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19: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督教赞美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基督教 教会音乐 中国音乐
基督教是跟随耶稣基督的人建立的,基督教在布道的时候,常常通过赞美诗的形式将神对人的爱表达出来。从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到梅西安的钢琴套曲《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众多艺术作品体现了基督教文化对西方音乐的创作有推动作用。
一、基督教的来历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在巴勒斯坦地区形成,发展于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共同信仰独一真神耶和华,但是犹太教不相信耶稣是圣经旧约预言的弥赛亚,他们认为弥赛亚要带他们脱离当时罗马人的统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后,当时跟随他的人都离开他,包括他所爱的12个门徒。据《圣经》记载,耶稣后来复活向门徒显现并鼓励他们。耶稣回到天上后,12个门徒开始传道,他们先向犹太人传道,后向罗马、希腊等地方传道,并于4世纪末成为罗马的国教。基督教毕竟是人建立的宗教,后来出现了卖赎罪券等错误的教条。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伟大的神学家奥古斯丁,他的神学观点影响了新教改革家加尔文和马丁路德。马丁路德对其进行改革更新,形成了现在的新教或者说基督教。
根据资料考证,基督教首次传入中国是在东汉后期由叙利亚传教士传入。在徐州画像的石棺的石墓内,有《旧约》的故事及看似“耶稣降生”和“五饼二鱼”的图案。在李文彬的《中国史略》一书中也记载了东汉时期有两个叙利亚的教士到过中国。此外,明朝《刘子高诗集》与李九功《慎思录》两本书中都记载,明太祖洪武年间,在江西庐陵挖掘到一座十字架,上面有三国东吴赤乌的年号。所以,这座十字架被认为是三国时期基督教传入中国的证据。目前基督教传入中国最可靠的记载及考古凭证是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由聂斯脱利派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等经波斯传到都城长安。第四次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次,在清末和民国时期,许多传教士来到中国建立教会和医院,为中国的医疗和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二、传教士在中国建立学校传播知识
20世纪,基督教设立了一些大学,培养了很多中国人才,比如苏州的东吴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杭州的之江大学,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武昌的华中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大,北京的燕京大学,广州的岭南大学,福州的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等。
1839年,马礼逊创办了第一所教会学校――马礼逊纪念学堂。从1839年到1899年,学生达到4万人以上。学校以招孤儿为主,到1877年以后开始创办面向社会招生,无论是否为基督徒,其数量迅速发展起来,更加速了西方音乐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音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出版机构中,最知名的是青年学会、宣道书局等,出版的刊物有《文社月刊》《金陵神学志》《圣经报》等。此外,他们还建立医院、孤儿院、红十字会、青年会等。教会学校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教学理念,为后来的学堂乐歌的兴起做铺垫。大量的教会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比如,安波是《兄弟开荒》的作曲家,他曾受到教会音乐影响。我国音乐家、教育家杨荫浏先生在年轻的时候曾向传教士郝路易女士学习钢琴和作曲。
2.教会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借鉴
基督教音乐特有的音乐形式是赞美诗。他们用赞美诗的形式和上帝交流。到中国来的第一批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是格里高利圣咏。19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士们带来了众赞歌。《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和《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是中国最早的赞美诗。14世纪,罗马天主教士约翰・蒙高维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教会唱诗班。1807年,新教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传入中国,1818年他编译了《养心神诗》,在1861年出现了福州方言《榕腔神诗》、潮汕方言的《潮腔神诗》。此时的赞美诗更加汉语话,而且吸纳了中国特有的方言和曲调。
此外,还有一些外国传教士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传道。他们把英文《圣经》和《赞美诗》翻译成傈僳文《圣经》和《赞美诗》,歌词融入傈僳族文学风格,经常会出现不同歌曲同一曲调的现象。传教士到偏远地区传道,为少数民族人民带去了赞美诗,还有西方的乐器和知识。
结语
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里,我们如沧海一粟。如今全球的经济文化发展的融合中,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其他民族影响,没有一种音乐文化可能在自己原有的封闭中发展起来。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某一方面是西方列强在文化上的侵入,但是,另一方面却也起到了开启文化之窗的作用,使中国人可以打开门窗看到外面的世界,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并为后来学堂乐歌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士杰.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4(3).
[2] 王鑫.基督教圣诗音乐中国本色化探研[D]. 南京艺术学院,2006.
[3] 孙晨荟.河北曲周基督教音乐个案调查 [J]. 中国音乐学,2008(8).
[4] 王鑫.中国大陆基督教音乐理论研究综述[J]. 艺术百家,2006(3).
Most of the western festivals are simple to predict[预知]. They either occur[出现] on the same date each year or at a fixed position such as “the first Sunday.?Easter on the other hand is what is called a moveable feast as the date changes every year. Easter Sunday can fall on any date from March 22 to April 25. And this year, it is on April 8.
The reason for this variation[变化] in the date of Easter is its origins[起源] in pagan[异教的] festivals. The date is actually based on the lunar calendar[阴历] rather than our more well-known solar[太阳的] one. The Christian festival of Easter celebrates the resurrection[复苏] of Christ. Churches are filled with flowers, and there are special hymns[赞美诗] and songs. However, long before this, pagans celebrated the changing of the seasons and the renewed[更新] life of Earth at this time of year.
The Easter Bunny and Easter Eggs are the most favorable symbols on Easter. The rabbit was the most fertile[能繁殖的] animal known in ancient times and it serves as a symbol of new life during the spring season. The Germans brought the symbol of the Easter Bunny to America. Easter has been widely celebrated in America since the Civil War.
As recognizable as the Easter Bunny, the Easter Egg predates[提早] the Christian holiday of Easter.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he egg was a symbol of rebirth in most cultures. Eggs were often wrapped in gold leaf. Today, children hunt colored eggs and place them in Easter baskets along with the modern version of real Easter eggs ?those made of plastic or chocolate candy.
大多数西方节日都很容易预计,它们不是出现在每年的同一天,就是在某个固定的时候,比如“第一个星期天”。然而,复活节则被称为“会变动的节日”,因为这个节日每年都不同。复活节可以是在每年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某个星期天,而今年的复活节则在4月8日。
复活节之所以每年不同是因为它最初是异教徒的节日。他们用阴历,而不是用众所周知的阳历来计算节日。基督教徒在复活节当天庆祝耶稣基督的复活。教堂里鲜花盛开,还有特别的赞美诗与颂歌庆祝节日。然而,比这个传统更早的时候,异教徒已经在复活节当天庆祝季节更替、万物复苏。
复活兔与复活蛋是最受人喜爱的复活节象征。古时候,兔子被认为是繁殖力最旺盛的动物,因此它成了春天新生命诞生的标志。德国人把复活兔这个象征带到美国。自美国内战以来,复活节一直在美国被广泛庆祝。
复活蛋与复活兔一样广为人知,其起源比基督教的复活节还要早。最早的时候,鸡蛋在大多数文化中都象征着重获新生。它们通常被金色叶子包裹着。如今,每逢复活节,孩子们便到处寻找五颜六色的复活蛋,然后把它们放进复活篮里。篮子里还有现代版的真蛋―用塑胶或巧克力糖做成的复活蛋。
1891年11月,短命的法国天才诗人兰渡快要死了,他姐姐请来一位神甫为弟弟作最后一次祷告。这位神甫了解了这位天才诗人的非凡经历后,尽管他知道兰波是一位对上帝大不敬者,却依然怀着敬意,庄严地对他的姐姐说:“孩子,你的弟弟有信仰,您说呢?他有信仰,有一种我见所未见的优质信仰。”1882年4月19日下午4点,达尔文在夫人爱玛的怀里停止了呼吸。达尔文的遗愿是埋葬在唐恩村的家庭基地中,与哥哥伊拉兹马斯和夭折的大女儿安妮埋在一起。他的家人和村民们也都希望他能长眠在他已生活了40多年的土地上。但是英国的媒体则认为以达尔文的成就应该为他举行国葬,埋到英国的先贤祠——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媒体的呼吁声中。皇家学会会长给达尔文的家人去信,请求他们同意达尔文入葬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达尔文的邻居、林耐学会会长兼议员约翰,鲁巴克收集了28位议员的签名,向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主教请愿。正在法国访问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主教甚至还未收到议会的请愿书,就已发电报表示同意让达尔文入祠。4月26日,在“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的赞美诗歌声中,达尔文被埋在了牛顿墓碑的下方。
没有人觉得把提出动摇了基督教世界的学说的人埋在大教堂里有何不妥。《时报》甚至评论说:“该大教堂需要这个葬礼甚于该葬礼需要大教堂。”《教会时报》则干脆说达尔文是一名“基督教绅士”。
事实上达尔文死时不仅不信神,甚至对基督教极其反感。他生前不愿公开他的宗教立场,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愿参与争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认为不信神的立场只适合于有教养的人,让普通大众接受无神论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是在私下场合,这尔文并不隐瞒他反对基督教的立场。在自传中,他用一章专门阐述自己的信仰,批驳各种有关上帝存在的证据,认为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上帝存在,并介绍了自己唾弃基督教的经过。他甚至抨击基督教的教义“真是一种可诅咒的教义”,
兰波和达尔文都不信神,但他们都有优质的信仰。那位了不起的神甫为临终的兰波作了最后一次祷告,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至今也仍安葬着达尔文。达尔文认为,“不信神的立场只适合于有教养的人,让普通大众接受无神论的时机还不成熟”。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达尔文所说的“时机”成熟了没有,我只知道没有任何信仰的人是相当的可怕!
摘要:本文通过对基督教音乐的起源、发展进行阐述,说明了基督教音乐与整个西文音乐的密切关系及研究基督教音乐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督教;圣咏;清唱剧;发展
基督教音乐起源于犹太教音乐,按照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的记载,可清楚地知道,基督教远自犹太王国时期,就非常重视音乐,犹太教音乐明显受到古希腊艺术的影响,但直到今天,能发现的古希腊音乐史料却仍然极少。中世纪前期,所谓的西方音乐就是基督教音乐,它由于基督教而取得了不寻常的发展,因此中世纪就成为研究基督教音乐的一个重要起点。
公元五世纪,最初的圣咏受到希伯来人的宗教音乐的影响,缺少沉思默想的意味,富含强烈甚至粗暴的气息,显得特别响亮热烈,充满了赞美诗中洋溢的激情。公元六世纪,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为促进教会音乐的统一,将各地教会的教仪歌曲、赞美歌进行收集、选择、整理,编辑成一本歌集,全部是单声部的合唱音乐,没有乐器伴奏与装饰音,全部是自由节拍,附有拉丁文歌词,歌曲纯粹是为宗教礼仪的需要而创作,完全忠实于经文,不注重音乐的美感,旋律超凡脱俗,冷静得没有一点人间的气息。
格列高利圣咏形成并为罗马教廷采用后,很快传播至各地,迅速得到了普及发展。作为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格列高利圣咏与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密不可分。它对调式及用法明确加以规定,使得任何对音乐理论、记谱法、复音音乐方面的研究都离不开格列高利圣咏,格列高利圣咏的调式是现代调式音乐的基础。
公元七世纪初,有些天主教的僧侣音乐家开始在格列高利圣咏的下方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作为伴奏,使单音音乐一下变成了最早的复音音乐,其后,复音音乐逐渐演变为由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声部构成,它的产生标志着整个西方音乐的一次质的飞跃。公元九世纪以后,一些音乐家尝试在圣咏的旋律上方五度加上平行的旋律,形成了最初的复调音乐。公元十一世纪末,通过试验,音乐家不但将平行曲调加在圣咏的上方,并渐渐变为斜行甚至反向进行,允许声部交错与经过音的进行,使得旋律变得更为华丽。
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复调音乐日益复杂,并且旋律中融合了很多世俗音乐的成分,某些红衣主教出于对教会纯洁性的担忧,提议将所有在宗教仪式上使用的有世俗倾向的音乐和复调音乐进行清洗,保留所谓“最正宗”的圣咏,使得复调音乐一下陷于被灭绝的境地。稳妥起见,教皇特意委托当时杰出的音乐家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1524-1594)创作一首复调弥撒,想知道复调音乐是否能把歌词清楚的表达出来,前提是不搀和任何世俗杂念。帕莱斯特里纳肩负拯救欧洲复调音乐的重任,发挥全部的聪明才智,创作了一首《教皇马尔塞鲁斯弥撒》呈献上去,出乎所有人预料,这首弥撒不但能将歌词清楚地表达出来,而且旋律中透出超脱一切世俗纷扰的宁静意味,完美得几乎无可挑剔,使得教皇和红衣主教们最终同意在天主教宗教仪式上保留复调音乐。
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然出现了一种用流行的曲调和通俗化的歌词写成的神灵赞,并插入对话形式。它以简单的和声和大众化的格调,由不同的歌唱队用对唱的形式表演。一些音乐家通过不断地实践,将这种赞歌戏剧化,就产生了最早的清唱剧。清唱剧的结构通常包括抒情调、独唱、二重唱、朗诵调、合唱、序曲和其它器乐曲,重要的是它具有故事情节,不同的演唱者分配不同的角色,与歌剧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在清唱剧中,演员不用化装,只进行歌唱不进行表演,并且没有舞台布景、灯光、道具等,专门由一名演员叙说情节,自始至终整场演出不分幕,演唱者一直在留在台上,合唱比歌剧要多很多。大部分清唱剧都是以基督教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著名的清唱剧有:卡里西米的《最后审判》,许茨的《复活节清唱剧》《圣诞节的故事》,亨德尔的《弥赛亚》、《参孙》,巴赫的《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圣诞清唱剧》,海顿的《创世纪》,贝多芬的《基督在橄榄山上》,门德尔松的《圣保罗》《以利亚》,柏辽兹的《基督的童年》,李斯特的《圣伊利沙白》、《基督》,埃尔加《吉伦舍斯之梦》,沃尔顿的《白尔夏沙之宴》,斯特拉文斯基的《俄底浦斯王》,彭德雷茨基的《圣路加受难曲》等。
基督教音乐的发展全面影响了整个西方音乐,同时,它又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很多杰出的音乐家创作基督教音乐。如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的德国音乐大师巴赫(1600-1750),作为一个新教教徒,他通过内心忏悔和自我反省,根据自己的观点、感受方式和生活体验,从个人的疑惑、畏惧和希望等情绪出发不断用音乐来诠释教义,比起他之前几乎没有个性的天主教音乐艺术,他的音乐无疑更富于人性,他的呼吸中都透出对主的热爱与虔诚。在他的创作中,有超过3/5的都是以众赞歌为基础的教会音乐。包括5首弥撒曲,6首经文歌,为教会创作了5年内每周礼仪所用的大型声乐套曲康塔塔200首,144首圣咏调。其中,《B小调弥撒曲》被公认为是同类音乐中最深刻、最壮观、最杰出的范例,包括《天主矜怜颂》、《荣福经》、《信经》、《至圣经》、《羔羊经》等5个部分,合计24首分曲,渗透着新教的改革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海顿创作的《纳尔逊弥撒曲》与莫扎特的《C小调弥撒曲》、《加冕弥撒曲》、《安魂弥撒曲》等著名的弥撒曲都是深受基督教音乐熏陶的结果。贝多芬一生只创作了两首弥撒曲:《C大调弥撒曲》和《庄严弥撒曲》,后者被贝多芬自己视为毕生的杰作,他自己认为当时完全是凭着心灵的感受而创作的,其中透出强烈的宗教情绪。
时至今日,音乐家们仍然不断地从基督教音乐中汲取灵感,在创作其他题材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写出了很多圣乐珍品,极大地丰富了基督教音乐,马丁・路德认为:音乐对人的灵魂具有不可估量的净化作用,一个不懂音乐的人不可能为人师表,音乐教育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和学习基督教音乐对于所有的音乐工作者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中世纪 基督教音乐 宗教 信仰
信,信奉。仰,仰慕。信仰一词,常指代超脱于现实的,例如“神”;或者依附到一定的精神载体——国家、宗教等之上,对人们的价值观、生存目的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信仰是通过人的大脑所激发出的一种情绪,是人们灵魂深处情感的聚集,它能够震撼心灵,表现出人们对爱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渴望。
一、基督教与基督教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2世纪,最早流传于小亚细亚的下层犹太人中间,由于它迎合了当时人们希望获求永生的愿望,因而虽然开始曾经遭到镇压,但后来不仅由地下秘密组织迅速转为地上公开活动,还得到广泛的传播。在这种不可抑制的情况下,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赦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从此基督教成为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精神基础。公元325年,君士坦丁一世定基督教为国教,建立了宏伟壮丽的教堂,并制定了一套礼拜仪式,从此这个诞生于犹太民族地域的与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的宗教,在欧洲逐渐占据人们的精神统治地位。
教会礼拜音乐活动主宰着中世纪的大部分时期。教会把音乐当作传播信仰的工具,使音乐成为礼拜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590年,罗马发生鼠疫,教皇染病猝死。众信徒把副主祭格里高利推上教皇的宝座,号称格里高利一世。他励精图治,在巩固罗马教会的内政与外交上做出了卓越贡献。格里高利为了宗教利益,锐意改革教会的仪式音乐,于公元599年下令收集东西方教会的一切圣歌(如仪式歌曲、赞美歌等),经他拟定、编选、整理成一册《唱经歌集》,并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以供一年四季的宗教仪式中演唱统一的圣歌之用。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与教会发展关系密切,教会初期的文化成分很复杂,有犹太、罗马、希腊等各地的人加入教会,他们有各自的音乐,在各地的宗教仪式中,使用的圣咏各异。不同地区的基督教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礼拜方式和圣咏音乐。当时西部欧洲流行的圣咏音乐、叙利亚的对唱或答唱式歌曲形式、拜占庭的宗教赞美诗、亚美尼亚的仪式音乐赞美歌以及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音乐都对后来的基督教音乐产生影响。在格里高利之前,在教会初期已经有一些力图使圣乐统一的工作,但是直到格里高利教皇一世于8、9世纪才最终基本完成。它以罗马教义为基础,融合了高卢地区的礼仪因素,最后逐渐影响到欧洲其他地区的圣咏,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
二、基督教音乐的影响
从宗教产生起,基督教音乐就彰显出其在宗教中的重要地位。它占据着许多人的内心,同时也影响了众多艺术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中世纪,教会音乐特有的音节、曲风得以广泛流传,使基督教音乐不断发展,并深刻影响了西方音乐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轨迹。格里高利圣咏的独特旋律不仅存留于本该存在的中世纪西方音乐家的作品中,以至于在许多后世的作曲家的作品中亦能探寻到它的踪迹。巴洛克时代的两位音乐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亨德尔都是复调音乐的大师,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宗教的影子:巴赫在莱比锡生活期间不停地辛勤工作,每个星期天(主日)都要提供一首新的清唱剧,不曾间断;在复活节演出的巴赫的《受难曲》是根据《圣经》的《福音书》写成,内容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受难的故事;在其创作的弥撒的“信仰”分曲中,更能找到以格里高利圣咏曲调构成的主题;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弥赛亚”是希伯来语,原意是“被浇圣油者”,也是“救世主”的意思,它的内容是哲理性的,中心思想是摆脱苦难、追求永恒的幸福。作品以《圣经》和英国国教祈祷书的诗篇为基础,共有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等57首分曲。采用《圣经》中一段表述上帝派耶稣来拯救人类的词句,作曲家将这些唱词划分为三大部分——“预言与完成”“受难与得胜”“复活与光明”,第一部分讲述了救世主即将来临的预言和耶稣的诞生;第二部分讲述耶稣传道和受难;第三部分讲述耶稣复活以及人们对他的赞颂,这是亨德尔完全表现宗教内容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
此外,在西方的许多音乐作品中总是或多或少地采用一些基督教音乐的元素加以发展而成的作品。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师海顿创作的清唱剧《创世纪》,取材于弥尔顿的《失乐园》的第二章,叙述了“上帝创造世界”以及亚当、夏娃的故事。莫扎特的交响曲终曲主题中曾融入了格里高利圣咏的音乐动机;而被认为是乐圣贝多芬最伟大作品的《D大调庄严弥撒》,具有宗教的外形框架,在虔诚、获得超脱平静与欢欣之中渗透着强烈的戏剧性,光辉灿烂是这部作品的特点。《庄严弥撒》按照五段的传统常规格式(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情绪。浪漫主义时期,基督教音乐在“歌曲之王” 舒伯特的《圣母颂》中抒发了对真善美的向往,“钢琴之王”李斯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罗西尼的后半生仅创作了《圣母悼歌》和《小庄严弥撒曲》两部作品,均为基督教音乐,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了《安魂弥撒曲》。进入20世纪后,如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及许多流传至今的乐曲都能找到由格列高利圣咏扩展而成的印记。
三、基督教音乐与的关系
音乐对基督教信仰有重要的影响。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人的生活如果找不到精神寄托,仍会觉得索然无味,缺乏信仰的人容易迷失方向,而一个民族如果缺乏信仰,国家发展的力量就难以恒久。信仰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是人们的灵魂主导,它看不见,摸不着,往往超脱于现实。信仰是人类情绪激发的无限的渴望的凝结,而民族意识、宗教情结则由人们的信仰所发展、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国家文化、宗教文化。不过,宗教文化并非信仰的组成部分,而是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世界上迥异的宗教文化实际上就是不同的信仰文化,且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与主张。
(一)基督教音乐歌词对的影响
基督教音乐的歌词提倡人人平等、平和、真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服从领导,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兄弟相亲、友爱邻里的美德。同时要求人类要观摩自然、摸索自然规律,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生态平衡。这是一种道德观念培植,让人们能正确地面对人生选择,也成为人们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歌词往往带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分配。不同之处在于:歌唱者并不重视听觉上的美感或俗乐的夸张,放松自我,整个歌曲没有修饰小节线或拍子记号、节拍,没有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没有舞台背景和灯光,一切都是平凡,但又是神圣和空灵的,给人感觉平静、真实,更贴近生活。
(二)基督教音乐的曲调对的影响
基督教的歌词大多来源于《圣经》,给人一种超脱、宁静之感,无任何欲念。让聆听者的心灵和灵魂得以平静,充满神秘感,能抓住歌曲所倡导的思想的真谛,特别是强调不主张使用乐器伴奏(中世纪在教堂中唯一被准许使用的乐器是管风琴),完全以人声音域的旋律为基调,无杂欲和刻意的夸张,全面而深邃地表达了宗教的感情,同时也让人并非为悦耳去欣赏,而是纯粹为宗教礼仪所创作。它有如一股清泉,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历久弥新,感人肺腑。正如人们对信仰缺失的理解,有物质原因,也有意识原因,但是基督教音乐用其铿锵有力的誓言、质朴无华的字句,诠释着人的意志、坚如磐石的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爱、关爱,是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情绪,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道德行为、目标理想的基准。
(三)基督教音乐的唱腔对的影响
基督教音乐是一种超越了人现实经验世界的一种实用音乐,是人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信仰,所以它的唱腔特色体现的不仅仅是追求悦耳动听、重视听觉上的美感,是推崇单一旋律线的、以纯人声演唱为主,不使用变化音和装饰音,或俗乐的夸张演唱,创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和通往心灵的呼唤。通常人们在不同的心态下,听到这些没有任何修饰的唱腔,心情能够在瞬间平静下来,仿若置身于更加宽广和纯净的世界。
基督教音乐通俗易懂,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对生活憧憬的感悟,对于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使听众从中汲取了对生活的理解和生存情愫。当基督教音乐成为一个文化背景,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主流价值理念与行为时,更多的人对基督教音乐有了深层面的理解,它同时已成为历代作曲家汲取音乐素材的沃土和音乐创作灵感的源泉。这说明,基督教音乐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宗教;基督教;上帝;信仰;启蒙主义
宗教,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坐标之一,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整个西方社会的文明是基于基督教对世界的观念的土壤中而向前发展的。纵观西方专业音乐历史的发展状况,传统的宗教形式与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批判。
自然的传承
基督教在公元311年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后,便向“鸦片”一样席卷了整个欧洲社会,十六个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习俗等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基督教的形式观念也产生了变迁,不管怎样地更新、补充,最终总能在社会上留有一席之地,所以说:“宗教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没有同社会历史相脱离的独立历史”。它已作为西方社会的精神支柱,一代代的沿袭,浸透了西方人的思想观念。
莫扎特出生于古城萨尔茨堡,公元七世纪起,这里就是罗马教廷直属下的大主教管区,几个重要的隐修院就建于此。因此,宗教观念相对比较深厚,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是虔诚的天主教的信徒。莫扎特父母也不例外,当然,莫扎特的初生受洗与婚丧大事都按天主教正规礼仪办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1778年7月3日,莫扎特非常挚爱的母亲告别了人世,面对这样的心灵打击,他在信中写道:“她已蒙主召唤,我很清楚这是神的旨意,所以我也只有遵从,是它把她赐给我,因此也有权从我身边将她带走……,由于主的恩典,给予我能够不屈不挠和冷静力量承担这一切。”莫扎特对“死”坦然,并不意味着他并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相反他却做出常人难以企及的非凡事业,或许是由于莫扎特过早地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与短暂性,就以一种否定的方式生存,同时也从这种否定中赢取自己生命中最为有价值的那部分。——用音乐的笔为人类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现在我们依然在聆听莫扎特的那些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美好的音乐。“生命有限,艺术无限”对于他这其实就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宗教音乐
莫扎特一生创作有20部弥撒;祈祷曲、晚祷曲、赞美诗7首;宗教短曲25首;教堂奏鸣曲17首;清唱剧、康塔塔、宗教剧共9部;卡农曲29首。就这些宗教体裁的作品,在他一生六百多部作品中也占有了一定的比重。
身为西方作曲家,创作宗教音乐可以说是一件自然、普遍的现象,宗教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一些宗教音乐的模式结构,已非常熟悉,所以很多作曲家的创作都是从宗教音乐开始的。
《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是莫扎特九岁写的经文歌,也是他所写的第一部宗教体裁的作品,至今仍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内。在这以后他便在父亲的教导下,研究前辈音乐家的宗教音乐,通过手抄著名宗教音乐大师的作品来模仿,练习写作宗教音乐,这为莫扎特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基督徒;传播方式;人际关系;乡村社会
中图分类号:B9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15-02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中原地区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信教群众人数不断增多,呈现逐渐公开化和团体化的趋势,且基督教活动也在不断地组织化和规模化。笔者利用假期通过个别访谈,进入基督教堂观察基督教庆典活动等方式,对内黄县乡村基督教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田野调查。
在河南省数十个县级行政区中,内黄县是极为普通的一个。它位于河南省北部,卫河上游,与河北为邻,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邻濮阳、清丰,南接滑县、浚县,西连安阳、汤阴,北靠河北省魏县,辖6个镇、11个乡。该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多进行农副产品加工。由于剩余劳动力难以在现有经济结构中得到消化,每个乡镇都有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
在改革开放之初,内黄县的基督徒只有700多人,现在已发展到5 000多人,差不多每一个村子里都有十来户或者更多信教。教徒集会场所――教堂,一般由一个村或者几个村的教徒集资建设,整修费用也由教民集资支付,一般每人捐5元~10元,或者以物品捐赠。教堂选址选择交通顺达地区,方便周围各村教民聚会,如二安乡的大槐林村教堂。
血缘关系是内黄县基督教传播的主要渠道。血缘关系即由婚姻或生育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其他亲属关系。以血缘为纽带,亲情为基础,亲人之间传播福音更为直接,更为有效,发展教友更为迅速。信徒之间既为教友,更是亲人。
从上表反映出,这一地区信仰基督教的多为女性,分布各个年龄阶层,大多已为人妻为人母。如35岁的陈某,小时候就在母亲的教导下信教,结婚后,要求丈夫女儿也信。她认为,一个家庭应该有相同的,这也更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稳定。刘某,早期在父母的影响下信教,结婚后婆婆也信教,婆媳经常一起做礼拜,祷告,关系融洽。上表的六名教徒中,四名已结婚生育的教徒都发展家人信教。当被问及没有发展她们丈夫信教的原因,刘某解释说,“丈夫在外打工赚钱,回来很累了,家里人可以祈求主保佑他出入平安,工作顺利。”这些教徒都是家庭妇女,受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希望通过对主的虔诚祈祷护佑家人,反映了家庭观念在乡村女性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地缘关系是内黄县基督教传播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它是人们由出生或居住在同一地域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如同乡关系,邻里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传统的娱乐活动如看戏、放电影、赛龙舟、舞狮、赶集、庙会等已无人组织,大部分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家庭发展之上。农民内心所存在的“爱热闹”天性只能通过乡里交往得到释放。基督教因此沿着相亲关系传播开来。
笔者调查得知,基督教在中原乡村是以小型教堂或聚会点为基础,一个乡镇或几个村子建一个教堂,教徒选举出负责管理各项事务的组织者,一般叫“长老”或“老师”,由组织者带领进行守礼拜,唱歌,朗诵圣经等团体活动,为乡村群众提供了能够接受和容纳他们的文化氛围和场所,吸引了大部分人去参加基督教。如65岁的何某,无业,长期在家操持家务,家里附近有一个小教堂,空闲时经常去看热闹,听教徒唱赞美诗,一起祷告,觉得很有意思,就加入了。
基督教传播的地缘性质,还表现为一个地区的基督教组织里,每个教堂都安排了组织者或传道人,他们或固定或不固定,一般是本地人,熟悉本地区教徒的情况,同时又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受到了正式的学习培训,能起到领头作用,在教徒和非教徒中都有较大影响。他们在宣传教义时,可以结合本地风俗习惯,针对百姓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把教义编成通俗易懂的小灵歌,为教民排解问题。如张某,作为一个中年家庭妇女,平时除了操持家务没有别的事情,私心重,爱占小便宜,村民们都不愿意与她交往。后来经人介绍加入基督教,经过教义的学习和周围信徒的帮助,慢慢地改掉了自己的缺点,村民也逐渐跟她交往。她自己非常感慨地说,以前总是想着不能吃亏,总跟人家争这个争那个,经过主的指引,才发觉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明白事理,你要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的。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使乡村农民信教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一个信徒可以通过血缘关系影响自己的亲人信教,也可以利用地缘关系使周围的人加入。李某即是如此。
她今年63岁,自1979年开始信教,早年在邻村走亲戚时通过王某加入基督教,后影响女儿李某、儿媳齐某、邻居张某信教(如下图)。在这之中,由王某发展李某信教属于 地缘关系,而李某影响女儿、儿媳信教属于血缘关系,影响邻居张某信教又属于地缘关系。由此可见,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北方乡村基督教的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见下图)。
在北方乡村地区,教徒入教还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希望借助入教,治病减灾,恢复健康。乡村地区经济落后,没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许多人都是“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在无法得到治疗的情况下,宗教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不得不把追求生命意义的希望寄托在对神的信仰上,如赵某,46岁,前年查出了胃癌,听说信耶稣能治病,就信了主,每天虔诚的祷告希望病能够好。现在病情没有复发,她经常对人说:“是主保佑我的身体一天天变好的,感谢主。”教徒信教,可能由于心理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精神和心理负担,有助于身体疾病的治疗,久治不愈的疾病也可能因此痊愈。同时由于大部分教徒文化水平低,常常把偶然巧合的病愈当做是“主的保佑”,从而更加坚信信仰基督可以治病,甚至以身说法,宣传信教治病这一理论。治病说成为乡村农民信教的一部分原因。
寻找精神寄托也是部分教徒入教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后,一些农民抓住时机,依靠自己的经济头脑发家致富,而另一部分人依然因循守旧,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贫富差距拉大。这就不可避免地在农村造成社会矛盾尖锐,拉帮结派、宗族纠纷现象的产生。一些人遭受到不幸与意外,而又得不到关怀帮助,感情无处宣泄,就会寻找一种精神寄托。由于基督教会宣传世上人同为兄弟姐妹,提倡友爱,诚信,扶助,信赖,聚会时互诉衷肠,亲密无间,为他们提供了氛围良好的交流场所,感情得到释放,使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如曾某,58岁,儿子媳妇在外打工,老伴在一个工厂看门,常不回家,她独自生活,孤独无依。周围的信徒了解到这个情况,经常去帮助她,替她祷告,后来在教徒的劝说下信主。用她的话说“信主后进入到一个大家庭,获得了重生”。还有一部分人来教堂的原因,是为向“主”忏悔。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做了错事,内心不安,又无法对人说起,忏悔就成为缓释心情的一种方式,将内心无法诉说的事情向神诉说,祈求神的原谅。
有些基督徒入教,也有着特殊的政治或经济的考虑。在教徒较集中的村镇,教徒往往占全村或全镇人口的一半。在基层农村干部选举中,有人为了个人利益,利用当地教徒的同一认知心理为自己谋取选票。由于现阶段农村组织资源缺失,生活中的问题若得不到政府组织的及时关怀,即感到失望,基督教就会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乘虚而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失。还有一部分人是“想通过信教发财致富”,有这种心理的信徒只是一小部分。西方新教主张“合理的限制消费,合理的追逐财富”,这一思想与农村经济生活中所崇尚的勤俭不铺张浪费,致富有道的思想相同,获得了广大信徒的认可。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变迁,不但创造了更有利于传教的舆论氛围、制度条件和经济基础,也把教徒拉入了更为广泛的社会交往中,传教活动因此沿着血亲和乡亲的社会关系,使村与村的不同宗教团体相互连接起来。同样,趋利意识也使得基督徒相互帮扶的功能成为吸引疾病信徒的工具,尽管被吸引者并不完全理解基督教的教义。
参考文献:
[1]颜敏.中国农村基督教的重兴与农民的精神需求[J].文化透析,2003,(8):28-31.
节日习俗
西方国家
平安夜亦被认为是圣诞老人及其他地区类似人物四处向好儿童派礼物的时间。在意大利,礼物在平安夜当日早上已开启,而在英国、爱尔兰、瑞典、丹麦、挪威、芬兰、葡萄牙及波兰,圣诞礼物通常在平安夜晚上或圣诞日
耶稣
早上开启。在德国大部分地区,圣诞礼物则在平安夜晚上(德语 Bescherung)开启。在冰岛圣诞节在平安夜下午6时开始,教堂钟声会被敲响,人们会与家人一起享用节日晚餐,之后便会拆礼物,一起渡过晚上。在北美洲,大部分家庭会在圣诞日早上拆礼物。对于已离婚的家庭,孩子可能分开两日与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庆祝。在西班牙礼物则要到1月6日显现日(Día de reyes)早上才会被拆。不少传统圣诞故事都在平安夜晚上发生。
在日本,大多数人都信奉传统的神道教以及佛教,圣诞节的宗教气息淡薄,一般人鲜少注意圣诞节或平安夜的宗教意义。大多是年轻人受到商业炒作的影响,将圣诞节等同于礼物交换、狂欢节或是情人节的延伸,年轻人开派对,情侣往往在圣诞夜约会、吃大餐,造成餐厅与旅馆人潮远多于教堂的现象。
美国
圣诞大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
丹麦
当圣诞大餐开始时,人们必须先吃一份杏仁布丁,然后才能开始吃别的东西。
法国
生性浪漫的法国人喜欢在12月24日的晚上载歌载舞,伴着白兰地和香槟酒的浓郁酒香,一醉方休,醉度圣诞。
英国
英国人除开怀痛饮啤酒之外,还喜欢去异地旅游。比较保守的家庭则在圣诞前夜合家团聚。
德国
一向比较严谨的德国人都要开怀畅饮啤酒或白葡萄酒,吃甜食、酸食、酸猪蹄、啤酒烩牛肉、奶制品和各种生菜。
意大利
虽然平时已吃好喝好,但过圣诞节时,那才真叫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美馔佳肴,玉盘奇馐,应有尽有,是饕餐之徒大显身手的时候。
澳大利亚
每家饭店酒店都为圣诞节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有火鸡、腊鸡、猪腿、美酒、点心等。人们在傍晚时分,或一家老小或携亲伴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圣诞大餐。
祝福短信
圣诞过了有新年,新年过了有春节,春节过了有三八,三八过了有五一……哈哈!你以为我要一次性把所有的节日祝福都说完吗?我只想应节日说句:圣诞快乐!
跟你讲不要跟他讲,因为他跟我讲叫我不要跟你讲,现在我跟你讲,不要跟他讲我跟你讲过,如果他问你,我有没有跟你讲,你就讲我没跟你讲:圣诞快乐!
神说: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信赖的朋友,你会拥有这一切!我说祝你:圣诞快乐!
大家好,为答谢朋友多年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在圣诞前举行酬宾活动,凡在我心中有一定地位的人都将获得由我免费提供的价值人民币一毛钱的圣诞短信一条。
圣诞树上的雪花,悄然无声地飘落,远处悠扬的钟声,开启着你我的心扉,让爱洒满人间。
我想在你最高兴时说出我的心里话,浪漫的圣诞节里,我的机会终于来了--你快乐时像头小猪,生气时更像!
以真诚为半径,以尊重为圆心,送你一个圆圆的祝福给你,愿爱你的人更爱你,你爱的人更懂你!圣诞快乐!
圣诞老人留言:因昨晚没有袜子装礼物,只好折成现金存入你的帐户--请务必在一小时内查询六次信用卡帐户,即可到帐!
在隆冬来临之际,希望你身体健康,永远快乐得就像炉子上的水壶一样,即使屁股烧得红红的,也依然快乐地吹着口哨幸福地冒着鼻涕泡泡。
无数个圣诞的祝福,那友谊,厚厚积累的愉快记忆,人间的亲情,天堂的温馨,终于带给了我们大家。
平安之夜的使者,向你报一声平安,让这祥和的旋律,伴随你度过今晚。
有人说,如果你能在圣诞前三个月接到祝福,那么在来年的前三个礼拜,对你的祝福就能实现,现在我几祝福你:钱途无量,事业爱情一帆风顺。
我手摘一弯月牙,头顶两颗星辰,眼含三色秋波,口叼九朵玫瑰,脚踏十瑞祥云,以闪电般的速度来到你的面前:圣诞快乐!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圣诞吗?
我刚在圣诞老人那许下愿:把我当做一件礼物,送给那正在看短信息的人,我愿生生世世陪伴着她。
在英国,平安夜如在工作日,有时会被银行及贸易公司视为短日(下午休息)。
天主教俗
天主教的圣诞节在平安夜开始。除非当日是星期日(参看待降节),守夜的聚会据说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参加圣诞节的聚会是不被允许的。圣诞季节继续直至1月4日,如当日是星期六,则至1月5日,当 the Vigil of the 显现日 庆祝时。
基督教俗
传统上不少基督徒会在平安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内举行,以表示圣诞日的开始。一些教会则会在晚上较早时间举行烛光崇拜,通常会有耶稣降生故事的话剧表演,亦会享用大餐,一般会有火鸡或火腿作为主菜。德国的传统菜色则有烧鲤鱼。
节日佳音
基督教社会中,平安夜这天,每家按传统都要摆放一棵圣诞树。当晚,全家人团聚在客厅中,围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和爱,并祈求来年的幸福。
圣诞节前夕也就是俗说的平安夜,当晚,全家人会团聚在客厅中,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一年来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及爱。在这天晚上都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诗歌弹着吉他,一家一家的唱着诗歌报佳音。到底佳音队这种节日活动是怎么来的呢?
耶稣诞生的那一晚,一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好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知道。
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报人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
整个报佳音的活动大约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才结束。
圣诞节的节节歌
圣诞节歌《平安夜》起源于奥地利。
功在老鼠
一八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在奥地利萨尔札赫河畔的奥本村里
,有一只老鼠大胆地溜进村里古老的圣尼哥拉斯教堂风琴楼厢里。这只饥寒交迫的小东西东跑西窜,到处咬噬,终于干下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导致了一曲脍炙人口的圣诞赞美诗的诞生。翌日清晨,一位身穿黑色礼服大衣的中年人走进教堂,径直来到风琴旁边坐下。此人名叫弗兰兹-格鲁伯,正当三十一岁,有着一头黑发,高高的鼻梁和一双富有感情的眼睛。他虽然默默无闻,但在这偏僻地区很受村民尊敬。因为他是本村的小学教师,又是圣尼哥拉斯教堂的风琴演奏家。
他坐下来,踩着踏板,按下了琴键。可是风琴只发出几声呜咽似的微弱气息。
当格鲁伯正要俯身去察看究竟时,他的好朋友约瑟夫-莫尔来了。莫尔是个教士,也是一位音乐家。奥本村教堂的正式神父还不曾派来,莫尔是临时被派来顶替这职位的。
格鲁伯见他张皇,不觉一怔,连忙问道:“天主降福!什么事儿,约瑟夫?”那位年轻的神父举起双手,做出一副绝望的神态,并示意让朋友起来跟他走。
莫尔领着格鲁伯走到楼厢里的风琴键盘后面,指着鼓风的皮风箱上
一个大洞说:“今早我发现这个洞,一定是老鼠咬破的。现在一踏下去,什么声音都没有了!”格鲁伯仔细地检察了风箱上的那个洞。圣诞之夜做弥撒而没有风琴奏乐,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他禁不住喊道:“真该死!现在可糟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有办法,”莫尔神父有点腼腆地说:“我写了一首短诗,倒可以作为歌词一凑合着顶用一下的。”接着他又严肃地说道:“这可不是“那一类”的歌呀。”
格鲁伯看见他的朋友这么激动,不觉微笑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莫尔的确很喜欢“那一类”的歌--就是当农妇和船工欢饮时,在齐特拉琴伴奏下所唱的那种所谓粗俗的民歌小调。这种东西往往引起那些固执守旧的虔诚教徒的不满,使得道貌岸然的长老们大皱眉头。
格鲁伯拿起莫尔所写的诗读了头几段,顿时觉得好像有一股奇异的灵气贯穿脊梁。这的确不是“那一类”的歌。它好像是抓住了他的心,温和纯朴和动人地向他诉说。他从来都未曾这么深刻地感动过。他耳边隐隐响起了这些诗句的乐音。
莫尔几乎是抱歉地说:“我只是这么想,既然我们的风琴
已经不响了,那么你是否可以把这东西给我们的吉他琴配个曲,也许还可以搞个小小的童声合唱队来唱唱,……你看怎么样?”
格鲁伯说:“好呀,好,好!也许我们可以这样做。给我吧,我拿回去看看是否能把曲子写出来。”
格鲁伯踏着地上的积雪,慢步走回安斯村。他一路上沉浸在他的乐曲构思中。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他就像耳聋的贝多芬一样,在内心深处听见了所有的旋律:
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
静享天赐安眠。”
他准备写给童声合唱的曲调已在脑际回荡。他回到他那简朴的住房,坐在他那古老的钢琴边,面对墙上挂着的十字架,终于谱写称了完整的歌曲。
那天下午,莫尔的书房里聚集了十二名男孩和女孩。他们穿着羊毛长袜、外套和围裙,整齐而漂亮。他们并排站在一圈圈的冬青花环下,益发显得生气勃勃。
排练开始了,格鲁伯和莫尔各自弹起他们的吉他琴,不时满意地对视微笑。开始时,大家对歌曲不甚熟悉,弹唱都嫌粗糙了些。第三部分也不太妥当,但很快便改好了。行了,这歌曲终于完成了。
圣诞夜,教堂里点燃的几百支烛光,在光洁的金盘碟和圣餐杯上映辉争耀,给那些僵硬呆板的哥德式圣母态像,赋予了盎然生气和温柔慈祥的风采。教堂里到处都用青松、万年青和圣浆果等装饰起来。全体教徒挤坐在长条硬板凳上。男人们穿着臃肿的羊毛外套,妇女则被披上了醒目的围裙和有色的披巾。
当莫尔和格鲁伯提着他们的吉他,随着十二名男女儿童走上圣坛前时,惊讶的群众顿时轰动起来。格鲁伯向他的乐队微微点头示意,琴弦便拨响了。接着,莫尔神父的男高音和格鲁伯先生的男低音,便和谐地共鸣着响彻那古老的教堂。
于是,流传久远的圣诞赞美诗便这样首次被人们唱出来了。然而,第二天也就被人忘记了。当时参加圣诞弥撒的教徒之中,谁也不曾料到这首歌后来竟会风靡世界。
后来仅仅是由于一次偶然机会,才使这一杰作得以免遭淹没的命运。第二年春天,从齐勒塔尔来了一位风琴修理师,卡尔·毛拉赫。他在闲聊中随便问起:既然风琴坏了,那么你们是怎样进行圣诞弥撒的?格鲁伯这才提起那曲子的事,他说:“这是个不值一顾的东西,我甚至已忘记把它塞到哪里去了。”在教堂的后部有一个小橱,里头塞满了尘封已久的乱纸堆。格鲁伯从这里找到了那首曲谱。
那风琴修理师看着乐谱,微微动着双唇,从他那宽阔的胸腔里哼着这调子。“有意思,”他轻轻地说,“可以让我带回去看看吗?”
格鲁伯大笑起来。“行,行,你尽管拿去就是了。再说,你把琴修好后,这东西就更加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毛拉赫走后,格鲁伯也就忘了这件事。然而平安夜却在可爱的齐勒塔尔山中回响,并且从此开始了它远播世界的历程。
这歌曲作为民间音乐,从奥地利传到了德国。它越过国界,随着德国移民远涉重洋,传播各地。但直到不久前,莫尔和格鲁伯才被公认为这首歌曲的创作者。他们当时什么都没有得到,他们死时仍和生时一样贫穷。但是,格鲁伯的那具古老的吉他琴至今仍在为他歌唱,它已成为传家宝,被格鲁伯家代代相传。现在,每逢圣诞夜,人们便要把这吉他琴带到奥本村去。而世界各地的教徒们,则再次齐唱这首为人喜爱的圣诞赞美诗……
神父杰作
奥地利靠阿尔卑斯山的地区,出了不少的乡村诗人,加上奥地利人,本是爱好音乐的民族。他们大部分的人民,信仰耶稣基督。所以每到圣诞节,在这崇山峻岭的一些小镇和乡村里,许多歌唱世家的男女,像中古世纪的吟游诗人,不断的把圣诞歌的词句和乐曲,加以改进或创新。他们很多人,长于弹奏乐器,而且几个人聚在火炉边,就能当场作出新的圣诞歌,成了后来圣诞歌的宝藏。有一些歌曲,也许当时唱唱,或唱过一两年,就被新的圣诞歌所取代了。但是其中的一首,不但流传下来,而且是世界最出名的圣诞歌,它就是大家熟悉的“平安夜”。
据说这首圣诞歌,是阿尔卑斯山下沙司堡的牧若瑟神父,在一八一八年撰写的歌词,曲子则是乐师方济葛鲁伯所作的。不幸它在那乡村圣堂歌咏团的抄写本中,埋没了十多年。后来,被一位喜爱音乐的人发现,就把这首圣诞歌,带到城里的音乐会上演唱,非常受人欢迎。于是,渐渐的流传到奥地利各地,再传到了德国。一八三九年,这首圣诞歌传进了美国,不到几年功夫,就普遍得到人民的喜爱。再经过著名歌唱家的演唱,电台的播放,这首圣诞歌-平安夜,普遍的流传世界,而且各国都有翻译的歌词。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几乎都熟悉这首“平安夜”,聆听的时候,而且会哼唱起来。
不久前,第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年近8旬的意大利作曲家、世界音乐界硕果仅存的大师级人物埃尼奥・莫里康内获得终身成就奖。在世界亿万观众和音乐爱好者无限敬仰的目光中,老人终于“屈尊”接过了学院奖的评委“恩赐”的那尊迟来的小金人。此前莫里康内仅获得5次奥斯卡提名,分别是1978年的《天堂的日子》、1986年的《传道》、1987年的《铁面无私》、1991年的《巴格西》和2000年的《玛蕾娜》。
英国导演罗兰・乔菲拍摄的正剧片《传道》,通过18世纪中叶发生在南美洲、涉及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殖民地争端的一个历史事件,隐喻了今天的某些大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世界基督教界内部始终存在的争端与分歧。埃尼奥・莫里康内为影片写下的配乐,成为他创作生涯中的一座无人企及的里程碑。但正如这位真正的音乐大师日后数次经历的那样,由于他艺术构思的宏伟与深刻大大超出了“商业熏心”的奥斯卡评委的审美水准,以至他屡屡“败在”一些名不见经传者或者作曲新秀的手下:《传道》的音乐仅成为莫里康内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原作音乐提名的作品。或许正是这次显而易见的不公,引起了世界评论界和音乐爱好者对这位公认的音乐大师的关注。
影片中加布里尔神父在丛林中吹奏双簧管,是编导者精心设计的情节,同时这一场景也具有多重的内涵。需要指出的是,导演罗兰・乔菲和剧本的作者、著名编剧罗伯特・博尔特(《阿拉伯的劳伦斯》和《日瓦格医生》等影史经典的剧作者)似乎在借助首次与他们合作的埃尼奥・莫里康内的实力,在故事情节中有意突出了音乐的存在。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了土著男孩的独唱,阿尔塔米兰诺主教来到印地安人建立的教堂时听到令他内心激动的童声赞美诗合唱和孩子们的提琴伴奏以及随后他对土著人建立的乐器作坊进行参观;最后是神父指挥信徒们的赞美诗合唱(这次他试图用音乐来唤起葡萄牙殖民者的良知,以保护那些善良无辜的印地安人的生命)以及屠杀过后的特写镜头中,水面上飘过的那架小提琴。而全片充满希望的结尾镜头,正是拾起这把小提琴的女孩和部落里劫后余生的孩子们一起,乘小舟消失在南美洲热带雨林掩映下那纵横交错的河道里……
而神父在丛林中吹奏双簧管正是影片叙事与音乐直接相关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在这里,他试图用音乐来保护自己,用音乐去化解生活在原始密林中、不希望被打扰的土著民族的敌意。他用自己手中的唯一武器――美妙的乐器奏出的真挚、流畅、沁人心脾的旋律,幻化成了配乐的核心主题。
看见奴隶贩子门多萨(著名演员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皈依宗教痛改前非,土著印地安人对他表示了原谅和接纳。门多萨忏悔的灵魂受到感召,喜极而泣。此刻,令人感到温暖无比的双簧管主题再次奏响,不但抚慰着正在注视眼前感人一幕的加布里尔神父和每个善良的印地安人的心,也打动了银幕下的无数观众。随双簧管主题动机过渡的下一组镜头,是影片《传道》最具代表性的场景之一,毫不掩饰地颂扬了印地安部落淳朴、善良、勤劳的品质,颂扬了他们和谐、融洽、与世无争的原始生活。由这一段落所标志的影片配乐,也成了莫里康内在其代表作“往事三部曲”特别是《美国往事》之后树立于世界电影音乐界的一个无人超越的新高峰。
标题为《人间天堂》这一配乐段落的乐队编制及其配器构思,在莫里康内的全部作品中都堪称之最。以管弦乐队弦乐声部的衬托下那柔和的混声合唱作为引子,在具有南美特色的民族打击乐敲出的舒张有致的节奏型上,全片配乐的核心旋律――“加布里尔的双簧管主题”以完整的形态再现。同时总谱上还出现了两个合唱队,其中一个以强劲的力度唱出造型性鲜明、与人们劳作和欢笑时的节奏近似的曲调,而另一个合唱队则唱出与之形成对比、具有抒情性的柔和旋律。或许正是始终处在背景地位的第二个合唱旋律,把代表宗教与文明的双簧管曲调和代表土著民族原始意念,却隐含着强大生命力的劳动节奏融合在一起。音乐在表达影片主题思想的同时,也赋予了镜头以深刻的精神内涵。这正是作为音乐大师莫里康内与其他作曲家特别是美国作曲家的不可同日而语之所在。
绝世之作《美国往事》的制片人阿农・米尔岑,时隔多年曾回忆这部巨片在美国上映时的遭遇。唯利是图的发行商不但按照他们所能理解的时间顺序强行重剪了影片,居然还把莫里康内谱写的精彩绝伦的配乐也丢掉了。删减版《美国往事》在北美院线放映后,不但观众一头雾水,而且还遭到了美国评论界的恶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长达3小时45分的完整版在欧洲上映后观众全体起立,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当年,构思如此宏伟的《传道》音乐得不到首屈一指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重视,正说明奥斯卡评委的浅薄无知,也显示出莫里康内的电影音乐思维对美国人来说是过于深刻了。
以往三个圣诞节的记忆分别留在了里斯本、香港和巴塞罗那,虽无归家的意味,却也有缘领略了圣诞节中因人因地而迥异的种种风土人情。
我的朋友西班牙人阿尔贝在十一月初一个高调的友人告别仪式后,从巴塞罗那出发独闯上海去了。
一个月之内,这位年轻人不仅找到了固定的住处、合法的工作,还开始光顾里弄里的食摊,甚至已经入乡随俗的穿着睡衣拖鞋上街买方便面去了。
虽然他带着十二分融入中国的热情而去,但在我的慧眼之下很快就发现其西班牙人的本质——第一次去超市便开始找类似于彼国圣诞大贝壳通心粉的替代食品;接着又感慨静安寺路的商店里专为圣诞装点的眩目灯效,说其不但让人找不到圣诞的感觉,反而觉得进了CASINO……
的确,同一个节日,即使不论其宗教的含义,舶来的时尚和根深蒂固的传统也完全是两回事。国内的旅馆饭店会借圣诞之名举行华丽的餐会,商场要搞奢侈礼品的推销,年轻人因此彻夜在外狂欢……但当不少朋友真的来到西方去体会所谓“纯正的圣诞节”时,却发现远不如想象中的热闹有趣。
对于生来受洗的人们来说,圣诞节是基督教徒在圣诞子夜弥撒后家庭聚会的日子,所以节前的几天正是西方的返乡潮,犹如中国的除夕。2009年以来,我亦会选择随潮而动,于是将以往三个圣诞节的记忆分别留在了里斯本、香港和巴塞罗那,虽无归家的意味,却也有缘领略了圣诞节中因人因地而迥异的种种风土人情。
2010年圣诞节前后的里斯本云卷云舒,时雨时晴。木质的老电车一如往日,在宽街窄巷中、山与海的落差间上下穿行。街边的小酒馆里飘出咖啡和蛋挞的暖香,耳边亦传来凄美动人的Fado。这座游离于古典与现代之间的葡城似乎并没有为圣诞而刻意改变。直到平安夜,回到名叫“诗人”的青年旅社,发现客厅里闪动着温暖的烛光,原本已经休假的女厨特意从家里赶过来,为大家做好了鳕鱼饭、石榴沙拉还有圣诞特供的甜果子、圆面包,并打开了一瓶香槟,这种温暖自然而然便让在旅途中偶遇的我们围炉举酒,成就了温情脉脉的家庭式异乡圣诞聚会。
2011年暂居香港。欧美的同事在圣诞节前两周就进行了聚会,之后陆续走光,只留下大陆及香港同胞坚守岗位。香港的基督教信众很多,但这圣诞节过得是一番五味杂陈的味道——从铜锣湾到上环的街头,一如既往的的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只是时代广场上的装饰换了应景的圣诞主题而已。平安夜去赶电车回家,被穿透闹市的清澈的声音吸引,在循道卫理香港堂前驻足,唱诗班正在夜幕中演唱赞美诗。这一刻间内心中忽然感到了某种超越环境的深邃的宁静——如果你和我一样并非生长在香港,那么香港无疑是个需要用幻想来过滤而产生的地方。
2012年回到巴塞罗那后的圣诞节充满亲情、友情和爱情,我从万家灯火的窗外走进了一家人的聚会。购物热潮随着圣诞节当天的到来而中止,街上所有的商家店铺歇业,一片寂寥。而人们各自的家中,正是亲朋满座,其乐融融。我和佩得罗在他的姐姐比拉尔家中聚餐,加上她的两个孩子和从前的老邻居玛利亚及她的侄女玛丽,已是四代同堂。尽管佩得罗姐弟的父母已去世多年,独居的玛利亚姑侄每年仍会被这个家庭邀请共度圣诞。只要留意,你会发现这些妆扮精致优雅的老年人正是西班牙圣诞节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眼前这位八十六岁的玛利亚身着蓝绿色印花上衣,奶油色的中长裙,透明的肉色丝袜,黑色的小牛皮坡跟鞋,配上精心修整过的卷发、淡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绅士淑女的年代,而她生命活力透射出的美丽更令人由衷赞叹。
转瞬间2013年的圣诞又临近了,灿如星河的节日街灯再次挂在巴塞罗那的大街小巷;加泰罗尼亚广场又变成了溜冰场,响起了圣诞歌;出售各种圣诞饰物的小市场从一个月前便雨后春笋般地在各个街区里冒出来;与圣诞关联的各种公益活动也搞得如火如荼;超市的门口这段时间里多出一个木箱,里面很快就会装满捐赠给贫困者的各种食物。想了想,将两大包阿尔贝在上海苦寻的圣诞大贝壳通心粉放了进去,不管谁会收到,都祝你和家人圣诞快乐吧。
雪赢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目前在巴塞罗那大学从事博士学位研究,专攻老年“情感建筑”的设计应用
[关键词] 威廉·布莱克;泛神论;动植物意象;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 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2)01—0111—04
布莱克从幻觉中构建了一整套专属神话体系,其预言式的短诗中充满了神秘主义的不可理喻,尤其是他对于宗教的态度自相矛盾,前后冲突。例如1974年《欧洲:一个预言》中反复出现耶和华的崇高形象,充满智慧的老人在天上望向混沌灰暗的人,目光充满怜悯,大量诗作和版画都明显源于圣经的描述;然而另一方面,布莱克却又常常在诗歌中批评教会和宗教制度,例如《天真与经验之歌·扫烟囱的孩子(二)》中的诗句“因为我显得快活,还唱歌,还跳舞,/他们就以为并没有把我害苦,就跑去赞美了上帝、教士和国王,夸他们拿我们苦难造成了天堂。”这已经明显具有了现实批判的意味。两种极端态度的并行在布莱克后期诗歌《天堂与地狱的婚姻》中变得越来越晦涩而难以解读,但是如果对布莱克早期简单明快的抒情短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进行细读,甄别其中含混的修辞意义就会发现,布莱克诗歌的宗教影响,圆融地统一在一种独特的泛神主义体系中,终其一生也不改其志。
泛神主义最明显的特例就是多神论。威廉·布莱克固然也赞美上帝,但却并不影响他将羔羊和孩子们放在与上帝同样的高度,例如他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羔羊》
《天真之歌》中的《羔羊》,往往与《经验之歌》中的名篇《老虎》形成对比,不仅同为罕见的扬抑格形式,而且以两种不同的动物,描绘了刚刚开始的工业时代的人类精神状态。羔羊、小孩和“他”是诗集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布莱克为这首诗所配的蚀刻画上,画着孩子和一群羔羊,诗歌以孩子和羔羊之间的对话形式展开。孩子和羔羊的意象,实指和虚指并存,也可以认为是天真与宗教的象征;而“他”则是造物主,是上帝,是“创造了你的人”。《羔羊》一诗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中,孩子不断追问羊羔:“小羔羊谁创造了你”;第二节中,孩子自问自答地告诉小羊羔,是“他”创造了你。“他”是谁?“他”是作为牧羊人和造物主的上帝;“他”是羔羊,在基督教传说中为洗清人类罪恶而被牺牲的羔羊——基督·耶稣;“他”是小小孩,是一份天真、更是宗教赋予的最高意义。《天真之歌》就是为“天真”所唱的一曲颂歌。
这首诗被称为“预言诗”,诗中大量含混(ambiguity)手法增加了诗行的多重理解。例如开头句“小羔羊谁创造了你”,刻意略去了标点,使原文的断句出现了歧义。原文是“Little Lamb who made thee”,既可以断句为“Little Lamb, who made thee?”(小羔羊,谁创造了你?);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带有定语从句的名词短语“Little Lamb who made thee”(小羔羊创造了你),暗指上帝就是创造万物的小羔羊。再如第二节第八行“咱俩的名字跟他一样”,原文是 “We are called by his name”。这个句型同样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咱俩的名字跟他一样”,也可以理解为“以他之名,召唤我们”,这是教士们受命去传福音时常说的一句话。再如全诗结尾反复吟唱的“小羔羊上帝保佑你”,原文是“Little Lamb God bless thee”,同样有两种断句方式:“Little Lamb / God bless thee”(小羔羊,上帝保佑你)或者“Little Lamb(Lame) God /bless thee”(小羊羔般的上帝,保佑你呀)。在原文中,为了音调的和谐,句尾的Lamb往往被读成了Lame(原意为“蹩脚的”),形容上帝并非万能。这样一来,结尾句就由原先甜美的祝愿,变成了宗教讽喻。
《羔羊》运用威廉·燕卜荪《含混的七种类型》中的第二种含混,即“上下文引起的多种意义并存,包括词的多义和语法不严密产生的多义”,拓展出两种对立的意义。这是含混作为修辞的本源属性,而且由含混构成的不确定性甚至能够颠覆了原本的力量对比关系。保罗·德·曼:《阅读的寓言 : 卢梭、尼采、里尔克和普鲁斯特的比喻语言》,沈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第10页。“当我们一方面研究字面意义,另一方面又研究比喻意义时,我们的研究模式仍然停留在语法层面;但是当我们无法用语法或其他语言学手段来确定两种意义(可能是完全不兼容的两种意义)中的哪一种占主导地位时,我们的研究模式就进入了修辞学层面。” 如此一来,羔羊变成了上帝,上帝便成了羔羊,正如诗中所说的:“他变成了一个小小孩。”于是,小孩、羔羊和上成了神一般的存在,是各自不同而又合为一体的神。千万不可将这三者的关系理解为类似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因为在威廉·布莱克看来,虽然他的诗中大量存在“上帝”或者大写的“他”,但是“谁能在万物中看出无限,他就看到了上帝;谁只在万物中看出分类图解,他就只能看到他自己……万物存在于这个永恒的世界,而与基督教的前世毫无关系。” 威廉·布莱克:《天堂与地狱的婚姻》张德明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第40页。这也就是说,布莱克笔下的上帝并不是基督教义中的上帝,而是所有神灵的代称,这是泛神论的基本特征。
如果说《羔羊》中的羔羊、小孩和上帝,都是由天真和经验抽象出来的“道成肉身”,是多神论的具体表现,那么威廉·布莱克更多的短诗则不是塑造抽象的神祗,而是回归泛神论本源的“万物有灵论”,直接从动植物崇拜中寻找精神慰藉和指引,例如“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看出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梁宗岱译)就是著名的范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毒树》这首以植物为题的诗歌。
《毒树》出自布莱克《天真与经验之歌》中的《经验之歌》,传统上认为它们以具体的自然植物为意象,描绘了抽象的人类罪恶。即“压抑的愤怒”带来的毁灭。《毒树》一诗采用了四音步(杂有三音步)抑扬格、双行押韵的诗歌格律,这种格式往往用于童谣或者基督教赞美诗。“毒树”之名,并非表示“有毒的树”(a poisonous tree),而是和“milk tree”(乳胶树)一样,意指“为提炼毒物而栽培的树”(a tree to produce poison)。诗中描绘了“我”的愤怒幻化成一棵树,所谓的自制和隐忍都是虚伪,“虚假的阳光”和“我的泪水”把这棵树“照耀”和“浇灌”,只为最终结出有毒的苹果,毒死我的仇敌。此诗指向的主题并非愤怒本身,而是对愤怒的压抑,间接瞄准了基督教隐忍之说。布莱克认为这种隐忍,压抑了人性,结果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灾祸。诗歌原名“基督徒的自制”(Christian forbearance),后来才改为“毒树”(A Poison Tree)。这样的传统解读固然解决许多问题,却也无法解释这个故事结局的预言性,无法解释敌人吃了苹果而死去这个结尾的特殊含义,也无法匹配诗中“毒树”和“苹果”的关系。诗歌中,人的行为是逻辑的,可以理解的;而树的发展则是神秘的,不可预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否可以用“祈祷”这种仪式作为平行的原型结构来勾画人与树的关系。诗中“我”受了委屈之后,便“怀着疑惧,早早晚晚,/用我的泪水把它浇灌;/我又带着诡诈的微笑,/用虚假的阳光把它照耀。” 威廉·布莱克著,张德明译《毒树》,引自《外国诗歌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第1189页。英文原文是“And I water'd it in fears, /Night & morning with my tears; /And I sunned it with my smiles /And with soft deceitful wiles.”张德明的中文翻译中将“in fears”翻译为“疑惧”体现了对于这首诗歌基于一神论的传统解读,以毒树象征嫉妒和仇恨,而“疑惧”就是人类因为道德感或者对于宗教审判的担忧而对内心阴暗面的反省。然而,如果从泛神论的角度来解读就会发现,“in fear”还可以用来表示对神的“敬畏”,“in fear of God”(敬畏上帝)这个短语本来就是牧师用来劝谏教众信服上帝的常用口语词组。从这个意义上来解读,毒树就不再是指一切阴暗的意志,而是成为了和上帝一样的神灵。以植物为神是万物有灵论最为常见的隐喻。诗中的“我”并非“怀着疑惧”而是“怀着敬畏”来浇灌毒树,其中所有表示浇灌的描述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诗行“我怀着疑惧,早早晚晚,/ 用我的泪水把它浇灌;/ 我又带着诡诈的微笑,/ 用虚假的阳光把它照耀”可以解读为:“我”满怀敬畏之心,日日夜夜向小树苗诉说悲伤、分享快乐并以“带有一点点欺瞒”(soft deceitful wiles)的忏悔赢得了神的偏袒,于是毒树的神灵便赐下个“苹果发红光”,帮助“我”消灭了仇敌。这种崇拜模式与原始部落崇拜图腾,祈求自然界的神灵赐与力量,消灭其他部落的敬神仪式原型构成了平行结构。只有从毒物即神灵的意义上来解释“我”与树的关联,诗歌中仇敌吃了苹果死去的结局才不显得突兀。
运用万物有灵论的人类学诗学观来解读毒树的象征意义,诗歌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立体。传统观点仅仅认为这首诗歌批判了隐忍对人性的压抑,但其实诗中同时还流露出反对唯理性论的意味,认为非理性的偏爱和理性的选择一样,都能改变人生命运和社会版图。
如果对诗中的苹果进一步剖析,就会发现其表面上是指圣经中伊甸园禁果(forbidden apple)的传说,即基督教中的人类原罪(sin)的象征,似乎圣经中原罪的根源是人类的自由意志,而在诗中却是人类对负面情绪的压抑。但是“苹果”的意象更有可能指的是《荷马史诗》中 “不和的苹果”(Apple of Discord),象征古希腊多神世界的“众神之争”,而这正是圣经反对得最为激烈的异教学说。事实上,无论《羔羊》中三位一体的假象,还是《毒树》中代表“众神之争”的苹果,都暗示布莱克试图从学理根源上批判基督教制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泛神的、万物有灵的统一存在,教会占据了诸神的伊甸园,而三位一体正是多神论向一神论过渡的特殊形式,这种典型的泛神论发展为一神论从而使人类受到思想束缚的观点,虽然并不为宗教研究学者们所认同,但却是布莱克思想体系中不可撼动的基石,这一点在《爱的花园》中表现得最为明确。
诗歌延续了《经验之歌》常见的宗教主题,质疑教会割裂了世俗与上帝的对话,而不是充当二者之间的沟通的使者,批判了教会对人类心灵的束缚和对追求快乐的灵魂的扼杀。“爱的花园”应该是指伊甸园。诗中显然布莱克并不认为上帝创造了伊甸园;正好相反,伊甸园先于上帝而存在,花园中的树、蛇、花、果原本都是各自的神灵。夏娃听了蛇的宣道,吃掉了代表自由意志的苹果,获得了泛神论中的“神性”,成为了异教徒之后,便被逐出了伊甸园。这首诗歌中用词往往都具有多重意味,例如“教堂”一词,原文是“Chapel”,本身就有两个意思,既是指礼拜堂,又表示殡仪馆,与后文的墓地遥相呼应。问题在于,这是谁的花园?谁的坟墓?原本诸神的花园变成了一神教的伊甸园,而教会制度扼杀“鲜花无数”。尤其是诗中写道“这座教堂把门统统关上/ 门上写着‘禁止’两个大字”(王佐良译)。英文原文是“And the gates of this Chapel were shut,/ And Thou shalt not, writ over the door”其中“Thou shalt not”是指门上的装饰画绘中有“禁止”纹样,是摩西“十诫”的句式。威廉·布莱克诗中多次提到“十诫”对人类灵魂的束缚,《爱的花园》里,“穿黑袍的教士们……还用荆条捆起我的欢乐和欲望”,同样也在《天堂与地狱的婚姻》中化成了尤理生“嫉妒的锁链”3(P19)。
布莱克诗歌的主要中文译者张德明教授在对威廉·布莱克诗歌的研究中提到,布莱克“砸碎……理性的锁链”与“恢复尤理生的重要地位”之间的矛盾,是“因为神话的根本特征正在于它的非理性矛盾。” 张德明:《人类学诗学》,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第339页。这是比较经典的基于一神论观点而对布莱克本人宣称的“砸碎……理性的锁链”的理解。布莱克晚年的长诗《天堂与地狱的婚姻》中深刻地批判了尤理生“只允许一种命令,一种欢乐,一种欲望,/ 一种诅咒,一种重量,一种尺度,/ 一个国王,一个上帝,一种法律。”3(P44)可见他并不是反对有神论,而是反对一神论;砸碎的并不是“理性”,而是“理性的锁链”,或者说是“嫉妒的锁链”,其实质是以更为宽容的泛神主义来反对一神论的专制性,而未必是反理性的。
T·S·艾略特将威廉·布莱克称为“天才诗人”,认为布莱克诗歌中具有“所有伟大的诗歌中所共有的独特性”。布莱克用以建构自我幻觉世界的泛神主义观与以斯宾诺莎“自然即神”或者黑格尔“理性即神”的泛神论并不一样。这两种布莱克时代盛行的泛神论观点都是物质和理性的,而诗人并不像哲学家那样关注什么是神,也并非从神的本质与相中寻找意义,诗歌更关心泛神论对一神论世界观及其制度的突破。可以说,人类学家们基于原始思维而提出的万物有灵论或者“互渗律”是一神论之前的泛神论,而布莱尔式的泛神论则是一神论之后的泛神论。按照列维·斯特劳斯对于神话的归类,泛神论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回顾式的,目的借助遥远的往事建立某种传统的秩序;二是前瞻式的历史,目的是将往为一个刚露头的未来的起点”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658页。。布莱克式的泛神论因为其前瞻性而具有了“预言诗”的气质。同时,对其泛神主义观的剖析,也不是为了对于布莱克诗歌提供一种解读方式,而是提供多种解读的可能,在含混中构造多重理解,甚至能够在特定的语境中,模糊了对立双方的主从关系。布莱克泛神论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本身,事实上已经具有了解构的萌芽。
River of Babylon
By the fiver of Babylon,
There we sat down.
Yeah we wept,
When We remembered Zion.
For there they that carried usaway in captivity,
Requiring of us a song.
Now how shall we sing theLord's song,
In a strange land.
Let the words of our mouthsand the meditations of our hearts
be acceptable in thy sight heretonight.
巴比伦河
来到巴比伦河边,
我们坐在你身旁。
耶,我们哭泣又悲伤,
当我们想起了家乡。
是凶狠的敌人把我们虏掠到这里,
还强迫我们把歌唱,
我们怎能唱得出圣歌来,
在陌生的异国他乡。
让我们心里的话儿和期望
在今夜向你倾叙。
《圣经・诗篇》第137首诗是这样开头的:“By the fiver of Baby―Ion-/There we sat down and therewe wept/When we remember Zion./On the willows there/We hungup our harps/For there our captors/Asked us for songs,/And our tor-mentors asked for mirth,saying/‘sing us one of the songs ofZion’”!而《巴比伦河》的开头两段与这首诗极其相似:“By the riveron Babylon,/There we sat down./Yeah we wept,/When we remem-bered Zion.//For there they thatcarried us away in captivity,/Re-quiring of us a song./Now howshall we sing the Lord's song,/Ina strange land.”显然这首《巴比伦河》是受《圣经・诗篇》的启发和影响创作而成的,或者可以说根据这首圣诗改编而成。
这首歌的开头和《圣经・诗篇》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在歌曲当中加入了唱歌的虚词“Mm…Mm…Ah…Ah…”。这些虚词只是为了使歌词的旋律更为优美,没有实在的意义。在“诗篇”中有这么精彩的一句:“On the willows there we hungup our harps/For them ourcaptors asked us for songs.”,意思是我们把竖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这首诗表现出以色列人对侵略者的抵触情绪,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而在《巴比伦河》中这种因果关系就没有“诗篇”那么紧密。
但在下面,诗与歌的差异就比较大了。“Let the words of ourmouths and the meditations ofour hearts be acceptable in thysight here tonight.”与“让我们心里的话儿和期望在今夜向你倾叙。”歌曲中的意思到此已经传达完毕,后面只是曲调和歌词的反复重复。在“诗篇”当中,更主要地表达了对耶和华的衷心不二:“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作者的强烈感情溢于言表。在后文当中,我们进一步看到诗人对耶路撒冷遭毁的刻骨铭心的记忆,甚至对侵略者恶毒的语言记忆犹新――“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侵略者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最后诗人指着耶和华发誓复仇:“耶和华啊,求你记念这仇。/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复仇与爱国之情相互纠缠。复仇之情之强烈,使爱国之心更炙热。
总的说来,诗与歌的主旨还是相差不大,都是表达了不愿向掳掠者歌唱圣歌,哭泣代替了歌唱,希望自己这种忠贞的声音能为上帝所听到。诗与歌当中都有一个关键词值得我们注意:“Zion”其原意是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座山名,代指耶路撒冷。象征意为家乡、天堂、天国、上帝、理想之城、乌托邦。在犹太人心目中,锡安代表着耶路撒冷、祖国、耶和华、流着奶与蜜的上帝应许之地。而在《巴比伦河》这首歌曲中,锡安有泛化的倾向,就像基督教所宣扬的博爱,所以在这里被译为“家乡”。说诗与歌都带有宗教精神,我想还是说的通。但那种强烈的复仇精神在《巴比伦河》中消失殆尽。
最后我想简单地谈一谈《圣经・诗篇》与音乐的关系。“诗篇”中的诗歌,大多数可以在乐器的伴奏下吟唱,而且还可以一边歌唱,一边舞蹈,载歌载舞,把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起来。《诗篇》第150首的赞美诗:“要用角声赞美他,/鼓瑟、弹琴赞美他,/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他;/用大响的钹赞美他,/用高声的钹赞美他。”它很像我国的《诗经》,既可以吟咏,又可以歌唱,还可以有伴奏、伴舞,就像墨子所描述的那样:“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在“诗篇”中写道“交与伶长”,说明设有音乐机构,专门负责音乐,类似我国的“乐府”。还有注明乐器的“用丝弦的乐器”、“用吹的乐器”、“用迦特乐器”。有的还注明了曲调“调用第八”、“调用慕便拉”、“调用胡鹿”、“调用远方无声鸽”、“调用百合花”、“调用休要毁坏”等。这非常类似我国的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