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22: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谏太宗十思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但读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让笔者对其犯言直谏的“诤臣”之称有了进一步理解。魏徵不仅是坦荡磊落的敢谏之人,而且是巧言善辩的善谏之臣。唐太宗的欣然纳谏以及其治国方针的实施与魏徵的巧言相劝不无关系。今天我们读《谏太宗十思疏》,思其进谏的方法和技巧,对我们向上司进言也很有指导意义。由此,笔者从该文中总结出给上司进言的四条原则:
一、 态度要诚恳
不管你提出的是哪方面的建议,与人交流首要的是态度得坦诚、真诚。以诚心相待,交流才有了基础。向上司进言也一样要表现得诚恳。魏徵虽身居要职,在皇帝心目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向皇帝谏言时仍态度诚恳、言语有礼有节。比如在劝皇帝克服贪图享乐的思想时,魏徵用了四个整齐、有力的句子“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来着重强调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重如泰山的责任。皇帝位高权重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想要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谏太宗十思疏》中处处体现的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对皇帝语重心长的劝说,这样诚挚恳切的语言怎么不打动人心呢?
虽然是处处为皇帝着想,为李氏王朝的国泰民安考虑,但魏徵并没有摆老资格,而是谨小慎微,处处注意君臣礼节,称自己“下愚”,称皇帝“明哲”,表观点为“臣闻”。那种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情完全可以和诸葛亮的《出师表》相媲美。全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态度恳请而又通达,既合情又合理。一个老臣为皇帝扒心扒肺的话,你想唐太宗怎么会不听呢?所以,向上司进言首先态度要诚恳,说话谦虚谨慎,尊重上司,多站在全局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上司自然会接受你好的提议。
二、 语言要委婉
如果有好的想法、不错的建议,但说出的话像重型炸弹一样砸向人心头,那也很难让人接受的。所以,给上司进言语言还要委婉些。委婉不是曲意逢迎,而是戳到痛处、点到为止,不完全说破,留给对方反思、回想的余地。如上面提到“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后果,魏徵并没有直接说破,而是用了“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这句形象的比喻含蓄暗示了国家兴旺昌盛、长治久安的不可能,语含讽刺之意。
再比如通过一番“创业”“守成”两种境遇下待人的态度对比之后,魏徵也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有针对性的分析,而是抛出一句“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寓含深意的警句,让唐太宗自己去思考民心向背的问题。
所以,向人进言既要坦白真诚,也要委婉含蓄,尤其是批评性的意见,说到地方、点到位即可,含蓄表达,留下回味余地,让他(她)慢慢醒悟吧!是聪明人自会明白,如若不是再多说也是枉费口舌。
三、 内容要明确
给上司提操作性的建议或方案越具体、越明确,越好。直接一点、两点、三点……一条、两条、三条……最好,让上司看了一目了然,拿了就能着手去做(整改)。现代社会要的就是简单、可行。了不起的是,魏徵在一两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谏太宗十思疏》中,在正面回答如何居安思危时,魏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十条非常有针对性的建议:知足戒欲、知止戒兴建宫室两条是戒奢侈的;“谦冲自牧”、宽容善听两条是戒骄躁的;游猎有度、善始慎终两条是戒的;“虚心纳下”“正身黜恶”两条是戒轻人言的;无因喜赏、无因怒罚两条是戒赏罚不公的。总此十条,将唐太宗近年来生活起居、待人接物、朝政大事中的许多实际问题都提了出来,并且一一指明解决的办法。这么具体、明确、详备的十条建议,即便唐太宗当时沉溺在笙歌艳舞中,但毕竟是有所作为的君王,所以看了“十思”不仅是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更将这“十思”张贴在案头,时时告诫自己、督促自己改过。据载,他在看过奏疏后,写了《答魏徵手诏》一文,称赞魏徵“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一见唐太宗改过的决心,亦见魏徵如此详备、明确建议所达到的劝说效果。
四、 前景要美好
《谏太宗十思疏》读到最后不得不赞叹和佩服魏徵的聪明和善谏。他在文末给有宏大抱负的唐太宗绘制了一幅任何帝王都想见到的又很容易做到的美好蓝图。他说,只要按照这十条去做,弘扬德行、举贤任能,文武官员恪尽职守、效忠尽能,君臣无事,这样,皇帝想出游、休息、娱乐都可以。因为国家可以垂拱而治,百姓可以不言而化了。多么美妙、多么轻松地事啊!哪个上司不希望轻轻松松也能把手下、把部门管理得很好呢?太有诱惑力了,谁见了不心动呢?
原句: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译文: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
语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来源:文章屋网 )
论文关键词:诗史 互证文本 分析味物
论文摘要:虞世南《泳弹》与骆宾王《味坪》同为唐代味物诗中味弹名篇,运用“知人论世”之法,从作家生平,我们大致可对作品作出分析,而相比较而言,皮诗的创作背景并没有骆诗那么具体清晰,骆诗已知是作于狱中,且基本上可认定创作时间是在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但虞诗却’不明确,本文试图以诗史互证之法分析之。
垂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该诗首句便以蝉起兴,“饮清露”,“出疏桐”,通过写蝉的高洁来暗喻人的高雅。古人认为蝉居高饮洁,故曰“含清露”,也表现了作者鄙弃世俗污浊、清高幽静的品质o’后句写作者由衷地感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从字面上看似写蝉声的传播是因为身居高处,并非依靠秋风之力,实则表达了作者孤傲清高的品格;人之所以能美名传播四方,是因超俗的学识和才干,并不是借助于某些手段或某些“达官贵人”。此诗通篇写蝉,但人的影象无处不在,作者寄寓了蝉以深厚的感情,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作者高洁的人格。正如清人沈德潜评:
“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然而,我们之所以能对该诗作出以上分析,是因为它是咏物诗,且有所寄托(寄情于物、托物寄兴),此诗既写蝉,又写人;再者,我们分析诗歌素有“知人论世”的传统,我们可以根据作家的生平来分析其作品。从《唐书》虞世南传不难了解其为人,太宗尝称其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手诏魏王泰曰:“世南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就其咏蝉诗来看,确实反映了这一点。该诗状物形神毕肖,寓意巧妙自然,格调清隽高远,同后来骆宾王、李商隐的同题之作,被推为唐人咏蝉诗的“三绝唱”。但与骆、李两诗相比,虽都工物比兴,但在物象交融方面却稍逊一筹。一者虞诗是清华人语,而骆诗是患难人语,李诗是牢骚人语,自然不如后者感人。其二,与骆诗相比,我们虽对虞世南其人有所了解,但对其咏蝉诗具体的创作背景不够了解,而骆诗则在题目中点明此诗写于狱中,若非有“在狱”两字和诗前小序,读者亦只能从诗中“南冠”所用典故去推断诗人有可能在狱中,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用“南冠”二字之巧妙,(骆宾王确实在狱;且骆宾王是南方人)既暗示自己在狱之身份,点题,又对应“西陆”二字,工整之至,简直是不露痕迹,天衣无缝。所以当我们读到“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这句时,觉得它既写物又写人,物象交融,语意双关,作者确是真情流露,自然不做作。而且我们可从骆宾王在狱中作诗这一点确定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据清陈熙晋考,该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一说是仪凤四年(乔象钟、陈铁民主编的《唐代文学史·上册》主此说)。
那么,虞世南又为什么写《咏蝉》呢,从“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来看,其言外之意,当是有人认为他之所以身居高位,名望大,乃是“藉秋风”,借助达官贵人引荐或其他一些手段。虞世南由陈经隋人唐,资历甚老,在陈时即受到当时著名文学家徐陵的赞赏,由是有名,曾以文学侍陈。陈灭,与其先兄世基同人隋京长安,被时人誉为晋之二陆。在隋作秘书郎,是场帝重要的文学侍臣。场帝颇爱其才,却嫌其刚直,故居于七品,十年未摧升。人唐,任秦王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即位,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贞观八年,进封永兴县公。贞观十七年,太宗建凌烟阁,图画二十四功臣像以供之,世南亦居其中。可谓位极人臣,尊崇无比。一般来说,居高位者,易遭人忌。李靖,初唐第一名将,南平吴会,北灭突厥,西定吐谷浑,居功至伟。每参议,询询似不能言,以沉厚称,然犹遭人诬陷,先是侯君集向其学兵法,未能尽其术,诬其谋反,后又有高生和唐奉义诬其谋反。魏征,良臣也,甚为皇帝所倚重,常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切中要害。
由是拜尚书右承,荐谏议大夫。没多久,就以秘书监参预朝政。死后,亦为人所偕。史载,征亡,太宗思之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帽之,毁短百为。征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论以罪默,君集因逆诛,纤人遂指骂阿党;又言征尝录前后谏净语示史官褚遂良。太宗于是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其实,魏征尝自以为无功于国,徒以辩说,遂参帷,深惧盈满,多次以目疾上表逊位。然终不免遭谗,欧阳修作史论曰:“君之际,顾不难哉!以微之忠,而太宗之睿,身段未几,猜潜逮行。始,微之谏,累数十余万言,至君子小人,未尝不反复为帝言之,以按邪之乱忠也。久犹不免。”岑文本与虞世南有相似之处,“性沉敏,有姿仪,善文辞”。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既而奏《藉日》、《三元颂》二篇,文致华赡,李靖复荐之,又摧中书舍人,未几,因善文,且敏速过于师古,乃为中书侍郎.专典机要,逾年为令。世南亦是以文学见宠,故欧阳修将两人传记放在一起。虞诗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当是有感而发。太宗为秦王时即好文学,武德四年,“以海内浸平,乃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出教以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渤、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番,更日直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世民朝渴公事之暇,辄至馆中,引诸学士讨论文籍,或夜分乃寝。又使库直阎立本图像,褚亮为赞,号十八学士。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碱洲’。”即位后,又“于弘文殿聚四部书二十徐万卷,置弘文馆于殿侧,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日宿直,听朝之隙,引人内殿,讲论前言往行,商榷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又取三品已上子孙充弘文馆学生。”十八学士之中,房杜二人皆为贤相,世南实为文学侍臣之首。太宗虽重文学,待其他公卿勋旧亦不薄。李道宗、庞相寿、长孙顺德等贪污都未曾重罚,侯君集和汉王李元昌与太子承乾谋反,太宗还想赦其死罪,因朝廷上下反对,未果。
饶是如此,大臣亦多有不平者。如尉迟敬德性耿直,太宗得天下,论功居首,颇以自负,又廷质大臣得失,与宰相不平。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吵。侯君集亦自负其功,耻在房玄龄、李靖之下。房玄龄随太宗打天下,躬行阵劳,有决胜帷蝗,定社樱之功。贞观初年,为中书令。第功班赏,与如晦、长孙无忌等功第一,进爵邢国公,食邑千三百户。时有太宗之叔淮安王神通不服,曰:“义师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龄等以刀笔吏居第一,臣所未喻。”将军丘师利等亦皆枯跋攘袂,或指画自陈说。房玄龄功大如此,尚且遭忌,况其他徒以文学见长受宠者。故岑文本始做中书令时,常有忧色,以其非勋非旧,无汗马功劳,徒以文墨位宰相之故也。世南人唐后亦以文学见重,难免遭忌。只是世南不愿和些世俗小人一般见识,故写诗以明志,借蝉喻己之高洁。从以上分析来看,此诗当写于贞观初年。诗中“居高”应至少包含两层含义:才高,位高。在陈时,受到徐陵之赞赏,由是知名,实是“藉秋风”,以文学侍陈,其位低也,故不可能作于陈;在隋,乃是场帝重要之文学侍臣,却因刚直,居七品秘书郎十年不徙,才高位低也,亦不可能作于隋;人唐后,升迁颇快(前文所述),以文学见宠,又是书法大家,为人外柔内刚,位高权重。其才更是被太宗所称为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还曾手诏魏王泰曰:“世南于我犹一体,拾遗补网,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再从“藉秋风”来看,其隐喻意当是指达官贵人的推荐或皇帝的宠幸。从前文来看,世南作此诗的时间应是在岑文本被李靖荐为中书舍人前后,贞观四年,皇帝又拜其为中书侍郎,封江陵县子。这时世南也已是秘书监和永兴县子。故此诗至少作于贞观四年,而尉迟敬德争功打李道宗事发生于贞观六年,其实质当是文武之争。则下限可能是贞观六年。
一、读准字音
文言文有很多生僻字,多音字。如果想当然的读,就容易读错,有些字读错,就会破坏文章的音韵,曲解了字义。如《指南录后序》第4段有两个“间”“得间奔真明”“出没长淮间”,一生朗读时,读成同一音。一生评点时,指出这两个间应该读不同的音jiàn和jiān,音不同,义也不同。
二、读准节奏
如《指南录后序》 中“至京口,得间奔真州”,表现了急不择路的奔跑速度。“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表现了形势突变的险恶和作者行动的果敢,“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表现了困境中的无助与悲怆,“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表现了离开险境的急速和急于南下组织抗元力量的急切心情。引导学生从语气、语调、缓急、轻重等角度反复揣摩诵读,并注意三字句、四字句的连续或交错运用所形成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变化。
三、读懂文意
一为读懂文内之意,即读懂关键的实词、虚词、句式,二为读懂言外之意。
如读《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段,“国危矣”要读出忧心冲冲,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是烛之武的感叹,要读出抱怨、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不满,而是责备自己。“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而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所以后一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就带有威胁的语气了。
四、读出文化
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千百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闪耀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芒。朱自清认为,对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可以止于理解和欣赏,增加一番文化见识。因为古典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对本国国民的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并不完全着眼于实际的应用。可见,在读文时,如果不透过语言与古人交流,寻得文字符号背后的文化,获得对时代文化的体验,那这样的读很难谈得上高质量。文言文教学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因素,读出蕴涵于文字内的丰富文化。
如《季氏将伐颛臾》,“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与“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翻译并非难事(教科书更是给足了注释),但仔细读,我们就会发现句中的“均”、“安”、“文德”体现了孔子“仁”的政治理想,此时就要适时引导学生研读,使学生理解并沉浸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
五、读出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凡优秀文章,都蕴涵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读文言文,要读出字里行间的跌宕情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使自己与作者的情感相契合。
情感倾向比较明显的,教师可抓住情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读。如《谏太宗十思疏》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句情感明显,只要三个“必”重读,要读出坚定之势。
情感含蓄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情感处,与学生一起琢磨体会。如“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这句,反问的语气要读准。而且,“劳神苦思”,“聪明之耳目”等既赞颂唐太宗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从而取悦太宗,又用反问语气为他编织了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怎能不令唐太宗心动呢?
六、熟读成诵
再反观现在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写作训练课,学生内心焦虑。一方面他们深知作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确实无从下手。教师讲解很多方法与技巧,可真正写起来又不知从何人手。而教师也很辛苦,在备课时需要借助网络与参考书查找很多材料,从而保证将一堂写作课上得精彩。可批阅时又发现问题还是很多:记叙文的写作无生活经历,缺少情感,更不会描写议论文写作时无有力论据,缺少逻辑性和论证方法。
以上两种情况说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利用率不高,这就在无形中浪费了教学资源。因此,立足课本、系统整合写作资源就显得异常重要。洪宗礼在《读写结合,相辅而行》中提到:“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各自的任务、内容、要求和特点,两者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相辅而行、紧密结合的,他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总之,教材中涉及的人物可引证,教材中的诗词可引用,文章中的事件可体味,文章中的技法可应用,文章中的结构更可仿作。笔者对教材的具体整合如下:
一、从教材中积累写作素材
1.从专题整合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像山那样思考”(必修一)“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必修五);人与社会:“获得教养的途径”(必修一)“月是故乡明”(必修一)“历史的回声”(必修二)“和平的祈祷”(必修二);人与自我:“向青春举杯”(必修一)“珍爱生命”(必修二)“号角,为你长鸣”(必修三)“我有一个梦想”(必修四)“此情可待成追忆”(必修五)。
2.从单篇整合
如必修二《我与地坛》、现代散文选读《想念地坛》中选出史铁生和地坛。从史铁生整合出:直面苦难、问、生与死、母爱、悔。如“直面苦难”:史铁生,一个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强者,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何谓苦难,用他的一生阐明了何谓不屈。轮椅将他与大地隔开,信念却使他重新站起。他用笔诉说苦痛,用文字点燃斗志。生活的苦难不期而至,但对他却是一笔财富。他明白了上帝的恩赐,接受了厄运的袭击。从“地坛”整合出倾听自然、自然启示、自然的力量、发现。如“自然的力量”:“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吗写作?”荒芜但不破败的园子点燃了他的生命:石门中绚丽的落日余晖,映着晨光在草叶上滚动的晶莹露珠,如一朵小雾稳稳停在半空中的蜂儿……美,给他那个干涸凋敝的心灵注入了甘洌之泉,滋养出蓬勃的生命。其实,活着离生活并不遥远,只不过生活是美好地、有价值地活着罢了。
3.从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如《劝学》中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必修五《论厄运》中培根说:“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4.从专题中积累专题提示语
如必修一中的“向青春举杯”: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在人生的航道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的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来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像山那样思考”: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二、从课文中学习文章结构
从《六国论》(必修二)《谏太宗十思疏》(必修三)《拿来主义》(必修三)整合议论文的常用结构。如《六国论》中心论点的提出与分论点的设置。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先破),弊在赂秦(后立)。”分论点层次清晰:分论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谏太宗十思疏》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提出问题(是什么):“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后分析问题(为什么):“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最后解决问题(怎么办):做到“十思”。如《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也就是正反对比论证):先论证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危害,再论证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从《我为什么而活着》(必修五)学习整篇议论文的处理:引论——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本论——爱情的渴望+论述;对知识的追求+论述;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论述。结论——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三、从教材中学习文体写作技巧
如记叙文,从《项脊轩志》(必修五)《鞋的故事》(现代散文选读)学习以物为题的拟题技巧;从《祝福》(必修二)《项脊轩志》《纪念刘和珍君》(必修五)等学习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来表达情感;从《我的五样》(必修一)《送考》(现代散文选读)等学习心理描写的技巧;从《金岳霖先生》(必修二)《品质》(必修三)《老王》(必修三)等学习人物的外貌描写技巧等;从《荷塘月色》(必修二)《听听那冷雨》(必修二)等学习从多角度刻画事物。
四、从教材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
学习了《听听那冷雨》:“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一位学生模仿道:“一位高三学生,经得起多少次考试?他的肩膀是大理石雕成还是混凝土筑成?他的心底到底有多少根支柱?高考的长路走了十余年,一座梦想的大学路在另一端等他,一盏灯在路的前方高悬,等他前去,用晚自习上的沉思冥想去整理生生不息的渴望。远方隔山。前程有路。想想夜色后隐藏的曙光。”学习了《荷塘月色》:“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学生写道:“今晚在宿舍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学校里日日走过的生态小公园,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长高了,操场上同学们的欢笑声,已经听不见了,室友在宿舍里听着MP3,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上衣裳,带上门走到阳台上。”
教材的资源是丰富的,五本必修加上四本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唐宋家散文选读》(笔者所在学校选用的选修教材),文章的题材涉及各个领域,文章的体裁也是面面俱到,只要我们多花点心思,一边带着学生学习课文,顺便积累写作资料,这样岂不是教与考都可落到实处了吗?
⒈“与其……孰若……”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与其……不如……”。例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坐着等待死亡,不如奋起拯救我们的村子。
(《冯婉贞》)
⒉“非……则……”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不是……就是……”。例如:“非死则徙耳。”――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
(《捕蛇者说》)
⒊“果……耶,抑……耶”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呢?”例如:“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能确凿知道原杨州阁部史公是真死了,还是没有死呢?
(《梅花岭记》)
⒋“与……无宁……”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与其……不如……”。例如:“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其让我先死,不如你比我先死。
(《与妻书》)
⒌“……如……”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或者……”。例如:“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一个方圆六七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我(冉求)去治理它,等到三年之后,我就能让百姓富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⒍“其……其……”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例如:“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传来的信息不可靠呢?(《祭十二郎文》)“其然乎?其不然乎?”――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祭十二郎文》)“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不懂得千里马呢?(《马说》)
⒎“虽……犹……”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即使……也……”。例如:“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论贵粟疏》)
⒏“如……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就……”。例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寡人之于国也》)
⒐“使……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就……”。例如:“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灭亡他们呢?
(《阿房宫赋》)
10.“试使……则……”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如果(假使)……就……”。例如:“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么两者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过秦论》)
11.诚……则……”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就……”。例如:“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如果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
(《谏太宗十思疏》)
12.“虽……则……”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却……”。例如:“北虽貌敬,实则愤怒。”――元军虽然表面尊敬,其实却很愤怒。
(《〈指南录〉后序》)
13.“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可是(但是)……”。例如:“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虽然这种刻骨的怨恨(让人难以启齿),可是又怎能隐瞒不说呢?
(《柳毅传》)
14.“虽……然……”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即使……然而……”。例如:“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和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即使国家没有外患,然而对谋臣和武士,不可不供养他们以供选拔。
(《勾践灭吴》)
15.“非惟……抑亦……”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不但……而且……”。例如:“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不但是时运而已,而且也是人为的谋划造成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
16.“尚……况……”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尚且……何况……”。例如:“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一个平常人尚且觉得羞愧,何况你还身为将相呢?”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道作文题由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智子疑邻”引出话题,既形象又“真实”。笔者认为考生应把思维锁定在“感情”与“认知”两处,把审题的线索锁定在“感情亲疏”对“事物认知”的影响上。当然,从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分析之,思路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产品”(作文)的好坏。怎样才能占领此考场作文的“制高点”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立意的多元性
材料的“潜台词”是生活中、社会中、科研中感情的亲与疏直接导致对事物判断的真与伪。感情用事要不得,主观主义又害死人;实事求是、理性分析才能“法眼看世界,真伪见分明”。作者可以把目光落在一个家庭,谈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任人唯亲会导致什么结果,唯才是举又将会是怎样;也可以把目光切入科学领域,是主观臆断,还是调查取证、理性分析。这样,才能做到有源可找、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二、思维的辩证性
一个事物、一个问题总有两个方面。说理议论,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说理最忌这一点;要防止这个毛病,就必须掌握辩证法。
所给材料具有哲理性,涉及到情与理的关系,涉及到主观认识与客观价值判断的关系。考生只有善于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及矛盾的观点看待与分析问题,才能“胸有成竹”。作文时,可以联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发开去;也可以谈因美国对以色列(犹太人)的青睐、对阿拉伯国家(如巴勒斯坦)的疏远而造成世界形势的紧张,以此来阐述世界应该是多元的,应尊重各民族、各个国家的宗教、政治、领土的自由与完整,力戒用主观主义、霸主意识来约束世界。
三、文体的自由性
大部分人认为,这个话题只能写成议论文,一事一议;其实不然,如果你能准确地按照话题的内在逻辑演绎一段真实的生活历程,或虚拟一段暗含情与理、情与法的故事,来反映感情的亲疏对事物认知的影响,也未尝不可。
比如,可以写班主任按成绩好坏(不论思想品质)排名次,结果不少成绩好、品德差的“畸形儿”做出违纪的、不合道理的事来;相反,那些注重品德、心理平衡、热爱生活的同学却在素质教育中全面“开花”“结果”。这不值得人们对应试教育反思吗?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文言文 诵读教学法
诵读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它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诵读的形式处理文本。《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长期厌倦学习基础学科,使得诵读成为一件难事,生字、断句、内涵都会成为学生诵读的绊脚石。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和理解都会受到影响。中职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尚且存在困难,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上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广大中职语文教师反复实践和思考的一个话题。
自2007年,我开始研究中职语文诵读教学法,在现代文阅读、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教学上都有所涉及。2014年9月,主持省青年科研骨干专项课题《中职语文诵读教学法研究》,在2017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语文教学中全面推行“诵读教学法”研究。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以讲为主,加之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教师一般都是先逐字逐词逐句解释,然后疏通大意,分析主题及写法,最后要求学生背诵。这种教法虽然让学生懂得了文言文的大意,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更谈不上欣赏其中的“言”与“文”。
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言文统一。在教学中“言”的解读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注重这一点,那么其中蕴含的古典美人文美就很难领略到了。因此,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理解“言”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细细品味,这样才能体会音韵之美,真正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达成感情共鸣。“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读赏结合便可渐入佳境的意思。文言文教学应该从文本入手,以“读”为先,顺利达到解读鉴赏文言文的目的。
我在教学《赤壁赋》一文时,用一句话直接引入课文后,就让学生结合注释揣摩该怎样读课题,之后,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自讲文段(此环节实验班学生有基础)。接下来便重点落实朗读美文这一环节。多媒体投影温馨提示,一读,读清楚课文的层次:学生先准备,第一层读到哪儿?第二层从哪里开始呢?学生朗读第一遍之后,老师随机插入提示,这篇小美文前是叙后是议;然后要求学生再读,读出层次,层与层之间停一拍;第三遍朗读要读出壮美和秀美的意境,老师范读后学生再读。此时便完成了第一轮朗读,学生不仅流畅地朗读了课文,而且理清了课文层次,既训练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又初步把握了美文的意境。于是,很自然地便是第二轮朗读。多媒体投影,二读,读出作者的陶醉与赞叹:先是老师范读,尤其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句,在语气语调上要读出“遗世独立”的陶醉。然后学生试读,并辅以优美的配乐,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陶醉其中,此时已然不是在课堂中了,学生仿佛置身小舟之中,满月之夜,与苏子夜游赤壁,饮酒,赋诗,赏玩,犹如欣赏了一幅仙境一般的山水画,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此时,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赏析文中佳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至此,这篇山水小品文的意境美人文美学生已了然于胸,这是那种讲得太多的传统教法不能相比的。这样也体现了新课标“诵读古诗文,要有意识地在诵读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精神。
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文本,淡化语法教学,强化语感教学,把文言课上成读书课诵书课,而非听书课做题课。当然,读诵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如此,学生不仅能欣赏感受到文言文中的古典美人文美意境美,更能向古人学习其精炼优美的语言,可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同样,我在教学《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时,注重了朗读和背诵环节,学生轻松地便把握了课文层次,感受了魏征的敢于直谏和唐太宗的从谏如流。“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十思”给我们的感受是诸多方面的,通过自由朗读、齐声朗读、示范朗读、配乐朗读、个人朗读等教学环节落实并带给学生美感和熏陶。让人高兴的是,学生的作文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文言语句的引用和仿写,如“居安思危”、“慎始慎终”、“戒奢以俭”等。从这个意义上或许可以说,采用朗读吟诵法对文言文进行教学是有效的,是返璞归真的,也是切合新课标精神的。
此外,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还需引导学生精思,力争做到“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离骚》的教学,我们先引导学生熟读,领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慨叹所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缘由所来。在熟读的基础上,对照文中象征的句子深思所对应的君子品格,从而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托物言志,表明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批判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
可以说,是文言文的艰涩难懂成就了文言文教学中的诵读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应用诵读教学法,使教学回归文本,使学生回归本性,使教师回归本心,用声音触摸文章的灵魂,用节奏感受作者的情感,用歌咏赏析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质本洁来还洁去”,我们要让诵读回归语文课堂,回归文言文教学,做一名快乐的“诵读达人”。
参考文献:
[1]语文建设.2006.3.
(宁晋县职教中心 河北 宁晋 055550)
中国的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阅读一些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想象。但是,不少同学感到古代诗歌的难读,这是时代的隔膜以及古今汉语、古今诗歌具有不同特点所造成的。但只要在阅读中遵循一定的步骤,采用正确的方法,还是可以打开古代诗歌宝库的大门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古代诗歌阅读中应注意的几点。
1. 默读吟诵,初步感受 那么,默读吟诵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准确的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容,是朗诵的前提条件。只有理解作品,才能表现作品。但是要做到正确理解作品,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身世处境作一些了解。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作者写的十分动情,一方面是因为作者早年有着辛酸悲苦的人生经历,与十二郎是在患难相依中走过来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韩愈垂暮之年的生命感与对家族的责任感等一系列感触所致。了解了这些,作品中的情绪自然会在每个读者心中升腾起来,缩短或消除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然后朗读,则无不由衷感人。
其次,准确把握句子中的结构助词和语气词,是朗读具有韵味的重要手法。如《醉翁亭记》一文,用了很多“也”字,表达了一种平缓的语气,流露出作者自足的神情。文章也由于“也”字的频繁出现而变得散淡,文章由密集变得疏朗,这与作者的心里是一致的。
再次,注意把握好多重排比句之间的语气,既要上下畅通连贯,又要有轻重缓急的差异,不能板滞一律。如《谏太宗十思疏》最后的“十思”,一连十句,都是整齐的排比句,有关政治法律内容的,朗诵时宜于诚重老练,有关个人行为心理内容的则应语重心长,既不能棱角太过,成为严厉的指斥,也不能浅吟慢诵,成为自我欣赏,而应是告诫劝说,读者当细味精审。最后,还要注意有的文章非常讲求韵律,朗诵时应使听众感到回沓之美,悦耳动听。如《岳阳楼记》《秋声赋》等,在诵读中应特别注意其韵律美。
2. 细细品味,批文入情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在粗读的基础上,既要对每字每句细加品味,(因为有些古诗词中的人名、地名与动植物的名称,往往联系着某种典故)又要把握作品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如《行路难》的前四句写诗人在美酒佳肴面前的反常举止,感情的激烈变化。如果在平日,号称“醉仙”的李白,一定会豪饮而醉的。然而今天,他端起酒杯却又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放下了。他离开宴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茫然不知所为。“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的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五六句形象的写出了世路的艰难险阻。但诗人并未消沉,从“拔剑四顾”始就要继续追求。“闲来”、“忽复”两句用典,写诗人在心绪茫然中忽然想到了吕尚、伊尹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从而增加了自信心。“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残酷的现实,使诗人再次感到了人生道路的艰难,自己该走的路在哪里?但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最后还是高昂乐观的唱出了充满自信的最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有一天自己定会“大鹏一日同风起”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抑郁不平的感慨,更体现了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即使写对世路的忧愁,也没有丝毫寒促的危苦之词。经过这一步的仔细体味,可以印证第一步初步的感受是否正确,对不当之处予以修正,使自己的理解就深了一步。
3. 领悟写法,加深理解 前面两步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改变观点,从诗歌的写作技巧、布局运思方面进行分析。如《醉翁亭记》这篇散文在艺术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写景精炼传神。如写山间朝暮之变化与四季景物之变化,往往是抓住主要特征,短短几句话或寥寥几个字便勾勒出景物的主要精神气韵,使散文具有了诗情画意的美感。再者,文章在结构上也很精巧,如以主观感受之“乐”作为全文意脉贯穿始终。在写景和写人上注意其层次性,由大及小,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层层深入,层层相衔。如开头的由群山写到峰再写到泉,然后写到亭。第三段由游人之乐写到众宾之乐,再集中到太守之乐等。最后,文章语言平易流畅,创造性的运用乐二十一个“也”字,形成一种富有情韵的吟咏句调,风格十分独特。
再如《行路难》仅82字,却想象丰富,诗人创造性的运用夸张、比喻、比兴、用典等表现手法,言简意赅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另外,诗中出现的黄河、太行、海上、日边等意想以及拔剑四顾的雄姿和渡海的遐想,都具有壮美的精彩。总观《行路难》,诗歌充满了热烈的人生之恋。
总之,只有掌握了古代诗歌的正确阅读方法,才能进行赏析,才能更好的吸收这些灿烂的文化精华。这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和基础文化的熏陶是深远的。
一、“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在选拔、任用人才的时候,必须要先对其考察
《管子》中提出“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是讲对人不经考察就不能任用;不经试用,就不能作为人才储备。中国历代用人观,对人的考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何考察一个人,中国传统文化也给出很过实用的策略:《论语》中提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意思是说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的心情如何,安或不安,如此观察,那个人品性就一览无余了。《将苑•知人性》提出了“七观法”即“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指出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在矛盾中观察人,才能考察出人的实际素质;此外还有战国时庄子提出的“九验之法”,荀子提出的“四观之法”,唐代魏徵提出“六观之法”等等。这些方法虽然考察人才的视角、方法和维度不同,但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全面考察人,不能仅看重某个方面重,这不仅为古代的选人与用人提供了依据,对现代企业人才考察方面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发。
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且是长期持续的过程
《意林?晏子》指出:“和氏之璧,井里璞耳;良玉修之,则成国宝”,人只有经过培养才能成为有用之材;《孟子》中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是指出要想让一个人承担重要的使命,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去锻炼他。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多样性,除了通过引进来获取,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只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与能力,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说明了人才的培养是长久之计,十分不容易。对于企业来讲,人才的培养要有计划,要形成科学完善的机制,并要长期持续的进行,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的人才优势。
三“、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主”,企业用人的时候要扬长避短,切勿求全责备,才能人尽其才
《论语•微子》中提到“无求备于一人”,指出不能要求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正如“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都有可取之处,我们用人要用人的长处,这是古往今来用人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如何具体使用人才方面,《管子》中提出“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就是在做人事安排、配置时,应当更多地考虑人能力,只有实现“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谏太宗十思疏》),根据才能分配工作任务,才能挖掘、发挥其个人潜力,以使其做出成绩,达到人才的高效合理的使用。
四“、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企业要利用多种手段,满足人的不同需求,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
关于如何满足人的需要,留住人才的办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思想,《荀子》中提出“人生而有欲”“、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这里的“欲”就是人的欲望及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的欲望是多种样的,也是无限的。对于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工作,就是要分析、识别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采用各种激励措施,以满足员工的“欲”,吸引并留住人才,使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五、结语
由于历史发展变迁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也存在其历史局限性,但是不乏众多积极的思想可以应用到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去,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将其优秀的管理思想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卓有成效的作用。
作者:张丽单位:北京大学
【关键词】办公室;参谋;责任
一、秘书之职,贵在参谋
秘书为领导服务,首要的就在于为领导作出决策和执行决策服务。办公室的参谋工作,是秘书参谋职能的具体化,具有其它工作无法替代的作用。首先,对领导思想具有充实完善的作用。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一些新鲜思想、观点、认识,通过参谋工作与领导思想溶为一体,就会对领导的思想有所帮助。其次,对领导决策具有辅助取舍的作用。参谋工作往往体现在工作建议、预案等若干方面,提出参谋意见,有利于领导决策的形成;就同一个问题提出几种不同的参谋意见,有助于领导决策的优选;提出决策方案的优选意见,有助于领导决策的确定。最后,对领导工作具有提示警策的作用。
参谋工作的这三种作用,有时是独立发挥,更多的时候是同时发挥。参谋工作作用的大小,不但取决于问题的难易程度和解决问题办法可操作性的强弱,而且还取决于提供方式和时机是否得当。
二、参谋之道,贵在谋略
办公室的参谋工作,尽管千头万绪,但归结到一点是“谋略”二字,就是指计谋与方略,反映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处理矛盾的方法。在秘书参谋工作中,谋略往往溶于起草的文稿、呈送的信息、设想的预案、提出的建议之中。一是建议。围绕处领导班子工作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出的各种工作建议,如工作安排建议、解决某一问题的建议、开展某项专题活动的建议等。二是意见。针对油田生产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提出的参谋意见。三是预案。为落实某项重点工作、贯彻落实油田公司或领导者意见而提出的实施办法,如会议组织预案、大型活动组织预案、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等。四是方案。根据领导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经周密研究后提出的工作思路、实施措施等,如企业内部改制方案、工作调研方案、企业文化建设、基层建设等实施方案等。五是体会。学习理论、分析形势、现场调研、研究问题后所提出的看法,如阐发的某些新观点、新思想、新认识、新感受等。
三、参谋之效,贵在得法
工作得法,事半功倍。有参谋之心,不得参谋之法,会劳而无功。因此,当参谋,拟对策,出谋略,必须要熟悉参谋之法。
(一)重在调查研究,提高掌握情况的精准度。伟人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参谋工作也是如此,也要注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掌握信息,先人所知。信息是谋略的基础,谋略以信息为根据。因此,事关谋略的调查研究应是高层次、高水平的,特别讲究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它要求调研讲究实效出成果,要有针对性。
(二)善于分析形势,提升参谋建议的命中率。谋略依大局而定,据大势而发。分析客观形势,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增强预见性,是做好参谋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参谋建议的命中率,秘书人员还得用心分析。只有提供紧贴时政、紧跟上级部署、紧扣中心工作、紧系员工群众生活的参谋建议,才能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引起重视,才能提升办公室参谋的水平和参谋的命中率。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参谋服务的制度化。办公室聚集了一大批党性强、素质高的优秀人才,这是办公室的政治优势。办公室直接为领导层服务,部分秘书还直接为领导者服务,这是办公室的工作优势。在参谋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注重发挥这些优势,实现参谋服务的制度化。
(四)学会谋略比较,把握信息建议的优劣性。在实际工作中,拟一个方案并不难,难的是拟定几套方案,并掌握不同方案的比较方法,从比较中找出优劣,加以论证,向领导者提出更为可靠的参谋建议与依据。
四、得法之机,贵在固本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所以,办公室参谋服务工作的优劣,最终要体现在秘书人员的基本素质上。没有良好的素质,连一般秘书工作做起来都会感到吃力,要做好参谋工作自然就力不从心,达到足智多谋就更无从谈起。因此,秘书人员必须充分认识素质对于参谋效果的重要作用,狠抓自身素质建设,固本强基,实现秘书人员由单纯“助手型”向复合“参谋型”转变。
在日常工作中,为决策服务的参谋是整个办公室系统的事,涉及信息、调研、督查督办、文件起草、文件校核、会议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分别由办公室内设的各个岗位负责,这就十分需要强化办公室的整体功能。以上几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办公室如何更好地发挥参谋服务功能,只要我们办公室自觉把握好这几点要求,就能正确而有效地发挥秘书工作的参谋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一、W生走进文言文难于上青天
文言文的语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正因为文言文和现代社会间隔较远,其相应的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都和中学生存在着很远的距离。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网络知识时代,他们容易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特别是乐于接受来自微信、QQ群里面的新潮语言,抵触文言文,认为文言文太古老,学习它没什么实际用途。
根据笔者对本校高中生的问卷调查,70%的学生没有从文言文的学习中体验到愉悦,也没有感受到文言文的真正魅力,只是为考试无奈而艰难地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致比较低落。
就老师教的情况来看,重“言”轻“文”的老师有之,轻“言”重“文”的老师有之,“文”“言”剥离的老师有之,教学处于一种“信手拈来”的散漫境地。
学生不能走进文言文,就肯定学不好。这应该引起所有语文教师的反思。
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满堂灌一讲到底的方式经常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当然也有老师提问,但问题普遍简单化,能有多少思考和探究的价值?相反大部分是一问齐答。
三、老师诵读指导的走过场和虚化
近年来,课堂上朗读的声音很多,但是充满情感和有效的朗读却很鲜见。大多数时候只是教师为诵读而诵读,缺乏有效和必要的诵读指导,诵读处于一种虚化状态,流于形式。可想而知的结果就是,学生累死累活,读得口干舌燥,可是学习依旧如此低效。
我尝试着在文言文的有效教学策略上进行总结和反思,于是有了以下的想法。
一、联系现实,逐步解决文言文的词汇知识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当今,老师也认识到文言文教学应该教给学生思想的精粹,传承古代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可现实却是过于重视文言文中的“文”,把文言文的课变成政治思想教育课,抛弃了文言文的优美韵味。
因此,我们在执教文言文时一定要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联系现实,从文言文中读到一种现代感,做到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学会古为今用,在联系现实中落实文言词汇知识。
所以在执教《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时就较好地做到了古为今用,联系现实,同时又解决了文言词汇知识。“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即使在当今,我们的很多政策、主张都有着仁政思想的影子。请同学们说说看,假如用现代的理念诠释孟子仁政的思想,文中的哪些句子能够说明这一思想。”用一个问题统揽全文,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古人的作品,学生的积极性被当堂激发了,学生的回答很活跃,且都能利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有学生回答“不违农时……,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时,我就让学生说出“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和“数罟不入闯亍钡摹笆罟”的意思。当学生回答“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先物质后精神,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时,我不仅予以赞许也强调了“谨”的意思和“申之以孝悌之义”的文言特殊句式。当学生说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注重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符合现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思想”时,我又重申了“树之以桑”中“之”和“树”的含义。
联系了现实,拉近了距离,让学生很有兴趣地去思考,学生也明白了现代很多政策其实也折射着孟子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环保意识”“三农政策”这些都是学生思考的发现。这样,学生不仅读活了文章,体会了孟子仁政思想的光辉,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灵活地解决了文言词汇,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高中教材里面的文言文能联系现实,古为今用的课文很多,如《谏太宗十思疏》。在疏通了魏征十思的内容之后,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则送给自己或社会上各色职业的人,并且说出自己的理由,一节课下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文言文教学联系现实的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贯彻新《课标》的精神,需要在实际教学之中多次斟酌修改体会。
二、重视虚词,诵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我们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诵读指导。朗读,若没有教师的点拨,学习就会枯燥无味。除了一些朗读技巧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点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些方法的帮助下读出情感、情味。
文言文教学中重视虚词,特别是语气词,是读出韵味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例,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虚词加以学习,就可以很容易走入隐士的内心世界。
文中跟孔子政治观不同的有哪些人?这些人里面谁反对孔子的态度最为强烈?
设计这个问题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语气虚词读出隐士的态度。当学生回答是桀溺的反对态度最强烈并解说理由时,我就顺势提问“桀溺的反对语气尤其体现在哪些词上”,再引导学生比较区别“岂若”和“不若”的不同语气,让学生明白“岂若”是反问语气,比“不若”语气更加强烈,从而着重从“岂若”上读出桀溺强烈的反对态度。当学生回答是荷蒉者反对态度最强烈时,顺势引导学生读出“哉”字的强烈惋惜,引导学生体会“斯已而已矣”中有无“而已”的区别,从而读出“而已矣”中荷蒉者的强烈劝诫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