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00:3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产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配电系统;加热炉;PLC控制;液压传动
1 轧钢生产在国内外的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飞跃发展,为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最近几年来,板带热轧技术获得很大进步,除了传统的热连轧外,还有紧凑式热带轧机生产线、主要用于不锈钢生产的炉卷轧机、无头轧制以及薄带直接铸轧生产线等。
2010~2020年关键技术有连续化生产流程发展迅速,普遍实现了与连铸工序的热衔接;生产流程中的工序间的融合与交叉成为先进轧材生产技术的重要特征。
2 板带热轧生产的工艺流程
板带热轧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坯料准备、加热、轧制、精整。
热轧带钢坯料有扁钢锭、初轧板坯、连铸板坯和锻坯。优选连铸板坯。坯料尺寸(长、宽、厚度)对轧机的生产率、坯料的成材率和钢板的力学性能有直接影响。坯料尺寸选择的原则是厚度在保证压缩比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小,宽度尽可能大,长度尽可能接近坯料的最大允许长度。
坯料在加热前,要对其表面缺陷进行清理,如坯料热状态下的火焰清理、冷状态下的火焰清理、机械加工清理、风铲铲销、电弧清理和砂轮研磨等。
2.1 加热
加热坯料的目的提高轧件塑性,降低炸就爱你变形抗力。此外加热高合金钢可以使钢中的化学成分得到均匀扩散,加热温度一般在1150~1300℃,视钢种不同、控制轧制要求不同而异。合理的加热工艺制度能保证轧机效率,钢不过热、过烧、脱碳,防止轧低温度钢造成材料缺陷和断辊事故等。
加热板带钢所使用的加热炉有连续炉、室式炉和均热炉。
2.2 轧制
轧制是钢板成形阶段,分除鳞、粗轧、精轧三个阶段。除鳞是利用某种方法将坯料在加热时产生的鳞,即氧化铁皮除掉,以免压入钢板表面形成表面缺陷。目前除鳞方法使用最多的是高压水除鳞。粗轧是将除鳞后的坯料展宽到所需要的宽度,同时进行大压缩延伸。精轧除将粗轧后的轧件继续延伸外,主要是控制质量,包括厚度、板形、表面质量、性能的控制。
2.3 精整
精整工艺随着钢种不同而异,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碳素钢、低合金钢精整工艺,通常有轧后冷却、矫直、翻钢、画线标识分类等。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强化冷却、缓慢冷却等多种冷却方式。
3 轧钢车间配电系统中的电气设备
配电系统是由多种配电设备(或元件)和配电设施所组成的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
4 板带热轧中的电气设备
在一条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轧线上,可以不用一个人,就能把一块钢坯轧制成带钢成品。在这其中自然离不开工业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在加热炉中,利用热电偶高温计测温反馈给PLC来控制直流电机再决定汽包中冷却水的流速;在汽包上有压力传感器,液位计来保证设备安全;推出钢时,利用液压控制,而液压缸的伸缩距离又由液压缸中的磁尺所反馈给PLC得到。除鳞中只用到压力泵和供油系统。轧制过程中利用轧制压力的反馈,板型(厚度、宽度、凸度等)的反馈控制,即ACG和AWG等控制系统,其中利用X射线等通过衰减的计算来计算厚度,所得差值反馈给前轧机进行压下或抬高轧辊,利用CCD图像传感器检测板带宽度并进行反馈控制。卷曲是由直流电机高速旋转带动卷筒旋转来卷曲的。此外,在轧线上经常看到的还有高温计,热检等检测设备。
4.1 加热炉
加热炉是一个复杂的热工设备,它由胰腺癌几个基本部分构成:炉膛与炉衬、燃料系统、供风系统、排烟系统、冷却系统、余热利用装置、装出料设备、检测及调节装置、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炉膛是由炉墙、炉顶和炉底围成的空间,是对钢坯进行加热的地方。炉墙、炉顶、炉底通称炉衬。
4.2 除鳞和轧制
钢铁在高温状态下被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铁皮(鳞皮)。在轧制前如果不能将这层氧化铁皮除去,在轧制过程中它们会被轧辊压入到带钢表面,影响其表面质量。残留的氧化铁皮也会加速轧辊的磨损,降低轧辊的使用寿命。如带钢需要酸洗时,残留的氧化铁皮会增加酸洗的难度,增加酸耗。因此,在钢坯轧制前,必须除去表面的氧化铁皮。利用高压水的机械冲击力来除去氧化铁皮(高压水除鳞)的方法是目前最通行有效的作法。
钢铁的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主要用来生产型材、板材、管材。分冷轧、热轧。轧制有热轧和冷轧两种。
4.3 现场电机的运转
现场电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带动轧机旋转和风机等运行的直流电机;另一类是扎线上的带动棍道旋转加上带动油泵、水泵的交流变频电机。有时带动油泵、水泵的电机也用直流电机。
4.4 精整(卷曲)
精整是轧钢线上最后的阶段,精整卷曲是为了让板带卷曲时或卷曲后板带之间的空隙变小,降低板带的松卷程度。一台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卷曲机构也是由PLC控制,首先是卷曲机前的热检,将热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PLC,然后由PLC确定板带所在位置,进而控制卷曲机运行。卷曲的结构并不复杂,电动机带动卷筒高速旋转,由PLC控制的液压缸推动助卷辊,使板带卷的相对比较紧凑,最后由液压设备推动卸卷小车卸出钢卷。
5 结束语
对于一个生产车间来说,特别是轧钢车间,对电气设备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同时对设备的电气控制是很严格的。电力分配,变压器运行、整流电路、PLC的运行、加热炉温度的控制、轧辊的速度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液压设备的正常运行、电磁阀伺服阀的关断、AGC、AWC等控制系统等等,都需要电气设备的参与。
从轧钢车间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气设备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气设备的研究以及应用仍在不断的更新,所以,这,值得我们去为之探索。
参考文献
[1]袁建璐,陈敏.轧钢机械设备维护[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2]戚翠芬.轧钢原料加热[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3]李永全,孙焕德.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与硅钢生产[J].宝钢技术,2004.
[4]刘介才.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绿色苹果;水肥运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改善和提高,膳食结构亦随之发生改变。水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随着环境保护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苹果由于酸甜适度,口感好,营养丰富且耐贮藏(几乎可全年供应市场),倍受青睐。因此,如何生产优质的绿色苹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绿色苹果生产技术简介如下。
1水肥运筹
选用正确的肥料种类和合理的施用方法是保证生产绿色苹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绿色苹果的生产一定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基本原则[1]。一是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主要是指人畜粪便、厩肥、各类磷肥、骨粉、土杂肥作物秸秆等,富含氮、磷、钾三大要素,而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完全可以满足苹果生长和结果需求。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活动增强,使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营养物质,同时产生酸性物粒结构的形成,增强保水保肥性能,且肥效长,肥效稳定。有机肥多作基肥使用,近年来提倡基肥秋施,原因是此期气温较高,有利有机物的分解,此时正是苹果根系第3次生长高峰期,可满足当年花芽分化和营养积累,为翌年开花坐果丰产奠定基础。主要方法有环状沟施和放射状穴施,深度40~60 cm为宜,土层浅的园块可结合深翻改土、逐年扩沟的施肥方法,改善植株的立地条件。二是无机肥的施用。无机肥多作为追肥和补充肥施用,早春可施1次氮肥,促其枝叶生长,同化更多的营养物质;花期可喷1次硼肥以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喷1~2次磷酸二氢钾,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并增进红色品种着色。对挂果多的植株追施1次三元复合肥,以增大果个。三是测土配方肥的施用。因地区、土质不同,各地土壤中营养含量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了解本地区土壤中各类元素的含量,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施肥方案,以免出现过量或不足。过量不但造成浪费,还会带来不利影响。如氮肥过量,不但造成枝叶旺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而且会抑制花芽形成,导致果实品质下降;若不足,则不能正常生长和结实,还会出现病态。如缺铁,可出现黄叶,影响光合作用;缺锌则出现叶簇状枝和不易坐果等病态症状[2]。四是稀土原素的施用。稀土是近年来开发出用于果树生产上的矿质元素,主要是镧系和钇等,目前主要施用方法是根外喷施。其作用是提高叶片中的过氧化酶活性,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产物,还能增加细胞质膜对电解质外渗的控制力,增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性,比如抗寒抗旱等,一般使用浓度为500~1 500 mg/kg,于生长旺盛期施用效果最好,2次为宜,有效期30 d。干旱时全年都可灌溉,尤其是冬灌可增加树的抗寒性,花前灌保证开花坐果,春灌促进果实膨大,满足树体生长需要等,用水要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
2田间管理
覆草可将表土层变为稳定层,枯草的腐烂既为果树提供肥源,又可增强保水保肥功能,有利于改良土壤。于早春用稻草或麦秸等作物的秸秆覆盖20 cm厚,宽视植株大小而定,一般2~3 m为宜,气候干燥时要注意防火。做好疏花疏果工作,防止挂果过量,每序花留单果,产量控制在22.5~37.5 t/hm2为宜。套袋可减少农药和尘土对苹果的污染,并能防除病虫害,特别对着色品种,套袋后上色快,果皮细嫩光洁美观,果肉清脆、商品价值高。花后10~15 d进行,用双层为好,袋的规格为16.5 cm×13.5 cm,用防潮和防菌纸做成,对着色品种在采收前40 d左右去袋,时间以早晨或下午为好,避免中午去袋后因阳光强烈而造成日灼。一般品种在采收前去袋即可。发芽前将老皮刮掉可去除越冬病虫源,如轮纹病斑、越冬虫卵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病几率。修剪可使果树生长快,成型早,枝条分布合理,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推迟树体衰老,延长盛果期,克服大小年等,使单一的冬季修剪变为全年修剪,如摘芽除萌、摘心扭梢、疏除徒长枝、拉枝等春季修剪。
3病虫害防治
东海县苹果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白粉病、腐烂病等,虫害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螨虫类、金纹细蛾、天牛等[3]。发芽前用6~7 °Bé石硫合剂对越冬的病虫源进行铲除,防治效果非常突出,对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的杀伤几乎达到100%,对上述病害的防治效果亦可提高30%左右,于花前用1次吡虫啉防治蚜虫,花后再用1次0.5 °Bé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和螨类。挂糖醋罐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梨小食心虫、卷叶蛾、毛虫类等成虫。5月以后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防治烂果病、早期落叶病等,后期可加用1次多抗霉素。桃小食心虫对苹果危害最重,因此是重点防治对象,通过性激素掌握其发生规律,在成虫羽化高峰期的第8~9天喷药防治,与灭扫利结合可防治螨类,与灭幼脲三号结合可防治金纹细蛾。对腐烂病,勤查、勤治都将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方法是将枝干上的病灶用刀刮除,涂以10~15 °Bé石硫合剂,若经雨水冲刷,需再涂1次。防治天牛需勤查勤治,于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期进行捕捉。
4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保证苹果品质的关键,采收过早,果实含糖量不足,酸度较大,口感差;过迟,果肉变软,口感绵淡,降低耐贮性能。只有适时采收,才能使果实食用品质最佳,贮藏寿命延长,从而获得较高收益[4]。
5参考文献
[1] 潘前,踪贵丽.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03,107.
[2] 李丙智,范崇辉,冯存良,等.有机苹果生产技术[J].果农之家,2010(3):36-38.
[关键词] 西瓜嫁接 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13-02
西瓜作为人们喜爱的水果,以其营养价值高、消暑解渴深受人们普遍喜爱。而其生产栽培中往往受到土传病害即枯萎病(蔓枯病)得影响及制约,轻则减产20~40%,重则甚至绝收。育种部门研究出很多抗病品种,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表现不稳定。药物防治上只能是减轻症状,并不能根治,造成瓜小、瓤硬瓤色不一、味怪口感差。影响品质及商品性,而通过西瓜嫁接育苗技术的应用,能从根本上成功地解决了该问题。
一、 西瓜嫁接育苗的依据
西瓜为葫芦科一年生雌雄异花同株植物、生育期80~120天。在生产栽培中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的一大“癌症”即为枯萎病,它是土传疾病,由病原菌在土壤和未腐熟的带菌肥料中越冬,离开寄主存活仍达5~6年。通过西瓜植株伤口或皮孔侵染西瓜植株造成茎蔓枯萎。所以西瓜对茬口要求很严,须进行5~6年的轮作倒茬。而与西瓜同科的南瓜属、葫芦属植物不受枯萎病菌的侵染。西瓜嫁接育苗就是利用南瓜、葫芦作为砧木,西瓜栽培品种作为接穗,利用砧木根系的高防病抗病性及抗逆性,有效地防治病害发生,使西瓜连茬种植成为可能,并且能达到早熟、高产增收的目的。
二、 砧木选择
西瓜嫁接育苗通常选用南瓜属和葫芦属类做为西瓜嫁接的砧木。
1.南瓜属类:通常使用南瓜、黑籽南瓜等作为砧木使用。其抗病性很强,除不受枯萎病侵染外,对其他病害也有高抗性。其砧木嫁接苗生长健壮、生长势强、耐干旱、耐瘠薄、产量高。由于南瓜砧的亲和性较差,其嫁接苗结的西瓜果肉较硬,成熟较晚(须留第三、四个雌花的果)。对西瓜果实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2.葫芦属类:葫芦属类植物作为砧木,其嫁接亲和力高,苗种间无本质上差别,有稳定的亲和性,高达90%以上。嫁接苗在生长期间不会发生畸形的不亲和株。葫芦类砧木嫁接苗适宜中、早熟露地栽培和设施类西瓜栽培,所以葫芦类砧木普遍使用在西瓜嫁接育苗生产实践之中。其品种有长蒲、长柄葫芦、大葫芦、细腰葫芦、观赏葫芦等一些地方品种,其千粒重250~450克。
三、苗床及其营养土配制
要求土壤疏松、肥沃、保水保温性好。需提前一个月堆沤,通常取5~6年以上未种过瓜类的壤土、砂壤土或生土。加入5%腐熟粪尿,0.2%复合肥,0.2%的过磷酸钙和0.1%的硫酸钾,加适量水拌匀,用薄膜覆盖15天,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0.1%福尔马林液消毒。翻晒均匀,晾干备用。若床土过粘,须掺细净河砂为宜。北方春种、南方早春栽培宜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近、便于管理的空地作为苗床地。搭建拱棚,内设阳畦的模式。通常砧木用营养钵育苗,西瓜苗可撒播、营养穴盘等方式育苗。
四、播种及嫁接方法
西瓜嫁接育苗播种前由于温度低而不稳,一般需要对瓜类种子催芽处理,促使种子出苗快而整齐,利于培育壮苗促进嫁接成活。具体做法是将种子置于55℃水中不断搅拌和搓洗,直至感觉种子手感发涩,充分洗去种子外粘液及杂物。浸泡16~24小时捞出放在平置的棉布或毛巾上,盖上棉布或毛巾置于25~30℃环境下催芽,当种子暴嘴露白即可播种。无籽西瓜催芽前须先用手钳或人工破除种喙,以利出苗。出苗后应及时洒水后人工去掉卡子叶的种壳,带出苗床外。西瓜嫁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劈接:是将砧木剔除生长点及真叶,竖直劈开一个侧面茎长约1cm.将接穗削成楔性插砧木竖劈口对齐皮层,绑扎或用嫁接夹夹紧,若砧木为南瓜属类时接穗外皮略微靠内些。此方法主要针对接穗胚轴比砧木的细时采用。此方法较费工,成活率不高。
2.靠接:是砧木与接穗大小、胚轴粗细相近时采用该方法。是在砧木下胚轴靠近子叶节,用刀片沿45度角向下削一刀,深达胚轴的2/5~1/2,长约1cm.然后再接穗相应部位向上沿45度角斜削一刀,深达胚轴的1/2~2/3长度相等,将两切口嵌合捆扎固定。此方法西瓜种子应提前5~10天播种,嫁接7天后,接口愈和好时应剪断西瓜苗根部,10~15天后及时解除捆扎物。该方法接口愈合好,成苗长势旺,管理方便,成活率高。较费工费时,操作麻烦,工效低,不适于大面积生产应用。
3.顶插接法:是将刀片削掉砧木生长点将粗度与接穗下胚轴相近的竹签削成楔形,断面呈半圆形,顶端渐尖。用竹签在削掉砧木生长点的切口向下竖深约1cm的孔,将接穗插入砧木孔中,接穗削面与竹签削面相对应,接穗子叶与砧木子叶方向一致,以利于砧木子叶承托接穗。嫁接适宜时间以砧木苗真叶刚出现时为宜,接穗苗以子叶展开时佳。为使砧木苗和接穗适期相遇,砧木种子提前5~7天播种,7~10天后嫁接。接穗也可插入砧木后两者子叶呈“十字”形,这样接穗的胚轴不能留太长,以外露胚轴不超过1cm为度。这样可增加砧木、接穗的光和作用面积,利于嫁接苗生长。另外改顶插为用竹签在子叶下1cm处避开子叶遮挡的胚轴上稍斜插至不破对面胚轴为度,将接穗插入。以上方法极适用于葫芦属类砧木,南瓜属类略差。此方法省工省时,但因不带自根,要加强嫁接苗的管理,否则易凋萎,影响成活。
五、嫁接苗的科学管理
为了确保嫁接苗有较高的成活率,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嫁接苗的管理。在进行嫁接苗管理时最重要的时期是嫁接完的5天,关系到西瓜嫁接苗成活的关键时期。这时要尽量创造适宜嫁接苗生长的环境,加速愈伤组织的产生,促进早愈合促进嫁接苗生长。
1.温度:适宜的温度可加速愈伤组织形成及产生,加快幼苗生长。否则造成嫁接苗接穗萎焉,生长停滞。嫁接苗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左右,在嫁接刚完成时白天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6--28℃,夜间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4--25℃。随着苗的生长和通风增加,这时温度会渐渐下降。7天后白天应控制23--24℃,夜间控制在18--20℃。定植前一周温度将至15--13℃.最初时白天遮光防止高温,4--5天后采用通风降温,夜间加覆盖物保温。
2.湿度:湿度管理目的是将接穗的水分蒸腾量控制到最小程度,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决定因素。嫁接前1~2天砧木、接穗要充足浇够水,嫁接后嫁接苗床面也要浇足水,密封管理。3~4天嫁接苗进入愈合期,一方面要防止嫁接苗凋萎,一方面又要逐渐接触外界条件。10天后就可按一般苗床进行管理。
3.遮光:嫁接苗遮光是在苗床上加盖覆盖物或草苫来进行,一般嫁接后前三天白天嫁接苗在全暗光的条件下,进行散光照射的时间是早上、傍晚,这时要把覆盖物除去。见光量也逐渐增加,7天后时只要中午进行遮光,10天后要进行正常的苗床管理。遮光时间的时间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这时因为过长会影响到嫁接苗生长。嫁接前秧苗只要健壮,进行科学的控制,亩大小合适,不过分强调遮光,但嫁接后前7天的遮光必须要。
总之西瓜嫁接育苗成活关键在于砧木和接穗的质量。嫁接时要尽可能使砧木和接穗结合面宽大一些,使其连接导管和筛管增多,迅速形成愈伤组织,使砧木和接穗水分和养分交流。如顶插法应尽量插深些,接穗削面宽而长些。靠接、劈接时削面深而不达髓部,砧木和接穗结合紧密,捆扎、加夹时有一定强度而不伤胚轴。插接孔大小适中,接穗应插紧。嫁接时手法要快,用力适当,不要损伤接穗。嫁接使用工具接前要消毒。
参考文献
[1]华斌. 西瓜断根嫁接育苗技术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摘要:从水肥运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绿色苹果的生产技术,为绿色苹果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苹果;水肥运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改善和提高,膳食结构亦随之发生改变。水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随着环境保护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苹果由于酸甜适度,口感好,营养丰富且耐贮藏(几乎可全年供应市场),倍受青睐。因此,如何生产优质的绿色苹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绿色苹果生产技术简介如下。
1水肥运筹
选用正确的肥料种类和合理的施用方法是保证生产绿色苹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绿色苹果的生产一定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基本原则[1]。一是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主要是指人畜粪便、厩肥、各类磷肥、骨粉、土杂肥作物秸秆等,富含氮、磷、钾三大要素,而且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完全可以满足苹果生长和结果需求。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活动增强,使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营养物质,同时产生酸性物粒结构的形成,增强保水保肥性能,且肥效长,肥效稳定。有机肥多作基肥使用,近年来提倡基肥秋施,原因是此期气温较高,有利有机物的分解,此时正是苹果根系第3次生长高峰期,可满足当年花芽分化和营养积累,为翌年开花坐果丰产奠定基础。主要方法有环状沟施和放射状穴施,深度40~60cm为宜,土层浅的园块可结合深翻改土、逐年扩沟的施肥方法,改善植株的立地条件。二是无机肥的施用。无机肥多作为追肥和补充肥施用,早春可施1次氮肥,促其枝叶生长,同化更多的营养物质;花期可喷1次硼肥以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喷1~2次磷酸二氢钾,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并增进红色品种着色。对挂果多的植株追施1次三元复合肥,以增大果个。三是测土配方肥的施用。因地区、土质不同,各地土壤中营养含量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了解本地区土壤中各类元素的含量,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施肥方案,以免出现过量或不足。过量不但造成浪费,还会带来不利影响。如氮肥过量,不但造成枝叶旺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而且会抑制花芽形成,导致果实品质下降;若不足,则不能正常生长和结实,还会出现病态。如缺铁,可出现黄叶,影响光合作用;缺锌则出现叶簇状枝和不易坐果等病态症状[2]。四是稀土原素的施用。稀土是近年来开发出用于果树生产上的矿质元素,主要是镧系和钇等,目前主要施用方法是根外喷施。其作用是提高叶片中的过氧化酶活性,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产物,还能增加细胞质膜对电解质外渗的控制力,增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性,比如抗寒抗旱等,一般使用浓度为500~1500mg/kg,于生长旺盛期施用效果最好,2次为宜,有效期30d。干旱时全年都可灌溉,尤其是冬灌可增加树的抗寒性,花前灌保证开花坐果,春灌促进果实膨大,满足树体生长需要等,用水要选择清洁、无污染的水。
2田间管理
覆草可将表土层变为稳定层,枯草的腐烂既为果树提供肥源,又可增强保水保肥功能,有利于改良土壤。于早春用稻草或麦秸等作物的秸秆覆盖20cm厚,宽视植株大小而定,一般2~3m为宜,气候干燥时要注意防火。做好疏花疏果工作,防止挂果过量,每序花留单果,产量控制在22.5~37.5t/hm2为宜。套袋可减少农药和尘土对苹果的污染,并能防除病虫害,特别对着色品种,套袋后上色快,果皮细嫩光洁美观,果肉清脆、商品价值高。花后10~15d进行,用双层为好,袋的规格为16.5cm×13.5cm,用防潮和防菌纸做成,对着色品种在采收前40d左右去袋,时间以早晨或下午为好,避免中午去袋后因阳光强烈而造成日灼。一般品种在采收前去袋即可。发芽前将老皮刮掉可去除越冬病虫源,如轮纹病斑、越冬虫卵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病几率。修剪可使果树生长快,成型早,枝条分布合理,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推迟树体衰老,延长盛果期,克服大小年等,使单一的冬季修剪变为全年修剪,如摘芽除萌、摘心扭梢、疏除徒长枝、拉枝等春季修剪。
3病虫害防治
东海县苹果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白粉病、腐烂病等,虫害主要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螨虫类、金纹细蛾、天牛等[3]。发芽前用6~7°Bé石硫合剂对越冬的病虫源进行铲除,防治效果非常突出,对苹果全爪螨越冬卵的杀伤几乎达到100%,对上述病害的防治效果亦可提高30%左右,于花前用1次吡虫啉防治蚜虫,花后再用1次0.5°Bé石硫合剂防治白粉病和螨类。挂糖醋罐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梨小食心虫、卷叶蛾、毛虫类等成虫。5月以后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交替使用防治烂果病、早期落叶病等,后期可加用1次多抗霉素。桃小食心虫对苹果危害最重,因此是重点防治对象,通过性激素掌握其发生规律,在成虫羽化高峰期的第8~9天喷药防治,与灭扫利结合可防治螨类,与灭幼脲三号结合可防治金纹细蛾。对腐烂病,勤查、勤治都将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方法是将枝干上的病灶用刀刮除,涂以10~15°Bé石硫合剂,若经雨水冲刷,需再涂1次。防治天牛需勤查勤治,于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期进行捕捉。
4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保证苹果品质的关键,采收过早,果实含糖量不足,酸度较大,口感差;过迟,果肉变软,口感绵淡,降低耐贮性能。只有适时采收,才能使果实食用品质最佳,贮藏寿命延长,从而获得较高收益。
作者:殷方升 董莉莉 王小博 单位:辽宁省农村经济信息站 辽宁林业科学院研究院
为便于估计,利用Battese和Coelli(1993)[7]的方法将(式略)该文采用辽宁省除阜新市海州区、新邱区、太平区之外的74个农业县(市、区)的1994~2009年粮食生产投入和生产条件的面板数据,来源历年《辽宁统计年鉴》、《辽宁省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汇编(农村经济部分)》和辽宁省气象局提供资料,对个别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予以补充。3模型估计结果利用frontier4.1[8]对上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非效率函数进行估计,结果分别。γ=0.886,说明实际生产活动与理想状态差距绝大部分是由技术因素引起的,占88.6%,随机误差仅占11.4%。模型中大部分参数是显著的,lnL*lnF系数为负,说明劳动投入和化肥投入在粮食生产中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而lnA*lnM系数为正,土地和机械投入的交互作用是正向的,说明土地和机械两种投入要素存在着互补效应。
技术效率分析
2009年粮食生产技术有效性的平均值为0.815,比1994年提高8.7个百分点,2000年值最低,为0.572,2007年值最高,达到0.895。技术效率区域分布情况在所考察的74个农业县(市、区)中,1994~2008年平均技术效率≥0.85有14个,占18.92%;0.80~0.85有15个,占20.27%;0.75~0.80有13个,占17.57%;0.70~0.75有17个,占22.97%;<0.70有15个,占20.27%。其中技术效率最高的为盘锦市大洼县,达到0.941,最低的为阜新市细河区,为0.554。为便于观察,特绘制技术效率区域分布图(图3)。各县(市、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区域差异非常大,效率值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和辽东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是气候条件适宜,经济、科技实力较强,属于辽宁粮食生产优质区域;而效率值相对较低区域集中在辽西北的部分县(市、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粮食生产条件比较恶劣。技术非效率的影响因素根据技术非效率模型估计结果(表2),劳均机械动力Z1、有效灌溉率Z4、劳均农技人员数Z7、粮价生产资料价格比Z8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这些变量对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正的影响,因此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强农田灌溉设施、提升农技服务和提高粮食农资价格比对提高技术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化肥施用量Z2/667m2、劳均播种面积Z3系数虽然为负,但是不显著,说明目前单位面积内增加化肥施用量、提高劳动强度对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作用不明显。成灾面积比例Z5系数为正且显著,说明自然灾害对降低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如果成灾面积减少1%,那么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便会提高0.022%。政策虚拟变量Z9显著为负,说明2004年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对提高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作用。要素产出弹性分析以劳动力要素为例,产出弹性计算公式为:εL=d(Y)/d(L)=β1+2β*6lnL+β*11lnA+β12lnF+β*13lnM+β*14t,规模报酬指数为4种投入要素弹性之和。由表4计算结果得出,在考察期内,劳动要素弹性一直为负,说明目前提供的劳动力相对于粮食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是过量的[9]。土地要素弹性一直呈上升趋势,由1994年的0.867上升到2009年的1.127,说明在目前粮食生产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土地产出率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10]。肥料投入弹性从1994年的0.344下降到2009年的0.181,呈现出十分显著的递减趋势,机械投入增产作用则不明显。这表明目前单纯依靠加大化肥和机械投入达到粮食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研究期内,规模报酬指数始终小于1,说明目前辽宁粮食生产存在规模收益递减效应,粮食增产难度逐渐增大。
主要结论
2006~2009年平均技术效率达到0.848,说明目前粮食生产距理想状态还差15.2%,以粮食每年1800万t的生产能力计算,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粮食理想生产能力为2100万t,还有300万t的生产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但研究同时显示,目前辽宁省粮食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粮食增产难度比较大。在主要生产要素中,劳动力劳动产出弹性为负,肥料产出弹性呈现出十分明显递减趋势,机械产出弹性几乎为零,这说明单纯依靠增加物质投入来促进粮食增产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粮食生产需求,必须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特别是效率值比较低的辽西北部分区域,才能有效实现粮食产量增加。因此,要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立法进程,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上升到法律高度,并从建立多渠道粮食投入机制、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种粮比较收益等方面为粮食生产提供法律保障;(2)切实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做好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建设任务的同时,要加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同时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将农田水利建设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3)要继续稳定、强化和创新对农民种粮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方式,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同时要利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生产资料、随意上涨农资价格等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4)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雨情汛情旱情预报水平。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抗灾减灾以及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5)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积极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夯实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节能农机装备等现代技术,为粮食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气相法 聚丙烯 生产技术
聚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本文分别从生产工艺、反应条件和产品性能等方面对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让生产厂家对Innovene技术、Unipol技术和Novolen技术有所了解。并对近年来我国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的现状进行讨论,对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一、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分析
(一)Innovene技术
Innovene技术也可以称为Bp-Amoco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活塞流的卧式搅拌床反应器械,并在内部配置一块挡板。水平搅拌器作为一种特殊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整个床层的搅拌,搅拌过程规则而缓慢,搅拌器的设置与搅拌轴呈45度角。反应床对气相和液相的进料点进行了设置,通过进料点加入催化剂、液体的丙烯。这种反应器在搅拌时速度非常快,其效率是搅拌釜式反应器的三倍,因此,其过渡料非常少,切换速度很快。这种方法在散热时是采用丙烯闪蒸的原理。反应器的颗粒停留的时间分布比较窄,有利于生产硬度比较高且冲击性能好的产品。反应器可以有效地避免催化剂的短路现象。Innovene技术的产品过渡时间比较短,实现了对产品的切换。Innovene技术的气锁系统避免了反应器的串流现象,可以使物料顺利地从一个反应器运输到另一个反应器,在共聚物的生产过程中,两个反应器是由不同的气相构成的,串流现象的发生会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气锁系统可以将两个反应器隔离。此项技术可以运用催化剂保障停车的平稳和迅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通过释放反应器压力在数分钟内停车。Innovene技术的能耗比较低,可以节约成本,其操作压力也很低,但是,产品中乙烯的含量不高,因此不能用来制作乙烯含量高的产品。
(二)Unipol技术
Unipol技术是UCC公司和壳牌公司共同研发出来的,是将流化床技术和聚丙烯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该技术的反应器是圆柱形立式压力容器。聚合反应产生的热量要依靠冷丙烯气体排出。Unipol技术实现了单线生产模式,生产效率很高,可以进行超冷凝态的操作,实现了超冷凝态气相流化床技术的发展,超冷凝的操作可以快速地去除反应器产生的热量,使反应器的生产效率提高,能够将反应器的内液相的比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使生产率翻两番。该项技术只使用一台沸腾床主反应器就能生产出均聚物,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操作,且产品的性能好。该项技术的生产路线比较短,对材质也没有特殊的规定,且可以节省空间,装置生产率高,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Unipol技术使用高效的催化剂,催化剂不需要预聚合,通过第一反应器生产出均聚物和无规均聚物。
(三)Novolen技术
Novolen技术是运用两台带双螺带的立式反应器进行生产的,这种反应器保证了气相聚合中气固两相的均匀分布,在聚合反应中产生的热量是通过液态的丙烯的汽化反应排出的。Novolen技术实现了均聚和共聚,实现了气相聚合,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用聚合反应器来生产均聚物,提高了均聚物的生产率。无规均聚物可以运用反应器的串联来进行大量的生产。
Novolen技术的催化剂使用的是氧化硅载体,其活性比较高,因此,此项技术可以生产均聚物、无规均聚物和共聚物等多种产品。
二、我国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的现状
我国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但是,还是以引进技术为主,以中型和小型的生产设备为主。近几年,我国的聚丙烯生产量居高不下,但是,仍旧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加大对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的革新是势在必行的。
我国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在近几年来开始发展起来,我国的石化公司率先引进了气相法技术,主要以Innovene技术为主,生产呈现单一化,而且规模不大。
我国气相法聚丙烯发展技术应该朝着规范化和大型化方向发展,应该在现有的小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高生产率,逐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引进气相法聚丙烯生产技术新理念,来弥补我国聚丙烯生产的单一化,要加快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科研人员要进行创新,促进聚丙烯生产率的提高。
三、结语
聚丙烯是一种性能比较好的热塑性塑料,是合成树脂的重要材料之一,其密度比较小,可溶性良好,没有毒性,加工方便,具有很好的冲击强度,具有电绝缘性等特点,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汽车制造业、建材、医疗器械制造业、包装产业等领域。聚丙烯生产技术主要由溶液法、本体法和气相法等组成,气相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气相法的迅速发展,使其可以与Spheripol技术融合,今后气相法的工艺技术还会突飞猛进。企业在采用气相法进行聚丙烯的生产时,一定要将Sumitomo技术、Horizone技术、Novolen技术、Unipol技术等有机的结合,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聚丙烯的产量。
参考文献
我国农业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经取得长足发展,农业信息化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农业信息、提供科技服务、引导生产经营等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的实践表明,信息在玉米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我国玉米的信息化建设却大大落后于玉米生产的需要。加强玉米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指导服务工作,组织引导玉米农民走向市场,提高玉米产业的竞争力十分紧迫。只有加强玉米生产技术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玉米业生产技术信息、玉米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推广,才能不断增强玉米业的竞争力,促进玉米增产增收的目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来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便捷、经济、高效的途径。本研究综合利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最新成果,设计一个玉米生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提高玉米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2研究现状
为了更好地吸取前人的经验与研究成果,对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调研。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研究包括玉米生产信息网站、基于WAP技术的农业信息网、短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方面。
2.1玉米生产信息网站
这是通过互联网访问的以玉米生产有关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本研究所要建设的玉米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从本质上讲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信息网站。目前这类网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中国玉米信息网。提供玉米价格、玉米行情分析、行情快递、期货信息、供求信息等栏目。(2)中国玉米网。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创办,系统介绍了玉米实用技术、品种推荐、无公害生产技术咨询等栏目的信息,同时也有专家咨询等互动版块,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的玉米信息网站[1]。该网站的内容设置,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参考对象。(3)中国玉米种子网。主要是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玉米种子交易信息。(4)吉林玉米网。由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主要关注玉米的种植技术,包括有市场动态、供求信息、玉米科技、品种优化、耕作技术及植保技术等信息。(5)鲜食玉米网。榆树市鲜食玉米产业协会主办的网站,以鲜食玉米为研究对象,提供玉米天地、行业动态、种子擂台、种植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2.2基于WAP技术的农业信息网
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是一种向移动终端(手机、上网电话等)提供互联网内容和先进增值服务的全球统一的开放式协议标准[2]。WAP将In-ternet和移动电话技术结合起来,使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络资源成为现实。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计算机网络设施环境较差,普及计算机和互联网还有很大困难。随着通信运营商在农村移动通信方面的持续投入,我国农村地区的手机普及率已超过60%,移动通信已成为农村信息化的重要工具[3]。利用手机上网,向农民提供实时、实效、可操作性强的农业信息,解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问题已经成为可能,是解决农村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基于Web的农业网站发展迅速,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站尤其是农业网站还不多见,研究和开发基于WAP的农业信息网站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信宜市手机农业信息网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信宜市手机农业信息网是广东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在茂名信宜的建设成果之一,建立起了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实用新技术、农业生态与环保、农业生物工程、农业气象和农业词典等内容的WAP网站[4]。但是以上提及基于WAP的农业信息网站的特征是大而全,包括了农业的方方面面,虽然也有涉及玉米的生产,但是信息量比较少,也不够深入。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的玉米生产的WAP信息网。
2.3短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中陆续开展了手机短信服务,为农民提供实时、有效的科技信息服务。广东省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已经提供的短信息服务已经涵盖蔬菜、果树、农作物、观赏园艺植物等各种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市场价格、实用技术、专家咨询等方面[5]。中国移动近几年一直在全国各地致力于开展农业手机短信服务,在广东、浙江、湖北等大部分省市开通了农讯通和农信通等短信服务平台。例如,2004年7月广东江门移动推出了农讯通项目,以短信、彩信、WAP等方式保证了农村的信息通畅,该市的体验用户达23万、定制用户达10万、信息发送总量超过30万条;广东省山区信息化项目试点之一高要市,通过手机向粤西地区的农民不定期发送短信,至今已发送各类农业信息10万条、定制用户达16万,拓展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经济效益,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6]。在江苏省,江苏电信于2010年初推出了田园快讯业务,为有农业信息需求的天翼手机用户提供短信息服务[7]。兰州市建立农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组织专家按农时编写易懂、实用的农业技术服务短信,通过与各大手机通讯运营商合作提供的短信发送平台,将短信免费发送到部分农民手里,取得了良好效果[8]。这些实践表明,农业手机短信服务是解决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途径,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目前的资料可发现,与农业WAP网站类似,农业手机短信覆盖面广,是一个大而全的体系,决定了其不可能深入到每一个农作物生产领域,目前还没有专门关注玉米生产的农业手机短信平台。
2.4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玉米生产信息化建设上不管是实践领域还是研究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中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现有的玉米生产信息网站主要是由企业经营的,关注玉米生产的某一方面,如玉米种子、玉米肥料及玉米供求等,取决于该企业的经营领域,缺乏对玉米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关注。同时,网站内容以文字为主,在生产技术介绍、病虫害诊断方面缺乏态视频的内容,不够生动,也没有针对手机开发WAP站点,大多数没有手机短信发送功能。当前已经建立起了一些玉米生产信息化平台,但是信息内容不够综合全面、生动形象,只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访问,但不具备向用户发送手机短信、通过手机访问的功能,限制了其功用的普适性,使得许多不具有个人电脑的玉米农民无法获取信息。基于WAP技术的农业信息网、农业生产短信息是当前通过在农村普及面比较广的手机来提高信息覆盖面的尝试,已经有了较好的开端,但是应用在玉米生产领域的还相当少。
2.5本研究的启示
针对现有玉米生产信息化平台存在的共性问题,本研究所要建立的广东鲜食玉米信息平台,在技术路线上采用B/S模式,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过网络访问,由此大大降低其推广应用的难度。针对主要面向广大农民朋友的特征,在界面设计、语句措辞上力求简单明了,让玉米农民能用、会用、喜欢用。在网站的内容上,紧紧抓住“广东鲜食玉米”这一主题,围绕主题搜集资料,从广东鲜食玉米的基本概况、种植技术到加工技术这一整套生产流程都要详细展开。网站资料突破文字为主的桎梏,大量使用来自生产一线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帮助玉米农民更好地学习玉米生产技术。同时,考虑到有许多玉米农民不具备使用计算机上网的条件,平台还采用WAP技术与短信息,通过手机向农民朋友传输信息。WAP技术与短信息在农业信息中的应用已经展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有了一些成功应用的案例,但是还没有用于专门的玉米生产领域。如果把它们应用于玉米生产信息化,可以解决(至少是大部分解决)共享性和技术的门槛问题。因为在农村手机的普及率大大高于电脑,虽然手机上网在操作上、浏览的内容上不如电脑,但如果仅仅是浏览玉米种植技术及市场供求等信息,还是非常方便的。随着手机上网技术的改进,以及上网资费的逐步降低,手机上网必将成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村私营业主的首选。因此,本研究所要构建的玉米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内容上将突出玉米生产全过程各个环节,在信息传送上除了有通过Web传送的传统意义的网站外,还将通过WAP技术使得手机用户可以访问平台,并提供短信息服务,以最大限度保证更多的农民可以从平台获取信息。
3玉米生产技术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
图1是一个通过WAP协议实现玉米生产技术信息资源共享的应用结构模型。由玉米生产技术信息录入到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库以数据库形式存放在Web服务器上。对于一些拥有电脑的的农业用户、企业、技术人员,使用计算机终端通过浏览器登陆系统,直接通过HTTP协议和Web服务器交互。大部分的农户则可通过手机自带的微浏览器经过WAP网关,WAP网关用来连接无线通信网和Internet网,用户请求和响应通过WAP网关和Web服务器交互,并可通过手机终端进行信息,是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9]。在技术实现上,平台将采用B/S体系结构,前台网站可采取J2EE平台搭配JSP语言来实现(WAP站点则采取WML语言),后台数据库可采取MySQL数据库,数据库和网站程序可运行在WindowsServer2003上。玉米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1)表示层(USL)。玉米信息平台采用B/S模式架构,用户通过Web或WAP方式访问平台,所看到的是平台的表示层(USL)。因此这部分对用户来讲是最重要的,也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平台兼容Web和WAP两种访问方式,因此需要分别建立Web站点和WAP站点。当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访问,呈现给用户的是Web站点,当用户通过手机访问呈现的是WAP站点。两个站点在实现技术、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是从内容上讲是一致的。表示层的内容分九大模块:基本知识、品种资源、生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研究、市场信息、供求天地、在线检索及在线交流。项目将收集并上传大量来自生产一线的图片及资料,采用视频点播系统,将一些专家讲授的案例及最新的技术呈现到玉米农民的面前。通过真实的图片、视频,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快速掌握种植玉米的各种技能技巧。通过在线玉米植物的病理咨询系统,及时把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解决,实现玉米生产的远程诊断与咨询服务,迅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网站还提供玉米市场信息栏目,包括有国内玉米资讯、国际玉米资讯、玉米行情动态、玉米市场分析。(2)业务逻辑层(BLL)。业务逻辑层(BLL)实现系统功能,从逻辑上可以划分为信息系统(用于玉米基本知识、品种资源等模块的内容的增加修改)、用户管理系统(用于平台用户的管理)和短信接口(实现手机短信的发送)三个系统,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并给出反馈信息。(3)数据访问层(DAL)。数据访问层(DAL)实现对数据库的存取,所有的动态数据,如玉米生产技术信息的更新、修改、短信的编写等都需要通过数据访问层来访问数据库。由于玉米生产技术、玉米市场信息等资料在最终都是存储到数据库里面,因此根据表示层划分的9个模块确定数据结构,并按照最简化原则剔除冗余数据字段,最后确定数据库的结构。采用MySQL设计数据表,分别用于存储玉米生产技术、玉米市场信息、用户信息、短信等数据。并且,用户还可以执行输入、查询数据的操作。
关键词:水稻;机穴播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62
1 大田耕整
水稻机械化精准穴直播对田块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小型拖拉机能进行田间作业即可,前茬是绿肥紫云英,应选择初花至盛花期翻耕,一般从田中间犁出一个与大田相似的形状,然后围绕其四周向中间翻压,翻压后的大田成龟背状;5d左右进行旋耕平整,也可直接进行两次旋耕。平整田块时,先将田水放到“薄皮水”时撒施基肥,然后开始旋耕、平整,做到田中间略高、四周低,静置1d以上,用拖拉机悬挂开沟器,开“丰”字型深沟,做到沟深见犁底层,沟壁坡度大于45°,田水排灌方便,在日平均气温大于12℃时选择晴好天气放水,待田土表面无明水,田土开沟不坍塌时播种,每年一般在4月10日前后。
2 催芽播种
早稻机穴播一般选用上年生产的水稻种子,在浸种前将种子晾晒1d,然后用种子杀菌剂加水浸泡,浸种48h后,起水沥干,保温催芽。稻种催芽的原则是:“高温破胸,适温长芽,常温炼芽”。种子芽、根露白时,抢高温晴天晒种,待水稻芽谷含水量达到15%左右时,稻壳发白,根芽明显失水后,用编织袋贮藏待用,贮藏时间在10d以内,不得吸潮。播种前,根据品种特性调节好播种机的穴播种量和株距,常规稻一般每穴8粒左右,行距为20cm,株距为14~16cm,每667m2播种量约为4.5kg,把待播的水稻种芽放入贮种箱过程中,要自然倒入,不可用手按压稻种,以免影响排种。大田播种作业采用无缝覆盖播种技术。
3 肥水管理
机穴播水稻每667m2施肥总量一般是:纯氮13~15kg,五氧化二磷5~6kg,氧化钾8~9kg。其中基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分别是:氮为65:30:10;磷为75:0:25;钾为70:0:30。基肥在大田第2次整田前撒施,一般每667m2撒施尿素20kg,12%过磷酸钙35kg、氯化钾(含氧化钾60%)9.5kg耙田;分蘖肥在秧苗2.5~3.5叶期浅水撒施,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10kg;水稻进入孕穗中期,根据禾苗生长情况,酌情追施穗肥,一般每667m2追施45%三元复合肥10kg左右。早稻播种后至1叶期,若遇低温阴雨应灌水护芽,绿肥施用量大的田块除遇低温临时灌深水外,一般情况不得灌水;在播种后至3叶期,田土不开裂不上水润田,3叶期以后浅水促蘖,每667m2茎蘖苗达25万时,放水晒田控苗,水稻孕穗后,稻田以干湿交替为主,做到前水不见后水,直至水稻收割前7d断水。
4 除草
田间杂草较少的大田可采用一次性茎叶除草,在秧苗3叶左右,用茎叶除草剂防治。杂草密度较大的田块应采用芽前处理加茎叶处理相结合的2次除草法,具体方法如下:第1次除草:一般在播种后稻芽现青扎根,施用水稻芽前除草剂;第2次除草:一般在秧苗3叶左右,施用水稻茎叶除草剂兑水均匀喷雾,用药后48h左右上水,并保持水层5~7d。除草剂品种选择与使用方法,应根据选用的除草剂使用方法操作。
5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早稻的主要害虫是二化螟,一般以生态防控为主,如采用稻鸭共养、保护天敌、灯光诱杀、水浆管理等方式,必要时再进行药物防治。近年来,戈江镇早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轻,不进行化学防治,具体情况以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为准。纹枯病的防治时期共2次,第1次在水稻丛发病率(15%~20%),第2次在抽穗期,丛发病率(20%~40%),进行防治,过7~10d再同样防治1次。稻瘟病防治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若遭遇3d以上的阴雨天气,气温在23℃左右,水稻叶色嫩绿的田块,又有急性病斑的田块,应进行化学防治,并在水稻始穗、齐[期各用药1次。
6 收获与干燥
及时收获关系到水稻产量,具体收获时间应根据水稻成熟度和气候发生趋势来决定。就水稻自身来说,如果收获过早,籽粒充实度不够,整精米率下降,影响产量;收获太迟,稻米的透明度下降,垩白增加,影响大米品质。随着水稻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决定水稻收获期的重要因素。收获后的潮谷一般采用摊晒或机械烘干2种方式,均以稻谷含水量达标为准。
关键词 有机食品;毛豆;生产技术标准
中图分类号 S64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075-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duce experience and science data,the technology of producing the young soybean was compiled by the characteristic of producing soybean.It accords with the standard of organic food in Europe,and the products have offered for high market of Europe.So the technology can direct the peasants who grow and produce the beans,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roducing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organic food;young soybean;production technical standard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食品毛豆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和要求,包括有机食品毛豆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包装与储存、建立档案等措施[1]。本标准适用于有机食品毛豆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分别为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大允许浓度、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9630.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GB 19630.2 有机产品 第2部分:加工、GB 19630.3 有机产品 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GB 19630.4 有C产品 第4部分:管理体系、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NY 525-2012 有机肥料、NY 884-2012 生物有机肥料。
3 产地环境条件
3.1 产地环境
毛豆适应性广,平原、丘陵都可以栽培,但海拔高的山区不宜种植。要求生产基地选择边界清晰,生态环境良好,地下水位低,耕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隔离条件好,不受化学农药漂移和化学肥料污染的影响。产地环境应符合GB 19630.1中的规定。
3.2 土壤环境
具有3年的有机土壤转换期。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中的二级标准。
3.3 灌溉水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 5084的规定。
3.4 环境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中的二级标准和GB 9137的规定。
4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4.1 品种选择
应选用中早熟、分枝多、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宜在辽宁省种植的,经认定或登记的优良毛豆品种。
4.2 种子处理
种子应符合GB 4404.2规定的良种标准。种子选晴天晒1~2 d,以杀死种子表面部分病原菌,增强种皮通透性,提高种子活力。
5 整地
采用秋整地和春整地相结合的方式,秋整地主要进行秋翻、细耙、旋耕、起垄、镇压等农事作业,春季结合施底肥进行深松25 cm作业[2]。
6 播种
6.1 播种时间
毛豆种子萌动发芽临界温度为地温10~11 ℃,以18~20 ℃最适宜。露地直播,播种期宜在4 月初至6 月中旬,能连续分期播种,便于延长供货期。
6.2 播种方法
春毛豆播种方法,主要采取露地直播,每穴2~3粒,覆土厚2~3 cm。播种量为45~60 kg/hm2。
6.3 轮作制度
因毛豆能分泌一种酸性物质,妨碍生长发育,不宜连作,应轮作方式,避免重茬。
7 施肥
7.1 肥料种类
选用的肥料应符合GB/T 19630中的肥料要求,不得施用含有转基因产品的肥料和人粪尿,优先选用有机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和经过有机认证的肥料,选用的农家肥料要达到有机肥料腐熟标准,在肥料施用前应进行重金属含量和其他污染物检测。
7.2 施肥技术
采用重施基肥、配施追肥、结合叶面肥的施肥方式。
7.2.1 基肥。应根据有机食品毛豆的生育期长短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施肥量,基肥宜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肥75~100 m3/hm2。
7.2.2 追肥。在有机食品毛豆分枝后开花前进行,追施的肥料要经过腐熟,施肥量控制在施肥总量的20%~30%,可进行撒施、沟施或冲施。
7.2.3 叶面肥。一般在有机食品毛豆开花前、落花后、鼓粒期进行叶面肥喷施,可使用经过有机认证的叶面肥料,不得超过施肥总量的10%。
8 田间管理
8.1 苗期管理
直播应间苗,每穴选留1~2株健壮苗,密度宜控制在8.7万~9.3万株/hm2,定植后至封垄前,宜控水蹲苗,中耕松土除草2~3次。秧苗长至25~30 cm时应将垄沟中的泥土培在秧苗根际,促进根系生长,防止秧苗倒伏。
8.2 荚期管理
8.2.1 补苗间苗。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查苗,避免缺苗,适时间苗。宜采用浸种催芽方式进行补苗。幼苗过密要进行间苗,去除弱苗,促进苗壮。
8.2.2 灌溉及排水。苗期怕涝,盛花期不宜浇水,分枝期和鼓粒期需水较多,应及时灌溉,要求土壤含水量为60%~70%。雨季应及时开沟排水防渍[3]。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以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方式,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
9.2 农业措施
实行2年轮作制度,选用抗逆性品种,采用高畦栽培,适时灌溉排水,适量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及时清理杂草和病死株,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以增强植株抗病虫害的防御能力。
9.3 物理防治
采用晒种、浸种等方式消毒;悬挂黄板诱杀蚜虫、飞虱等虫类;应用防虫网阻隔害虫;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蛾类成虫。
9.4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有关病虫害;利用虫害天敌防治有关虫害[4]。
9.5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白粉病、根枯病、炭疽病、P病、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细菌性疫病等。虫害主要有夜蛾、蚜虫、潜叶蝇、豆荚螟、红蜘蛛、豆荚螟、大豆食心虫。
10 收获
鼓粒期时,以8成熟的青荚为主,豆粒饱满幼嫩,鲜荚嫩青时应及时采收。采收后按豆荚的成熟度、色泽、品质进行分级,分别包装成袋。
11 包装、运输和贮存
11.1 包装
11.1.1 有机食品毛豆的包装应牢固。包装保持干燥、清洁、无污染。
11.1.2 包装的规格、单位净含量保持一致性。包装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者、产地、净含量、采收日期等。
11.2 运输
11.2.1 及时运输。毛豆收获后及时包装、运输。
11.2.2 运输时严防机械损伤,轻装、轻卸。运输的工具要保持清洁卫生、无污染、无杂物。短途运输要防止日晒、雨淋。长途运输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害或高温腐烂。
11.3 贮存
贮存的仓库应阴凉、通风、清洁、卫生,应按品种、规格分开存放,库内温度以0~5 ℃、相对湿度以80%~90%为宜。
12 建立档案
建立有机食品毛豆的生产档案,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包装、运输、贮存等各环节所采取的的具体措施。
13 参考文献
[1] 刘启智.有机毛豆生产技术规程[J].中国果菜,2010(2):53.
[2] 刘迎新,张磊,邹辉,等.AA级绿色食品毛豆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6):4-20.
1衡水市农业污染现状分析
1.1化学投入品现状
全市年施用化肥总量(折纯后)约为33万t,主施氮肥和磷肥。其中磷肥施用量约为12万t,占化肥施用量的35%;氮肥施用量约为21万t,占化肥施用量的64%。流失途径主要有地表径流流失和地下淋溶流失,其中地表径流流失总磷约431t、总氮约1684t,地下淋溶流失总氮约2843t。施药总量约为0.45万t,杀虫剂占施药总量的8%,除草类农药占总量的6.5%,有机磷类占13.4%,菊酯类占4%。
1.2农业废弃物现状
全市耕地面积57.33万hm2,种植小麦面积28.95万hm2,小麦秸秆生产量约为180万t;玉米播种面积25.67万hm2,秸秆生产量约为840万t;棉花、花生、豆类等其他农作物秸秆量200多万t,全年秸秆产生总量约为1200万t。地膜用量约0.6万t,回收量0.48万t,田间残留量0.12万t,占总量的20%。
1.3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全市每年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是285万头、44万头、145万只、450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420万头、26万头、143万只、3200万只,饲料总产量90万t,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1000万t。2农业清洁生产典型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努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不断探索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新农村为目标,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业生产的环保节源、减污增效的生态平衡。
2.1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模式
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产生的秸秆、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废弃物,积极探索建立以农业与生活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的自我净化循环利用体系,以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利用。
2.1.1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在秸秆综合利用上,不断开发新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保护性耕作、乡村清洁循环利用及能源转化、秸秆栽培食用菌、氨化、堆沤、快速腐熟、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目前利用秸秆主要途径:一是用作肥料,农作物秸秆粉碎处理后,一部分直接还田,一部分腐熟堆沤后还田。主要方式为秸秆直接还田,小麦秸秆还田约23.87万hm2,玉米秸秆还田约22.33万hm2,约占秸秆总量的78%;二是用作饲料,玉米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后转化为饲料,用于饲喂牛羊等发展畜牧业,牲畜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用于作物栽培。每年玉米秸秆青贮160万t、约为12.2万m3,玉米秸秆压块2.1万t,秸秆氨化10万t;三是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压块代煤作燃料。农作物秸秆经热解气化产生燃气,用于取暖、做饭,或粉碎压块代煤作燃料,产生的灰分作为有机肥用于农田栽培;四是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棉柴秸秆栽培食用菌,利用棉柴秸秆粉碎后栽培姬菇、鸡腿菇,其废料作为大田底施有机肥料用于生产,既节约了资源,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农村生态环境好转。
2.1.2畜禽粪便循环利用技术通过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和生物有机肥技术,达到农业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一是畜禽粪便沼气开发利用。引导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养殖小区建设沼气循环利用工程,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沼气池—种植业,即“猪-沼-果”、“猪-沼-粮”、“猪-沼-菜”等生态模式,畜禽粪便流入沼气池,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炊事、取暖或转化为沼气灯,沼渣、沼液可直接用于无公害作物栽培或加工为有机肥,从而实现农业绿色有机循环;二是畜禽粪便工厂化生产商品有机肥。通过微生物制剂进行畜禽粪便发酵、除臭和脱水等无害化处理,进行商品化有机肥生产,使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
2.2农业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模式
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多的农业投入品使用,农村生活中垃圾、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降耗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2.1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乡村清洁工程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突出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为主线,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污染防控为核心,构建农业清洁生产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田园清洁工程。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以“两减一控一提高”(即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为手段,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以节水、节肥、节药等实用技术推广为切入点,采取生物病虫害防治、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和生物杀虫方法,实现绿色植保技术,实现农业清洁生产,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二是家园清洁工程。分户或联户分类设置垃圾收集池,按有机垃圾、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险物垃圾分类收集,以村为单位,统一建设乡村物业管理站,配备垃圾清运设施和运输工具,分类清运和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三是水源清洁工程。以户为基础,配套建设单户或联户生活污水净化池或沼气池,解决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等综合处理和再利用问题,消除农村污染源,实现村容村貌整洁,空气新鲜,水源洁净。
2.2.2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建设有机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不但造成浪费,而且造成土壤的富营养化,淋溶之后污染地下水,破坏生态环境,使土壤质量下降。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可以合理确定施肥量和肥料中各营养元素比例,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推行“一村一站、一户一卡”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完善专家查询系统,实现“配方到户、供肥到村”,做到测土、配方、生产、供肥“一体化”。
2.2.3加大产地环境调查,开展不同作物污染区的划定农产品产地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证,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普查、监测、产区划分和修复治理,是保护和改善产地环境质量,实行农业清洁生产,减少产地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开展大中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区、污水灌区等重点区域的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现状普查,对农产品产地的大气、灌溉水、土壤进行监测,摸清产地安全质量底数;二是开展农产品产地污染修复治理。对未污染的土壤,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防止造成污染。对轻度污染的土壤,要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措施进行修复。对重污染的土壤,要调整种植结构,开展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的划分,避免造成产品污染。
3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的体系建设
针对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污染严重的现状,通过技术创新,重点突破农业清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建立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
3.1加强农业清洁生产的技术指导
组织开展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实施,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和土壤安全监测技术、农业投入品替代及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产地环境修复和地力恢复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及其清洁化生产链接技术的指导培训服务。
[关键词]小檗碱 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TD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65-01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广泛分布在植物界,大约有4个科10个属植物都已发现有小檗碱存在。小檗碱是黄色针状晶体,表现为季铵型、醇型3种互变异构体,其中以季铵碱型最稳定。小檗碱能缓慢溶解于冷水(1∶20)或冷乙醇(1∶100),在热水或热乙醇中溶解度比较大,难溶于丙醇、氯仿或苯,盐类的溶解度都比较小,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30,盐酸盐微溶于冷水。
小檗碱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广谱抗菌药,主要用于菌痢、胃肠炎、痈肿等细菌性感染。 现代 研究证明小檗碱有抗肿瘤、抗心率失常、降压、降血糖等作用,在临床上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提高小檗碱提取效率,近些年来对小檗碱提取工艺的研究很多,本文对这一方面作一综述。
1 酸水法提取小檗碱
酸水法是目前 工业 生产提取小檗碱常用的方法。从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常用多倍量的0.3%硫酸水溶液浸泡24 h,滤液用石灰乳调pH值至12,过滤,滤液用盐酸调pH值到2~3,再加入6%左右的精制食盐,使食盐完全溶解,放置过夜,抽滤得盐酸小檗碱粗品。或用0.5%的硫酸水溶液冷浸提取,酸水液用石灰乳调pH值到7左右,滤液浓缩用盐酸调pH值到2~3,再加入6%左右的精制食盐,使食盐完全溶解,过滤,沉淀溶于热水,加石灰乳调pH值到8.5~9趁热过滤, 滤液再用盐酸调pH值到2~3,放冷过滤得盐酸小檗碱粗品。
2 石灰乳法提取小檗碱
石灰乳法也是当前工业生产上常用的方法。如用渗漉法从黄柏中提取小檗碱,称取黄柏粗粉200 g置大蒸发皿中,加入石灰乳搅拌均匀,常法装渗漉桶,加入饱和石灰水浸泡6 h后渗漉(pH值在10以上),控制流速5~6 ml/min,收集渗漉液2 000 ml,加入渗漉体积7%(质量浓度)的固体食盐,搅拌后放置过夜,过滤,沉淀,用热水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加盐酸调pH值为2,放置过夜,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至中性,抽干后于80℃下干燥,即得盐酸小檗碱粗品。黄祖良等从十大功劳中提取小檗碱,用石灰乳适量搅拌均匀,用水浸渍24 h后用水渗漉,收集渗漉液适量,用浓盐酸调pH值为1.5左右,按10%(W/V)加入食盐放置过夜,滤取析出的盐酸小檗碱粗品晒干,盐酸小檗碱提取率为1.17%。石灰乳法用大量的石灰乳可能引起成分损失,也浪费盐酸,增加了生产成本。
3 超声波提取小檗碱
常规提取小檗碱一般费时费力,效率低,而借助于超声技术却可得到显著效果。超声波提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加速药物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提高了提出率,缩短了提取时间,并且免去了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
郭孝武报道应用超声技术从黄连根茎中提取黄连素的工艺参数与常规浸泡法相比,超声提取具有省时、提出率高等优点。在研究从黄连根茎中提取小檗碱时,分别对超声波处理、超声波频率及硫酸浓度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用20 kHz超声波提取30 min浸泡24 h,提取率相同(8.12%)。核磁共振波仪对提取产物研究说明超声波对小檗碱结构无影响。超声波用于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的常规碱性浸泡工艺中,超声波提取30 min所得到的小檗碱提取率比碱液浸泡24 h高50%以上。吕霞报道用超声波提取法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称取黄连粗粉2.0 g四份,分别用纯水,95%乙醇,75%乙醇,0.5%H2SO4溶液超声提取30 min,过滤,滤渣按上述方法再重复提取两次。实验结果用HPLC法分析了各提取液的小檗碱浓度表明用75%乙醇超声提取所得的小檗碱浓度最高(15.642 μg/ml),0.5%H2SO4溶液处理次之,95%乙醇超声提取小檗碱浓度最低(11.342 6 μg/ml)。为了考察超声提取的小檗碱结构是否有变化,以常规浸泡法提取小檗碱成分作对照,用红外谱仪扫描,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得两种提取法所得的小檗碱样品的光谱和氢图谱图一致,说明超声波提取未破坏小檗碱成分的结构。
4 酶法提取小檗碱
酶工程技术是近几年来用于重要工业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通过酶反应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加速有效成分的释放提取,选用相应的酶可将影响液体制剂澄清度的杂质如淀粉、蛋白质、果胶等分解去除,并且针对根中含有脂溶性成分多,通过葡萄糖苷酶或转糖苷酶,使脂溶性成分转化成水溶性糖苷类,酶反应提取温度低,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得率。例如,马田田用黄柏提取小檗碱之前用纤维素酶进行预处理,可提高小檗碱收率,与未加酶的提取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张福维等报道用纤维素酶预处理黄柏提取盐酸小檗碱,收率比不加酶时高28%,其最佳的实验流程为:10 g黄柏加入80 ml pH 4.5柠檬酸缓冲溶液,50℃恒温6 h酶解,过滤,滤液中加入0.3 ml H2SO4放置10 h过滤,滤液中加入石灰乳调pH8~9,过滤,滤液用盐酸调pH值到1.5,向溶液中加入食盐至8%,放置5 h,过滤得盐酸小檗碱粗品。
5 半仿生提取小檗碱
半仿生提取法,是指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模仿口服药物及其在胃肠道的转换过程,采用一定pH的酸水和碱水依次连续提取,目的是提取含指标成分高的活性混合物,它与纯化学观点“酸碱法”是等同的,又因为此种提取方法的工艺条件要适应 工业 化生产的实际,不能完全与人体条件完全相同,仅半仿生而已,故称“半仿生提取技术”。这种提取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林慧彬等以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半仿生提取法,对黄连解毒汤的最佳药材组合方式进行筛选,优化了组合配伍。张学兰等以小檗碱,总生物碱,干浸膏量为指标对黄柏做半仿生提取法和水提取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半仿生提取液明显优于水提取液。
1.选地
土壤条件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沙壤土种植,如黄芪、甘草等深根性植物,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远离矿山、工厂2000米以上,公路200米以上,同时,还应注意土壤中的重金属如砷、汞、铅、铜的含量,依据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对其空气质量、水质等进行检测,不能超标。一般忌选盐碱、低洼易涝和水源匮乏地块。
2.整地
中药材的根系,有50%分布在0-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耕深因品种而异,对深根性植物如黄芪、甘草、牛膝等品种,应耕深30厘米以上,浅根性植物如贝母、知母、半夏等品种,耕深在15厘米左右为宜,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比较适宜。整地要求适墒翻耕,整平耙细,使地平、土喧、上松下实。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粪肥,底肥量要施足,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二、种、栽
中药材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和无性。一般中药材生长年限3-4年,有的6-7年,甚至几十年,形成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因而在繁殖方法上灵活掌握。有性繁殖遗传性不稳定,但繁殖系数高,能筛选出优良的品种,短时期内可获得大量的繁殖材料,如黄芪、黄芩、红花、白芷、柴胡、防风、薏苡及十字花科、苋科的多种药材以有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遗传性较稳定,但繁殖系数较低。在自然条件下,有的中药材只能进行有性繁殖,如人参、西洋参、桔梗、白芥子、决明子等,而有的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如蕃红花、川芎等,还有部分中药材既能有性繁殖,又能无性繁殖,如地黄、玄参、牡丹、芍药、甘草、知母、贝母等。
1.有性繁殖
1.1种子处理
为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预防病虫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
1.1.1精选和晒种
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天晒种,也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生活力。
1.1.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促种子吸水快、早发芽。
1.1.3消毒
消毒能预防病虫为害,常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1%,或用药液浸泡。
1.2播种量
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千粒重、发芽率、土壤墒情等灵活掌握。
1.3播种期
多数中药材宜春播或秋播。一年生、耐寒性差的品种,如薏苡、紫苏、决明子、红花、荆芥宜春播。在北方多年生草本品种,如甘草、黄芪、桔梗、黄芩等适宜春播,也可夏播和秋播。
1.4播种方式
有条播、撒播、穴播等,其优点是覆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齐,通透性好,也便于田间作业。硬粒种子可以采用机播,不但节省工时费,而且播种质量好。
1.5播种深度
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拱土能力弱,宜浅薄。一般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5倍,约为1-2厘米,播后要镇压、覆盖稻草等覆盖物,并浇出苗水。
2.无性繁殖
2.1种栽选择
通过收获商品时和无性繁殖材料,选择无病斑、无机械损伤、肥大芽饱满、健壮的根、茎等作为种栽。
2.2消毒处理
栽前应对种栽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栽30分钟左右。
三、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中药材种子具有成熟度不一致现象,且芽率稳定性差,播种时常加大播量,因此,易造成出苗后密度大,必须及时间苗。在子叶出土后3-5天内进行,除去过密、瘦弱和有病的幼苗。当幼苗长到10厘米左右及时定苗,留苗密度视品种和苗情长势而定,适当密植是增产的关键。
2.中耕培土和除草
中耕可疏松土壤,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如元参、地黄等全生育需多次中耕。培土可以保护芽头,增加地温,利于块根、块茎膨大,如元参、半夏等。药材田间杂草防除是经常性工作,防止草大欺苗现象出现。
3.施肥
不同种类的药材品种喜肥规律也不同,施肥总的原则是:1-2年生及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促茎叶生长,中、后期追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除整地时施足有机肥外,生长期需追三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发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
4.灌溉与排水
一般中药材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需水较少,生育中期需水多,需水临界期多在开花前后,但不同种类也有区别。耐旱力强的中药材品种如知母、甘草、黄芪、红花等,适时灌溉能促进产量大幅度提高。幼苗期根系易受旱害,要小水勤灌,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根及根茎类药材,田间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易沤根腐烂,雨季加强田间排涝。
5.株形调整
人为调整生长发育速度,提高田间通透性,使植株发育健壮。草本类的株形调整主要有摘心、打权、摘蕾、摘叶、修根等;木本类的有整形、修剪。也可采用生长调节剂调控植株生长。
6.其他管理措施
阴生植物需搭建遮阴棚,如人参、西洋参等,或种植高棵作物遮阴,如天南星可套种玉米。攀援、藤本和蔓生的如山药、羊乳、党参等需搭立支架。北方地区易出现霜冻,应注意防范。调整播期、科学肥水管理,可培育健壮个体,提高植株抗逆性。
7.病虫害防治
中药材所发生的病虫为害部位多在叶、根、茎和果实上,在防治原则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积极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禁止使用剧毒、残效期长的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