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

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

时间:2023-05-28 09:28: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

第1篇

【关键词】 老年病人 口服用药 常见问题 护理 探讨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老年人自己的问题,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衍生出一系列医疗保障、生活料理、疾病护理等问题。人老病多、用药亦多,这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都发生一系列的功能变化,各个脏器均出现退行性变化,住院老年病人用药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本文对我科100名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住院老年病人在口服用药中常见的问题及护理对策,以便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使药疗监护得到有效保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4月—2008年11月期间,随机抽取我科68岁—89岁,平均(78.0±4.3岁),住院老年病人100名(意识清楚、能独立回答问话),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54例,中学28例,大专以上18例;伴发1种疾病者45例(占45%),伴发2种疾病者19例(占19%);伴发3种疾病者16例(占16%);长期同时服4种药物者12例(占12%),5种以上药物者59例(占5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

1.2 调查内容

问卷的内容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临床常发生老年病人口服用药常见问题自行设计,共6项。经我院五位护理专家审核修改,认为效度可靠,重测信度为0.80。重点内容包括住院老年病人口服用药常见存在的问题和护士对病人中存在问题的认识两方面。

1.3 分析资料的方法

对回收到有效问卷结果用百分率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住院老年病人口服用药中的常见问题

2.2 护士对病人中存在问题的认识

住院老年病人口服用药过程中存在护理工作不到位现象,如护士发放口服药时不能做到服药到口,发药后又不能及时督促患者服药,因此,有41.0%的患者因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分辨率差,曾发生过漏服服药;有40.0%的患者由于不懂得药理知识,擅自服用院外带入的药物;有30.0%的患者不按指导服药;有25.0%的患者不能按时服药;有23.0%的患者有不能自行拆除药物包装;又如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护士发药时不备水或水凉后未及时为患者补充热水,从而使患者不能及时服药,造成患者漏服药或意外事件的发生。

3 讨论

3.1 老年病人自身因素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调查中发现,有47.0%的老年病人在服药过程中发生过呛咳。临床上常有多种疾病因素可导致老年病人吞咽功能障碍。有28.0%的住院老年病人希望自己独立服药;调查中有64.0%老年病人住院期间自行用药,不同程度影响到住院期间正常药物服用。由于服药种类太多、次数频繁也会造成病人忘记服药、不能按时服药等安全隐患。

3.2 护士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老年病人服药

对老年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评估不全面。老年病人记忆力减退,且所服药物种类繁多,有些药物需分别服用,因此,容易发生漏服或忘服药物。反应出临床护士对老年病人服药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评估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及时了解老人的困难。护士对老年人实施人文关怀认识不够,护理工作中存在服务不到位现象,护士在发药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服药到口原则,未能及时督促,致使病人漏服药物,影响治疗。本调查中有23.0%的老年病人不能自行拆除药物包装,护士在发药前有时未能及时打开包装,导致老年病人不能及时用药。另外,13.0%老年病人不能自己准备服药用水,护士履行职责发药时备服药用水,可避免老年人因备水困难发生烫伤等意外。

3.3 增强护士服药安全意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是住院老年病人服药安全的保障[4]。

护士从负责备药、发药到协助老年病人服药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服药安全,护士长应加强护士对服药安全意识的教育,加强对服药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使护士做到主动对老年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并针对老年病人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病人也要给予协助与督促、指导。提高预见性护理能力[5],坚持执行服药到口原则,服务到位是有效预防老年病人服药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保障。

3.4 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进行安全服药宣教和管理,提高患者服药安全性。

有些老年病人在住院前就长期服药,已形成自己的服药规律,对病房护士实施的服药到口顺从性差[6]。因此,护士长、护士应加强对病人家属、陪护人员的管理,主动向他们宣传安全服药知识,并及时与其沟通,在交流中了解和分析患者服药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告诉他们预防措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以提高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的服药安全性。

4 口服用药常见问题的管理措施

4.1 加强对护士的服药安全教育

4.2 做好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

4.3 加强家属或陪护人员管理

4.4 加强老年病房管理力度

第2篇

健康教育是老年人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老年人尽快恢复健康,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本方法。教育内容包括老年人生活卫生、饮食营养、常见病、常见急症、老年人保健检查、老年人用药问题、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家庭护理部分,护理人员要达到有效的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应掌握老人的心理特点,热情耐心,使之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护士与老人应建立起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才能有效地进行宣教和干预。如在与老人个别交流时,应尊重老人的隐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鼓励其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社会接触。

注意教育的目的性:系统化健康教育目的要明确,旨在提高老人的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疾病,增进健康,而有别于医学生的教育。如在讲解常见病症及家庭护理时,要击中要害,避免理论性过强,防止引起老人的焦虑。

注意条理性:老人由于记忆力、视力、听力等功能的衰退,其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每次讲课前发放当日讲解提纲重点,授课时注意控制语速。同时,要不断强调和反复,便于老人强化记忆。

避免用医学术语:尽可能用老人熟悉的语言讲解,在解释常见病症等抽象的医学理论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例加以说明。

提高自身素质: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涉及面广,护士应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发挥多元化角色的功能,平时应注意收集有关资料,每次讲课前应根据讲课的内容及目的充分备课,使讲解生动、易懂,老人乐于接受。

护 理

老年人发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并发症多、康复慢。因此,对老年病人的护理,要耐心、细心、减轻老年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老年病人的护理一般有下述几个方面。

对老年病人要细心、耐心。人岁数大了以后,耳聋眼花,所问非所答,嗦絮叨,特别患病后脾气会变坏,固执、猜疑、乱发脾气,此时更需要我们给老年病人多一分理解与关怀,对他们要和蔼温柔,多给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多与他们聊天,多听一听他们的倾诉,切不可与老人对着吵或不搭理。

对老年病人护理动作要轻柔,照顾要细致。特别是给老年病人翻身、按摩或递放便盆时,动作一定要和缓温柔。为了让病人感到舒适,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给病人喝水时,一定要尝一下水温,以免烫伤病人口腔黏膜,给病人用搪瓷便盆时,应用温水涮一下,使病人不感到过凉等。

防止并发症。如对久病卧床的老人,特别要注意防止发生褥疮,对肘、踝、肩胛骨、背、臀等受压部位要多按摩。

注意老年病人的居室环境。如居室通气要好,病人不要直对窗户,光线要柔和,居室布置要温馨和谐,电视、音响等音量不要过大。

注意老年病人的卫生护理。对卧床的老人要坚持每日的洗脸、洗脚、会阴清洁、口腔清洁,经常擦浴,经常更换衣褥、枕巾、床单、被罩,使老年病人有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

细心观察病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病情容易发生突变,而且常常缺乏先兆征象。所以,对老年病人的细微变化和新的症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报告医生。

老年病人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做好疏导工作,老年人一般有两种心态,一是不服老,二是怕麻烦。注意老年人的安全,老年人可能发生的意外有:①跌倒,②误吸、误食,③坠床,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首先,帮助老年人熟悉环境,衣裤鞋不宜过于肥大,尤其是裤腿太长会直接影响行走,走动时应穿合脚的布鞋,尽量不穿拖鞋,穿脱袜子、鞋、裤应坐着进行。

其次,老年人的食物要少而精,软而且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进食的要合适,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睡或饮料,每种食物不宜过多,防呛防噎。

另外,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应加床档,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年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以防老年人坠床摔伤。

用药护理: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标记鲜明,向老年人讲解清楚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当静脉、肌肉给药时,注射速度要缓慢,边注射边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注射,同时报告医生。在药物推注结束后,不要让老人立即起床,继续观察2~3分钟,安眠药最好上床后服,以防药物在老年人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倒;夜间或睡眠中给药,一定要把老年人叫醒后再服。

饮食护理:老年人的饮食应按其对营养的需要适当选择和搭配,有目的地选择饮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调节因器官老化造成营养不足或过剩。

皮肤护理:依老年人皮肤的特点,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年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尿和粪便污染,摩擦损伤等,是卧床老年人发生褥疮的原因,预防方法为:①定期清洗,老年人穿用的内衣裤要适当宽松,柔软、光滑、吸湿性强;②经常按摩皮肤,用翻身、垫橡皮圈等分散压力;③保持老年人的皮肤表面不过干或过湿,避免摩擦,防损伤,防止手表、指甲划伤老年人皮肤。

第3篇

【摘要】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骨科患者中老年病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老年病人独特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增加了老年外科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老年骨科手术病人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并保证手术中安全是我们手术室护士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老年病人;护理;

1 身心状况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部相应地出现一系列变化,老年期的变化可以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等。

1.1 老年人常见疾病 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耳聋、前列腺肥大、颈椎病,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高血压病史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经调查,我国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高达38.2%;在骨骼方面,老年人骨骼中有机胶质成分减少,而无机成份增多,可由年轻时的50%增加到80%,导致骨骼变脆,韧性降低,易发生骨折。关节的表面粗糙不平整、变形等使老人年站立不稳,行动不便。一些部位的骨质增生,给老年病人常常带来极大的痛苦。老年人肺组织会出现弹性降低,肺泡扩大,加之胸廓前后径扩大活动受限,出现肺总量和肺活量下降,有人发现80岁时最大换气量,只有20岁时的50%。呼吸道粘膜萎缩,粘膜也有报道7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36%有冠心病,44%有心肌纤维化,29%的病人有心肌变性。高血压和其它心脏病,使心脏出现病理性扩大,临床中常会见到。

1.2 老年人心理特点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主要包括失落感、孤独感、恐惧感、抑郁、健忘、挑剔,自我防卫心理较强,固执,性格内向,反应慢,动作迟缓,记忆力及听力均有不同程度减退。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前情绪改变十分明显.一方面对麻醉、手术具有恐惧感;另一方面对自己所患病的不了解产生焦虑、精神紧张。焦虑心理表现为:对手术目的、方法、预后不明确,导致不配合;抑郁心理表现为:自尊心低、沮丧、无助;孤独感表现为:不愿与外人交流;依赖心理表现为:对自己日常生活自理的自信心不足。

2 护理面临问题

2015年60岁以上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因此老年外科手术也不断增加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约占外科手术病人的25%左右,骨科患者中老年病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1]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并存疾病相对增多,储备能力和代偿能力减退,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其手术危险性比年轻人明显增高。为加强老年围手术期管理,防范手术风险,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我们必须全面了解病人病情,评估老年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实现老年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保障,使病人平稳度过手术期起着重要作用

3 护理措施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发现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手术室护士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术前护理、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护理。他们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丧失,有的病人表现烦躁表现为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上述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为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

3.1 术前护理 老年患者年老体弱,力不从心,多数老年患者适应新环境能力差,顾虑较多。因此,把忧虑、恐惧消除,解除心理负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3.1.1 做好术前访视工作 消除病人心理负担 因患者担心无人照顾,给家人在经济、工作上带来麻烦,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让患者尽快适应患者角色。我们首先尊重老年人, 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打招呼,介绍环境,在较短的接触中,使老年患者感受到受重视,主动从生活上给予关心,并耐心热情讲解手术有关事项,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1.2 做好详细评估工作 为手术做充分准备 术前正确评估患者生理及手术方面存在的风险,并积极调整其生理状态或者改变手术方式,是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措施 手术前对病人生理状态做充分评估,完善术前准备工作以及手术护士的配备。特殊物品准备包括防压疮硅胶软垫的准备,复温毯的准备。

3.2 术中护理 由于老年人特殊生理特点,要求手术室医护人员在病人入室后严格按安全核查要求核查病人相关信息,特别是手术部位。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比较脆,一定要选好血管,一次成功,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同时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老年人肌肉松弛,皮肤粗糙,弹性差,皱褶多,备皮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由于老年人尿道平滑肌松弛,尿道口回缩,宜用粗尿管防止溢尿,导尿时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手术中使用硅胶垫,以减少外力对骨隆凸处的受压。老年人基础体温较低,可根据室温,术中出血等情况选择性的使用复温毯。

手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因老年人体质弱,手术耐受性较差,病情复杂多变,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能够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还应重点观察因手术创伤,失血,麻醉等造成的反应极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等。手术中还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病人不必要的伤害。

3.3 术后护理

3.3.1 患者麻醉清醒后6h给予流质饮食,术后第1天给予易消化、易吸收的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饮食。

3.3.2 并发症的预防 护理老年患者术后因长期卧床、肢体制动,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加强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至关重要。①压疮:减轻局部受压。②坠积性肺炎:嘱患者深呼吸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③泌尿系感染:术后留置尿管是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为防止感染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碘伏消毒2次。嘱患者多饮水,经常变换,做深呼吸,以训练膀胱肌收缩功能。④深静脉血栓:护理中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是否发红、皮温是否正常,有无疼痛、肿胀、触及条索感等。遵医嘱补充足够的液体,防止血液浓缩,降低血液黏度,且卧床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病情加重。因此,正确完善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开展全方位护理是达到正确护理的有效方法,其护理的重点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4 健康教育

由于患者卧床,肠蠕动减慢,易引起便秘,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纤维素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油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防腹胀及便秘。

第4篇

1.1孤独老年病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均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处处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老年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少、社会和家庭地位及对医院环境陌生等多种原因导致心理上产生老而无用、孤独寂寞,进而感到烦躁、焦躁。

1.2恐惧与害怕这是老年人进入病人角色的初始反应。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怕连累家庭,怕别人厌烦,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怕发生意外等产生恐惧感。

1.3焦虑与忧虑忧虑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表现。既往身体好,突然患病,正常生活被打乱,无足够的思想准备,涉及未来不知所措,心理矛盾及产生焦虑心理。患慢性病者需长期治疗,若效果不佳,对自己的康复产生忧虑心理。

1.4绝望的心理认为自己老了,病后前途渺茫,已频临死亡边缘,心灰意冷,消极等待,甚至不接受治疗。

2老年人的心理护理[2]

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不仅要了解病人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对病人心理作出正确诊断,给予心理治疗,针对病人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遵循心理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2.1心理评估细致观察了解病人的性格、爱好,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情况,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收集资料的方法,一是通过直接和病人交谈,二是通过和病人亲人交谈,也可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形式,从中收集其心理变化信息。

.2心理诊断分析病人的心理,提出心理护理诊断。针对老年人来说,心理诊断不是一次完成的,而须不断完善。

2.3实施措施对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措施的实施可采用心理咨询及启发开导法。具体措施如下。

2.3.1尊重、理解、关心、爱护老人从温暖的家庭到陌生的医院,对周围一切环境不适应,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作为和病人密切接触的护士,首先要尊重、关心、爱护他们。讲话礼貌,态度和蔼,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老人的健忘和罗嗦给予谅解,对老人的要求尽量满足。

2.3.2努力消除孤独情绪对老年病人的影响由于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业余时间陪伴,尤其是丧偶老人,他们有“感情饥饿”现象,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所以护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视,帮他们干一些事情:打开水,打饭,洗碗等。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理人员信赖。同时,指导家属也这样做,鼓励亲友常探视。对病情较轻的老人,动员他们到院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酌情做些喜欢的活动或适合老年入特点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鼓励他们与周围的病友多聊天,看看电视,听听广播,阅读各种书刊杂志、文艺小说等。培养多种兴趣,丰富生活内容,以达到分散注意力,调节紧张情绪,消除孤独寂寞心理,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保持精神愉快的良好心理状态为目的。

2.3.3积极维护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现明显变化,我们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具备“五有”:即:一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二有礼:有礼才能体现尊重;三有心:有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四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五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

2.4效果评价可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对心理护理的效果作出单独或综合性评价。一般反应在心理情绪变化上。通过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时调整病人角色,稳定情绪,帮助其增强适应能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机体抗病能力,加速身心健康恢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纯艳.社区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2-149.

2霍杰,计慧民.当代中国护理荟萃.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42-149.

第5篇

关键词:内科老年病人 心理问题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26-02

1 内科老年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

1.1 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护理原则:解释—支持—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1.2 孤独寂寞。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护理原则: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

1.3 悲观消极。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原则:关心—支持—鼓励。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1.4 恐惧紧张。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认为病入膏育,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

对这类病人要给以更多的同情,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1.5 疑病。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

护理原则: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疏导—解释。

1.6 情绪不稳。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对此类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以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使其改变态度。

护理原则: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

2 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措施

2.1 语言性沟通。

2.1.1 劝说开导。《素问·汤液·醴论》曰:“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也。”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故护理人员应“视人犹已”,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威力,诱导鼓励患者,使其提高机体对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脏腑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2.1.2 交心谈心。可以通过交心谈心的方式,接近患者,闲谈,聊天,拉家常,“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这样可以详细了解病人得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疾病发生以后的思想情绪的急剧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基础,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对疾病的态度,是紧张害怕、恐惧还是乐观,有没有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同时还可以了解病人家属的思想状况,想法,要求及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就能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治疗疾病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2.2 非语言性沟通。

2.2.1 移情。移情就是注意力的转移。通过语言、行动等方式,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移易精气,变利气血,调动人体自身的祛除病邪的能力。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变重,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响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甚至紧张、惶惶不可终日。对于这类病人,护理中可采取诱导的方法转移注意力,转内病为外病,转心病为腿病,以不治为乃治,每每收到不药而愈的疗效。正如清代医家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中所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心曲消愁,有胜于服药也。

2.2.2 相制。相制,即是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精神疗法。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忧伤的患者给予更多的照顾,关心他们的生活,以真诚的态度聆听他们的烦恼的诉说,并且有意识地多说些令人愉快的事或笑话,让其听听相声,看看喜剧,保持一种愉快的情绪,以制约忧伤之情,这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方法——“喜胜忧”的思想体现。

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些创造性活动需要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来完成,有效沟通则是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的关键,通过有效沟通来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满意的康复。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内科老年病人 心理问题 护理

由于慢性病长期缠身,迁延难愈,老年慢性病人常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的心理,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甚至出现绝望厌世心理。对于这种心理变化,家属在谅解的同时,应热情关心,耐心引导,帮助病人树立战胜顽疾的信心。

一 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

1.悲观消极

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原则:关心一支持一鼓励。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 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人,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2.孤独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等。

护理原则: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进行感情交流。

3.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能治好等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理原则:解释一支持一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患者可在短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4.疑病

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

护理原则:适度保证一疏导一解释。

5.恐惧紧张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

对这类病人要给予更多的同情,要更加细心,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以减轻恐惧心理。

6.过分依赖

老年住院病人不同程度存在这一心理,但以依赖性较强和长期有人陪护的病人较为明显。

护理原则: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

7.情绪不稳

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对此类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予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

二 护理措施

1.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新住院的患者,情绪起伏是最大的,对于这类患者护士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主动、热情的关心他们,对病情和治疗做最详细的说明,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使他们放松心情。在言语方面也要十分注意,不可有过激的言行,避免刺激患者。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制定不同的饮食习惯。对治疗操作中的失败,要表示歉意,以得到患者的谅解。不要嫌弃患者的啰嗦,用和蔼轻松的语气和患者交谈,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也争取家属配合做好患者的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精神上有一种美好的寄托,更好地配合治疗。

2.用事实说话

对于患者的不信任,护理人员应慢慢引导,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讲解疾病及治疗方案,并强调不同的机体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护理过程中,要有技巧的在患者面前树立良好的医护形象,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3.与患者进行情感的沟通

要排除老人的孤独感,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护理上做到有情、有礼、有心、有益。安排一些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下棋、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等。

4.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患者家属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患者的心情,与患者家属做好疾病以及医疗方案的介绍,使其相信医务人员。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给患者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环境,积极对病人进行宣教。对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患者平常的饮食,如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可以少吃点,哪些食物不可以吃,这些都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而变化的。如果因为经济原因的,要说清中断治疗可能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尽量帮助患者以及家属克服困难,接受治疗。并保持好的心情,直至痊愈。

三 结论

在新的护理工作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是单纯的打针、发药等简单工作,更包括了心理护理等高层面且更具复杂性、创造性的工作。通过对患者心理的护理,消除患者以及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疑虑,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使其疾病得到早日康复。

第7篇

关键字:内科老年病人    心理问题    护理 

一、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 

1.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护理原则:解释一支持一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例1:男,“岁,以心源性晕厥”首次入院。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了何种严重的心脏病或是脑血管病,因此焦虑不安,经用上述原则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确诊后二周出院。 

2、孤独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护理原则: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 

    例2:男,68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病人很少讲话,独自活动,常在床上长时间静卧。我们就主动同他交谈,有针对性地将同病室的病人集中起来参加一些活动,并向病人讲解交往的好处和方法,鼓励他多和别人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病人已和病友们建立了感情,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了。 

3、悲观消极 

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原则:关心一支持一鼓励。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例3:女,62岁,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伴消化性溃疡”而入院。平素生活能力很强,患脑血管病后左侧肢体功能未完全恢复,又患新病,思想负担较重,认为年龄偏大,恢复无望,遂产生悲观心理,甚至不想活了。经与家属配合,关心病人,讲清道理,积极配合治疗并加强营养和功能恢复训练,经三个月的住院治疗,生活能够完全自理。

4、恐惧紧张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认为病入膏育,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 

    对这类病人要给以更多的同情,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例4:女,68岁,肺癌,病情加重,咳嗽加剧伴咳血,胸痛明显加重,病人异常恐惧。我们在加强医疗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告诉病人这是肺结核所致,随着上述症状的缓解,病人也减轻了心理负性压力,后虽死亡,但在这期间病人恐惧紧张心理明显减轻,减少了临终前期的心理压力。5、疑病 

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 

    护理原则: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一疏导一解释。 

    例5:男,65岁,以“高血压原因待查”入院,一周后血压恢复正常,查无器质性原因。然而病人自觉身体多处不适,对找不到病因感到很不满意。对此我们采用疏导的方法,耐心地向病人解释血压升高而住院期间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原因,说明与病人入院前一天与人吵架有关,并作了适度的保证性说明,二夭后病人高兴出院。 

6、情绪不稳 

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对此类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以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使其改变态度。 

    例6:男,71岁,冠心病,总是嫌别人讲话声音大,护士打针太疼,动作不轻柔等而大声斥责。对此,我们不计较,反而更加关心他帮助他,在护理操作上动作更加柔和细致,病人很受感动,后来向我们再三道歉7、过分依赖 

老年住院病人不同程度存在这一心理,但以依赖性较强和长期有人陪护的病人为明显。他们事事想让别人帮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想去做,完全适应了在别人的照料下生活,形成了依赖性,对康复十分有害。 

    护理原则: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 

例7:女,64岁,肾孟肾炎,经治疗已显著进步,但病人已卧床一月余,很少起床活动,凡事由家属或护士帮助完成。根据该病人的具体情况,我们首先改变了护理级别,让病人下床作适度的活动,并规定每日活动次数和时间,在家属陪护下鼓励病人做生活自理训练,三周后病情痊愈出院。 

二、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创新性研究——有效沟通 

1 语言性沟通 

第8篇

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外医院的老年病区,采访了这里的老年病人和忙碌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

未富先老的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未富”的背景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2亿以上,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口中的高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预计到2040年,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0.56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快,具有突发性,超前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这将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闹中取静的老年病区

走进广外医院的老年病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春的杜鹃和午后晒太阳的老人们,一幅悠然怡静图,和宣武门外的车水马龙宛若两个世界。

在这里住院的大都是一些高龄老人和一些慢性病、脑血管病意外后恢复期的病人,其体质与体力日渐衰弱,生活不能自理,加之家庭的空巢化,使他们迫切需要生活及医疗方面的照顾。记者了解到,一些八九十岁长期卧床的老人,来院时得了很严重的褥疮,在病区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很快痊愈,并且在住院病人中无一例褥疮发生。

走进干净、清新的病房,老人们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说在这里住得高兴,生活得好。负责该老年病区的业务副院长张芳介绍说,老年人有着不同的求医特点。首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心理需求决定了老年人求医的频繁性。另外,随着老年人社会活动的减少,不少因孤独而产生精神心理疾病。身心同时患病,造成精神和行为障碍。其次,老年人医疗需求的多样性,如预防性体检、身心疾病的诊治、慢性病和伤残的疗养康复医疗、慢性病的医疗保健防护等。再次,老年人求医的社会因素,如紧张的交通、拥挤的就医环境、身边无子女等,看病难仍是老年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1年广外医院与原老年病医院合并转建为宣武区老年病医院后,根据老年病人的特点,改善老年人的就医环境,做到配套设施无障碍,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对老年人实行优先就诊、优先出诊、优先建立家庭病床的“三优先”服务,同时初步建立了老年人家庭医疗与急救的呼叫信息服务网络及老年健康与疾病防治的网络组织。经过几年的发展,广外医院的老年病区初步形成了集医疗、康复、护理、颐养的多元化服务,心脑血管、神经、呼吸、消化、泌尿等多学科的小综合大专科的发展模式。

一套有效的治疗体系

我国现有的医院大多数属于综合医院,在功能上不符合老年人就诊的需要,缺乏治疗老年慢性病的护理机构、康复机构、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机构,布局也欠合理,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七年来,广外医院在开展老年病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针对老年人的治疗体系。在广外地区,无论在临床方面、科研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受到老百姓的信赖与欢迎。

该病区目前共有床位100张,但病床使用率都在90%以上,病人的来源基本上是三级医院急性期过后和一级医院没有条件治疗的病人,对老年病的治疗也因人而异。

老年病区进一步扩大了老年病种的治疗范围,如完善心脑血管、呼吸、消化、肾科等二级学科的建设,针对老年人发病的特点,病区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骨性关节病、颈肩腰腿痛、白内障、青光眼、更年期综合征候群等进行综合的诊断治疗,具备了多学科的治疗能力。

根据临床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新的诊断治疗技术。如C14呼气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应用,经颅超声、腔内和小器官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骨密度检测诊断,血液透析中心的建设等,使诊断治疗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建立了一支能够实施急诊、急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响应,多学科、多专业联合作战的医疗救治队伍,并多次对诸如急性心肌梗死、中毒、机械性窒息、创伤性休克等病人实施了成功抢救。

广外医院还在北京市率先启动了三级康复医疗网,即宣武医院――宣武区老年病医院――社区家庭的康复网络体系,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疗与康复在宣武医院实施,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工作在广外医院实施。

利用了教学医院的优势,开展临床教学活动,以教促学,以学带教,教学相长,为老年病专业队伍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采访中,记者还碰到了前来探望病人的家属。他们反映,医护人员不仅替他们照顾好了病人,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对老年病人实行家庭化、人性化护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广外医院的老年病区从单一的医疗模式逐渐转变成了集医疗、照料看护、保健、康复、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在北京市的老龄工作会议上,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集体。

人道救助一片爱心

老年卫生服务是一项涉及政府卫生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医疗部门、社区等多部门的系统工程,贯彻落实老年卫生的各方面工作任重而道远。

广外医院以“人道救助,一片爱心”为老年病院的办院宗旨,运用临床医疗、护理、康复、心理和生理护理等手段,实行医疗护理、康复、善终一条龙服务为特色的综合性老年医疗保健服务。老年病区所承担的责任与任务重大而艰巨。

发挥区域老年病防治中心的优势,对区域老年保健和疾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进行生活指导,对不良生活行为采取干预措施,加强慢病防治和个体管理,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照顾。

建立区域内老年健康服务的规范标准。目前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无论从设备、技术上还是服务、管理上,老年病区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有待提高和规范。

老年人是最不具备支付能力的人群,只有尽快建立健全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和补偿方式,特别是对慢性病护理照料的补偿保险,对老年病院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老年人的卫生工作才可以发展得更好。

该病区的郑克平主任认为,为老年服务,无上光荣,他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很重,老年病区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首先,不能把老年病院办成看护院。由于老年病人住院时间长,病床周转缓慢,经常出现患者等床的现象,病区医疗用房严重不足,发展空间狭小,急需增加老年病床,以满足病人住院的需求。

其次,建议拉大一、二、三级医院的医疗保险比例,增加政府投入,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老年人疾病晚期常常合并多种慢性病,治疗费用高,希望医保部门针对老年病院的特点,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减轻医院及病人的负担。加强区内三级医院、老年病医院、社区医院之间的相互转诊,增加二级医院的接诊力。

第9篇

我院老年病区收治的是老年慢性病病人,他们当中大多数身患多种疾病,健康教育尤其重要,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自1998年以来老年病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健康教育的形式

1.1 赠送《健康教育处方》 病人入院时,给每位病人或家属赠送一本《健康教育处方》。通过阅读病人可以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诱发因素、主要表现、自我调护知识等。

1.2 健康教育宣传栏 利用病区大厅宣传栏,定期宣传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以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

1.3 组织专题讲座 利用病人及家属相对较多时,每周组织一次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专题知识讲座。讲解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注意事项等内容,并随时回答病人的提问。

1.4 个别指导 针对病人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的信息程度,对病人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病人提出的疑问,特别是对卧床病人、理解能力差的病人,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

2 健康教育方法及内容 [1]

2.1 入院宣教 病人入院时只要是非抢救病人,宣教便可进行,护士主动热情迎接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工作人员姓名、作息、探视时间、住院规则等内容。使病人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尽快适应医院环境。

2.2 心理指导 对住院病人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指导。如:一位因高血压、痛风住院的离休老干部经常痛哭流涕,不愿接受治疗与护理,在交谈中得知他怀念牺牲的老战友,情绪时常不稳定,有时还会出现行为异常,分析病人可能有老年性精神病,建议家人陪同去精

神病院治疗,后来病人的病情很快好转。

2.3 饮食指导 为病人提供合理的饮食,如: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应具体讲解每天吃什么,每餐吃多少,让病人有一个量的概念。帮助病人制定食谱。

2.4 作息指导 有活动能力的病人鼓励其适当的活动和休息。对需要卧床的病人指导其做力所能及的床上锻炼,并注意调整卧床休息与睡眠的关系,避免日间睡眠过多造成夜间失眠。

2.5 用药指导 告诫病人服药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服用降压药不能随意增减,应经常测量血压并保持血压正常,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停药反跳”现象,并及时与医生、护士联系。

2.6 特殊指导 对需要特殊治疗及护理的病人做好相应的教育指导,如血液透析病人应做好透析前后的指导。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应做好安装前后的指导。

2.7 行为指导 指导病人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方法和促进健康行为的方法。如教会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自测血糖的方法,熟悉注射部位,学会认识各种类型的胰岛素及其保存方法。出现低血糖的自救常识等。

2.8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时,护士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介绍继续服药的用量、服法及注意事项,介绍有关锻炼方法、活动与休息的关系,复诊时间、方法以及同医院的联系方法等。

3 实施效果

3.1 病人反映 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强化了病人的健康意识,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病人提供的康复保健措施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尤其适合老年慢性 病病人及记忆力减退的病人。

3.2 护士反映 提高了护士健康教育水平,增强了健康教育的意识,激发了护士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健康教育内容既符合医学科学又通俗易懂。

总之,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护士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改变了病人对护士只会机械执行医嘱的印象,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对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76-01

医院中呼吸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大部分为慢性疾病,并且病患体质较弱,病情无规律,反复发作,对病患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不断增长,故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应有足够的估计和重视。为了给病人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现对我科50例60岁以上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历中5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8.7岁。这些老年患者都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这些老年患者的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等。从病程来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为13.7年,阻塞性肺气肿平均7.5年,平均住院次数为4次,这些病人伴有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心肌炎在内的慢性疾病。

2常见的护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2.1心理护理

老年住院病患由于患病后,心情较为烦躁、忧虑,并且表现悲观、恐惧,少数病患出现自杀想法。因此护理过程中应与病患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及时掌握病患的思想及心理活动与变化,为此护理人员应对病患与家属的疑问应给予耐心解答,及时告知解答有关呼吸内科疾病方面的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家属与病患多接触,增加彼此的情感,树立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病患尽早康复。

2.2皮肤问题及对策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易感因素及多种基础疾病的影响,其压疮发生率很高。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消瘦、病情重或因活动时气促而拒绝翻身,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除了常规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措施外,应注意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或者使用刺激性的皂夜或沐浴液,并跟患者和家属解释好翻身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设翻身登记卡,详细记录翻身时间、皮肤颜色等,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气圈、棉垫等,必要予上气垫床防褥疮护理,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注意营养支持。

2.3饮食护理

老年人病患患病后,对食物的营养以及消化等功能和逐渐减退,从食物当中摄取营养量很少,加上慢性疾病对于病患自身为消耗性的疾病,对病患身体的营养消耗较大。因此做好呼吸老年病患的饮食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可给予病患增加食物以补充营养,饮食尽量做到量少多餐; 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工作,病患应禁止食用油腻或者辛辣、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建议病患多喝开水,促进肠道的消化,较好地满足营养的需要。

2.4用药安全护理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使得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发生改变,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特点也会导致药物耐受性的改变。同时由于药物之间互相的影响,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错服或者漏服现象,就会导致相应的问题。因而在用药安全上必须关注,否则轻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重者导致中毒。护士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监督患者服药,避免老年患者在用药中出现错服或者忘服。对吞咽困难的患者或者不能吞咽的老年患者,应采取溶于水中服用或者经胃管注入药物。在用药后护士应关注药物疗效与是否有副作用。

2.5日常安全护理

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由于视力下降或者身体的其它状况等诸多原因,容易导致发生跌倒伤。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住院患者在外出检查时应做到有人陪伴,对老人可能出现的有失进行必要的处理,必要时给老人配备联系卡。同时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鼓励老年住院患者参加基本的日常活动。根据天气的变化建议病人增减衣物,并定期为患者所住的病房进行消毒及通风处理。

2.6睡眠障碍及对策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往往有睡眠障碍,住院病人的睡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舒适,执行护理措施时应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尽量安排在白天,在执行护理措施时,护理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7]。入睡前用温水泡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等,不要给老人饮浓茶、咖啡、吸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让患者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昼夜颠倒的患者,如病情许可,白天要让其有适度的活动,尽量不让患者在白天睡觉,增加活动,保持兴奋,以使他们能在夜间休息,避免整天卧床。

3讨论

综上所述,从对我院所收治的50例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病历分析可以看出,呼吸系统疾病多为慢性过程,病情反复发作,对病人学习、工作、心理或日常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通过护理干预来改善呼吸科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持和增强老年患者健康的目的,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注意好每一个护理细节,从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配合好老人的家人、朋友或者其它护理人员,有效的促使老年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黄惠琨,范子英.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J]. 当代医学,2010,01:101-102.

第11篇

1.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护理原则:解释一支持一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例1:男,“岁,以心源性晕厥”首次入院。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了何种严重的心脏病或是脑血管病,因此焦虑不安,经用上述原则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确诊后二周出院。

2、孤独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护理原则: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

例2:男,68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病人很少讲话,独自活动,常在床上长时间静卧。我们就主动同他交谈,有针对性地将同病室的病人集中起来参加一些活动,并向病人讲解交往的好处和方法,鼓励他多和别人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病人已和病友们建立了感情,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了。

3、悲观消极

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原则:关心一支持一鼓励。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例3:女,62岁,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伴消化性溃疡”而入院。平素生活能力很强,患脑血管病后左侧肢体功能未完全恢复,又患新病,思想负担较重,认为年龄偏大,恢复无望,遂产生悲观心理,甚至不想活了。经与家属配合,关心病人,讲清道理,积极配合治疗并加强营养和功能恢复训练,经三个月的住院治疗,生活能够完全自理。

4、恐惧紧张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认为病入膏育,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

对这类病人要给以更多的同情,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例4:女,68岁,肺癌,病情加重,咳嗽加剧伴咳血,胸痛明显加重,病人异常恐惧。我们在加强医疗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告诉病人这是肺结核所致,随着上述症状的缓解,病人也减轻了心理负性压力,后虽死亡,但在这期间病人恐惧紧张心理明显减轻,减少了临终前期的心理压力。

5、疑病

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

护理原则: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一疏导一解释。

例5:男,65岁,以“高血压原因待查”入院,一周后血压恢复正常,查无器质性原因。然而病人自觉身体多处不适,对找不到病因感到很不满意。对此我们采用疏导的方法,耐心地向病人解释血压升高而住院期间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原因,说明与病人入院前一天与人吵架有关,并作了适度的保证性说明,二夭后病人高兴出院。

6、情绪不稳

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对此类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以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使其改变态度。

例6:男,71岁,冠心病,总是嫌别人讲话声音大,护士打针太疼,动作不轻柔等而大声斥责。对此,我们不计较,反而更加关心他帮助他,在护理操作上动作更加柔和细致,病人很受感动,后来向我们再三道歉。

7、过分依赖

老年住院病人不同程度存在这一心理,但以依赖性较强和长期有人陪护的病人为明显。他们事事想让别人帮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想去做,完全适应了在别人的照料下生活,形成了依赖性,对康复十分有害。

护理原则: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

例7:女,64岁,肾孟肾炎,经治疗已显著进步,但病人已卧床一月余,很少起床活动,凡事由家属或护士帮助完成。根据该病人的具体情况,我们首先改变了护理级别,让病人下床作适度的活动,并规定每日活动次数和时间,在家属陪护下鼓励病人做生活自理训练,三周后病情痊愈出院。

二、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创新性研究——有效沟通

1语言性沟通

1.1劝说开导

《素问·汤液·醴论》曰:“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也。”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故护理人员应“视人犹已”,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语言是情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故护理人员与患者应“两神相照,两心相注”,耐心说理开导,达到有效沟通,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威力,诱导鼓励患者,使其提高机体对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脏腑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1.2交心谈心

可以通过交心谈心的方式,接近患者,闲谈,聊天,拉家常,“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这样可以详细了解病人得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疾病发生以后的思想情绪的急剧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基础,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对疾病的态度,是紧张害怕、恐惧还是乐观,有没有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同时还可以了解病人家属的思想状况,想法,要求及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就能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治疗疾病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2非语言性沟通

2.1移情相制

2.1.1移情

移情就是注意力的转移。通过语言、行动等方式,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移易精气,变利气血,调动人体自身的祛除病邪的能力。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变重,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响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甚至紧张、惶惶不可终日。对于这类病人,护理中可采取诱导的方法转移注意力,转内病为外病,转心病为腿病,以不治为乃治,每每收到不药而愈的疗效。还可以在病区加强有效卫生宣教,组织卫生知识小讲课,讲些预后好的病例给病人听,以解除顾虑。也可以在病区建立病房阅览室,购些书报杂志给病人看,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如做健身操、气功、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还可以组织病人搞些娱乐活动,看看电视等。正如清代医家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中所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心曲消愁,有胜于服药也。

2.1.2相制

相制,即是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精神疗法。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忧伤的患者给予更多的照顾,关心他们的生活,以真诚的态度聆听他们的烦恼的诉说,并且有意识地多说些令人愉快的事或笑话,让其听听相声,看看喜剧,保持一种愉快的情绪,以制约忧伤之情,这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方法——“喜胜忧”的思想体现。

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些创造性活动需要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来完成,有效沟通则是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的关键,通过有效沟通来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满意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昌杰浅谈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

2.邵永春内科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1999

3.张梅钦浅谈内科疾病社区护理实践MedicalJourna2002

第12篇

关键字:内科老年病人心理问题护理

一、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

1.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护理原则:解释一支持一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例1:男,“岁,以心源性晕厥”首次入院。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了何种严重的心脏病或是脑血管病,因此焦虑不安,经用上述原则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确诊后二周出院。

2、孤独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护理原则: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

例2:男,68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病人很少讲话,独自活动,常在床上长时间静卧。我们就主动同他交谈,有针对性地将同病室的病人集中起来参加一些活动,并向病人讲解交往的好处和方法,鼓励他多和别人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病人已和病友们建立了感情,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了。

3、悲观消极

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原则:关心一支持一鼓励。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例3:女,62岁,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伴消化性溃疡”而入院。平素生活能力很强,患脑血管病后左侧肢体功能未完全恢复,又患新病,思想负担较重,认为年龄偏大,恢复无望,遂产生悲观心理,甚至不想活了。经与家属配合,关心病人,讲清道理,积极配合治疗并加强营养和功能恢复训练,经三个月的住院治疗,生活能够完全自理。

4、恐惧紧张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认为病入膏育,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

对这类病人要给以更多的同情,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例4:女,68岁,肺癌,病情加重,咳嗽加剧伴咳血,胸痛明显加重,病人异常恐惧。我们在加强医疗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告诉病人这是肺结核所致,随着上述症状的缓解,病人也减轻了心理负性压力,后虽死亡,但在这期间病人恐惧紧张心理明显减轻,减少了临终前期的心理压力。5、疑病

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护理原则: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一疏导一解释。

例5:男,65岁,以“高血压原因待查”入院,一周后血压恢复正常,查无器质性原因。然而病人自觉身体多处不适,对找不到病因感到很不满意。对此我们采用疏导的方法,耐心地向病人解释血压升高而住院期间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原因,说明与病人入院前一天与人吵架有关,并作了适度的保证性说明,二夭后病人高兴出院。

6、情绪不稳

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对此类病人要理解,宽容和忍让,同时进行开导,给以周到的服务去感动病人,使其改变态度。

例6:男,71岁,冠心病,总是嫌别人讲话声音大,护士打针太疼,动作不轻柔等而大声斥责。对此,我们不计较,反而更加关心他帮助他,在护理操作上动作更加柔和细致,病人很受感动,后来向我们再三道歉7、过分依赖

老年住院病人不同程度存在这一心理,但以依赖性较强和长期有人陪护的病人为明显。他们事事想让别人帮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想去做,完全适应了在别人的照料下生活,形成了依赖性,对康复十分有害。

护理原则:向病人讲解活动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少不必要的帮助,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

例7:女,64岁,肾孟肾炎,经治疗已显著进步,但病人已卧床一月余,很少起床活动,凡事由家属或护士帮助完成。根据该病人的具体情况,我们首先改变了护理级别,让病人下床作适度的活动,并规定每日活动次数和时间,在家属陪护下鼓励病人做生活自理训练,三周后病情痊愈出院。

二、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创新性研究——有效沟通

1语言性沟通

1.1劝说开导

《素问·汤液·醴论》曰:“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也。”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故护理人员应“视人犹已”,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语言是情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故护理人员与患者应“两神相照,两心相注”,耐心说理开导,达到有效沟通,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威力,诱导鼓励患者,使其提高机体对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脏腑功能的协调,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1.2交心谈心

可以通过交心谈心的方式,接近患者,闲谈,聊天,拉家常,“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这样可以详细了解病人得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疾病发生以后的思想情绪的急剧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基础,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对疾病的态度,是紧张害怕、恐惧还是乐观,有没有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同时还可以了解病人家属的思想状况,想法,要求及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就能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治疗疾病做好心理上的准备。2非语言性沟通

2.1移情相制

2.1.1移情

移情就是注意力的转移。通过语言、行动等方式,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移易精气,变利气血,调动人体自身的祛除病邪的能力。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变重,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响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甚至紧张、惶惶不可终日。对于这类病人,护理中可采取诱导的方法转移注意力,转内病为外病,转心病为腿病,以不治为乃治,每每收到不药而愈的疗效。还可以在病区加强有效卫生宣教,组织卫生知识小讲课,讲些预后好的病例给病人听,以解除顾虑。也可以在病区建立病房阅览室,购些书报杂志给病人看,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一些体育活动,如做健身操、气功、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还可以组织病人搞些娱乐活动,看看电视等。正如清代医家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中所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心曲消愁,有胜于服药也。

2.1.2相制

相制,即是以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精神疗法。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忧伤的患者给予更多的照顾,关心他们的生活,以真诚的态度聆听他们的烦恼的诉说,并且有意识地多说些令人愉快的事或笑话,让其听听相声,看看喜剧,保持一种愉快的情绪,以制约忧伤之情,这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方法——“喜胜忧”的思想体现。

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些创造性活动需要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来完成,有效沟通则是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的关键,通过有效沟通来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从身心两方面得到最满意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昌杰浅谈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