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20: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写秋景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典诗歌中的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感、表达主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创作者往往借助各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阐述哲理,表现写作意图。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情感)、兴(托物起兴,借某一事物的开头来引起正题中要描述的事物和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发展到现在,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典故、想象、象征等。
解题金钥匙
在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这一知识点时,命题者往往从多个角度入手,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以下几点:
一、情感态度角度
题型:1.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诗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阐述什么样的哲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解读:反复阅读诗句,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层含义,结合诗歌主旨、意境和创作的时代背景等来分析。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诗人先写“地”“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受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即使诗人没有明写“月明”,我们也可以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这两句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同时又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答题要点:表现手法+抒发的情感。如通过对比、欲扬先抑、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衬托等表现手法,抒发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建功立业之豪迈,离别思乡之愁绪等。
二、意境形象角度
题型:1.描述诗句中通过表现手法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其中的含义。2.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3.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塑造了怎样的形象?4.对运用表现手法来描绘画面、情境的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
解读:我们要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句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诗歌中的情境、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诗人在描摹细致委婉、隐秘难言的情感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或衬托。如“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中,前两句道出诗人的思乡情。然而这种思乡之情有多深有多浓,诗中并没有直接表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一组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因为他要衬托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显然,这里用的是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
答题要点:意象特点+表现手法+深层含义。
三、整体分析角度
题型:1.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从表现手法上对诗歌内容作整体分析。
解读:根据诗歌内容,可侧重赏析诗句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群争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答题要点:表现手法+描绘的情景+抒发的情感+表达的作用。
模拟训练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唐]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本诗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试分析一二句的景物描写与三四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
(2)本诗后四句是“书怀”,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的七八两句。
2.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春望》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怀凄然。
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想象奇特。
C.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侧面写尽农民矛盾的心理。
一.触景生情与缘情写景
1、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又称“由景及情”,是先有景后有情。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所以称为“触景生情”。杜甫的《登高》一诗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之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登上高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苍凉恢廓的秋景,这种苍凉的景色触动了他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于是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俱涌心头。
2、缘情写景
“缘情写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衡辞,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朋友晁衡的不幸遭遇,使诗人悲痛万分,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看景物,一切景物都染上了他的主观感彩,仿佛也在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
二.移情于景与寓情于景
1、移情于景
移情于景即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从而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更浓烈。如李白的《劳劳亭》一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在这首诗中,作者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意有情,使之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
2、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又称“融情入景”,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诗句句写景,然而无一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之作。
三.以景衬情
“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衬,乃具深婉流美之致。”我国古代诗人深谙此道,在古典诗词中,渲染景物以衬托所抒之情的例子很多。以景衬情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1、正衬
以哀景写哀情
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句以天地愁惨之状,衬托壮士赴死如归的诀别之情。白居易《琵琶行》一开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句中萧瑟的秋景,是用来增添离别哀愁的。李商隐《无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之句,选择一个百花凋零的末春景色作为分离的背景,必然倍增离恨,所以“别亦难”。这些诗句从不同的方面,摄取了凄迷的风景,作为分别的衬托,更加重了别离的愁苦。
以乐景写乐情
李白《夜下征虏亭》:“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江上的渔火和水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像无数的萤火虫飞来飞去,这些景物衬托出了诗人出游的喜悦之情。
2、反衬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可见,反衬手法用得好,效果更为强烈。
以乐景写哀情
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融融怡人的春光越发衬出诗人归心的殷切。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之句,写扬子江边,春光正好,杨柳依依,杨花点点,但因为“君向潇湘我向秦”的离别,故景色虽好,却使人愁杀。作者迁情于景,景随情变了。美好的景物与人物内心的哀怨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以哀景写乐情
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一二两句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迹的凋零空寂的气氛,反衬出三四句诗人对幽竹“不改清阴待我归”的欣喜之情。
抵死目中无七子,岂知身后得中郎;
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
全诗言志了郑板桥锐意充当艺术走狗的精神,读来难能可贵。
清代诗人,进士宋琬,曾写了《舟中见猎犬有感而作》:
秋水芦花一片明,
难同鹰隼共功名;
樯边饱饭垂头睡,
也似英雄髀肉生。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秋水芦花”是写秋景,从景想到打猎的秋季,并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并引用刘备的“吾常身不离鞍”、“髀里肉生”的典故,这种借咏犬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起到了环境与心境相吻合的艺术效果。
唐宋家之一的著名文学家坡,先后为狗写过不少令人拍案叫好的诗句。其中《咏犬》一诗云:
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
该诗活灵活现地刻画了狗的特性。
宋代诗人吕微之,以隐居不仕,耕渔自乐,曾写了一首《咏犬》诗:
风恬月朗眠花影,
吏不叩门门户静;
何事晓来吠一声,
有人采汲门前井。
该诗描绘了一幅静谥闲适的画面,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安详地躺在树下,一阵狗吠打破了清晨的沉寂,原来是取井水的邻人。这里的狗是乡村看家护院的狗。
晋代傅休奕所作的狗赋最为脍炙人口:
骨相多奇,仪表可嘉,足悬钩爪,口含素牙,首类骧螭,尾如腾蛇,舒节急筋,豹耳龙形,势若凌青云,目若泉中星,既连捷无前,又闲暇而有度。
全诗将狗描绘得栩栩如生。
唐代诗人曹唐曾写了《小游仙》:
冰屋朱扉晓未开,谁将金策扣琼台;
然而,诗词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常常“言近而旨远”。我们固有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遇字必解,理性分析,一一对应地用现代汉语来解读那充满灵性的诗句,往往冲淡了诗句的灵性,失去了诗的神韵,吃力却不讨好。再加上时代的久远、生活环境的迥异、思想认识的差异,古诗词与学生感情之间势必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对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平面状态。那么,怎样才能在解读诗句的同时,保留古诗的独特韵味,使学生立体地感悟古诗意境,真切地与诗人对话、沟通,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呢?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诗解诗”是引领学生步入诗歌殿堂的一座桥梁。“以诗解诗”, 用诗意的解读,让学生在诗意盎然的氛围里去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意境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同时又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诗词名句,可谓一举多得。而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古诗词已有一定积累,初步形成分析理解能力,具备“以诗解诗”的主观条件。所以,诗词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字义――句义――情感分析“三步走”的旧模式,走“以诗解诗”的新路子。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以诗解诗”古典诗词教学的理解与思考。
一、深厚的古诗词积累,是“以诗解诗”的基础
要想以诗解诗,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我以小学低段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和小学语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为蓝本,阶段性开展师生背诵古诗文比赛。这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点燃了学生的兴趣,很短的时间内大部分学生对这100多首诗都能熟读成诵,还有部分学生利用假期积累了更多的诗词。这样,学生中逐渐形成了古诗词学习的热潮。现在他们每个人的古诗积累量都已经超过了150多首,有的甚至达到了200多首。
二、触发――“以诗解诗”的重要能力
在“以诗解诗”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培养一种触发的能力,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学新古诗时,觉得与先前学过的某一首诗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也是触发。在教学古诗时要经常去锤炼学生触发的本领。如学生学了《赠刘景文》这首诗后问:像这样描写秋天虽然萧条冷落,但仍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找到这样的诗句吗?杜牧写的《山行》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也跟杜牧和苏轼一样,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鼓励人们像鹤那样振翅高飞,大展鸿图。练就了触发的真功夫,学起诗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像滚雪球似的,以一带几,久而久之,“以诗解诗”学生就能培养一种触发的感悟能力。
三、抛砖引玉,“以诗解诗”的几种方法
1、同类引入――互相生发。在古诗词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如有的都是送别诗:《赠汪伦》、《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有的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有的都是描写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亭夏日》、《夏日南亭怀辛大》等;有的都是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冬景》、《夜雪》……。因此,我在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地引用同一类型的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效果,有利于让学生立体地多频道地接收。例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以目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诗中的“孤帆”、“碧空尽”、“唯见”等词无不浸透着诗人与友人的情意。这给缺乏这方面情感经历的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这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以歌送别诗,如《赠汪伦》;以物送别诗,如《别董大》;以酒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再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吟诵,这样,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就有可能被焕发。一旦焕发后,让学生再来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心中便有了几多的感触。学生体会到的,除了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祝友人前程似锦,愿两人的友谊天长地久,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
2、意境引入――降低难度。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入境,是对意境的体悟,是读诗的根本。但是,由于年龄、阅历的原因,体悟古诗的意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生硬地解说、灌输,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丧失诗歌的灵性与韵味。而引用一些具有相同意象意蕴的诗句加以对比或佐证,代替生硬的讲解,以诗解诗,引导学生领悟意象的深层意蕴,从而让学生进入"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丰富内涵。
先说意象,意象是包含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像我们学过的诗歌《再别康桥》中的“金柳”“青荇”“潭水”,《雨巷》中的“雨巷”“丁香”,散文《听听那冷雨》中的“冷雨”等。它们没有进入作者视野之前,都是客观事物,没有情感,而进入作者视野之后,便成为作者的表情达意的寄托,这就是意象。古诗词中一些意象的代表意义是固定的,如“夕阳”,它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它来抒发念古、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图”等诗句就是如此。又比方说梧桐,它代表着凄凉、悲伤、愁苦。李煜《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都是一种悲苦心情的写照。因此,读懂诗歌先要把握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再说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由一连串的意象组成。作者在创作诗词时,意象选择只是第一步,把意象连串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氛围来表情达意,就是意境。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凄美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再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意象组合而成,它们连缀在一起勾画出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在理解了意象与意境的基础上我们来探讨借景抒情的两种表达方式。借景抒情中的景与情往往有着两种不同的表现关系即正相关与负相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与以景衬情两种模式。每种模式在答题时都有一定的规律,下面举例说明。
一、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如《西厢记・长亭送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黄花”“西风”“雁”,这些是古诗词中描写秋景常见的意象,“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古代文人笔下秋天就是一幅肃杀的景色,它不像春天万象更新,不像夏天生机勃勃,也不像冬天纯白无瑕,秋天是“天凉未寒”的季节,似凉非凉,似冷非冷,这种感觉最是恼人,所以一般文人都用秋景营造一种凄冷、萧瑟的氛围,表现一种或痛苦或压抑的感情。此时莺莺和张生刚刚新婚,本来应该开始一段幸福快乐的生活,结果却因崔母对功名利禄的追逐,迫使张生新婚第二天就要去赴京赶考,就这样新婚燕尔面临分别,心中的无奈、痛苦不言而喻,因而此景正应此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离别的无奈通过凄清的景物全然表现出来。
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这些意象组成的幽寂冷清的氛围中,客子又听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一种羁旅的孤寂袭上心头;而同时,又从这清寥幽美的风物中,领略到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因此我们在赏析此类诗歌时应遵循这样一种思路模式,即作者用怎样的景物(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 以景衬情
如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出”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多时候和现代汉语一样只是一个平常的动词,表达“出来”这样一个动作。比如“烟销日出不见人”“出没风波里”“却被斜阳拈出来”。但有些时候,特别是很多写景的诗句在使用“出”字的时候,往往会造成别样的意味。
一、出字营造动态之美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场景。同样,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诗人们为了创设飘渺的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化静为动。化静为动,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这样做,是有一定的心理依据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动态的事物往往容易被感知,被细致观察,而人们对静止的事物有时却而不见,所以用文字去描写景物,就要善于将静景化为动景。中国古典诗词中写景的诗句,经常用“出”字达到化静为动的效果。唐代于鹄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这是一首极富日常生活情趣的小诗,描绘一个巴女唱着《竹枝词》放牛时那种无忧无虑心情舒畅的情景,就像是一幅情趣盎然的小小风俗画,令人读来有心旷神怡之感。其中“记得芭蕉出槿篱”写景极为出色,广为人称道。此句之妙不仅在于有丰富的色彩――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花有红、白、紫等色;它与浓绿的芭蕉相互映衬,看去确实分外夺目。更在于用“出”字化静为动,把芭蕉的动态写了出来。在这首诗中,芭蕉本是静植于门前的,是一种静景。诗人用“出”字把静植于门前且高过木槿篱笆的芭蕉的动态写了出来,让人感到那绿色生命的律动,充满了生机,让整个画面生动了起来,活了起来。更好的表达了日常生活的情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南宋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广为人知的名诗,“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万口传颂的佳句。“出”字显示出一枝红彤彤、艳晶晶的杏花探出墙头,向人们泄露了院中春天的消息。此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化静为动,让静态的红杏动了起来。这样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二、出字创造层次之感
层次感在绘画、雕刻、摄影中都很重要,它要求合理地表现出图案的主次,远近、大小、前后等透视关系。中国古典诗词描写景物也非常重视这种效果,常常用远近高低大小的处理造成景物的层次感。“出”字的动作特性常使诗人用它来表示景物远近高低大小的层次感。南宋赵师秀的《数日》:“数日秋风欺病夫,尽吹黄叶下庭芜。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歌却毫无秋天萧瑟肃杀之气,反而显得活泼丰富。这与作者善用“出”字,写景注意层次感,富有绘画的构图美有关。“林疏放得遥山出”写出秋风把树上的黄叶吹尽了,树林稀疏,把久被遮尽的遥山放了出来。在这里诗人用“放”“出”两个字把近处相对低矮的“疏林”、远处延绵不断高大雄伟的“遥山”完美的组合在一起,凸显出远近高低、大小迥异的层次感。这样一来本来令人感到非常凄凉悲怆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却让诗人从中看到了另一面,叶落林疏,远山顿现,不禁给人以惊喜。用“放”用“出”,神采飞扬,既富画意,更有诗情,让赵师秀这首诗写秋天的诗不落窠臼。
北宋徐俯的《春日游湖上》:“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最后的一句诗是后人传诵的名句。南宋的赵鼎臣在《和默庵喜雨述怀》诗里边曾说:“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说懂得讲“春雨断桥”这个好句子的,人家说是谁呢?是徐师川。这与这句诗在写景上很有特点有关,这句诗除了用“小舟撑出”的动态和上句“人不渡”的静态对比外,还用“出”字造成画面的层次感。春天到了,河堤上的柳树又长出了茂密的绿叶。密密的,倒垂的柳条像一幅巨大的幕布遮住了整个河堤,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绿色背景中突然“出来了”一条小舟。这样,巨大的绿色背景和撑出来的小舟形成了鲜明的远近大小的对比,造成了明显的层次,丰富了画面内容。在“巨大的绿色背景”和“撑出来的小舟”的层次对比中,这条“撑出来的小舟”立刻成了焦点,瞬间抓住了人们的眼球。“春雨断桥人不渡”的懊丧瞬间被柳暗花明的惊喜所代替,春游显得更富有情趣了。
三、出字同时达到化静为动和层次感的效果
出字在更多的时候能同时达到化静为动和层次感的效果。唐代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g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第六句“秋千竞出垂杨里”,写出了美景中人的活动。这句中的“出”字用得极妙。“出”字突出了秋千和打秋千的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同时,一个“出”字让打秋千的人“飞出了”绿树成荫的背景,在远近大小的层次对比中凸显了人的活动。这样化静为动,注意景物远近大小的层次,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金代赵秉文的《北都望雪》:“千山雪尽出樵车,一径云移去似蛇。小屋平头墟落里,炊烟起处是人家。”“千山雪尽出樵车”中的“出”也同样精彩。写樵车之“出”,用的是化静为动之法,在似不经意间带出了诗歌中的主体――人,在寂寥荒寒的画面中,幸赖这活动的车和人,为这似乎沉睡的、凝固的世界带来了生意。写樵车“出”于千山,有意识的把“樵车”和“千山”作对比,造成景物远近大小的层次感。和“千山”相比,这辆樵车自然是太小了,小得微乎其微,可是在大而静的背景映衬下,这个运动着的点却格外引人注目。正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红”之所以醒豁原不在它的多少。在这个基础上,由车而路,由路而村,在群山大壑中一步步透露出人的消息,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流露出诗人盼望国家振兴、民众安居乐业的思想。
颂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经典,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经典,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亮,或素雅,因为经典,它变得美丽······其实从文字在仓颉手中诞生的那一刻起,经典便注定要以无限的魅力,支撑起一个名族的脊梁。请留心观察,在斑驳岁月的甲骨上,在风尘历史的竹片里,在绚烂千年的锦帛中,处处记录着经典的美丽容颜。
汉唐,中华民族五千年里最辉煌的岁月,它遗留下的风韵洒入我们的血液里,像阳光一样,熠熠生辉。唐朝是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在所有古代经典中,兴许是我们最熟悉的。很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一字一顿地教我们“鹅鹅鹅,曲颈向天歌”,但当时也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殊不知,唐诗也有她的美丽与哀愁。唐诗,它记载了中国千年的悲与苦,蕴含了千年来人民的喜与乐,蕴藏了中国千年来的宝贵文化。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尝到的是苦,愉快时品到的是甜,如果你想喝到一杯好茶,得入情入心。每每品唐诗,我的心情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在忧中学会思考,在乐中学会享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天色已瞑,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清幽明静的自然美,宛若一缕清风,渗入心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俯仰古今,写出时间之绵长;登楼远眺,写出空间的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照应,分外动人。仿佛出现了一幅苍茫广阔的北方原野的图景,图景面前兀立着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悲伤的诗人。
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笔下诗句的感情也会迥然不同,或喜、或悲。而唐诗,也正因此而变得瑰丽多彩。
如果说唐诗是中华经典的根,那么,宋词就是中华经典的枝。
宋词从唐诗发展而来,汲取了《诗经》《楚辞》的营养,一直到现在陶冶着人们的性情。柳永、李清照、晏殊用柔软的文笔,细密的心思,写尽人性感情中委婉、哀愁的一面,《雨霖铃》中的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以冷落秋景为衬托,淋漓渲染了惜别的场景,进而推测别后的铭心刻骨的思念。层层铺叙,情景交融,委婉多致。表现了柳词“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反之苏轼、辛弃疾的便气魄如虹,高昂之调用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便能震撼住人心。宋词,无疑是古代经典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宝石。
文学,当我真正地走近她之后才发现,千百年来,她承载了人们太多太多或喜,或悲,或豪壮,或婉约的情感,使人们心中的话语得以倾诉,更是拉近了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使得人类文明的车轴不停地向前滚动。江水滔滔,荡涤了风花雪月的旧梦;滚滚黄沙,湮没了悲欢离合的故事。然而,文学那其间的悲欢恋情,却如激弦,如幽曲,掩卷犹余音颤袅;文学那之中的奇句妙语,却如泉涌,如露凝,读起仍口角噙香。于是,在缤纷的文学艺苑之中,我爱觅几朵奇葩,去细细品味那亘古的芬芳。
初二:雨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初中语文课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课文篇目编选中加大了诗歌的比重。如何指导学生欣赏并创作诗歌,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
诗歌的意境和语言是这种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之处,要让学生了解诗歌,喜欢诗歌,进而以诗歌为媒介热爱自然,热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需要找准重难点。重难点设计为: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设计
针对初一学生对诗歌的新鲜感,利用本诗容量不大的特点,设想在课堂上适当加大学生创新尝试的时间比例,从而达到由课内到课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1.导入。用李清照的吟秋词导入以形成感情上的反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
2.朗读感悟。朗读感悟主要是采用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读中感,读中悟。再设计问题以读带讲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让学生对诗歌有整体的感知。
问题设计:(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2)诗中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给它们命上漂亮的名字。(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3.研读赏析。这是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语文素养的
重要环节。
(1)让学生描绘几幅画面的内容。以学生口头描绘为主,充分鼓励学生,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赏析优美的语言。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再自由发言,最后教师点拨。
第一幅图景是“农家丰收图”。前两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触觉、视觉、听觉入手,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而后两句“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又可见丰收之景,尤以“饱食”“肥硕”最为传神和有韵味。最后一句“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总收且画龙点睛,画外之人欣喜、愉悦之情油然可见。
第二幅图景是“霜晨归渔图”。着力渲染一种诗意,一种氛围。这氛围既清新又朦胧,既柔美又快乐。看:“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的“冷雾”,“芦篷上满载着白霜”的“白霜”,对季节的暗示,对朦胧意境的烘托有多妙;看动词“撒”“收”“载”,还有“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的“摇”对心情的描述有多么贴切。最后一句“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游戏”一词写秋天的快乐、写人的快乐,虚实相生、相映成趣,有多美。
第三幅是“少女思恋图”。借对秋天特有景致的描述使画面更有诗情画意。“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两句写景,景中有情,尤以结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的“梦寐”二字更见情致,少女思春脉脉含情,秋天原野上婀娜多姿的身影,纯洁无瑕的自然之美,与景契合,让人生出无限遐想。
4.创新尝试。创新尝试总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课堂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小小空间不可能锁住所有的精神世界”(南师大杨启亮教授语)。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提供一个契机,让学生在诗歌感染的精神世界里放飞。于是,本节课在学生充分感悟、探究《秋天》的意蕴,并且作了课堂延伸和比较学习之后,开始让学生进行描绘“秋天”的诗歌创新写作尝试。
(1)从细节做起,从诗句做起,用意象描绘“秋天”。提问以后,学生说出来的“秋”之特有意象:风、雨、枯叶、衰草、瓜果、高粱等,再用通感或比喻、拟人等方法来表现这些“秋”之景物的特征。比如:
秋,是钻进林间枝杈顽皮的风
是一只只飞舞嬉戏的黄蝴蝶
是悄然落下化作沃土的枯叶
这些诗句虽显粗陋,却也能表现出“秋”之特征,抒发了学生稚嫩的情感,也自有其可取之处。况且,这还只是学生尝试诗歌创作的初始阶段呢。
(2)教师垂范。教师的亲身实践往往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学生练习之后,老师写了一首模仿何先生《秋天》的诗作——《校园的秋天》,当堂诵读。
校园的秋天
惊散了漫天轻柔的晨雾
读书声悠扬地飘出窗外
婆娑的树影覆盖着大地
落叶的味道使幼稚走向成熟
秋天幻想在中学生的遐思里
教鞭举起求知的路标
课堂上林立桅杆样的手
诗歌和神话从这里流过
高举的手臂将长成未来的风景林
秋天跳跃在老师的眼瞳里
夕阳向校园撒下金色的网
欢笑声荡漾在宽阔的操场
满身的汗水哪去了
那飞溅着智慧和理想的汗水
秋天躲藏在孩子们的笑靥里
(3)学生试笔。富有创意的贴近生活的习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此这般,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对诗有了粗浅的认识,不免产生了创作冲动。随后,他们放飞自己的思想,跳出“秋”之课堂,创作了关于“蜡烛”“粉笔”“风筝”“鹅卵石”等哲理小诗当堂诵读,其中不乏稚嫩智慧的闪光。
四、对本节课的感悟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衣服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途径画面,并准确概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不要忠实于原诗,而要用自己的而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词即可。注意要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一: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参考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二:2012(上海卷)
春 江 晚 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问: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参考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例三:(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三、鉴赏诗歌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说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例四
长干曲四首(其一)
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点。
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犹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四、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趣?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例五:2012(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课例简述
为了更好地记录寻访路上的点滴,更好地“与小伙伴们”分享,弘光中学在“文化寻访课程”中充分借助iPad这一先进的电子教学手段,将之与文化寻访的主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行者手记》为主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展现了语文的特色。
每一个主题的《行者手记》,老师们都会提供大量的图文资料,提醒同学们“从这里出发”,并且都附有相应的“寻访提醒”,包括电子地图、交通路线提醒、景点介绍等。学生们则通过iPad的拍摄、录音等功能,记录“在路上”的寻访所得,并根据事先的分工,制作视频或PPT交流寻访成果。
本次,何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分享的《行者手记》是《一起踏秋去――寻访钟山秋韵》。
课上,何欣老师以《金陵晚报》等南京本土媒体对秋日钟山美景的报道作为导入,用iPad现场展示了《落秋暮 结伴踏秋可好》等图文资料。
全班同学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八个小组,分别从秋风、秋景、秋画面、历史等方面入手,配合着斑驳的城墙、石像和庭宇,点缀起历史的厚重,还有秋风飒爽中漫步的人,三三两两、悠闲宁静,选择其中最钟情的画面寻访、记录、展示、交流。
这八个小组分别是“每一程都精彩1组” 、“每一程都精彩2组 ”、“秋风秋景1组”、“秋风秋景2组”、“深秋历史1组”、“深秋历史2组”、“秋日人情1组”、“秋日人情2组”。
每一组均派出两位同学汇报,并由本组一名成员点评视频或PPT制作及汇报情况。
其中“每一程都精彩”的两小组汇报,均采用视频展示。学生们一路上拍摄秋景,不管是琵琶湖潋滟水波,还是树树皆秋色,抑或一地斑斓的落叶、石像路上宁静行走的人们,均被同学们用iPad摄入,让人愉悦的是,在两组同学的镜头里没有“悲秋”的味道,而且视频的配乐很是欢快,倒真正应了“每一程都精彩”的主题。两组同学的iPad展示都很出彩,唯一遗憾的是第一组点评的学生只有草草一句“我们小组的视频很好”,第二组展示的学生将所有要说的话,均呈现在视频上,文字原本精妙,但学生现场的配读却不甚流畅,有些磕磕绊绊,破坏了视频与文字本身带来的美感。
何老师现场在iPad上做了点评,并同步呈现在每一个学生的iPad上,他及时指出这两组同学在视频取材上的优点,对学生在解读以及点评上的缺失进行了相应的指导。
“秋风秋景”两组同学,均采用PPT的形式汇报展示,一组名为“待红叶满枝,我们一起赏秋,可好?”通过秋风中的景致,验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情,只是这一组的孩子操作iPad时出现了一些错误,汇报时PPT的呈现与学生的口头表述总是不能同步。本组学生点评时诚恳地承认了这一点,何老师也为他们“不虚美、不隐恶”的点评表示赞赏。另一小组名为“秋”,引用了大量的诗文,来表达自己对秋尤其是钟山秋景的喜爱。何老师对两组同学引用诗文增加文章文采的做法均表示了肯定,并对两者的异同做了分析,他指出所引诗文必须能与自己的文章气韵相符,所以在诗句的选择上也必须下一番功夫。
“深秋历史”组,分别对“石像路”、“美龄宫”等做了简介,第一组采用的是PPT展示,第二组是视频展示,与前面视频不一样的是,这一组视频进行了先期的音效处理,视频中即有同学的配乐朗诵。不过“深秋历史1组”的孩子,他们PPT文字不是原创,所以在断句上出现了问题,甚至有个别字念错了。本组同学的点评是:“百度的内容太多了。”当何老师的点评同步出现在各位同学的iPad上时,大家都笑了,因为何老师的点评竟然与1组孩子的评价不谋而合,可见查找资料是必须的,但是原创更是可贵。
“秋日人情”组的同学特别可爱,他们的镜头下均有“最美的人”――穿婚纱的新娘,当然两组也有不同:1组的孩子侧重于一个热心的保安,他主动为同学们介绍相关景致;2组的孩子侧重于一个无名画师,告诉大家“高手在民间”。何老师对孩子们选取的视角均表示赞赏,尤其对“画中画”的创意拍案叫绝。
课后,来自于全市各区县的40余名教研员及骨干教师们分成四个小组,对何老师的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雨花分校的教研员戴锁清老师、宁海分校的特级教师王德庆老师、江苏教院附中的王生福老师、金陵汇文中学的朱佳伟老师分别发言,他们认为电子化手段的运用是教育的大势所趋,而何老师的课则展现了这一手段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表现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几位老师也均对课堂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最后,来自南师大的教育专家汤振刚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对何老师的课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评价,指出这堂课中所展现出的教育理念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并通过对课堂上问题的分析指出了电子化教学发展过程的一些注意事项。
几点思考
在没有听何老师的这节课之前,笔者对于用iPad(或“电子书包”)上课形式是比较陌生的,听完之后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新的授课方式让学校“收集学习过程”的功能最大程度的实现。正如南京师范大学汤振刚教授所言,学校对学生的成长点滴有“收集”责任,但是历届学生如过江之鲫,学校实在无法对每个孩子的学习历程进行“汇编”,但是如果学校只是记录了学生的“成绩”,未免太可惜了。iPad进课堂的最大意义,就是将这一点“可能”变成现实。
依托“苹果”强大的教育系统软件,弘光中学“文化寻访”课程的初衷“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心灵阅读文化”的痕迹能一一珍藏。以“行者手记”为例,弘光中学语文组的设计是:11月中旬,钟山访秋;11月底,门东“老味道”;12月,一起逛南博;2014年一月中旬至二月底,石城雪霁;二月初至二月底,秦淮灯影……这一系列的文化寻访的过程与成果,只有借助iPad这一电子化教育手段才能实现。
“不虚美、不隐恶”,让语文公开课课堂“真实化、家常化”。众所周知,现在不少的语文公开课,在经过多方打磨后显得很精致乃至精美得失真。但是用iPad上课时,很多内容不能被老师事先“预设”或“掌控”,如本节课上何老师的点评都是现场输入系统,同步出现在每一位同学的iPad界面上,这就使得课堂“真实化”了。换一种角度来看,对老师的应变能力以及个人专业功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所以,何欣老师在这节课上“语言干净、动作简练、评价到位”(汤教授语)的精彩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新媒体时代,这种授课方式成为生活化作文的实现路径。今时今日,我们已进入了不可阻挡的“新媒体”时代,语文教学的任务不仅要考虑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思”,还要顾及我们语文教学的写图、写声,以及“以图写,以声写”。iPad进入课堂后,也将大量具有生活化的素材引入,同学们在写图、写声的时候,更好地将生活融入,从而有效实现“生活化作文”。
用iPad上课,必将在未来的语文课堂上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但是诚如南京雨花区语文教研员戴锁清老师所言,这样的课既需要学校的“本钱”也需要教师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语文的“本色”,小组学习的形式是否会淹没了学生个体?
光绪一听这事,非常高兴,二话没说,便准奏了。工部大臣备好文房四宝,光绪提笔便写,顷刻之间写就。工部大臣一看,又好气又好笑,只见字迹东倒西歪,古人形容劣书为“墨猪”“涂鸦”,现在“墨猪”“涂鸦”就在眼前,这字怎么往园门上挂呢?但是,皇帝御笔,写得再难看,也得往上挂。于是工部大臣硬着头皮制作了金匾,选了个吉日良辰,把匾悬挂在颐和园东宫门上。
这三个字实在太难看了,与这皇家名园极不相称。说来也巧,这匾刚挂上,第二天慈禧太后就来游湖了。她下了轿,一眼就看见了金匾,顿时气得火冒三丈,问这匾上的字是谁写的。工部大臣不敢撒谎,只好如实说了。太后瞪了他一眼,随即说道:“快给我摘下来!”工部大臣哪敢抗旨不遵?
工部大臣把老佛爷下令摘匾的事奏知了皇上,光绪也无可奈何。光绪皇帝为了消愁解闷,一连几天就在颐和园游逛,夜宿玉澜堂,他想重新写匾,可一连写了十来遍,都不满意。正在这时,工部大臣来了,大臣说:“二更天了,皇上该睡了。”光绪指了指书案上的字,说:“朕想再题匾,总是写不好,如何是好?你给我想个办法。”工部大臣想了想说:“依臣之见,闭门而写,不如访师求学,不知皇上肯不肯?”随即低声给光绪出了一个好主意,光绪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工部大臣向光绪推荐了一位修建颐和园的画堂工匠,名叫张祥,写得一手好字。在大臣安排下,张祥将光绪接到家中。光绪说:“我只学‘颐和园’三个字。”张祥提笔蘸墨,连写加描,一会儿写了四五个“颐和园”,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对光绪说:“就这三个字吧!如果您看着满意请您把它带去,照样临摹,临摹熟了,一写就像了。”
光绪皇帝回到颐和园,按照画匠指点的方法先摹后临。俗话说:“字怕习,马怕骑。”十天之后,这“颐和园”三个字已经学得和张祥写的一模一样,挥洒自如了。工部大臣看了之后,又向光绪吹捧了一番:“皇上的字,够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光绪听了这赞赏,很是满意。
重阳节到了,这正是欣赏秋景的时节。光绪准备好文房四宝,将文武大臣召到玉澜堂,要当众写“颐和园”大匾。他拿起特制的湖笔,蘸饱御用徽墨,便写起来。唰!唰!唰!三个大字写完,众大臣齐声赞“好”。光绪高兴极了,在颐和园赐宴群臣,然后游园。
慈禧太后听说光绪的书法大有长进,这匾题得实在好,心里有些纳闷。她又去游湖了,这回看着这“颐和园”三字金匾满意了,没再说什么。
据传金匾刚一挂出,这位身怀画堂绝技的艺人张祥就失踪了。可从画匠张祥墨迹蜕化出来的“颐和园”三个大字,直到现在还高悬在东宫门。
【博闻馆】
涂鸦与墨猪
[关键词]悲秋主题;满族文学;子弟书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2)03-0008-06
[收稿日期]2012-04-22
[项目来源]辽宁省社科联项目:“清代满族小说报恩母题与满汉文化交流”,项目批准号:2007LSLktWX-03。
[作者简介]1.王立,文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基地特聘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研究;2.陈康泓,女,满族,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大连116029)
悲秋,是汉族传统文人墨客体物言志、畅叙幽怀的惯常主题,已成为汉族文人约定俗成的情感抒发路径,寄托着深沉的惜时不遇、生命感怀的情感。作为一度盛行于北京、沈阳及东北地区的子弟书,如清末震钧《天咫偶闻》卷七介绍:“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创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是满族文化的一个民间文艺体现。这种汉族文人化的悲秋主题在俗文学的典范子弟书里,会交织出怎样的满族文人情怀,激荡出怎样的异质文化体验呢?
一、子弟书中悲秋主题“他者”的状貌
比较文学形象学具有三重意义,即异国(民族)形象,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一个作家特殊感受下创作的形象。子弟书所涉悲秋主题作品达七十多篇。很多情况下,满族创作者由于青睐汉族文人萧瑟的悲凉况味,以相对于本民族的“他者”自居,将自我想象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形象”,即汉族文人中悲秋的“楚客”。具体说来,子弟书悲秋主题主要表现有三:
一是以满族自身的“他者”自居,用悲秋起兴,在作品头回或次回中以一首颇具悲秋情韵的诗句领起,先声夺人地使作品笼罩着悲凉意味。如《柳敬亭》开篇写道:“梧桐叶落扫窗棂,夜深微雨醉出醒。挑灯欲写《秋声赋》,奈予天性欠聪明。”秋雨叶落,深夜灯前,作者具有双重身份,主观上要像欧阳修那样抒吐悲慨,借万物肃杀的秋景写出内心凄惶,客观上又因自己的满族出身,自感才疏学浅。这里当然也有创作主体的自谦成分,但仍可看到创作者对“悲秋”主题作为汉族文人本质性标志的倾心渴慕。又如,《武乡试》点出悲秋的始祖宋玉和重要的嗣续者潘岳:“残秋景物可怡情,又值重阳寄兴浓。东篱黄绽馥,峻岭高瞻枫叶红。题糕谁作潘郎赋,落帽谁夸宋玉惊。桂子芬芳添雅趣,正遇着熙朝取士中才能。”欲讲秋闱乡试,先抒秋情以张目。再如《闻铃》中开头诗篇用悲秋构设一个送别氛围:“独失秋光最可伤,况兼风雨助凄凉。”这是欲讲睹物思人故事,而先以深秋萧瑟景致惹人伤感。再如《长亭饯别》莺莺送张生:“时逢正遇萧条景,暮秋天气使人悲。慢闪秋波观四野,只见碧天云外雁南飞。西风吹透罗衣冷,黄花满目绽东篱……”这很自然令人想到它改写的是元杂剧《西厢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作者将自己预先设定为汉族文人,将秋景先行点缀,意在将自己包裹在一个汉文化的秋浓情深之中。
二者,我们也能看到子弟书作者试图打破中原悲秋传统的“大一统”天下,对秋景选择上多层次、多样化。如初秋与深秋颜色之差,由火红到萎黄再到凋谢,所赋予的情感参差有别,悲喜情绪从客观景物描摹中完全体现出来。遇到登科、取士或是表现成竹在胸的自信时,一般多为火红色,情感很热烈,描绘的画面也更为鲜亮。遇到征战,睹物思人,或是抒发人生寂寥、感慨时,多以深秋的暗黄色或黛色为主,画面很低沉,仿佛凄凉心境淤积在景色里。又如,在多种秋的物候意象中,因为子弟书作者对北方物候景物体验较深的缘故,多喜欢秋暮,也就是傍晚的秋景描绘。黄昏之时,夕阳之下,更加显现出秋的本来面目。秋是一岁之暮,暮是一日之秋,这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悲秋的时间段。金圣叹《杜诗解》卷四中曾对《秋兴八首》总结道:“唐人诗,每用‘秋’字,必以‘暮’字对,秋乃岁之暮,暮乃日之秋也。都作伤心字用。”早自刘昼《刘子·惜时》就将日暮黄昏作为个体生命悲秋的时刻:“岁之秋也,凉风鸣条,清露变叶,则寒蝉抱树而长叫,吟烈悲酸,萧瑟于落日之际,何也?迫于严霜而寄悲于菀柳。”志士的不遇之痛与物候变化下的草枯虫鸣之悲呈现异质同构的模式。可见,岁暮——秋与日暮——黄昏,均属特定角色使命的人与动植物等由盛及衰转化之链上的关链点,各自在自身所处循环系统中占据显要位置。当然,子弟书在一些表现科考中举的作品中,“秋日”描写也较多,大概也是受了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想标新立异,体现与中原悲秋的“和而不同”。
三是,关注专门以秋为题材创作的情景相生、立足“主悲”基调,既有创作者自身“移情”的心理投射,又力求引导听者对于美景的欣赏角度。似乎通篇谈秋天范围较大,创作者不去“宏大叙事”,而是撷取秋天一些景色一个一个地加以描摹,组成一幅秋景全图。如《旧院池馆》,就用很大篇幅来描绘深秋凄清、万物凋零的院落;
闪秋波留神看园中的景,说呀这一种凄凉可不叹死了人!
艳浓浓的夭桃郁李全,娇滴滴的细草鲜花无一存。
一枝枝芍药凋残堆败叶,一丛丛牡丹憔悴刺枯根。
韵萧萧翠竹飘零丹凤足,碧森森苍松退却了老龙鳞。
冷凄凄庭前红叶无人扫,空落落三径黄花何处存……
取景细腻,描写形象。而这些景物“类化”的共性特征非常明显,就是都属于特定物候之下凋零衰落的景象,都是伤心人泪眼所见。’
四是,作品内部借“视点人物”眼中之景抒情,以悲秋牵动景物以抒特定人物的勃郁之情。这是子弟书中运用最多也是写得最好的。悲秋中,男女性别的差异导致审美差异,先看男性眼中的悲秋。子弟书中的故事多带有人物传奇性,将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或者民间广为流传的热门故事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讲唱,既可以吸引观众,又便于各种文化层次的人接受。这里与悲秋主题相关的男性人物,主要是那些仕途不顺、遭遇到人生变故、感慨良多的末路英雄,也包括一些穷途士子。他们眼中的秋景主要是苍凉悲慨,景物比较广阔深远。双眼收纳的意象也更为厚重,与人物身份相契合。如《夜奔》,写林冲眼中的秋:
向庄客执手相别寻旧路,见秋风儿响处树抹斜阳。
恰正是古道征人魂断处,伤心游子歧路彷徨
林武师还在穷途偏刺眼,怎奈何陌头的秋色眼底的风光。
古道征人,恰恰是有志男儿奔波于人生之旅的习见形象,而在特定人物这里,映入眼帘的秋景早已定调,必然是悲,满目苍凉。再如《走岭子》中的武松,也是栖栖惶惶地蹒跚在陌路穷途,面对的秋景,则是在暮色黄昏之中,与其它破败的诸多物象联成一气来体验:
见远山翠处把日轮收。
满目蓬蒿坟垒垒,半林败叶鸟啾啾。
不多时潆潆露气沾衣润,隐隐钟声入耳幽。
孤零零天涯客对凄凉景,不由人恨锁双眉泪惨眸。
武二郎被赋予了汉族文人才有的情怀和眼光,成为他者心目中的“他者”,似乎汉族的一介武夫也是文雅得不得了。子弟书创作者自诩为“楚客”的原因,显然不少是深情追忆满族功业、盛时风光的时代落伍者,他们分外同情不得志的汉族英雄,更能体会汉文化那种“英雄失路之悲”,也就每每更偏爱将英雄置于一个凄冷秋暮中,来衬托他的人生困境。子弟书中的那些男性悲秋主体,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和平年代那些先前以征战为职业的满族下层人士,混迹于街头巷尾、无所事事又不甘寂寞的八旗子弟。当然,对于王宫贵族子弟们眼中的秋,悲秋主体的情绪又常有所变化。如《双玉听琴》中贾宝玉眼中的秋:“但只见落叶飘摇阶砌下,海棠憔悴粉墙阴。芭蕉犹展微寻翠,菊蕊才开数朵金。……”由此可以体察到那种衣食无忧下闲适自如的心境,这里的“悲秋”变成了纯粹的咏唱自然景物,悲秋者感秋而并非深切地悲秋,倒有些像一个萧条秋景中的旁观者。当然,这里的秋景也是初秋的金黄色底子,全然不是深秋的黛色。
二、描绘女性悲秋及其满族文化心理的独特性
在传统的汉族文学中,多表现男性的“悲秋”,而表现女性内心烦恼幽怨则相应地多以“春恨”的抒情模式,是见芳春美景反生、自醒韶华难留、备感佳婿难觅的幽怨。而在满族作家的子弟书中,则特别关注女性角色眼中的“悲秋”,更为细腻地,凸显女性内省精神与物我合一的调和。《绣荷包》中歌咏了女性相思主体的感秋之情,先是“总说”概括妙龄佳人闷坐房内,“只觉得千般幽恨锁眉梢”,而后再具体地铺叙:
凄凉凉凄凉偏对凄凉景,寂寞寞寂寞正逢寂寞熬。
一阵阵秋风儿紧起穿绣户,当啷啷铁马儿频催檐下敲。
眼睁睁金乌西坠寒烟起,叫喳喳鸟雀飞腾归旧巢。
静悄悄万籁无声黄昏后,明亮亮一轮玉镜上树梢。
韵悠悠晚寺钟声把心敲碎,一点点残红成阵落叶飘摇。
闺中少女的内心苦闷瞬间展示出来,这里的悲秋偏向于秋的万物萧疏静谧,也映衬着佳人内心的寂寞彷徨;感官很丰富,视觉听觉合伴。而踵随戏曲的旧作,子弟书更注意女性悲剧人物的内心苦楚表达,《魂辩》写凄苦哀怨的李慧娘悲吟:“荡悠悠,阴风儿怎奈那西风儿紧;恍忽忽,鬼气儿难禁这冷气儿飕。向花阴几度徘徊忽自省,说呀月轮儿又上柳梢头。”《离魂》中的相国小姐在中秋之夜病榻上仍记挂着心上才子:“小春香慢启绿纱窗两扇,薄云落月看亮又复浑。佳人暗叹今宵月,恰似奴待死不活的小妾身……夜深不怕栏杆冷,秋去从着风露侵……又听得云外孤鸿哀入耳,草底寒虫滴碎心。西风乱洒梧桐雨,霜杵悲闻万里砧。”诸如秋月、栏杆、孤鸿、秋虫、西风、秋雨、梧桐乃至捣衣砧声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中原传统悲秋意象,纷至沓来,集合到离别相思情的凄楚抒发之中,饱蘸深情地铺洒开来。凄清的秋景,每一物象都是礼教束缚之内的闺中女子感情的宣泄、情感的寄托,而透过这些枯萎的植物、散淡的时光,这些终日处于闺房之内的女子感到了无限凄凉。她们只好对月洒泪,为秋彷徨。而这实际上都是满族男性作家的“男子作闺音”,是他们通过女性形象悲叹自身不遇的辛酸。
重温汉族文学女性描写的经典,也是子弟书悲秋套语着力装饰的审美营构路径,如著名的“红叶题诗”故事的演绎:
翠琼见满空萧萧飞红叶,一声长叹泪双流。
说睹物叹奴皆一样,人有无常物有休。
天地有穷尽铁石有残朽,人生青春能几春秋!
小佳人赞叹多时拣了个红叶,说血点儿般好似胭脂染上头。
手掂着红叶儿道人世花开能几日,人过了中年就似这草木逢秋。……
情景汇聚到人物行动叙事之中,还见于《百宝箱》写杜十娘初识李甲的内心纠结:“这一日十娘他闷坐在房儿内,静悄悄半卷湘帘半掩门。猛听得潇潇落叶金风起,处处秋声不可闻。这佳人触景伤怀心暗惨,一声长叹泪沾襟。……”《打围回围》中也不像汉族的春日登楼“遥望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而是“伤心最是中秋夜,好容易熬国团圆月儿一轮。悔当初不该撇(撒)手由他去,悔当初不该慷慨作贤人。……”悬想丈夫在深秋衰草中奔波:“黄卢(栌)独对空山老,衰草寒烟塞月昏。”当她那夫君归来后团圆的背景也是“四壁蛩声偏唧唧,更有那一阵阵落叶秋风不可闻”。相逢更多的是对苦楚的回味,比较低调,贴近写实中审美主旋律是悲凉凄怨的。
子弟书中悲秋题材中,不得不提及子弟书名家韩小窗的《黛玉悲秋》,这可以说是子弟书悲秋主题中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感情饱满真挚,景色描述细致动人。如头回写黛玉随紫鹃散步所见,是文化上的不适应感:
枯干干荷盖翻波堆败叶,软怯怯海棠憔悴刺残茎。
香馥馥芬芳尚有岩前桂,冷凄凄零落还留井上桐。
重叠叠山经秋雨十分翠,碧澄澄水共长天一色青。
急煎煎云外归鸦投远岫,乱纷纷亭前落叶舞西风。……
黛玉是满族作家曹雪芹原创的江南少女,韩小窗选取再加工的可以说是他认为最有典型性的代表段落,力图借精心选择的衰败物象描绘萧瑟秋景,拿捏具有微妙情感分寸的“颦儿”之神。景中寓情,女主人公黛玉甚至不必开口,所有的酸楚悲凉就全都舒展开来了。在所有关于《红楼梦》题材的子弟书中,这篇黛玉悲秋所占的分量也很重。可见,创作者在名著改编上,也将悲秋题材考虑了进去。
在满族社会“重小姑”的风尚下,满族少女多性格泼辣。因有着选人宫中为妃的可能,地位很高,姑奶奶们可是不让人的,本身言行常向男性挑战:“旗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亚于姑,宴居会食,翁姑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进盘匜、奉巾栉惟谨,如仆媪焉。京师有谚语日:‘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大姑娘满街跑。’盖即指小姑也。小姑之在家庭,虽其父母兄嫂,亦皆尊称之为‘姑奶奶’。因此之故,而所谓姑奶奶者,颇得不规则之自由。南城外之茶楼、酒馆、戏园、球房,罔不有姑奶奶。衣香鬓影,杂沓于众中。……”一如子弟书中描绘的小辣椒,傲气、自负而率直:“这佳人偷哨浪子如呆雁,说傻行子怎么二目丁丁死看奴。不怕老爷心里怪,凭谁的女孩儿叫人死看也不舒服。……燕支山好看的女孩儿压颤了地,也是他偏心看上奴。你看他死疙瘩的还不动,欺负我女孩儿家是没嘴的葫芦。一些儿眼色全无有,谁定把一天好事弄秃噜。叫奴家出头露面还不够,必是个糊里糊涂的小蒙古。可惜了的材料儿在他身上,到(倒)像那口外新来的呆额驸。众目同观活笑话,总是我没正经的老子耍嗷奴。”
在此参照下,满族男性心目中,温柔敦厚的汉族女性才是佳偶。这一“满族男慕汉族女现象”,是满汉交融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早在清初,满族王爷就续弦娶江南孀妇,经《过墟志》的传扬这一史实就形成了多个异文。这些对温婉又富有才情的汉族女性渴慕与期待,成为一种深切的民俗记忆,即使到了清代中后期也没有被遗忘。事实上,满族下层文人是把汉族少女理想化了,尤其是黛玉这样软语呢喃的江南才女,这一“梦中情人”带有在汉文化大男子主义冲击下的男性心理。因为事实上,他们对于江南汉族少女并不了解,可望不可即的“仰视”造成了《黛玉悲秋》格外受偏爱的深层形象学因由。当然,这也是对曹雪芹原创的认同和发挥。
三、子弟书运用中原悲秋“套语”抒情的意趣成因
比较文学视阈下的“套语”(套话),属于潜意识中的“社会总体想象物”之一,法国的巴柔(Baniel-Henri Pageaux)在《总体与比较文学》中写道:“作为他者定义的载体,套话是陈述集体知识的一个最小单位,它希望在任何历史时刻都有效。套话不是多义的,相反,它却具有高度的多语境性,任何时刻都可使用”,譬如“法国人,嗜葡萄酒;德国人,嗜啤酒;英国人,嗜茶”等。古代中原的悲秋主题源远流长,已经内化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情感网络,也构成了一个抒情文学带有互文的套语系统,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也趋于系统化。而子弟书则是在满汉文化交融时代受到政治文化、文学传统尤其是满族下层文人群体心态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催生的叙事兼抒情的说唱艺术,悲秋主题多有机镶嵌于情节叙事之中,成为作者向慕主流、中心的抒情套语。
首先,满族从东北入主中原时,大都不谙汉语、汉文。面对汉族人的大海和悠久的汉民族文化,从皇太极开始,以至后来的顺治、康熙、雍正等皇帝,一方面在努力抑制汉族的同时,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化开放受容的态度:“他们一方面组织人力、物力翻译和出版汉族的经典著作,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儒家经典、诗歌词赋。清初,满族作家沿用着汉人的文学形式,以汉文写作,基本上是处于模仿和学习阶段。但是在表现民族风土人情、抒发自己的情怀方面却有着特色。乾隆时期汉族诗人袁枚曾说道:‘近日满洲风雅,远胜汉人,虽司军旅,无不能诗’。”所以,这些作家在一个好的契机下,开始发展子弟书这种说唱文学形式。作为讲唱文学的子弟书,它在为市井细民说唱一个故事时,往往注重讲述的生动形象性,而景色的描述,就是为整个讲唱过程提供一个大背景必不可少的一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当征战者的铁蹄消歇、北方城市贫民中满族比例大增的时代到来,如子弟书听者能被说书人带入这样一种悲剧美的氛围之中,那就会引发更多共鸣,汇成时代和声,现场说唱效果的提高更属必然。春夏秋冬四季中,秋景描写既为汉文学认同,这审美经验和文学传统就成为子弟书的沃土,满族创作者们抓住这一饱含物候特点意象群的文学主题加以开拓,就既能满足多种题材背景设置的需求,又能在审美接受宽容度上求得更多的认可。
其次,人物发展离不开景色的铺垫与烘托。子弟书中所叙述的人物,大多具有不同寻常的命运,以命运多舛居多。而如何去凸显人物的悲剧情节,如何能不局限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将其内心的挣扎表现出来,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乃是满族创作者们不约而同的审美选择,同时也是吸收了汉族古典文学含蓄美的结晶。如著名满族学者关纪新《关于京旗作家王度庐》指出的“八旗生计”的问题:“严重伤及下层旗族的存活;八旗制度把世代旗族死死地捆绑在驻防区域,旗人不仅不能从事各种当兵以外的职业,……久而久之,满人养成了一种特别的性情——他们看去好似活得相当洒脱,内心里却充盈着悲怆与忧患。”清初以降,满族作家文学的发展,事实上也是伴随着“八旗生计”引起的痛楚、悲凉心态不断积聚的过程。在通晓汉语汉文,吟诗作赋之风盛行下,这些满族的下层文人不断“雅化”,生活上的贫苦使他们更易变成认同中原悲秋的“楚客”,倾慕淡泊名利、闲淡恬适的世界观,在笔下人物的选择和塑造上,也自觉不自觉地期待一个“最优效果”。这种连带寂寞愁肠的瑟瑟秋景,恰好能够表现出满族下层文人阶层的“不遇心态”,也较能有效地烘衬、改编、重铸汉族文学名著那些英雄人物遭到“不平”的悲惨命运,以写人、抒情来自况“写心”。当然,也有一些作者刻意为之的秋景,一部分是作者来以加强作品的文学性与抒情性。
其三,不可忽视子弟书的说唱文学特质与满族作家悲秋喜好的互动作用。一方面,作为说唱文学,子弟书更多地兼顾到音乐性和现场的表演性。一者,悲秋领起和穿插,有助于唤起“场效应”的接受语境;也可在人物之间矛盾重重的紧张冲突氛围中,让作品人物和听众稍事放松,调整一下讲唱的节奏。二者,悲秋抒情,能较多地领受到汉族古典戏曲的风韵,使得初稿在案头的子弟书,可以由“悲秋”的情绪记忆迅即沟通演唱者和听众。而北方漫长的秋冬季节体验,也给予书场内外较多的联想和想象。应该说,在满族文学中,子弟书是最能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文学的互文,将传统汉族文学融会、涵括其中,以充分地调动受众审美积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