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的信念读后感

我的信念读后感

时间:2023-05-29 17:20:19

第1篇

"有某种力量正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这去结茧一般"这是居里夫人在<我的信念>一文中说的一句话。一开始看到这句话,我就想: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后来,看完整篇文章,我才明白,着某种力量不正是指对真理的追求。坚强的决心及造福人类的决心吗?

这也仅仅是我自己的理解,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这篇文章中,没有热泪奔放的言辞。只用缓缓的语调记载了他对自己一生的回顾,由此也可见的他是多么的淡薄名利,文章更多的是体现他对科学的热爱于坚毅的精神。

热爱?学是指他能终身在科学实验室里埋头苦干从来不?洎己多?畚按螅?挥心??<崛筒磺?木?袢盟?贾斩宰约撼渎?诵判摹H盟?谖迨?嗄甑目蒲??闹惺迪殖鲎约鹤畲蟮募壑怠

除了科学实验外,他在生活上也是至最求"简单"二字简简单单的家庭生活就能让他感到很愉快。

这篇文章读下来,居里夫人至真至善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

ps.以前我也读过这篇文章,但只是表面上的看,并没有认真,仔细的分析

现在就给各位同学分析一下。

第2篇

这不仅让酷爱语文教育的我感到有些单调、寂寞。我坚信:精读课文时,一定要读出自己的感情来。而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悟,是语文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之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对以上所说常用教学范式的质疑,来自简单的自我提问:有感情地朗读,在呈现句子后,究竟是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再做有感情朗读,还是从读正确、流利开始,引导学生读中体会所表达情感,进而读出感情来呢?这个拗口的问题似乎不值得争议,而细细思量,却是不同教学理念所衍生出来的教学行为。

我曾经讲过一节课,人教课标版五年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在课堂上,我仍是沿用了以往惯用的方法。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地倾听学生,学生点滴的细节,我都给予了关注。课堂比较顺,但却不那么“畅”。课堂的“畅”,我一直的理解是教师对课堂上及时生成的、意外的事件,巧妙处理后的心理感受。而我的这节课,孩子们尽管踊跃发表看法,且能言善辩,他们的表现可谓精彩得很。但细细品味,却觉得淡了些,少了些什么。更是从中能隐隐感到,其实,教学活动仍然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对学生放手不够,“以学生发展文本”的体现仍存在诸多遗憾。课堂教学“重预设,轻生成”的痕迹清晰可见。

教学案例片段:

生:“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这句话是说林海音学骆驼咀嚼草料的样子,我想到了这时候的林海音是傻傻的,她做出来的样子龇牙咧嘴的。

师:你不仅想到了她的样子,还想到了她那傻傻的神情。其他举手的同学是不是也划下了这个句子?请齐读这段。

生:齐读

师:这段文字仅读一遍是不够的。大家再轻声读一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圈出来。

生:……

师:你圈划了什么词?

生:咀嚼 那样 磨来磨去 沾 呆……

师:大家再读一读这段话,注意体会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什么?(相机指导“嚼”的读音与写法)

生:我仿佛看到了骆驼咀嚼的样子

师:作者观察投入、细致,表达生动,引人入胜。

生:作者看得入神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了。

师: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了。看着看着,自己就喜欢上了它们,看的时间久了,太入神了,觉得太有趣了,所以就看呆了。看着看着,她好象就忘记了什么,觉得自己就是什么?

生(齐答):骆驼。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假如你就是林海音,现在就站在骆驼面前。(老师配乐朗读)

师:同学们,你的牙齿动起来了吗?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一头傻乎乎的骆驼向我走来,它正在吃草,它有长长的嘴巴,上牙和下牙交互地磨来磨去,很好玩,很有趣的!

……

师:是啊,孩子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着迷。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看一样东西看得 “发呆”?

生:我看蚂蚁拖苍蝇,一看就是好几个钟头。

生:有一次我看一条毛毛虫爬树,爬上去掉下来,又爬,又掉下来,又爬……我看了很久很久。

……

师:林海音小时侯痴痴地看骆驼咀嚼时的感觉能体会到吗?带着这种感情再认真来读一读吧。

生:……

师:多么有趣啊!林海音女士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四十二岁,可这段童年记忆已深深地烙在了她的心田。回想起来,她是多么留恋!多么怀念啊!读――

屏幕出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教学反思:

在教学之初仍然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教师在呈现句子后,急于让学生说出“读懂了什么”,特别看重文字所负载的信息意义(其实也不必太看重,信息意义也不是都需要说出来的),从而达到读出感情来的目的。其实,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先引导学生朗读,在求得“读顺”的同时,体会进而读出感情来。“朗读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情感熏陶的过程、培养语感的过程”。读得情意浓浓了,再来说感受,说出来的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此时的感情才是水到渠成,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更接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啊。

第3篇

张齐华,1976年生,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数学教师,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教学观摩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几乎是习惯性的——打开网络,找到收藏夹,点击“爱思想”网站,于是,视线便漫无目的地在袁伟时、秦晖、刘瑜、萧瀚、钱理群……之间游弋。之所以漫无目的,是因为每一天的厮守,我已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点开它们中的任意一个链接,都会有充满力量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思想值得我细细驻足品味。

昨日读刘瑜,她的文章清新自然,虽有深奥的思想,却又常借助浅显的文字,读来并不生涩。今日随意一点,是《观念的水位》一文。印象中,疑似在“一五一十部落”网站看过。再读,仍旧感触良多。引一段如下——

我心中理想的社会变革应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水涨了,船自浮起来。所以我观察社会变革的动力,不那么关注船上有没有技艺高超的船夫,而更关注水位的变化。近些年我的观察心得是:变革观念的“水位”在升高。观念水位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前在人们眼中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变成问题了。比如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公开——政府财政预算向来含糊不清,人们长期对此气定神闲,但最近几年媒体上常常出现讨论和批评;印象中城管在20年前追打小贩比现在凶狠,现在却屡遭热议。这几年民工孩子在城市上学其实比过去容易,但是现在要拆并一所民工学校,便会引起轩然大波。总之,公众的视力突然变好了,过去睁只眼闭只眼的事情,今天却开始“大惊小怪”。为什么?观念不同了。

遇上有共鸣的文字,我常会停下鼠标,细细琢磨一番。尤其是,它对教育的启示在哪里?

两年多来,一直努力地和全校教师共同分享课堂变革的理念,但却常纠结于我们的很多想法总是很难转化为大家的共识。于是,焦急、彷徨、失望,甚至于放弃的念头时有产生。然而,现实情况真是如此糟糕吗?有没有一些种子,已然在这样的努力中悄悄地播下?有没有一些绿芽,在砖石中无声舒展?有没有一些花朵,在不起眼的墙角静静绽放?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是缓慢的,因为一切观念的转变都慢。唯其慢,才显得更有力量。如同平静海面下汹涌的潜流,看似无声无息,却有一种缓慢而坚韧的力量;不易察觉,却沿着某一方向坚定执着地变化。

想起昨天与一家长朋友闲聊时,他向我欣喜透露的消息——孩子所在班级,最近的语文作业和上学期相比已悄然改变:机械、重复的抄写已变成大量的阅读、积累和感悟。又想起,上午和学校某语文老师私下沟通时,她悄悄告诉我的那样——别以为改革的理念大家会抵制,其实,想法大家都认同,有时只是碍于传统的习惯性思维,有时只是受制于教育制度的约束,有时只是没有找到更清晰的路径。她还告诉我,不少老师已然在悄悄行动,只是因为不够自信,希望能够低调前行,通过小范围的实验确证自己的想法,为未来的前行增添动力。再想起,不久之前,有外地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其中有一个环节是与学校教师面谈。临走前,考察者不断向我们强调,座谈过程中,学校老师对课堂、对儿童的理解和信念给了他们莫大的启发和感动。我颇有些诧异,可再一想,考察者最直觉、最直接的感受怕要比我们带着成见所看到的、想到的更接近真实吧。原来,在看似平静、一成不变的学校里,课堂变革观念的“水位”也在悄然升高呢!尽管,这是一个不易察觉的变化,但变化已经实实在在发生了。于是,在文字和思想的印证下,学校课堂变革的前景似乎不再那么灰暗了,信心重新被点燃。

当然,阅读的过程也可以不那么功利。读来的东西,能和实践相互印证固然好,即便是“无用”的阅读、无所求证的思想,同样也有价值。常有师长、朋友劝我,作为数学老师,过于博杂无序的阅读会分散自己的精力,阻塞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的通道。我完全理解这善意的劝诫,及其背后蕴含的合理意义。但与此同时,我更相信这样一种信念:教育的目的是人,而人是复杂的。认识人已然困难,要想认清人、认透人,并通过教育来改变、丰富、提升一个人,难度更可想而知。仅有学科的视野,再精深怕也无济于事,因为仅凭它显然无法完整把握人的内涵、意义和发展诉求。在这一意义上,广博的阅读便显得尤为重要。

有时,我也会思考:这样漫无边际的阅读,时而哲学、美学,时而又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时而艺术,时而又政治……究竟能够给自身带来什么?然而,几年的阅读实践,我已然能从自身思想、观念、精神上日复一日的细微变化中,感受到这种看似无序积累的背后,个体自我精神重建的秩序。如今的我,更愿意相信这样一个比方——阅读如摄食,你不必过分在意每天所食究竟能够转化为机体的哪一部分,促进身体哪一机能的发展,但你完全可以相信,就这样无目的、无方向、无规划地不停摄取、消化、吸收,身体便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一天天强壮起来。身体如此,思想不也一样吗?

想了想,自觉有理。于是,读完刘瑜《观念的水位》,又顺便来到她的《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恶之平庸》《诗的世界在每一个角落里等待》。然后,还可继续读读同一平台上的龙应台、傅国涌、陈志武、野夫、贺卫方、张鸣、章诒和、崔卫平……有时,也会离开“爱思想”,再去“一五一十部落”“共识网”“中国金融家”等网站逛逛,当然,也可以直接找到他们的博客,关注他们的微博……

我只想说,网络,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无限丰富而开阔的阅读空间。我相信好文字的力量,便时时告诫自己,读书不求精深、不求专一,要向每一个广博的领域,向每一个优秀的人,向每一段优秀的思想和文字,找寻自我成长的力量。

【微话题】

@江苏教育:你对数学是怎么理解的?

@张齐华: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作为文化的数学,它能带来人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变得更有序、更清晰、更有结构;其次是观念的改变,变得更加理性、更加逻辑,也更加理智;最后是精神气质的改变,变得既严谨又开放,既冷静又热烈,既从容又充满活力。只有把数学当作一种文化,数学教育才显得更有深意。

@江苏教育:新课改10年来你的数学教学方式与方法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张齐华: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和无穷潜力,从而不断后退,逐步将教室、课堂、讲台、学习还给学生,实现由“精致的教”走向“粗放的学”的华丽转身。

@江苏教育:请写一段话,送给自己。

@张齐华:每个人的目力都极有限,唯有站在他人的肩膀上,方能看得更深、想得更远。教师的阅读不应有边界。唯有不分学科、领域、媒介,甚至是无目的的阅读,方能让我们在教育这片土地上读懂自己、读懂他人、读懂教育、读懂人生。

【他人说】

第4篇

  《拥抱幸福的小熊》读后感范文500字左右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看到了《拥抱幸福的小熊》这本书,便随手拿了起来。谁知这一拿我就不愿意在放下来!我把它买回家,就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它的魅力非同凡响,我的眼泪都被引了出来。

  小念在童年时代,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变成了一个自闭的女孩。一次并非偶然的机会,林医生送给小念一个泰迪熊和温暖的微笑,并告诉小念:“拥抱泰迪熊就是拥抱幸福!”经历了许多磨难和通过小念的不懈努力,她最终拥有了很多很多的小熊,也拥有了很多很多的幸福。这个故事真实感人,读完时,我的泪水把书都湿透了。

  现实是残酷的,父母离异、亲人病故、他人陷害、家境贫寒……让人觉得幸福遥不可及,小熊看来是多么近,但实际却是那么遥远,让人永远都追赶不上它的步伐。可是,小念做到了。她忍声吞气,受到挫折时勇敢地去面对,去挑战,去战胜它。它像野火烧不尽的小草,向着太阳,勇敢地成长!因为它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

  再看我们现在这些小学生,有多少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多少不是温室里的小花,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碰到一点挫折一蹶不振,这样又怎能拥抱幸福的小熊呢?

  我们如果想拥抱幸福的小熊,从现在开始就站起来吧!从现在坚强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去努力,去拥抱幸福的小熊吧!因为,幸福要努力才可以得到,不是吗?

  《拥抱幸福的小熊》读后感范文500字左右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叫《拥抱幸福的小熊》的书,这个故事讲了小念在童年时代,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变成一个自闭的女孩。另外还有一只熊公仔陪伴她,但是她爸爸跟妈妈离了婚不久后,爸爸把小念的熊公仔偷走,送给了离婚后的女儿。之后小念又认识了一个特别的男同学霍雨欣。但后来发生了一场车祸,小念住进了医院,认识了给小念治病的年轻医生:林涛。他很热情的对待小念,而小念也感觉到了林医生温柔的眼神,和气的语音,温暖的大手。小念出院的时候,林医生送给小念一只很名贵的泰迪熊,还告诉她:“拥抱泰迪就是拥抱幸福!你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泰迪熊和更多的幸福!”小念出院后,生活变的灰暗起来,在学校她受尽欺负,度日如年。她很想念林医生经常偷偷地去医院看望林医生,并在霍雨欣的帮助和鼓励下,小念期待着林医生曾许诺的小熊和幸福······林医生是个伟大的预言家,又或许,是小念孩子气十足的固执和天真的信念感动了天使,终于有一天,童话般的奇迹发生了······

  我读了这本书,觉得人小时候虽然调皮,但我想长大以后,就会变得善良懂事,所以,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改变自己。还有一些小孩,有自闭症,一些好心人,会帮助她们,让他们快乐,不再有自闭症。还有些好心人,会帮助贫困家庭解难······这本书告诉我一个道理:只要自己有一颗爱心,会热情的帮助别人排忧解难,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拥抱幸福的小熊》读后感范文500字左右

  暑假中,我结识了一位新朋友——《拥抱幸福的小熊》。

  《拥抱幸福的小熊》讲的是一个叫许小念的女孩,因父母离异而变得自闭。在一次车祸后,幸免于难的小念认识了医院里年轻的林医生。林医生送给他温暖的微笑和一个可爱的泰迪熊,并告诉她:“拥抱泰迪就是拥抱幸福!”也许林医生就是个预言家,出院后的小念也确实渐渐变得幸福起来。

第5篇

还记得和老公相亲时,我紧张得手脚都没处放。当时是在一家茶楼,我看到桌子上面有茶楼和附近风景区的介绍单,随手拿过来,竟情不自禁地念出声来,完全是无意识的。当我发现他一脸惊讶后,觉得失礼极了,恨不得马上起身离开,心想这次相亲肯定黄了。可是,他却连连叫好。说我的声音比专业播音员还要好听。由于长期朗读的习惯,我的普通话非常标准,朗读时的呼吸、语速等也能较好地把握。

于是,这次朗读理所当然成就了我们这段姻缘。从此后,老公就成了我惟一的听众,而且是最忠实的粉丝。老公很喜欢听我为他朗读,说我的声音里有着他迷恋的细腻与感情,所以在我们恋爱及结婚后,我常常捧着本书或杂志大声地朗读着里面感性的文字,而他则常常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一副享受的模样。每天在老公面前朗读的美好感觉,让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婚后由于我们各自忙着工作,每晚只有临睡前的时间是我们最甜蜜的朗读时光。沐浴过后,我披散着湿湿的头发,给老公读报纸新闻,或是选读文摘杂志上的隽永文章,也挑选一些优秀的诗歌在老公面前深情演绎,而他则为我轻柔地擦干头发。每当他的手轻柔地滑过我的头发时。总会激起我内心涌动不已的情愫。他会一边听着我朗读的句子,一边顺着我的耳朵,把细碎的吻印在我的脖子上。我常常因此而忘记了朗读,和他一起沉浸到激情的夜晚之中。新婚的甜蜜是如此让我难以忘怀,我常常怀念着那些美妙的夜晚,那些伴随着我甜美声音的恩爱记忆。

然而一切的美好似乎都是短暂的,仅仅在婚后半年多,我就发现他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急切地叫我给他朗读了,每每都是我主动为他朗读,而他的神情也不似从前那样专注。或许再美好的东西,久了也会让人厌倦吧。

因为“听众”不再有兴致,所以我的朗读也一度停止了。我们的婚姻进入平淡期,就连从前美妙的也变得淡然无味起来,我们每每都是应付了事。偶然的一天,我发现他在网上看情,当时我压抑不住朗读的欲望,竟然跟着上面的文字读了起来,而他随着我的朗读竟然兴奋得一把抱住我,久违的激情使我们重温了新婚的美妙。

从此老公似乎重新找到了点燃激情的方法,他从网上找来好多情,里面描写越是细腻、越是露骨,他越是想要我朗读给他听。刚开始我也觉得新奇,于是我们俩都沉迷在这样的前戏里,每天晚上我都会为他朗读那些的故事,以此点燃激情。

渐渐地,他不再满足单纯的故事,竟然从网上搜集许多色情文字让我读,那些露骨的描写每每让我看得心慌意乱、脸红耳赤。更谈不上用优雅的声音朗读了。可是他却兴致勃勃地非让我每晚都如法炮制,每每因此而性起,只是我却渐渐失去往日的激情与甜蜜,再也找不到从前那样幸福的感觉。用机械的声音朗读着那些令我脸红心跳的字词,让我渐渐迷失了自己。在那时,他是把我当作故事里的人物了吧?有时。我不愿意给他朗读,他就兴趣全无、激情不再,不是借口累了就是推托自己不舒服,只有在我朗读那些故事时他才提得起性致。我们的夫妻生活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模式。我一天天变得不开心起来,甚至有时憎恨自己的声音,如果不是因为我喜欢朗读,又怎么会走到现在这一步呢?

解析:一般来说,每个人在碰到问题时,都会有一个内省的过程,有些人会客观地评价事实真相,然后得出结论:有些常常做出“外归因”的人,会把责任都推到外界,而不懂得自省;而“内归因”的人,只会把所有过错都往自己身上揽。其实两种“归因”都不客观,因为这样会影响对于事情结论的判断与决定,人的情绪也会因此受到相应的影响。晓晓现在就有“内归因”的倾向。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利斯有一个“ABC情绪理论”。他认为:A是事件本身。B是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C是痛苦的情绪和行为。使人们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看法与评价。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B,来改变我们的情绪与行为C。对于晓晓而言,A是朗读色情文章。C是痛苦、憎恨、厌恶的情绪。那么。不合理的信念B是什么呢?就是认为朗读故事就是下流的做法。

夫妻可以尝试各种方法来增加彼此的激情与情趣,前提是在双方共同接受的范围之内。晓晓的丈夫没能照顾到她的情感需要,也没有察觉到她的心理变化,引起了晓晓内心的失落和难受。晓晓并不是不喜欢朗读,只是无法接受她的丈夫把故事的朗读当成他们之间惟一的“性前戏”。

如何加以改变?首先,晓晓得改变不合理信念B:认为朗读故事就是下流的、低级的方式。夫妻之间偶尔增添些趣味会让平淡的夫妻生活充满新的激情,但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固有的方式。晓晓同样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方式含蓄地向丈夫表达出来,相信他也会愿意尝试新的方式。夫妻之间并不一定由谁来主导,但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有效的沟通会改善僵持的局面,但无效的沟通就只能让关系越来越僵。妻子要告诉丈夫自己真实的想法,并期望他能理解自己的情绪。这样。丈夫就能知道妻子内心的真正愿望,就不会因为妻子一味地迎台,而使他误会妻子也有着和他同样的喜好,

同样。丈夫也要顾及到妻子内心的需要,他的接受与享受是建立在联想性质上的,却没有顾及到对方的联想是否同步。妻子需要的是对朗读本身的肯定和欣赏,而失落与痛苦正是来源于丈夫对内容的关注偏离了她的需求,所以在内心越发排斥朗读的故事内容。在矛盾激化之下,情绪当然受到影响。如果丈夫在享受妻子朗读的过程中或前或后,都能够给予妻子内心想要的回应与保持甜蜜的,相信妻子会重新认为丈夫依然迷恋的是她本身,而不只是那些机械的文字。这样,两人在需求上就会达到同步,困扰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专家的话:是一场双人舞。双方最好能一起探讨、配合与实践。以求两人在性观念上的接近。否则。一方难免会有失落和沮丧感。另一方也会感到烦恼与不融洽,时间长了心理和生理或许会出现问题。男人要关注女人的感受。避免大男子主义心态;女人也要多加理解。不要过于保守。比如。自己要研究与相关的知识,了解及感觉自己的性兴奋类型。也可以进行自我的性感练习,在性生活中加强两人的配合。

第6篇

读书于我而言,是一种审“苦”。这种审苦,像一位评论家形容波德莱尔的写作状态:他躺在玄色的石板上,拿着明晃晃的刀子给自己解剖。不同的地方是我左手持镜、右手持刀;最后发现刀是钝的、身躯是虚空的。

“我”在石板上铭肌镂骨地“观”着。镜子呢?镜子还是镜子。我从小人书开始“读书”生涯。村里的大小孩,从初中学校借回小人书。有些大小孩还爬到老师家或供销社里去偷小人书。借回来的第二天就要还,于是一本小人书在村里轮流读到天明,轮不着的干瞪眼。读小学的我放学回家,主要任务是放牛,读小人书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当时用得最多的一个短语,可能就是“改革的春风”。在这“春风”中,我感觉到了父辈们一生的“悲惨”。这种“悲惨”感越来越强烈,最后成了未成年的我关注农村一草一木惟一的“眼”。读高中时,我拼命地思考农民的命运。读的书越多,越深入,越感觉到世界的广大、知识的无涯、思考的无穷,而人在其中的命运也越切近,越飘渺。我不知不觉走上抽象之路。当年的“农村之思”远了,“人的命运”这个维度却刻骨铭心了。为何读书?我说不清楚,因为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读书已经是存在本身。但我知道:我读书之所及,无不是“人的命运”,人在盐米油酱醋中的命运,在世界中的命运,在人类中的命运。我关于人的命运的关注就这样地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地展开了。

我信奉叔本华的理论: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我认为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一个没有比较艰深着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真正的艰深,不是因为它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因为它直面世界本身的复杂。我的阅读也是如此。我喜欢阅读艰深的着作。在阅读中我强调想象和联想。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我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只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

阅读是抽象的,关于命运的感受是具体的。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我们生长在改革年代,但在接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入到生理反应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围。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遇到能够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高兴,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兴。我称之为差异阅读法。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种观点。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我越要寻找不同的书来辩论。

第7篇

该诗被编入苏教版高一课本,旨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思考和探究,提高自己诗歌素养。

一、诵读教学步骤

如何使学生能够准确地体味《相信未来》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和作者那种令人折服的精神呢?“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效地开展朗诵活动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让学生在诵读中解读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韵味,激感的共鸣,感受作者的人格力量,从而引发对青春、对人生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诵读学习可以分组进行。

1.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之美

第一个诵读环节应该让学生自由诵读,独自体会。在学生诵读前,教师首先要要求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该诗的情感之美,能简要总结出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诵读完成后,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提名让学生来回答: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提问结束后,教师简要谈出自己的对该诗的情感的体会:该诗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不屈的努力,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接下来让学生结合文本的语言来思考诗歌的时代背景,从而更进一步地加深对诗歌的情感体验。然后再进行小组内交流,让小组代表来介绍本小组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教师也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谈出自己的学习体会,以期提高学生的认识。

教师可以结合诗歌开头的句子:“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和诗中“迷途的惆怅”、“失败的痛苦”等句子,来分析当时时代背景中所充满的迷茫、痛苦、矛盾。

由此引出时代背景,由教师介绍作者当时面对恶劣的现实环境的复杂、矛盾的心态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最后结合对诗歌的分析,让学生通过集体诵读来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体会诗中作者对未来的自信、乐观而又悲壮、沉重的情感之美。

2.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内容之美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边诵读边来体验,读后让学生谈谈该诗以什么意象表达了“相信未来”内容之美,该诗第一、二段通过蜘蛛网查封了炉台,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等内容和意象,传递出一种悲凉、凄美的感觉,但在这两段的最后依然是在“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那种美好的信念,令人肃然起敬;第三段通过“手指”、“排浪”、“手掌”、“大海”、“笔杆”等虚幻的内容和意象,呈现出一种壮阔之美;第四段,“拨开”和“看透”歌颂了人类智慧的伟大,表达出诗人“相信未来”的原因就寄托于这思考的形象中;第五、六段两个诗段“腐烂的皮肉”、“ 脊骨”、“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等,呈现出的是一种坚定之美;最后一段对“未来”的信念像大海上喷薄而出的朝阳,告诉人们坚定地相信未来,铿锵坚毅之美令人心灵震撼。

最后通过对诗歌内容之美的分析解读,让学生齐读诗歌,在诵读中体验诗歌的美感。

3.在诵读中体验诗歌的语言之美

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诗歌的语言之美,让学生在诵读后总结一下诗歌的语言形式、韵律等方面的特点和美感,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教师的讲说等方式认识该诗语言的几个特点:其一,对称整齐之美,比如,第一、二段中“当”字开头的句式和一、二、三段的结尾都是冒号后边的四个字:“相信未来”;其二,是自然变化之美,但是没有将整齐和对称贯穿到诗歌的最后,从第四段开始句式和开头的句子都发生了变化;从诗歌的韵律上来看,每四行一个小节,上下行之间的音步整齐对应,如绝句一般的押韵,每段开头的音韵读起来感觉非常响亮,特别是“ai”韵互相呼应,更是恰到好处。

在这个环节的最后让学生在齐读中,读出语言的对称整齐之美、自然变化之美等。

二、推荐相关诵读

经过对诗歌的诵读和一步步的升华理解,教师再对诗歌做出总结,《相信未来》为人们展现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不管有没有经历那个时代,每个读者都会在心底油然升起苦不堪言的感受,但食指却“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来:相信未来”。“相信未来”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在那个迷惘、痛苦的时代,《相信未来》就像射进人们心灵深处的一道亮光。接下来选择一首食指的诗歌让男生来做配乐朗诵,比如,《相信未来》的姊妹篇《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背景》等,以期加深对诗人作品的理解。同时,为了更深刻地体会食指诗歌的特点,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并布置学生去收集更多食指的作品来品读。

第8篇

作者:王惠英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哲学是在哲学的层面上,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哲学反思和图书馆实践所取得认识成果的科学验证,是一种关于图书馆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通过图书馆哲学与图书馆实践相联系,形成理论的设定,理念的提出,信念的建立、事实的归纳和经验的实证。因此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理念的体现与实践中的应用,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一、“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服务理念、管理理念中的体现

1.“以人为本”哲学理念的概念、提出与延伸。“以人为本”是指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利益和意愿,为每个人价值的自由发挥创造条件。马克思受人本主义思潮的启迪,从“现实的个体的人”出发,提出“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命题,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思想形成。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了人本主义思想,以人的解放,促使了文化的自觉,推进了社会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后,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继往开来,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就是把人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图书馆哲学从中延伸出:一是“以读者为本”的对外服务理念;二是“以馆员为本”的内部管理理念。2.“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满足读者需求,重视读者修养。图书馆哲学“以读者为本”的对外服务理念,是以“读者为第一,”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发挥图书馆服务职能,与读者和睦相处,给予读者人文关怀,研究读者阅读心理,尊重读者个性追求,满足读者信息知识需求,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以此减少读者对图书馆的抱怨,增强读者满意度和期望值。另一方面履行图书馆教育职能,重视培育读者思想道德修养。学好哲学终身受益,如果说馆员能言传身教的引导大学生,多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修养方面的文献,使其开阔视野、读书思辨、学以致用、弃恶扬善、求真务实、敢于开拓。那么就有益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人生境界与道德修养,增强理性思考和政治敏锐性,提升自我控制、人际交往与辨别是非的能力。3.“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馆员整体素质,构建复合型图书馆。从认识的角度说,“以馆员为本”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文献信息管理、馆藏资源建设等,其效果如何,馆员起着决定性作用。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人进入最浮躁时期,大多数图书馆在现代化进程中因只注重硬件建设,没有从根本上树立“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受市场经济的诱惑,重视经济效益的思想萌生,图书馆精神严重迷失,基本信念开始动摇,人才严重流失,图书馆事业走向低谷。进入21世纪,中国图书馆界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建立了“以馆员为本”的图书馆哲学现代管理理念,图书馆精神开始重建与回归,图书馆事业再一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哲学的角度看,图书馆哲学的内部管理理念“以馆员为本”,就是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个图书馆员,重视馆员的创造力、主观能动性和决定作用,使其能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问题。馆员个人进步和图书馆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建立优秀团队,就是要造就综合素质强的优秀馆员。图书馆团队通过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调动馆员的主观积极性,凝聚馆员的能量与智慧,将会产生1+1>2的能动力,推动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这需要馆员思考问题、辨别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敏锐,知识层面、学识水平具有深度。

二、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具体实践中的应用

1.图书馆实践形成对文献资料藏与用的图书馆哲学思维。哲学思维作为一种高度抽象化和理论思维方式,具有思辨性、本质性和总体性特征。图书馆实践本身就呈现出哲学内涵,而图书馆哲学和图书馆实践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图书馆知与行实践智慧的统一。我们在对图书馆实践认识的超越和反思过程中,形成图书馆哲学思维。辟如:图书馆文献资料的藏与用是对立与统一矛盾关系,图书馆传承文化需要“藏”,读者学习和研究文化需要“用”,读者要利用文献资料,就会带来对文献资料的损耗,甚至于丢失,而能引起馆员与读者偶尔摩擦的。这个问题从哲学的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思考的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为读者服务是公益性事业图书馆的永恒主题,读者利用文献资料,终究是利大于弊,考虑它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使对立转化为统一。2.用图书馆哲学思维解决文献资料藏与用的矛盾。时代文化背景、文献资料的管理者、读者群和编著者构成图书馆体系,后三者受前者制约,其中文献资料管理者与读者群在特定的环境下,又能互相转变身份。用图书馆哲学思维解决文献资料藏与用的矛盾,除了培养读者基本公民道德外,还要让读者懂得传承和研究文化,需要保存积累文献资料。我馆解决文献资料藏与用的矛盾的经验:一是加强新生入馆教育的力度和频度;二是鼓励、欢迎大学生读者参与图书馆志愿者行列。让读者也当管理者并换位思考问题,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爱惜文献资料的重要性,这种在图书馆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图书馆哲学思维,能让读者滋生实践情怀,体会当管理者的艰辛,并理解管理者对文献资料的藏是为用,为用而藏,藏与用的矛盾相互转化,反映了事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图书馆哲学规律。

三、图书馆哲学在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哲学个体与集体的统一。随着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运用,使得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最后形成现代化图书馆和原始型图书馆并存的现状。要消除各个图书馆之间馆藏资源建设“原始”与“现代”的差距,图书馆必须转变旧有的收集与传递文献信息的模式,在保障本馆基本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开拓新知识领域,走以共存为前提,以协调发展为方向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之路,并借助于这个平台,在互助中得到互惠,享用数字图书馆的所有资源,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将单元信息资源汇聚成集合体信息资源数据库,它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反映了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哲学价值的回归。2.发现和整合信息是图书馆哲学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论。将认识方法论运用到信息控制管理中,标志着信息科学控制系统论,走向完善与成熟。信息的发现、采撷,需要进行分析评估和整合加工。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系统方法论,把信息资源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和要素等加以研究,进行定性、定量、功能与流程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再将它们综合成一个整体,也就完成了信息的搜集与整合。这种图书馆哲学的科学方法论,对提高主体的理性认识非常重要。查询信息是谋略、运筹实现的过程,重要的是思路深广,有敏锐的信息反应意识,能够准确判断、鉴别出所获信息,对国家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建设的当今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何影响与作用。对信息资源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过程,就是“演绎、分析、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对信息资源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整合过程,就是“归纳、综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3.搜集和传递信息是图书馆哲学同一性规律的发挥与运用。信息技术的发达使人知觉、思维和操作的效率神奇提高。我们不但因电脑的代劳而不会不动脑筋,相反思索更须努力、思路更须巧妙,得有信息资源组织导航能力与网络系统操作管理能力。图书馆通过征询、收集、存贮与传递各种信息载体,来满足读者查询、阅读、利用和索取文献信息的需求,在管理信息与研究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哲学方法论去开拓新信息知识资源领域,将会收获非浅。搜集与传递信息是图书馆哲学同一性规律得到最大发挥和应用。有统一性才有“同”,有多样性才有“异”,这才有“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比较法,并形成“求同存异”的综合。为节省读者搜索时间,我们从现代社会需要出发,围绕着某个主题,寻找信息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把大量分散、无序的隐性网络信息,经过筛选、下载、整合转变为集中、有序的显性文献知识。通过CALIS等网络系统进行文献传递,为读者提供高层次、多样化、高效率的交互式信息服务,使图书馆成为科研成果交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与组织部分。

四、图书馆理念的形成与实践经验的积累,需要馆员具备图书馆哲学素养

图书馆哲学是关于流变不息的图书馆实践价值与意义的深刻理解、感悟和诠释。如果一个馆员没有先进的图书馆哲学素养,就没有正确的图书馆理念,就会缺少精神支柱与人生信念,也就失去了对所从事职业价值追求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图书馆理念的形成与实践经验的积累,需要馆员具备图书馆哲学素养,其意义在于:1.图书馆哲学素养有助于馆员形成个性化图书馆智慧,优化思维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先进的哲学,在此层面上产生出图书馆哲学理念,馆员通过树立图书馆哲学理念,再经过图书馆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图书馆哲学素养,是独一无二的,其它行业无法取代的最先进的哲学素养。这种不可替代性,一是能够坚定馆员树立图书馆事业的信念,使其在图书馆实践过程中认识自我弱点,发现自我潜能,通过否定之否定完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方向,以此促进图书馆人才队伍向专业化发展。二是有助于馆员进行心智修炼与个性塑造,使其形成个性化图书馆智慧,优化思维品质,完善人格魅力,孕育纯真心音。能用心音去感悟图书馆事业的人,会产生对图书馆事业的崇高敬仰,也就有了一个神圣的心灵和崇高的自己,才会有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主动创新、积极进取等崇高的图书馆职业精神。对此任重而道远的图书馆人,应注重培养图书馆哲学素养,发展原则高度理性思维,培育价值取向思考方式,夯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在更新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从馆员角色进入到学科馆员角色。2.图书馆哲学素养能使馆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图书馆哲学素养能使馆员从哲学的高度,运用灵活、敏锐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坚持对理性的信仰与追寻,去观察、分析和理解图书馆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与基本现象时,就能形成对图书馆实践的洞察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唤起对实践主体的反思意识,从而产生理性思维的认知感、价值观和审美观,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实现对实践活动的超越。譬如:在开展具体服务读者的工作时,馆员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等马克思哲学原理作为指导,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图书馆学与其它学科的内在联系;分析图书馆现状内因与外因的存在条件,把握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转化规律,不断总结经验,让专业回归常识,将技能变为本能,无论何事都做到明细化、定量化,量力而行,突出实践,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完成目标任务。

第9篇

图书管理工作者创先争优活动个人总结

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延续。高校图书馆作为一所大学的文化象征,是体现整个大学文化内涵、引领高校文化时尚的关键所在,理应成为深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前沿阵地。面对高校读者趋于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特点,图书馆须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努力优化服务品质,力求为读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转变服务理念—-以读者为先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向读者提供服务是实现其价值的主要途径,而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服务理念是实现该价值的前提。图书馆传统的工作理念是侧重于对图书的收藏与管理,重书而非重人,这与图书馆的现代价值理念极不相称。实现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从书向人位移,从重视收藏、管理图书向重视读者、重视图书利用转移,从重视馆藏到重视服务转变,关键是要树立以读者为先的服务理念。结合创先争优,图书馆在服务工作中就是要时刻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在任何细微的地方都要体现以读者为先,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提供便利、快捷、准确的服务,满足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作为一名流通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我牢固树立了以读者为先的服务理念,且以实际行动来诠释这一理念。当读者有疑问或需要帮忙时,即使我在忙着,我也会立即停下手边的事,正视读者,认真听他们把话讲完,然后给予指导或帮忙查找。这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认为这正是以读者为先的体现,哪怕他只问你一句话,作为工作人员也不能只顾忙自己的,漫不经心,似听非听,一定要快速把注意力转移到读者身上,务必要让读者感觉到工作人员对他的尊重。每当见到读者那种焦急之神因自己的及时帮助而得到缓解时,一种为读者服务的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

二、优化服务品质---以服务唯优

首先,服务始于细。从细节出发,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是提升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形象的基础。在流通部几年的工作中,我都尽可能的做到细。首先是室内卫生细。这包括阅览桌的清理,书架的清洁,地面的清扫等。尽量为读者提供干净、明亮、整洁的阅览环境,使读者一进入阅览室就有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这对激发读者求知欲望、缓解身心疲劳、保持身心健康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对读者的解答细。对于读者的疑问,我总是耐心细致的解答。比如当读者找错了楼层或架位时,我会详细告知其正确的方位。有的读者说不会用电脑检索,我不会用“问问别人”或“自己去试”之类的话搪塞过去,而是细致耐心的教他们如何使用检索系统。也就是说,对于读者服务,只要是服务范围内的事情,工作人员尽可能的把服务纵向延伸一点,少一些含糊,多一份细致。如此,对于消除读者的紧张情绪、为读者节约时间,提高其利用图书资源的效率是很有意义的。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说,不能眼高手低,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解决好每一个细节问题,把每一个良好的服务细节变成图书馆形象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使读者认可图书馆、相信图书馆。

其次,服务源于爱。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一个爱字。爱由心生,才能化为切身的行动,避免做作、矫情。首先要心怀爱心。爱读者是我发自内心的声音,对每位读者都要怀一片仁爱之心,对待特殊读者,更要采用特殊的关爱方式。如见到身体有残疾的同学,不能紧盯不放,心里想给其一点帮助,但又不能立即迎上去问其是否需要帮助,如处理得稍有不慎,轻则引起读者的反感,重则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时我会绕一小圈,装作去整书架或找书,绕到其身边,观察对方是否需要帮助。其次,情感性的语言。给读者解答问题或提醒读者不当行为时,言语要温和,指令少,建议多。工作人员说出的话不能让读者听起来生硬冷冰,毫无感情,让读者心生抵触情绪。人都是感情动物,如有时面对急噪愠恼的读者,一句理解的话语,一番温和的解释,或许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对读者所带珍贵之物善意的提醒,对读者所忘之物妥善的收管等看似小可不为,实际上,爱就是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反映出的。爱心所到之处,读者不但心领神会,还有可能成为爱的接力棒者,继续将爱传递下去,这不但可以增加他们对图书馆的信任和依赖之感,同时也于无形中影响了他们,教他们学会感恩,学会爱别人。

三、提升服务能力以优化服务 素质为着力点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经说过:图书馆成败的关键在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而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则决定着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优劣。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在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之相应,图书馆要为广大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也要相应提升。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包括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理论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现代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查找技能、信息组织加工能力和信息分析评价能力。只有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得到提升,才能提高服务能力,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提高读者满意度。

创先争优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深远,把创先争优贯穿到图书馆服务中去,是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根本。创先争优,就是一切要从读者的利益出发,转变服务理念,以读者为先,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提升服务品质,服务唯优,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中,牢固树立以读者为先的服务理念,尊重读者,满足读者的需要;于服务中体现细致、爱心,为读者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图书馆成为信息社会中“诗意的栖居地”和“精神家园”,如此图书馆服务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10篇

自从电话、电脑进入家中之后,已好多年不写信了,但我还是怀念过去那些写信的日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书信是同学朋友联系的主要方式。当有什么心事需要倾诉的时候,铺开信纸,心里的话儿就如决堤的洪水,汩汩滔滔,一泄千里。每次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总是心里茫茫然,不知如何下手,即使写出来凑够了字数,也像挤牙膏一样,可是给朋友、恋人写信时,一拿起笔来,感情之水,就像叮咚的小溪,欢快的流淌,哪还有滞涩之感呢?信寄出后,总希望它能像鸽子似的,快速的传到读信人的手中。

我暗恋上的第一个男孩,是我的同班同学。他不仅品学兼优,而且长的斯文俊秀。高三的时候,我曾买一本化学书送给他,书的扉页上写着:“祝你考上理想的大学。”后来,他果真第一年考上了大学,而我却进入了复读的行列。

在他上大学的那年元旦,他给我寄来了一张明信片,祝我新年快乐。这之后,我洋洋洒洒给他写了一封长信。为了写好那封信,我挖空心思,查了字典,看了一些名家的书信。后来,他在他表妹(他表妹也是我的同学)面前夸奖我,说我文采好。听到这句话后,我高兴了好多天,学习也格外的有尽头了。但是,我把对他的感情藏在心底,没有表白,最后错过了爱的花期。

后来,我又喜欢上了另一个男孩,他就是我现在的老公。那是九十年代初,我和他在两个学校读书,思念似海,只能靠书信倾诉感情。每当夜晚来临,同宿舍的同学睡着后,我躲在自己的帐子里,扒在床上,拿一个本子垫在枕头上,上面放上信纸。无需多想,就唰唰唰的写起来,大都是“想你”“想见到你”之类肉麻烂熟的话。每一提笔,总觉得对他有说不完的话,写完一封,信刚寄出,忽然想起来还有两句话忘了说,于是,又写第二封、第三封……。就这样不停的写着,一星期竟写了六封信。当然,他也给我写了许多信。

这些信现在仍保存在我的旧箱子里。多次搬家,送给人许多东西,但从未舍得扔掉这些信。结婚成家后,吵架时,我因生气曾拿出那些信,企图投入火中,付之一炬。可是,当我颤抖着手,打着火机时,心儿先开始痛起来。于是,只得吹灭火。我泪流满面的坐下来,读着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书信,忽然有春天般温暖的感觉。我甚至怀疑那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激情?

青葱岁月里的爱恋,就这样留在了一张张的信纸上,那是我和他爱的见证。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带不走那份印在信纸上的爱。

怀念那些写信的日子,其实是在怀念那逝去的青春岁月,怀念那份激情燃烧的真挚的爱。

2009.7.14

第11篇

第一步:爸爸抱着读,感觉真美妙

据我了解,经常给孩子读书的爸爸,好像不多,不过我觉得爸爸的声音天生就能吸引孩子,我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女儿刚满周岁时我就带着她一起读书。她喜欢被爸爸抱在怀里,享受着爸爸那带着磁性的男低音,这对她来说是很愉悦的感觉。

第二步:软硬两手“抓”,读书好氛围

硬环境就是有一个特定的场所、时间段(刚开始无所谓,什么时候读都行,只要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良好的光线和足够的书。我还在家里给女儿备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书架,她最乐意的事就是把自己的书摆来摆去,很有“拥有感”。

软环境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不要着急,给孩子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的宽松环境,也不要过于功利。如果总是把“读了这本书能达到什么目的”挂在嘴边,如果有这样的心态,你和孩子可能会错过很多很经典的书。

第三步:牺牲两三种书,孩子爱上书

如果孩子把书当作玩具,甚至撕呀扯呀,那就对了。他已经开始阅读了,我们要做的很简单,选择合适的书放在孩子可以触摸到、抓取到的地方。

当然也要注意书的材质,软质的、毛边的、圆边的图书和卡片都可以。我们家只买过一本布书,不过我专门订阅了婴儿类的刊物,每期薄薄的一本,不会划破女儿的小手。另外,我发现婴童用品的广告小册子也颇受女儿喜爱,因为上面有许多她熟悉的物品,例如奶粉、尿不湿、玩具等,能给她提供重复性的阅读体验,而且就算撕坏了,爸爸也不会心疼。

第四步:摸索小诀窍,孩子兴趣高

1.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比如1岁前后的孩子能辨别红、黄、蓝三原色,我就让女儿看图案简单、色彩鲜明的图书和卡片。我买过一套认物卡片,首先跟女儿一起过一遍,慢慢地我发现她喜欢的也就是那几张卡片,粉色的手套和黄色的鸭子。所以后来的读图就演变成了寻找游戏,每次找到了,她就咯咯笑。

2.无论书中的文字有多少,图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依然是照着念。我认为亲子共读最基本的方法是念书中的文字,清清楚楚地读给孩子听。刚开始,不用加词添句或者看图说话,让孩子完整地体会文字的优美及韵律感。同时,我也没有刻意“美声美调”地诵读,基本上是本色出演,保持自然的声调。此外,朗读时,注意节奏感,依着书中的情节、孩子的吸收程度读。女儿很喜欢看《第五个》,我没有很快地翻过那些看似简单的图画,总是稍微停一停,给她充足的思索、推理的时间。

3.相信孩子的能力。我发现,孩子是天生的读图者,得留给孩子读图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会仔细观察图中的每个细节,探索图画中悄悄发出的信息,进而了解故事内涵。这种自发性的读图能力,正是孩子日后学习的基础。比如,我们每次读图画书,我都是只念文字,从来不指着图解释来解释去,我认为这样做会破坏孩子看图搜寻的乐趣。千万不要认为得把书里所有信息都为孩子分析个遍,才算读得透彻。

第12篇

一、创设情景,唤起创造欲望

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而要达到这种状态,教师必须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创设某种情景,做到“以情育情”。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藤野先生》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老师——藤野先生的丰富感情?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文中的作者——鲁迅,他写的是谁?学生齐答:“藤野先生。”接着有的学生说:“是日本人!”我接着孩子的话说:“就是这位日本人,是鲁迅先生终身难忘的老师。人世间亲情万万千,但师生情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纯洁的。”接着我念了一封2003年我的一名学生在上中专技校时给我的一封信。信中说:“王老师,我很想念您,您在我心中永远漂亮、美丽,每当我遇到难事或冲动时,一想起您,我会再考虑怎样处事,这样就会少犯很多错误,因为您是我心目中最尊敬的人……”信读完后,我满怀深情的说:“这滚烫的话语,诚挚的感情,长久的感动着我,它激励我坚守三尺讲台的信念,让我真实感受到为人师者的骄傲和自豪,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感悟他与他尊敬的老师——藤野先生的一段师生情吧!”很快学生由此产生一种感情反射,积极配合我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文本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一种情感意境,为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如王夫之讲:“情不属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

二、阅读教学,以情育情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各自爱好,选择不同的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教者抓住时机进行恰当的点拨和调控,充分体现“以学是教”的教学原则。整个过程中,教师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使学生将作者的情感内化,从而实现师生与作者、编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动笔勾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再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理解,教师在这儿是一个倾听者、参与者,给学生机会,树立学生自信,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在《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中,我请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并评价读的效果,请全班朗读1-2自然段,然后两人一组找出你认为写的最生动的词语或句子,并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钟后,课堂学生充满个性的语言此起彼伏。

生:“我读后心情舒畅。”

师:“和我一样。”

生:“我喜欢文中使用拟人修辞的这句话,它使文章变的活泼、生动。”

师:“其他喜欢的同学都举手。”(老师也举手)

生:“我喜欢‘四季开放’,这个四字词语用在说明文里严谨、简洁。”

师:“作者用的准确,你找的准确。”

生:“作者对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凄美的浪漫主义色彩。”……

学生各抒己见,说自己的观点,并且表达流利,用词准确,让我听了心中激起层层涟漪,由衷感叹:孩子们太棒了!也正是这个对话的环节,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和认识,在学生语言形成的过程中,在老师的引领和鼓励中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感悟,学会创造。自然为“写”奠定了基础,并进行了对“美”的洗礼。

三、语文教育源于生活

教材中的文章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该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的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