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6 19:1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典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0 前言
明代是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黄金时期,明式家具是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明式古典家具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并以其考究的选材和精致的工艺成为传世艺术品。明式古典家具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其在艺术和文化上的审美体验和生活情趣更是留给后人的精神瑰宝。
1 明式古典家具的审美艺术
明式古典家具以用材考究,精于选料;造型简练,比例适度;结构科学,榫卯精密;装饰精美,手法多样而著称于世,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具有非凡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首先,明式古典家具注重材质的选择。由于明式家具注重造型和家具本身的特色,追求家具本身材质美和自然美,较少喷漆和进行复杂装饰,材质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深刻影响家具的结构造型和外观。紫檀、红木、铁犁等硬木成了明式家具的首选,这些南方所产的硬木,纹理整洁,色彩幽润沉着,工匠根据材质的纹路和剖面,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进行加工后,家具就能呈现出硬、滑、素、净最佳的艺术效果,因此明式家具在木材纹理上呈现出羽毛、兽面等神奇形象,令人有无限遐想,充分彰显出材质的美感和返璞归真的天然美情趣。同时,这些硬木质地坚实,纹理紧致,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好,耐久性强,更为坚固实用,许多明代家具至今依然坚固光洁,由此可见选材对于家具制作的重要意义。其次,明式古典家具造型上深思熟虑,美观大方。明式家具造型简单纯朴,使人感受到年代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沉淀有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体验,明式家具通常在细节之中凸显情趣,在圆润的流线设计中蕴含转折与变化。明式家具注重美观的同时讲究实用性,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因此在家具整体的大小尺度,以及家具各个部分的比例都有一定的讲究,并且通过直线与曲线的完美组合,极为匀称而协调,使其获得了空间层次感和艺术表现力,同时与功能要求相符合,使用者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感受到舒适自在,明式家具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达到完美统一。再次,明式古典家具制作工艺精良,技艺高超。明朝时期家具制作达到艺术和技艺的巅峰,制作工艺精良,不仅是文人们审美情趣的体现,更是匠人们智慧的结晶。明式古典家具不仅在整体上造型独特美观,在细节上也注重讲究构件之间方圆、薄厚、细粗等的对比统一,使家具实现无缝拼接,平整坚固,不管是整体轮廓还是部件线条都流畅自然。而且榫卯结构是明代时期特有的家具构造,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条、圈口、卡子花、罗锅枨等,使得家具不仅美观而且坚固耐用,历久弥新,许多明式家具到现在依然坚固硬朗,足见当时能工巧匠的良苦用心。最后,明式古典家具装饰别致。明式家具虽以洗练大方为突出特点,但也有少许别致的纹饰雕刻装饰。明式古典家具装饰主要用适度的以线条为主的雕镂,在椅背、腿脚等部位进行或简单或精致的线刻、浮雕等,刀法娴熟圆润,浑然天成,同时镂、嵌、描等不同工艺和表现手法在明式家具装饰上都有一定运用,装饰的用材也非常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但并不贪多堆砌,而是根据整体设计要求,进行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给家具整体以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刻的纹饰图案也多种多样,寓意深刻,如兰花象征朴实无华、梅花象征傲骨意志、牡丹象征吉祥富贵、松鹤象征长寿安康等,不同的纹饰图案或表明主人的高洁情趣或寄予主人的美好愿望,给家具增添了独特的意境和审美情趣。
2 明式古典家具的传统文化体现
明式古典家具不仅造型独特美观,选材优良实用,还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明式古典家具的形制及结构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明朝中叶以后通俗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无论是在审美观念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赋予了明式古典家具精神内涵,使其经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得到好的延续和传承。
首先,明式古典家具体现出“内省”及“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其圆润的线条流畅自然,无矫揉造作之感,直线与曲线的完美结合使得家具造型收放有度,刚柔并济,传达出中庸、含蓄的文化特性,体现了儒家“中和”及“温柔敦厚”的审美思想。同时,儒家思想的“尊者居中”、“礼”等的观念也在明式古典家具上留下深刻烙印,明式古典家具中仅座椅就分好几种,不同的座椅匹配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充分体现了尊卑有序的儒家传统观念。其次,明朝“经世致用”的思想对明式家具造型有很大影响,造就了明式家具经久耐用的榫卯结构及重俭轻繁的文化特征,使其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提炼到简单明确,既符合力学原理,又十分重视实用与美观,无其他繁杂多余的构造,每个部位都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同时又在选材上和制造工艺上力求家具的坚固耐用,使其经过百年历史依旧光洁坚固如初,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美观和实用的完美统一,如介于桌面底与立腿之间的霸王枨,既简化了家具外观的造型,又不失其结构的力学强度,并以高弓背的拱顶形式衬托出家具体态挺秀的稳定感。最后,明式古典家具也体现了“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首先,简,是一种饰极返素、趋达本性之真的审美境界,是朴素与纯真的体现。明式家具以适当的繁衬与大面积的简及虚与实的对比创造出了“无物累”的简洁特质的底蕴,使其整体给人一种端庄、隽永的美态,如明式椅类家具框架式的富有韵律的结构组织,划出了大大小小的空间,与国画中的计白当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次,柔美的线条是道家所崇尚的阴柔之美的体现,使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道家崇尚阴柔之美,这种柔美的哲学赋予了明式家具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明式椅类家具外圆内方的腿足给人一种柔和美的同时,又让观赏者体味出其内在的刚强力之美;最后,天然的材质是道家的美在本真的思想的体现,其所表现的木材本身的质感和纹理正是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精髓所在。
3 结论
明式古典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展示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情趣值得后人观摩借鉴。在现代家具的制作中,要注重学习明式家具的造型和艺术特点,汲取前人的艺术情趣和造型工艺的精华,展示其特有的文化特色的同时加入现代元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使明式家具的艺术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 彭治国.明清家具:一榻清风看明月[J].优品,2009(01).
[2] 徐肖梅.明清家具铜饰件的装饰艺术[J].广西轻工业,2008(12).
[3] 沈勤.明式经典家具中的传统文化[J].收藏家,2010(04).
[4] 马可滢.侃侃而“檀”话中式古典家具收藏[J].艺术与投资,2011(03).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小型化;禅宗
园林作为一种丰富而和谐的艺术载体,巧妙之处在于:能在客观条件下的“小”之中给人一种主观上的“大”的心理感受,使两者协调。园小而弥深,物少而景多,工省而意境幽远,即所谓的“芥子纳须弥”、“咫尺含千里”,在有限的空间之中,展现出无限的空间联想。
1 源于汉末――园林小型化首次转折
1.1 时代背景
秦汉大一统的政治格局,至东汉末解体,从此中国进入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玄学的盛衰、道教的扩张和儒学的传承,世人开始追求精神的极度自由与思想上的大解放。这一时期萌发并展开的“山水审美”,与在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领域的建树,为后世的艺术发展奠定了根基。
1.2 南梁・徐勉《戒子崧》
“小园”成为一种审美的心态,最早可以见诸南朝梁代名士徐勉《为书诫子崧》中描述的自建小园。文章虽旨在言志,但前所未有的明确提出了“小园”的概念,意义深远。
虽然小园中有以小土丘建造的假山,并聚积石头、移栽果树,间杂种植花卉,以休息自娱、寄托性情,但是小园的构架建立并非是刻意的、严密组织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鲜明地提出了园林的“不在广大”,而是以“小”为好,以“小”为功德的主旨。
1.3 北周・庾信《小园赋》
小园的深入人心,离不开北朝文人庾信的名作《小园赋》。文章通过描写一所小园,抒发作者羁旅异国,想要隐居而不能如愿的乡愁。《小园赋》中虽有文学作品的艺术化夸张,但具体地记述了小园的规模、尺度、内容、布局,不失为对园林小型化最早的详细描绘。
2 唐宋中兴――小型化园林的再次发展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论韩愈》中提到:“综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在园林等艺术领域中,中唐的转变也十分巨大。以中唐为起点至两宋时期,是园林空间小型化的大发展时期。
3 意境至臻――园林小型化的成熟
3.1 园论出现与名家叠山
从晚明出现了标志着造园技艺臻于完善的理论著作,如计成的《园冶》,以及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的《一家言》等。这些理论与园林的实例相结合,对探讨园林空间小型化的手法大有裨益。例如,明末造园家计成在《园冶》自序中,简述了为吴玄设计的“东第园”。基地的面积共1hm2,其中用来造园的用地仅为3333m2,其余为住宅用地。计成通过考察园址现状,根据地势很高、水源很深,乔木高耸、虬枝低垂等条件,以石垒山增加其高度,并挖去部分泥土增加深度,使乔木在山腰形成高低错落之势。再沿着水池边的山坡修筑亭台,在水面投下参差的倒影,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东第园落成之后,园主人与计成都十分满意。“公喜曰:‘从进而出,计步仅四百,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计成能在如此小园之内营造出山水画般的意境,尽收江南胜景,使人大感意外。
这种在平缓的山冈小坡、高低不平的丘陵中纵横交错的安放山石,并且以短墙环绕,密竹遮蔽等手段,使人在墙外联想到重重叠叠的奇峰绝岭、山麓溪谷的叠山手法,近似于南宋时期的山水画风,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潮流,是叠山造园手法的重要变革。
3.2 从壶中天地到芥子须弥
明末清初的园林,以江南地区为代表,呈现出小巧精致、数量众多、手法多变等特点。文人小园开始了又一次繁荣,在园林中追求“小”的风尚,变得更为主动。徐乾学在《依绿园记》中描写了依绿园“小”而无尽的韵味。“园之广不逾数亩,而曲折高下、断续相间,令人领略无尽。”
此外,园林小型化向着极致的发展,从北京的“勺园”、“半亩园”、“一亩园”,潍坊的“十笏园”,苏州的“残粒园”,南京的“芥子园”等园林名称,就可见一斑。园林空间进行了由“壶中天地”向“芥子纳须弥”的过渡,写意的表达手法逐渐成熟至一定高度。
4 展望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尽管受到国力、财力、物力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但总体上仍经历着一个由大而小的趋势。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浸在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越来越富于人文气质,而这种气质的体现是不囿于其规模,不可以空间的小大来定义,因此,也为园林空间小型化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典文化;传承;中国文化
一、日本对古典文化的推崇
1 近年来日本古典文化被推崇发扬的代表
近年来,有关日本古典文化的书籍和影片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其中最出名的代表是梦枕貘的《阴阳师》系列以及根据此套书改编的同名电影《阴阳师》。其中电影版《阴阳师》一经公映,在日本国内造成较大影响,电影大获成功。位于京都的晴明神社也在电影公映后受到日本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的参拜,“晴明祭”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较大反响。更多日本人开始关注本国的古典文化,更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日本,并对日本的古典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日本古典文化的代表“祭”
“祭”这个词,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祭祀死去的人的节日,但是这是一种错觉。日本的“祭”,与中国的祭祀意思稍有不同,日本的“祭”,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庆典存在。
日本的祭典活动规模大小不一,但很普遍。日本各地的祭祀活动,大多与祈福与驱恶有关,但最多的是以“祭”形式出现的庆典活动。无论是在日本的哪一个地方,都有充满了古典风情的节日活动,活动现场也会吸引世界各地的友人前来参观和游览。这是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一种非常完整的传承与发扬。
二、日本现代社会的古典文化
日本的古典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历史悠久,注重修养的日本人将其古典文化传承至今。日本全国各地都广泛分布着神社、寺庙,每年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日本古典民俗活动,并且各地的风俗也各不相同。比如著名的札幌“雪祭”,京都的“祗圜祭”等。
除了节日方面,在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日本的古典文化也得到了体现。现在仍有很多家庭居住的是日本的古典庭院,庭院里的布置就充分体现了日本的古典文化美,即日本古典文化的“和风之美”。最具代表性的是已经有了千年历史的“竹筒敲石”。一敲一打之间充分体现了日本古典文化的美学价值。可以说,日本的古典文化已经深深地映刻在每一个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对中国的启示
1 古典文化应与时俱进,进行改良
目前中国在传统节日方面做得还不够,只是商家的炒作,并没有赋予所应有的文化内涵。在这一方面,中国应向日本学习成功的经验,赋予传统节日应有的文化内涵,将传统习俗通过庆祝活动展现出来,让更多的国人参与其中,以达到传承古典文化的目的。
2 运用先进的宣传手段发扬古典文化
日本国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护其古典文化,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还有一些艺术上的、精神上的非物质文化。受到了法律保护,古典文化的传承就有了依靠,有了法律的支持,传承这些文化就有了强制性。而中国目前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非常容易流失的非物质文化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也造成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古典文化的失传,对于世界来说,这都是巨大的损失。
3 让改良后的古典文化为现今中国社会所接受
中国现在在高速地发展着,而与其一同高速发展着的,还有中国的古典文化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维。许多古典文化在文艺作品或者是以其他方式进行的改变里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些些许的差异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来让这种改良后的古典文化为现今的中国社会所接受,被现代人的思维所接受,让古典文化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在现代国人的面前。
从日本成功发扬其古典文化的经验中,可归纳出许多关键点。如何突出重点,学习日本的经验,并从现实的经济、社会环境出发勇于探索创新,这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发扬不无借鉴意义。我们应参照现今中国的国情,坚持循序渐进的方针,一步步地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传承给国人并发扬至世界。
参考文献:
[1]梦枕貘,阴阳师,南海出版公司,2005.
1 古典家具的概念家具是人类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精神物化。 “古典家具”泛指民国之前被公认为典范的家具样式,而许多现代工艺生产的仿古典家具也反映了古人创造的经典家具文化,本文中未在术语上严格界定,古典家具对现代室内设计的适用分析,对古典式样的家具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2 居住方式的转化与古典家具的发展
从中国古典家具自身发展的过程看,受到不同客观条件的影响,其中人类生活的起居方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早期的古典家具始于夏商,兴盛于战国、两汉。其家具造型受到“席地而坐”使用限制,呈现出低平稳重、简便实用的特质。直至唐宋,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和较为宽阔的居住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家具造型,以“高足”家具形式为特征的中国晚期古典家具由此而来。广为熟悉的“明清家具”是晚期古典家具发展的盛期作品,前者以“质”见长, 后者以“饰”为美,“明清家具”独特的地位和艺术造诣无可比拟,对近现代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古典家具文化
1 文化与古典家具文化
广义的文化包涵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对“古典家具文化”的界定同样如此,我们在鉴赏古典家具的过程中,必须与当时的社会情景相融合思考,不仅要考量家具的材(用材)、质(做工),更重要的是发掘家具这一物化形式背后凝炼的精神品格。家具的不同形态,不同置位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人文情怀。
2 古典家具文化精神的提炼
首先,古典家具文化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礼制文化。纵观朱、元、明、清的家具陈设,从“一桌两椅”到“四几八椅”的组合摆放,都遵从于“以西为上”、 “以北为尊”的礼仪方位和均衡的向心格局。古典家具不论在样式、造型,还是材料的选用,尊卑有序的礼制文化都深入其中,是中华民族人伦规范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
其次,通过不同生活方式对家具的影响,古典家具还体现着以人为本、实用为先的人本文化,不论简单或复杂,最终表现为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实用性与点缀装饰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以明清桌案为例,书桌设计一般桌面平正,边沿无起翘;而书案,画案等则更为宽长;翘头案和架几案常设于正壁中间,少有宽者。此外,李渔还将贮炭火的抽屉设计在椅子脚栅下用以取暖,可见对家具自身的功能拓展同样体现了古人对舒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古典家具在装饰风格中还彰显着崇尚自然,古朴儒雅的人文气质。中国古典艺术的自然美学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追求质朴、亲和的艺术境界。这与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紧密相关。其中,明式家具用材F料虽极其考究,但作品呈现出来的却是优质木材的完美色泽,简洁挺拔的造型线条以及典雅隽秀的高贵气韵, “松、竹、兰、梅”等纹案题材的雕饰相得益彰,可见明代木作在大批文人的推崇和参与下,对其家具的内涵养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 古典家具文化的研究意义
文化提供了一套赋予个体意义的架构,是通过各种规则来指导行事方式的。古典家具文化的研究对象是特定时期的特定样式,而文化“动态”的发展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在认识原环境架构中固有意义的基础上,探寻一种“对生活的设计”方法。“共性”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通过物化符号世代传承,而文化的“差异性”又通过不同时空与认知的结合,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可见,只有对古典家具文化深入地挖掘,批判地继承,才能“适度”地做到古为今用,扩展家具艺术对现代室内设计的限定和影响。
三、古典家具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适用性分析
1 古典家具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适用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的追求也日趋高涨。尤其是现代室内设计在经历了全盘西化的效仿和学习后,开始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判断上的合理定位。这无疑为古典家具文化的精神回归提供了有利的人文环境。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开放。人们在审美标准上不再拘泥于风格,慢慢呈现出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中西合璧、古今混搭,家具陈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古典家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创造了自由的社会舞台。
2 古典家具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价值体现
(1)古典家具文化在使用价值中的体现
需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传扬古典家具文化,首先要尊崇古典家具“实用为先”的设计原则,发挥其使用价值。古典家具在传统室内空间中的运用已有既定格局,从时空纵横综合论证都具备了完整的文化体系。因此,对传统空间中家具陈设的深入了解,包括家具功能性的分类、家具在室内环境中的布局,都会对现代室内设计中古典家具的合理运用起到借鉴和优化的作用。
(2)古典家具文化在审美价值中的体现
“形态美、结构美、自然美”是现代人对古典家具高度的综合评价。形态美,符合审美的基本规律,表现为家具各部件适宜的尺度比例,方中带圆、圆中显方,统一中蕴含丰富的形体变化。而结构美则体现着与中国建筑一脉相承的木构体系。榫卯结构牢固耐用,框架和攒边更是经济科学地解决了木材固有的伸缩性和截板纹露明的美观问题,使结构部件同时承担了装饰的角色。自然美反映了古代文人以“平淡天真”作为艺术造诣的最高境界,在古典家具中即表现为“简洁”、 “合度”, “素雅”的审美情趣。古典家具文化综合提升了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通过鉴赏能达到心理的共鸣和情感的交融的艺术享受。
(3)古典家具文化在精神价值中的体现
鉴于古典家具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有效使用还能提升整个空间的环境品格。古典家具是中国古代哲学观的美学物化,直至今日,它依然有助我们理解家具“自然天成”的性格,整体思考古典家具在室内环境中的“和谐”关系和美学精神。现代室内空间大都追求简洁高效的风格氛围,选择优美简约的古典家具不但能体现高雅的艺术气质,更重要的是它能与整体的室内环境达到了“合一”的境界。
3 古典家具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使用原则和设计方法
(1)尊重环境,量体裁衣
传统民居开间、进深、高度等空间尺度对家具的影响甚大。因此选配古典家具时,首先需要对现使用空间的环境有所认识,不是拿来即用。空间是否宽敞,决定了可选家具的组合形式。只有给予古典家具适宜的使用环境,才能充分地展现其文化精神,起到美化空间、提升品质的作用。
(2)和谐统一
古典家具在现代室内环境中形成的风格差异,需要通过整体协调的设计方法来解决。无论是全套家具的整体运用还是一两件家具的局部点缀,空间风格首先应注意主次区分,在整体设计中寻找局部的变化。其次需要考虑色、质的协调搭配。色即颜色、色彩,质即材质。古典家具或髹漆或显木材原质本色,如花梨木色泽温润,紫檀则细腻深沉。在装饰工艺上,有镶嵌玉石、珐琅、瓷器、景泰蓝等多种材料,亦有通过局部描金、彩绘等表现手法彰显家具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这样,现代室内环境用色是沉稳、是鲜亮;材质的配选是否有与古典家具相呼应的元素,都对整体空间的协调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审美属性;社会属性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04-01
作为我国古典舞独立舞蹈形式构建的标志,“身韵”动作是在我国舞蹈长期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无论国家级院校、中专院校或地方学校,身韵都已作为重要的舞蹈教育内容之一。从其自身囊括的五大典型动作也可看出,将动作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体现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来,不仅受到社会群众的青睐,且使古典舞审美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因此,对身韵审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身韵”动作的相关介绍
关于古典舞中的“身韵”动作,其是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得出的重要成果。对其可具体细化为五大典型动作。第一,云肩转腰。该类型动作主要来源于戏曲中的“轱辘椅子”,是舞蹈训练的重要基础。目前云肩转腰在古典舞身韵中要求从提、冲、靠、沉、含、腆、移等方面进行训练,且在运动轨迹上主要以平圆为主,区别于“轱辘椅子”,其无需将椅子作为道具,而直接采取双膝盘和、席地而坐的形式,肢体动作幅度加大。第二,云手。云手动作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常见练法,将其融入舞蹈中主要利用“云”的特征使舞蹈体现出变幻莫测之感,在身韵动作中又表现为基本云手、大揉球、大开大合以及冲靠等类型,无论哪种其都要求表现出一定的动势与云手幅度。第三,风火轮。该类动作在古典舞中强调使身体以两个重叠圆的形式存在,对腰部、下肢、臂膀等部位要求极高,确保在表演过程中展现出风吹轮动火旺盛等特点。第四,青龙探爪。古典舞蹈中的青龙探爪采取三圆定律融合的方式,主要指统一动作内将三种划圆轨迹体现出来,要求做到胯、膝、脚做好搭配,头、腰、脚进行对照而手、肘、肩需追随,难度极大。第五,燕子穿林。相比其他四种动作,燕子穿林强调综合性,且在训练性、形象性以及表现性等方面都较为明显,要求身体各部门都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为人带来仿佛置身于林间穿梭的情境。
二、“身韵”动作的审美属性
我国自古以来便对龙凤文化极为崇尚,更将整个民族比喻为龙的传人,且用凤比喻重生和希望,如其代表的涅、母仪天下等。这种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中,包括文学、绘画、雕塑以及舞蹈等方面。其中在舞蹈层面,身韵形态中往往追求龙凤的的圆绕、回转以及蜿蜒等特点,如燕子穿林、青龙探爪,其实质都将龙凤文化精髓融入其中。事实上,古典舞身韵动作中往往也将其他象征性特征体现出来,其在形态上要求立足于传统形神观念,使动作生动性更为明显,如轮和转在风火轮动作中的体现、穿和变在燕子穿林动作中的体现,实质要求动作中注重精气神达到统一,实现形神结合的目标。因此,身韵动作在审美属性上首先体现在形态美方面。
而除此之外,身韵动作的审美属性从动态角度也彰显行云流水的特征。我国传统的动静观如贵柔主静、永恒之动、动静合一,在现代舞蹈中都可作为美的体现,使身韵动作为人带来如云如水之感。从五大典型身韵动作中都可发现,其轨迹路线便依托于行、云、流、水进行描述,而这四方面所体现的便为动静合一,如云、水表现的动静结合,行、流表现相对动态特征。以其中的流为例,在燕子穿林动作中表现淋漓尽致,动作中要求手臂以划圆弧线的形式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燕子穿梭动作的模拟,整个路线动作中表现出遇上先下、时高时低特点。
三、“身韵”动作的社会属性
“身韵”动作除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外,也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属性,具体包括民族性、训练实用性以及延展性。其中在民族性方面,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展示的是民族性的审美基因。如在“对称”美方面,身韵动作中的双托掌、双山膀等都体现出对称审美现象,再如“留白”美,其在我国民族文化中注重为人们创造虚拟之感,达到虚实相生的生霉要求,如身韵中的揉球动作,其要求利用两掌与两臂形成虚拟球,再将揉加之其中,通过两笔与两掌的运动达到将虚化实,感染力极强。因此,身韵动作展现的民族性更注重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进一步传承。而从训练实用性角度,身韵动作本身将武术、戏曲等精髓融于一体,其无需从形式着手,仅需将动作中的规律体现出来并保留身韵便可达到舞蹈化训练目的。如在舞蹈形、神的训练方面,青龙探爪、燕子穿林等都采取模仿动物形态的方式,而形态除外在表现外,也将燕子灵巧运动、青龙凌厉凶悍神态展示出来。另外,在延展性社会属性上,身韵动作为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如21世纪出现的《书韵》、《扇舞丹青》等都成为彰显民族特色的重要舞蹈作品。且身韵动作在传承传统戏曲、武术等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群众审美观念的重要内容。
四、结论
我国古典舞“身韵”动作是传承与发展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舞蹈形式。从其涵盖的五大典型动作上便可看出,其不仅体现出一定的审美属性,而且将社会属性融入其中,值得现代社会对其传承并进一步创新。
一、儒家文化与皇家园林
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修身是为了入世,是为了考取功名、走入仕途,从而建功立业。董仲舒的“三纲”学说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君臣义,父子亲,夫妻顺。”简言之,“三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这也是等级制度的纲领文件,成为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正统官方主流文化。儒家的这些观点和主张共同指向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基石———规则秩序。这种形而上的理论规矩同样反映在建筑和园林等形而下的艺术领域。故宫的平面布置:严格的轴线对称。中轴是主线,主线上的建筑布局也有先后秩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依此进深,主次分明。同在宫中,左右对称的建筑在规模和体量上都不会超过主线上的建筑,谁大谁小,尊卑有序,一目了然。皇家园林内的建筑也是严守中轴对称的法则。就园林而言,入世的儒家文化对应着入世的享乐主义,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皇家园林是奢华的、富贵的、宏伟的、壮观的,极尽奢侈之能事。无论颐和园还是圆明园,无论是中海、南海、北海还是承德避暑山庄,这些皇家园林的共同点就是真山真水,大山大水,从不掩饰甲天下的恢弘、壮美和霸气(见图1)。或许也只有帝王才有豪气、霸气、勇气把真山真水当自家私园,也只有皇家有财力、物力、人力消遣真山水为己所用。天下都是他的,几个山林池沼当然也是。但皇家园林归属的特殊性注定了它的受众只是皇亲国戚、爵爷贵族,和普通民众几乎无缘。
二、道家文化与文人园林
道家主张“无为”,它的基本观点就是顺其自然,《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封建社会有帝王就有臣子,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士大夫既有“学而优则仕”的豪情抱负,也有“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豁达隐忍。金榜题名、仕途得志,则大展宏图;仕途不得志,就靠无为清静;入山林、归田园,成仙或成佛,以冥想代替现实。即使金榜题名但官运不畅也会选择出世修身;也正是在此背景下,道家文化开始盛行。如果说官方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的话,那么在文学艺术领域的主流文化绝对是道家文化。历经千古流传至今的艺术作品几乎无一例外的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从山水诗到山水画,从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到董其昌、石涛、山人,莫不如是。隐逸文化始于晋朝,隐于山林可以近距离的接触自然,直接促成了山水诗的兴盛,代表人物是谢灵运。在文人画兴起之前,诗、画各自相对独立发展。文人画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使中国绘画达到了一个有文化气质的、形式更为臻善臻美的艺术高度。文人们借诗、借画表现一种高傲的、不见人间烟火的脱俗气质。
作者:李猛志 单位: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华表奖、金鸡奖影帝富大龙在剧中出演秦惠文王嬴(马四)。向来以出演普通老百姓见长的富大龙,此番是第一次演帝王,他表示:“我希望通过这部电视剧让更多的观众了解秦惠文王这个人物,用平和的心态创作出最好的作品。”
从古画中借鉴秦王坐姿
谈起《大秦帝国之纵横》,富大龙认为这部剧比较忠于史实,“我觉得在我拍过的戏里,应该说这是比较好的一个,比较严肃,比较忠于史实。丁黑导演,还有焦总,这两个人都像战国专家一样,我跟他们聊了一个小时,聊战国聊得非常专业,所以我觉得合作对手懂,这一点特别重要。”
为了塑造好秦惠文王这个角色,富大龙下了不少功夫,“那个时代的礼仪很重要,比如说坐法,我们基本上是跪坐。这些东西有很多我是从国画上(学的),看一些记载,大部分要靠想象,比如说那个案几,现在叫王座,实际上就是一个靠背,我几乎把所有能用的方式都用了,跪坐,盘坐,还用了一些侧倚的状态,这些形态基本上就是从古画里看到的。拍戏时,我和导演商量加了一根箫,用得非常少,开场有一次,嬴(马四)去世之前我特意和导演商量加了一场戏,一头一尾用了两次这个箫。因为在考证里,那个时候已经有箫了,是什么(形制)不知道,但是我希望在片里尽量能够有这种古风的东西。”
生活中就有古典情结
富大龙一直有着古典情结,自小就学习武术、京剧、古琴、书法等。“书法、古琴这些东西,我都是在小的时候开始喜欢的,但小时候认为学这些很贵,不敢碰。上大学以后觉得自己也挣钱了,也工作了,这样才敢去涉猎这些东西,所以基本上是自学。像古琴,我也拜了老师,能在业余时间系统学一下。虽然学了有十多年了,但水平是初级水平。书法,古琴,我觉得有双重作用,一是本身有审美价值,二是平时练习也能达到一种修养。学习这些主要原因还是我对中国古典文化很偏爱,因为我觉得首先我是中国演员,应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而且我也希望,用我的业余生活也好,影视作品也好,能够起到一个宣扬作用。”
除了这些爱好,富大龙还喜欢写作,“最早是从我上学的时候开始的,我们观察生活有时候记笔记,有时候看完话剧就记笔记,这样就变成一种随感,随感写多了发展成散文、诗,写这些随感、诗的时候,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观察人,所以我的诗、散文基本上都是写人性的,没有什么情诗、朦胧诗。剧本我也写过,现在觉得挺幼稚的。那时候写剧本,我的目的性非常强,觉得在古典题材影视剧方面,正说的历史,或者有艺术性的古典题材,还是缺乏。我去过清华、北大、北师大,拜访了很多研究断代史的老师,有一位北师大专门研究魏晋史的教授,我跟他聊的时间最多。通过和他们谈话,我发现自己的认识太浅薄了,所以后来这几个剧本全都废掉了。”
闲时爱宅在家弹琴练字
喜欢读史的富大龙最喜欢《史记》,“我最喜欢的还是《史记》,因为我觉得对司马迁这个人物有感情,《左传》我觉得也不错。”在古代的人物里,富大龙很钟情嵇康,曾想在39岁时出演嵇康,“现在我对嵇康本人倒没有那么多想法了,因为我现在越来越明确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不是嵇康这人,而是这一部分中国文化。以前我比较着重于形式,老认为古典人物就怎么样。从我毕业一直演军人、农民比较多,接触以后才发现原来我喜欢的古典题材,这些帝王将相也都是农民,所以我觉得这个根还是找对了。现在我觉得不是一身古装就叫古典,演一个小人物,城市小人物,也可以有中国精神。”
生活中的富大龙是个宅男,没事儿的时候喜欢在家里弹弹琴、练练字,“我更愿意在家待着,一会儿弹弹琴,一会儿写写字,一会儿看看书,我觉得这些事到老也不会做完。”
关键词:秋意象 古典诗词 审美
所谓意象,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 对于秋,文人们似乎情有独钟。自古以来,我国许多文人骚客以秋景入诗,抒发自己无限的感慨,涌现出不少咏秋的佳作名篇。因此,在初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秋意象文化的内涵,对于学生更好地领会诗词意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重要的意义。“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秋”这一意象非常深广,在不同作者的笔下有不同的内涵:
一、秋意象意味着恬静、闲适。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是妙手偶得之笔,是不经意间的“绝妙恒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人间词话》)。诗人所见之“菊”,是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范成大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到渊明尤甚爱之”(《范村菊谱序》)。陶渊明爱菊,是爱菊之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色”;更是因为菊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悠然见南山”句中,“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至此,“秋菊”意象就寄寓了诗人弃官归隐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
二、秋意象意味着离别怀人、羁旅思乡。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
马致远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借描写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
三、秋意象意味着时光易逝、仕途失意、怀才不遇。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此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王绩面对“树树秋色,山山唯落晖。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田园牧歌式的晚秋之景,却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在归隐后从田园生活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明自己身处乱世、前途黯淡的孤独抑郁之情(《野望》)。
四、秋意象意味着对人生认识思考的承载。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这样刻画深秋月夜独处的情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自述囚居生活像幽闭深院的梧桐,孤苦寂寞,毫无自由。可贵的是,李煜接着不再对周围的环境做具体逼真的描绘,而抽去了意象和时空的特定内涵,对时空和个人情感进行了超越,慨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把个人的“身世之戚”普泛化,从人生悲欢的角度对自我无法排遣的苦痛进行了抒发。李煜词从一己遭遇出发,清秋意象熔铸的是个人痛彻心扉、长歌当哭的亡国之恨。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称:“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同时,这首词却“又概括出、升华到人生悲欢离合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从个人情感中提炼出人类社会整体的情感价值,引起了历来多少读者的共鸣”。
五、秋意象意味着奋发进取、豁达乐观。
[赏]宋人苏轼有诗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析]荷花枯了,荷叶凋零,也谢了,但即使冬天快要到了,仍然有果实累累的丰收。苏轼以此来安慰他的好友,人到了壮年,虽然青春年华不再,但是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仍然可以大有作为,请朋友不要妄自菲薄,应该乐观向上。
古代诗词作品中,诗人常借助于一些原型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原型意象是民族普遍命运和文化心理的凝聚物,是民族心灵发展历程中的驿站。原型批评的代表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原型意象是“无数同类经验的心理凝聚物”,“每一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
参考文献
[1]杨艳梅 论宋词意象的文化品格.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2]陆玉林 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3]郑张清 词人与秋的不解之缘――解读悲秋词.读与写杂志,2008,(1)。
关键词:水文化;文学情怀;古典诗词
“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水与中华文化的孕育十分密切,早期,华夏先民就把对水的崇拜与幻想写进了文学作品中,从最早的《山海经》记载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到《诗经》里脍炙人口的《关雎》、《汉广》、《蒹葭》,已可探寻到咏水诗的源头,其后的《庄子》、《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唐风宋韵、明清小说等,无不表现出寓情于水、以水传情的文化取向。自然之水经过人类的再创造,已升华为一种情感寄托,对水的描写、吟诵、歌咏,使水具有了显著的文化意义,可以说,被赋予丰富内涵的水,从一开始就体现出特有的文学情怀。文学用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水形态的多样化,为诗词的创作增添了生机和光彩,成为诗人们表情达意的媒介。“无水花不开,无水花不艳”,在自然界众多的意象中,水成为诗人最喜爱的意象符号之一。据统计,现存的李白近千首诗中,有近半涉及到“水”,杜甫留给后人1400首诗,有370余处与水相关,白居易创作的2900余首诗,也有760余处情系水景。在诗人笔下,那些江海湖泊、瀑布飞湍、小溪清泉,无不摹写精妙,得其神貌,展现出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水世界。这些写水的诗作,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写景为主,以各种形态的水为题材,将情感寄予景物的描写之中;一种以水起兴,抒情为主,重点抒发作者的情感、志向和抱负。
1摹江河湖泊之壮美,寓情于水
在诗人笔下,黄河、长江、洞庭湖、西湖……无不是表情达意的对象,熔铸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历代诗人看到了黄河的波涛汹涌、奔腾呼啸的水势,都会有感而发,留下了许多气贯长虹的诗篇。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用词朴实,但意境极为深远。在黄昏时分,诗人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看着蜿蜒而去的黄河,诗人豪迈地吟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楼层。”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怀。奉命出使边塞的初唐诗人王维,看到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色,挥笔写下了“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把自已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大诗人李白不仅在《将进酒》中指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更是在《公无渡河》中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苍茫辽远的往古:“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以突兀惊呼之语,写黄河在霎那间冲决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诗人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上、中、下游水势、形态各异,古往今来,写长江的诗数不胜数,有的摹写山峡的雄险湍急,有的描绘江面的壮观浩荡,有的赞颂两岸的秀美景色。在奉节至宜昌之间,长江两岸重岩叠嶂,有着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自古以来,三峡就被誉为“长江的珠冠”,骚人墨客,无不浓墨重彩,状而绘之。
如杜甫《长江二首》:“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夔州歌十绝句》:“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彰显瞿塘峡是三峡之中最险要的。杜甫在《瞿唐怀古》中说:“西南万壑注,劲敌两崖开”,这说明,瞿唐峡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白居易《夜入瞿唐峡》:“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如此危险的地方,晚上行走艰险程度可想而知。诗人沉重的感叹,不禁让人为航行的小舟担忧。在当代,写三峡的更是不乏其人,《咏三峡》:“峨眉高万仗,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郭沫若的《过三峡》则把三峡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万山磅礴水浊莽,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看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江流阻塞路疑无。”这些诗篇,把三峡的幽深秀丽、急流险滩、惊涛骇浪等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当长江进入中下游平原后,江阔天低,一望无际,给人以无限激情与灵感。陈子昂《渡荆门望楚》:“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写出了长江的开阔景色和经历了漫长旅途之后,突然于苍野之中见到荆门时的激动心情。
唐代张祜《题金陵渡》:“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将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湖泊,洞庭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吞吐湖泊。无论是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说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还是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都写出了洞庭湖水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气势;而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则展现了其清静、柔媚的景致。在众多描写西湖的诗中,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可算得上是最著名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欧阳修笔下的西湖,则在安徽的颖州:“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杆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群芳过后》),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悠闲宁静的景致。
2观海潮飞瀑之壮阔,临水抒怀
百川归海。中国虽是沿海的国家,但古代由于地域限制,交通阻隔,写海的诗句相对较少。最早且最著名的当属曹操的《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抒发了诗人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吒风云的豪情。在2100年后,一代伟人在秦皇岛北戴河边吟起了曹操的这首诗,并豪迈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都不见,知向谁边?”这首词借北戴河大雨滂沱、波澜壮阔的壮美景象,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博怀和雄伟气魄,抒发了词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改天换地的豪迈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写潮水,钱塘江观潮最有代表性。钱塘江,因其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唐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李白在《横江词六首》中用“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的诗句来赞美钱塘江浪潮的壮观,而赵嘏《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则巧妙地用数字写尽了中秋钱塘潮的天下奇观。和潮水不同,瀑布的壮观有着大海一样震撼人心的气势。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著名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壶口瀑布在汛期时节,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是黄河最为壮观的一幕,明代刘子诚在《黄河壶口瀑布》中写道:“西出昆仑东入瀛,悬流喷壁泻瑶琼。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生动刻画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和壶口瀑布不同,庐山瀑布被称为最诗意的瀑布,历代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白的《题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谓写瀑布诗文的千古绝唱。另一位诗人张九龄所作《湖口望庐山瀑布》:“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虽与李白歌咏的是同一对象,但由于诗人的地位、个性、心境等各不相同,诗中所蕴含的情趣也相异。
3品清溪山泉之清幽,以水寄情
与壮观的海潮、飞瀑不同,潺潺的小溪、淙淙的山泉在诗人眼中是那样的清澈晶莹,多彩多姿。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借对澄明的溪水的赞美表达纵情山水的宁静愉悦之情。李白《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体现出赏玩山水、归隐山林的闲适心情。流水出自泉,泉是流水之源。“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王维这首《染家濒》描写的是自然界中一个有趣的小片段,一个“泻”字写出了泉水的活泼灵动,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情趣。宋朝诗人杨万里同样也很擅长描写溪泉,他的著名诗作《小池》中,写清泉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而在《安乐访牧童》诗中写小溪是:“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瑕”;”清代诗人查慎行的《玉泉山》:“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则写出了清泉归海的向心力。这些诗句中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表现了淡泊宁静的情怀,带给读者高雅的精神享受。
4赏落雨冰雪之多姿,借水表意
雨是自然的心曲,雪是大地的新衣,自然界最寻常的事物,到了敏感细腻的诗人笔下,便成了抒感的载体,成为鲜活隽永的审美意象。诗人笔下写得最多的是“春雨”。如孟郊《春雨后》:“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果说春雨常令人喜,那么秋雨则多令人愁。秋天降雨之时,气温下降,天色阴沉,使人感受到一丝寒意,一种压抑。元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听闻好友白居易被贬官时内心的震惊和心情的悲愤。而李贺《秋来》:“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则给读者画出了一幅凄清幽冷的画面,表达了其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雨”还常被用来表现离情别绪,雨中送别是诗中常见的题材,绵绵细雨与送别双方的绵绵情意正相对应,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和范成大《横塘》:“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柳系画船。”都借蒙蒙细雨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诗人们写雪多着眼于雪的外表色彩和形态,如鲍照:“白圭诚自白,不如雪光妍。”陶渊明:“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何逊:“本欲映梅花,翻悲似玉屑”等,以白银,白玉喻雪,进行静态的描写。善于创新的诗人们,则会由雪花联想到春花,从严冬飞跃到春天,何逊吟道:“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王初“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等,不仅从视觉上写出了大雪迎风起舞,飘飘若仙的姿态,更从嗅觉、感觉上写出了春天的气息。而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多种艺术技巧,出语十分自然,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诗。
对雪也有特殊兴趣,写过不少咏雪的佳句,如“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七律•冬云》),“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七绝•观潮》),“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最著名的要属《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生动地描写了冰雪的蔚然壮观,展示了一代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成为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
“水”在我国诗人笔下,可以说是句句表露情意,字字蕴含情愫,成为古典诗词中极具活力的一个意象。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写水的诗词数不胜数,“水意象”在古代诗词中意蕴丰富,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其深远。水的生命力是无穷无尽的,对水文化的文学性的挖掘也是没有穷尽的。
参考文献:
[1]朱海风,史月梅,张艳斌.水与文学艺术[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2]李宗新.中华水文化通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关键词:传统艺术 境界 文化 天人合一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13-02
1 文化源头的儒、道精神
中国古典艺术包括诗歌、散文、琴棋书画、戏曲、小说、雕刻、建筑等各式门类。流传下来的艺术精品都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人们总说中国古典艺术给人的是审美世界的享受、心灵世界的抚慰。欣赏中国古典艺术会使人进入一个特殊美好的境界。这个境界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是怎样组成的?它的源泉在哪里?这个疑问的解释都涉及到中华文化精神要义问题,只有在中华民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会产生和发展出灿烂的中国古典艺术。
中国文化的源头以《易经》为代表,这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源泉。《易经》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以道家思想为旁支的综合性文本。《易经》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定性,也确定了中国古典艺术的总体特质。儒家主张人要发奋以创造价值,用人文生命光华自然生命;道家主张人要超然物外以摆脱有限现世痛苦。儒家肯定人生,倡导人们的入世精神;道家倡导出世遁世,消除私欲。二者恰似阴阳两极互动又合而为一,构成互补性的文化结构。成为七千年中华文化的支柱力量,也融铸进中国古典艺术的境界。
儒道互补性文化结构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人格,也就是强烈入世的功实追求与超然愤世的脱俗精神的浑然一体。儒家入世与道家脱俗二者的对立为世人共知,最妙的是将二者能够在现世和当下生活融为一体,表现自然,这却不是一般功夫。中国古人身上儒道二者矛盾对立的表现不是其人格分裂、神怪行奇、而且相安无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人格。这在中国古代官僚的中上层文化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其他民族的官僚达人却十分少见。所以人们才会看到中国古代的许多达官贵人在得势时说道论德、飞黄腾达,而在闲居时却倾心于赋诗唱词,“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十分自然地统一于其现世生活。中国古典艺术在中国古代文化人的消极避世中成为普遍形式和最好形式,这时的中国古典艺术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具有两个层面的价值:一方面作用是对于外在的社会形式的超脱,其价值是对现世的否认和批判;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超脱,其价值是肯定具有叛逆精神的自我,追求理想生活的自我。这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真正境界。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曾评论这种境界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1]。
2 “天人合一”的观念
与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人格相适应,“天人感应、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宇宙观。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使得中国人重人伦、重血缘、重君臣、重体验。农业经济靠天吃饭,所以中国人崇拜天,视天为神明:天不是冷冰冰的自然天象,也不是先存于人、外在于人、与人对立的纯客观自然事物。天是被赋予情感的生命本体,“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天是人的祖先;“天,仁也”天是有大德的仁君;“不阿党偏私,而美泛爱兼利”,天是公正善良的,而且爱人有惠于人。对于艺术而言,天还是有情感的,“人生有喜怒哀乐之容,春夏秋冬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在中国古典艺术中,天与人是一回事、是一体,中国古典艺术中没有脱离人的自然,也没有离开自然的人。在艺术情境的世界中,天人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中国人的这种对天亲和的人生态度一方面表明中国人积极人生观对外在自然的征服,与其建立现实性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人对自然的扳依情感:人要依天而生、顺天而活、融天而归。生于天意、长于天下、存于天道、亡于天逆,不做违背天意的事情。中国人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中国古典艺术的世界呈现的是一种舒缓宁静的表情,一类秩序井然、德行善为的生活,一个依恋过去的古典原则。与西方古典艺术相比,中国古典艺术表达的是明确的差异、美好的和谐和真实的感觉。没有西方古典艺术那种因生活中的折磨所导致的精神对立,因毫无希望所导致的情感郁结。与中国古典艺术委婉曲折特性相反,西方古典艺术直接表现人、直接表现人对生活的感受。西方古典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差异表明二者不同的宇宙观世界观。
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境界、就要深入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上的任何一种艺术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都依赖于特定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创造物。按照大多数专家的观点,文化或文明,在广泛的意义上,是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存在中所积累的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民族成员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有效经验和习惯的综合体。每个人都生长在特定的文化中,文化是一张网,无时无刻不在关顾着我们。艺术生长在文化之中,中国古典艺术是在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孕育成长的。因此,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程度是境界,但中国传统艺术的符号意义都是文化。在中国古典艺术作品中,艺术、文化、社会人生、情感、理想总是交融在一起,无法拓清。只有从文化学的角度,从中国人的特有文化属性及其博大内涵去理解才可能真正进入中国古典艺术的境界。
3 精神上的自信力
世所公认,中国古典艺术的境界代表着东方艺术的最高水准,表现着古代中国人高贵的精神。精巧的艺术表现能力,细微的艺术鉴赏力,是中国古代华夏文明和文化不可复制的摹本。其他国家的人民往往是通过欣赏中国古典艺术而接触到华夏文化,不H为中国古典艺术所取得的成就所震撼,也为其中所表现出的中华文明文化的通脱、达观、智慧所折服。作为中国人,不仅应熟悉自己传统优秀的艺术,而且要自觉成为这种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人。
要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境界的诠释者和中华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就要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相辅相成的两种观念。要文化自信,就要做到文化自觉;只有文化自觉了,文化自信才有底气,才有定力。而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自晓”――对中华文化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高低。文化自晓既是一种文化学习力,一种文化理解力,也是对文化的历史的社会的评价和理性的整体的反思。既要古为今用,也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做到了文化自觉。党的十号召我们要文化自信,这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渗透”所引发的崇洋之风和一些“精英”拒斥思想解放,抱残守缺,试图从古代故纸堆里
找寻一丝精神慰问所引发的“怀古、复辟”。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是检验我们是否真的文化自信的时候。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卑,也不是文化自大。文化自卑会导致传统优秀文化的丧失;文化自大会导致文化上的闭关锁国和文化上的腐朽落后。我们要成为文化自信的体现者,文化自觉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经典诵读;民族文化;陶冶情操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孩子们从小与古典诗文同行,与圣贤为友,享受快乐古典人生,接受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就有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圣古人的诗文。但如何通过诵读古典诗文来弘扬民族文化,将语文教学与古典诗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阅读境界呢?
一、运用电视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笔者所在学校为便于教学,每个教室都装有一台电视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学习。为了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我们,购进了《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还有白族诗人何永飞的诗集《四叶草》等光盘,运用电视机图文并茂的优势,每天利用晨读十五分钟进行古诗欣赏,并利用中午进行古诗词的广播教唱。通过听、读、看、唱,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音乐的魅力,读的技巧,既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锻炼了他们的诵读能力。
二、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传统实用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课堂是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的主要领域。那么,怎样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诵读能力呢?
(1)示范读。古典诗文,不像现代文容易理解,但有一定的韵律。学生刚接触新诗文不懂内容,读起来感受不到诗文的韵律。如果教师能示范读或配乐读,这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给学生提供朗读榜样,创造朗读条件,品味古诗文的优美,激发起学生朗读兴趣和信心。
(2)引领读。为了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检查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情况,感受到文章内在的节奏气势及作品中丰富细腻的情感,教师可在示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读或教师领读,让学生在领读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升华,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齐声读。齐声朗读能引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责任感;能让学生很好地调整朗读速度,训练学生掌握自己的正常音量,发展学生朗读技巧,齐声读能渲染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气氛。对那些对朗读不感兴趣的学生,可多一些带读,并增加学生朗读的次数,齐声朗读的形式可以是男女同学分组读,全班齐读。
(4)吟唱读。大多数古诗词本来是有乐曲,以供吟唱,如《今日歌》《忆江南》,有的古诗是后人给它谱了曲,如《春晓》《锄禾》等古诗就是著名词曲作家谷建芬老师谱的曲。在教学中,教师们能通过多媒体配上乐曲,引导学生进行吟诗唱歌,在吟唱中学生可采取多种吟唱,合着节拍摇头晃脑,合着节拍拍手,点动脚步,高年级学生还可以手拿笔用笔杆轻轻敲桌面,笔杆和笔杆轻敲发出脆响如同乐器,吟中取乐,唱中背熟,既使他们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又使他们在享受优美的诗文之中,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三、采用竞赛培养学生诵读情趣
德国一位著名的医生说过:“六至十三岁是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中记忆力最高峰。”小学生诵读古典诗文,是赶在孩子心里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竞赛作为第二课堂的方式之一,对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将跃然纸上的古典诗文,在孩子们最佳时机采用竞赛,培养他们的诵读情趣,以便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采用竞赛的方法:(1)在班级学生中开展古诗文积累比赛,吟诵比赛,扮演诵读比赛。(2)分低、中、高年级比赛,可以吟诗作画比赛,根据诗文自编自演比赛。(3)在教师中进行古诗文教学比赛,意在检查教师方法,实质从中验证学生,学习情趣,所达到的效果。在比赛过程中,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诵读情趣高涨,求知欲望加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得到升华。
四、借用力量调动学生诵读热情
【关键词】小学 古诗文 诵读
一、细心讲解,引发兴趣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发现:虽然学生对于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学习欲望,但同时认为其不仅晦涩难懂,而且毫无用处。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伊始,便应该从诗词背景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并通过对诗人在写作当下心理、环境等的介绍分析,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做情感铺垫。此后,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这一环节虽传统却必不可少,因为小学生的古典文学积累较少,水平不高,对一些诗词中的惯用手法及意象未能准确把握,老师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做到字字能落实。因此,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的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古诗文素养,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内外兼修,培养自身的“书生”气质。
二、创造意境,展现古诗感染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充分说明了古诗中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在学生读懂诗词大意,了解诗词创作背景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与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眼、耳、鼻等多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在身临其境、身闻其声、身见其形中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最终获得审美体验。如《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蟑,忽然闭口立。”描绘的是骑牛唱歌的牧童,忽然停歌静立捕蝉的生活画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自己的心情愉快时放声高歌的情景和平时捕捉蜻蜓、蝴蝶等昆虫时的体验,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诗中的意境。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通过想象,加深了学生诗境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反复诵读,理解吸收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加深对诗人情感的体味。《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阶段学生应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共计160篇(段),附录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70首。此外,《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在确定感情基调后,把握节奏,抑扬顿挫,如此一来,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
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促使学生灵活运用,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因此,古诗的诵读应在综合朗读、反馈和思考的过程中如春风化雨般慢慢渗透,在不知不觉间将经典词句转化、吸收,在使用时信手拈来,不必临渴掘井。学生在口头表达和写作中创造性地引用古诗文来表达复杂含蓄的意思和情感时,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激发其学习和运用古诗文的兴趣和热情。
四、课外延伸,提升素养
随着家长对孩子学龄前教育的重视,多数学生在幼儿时期便能够背诵一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但往往不知其意。这说明在孩子们中间开展课外经典诵读具有可行性。因此,除课堂教学外,经典诵读还必须向课外延伸。如何指导小学生在课外诵读中收到实效,就必须教会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精华,学会积累。
1.赏读成诵。鼓励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古诗文,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同时,为检验课外诵读效果,还可以定期开展班级古诗文诵读活动,评出“诵读之星”。
2.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因此,要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摘录优美、精彩的诗句,写简单的赏析文章,写读后感等,这种边读边写的诵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到了小学高年级,教师更应该注重指导学生写诵读感想。
3.编赏手抄报。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古诗文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经典诵读,而且会动手动脑。每个学期,我都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结合校本课程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组织课外诵读活动中,定期指导学生编制有主题的手抄报,如《古诗中“春的脚步”》《难忘送别》《乘上诗歌的翅膀》等,这样学生便有了明确的诵读读目标,同时也便于我有针对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