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观察植物的日记

观察植物的日记

时间:2023-05-29 17:2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观察植物的日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观察植物的日记

第1篇

一.观察

观察类日记是以记录自己的观察内容和观察结果为主的日记,这是学生写得最多的一类。不管观察的对象是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他的对象,都要写得具体、细致。在观察人、事、景、物时,最好是每次截取一个侧面进行观察,表现一个中心。观察类日记,具体可归类为几个类型的日志:

①人物志 让学生选取一个人物作为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他(她)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细节,写下三五篇,归纳整理就形成了一个人物志。如果选取的是几个人,就同时观察他们的语言、动作,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抓住人物的精、气、神,从而得出有特点的人物语言或是行为动作,塑造出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②动物志 以动物为题材的日记,一般要选取自己养的或与自己接触多的动物,进行观察写日记。针对一种动物进行多次观察,可以分为外形品性观察,饮食睡眠观察,昼夜活动观察,繁衍生息观察等等,连续写日记,记出动物一个个生活片段,从而看出动物的习性特点、活动规律,最后归纳总结为动物的科普知识篇。

③植物志 可以记录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形、色、味和生长过程。然后得出植物的特点,并且从中体验借助植物所表现的精神品格和志趣情怀。因为植物的品种繁多,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生长期等等差距大,可以采用隔日记、每周记、四季记等方式,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观察能力。

④事件志 如果事件在短时间内发生和结束的,可以简要记下当时的心情感受,写成随笔,或是把回忆过后的得失,灵机一动的火花写成反思及其启示录。当事件发生时,心理感受和面部表情是最直观的自然反应,或悲天悯人或怒不可遏或喜不自禁或声泪俱下,不求详详细细的铺垫叙述,只求轰轰烈烈的昙花一现。

⑤景物志 记录景物的时令特征、颜色主调和自己的主观感受等。

二.学习类

学习类指的是把在课堂上、课本上、课外书上、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里学到的知识,感受最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或者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各类好词佳句、名人名言以及优秀片段摘录下来,以供自己阅读和写作之用。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喜欢把自己摘抄的短篇、诗词句等写成方,圆,心,扇等等形状,不仅增添了内容的趣味性,还给形式以新鲜活泼之感,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让学生和教师们乐此不疲。

三.剪画类

有许多时候,孩子们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想象已经大大的超越了他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他们语言文字的“建筑材料”则相对贫乏,严重滞后,且驾驭文字的能力也相对稚嫩,然而孩子思维之活跃,想象之丰富,却是我们无法估量的。让学生把自己所想到的人和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写写图画的意思。或者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图片、邮票、照片等剪成不同的形状,贴在日记本上,然后根据自己的意图写一段话加以说明,形式种种,方法多多。那么,日记简直就成了“创意百花园”了。

四.研究类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研究实验,如种花、养鱼,搞小发明、小实验等,把研究的实验经过和观察结果记录下来,这不仅能够增加写作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或者写写研究活动过程中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布置学生利用节假日考察周围环保情况。有的学生考察了水泥厂排放的废气,认为这是造成周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观察了垃圾箱,发现有些人将垃圾倒在箱外,造成了生活区的污染;更有的学生提出自己留意周围生活的人,听到有人满嘴秽语,认为语言污染甚于环境污染,人的素质低下是造成污染的根源……

第2篇

一、写动物

1、写外形。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二、写植物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如在科技教育活动《探究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中,指导学生利用废旧的饮料瓶等种植植物的种子,定期进行观察,并把观察的结果记录来,由于教师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既要保证自己的植物长得好,又要写好观察日记,在学期末要进行评比,由于小学生好胜心比较强,因此积极性都很高,他们会随时关注自己的植物并给自己的植物浇水、施肥等,并要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同时由于观察植物要做观察记录,为学生写作文提供了素材,语文老师也非常支持这项活动,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承担批改学生观察日记的任务,真正实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数学教学中,一至五年级都有关于位置和方向的教育内容,很多学生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基于此,可以在数学课的教学之前,在科学课中教会学生使用指南针,借助指南针认识方位,这样很容易就掌握了。另外,小学数学中,设计模型教学也比较多,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这些章节也是教学的难点,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可课堂毕竟只有短短的40分钟,因此可以把准备活动放在课外,指导学生利用科学院的锯磨机床、木板或泡沫等材料,制作好各种形体的科技模型,由于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体会到各种模型的特点,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就游刃有余了。同时,严谨的思维能力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在科技教育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利于他们的创新和发展。

建设校园微型生态园,开辟科学教育实践基地

城市的孩子,对动植物的了解越来越少,甚至对最基本的农作物小麦、稻子、玉米都不认识,对常见的家禽鸡、鸭、鹅更是不了解,至于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更是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的科学教育更具直观性和实效性,学校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建设生态园。如开辟种植园,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种植植物,这可以配合《油菜花开了》、《向日葵》、《凤仙花》等科学内容的教学,让学生直观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感受生命成长的喜悦;建立养殖园,有学生自己负责养殖常见的动植物,定期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另外还可以挖鱼塘,让学生自己养育,配合《鱼》单元的教学,总之,通过微型生态园的建立,找到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的载体。

举办科技节,以比赛促发展

儿童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满足他们的竞争欲望,同时可以使学校更加重视科技教育。学生参赛的积极性越高,就会越深入学习科学知识,就越会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开展科技节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科学教育带给人的快乐,体现了普及性的原则。特别是一些经典的科技竞赛活动,如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小创造评比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能够有显露自己才能的舞台。另外,科技节也是风向标,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在平时的课余活动中,找到活动的方向,他们会有目的的玩,积极备战下一届的科技节比赛,因此,每一届科技节,一定要保留几个经典的比赛项目。

定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

学习科学是为了更好的改变生活,因此科学教育应该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这就提醒科技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活动时,关注科学教育的地域特点,让学生能够把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之间建立起联系。如:结合植物探究活动,可以开展“植物大搜索”系列活动,包括调查地方的稀有植物、绘制校园植物分布图、制作植物标本、制作叶贴画、撰写观察日记、认养校园植物、为校园植物穿花衣、做名片、种植绿豆芽等系列活动;开展环保教育,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学校周边的河流污染情况、麦秸焚烧情况等,让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环保的重要性。让学生学身边的科学,学有用的科学。科学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总之,只要能够结合地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王云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

第4篇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都坚持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从家庭的小饲养、小种植到家庭成员、亲朋邻居的一言一行;从校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到社会上大大小小的新鲜事,都可以用观察日记的方式去作记录。

同时,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指定每个小组将校园里的一种植物作为观察对象,天天观察,及时记载,探索、研究这种农作物一年四季的变化和生长规律。如“银杏树组”要记下银杏树什么时候萌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落叶……积累下来的观察日记便是写作的好素材。

二、交流体会,提炼生活材料

要想写出有价值的日记,光有素材还是不够的,我们每周专门开辟两节日记课,组织学生交流农村生活素材,从而做好由说到写的关键一步。

一是“交流来自农村生活的材料”。每位学生干农活时都积累了大量原始材料,哪些可以写进日记,学生并不十分清楚,在写日记时,往往不能从众多的材料中作出选择,常常出现大小事情全部写、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因此,怎样收集和提炼素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我们便组织讨论,交流来自农活的好材料。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集中评议,商讨取舍。学生所积累的素材除亲自干过的外,其他人干过的农活也仿佛就在眼前,对所有农活有了感性认识。陆梅同学说:“刚学锄草要慢,要掌握要领,离苗近的要用手拔……”路伟华同学说:“只见爸爸两脚自然分开,右手拿着镰刀,左手抓住一小撮豆秆,弯着腰,割起来”。

二是“表演来自农村生活的小品”。学生整天生活在农村,除了干农活时得到第一手材料外,他们还和农民打交道,看到许多来自农村的新鲜事,我们就鼓励学生编成短剧本,把它表演出来,让其他学生观看。“演小品”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表演者津津乐道,观者兴味盎然。多人表演时学生互相配合,既丰富了感性材料,又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多种形式,激发写作兴趣

日记难,最关键的还是“写”。在亲近生活、交流体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勤写日记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1. 自由日记。我们每次日记均安排在“交流体会”之后,教者提出习作要求,不作题目限制,学生情绪高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自由、随意地写作,一切来自农村生活的材料都可能在他们笔下呈现。

2. 抽签日记。有时,我们也采取“抽签日记”的形式,将每月初全班同学出的日记题目放在一个大信封里。抽签时,学生们期待着“谁的日记题目能中呢?哪个中了都可以!”因为里边大都是他们喜欢而熟悉的题材。

3. 限时日记。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轻松,大多语文老师舍不得“浪费”课堂时间,习惯于让学生课后写日记,学生经过一天的学习,等到完成各科作业再去写日记,那么日记的时间和质量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久而久之,写日记会成为学生心灵上的额外负担,势必会形成应付的态度,何来乐趣之说。

第5篇

每日一观察:看啊!有大有小,大的像绣球,小的似碧玉,美得那么可爱!那花朵,有的像老爷的柺杖,有的若蛟龙的爪子,各不相同千姿百态。的颜色更是很多,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数不胜数。了解相关精彩内容,接下来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

观察日记300字1大自然是奇妙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有一所发现。

今天,妈妈在超市里给我买了一些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把小金鱼倒进鱼缸里,金鱼们换了新家后开心地和伙伴们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我把饲料倒给金鱼们吃,他们都游过来抢吃的,它们吃得可开心了!它们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一条摆动的尾巴,可爱极了!

一天,我放学回家,第一件的事就是看金鱼,只见金鱼们无精打采的,好像快要死了!我看见水上起泡泡,我想:难道金鱼们不够氧气?我帮金鱼们换了一缸水,它们又欢快地游着。

晚饭后,我和妈妈一起出去散步。回来后我又去看金鱼,只见金鱼浮在水面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哇!不好了!我的金鱼死了!”,我急忙拿出{十万个为什么}看了看,知道鱼是没有眼皮的,鱼睡觉是睁眼睛的,为了证明鱼是不是真的没有眼皮是真的,我用放大镜左看右看,的确看见它们是真的没有眼皮的。我用手碰了碰金鱼,小金鱼又欢快地游起来了,原来它们是真得在睡觉呀!

原来,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有意想不到的答案。

观察日记300字2我最喜欢的花是水仙花,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水仙花吧!

水仙花的根呈须状,茎是椭圆形的,很像大葱。水仙花完全开放的时候就像一位白衣绿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经过妈妈的精心照顾,今年春节前,我家的水仙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开放了!先是包在外面的几片花瓣绽开了,渐渐地里边的花瓣也就一层一层开放了。里边的花瓣中间还有几丝鹅黄色的花蕊,细细的、长长的,像是艺术家专门雕刻出来的一样!在翠绿欲滴的叶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雪白的水仙花亭亭玉立,散发出阵阵芳香,难怪人们都称它为“凌波仙子”呢!

好一株洁洁净净、清清爽爽的水仙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你不惧严寒,把自己优美的身姿和沁人心脾的芳香无私的献给人们!

水仙花啊,我喜欢你。

观察日记300字3我家的阳台有很多盆美丽、有名的花。但是阳台一角的最小的、最不起眼的文竹却是我最喜欢、最珍惜的植物。

文竹刚生出叶子的时候颜色是嫩绿的,她逐渐长大,颜色就变成翠绿的。叶上稍微带点黄。把她看得大一些,就好象秋天的枫叶那般美丽。

文竹的枝干是嫩绿的.,下面的颜色是棕色中稍带点绿。枝干上有一个个的枝节,越往上就越嫩,到了叶尖儿的时候,就一点绿都差不多看不见了,只有一点点的黄。叶子往左右两边伸开,叶子精细得就象一根根银针一样。谁也想不到这么美丽的植物竟然是大自然制造的呢?

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文竹还都是那么坚强不息、坚韧不拔。文竹—向是我们做人的好榜样。刮风,只会把文竹刮得更加柔美;下雨,只会把文竹冲得更加美丽。无论遭遇到什么,都不能抵挡得了文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

观察日记300字4上次,我到家门口的土里挖了一个小动物。我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小虫子说:“呵呵,我是可爱的蚯蚓。”我说:“蚯蚓你的.身上为什么会有圈圈。”蚯蚓说:“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生出来就有这个。”

中午我悄悄在那边看见蚯蚓在吃蚂蚁。我觉得很奇怪,蚯蚓为什么喜欢吃蚂蚁呢?然后我到网上搜索才知道蚂蚁其实他以为别人要抢夺食物或者地盘也引出了冲突,所以蚯蚓不能容忍才这样做。”

下午我看见蚯蚓也会伸出洞外,拖一些地上的植物残叶为食。我用一根棍子轻轻地从蚯蚓中间切成两半,蚯蚓立刻在地上跳起来,痛苦的挣扎着,我以为它要死了呢?然后我把它放在土上面,蚯蚓不但没有死,而且还在土里欢快德爬呢。

这个动物我以经观察了很久才写,这样可爱的动物会有谁不疼它、不爱它,如果它是我的宠物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它、爱护它。

它真是个可爱的小动物啊!

观察日记300字5我家有两只可爱的仓鼠。

它们在我家呆了两个月左右。一天,我发现母仓鼠的窝里有一些红彤彤的东西,只有大拇指的大小,还会动!原来,仓鼠生宝宝了!我们看了之后,,有些紧张害怕,担心照顾不好仓鼠宝宝。

几天后,仓鼠宝宝渐渐变强壮了。而母仓鼠呢,却是诚心诚意照顾宝宝。仓鼠宝宝们十分健康,母仓鼠自己却变得筋疲力尽。

我发现:母仓鼠对宝宝是十二分的照顾,假如我们一动它的窝,它就会用那双黑溜溜的眼睛狠狠地瞪我们。好几次,妈妈就被它咬了一下呢!

以前,仓鼠宝宝只有肉,小小的,恶心死了。可现在(十来天以后),它们大部分长好毛了,红彤彤的肉也不在那么显眼;而且,它们反而越来越可爱了!

再过十几天,它们就变成活泼可爱真正的小仓鼠了!而母仓鼠的任务也完成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

观察日记300字6说到小狗啦!我兴奋不已。姑姑家的狗,别提有多可爱!毛绒绒的身子,圆溜溜的大眼睛和那馋馋的小嘴巴!

它的名字叫豆豆,是我的好朋友。我与他经历过不少趣事。那嘴巴呀!别提有多馋!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兴致勃勃的坐在沙发上看书,豆豆又开始出动了!它跑到我的背上,脚一蹬,“咔嚓”!“哇!”我惊慌失措。豆豆一口咬住了我的耳朵,不停的舔呀舔。我学狗叫了几声。他好像知道了什么,放开嘴巴,也跟着在叫,我们异口同声的叫了几声。姑姑在房间里听了,说:“我们家什么时候又多了一只狗呀?”“是我!”我回答。“人狗有情!没办法……”姑姑笑着回答,就这样,我们以狗叫渡过了一天……

观察日记300字7我家的小猫叫,它是一只白色的小猫,它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共有六根胡须,一张小小的嘴巴.饿了的时候,就喵喵的叫,让人听了很心疼,一般我会喂它菜,可是当我知道它怀孕了之后,我就每天喂它猪肝,给它穿着粉红的小毛衣,它最喜欢的玩具是我的毛毛熊,每次它睡觉的时候,就会把毛毛熊放在自己的窝里.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小猫呀!

小猫白天喜欢趴在窝里睡觉,晚上出去活动;住在厨房,喜欢吃鱼鳃,喜欢玩毛线团.

他胆子很大.有一次,他敢和狗打架,坐在狗身上,抓住狗的尾巴,非常神气.

有一件事,我非常后悔,有一次,生了四只小猫,很可爱,我摸了其中的一只,过了几天,那只小猫就死了.我通过书上知道了,原来,如果小猫刚生下来时,母猫就闻到气味,如果不对,就不再给那只小猫喂奶了,那只可怜的小猫就会饿死了.这事我了解到后,很后悔,早知道如此,我就不摸小猫了.

第6篇

一、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把学生引向生活

小学生年龄小,认识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事物的知觉很大程度上处在无意知觉,出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现象是难免的。有鲜明特征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先让学生观看斗鸡表演,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口述交流。学生由于置身于活动的情景中,收集到了很多素材,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所以都能畅所欲言,把斗鸡活动描绘得栩栩如生,为写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教授观察生活的方法,让学生有话可写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然而这些精彩的场景却从学生的眼前溜走,造成学生写作时无话可写。可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还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把写作的钥匙交给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生活的能力。学生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积累了鲜活生动、丰富而真实的细节,自然就有话可写了。

1.把观察点引向家庭生活

观察自家的物质环境,如住宅的外观、室内的装饰、厅室的格局,以及家具的陈设等;观察家人的个性特征,如家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精神风貌等;观察家庭成员的生活情趣,写下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2.把观察点引向校园生活

留心观察同学们的课内、课间活动,留心观察师生、同学之间的交往。

3.把观察点引向社会生活

描写凡人小事,观察民情风俗,如除夕夜、中秋赏月等;观察周围的大事,如重要会议的召开、开业庆典等。

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有意识地去看、听,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对象上;其次指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抓住与众不同的事物的有趣、有味的一面。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也就找到了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后,我在讲台上放了一盆仙人球,引导学生回忆:“这盆仙人球在教室门口放了一年了,有谁给它浇过水?”以此引导学生抓住这盆植物的第一个特点:耐旱。然后我指名回答:“一年过去了,谁见过仙人球枯黄了?”让学生抓住仙人球的第二个特点:四季常青。最后,我引导学生观察仙人球的干、枝、叶和形状,得到第三个特点:它的茎像—个个小球。在观察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说一段话,然后以《仙人球》为题写一段话。因为观察得法,绝大部分学生都写得比较具体、正确。

三、反复激励,让日记充满情趣

1.鼓励与众不同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成人应理解孩子心中的想象世界,并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与众不同的表达,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如我班有一盆芦荟,在春天来临之际,它的盆内长出了五六个嫩黄色的小芽,我欣喜地和学生一起观察,并要求学生说说如果让他们写这盆芦荟,他们会想出哪些与众不同的题目。《芦荟妈妈和它的孩子》《大芦荟保护小芦荟》《母与子》《芦荟妈妈生孩子啦》等题目就这样诞生了。面对这些与众不同的题目,我表扬学生:“这些题目,老师是想不出来的,就凭这些与众不同的题目,老师应该给你们的日记打满分。”老师赞扬的话,激励了学生想做得更好的信念。

2.允许异想天开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把鸡蛋放在屁股下想孵出小鸡,这在常人看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可事实上孩子的想象能力就建立在这异想天开之中,我们要把握机会,理解孩子的世界,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并有意识地培养,使孩子敢于想象,也乐于想象。在我班的日记中,我经常会看到学生幻想自己去外星球开会,成为天地间的精灵……学生在日记中走进想象的世界,情不自禁地遨游在想象的天地里。

四、提供展示舞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个社会人,做事的动机之一是渴望成功。渴望成功,是人心灵深处的一种潜意识,老师应提供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班每周结合日记进行多种活动,如“金点子日记评比”“想象小能人”“幻想小超人”等;每学期汇编优秀作品集《青苹果》,不断激励学生,让学生在各个阶段都能体验到日记给他们带来的情趣和欢乐,进一步促使学生不断努力,让日记成为展示学生风采的平台。

第7篇

小学自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自然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如何搞好自然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自然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自然课要密切联系当地自然条件。”我县地处鄂西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垂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自然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自然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实验设计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设计“植物的生长与环境”这类教学实验时,要安排学生对当地的气候资源,水土资源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记好观察日记,归纳总结出:植物适应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什么样的植物适应什么样的土壤种植等有关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知识,并指导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师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第8篇

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小学自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自然教学的关键。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自然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实验设计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设计“植物的生长与环境”这类教学实验时,要安排学生对当地的气候资源,水土资源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记好观察日记,归纳总结出:植物适应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什么样的植物适应什么样的土壤种植等有关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知识,并指导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师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第9篇

观察力是心灵的雷达,张开它,才能将知识的信息一一捕捉。要想写好作文,不深入生活认真观察,那是绝对不行的。没有对自然景物的仔细观察,就不会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有对江边景色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而在观察活动中,意识是最活跃的因素,积极、正确的意识活动有助于学生把握观察对象特征、获取知识、增强观察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意识。

一、树立典型意识,使表达抓住事物特征

所谓典型意识就是在观察活动中,抓住诸事物中有代表意义的事物或是一事物中有某个特征的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同时进行分析、思考、比较,进而抓住事物的独特之处。在作文中写好这个“独特之处”,并合理地将“点”和“面”结合起来,文章就能中心突出。如果面对事物将目之所及的部分尽收眼底,写出来的文章就成了面面俱到的“大杂烩”。

比如写一个人的外貌时,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观察描写的话,那么写出来的人物外形就会相差不大,甚至会出现描写这个人或那个人都可以使用的词句,可谓千人一面,写到人物就会这样:一头乌黑的头发,浓浓的眉毛,高高的鼻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同样是眉毛、眼睛、鼻子,人与人却长得不一样。只有让学生树立典型意识,抓住被观察者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把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二、树立联系意识,使表达井然有序

教学中,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观察时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但是叙述时,却七零八落,没有中心。究其原因,是他们在观察时对事物的整体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没有把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其中表达一个中心。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意识,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眼光观察事物,切忌只看到事物的一个局部就贸然下结论,以偏概全。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的确不容易。因为他们观察能力还不全,往往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知道抓住特征,却又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其次要做到观察有序。静止观察时要注意远近、上下、里外、左右、前后、南北、高低等。如观察一种植物,教师在指导观察时,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明确植物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按什么顺序去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些部分?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使学生既注意了全面观察,又不忽视植物有特点的部分。移动观察时要做到景随步移,记叙时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如“我走进这条大街……”、“我来到了大街最热闹的地段……”、“我到了大街的尽头……”。把观察点一一交代清楚,景物随步子的移动而变化,读者就不会感到突然和凌乱了。当然,观察时的顺序并不拘束于一种形式,我们还可以用时间顺序、由此及彼的顺序……,但是一定要给人以完整的印象,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会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了。

三、树立细节意识,使表达生动具体

细节,就是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包括万事万物的瞬息变化。细流之汇,可成大海。指导学生观察和描写时,不可忽视细节。小学生在观察时,往往喜大求全,导致提笔难言,甚至有题材也写不具体,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知道,生活中哪能天天有大事发生呢?然而,细节却无时不有,无处不有。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树立细节意识,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别让那些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细节悄悄地从眼皮下溜走了。

四、树立想象意识,使表达更富感染力

观察离不开思考,离不开想象。观察是有思维活动参与的知觉过程,它总是与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想象是对观察到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处理、升华,可以加深观察的印象,牢记不忘,只有边观察边想象,才能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有发现,有所收获。

五、培养长期意识,使观察成为习惯

第10篇

主题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环保热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已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环境教育也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并具备良好的环境素质。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不断地开拓视野,获得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运用已获的知识、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培养良好的环境伦理与环境道德观。

一、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实践调查,寓教育于环保中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应当重视在环境中进行教育,应强调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要重视在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环境及环境问题与他们自身息息相关,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

营造感官环境,树立环保意识。现代学校教育要体现多元化,其中一种手段就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利用录像、书籍、广播等媒体,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引进课堂,营造强烈的感官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观念。让学生了解人口剧增、地球温度暖化、酸雨、海洋污染、荒漠化等对人类的威胁,臭氧层遭破坏、热带森林减少和城市生活造成公害的原因。通过环环相扣的环保宣传教育,学生们开始有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认识到他们的生活不仅有阳光雨露,幸福快乐,而严峻的环境问题正威胁着他们未来的生存,学生们有着紧迫感,开始萌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参与环保调查,增强环保责任感。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尤其是要参加与解决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相关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增强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与责任感。环保兴趣小组活动由于不受课程标准的限制,内容形式具有选择性和灵活性,有利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参加与解决当地环境与发展问题相关的问题,以达到“在环境中进行教育”的目的。

二、运用多种器材,开展实验活动,在实验中进行环境教育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器材、设备或其他手段,按照一定的条件与步骤去进行有关环境科学实验,能获得知识,培养技能;能得到一定的感性认识,验证理性知识,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能锻炼观察力、思考力;能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和对待科学严谨求实的精神;增强环境意识。

学校周边一些工厂缺少环境意识,将一些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中的铜、铅的含量超标。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成立了水土栽培实验小组,进行了模似污染物铜、铅对蔬菜长影响的对比实验。以认识铜、铅超标对蔬菜产生的污染特征,并探讨受铜、铅污染的蔬菜对人体的危害性。老师及时有效地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共同设计实验方案,自力更生制造水培箱,亲手翻地或用花盆集土,自己播种、育苗、移植,在学校花园等闲置地建立种植白菜、青菜、萝卜等水土栽培实验基地。通过活动,学生们知道居民对环保的意识很薄弱,环境污染、水质污染严重,也知道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遭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如果自己不觉醒,家人不提醒,居民不唤醒,我们将会面临更大、更严重的威胁。

三、结合日常生活,开展个体种养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热情

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生物长期适应周围环境的结果,人为地干扰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将破坏原有的自然界生物间的平衡。人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生物,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爱护动植物,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学生通过种养一些自己喜欢的好种易养的植物、小动物,并观察其生长过程,写成观察日记,能掌握一些种养知识,发展观察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热爱生物的感情,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例如,开展生物和环境科学探索活动,精心组织学生进行个体的家庭种养观察活动,就十分有利于保护环境活动的普及。由学校统一买回白菜、青菜、萝卜这几样菜种分成小包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中,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栽种,有条件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水、土栽培,观察其生长过程,写成观察日记。同时,要求有条件的学生种养一些自己喜欢的花卉和小动物,观察其生长过程及生活习性,写成观察日记。为了让学生们能掌握一些蔬菜的栽种方法,并写好观察日记,老师先示范并讲解蔬菜栽培的基本要领,并指导学生怎样观察其生长过程和写好日记,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

四、结合学校校情,开展文明行动,内化环境行为

环保意识最终应体现在环境保护的自觉行动上。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乱扔垃圾,爱护野生动物和花草树木,节约用水,变废为宝,节约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到社会中去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让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让每一个学生自觉的环保行为都能影响到他的父母和家人,乃至亲戚朋友,使学生所在的社区掀起环境保护的热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习惯,而且可带动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持久的开展。我们印发了“家庭环保行动记录表”,让学生们随时记录下自己家里的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用电、用煤气,降低家庭生活娱乐噪声,减少并按规定排放生活垃圾。记录表的填写与完成,完全靠学生的自觉与家长的配合,不是填一天两天的问题,而是每天都要填写,每月都要统计,与上个月比较,督促自己与家人做好。

实践证明,开展实践调查、实验活动、个体种养和文明行动等实践活动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环保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8.

第11篇

含羞草给人的感觉很秀气,叶子很细,上方一片片小叶子更细。含羞草的叶柄上分出了条“细轴”,“细轴”两侧长满了小叶子,形状就像鸟的羽毛。它的叶子是小小的,绿绿的,就像春天刚刚长出的嫩嫩的草芽,可爱极了!花是粉红色的圆圆的小球,花边有点点金色的粉末,美丽极了。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观察含羞草日记。

观察含羞草日记1“妈妈,我们去买含羞草吧!家里自己种的含羞草棵棵都死了。”我用请求的眼神看着妈妈。“好吧!”妈妈爽快的答应了。

买回来后,我看了看它的样子。叶子就像一把把迷你小扇子,又像朵朵羽毛。含羞草的颜色是绿色的,它的特点是你只要轻轻一碰下它的小叶子,叶子就会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合拢。(可是我家这个就像调皮的坏孩子一样,碰了也不合,真调皮。)

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叫它含羞草吗?因为含羞草的叶片会对热和光产生反应,受到外力触碰会立即闭合,所以得名含羞草。

你们可能不知道吧,含羞草的茎上有刺,刺上有毒呢!我今天就被刺给刺了一下,幸好只是刺了一下没关系,如果长期接触,就会中毒。

含羞草还会开紫色的小花呢!小花里面还有种子,等它干了就可以种了。

这就是我这这几天对新买的含羞草的观察。

观察含羞草日记2“妈妈含羞草有一些枯了!有没有关系呀?”我担心的问。妈妈淡定的说:“没有什么关系的,你放心吧。”妈妈这么一说,我放心了。

这几天我又观察到了一些。

我这个含羞草在外面的时候就很有规律,一到早上所有的叶子都打开了,一到晚上就都合起来了。可是一到家里面就一点点规律都没有了!一开始还是可以的,后来就一天到晚都是一半开着的,一半是合拢的,动一下都不合拢了。

我发现还有些小小的含羞草叶子颜色非常的淡,和蚂蚁差不多大呢,它都不打开的。

含羞草上的小刺是黄绿色的,头上尖尖的地方是黑色的,都已经有30多个以上了呢!

这就是我这几天的观察,我会更加努力的去观察含羞草的。

观察含羞草日记3那天去超市,看见有人卖含羞草的种子,就买了一袋种在土里。

几天过去了,我的含羞草发芽了,它们把头露出一半,像一位羞羞的舞者把头藏了起来,嫩绿色,上面有一条条细丝,深绿色,好像是它的血管。过几天,它们都把头露了出来,长出新的嫩叶,小巧的叶子被风轻轻的一吹就会微微的摆动。一个星期后,它们原有的叶里,长出了两根分枝,分枝的末端也长出几片新的叶子,新叶和之前的那些叶子长得十分相似,那些分枝细的很,用指甲一掐就会断掉,细的就是一根线,很脆弱!

终于到了最让我兴奋不已的时刻了,我的含羞草害羞起来了!当我触碰一下那些新叶时,它们就会合上,用手怎么掰也掰不开,再碰一下分枝,那些分枝会慢慢的落下来。我认为这些分枝会落下来是我把它压下去的,为了证明是不是这样,我捧着那盆含羞草来到室外,等了几分钟,那个被我碰下去的分枝又慢慢的抬了起来,这时,吹来一阵风,那些分枝又落了下来,此时我真佩服他妈有如此好的触觉。

通过这次观察,我知道了含羞草的生长过程,也感受到了观察带给我的快乐。

观察含羞草日记4去年妈妈给我买了一株含羞草,当时含羞草只有一寸多长和两片残缺不全的叶子,我当时还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买这个“丑东西”,不过后来我明白了。

等我把含羞草随便地埋进花盆后,就回到房间做作业去了。可是过来一个星期后,我发现含羞草变了,本来它残缺不全的两片叶子现在变成了完美无缺的六片叶子,茎也变得又细又长了。过了一会儿,一阵风吹来,含羞草立刻扭动着身子,开始跳起舞来,它跳舞的时候真像一个小姑娘,我忍不住用手摸了它一下,结果它马上就合拢了,就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女孩,闭上了眼睛。

过了一段时间,它竟然开出了白色的花朵,我又惊又喜,不过我发现含羞草的花朵没有花瓣只有花蕊,好像一个小绒球。

又过了一段时间,本来小小的含羞草现在已经变得又高又大了,它的茎也变得更粗壮了,叶子也变得越来越多了。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指着含羞草说:“你看,含羞草本来很小,但是它会长大,现在它开出了那么多美丽的花朵,却不自夸,也不炫耀!”

啊!我喜欢含羞草!

观察含羞草日记5上个星期天,姑姑在街上买了一盆含羞草。它的叶子是圆形的,身高只有二十厘米,非常的矮。它的茎上有一些小刺,摸上去手会觉得痒痒的还有点疼。我觉得特别好玩,老想去摸它,姑姑看我很喜欢它,就爽快地说:“这盆草就送给你吧,不过你要好好照顾它呦”。我听了之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欣然答应了。

姑姑告诉我,含羞草很害羞,你一摸它,它就会低下头。我的脑海中顿时产生了一个疑问:含羞草“害羞”时为什么会低下头呢?于是我就拿了一个小凳子坐在它旁边开始仔细观察,可是连续两天我都盯着它看了好久也没找到答案。后来,我就开始查阅资料,终于从《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含羞草叶柄的基部有一个水鼓鼓的薄膜细胞组织――叶枕,里面充满了水分,手一摸含羞草,叶子振动,叶枕下部细胞里的水分立即向上下和两侧流去,于是叶片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放松下来,经过1-2分钟细胞液又逐渐流回叶枕,于是叶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瞧,多么有趣啊!真没想到,一株含羞草里蕴含着这么多的秘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了书籍力量的强大。

其实,只要你做个有心人,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多观察、多思考,你就会发现很多大自然的奥秘呦!

观察含羞草日记6在这个世界中,含有许多我们疑惑的东西。但我想,经过那件事后,我明白了为什么含羞草会害羞?

那天下午,我和朋友到球场打羽毛球,打着打着,羽毛球就掉到了灌木丛中,我就下去捡,捡到后,就按原路返回。可是,在这途中,我不小心碰到了一片小叶子,那片叶子就把叶子合拢了。看到眼前的这一番景象,我不由得好奇起来了,对于这种现象,我以前都没有见过,于是我又碰了一下旁边的叶子,它也合拢了。

我想:是不是其他草的叶子也是这样呢?一碰就合拢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又碰了另外一个地方的叶子,可它并没有合拢,我不由得失望,但我又想: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别的地方的叶子不会合拢?只有这一种叶子会合拢?它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什么让它变成这样?

我揣着满腹的疑问去查询,终于明白了,这种叶子叫做含羞草,至于它为什么会合拢,那是因为在它的叶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器官叫“叶枕“,叶枕内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就会传到叶枕,从而出现叶片闭合、下垂,经过一两分钟就会恢复。这也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含羞草对环境的适应是这样,那我们又该如何适应生活,植物都懂得适者生存,那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呢?

经过那件事后,我明白了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观察含羞草日记7天气真好!夏日的炎热被凉爽、舒适的风儿一扫而过,天气又回到秋姑娘的怀抱里。

那天我起得很早,洗漱一番后,便走下平台赏花。这里的花儿不多,甚至有的已经凋谢,我有点失望。正想要离开时,突然发现在一盘月季花里,竟然隐藏着一株小小的含羞草,我兴奋极了。想起以前住在祖屋时,空地那也有一大片含羞草。那儿的含羞草你拥我挤,好像在争先恐后地让我玩,而我也仿佛永远摸不完似的。它们是那么的强壮、那么健康。

在我眼前的这一株,比起来便要差多了,它没有翠绿的颜色,没有强壮的枝干,唯一相同的,是那些排列整齐的叶子,依然是那么精神。我轻轻地抚摸它的叶子,它便一个劲地往里缩,难怪叫含羞草。但是我发现了它没有生气勃勃的样子,而是耷拉着脑袋,好像在气冲冲地对我说:“为什么现在才发现我,我在这里待了很久了!”等我再摸摸它时,它又像一个撒娇的小孩一样把头低下了。

看到含羞草已经把身体弯下,我回屋了。此时我还以为它不再起来了,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再次过来看它,它又舒展了身体,回到了以前那个淘气小孩的模样。在瑟瑟秋风中,这株含羞草显得很孤独,但它依然固执地在等待下一个人的抚摸。

我想:含羞草虽然羞涩胆小,但是它弯下腰,又站起来的精神,让我钦佩。就像人一样,跌倒了,不要放弃,要靠自己站起来,因为总有一天,阳光会照耀着我们。

第12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作文教学 体验式 策略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必须要有真情实感。但我们学生的作文大都变成了与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为了得高分,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不高尚;为了得高分,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肤浅、片面;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着虚伪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写出自己真实的、独特的感受。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一套"体验式作文"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用笔写心、用笔抒情,让学生笔下绽放心灵之花。

一、开启学生"心灵之眼",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观察练笔范围广,方式多,它对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人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开启学生"心灵之眼",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例如,可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春天淅淅沥沥的小雨,捕捉它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观察奇峰怪石、山川激流,体会大自然的匠心独运、巧夺天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性,领悟大自然赋予它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都能成为学生作文的好材料。有了这样的积累,学生必定会写出文思独特之佳作。

二、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丰富学生社会体验

语文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心灵之窗",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广纳信息,加强实践,增加体验。不仅要积极主动地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思想政治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还要舍得花一些语文课的教学时间精心组织一些与作文紧密联系的社会实践。要做到美好的书报读了写,精彩的影视观后写,生动的叙述听了写,感人的事件见了写,奇妙的想法想着写,好玩的活动搞了写。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联系对照社会实际,使之进一步深化感受,更形象、具体,更自由地感悟作品中的景、情、理。例如,可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革命博物馆、科技成果展等;调查家乡的今昔, 家乡的建设成就;可访问革命老同志、当地名人、先进青年典型等等。通过眼观、耳听、分析、讨论、交流, 锻炼学生认识事物、思考社会的能力,达到增加学生社会体验的目的。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使学生的作文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三、让学生记录"心灵之语",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真实生动的写作,应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带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一种物我同化的心理过程,得有一个放松自然的心态,才能渐入佳境。

日记松开了学生的手脚,为其插上翅膀,把他们引进了一个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学生可以尽情的抒写自己的耳闻目见、喜怒哀乐,小至花草宠物、风云雨雪、家庭琐事、校园新闻、学习心得、人际交往,大至社会新貌、天下大事......日记不拘形式,不限文体,不计篇幅,贴近生活,心有所悟,笔触所至,让学生回归到写作的主人位置上来,觅得一份自由舒展笔触的感悟。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练写日记,有利于作文习惯的养成。

四、采摘学生"心灵之果",让学生体验写作的成功感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写好作文。反之,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感受不到一丁点成功的体验,再坚强的人也难免丧失信心,何况是小学生。作文是学生的"心灵之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摘,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小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是很稚嫩、粗糙的,真正优秀的,符合文章要求的还比较少。教师的目光不能只盯住学生作文中的缺点,不能成天只对学生讲这里写得不行,那儿写得不好,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作文难和怕作文的心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优点和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为达到"让学生体验写作的成功感"的目的,我编印一本班级作品选,让每个学生都有作文入选,都能品尝一下"发表"作品的喜悦。这样不仅优生的作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较差生也为自己的作品居然上作品选而受到鼓舞。同时,我还创造机会强化"记日记"的功效,让学生的日记得以发表。经过我仔细修改,我开始在早读上读他们的日记(在学生允许的前提下,尽量不涉及隐私),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当我在读日记的同时,许多同学都向写那日记的同学投去羡慕的目光,慢慢的在我的"安排"下,他们的日记都能通过我的嘴巴"发表",当他们尝试到这种快乐时,我发现他们写日记时更认真了,而且效果也很好。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体验生活、体验社会的条件,让学生"用笔写心、用笔抒情",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在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