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2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的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可行性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反方论证
关于母亲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研报告
关于《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反方论证
关于母亲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研报告
关于三年级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修建旱冰场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青春交际舞协会的可行性报告
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中学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高校调研报告之外联篇
高校调研报告之人力资源部
赴北京朝阳区东风乡辛庄村调研报告
甘肃西部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服装市场调研报告
对宿迁医改调研报告“十点质疑”之回应
锣鼓书目前的传承机制
整治学校周边环境调研报告
下乡期间调研报告
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德钦县奔子栏之行调研报告
大学生学车调研报告之调查方案
大学生食品消费市场调研报告
资源与环境学院大学生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开题报告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大学生劳尔的故事之劳尔的社会调查报告
北京图书市场调研报告
北大课题组宿迁医改调研报告(上)
安阳师范美术学习实习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火眼晶睛的调研报告
关于二十岁之前废掉的可行性报告
《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评介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少儿读经解经点评录》可行性报告
“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键词]GM(1,1)模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毕业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82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多方面的关注,总理在2009年、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明确指出:“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尽管有如此导向,至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其中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显著。由麦可思研究院的2010至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至2015年本科“红牌专业”法学连续6年榜上有名。由此可见,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不仅存在,而且构成稳定、持续性强。此外,本科法学专业不仅就业率低,而且毕业生数量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达到了12.27万人,这不仅会严重影响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也会对全国大学生的总就业率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王立芳认为法学专业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学专业的发展规模增长过快而教育模式滞后,因此提出必须加强职业教育;滕晓慧、徐静海均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学生自身几个方面探析了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汪习根、汪沛提出构建面向基层法治改革的就业新模式是解决法科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隋晶秋从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目标定位、法学专业培养模式、招生规模、大学生自我价值的认识与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法学本科生的择业观,如古瑞华以司法考试为背景,提出法学专业本科生应实现从一元化到多元化择业观的转变,并分析了多元化择业观的现实化路径;蒋亦华、蒋言对法学专业大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上研究均从定性角度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缺乏定量分析,且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大学生就业难是供给、需求及供需匹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以上研究大多以供需匹配、需求为重点,忽视了法学本科毕业生的供给问题。众所周知,供给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采用GM(1,1)模型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进行预测,期望为相关部门及学生个人提供参考。
3 结 语
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从1994年至今,总体上呈持续上升状态,法学一直是众多学子所热衷的专业,然而在就业方面却连续数年位于“滞销榜”。那么,就业难的现实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影响如何,本文运用GM(1,1)模型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4-2018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进行了预测,得出近几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还将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很小。结合往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毕业生数量,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招生指标控制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学校可以利用专业调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学生个人则可以对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就业难度做好心理与行动方面的准备,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邓峰,孙百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132-138.
[3]朱清香,戚佳,刘志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4]张昊,张德良.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张力与耦合――以高校教师发展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
[5]谭花蓉,赵培瑞.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6]曹洪军.专业设置预测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治理[J].学术论坛,2008(4).
关键词 研究生就业 思想教育 形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Graduate Employ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ranks of graduate students, graduat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Currently, the college graduat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has not been an effective combination, facing the way pertinence and institutional inadequacies problems to be solved. Proposed new graduate employ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graduate employment; ideological education; type
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就业形式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在研究生日常学习、生活及就业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因此,在不断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在经历就业及择业的过程中能够顺利过渡。目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得到紧密的结合,针对高校研究生群体特有的特点,开展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对象的特点
高校研究生群体与本科生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具有独立的思想,学习意识强,学习、生活、科研及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开展自身规划性强、形式灵活的特点。他们的课程一般会集中一个阶段完成,在校集中活动的时间较短,多数时间分散在科研室或相关的实习实践基地中,因此,在研究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开展活动组织集中起来较难,研究生之间的人际沟通缺乏机会等问题。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队伍多以应届生为主,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经历相对较少,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过大的转折、挫折和困难,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就业过程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
在研究生就业过程中,有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对社会的期望值也高,在择业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这些问题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积极引导研究生及时地调整心态,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
2 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问题
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成熟,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难,除了研究生群体特有的特点、学生本身个人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外,还与其思想意识有密切关系。要解决其思想意识问题,就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近年来,很多高校都注意在学生就业指导中或者在进行与学生就业相关活动中融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肯定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对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研究生质量的高低,管理水平的高低还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及科研成果的产出进行评价。随着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就业率逐渐成为了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只是满足于就业率的攀升,却忽视了对学生真正的心理疏导及就业指导。受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很少与社会接触,对各种社会职业了解得更少,只停留在书本专业知识的获取上面,极少数学生认真思考过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中负责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教育人员还相对薄弱,专业性和相关经验不足。
(2)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平行。近年来,高校逐步重视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多数高校为研究生配备了专兼职的辅导员,并重视就业教育,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节,相互平行的现象还是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就业指导部门、就业指导课程及任课教师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和配合,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接受就业、适应就业的身体及心理环境。就业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派遣、组织招聘会、收发招聘信息等。而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为日常的生活及学习管理,不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专业水平、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差异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就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妨碍他们正确对待就业,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3)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单一缺乏针对性。部分高校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停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目前,各高校研究生只进行形势政策与就业指导教育,对毕业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这就造成了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使得毕业生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认知及进取性。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从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入手,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就业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从体制、队伍建设及日常运行上规范研究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高峰.大学生就业指导[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
[2] 金军.浅议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3).
[3]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研报告[OL].湖南调查信息网,2010(3):4.
[4] 董文强,张雪霞.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5] 蔡红建.把握前程——大学生就业与发展[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6] 韩震.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N].光明日报,2005(1).
[7] 崔晓雁,王雪鹏.实效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事业心;表达能力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11年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8――2010》就用数据证明当前高校毕业生普遍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该报告认为,我国高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投入不足,导致就业市场导向缺失,如此背景下培养出的学生,其知识和技能结构无法与市场需求合拍。
其实,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招聘要求就是明确的导向标,它清晰地指出了大学生在求职道路上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能力。鉴于此,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他们就业竞争能力进行如下分析与探索。
一、大学生求职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
1.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对市场招聘岗位的素质与能力基本标准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知识和素质技能更新缓慢无法适应更多企业向求职者提出的更高要求,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无法契合用人单位要求。一时间社会对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夸夸其谈,不接地气”等负面评价纷纷见诸报端,这不能不给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委婉地提出商榷。总之,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高校职业技能教育与市场脱节
曾有一项针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报告告诉我们,就业市场需要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专业人才,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期待相对较高,但实际上目前的高校职业技能教育普遍与市场脱节:调查企业中约60%反应应届大学毕业生上岗后,其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应用率连30%都达不到,折射出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在专业设置、职业培养和理论知识方面老化;调查大学生约30%反映,绝大部分知识是靠毕业后在用人单位进行实习而获得,许多同学用“所学陈旧”来形容他们大学的收获。
二、大学生求职五项能力培养
基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实际问题,笔者从就业市场和当前学生知识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五项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1.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
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是当前社会企业对大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素质能力要求。社会企业期望大学生将选取的“职业”当作有理想、有追求的“事业”来开展。要求我们要有与企业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的精神和意识,而不只是作为临时谋生赚钱的落脚点。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充满责任感与事业心的大学生,不会只关注目前企业能够给自己什么待遇,而要首先考虑到自己能够在企业有什么样的价值体现,然后再在责任感和事业心的驱使下,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和自己带来双赢。
当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他们要敢于拼搏、耐得住寂寞、百折不挠、积极进取。对自己所担负的岗位职责有清晰的定位并积极付出努力。
2.训练表达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当前社会企业对大学生的必备要求。我们无论在日后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哪怕纯技术类工作也会对沟通、交际等能力有相应的要求。而且,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一线职工能准确快捷地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市场情况用顺畅的语言表达并传递出来,这样才能使企业管理者集思广益,及时调整市场姿态,赢得发展空间。总之,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起到充分展示自我和反馈岗位信息的积极作用,是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必备能力。
3.提升学习能力
用人单位的标准不完全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学习成绩却是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当今社会市场和技术更新可以说是瞬息万变,这就对我们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和挑战。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能使得他们在未来的岗位上很快切入并熟练掌握基层岗位的应对策略,也就是说优势的学习能力可以让我们从“不谙世事”的大学生迅速转变为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专业型“人才”。
4.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当今市场企业对人职业能力的需求已发展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要求,因此“解决问题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职业生涯中,我们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从事某一项重复性劳动,许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灵活应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要时还可以针对企业形象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规划、统筹和设计,为日后基层领导工作储备知识。
5.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自信心
职业自信心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学生在心理素质上还需要磨炼和成长,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显得不够稳定和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利用大学生的可塑心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面对问题和困难的职业自信心。尤其在求职过程遇到困难和障碍时,要引导学生对自我现有能力和潜力进行正确评价和客观认识。教育者要分析职业锚的特点,充分利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特点,为同学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并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工作心态,勇于寻找机会,敢于克服困难和迎接,努力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争取以出色的才智和胆识参与就业活动,成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以上是笔者在大学生职业能力探索与培养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和总结。面对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市场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并积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这样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在求职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韦芳,柯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教育研究[J].职业教育,2011(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对策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三个层次:专业技能、基本工作能力、求职技能。同时,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应包括良好的就业心理素养。
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专业技能是行业要求,因此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前提,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与市场经济时代,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很难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现实中,一些大学毕业生并没有较好地掌握全面系统的专业技能,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因此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挫折。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攀枝花学院逐步确立并完善了“以市场为参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提高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专业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扎实,就业率明显提高。
(一)以市场为参照、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
加强就业指导是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重要途径,必须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就业。我校通过分析专业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状况,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激发学自我意识和潜能。为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学校构建了与专业教育同步进行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各种措施,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学校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在了解专业、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职业价值,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成功就业。
另外,学科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方面意义重大。每个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影响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人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就必须紧紧抓住学科专业建设这个“龙头”,促进优势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并以此促进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这种以市场为参照、以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学生就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以技能提高为本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就业竞争力
从教学内容上讲,当今社会,新知识的发展可谓瞬息万变,大学教学内容应力求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在讲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大学教学还应重视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状况,了解学科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应该提供最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捕捉学术动态,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攀枝花学院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在对学生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牢固树立育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思想,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全面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地位、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处理教学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上能做到确保教学为主、教学为重、教学为先。在处理教学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轻重缓急上能做到优先研究教学工作、优先满足教学条件、优先落实教学任务、优先配置教学管理干部。加强专业合作,构建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为一体、和谐发展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开发优质教学资源,达到以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二、加强社会实践指导,培养就业基本工作能力
基本的工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单位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基本标准之一。2005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在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中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雇主所重视的可雇佣能力是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要加强的方面。
同时,大学毕业生只有具备就业基本工作能力,才能使自己顺利就业并且能够在就业以后得到良好发展,这些就业基本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及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爱岗敬业、敢于吃苦、乐观自信、诚实守信等。这些技能的培养应该融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包括交流、表达、解释、阐述、辩论、计算、信息利用、反思、评价、综合等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对学生尤为重要。
在封闭式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是在独立于社会大环境的“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对社会运行规则和人际交往的了解极其匮乏。近些年来,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工作选择上拈轻怕重,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急待提高,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这明显是缺乏应有基本工作能力的表现。其次是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团体合作是大多数单位的工作方式,让学生懂得如何组织和协调显得非常重要。学校积极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背景与生产线流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实际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也是个人在顺利就业后能否得到继续提升的关键因素。
三、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培育学生职业适应力
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观念不当,等。因此,作为学校,应当帮助、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首先,要引导学生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寻找适宜的空间。其次,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并且生活阅历简单,因而对自己缺乏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主要表现在自我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再次,帮助大学生加强人格修养与心理素质提高。据调查,60%企业的领导认为,一个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该具有忠诚、敬业、勤奋、坚韧、修养、正气、好学、执着、有理想、有追求、自律、自强、团队精神和全局观念的基本品质。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影响大学生合理就业的影响因素之一,学校应帮助大学生应端正择业心态,培养主动经营人生的信心,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敬业的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
四、开展就业方法指导,促成毕业生求职技能
求职不仅需要实力,更需要勇气和智慧。大学生掌握了求职技巧和方法,就会使求职活动更加有效,就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求职能力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准确定位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用人单位的信息,了解其是否是自己所期望的、有能力、有信心胜任的,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兴趣、能力及经历,精心编写自己的求职简历。其次,帮助学生掌握面试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大学生自我推销能力,对于大学生成功应聘十分重要。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在极短的面试中,能被用人单位所了解和赏识。
参考文献
[1]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07).
[2]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06).
[3]黄艳.大学生择业心理状态解析[J].科教文汇,2007(07).
[4]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05).
【关键词】大学生;体面劳动;就业意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过渡转型,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30万,2011年为660万,比2010年增加30万,加上历届还未妥善就业的近150万人,2011年求职人数创下历史新高。[1]然而,在大学生就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却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劳动力供需出现如此失衡?学者叶剑峰(2011)提出:如今,企业不但难以满足一般应聘者对工资、福利和工作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更难实现新生代劳动者许多除经济需求以外的精神诉求。[2]随着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的逐渐减轻,薪资已不仅仅是其求职的唯一要求,他们越来越重视劳动环境和劳动保障的问题,即体面劳动的实现。根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2010年对应届生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34%的应届生想去国营/事业单位工作,26%的应届生想去外资企业工作,而只有14%的应届生青睐民营企业。[3]劳动力供给方向与需求来源的交错性,越来越值得人们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基于体面劳动视角,实证分析体面劳动与就业意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解决企业人才供需问题寻找新的突破点。
一、研究综述与研究假设
1.体面劳动界定与测评
体面劳动(decent work)概念的提出经历逐步完善的过程。针对上一世纪许多国家出现的贫困、失业、丧失人权等问题,在1995年的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首先提出“核心劳工标准”(Core Labor Standards)的概念,旨在通过国际公约形式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内的劳工权利。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基本劳工权利原则宣言》,进一步完善了核心劳工标准,将其明确规定为四个方面的权利:结社自由并承认集体谈判权利、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劳动、有效废除童工、消除就业歧视。“体面劳动”的正式提出是在1999年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由胡安・索马维亚将其定义为: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4]这一概念自提出以后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同。
21世纪初,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体面劳动的测量标准。2002年,Philippe Egger首次提出体面劳动测量的观点,Richard Anker(2002)等学者经过研究,建立了包括就业机会、不可接受的工作、适当的收入和生产性工作、体面劳动时间、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工作与生活的结合、公平的工作待遇、安全的工作条件、社会保障、社会对话和工作场所关系、体面劳动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内的l1类指标作为体面劳动的衡量标准,这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他们并未提出固定的模型予以测算。而Florence Bonnet(2003)等人在ILO的官方杂志上提出“体面劳动指数=(真实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的测量模型,并选取有关安全的七个体面劳动测量指标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David Bescond(2003)等和Dharam Ghai(2003)均提出更加系统化的指标,具体包括权利、就业平等、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四个方面,他们的差异在于David Bescond等人更侧重从“体面劳动赤字”的角度予以衡量,将各项指标值除最值后的均值作为体面劳动的指标,而Dharam Ghai是对各个细分指标值排序后求其均值。[5]2008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11项衡量指标来测量体面劳动,分别是:就业机会;足够的工作收入与生产性的工作;合宜的劳动时间;兼顾工作、家庭与个人生活;应摒弃的工作;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业中机会和待遇的均等;安全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社会对话及工人与雇主代表;体面劳动的经济与社会环境,[6]而这一测量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应用。
虽然学术界对体面劳动的维度划分趋于一致,但是很少有学者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进行研究,特别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的丰富就业流动趋向,都表明对体面劳动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选择。由于本文研究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本文舍去对“应摒弃的工作”“社会对话及工人与雇主代表”“体面劳动的经济与社会环境”这三大指标的研究。结合已有测量维度和我国现有国情,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一代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对体面劳动的需求聚焦在就业机会、薪资报酬、工作生活平衡、工作环境、社会保障这五个方面,这构成本文对体面劳动的五大研究维度,具体如表1。
2.就业意愿与选择分类
就业意愿是指人们在就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根据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对现实社会状况的把握,对未来就业岗位和就业环境的期待与个人偏好。[7]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周韬(2009)从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心理认知角度出发,指出收入、地位、稳定性、生活便利性、机遇和挑战、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等因素是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所考虑的重要因素;[8]范润宽、王志锋(2006)也指出大学生理想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三高”(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三点”(工作名声好一点、单位牌子响一点、工作环境松一点)。[9]由已有研究分析可知:稳定性、薪资福利、社会地位、工作环境、个人能力的锻炼等因素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起重要影响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具体表现为4大方面的选择,即:
(1)单位类型――行政事业单位(政府、学校等)与企业
(2)企业性质――国营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
(3)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4)就业地域――北上广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大型城市、 中西部中小城市
3.体面劳动与就业意愿的关系
Kristof于1996年提出匹配理论,其强调个体与组织间的相互匹配会影响个体对于组织的选择、在组织中的职业发展等。其中匹配分为一致性匹配(supplementary fit)和互补性匹配(complementary fit)两方面:一致性匹配强调组织的文化、气氛、价值观、目标、规范等基本特征与个人的人格、价值观、目标、态度等基本特征上的相似性;互补性匹配指组织提供财务、物质和心理资源、工作发展和人际交往的机会来满足个体在这些方面的需求。[10]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们都有对于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如果企业能够提供保证体面性劳动的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等条件来匹配大学生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根据周韬、范润宽等学者的已有研究,[11]可知大学生就业意愿在稳定性、薪资福利、工作环境、社会地位、能力锻炼等因素的影响下,具体表现为四大方面的选择,即:在以稳定性、工作环境为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对单位类型的选择不同;在以工作环境(管理规范、职位专业)、薪资报酬、社会地位为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对企业性质的选择存在差异;在社会保障、薪资报酬、能力锻炼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对企业规模的选择不同;在以工作环境(城市功能、社会资源)为主要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对就业地域的选择不同。而这些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纳入本文对体面劳动的不同研究维度,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体面劳动对就业意愿有影响
H2:体面劳动的不同维度对就业意愿各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二、研究设计与分析
1.问卷设计与信度和效度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专家意见和小范围调查,问卷最终被修订为三部分:个人基本信息、体面劳动的测量、就业意愿的测量,共25个题项。其中,体面劳动测量部分的具体维度和指标分别为:就业意愿、薪资报酬、工作生活平衡(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环境(管理的完善性和职位的专业性、工作环境的轻松和稳定、工作本身的安全性)、社会保障,共8个题项。就业意愿测量部分则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共划分为4个维度、11个题项。问卷采用5刻度Likert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十分不赞同”,5表示“十分赞同”)。运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检测问卷信度,通过KMO检验问卷效度。问卷在体面劳动测量部分的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805和0.833,在就业意愿测量部分的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853和0.764。这表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充分说明体面劳动与就业意愿之间的关系。
2.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以陕西师范大学2011级至2008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数理统计后,收回有效问卷394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8.5%。被试具体情况分布如表2:
3.数据分析
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体面劳动与就业意愿相关性分析,表3。
由上表可知,体面劳动对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其相关性为0.109*,这说明体面劳动的实现能够对求职者的就业意愿产生一定的影响,即假设1得到支持。
(2)体面劳动各维度与就业意愿不同维度的相关性分析,表4。
由表4可知,体面劳动的不同维度对就业意愿各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即假设2得到支持。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薪资报酬、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对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薪资报酬与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的相关性分别为0.132**和0.111*,呈显著相关;社会保障与就业意愿呈显著相关,其相关性为0.104*;工作环境与单位类型相关性为0.104*、与企业性质的相关性为0.168**、与就业地域相关性为0.181**、与就业意愿相关性为0.162*,均呈显著相关。这不仅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通货膨胀、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有关,更重要的是,随着大学生求职者社会责任的加重,他们对经济独立有更高的期望;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比较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同时,出于其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求职者对企业所在地域的发展程度、职位的专业性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工作本身的安全性要求逐渐提高。
第二,就业机会、工作生活平衡对就业意愿影响较小。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绝大多数为初次就业,还未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予以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刚入职的大学生就业岗位在企业中的层级较低,因此,缺乏对就业机会重要性的深度认识和理解;同时,大学生在刚进入公司时,工作的专业程度较低且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此时,他们更加看重职业发展,因此,对工作生活平衡的要求较低。
三、结论和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大学生就业意愿与企业提供的体面劳动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应该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条件来吸引求职者。
第二,薪资报酬、社会保障及工作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三大主要因素。企业应该在其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导下,设计出能够实现内部一致和外部竞争的薪酬体系来满足求职者对薪酬水平和薪酬公平性的要求;同时,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以解决其后顾之忧,激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绩效;最后,致力于提高管理制度的完善性、职位的专业性,而且应尽可能的加强安全保障措施,来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第三,就业机会、工作生活平衡的提供将逐渐成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两大优势因素。随着员工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其对实现就业机会的公平性要求和实现工作生活平衡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满足员工对工作生活平衡的要求将成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两大战略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培德,顾超.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喜多忧少[J].成才与就业,2011(04):08-11.
[2]叶剑峰.“用工荒”又起[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03):01.
[3]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2010年应届生调研报告[EB/OL].my.省略,2011-10-17.
[4]代利凤.国内体面劳动研究进展和述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6):62-63.
[5]庞博.我国“体面劳动”的衡量标准[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6):211-212.
[6]曹兆文.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衡量指标探要[J].人口与经济,2011(06):57-61.
[7]何兴杰,喻永均.城市失业青年就业能力与就业意愿的典型相关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校学报,2009(3):15-17.
[8]周韬.大学生择业心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09(12):92-93.
[9]范润宽,王志锋.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92-93.
[10]Kristof,A.L.(1996).Person-organization fit: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sations,measurement,and implications.Personnel Psychology,49,1-49.
[11]同[8][9].
关键字:“90后”大学生;主动失业成因;个人建构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01-02
“90后”大学生是指出生在1990―1999年间的大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接受调查的应届毕业生失业率为17.6%,大学生就业形势正日趋严峻。近期,大学生“主动失业”一词引起社会关注。有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中“主动失业”人群增加,对于不称心的工作,一些毕业生宁愿选择失业或继续深造。大学生失业会增加教育的社会成本,造成教育深化并与之恶性循环。因此,分析“90后”大学生主动失业的根源是十分必要的。
一、“90后”大学生主动失业现状
1.主动失业规模。自2012年起,“90后”大学生陆续毕业。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80万,根据当年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12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为9.1%;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半年后蓝皮书显示失业率为8.2%;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两月后失业率数据为17.6%。可以估算,每年平均60万左右的“90后”大学毕业生无业可就。而在这部分大学生中,约60%的人是出于各种因素,放弃了已有工作机会,继续找寻更好的机会。由此计算,我国每年约有近40万“90后”高校毕业生选择主动失业。需要提醒的是,实际工作中不乏已签约但其后又裸辞的学生,因此我国主动失业的“90后”大学生人数可能高于估计的数字。
2.主动失业的类型分析。根据“90后”主动失业大学生的具体表现,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梦想现实落差派。这类毕业生主要是对工作岗位要求较高,宁愿失业也不愿意选择不称心的工作。第二、考研出国再试族。这类毕业生主要是第一年考研或申请出国未获得满意结果,打算第二年再尝试而放弃可能有的工作机会。第三、就业恐惧症候群。这类毕业生对就业压力和职场环境较为敏感,持有一定担忧心理,这种心理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就业逃避。
二、主动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影响“90后”大学生主动失业的因素有很多,如工作压力大、离家远、跟兴趣专业不吻合、初入职场的恐惧感等,都可能成为他们主动放弃就业机会、在家待业的理由。下面列出主要的几项。
1.就业期望。“90后”家庭教育理念的更新树立了子女在家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了他们较强的主体意识及要求平等的思想特征。从发展的角度看,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工作中,不乏“90后”大学毕业生过于看重个人力量的例子,他们不善于关注群体效应,自我封闭意识比较强,既不愿向他人学习,也不愿与他人分享。这种过强的主体意识,导致他们在没有对就业市场进行全面分析的情况下,给自身订立了过高的职业目标,并且不会轻易改变目标。
2.工作压力。在各种文化百花齐放、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塑造了价值选择多样的“9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较为宽松,也对于事物的认识和选择更加多元。另一方面,不少“90后”大学毕业生虽然对多元化的社会有所了解,但对于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尚无明确认识,遇到问题有一定惰性,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已找到实习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因为接触到了以往求学过程中未曾碰到的种种职场压力,觉得十分辛苦,进而做出逃避就业的选择。
3.人际关系。因特网因其便捷性和低成本,使“90后”大学生拥有更多接受信息的渠道,从而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逐渐成为“90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如QQ群、微博、微信等,他们天天宅在宿舍或家里刷屏成为“潮流”。与虚拟沟通能力的日新月异相对应的是他们与人面对面的社会人际沟通能力日益下降。这直接影响其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以至出现毕业后角色转换慢、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而近期美国盖洛普公司一项覆盖全球100万工作者的调查指出,处理不好与同事的关系是导致离职最重要的原因。
4.经济情况。目前,薪资水平已不构成大学生就业考虑的首选。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上看,这是符合人类需求递增方向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90后”家庭都努力为子女创造最优越的学习、成长、生活环境,这使其在将要完成学业后,独立面对社会时往往表现出实践能力弱等问题,无法摆脱对家人的依赖。而“90后”家庭也普遍看到了这一点,他们舍不得自己的子女在职场上奔波辛苦。2014年,上海市一份针对高校毕业生家长的调研报告显示,在受访者中,近六成家长对子女暂不就业表示理解,有的父母甚至主动提出愿意无条件、无限期供养自己的子女。在无任何家庭经济压力的情况下,“90后”高校毕业生群体呈现就业动力不足等现象。
三、基于个人建构理论的主动失业成因分析及思考
我作为副部长,负责部门调研方面的工作。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收获了许多成果,也得到了一些经验教训,现具体总结如下:
这一届调研部人手较少,总共10人,其中3个部长7个干事;此外,部门职能比往届多:不仅要做调研方面的工作,还要负责学院团委活动经费报销等任务。因此,调研活动自然就开展得比往届少了。调研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件:
一、学院团委学生会换届大会的提案征集工作
XX年9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举行换届大会,提案征集是大会的一项工作。该项工作由我们部门负责。由于当时还没换届,因此负责人是上任部长,xx年级的黄东江师兄。该任务需要较多人手,故其他部门也派人来协助。
我带领韩光,负责将各个团支部的提案进行整理,并按照问题的性质、与该问题相关的部门进行分类,然后将这些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让他们到相应的部门寻求答复。总共走访了以下8个部门:南校区图书馆、南校区后勤管理办公室、珠海葆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南校区科研教学办公室、南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南校区管委会、团委办公室、南校区保健中心。
经过几天的辛苦工作,提议基本上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答复。接下来便是将这些答复整理并汇总。任务顺利完成。
然而,这次工作仍有些不足之处,其主要原因是对学校各部门的职能了解不够清楚,导致有些问题问错了人;此外,当时时间比较仓促,有些工作做得不够细致。
二、关于电脑游戏对大学生影响的调研
这是新一届调研部的第一次活动,也是这一年来部门唯一的一次调研。往年,第一次调研是针对新生的。今年,我们改变了做法。
1、确定主题
这次的主题是通过集体的讨论来决定的。我们让每个人都各自想些主题,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开会讨论,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投票确定了这个主题。
2、设计问卷
我们各自围绕着这个主题设计了一些问题,然后经过大家的讨论,最终设计出了一份富有针对性的问卷。
3、派发问卷,统计数据
在宿舍、校道上派发问卷。样本容量较大,使得结果更具代表性。问卷回收后,将这庞大的样本分到各人手中进行统计,并最终汇总。
4、分析数据,撰写调研报告
大家群策群力,分析数据,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意见和建议。最终将众人的观点融汇在一起,使得调研报告更加深刻、全面。
5、参加第三届“馨香与你同行”调研大赛
很遗憾,没能获奖。
这次调研活动充分体现了集体的力量,整个过程都是所有人一起参与,大家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这次调研活动。
然而,参加比赛时,本想让干事们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因而让他们上台展示。结果不尽如人意。这是我的责任,是这次活动的一大遗憾。
三、寒假社会实践
XX年暑假,校团委开展了返乡农民工调查,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XX年寒假,校团委继续开展这类活动,这次的调研主题有三个:家电下乡、农村医疗合作、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及生存现状。我们部门负责将这些调研任务分配到学院各个团支部,并在下学期收回调研报告。
2008年美国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迅速蔓延到了全球许多国家,作为世界主要贸易国家之一的中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此次危机中,国内外资企业纷纷压缩了新员工招聘计划和数量,或者直接关闭部分办事机构和分公司,以压缩人力资源成本应对危机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不仅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企业员工就业机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高毕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石家庄市无所高职院校学生,这几所学校分别是河北城市干部管理技术学院、河北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大学、河北警官教育学院、河北信息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等,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1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回问卷981份,有效问卷为953份。
3.调查结果与分析
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回顾。近十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年大幅增长,以21世纪前10年为例,平均而言,每年毕业生是以60万左右的增长,根据图表数据显示(见图1),这一增幅在从2006-2009年一直保持,从2009到2011年有所回落,但是仍然是呈正增长,增长人数也超过了40万,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还是比较严峻的。报告还显示,由于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岗位有限性,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方式呈现多样化,主要体现在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弹性工作制等非传统就业形势人员的增多,传统的8小时坐班制正在被更为自由的、形式多样的工作方式所替代,往届没实现就业或打算跳槽的求职者仍然很多,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校漂族。
高职院校毕业生再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前程无忧调讼允荆在2011届毕业生“求职看重要素” 的单项选择中, 40% 的学生最看重“职业发展前景”,可见,毕业时找了与自己喜欢从事的职业不相关的工作的学生不在少数。在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2011年4月份的《2011应届生调研报告》显示,从应届生离职的时间段看 ,人职半年内离职率高达42.7%,更加明显的是有18.4%的学生三个月就离职了,这一现象在见图2。这各种迹象表明高职生在就业的心态上有问题,不愿意从基层做起现状比较严重,然而国家给高职院校的定位就是要走实用型人才道路。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期望值过高。 从图3不难看出,不少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心态没有端正起来,他们片面地认为接受了高等教育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进大企业,或者做体面的待遇优厚的工作,甚至当上国家干部,以便快速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实情况是,他们理想中的职位不是一出校门就能找到的,他们很少考虑社会的现状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在没有较强能力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得到他们所想选择的职业,他们只是一味追求好的物质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重名利倾向严重,而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失。
4.改进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学校方面。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突出自己的特色,学校作为一个培养人才基础,不仅要搞好招生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招生与市场接轨,教授市场要求需要的实用的课程,删除不适用的课程,学校还要仅跟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来提升自己,最好还要能形成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有说话权的是企业,因此那种一味只教书本理论知识的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以及今后对人才的要求。其次,在培养上,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学校就得到足够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主动参与企业的社会实践,一方面学生获得了校外的锻炼,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了解学生。
学生方面。毕业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和现状,准确定位自己在职场中的弱势,主动投入到就业工作中来。由图3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国有企业仍然是高职毕业生的第一选择,选择民企的少之又少,然而,面对当前就业形势逼人的情形,毕业生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要过高地估计了就业期望。寻求一蹴而就的改变现状的方法,也不要陷入极端的悲观思想中。要积极勇敢地面对当前的问题,把握好自己的每一次就业机会。
企业方面。企业要注意在求职时学生相对企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企业应该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选择人才,并择优录取,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标准应该以适用为原则,而不是考虑其学历的高低,有的企业在选择人才只想选择高学历的学生,固然高学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比普通学生快一些,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的企业连招一个文职岗位,竟然也提出了要招博士生,这让我们不得不感觉到是一种炒作。一个文职岗位,只是负责一些接待工作,高职生完成可以胜任,企业这样做如果不是想出于人才高消费,炫耀自己,就是出于选材标准的不科学。所以,在录用学生时要摒弃歧视态度。
上海大学分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叶志明副校长提出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临门一脚”,前面的“传带球”是关键,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通过一系列举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环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就业工作创新体系。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就业与人才培养“六结合”
1、就业工作与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相结合
学校开创性地将招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就业三项工作专属一名校领导分管,使得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体制机制上的一致,使得社会需求很快能够反馈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招生工作上。
学校制订了“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学校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相关部门核心领导的联席会议,将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放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视角进行讨论和审视,形成各职能机构全面互动无障碍的格局,提高了认识相关就业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这一举措在体制机制上有力的保障了就业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率。
2、教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结合
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以就业为突破口,调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通过调研反馈的信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并注重调研视角的客观性和调研方式的科学性。
1)聆听第三方声音,测评人才培养质量。2009年初,学校邀请《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蓝皮书》的编写单位――麦可思公司对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
上海大学期望借用麦可思公司第三方的角度,从学校外部更加客观清楚地发现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检验、评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调整教学计划、招生计划和就业工作方式,并从根本上促进人才培养。我校也是上海市首家与麦可思公司进行合作的高校。
目前,通过合作,已对我校2008届、2009届的本科毕业生进行了就业与能力测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测评,上海大学从第三方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分析中发现了教育教学改革各环节反映出的问题,并对异常指标开始逐年重点追踪,拟定对策,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招生、就业工作的改进。
2)通过《就业简报》,建立就业情况信息通报制。为动态了解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招生、教学等职能部门和院系通报就业工作进展情况,我校还通过《就业简报》的形式建立了每两周一次面向全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信息通报制,2009年共印发了108期。
3、招生规模与学科建设、就业工作相结合
结合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就业率(学院6月份初次就业率×60%+学院12月份最终就业率×40%)和教育教学质量等反馈信息建立了招生测算模型,以人才培养所涉及的各院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就业等情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做出科学分析与预测,最终确定各专业的具体招生计划,每年进行动态调整,对综合测评差的专业予以减招,去年个别专业减招人数达到100 名之多。
4、院、系教学经费投入与就业工作相结合
1)经费投入的测算:学校对全校各院(系)的经费投入,全部纳入拨款模型进行测算,从而决定经费投入的规模和力度。拨款模型的测算工作,列入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工作实绩与成效这两个因素,并赋予了较高的权数。换言之,就业状况(临门一脚)好的学院,会得到较大的经费支持,人才培养质量(传带球)高的学院,也得到较多的经费投入。用经费分配的杠杆,提高了学院对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重视,从而促进了这两项工作的持续推进。
2)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根据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招生质量的反馈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进行改革,从“招生―培养―就业”各个环节统筹考虑和协调。学校长期以来以三段式的课程体系构建公共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来加强基础,配置资源,同时设置了大量的公共选修课,将专业课全部设置为选修课,使学生依据兴趣和专长,调整专业方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同时构建了转院系制度,更好地使人才培养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及就业需要。
5、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就业工作相结合
学校将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就业工作、招生宣传、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结合,形成资源共享机制。与各类实践实习基地分层分类进行不同程度和领域的合作,将招生宣传、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科学融入到基地建设中去,全面开发资源。
1)理顺基地建设体系:学校根据学生实践实习教育要求,分层分类建立了A(全方位合作)、B(产学研合作)、C(学生实习与就业合作)三类实习实践基地。
2)拓展国内就业与实习基地:目前已建立包括参与学校教学教育改革,学生共同培养、科研、就业与实习等全方面合作的国内外A类实习实践基地25家,其他等实践实习基地合计300多家。其中12家作为职业发展素质教育基地并签约挂牌。2009年寒暑假期间我校还走访了江苏、安徽、山东、湖南、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吉林、广西和福建等13个省市的人事局、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人才交流市场,不断加大扩展外省市乃至全国实习和就业基地的力度。
3)开拓海外实习项目和基地:我校海外实习项目和基地的种类和所涉及的国家逐渐增多,欧美澳等地13个海外实习基地,4年共有500多名学生赴海外实习。目前除已经开展的“迪斯尼项目”、“中外服•美邦国际赴美带薪实习项目”、“爱因斯特海外专业实习项目”以外,还与北京纽哈斯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美洲集团、康派司技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德国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上海代表处、英国TASMAC伦敦商学院上海代表处进行了洽谈,达成了初步意向,海外实习项目和基地的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不断提高。
4)搭建校―区―企“三联动”合作服务平台:由政府牵线,学校加强与区县人事局、行业协会、职介中心等社会团体的联系。目前已与宝山、闸北、虹口、侨知联等建立了就业与实习基地,2009年我校与上海市工商联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上海市工商联的6家会员单位签订了《就业与实习基地协议》;另外,2009年还与宝山区人民政府签订了促进毕业生就业合作框架协议书,在学生实习、实践和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
6、院、系教育质量考评与就业实绩相结合
学校建立了长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考评体系,将平时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数据,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就业能力等要素构建了“上海大学院系教学质量白皮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将招生规模、社会需求和就业状况的实绩纳入教学质量评估之中,每年一次,将所有的院系进行质量排名,并予以公布。《白皮书》系统中将各院系、各专业的就业状况明确的纳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参与形成最终的状态数据单项排名和综合排名,体现了我校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明确的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内容,进一步提升了院系人才培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以“六结合”为基础的“传带球”,为精彩呈现就业工作这一人才培养的“临门一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学生充分就业为目标,实现就业工作“三创新”
1、首编《学生生涯发展手册》,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主体意识
2009年学校本着全面提升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宗旨,逐渐将毕业生工作的重点从原来手把手帮扶学生就业、推荐学生就业向通过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和引导学生自我规划人生,让学生由被动向主动方面上转变,本着“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推出了《上海大学学生生涯发展手册》。
该《手册》包括“应知应会篇”和“锦上添花篇”20个项目,手册中开展的活动和内容全部需要学生自己设计、选择、自主参与和完成,学校为学生提供平台和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实现“我的大学我做主、我的工作我做主、我的未来我做主”。
2、始创研究生就业助管员队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意识
2009年我校在已有203名学生助理团队的基础上,始创研究生助管员队伍,践行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理念。学校每年成立由40多名研二学生组成的研究生就业助管员队伍,就业助管员们通过例会、飞信、QQ群、email等方式和手段,将招聘信息等就业相关事宜及时发送给毕业研究生,并定期深入了解学生就业状况,在院系领导、研究生导师和同学们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与督促机制。同时这些研究生就业助管员自身的就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研究生就业助管员成立后,开展了“建设家乡”和基层就业的大讨论,并分别致信导师和学院领导,召开了6次工作推进会和7次动态调研。助管员的工作深受学生的欢迎,今年由助管员策划和组织召开的信息会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就业助管员在工作中领悟、服务就业,锻炼和提高自我。
3、率先成立“职业咨询师沙龙”, 攻克学生就业难关
为提高上海大学职业咨询师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而促进我校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水平和效果的提升,我校2009年成立了职业咨询师沙龙。目前有来自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的咨询师、就业专职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90多人。
沙龙已开展了10次主题讲座、每一次都围绕主题讲座把教师就业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困难学生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有两家媒体报道了我校咨询师帮助困难学生的案例。我校不断加强咨询师沙龙的建设,定期举办咨询师内部分享会和模拟授课比赛,组织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自身的职业发展教育理论的学习,进行上海大学就业指导与职业咨询案例库的建设,他们在职业发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通过沙龙系列活动,就业工作教师的工作水平和指导能力普遍提高,在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上,职业咨询师开设4次就业力突破训练营活动并与678名困难学生进行1对n结对,想尽各种方法为他们指导与推荐,在此过程中涌现出很多感人的事例。目前,90%的困难学生已经落实了就业岗位。
三、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完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
1、提高信息利用率,完善信息跟踪体系
2009年,学校共召开大中型招聘会7次,参会单位共1100多家,提供就业信息19000余条。对日常就业信息和招聘会信息,分别通过“收到信息―信息―收集简历―追踪回访―指导学生”和“召开招聘会―学生进场刷卡―用人单位反馈表―电话跟踪―调研报告”的跟踪体系,了解学院和企业的联系情况及学生投递简历、面试等就业中间环节,加强学生签约的落实和学生的后续推荐。
学校还注重信息的硬件建设,与闸北区职介中心开通职业指导视频系统,在线为学生提供远程职业发展教育和指导,受益学生达600多人。同时导师和专业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信息,今年有5位专业教师获得上海大学先进奖项。
2、帮扶困难学生,完善扶手工程体系
07年开始学校创建了“摸底调查―动态跟踪―分类指导―针对性推荐―跟踪落实”的“扶手工程体系”。 今年对困难学生开展了4次就业力突破训练营活动并与678位特别困难学生进行1对n结对,想方设法为他们指导与推荐。目前,90%的困难学生已经落实了就业岗位。同时学校从06年至今一直坚持在暑假对困难学生进行家访。
3、加强思想教育,完善基层就业工作体系
我校近年来非常注重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认真贯彻落实“三支一扶”和 “村官”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并逐步形成了“报名环节――加强宣传、积极动员;备考环节――密切关注、加强辅导;录取环节――及时协调、注意沟通”的基层就业工作体系,收到良好效果。经过几年的努力,学生的认可度增加、报名和录取人数逐年递增,“校-院”联动的基层工作组织体制初步建立。08和09年我校连续获得上海市“三支一扶” 工作先进集体。
4、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完善科学创业指导体系
学校有专门从事过公司经营的教师负责大学生创业相关工作,已形成了“专人负责――创业学生摸底――创业意识培养――分类指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实践指导”的创业指导体系。
2009年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各种创业指导讲座20次。从2007年始,每年组织2次创业商业挑战赛,组织学生到上大聚丰园路宏基广场和大宁国际商业广场进行创业实践体验活动,参加人数在200-400人不等。06年至今我校获天使基金50家,其中11家企业取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学校目前已有艺术创意园区和苗圃创业园区两个创业实践园区。
四、多年努力终不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通过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举措,上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最终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上海大学共有毕业生11504人,截至2009年底,毕业生签约率为76.36%,就业率为97.85%,位居上海市乃至全国高校前列。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大学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主要获得了以下奖项:
1、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共50所,上海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方综合类高校);
2、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3、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颁发的“2006-2007年度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4、由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颁发的“2008年度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先进集体”;
5、由中国对外友好合作中心颁发的“2008年度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优秀合作院校”;
6、由市委组织部、上海市教委等七部门颁发的“2008、2009年度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
7、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颁发的“2007年度航天人才贡献奖”;
8、“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创新学生成才与就业环境”项目获上海大学2008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 高校 就业教育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4-02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将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将发展更多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一批批重点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补充;国际旅游岛自身基础建设开发也会带来许多岗位,因此,国际旅游岛建设将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空前机遇。
本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视角,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对高校的就业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一、校园文化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是随着校园的建立而产生,又伴随着学校发展历史的积淀而内涵日益丰厚。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基本任务,全校师生员工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为了适应学校存在与发展的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各种各样的形式,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具有本校特色、办学理念、制度规范、学生思想内涵、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学校的生命所在,也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可以划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四个层次的内容。其自身特点体现于多元性与主导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稳定性与可塑性、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2005年的年度“校园文化”调研报告中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以校园内的生活成员为主体,以各种文化现象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加强就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客观需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大力扶持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这就说明了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将为就业市场带来许多新的岗位,这无疑就是给大学毕业生就业送“秋波”。可是,目前大学生还存在择业定位不准,心态转变不足,就业意识不强,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能放下架子从基层做起、从社会需求做起,不愿从事服务行业,总想往高一层次走,加之本身就业技能不高,这样就会导致许多岗位无人做,许多人无岗位可做的结构性失业。
因此,结合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模式出发,对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就业教育,使其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能适应建设国际旅游岛目标要求,为其走上工作岗位为建设国际旅游岛做贡献奠定人才基础。
(二)就业形势的需要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也不可否认,目前部分大学毕业生没能找到工作,并不是说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饱和,而是因为部分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和认识有待纠正,就业地域的选择往往偏向于大城市、大单位、大企业,造成了“有人没事做”和“有事没人做”的状况;同时,也有部分毕业生对择业的理解也有偏差,因对单位效益、地域和性质看得过重而丧失了就业机会。因此,高校要以生为本,深化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借助就业指导课的课堂教学外,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渠道,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引导毕业生以事业为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促进其充分就业。
(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做为高校办学者,要意识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给教育教学带来改革的必然性。改革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根本,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需要相结合。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将发展壮大,这将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规律发生变化,作为高校办学者,必须在针对就业市场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对就业形势及人才培养需求和目标作出预测,进一步修订自身办学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适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以高素质的毕业生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总之,针对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模式,转变指导思想,加强就业教育,正好迎合了学生需求。在办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途径,重点抓好学生就业观、择业观和职业情感智力的教育,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伦理观念,使学生真正掌握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用人标准、择业原则和择业方法,转变就业观念,认识自我,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从学生生涯到职业生涯的转变,让毕业生能脚踏实地地在工作岗位上磨砺成长。
三、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高校就业教育的创新途径
(一)针对企业需要,发挥就业导向作用,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大量产业的投入,大量企业需要具有服务意识、全局意识、集体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毕业生。而目前,高校90后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具多,在家中生活较安逸,劳动锻炼机会少,加之阅历见识不多,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受挫能力、共事能力和全局意识,这与企业要求员工具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相差甚远。这就要求高校要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要求,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经验,开展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促进校企文化互动,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高校要依据就业市场上反映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培养目标和模式进行改革,对学科和专业结构进行调整,解决人才培养与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相脱节的问题,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求。
另外,在企业文化中,“德”代表了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在企业界,有一条用人标准,“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养用,无德无才弃之用”。这充分体现了要想做好“事”,先要做好“人”的理念。因此,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式,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充分体现校园文化作为学校隐性德育的主渠道。
(二)将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观
根据清华大学的调查表明,52.9%的高校在大四才开始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一年级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此同时,有58.8%的高校就业工作机构认为就业指导应当从大一开始,其余四成多的高校并不认同全程就业指导的观点。
由于大四就业指导只是“猛然一击”,往往理论多于实践,缺乏系统性,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往往只将提高就业率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学生个人的就业观念和就业价值观的引导,导致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就业价值取向。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企业需要大量具有严谨负责、顾全大局、忠于职守、竞争合作的职业道德和精神,这些品质并非在大四一年的突击就业指导中就能让学生形成。因此,对企业本身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而言,高校应将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和人文修养,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合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根据大学四年不同阶段的特点,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将就业的育人功能贯穿与融入其中。大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在于实现学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对自我的认知,初步设计自己的大学学习规划;大二已渡过适应期,根据对自身的认知,了解自身具备的条件,制定合乎实际的职业目标,初步设计相应的职业规划;大三重在能力训练,根据自身职业目标和规划,围绕团队精神、沟通技巧、交际礼仪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展开,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大四重在就业准备,在了解社会需求、就业形势和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去向等情况后,为自身即将就业做好准备,在应聘技巧、求职面试、心态技巧等方面努力提升自身的求职能力。
(三)注重第二课堂品牌活动的树立,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课堂活动是体现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在第一课堂外开展的学习、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课余活动。它是对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和有益补充,也是对第一课堂的衍生和升华,对于提升学生专业实践素质、创新能力和非因素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计划、系统地开展各项第二课堂活动,努力打造高质量的品牌活动,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是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一条极其重要的途径。
高质量的品牌活动要突出就业主题,同时要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和素质提高。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和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认识程度、活动能力等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及考虑到毕业生作为未来职业人的素质要求,从多角度拓宽活动开展的空间,克服单纯强调业余爱好、片面追求消遣和享乐的现象,要努力提高校园文化的发展层次,将就业文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平台,出刊、宣传就业理念;举办各类就业指导活动,如导游风采大赛、简历制作大赛、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公务员模拟考竞赛、模拟招聘大赛、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开展职业测评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拓展自身潜力,解决择业的盲目性和提高就业竞争力。
总之,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为大学生就业带来空前机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就业指导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性地将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就业指导功能,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国际旅游岛建设输送了合格人才,既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秦铭,苏群.国际旅游岛给大学生就业送“秋波”.中华工商时报,2010.5.27.03版
关键词:大学生 专业结构性失业 供求非价格弹性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90-0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其中,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尤为严重。2005年中国就业高峰论坛提供的数据表明:45%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5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教育部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位是结构性问题,包括地区结构和专业结构。
失业经济学用一个模型解释了结构性失业。如图1所示,劳动力市场被分为两个市场,假设两个市场的工资水平相同。一个市场上劳动力供过于求,即为失业市场;另一个市场的劳动力供不应求,则是岗位空缺市场。两个市场合并来看,总劳动力市场存在失业现象,结构性失业形成。
针对我国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郑功成和袁志刚认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郑功成提出,计划体制加供给导向的教育体制直接妨碍着大学生就业,在扩招情况下,高校没有调整制度、专业结构和突出能力培养。他们的研究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现实,但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的工具。
本文将劳动力供求非价格弹性作为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定量研究工具,放入到结构性失业模型中,分析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完善对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的研究。
一、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现状
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是因专业供需失衡而导致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目前,由于个别专业供大于求而导致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十分突出,并具有一定持续性,这也是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难度所在。表1、表2分别显示的是2007、2008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失业率居前10的专业排名。
采用失业量指标来衡量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程度,如表3所示,2007、2008届大学毕业生失业量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失业量前10专业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第二,失业量最多的前10专业在我国大学生总失业人数中占比较大。
二、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成因
(一)供求非价格弹性
假设工资水平一定,大学生劳动力供求非价格弹性是指工资以外的因素变化引起的大学生供给或需求的变化程度。非价格弹性包括收入弹性、技术弹性等。收入弹性是社会整体收入水平变化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大学生劳动力供给或需求变化的影响程度。技术弹性是指社会技术水平的变化对大学生劳动力需求或供给变化的影响程度。
(二)供求非价格弹性与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
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形成是因为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把大学生劳动力看成一种商品,该商品的需求方是用人单位,供给方是高校。假设在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一直处于W水平,考察收入和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对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影响。如图2所示,是一个大学生劳动力供求模型,初始时,劳动力需求曲线D1,供给曲线S1,此时在E点取得均衡,均衡就业量为L1,均衡工资水平为W。由于收入或技术等因素的变化,用人单位迅速调整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D1移动到D2位置,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量从L1缩减至L3水平。此时,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需求远远小于供给水平,供给大于需求。高校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开始调整该专业学生的招生规模,S1向左移动,只有当S1调整至S3位置时,劳动力市场才能达到新的均衡点E2。但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供给随着收入或技术变化的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变化速度,图中所示,供给曲线只能移动到S2位置,此时,在W工资水平下,该专业大学生供给量为L2,需求量为L3,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该专业大学生的失业量为(L2-L3)。
图3描述的是另一种情形,同样受收入或技术等因素影响,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增加,D1向右移动到D2位置,从而高校开始调整该专业大学生的供给量,增加对该专业学生“生产”,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若供给曲线移动至S3,则劳动力市场将到达新的均衡E2。然而,供给曲线的变化幅度赶不上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仅能到达S2点。此时,在W工资水平下,该专业大学生的需求量为L3,供给量为L2,该专业大学生供给不足,出现(L3-L2)的岗位空缺。
(三)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的原因
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小于需求非价格弹性。需求非价格弹性相对较高是由企业运行的特点和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决定的,而低供给非价格弹性是因为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存在问题。
1.需求非价格弹性相对较高的原因。
(1)企业运行的特点。企业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而高需求非价格弹性的产生正是与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密切相关。首先,企业经营战略向多元化转变以来,它们通过削减或拓展经营领域来应对变幻不息的市场环境,从而对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其次,国家对创立新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得开办新企业收益大大增加,而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又使得申请破产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企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能迅速作出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的决策。一旦某一行业利润高于平均水平,厂商争相进入,雇佣大量与该行业相匹配的专业的大学生;而当利润低于平均水平时则立刻撤出,大量大学生被解雇。再次,很多企业存在短视行为。短视行为是指追求短期内的利润最大化,而不是长期的稳定发展。一旦遇到市场环境的变化,为了应对竞争压力,他们很容易想到通过裁员以达到缩减成本的目的。以上三项企业运行的特点显示,大学生劳动力需求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商品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劳动力具有相对较高的需求非价格弹性。首先,劳动力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并不是直接用来提高自身的效用,而是通过使用劳动力资源生产产品从而获得收入效用。劳动力的需求方同时也是产品市场的供给方,因此,市场环境稍有变化都将很快传递给用人单位,从而影响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其次,劳动力的工作时间有伸缩性。一旦用人单位存在成本上升压力,很多用人单位大量的削减人力,而同样的工作量通过延长在职人员的工作时间得以完成。
2.低供给非价格弹性的原因。
(1)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缺陷。当前,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缺陷,使得大学生劳动力的供给非价格弹性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专业目录修订时间过长,不能很快根据市场劳动力需求进行调整。第二,专业口径过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等应用技术型学科的专业生长缓慢,学生仅仅了解自己所学的这个狭小领域的知识,当市场对该专业的需求减少时,很难找到新的就业途径。第三,我国大多数高校招生实行“志愿定专业”制度。学生往往在入校之前就定下专业,对专业和自身匹配性的了解时间不足,很容易选择自己不适合或不喜欢的专业,而一旦选定了专业就很难转换,因为学校通常为转换专业设定了一些要求,而且学生本身也投入了大量的沉没成本。
(2)高校专业调整存在“惰性”。高校专业调整的惰性是大学生供给非价格弹性小的根本原因。高校专业调整牵涉到很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调整过程将面临重重阻力。首先,就高校自身而言,每一个专业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得以设置,因此,设置一个新专业是一个长期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同理,撤销或者缩减已经设置的专业的招生规模,意味着前期的投入付之东流,这也是高校所不愿意看到的。因而高校在专业调整中存在“惰性”。其次,对高校教师来说,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一个专业领域投入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不愿意或是没有能力涉足其他领域。然而,某专业的撤销或者减少招生规模,意味着这一专业的教师面临转岗的危险,因此,绝大多数教师对于高校专业的调整缺乏主动性,甚至很排斥,也存在“惰性”。
三、解决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的对策建议
要解决大学生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缩小大学生劳动力需求非价格弹性与供给非价格弹性的差距,主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供给非价格弹性的。
(一)培养复合型人才
高校从培养专一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过度是提高大学生供给非价格弹性的重要途径。复合型人才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当前的大学教育主要以培养专一型人才为主,而且随着专业划分的进一步细化,专业口径越来越窄,大学生所学知识和所具备的技能局限在狭小的专业领域范围内。他们的知识专用性较强,仅仅适用于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择业面非常狭窄。一旦被解雇,很难找到能发挥用处的其他岗位,一旦出现供给不足,也很难从其他劳动力富余专业找到合适的就业人员。如果高校转变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培养的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即使被现有的岗位解雇,但他们很容易实现转岗,因此,劳动力的供给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很敏感,能迅速进行调整以实现供需平衡。
(二)“2+2”教育政策
“2+2”教育政策是指,大学生在高校的前两年不分专业,学习相同的内容,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进入大三以后,根据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有关专业选择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自己的专业,进行相关领域的专业学习。“2+2”政策使得“志愿定专业”制度的缺陷得以弥补,大学生不必在刚入校时就糊里糊涂把专业定下来,减小由于中途换专业带来的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除此之外,基础学习的时间拉长了,专业学习的时间缩短了。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一门专业或者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取得了进一步学习和获取其他专业和技能的基础知识。一旦所学专业供大于求,他们可以通过一些短期培训获得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岗位。
除此之外,还应该缩短高校专业调整和修订的时间,以提高大学生供给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程度。鼓励经过认证的培训机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以帮助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在短期内实现转岗。
参考文献:
1.袁秀芬.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高校对策分析[D].中国知网,优秀硕士生论文
2.姚裕群,彭思舟.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8(3)
3.袁乐平,周浩明.失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姚裕群,彭思舟.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8(3)
5.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国劳动,2006(4)
6.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7.林霓裳.企业短视行为对知识失业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0(1)
8.卢韫实,罗瑾琏.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研究的现状及动态[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9.白清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09(1)
10.薛维忠.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角度谈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J].管理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