员工的态度,等等。下面从现代企业管理中团队建设的几个核心要素谈起。

1.增强团队的目标意识

团队的存在必然有其明确的目标,这是团队努力的方向。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团队建设必须培养团队成员的目标意识,并让团队成员充分理解和认同团队的目标,让团队成员的工作行为与团队目标相一致。这样在工作时团队成员才能步调一致,最终实现团队的目标。

2.培养团队成员的责任心

责任是团队成员的分内之事,是团队成员一定要做的事情。责任心是指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组织、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应遵守的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团队合作的核心。团队协作成功与否取决于每个成员的责任心。首先,团队成员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细节做起,从遵纪守法做起,日事日毕,牢记岗位职责。其次,团队成员责任心的培养可以通过合理的教育来达成。所以,一个团队一旦形成就应该与时俱进,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学习新的工作技能,让成员学习吸收新的观念,养成好的工作态度。

3.建立团队的信任感

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团队成员应当具备的基本价值理念。信任是团队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基础。信任包括两方面:一是团队领导信任团队成员。在团队工作安排中要敢于放权,给团队成员以相对广阔的发挥空间;二是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在同一个团队中,所有成员就好比是共乘一条船,只有彼此信任才能同舟共济,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4.提高团队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提高团队的沟通能力实际上就是要更多地实现团队的有效沟通。沟通主要涉及信息发受的双方,提高双方沟通的有效性就是尽可能地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和增强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能力。要实现这两点,就应做到:首先,要求团队成员必须有较好的领悟能力;其次,要求团队内部能够提供畅通的沟通渠道;最后,要塑造公平、合理的沟通环境。

5.提高团队的执行能力

执行是自上而下的任务传递和完成过程。做到以人为本才是提高团队的执行能力的根本解决之道,过去那种把员工看成经济人的观点是行不通的。要关心员工的需求,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轻松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一个团队的执行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命。无论怎样好的经营、管理策略,假如执行不力,都是废纸。执行能力也折射出领导者的统筹能力和团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1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姚裕群.团队建设与管理[M].3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5-0066-03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分析

(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对高职教师的要求除了要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养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1]。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基础较弱等原因,导致当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呈现高学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缺乏高素质的团队负责人,团队结构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偏低,专兼比例不合理,教师来源单一,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缺乏等问题[2][3][4]。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教师素质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应随着行业、产业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因此,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等职业院校中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5]。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通过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青年教师可以得到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老教师帮助,从而在专业上迅速成长;年长教师可以高效获取相关专业研究的前沿动态,使潜在、优质的教学资源得以放大;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校企对话”,既能使专业教师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能使企业教师深刻理解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团队工作模式中,由不同学术背景与心智模式的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与配合,互相信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年龄、知识结构和风格上做到优势互补,在专业成长上互进,在困境面前互助,从而达成团队的共同愿景。教师之间的对话、研讨和技能互助不仅成为教师获得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创造力的发展。教师之间榜样的力量同样对教师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可以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共生效应,即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鼓励的社会心理现象[6]。因此,教学团队的形式可以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教师的专业心境、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稳固教师的专业信念、增加教师的专业自。教学团队建设能提升教师本体性知识和能力,也能提升教师条件性知识和能力,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7]。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策略与实践

(一)以团队理论指导教学团队组成

按照组织行为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团队建设要确定团队规模、完善成员技能、分配成员角色、树立共同目标、明确领导与结构、建立绩效评估与激励体系,培养相互信任精神。

遴选团队带头人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要素。教学团队带头人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紧密联系团队成员,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提出从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中各选出一人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双带头人”配置,有效解决兼职教师参与不足的问题。学校明确要求来自企业的一线教师应该不少于三分之一,同时要求主要成员应该从学校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成员企业中选聘。团队成员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为主,注重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特长、性格特征和个人偏好等,增强团队成员的互补性。在团队运行上,建立一套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团队规则,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每个成员所共同追求的愿景。

(二)完善教学团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采用基于团队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实行团队激励,将教师的薪酬分配与岗位绩效直接挂钩。津贴和薪酬要与成员在教学团队中承担的岗位、创造的业绩相匹配;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在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中把是否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作为衡量项目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创造教学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中,对每个立项建设的教学团队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并根据团队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制度。

(三)以团队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团队学习是一种合作性的集体学习过程,是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过渡的桥梁,精熟团队学习是促进个人学习、整合个人学习的关键步骤,如果团队成员能够彼此从事团队学习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团队就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因此,学校可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情况安排培训和学习计划。安排团队成员到高校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等参加在职或短期脱产学习进修;组织专业教师到兼职教师所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了解和掌握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在团队建设中,团队成员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掌握职业教育技能,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培训课件、教案制作技巧,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借鉴“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8],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教师合作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课堂观摩、课例研究、读书俱乐部、合作批改作业、教师专业档案、聘请优秀教师传授讲课和说课技巧,定期组织各种教学竞赛等形式提高团队教学水平。

(四)以“四个一”工程为载体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实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启动实施“一师联一企、一师结一师、一师做一项、一师带一批”的“四个一”工程,激励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联系,广泛开展技术服务。为使“四个一”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不仅详细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还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从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并且把是否参与企业实践锻炼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通过“四个一”工程的实施,团队成员成了教学上的名师行家、操作中的能工巧匠、科研攻关上的精英智囊,完成了由“单一教学型”向“双师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谭立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法、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10(4):90-92.

[2]王淑敏,荆蕊.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5-58.

[3]刘萌,薛兵旺,高金城.论高职院校餐饮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4):5-7.

[4]李国政,张云昌,栾申洲.刍议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11(7):69-71.

[5]王志蔚,等.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32-36.

[6]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2009(2):40-43.

[7]支希哲,罗向阳.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学团队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4):85-90.

[8]杨翠.PLC视域下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ase of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 Zhi-gang,CHEN Hai-zhong,GU Jin-fu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36, China)

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25-03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需要。

一、教学团队建设意义

高职院校基础兽医学课程包括家畜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兽医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微生物学等课程,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与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只有牢固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合理地饲养、繁殖、改良家畜和防治家畜疫病。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对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的整体建设目标是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专业、课程和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建设的核心队伍。具体建设规划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人才梯队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科研和教研活动等。

1.人才梯队建设。教学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扩大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范围和力度。建设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形成梯度,老、中、青结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9人,校外兼职教师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高级兽医师1人。到2016年,基础兽医学教学团队要求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达到50%,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达到60%,外聘兼职教师增加到6人,专职教师双师素质比率达到100%。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加强教学团队教师的培养,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行公开课制度、开展教学能力竞赛、优质课评价、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活动。教学团队建立和完善教师听课制度、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科研新秀培养和考核制度,制定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具体要求。为提升教学团队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历,采取鼓励措施,督促他们到“211”国家重点农业高等院校攻读学位、进修学习。定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2.专业建设。教学团队所服务的专业(群)建设坚持与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紧跟畜牧及兽医类相关产业发展的动态要求和发展前沿,把握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专业发展方向。不断改革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以主要就业岗位确定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3.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克服按学科设计课程体系的惯性,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认真实践畜牧兽医类专业教学改革,从课程教学质量入手,在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下功夫,全面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合理设计教学评价项目与考核方法,如技术应用课程考试采用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复式考试法;实训考核采用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相结合;顶岗实习考核要全程评价,填写生产实习考核表;毕业考核进行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或综合考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4.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结合动物生产和兽医疫病防治技术岗位技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材建设规划工作。编写符合现代兽医发展要求、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实用的高等职业教育畜牧兽医类规划教材,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精品课程为基础建设公开课程网站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站,着重加强专业群和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与相关专业网站合作,多方位互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5.教研和科研活动。教学团队教师围绕专业及其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团队成员要积极申请厅级和省级科研项目,每年发表1~2篇教研和科研论文。积极进行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促进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以此扩大专业教师的社会和行业影响力,逐步形成团队的科研优势。

三、教学团队建设实践

教学团队建设加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研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引导教师为企业服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整体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实习空间,工学结合,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培育团队协作精神。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教师的团体合作,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专业技术优势,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方面,注重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的优化组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知识交流与共享,相互团结协作,才能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工作,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专业发展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团队成员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形成具备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的教师队伍,以完成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任务。

2.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教学团队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技能和执教能力。因此,专业教师应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具备“双师型”素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要求青年教师每年假期到企业熟悉岗位实践,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强化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并且在职称评定时将到企业实践锻炼半年的经历,作为必备条件。支持教师利用实训基地的技术条件,参与企业课题的研究,积极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或产品技术开发,依此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教学团队建设的综合成效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的。学校和企业是产、学结合运行系统的主体,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技术与产业开发、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不同层次和深度的合作。学校可聘请企业人员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开设专业。企业与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职业功能性。学校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可在企业内建立“场中校”,使学生深入生产一线,接触实践,指派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可在学校设置“订单班”,企业每年投入一定经费,设立企业奖学金,根据学校实习安排,批量接受学生专业实习;教师为合作企业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开展科研活动,申报科研课题,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网络视频同步教学系统等教学资源;校企双方联合开展企业冠名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就业环境,促进学生的就业。

教学团队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建立行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团队带头人应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强,教学经验丰富,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教学改革方向。团队成员要积极进行教学研讨,开发教学资源,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加强新技术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团队内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和奖励方式,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学校应加大对教学团队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保证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明江.浅析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与趋势[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9):104-106.

[2]巴世光,古光甫.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35(711):63-65.

[3]崔景艳.加强高职教育教学团队建设[J].职业时空,2012,8(12):69-70.

[4]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4):14-15,23.

[5]花美莲.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2,(1):79-80.

[6]陈丽金.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4):52-54.

第8篇

关键词:共同体 集合体 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65-02

一、企业团队的属性和功能

企业团队,即指一支内求团结和谐,外求生存发展的集体队伍。这个团队一般具有以下属性:它由若干个员工组成,具有同质性。即有追求经济利益和政治理想的相同目的,有承担生产经营的共同任务。具有一定的规范或规则。任何企业团队都有自己的规范或规则,以统一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保持员工的团结一致。员工之间的相互意识,即员工之间相互意识到彼此存在,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具有内部的结构和员工的角色性。每个企业团队内部都有一定的结构,每个员工都处在一定的位置上,扮演一定角色,担负一定的责任,履行一定的义务,拥有一定的权力,享受一定的利益。这些特性就是企业团队的质的基本规定性。

同时,企业团队又有不同于社会上的一般群体的情况。企业团队是正式的团队,而不是非正式的团队。就是说,他是一个具有明文规定的章程,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建立起来的,依法登记的经济组织,而不是非法的组织。企业团队具有大、中、小规模,不同规模的企业团队,各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由于生产经营的发展和竞争的推动,企业团队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企业团队是紧密型的团队,而不是松散型的团队。就是说它应当是员工之间关系密切、相互紧密团结、和睦共事的组织,而不是员工之间联系很少、关系淡薄、彼此缺少相互关心和帮助的一盘散沙。企业团队是稳定的团队,而不是欠稳定的团队。就是说它的员工相对稳定,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其规模和性质方面的变化比较小的组织。一般的情况是,紧密型的企业团队大多数是稳定型的,松散型的企业团队显然是不稳定型的。那些生产不行、经营不善、管理混乱、效益低下,又常常侵犯员工利益的企业就是不稳定型的组织。

团队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即表现出对自身和成员,以及对其他组织和成员产生作用和影响。它的基本功能有:满足广大员工多种需要的功能;维护广大员工权益的功能;员工的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互补的功能;激发员工士气的功能;员工之间相互感染相互影响情绪、态度的功能;员工维护自身存在和促使自身发展的功能;为维护自身利益,员工排外和排除异己的功能。除此以外,企业团队还有其他功能。可见,企业团队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其作用和影响也不尽相同。

必须看到的是,与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一样,企业团队的功能也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员工的排外和排他性很可能将看到有利于企业和员工自身的东西排斥掉,这就是企业团队的资源损失。

二、企业团队精神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企业团队精神,是指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工作态度、工作动机和行为的良好表现。团结奋斗是企业团队精神的核心。企业团队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有相同相通之处,一个团队就是一个集体,团队精神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基础,集体主义精神是团队精神的表现形式。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都是相对个人主义而言,个人奋斗必不可少,但团队出击、集体团结奋斗更为重要,作用更大。企业团队精神受到社会制度、民族精神、企业文化和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例如,企业团队精神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增强团结,同心同德做好工作的精神。同时,现阶段又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融入企业团队精神之中。

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和动力。企业团队精神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1.员工凝聚力。即指员工之间相互吸引、团结一致,并愿意留在团队中。这种凝聚力包含着团队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员工之间的吸引力,以及员工之间和睦相处的亲和力。内聚性是企业团队精神质的所在。

2.员工合作力。即指员工为实现共同目标或彼此共同利益而采取的联合行动,这包括员工个人之间的合作,员工个人与集体的合作,不同集体之间的合作,合作必会产生一种新力量。合成性是企业团队精神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3.员工参与力。即指员工参与企业决策、企业管理的能力。一方面,企业吸引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另一方面,员工有能力参与决策和管理。通过参与决策和管理,使员工溶入团队,同舟共济,构铸企业团队精神。平等性是企业团队精神的源泉。

三、企业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企业团队形成有利于增强组织灵活性。新经济的新变化要求企业组织普遍采用团队工作形式,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都必须改变过去对外界变化的应变能力较差的传统管理模式,使企业具备较强的组织灵活性,更好地应付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适应企业内部的改革、重组。

其次,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团队建立使员工拥有一个更大的活动天地,享有宽松、自主的环境,极大地激励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团队生产条件下,由于最终产出的是一个共同努力的结果,团队的氛围也会促进成员为团队的绩效、荣誉而努力工作。

第三,提高劳动生产率。团队的组织模式使组织结构大大简化,领导和团队、团队和团队以及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变成伙伴式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使企业决策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制定正确的经营发展战略,寻找更好的市场机会,从而产生了比个体简单相加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第四,优化企业内部公关。团队强调通过沟通协调,提高员工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同时,团队的工作形式要求其参加者只有默契的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促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多的沟通和理解,共同应付工作和生活压力。

第五,极大地提高员工素质与技能。团队鼓励成员一专多能,并对职工进行工作扩大化训练,要求成员积极参与组织决策。团队工作形式培养了职工的技术能力、决策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使员工素质和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企业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1.科学确立团队目标。团队目标是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成败得失的关键。必须保证:团队目标具有时代性,合乎社会规范,并与团队成员的价值取向相统一;目标必须切实可行。团队目标应根据团队及其企业现有内外环境资源及市场机会理性分析,综合评判;目标必须有激励作用。目标应该是团队成员利益的集中体现;目标必须不断更新。团队发生变化以后,理念和目标也必须获得刷新,否则,就会丧失其导向功能和动力作用;目标必须得到有效贯彻推行。

2.建立团队价值观。团队内部必须树立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同价值观。团队是每个成员的舞台,个体尊重与满足离不开团队这一集体。因此,要在团队内部经常性地倡导感恩和关爱他人的良好团队氛围。尊重员工的自我价值,将团队价值与员工自我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团队的凝聚力就会形成,团队的共同价值也就能通过个体的活动得以实现。注重感情投资以增进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3.提高团队领导的领导力。优秀的团队领导会使团队保持高度一致。团队领导首先善于管人、育人、用人。团队领导必须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修炼,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4.建立健全有效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团队精神形成与维系的内在动力。同时,团队价值观的培育,也必须有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有效员工激励的机制。

五、企业团队建设的基本途径

1.以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加强企业团队建设。企业团队精神本质上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必须以培育集体主义精神为主导。因为员工在企业这个集体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与集体其他员工的相互交往中,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受到影响和作用,感受到集体的不可替代;并且,员工也只有在集体中与他人进行比较,才能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知道需要克服的缺点,而这不仅要自己的努力,更需要集体的帮助。

2.以企业文化为动力,推进企业团队建设。企业团队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是推进团队建设的动力。首先,我们要发挥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培养广大员工的团队精神。其次,要利用企业文化的各种形式,融入企业团队建设这个内容,实现两者有机结合,同步运作,同时推进。再次,要正确处理企业团队中的冲突,促进企业团队建设。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团队的冲突,防止冲突削弱团队精神,削减团队力量。正确处理团队中的冲突或矛盾是加强企业团队建设经常性的、大量的工作。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高绩效团队。一个工作团队要有效地运行,基本需要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员:第一,需要具有技术专长的成员。第二,需要具有解决问题和决策技能,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然后作出有效选择的成员。第三,需要若干聆听、反馈、解决冲突及人际关系技能的成员。对具备不同技能的人,进行合理搭配是极其重要的。如某一种类型的人过多,另两种类型的人自然就少,团队的绩效就会降低。在团队形成之初,要求三种不同类型成员全部具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个难题。因而培训和培养团队所缺乏的某种技能的人员是必要的。管理者要善于了解和掌握人员能够给团队带来贡献的个人优势,根据个人特点来选择团队成员,并使工作任务分配与团队成员偏好的风格一致,通过把个人偏好与团队角色要求适当匹配,团队成员就可能协调合作。建设高绩效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高度信任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团队成员彼此相信各自的正直、个性特点、工作能力。但是,在一个团队中,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却又很容易被破坏,破坏之后要恢复又很困难。因此,要建立一种信任关系,这就需要管理者去培养。管理者和团队领导者之间首先要建立起信任关系,然后才是团队成员之间培养和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参考文献:

1.史红召.论企业团队建设.企业研究,2010(2)

2.张向前,黄种杰,詹朝曦.试析新经济时代企业团队建设,企业经济,2004(6)

3.谢庚寅.试述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3.25

第9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团队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5.41.063

随着河北省高速公路里程的日益增加,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保障作用也日益凸显,为司乘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服务区管理者的追求目标。笔者认为,搞好服务区基础团队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河北省高速公路点多线长,截至目前,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所辖高速公路22条(段)的服务区共计70多对,由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委托服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队伍虽大,也是由各个服务区基础团队累加组成的,提升每一个服务区团队的士气就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战斗力,因此服务区团队建设是提升整个服务区行业建设的关键。

笔者长期担任服务区管理者,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一直在思考和实践如何推动服务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士气,促进团队成长。

1 团队建设中须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

要搞好服务区团队建设,需努力和关注的地方很多,尤其应关注的是服务区这个团队的“硬环境”即企业制度建设和“软环境”即企业文化建设。

如果把服务区团队建设比喻成一部车的话,那么制度建设就是这部车的发动机,是团队建设得以前进的动力;而企业文化建设是服务区团队建设的催化剂,好的企业文化会使整个服务区发生质的变化。这两个方面是团队建设工作的两个重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1 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建设主要是指服务区员工都应遵守、服从的企业制度、原则以及规范的建立和维护。无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制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有效、有益的制度规范能使一个团队沿着正确的道路加速走向成功,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服务区团队负责人是企业制度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为建设有利于团队发展的团队制度,为团队成长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以下一些措施方法,应给予高度的认识与关注。

(1)三思而行、深入沟通。要想保持服务区团队有长期的活力,良好的团队制度是基础。制度是“纲”,纲举目张。而良好的团队制度产生的前提是团队负责人对需建立的规范要深思熟虑、三思而行,并且要在团队间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使绝大多数团队成员形成共识。唯先思想认同,而后才会身体力行。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团队负责人在团队制度面前能否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是团队“硬环境”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人必先正己。

(3)公道正派、敢抓敢管。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建立团队制度不容易,但最难则是执行。团队负责人唯有公道正派、敢抓敢管,制度才能真正使落地,才能真正维护制度的刚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发挥制度对团队成长的作用。

1.2 企业文化建设

一个团队最核心的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思想不过关,怎么改都没用。没有好的企业文化,有好的制度也实行不了多久。对于每一个团队,尤其如此,没有好的团队文化,好的团队制度也会大打折扣。增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

(1)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从服务区日常的故事和事件中提炼团队理念、价值观,从服务区未来发展需要出发,设计理念和价值观,使这种理念和价值观深入每位员工内心,使员工产生积极的、向上的动力,正是这种动力,会起到强大的激励作用。以海尔为例,一说“快速反应 马上行动”,员工就会想到“大地瓜洗衣机从获得信息算起,三天设计出图纸,15天产品上市”,一说“真诚到永远”,就想到“营销员因送货车故障,自己背着洗衣机走了3个小时给客户送货”的事……正是这些感人的事件和具体的形象,使海尔的文化理念没有停留在墙上、纸上,而是进驻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这是海尔企业文化管理成功的核心。

(2)激励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根据服务区企业文化的内容,结合具体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做到权责明确、赏罚分明,维护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信任度。

(3)学习型企业是企业文化持续发展的保障。企业文化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将是学习型企业;而员工的学习、素质的提高,必将是推动服务区企业文化发展的动力。

2 改进和完善目前服务区基础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几年工作实践中,突出的感受和困惑是服务区团队管理的个性化特点明显,因负责人不同而管理相异。基础团队的管理规范和共同文化缺失,即使同一类型的团队,也没有一个现成的“管理模板”可供借鉴。虽然要形成规范的基础管理制度和共同的基础管理文化,非一朝一夕之事,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当前的基础管理,刻不容缓。

2.1 改进团队考核与评价的导向性

团队建设的“牛鼻子”是团队负责人的管理,包括选用、培训、考核、奖惩、淘汰等,团队负责人的管理基础则是团队的考核与评价。目前,团队评价过于倚重团队业绩,员工成长方面的考核弱化,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团队的管理短视、持续发展动力不足、长期风险隐患等问题,建议在绩效为先的前提下,增加员工成长考评的比重,将员工成长也作为团队考评的主要内容,使团队负责人在关注团队业绩的同时,同时关注每一个团队员工的成长,使员工与团队一起成长。各个员工与其团队的共同成长,必然促使企业内生的长远的成长。

2.2 改进团队“事”权与“人”权的适应性

团队负责人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应不仅要有“事”权也要有相应“人”权,从人事政策和制度上实现团队“事”权与“人”权的匹配,改善目前服务区团队负责人,有“事”权,无“人”权,或“事”权多,“人”权少的局面。对于团队负责人而言,有了相应的对团队成员选用、奖赏、进步、惩罚、淘汰等上的“人”权,无疑会较好促进其设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分派工作任务、规范工作流程等“事”权的落实,也必将提升整个团队的执行力。

2.3 改进团队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效性

激励和约束是团队人员管理中的两个基本问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是做好团队人员管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目前,团队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有效性还有改进空间:一是进一步提高激励约束机制的针对性,对团队类型更加细分,针对不同类型团队,使用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进一步提高激励约束机制的平衡性,在团队建设中,综合运用各种激励和约束手段,既避免激励不足也防止约束不到位;三是进一步提高激励约束机制的时效性,变革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团队激励与约束机制也必须与时俱进、灵活调整、动态优化,才能持续有效。

第10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33-02

2014年6月23日,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型”,鼓励地方民办本科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一规划为地方民办本科院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民办本科高校能否顺应形势需要适时转型发展,将会极大地影响其生存和发展。从定义上来看,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指职业教育系列中从事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层次教育的高等院校,不同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是对我国职业教育系列的完善。很多民办本科高校在建立之初,虽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专业实施了应用型课程的教改,但如何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打造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团队,促进专业快速、稳步转型,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转型中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1.适应转型中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需要。民办高校在转型中定位不同于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的公办本科高校,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发挥自身的优势,将职业技术教育与本科学历教育相融合,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大中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比例达到80%以上”,可见转型后的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将是校企合作。要实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到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等方面,都需要依靠在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共同协作。因此,如何适应这种根本性要求的改变,构建以在校教师和企业从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迫在眉睫。

2.适应各专业知识综合性发展趋势的需要。随着国内国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日新月异,各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应用特性越来越明显,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综合化趋势使得各专业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专业应用性研究方面,都离不开与其他学科教师的紧密合作。因此,组建以专业知识综合性应用为核心的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的多元化教学团队,是适应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3.锻炼和培养高水平实践教师队伍。民办高校中由于对实践教学缺乏重视和激励机制,很难产生实践型的“教学大师”以及合作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氛围,而高水平的实践教学正是民办高校转型的重要条件。通过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重点将热心实践教学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带头人进行培养,或以他们为核心,组成实践教学带头人、教学骨干和教学新秀等构成的教学团队,联合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实践教学团队带头人,又可以形成高水平的实践教学队伍,带动整个学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民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团队大多仍以传统的学术科研为建设目标,成员中缺乏可以开展高水平实践教学的教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符。一方面因为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时间不长,在建设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团队方面更是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学团队模仿重点本科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由教授牵头,带领某一专业的青年教师做科研,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以此来推动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基本没有帮助。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践型教师工资待遇方面往往不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甚至会因为要花较多的精力在开展实践教学上,影响职称的评定,因此教师也不愿在实践教学上下功夫,无法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团队建设效果较差。

2.民办高校的教学团队虽然具备了教学团队的基本表征,但却缺乏教学团队运作的内涵,合作开展教学改革的基础较差。对于民办高校普通教学团队而言,能得到的资源投入非常有限,导致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等难以开展;加上学校扩招之后教学基础设施紧张,教学团队通常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和设备。大家上完课就各自回家,教学团队成员都“单兵作战”,缺乏协作的意识和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更多的只能是“个体化”模式,得不到来自团队其他教师经验和智慧的支持,更缺乏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使教学团队建设活动难以深入,流于形式。

3.团队规模和结构不合理。教学团队只有拥有一支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的成员队伍,才能达到团队内部的有效沟通和信息整合,便于团队管理和成员知识技能的互补,取得团队发展的最大合力。但在民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对团队规模、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的差异性要求考虑不足,有的高校认为团队成员优秀的人越多越好,把整个学院或整个教研室的专业教师都拉入教学团队,没有考虑到教学团队合理的团队规模和专业方面的互补性;有的民办高校教学团队为了提高教学团队申报过程中的成功率,往往会以学术影响大、知名度高的专家为核心或牵头进行申报,对其年龄方面的考虑较少,影响了教学团队建设的效果和质量。

三、民办高校转型中教学团队的建设措施

1.结合学校转型发展,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目标。要建设适应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教学团队,首先要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团队建设就成功了一半。我们依据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将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确定为,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培养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优化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强化专业应用性为重点而协同配合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围绕这个建设目标,民办高校转型中可将教学团队分为偏理论型的教学团队、偏实践型的教学团队等不同类型,既各有侧重,又可以相互支持和促进。一方面继续提高原有的理论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抓紧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发展“校企结合模式”的教学团队。民办高校在转型中既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上又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打造“校企结合的模式”的教学团队,是适应学校转型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建立专任教师到相关行业和领域学习交流、接受培训的长效机制,选派教学团队成员到企业挂职锻炼、调研、参与项目研究开发,让教师了解生产流程,熟悉岗位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进而改变教师队伍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等参加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强企业与校内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共同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校企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可以实现团队成员间的知识互补,为民办高校注入了新的办学理念和师资管理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成功转型。

3.建设具有“应用性”特色的教学团队。民办高校在“校企结合模式”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组织校内外教师共同加强对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研究,突出团队“应用性”的特征。教学团队可围绕专业实践课,调整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团队针对实践教学的特点,开展对实践课教学方法的研究。由于实践性教学以动手操作练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其方法主要包括示范模仿法、案例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仿真培训等,所以教师要更注重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传授,重视技能操作,师生之间形成“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多元化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成员选择方面,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团队建设重点,邀请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加入,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共同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验、实训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开阔的视野。要实现高质量的多元化教学团队,并且团队内部达到有效地交流、协商,成员数量不宜过多,人数在10人左右,而且要求团队成员不仅具备宽阔的视野和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要对其他成员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多元化的教学团队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适应专业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展现知识“融合”的魅力。民办{校可以以转型发展为契机,加强原有教学团队的优化整合,组建多元化的教学团队,积极营造内外开放的学术生态环境。

5.加大教学团队建设投入。首先,要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保障,为开展教学改革、交流和研究等给予条件支持,适当增加对实践教学仪器、教材、实验室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增加对教学团队运行所需的经费支持力度。其次,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要有赖于学校各行政部门的协同配合,而且有赖于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因此,需要高校在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选择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教学团队能够吸收到合适的教师成员,实现成员结构和教学资源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3.

[2]李璐.融合之惑如何破解[N].中国教育报,2014-04-18.

第11篇

【摘 要】 调研结果显示,川南地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建设整体状况良好,但对团队的认知和评价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加强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建设的建议:一是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级人才,以“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二是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切入点,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鼓励团队成员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努力获取校内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等。

【关键词】 川南地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建设;差异;建议

2007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教学团队建设作为“质量工程”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川南几所高等院校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行教学团队建设工作,本文采用调查访问的方法,调研了川南几所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建设(以下简称工商教学团队)情况,总结建设经验,寻找建设问题,探讨适合川南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一、调查设计

2015年,为掌握工商教学团队建设状况,本课题组进行了调查访问,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计26份,再结合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针对川南高等院校工商管理教研室教师展开,调查对象的个体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和年龄。

2、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共计48个题目,按照高效团队的9大特征设计,包括:团队文化、团队领导者、团队沟通、团队所获取的外部资源支持、清晰目标、明确责任、团队成员能力互补、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信任及团队的一致承诺等,并对团队工作成果进行了测试。问卷使用里克特量表,采用5级记分评定,从“1”到“5”代表团队各特征值依次由低到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概况

由调查可知:(1)工商教学团队对团队状况的总体评价为3.65,说明教师对团队的整体状况比较认可,但同时也认为团队存在问题。(2)教师对团队成员比较信任,此项目得分最高,均值为4分;评价最低的题目是团队所获得的外部支持,均值为3.33,说明各高校在系部之间的沟通协作存在一定问题。(3)在48个测评题目中,均值最高的三个项目分别是教师自我评价认为对各自所承担的责任都是明确的;团队氛围较好;教师愿意与学院共同发展。均值最低的三个项目是:教师认为与学院各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比较大的障碍;工作任务比较紧张,工作负荷较大;教师期待培训提升但是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多。

2、性别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教师对工商教学团队建设的评价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也存在一定的认知不同,具体如下:(1)女教师认为团队的沟通更通畅。(2)女教师更倾向于认为团队的工作成果让人感到满意。(3)男教师比女教师更高程度的感到自己工作强度大。(4)男教师更倾向于认为团队成员之间是彼此信任的。

3、年龄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年龄差异对教师评价团队文化和团队管理者有比较显著的区别,具体为:(1)随着年龄增长,教师对团队文化的认同度越高,越愿意留在团队工作。(2)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更倾向于认可上级领导,年龄越小的教师,对团队管理者在个人能力、带领团队、完成绩效等方面的评价越低。

4、学历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学历的教师对团队文化的评价有着显著的差异。硕士学历的教师更喜欢并支持团队的文化,认为团队文化有利于其工作能力的施展;本科学历教师对团队文化的认可度是所有教师中最低的。(2)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教师越是感到团队沟通障碍更大。(3)在对获取外部支持维度上,本科学历教师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所获得的支持少。

5、婚姻状况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除了一致的承诺这一维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外,婚姻状况对教师认知团队的另外九个维度没有显著的差异。(1)已婚教师更倾向于肯定团队文化,认为比较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施展;(2)已婚教师对团队领导者的认可度更高,认为团队管理者是比较值得信赖的;(3)已婚教师更倾向于认同团队得到了外部资源的支持;(4)已婚教师比未婚教师更明确自己的职责。

三、结论及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川南几所高等院校的工商教学团队整体状况比较良好,教师比较喜欢团队文化,认为自己在其中能得到较好发展,也愿意为团队服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教学团队认知不足,调查发现,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团队与原来的教研室除了名字不同,并无本质差别;也有的教学团队中成员团队意识薄弱,有的教师还是习惯于“单兵作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川南高等院校工商教学团队的良性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1、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级人才,以“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

一方面,川南地区高校应实施“柔性引智”工程,即通过大力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采用兼职、兼课、客座等多种方式,从企业聘请或引进高级管理人员来校任教,加强丰富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加大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引进力度,改善现有教学团队的人员组成状况;同时,川南地区高校还应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鼓励现有低学历教师进一步深造,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最后,各高校还应以“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在建设中,可积极探索“以老带新”,激励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这样经过几年的实践,通过老教师辅导青年教师备课、试讲、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年轻教师将迅速成长为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

2、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切入点

专业核心课程是指在专业中对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起着关键和基础性作用的课程,一般应为学科基础课或专业主干必修课程。近年来,川南几所高等院校都非常注重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商教学团队应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展开教学团队建设的各项工作。

3、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作为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能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课程实践能力。因此,工商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应深入思考怎样让教学研究活动丰富多彩,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比如可以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举办老教师示范课等等。另一方面应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固化,定期召开各种主题的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们群策群力,寻求解决方法。这样即增进了团队成员间的了解,也不断地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

4、教学团队成员深入企业实践锻炼

为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川南各高校工商教学团队应实施鼓励老师到企业挂职的新举措,教师可脱岗在企业任职一段时间,了解企业管理的各项流程和各种方法,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工商教学团队还应多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5、努力获取校内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工商教学团队的建设离不开资金、设备设施、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在资金方面,教学团队应努力广开财源,通过科研立项等多种形式,争取资金支持,确保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所必需的资金。在实物方面,各院校应为教学团队提供开展教研活动需要的场所、设施设备、教学用具等。在人力资源方面,除保证教学团队的基本人员以外,对于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临时需要人力资源支持的,应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字: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团队建设

进入21世纪,社会迅速发展,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而人才,作为企业的创业之本、发展之根、利润之源,其培养和团队建设,对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已日益凸显并亟待解决。

一、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引进困难

由于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原因,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掌握自己企业进人的权力,而是需要向集团公司提交进人申请,由集团公司代为招人,这就导致:一方面,集团公司对整个的进人申请会加以限制;另一方面,集团公司进行人员分配时,分给公司的人员可能并非所需人员。

(二)重学历、重资历、轻技能现象严重

国有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对于其学历要求很高,但其具体技能却很少明确具体要求,导致人员到岗后,学历很高,但具体操作、技能却很低,甚至不能完成岗位要求的工作。在国企内部,也存在较严重的重资历、轻技能、论资排辈的现象,导致高技能、低学历、低资历的员工被拒之门外或是受压制而流失。

(三)对于人才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企业内人才,只使用、不培养、不激励,对于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人才使用“短视”,导致人才的技能水平得不到提升,后备人才不足,影响企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供应。

(四)国有企业“人员包袱”重,影响企业管理效能

国有企业承担着较重的社会责任,这就导致国有企业人员只招不裁,或是很少裁,因此导致大量的、企业并不需要的人员滞留企业,造成企业内部人员臃肿,冲突、矛盾易于激发,严重影响企业的管理效能。

(五)国有企业人才管理相关的配套机制不健全,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国有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体系、薪酬体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僵化”,不能灵活应对市场的发展,导致企业绩效考核不能恰当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员工的薪酬与绩效不挂钩等现象的出现,导致内部分配工作存在失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六)企业的经营理念中没有涉及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企业的经营者没有形成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意识,企业中没有形成人才培养的团队建设的氛围,企业整体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理念的原因

部分国有企业由于自身理念的原因,没有对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重视人才的文化宣传不够,导致其对人才的特性和作用未能进行深入研究。因而部分国有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策略,有碍企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供应,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体制的原因

由于我国实行过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影响较为严重,以至于在经济体制发生转变后,思维方式没有转变过来,使得企业只注重物资资本的投入,而忽略了人力资本的投入。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经济市场化的结果就是企业竞争的加剧,尤其是人才竞争的加剧。面对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可以通过高薪、高福利、高职位等条件来进行人才的引进。但作为国有企业,由于种种限制,就不能像外企和私企一样,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上灵活性差,导致“招不到”人才,或是人才流失。

(三)人事管理模式过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发展

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转变后,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并没有相应的发生改变,因此很难适应市场竞争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人事管理相关的制度,如薪酬制度、绩效制度等,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中分配不公、绩效薪酬不挂钩等现象的产生。

三、解决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人才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之一,其培养和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得到解决,不能采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而是要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的解决。

(一)形成重视人才的企业文化,加强理念的宣贯

人才的问题,需要从其根源上解决才能持续有效。否则,只能达到应急的效果,问题终究还会凸显出来。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也即企业的经营理念中是否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是否得到了全体员工的认可。因此,要彻底解决人才的问题,需要在企业的文化理念中凸显出对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的重视,并加强对此文化的宣贯,达到企业全体员工对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这种理念的一致认可。

(二)建立科学、系统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形成严格的人才引进制度,严把招聘质量关

对于国有企业,“员工包袱”重,内部人员“臃肿”。在这种现状下,就要求国有企业进人事要严把质量关,学历、技能并重,宁缺毋滥,给企业逐渐“消肿”。

2.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激发其工作热情

一方面加大员工工作的自,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聪明才智,实现其最大价值;同时通过轮岗机制,培养员工“一专多能”,为企业培养综合性人才。

3.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绩效管理对企业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也至关重要。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反映员工的绩效表现,并不断改进员工的绩效,使其更称职、使其团队更优秀。

4.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

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包括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而作为物质层面的核心,薪酬管理对于企业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也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员工的薪酬,要兼顾员工的岗位、能力、绩效、资历等许多方面,务必要做到公平、合理,同时又具有激励性,可以使员工工作更有激情,团队合作更为融洽。

5.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针对企业必需的、经营发展离不开的重点、关键人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其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同时完善配套的培训培养机制,一方面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进步的双赢,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必需的、可持续的人才供应,形成优秀、高效的员工队伍。

6.建立关键人才引进机制和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可持续供应。因此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为重点、关键岗位的人才引进建立人才引进机制,规范引进秩序,加强引进力度。同时,针对重点、关键岗位建立后备人才库,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形成人才梯队,保证企业人才的可持续供应。

(三)政府引航

在国有企业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同时还需政府为其保驾护航。也就是说,政府应该结合目前的经济状况、国有企业的管理现状,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政策,为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指引方向。

四、结语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若要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必须紧握发展的关键——人才,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高效能人才队伍,为国有企业的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供给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琰.国有企业人才培养浅析[J].中国商界,2009(4).

2.陶敏.对国有企业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3.杨占海.浅论国有企业人才的培养与管理[J].企业与经济管理,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