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时间:2023-05-28 09:28: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第1篇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 前瞻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各大院校不断加大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就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艺术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创造性教育。有人认为思维是不可训练的,而实践证明,人的思维是可以训练的。通过科学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设计中。因此,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设计艺术趋同的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路的打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现代技术和手段的发展使人们摆脱媒体材料的束缚,以及对设计表现方法的疑虑,开始更多地关注创造。创造性思维强调的是“创”字,创造性思维是设计的核心,艺术类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大量运用创造性思维。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这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人们对创造性思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强调思维的形式,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一种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方式。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提供新颖、独特的,能够创造具有社会价值产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活动的成果或方法与众不同,具有前所未有的意义,创造性思维在艺术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创造性思维还应具有科学性,符合客观规律,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才是创造性思维。

思维是一种复杂运动,语言思维是线性的,而意象思维是立体的,二维或三维的。心理学家安海姆认为意象思维比语言思维更具有创造性,这种意象思维的运动是相当复杂的,它往往是多种不确定的想法碰撞导致新想法的产生。对艺术类学生而言,要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也就是说设计者应具有前瞻性,站在设计思维的最前沿。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就是想象。想象是人们进行发明创造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就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进步的源泉。因此,想象的作用曾被历代艺术家所重视。想象可以化平淡为神奇,可以将无形、抽象的某种理念或心理状态转化为一种具体形象。什么是想象呢?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想象是利用原有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或者说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第一张桌子时,不论它是多么粗糙,却已显示了祖先的创造想象力。

梵高就是一位具有特殊感受力和丰富想象力的大画家。他说:“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人们感受到它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时,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当我画一棵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敞开,果核中的种子正为结出自己的果实而努力。”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感知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合理的想象,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而言,只有通过想象,才能使自己的思维超越自然的限定,进入理想化的境地。

艺术类大学生应该是富有个性的,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所有成功的作品都源于设计者对其内容的正确理解及本质性的把握,运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角度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二、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扩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之一。扩散思维是把问题的点引向问题的面,由原创意引出另一个或数个二次创意点,再以这些二次创意为原点,引出更多个创意点,循着向四周辐射的各种路线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发现许多创意源,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次创意的点越多,诱发各种创意的方案就越多,设计者通常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方面加以衡量创意水平的高低。扩散性思维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艺术创作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思维模式,让学生通过对习以为常的物象进行“发散式”想象,多向观察、多维构思,创造出优秀的设计艺术作品。创意过程往往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反向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之一。如埃舍尔的不确定图形就是反向思维活动的最好体现。

综上所述,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反向思维的综合体现,在艺术设计创作等领域,创造性思维是设计者成功的关键。成功的设计作品,常常有着超出常理的构思,把人们从正常的视觉禁锢中解放出来,使人产生强烈的、全新的视觉感受。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以期达到培养优秀设计艺术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丽.创意图形与创意思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造性思维 培养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活动,创新活动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未来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展,要求高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又叫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环境、教育和学习必然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内容专业性强,社会实践活动和人际交往增多,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和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等特点。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主要体现在,个体在思路的选择方式上、思考问题的技巧上、思维的结论上,有独到之处,在某一专业或领域内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具有首创性或开拓性。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针对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个体充分发挥想象力,能产生多种设想,通过多种途径展开想象,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征,个体在青年时期独创性有明显的发展,他们能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批判性体现在敢于用科学的怀疑精神,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敢于打破常规去思维,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创造性思维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青年时期个体的思维活跃,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培养方式激发创新意识,可以丰富知识的容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调动扩散思维、集中思维、逆向思维、分合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方式;再次,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有助于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能从不同角度、层次、结构上思考。此外,个体创造性思维的成功,会激发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愿望。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思维的发展,一方面与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体后天所受到的教育和训练。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个体认知结构是可以改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也可以通过训练提高。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曾对87名教育家作了一次调查,要求每人列出5种创造性学生的行为特征,其结果如下(百分数表示该行为被提到次数的比例):好奇心,不断提问(18%);思维和行为的创造性(38%);思维和行动的独立性(38%);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35%);不随大流,不依赖群体的公认(28%);探索各种关系(17%);主意多(14%);喜欢进行实验(14%);灵活性强(12%);顽强、坚韧(12%);喜欢虚构(12%);对事物的错综复杂性感兴趣,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事物(12%);耽于幻想(10%)。可见创造性学生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强、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与实验。针对以上特点,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在动机(如兴趣和求知欲)的驱力较大,效应有力而持久,能促进思维活动的进行和对问题的解决。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加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并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学情境有针对性的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适当增加新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教学活动中改进教学方法,吸收先进的科研成果,了解学科的前沿,做到课程常讲常新,每讲必新,使学生有新鲜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打破常规思维,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引导学生把外在动机(如奖励、分数等)转化为内在动机主动学习,参与科研活动和技术创新,广泛开展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推动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维持学习活动,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氛围和情境

大学精神在于培养具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包容的环境,鼓励学生拥有独立的意志,勇于表达自我。教育心理学家托兰斯提出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包括:第一,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第二,尊重c众不同的观念;第三,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第四,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第五,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做到: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善于提出问题的热情,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一一验证。其次,运用自由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辩论。再次,教师应有高容忍度,针对学生的质疑,肯定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勇气。最後,肯定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青年人感觉敏锐,想象极其活跃,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要鼓励学生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

(三)开展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拓宽知识范围

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并引导学生不受思维定势、思维框架的影响和束缚,敢于验证自己的新思路,养成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学生扩大观察的范围,和对信息的敏感度,善于在观察中思考,发现新问题。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针对不同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抽象、概括的的方法提高集中思维的能力。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想象转化为理想,创造性才能被激发出来,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训练。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培养创造性思维应先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丰富知R结构,夯实基础,丰富的科内、课外知识储备有利于训练逻辑思维,运用科学的知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判断、归纳和综合,有助于提高他们在认知过程中的准确程度,最终作出准确的判断。

(四)改进教育方式,注重实践环节

创造性思维中灵感、知觉、想象的产生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因此,社会实践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前提,可以为创造性思维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高职院校承担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任,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实践活动能有效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与否和适用范围,并提高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职业技能创新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科级服务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技术创新,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关系,使学生增长见识,提高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活动富于变化,具有新颖性的同时,还应设立相对应的考核要求,把实践过程重的边线纳入最终学习成绩的评定,推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五)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心理品质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最重要的素质是能够创造性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敢于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成为标新立异的创造者。优秀的创造者还应具备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自我控制能力、挫折承受力、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等。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具有合作精神,理性面对由于挫折产生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自我调控,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学习的动机和目标,严格要求自己,敢于尝试并坚持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普.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与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经济研究导,2015年第20期总第274期.

[2]张大方.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路径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1年5月.

[3]孙晶.论高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高教高职研究,2010年第20期.

[4]王成.实施创新教育,促进职教发展[J].职教论坛,2003,(6).

第3篇

1.1、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主要可以提升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灵活应变能力,这两者对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提升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在大学的体育教学及训练当中,创造性思维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大学体育是一门对实践与操作要求都比较大的学科,所以其往往需要学生们应具备动手动脑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理念作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创新思维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使得大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体育知识和相关动作要领,在学习和实际操作上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研究的习性,最终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任务。

1.2、锻炼学生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要的就是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上可以创新与多变,在不同的思考模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此法可有力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优质丰富的思维体系。在大学体育训练当中,创新性思维在很多项目都可以得到高效利用,比如篮球、足球等项目。这些项目中都要求良好的战略战术体系,而这些体系的好坏都依仗学生的思维方式,其中包括制定战术、执行战术以及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的能力。创新性思维在体育教学训练中不仅是提升体育教学的水平,也是为了锻炼大学生的多项思维方式,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体系,以成为优质全面的人才。

1.3、整体提升体育训练效果

合理运用创新性思维,对体育训练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也是整体提升体育水平的有力条件。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极大地激发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研究与创新,使体育训练的效率显著提高,故而训练效果和水平可以得到有效保证。创造性思维的应用正好一改传统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可有效激起学生对体育训练的乐趣,并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创新出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模式,极大有助于训练效果的提升。

2、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应用创造性思维存在的问题

2.1、不够重视创新性思维

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都不太重视创新性思维的运用,所以其很少被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当中。许多大学体育教师对创新性思维的认识了解都比较匮乏,以致对创新性思维的应用不合理或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起到协助教学的作用。正因为教师没有掌握好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故而学生也无法领悟和认识到创新性思维的应用,致使体育教学及训练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学生无法领悟到创新性思维的意义,就不能积极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导致其对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不能起到实质意义的作用。

2.2、创新性思维培养方法过于单一

过于单一的培养方式使得创新性思维的成长应用都比较缓慢且效益不高。目前,创新性思维一般用于大学的课堂教学上,而在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上,应用得较少,某些学习即使运用,也是机械化敷衍式运用,缺乏实质性。通常情况下,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都是教师单一地指导,学生简单地听从,这种实际上沿用的还是传统教育模式,并没有真正落实创新性思维理念,导致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没有得到实质性、真实性的培养。

2.3、教学氛围影响到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应用

拥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应用而言同样如此。而目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氛围不太理想,这严重制约影响着创新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的培养和应用。教学氛围的古板老套,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失去积极性和激情,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完全没有兴趣。这样使得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显得更加乏味,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教学状态,致使创造性思维完全不能作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当中。

3、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有效运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3.1、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予以更多重视

把创新性思维作用于大学体育教学这个理念重视起来,目前来看,是最为首要的任务,这要求学校教育相关人员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只有教师及相关教育人员深刻认识到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才可以深入探究了解这种教学理念,从而将其有效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当中。并且,由教师自身对创新性思维理解的提高,带动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我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借此,教师形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教学体系,也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思维理念,对大学体育教学事业提供切实帮助。

3.2、塑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塑造一个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大学体育教学及训练中有效应用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感,激活培养创新性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眼下的大学体育教学课堂应该建立一个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和教师可以平等交流,相互总结,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例如,某市一所大学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开放式互动化教学模式,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在课堂上,教师先将课程中的知识简要传达,接着安排学生们分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践,而后学生对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回馈。大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思维不断碰撞,遇到专业性难点时再和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最后,不仅学生学到了相关知识及技巧,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思维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十分良好。

3.3、教师要积极正确鼓励学生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引路,同样也需要教师适时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自信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好地完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应用改进过程中,采取激励手段,促进学生更有信心将这项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自信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更切实际地作用到体育学业当中。例如,在一所大学里面,教师在田径教学训练项目中,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技术动作展开研究,选用一个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案进行训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训练阶段和情况,予以最适合的鼓励,激发学生不断进步的决心和动力,最终有效完成训练任务。

4、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迷思概念 创造性思维 概念转变 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4-0045-03

为了帮助创新型人才更快出炉,同济大学于2006年启动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Student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简称SITP)。目的是使本科生尽早接受科研训练、尽早熟悉企业、了解社会实际,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而“迷思概念”往往在大学生的科研活动中起到负面作用。所谓“迷思概念”是指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依据自身经验所形成的一种自认为合理的概念,它是基于日常经验对事物或者现象做出的解释,这种解释往往与科学概念相背。在科研中把有悖于科学概念的“迷思概念”转变为“创造性思维”,应是实现SITP的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科研活动中“迷思概念”的含义和特点

李雁冰详细地介绍了“迷思概念”在科学教育中的特点。在SITP中,以化学学科为例,本科生的“迷思概念”主要来源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片面理解、教学或者传媒的误导,与科学教育中的迷思概念具有共同的特点,但是也有特殊的表现,例如:

(一)独立性

许多“迷思概念”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属于个人私有。例如,个别同学认为“水蒸发之后就消失了;化学反应就是产生不可逆的变化的反应”等。甚至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迷思概念”。这些都是因为迷思概念将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加工进行解释,用自己的经验建构自己的理论,所以其概念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质。

(二)普遍性

即使对于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许多人都存在迷思概念。例如,下面几个描述经常很多老师和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凝固和沸腾是一种化学反应”、“水具有溶解盐的力量”、“熔化和溶解是同样的”、“化学键能够储存能量”、“水蒸气分子比冰分子要轻”、“酸碱混合得到中性的溶液”、“打开化学键释放能量”等。

(三)隐蔽性

在科研活动中,学生的迷思概念(来源于生活,学习,文献,导师讲解,实验室组会,周围观察等)一般不会明显地显露出来,但是在解决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时却往往自动地去运用迷思概念。比如,刚开始做实验的同学往往以第一次的成功作为范本,如果实验现象等出现差异就认为失败,而指导教师却很难帮助学生发现此类问题。

(四)易变性

迷思概念在刚开始科研活动的同学中体现出明显的易变性,容易出现也容易被纠正。针对易变性,正是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科研理念,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起点。

(五)异质性

失败的实验往往预示着不一样的珍贵结果,“迷思概念”中也可能闪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学生们做SITP的目标明确,以实现目标为成功的标准,忽略了科研最根本意义在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反映出学生经验的褊狭或者思维的简化,创造性思维要跳出迷思概念的误区。例如,有人认为“电脑病毒可以通过电源线传播”,因此关机后必须拔下电源,这个迷思概念里面蕴含着高压线中传输弱电流信号的可能。由此看来,理解并判断迷思概念的不同意义和价值在科研活动中对创造性思维是有帮助的。

二、 SITP中“迷思概念”的发生机制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中的本科生主要是大二到大四的学生,基本上刚开始接触专业课或者是尚未学习部分专业课,到实验室这个陌生环境之后,很多事物都是新鲜的。这为“迷思概念”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究其原因,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初高中阶段“迷思概念”的延续

很多研究表明,高中生最经常发生迷思概念的学习部分包括化学反应中化学平衡以及化学键的概念。例如,学生普遍存有与化学键相关的迷思概念:“分子是由独立的原子组成”、“只有两种化学键,即共价键和离子键,其他的都只是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键”、“极性共价键化合物中有带电物质”等。这些高中生经常发生的迷思概念因为缺少改正的契机,往往在大学生中也同样容易出现。

(二)实践中得到错误的示范

大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基础实验,教学目的是为了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基础实验主要是验证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这类实验成功率极高,涉及的知识面较窄。因此,“化学实验很简单”、“化学实验非常复杂”、“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等迷思概念矛盾地存在于很多同学思考中。因为缺乏必要的设计性或者综合性实验训练,开始SITP的大学生经常迷信于自己在实验室初期见到的各种操作等就是最标准的操作或实验手段,而且这类迷思概念还具有传播性,往往被当成正确的方法教给下一位同学。这些在实践中得到的错误示范因为不会造成大的问题,往往被老师忽略,形成根深蒂固的概念。

(三)文献和资料的误导

“文献中报道的都是正确的”,“我按文献做实验结果重复不出来,所以文献错了”这两个迷思概念非常普遍。学生阅读文献数量有限并且固执于文献的方法,迷信文献和迷信专家使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证实文献中已经证明过的结论,难以脱离理论教学的束缚。

(四)教学的误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也会是一些“迷思概念”的起因。因为时机或者时间因素,教师通常把大量应该注意的事项或者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教授给学生,而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等原因,不能够彻底或者完整地理解相关知识。一旦在其头脑中留下一些似是而非概念,往往转化为迷思概念。

(五)社会风气的误导

现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成为“迷思概念”产生和传播的重要途径。“读书无用”、“大学毕业就是失业”、“上学不如打工”等概念也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学生缺少对于科研的执著和热情,参与SITP是为了学分或者奖励,从出发点上就是错误的。

“迷思概念”一经形成之后,往往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学生头脑之中,并形成相对固定的信念。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如果“迷思概念”形成程序性知识,它在科学教学中将很难进行概念转变。针对以上几种可能导致“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在计划实行过程中,学校和导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等进行相应的理念性或者概念性的转变,将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甚至科学发展观概念转变,从“迷思概念”向“创造性思维”转变。

三、观念转变:从“迷思概念”到“创造性思维”

科学研究应该面对的是未知世界,是对未知的探索。创新性思维的缺失往往导致大学生创新行动的参与者不能得到必要的锻炼,经常属于实践性质的综合性实验,而这不是这个行动的初衷。那么,如何掌握并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结合以前的研究,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尝试:

(一)学校教育层面:首先要破除“读书无用论”等迷思概念,进行以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改革

首先,强调智力和思维的重要性,而不是不停地加强基础知识传授。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而知识不是思维,它们是两个概念。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其次,打破学生在思维方法上的形式逻辑依赖性。在科研中,过于重视形式逻辑往往导致只重视结论。但是科学的发现并不仅仅是靠推理创造出来,而需要发现问题、开拓思维、突破传统概念框架,运用联想和想象触发灵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最后,应该破除传统思维的束缚,加强科学史的教育。破除学生面对科研问题时不爱钻研、不善存疑、不会分析、不勤动脑筋等顽疾。

(二)实验室层面

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应该是最高的。即使“迷思概念”再顽固,遇到真知灼见时也应该能够被科学概念转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加强培养。首先是导师,应该以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作为课题的研究方向,通过访谈和安排学生撰写实验计划等发现学生在面对课题时可能有的“迷思概念”,并从“迷思概念”出发,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维闪光点的进一步认识与深入思考,从而启发其“创造性思维”。其次是周围环境,大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进入了以导师和研究生为主的科研环境。细致认真的学生能够在无形中破除很多固有的“迷思概念”,改变对科研活动的看法,并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发展出新的能力。最后是组会或者学术会议,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接受新知识与新技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与吸收是快速掌握知识的法门。

(三)个人层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迷思概念”也是一种概念,如果学生带着问题走入实验室,那么一个个迷思概念将被自己转换为科学概念。首先,依赖大量资料和文献的阅读,通过分析比较,应该能够破除“文献都是正确的”这类迷思概念,能够以批判和发展的眼光分析和解读文献;第二,就是撰写研究计划,要求能够跳出文献的窠臼,发展出有创造性的新思想或者新实验。这个过程应该有导师的参与,指出不足与可能的方向。但是不应该越俎代庖,应该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习惯为主;第三,在于做报告,通过学生亲口讲出自己的思路与具体的实验思想,进一步改变其固有观念;最后,在于动手,想得再多也不如实践,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把先前的一切构想变成现实。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开展与研究生科研活动完全不同,不能以撰写论文为目标,其重心应该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不是把研究生教育提前到本科阶段,而是锻炼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破除大学生中固有的对于科研问题的“迷思概念”,正确地处理“迷思概念”和“创新性思维”之间的矛盾。通过大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力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雁冰,刁彭成.科学教育中“迷思概念”初探[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5):65-68.

[2] 王秀荣,范林,魏锐.化学反应的阶段隐喻及迷思概念[J].化学教育,2012,(9):69-71.

[3] W. C. Galley. Exothermic Bond Breaking: A Persistent Misconception[J]. J. Chem. Educ., 2004, 81 ,(4): 523.

[4] J. P. Birk, A. E. Lawson. The Persistence of the Candle-and-Cylinder Misconception[J]. J. Chem. Educ., 1999, 76, (7): 914.

[5] M. Whitfield, E. Vitz. Demonstrating Void Space in Solids: A Simple Demonstration To Challenge a Powerful Misconception[J]. J. Chem. Educ., 2006, 83,(5): 749.

[6] 王亮功.以创造性思维为目的-面向21世纪的大学教改新方向[J].科技导报,1998,(4):3-6.

[7] 陈静.高中化学“迷思概念”的转变[J].考试,2009,(33):180-182.

[8] 刘瑞东.高中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2006,(8):44-47.

第5篇

提案人:刘灿荣(广东 公司部门经理)

核心内容:改革现有高校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动手研发的能力,方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当今的天下是人才的天下。人才如此重要,可为什么我国当今社会却出现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是我国的人才太多了吗?当然不是。问题在于大学教育的取向。

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只是培养大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一般的思维方式、方法,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这导致大学毕业和一般的高中生毕业一样,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研究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既适应不了企业需求,自主创业的可能就更小了。失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将引发尖锐的社会问题:毕了业却就不了业,学生们的不安全感加剧;因高校培养出一毕业即可用之才,大学生们毕业以后,还需要社会为他们提供再学习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国家和社会财富,也浪费了学生们的大好青春光景;“国考风”越刮越烈,没有生存能力的大学生们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公务员等“金饭碗”,影响了正常的社会人才配置。

故此提议:

1,改革高校教程。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改革高校的教育大纲,改变高校的教育取向。学生们在校学习期间,多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缩短文本理论学习时间,如只排三年课程,到第四年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研究)能力;到了本科高年级时,给予学生进行自主研发的机会,并配置导师、教授进行指导。这样,一部分学生在离开校园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科研项目或小发明、小创造,为毕业后自主就业提供了机会。

2,政府牵头建立一个创业投资基金或奖励基金。如果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已经有研究成果,就可以向该基金申请支持,继续研究或自主创业。

只有从高校的教育入手,进行彻底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企业切实需求的真正人才,大学生就业难题也才能得以根本解决。

点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既是大学生的悲哀,更是我国教育体制的悲哀。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早就有人指出,但至今仍没有改观。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显示了现今高等教育综合化、系统化的趋势。我国的教学模式正发生改变,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转为“大众教育模式”。显然,要与时俱进,惟有通过教育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高校要从老师、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入手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综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虽然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上述三种观点,尽管表述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能将创新能力的内涵解释清楚。[1]对于高校来说,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是学校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向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转化。教师应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教育模式改革。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有诸多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因素,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文化、教育体制和观念、师生情感因素等多个方面。

1、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传统理念观念的束缚及教育理念僵化。重群体,轻个性的传统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视群体,轻视个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儒家文化的影响深远,中庸之道一直也是中国人崇尚的,这种思想也禁锢着中国人的行为,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有“求稳趋同”的心理积淀,刘树仁早在2001年就提出高校要尽快转变传统僵化落后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桎梏,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航,实现由“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更改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3]。

2、教育体系影响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侧重于传授学生知识,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以基础知识讲授为主,课堂讲授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出于被动地位。而且,高校现在学生评价体系单一,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所以实际情况就是学生仍然追求成绩的高低,忽视其它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不强。

3.师生情感因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高校教育能够意识到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因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和重视成绩的现状,造成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环节,忽视了丰富、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枯燥的智力发展过程,这样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新高校教学模式

在定制学生培养方案的时候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是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我们应注重强化学生的想象、直觉等思维水平,教会学生发散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创新教育应该将人文教育纳入高校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重视人文教育内容的必要性。

忽视“共性”,重视“个性”。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生个性密不可分。发挥良好的个性在创新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全方位地保护大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

2.转变高校教师观念,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工作者自身有直接的关系,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创新教育虽然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但它首先依赖于教育管理者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推动高职教育传统教学理念、模式、评价体系等系统的改革创新,要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渗透到学校的管理理念,课程讲授和实践教学等所有教育活动。只有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及管理等各环节才能使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着高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高校教育者及管理者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新的教育模式。(作者单位:1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河北科技大学)

注解:

第7篇

[关键词]青少年;创造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6-0015-05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新一轮的创造性或创造力研究热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创造力研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以大学生为例,对其创造力的特点及与心理健康相互关系的研究,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创造力的本质,丰富和完善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理论,把握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规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够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创造力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迪。

一、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长期以来,有些研究者认为,天才与丧失理智有必然联系,天才或创造力建立在心理失调或心理紊乱的基础上。有关精神病患者与高创造性的正常人之间类似性的研究,常常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精神病患者的思想功能混乱,类似于正常的创造性思维;一是高创造性的正常人具有与精神病患者相似的个性品质。艾森克(H.J.Eysenck)认为,天才――无论是艺术领域抑或科学领域里的天才,都表现出高水平的精神分裂症状。但是,精神分裂并不是成为天才的必要条件,许多天才的创造者也并非精神病患者。考夫曼(J.C.Kaufman)对1629名作家进行了研究,发现女诗人比男作家和女性作家经历更多的心理疾病的困扰。进一步追溯该类研究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巴伦(F.Barton)在研究创造性作家时发现,他们在MMPI测定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症倾向、癔病倾向和心理变态倾向的一些量表中,得分较高。如果我们认真而谨慎地接受这些测验的结果,那么,作家似乎比普通人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也更成问题。换言之,他们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但也更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艾希鲍姆(W.L.Eichbaum)等人提到,许多变成精神病患者的天才,只是在完成了他们的伟大事业之后才生病的。例如哥白尼、法拉第、康德、牛顿、司汤达等。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必须要对任何关于天才乃是精神病的一种形式的理论持反对态度。据此,我们推测天才者的“精神病理疾病”的比例高低与创造性劳动的形式有关,也可以说与思维类型有关。在政治家和科学家中,其抽象思维占优势,而在作曲家、画家、小说家中,形象思维占绝对优势,因而心理疾患严重。优秀的创造性人格有助于防范创造激情所诱发的种种精神异常症状。心理疾患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被逐渐认识,它像身体疾病一样,任何人都可能患有,而不仅仅是天才的一种“专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是每个人所固有的,而且一旦创造性潜力得以实现,不管其范围如何,都使人在心理上处于正常状态。一些精神病学家认为,借助于唤起病人创造性能力的精神治疗,应当是心理治疗的全部目的。他们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视为使神经官能病患者养成克服对他们来说苦难情境的行为心理治疗程序。学习解决日常问题的战略方面的课程,加强了人的心理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主要作用的并不是所获得的知识,而是有可能变换策略和使行为正常化的灵活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创造力是两种创造力的整合,即初级创造力和次级创造力。初级创造力来源于无意识里的冲突,而次级创造力则是自我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的成人的行为中自然的、逻辑的产物。人本主义关于创造性人格的观点和高自尊的特征基本相同。只有那些具有高自尊的人才能获得高水平的创造力。

近年来,我们对创造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了创造的动力系统、认知系统、个性系统和行为系统,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这些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明确提出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创造素质。王极盛等也发现,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而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有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卢家楣等通过教学现场实验,研究了情绪状态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且主要体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这些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充分说明,健康的心理是创造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

二、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特点的研究

当前创造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多层面、多角度来深入探讨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本文从多角度深入探讨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把大学生的创造力定义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典型表现和创造性人格三个方面。采取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出全国8大行政区10所大学的大一至大四学生1008名,对其施测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创造性能力测验”中的“实用创造力测验”分测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和典型行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测验。

(一)不同专业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以往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较少,一些以大学生为被试所进行的实证研究通常取样也仅为艺术类和理工类大学生,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具有代表性。这里考察了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并将这些大学生的专业划分为5个类别,包括经济类、艺术类、管理类、理工类和社科类。

经研究发现(如表1和图1、图2所示),我国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创造力的发展上表现出不平衡性。艺术类学生的创造力较为突出,这与以往一些对杰出艺术家研究的结论是相同的。艺术类学生在创造性个性方面,具有冒险性、好奇性、想象性和挑战性;他们在创造思维方面,在把握重点、综合整理、联想力、通感、兼容性、独创性、洞察力、概要解释力和评估力上均得分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艺术类学生多采用直觉的、主观的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思维方式更有利于创造力

潜能的开发。

研究中还发现,社科类学生的创造力较差,尤其是在把握重点、综合整理、洞察力、概要解释力、评估力和投射未来等方面,社科类学生明显差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且社科类学生在个性上也缺少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说明社科类学生可能由于缺乏创造性人格而导致了他们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欠缺。管理类、经济类和理工类学生在创造力上没有显著差异,均处于中间水平。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客观逻辑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这种能力更需要的是聚合思维。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在研究中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年级差异表现特别明显。在创造力的新颖性、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均是二年级学生显著好于其他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好于一、四年级学生。在创造个性方面,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只是在冒险性上四年级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在好奇性上一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如图3所示)。

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典型行为创造力思维测验得分进行多元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性别存在主效应(p<0.01),年级存在主效应(p<0.001),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性别在通感、洞察力和投射未来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年级在把握重点、通感、兼容性、洞察力、概要解释力、评估力和投射未来维度及总分上有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表现出了较强的创造力,而一年级学生创造力较差。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与创造力的关系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我们用SCL-90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考察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从SCL-90的检出率来看,各维度在3分以上的人数比例为4.1%~22%(如表2所示),说明总体上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是,人际敏感、强迫症状、抑郁、偏执等维度3分以上者偏多,说明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集中在人际、情绪和思维等方面。本研究还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学生抑郁人数较多,无抑郁症状的占73.4%,中度到重度抑郁的人数达9.9%;我国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3.798±8.63,高于全国正常人的总分均值29.78±0.46。因此,应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对大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控制训练。

本研究还考察了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发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显著差异。从SCL-90的测量结果来看,在所有的9个维度上,理工类和管理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好,社科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差,艺术类和经济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居中。从抑郁、自评焦虑量表的得分上看,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也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还表现出了典型的年级差异。SCL-90的各维度得分和抑郁、自评焦虑量表的得分是大一学生最差,其次是大三学生,说明可能大一和大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分析其原因,大_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对学校的环境可能还没有完全适应,所以在心理方面可能会存在种种困惑,焦虑和抑郁的水平也较高;大三学生由于进入了专业课学习的关键阶段,又面临着学习、交友等人生大事,所以可能有种种心理困扰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特点

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与实用创造力测验、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性测验、典型行为的创造力测验之间的相关分析见表3(见第18页)。

由表3可以看出,总体上心理健康的得分与创造力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由于心理健康得分越低表明心理越健康,所以可以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创造力得分越高。除了好奇、想象、洞察力、联想等少数维度与心理健康不是很相关外,创造力的各个维度几乎与心理健康的所有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

个体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开发,良好的内部心理素质有助于个体创造力的发展,而不良的心理素质则阻碍创造力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人,这样的人才代表着真正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真正的心理健康应是具备创造能力的;而且心理愈健康,其创造力也愈高;创造力发展得愈充分,愈能促进心理的健康水平。这里按照心理健康测验得分的高低,分为高心理健康水平组和低心理健康水平组,考察了不同心理健康程度大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在各个创造力测验中,均是心理健康程度高的大学生,创造力得分也高,并且与得分低的大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除了想象力、洞察力之外)。这说明心理健康是创造力发展和发挥的重要内在条件。这与以往一些研究结论是一致的。最近的实证研究表明,当鉴别相似性时,具有积极情绪的被试与控制组相比能够更好地产生和使用更广的类别;当鉴别差异性时,也能更多地转移到更细微的类别上,这些能力都是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相关的。考夫曼(G.Kaufmann)通过研究证明了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赵志裕等通过研究证明了自我调节也能够促进创造性任务的完成,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提高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等。心理健康能为创造力提供必需的自信心、独立性和怀疑精神。在人的创造活动中,只有具备这些心理素质,才能不迷信权威,不随大流,才能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且,心理健康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较高的兴趣、抱负水平和责任感。此外,健康的心理具备自制力、坚持性和挫折耐受力,这些也是创造力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心理健康从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为创造力提供着必需的心理条件。

四、基于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创造力培养

无论科学创造力还是艺术创造力,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如何培养,研究者却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创造技能的训练来培养创造力;二是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中。本研究已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影响青少年创造力的发挥,心理健康的水平为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和发挥提供了基本的心理条件。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来促进其创造力水平的提高。

以往的研究者多采用情景诱绪的方法研究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发现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力总体发挥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肖索维克(N.Jausovec)的研究也证明,正性或积极情绪有助于完成类比推理任务,但对顿悟性问题没有效果。“在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只有将儿童与青少年放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研究儿童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和变化,才能保证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有较高的生态化效度,即接近显示生活中儿童与青少年的实际,有较高的生态化价值。”

焦虑和抑郁是当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两种常见不良情绪,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技巧对其进行干预,使其心理健康水平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目前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在开展的工作。这里采用单盲的方法,对到相关心理咨询中心求助的具有中度至重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青少年进行创造力培养研究。

第8篇

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与使命,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大学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使之成为担负民族兴衰这样重任的人。这也对高校的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将是当代学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中国高校本科生教育已经告别以往培养社会高层知识分子和精英的意识,转向培养更为大众化的掌握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学校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科研和创新则推迟到研究生阶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对本科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的薄弱。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对于科研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提高的课程不注重,对于理科生,学生科技创新的灵感和素材多来源于实验室,但就目前教学而言,限于器材或师资,高校往往削减实验课的课时。在课程考核方而,大多数高校课程的设置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相对忽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很多学校往往只在学生的学年论文或者毕业论文环节中体现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而相对忽视了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积累。

2校园文化日益丰富多元,学生自身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高度现代化和快节奏的社会,学生的就业已经不再如前些年那样衣食不愁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在今后就业中取得优势,因而在平时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更多的是对专业技能证书、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视,对于投入时间多、产出周期长的科研则望而生畏。

3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在高校对学生的考评和奖励机制中,智育成绩和德育考评是主体,同时适当体现学生的活动能力和科研能力。相对而言,科研要求必须有一定的基础,但并非每个学生都有恒心和毅力从事科研,而且就现在的奖励比例来看,大多数高校科研赛事的奖励比例较低。

4学生科技创新的经费缺乏,教师指导力度有待加强

一些高校在教师科研方而投入很大,但对于学生的科研投入则相对较少。高校对学生科研的重视是近几年才纳入日程的,很多学校缺少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相应激励制度,教师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科研,却往往在工作量和科研量中得不到相应体现,这就抑制了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就学校现行学校经费比例来看,科研经费相对于其他活动经费来说所占的比例不高,由于科研的严谨与限制,只能依靠学校的直接投入而不太可能通过赞助与活动来增加经费,这同时也限制了科研的奖励比例。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1更新传统教育观和学习观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2005年在病榻上向总理坦诚相告: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认为:我们的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不会思考的受教育者,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而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转变教师、学生的教育观念、学习观念,从以继承为中心转为向未来学习,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问题,需要发展和更新。

这种教学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的环境,甚至是向学生们传递着不受欢迎的信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便是要更新这些传统的教育观念,肯定学生不仅可以被创造,也可以不断自我创造。与此同时,学生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

2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

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创新使知识生生不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注重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知识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因此,在进行学校教育创新的整体设计中,教学内容要符合不断创新的要求。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内容要有更多的前瞻和主动设计的成分,要真正把学科前沿理论和综合化的知识提供给学生,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知识是指那些在某一学科领域中,推动高科技发展、引起革命的尖端科学,是在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知识。其次,要注意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的结构合理配置。如果三个层次在结构上失衡,就会导致创造潜力受阻。

3开展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主要体现在擅长形象思维和非严谨的、非条理的、发散型的思考,善于在实践中独辟蹊径、突破常规。由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这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前提。美国在教学过程中就注重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标新立异的能力,使今天的学校不仅是人才的培养库、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知识的创造源,能力的增长源。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法,真正实行启发式、研讨式、专题研究式的教学,教师应以更多的精力去组织好各种类型的研讨和实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和独立思考的主动性。把学生当做教学过程的主体来看待,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主动获取知识,自主发展求新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和培养他们通过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及直觉思维,去认识和分析问题,以形成敏捷的创新思维。

4营造“民主”氛围

营造“民主”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保证。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的熏陶,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环境,是创新素质生成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民主”,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不同意见,积极参与讨论,开展百家争鸣,不盲从任何学说、结论,勇于革新,自由思考,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探索中的错误,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这种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浸润着一种创新个性,对学生起着感染、暗示、熏陶的作用,可以极大地培育其创新精神,锻造其创新能力。

实践表明,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是培养的结果。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承和应用的基础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中。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新的时代特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自由氛围,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总之,我们正处于一个呼唤创新的年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通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种种误区,结合实际,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夏镇平.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刘献君.人学之治与人学之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6.

[3]柳斌.创新学生培养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2000.

[4]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5]赵卿敏.创新能力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6]胡亚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8(2):49—50.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知识素养;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203-02

素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平日的修养”。以此类推,所谓的“知识素养”则是特指人们在知识方面的修养,包括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学习以及对知识的态度等。可以说,“人在创造知识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新的自我,人和知识的关系是一种双向构建的关系。”[1]人不仅在创造知识的时候能塑造自我,同时,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在对个体进行着自我塑造,可以说,知识素养在升华大学生的人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知识素养的主要内容

(一)科学知识素养

1.科学知识素养的含义

要了解科学知识素养的内涵,首先,就要弄懂究竟何为“科学”。从广义上来讲,凡是对事物的规律进行探究的学问都可以视为科学;从狭义上来讲,科学知识则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对“自然世界”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利于自身科学知识素养的不断升华和完善。就在校大学生而言,通过理工科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培养我们的思维,促进自身思维模式不断的趋于完善。

2.形成合理科学知识素养的途径

要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知识素养,就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学好数、理、化、天文、地理等理工科学科知识,着重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之所以不断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也就在于:要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发掘“自然世界”未知的事物,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探求真知,获取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以便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知识素养。同时更要学会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

(二)人文知识素养

1.人文知识素养的内涵

人们人文知识素养的不断提升,离不开对人文知识的考究。人文知识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对“人文世界”的认识。“人文知识作为一种反思性认识,是认识者的一种独特的内心世界的体验和表达,具有鲜明的个体性。”[2]掌握广泛而丰富的人文知识对于培养我们的人文精神,提升自身的人文知识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在良好人文知识素养的陶冶下,我们的人格才会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

2.提升人文知识素养的手段

如果说科学知识素养侧重的是对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那么,人文知识素养则更多地是在精神层面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在人的知识素养升华的过程中,学好书本知识,广涉历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学科知识对于人文知识素养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社会关系是由众多的单个人组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提升人文知识素养的实践中要尤为注意与社会关系的成员――人,打好交道,多结良师益友,多从他人那里学得长处和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自身修养。

(三)社会学科知识素养

1.社会学科知识素养的含义

所谓社会学科知识,是指与大学生而言,侧重将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应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理论知识体系。总言之,社会学科知识侧重规范人们的行为,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着重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性问题,大学生社会学科知识的获得与其自身所接触的社会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大学生可以在用理论武装好自己头脑的前提下,学会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摆脱困境的束缚。

2.养成良好社会学科知识素养的方法

这里的学好是要求我们要学会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理解和运用。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社会学科知识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良好社会学科知识素养的养成,在要求我们学好书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要向实践学习,学会关注社会焦点问题,了解人们的心声,掌握社会发展趋向,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关心自身的“小我”到关注社会的“大我”,努力使自己的人格不断的趋善、趋美。

二、当代大学生知识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知识素养存在的问题

1.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分离

自最近一次文理大分家以来,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一直是文理分家式的教育。在高中三年,由于对数理等理科知识的过度重视导致当今在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知识极其匮乏;同理,对于接受高中三年文科知识教育的文科生来说,由于长期忽视理科知识,导致对现代科技前沿的天文、物理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文不管理,坐井观天,会造成知识的狭隘,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极其不利的。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受主客观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能熟记理论,但却不懂得活学活用,所了解的理论知识也只是通过死记硬背而成的。我们说缺乏实践的检验,任何理论知识都是虚无的。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那么,理论就无法得到验证和深化,只能停留在书本上,就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大学生应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意识,重视实践在促进人类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专业知识不精深

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的趋势就是只涉猎专业学科知识,而忽视对课外知识的阅读和学习。这样,大学四年下来得到的也只是空虚和茫然罢了。要知道,学习是没有捷径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趁着我们还年轻,多读些书,努力增长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学习的途径也日益的多样化,其中,网络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对于信息的获取还存在滞后的倾向。

(二)当代大学生知识素养存在问题的自身原因

1.缺乏激情

无论是对待学习还是生活和工作,只有以一份热忱、开朗的心情面对它们,才不至于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而当下大学生在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知识素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被动性,凡事都不能以一个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思想上具有很大的懈怠性。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则具体的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求知,对待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对所传授知识进行很好的消化和吸收。

2.专业兴趣不浓

知识素养的获得,于广大学生而言,首要的,就是要对自己所学的学科的专业素养。而对于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专业兴趣又是最关键的一环,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在当下社会的大学生中,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是出于自愿的学习,要么是由于考试分数的限制被迫服从调剂,要么就是听信他人的建议或意见,结果发现其实自己对这个专业并不感兴趣。一旦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失去兴趣,不但大学四年下来将丝毫无收,也必将阻碍学生整体知识素养的提升。

3.学习方法不当

办任何事都不要只是苦干,要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恰当的方法才会有更高的效率。学习更要讲究方法,恰当的方法会使得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当下,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忽略学习方法,只知道一味地埋头读死书,对自己获取知识的方式却没有认真地思考与研究。或许,这种盲目地学习会让自己取得暂时理想的学习成绩,但是四年的大学下来,便会发现,自己还没有学会“如何学习”。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知识素养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高等教育模式

1.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的学时安排要合理。具体来说,对于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在课程学时的安排上,要将工科类专业课程的学时安排更长一些,以便通过对专业课程更长时间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精通专业知识技能。对以文科专业为主的专业院校而言,则要侧重加大对文科类专业课程的学时投入,给学生更加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其次,课程的设置应多样化。无论是理工科院校还是文科类院校,都要重视课程设置在提升学生自身知识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力争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将文理知识都作为重点来抓,弥补学生在高中时代由于偏科而留下的不足,努力培养一流的,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首先,加大德育在综合测评中的比重。要实现学生在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升华,就要不断地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就要更加注重德育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上好体育课,强身健体,增强体魄。这样不仅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疲劳的大脑得到休息和放松,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人的知识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从自我做起,做好对自我的规划

1.解放思想,培养创造性思维

所谓解放思想,与我们而言,表现在学习方面就是要养成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如果思想不解放,说话、办事只是按照传统的,旧式的方式,模仿别人的言行,缺乏自我主见,一直固守着那些旧式的、落后的思想观念终将会被社会开除出局。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爱因斯坦曾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人,社会的向前发展是不可想象的。”[3]创造性思维对于人的发展很重要,尤其是在培养人们养成良好的知识素养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明确学习目标和策略

学习一门知识,要想学好,首要的就是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只有有了目标学习才会有方向,这样,才更有可能将事情做好,并且,在确立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要尝试着去热爱学习,一旦热爱上了学习,对学习充满了热情,那么,无论是知识还是其他方面素养的提高都将指日可待。同时还要注重调整学习策略,首先要调整的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采用的适当、可取,会使得学习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对人们知识等方面素养的不断完善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合理分配时间。“假若有人问你,世界上最公平的是什么?你一定会说:是时间。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公平的,无论是皇帝还是乞丐,一天24小时,谁也不会多一秒或少一秒。时间又是最无情的,时间一去不复返,人生没有返程。”[4]要知道,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而有限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懂得惜时,合理的分配时间,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

参考文献:

[1]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210.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78-284.

第10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新要求,但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平台。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积累创新经验的重要途径[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逐步构建了面向所有本科专业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取得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初步成效,但在实践中发现,要进一步发挥课外科技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载体作用,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一)课外科技活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自由、宽容、支持和开放的环境田友谊研究了影响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及环境影响创造力的机制,提出创造性环境的基本特征是自由、宽容、支持和开放[2]。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满足这些特征的创造性教育环境: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是在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和兴趣爱好基础之上的自由选择,因此具有创造的内在动力;相对于现有许多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而言,课外科技活动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化的问题答案,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创造性思维得以运行;学生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各种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案并容许失败,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开展民主平等的讨论并互受启发;学校有一整套鼓励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政策制度和相应的物质条件保障,广泛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因此,课外科技活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利于创造的环境。

(二)课外科技活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第一课堂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递,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虽然很多课程都有相应的课程实验,但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平台。有研究认为创造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认知过程[3]。课外科技活动基于问题导向,以知识的应用为手段、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目标,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课外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去动手实践。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灵感,能调动其各种感官配合工作,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学活知识。另外,课外科技活动既有单科性的项目也有综合性的项目。综合性的项目涉及到多个课程甚至多个专业的知识。学生在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集成创新能力会得到更大的锻炼与提高。如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学生参加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实践平台,它由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的数十名学生组成参赛团队,设有车架底盘设计部、发动机部、悬架与转向部、车身设计与安全部、电子控制部等技术部门,相互协作完成了赛车的设计、加工、组装、调试、成本核算等工作,参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基于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创造型指导教师的缺乏创造型教师是指具备科学的创造力培养观,掌握一定的创造力培养策略并能将之创造性地运用于具体教育情景中,有效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2]。从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近几年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来看,指导教师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所缺理论知识的讲授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来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指导工作较少。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营造和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多方面、多途径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知识,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第一课堂的教学相比,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更直接、更明确,因此,更需要创造型的指导教师。目前状况下,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导致学生主体作用方向发生偏离,即参与项目的很多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知识的补缺方面,忽视了自身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等训练与提升。

(二)课程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之间有机衔接不够课程教学担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富于创造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塑造、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所需的合理知识结构与技能的形成等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来奠定基础[4],课外科技活动应是基于这一基础的拓展与集成。如果缺乏这一基础,课外科技活动整体效果就难以提升。另外,课外科技活动中的单科性活动常常对应于具体的课程,综合性活动常常对应于某一专业知识或多专业的知识的集成,这就需要在课程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具体项目的选择、设计与实施方面进行统筹和对接。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基础性学科竞赛,要求教师在平时相关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也要结合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际问题架设数学应用的桥梁,将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的教学之中。但目前课程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之间有机衔接不理想。(三)学生创造学相关知识匮乏尽管自上世纪80年代创造学引入到我国以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48所大学相继开设了创造学相关课程,但是相对于我国2000多所高校来说数量过少,且开设课程的高校中有些只是在部分专业上开设“创造学”,有些把“创造学”仅作为公共选修课,选修的人数不足[4],因而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技法的训练不足。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未开设创造学相关的课程。从一些多年持续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来看,同一项目学生的思维方式单一、作品质量无显著提升,究其原因与学生创造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不足有关。

三、基于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改进对策

(一)重新定位指导教师的角色,选拔创造型教师担任指导老师首先,指导教师要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与创新技法训练放在指导工作的首位,引导学生结合参与的课外科技活动去探索科技创造和实践的方法。一般而言,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参与活动所缺乏的知识可由指导教师列出书目,由学生自己去学习掌握,指导教师的核心任务是指导学生创造创新。其次,指导教师自身也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是在给学生示范一种思维的方式或“范式”[5],因此,需要选拔创造型教师担任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第11篇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问题情境;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90-02

一、引言

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竞争的核心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与核心的计算机技术,更需要创造性思维,才能具有对新事物敏锐的反应能力。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也可立足于本学科的实际,熟悉掌握本学科教材的特征,积极实行素质教育,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与总体素养。

二、创造性思维

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创造性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体在某些行为中或者在需要采用跟以前完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时体现出来的独特性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突出特征是可以提供新奇、创新、具有一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包含大部分的发散思维与少部分的聚合思维,是两者相融合的结果,还被称作求异思维,指的是通过对现有信息的深入剖析,产生新颖、独特思维的一种思维形式,它的特点:①流畅性,指心智活动流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和设想,反应速度快;②独创性,指对事物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③变通性,指思维变化多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问题。这三个特征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变通性,它是流畅性和独创性的前提。聚合思维,也被称作求同思维,指的是从现有信息中获得逻辑推理,从当前资料中寻找准确答案的一种有目标、有计划、有条理的思维形式。所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重点是发散思维的训练。

三、《离散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笔者在《启发式教学在〈离散数学〉中的应用》一文中详细地提到《离散数学》课程的目的和性质,且以图论为例说明了启发式教学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本文就《离散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表几点拙见,以期能抛砖引玉。

我们把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总结为下图1。

创造性思维主要抓住问题解决遇到的障碍,以此为基点,进行思维,消除障碍,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水平。个体的情感通常于特定的情境、特定的场合。形象的教学情境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培育学生情感能力的有力措施。情感情境的特征启迪我们:在课堂中教师应积极设定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集合A={Φ,{Φ}}中,用班级来类比集合A,集体中的小组类比集合中的元素,该班中有两个小组等价于集合A有两个元素Φ,{Φ},元素{Φ}类似与小组中有一个同学。在这种横向联系中,学生认识到Φ和{Φ}完全不同的,对集合论中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属于、包含等概念有清醒的认识,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有了从知识的港湾驶向知识的海洋的金钥匙。

课堂教学要实现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学生不仅要学会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更重要的要领悟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合理的、优美的课堂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

2.“一题多解”、“一题多问”,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一题多解”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之一。“一题多解”采用启迪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有多种不同的认识,而不仅仅是掌握牢固。激发学生“一题多解”的积极性,讲明白此种解题办法的流程,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解题办法,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

利用克鲁斯卡尔算法求左图的最小生成树,两个班学生共求出12棵不同的生成树。

数理逻辑比较抽象、难学,尤其以形式演绎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证明{(P∨Q),(PR),(QS)}蕴含S∨R,给学生讲述了几种思路,鼓励学生把所有可能的证明都写出来,并且让先作出的学生把自己的过程写在黑板上,正确的给予表扬,错误的让学生讨论,共同改正,使信息得到充分交流和传递。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会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独特的、创新性的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在应用知识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培育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题多问”,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幂集是集合论中重点、难点,要让学生深刻弄懂X∈A等价于{X}真包含于A,完全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学习“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经常进行这种训练,能使学生易于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培育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非智力要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一环。智力水平,仅是创新能力的一个前提,创造力的发挥,还需凭借很多非智力要素。非智力要素包含5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动机、主动性、情感、思维,通常来看,非智力要素能够转化成学习的欲望,变为个体进行学习的源动力。著名作家契科夫指出:老师与学生之间应相互存有好感、相互尊重,这对于开展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十分有好处。在课堂中,老师应创建优良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主动情感,让情感的传递性与移动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学习兴趣。

4.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一堂课让学生明白《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每堂课课前先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再讲述该次课要讲述的内容,每章知识学习完,教师要归纳、小结。在讲评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肯定,并且营造同伴学生、不同班级之间的竞争氛围。如此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毋庸置疑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获得培育与发展的效果,另外也调动学生探索《离散数学》的主动性。

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应具有执着的事业心、坚强的意志、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不但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且要使学生都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四、小结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软件层出不穷,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学会学习”才能适应今后的生活,而负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当然是教师,这正是应验了大学教育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参考资料:

[1]王海瑞,李亚,张智斌,等.基于CDIO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21-22.

[2]王海瑞,李亚,张智斌.“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22-24.

[3]周红萍,高晓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报,2008,(2).

第12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创新能力 科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042-02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知识经济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导。社会的发展不仅对于人才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对于人才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而,作为高等教育基地的大学的重要目标便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高校学生以“90后”为主体,“90后”大学生在当今社会上有或好或坏的评价,如何去培养提高“90后”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我们的重要课题。

一 创新能力的含义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基础,而创造性实践能力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二 培养“90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和精华。当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创新的效率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要求“90后”大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90后”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祖国的先锋和主力军,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时代的发展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完成时代赋予的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目前,国内各高等院校都在鼓励本科生参与SSRT项目,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

三 “90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需求。但是根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低年级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高年级学生没有创新欲望,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从学生自身情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90后”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精神。“90后”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中,加之创新教育方面的长期缺失,导致“90后”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尤其是在大学期间,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对于老师给出的结论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现在我国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仍处于以考试占据主要地位的时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影响了大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不能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得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实际应用能力,这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基础性的困难。

第二,自主意识过强,缺乏团队观念。“90后”大学生具有思想开放而独立、自尊心过强的特点。对于学习和专业的困惑较多,且个人发展规划不够明确,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否定,因此在团队合作方面很少主动地为别人着想和换位思考,较难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往往是以项目或小组的团队形式开展,团队合作能力差对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第三,功利化倾向明显。“90后”大学生处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竞争力和竞争意识较强,对于成功的渴望异常强烈,但是更渴望能走捷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看到成效,“90后”大学生的这种功利化倾向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拥有创新思维,但缺乏毅力。“90后”大学生长在一个科技信息发展迅猛的时代,几乎可以说人人都接触过电脑。当今网络如此发达,这也造就了“90后”大学生开阔的思维。但“90后”大学生对于父母或者说家庭的依赖性太强,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很难自主地找到解决方案,往往因为自己的不坚定而动摇目标,缺乏创新精神所必备的毅力。

从校方角度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育观念落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仍处于“重教室课堂教授、重课本知识掌握和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主流思想”,教师在教学上仍以教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思维训练,缺乏质疑精神和变通能力,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构建差。(1)在培养全面创新型人才的时候,选修第二学位或者选修相关课程是一个可利用的平台。但是毕竟学校可提供的条件有限,覆盖面较小,不能达到国家对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2)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平台构建太差,部分高校让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但学生在一些实质性研究和训练中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多这样的平台,但更需要提高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质量。

第三,创新活动单一。大学生可参与的创新活动较少,并且没有系统性的训练,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巨大阻碍。虽然近年来各种创新性活动有了许多新的形式,但是很多活动受到场地、仪器、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并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这些问题均导致了大学生创新活动难以展开,很多有价值的想法不能付诸实践。

四 培养“90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载体和对策

“90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多角度考虑,不仅要结合“90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同样国家以及高等院校可提供的条件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这样所制订出来的方案才具备实际操作性。

第一,要想做好“90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首先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很必要的。“90后”大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在低年级时期便可以引导其参加各项小团体的课外活动。让其在活动中学会互帮互助,努力培养其在团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使“90后”大学生们增强其交流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第二,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为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专业理论知识的创新犹如无源之水,仅仅是一个空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做好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将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最前沿的研究信息、动态以及成果引进课堂,让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有一个初步了解,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开展创新活动需要实践的场所,高等院校不仅应该在学校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并且更应该在校外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基地,为广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高等院校应积极地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科技竞赛,鼓励大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科技竞赛,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我,了解自己的特长,增加其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广泛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保障。

第四,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注重科研实践。实验室要进行全面开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明确其主体地位。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大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和学术研究氛围。

第五,开展全校性的选修课,将创新性的课程归为必须选修的项目,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但必须获得最低学分,这样可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接受不同程度的创新性教育,使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创新性思维原理与了解创新。并且可以请一些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以“名人效应”去提高学生们对于创新的兴趣和意识。

第六,鼓励学生的发明创造,调动学生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设立专门的组织为学生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提供便捷的服务,必要时为学生的发明创造提供合理的物质支持。

第七,参与对外创新的友好往来的合作。走出去,请进来。各大高等院校之间、高校内学院之间加强合作交流,互相了解兄弟院校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理念,各取所长,有利于高校的创新活动更好地开展。

五 结束语

“90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能力更是被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国家整体创新科技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造就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必须。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所大学培养学生的顶层设计,而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制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案往往是比较容易的,困难的是将整个方案完整地落实下来。所以,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张鹏、于兰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

[2]赵欣、李美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