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医生惠民服务工作计划

乡村医生惠民服务工作计划

时间:2023-05-29 17:20:18

乡村医生惠民服务工作计划

第1篇

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情况

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

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

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

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

(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

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政府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县(市)、区制订考核办法,对乡镇、村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量化拨付每年每服务人口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

(三)巩固完善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让农民看得起病(略)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自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10个县(市)、区及大榭开发区已全面推开,并陆续进入第二或第三个统筹年度。全市参保人数达348.6万人,占应参保人口的91.7%。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良性运行机制。首先,合理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两年来,我市“住院统筹、大病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制度总体框架得到初步建立,“保障、救助、服务”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服务机制逐步形成,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和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管理组织和经办机构,配置事业编制人员28人,编外人员27人,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三是因地制宜探索了不同的管理模式。除卫生管理为主外,鄞州区积极探索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运作的模式,宁海县和北仑区尝试了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管理运作模式等。这些地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方面的有益探索,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四是较好地保持了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从两个统筹年度来看,农民筹资水平和政府资助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提高,农民的补偿水平有所提高,信任度逐步增强,参保积极性得到维护,筹资难度一定程度下降,参保率从去年的76.6%提高到今年的91.7%。五是切实加强了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广大基层组织和干部承担了组织发动、经费收缴等大量基础性工作,各级财政按时足额拨付政府资助资金,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到位。截止今年6月底,累计统筹基金4.05亿,人均年度筹资约80元。其中各级财政2.41亿,人均资助约50元。个人(包括集体扶持)1.64亿,人均筹资约30元。各级经办机构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严格医药费用审核,杜绝不合理支出。人均医药费用从去年的6920元降到今年的6703元,有效费用控制在85%左右。各地制定了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设立了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了基金的绩效评估和专项审计。到目前为止,已有7个县(市)、区开展了专项的基金审计工作,未发现财务违纪违法事件,确保了基金的安全,让广大农民放心。

2、住院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民的因病致贫问题。我市“住院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初见成效,广大农民普遍得益,受益率从单纯的住院统筹3%-4%提高到20%左右。一是住院统筹,对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实施补偿,截止今年6月底,累计全市住院结报142082人次,补偿金额25214.5万元,人均补偿1775元,平均补偿水平为25%左右。二是医疗救助,对农村五保、低保等困难对象实施医疗救助,截止今年6月底,医疗救助6020人次,救助金额1220.1万元,人均救助2027元。三是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各地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有机结合,建立了多种小病受惠机制。如宁海的乡镇卫生院门诊受惠模式,**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免一减”做法,**、**推行的联村责任医生制等。截止今年6月份,全市小病门诊受惠43.3万人次,受惠金额818.2万元,人均受惠约18.9元。特殊疾病门诊补偿1363人次,补偿金额116.8万元,人均补偿约857元。全市2004年享受健康体检50.7万人次。这些地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小病受惠机制的建立,使农民普遍享受到门诊优惠、健康体检、家庭保健、慢病随访管理等服务,扩大了制度的受益面,增强了制度的普惠性,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3、农民欢迎、干部拥护、社会支持,较好地营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推开和实施,广大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遍给予了认同和欢迎。从我们跟宁波大学医学院开展地实地进村入户调查来看,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种代表性呼声。一是要求制度持续办下去的呼声。有75.6%的农民对制度表示满意,有93.7%的农民认为有必要实行合作医疗,有89.5%的农民连续两年参加了合作医疗,有86.9%的农民表示以后愿意继续参加。拿一位农民的话说,这是记忆中最深的、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党和政府又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希望能够持续的办下去。二是要求制度逐步完善的呼声。集中在三个方面:有47.8的农民认为目前补偿水平偏低,有63.2%的农民希望个人缴费适度增加,政府资助稳步提高,保障能力相应提高;有72.3%的农民希望门诊得到一定补偿,增加受益面;有91.2%的农民希望结报手续进一步简化,医疗费用得到进一步控制。三是认为制度没有吸引力的负面声音。对去年参加而今年未参加的原因调查中,60.0%的农民认为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太低,对未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原因调查中,32.4%的农民认为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太低,52.9%的农民认为合作医疗保障范围太窄,说明部分农民不愿意参加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程度比较低,从全市来看,这一人群占了10—20%左右。同时,在我们走访过程中,广大基层干部也普遍反映,第二年的筹资难度有较明显下降,他们说,在目前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建立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受广大农民拥护,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政府形象。各级人大、政协及残联、慈善、老龄委等社会团体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充分说明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困难问题

我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

1、制度层面。一是个别县(市)、区和乡镇两级财政压力较大,个人缴费相对偏低,一定程度存在由村集体和企业为农民部分垫资缴费现象。二是基金运行不够平稳,由于制度刚刚起步,基金测算缺乏现成的经验等原因,资金沉淀或超支过多。三是医疗补偿流向不尽合理,由于补偿比例设置随着医药费用的增加而提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群体医药费用相对较高,而家庭困难的病人由于自负部分难以承受,医药费用相对较低,造成基金实际补偿过多地流向经济相对较好的群体,使可能因病致贫的农民受益的份额相对较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制度的公平性。四是保障能力较弱,受基金总量限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限于住院补偿,平均补偿水平仅在25%左右,住院统筹平均受益率仅为3%-4%,尚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

2、管理层面:一是筹资机制相对落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收缴工作,基本依靠乡镇、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尚缺乏好的机制,牵制了基层政府和村(社区)组织大量的时间、人力等。二是经办机构力量薄弱,目前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近350万,专职管理人员不到30人,经办机构管理力量明显薄弱,有三个地方尚未落实人员编制。三是基金管理尚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大量工作无偿依托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的干部职工兼职完成,无法专业操作,存在基金审核、补偿和监管的薄弱环节,影响制度的正常运行和规范发展。四是医疗服务有待规范,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在参保病人的费用控制、结报资料提供等方面尚存在缺陷,与县级经办机构协调不够,给参保病人结报等带来不便。

3、农民层面:一是互助共济意识不够,疾病风险意识欠缺,更多地认同和习惯于政府和集体的救助,有投入、必回报,低投入、高回报期望与现有的制度保障能力形成了矛盾。二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不足,对“定点医疗、转诊治疗、分段补偿”等制度规定适应性较差。三是医疗消费观念存在偏差,不管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从目前的医疗消费流向来看,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分别为14.1%、6.1%、6.2%,而宁波市级以上医院却占了27.9%、46.5%、42.0%,不合理的就医结构对基金支出造成很大压力。

(三)下步工作重点

1、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实践证明,建立小病受惠机制是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解决筹资难问题,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将在总结各地小病受惠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重点研究制定既有利于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又能促进基层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的门诊受惠办法,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对重点慢病患者、60岁以上老人等特殊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2、逐步增强制度保障能力。建立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从2006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补助提高比例不低于10%。在保持制度稳定性和充分考虑农民对制度的认同及参与程度的基础上,间隔一定年限对个人筹资标准作适当调整,来逐步增强基金实力,提高保障能力。

3、积极探索长效筹资机制。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在依靠基层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个人出资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试点,探索依托乡镇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个人筹资收缴点,或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水电费等收取单位代收,科学引导农民群众自愿缴费,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民个人筹资机制,减轻镇村干部上门收缴工作压力。

4、特别重视基金监管。严格执行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设立基金财政专户,保证财政补助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确保基金“钱帐分离、封闭运行”。采取措施通过稳妥调整,使统筹年度与财政预算年度一致。各级财政、审计和卫生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切实承担基金监管责任,定期开展基金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县级经办机构必须配备专职财会人员,成立基金稽查组织,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审核结报监管。各行政村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情况。统筹年度末各地基金使用情况在媒体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5、科学规范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现有多种管理模式的相对统一,合理归并为1-2种,现阶段坚持卫生部门管理运作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过渡。同时针对当前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的制度和方案设计,积极引导和规范,逐步实现相对统一和有效融合。在管理模式、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时,建议酝酿制订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实施依法管理。

6、切实加强经办机构建设。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经办机构、人员和经费到位,同时加强乡镇相关组织建设,建立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联络员制度,形成三级组织网络,确保工作需要。加强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统一使用省版软件,实现网络互联,实时审核、当场结报,更加有效地实施基金监管和数据的分析决策,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确定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健全社区基层网络,巩固公共卫生体系网底,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全面加强疾病控制和应急反应能力。全面启动实施公共卫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4年全市各地共投入资金6649万元用于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监督执法和报告预警五大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实施,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疫情网络直报达100%。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实验室能力和现场快速检测毒物分析能力明显增强,我市成为WHO流感监测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了极大提高,2004年62起、2005年3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

(二)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体系。针对我市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相对薄弱,管理体制不顺等现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在乡镇划片设立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分支机构,形成市、县(市)、区和乡镇三级卫生监督执法网络。2004年,我市镇海、江北、江东等地率先建立了垂直管理、规范化运转的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分所。目前,全市144个乡镇街道共设立卫生监督分所24个,占全市计划设置数的40%以上。全市新增卫生监督人员名额202名,其中正式编制161名,合同聘用41名。

第2篇

这次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后,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年度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安排部署2009年度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动员各乡镇、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夯实基础、团结奋进、乘势而上,推进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巩固提高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加强新建移民乡镇计划生育工作为重点,狠抓目标责任管理、基层计生网络建设、奖扶救助和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新的拓展和延伸。*年,全县共出生854人,人口出生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3‰,分别比*年下降1.01和0.52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6%以上,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和奖扶救助政策落实率达到100%,当年节育措施落实率、及时率均达到98%以上,出生孕情检出率、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市、县下达的计划生育各项任务指标全面完成。总体来讲,主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机制进一步健全。*年,县委、县政府把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作为加强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的决定》,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制,具体明确了责任目标和“一票否决”内容;同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年初对*年度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和个人给予了表彰奖励,对工作出现重大失误的乡镇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各乡镇和协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内部管理考核机制,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普遍得到加强,各项重点工作有效落实。

二是扎实开展“技术服务提高年”活动,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人口计生系统以“技术服务提高年”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县站、乡所、村室、流动服务车等阵地功能,为育龄群众提供更富人性化的技术服务,努力送方便到村,送满意到家,送服务到人。主动为育龄妇女开展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出生缺陷干预、节育器普查更换和生殖健康普查,为农村育龄妇女全面提供免费服务。全年共落实四项节育手术596例,当年节育措施落实率、及时率均达到95%以上,生殖健康普查率达到37.3%,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节育普查率达到100%,村组计生专干、宣传员入户访视率达到95%以上。

三是以奖扶救助政策为主的利益导向机制更趋完善。各乡镇把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作为打造“惠民计生”的重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彻底解决了历年“两户”堆积问题,其中三道沟镇集中解决了多年累计的113户堆积问题。年内全县各级共兑现“两户”奖励费和养老储蓄金14.6万元,落实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资金13.8万元,兑现城镇独生子女奖励费205户2.4万元,城镇计生贫困户和农村计生“两户”纳入低保254户,落实农村计生困难户危房改造补助政策5户,全县167名“两户”子女享受了中考、高考加分政策。各乡镇、各协管部门结合实际,在优惠优先、社会救济、科技帮扶、劳务输转等方面,向计生“两户”和计生贫困户倾斜,各项奖励优惠政策有效落实,全县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

四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力度不断加大。计生系统上下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持证上岗率达到100%。计生、*、监察、民政、工商、药监、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活动。*、工商、建设等部门认真执行“属地管理”原则,坚持建档登记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积极做好计生协管工作。计生部门严格按照省、市“两个互考”的要求,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制度,强化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依法查处计划外生育案件4起。

五是移民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得到加强。计生、*与各移民乡镇紧密配合,在移民乡镇各村组,集中力量开展了人口、婚姻、生育、节育情况摸底调查和政策法规宣传,取得明显实效。年内,七墩、双塔、广至3个乡及腰站子乡两个新建移民村先后配齐了村计生专干和组宣传员,各项管理服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六是基层服务所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年内计生系统紧抓国家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机遇,争取国债资金80万元,对三道沟、河东、南岔、锁阳城四个乡镇计生服务所进行新建和改建,项目工程按计划建成。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创造性工作的结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从事人口计生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人口计生工作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经费保障问题。由于乡镇财力紧张,计生事业费投入不到位,计生业务工作运转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二是政策落实问题。*年我县农村计划生育“两户”合作医疗减免政策和纳入低保政策没有全面启动,滞后于省、市相关政策和责任书的要求;三是移民问题。由于全县移民人口大量增加,非婚生育、非法收养、计划外生育现象较为突出,移民乡镇计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婚育观念落后,给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和挑战;四是管理问题。个别乡镇对人口计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计生办人员配备不到位,计生专干业务工作时间无保证,服务所技术人员不专岗,计生管理服务工作不到位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落实举措,紧抓重点,推动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9年是省上确定的“抓典型建机制年”。根据省、市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今年全县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以“提高发展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工作水平”为目标,紧抓新建移民乡镇计划生育管理“一个难点”,突出拓展项目和优质服务“两大重点”,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利益导向机制、依法行政机制“三项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能力、县乡站所服务能力、宣传教育品位、移民人口管理和整体服务水平“四个提升”,为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具体工作目标是: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6%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农村二孩出生性别比控制在110以内,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率达到100%,育龄妇女当年节育措施落实率和及时率达到95%以上,移民乡已婚育龄妇女放环结扎率达到95%以上,育龄群众对计生法规政策知晓率达到90%以上,育龄流动人口纳入管理率达到95%以上,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服务率达到90%以上,流动人口持证率、验证率、协查通报率和信息反馈率均达到95%以上,计划生育重大侵权案件实现零控制,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省、市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以人为本优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一要全力抓好计生服务项目工作。年内要全面完成三道沟、河东、南岔、锁阳城四个乡镇计生服务所设备配备工程,力争早日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要积极做好沙河、梁湖、腰站子、布隆吉等乡镇服务所和县服务站申报立项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今年确定的广至乡计生服务所建设项目要在六月底前全面完工。同时,要继续开展标准化改造和标识化建设,大力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突出以人为的本服务特色,提升全县计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二要依托网络打造优质服务品牌。要充分发挥以“县站为龙头,乡所为依托,村室为基础,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计生服务网络优势,继续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优质服务品牌,开辟“生殖健康绿色通道”。要围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三大工程”做好技术服务,继续开展免费向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技术、免费发放药具、免费检查妇科病等优质服务,推广“无偿检查、有偿治疗”做法。2009年,全县已婚育龄妇女当年妇科病免费普查率要达到35%以上,当年节育措施落实率、及时率、出生孕情检出率均要达到95%以上,节育手术并发症要实现零控制。三要严格按规定落实各项优质服务制度。要按照省市要求,建立药具不良反应检测上报制度,检测上报率要达到100%,药具发放率要达到95%以上,随访服务率、药具到期更换率均要达到100%。

2、全面拓展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六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这一国际合作项目,是今年全市创新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生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拓展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分级成立项目拓展领导小组,设立项目拓展办公室,确保一名主要领导具体负责,把项目拓展工作纳入年度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双文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与重点工作同研究、同安排、同考核,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切实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推动项目的稳步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3、全面落实奖扶救助、特别扶助制度和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健全利益导向机制。一要认真落实当年新增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落实率要达到100%。二要认真实施奖励扶助、特困救助、特别扶助三大惠民工程。今年,国家提高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了720元,同时简化了审批发放程序,全面推行利益导向资金发放一卡通;相关部门要严格政策界限,按照“四权分离”的要求,做好奖励扶助对象、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和资金发放管理,确保一卡通资金全部发放到位。三是卫生、民政、社会保障部门要按政策要求,重点落实好农村计生“两户”家庭成员减免合作医疗自筹资金和“两户”中贫困户纳入低保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特困户免缴居民医保自筹部分的政策。建设部门负责把农村“两户”中的贫困户危房改造优先纳入全县危房改造项目建设范围。教育部门认真落实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子女升学加分政策。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区要按要求落实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职工退休退职一次性奖励政策。四是各乡镇也要根据省上惠农政策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劳务经济等方面,继续向计划生育户倾斜,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照顾计生“两户”和计生贫困户。各级各部门要通过上下联动创新工作思维,努力为计划生育户办事实、办好事,不断巩固优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4、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移民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要坚持实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继续落实“两个互考”规定,探索建立“双向管理”协作制度。计生部门及各乡镇,特别是渊泉、柳园、*、西湖等乡镇要继续加大与*、工商、建设等部门的配合协作,依据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有关规定,强化管理职责,将辖区人户分离人口、下岗人口、流动人口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尤其是针对流动人口密集区、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比较集中的区域,要加大检查管理力度,对流动人口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计生、*、工商、建设等部门要严把流入人口持证、验证关,坚持“一证管多证”制度,定期集中人力进行清理清查和审验证服务。对流出重点管理对象,各乡镇要建立信息监控网络,逐人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分村建立流动人口档案。县乡计生部门和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要严格落实“两个互考”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健全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协议管理、协查通报、数据共享和信息公告制度,利用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录入流动人口基本信息,努力做好与外县市的信息互通和反馈工作,提高流动人口办证率、验证率、协查通报率和信息回复率,确保人口流动到哪里,管理服务就跟到哪里,不留死角和空挡。

各新建移民乡镇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切实做好移民群众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灵活运用各类计划生育政策和少生快富事例引导群众的生育行为,努力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要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积极向上争取新建计生服务阵地,加强乡村组计生机构网络和队伍建设,特别是沙河、梁湖两乡在年内要及时配备到位乡村组三级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年内各移民乡村计划生育队伍配备要做到无缝隙覆盖。各移民乡镇要健全规范计生管理服务制度和台帐,摸清底子、理清思路,切实加强对移民群众的计划生育宣传管理和服务,及时落实各项节育措施,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根据省、市要求,移民育龄人口的生育必须执行居住地现行的生育政策,严格按程序报批,坚决实行“一放二扎”的措施,近几年内不能采取知情选择的办法。计生、*、民政、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加强移民乡镇人口计生工作的措施办法,切实加强移民乡镇人口计生工作。县人口计生委要强化督促检查,加大对移民乡镇计生工作的指导帮扶力度,要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建设移民乡镇计生服务阵地。今年,县上将把移民乡镇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年度督点,对领导不重视、工作措施不力、节育措施不落实以及出现计划外多胎生育的乡镇严格实行“一票否决”。

5、创新形式,突出重点,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网络建设。各乡镇和计生部门要加大对人口计生宣传工作的领导和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乡村组宣传阵地和宣传环境建设。宣传、计生、广电、文化、卫生、妇联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联合运作、互动参与,积极开展计生政策宣传活动。二要进一步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县广电局要利用广播电视开展好人口计生专题节目宣传;县人口计生委要充分利用政府网络、计生系统网络搞好人口计生宣传;宣传、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在“三下乡”活动中要融入人口计生宣传内容;各乡镇要巩固、维护、建设好乡级大型宣传牌、村级国策壁、组级政策宣传栏和固定宣传标语,对破损、陈旧宣传栏及标语,要及时更换刷新。鼓励有条件的乡村、社区建设“人口文化书屋”、“人口文化长廊”,将计划生育具体办事程序、生育节育政策、奖扶救助和奖励优惠政策醒目上墙。新建移民乡要加大投入力度,抓好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年内力争达到一乡一块宣传牌、一村一块国策壁、一组一个宣传栏和三条以上固定宣传标语的基本要求,营造起浓厚的计生宣传氛围。三要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县乡村组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利用各种节假日、活动日、纪念日,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广泛开展人口计生法规政策、奖励优惠政策及生殖健康知识、婚育新风知识的宣传。

6、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一要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增强广大计生干部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的理念,提高广大群众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县人口计生委要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为育龄弱势群体提供好法律服务。二要进一步健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侵权损害赔偿制和政务公开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要深入开展“阳光计生行动”,通过各类宣传阵地,经常性向社会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范围、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公开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三要深入开展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专项检查活动,坚持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切实加大对早婚私婚、非法收养、违法超生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四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县、乡计生行政执法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严格执行“七不准”规定和“八个不”人口计生群众工作纪律,切实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依法行政,坚决防止行政违法行为发生。五要严把城镇二孩和再婚家庭生育审批关,进一步健全申报审批程序,严格禁止和严肃查处违法审批、弄虚作假行为,张榜公示率和符合政策准确率要达到100%。六要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要加大对《甘肃省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规定》的宣传力度,继续加强对各类医疗服务机构的B超管理和监督,禁止个体门诊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认真落实环孕情服务、人流引产、分娩接生“三定点”制度,严格落实人流引产审批程序,重点管理对象外出10天以上者要建立请假、销假制度。计生、*、民政、卫生、药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并探索建立新的管理方式和机制,把依法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及非法终止妊娠行为的专项治理活动纳入经常性工作中,严肃查处和打击“两非”行为,对违反“两非”规定的人和事公开曝光,坚决把农村二孩出生性别比控制在110指标范围内。

7、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不断提高基层工作水平。今年,要继续按照“依法办事、群众参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重点在移民乡镇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各乡镇尤其是新建移民乡镇要以计划生育协会为依托,以扎实开展村级计生协会评估认定工作为载体,加强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村居民自治章程、村民自治公约、村民代表议事审议和民主参与监督制度,认真组织开展计划生育重点事项民主评议活动,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动员广大育龄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提高乡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水平。

第3篇

一、施行育民工程,为计生家庭“求”福

宣传教育在人口计生工作中一直居于先导位置。但宣传教育能否切近群众,直接决定了宣传教育的结果。为了让宣传教育能更好地切近群众,何在宣传路子、宣传方法和宣传内容长进行了勇敢的探究创新。

1、拓展宣传路子,让宣传更能到处可见。何在城乡干道从新设计设置了一批内容标准、方式新奇、与周边情况协调的宣传牌,在鸣凤城区建成了生育文明一条街,在各村居都坚持了生育文明大院和公开栏。除此之外,我县在县电视台、县播送电台、县门户网站还开发了“走向生育文明”专栏,每年播发人口计生新闻500余条,应用县县政府设立的“农信通”短信群发平台,每年编发计划生育宣传短信5万余条。县人口计生局还结合落实长效节育办法奖,将订制的印有人口计生宣传口号的毛巾、围裙、茶杯、雨伞、暖水瓶等作为奖品奖励给落实长效节育办法的已婚育龄群众,此举既激起了已婚育龄群众落实长效节育办法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计生宣传品的入户率和影响力,收到优越的宣传结果。

2、改动宣传方法,让宣传更能寓教于乐。为了加强宣传结果,县人口计生局与县剧团增强协作,坚持终年开展送文艺上演下乡活动,每年上演计划生育专题文艺节目100多场次,自编自演的《追妻》、《注销》、《生仔》、《违法生育要不得》、《谁说女子不如男》等浅显易懂、具有当地特征的计生花鼓戏和方言小品深受群众喜欢。上演进程中,开展人口计生政策常识有奖问答活动,提高群众参加的积极性,收到寓教于乐的宣传结果。还结合送片子下乡活动,从省人口计生委宣教中心购置了《新人口礼赞》、《德政善举》、《近亲娶亲的风险》等一批人口计生常识宣传光盘,由县片子公司放影队在全县村(居)巡回播放。

3、改良宣传内容,让宣传更能知足需求。少生、优生、优育的观念在曾经家喻户晓,当前,人民群众更需求精确调查和把握生育政策、各类奖扶政策以及各类免费服务项目和办证(事)顺序。为了培养家家有个“计生政策清楚人”,县非常注重宣传品进村入户活动。除了在每个村居设有政策宣传栏外,还从省人口计生委宣教中心购置《育龄妇女常用计划生育常识问答》、《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活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很多计生政策宣传品,免费发放给全县已婚伉俪,被群众亲热地称为“驻户政策专家”。

二、施行惠民工程,为计生家庭“送”福

认真落实中心、省市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各项奖励扶持政策,是我县施行计生“惠民工程”的中心内容。县在果断落实好乡村局部计生家庭奖扶、特别扶持、独生后代保健费、企业退休职工奖励、半边户计生家庭奖励等奖扶政策外,从三个方面临利导政策进行了创新拓展。

一是计生家庭参与社会养老保险有优惠。年,进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了让计生家庭在参与社会养老保险中享用到优惠政策,出台了对局部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政策:对参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独生后代爸爸妈妈和乡村双女户爸爸妈妈,每月添加5元养老金;对独生后代伤残灭亡爸爸妈妈、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每月添加10元养老金。

二是免费孕前优生检查服务范围有拓展。在未进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检查试点的状况下,不准自行启动开展了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工作,还将免费范围从乡村符合生育政策的待孕家庭拓展到了包括常住流入在内的一切符合生育政策的待孕家庭。

三是非凡群体救助有保证。现有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70余人,这些人响应和落实国家计生政策做出了宏大牺牲和贡献。为了更好地救助他们,印发了《县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判定和扶持治理方法》,依照“精神有抚慰、病痛有医治、政策有优惠、坚苦有帮抚”的基本准则,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进行救助关喜欢。县财务按每人每年2000元医治费全额预算,对全县并发症患者执行定点免费医治。县卫生部分将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医治项目纳入新农合,县民政部分将局部乡村并发症人员纳入乡村低保治理。

三、施行喜欢民工程,为计生家庭“造”福

拓展生殖健康服务范围,优化生殖健康服务程度,事关育龄群众身体健康和家庭和谐,既是人口计生部分改变本能机能、服务群众的主要抓手,也是开展“健康计划”的中心内容和实质要求。一直坚持“面向基层、深化乡村、服务上门、便利群众”的理念,让生殖健康服务更加切近群众,更能知足群众的需求。

一是坚持开展了生殖健康服务百村行活动。每年,县、乡服务站都要结合集中开展两次生殖健康普查普治进村服务活动,做到不落一村,力图不漏一人,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村(居),就能享用到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年度,共为4万多名育龄群众开展了生殖健康普查服务。全县生殖健康普查掩盖率到达97.12%,长效节育办法落实率到达78.27%。本年,还探究性地开展了生殖健康服务进企业活动,使生殖健康服务的触角开端向厂矿企业延长。

第4篇

5月份以来,洛阳市涧西区计生协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服务活动,为纪念中国计生协成立30周年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一是做好主题活动日宣传服务工作。5月28日上午,涧西区计生协组织乡、办事处、辖区企事业单位及各成员单位在牡丹广场悬挂59条横幅、展出135块展板、张贴66条标语、设立8个宣传服务咨询站进行宣传,并聘请医疗专家10人进行现场义诊,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药具8000余只,吸引近千名群众前来咨询。

二是为群众送上精神文化大餐。自5月1日以来,区计生协携手区妇联、区机关工委组织4支队伍(老年秧歌队、老年太极拳队、青年舞蹈队、电影队)在全区53个社区进行巡回演出,引导群众树立新型生育观念。

三是开展健康义诊活动。由区计生协联合辖区医院30名专家组成3个医疗服务队巡回义诊2万余人次,为全区独生子女家庭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由区服务站、乡计生所及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为其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四是开展生育关怀活动。全面开展“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保险”、“计划生育家庭生育关怀对象抚慰金”的资格统计、审核工作。资格审定后的计生家庭除享受国家有关资助外,区政府还会对其进行生产、生活上的帮扶,让计生家庭切实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

五是开展帮扶活动。区计生协联合区人劳局、卫生局等有关部门对计生困难家庭、贫困母亲及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子女的入学、就医、就业、参军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优先照顾;在“母亲节”期间为150位贫困母亲逐一送上米、面、油及现金进行慰问。(王彩琴)

汤阴县计生新政惠及百姓

今年年初以来,汤阴县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拓展三项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对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群众进一步给予奖励和优待,着力提升计生家庭的幸福指数。优先优惠政策包括:延长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年龄,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发放年龄从14周岁延长至18周岁。凡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在子女满18周岁前,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2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这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将使1596户15~18周岁的独生子女家庭受益。

(冯福林 祁建杰)

辉县市“七项举措”助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

近年来,辉县市在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中,大力推进“七项举措”,提高了当地贫困母亲的生活水平。

一是建立了贫困母亲数据库。

二是营造了救助贫困母亲的良好氛围。全市各级协会组织利用“母亲节”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构建了动静结合的立体宣传网络。

三是着力提高贫困母亲综合素质。2009年,辉县市人口计生委、计生协依托人口学校、会员之家,共举办了71期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累计参加人数3653人次。

四是启动山区免费诊病、治病工程,对186名患各种妇科病的贫困母亲进行积极救治。

五是积极为贫困母亲家庭组织公益募捐活动,并将捐助款及时送达贫困母亲家庭,使她们切实感受到来自政府的温暖。

六是开展“送亲情”活动。规范使用“三夏计生帮扶专款”,对贫困母亲家庭进行有地域特色的帮扶。

七是发挥致富示范带动效应。孟庄镇孟坟村计生协会员张竹青在镇计生协的帮助下,在家办起了塑料袋加工厂,以创业带动就业;冀屯乡赵流河村计生协会员张怀美,在乡、村计生协的积极协调下,贷款种植了反季节大棚蔬菜。致富后的她还带动其他30多个贫困家庭发展大棚蔬菜种植160多亩。(韩久春)

临颍县开展“三夏”“扶贫助困”服务活动

5月20日,临颍县计生协召开各乡镇副会长和秘书长会议,安排开展“三夏”“扶贫助困”服务活动。县计生协副会长李战胜要求各乡镇计生协,想方设法为贫困家庭协调资金、机械和农用物资,切实帮助解决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5月21日上午,县人口计生委、计生协拿出资金5200多元,李战胜副会长和4名计生协工作人员分别到杜曲镇、大郭乡、瓦店镇、三家店镇的13户计生困难户家庭慰问,并为每户送去200元慰问金、5公斤食用油、两箱挂面,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刘玲枝)

浚县计生协积极探索培育新型会员

近年来,浚县计生协立足于实际,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培养“市场化” 、“两栖化”、 “科技化”等新型计生协会员,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0年以来,该县共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30余场次,接受培训农民超过3万人次。 (姚宝华 郭利平)

上蔡县计生系统500名干部职工当“麦客”

割地头,扛麦袋,拉麦秸,哪个计生家庭劳力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上蔡县计生系统的工作人员。

上蔡县计生委把帮助群众收麦看做是为民服务的最好体现。他们于麦收前组织人员对全县计生家庭劳力缺少情况作了统一调查,对支援计生家庭麦收作了具体安排。麦收工作开始后,上蔡县计生委积极抽调500余名计生系统工作人员组成100多个麦收帮困小组,直接深入缺劳力计生家庭的田间、场院,帮助他们收麦子。在帮扶中,他们做到不扰民,不劳民,每天自带干粮和饮水,谢绝群众招待,受到群众高度赞扬。(李治国 王海龙 肖宏伟)

许昌市开展“母亲节・亲情牵手”大型义诊活动

为纪念中国计生协成立30周年,进一步搞好“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服务活动,切实为驻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许昌市人口计生委、市计生协组织开展了“母亲节・亲情牵手”大型义诊活动。

5月7日,在市人口计生委主任程志伟、市计生协专职副会长李国庆等人的带领下,由20多名医生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了苏桥镇冯庄村。义诊医生热情周到的服务和高水平的诊治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咨询和就诊。此次活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活动期间,程志伟主任、李国庆副会长、中国人寿保险许昌分公司有关领导一行还看望慰问了该村4户计生贫困母亲,并为她们每人送去了500元慰问金和食用油等慰问品。(王素敏)

鄢陵县“计生巡诊”受欢迎

“您好!我是只乐乡小东村的张建伟。我媳妇怀孕七个多月了,她两脚浮肿,腿也总抽筋,这是怎么回事啊?”5月25日上午9点多,鄢陵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热线电话里传来急促的询问声。正在只乐乡巡诊的“计生巡诊服务队” 队长姚俊丽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了张建伟家,通过询问、检查,为其开具了治疗处方,并送上了治疗药品以及孕妇所需的叶酸、钙片。

2010年是鄢陵县人口计生委确定的“计划生育亲情服务年”。为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亲情服务活动,切实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该县从县、乡服务中心抽调技术骨干组成6支“计生巡诊服务队”,深入全县12个乡镇382个行政村,为广大育龄群众免费提供各种计生服务,发放计生法规知识手册、生殖保健知识明白卡及计生便民服务卡等。育龄群众需要相关服务,只要拨打热线电话,“计生巡诊服务队”随叫随到,方便了广大育龄群众,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目前,该县“计生巡诊服务队”已为育龄群众提供诊疗服务360余人次,发放各种计生资料、药具、药品1万余份。 (田瑞红王彩红)

虞城县六项措施夯实计生基础工作

虞城县采取六项措施夯实计生基础工作,为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稳定低生育水平创造了条件。

一是强化乡所、村室建设。创建标准化乡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村室建设,开展星级文化大院创建活动,确保一村一室。

二是抓好乡、村计生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基层计生人员,确保待遇落实,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抓好已婚育龄妇女基础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信息与原始证件一致,变更及时。

四是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免费为育龄妇女普查诊治疾病,同时做好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和上门随访工作。

五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流出地加强联系,共同管理,初步形成“一盘棋”格局。

六是进一步做好婚育新风进万家工作。通过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的宣传,在全县形成关爱女孩、关爱家庭、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的良好社会风气。(关秋战)

内乡县乍曲乡“五个一”关爱留守儿童

2010年以来,内乡县乍曲乡人大主席团主席卢亮带领乡、村计生干部对全乡118名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并深入开展“五个一”关爱活动。

一是组织全乡的留守儿童观看一次励志电影,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奋发图强的信念。二是组织一次亲情电话。由乡计生办出资,让留守儿童每人与父母通话10分钟。三是组织一次爱心交流座谈会,解决孩子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四是送孩子们一份节日礼物。“六一”儿童节期间,每个留守儿童都收到了一份计生干部送来的礼物:书包、文具、钢笔等。五是带孩子们过一个愉快的星期天。乡计生干部来指导孩子们做家务,和他们一起玩乒乓球等,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张举飞 时兰欣)

洛阳市龙门文化旅游园区

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配套资金到位

截至5月27日,洛阳市龙门文化旅游园区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区乡两级配套资金全部到位。该园区有59户符合条件的计生家庭参保。园区管委会、办事处非常重视参保工作,召开会议进行布置,要求各村计生管理员对符合条件的计生家庭入户走访进行政策宣传,做到政府去关怀,群众来受益。(马俊杰)

周口市川汇区计生协“‘三夏’一帮一”情暖计生家庭

6月8日上午,周口市川汇区计生协副会长周保堂带领区计生协“三夏”慰问帮扶队,深入到搬口办事处贾寨行政村计生困难家庭贾志愿和贾同力家中,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以及大米、面粉、食用油、草帽等慰问品,并再三叮嘱他们,有什么问题和困难一定要向乡、村计生干部反映。

为确保全区计生困难家庭“三夏”生产顺利进行,该区计生协专门成立了“‘三夏’一帮一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慰问帮扶队,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该方案要求区、乡(办事处)、村计生干部和计生协会员要成为“三夏”帮扶骨干,每人联系一户计生困难家庭;各乡(办事处)计生协要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对计生户进行一次慰问、办一件实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发一份以“幸福家庭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单、对返乡收麦的流动人口进行一次避孕知识宣传和健康检查服务,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生活上有保障,经济上得实惠,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卢洪收王惠)

泌阳县计生协助农民摘“金果”

“你看,这梨坐果多好,今年这梨的收成肯定还不赖。”泌阳县马谷田镇下河村的李四旺看着自己梨园里长势喜人的幼果心里乐开了花。

几年前,结合当时开展的致富帮带活动,该乡计生协帮助李四旺与有多年种植雪白飘梨和黄金梨经验的乡计生协副会长余长河结成对子,圆了李四旺多年的“致富梦”。(程瑞军)

致富摇篮绿色希望

阳光普照,田野里绿色的蔬菜生机盎然,一群人正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劳动着,这是郑州市金水区生育关怀示范基地的一个劳动场景。

自中国计生协在全国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以来,郑州市金水区生育关怀示范园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每年开展农业科技培训4次,培训人员累计达3.1万人次以上。基地为周边129个独生子女家庭免费提供场地、肥料和种子,并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由专家技术指导,实行产销一条龙。经过在基地一年多的学习和劳动实践,该区计生贫困家庭人均年收入均得到提高,大家都称基地为他们“致富的摇篮”,给他们带去了“绿色希望”。 (张凤玲赵黎李华)

西华县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催开幸福之花

近日,西华县2010年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村村行”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历经156天,走遍全县425个行政村和25个居委会,受惠群众达1.2万多人,送检血样2106份,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随后,该县又进一步开展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回头看”活动,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完善各种制度和措施。 (王恒志 宋丽 刘雪梅)

延津县中招加分政策为农村计生子女“助跑”

今年中招考试之际,为落实生育关爱政策,延津县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双女户家庭子女实行中招县内加分优惠政策。

这项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增强了计划生育家庭的荣誉感和实惠感,也是人口计生系统落实计生户优先优惠政策的重要体现。 (赵娟)

禹州市张得乡举办

农村育龄家政服务培训班

为使广大育龄妇女学到更多的特长和技术,禹州市张得乡计生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于近日举办了农村育龄妇女家政服务义务培训班。此次培训共有132名农村育龄妇女参加,由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专业老师进行讲解。参加培训的人员考试合格后,由计生办与市内家政服务中心联系,为其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有70多名妇女走上就业岗位。本次培训对提高辖区无业的已婚育龄妇女从业技能和水平,拓宽她们的就业渠道,改善计生家庭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晓磊)

漯河市郾城区区委书记陈平深入裴城镇调研

近日,漯河市郾城区区委书记陈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培芬,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迎波,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曹江涛,区政府分管计生工作副区长杨瑞在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裴城镇调研指导试点村人口文化大院建设情况。

陈平指出,全区上下要高度重视,全力抓好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建设工作,让人口文化大院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王景霞)

济源市轵城镇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近年来,济源市轵城镇政府不断加大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确保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顺利实施。该镇通过实施少生奖励、服务免费、待遇优惠、生产扶持、困难救助、社会保障等政策,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一方面促进了群众改变生育观念,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干群关系,营造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环境,有效推进了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商玉琦)

巧架金桥 为群众铺就致富路

近年来,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计生协巧架金桥,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帮助计生户走勤劳致富之路,辐射和带领更多育龄群众发展生产,促进了计生工作健康持续发展。该镇计生协以南屯村优质黑分葱种植基地为试点,利用该村黑分葱种植历史悠久的优势,积极扶植大葱种植产业,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和销售服务,为群众铺就了一条致富道路。 (张秀丽)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计生办把示范化创建工作作为拓展优质服务内涵的切入点,积极探索示范化单位管理模式。该镇计生办结合实际,利用黄河桥村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中心的有效资源,把古荥镇辖区单位黄河名胜风景区和黄河桥村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形成联合管理、定时服务、相互渗透、彰显特色的管理新模式。新模式的运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谢超程相丽 王彩萍)

固始县出台政策

加强乡村计生队伍建设

近日,为加强乡村计生队伍建设,固始县出台了相关政策:一是稳定乡村计生队伍;二是落实乡村计生队伍的工资待遇;三是提高乡村计生队伍业务素质;四是加强乡村计生队伍的管理。

(洪光海 李法春)

禹州市火龙镇惠民服务送万家

近日,禹州市火龙镇立足本镇实际,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亲情服务”,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服务项目,严格落实奖励扶助金的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和独女户、计内双女户帮扶政策,全方位给计生户提供增产增收途径,突出了利益导向,将计生惠民政策送到了千家万户。 (张建锋)

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发展中心

副主任米国庆赴许昌县调研

5月24日,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发展中心副主任米国庆一行在河南省人口计生委药具管理站站长杨彦第、许昌市人口计生委主任程志伟的陪同下,赴许昌县调研计划生育药具发放管理情况,并对该县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药具发放服务网络城乡基本覆盖、药具库存管理和台账资料建立等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此次调研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调动了基层药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该县今后的药具管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张庆军)

遂平县“四措并举”对返乡计生家庭农民工开展技术培训

日前,针对大量返乡农民工夏收完工赋闲在家的状况,遂平县计生协联合县劳动局、县妇联、县农委等单位,采取建立基地、降低门槛、订单培训、加强投入等多种形式对返乡农民工开展技术培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李西云)

襄城县颍阳镇着力构建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新模式

襄城县颍阳镇结合村党支部和村委换届,把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敢抓善抓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选进村两委班子。在村两委的指导下,各村成立了村级计生协会。同时,各村还建立了“一户一法人,十户一联合”的计划生育家庭联户代表制度,即每户选出一名家庭代表,每十户推选出一名联户代表,代表家庭参与村民组计划生育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这种新型自治模式进一步扩大了村民自治的群众基础。(邓军 李自胜)

新郑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创新宣传惠及百姓

近日,新郑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在市委宣传部的号召下,在炎黄广场举办了“建设现代新城构建和谐社区”周末大家乐文艺会演(如图)。该办事处计生办以此为平台,开展了“关爱女孩、关注流动人口”、为社区计生家庭送温暖等活动,深入宣传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让活动走进普通百姓家庭,让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到当前计生政策惠民利民的优越性。

(文图/娄丽珍 卢超霞 周昌炎)

第5篇

一、工作目标

城区医疗卫生机构挂点乡镇卫生院时间为两年。建立完善挂点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使受援卫生院逐步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使农村百姓在就医保健过程中获得更优质的服务。

二、工作方式

1、依据需求,双方协商。根据受援卫生院的实际需要,注重改善其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适宜技术服务能力。本着缺什么、帮扶什么的原则,由支援和受援单位双方协商项目。

2、帮扶项目,注重实效。要制定资金、人员、设备等对口帮扶计划,使受援单位的各项工作得到明显改善与发展。支援单位要有计划地选派思想作风好、医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医疗骨干到受援单位,进行挂职锻练,并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晋升职称的考核内容之一。

三、工作任务

1、提供服务:支援单位要派医务人员定期到受援单位直接向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可选择受援地墟日期间组织中高级职称医生在卫生院开展专家门诊,也可预约到挂点卫生院开展手术指导、专题业务讲座、病例讨论等服务。医院、中医院的人员选派可以千名医师下基层结合起来统筹安排。

2、业务指导:重点指导受援卫生院开展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中医中药、产科和急救技术服务,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规范防治;帮助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运用适宜技术的能力;帮助受援单位建设重点科室,开拓新业务。

3、培训人员:支援单位派出的人员应帮助受援单位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要对该院医技人员实行技术服务传、帮、带;免费接纳受援单位医技人员进修培训;协助受援单位开展乡村医生业务培训活动。

4、卫生管理:支援单位派出的人员主动帮助受援单位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操作规范管理,加强内部运行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

5、经费和设备支持:支援单位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供相应的经费或适宜的医疗设备,促进受援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原则上每个卫生院帮扶经费不低于1万元。

四、工作要求

1、支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卫生下乡”工作的领导,遵照市、县主管局的工作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宣传贯彻好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加大医改政策的宣传,落实农村防控非典、人禽流感、甲流、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各项措施,要把“卫生下乡”工作作为惠民利民的一项活动抓好抓实。

第6篇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卫生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健全农村医疗保健体系。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58所房屋

建筑不达标政府办卫生院进行改造。各县、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监督管理,乡镇卫生院建设进展顺利。截至11月底,已竣工投入使用26所,主体完工11所,乡镇卫生院内外环境和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切实做好卢龙、抚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6年两县参合农民61.74万人,参合率分别为68%和81%,筹资总额1853.21万元。截至11月底,28.8万参合农民得到医疗费用补偿,补偿金额1694.31万元,其中报销万元以上的35人。

二、大力实施医疗惠民工程,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今年,我们确定军工医院为惠民医院,并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了惠民病房,对城乡低保人群、农村“五保户”及特困人群实行“一减三免”(免挂号费、减收检查费、治疗费、床位费)。同时,在县级以上医院实行了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和单病种质量费用等惠民政策,开展了药品、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共为群众减免医药费1500万元,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截至目前,三个城市区共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0个,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800名。一年来,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万份,开展义诊、健康咨询50余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三、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到今年11月份,5个疾控中心、5个传染病院(区)和1个紧急救援中心国债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6000多万元,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继续推进县(区)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关区、**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执法监督所组建,三区也都制定了改革方案。加强市级医院建设,市第一医院外科楼已于10月动工,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大楼正在进行规划、立项,市中医院迁建也被列入市政府议事日程。整合医疗急救资源,对医疗救治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组建了市卫生应急调度中心,目前正在进行人员招聘,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将投入使用。

2010年全市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强化政府职能,坚持公益性质,推进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和发展。

一、全面推进农村卫生工作,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在调查研究,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乡镇卫生院装备全部达到基本配置标准。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开展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试点,逐步改善村卫生室散、乱、差的状况。实施农村卫生人员素质提高工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强化继续医学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乡镇卫生院院长招聘制,有计划地清退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岗位上的非卫生技术人员。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对两县新农合试点工作的督导和技术指导,确保明年1月1日正式启动。认真总结**、**两县经验,扩大保险病种,调整报销比例,加强医疗监管,确保4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80%以上,使更多农民受益。同时,开展调研,摸清底数,积极探索三个城市区农民医疗保障体制建设的新路子。

二、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卫生服务。制定《全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总体目标、设置规划和相关政策,做到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强化政府责任,切实落实城市人口每人每年10元的社区卫生补助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整合城市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要主动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承担相应责任,部分二级、一级公立医院要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举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规范服务行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提供卫生服务的质和量核定财政补助。2007年,三个城市区要建成4-6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力争使30%的城市居民能够享有“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

三、实施医疗惠民工程,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各级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性质,努力控制和降低医疗费用。继续确定军工医院为惠民医院,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都要设立惠民病房,为低保人员和特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实行“一免三减”政策。继续推行辅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和单病种质量费用综合管理,并逐步扩大

医院和病种范围。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切实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要改革和完善经济核算制度,严禁职工分配与经济收入直接挂钩,坚决禁止科室承包、开单提成、小金库等违规行为。加强市级医院建设,充分发挥龙头和辐射作用,市第一医院外科楼年底前要完成主体,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楼年内要动工兴建,启动市中医院整搬迁改造。

四、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和依法监管能力。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卫生机构,实现全行业监管。建立医院评价和巡查制度,定期对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医疗收费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加强对医疗服务、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的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7篇

三年以来,我县作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二批推广县之一,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市有关工作要求,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扎实推进,为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工作平稳运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参合率稳步提高,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农民参合率实现了逐年稳步上升,2007年农业人口参合14.8万人,参合率92%;2008年农业人口参合12.7万人,参合率达95%;2009年农业人口参合12.3万人,参合率达96%。各级财政补贴逐年增高,2009年中央、省、县级财政为每个参合农民补贴80元,2010年将提高到120元,报销补偿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随着筹资标准的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用平均补偿比从2007年的32.8%提高到今年的38.6%。

(二)受益面逐年扩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8月30日,我县参合农民受益人数达22.7万人(次),补偿医疗费用1877.63万元,全县享受大额补偿1万元以上的有100人,达到3万元的有3人,报销补偿人次、人均补偿金额逐年增加。广大农村群众就医观念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发生了根本变化,“大病拖、小病扛”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就医后能及时得到医药费用补偿,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切实减轻了农民就医负担,广大农民兄弟从新农合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三)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工程”,通过不断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开展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加强了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购置设备200台(套),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基础条件和技术力量得到了较大改善,现有的卫生资源得到合理整合和优化配置,县乡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四)新农合管理逐步规范,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在组织管理、筹资机制、基金管理、特困医疗救助、卫生服务监管等方面探索了一些符合我县实际的运行管理机制,并逐步规范、健全和完善。在组织机构建设上,全县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县、乡、村三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领导体系和监督体系。在资金筹集和管理上,通过不断规范筹资程序、严格资金管理,初步建立了由村到乡到县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在资金安全运行上,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相关规定,做到了资金收支两条线封闭运行,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合作医疗基金安全管理制度。在卫生服务监管上,逐步形成了卫生部门主管与多部门监督、群众反映与主动调查、现场明补与每月公示相结合的服务监管机制。

总体来说,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收到了参合农民得实惠、卫生事业得发展、政府工作得民心的“三赢”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乡镇的精心组织、扎实苦干,得益于各相关部门的认真实施、通力配合,得益于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为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的工作效果离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宣传不到位,农民认识有误区。全县各乡镇虽然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工作,但在宣传的深度、广度上各有差异。许多乡镇干部在筹资过程中,对政策的宣传还不够细致,不够深入。主要表现为一些基层干部对政策理解的不深不透,导致广大农民对新农合政策认识上存在误区;政策宣传没有全面进村入户,面对面的宣传做得不够到位;宣传氛围不浓厚,声势不够大、不持久。由于宣传的缺位,导致不少农民群众对新农合的有关政策和报销程序不完全知晓和了解,往往是患病后或需要报销补偿时才去多方打听,了解相关情况。同时,大部分群众也不完全了解新农合保大病、保住院的适当补助、互助共济的性质。二是筹资工作长效机制没有形成。由于筹资工作在我县乃至全市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和很好的经验,各乡镇目前主要采取下计划、乡村干部逐户上门收取的方式筹资。由于工作量大面广,加之筹资工作中的表册、合作医疗证的填制内容多,给我们的筹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些乡村干部在收不齐参合农民的筹资款时,只能采取垫付的形式完成任务,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基层负担。三是医疗技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部分

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高、技术人员短缺、不能很好地提供就近的基本医疗服务与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增长的矛盾,影响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四是保障能力弱,参合积极性亟待调动。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对新农合的期望值过高。通过调研发现,农民群众普遍反映我县目前存在定点医疗机构药价过高、诊疗项目窄、保障能力延伸范围不广等问题,一定程度

上也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参合积极性。此项惠民政策要得到农民群众的真正认同,还有一个适应和认知过程,还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一步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才能更好地调动和提高参合农民的积极性。五是制度不完善,管理和监管水平有待加强。目前,我县门诊报销还没有全面实行,参合农民的受益面不够大,乡村一体化和统一价格还没有全面普及。在基金管理和使用方面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以上这些问题如不给予重视和并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到我县2010年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全县上下务必深化对新农合工作的认识,把新农合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全力以赴,迎难而上,消除畏难情绪,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强力推进新一轮新农合试点工作

当前,我们既要抓好今年新农合各项工作的收口,又要谋划明年工作思路,确保2010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按照省市要求,我县明年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机制,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巩固以往工作成果,扩大农民受益面,农民参合率要达到98%以上,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完成2010年新农合筹资任务有两项硬性指标:一个是农民参合比例达到全县农业人口的98%,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另一个是农民交费标准为每人30元,比上年增加10元。从这两个数字看,我们的筹资任务更加艰巨,能否完成这两项硬指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抓好落实。为此,我们要全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群众既是推动力量,也是最终受益者。要把这件好事抓好,关键在于群众认识是否到位、政策宣传是否到位、工作发动是否到位。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宣传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了解不深不透、存在疑虑和担忧的问题,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和宣传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真正深入人心。要结合受益群众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自己参加合作医疗后的权利和义务,明白报销的办法、程序和比例,消除农民的疑虑和担心。今年,新农合政策在资金分配方式、门诊慢病开展及门诊统筹补偿、《用药目录》等方面都重新进行了调整。2010年农民个人缴费标准为30元,中央、省、县级财政将配套120元;住院病人补偿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由2009年的3万元调整为6万元;这些重要调整的目的是扩大参合农民享受医疗补助的范围,缓解农民经济负担,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实惠,尤其要向群众把政策讲透、讲清,增强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资金筹措,确保按时完成筹资任务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是基础,同时又是难点工作。说是基础,在于只有农民自筹资金筹集到位,并达到规定的覆盖面,上级才会拨付配套资金;说是难点,在于参合资金每年都要征缴,牵涉群众切身利益。对此,各乡镇、相关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把资金筹措作为重点,全力抓好筹资工作。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筹资要坚持农民自愿,严禁垫资、摊派和弄虚作假,严禁为了抢进度、赶任务而强行征收。一要规范筹资程序。按照登记造册、收取基金、开具票据、填发合疗证等程序进行。二要严肃筹资纪律。禁止为片面追求农民参合率,强迫农民缴费,强迫乡镇卫生院、村屯干部代缴,或用财政拨款以及其他垫付形式进行缴费等错误行为和作法。三要明确参合条件。参合对象必须是县内常住农业人口以及林场、农场、粮库非在职人员,外地务工人员及各工种下岗人员,必须要以户为单位全员参加。四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对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优抚对象等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仍继续由县民政局按有关政策规定代缴参合资金,确保上述群众参加新农合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要做到原参合农民继续参合,未参合农民积极参合,各乡镇特别要关注外出务工农户的参合,提高参合率。五要加强基金管理。农合资金实行日清日结,并及时上解入库,严禁坐支、挪用。要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群众自愿积极参合,确保在2009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合作医疗资金的筹措任务,为明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强化基础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技术依托。从三年来运行的基本情况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合管工作体制进一步理顺。各乡镇、相关部门要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契机,把合作医疗工作与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农村卫生基础条件,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增强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争取做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镇和县”,在最近的距离,用最少的花费,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严禁大病开方、小病大处方,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对医疗机构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事件要彻底追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服务态度差、群众不满意、不遵守相关规定的,取消定点医疗资格,确保向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加强管理机构建设,严格基金监管

管好用好合作医疗基金,确保基金的方便、安全和有效使用,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关键,也是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如果监管不到位,甚至出现了问题,说明政府和主管部门没有尽到责任。因此,各乡镇、相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着力抓好制度建设,不断强化管理,保证基金的安全合理使用。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强化资金存储、基金拨付管理,做到钱帐分离、收支分离、封闭运行。要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规范运行,确保基金运行安全。要建立监督机制,定期监督检查,增强资金使用管理的透明度,必须公开、公示。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挪用、滥用、贪污等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处。

(五)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我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要积极启动开展三项试点:一是积极开展与省、市级医疗机构参合患者的“零时限、零距离”补偿兑付,实现我县参合患者在省市级大医院住院,出院时即可进行补偿结算。二是积极探索在北京、秦皇岛等大城市务工聚集地设立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在外务工人员看病就医,并及时了解新农合各项政策。三是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工作及做好药品招标采购的监管工作,搭建县、乡、村卫生规范管理平台,有效规范药品价格,保证医疗机构的用药质量。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快县内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做到县、乡、村新农合业务开展同步联网,通过网络办公,不断改进审核报销办法,有效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继续完善县外参合住院患者在乡镇合管办补偿窗口的审核补偿程序,方便转外就医和在外务工患者的就医报销。

三、加强领导,强化监督,确保圆满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工作任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点问题多。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的一项惠民工程,是政府行为,其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都在各级人民政府。各乡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把合作医疗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经常听取合作医疗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好各种困难和矛盾,促进合作医疗工作有序推进。

(二)要强化部门协作

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各负其责,配合联动。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财政部门要严格资金审查核实,保证县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要制定完善基金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基金安全。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民政部门要落实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好五保户、特困户和优抚对象的参合问题,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审计部门要对合作医疗基金和农民健康体检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县新农合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间要建立联络员制度,及时通报新农合相关信息,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开展。

第8篇

20*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国有45%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就诊,30.3%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其中主要是由于经济原因。多少农民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失去了往日的欢乐,生活陷入困境。“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住一次医院,一年活白干”。这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影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会公平和农村居民健康权利的实现,影响城乡和谐社会的建设。实施农村合作医疗迫在眉睫。

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最早出现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保健药社和卫生合作社。建国以后,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掀起和农村集体经济地位的确立,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58年,全国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0%,1962年接近50.00%,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则达到90.00%。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许多地方的农村合作医疗组织迅速解体,到1989年,全国的覆盖率降至4.80%。农民的医疗保障几乎完全变成了自费医疗,农民越来越无力支撑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农民健康问题凸现,因病返贫现象增多、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工作明显削弱,一些已被控制和消灭的传染病、地方病死灰复燃。我们*市亦是如此。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国家重新重视农民医疗保障,并认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关键是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年以来,政府把重建合作医疗作为建立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政策手段,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我市临邑县被列入第一批试点县,拉开了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序幕,目前我市已实现全面覆盖。

一、*市医疗卫生基本情况及开展的工作

*市面积1*56平方公里,辖11个县(市、区)和2个开发区,13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56.9万人。其中834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23.69万;21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城关镇城镇居民43万。20*年实现GDP1180.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6元。全市有公立卫生机构184个,卫生技术人员16484人,床位9747张,固定资产12.98亿元。其中,市直卫生机构9个,县级卫生机构43个,乡镇卫生院128处。村卫生室4090个,乡村医生7155人,民营医院或诊所55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服务站25个,职工95人。年医院门诊总人次380.3万,住院总人次29.5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4人、床位1.74张。

市政府逐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全市卫生事业财政拨款*年62*万元、*年11*3万元、*年9729万元、*年1.*亿元,分别比20*年增长4、90、68、79个百分点,成为历史上我市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最多的一个五年。*年,市财政投资3000万元,较全省提前一年规划建设了37处中心卫生院。*年又重点建设了12处一般乡镇卫生院,*年完成“1127工程”项目87个。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去年7月建成启用,实现了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处理和医疗急救的统一调度指挥。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运行。我市自20*年开始实施新农合试点以来,市政府始终将新农合制度试点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完善政策,扎实推进、稳步提高,目前已覆盖全部乡镇村。20*年,全市388.2万农民参合,参合率90.86%,基金使用率84.82%,住院补偿比31.53%。农民参合率等有关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参合农民409.96万,参合率96.76%,一季度已为48.11万人次报销医药费5827.3万元。为将这一惠及农民群众的好事办好,各级、各部门实施了扎实的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县两级政府都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协调小组,连年将其列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十件实事,市政府连续两年下发关于加强新农合工作的意见,并作为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技术指导组,与财政等部门联合定期进行督导、评估和检查。政府组织引导、部门协调配合的运行管理体系已经成熟。二是经办机构到位。市、县、乡均建有专门的合医办。其中县级13个、99人;乡镇146个(在乡镇政府的53个,在卫生院的93个)、475人。*年支出公务经费457.*万元。县域内实现了审核报销、数据分析微机联网。三是宣传培训到位。各县市区除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明白纸、公开信、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外,近年来更加注重运用大病报销实例来影响群众。目前,参合已成为农民的自愿迫切要求,积极性空前高涨,没有发生强迫参合的事件。年年开展新农合管理干部和经办人员业务培训。*培训县、乡管理人员395人次,定点医疗机构经办人员4922人次。四是资金筹集到位。新农合资金“县筹县管”。个人缴纳的10元于每年3月底前筹集到位;市、县财政补助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于每年5月底前足额到位。今年我市筹集额为每人每年70元。除中央、省财政补助外,市、县财政分别补助4元、14元,并于近期到位。五是资金管理到位。各级经办机构认真贯彻有关规定,基金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健全了社会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机制,各级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将报销补偿情况向社会公示。20*年,2个县接受了省级审计,5个县(市)接受了市级审计,表明市县资金管理规范,工作运行良好。六是方案调整到位。每年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测算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适时调整方案,逐级审批。今年全市将实行“四统一”、“两规范”、“一提高”的运行机制,即统一起付线和封顶线、统一报销比例、统一报销程序、统一药品目录和诊疗范围,规范二次补偿、规范健康查体,提高中医药和中医适宜技术报销比例。在确保不突破风险基线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基金使用率。七是医疗救助到位。*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城乡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制度的通知》。*年市红十会制定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当年救助52个家庭计10.4万元;民政部门发放20.29万元,资助5000余户贫困家庭参加新农合。

(二)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与新农合制度的实施相配套,建设体系、改革机制、提高能力一并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初步形成。一是建设体系。目前,全市11个县级综合医院、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站及10个县级中医院已成为三级医疗保健网的龙头;处于枢纽地位的128处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了建筑标准,房屋、设备基本配套。5*2处村卫生室有2370处达到了“四室分开”的甲级室标准。在卫生院改貌建设基本完成后,我市计划从20*年开始,利用四年的时间,每年重点规划建设1000处村卫生室,这项工作已列入政府的十件实事,调研规划正在进行之中。二是改革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每个乡镇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实行县级为主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庆云、武城、临邑三县的乡镇卫生院已全部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其余县市区乡镇预防保健人员也已上划到县级财政管理。所有卫生院均实行了公开选拔院长和公开聘任人员制。有的还实行了县医院托管(宁津托管4处,陵县、乐陵托管8处)。对村卫生室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率占79.44%。乡村两级所需药品、器械实行以县为单位集中招标采购,今年我市还准备实行配送制度,方案正在制定之中。三是提高服务能力。全市已建立*市人民医院和陵县、齐河两个县医院三个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到去年底,已培训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4*人,占总人数的50%,剩余的50%今年全部完成。全市7155名乡村医生均经培训考核取得了《山东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市卫生局出台了《关于市、县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每天有市县两级医学专家在128个乡镇卫生院坐诊。通过专家应诊,直接带动了乡镇卫生院技术水平的提高。98%的乡镇卫生院建有中医科、中药房,推广使用中医适宜技术;1/5的村卫生室有中医中药。新农合中药补偿标准和中医适宜技术补偿标准得到相应提高。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色

第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并直接出资对参合农民予以补足的制度。新型合作医疗是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而过去的合作医疗则主要依靠乡村社区自行组织。

第二、新型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方筹资,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具体的筹资比例为:20*年至20*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占1/3,农民个人缴纳1/3;20*年筹资比例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各增加一倍,农民个人缴纳比例不变;*市政府刚刚下达文件,20*年新农合资金筹资额为每人每年70元,其中,中央、省补助42元,市4元、县14元,农民个人缴纳10元不变。2009年开始为每人每年100元,农民个人缴纳20元。临邑县已于20*年6月1日起率先施行。这更多地体现了国家和政府的责任,是中央对农村“多予、少取”惠农政策目标的实现形式,是国家和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具体体现。而过去的合作医疗资金,主要靠个人缴纳和村级集体经济补贴,政府各级财政不负筹资责任。

第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统筹”为主,即因病住院治疗和大额的医疗费用,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过去的合作医疗主要解决小伤小病,抗风险能力差。

第四、在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即对于特困户、五保户和交不起合作医疗经费的、或自付医疗费用无法承担的,国家设立由政府投资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资的专项基金,实行医疗救助制度,给予他们一定的补贴。同时,作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完善将为社会保险事业逐步覆盖农村居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新型合作医疗实行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和多方参与管理的体制。一个县的人口,大县有100多万人口,小县也有20—30万人口,统筹的范围大,互助共济、抗御疾病风险的作用就大;而过去的合作医疗一般都以村为单位(2000左右人口)统筹,少数以乡为单位(2—3万人口)统筹,互助共济的能力较小。

第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注重建立和完善多方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制度建设。从政府来看,有国务院多家部委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各省、市、县都有领导小组和经办机构;在农村成立了由农民代表参加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管理与监督,并要求将医疗费用补偿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这有利于培养农民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第七、农民看病就医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通过大病统筹制度,一部分得大病的农民享受到“新农合”制度带来的实惠,过去一些农民因为无钱求医问药,大病拖、小病抗,结果“小病积成了大病,大病在家等死”的现象逐渐改善。农民看病由原来完全自费的“无人管”到大病统筹补助的“有人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从我们调研的结果看,近两年来,乡镇卫生院的门诊量比新农合前普遍提高30%以上,个别有的达到100%,“新农合”使农民看病就医率有所上升,农民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有了很大缓解。

第八、医疗救助制度为一些特困农民(五保户、地保户)加入新农合,解决看病就医难问题提供了保障。大病医疗统筹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因疾病造成的经济困难,但对身患重病的农民来说,享受补助后家庭仍然摆脱不了贫困。目前我国“新农合”的保障水平还不是很高,最高报销的封顶线20*年是2万,目前规定为4万元。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我国农村9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是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筹资水平低导致大病统筹补助水平低,大病农民自费医疗费用仍然居高不下。我市是欠发达市地,对新农合的财政支持十分有限。农村大部分地区还不富裕,地方政府财政比较困难,除了发工资以外,可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十分有限,教育、卫生方面的公共投入更是难以提上议事日程。新农合的筹资能力明显不足。目前,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我市执行了国家规定最低的每年10元的人均缴费标准,即使加上20*年新调整的中央和省、市(含县)财政各拿20元的补助,农民拿10元的参合费用,最终形成的合作医疗基金还是非常有限的。据我们的调查,在这样的筹资水平状况下,农民患大病所获得的补偿比例大约在30%左右。过低的参保待遇不能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的政策目标,一些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

2、报销比例分级、分段报销,报销起报线高,封顶线低,不能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例如我市平原县定点医院住院费用补助标准:

起付线:乡镇卫生院80元,县级医院300元,市及以上医院500元,起付线以下自付。起付线以上,乡镇卫生院按可报费用的55%,县级医院按45%,市及以上医院35%的比例报销。最高限额20000元。临邑县的政策稍微优惠一些,起付线:乡镇卫生院没有,县级医院200元,市及以上医院500元,起付线以下自付。起付线以上,乡镇卫生院按可报费用的60%,县级医院按50%,市及以上医院40%的比例报销。

3、以大病统筹和大病救助为主要内容的新农合制度没有让广大农民享受到新农合制度的实惠。大病统筹制度针对的主要是得大病的农民,而得大病的农民在农村毕竟是少数,1998年和20*年两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每年仅有3%~4%的农村人口住院治疗,对于患了大病并享受了部分医疗费用补偿的参保人员来说,满意度会提高。但对于绝大多农民来说,得了病而不需要住院治疗,受益的人少,没有生大病的人觉得自己交钱没有受益,就降低了继续参保的积极性。而且以保大病为主放弃了对大多数人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责任,也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投入绩效。因为,真正影响农民健康水平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许多农村居民的大病也是因为“小病无钱治而扛成大病”的。从医疗卫生投入的绩效看,对大病治疗的效果远不如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及时预防。

另外,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目前主要救助对象是五保户和特困户,对这两类人口之外的其他因天灾人祸致贫的贫困人群关注不够。同时,医疗救助基金总量不足,使医疗救助对象在享受大病统筹补助后的高额自费费用还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有些大病农民在大病统筹补助后的自费费用高达70%以上。

4、新农合的管理费用较高。市、县、乡均建有专门的合医办。其中县级13个、99人;乡镇146个(在乡镇政府的53个,在卫生院的93个)、475人。仅*年支出公务经费达到457.*万元。

5、农村乡镇卫生院没有全科医生,医护人员的总体水平较低使新农合的惠民政策打了折扣。目前农村的乡镇卫生院还没有全科医生,大专以上学历的医护人员不足七分之一,设备、设施也较为简陋,这使新农合的惠民政策打了相当的折扣。

6、县乡的计划生育服务站没有切实参与新农合制度。

四、几点建议

1、为了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加入“新农合”和提高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20*年1月,财政部、民政部颁布了关于印发《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是用于农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的专用基金。基金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等多渠道筹集。县级人民政府要建立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基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社会各界自愿捐助、利息收入等。

“新农合”制度的发起是政府,主导也是政府。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政府为“新农合”提供的医疗救助资金非常有限,同时又不能有效地吸引和配置社会资源。而作为社会公益组织的红十字会加入“新农合”制度建设后,建立了社会资源流入医疗救助基金的渠道。(例如即墨市红十字会3年来向社会募捐了3920万元的大病医疗救助基金,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不足,形成了政府与社会团体组织之间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20*年9月8日,国务院同意增补红十字会总会为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并明确了红十字会总会的职责:“参与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工作,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原来单一、封闭的由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组成的“新农合”的组织结构逐渐被开放的、有社会团体参加的组织结构所替代。从而实现了“新农合”组织结构的创新。更为我们切实提高新农合的补偿比例,减轻患病农民的负担开辟了新的渠道。

2、新农合方面,我市主要实行了家庭帐户与大病统筹相结合的模式,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中央、省财政补助到位时间晚,基层医疗机构垫付压力大。随着“一卡通”的实行,监管任务越来越重。一方面建议省政府明确各级经办机构设置标准和编制要求,上级资金分期拨付或实施预拨付;另一方面引入保险业参与新农合工作。据有关方面统计,20*年,7家保险公司在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114个县(市、区)参与新农合工作,基金规模36.6亿元,参合人数3017万人,875余万人次农民享受到共计18.4亿元合作医疗费用补偿。建议引入保险行业采用基金管理模式提供经办服务,即政府支付适当的管理费用,委托保险公司提供报销、结算、审核等服务,不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任何费用。基金赤字由政府承担,节余转入下一年度。这种“征、管、监”分离的运行机制,有助于减少“人情支付”等问题,防止“骗保”等现象发生,节约了政府经办成本。例如,河南新乡市采用该模式后,从事新农合工作的政府人员从519人减少到56人,政府管理费从每年1000万元减少到300万元。又如,江苏江阴市农民人均住院费用同比下降11%,平均结报医疗费用时间缩短为15分钟,政府没有接到过一例农民投诉。

3、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方面。乡镇卫生院建设虽然在房屋、设备方面基本建设到位,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建议省政府继续加大对乡村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参照浙江省的做法,明确对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的补助政策。目前,乡村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全科医生的缺乏是制约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的瓶颈,结合全省“村村有大学生”工程的实施,建议山东省政府制定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的政策。

第9篇

城区医疗卫生机构挂点乡镇卫生院时间为两年。建立完善挂点乡镇卫生院工作制度,使受援卫生院逐步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使农村百姓在就医保健过程中获得更优质的服务。

二、工作方式

1、依据需求,双方协商。根据受援卫生院的实际需要,注重改善其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适宜技术服务能力。本着缺什么、帮扶什么的原则,由支援和受援单位双方协商项目。

2、帮扶项目,注重实效。要制定资金、人员、设备等对口帮扶计划,使受援单位的各项工作得到明显改善与发展。支援单位要有计划地选派思想作风好、医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医疗骨干到受援单位,进行挂职锻练,并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晋升职称的考核内容之一。

三、工作任务

1、提供服务:支援单位要派医务人员定期到受援单位直接向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可选择受援地墟日期间组织中高级职称医生在卫生院开展专家门诊,也可预约到挂点卫生院开展手术指导、专题业务讲座、病例讨论等服务。医院、中医院的人员选派可以千名医师下基层结合起来统筹安排。

2、业务指导:重点指导受援卫生院开展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中医中药、产科和急救技术服务,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规范防治;帮助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运用适宜技术的能力;帮助受援单位建设重点科室,开拓新业务。

3、培训人员:支援单位派出的人员应帮助受援单位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要对该院医技人员实行技术服务传、帮、带;免费接纳受援单位医技人员进修培训;协助受援单位开展乡村医生业务培训活动。

4、卫生管理:支援单位派出的人员主动帮助受援单位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操作规范管理,加强内部运行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

5、经费和设备支持:支援单位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供相应的经费或适宜的医疗设备,促进受援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原则上每个卫生院帮扶经费不低于1万元。

四、工作要求

1、支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卫生下乡”工作的领导,遵照市、县主管局的工作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宣传贯彻好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加大医改政策的宣传,落实农村防控非典、人禽流感、甲流、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各项措施,要把“卫生下乡”工作作为惠民利民的一项活动抓好抓实。

第10篇

惠安县人民政府县长赖清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惠安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7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为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较好地完成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87.44亿元、增长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13亿元、增长3.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万元、增长7.5%,县域经济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35位。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精准施策,经济运行实现稳健增长。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稳住经济大盘,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81.88亿元、增长7.8%。项目投资带动有力。开展“项目攻坚年”“项目招商年”活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落实促进有效投资八条措施,实行一个项目、一名挂钩领导、一个主管单位、一个承接或代建主体“四个一”项目推进机制,招商引进64个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8.9亿元、增长20%,增幅居全市首位,项目攻坚、工业增长获省市嘉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出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意见,与北京携创公司合作搭建创业创新平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科技型企业8家和“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1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17件、是2016年的2.7倍。实施人才“港湾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256名。政策扶持效果明显。完善县领导挂钩服务工业企业制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兑现经济发展政策资金4.85亿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等措施,大幅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985户、增长21.8%。出台促进外贸增长扶持措施,新增自营出口企业7家,外贸出口32亿元、增长3.23%。金融风险有效防控。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出台促进银行机构信贷投放奖励措施,开展金融机构“重本源、促普惠”专项行动,全县各项存贷款余额801.5亿元、增长8.7%。建立金融风险担保链化解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干部挂钩风险企业等制度,打好转贷续贷、打包转让、兼并重组、司法重整“组合拳”,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处置不良贷款13.4亿元,金融秩序保持稳定。

(二)坚持质量并重,产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实施“基地化”战略,积极引导各类资源要素集聚整合,产业发展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石化产业不断集聚。投入57.2亿元实施泉惠石化园区15个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配套项目,中化泉州炼化一体化(二期)开工投建,石化中下游项目竣工投产3个、启动建设4个,永悦科技在A股上市,石化产业实现产值460亿元、增长8%。与中化集团联合设立石化专属园区,17家企业成立石化产业链科技创新联盟。传统产业支撑有力。惠安雕艺在厦门“金砖会晤”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成功举办2017年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签约订单突破60亿元,展会规模、参观人数和成交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获得“中华佛教艺术产业基地”称号,雕艺文创园再次获评“省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制定实施石雕行业转型提升工作方案,规划建设集中加工区,引导企业规范发展、集聚发展,雕艺产业完成产值超220亿元。达利“豆本豆”豆奶、早餐系列及惠泉“小鲜”啤酒等一批新产品受到市场广泛欢迎,好邻居公司成功并购国产巧克力第一品牌金帝食品,食品饮料行业高端化进程不断加快,完成产值超100亿元。举办2017年中国校服高峰论坛及“我的最美校服”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学生服饰南方研发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传统制造业与现代工业设计加快融合发展。建筑业持续壮大。出台促进建筑业发展扶持措施,引进1家甲级建筑设计院,中国交通建设广州航道局在惠安设立子公司,推广建筑产业现代化新模式,全市首个CL建筑体系PC构件工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竣工投产,“世界石雕之都”展示中心仅用198天顺利建成,新增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515亿元,回乡缴纳所得税3.8亿元。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深入开展“第三产业提升年”活动,34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10.99亿元、增长9.8%。出台商贸流通业发展扶持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加快主辅分离,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5家。举办“点亮全球贸易梦”跨境电商论坛,400家企业入驻电商虚拟产业园,全年电商交易额位列全国网商数据应用50强第23位。禹洲一站式购物广场投入运营,绿篮、供销市场完成扩容升级改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2亿元、增长8.5%。顺应大众旅游时代新需求,建成小?雒朗豕莶⒊晒?侔?ldquo;大美小??rdquo;全国油画名家教授写生展览活动,海丝电影小镇、惠女风情园、问海文创区等一批项目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崇武镇入选省级旅游休闲集镇,紫山镇尾山村入选省级旅游特色村,初步形成山海城互动的旅游发展格局,获评“2017中国金牌旅游城市”,全年接待游客78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亿元,分别增长21%和29%。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兑现各类涉农补贴1408.6万元,实施省级农民创业示范项目5个,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个,新建设施温室大棚1024亩,引进台湾农业新品种25个,27万亩粮食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搭薄⒅刑锏纫慌?执?┮迪钅砍蹙吖婺#?晌???逖椤⒐酃庑菹泻团┟裨鍪招铝恋恪3缥涔?抑行挠娓鬯忱?ü?⒐ぱ槭眨?鎏ǚ龀址⒄勾蠖治淮舐砹ν夂T堆蟛独逃娲?凳┮饧??陆ǜ种视娲?3艘,改造水产工厂化养殖设施5560平方米,实现水产品总产量25万吨。

(三)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深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全城聚合、城乡一体,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规划体系更加健全。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开展城乡总体规划和惠西新城等14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成立闽南古建筑研究院,出台雕艺文化和闽南建筑特色融入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公布首批历史建筑名单,城乡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城乡建设有序推进。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一批项目相继落地,禹洲、万盛综合体等9个重点城市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聚龙君悦山庄等17个重点城镇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2亿元,黄塘人民公园等44个试点小城镇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螺城镇、崇武镇上榜“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启动美丽乡村建设第二个五年行动计划,“美丽乡村”2个示范片、6个示范村和36个整治村的98个项目完成投资2419万元,改造石结构危旧房500万平方米,创建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12个,成功打造一批环境综合整治样板村,崇武镇潮乐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山霞镇下坑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县城区中山路、世纪大道及联三线岩峰至崇武古城段沥青化改造顺利完成,城南新区4条市政道路、联三线黄塘至虎窟段、县道309线涂斗路拓改和一批农村公路工程包项目开工建设,惠东快速通道东拓等9个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福厦高铁客运专线和兴泉铁路惠安段基本完成征迁任务。新改扩建供水管网20公里,新增输变电容量5万千伏安。新建公交首末站5个,新增城乡公交线路8条,改造提升公交智能停靠站119座,基础设施一体化框架初步形成。城乡环境持续提升。开工建设东湖公园、科山公园慢道(三期)项目,改造提升城区绿地面积225亩。扎实推进30个文明城市创建达标提升项目,完善绩效考评、动态管理、督查推进和群众参与等机制,“数字城管”覆盖23平方公里,环境综合整治、市政设施维护等难点问题有效破解。深化“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拆除“两违”建筑39.7万平方米,有效遏制新增“两违”。

(四)坚持生态优先,综合环境实现较大提升。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绿色发展水平有效提升。生态建设持续推进。深入实施“四绿”工程,扎实推进沿海基干林带、森林生态景观带、环城沿溪绿道等重点部位植树造林,创建“四旁”绿化示范村32个,新增造林绿化5578亩,恢复矿山生态环境80亩,治理水土流失7250亩。环境治理加快实施。以认真严肃态度接受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专项整治。启动“河长制”三年行动,实施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全部关闭,大力推进清淤浚泥、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等系统工程,综合整治河道22公里,铺设污水管网12.7公里,处理污水1938万吨,县城污水收集率89.2%,林辋溪水质由劣V类提升为V类标准。启动农村污水垃圾治理三年行动,103个行政村(社区)覆盖污水收集处理设施,54个行政村建立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绿色低碳有效落实。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开展“石粉尘”专项治理和石雕行业提升行动,关停不达标企业76家,大力整治施工扬尘、餐饮油烟和工业废气,淘汰黄标车368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全县空气质量保持优良。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全力推进企业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工程,淘汰24台燃煤锅炉,19家企业通过市场化交易取得排污指标。坚决打击“地条钢”等落后非法产能。建成泉惠石化园区供热项目,大气监测数据纳入全省联网平台。

(五)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出台补齐民生短板“1+4”配套文件,县财政统筹投入43.93亿元用于社会民生建设,办好45件为民实事,解决好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民生保障不断加强。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0215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2595人。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居民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68元、420元和130元,实现扶贫标准与低保标准“两线合一”,帮助1796户家庭脱贫解困,提前完成市定扶贫标准线下所有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县社会福利中心开工建设,建成12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为6347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代建工程包项目竣工4个、开工11个,新办4所公办幼儿园,创建5所“智慧校园”试点校,通过省级“全面改薄”评估验收,高考本科上线率65.3%,开成职校列入“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培育校。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有效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通过国家评估,德诚医院成为华侨大学附属医院。落实“全面两孩”政策,计生政策符合率96.88%。启动新图书馆、博物馆项目设计,新建镇级文化站4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个、标准化篮球场13个和健身路径36条,开展文艺精品公益演出160场,成功举办“美在惠安”全国摄影大赛、“丝路山海情”中乌当代美术交流展、国际沙滩足球中国大奖赛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体育活动。第四届“薯花文艺奖”表彰文化精品35件,完成《海门深处》《记住乡愁·忠勇崇武》《中国美丽乡村惠安行》等一批影视作品制作拍摄,组建县广电传媒公司,影视文化产业和广播电视事业实现新发展。一批优秀企业家心系家乡、乐善好施,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更加充沛。平安建设深入推进。出台综治平安建设考评及奖惩办法,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访万家”活动,新建4480个视频监控点,规范螺城、螺阳、崇武、山霞、东岭、东桥等6个镇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入开展“飓风肃毒”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人民调解作用有效发挥,建成21个法治文化精品阵地,积极争创“国家级法治先进县”。推广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保险,加大“餐桌污染”治理力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泉惠石化园区应急救援中心、消防特勤中队投入使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防汛防台、民族宗教、侨台外事、档案方志、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更加扎实,国防动员、军民融合、支前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城“六连冠”。

(六)坚持服务创新,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坚决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1件、政协委员提案101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启动。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进程,建立健全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公布“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清单1492项,总提速率、即办率分别为84.12%和88.37%。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下降30%。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转作风、保稳定、促发展”系列活动和“比学习、比作风、比奉献、比实绩”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政务督查、绩效评估和社会监督,政风行风持续改善,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惠安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级驻惠直属单位和部队武警官兵,企业界人士和来惠就业创业人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惠安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业态支撑较弱,高新技术贡献度偏低,龙头企业不多,整体竞争力不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不足,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仍需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距离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社会治理领域存在不少短板;一些干部不敢为、不想为、不会为、乱作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主动学习、改革创新的理念还需要不断提升;等等。对此,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下更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2018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整体环境趋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任务仍然艰巨,我们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抢抓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努力在福建赶超、泉州跨越的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做好资源集聚、产业转型、城市“双修”、绿色发展和民生补短等各项工作,朝着加快建设“创新、升级、海洋、美丽、幸福”新惠安的目标不断迈进。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7%,工业增加值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外贸出口增长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这些目标,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既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各项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实际执行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争全面完成。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惠安发展的“根基”,要坚持“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业态培育壮大”思路,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打造现代大型石化基地。加快泉惠石化园区开发建设,高标准规划配套生活区,实施15个基础设施及公用工程项目,全力服务中化泉州炼化一体化(二期),推动入驻企业投产4个、投建3个。启动中化泉惠石化专属园区实质性运作,建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对接世界先进化工技术和全球10强化工企业开展针对性招商,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力争落地投建一批与中化乙烯相匹配的项目,投资总量超200亿元,加快形成上下贯通的石化全产业链条,争创国家级石化园区。夯实传统产业发展优势。雕艺产业要继续坚持“点、线、面”协同思路,发挥“世界石雕之都”展示中心综合效益,办好2018年中国(惠安)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深化国际展示交流,推进惠崇路两侧石雕展示作品更新升级,加快山霞雕艺产业集中区建设,推动石雕行业往品位高端化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争创国家级雕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筑产业要继续出台扶持措施,推动建筑产业化和绿色建筑发展,设立装配式建筑产业基金,建成2个装配式建筑现代化生产基地,新建建筑装配式建造比例15%以上;引导建筑企业更新经营理念,积极发展工程总承包模式,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快“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基地。食品饮料产业要坚持龙头带动,引导企业加快主辅分离、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特别是要发挥好达利集团科技公司技术研发优势,面向全国食品行业开展技术服务与合作,持续提高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行业话语权和主动权。校服产业要加快成立校服行业协会,提升2018年中国校服高峰论坛及校服设计大赛等活动规格,整合优势资源组建龙头企业集团,打造全国知名的校园服饰产业基地。促进新兴业态集聚壮大。依托“大交通”发展“大物流”,统筹县域内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等道口资源,完善优化集疏运体系和配送节点网络,启动中国物流集团黄塘现代物流园区、惠东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引进石化物流龙头企业,促进各类物资有效中转和快速集散,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确立惠安在区域供应链中的物流节点地位。依托“大生态”发展“大健康”,编制完成洛阳江流域大健康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加快引进布局一批康复养生、休闲运动、健康旅游、特色小镇、中药材市场等项目,争创国家级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依托“大数据”发展“大电商”,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修编完成全县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规划,加快家世比智能家居等一批电商项目和城南、惠东电商基地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人才流、物资流和资金流。对接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加大与国内科研团队、台湾高校对接力度,争取承接引进一批机器人和智能分析技术项目,支持企业往高科技方向发展,力争城南人工智能产业园有实质性进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继续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集中力量推进221个在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64个预备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开工60个、竣工50个,完成年度投资267.3亿元。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实施“惠商接力”工程,着力引进一批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较高产业关联度的基地型项目,为惠安新一轮发展积蓄后劲。

(二)继续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牢牢把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惠安区域建设,出台鼓励创新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与第三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对接合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各5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71件。积极对接泉州“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机器换工”,实施技改项目18个,持续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激发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培育一批众创空间,推进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协调联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实体试点,逐步实现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力争在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交通设施和石化基地开发建设等领域形成多种模式的运营主体。推广PPP和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模式,在化工新材料、建筑业等领域探索建立混合型产业基金,滚动策划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库,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市政环保等领域投资,推动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推进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引导更多企业通过上市和发行债券等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依法稳妥处置不良贷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梳理项目前期工作流程图和全链条审批环节,建立健全“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严格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探索建立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制度,持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易成本。加快新行政服务中心规划选址,加强中介机构管理,进一步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腿”,有效规范和压缩审批时限,力争有更多的审批服务事项“一趟不用跑”或者“最多跑一趟”。

(三)更加注重全城聚合与产城融合,加快建设泉州北翼新城现代中等城市。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统筹意识,努力在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突破。加快优化空间布局。县城中心区以进一步撑大发展框架、增强综合承载力为方向,强化城市设计和特色塑造,实施世纪大道南拓工程,启动惠泉片区更新改造提升,积极发挥商圈集聚辐射功能,引导商贸流通业态更新升级,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繁荣城市经济。惠西新区以培育生态旅游医疗康养业态为方向,加快建设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推动泉州医高专新校区尽快落地,抓紧布局一批科教文卫、健康养老、文化创意、商贸物流项目,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崇山新区以提升滨海旅游功能为方向,加快崇武渔港经济与产业融合示范区、崇武国家级海洋公园等一批项目建设,串联海洋、沙滩、古城、雕艺、民俗等特色元素,着力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斗尾新区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为方向,依托泉惠、惠东工业园区,合理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科学确定城镇发展边界,加快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大力培育乡村主体,加快形成以工促农、强产兴城、共同发展的格局。着力完善功能配套。坚持规划引领,全力推动“四张网”建设,以基础设施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交通网要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工程包项目,续建联三线黄塘至虎窟段、县道309线涂斗路拓改工程,启动福厦沿海高速、福厦高铁客运专线和兴泉铁路惠安段工程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新建5个公交首末站,新增8条公交线路,新投放100辆新能源公交车,基本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利网要实施12个水利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泉州外走马埭海堤提级改造、惠东应急备用水库、惠安第三水厂、城南水厂(三期)工程建设,持续整合城乡供水市场,切实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市政网要重点推进15个市政设施项目,实施东南街、溪滨路沥青化改造,新增停车位200个,完成供电“一户一表”改造1.4万户,完善主干道两侧建筑夜景照明和立面整饰,加快县域内高速公路出口景观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休闲网要加快东湖公园建设,实施科山公园入口绿化提升和慢道(三期)工程,启动文笔山森林公园建设,完成城南体育公园、白太阳山公园前期工作,新增城区绿地面积450亩,建成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让群众在工作之余“慢”下来,充分享受美好的生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园林绿化等职能归属,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坚持“软引导”和“硬约束”并重,开展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22个创城达标提升项目,完善城市管理“红黑榜”制度,持续推进违章停车、占道经营、运输撒漏、卫生死角等“城市病”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第三方考评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突出数据交换共享,推进“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

(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彰显惠安文化独特魅力。惠安文化底蕴深厚,要坚持继承创新,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加快建设文化强县。提高社会文明指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深入挖掘传统家规家训积极内涵,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集中开展文化传承、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移风易俗等五项行动,多角度、立体化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评选表彰新一届“美丽惠安人”“最美家庭”“美德少年”“最美乡村人家”“最美乡村工匠”,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加快新图书馆、博物馆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智慧化发展和1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创建,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新建13个标准化篮球场和36条健身路径,支持举办帆船、沙滩足球、环湾自行车等各类品牌体育赛事。弘扬科学精神,办好“大众讲坛”,深入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组织民间传统文艺精品公益展演100场以上,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对接泉州“东亚文化之都”和“海丝先行区”建设,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县域内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木偶、南音、高甲戏等一批符合时代特征、展现惠安风情的文艺创作,积极培育影视等文化产业,讲好惠安故事,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确保乡愁记忆代代相传。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顺应大众旅游时代消费升级趋势,实质性运作县文旅公司,探索推进财政资金、国有企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参股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坚持景区旅游与乡村旅游同步发力,有效整合惠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雕艺古城、自然景观等优势资源,重点推进闽台文化创意园(二期)、小?錾?钜帐醯旱纫慌?诮ㄏ钅浚???越映缥浒氲汉K课幕?糜味燃俅濉⒅幸揭┙】笛??糜尾?翟暗纫慌?谔赶钅俊M晟坡糜我捣⒄狗龀终?撸?鎏?袼薰娣痘?傅家饧??涌炻糜位?∩枋┡涮祝?中?平?ldquo;厕所革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极。

(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更兴、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现代工业理念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统筹培育“绿链”和“蓝链”,确保农业总产值增长4%。“绿链”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修编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规划,引进台湾良种10个以上,创建省级现代蔬菜产业基地1个、农民创业示范基地3个,完成农业标准化生产3.2万亩,积极培育农业综合服务基地,确保粮食产量8.2万吨以上。“蓝链”要大力发展外海捕捞、水产智能化工厂化养殖和水产品深加工,加快小?銮澳谟娓厶峒陡脑欤?略?艘钢质渔船,积极发展冷链物流,进一步健全流通体系,鼓励直供直销、微信营销等新模式,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带来的增值收益。全力打造新型城镇。遵循城镇发展规律,研究出台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各镇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跨区域培育供给侧小镇经济,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农村发展新路,发挥好承接城市、带动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涂寨镇、东岭镇做大做优中心镇区,崇武镇、小?稣颉㈤?ㄕ虼唇ㄌ厣?≌颉I罨?览鱿绱宓诙?鑫迥晷卸?苹??钊肟?估??謇怼⑽鬯?占??ldquo;裸房”整饰和“四旁”绿化等工作,实施4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完成500万平方米石结构危旧房改造,建成6个特色示范村、20个整治提升村和12个农村社区示范村,扶持10个老区村建设发展,持续打造一批美丽乡村新名片。深入挖掘农村的生态、人文资源,注重传统古韵村落的保护修缮,扶持休闲农业、农家乐等业态发展,吸引城市人口到农村旅游体验观光,切实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三权分置”,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农民合作示范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240家。实施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帮扶10个“空壳村”发展壮大,引导镇村加快成立一批劳务中介组织,深化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大技工类职业培训力度,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名以上,拓宽农民增收就业渠道。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有农村情怀、有农民感情的有志青年到农村施展才干。巩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不落下一人。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进程,加快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和基础设施条件。

(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惠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坚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科学划定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格执行生态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抓好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和治理体系,坚决制止和严惩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山水林田湖海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打通相互间的“关节”与“经脉”,构建“生态连绵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有序推进城乡园林景观效果提升,完成省道201线赤湖至辋川段、联三线黄塘至大红埔段、联三线岩峰至崇武古城段、南惠支线惠安南高速出口、科山公园入口及公园慢道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5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亩以上。全面落实“河长制”,完善日常管护和跨区域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智慧河流”平台,启动东港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和林辋溪生态景观工程规划论证,综合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和小流域河道14公里,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继续实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三年行动,强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持续改善土壤质量。启动半月湾沙滩修复工程,大力整治海漂垃圾,共同守护好惠安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打击“两违”,依法盘活处置城乡低效建设用地和闲置土地。完成县城、惠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设净?鑫鬯??沓В?躺枧涮坠芡?8公里,推进林辋溪入海口等一批景观湿地保护提升工程,提高生态自净能力,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建成污泥资源化利用中心和工业废物处置中心,开展垃圾分类处理,促进各类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加大“石粉尘”、施工扬尘、餐饮油烟、挥发性有机物等综合治理力度,完成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努力用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低的环境成本,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

(七)以改革创新理念加快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入实施“惠民、强民、利民、安民”提升工程,以“集团化”“联合体”思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认真办好47件为民实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教育更加优质公平。立足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和人口规划,科学整合配置优化教育资源,引进衡水一中办学理念启动建设亮亮中学,对接福建新高考改革方案,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积极推进“小片区管理”“名校办分校”“强校扶弱校”等综合改革,实施“智慧校园”示范校(二期)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组织开展第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新建住宅小区规划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新改扩建幼儿园10所,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75%。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设立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实训基地,提高产教契合度。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教师队伍“县管校聘”和结构优化,积极发挥学校董事会作用,启动教师年度校园招聘计划,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有情怀的人民教师队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党史国情教育,完善贫困家庭等特殊情况学生资助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深入推进健康惠安建设。加快医疗资源提质扩容,新建县医院分院,迁建东岭中心卫生院,支持和规范社会办医高端化发展,新增医院床位300张以上。积极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建成远程会诊、医学影像中心,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强化县医管委职能,深化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行院长年薪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建立全科医生培育与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培养基层卫生人才,重点支持一批临床专科和紧缺学科建设。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76%左右。实施呵护母婴健康、中医“治未病”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行动计划,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实现全县行政村卫生所全覆盖,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强化“三医联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继续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完善计生服务管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面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建成6个镇级敬老院和22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县社会福利中心,实施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总结推广德诚医院“医中办养”模式,探索民办公助模式盘活养老资源,着力构建医养深度结合的多元养老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促进房地产长期健康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16%以内。推动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居民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460元和140元,强化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公平施保、应保尽保。完善“救急难”制度,继续实施关爱女孩和计生特殊家庭、关爱贫困残疾人和精神病人等救助工程,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努力让惠安更加温馨、更有温度。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持续深化平安惠安、法治惠安建设,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创新工作机制,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加强应急处置力量建设,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网络安全管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重点行业领域风险分级分类管控和隐患排查联动治理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支持各派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更大作用,统筹抓好民族宗教、侨台外事、广播电视、档案方志等事业。对接落实国防和军队改革任务,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扎实做好双拥优抚安置,营造军政团结、军民融合良好氛围。

三、坚定不移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建设

各位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和重大责任,要求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黄金发展期的宝贵机遇,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担负起赶超跨越的时代重任,努力推动惠安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强化工作落实,切实做到务实高效。政府的首要职责在于落实,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提倡讲短话、开短会、行短文,做到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推诿扯皮,不贪图安逸,腾出更多宝贵时间用于抓落实、谋发展。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严格政府绩效和评价考核,不仅要问责“有过”,更要问责“无为”,坚决反对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的不良作风和行为,真正做到上级为下级担责、下级为上级负责,形成敢闯敢试、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确保各项议定工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强化宗旨意识,切实做到为民执政。政府的全部工作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要站稳群众立场,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工作机制,切实尊重和发挥好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积极为群众搭建创业创新和创造财富平台。要弘扬政企互动优良传统,不折不扣兑现惠企政策,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最大限度激发和汇聚推动惠安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强化廉洁自律,切实做到风清气正。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纳入法治轨道,要坚决服从县委领导,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加强政治协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让政府工作静有其位、动有其轨、行有方向。要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着力解决形式主义、新表现,支持监察委开展工作,强化审计监督和专项治理,做到权力运行的边界在哪里,对权力的监管就延伸跟进到哪里,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做到干净干事、公道正派。

第11篇

得显著成效的一年。我股社保工作在局支部,局班子的正确领导关心下和有关部门、各乡镇财政所的通力协作配合下,紧紧围绕局中心工作,以服务大局为宗旨,以保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职尽责,恪守宗旨,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社保各项工作。现将一年社保工作总结如下:

一、社保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社保工作就是按照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要求,着力解决改善民生问题,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系统工作。其保障对象是生存在社会边缘,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弱势群体和社会特殊人群。我县人多,面广,聚居分散,贫困程度深,特别是农村贫困程度成正三角效应,这也是社保工作重点服务对象。近几年,随着党和国家实施一系列的惠农惠民政策,加大了对农村和农民的投入(良种、退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老龄补贴、农村低保、农村救助救济等等),使农村有了明显改变,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民得到极大实惠,进一步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和农民的关怀,是践行“xxxx”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1、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继续完善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大了对五险种的宣传力度,扩面工作取得实效,征缴率明显提升,基金自衡支付能力得到增强,特别是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积累过剩,仅历年结余1667.84万元。造成基金过剩原因:一是核报比例低;二是外出就医定点医院少;三是特殊病种外购药品无法核报。

2、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着力解决了政策性和地方性政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及困难职工医疗保险问题,我县167名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企业退休人员有了医疗保障,切实维护了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并大力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积极为职工参保,为企业职工筑起一道医疗保障线。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实现了风险共担机制,有力地解决了农民看病贵问题。全县共127003人纳入合作医疗范围内,参合率达到93%。我县新农合工作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好成效,仅历年结余834.43万元。但由于新农合才刚起步,机制尚未完善,所定核报比例过低,造成参合资金过剩,形成二次补偿,给核报工作开展带来不便,同时参合人员也不能及时得到补偿。

4、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按照农民健康工程实施要求,在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建立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面、村级为线、家庭为点的医疗服务机构。全县村级共设立70个卫生室,建立了171个家庭卫生室,极大方便了农民就近、就地医治,农民健康得到及时有效保障。由于家庭卫生室属于个体医疗服务机构,自主性较强,管理不规范,操作随意性大,对其难以监控,在核报新农合基金时容易出现套取基金违规行为。

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资金运作安全;社会救助面进一步扩大,使农村三无人员,孤寡老人基本生活有最低保障,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解决农村群众基本生活、生产困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民生工程,由于农村低保实施时间短,宣传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管理不科学等因素,以现金发放形式出现了搭车收费,平均发放违规现象。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规范,进行科学化管理,以存卡形式发放,确保了低保资金安全。今年我县扩面达到4700人,全县共47505人纳入低保范围,

保障了农村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切实维护了农村稳定。

二、2011年工作计划

1、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专项资金()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是就人民群众关心、热心的民政救灾资金、农村低保资金和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检查,以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继续加强社会保险费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参保覆盖面,增强社会保险基金自衡能力。

3、继续推进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扩面工作,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4、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对象、规范低保范围,巩固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成果。

第12篇

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惠及对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家庭和响应国家号召实行计划生育的城乡家庭。

(一)奖励

1.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农村二女户的父母,年满60周岁,经本人申请,符合国家农村局部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条件的每人每年可享受不少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各负担50%

2.乡村计划生育夫妇年满60周岁,每个家庭一次性奖励不

低于2000元,夫妻双方有单位的由所在单位各负担1000元;只有一方有单位的由一方单位全额负担;夫妻双方没有单位的由户籍所在街道发放,经费由市、县、乡三级财政按20%30%50%比例负担。

3.当年农村二女户结扎家庭因住房困难,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批建设自住房或重修自住房的由户籍地乡(镇)政府给予2万元建房补贴或1万元的维修补贴,经费由市、县、乡三级按20%30%50%规范承当。

4.对农村接受了绝育手术的对象,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给予报销或免除手术费,并一次性发给不低于200元的补助费。二女户结扎,一次性发给不低于3000元的补助费。

5.对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夫妻,从其领证之日起至独生子女14周岁止,原则上以现金形式发给不少于8元/月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其经费来源:

1夫妻双方均在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由双方所在单位按单位所在地规定的规范各负担50%。

2夫妻一方是干部或职工,另一方是农民或者城镇无业居民、个体工商户的由干部、职工所在单位按所在地规定的规范全部负担。

3夫妻双方均为农民和城镇无业居民,由其户籍所在乡(镇、街办)按规定的规范全部负担。

6.建立城乡家庭主动放弃生育二胎的一次性奖励制度。对农村主动放弃生育二胎、符合省有关规定年满49周岁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女户家庭一次性给予不低于4000元的奖励,所需经费由省、市、县级财政分别按每户2000元、1000元、1000元的规范共同承当;对乡村主动放弃二胎,符合省有关规定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一次性给予不低于4000元的奖励,所需经费由市、县、乡级分别按每户1000元、2000元、1000元的规范共同承当。

7.农村男方到无兄弟的女方结婚落户的女方所在乡(镇)一次性给予不少于800元的奖励。

8.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婚、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晚婚的增加婚假15日,晚育的增加产假30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10日。假期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不变。晚婚是指男方年满25周岁、女方年满23周岁的初婚;晚育是指已婚妇女年满24周岁生育第一胎的

(二)优惠

1.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户家庭,凭《计划生育家庭医疗优惠证》享受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三免四减半”优惠,门诊时免交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住院时“三大惯例”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三级护理费等各减50%减免费用由提供治疗的市、县级公立医院承当。

2.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不再生育户家庭子女享受中考总分加10分的奖励。

3.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在职业介绍时,持有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家庭人员,享受与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同等待遇,免收中介费。

4.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家庭在分配承包土地、审批宅基地、分配集体福利等方面分别按2份和3人份计算。

5.列入沼气池建设项目的乡(镇)村,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要优先优惠。

6.城区街道办事处在落实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时,对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家庭,同等条件下优先进入候选行列。

7.对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家庭,农业部门优先安排购买农机具补贴,帮扶项目上予以优先布置。

8.对城乡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农村二女不再生育的困难家庭,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市、县司法局优先提供免费法律援助。

(三)保证

1.建立农村独女、二女家庭计划生育补充养老平安制度,努力改善农村独女、二女家庭父母养老保证条件。乡级人民政府应为主动放弃生育二胎的农村独女父母和农村二女家庭父母中施行了绝育手术的一方,料理不低于3000元的计划生育补充养老平安金。所需经费由省、市、县、乡级财政分别按每户1000元、600元、1000元、400元的规范承当。

2.为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家庭的06周岁城乡独生子女和农村二女户第二个女孩,料理计划生育家庭爱心安全,保费由省、市、县(市、区)乡(镇)各级财政按每人5元、8元、10元、7元的规范负担,为计划生育子女提供生长保证。同时宣传和鼓励714周岁的独生子女家庭使用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参与计划生育家庭爱心安全。

3.建立农村独女、二女家庭参与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安扶助制度。农村不再生育的独女家庭和已实行绝育措施的二女家庭参与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安全,其家庭成员个人出资局部全部由财政承担,其中省财政按每人每年给予10元补助,其余局部市、县两级按40%和60%比例承当。

4.经鉴定为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治疗费按节育手术费支付方法处置。符合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的对象,优先将其列入城乡医疗救助对象。

5.为施行计划生育引产、结扎手术的育龄妇女投保计划生育手术安康安全,所需平安费按市级20%县级30%乡级50%比例分担。

6.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城镇下岗、失业、无职业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优先列入低保;农村二女结扎户家庭申请低保时,按最高规范执行。

(四)扶助

1.全面实施城乡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对符合

国家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规定并经确认的夫妻双方,分别依照每人每年不低于960元和1200元规范发给扶助金。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各负担50%同时,对14周岁以上的独生子女死亡家庭一次性发给不低于5000元救助金;独生子女伤残家庭一次性发给不低于3000元的救助金(经医学鉴定,伤残三级以上)所需经费由市、县、乡(镇、街办)财政按20%30%50%分级承当。

2.农村独女户、二女户的女儿就读高中,家庭生活困难的可享受每人每年8001000元助学金,经费由社会捐助和省、市、县、乡人口计生专项经费负担。农村独女和二女不再生育家庭女孩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及专科)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从计划生育专项经费中给予一次性奖励30005000元,并协助解决助学贷款或协调社会各方给予捐助。共青团和妇联在实施“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春蕾计划”时,优先帮扶农村独女户、二女户女孩就学成才。

3.工会在城镇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救助金发放中,优先安排独生子女家庭。

4.劳动保证、财政部门在认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安置的职工人数时,对持有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家庭的职工,与持有《再就业优惠证》职工一同计算安排职工人数比例,给予企业财政贴息优惠。

5.兴办微利项目时,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家庭人员,享受与持有《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同等待遇,经自己提出申请,就业部门担保中心应为其提供贷款担保,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业务,财政部门据实全额贴息。

6.劳动部门下岗职工再就业小额贷款审批中,优先安排独生子女家庭。

7.对生活困难的独生子女户和农村二女户,扶贫办等单位优先将其列为结对帮扶和项目扶贫的对象。

(五)其它

1.享受了计划生育有关奖励优惠政策待遇的计划生育家庭,不影响其同时享受其它普惠性政策待遇。

2.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证制度等其他制度时,计划生育家庭依照计划生育政策获得的奖励扶助金或平安收益不计入其家庭收入。

3.人口计划生育有关奖励平安优惠等所需资金,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列支,缺乏局部由各级财政承当。

三、1.加大优惠优待政策宣传。采取有效措施,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高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优惠优待政策的知晓率,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2.规范相关优惠优待证的发放。规范计划生育相关优惠优待证件的发放,落实计划生育民生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务必抓紧抓实。各地要及时宣传动员符合条件的家庭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国家农村局部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光荣证》《计划生育家庭医疗优惠证》切实提高领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