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浒传故事情节

水浒传故事情节

时间:2023-05-29 17:19: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浒传故事情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浒传故事情节

第1篇

关键词: 如何看待 《水浒传》 女性观

《水浒传》虽然是部以绿林好汉为主角的英雄主义古典小说,但其中的女性形象也一直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五四”之后,学界就已经开始对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观进行阐释。新时期以来,西方人文科学方法大量传入中国,叙事学、心理学、接受美学等理论和批评方法被应用到了《水浒传》研究中,加之女权主义思潮的抬头,所以这一时期在《水浒传》女性观的研究上颇得成就。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现阶段得到的结论就是科学的、正确的。有些文章的论据完全是在牵强地附会主题;有些文章的论述角度不够客观,缺乏逻辑性;还有些文章的理论方法不合小说实际。

某篇意在批判《水浒传》“反女性”观点的文章,用了“对女性的尊敬”、“对妻子的情感”和“对女子的怜惜”三个论据驳斥“英雄无情”,以此证明英雄们对女性是有深厚感情的。

文章说:“(对女性的尊敬)主要体现在对待位尊年长的女性身上,比如对母亲的情感。”①之后列举了公孙胜返乡探母、李逵返乡探母、朱仝对雷横母亲的同情与尊重、解氏兄弟礼遇老婆婆以及九天玄女对宋江和梁山的帮助来作为例证,证明梁山英雄并不是冷酷无情的,他们对女性是尊敬的。众所周知,《水浒传》的主角是绿林好汉,是强盗,是与朝廷处于对立面的草寇,他们快意恩仇,对待仇人从来都是给与最严厉的惩罚。但是,这不能说他们连最起码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对父母的敬意都缺失了,“忠”、“孝”、“义”在梁山上是被放大了的。看滕文中所举几例,公孙胜等人的“尊敬”对象无非是自己的母亲和他人的母亲,难道对母亲的尊敬就能等同于对“位尊年长的女性”的尊敬吗?乌鸦尚有反哺之情,况且人呢?况且是有情有义的梁山英雄呢?《水浒传》的主题是要突出绿林好汉对兄弟的忠义和对仇人的嫉恶如仇,但与他们所具有的中国传统的优良品德并不冲突。他们对“位尊年长的女性”的尊敬不等同于对女性的尊敬,他们尊敬母亲绝不是因为她们是女性,是因为她们“位尊年长”,是因为她们“母亲”与“长者”的身份。对“位尊年长”之人的尊敬是情义之士所必需的品质。

另外,文章还说:“对女性的尊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女是宋江的保护神,也是梁山事业的守护神。……诚然,九天玄女只是虚构的神仙,但是为什么偏偏选中一位女性神仙,而且让她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居于如此崇高的地位呢?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是尊敬女的表现。”②关于为什么《水浒传》作者选取九天玄女为梁山事业的守护神的原因,我们可以参考杜贵晨和刘相雨的观点。一来,九天玄女的形象蕴含着泰山文化,而水浒故事的发生背景在泰山附近,小说作者罗贯中的里籍是山东东平(今山东泰安),他们之间有相同的文化背景。③二来,在中国上古神话记载中,九天玄女曾经帮助黄帝战胜蚩尤,她武艺高强,精通法术,还能未卜先知,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另外,九天玄女作为“女战神”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也是承担着英雄战士们对“精神之母的渴望”④。这样分析,九天玄女这位“女神”在《水浒传》中出现的理由就比“尊敬女性”客观理智得多了。所以,小说中“九天玄女”的形象不足以说明“英雄有情”。

在“对女子的怜惜”一节中,该文作者用“李逵怒砍杏黄旗”的著名故事来论述。“表面上看,他认为宋江的作为有悖于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宗旨,实际上也是对弱女子一种本能的同情。”⑤这样说未免出于主观想象,并不符合小说实际情况。按该文作者的意思,在李逵心中,一个素未谋面的弱女子的安危是大于梁山宗旨、梁山事业的,他死心追随的宋江大哥的行为和他心之向往的梁山集团的颜面都抵不上一个平民女子。实情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来回忆一下,李逵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去救助刘太公女儿的。这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李逵负荆”。李逵在得知误解了宋江等人之后,负荆请罪,以解救出刘太公女儿来赎罪,求宋江不杀。一为请罪,保住性命,二为挣回梁山的颜面。前后实在看不出李逵对弱女子的“怜惜”。且整部小说都再没有体现李逵这个杀人不眨眼的莽汉对陌生弱势群体的“怜惜”了。比如他可以为了赚朱仝上山就一斧劈死无辜的小衙内,如此之人哪里可以看出他“对女子的怜惜”?

在谈到如何界定一部作品的女性观的时候,有的文章引用了王朝闻《论凤姐》一书中的观点并说:“‘如何了解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最重要的是探索寓于形象本身的作者的认识。……强调表现什么和强调不表现什么,这才是我们了解作者对凤姐态度的可靠依据。’研究《红楼梦》如此,研究《水浒》又何尝不该如此呢?”⑥此处,作者的态度是用研究《红楼梦》的方法来研究《水浒传》,这是完全不切合实际的。《红楼梦》是一部作者无争议的独立创作的小说,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叙述结构来看它都是完整的,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投射到作品当中,同样,读者通过对文本认真分析解读也能理出作者的思想与用意。从文学四要素的角度来说,《红楼梦》的“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是完整的,相互之间没有矛盾冲突。而水浒故事从史事发展为文学作品历经了宋元话本、元杂剧、明传奇,才有了章回小说,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中,无数文人、民间艺术家对其进行了创作加工,可以说,《水浒传》是一部汇集了众人智慧的世代积累型小说。既然是历经演变并由多人参与创作的作品,那其中的思想自然会有复杂、矛盾的特点。用研究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的方法去研究一部世代积累型作品,自然是不科学的,研究结果定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还有不在少数的文章应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方法去批评中国的古典小说,此做法的确有利于一些问题的解释,也能拓宽研究思路。但是,这样忽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古典著作,确实会有失公允。如伍艳妮的《从阅读妇女的视角论〈水浒〉之女性形象》就是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从阅读妇女的视角进行探究,来揭示《水浒传》作者思想中的落后、腐朽部分。女权主义批评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是地地道道的“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用现代解放妇女的观点来批判这个古代封建王朝下的“男尊女卑”现象,从而界定一部古典小说的思想是“落后的、腐朽的”,既不符合作品的实际,也是一种偏颇的研究态度。

针对现阶段研究成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在今后对《水浒传》女性观进行研究时应当从实际入手,结合具体作品、具体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适当的角度、方法来论述,否则会导致研究成果缺失科学性和说服力。

首先,在面对一部世代积累型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进行研究时,我们绝对不能避开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只谈现象。在探讨《水浒传》女性观的表现时,我们“不仅要看文本对女性世界的展示,还要看文本背后的文化积淀”⑦。看文化积淀对文本的影响,也看文本是否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我们作为现代人,要站在“当时”去看“当时”的作品,若用现代的眼光来批判“当时”的作品自然是毫无意义的。至于《水浒传》,我们除了要关注它的故事发生的时代,也要关注它的成书时代,要放眼于整个故事的流传演变过程,要关注几百年来不同时代特色、不同文学类型赋予它的特殊内涵。其次,要研究《水浒传》的女性观,就要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与女性有关的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只针对其中某一位女性或某一类女性进行分析进而评价女性观,自然是不够全面的。要把握小说中女性群体的表现,既要有个案分析,也要有群体研究。在对与女性有关的故事情节进行探讨时,要将其放置于整部小说中,观察此情节对故事叙述的影响;也要观察女性形象在这里的叙事作用。在解读故事情节时,切不可为了附会观点而曲解文本原意。研究者首先要站在客观、实事求是的立场上,才能有科学的分析。最后,《水浒传》作为一部世代积累型的长篇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流传已久的故事情节、多人创作的复杂性和链式珠串式结构是区别于其他古典长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所以,我们在研究其女性观亦或是其他观念时,必须要区别于其他小说的研究方法,要找到适合《水浒传》研究的独特方法。

注释:

①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②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③杜贵晨.“九天玄女”与《水浒传》.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5).“‘九天玄女’在诸神谱系中,与黄帝并为王母即西王母弟子,是以品位颇高的太(泰)山女神。……宋江为山东郓城人,……《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又是当年梁山泊之滨的山东东平(今县,属山东泰安市)人,也离泰山不远。……从而九天玄女与《水浒传》的关系是可以在齐鲁文化的背景上得到解释的。”

④刘相雨.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九天玄女形象.齐鲁学刊,2004(03).

⑤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⑥范里.关于《水浒》中妇女形象及作者的妇女观之我见――与胡邦炜同志商榷.水浒争鸣(第五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⑦朱仰东.《水浒传》女性观辩证.菏泽学院学报,2009(06).

参考文献:

[1] 滕桂华.“反女性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J].菏泽学院学报,2009(04).

[2]杜贵晨.“九天玄女”与《水浒传》[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3]刘相雨.论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九天玄女形象[J].齐鲁学刊,2004(03).

第2篇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_________________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

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

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第3篇

[关键词]《水浒传》; 叙述结构 ;史进; 述本; 底本

[中图分类号]I20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019-04

以章回体写成的明代小说《水浒传》,在一百二十回目中塑造了108个好汉的形象,主要人物也有二三十余位。然而在《水浒传》的叙述结构中,这些文本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故事在前七十回完全成一盘散沙之势,与其说是一部完整小说,倒不如看作是在一个模糊的中心人物和情节的串联下,一系列英雄的列传。借用《〈水浒传〉叙事结构的文化阐释》一文作者张同胜的话来说,可以被类比为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即在透视关系中出现多个焦点)。

关于《水浒传》的叙述结构,诸多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从史进的消失浅谈〈水浒传〉叙述的“散点透视”》一文中曾经做过具体分析。本文则试图通过《水浒传》中“史进的消失”作为引子,进行管中窥豹式突入,简要论述《水浒传》叙述特色的缘由:中国古代通过民间传说整理而成的章回体小说的述本和底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就“何为底本”问题作叙述学原理性探讨。

一、 引子:“史进的消失”

绰号“九纹龙”的史进,是《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位出场的好汉。他是华州府华阳县史家村人,庄主子弟,自幼习武,身刺青龙,手使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因与少华山好汉来往,为官府捉拿,烧庄上山落草,与宋江大闹西岳华山后同上梁山,为梁山寨马军头领八,兼先锋使八员之一。在《水浒传》的具体叙述中,史进为寻访师傅王进,在第三回行至渭州,又引出提辖鲁达,之后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东京结识林冲等情节由此而全面展开。如果以西方古典小说的叙事逻辑,仅以第二章进行窥探,即可预测到史进是牵引文本的一个重要角色,并可能在今后的情节中承载极为重要的叙述任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叙事结构中如此重要的一个角色,在《水浒传》整个文本故事中,却并未占有过于重要的地位。

史进在《水浒传》第二回正式登场,却在第三回鲁智深情节刚刚铺展开来时就以一句“三个人出了潘家酒肆,到街上分手,史进、李忠各自投客店去了”①草草收场而莫名消失,再不见下文。史进再次登场已是第六回,却只是交代了人物此段时间的作为以及下一步的筹划,在半回的篇目中如同赶场般再次消失。史进第三次出现在文本中,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攻打青州时,已经距离上次史进消失相去甚远。然而,此时已是梁山一百单八好汉的汇合期,史进在文本中的功用已然不再是一个引领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而更加类似于为了凑齐一百单八将而刻意拼凑的工具和名头。加之此时文本“第一男主角”已非宋江莫属,更兼吴用、鲁智深、武松、林冲等重要角色在之前已浓墨渲染,《水浒传》叙述中的史进,此刻只能作为一个配角在之后的文本中时隐时现,直到第一百一十八回征讨方腊时被射死在昱岭关,完成了自己在文本中的使命。

上文的论述主要是为了证明史进这个角色在《水浒传》文本中的奇怪之处和一些“不合理”。当然,无可否认,其叙述和导向都是建立在“史进在《水浒传》中本应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一期待视野之上的,立场现行可能导致结论的偏颇。如果说基于此,期待视野可能影响最终结论的中立性的话,将期待视野设定为相反的条件,“史进在叙述中的地位很奇怪”这点又是否会被?如前文论述,史进在整部小说中的叙述中,似乎并不重要。然而,这一结论仍旧会产生以下两个矛盾:首先,一个在叙述中并不重要的史进,何以会在第二回目中进行这样浓墨重彩的描述?在这一章中对于史进事无巨细的人物背景和诸多细节交代,与他在之后“路人甲”一般的戏份,显然是不相符的。其次,从《水浒传》叙述的情节逻辑来讲,也很难说史进这个人物完全不重要。天微星九纹龙史进,在梁山好汉排位中位列第二十三位,马军八兼先锋使第七名,仅次于李逵,在雷横、三阮之前。在《水浒传》后半部分,史进成为一位首领将军,负责掌控梁山军队的骑兵及天罡星三十六星。显然,对《水浒传》情节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认为同为天罡星的李逵不重要,雷横、三阮不重要,这些人物几乎是《水浒传》核心情节的主要引领者。那么,在情节设置中,身份、地位与这些好汉不相上下的史进,本应是一位大英雄,本应被塑造为功绩卓著的好汉,为何却独独被作者忽略,以至于最终只捞得那么一些少得可怜的戏份?

从另外一个解读案例来看,最能体现史进这种尴尬地位的,莫过于电视剧的改编。作为影像作品,电视剧的改编一方面要以忠实原著为基本,一方面又限于篇幅,往往须删去一些不必要的情节,以保证电视剧的长度精简,以及内容连贯。于是,以张纪中作为制片人的98版《水浒传》电视剧为例,史进的出场以及第二回引领叙述发展,几乎是无可回避的,正是这一情节引出了整个《水浒传》的故事,因而必须予以保留;然而另一方面,在此段叙述之后,史进便再难觅踪迹,小说中后半段戏份完全被删得一干二净,这个后期小说叙述的失意者,在电视剧的改编中则彻底失去了参与叙述的权利,再难觅踪影。

“史进的消失”这一现象,在《水浒传》中也非孤例。无论是解珍、解宝等次要角色,抑或林冲、鲁智深等诸位重量级人物,在《水浒传》的叙述风格中均未能逃脱相似的命运:自然出现,悄悄消失。在文本中往往只用“不在话下”、“自此如何如何”等言语草草收场,甚至类似于史进,在七十回之后就完全失去了人物的光芒,暂无任何叙述情节,只偶尔作为列表名单出现一回。这样一种叙述,可以算是《水浒传》的叙述特色。

自此,从“史进的消失”进行一番管中窥豹式的分析,可将《水浒传》叙事特色总结如下:

第一,从故事情节的叙述来讲,“散点透视”一般并非如西方古典小说一般进行单线索叙述,而多是通过多线索的叙述来展开整个故事的情节,如《水浒传》;即使一些单线索叙述,情节也往往较为松散随意,不似西方古典小说般剧情紧凑,反而略微类似于“公路片”,如《老残游记》。从情节的设置来讲,“散点透视”叙述风格并不严谨,而是如同水墨写意一般任意恣肆,缺少一个明确的集中的视觉焦点。在阅读过程中,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听说书人在书场胡吹神侃的肆意感,带来的是一种较为自由随意的阅读感受,但叙述细节往往因为逻辑稍弱难以经得住推敲。

第二,从叙述视角来看,“散点透视”因为有多个视觉焦点的特性,因而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叙述视角。因为《水浒传》及其与之相似的“说书人创作文本”(后来又成了明清个人写作时的范例和经典)在成书过程中,多是说书人依据道听途说(场记式隐身叙述视角)进行编写,而其中又掺杂了大量说书人以及最终的编纂者对于人物和情节的想象、臆测(“轮换式”、“他们式”局限叙述视角居多),以及故事本身和成书各阶段的创作,作家又往往喜爱全知式视角,这就导致第三人称(隐性第一人称)四种叙事视角全部交错在小说的叙述之中。与西方自觉的或者无意疏漏导致的叙述视角不同,《水浒传》的叙述视角不停变换,可以被归结为作者完全没有视角自觉的意识和概念,几种视角之间不断切换,正像散点透视的中国山水画一般,将不同焦点的风景并列在同一幅图画上。因此,这种小说很难有严谨的视角逻辑,而在阅读体验中,犹如场面宏大的山水画一般,有大气磅礴之感。

第三,从叙述结构来看,类似于《水浒传》一类的小说往往在叙述情节的发展和结构方面无逻辑可循,只诉诸于读者感性上的一种过渡与认同。例如《水浒传》史进第一次消失的时候,是通过与鲁达一次喝酒,将读者焦点自然而然地转到更有人格魅力的鲁达身上,然后自己便在叙述中趁读者不注意悄悄跑掉。在读者看来,只要没有叙述逻辑的训练和逻辑反思,这种感性的接受其实并无不可。正如散点透视的山水画,仅凭一些意象的连接,就将多个焦点的图像并置在一幅画作之中,熟悉中国画的受众并不会质疑这种布局的科学性。于是,当史进、武松等人物都趁人不注意偷偷跑掉之时,观众也便不会太在意。不过,在当下社会,读者的口味已经被严密的完整叙述作品驯化之后,无论西方古典小说叙述或者当代费先锋类小说,这种“散点透视”没有逻辑的叙述就不再那么被当代的读者所接受,并且开始以当代叙述逻辑进行批评了。

二、《水浒传》叙述特色缘由:底本问题

从历史上成书实际过程进行考察,作为一部由平话结合大量民间故事、戏剧,经过不断传说演绎最终成书的小说,《水浒传》本身就由无数故事拼接组合而成。聂绀弩在《水浒是怎样写成的》一文中认为,《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包含了“人民群众口头传说”,“民间艺人讲述和整理”,“作家的编辑、加工和改写”三个阶段。②也就是说,《水浒传》中史进的取材,最早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传说与交流。第二阶段则被民间艺人整理,并同其他英雄故事一道被讲述出来。在讲述的过程中也就与其他英雄逐渐融合在一个叙述系统中,最终成为一个巨大庞杂叙事系统中的一员。而在第三阶段,作家的编辑、加工和改写期,通过作者的具体写作,史进则被彻底融入一个统一的叙述系统中,在与其他诸多人物和故事的最终融合中被逐渐剪去了枝叶,留存的也就是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叙述情节。

在《水浒全传》的纂修这一话题上,王利器则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水浒全传》是三个文学底本融合为一的产物。”③所据底本有三:一为以宋江为底本的《宋江演义》话本;二为四大寇系统的《古今诗话》话本;第三个底本系统,也正是《水浒》的正名底本,就是以史进为主的太行山系统话本。④这样一种成书过程天然造成了《水浒传》内部叙述结构的板块冲撞,也就造成了上文提到的《水浒传》在七十回前后出现的重大叙述结构转折,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水浒传》中存在着以史进为代表的众多人物消失在文本板块冲撞中的问题。作为太行山系统中主角的史进,在这种板块的相互碰撞中,虽然在某些回目显示出主角的特质,却不得不在小说整体叙述下为最终的述本想要塑造的主角宋江让路,最终只得踏上消失之途。同样,从史进扩展到其他人物,诸如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或在七十回前后叙事模式转换时变为配角,或者以边缘化或死亡的形式消失,便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最终出现在明代市井被说书人广泛演绎的《水浒传》,其叙述结构同样也与小说在具体时代的呈现样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水浒传》的叙述模式,的确存在诸多问题,然而对于包括《水浒传》在内的大量明代章回体小说,其最主要的功用是说书人在市井街头向市民反复讲述。在这样一种阐释过程中,文本是以时间性的符号链向大众进行传播的。而超长的时间性符号链存在这样一个特征:观众在过长时间的符号接受过程中,一定是伴随着遗忘的。无论是“史进的消失”,或是其他人物的不了了之,在分为无数回的说书人讲述之中,都会被观众在期待视野的不断更换中而逐渐忘记。当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等精彩情节呈现在听众面前时,听众必然会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鲁智深的情节中,当林冲出场时,新的刺激点和兴奋点再次出现。至于史进是不是应该在下一回强势回归,在情节叙述不断地制造新的张力时,观众也就顾不得了。至于小说的艺术魅力,《水浒传》中史进、林冲、武松、杨雄等人物及引领的情节虽与主题相关,他们独立个体仍是极为精彩的小故事,不会损害其本身艺术性和趣味性。因此,《水浒传》的叙述方式既是文本形成模式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学功能及读者接受和审美的表现。

三、叙述学理论探源:谁是底本

从叙述学的“应然”状态来讲,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水浒传》述本所对应的叙述底本,应该是人民群众关于《水浒传》诸故事的民间传说。然而,聂绀弩对于《水浒传》成书过程的论述中,提到《水浒传》最终成书,即作者的最终写作环节,是根据艺人讲述整理的话本来进行编写创作的。于是我们会有一个疑问:抛开叙述学论述底本的一般“应然”状态,《水浒传》在成书选材的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是直接或间接取自民间传说?有多大可能是由成文的说书人记录直接整理而成?而问题具体一些,按照王利器的研究成果,作为叙述人物的史进,所对应的底本究竟是太行山系统的话本,还是民间对史进的诸多口头传说?

叙述学中底本概念的提出,一个目的是解释为何同一个故事拥有各种不同的改编或重述,或者说,为什么许多故事可以被认为是同一个底本的不同述本。在这样一个概念之下,底本往往被认为是广义叙述学的叙述分层中最为基本的故事、素材、话语、情节等的松散聚落。如果不去考虑《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拒绝外部所有考据来进行文本内部的分析,那么如果单从文本来讲,《水浒传》的叙述底本应当是人民群众对于水浒故事的口头民间传说,而史进故事的底本则是有关于太行山系统的诸种民间故事。然而事情的麻烦之处就在于,如果将聂绀弩、王利器等人对于《水浒传》成书过程的考据纳入分析视野,并加以考察予以采信,底本问题就会显得比较纠结。根据王利器的说法,《水浒传》的最终成书,即名为施耐庵等人的写作,是根据三大话本系统编纂改写,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作,形成最终的叙述和情节。那么,极大的可能,《水浒传》最终写作的叙述述本和最原始的民间传说底本是毫无关系的。身在明代的作者极有可能对于宋代轰轰烈烈的诸多平话传说毫不知情;隐指作者完全没有将庞大的底本纳入写作视野之中。成书的《水浒传》的最终撰写,更可能直接从三大系统的话本中直接汲取养料。于是,与最终撰写已然隔了一层的民间传说是否是《水浒传》的底本,这种说法就有待于重新考量。

三大系统话本这样一个由考据而生的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似乎就这样破坏了普通叙事学对于《水浒传》述本和底本问题的简单界定。那么,究竟最为原始的民间传说才是《水浒传》的正统底本,还是三大系统的话本才是真正的底本呢?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实际上在于如何对“底本”这一概念进行理解。

王利器先生在《耐雪堂集》中认为,三大系统的水浒话本应当是《水浒传》述本的底本。这一论断的背后,显示出王利器很可能是将底本理解为作者进行创作的素材库。在这样一种实证主义的理念之下,三大系统话本所呈现出的素材才与《水浒传》的最终叙述形成具有直接关系。而最为基础和原始的民间口头传说,在写作的过程中与最终的文本叙述、情节的摘取重构以及创作等并无直接关系。如果在写作这一层面上硬生生要将底本溯源到宋代的诸多隐指作者根本不可能知道的民间传说等,恐有不尊重作者意志,以及考虑了作者存在时的底本概念过于泛化之嫌。我们很难想象作者对于史进的那一点点描写,居然会和宋代那些庞杂冗余的、隐指作者根本不可能去思考的诸多传说有必然联系。

然而,如果仅仅从文本主义的角度将个人写作过程中的具体性和复杂性统统悬置,去简单理解底本问题;或者将底本的定义确定为叙述本身的最终来源和最深的基础,甚至追溯到原始的叙述原型,这些途径都将引领我们更加偏向于相反的结论,即《水浒传》的底本的确应当是最原始的民众口头传说。这样一种假说摆脱了“底本怎么能是成形的文本”这一预设,并且最原始、最丰富的素材源流将指向更多的可能性。至于王利器所考证出的三大系统、聂绀弩论证的成书过程三阶段等,在此条件下往往被当作并不重要的底本向述本转换的中间过程,或被忽略或被悬置。

于是,两种看待底本不同的视野,也就指向了两种不同的结果。而在这两种迥异的结果之后折射出的,则是对于底本定义过于空泛和混乱的尴尬。虽然在一般的叙述学中,后一种定义显然更加简便更易于操作,并且《水浒传》的底本问题也只是王利器、聂绀弩等人“找茬”的孤例。然而,悬置了诸多问题的一般性概念,又是否会有过于空疏之嫌。

更何况从另一个维度进行理解,《水浒传》的底本问题也绝非个例,甚至具有强烈的普遍性。首先,中国“说书人”式传统章回体小说,诸多成书过程与《水浒传》类似,尤其阶段性特征,因此,主攻西方小说的叙述学理论分析中国小说时,如果顾及到成书过程这一领域,那么多半要打这样一个趔趄。其次,如果将《水浒传》看作是对于三大系统话本进行改编和再创作的成功的文学作品,那么述本、底本的尴尬就是所有改编作品需要共同面对的了。

因此,关于底本的定义终究含混,那么,探讨成文的三大系统话本是否算是《水浒传》的叙述底本,最终也只能是无果之辩。于是,以文学考古和溯源的角度,将创作过程的考量纳入底本定义之中,定义写作底本;以文本主义的视野,将底本概念溯源到原始和基础,定义原型底本。这两种概念的诞生或许会是底本之争可能的解决途径。如果笔者这样一种尚未经过严格学术论证的假想能够经得起理论的考量,那么终究有一天,当电影版《水浒传之史进英雄列传》横空出世之时,电影的叙述底本究竟是小说《水浒传》,还是太行山系统的“水浒话本”,又或者是源自宋代的口头英雄传说,这个问题也就不再如上文讨论这般纠结了。

[注 释]

①罗贯中、施耐庵:《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8页。

第4篇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

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

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2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

28,你在阅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 。

参考答案:

1,曹雪芹

2,(1)鲁智深(2)曹操

3,林黛玉 贾宝玉

4,林黛玉

5,赤壁之战 失街亭

6,吴用 智取生辰纲

7,林教头 曹操

8,吴用 水浒传

9,武松

10,关羽 大意失荆州(温酒斩华雄)

11,青梅煮酒论英雄

12,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七纵等

13,六出祈山、东和孙吴、收取东川西川、七擒孟获、北拒曹魏、摆设八阵图。

14,c

15,大闹天空

16,示例:(1)武松打虎(花和尚倒拔垂杨柳)(2)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

17,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空(或与各种恶势力坚决斗争的精神,如三大白骨精)

18,三国演义

19,红楼梦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三国。

21,章回

22,曹操

23,孙悟空。

24,赤壁之战。

25,略。

26,(1)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2)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3)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第5篇

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对名著的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题型例说】

一、直接填空型

这类考题,直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针对作者简介、作品名称、主要人物和情节等名著“要素”进行填空。从近几年的命题情况看,此类填空题已由过去的固定常识向作品具体内容过渡,旨在引导考生真正去阅读文学名著。

四川省凉山州 名著阅读

小说《 》中,主人公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 以及 等地,文中利里浦特小人国选拔官员的方法是比赛 。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一是熟记名著常识,如作家姓名、代表作品、名著题目、主题思想等;二是要真正去阅读一遍作品,边读边做笔记,做到对名著中的重要情节、主要人物特征了如指掌;三是可适当做一些与该名著有关的专项练习,查遗补漏;四是要做好整理和积累,有时甚至要强行记忆;五是书写时千万不能写错别字,最好是给出参考答案后立即检查。

[参考答案]格列佛游记、飞岛国、慧S国(马国)、跳绳(在绳上跳舞)

二、选择判断型

这类题目,一般就是给出四个与名著有关的选项,然后要求考生从中选出表述有误或表达完全正确的一项。这种题型,由于可以同时涉及四部名著,兼顾文学常识、作品主题、主要情节、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众多知识点,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所以近年来备受命题者青睐。

广西省柳州市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是一个很不幸又渴望幸福的劳动妇女,她心地善良,为人质朴,热心为孩子解决疑难。

B.《格列佛游记》通过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慧S国等地的遭遇和见闻,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生动鲜明、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如光明磊落、有胆有识的武松,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鲁达,天真坦诚、毫无心计的李逵。

D.《汤姆・索亚历险记》通过描写汤姆、乔和蓓姬三个小“海盗”在杰克孙岛生活的片断,表现了孩子们沉着勇敢的精神。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初中阶段指定的文学名著,掌握相关知识;其次,要能根据题目要求,对所给出的选项逐一进行判断,如果有一时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利用“排除法”帮助自己找出答案。比如选出错误的一项,只要能确信其中某一选项出错,那其他的选项就不必一一追根究底。

[参考答案]D(不是“蓓姬”,而是“哈克贝利・费恩”)。

三、片段阅读型

这类题目,就是从文学名著中精选一个片段,然后设计出相应的考题,或要求考生据此填充相关文学常识;或要求考生指出人物名称,说出人物绰号,分析人物形象;或要求考生概述故事情节,归纳艺术特色……由于此类考题可以设计成各种形式,而且有时可以从一部作品向另一部作品拓展,考查考生的多种能力,所以在各地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湖北省仙桃市等地 名著阅读

透过玻璃窗上的霜花可以看见,染坊的屋顶在燃烧……

外祖父、格里戈里、舅舅的叫喊声,大火燃烧的破裂声,震耳欲聋。外祖母的行动令人心惊胆战,她头顶着一只空袋子,身上裹着盖马用的被子,冲进烈火之中,不停地喊道:“快抢出硫酸盐,笨蛋们!硫酸盐会爆炸的……”

“格里戈里,拦住她!”外祖父发疯地狂叫着,“哎呀,这下她非死不可……”但是外祖母突然出现了,全身冒着烟,摇着头,弯着腰,用伸直的双手抱着水桶大小的一瓶硫酸盐。

……

外祖母一把把瓶子塞进雪堆里,冲向大门。

她在院子里来回奔忙,哪儿有事就及时赶到哪儿,去指挥所有的人,查看每一个地方。

(1)选文出自苏联作家 的作品《 》。

(2)选文表现了外祖母什么性格?

(3)选文描写了救火的场景,你能概括《水浒传》中与“火”有关的一个故事吗?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是要对所给的名著片段仔细进行阅读,对片段出处、主要内容、涉及人物及性格特征作出初步的判断。第二步是根据具体题目,调动自己的积累,运用相关技巧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需要就所给片段进行分析,有些则要结合整部作品进行分析,比如本题中第(2)题就是要考生分析这一片段所表现出的外祖母的性格,千万不能搞错。第三步,用准确的语言给出答案。

[参考答案](1)高尔基、童年;(2)勇敢、能干 、镇定;(3)示例:火烧草料场、火烧翠云楼、火烧祝家庄。

四、图画阅读题

这类题目,就是先给出一幅或一组与名著相关的图画,比如漫画、连环画、插图等,然后据图设计相应的题目,要求考生在读图后进行解答。

北京市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

1.在乡村酒店饮了几杯酒,林冲觉得身上暖和了,便买了一葫芦酒和一些牛肉,冒着风雪,飞也似的向草料场奔去。

2.林冲来到草料场,只见两间草房已被大雪压倒,这时天色已黑,林冲想到买酒时路上见到的古庙,便想去那里暂宿一夜。

3.林冲来到古庙,只见墙壁破败不堪,他用一块石头顶住门,然后坐下来,慢慢饮酒吃肉。忽然,听得外面噼里啪啦地爆响。

4.林冲从门缝向外观看,只见草料场起了大火。他拿了花枪,正要出去救火,忽听门外有人说话,便伏在门边倾听。

5.林冲听出原来是高太尉派陆谦、富安和差拨来陷害他,不由得心头怒火万丈,大喝一声,冲出门外。

6.三人见是林冲,慌忙逃走,林冲紧赶几步,一枪刺倒差拨,又一枪结果了富安,翻过身来,抓住陆谦丢在地上,直取他的性命。

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 》,连环画讲述 的情节,反映出林冲由当初隐忍到现在反抗的思想性格转变。后来,林冲毅然投奔了梁山。他的这段经历体现了这部古典小说 的主题。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图画,了解图画内容出自哪一部名著,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后面的考题进行具体分析,给出答案。由于此类题目所给的图画一般以人物为主,人物特征鲜明,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人物名及相关故事情节,所以解答起来并不难。但同学们平时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书中的插图,以及主要人物的标志性物件等。

[参考答案]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五、拓展延伸型

此类题目,就是由名著内容出发,要求考生去解答一些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题,比如替名著写推介语、根据故事情节拟写对联等。

福建省福州市 从《水浒传》中任选一人物,概述与其相关的某一故事情节,并根据故事情节对出下联。(宽对即可)

故事情节:

上联:疾恶如仇,悟空三打白骨精。

下联: 。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对名著本身非常熟悉,比如作家创作情况、重要情节、主要人物等要了熟于心;二是要掌握相应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补写对联,你就要知道对联撰写常识;三是按照题目要求准确进行表达。

[参考答案]示例:(故事情节)杨志等人押送生辰纲来到黄泥冈,停车休息。吴用巧设妙计,用药酒放倒杨志一行人,智取了生辰纲。(下联)足智多谋,吴用智取生辰纲。

【模拟演练】

1.名著填空。

①《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 的三部曲之一,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潜艇的主人是 。

②《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 、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 、俄国作家 三位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既是一部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B.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他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也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长妈妈做了一点好事,他就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赞美。

C.《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来到北平后,当上了人力车夫。他省吃俭用地拼了五年,买了第一辆车。

D.《水浒传》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此后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七十回之后则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却线索分明。

3.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完成题目。

保尔缓缓地摘下帽子。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①这个片段出自长篇小说《 》,作者是 。

②请为这部长篇小说写一段推介语。

4.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右图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请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第6篇

首先,要用兴趣架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课外阅读活动的第一要务应该是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带着阅读的冲动走出课堂。

【案例1】《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在故事发生之前,文中有一段环境描写。

(课件出示: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

师:其实,原著里这一段环境描写更生动。

(课件出示: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看不尽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麑鹿做群行……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师: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师:俗话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定生精。”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即将有惊险的故事情节发生。原著中这样的环境描写很多,请同学们试找一处,仔细读一读。

(学生交流阅读)

师:在了解故事的环境描写后,我们再来走进故事的情节。《三打白骨精》故事情节分为哪几步?

(学生按“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步骤讲述“三打白骨精”的情节)

师:再找一个故事读一读,有没有发现这些故事情节都有一个相似之处?

(生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每一个故事都是按“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步骤展开情节的)

师:《西游记》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成功地运用“冰糖葫芦”式的结构,将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我们在阅读时,可以从头到尾读,也可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读。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赏析原著片段,领略原著魅力,让学生明白更美妙的文字在原著中;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描写方法,了解原著的写作特点。通过这样的手段,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了。

其次,课外阅读指导课应成为学生阅读成长的动力点。《语文课程标准》在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同时,强调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阅读评价,可使学生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树立阅读信心,提高阅读兴趣。通过阅读评价,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始终保持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应充分运用评价机制,让学生的阅读过程进入激励——提高——再激励——再提高的良性循环中,从而达到最大程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案例2】《水浒传》阅读交流

师:前一段时间,同学们阅读了《水浒传》的精彩片段,谁能告诉我,你印象较深的是哪个人物?

生一:我对鲁智深这个人物印象特别深。

生二、三:我也是。

师:你能对同学们说说对这个人物的认识吗?

生一:我觉得鲁智深力大无穷,他竟然把一棵垂杨柳连根拔起,力气太大了!

生二:我觉得鲁智深嫉恶如仇,他打死了恶霸镇关西。

师:还有谁读过这样的片段?你对他们的评价有什么补充?

生三:他们说的都是鲁智深的优点,其实他也有很多缺点,我在原著中读到,鲁智深爱喝酒,喝醉了就发酒疯。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不仅是鲁智深,《水浒传》里的每一个英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我们在读书时,要善于辨别,才能真正走进书中,走近人物身边。

师:还有谁来介绍?

……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的交流,我们来推荐本期的“阅读之星”。注意:请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学生积极推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评价,很好地实现了阅读评价的功能。

一、 培养了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学生学会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独立阅读理解的能力。课上,有的同学甚至是侃侃而谈,这对学生今后的阅读甚至是终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体现了教师的激励与欣赏。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的评价不仅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 彰显了同伴的欣赏与反思。同伴之间的评价,让学生更觉亲近,因而更易接受。同伴的评价也更能促进学生对自己阅读的反思。尤其是“阅读之星”的推荐,培养了公民参与意识,凝聚了班级向心力。在评价中,学生看到了别人的长处,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对孩子今后的阅读甚至人生道路都是非常有益的。

第7篇

同学们都喜欢阅读名著,也都想在中考语文中拿下名著试题得分,但由于平时没有掌握阅读名著的正确方法,因此不少同学的得分并不理想。那么,什么才是正确阅读名著的方法呢?

1. 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2. 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人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根据中考名著题的特点,还需要同学们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故事情节。

3. 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说到足智多谋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我们就知道此人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臣,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泼辣的特点。

4. 积累名言警句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记住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利于解答试题,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

5. 写读后感巩固

这里的读后感有两个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又能发现自己读后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品读名著的方法当然不止这些,同学们也可以从阅读实践中自己摸索总结出经验。希望大家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名著里汲取更多的养料。

6. 多进行读书交流

定期(半月或一个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独到的感受。同时,要倡导一种新理念:师生同读,父母子女同读。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同读一本书,所获得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让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交流读书感受,益处多多:能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距离:能促进学生心灵和人格的正常培养;更能提高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

7. 鼓励创新

第8篇

例: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题后的问题。

【甲】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乙】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⑴【甲】文出自《 》,该作品的主人公是 。

⑵【乙】文作者是 ,告诉了我们 的道理。

(2013年南充卷)

【解析】常识题是名著试题中最浅显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作者、国别、作品名称、主人公等。可以说是送分题,但是由于有些考生平时根本不看名著,或者阅读时没有关注相关的名著常识,结果答题时因为混淆不清而造成失分。答案示例:(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2)冰心 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二、人物情节张冠李戴

例1:下面是《黄永玉大画水浒》中的三幅画,任选两幅,根据图意和图上的文字写出人物姓名或绰号。

[这一球踢出个小乾坤][不是山神庙撞见小鬼,梁山就无缘了][要没撞着牛二宝刀早卖成了]

我选图( )和图( ),人物分别是 和 。

(2013年温州卷)

【解析】本题主要根据画面内容来填写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者绰号。三幅图既有人物形象,方框中又提示了与人物有关的内容,应该说还是比较好做的。《水浒》中高俅是因为踢球而发迹,林冲风雪山神庙而上梁山,杨志卖刀遇到牛二。但是有些考生因为对名著的内容不太熟悉,对图中的三个人物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把自己能想到的人物或者绰号填上去而造成失分。

例2:根据阅读印象,写出选段中加点的“他”。

①我们俩更亲近了。我随时都可以到他那里去,坐在盛满破烂的箱子上,毫不受阻挡地观察他熔铅,烧铜,把铁片烧红,用小锤子在砧子上捶打……他老是把东西拿到天平上称,往杯子里倒各种液体。 (选自《童年》)

②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选自《朝花夕拾》)

③他寻思道:“却是恁地好?只有祖上留下这口宝刀,从来跟着洒家,如今事急无措,只得拿去街上货卖,得千百贯钱钞,好做盘缠,投往他处安身。”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 (选自《水浒传》)

④他要成为一切:工程师、手工人、斫石工人;他要独个儿干完一切:建造宫登台邰教堂,……由他一个人来。这是一种判罚苦役的生活,他甚至连吃饭睡觉的时间也没有。

(选自《名人传》)

(2013年绍兴卷)

【解析】本题主要采用语段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人物的掌握情况。题目涉及到四部名著中的人物,考查的难度明显加大。只有真正读过名著,并对题目所提供的情节给予关注过的考生才能正确写出答案,否则就会犯张冠李戴的错误而造成失分。 答案示例:①“好事情” ②范爱农 ③杨志 ④米开朗琪罗

例3: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2013年河北卷)

【解析】本题名为仿写,实际上是用仿写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名著中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故 事情节的掌握。答题时要注意是从《西游记》中选取,这就要求考生对《西游记》中的人物和相关的故事很熟悉,这样才不会因为犯张冠李戴的毛病而造成失分。答案示例:孙行者智调芭蕉扇;猪八戒大战流沙河。

三、内容的选取不符要求

例1:学者说:“《西游记》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

参照示例,再举一个神仙妖魔也有人性的例子。

示例:孙悟空骄傲自大,你看,他常常吹嘘自己。

(2013年扬州卷)

【解析】《西游记》中神仙妖魔的故事很多,有些考生在举例时忽略了“人性”的要求,尽管所举的例子也属于某一个神仙或者妖魔,但因为不能体现“人性”而造成失分。答案示例:猪八戒好吃懒做,你看,他时常偷懒耍滑。

例2:《水浒》中一直安分守己、隐忍退让的林冲最后被逼上梁山。请简要概括两个能反映林冲隐忍退让性格的情节。 (2013年连云港卷)

第9篇

经广泛调查,社会要求、信息量大等原因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浓;个体品质、爱好的差异等主观因素造成的阅读无效;只记考点、只完成任务,没有任何审美感受;课业负担重,学生安静阅读时间少;因写读后感,学生心理压力重而不能产生阅读;教师缺乏方‘法指导或先入为主干涉过多,造成阅读效果不理想;倾听、思考他人意见的习惯缺乏,读书交流活动往往匆匆收场。多数同学不注重审美和思考,只关注故事情节,看看热闹。学生理解力不足,部分内容存在阅读障碍。阅读的间断现象,学生不能长期坚持等等。

这个问题的探究可以解决教师干预程度与学生个体阅读之间的矛盾,解决学生个体阅读体验与小组交流阅读体验的矛盾,长篇巨著阅读节奏缓慢、课时进度快、学生任务重造成的时间矛盾,缓解中考重视名著知识记忆与自由舒畅审美的阅读要求之间的矛盾,缓解名著阅读重要性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的矛盾,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思想的养成,能够让读书成为好的生活方式之一。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归纳出初中生阅读名著的方法与策略。寻找最为客观、正确、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推广的方法策略。

研究成果

(1)巧设悬念悬而不决

“悬念”是叙事的一个重要手段,用英语戏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的话说,就是“预示出一种十分吸引人的事态,却不把它预叙出来”。金圣叹也云:名著的叙事悬念已成机制。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结果的时候偏偏将结果置于“悬而不决”的状态,在精彩之处戛然而止,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达到名著导读“导”的目的。如:悟空学成归来,空有一身本领,却不受仙家赏识,竟受弼马温之辱,于是……话到此处戛然而止!学生欲求未有,欲罢不能,《西游记》自在心中。

(2)标题切入线式分析

题好一半文,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达到引人思考或引人入胜的目的,它可以用来揭示中心,交作对象,提出论点问题,提示行文线索以至结构思路等。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所以阅读或分析名著我们可以从标题切入。如:大标题《水浒传》何以被称为《水浒传》?不叫《江湖豪客传》,不叫《梁山传》,不叫《替天行道》,不叫《百单八将》,偏偏要叫《水浒传》?“水浒”为何意?“传”字又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本意?小标题《智取生辰纲》,为何取?怎么取?结果又如何?那么这个小故事一定就围绕这三个情节去展开。此类标题就像一条线一样将故事情节的首结串联在一起,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行文思路在标题中尽已展现。教师引导学生对标题敏锐观察,对标题独到解析,逐步化难为易、化繁杂为简单。我们以悬念导入名著,以标题切入名著,既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又能让教师本身从容不迫地进入教学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的任务。

(3)文影对比突出魅力

截取某个片段,在文本与影视中寻找对比点,认识名著自身的巨大魅力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可替代性。《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片段便是个典型。原文一打:“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这段文字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与神勇果敢表现得淋漓尽致。但这些在电视荧屏上却是“孙.悟空一跃而起一棍而下”的动作,学生只是关注了孙悟空的服饰、动作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局,根本谈不上去思考名著语言的艺术魅力,去感受思考作品内容与内涵,更谈不上和文本进行深刻交流,这样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文影对比之后,名著文本的艺术魅力在学生的心目中自然升华。

(4)任务引领扎实突破

实践任务型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是指小组合作带有任务性质的阅读教学方法。如:《西游记》任务引领:西游记(前二十回赏析)

教学时;先由学生单独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再由老师分配任务。任务分为三个片段的分析以及一个矛盾的讨论,由八个组承担任务,四个组展示,四个组补充、评价。最后教师做总结,完成操作步骤中交流总结的任务。“拓展思考”环节作为学生再阅读的引导。由实践例证来看,学案编制只要紧绕学习目标,规范落实,就能取得好的成果。

(5)因式分解化多为少

所谓阅读分解法,受启发于数学学科中的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名著推荐阅读之中就是把一部大名著分解为若干个小名著,对每个小名著再分解、再梳理,化多为少,各个击破,以达到预期要求的学习效果。

喜人的影响力

第10篇

沈杰

中学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使中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对于语文课程来说,除了学好书本知识,还应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国家教育部门为此也指定了不少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有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呢?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 兴趣导入法:

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可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讲一讲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若是能和正在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就更为有效。如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 典故联系法;

语文课文教学中会牵涉到大量的背景知识,不讲透就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正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机会。我在讲《驿路梨花》一课的背景时,讲到了课文标题的出处——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原诗有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我不但把有关寒食节的来历和介子推的故事渲染一番,还趁机把历史内容丰富的《东周列国志》推荐给了学生。

三、 巧设谜团法: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可以下去找来读读……”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

四、 设题助读法:

近来各地的中招考试,频频出现涉及指定课外阅读名著的填空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也经常设计一些类似的题型,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为帮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人物,我就设计了题,让学生找出水浒108将中的三位女将,找出原来是军官后被逼造反的将领;为帮助学生熟悉《西游记》的情节,就让学生画出唐僧取经的过程图等等。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速读了一遍。

五、 分段承包法:

第11篇

我们在阅读小说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感受到作者花费大量笔墨在描摹林冲这个人物,其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方面的描写来塑造人物。环境描写花费的笔墨甚少,可是这寥寥几笔的点睛之效确是无可替代。小说的人物塑造以及故事情节展开都必须在特定的背景之中,因此环境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底色”,对人物性格的培养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第十回的回目全称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中处处不忘记“风、雪、火”,以小处见精妙,以细节铸经典。

第一,“风、雪”为人物的活动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试看林冲刚到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矛盾冲突的浪头也渐渐涌起;到林冲买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了,情节的紧张气氛也在不断增浓;最后到林冲在山神庙前手刃仇人时,“那雪下得更猛”。这些描写不但很好的渲染了气氛,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对雪的本身描写也生动逼真。“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那雪正下得紧”,接着“越下得紧”,到最后“那雪越下得更猛”,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的表现出来,使人读了如临其境。鲁迅先生在他题名为《“大雪纷飞”》的杂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这种评价是中肯而又恰当的。

第二,“风、雪”引人物出场,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林冲到草料场时正是风雪交加,草屋“四下里崩坏”,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觉得身上寒冷”,想喝酒驱寒才会“投东”而去,到市井去沽酒,也因此得遇山神庙。林冲去打酒,一路上“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打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而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想起了离这半里有座古庙,可以安身。正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头靠住门,致使陆虞侯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虞侯一伙人放完火,就直奔山神庙来避风雪。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起反抗。“风、雪”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对风雪全过程的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将故事推向了。

第三,“火”的存在,虽细微之处,可谓点睛之笔。火烧草料场的前前后后写了许多火,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此不厌其烦地写火。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移交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引起的。但接着写林冲因为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一路写火而来,到这里轻轻一盖,火在人们面前消失了。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个细节突出地写出了林冲性格精细的一面。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绝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之后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林冲心头熊熊燃起。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情节渐渐推进,矛盾步步激化,与林冲性格渐渐发展,以至于升华突变,都自然而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神妙艺术境地。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小说中环境的描写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关注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环境的作用,而实际上一部小说的精彩程度如何,环境描写的功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教材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是《水浒传》中第十回的节选篇目,从这个细微之处,我们尚可体会到如此撼人心魄的“风、雪、火”的精彩效果,更何况巨著中环境描写的整体效果呢!这真是因人设境、因情入境的典范之作啊,不禁让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

杨艳,教师,现居湖北孝感。

第12篇

关键词:王国维;中国古代文学;古典诗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王国维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①可以理解为“言外之意”。言外之意,顾名思义是语言的超载意义,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暗示的意向意义和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表达。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境外直径,岂容易可谈哉!”童庆炳先生认为,“‘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是说玉石晶莹,在日光照射之下,熠熠生辉,那辉光如缕缕轻烟缠绕,但又不是真实的烟,因此可望不可即”。“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与司空图“象外之象”、“韵外之至”很相近。但王国维是针对意境而言的,意境不深远,便无弦外之响。

“言”与“意”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文学自觉之前是以“意”为本的,文学自觉之后的“意为主,言为辅”的言尽意观都体现了言意的关系。到了魏晋时代,更成为思想界热烈争辩的重大问题,以欧阳建的言尽意论为代表。“言尽意”取自《周易》“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以尽言”。范晔首先提出文学创作的“以意为主,以文传意”唐宋时期对言尽意观进行了新的开拓,明清时期“文章以意为主”文论中的言尽意观进入繁荣时期。

魏晋南北朝开创了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境界的追求,以上观点最早见于三玄中的《周易》。该书《系辞传》说:“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其言’”。②本来,书不尽言和言不尽意的本身,蕴含着朴素辩证法。但在魏晋玄学形成过程中,由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争论,以及人物评论的活动,名士们常常讲一些弦外之音的话,去显示自己的清高风雅,因而引起了言意关系问题的广泛讨论,即为“言尽意”还是 “言不尽意”。

《左传》的叙事就已经具备了言外之意的特点。《左传》的叙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境的描写上,更简洁含蓄,含蓄的叙述中渗透着作者的态度。这种言外之意的叙事方式渊源于“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春秋》记录历史所运用的书写方式,其根本准则在于史事与史家思想、实录与褒贬、事与义的统一,这统一的途径则是修辞的运用。从叙事的角度讲,“春秋笔法”就是修辞,是实现言外之意的基础。

之后,司马迁在《史记》中寄寓自己对社会历史的评论和褒贬。但是,这种褒贬主要是通过描述历史人物一生行事来加以表现,将自己的情感态度,借助语言的修辞,在婉转的叙事中表达出来,散发出深长的意味。随着史学意识的不断增强,史学逐渐走向独立,逐渐偏离文学方面,脱去文学性的审美因素向纯史学的方向演进,文史相分离日益成为必然趋势。加之史著的编撰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严格控制,史事寄寓褒贬、道义的载体作用被弱化了,失去了事与义的结合,言外之意的修辞技巧和深厚的艺术韵味也不复存在。

唐宋对追求作品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继续,《水浒传》的叙事具备言外之意这一特点。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情境的设置,都笔外有笔,笔外有意。作者将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态度、倾向,并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委婉曲折地隐藏在字里行间。金圣叹等小说评论家早已指出《水浒传》的叙事手法出自《史记》又胜似《史记》。明清“神韵说”对文学作品“意在言外”的追求,王士G要求诗歌“天然澄淡”“风神韵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强调“兴会神到”、“得意忘言”。王国维“境界说”对文学审美鉴赏的开拓。从《左传》到《史记》再到《水浒传》,从史传文学到古典小说,这种叙事传统的传承,反映的是一种文学文化现象,因此不仅仅是《水浒传》,其他的古典小说也普遍具备言外之意、意味深长的叙事风貌。

在中国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中,中国古代诗人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古典诗学,十分注重意境的描写,通过隐含的词语来表现深层的含义。诗的意蕴是文本各个环节综合的信息反馈,意在言先,亦在言后,在涵咏讽诵中,诗歌的格调气象自然生成,诗意由含而不露,转而心领神会。清人沈德潜言:“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但是,读者在艺术接受过程中,并非轻易地就能进入艺术世界,领会诗的意蕴。一部作品,或许因为诗语的含蓄隐晦,使欣赏者一时难以把握其真正的思想内涵。或许还因读者自身生活经验的缺乏,与诗人情思上存有隔膜,无法与作品对等交流,产生共鸣。只有往复多次吟咏,以自己亲身经历或设身处地去体认,才会自然领悟到诗人所表达的情绪意趣。

诗由于其特殊的艺术性,情若深渊,含蓄蕴藉,见于语言之外。读者既利用现成诗语的意向性、启发性,又要超越语义束缚,去心神冥契。皎然说:“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如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③

欣赏古典诗歌,力求获得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这就要求接受者以个体的生命直觉去感悟、冥会,甚至遭遇类似禅宗的神秘体验。清代的王土G云:“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观王、斐《辋川集》及祖咏《终南山残雪》诗,虽钝根初机,亦能顿悟。读唐人五言绝句就象参禅打坐一样,有得意忘言的妙趣,一经笔舌,不触则背。王维的诗,字字入禅,有口皆碑。由此可见,古典诗学在讨论诗歌语言的接受时,既重视语言系统,又要求超越语言用一种跨文化跨历史的视角去解读诗歌。

中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浓缩,古诗词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所凝结的传统文化精神,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中,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心理品格。因此,要鉴赏中国古诗词中的言外之味就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国悠远的历史大背景。

在古人大量的诗含着丰富的创作技巧与鉴赏理论,有着中国人对诗词独到的体验与见解,而这些皆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为我们文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但是,我们目前的古诗词教学却多沿用西方文论的术语与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用西方的诗论来鉴赏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具有灵性与悟性的中国古诗词,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之感,很多时候不能道出中国古诗词之妙。本文试图回归中国文化语境、历史背景,运用中国古典美学中理论的来解读作品中的言外之意,用中国诗论来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能在传统中展开,从而做到真正的文化回归。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华书局.1979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何文焕.《历代诗话》(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

注解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华书局,1979年, 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