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22: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苜蓿柿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果树;牧草;草鸡;生态;种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S831.5;S1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323-02
我国人多地少,适合精耕细作,在果园内种植牧草,放养草鸡,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果树下种植可以促进林、草的生长,还可以改善牧草的品质;此外,树草间作可以改善草地的生态环境,夏季降低树下环境的气温和土温,降低风速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1];牧草可以提供充足草料,且其根系发达,可以保持土壤并增进土壤微生物繁殖,促进果树生长。鸡粪是一种优质有机肥(1 t鸡粪相当于硫酸铵55~82 kg、过磷酸钙88~96 kg、硫酸钾12~17 kg),直接排泄在果园内,可以提高土地肥力[2]。对林下草地放牧家畜的研究表明,林下微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放牧家畜的活动和生长,夏季可以遮荫降温,冬季可以挡风保暖,这对家畜的采食和生长均十分有益,果树―牧草―草鸡生态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1 牧草栽培
1.1 适合果树下种植的牧草品种
豆科牧草营养价值高于禾本科牧草。姚春艳等对北京地区果林下6 种牧草的光响应特性与地上生物量关系的研究表明,紫花苜蓿在低郁闭度果林下可获得较高的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产量,作为经济林下的一种经济性牧草,紫花苜蓿是首选牧草。菊苣可充分利用果林下较弱的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与养分,是高郁闭度果林下的最佳选择。但其鲜干比值较高,植株含水量较大,是一种高耗水耗肥的植物[3]。红三叶根系深长发达,根瘤众多,孕蕾至开花期根瘤固氮活性高,能供给土壤氮素约150 kg/hm2,肥力相当于施用厩肥30.0~37.5 t/hm2。根茬能给土壤遗留大量有机质,增强地力,宜于中长期草田轮作。营养生长期较耐荫蔽,宜在林果地树间种植。
1.1.1 紫花苜蓿(多年生)。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苜蓿的寿命一般是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 mm、无霜期100 d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喜中性土壤,pH值以6.0~7.5为宜,以6.7~7.0最好。成株高达1.0~1.5 m。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很丰富,动物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苜蓿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5.0%~26.2%,相当于豆饼的1/2,比玉米高1~2倍;赖氨酸含量1.05%~1.38%,比玉米高4~5倍。苜蓿的产量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管理水平和刈割次数不同,差异很大。一般年刈割3茬(辽宁2~4茬),产鲜草30~90 t/hm2,4~5 kg鲜草晒1 kg干草。
1.1.2 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是禾本科牧草,草质优良,叶量丰富,茎叶柔嫩,适口性好,是马、牛、羊、兔草食家畜的优质牧草,也是养鱼的好饲料。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高温,不耐严寒。遇35 ℃以上的高温生长受阻,甚至枯死,遇-15 ℃以下低温越冬不稳,或不能越冬。要求夏季凉爽、冬无严寒。在年降水量500~1 500 mm的地方都可种植,年降水量900~1 000 mm为最宜。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5 ℃,在10 ℃时亦能较好生长。性喜肥,适宜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黏土上种植,亦可在微酸性土壤上生长,适宜的pH值为6~7。但不宜在砂土或湿地上种植。一般可利用3~4年,产鲜草45~75 t/hm2。春播当年就可产鲜草22.5 t/hm2。开花前刈制干草,每100 kg含可消化蛋白质4.9 kg。
1.1.3 菊苣(多年生)。菊苣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15~25 ℃生长迅速,夏季高温,只要雨水充足仍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耐寒性较强,在-10~-8 ℃时仍保持青绿,-20~-15 ℃能安全越冬。根系发达,抗旱性能较好,较耐盐碱,在pH值8.2的土地上生长良好。喜肥喜水,对氮肥敏感。对土壤要求不严,旱地、水浇地均可种植,但低洼易涝地区易发生烂根。最佳收割时期是抽薹前,其营养价值高、鲜嫩、适口性好,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5%~32%、粗脂肪5%、粗纤维13%、粗灰分16%、无氮浸出物30%、钙1.5%、磷0.42%,各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比较丰富。菊苣具有抗病虫能力强、适口性好、产量高、生长快、再生能力强、利用率高、抗病性强、耐旱、耐寒、耐热、返青早等特点。菊苣可鲜喂,晒制干草或制成干粉,饲喂猪、牛、羊、马、鹿、兔、鸡、鹅等动物,也是鱼的良好饲料。
1.1.4 红三叶(多年生)。红三叶是豆科三叶草属,短期多年生丛生性草本植物。是长日照植物,但在营养生长期却能耐阴。光照在14 h以上时才能开花结荚,成熟后种子不易脱落。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在夏不过热,冬不过寒,年平均气温5~7 ℃,≥10 ℃年积温约2 000 ℃,年降雨量约1 000 mm,微酸性至微碱性而富含钙质的黏土壤,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条件最为适宜,最适温度为15~25 ℃。耐湿而不耐旱和夏季酷热,适宜pH值为6.0~7.5。红三叶草质柔嫩,适口性好,多种家畜均喜食。
1.1.5 苦荬菜。苦荬菜为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植物体含白色乳汁,株高1.5~3.0 m,茎多分枝,叶形变化多样,花为舌状,淡黄色。苦荬菜是高产优质青绿饲料。其叶量大,脆嫩带苦味,适口性好,是猪、鸡、兔等畜禽的优质青饲料。苦荬菜产量高,再生性强。一般每年收割2~3 次,可产鲜草60~90 t/hm2。苦荬菜营养丰富,鲜草中干物质含量10.6%~20.0%,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约20%,可消化粗蛋白质150 g/kg。用鲜嫩的苦荬菜饲喂畜禽,不仅利用率高,饲喂效果好,还能减少疾病,促进健康。
1.2 果树下牧草栽培方案
第1年上半年以草鸡强度放牧的方式清除果园地的杂草。至下半年秋季可以播种人工牧草,并以黑麦草为先锋草消除其他杂草。行间距较大的果园,牧草品种选择苜蓿、红三叶、白三叶、菊苣、多年生黑麦草等;树冠较大、郁闭度较大的果园种植三叶草。葡萄园种植白三叶、百脉根等。果树地牧草宜采用混播技术,混播牧草多由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两大类组成,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在混合牧草中的比例要因地制宜,一般为1∶2。以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红三叶为最好[1]。
2 草鸡养殖
采取圈舍栖息与果园内放养相结合,让鸡在空气新鲜、水质优良、草料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发育,以生产出绿色天然优质的商品鸡及其蛋品[2]。在品种选择上要选用耐粗饲、活动范围广、觅食力强、抗病力好、个体中偏小、肉质细嫩味美的优质地方土鸡品种。选用黑色脚或青黑色脚,易为群众接受。要小群饲养、同群同龄、全进全出、按程序防疫。
2.1 育雏
雏鸡入舍后应及时饮水,2 h后添加饲料。饮用30~32 ℃的温开水,水中可加入5%的葡萄糖、电解质,以增强雏鸡体质,缓解应激,便于胎粪排出,以后饮用室温的自来水。控制好温度是育雏的关键,1~3 d保持在33~35 ℃、4~7 d保持31~34 ℃、第2周保持29~32 ℃、第3周保持27~30℃、第4周保持24~27℃、第5周保持20~25 ℃,逐渐过渡至自然温度。必须注意短时间内温度变化不宜过大;温度计应在使用前进行校正,悬挂在靠鸡只背部上方(距鸡只活动平面10 cm高)。前3 d光照为昼夜连续照明,4~7 d每天照明20 h,以后每周缩短2 h。10日龄以后在饲料中加0.01%~0.02%土霉素,预防肠炎和呼吸道疾病;15~16日龄在饲料中加0.012 5%球虫痢灵,预防球虫病。一般在45~60日龄移入果园饲养。
2.2 鸡舍建造
根据果园地形地貌,确定建舍地点,每群饲养500只以内,每栋舍40~45 m2,密度控制在12只/m2,建舍地点要求地势干燥、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水电通畅,喂料管理方便,居放养区域中央,周围果园放养面积375~450只/hm2。鸡舍结构可就地打土墙、盖草房,室内墙壁刷白(石绵瓦房顶保证吊顶檐高不低于2 m),做到冬暖夏凉。室内地面铺垫锯末、杂草、谷壳等约5 cm厚,室内设置栖架,用8 cm直径圆木搭成阶梯式,安装6盏25 W白炽灯泡电灯,距地面1.5 m为宜,饮水安装自动饮水器3个。在鸡舍周边修建垫料堆置发酵池1个。鸡群活动范围的边界上,应埋设2.0~2.5 m高的铁丝网或尼龙网。根据鸡群大小和果园面积,适当搭一些油毡棚供仔鸡避雨和休息。棚的质量要求不高,只要能避雨、避暑、补饲、休息即可,这是必备设施,其对防止鸡群被暴雨淋打、烈日曝晒、意外惊动等非常重要,不可缺少。
2.3 加强饲养管理
牧草应用割草机或人工刈割后饲喂,不可将牧草直接抛撒在地上供鸡群自行采食,以免践踏污染牧草;严重的因部分牧草在鸡嗉囊或胃中成团,不能进入肠道排出,造成无法进食而消瘦死亡。应用网兜将牧草悬挂到一定高度,让鸡啄食,以保证饲喂安全和提高牧草的利用率。育雏阶段饲喂雏鸡全价饲料,60日龄后逐步过渡至自配饲料,建议配方为:开产前,玉米60.0%、豆粕18.0%、磷酸氢钙(骨粉)1.5%、石粉1.0%、多维及微量元素1.0%、麸皮18.2%、盐0.3%;开产后玉米65.0%、豆粕23.0%、磷酸氢钙(骨粉)1.5%、石粉7.0%、多维及微量元素1.0%、麸皮2.2%、盐0.3%。将果园用丝网隔开,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待一个小区的草、虫不足时再转移至另一个小区放牧。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能防止老鼠、黄鼠狼等对鸡群的侵害和带入传染性病菌,同时也有利于食物链的建立。
2.4 驱虫防疫
在野外生态环境中,鸡群采食蚯蚓、甲壳虫、蜗牛较多,最容易出现寄生虫病,特别是蛔虫病和绦虫病,一般在放养1个月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隔2~4周再进行第2次驱虫。应尽量选用对多种线虫、绦虫均有效的丙硫咪唑片剂,可在晚上鸡群回舍补料时,拌料饲喂,用量为20 mg/kg体重。翌日早晨要及时检查鸡粪,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翌日晚餐再驱虫1次。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草鸡在果园林地饲养,抵抗力强,但鸡的活动范围广,传染性疾病防范难度较大。因此,防病免疫工作要求质量高,剂量足,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逐只予以免疫注射。7日龄,饮水接种新支二联苗1羽份/只;11~12日龄,饮水接种法氏囊疫苗1羽份/只;18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接种禽流感疫苗0.3~0.5 mL/只;21日龄,饮水接种法氏囊疫苗2羽份/只;26日龄饮水接种新支二联苗2羽份/只;45日龄,颈部皮下注射接种禽流感疫苗0.5 mL/只;55~60日龄,饮水接种新、传、法氏囊疫苗2羽份/只;120日龄,肌肉注射接种新城疫I系+减蛋综合征+法氏囊疫苗1羽份/只;130日龄,肌肉注射接种禽流感灭活疫苗1羽份/只。以后每隔6个月注射新城疫I系1次,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及时了解当地疫情,如之前有其他传染疫病发生,应参照防疫要求,及时免疫。
3 果树栽培
果树行宽距离要适宜,种植牧草时,便于机械操作,节约人工。麻晓芬对浙江东南部丘陵山区柿子―草―鸡复合系统的研究表明,复合系统中柿子树干直径、株高、枝条数量相比裸地柿子园内柿树,分别增加23.81%、10.44%、25.88%。鸡能以柿子树虫为食,转化为肉蛋白,既减少了虫口量,还节约了农药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农药的污染。因此,柿子―草―鸡系统产出更加绿色的柿子,系统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4]。果树杀虫杀菌时,应尽量使用低毒高效或低浓度低毒的农药,施药时要分区作业,不让鸡接触到农药;施用农药的园区,要待农药毒性过后再进行放养。也可采用药物树孔注射法防治,以避免鸡群农药中毒。
4 结语
叶晓伟等通过连续2年的对比观测表明,梨―草―鸡生态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均较梨―草模式及裸地梨园模式显著提高,其中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是裸地梨园的2.18 倍。种植果树前期投入非常关键,选择一种合适的间作物对于缓解投入与经济效益低下的矛盾非常重要。养鸡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梨―草―鸡生态农业模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防止土壤板结[5]。果园―牧草―草鸡生态种养模式前景广阔,在不同地区、不同果树品种,种植合适的牧草品种,适宜的载畜量,以达到效益最大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5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侯扶江,安渊.放牧和光照对林下栽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1(3):414-419.
[2] 张昌莲,彭祥伟,王阳铭.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家禽生态养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1):76-77.
[3] 姚春艳,卢欣石,徐大伟,等.果林下6种牧草的光响应特性与地上生物量关系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69-73.
1.维生素A 维生素A最好的食物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子、全脂牛奶、禽蛋等。深色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苜蓿、空心菜、莴苣叶、芹菜叶、胡萝卜、豌豆苗、红薯、辣椒、芒果、杏、柿子等食物中富含的维生素A原,在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长期从事电脑工作或夜间用眼者,如果不注意摄取或补充维生素A,都可能导致维生素A缺乏。
2.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水鱼、蛋黄及鱼肝油制剂中。晒太阳是获得充足有效维生素D的最好方法。
3.维生素E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植物油(大豆油、玉米油)、麦胚、坚果类、种子类、豆类及其他谷类中。绿叶蔬菜中含有一定的量。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维生素E和其他抗氧化剂摄入较少和血浆中维生素E含量较低,可能会增加某些癌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但在补充抗氧化剂后可能降低上述疾病和其他退行性过程的危险性。
4.B族维生素
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米糠、全麦、燕麦、花生、瘦肉等食物中,豆类、坚果也是其良好的来源。
如有食欲不振、胃肠疾病、头发干枯、记忆减退、抽筋(肌肉痉挛)等症状,说明体内可能缺乏维生素B1;抽烟、喝酒、爱吃糖的人要增加膳食中维生素B1的摄取;妊娠、哺乳期或是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要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焦虑、抑郁、精神受刺激者,以及手术患者,要全面补充B族维生素。
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2良好的食物来源是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乳类。植物性食品则以绿叶蔬菜含量较多,如菠菜、韭菜、油菜、花椰菜等。
妊娠、哺乳期或是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要增加维生素B2的摄入;不常吃瘦肉和奶制品的人应增加维生素B2的摄入;患有胃溃疡和糖尿病而长期控制饮食的人,较易出现维生素B2不足。
烟酸(尼克酸) 烟酸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B族维生素。它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如全麦制品、糙米、豆类、芝麻、花生、香菇、紫菜、无花果、乳制品、蛋、鸡肉、瘦肉、鱼、绿叶蔬菜等食物。
如果皮肤对阳光照射特别敏感,可能是烟酸不足的早期症状,要注意烟酸的摄入或补充;有皮炎、脱皮或皮肤粗糙的人需要增加烟酸的摄入;经常精神紧张、躁动不安者要注意烟酸的摄入或补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烟酸。
泛酸 泛酸来源最丰富的食物是动物肝肾、鸡蛋黄、坚果类、蘑菇等,其次为大豆粉、小麦粉、菜花、鸡肉等,蔬菜、水果中含量相对较少。
膳食中充足的泛酸可以提高人体应对紧张的能力;手足常有麻木、刺痛感,腿抽筋,脚有烧灼感的人需要补充泛酸;过敏者、关节炎患者、服用抗生素者以及服用避孕药者应注意泛酸的摄取或补充。
维生素B6(吡哆醇)维生素B6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良好的来源是白肉类(如鸡和鱼),其次是豆类(如黄豆)、葵花子、麦麸、米糠、核桃等。
患有贫血、脂溢性皮炎、口舌炎症者都与维生素B6缺乏有关。
维生素B12(钴胺素)膳食中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肉类、动物内脏、鱼、禽、贝类及蛋类,奶与奶制品中含量少,植物性食品基本不含维生素B12。
老年人及完全素食者必须补充维生素B12,经常应酬并大量喝酒者补充维生素B12很重要,女性经前或经期、孕期及哺乳期均应补充维生素B6。
叶酸(蝶酰谷氨酸) 叶酸是重要的维生素,与出生缺陷、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有关。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品中,含量丰富的食物为动物肝肾、鸡蛋、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类。
女性孕前、孕期及哺乳期尤其要注意叶酸的摄取和补充。
“老寒腿”是大众对膝关节炎的俗称,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膝关节炎多因生理性老化导致,表现为关节软骨营养不良,代谢异常,并出现骨刺。特别是一到数九寒天,有老寒腿的人别提有多难受了。
怎么治疗老寒腿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两个效果很好的老偏方。
粗盐包
粗盐包需要的材料很简单,一条毛巾和两斤粗盐。首先,拿一条毛巾对折,将三个边缝起来,留出一个洞口。最好缝得细密一些,以防粗盐颗粒漏出。将买来的粗盐倒入锅中,炒热,直至烫手,然后将粗盐从预留的洞口,倒入毛巾内,并将洞口缝起来。这样,粗盐包就做成了。将做好的粗盐包放置在疼痛、怕冷的关节部位。每次热敷15~20分钟,至粗盐逐渐冷却。如果热敷包温度较高,可在患处多衬垫一块毛巾,以免烫伤。此外,热敷包可反复利用,用微波炉加热就行。这个方法能迅速缓解关节疼痛,坚持一段时间,能明显改善症状。但它不能用于肿胀、发炎的关节炎患者。
花椒水
泡脚时在水里加些花椒。花椒性辛温,能除五脏六腑之寒,且能通血脉、调关节。先抓一把花椒加入适量水煎,待药性充分融入水中时倒入盆中,先熏双脚,等水温降到能下脚时用来泡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入热的花椒水,水以盖过脚踝为好,泡上半小时,以全身微微冒汗为宜。除花椒外,还可以在水里加上艾叶。热水加热性药物,祛寒效果更好。
当然,如果能不得老寒腿是最好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预防老寒腿的小技巧,既简单又有效。技巧就是干洗脚。不用水的干洗脚,对老寒腿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洗时双手相合抱住大腿根,然后用力向下按压,一直到脚踝部,之后再从脚踝按压至大腿根部,反复20次,按摩时可坐可站。这个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腿部经脉,促进腿部气血循环起到祛寒的效果。
另外,“老寒腿”患者应该多吃胡萝卜、南瓜、红薯、芒果、奇异果、梨、橘子、柠檬、木瓜、杏、柿子、玉米、菠菜、苜蓿、甘蓝、水芹等颜色鲜艳的蔬果。绿色蔬菜吃得越多,患关节炎的可能性就越小;多吃胡萝卜以及其他一些颜色鲜艳的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罹患关节炎的风险。因此,为了健康的骨骼和关节,请您在餐桌上多增加这一类的蔬果。
摘自《偏方治小病,烦恼一扫光》
食物过敏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引起的原因分外在和内在两种。外在原因如冷、热、日光等刺激,蚊、虱等虫类的叮咬,接触麻疹、漆树等植物;内在原因除病灶感染、肠寄生虫病和某些药物引起外,相当一部分发病者是由于食用了鱼、虾、蟹、牛奶、蛋类、肉类、酒、蘑菇、杨梅等食物引起。对于因食物引起的荨麻疹患者,在膳食中就必须严格禁用这类食物。
湿疹也有一部分是因为食物过敏引起的。不少反复发作的湿疹患者,每当吃了蛋白质类食物或鱼、虾腥味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后,病情往往加重。因此,急性湿疹病人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在发病期间还应忌茶、酒及辛辣刺激等食物。
机体代谢障碍
不合理的饮食会使机体代谢发生障碍。比如,长期过多地摄入高脂肪类食物,可致血脂过高,使脂肪代谢失调,表现在皮肤的异常反应是出现脸黄疣(淡黄色的小皮疹,多发生在眼睑上,起初如米粒大,微微高出皮肤,与正常皮肤截然分开,边界不规则,甚至可布满整个眼睑),影响面部美观。因此,要根治这种皮肤病,就需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类食物,多吃降脂食物。
糖尿病人因血液和皮肤内的糖含量较高,特别容易引起皮肤感染,易患毛囊炎和疮疖等皮肤病。因此,要控制这类皮肤病,必须调节饮食,纠正糖代谢异常。
蔬菜日光性皮炎,又称“大头风”或“大头瘟”,是因为吃了某些蔬菜后,暴露在外的皮肤经日照而引起的。因为这些人对某些蔬菜中所含的感光物质不能正常代谢,于是突然出现红肿、瘙痒及灼痛,严重时可发生瘀斑、水疱、血疱,甚至坏死。防止该病发生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吃这类蔬菜,比如说雪里蕻、油菜、苋菜、刺儿菜、马齿苋、灰菜及黄泥螺等。另外,也可通过长时间用冷水反复浸泡来减少这类蔬菜中的感光物质,然后进一步加热破坏感光物质。有这类病史的人一旦误食了这类蔬菜,避免日照也可控制发病。
营养素缺乏
营养素缺乏引起的皮肤病有多种,如皮肤粗糙、脂溢性皮炎、癞皮病、坏血病、湿疹等。
长期缺乏维生素A,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鳞屑增多,然后发展为毛囊丘疹,甚至头发枯槁脱落。如果无其他原因导致血浆中维生素A缺乏,应多选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卯、全奶、奶油、禽蛋;深色蔬菜和水果如冬寒菜、苜蓿、空心菜、莴笋叶、豌豆苗、红心红薯、菠菜、胡萝卜及芒果、杏子等。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症状是头皮刺痒、多鳞屑,耳后、面颊及脊背等处发生油性皮屑,也有掉头发等现象。这种皮肤病多因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所致。典型的核黄素缺乏病,还会发生阴囊炎、口角炎、唇炎及舌炎等。膳食中长期缺乏新鲜的蔬菜是患脂溢性皮炎的重要原因。另外,寻常痤疮(俗称粉刺)的发病与皮脂分泌过多和消化不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类病人的饮食应减少高脂食物,少酒、少糖,多蔬果,以调剂消化功能和清理肠胃,减少皮脂溢出,从而控制病情。
膳食中烟酸缺乏易患糙皮病,又叫癞皮病,主要损害皮肤、口、舌、胃肠道粘膜以及神经系统。该病是由于长期以玉米或精白米为主食,又缺乏新鲜的蔬菜和肉类,使膳食中缺乏烟酸所致。因此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很重要。膳食中应注意摄取富含烟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肾、瘦肉、全谷、豆类、乳类、新鲜的绿叶蔬菜。
体内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主要存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如柿子椒、番茄及各种绿叶蔬菜;柑橘、柠檬、青枣、山楂、猕猴桃等维生素C含量十分丰富。
长期摄入不合脂肪膳食的人会发生皮炎和伤口不易愈合;婴儿缺乏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可出现湿疹。必需脂肪酸普遍存在于植物油中,因此,膳食中只要注意一定量的植物油供给,即可避免缺乏症。
提示:
①不论是感染性或是非感染性皮肤病,皮肤只要有瘙痒或炎性病变,应慎用海味(鱼、虾、蟹等)、蛋类(鸡蛋、鸭蛋等)、豆类(蚕豆、豌豆等)以及刺激性食物(醋、咖啡、红茶、辣椒)等。这对改善症状颇有好处。
秋天来了
一片云彩,突然
就那么低了下来
一只鸟落在一根树枝
一串唧唧喳喳的叫声,
树枝轻轻颤抖了一下
那一片云彩,又被那
鸟声,重重地弹了回去
秋天来了
侧着头,看一个人
朝着夜空不停地打哈欠
曾经被喻作笛孔的星星
那一只只不停闪亮的眼睛
闭上其中的任何一只
世界,都会被省略掉
一些可有可无的细节
秋天来了
一群大雁飞过天空
先是排成了“人”字
接着又排成长长的“一”字
一颗小小的黑点零落在最后
可是牙齿松动渐入中年的我?
哦,秋天!秋天来了
看着那天空不停变换的队形
我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些不安
蝈蝈的声音
用蝈蝈的声音
劈开细细的竹篾和草茎
傍晚时分密不透风的葡萄架
一串紫褐色的藤蔓
拖着月亮甩过高高的东墙
告诉我,那南瓜,为什么
要开这样一种绿颜色的花
舌尖蘸着露水,一颗露水
和无数颗星星一起练发声
蝈蝈也跟着在慢慢慢慢叫
哦,九月安静的琴师
秋天最寂寞的蝉蜕
蝈蝈,用你清脆的叫声
编一只金黄颜色的笼子
你听,秋天被你叫的金光灿灿
门前的土场边开着一丛花
一束鸡冠花一束晚饭花
晚饭花细腰瘦身
鸡冠花大而红艳
还有凤仙,刚采下来
就被我箍在了手指上
一朵花,只要盛开
我就不能嫌她——小
秋天金黄的叫声里
你看我漫不经心地
给一只大肚子蝈蝈
涂抹一排细长的指甲
明月初升
苹果柿子枣儿
鸭梨茨梨丝瓜
九月,一节白白的嫩藕
头朝着村前小河的方向
秋天摆满整整一桌子
跟着黄昏里的萤火虫
一个人高举一朵野葵花
初秋之夜,天上月亮转动
吧嗒,吧嗒,吧嗒
发出一种奇怪的声响
搭拉着一双竹制的拖鞋
童年火红的凤仙花
羞赦得只在夜晚开放
贴着松香木的床沿
一轮明月颤颤升起
透明的露珠晃动
石码头边的绣花鞋
一群小鱼儿乱蹦蹦的
在清理沉在水底的木桩
安 静
阳光卧在渐渐干涸的水渠上
这个秋天的下午是安静的
在河坡上摘棉花,母亲的
手上,戴着一只新鲜的草戒指
干净的草戒指黄中间绿
手指一动,阳光也跟着上下转动
一只紧束的围裙,手指上渗出的血
仅仅那么一小块,殷殷的
却将整个棉花地都染的通红
和温暖的阳光和流水
一起平躺在寂静的河坡上
看着白云在天空中飘啊飘
金黄摇篮里的我和小鸟不会再说什么
烟 岚
稠密的蝉声渐渐变得稀疏
跟着流水,长长的夏天即将过去
你安静地走在这田野上
我熟悉的故乡的宽阔田野啊
那些葡萄、苹果、鸭梨
那些黄豆、棉花、蚕桑
那些睁着眼睛看着我们的金丝小枣
那迎着阳光一节节生长的高粱和芝麻
枫杨树的叶子慢慢蜷缩
留着一场刚刚经过的阵雨
一群冬瓜拖着藤蔓四处走散
一条路安静地滑下寂静的河滩
路边的草花保留的早年的记忆
能够将自己的身体和我一起
沉没在故乡那寂寞的烟岚里
你,一定是我最挚爱的亲人
土拨鼠
一只土拨鼠正朝河滩上运粮食
玉米,水稻,大豆和花生
白胖胖的麦粒刚刚出了一半
高耸着的电线杆标出的
某个未可知的目的地——
秋风大地,锣鼓喧腾
一只土拨鼠在搬粮食
用那尖锐的牙齿和趾爪
那灵活的尾巴
每年的秋天,它们都必须为自己
储备好能赖以活过整个寒冬的食物
夕阳西沉,土拨鼠在搬粮食
比最后一颗星星出来的速度还慢
将沉甸甸的秋日一直拖进冬季
田野,我听见一只土拨鼠的喘息
呼哧,呼哧,下午寂静的河滩上
土拨鼠吃力地搬运过冬的粮食
一只土拨鼠的喘息原本并没有那么大
是秋天田野的那一份宁静将它放大了
用粗实的爪子紧按住渐渐高起来的
大地,按住一朵鸡冠花
那渐渐暗下去蓝天、白云
除此,我看见的,只有一只土拨鼠
以及它的内心所拥有的巨大的虚空
消 逝
新坟靠着旧坟
顺着河坡找到一处背风的地方
学一堆泥土安静地蹲在这里
不说话,不欢笑,也不流泪
只将那些熟悉的名字一遍遍重温
习惯于沉默的日子
以另一种方式提醒着我
不分年纪辈分
不问贫贱名姓
一大片林子生长在土地的中央
在它们揉不得半点风沙的心里
厚厚的一切都会变的客观
对生命,时间从来是最公正的裁判
这泥土,谁先来了,就先埋谁
故乡,我已离开你许多年了
从头到脚缠满了你紫色的荞麦花
炊烟升起处,房子和树木一寸寸矮下去
在长满野苜蓿和胡萝卜的土地上
直起已经微微佝偻的腰
心底里,惟有你的血脉
久久喧嚣,无以平息
黄昏,大河安静奔流
流星追逐在低垂的天际
那星星一样铺在脚下的婆婆菜、紫地丁
平静,沉默,低调,甚至是……节制
只有面对土地,花朵才懂得保留
像我,只要站在这里
就尽力收藏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最后的亲人
我要在你的土地上寻找最后的亲人
那些被雷电击倒的大树
那些被荒草覆盖的墓碑
那些比墓碑更加低矮的哭泣
一条河注定拉不住这时间的流水
那些红蜻蜓、金蝈蝈、绿蚂蚱
那些棉花地、大豆地、落花生
晚风中,那村庄上空剪不断的雾霭烟岚
掰下的老玉米随手被谁扔在地上
大河边,落日转动最后一株向日葵
那个每天放学以后一边唱着
童谣,一边弯腰割草的小女孩
少年滚动铁环,唇上茸毛渐密
曾经,我的被泥土悉心珍藏的祖母
暮色中,她稻芒琐屑的呼喊,越来越远
夕阳。血管里浮动一片半青的草叶
秋日的河边坡地,那个满怀荻花的女子
我咳嗽成血,大梦成病
“产业移民”之忧
记忆里小时候串亲带的是点心和烙饼,后来是成箱的礼品,现在则更省事,连礼品也不用带了,直接给钱就行,并且不用再相互的串亲,而是集中去一家吃饭,接下来其他亲戚每年依次轮流。
今年,我们家轮到大姑家待客。
初三,我们去下冶镇郑山村的大姑家串亲。让我倍感意外的是,春节里本该热闹的村庄,偌大的村子,却是冷冷清清,空空如也,从村头到村尾,大多数家户都是大门紧闭,只有三五户的人家还在家过年。
就连大姑家也是因为待客才回来过年的,平日里大姑一家都在市区生活。
在大姑家,见到了十多年未见的表哥一家,交谈中得知,表哥和表嫂自从3年前应聘到济源富士康后,便从下冶镇搬到了紧邻市区的承留镇,彻底告别了在家种地的生活,而家里的4亩多地则流转了出去。
承留镇,是虎岭产业集聚区所在地。据该镇党委书记常东风介绍,“承留镇人口由3年前的不足2万人迅速积聚到5万多人,与农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密不可分,山区镇的很多农民,把确权后的土地流转了出去,就放心地进城务工经商了”。
大姑村子里的村民大都和表哥表嫂一样到虎岭集聚区工作了。那么,他们进城后的生活怎样呢?
“从家里乘坐班车去上班,不到10分钟就到了。两个孩子也都在市里上学,不用接送。两人每月的收入六七千元,家里的土地流转还有流转费。”虽然说起目前的生活表嫂还算满意,但让她忧心的还是住房问题。
“我们目前租房子住,两个孩子上学,加上各种生活开销,要想按每平方米4000多元的市场价在市区买房子,确实有些紧张。”
“镇政府最初规划让我们在镇上的月亮湾社区买房,可这距我们工作的地方很远啊,后来又说要搬迁到市区,按优于市场价一半的费用为我们安置住房,于是我们苦苦等待,但到现在搬迁房的事也没有落实。”
表嫂说的月亮湾社区位于下冶镇东部,主要是为解决下冶镇沿黄地质灾害区曹腰、圪台、郑山等村和偏远地区群众居住困难而建的,入住率极低。
像表哥表嫂这样因为就业而到市区定居的“产业移民”,他们需要的是市区的搬迁房。
表嫂希望搬迁房能快些有个着落,这样可以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
美丽乡村的嬗变
下冶镇的几个村子是冷冷清清,而邵原镇的黄楝树村则是热闹非凡。
黄楝树村位于邵原镇北部的深山区,坐落在济源、垣曲、阳城三县交界处,地处鳌背山山脚,中岳路穿境而过,东阳河、银洞河流淌其间;既护守小沟背景区门户,又锁钥北上析城山景区要塞,还是进入黑龙山原始森林的必经之路。
初五,记者来到邵原镇的黄楝树村,亭台楼榭、仿古廊架、九曲桥、花岗岩围栏……一幅美丽乡村画跃入眼帘。村里公路两旁的楼房整齐划一,各式店铺林立。
常方红是这里的一个饭店老板,他今年55岁。
常方红告诉记者,以前他和家人生活在偏僻的山沟里,住的是土坯房,种着2亩多的田地,农闲时便到山上放牛、采药材、挖野菜,一年下来仅有2000多元的收入,生活颇为拮据。
如今已是今非昔比。几年前,由村里统一规划,常方红和其他村民在公路两边盖起了三层小楼,将农家乐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这得益于黄楝树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
邵原镇副镇长田颖介绍说,黄楝树村旅游资源丰厚,镇里因势利导,将黄楝树村列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创建村,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一是投资350万元,大力发展农家乐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群众建设具有餐饮、住宿等功能的农家乐宾馆。二是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投资560万元,流转土地180余亩,建设水果公园、采摘园等特色生态公园。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加快推进东阳河漂流项目建设,吸引游客,增加村集体收入,提高黄楝树村的知名度。
黄楝树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村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一年下来十几万的收入不在话下。”常方红的兴奋溢于言表,“家里的2亩多地也都流转给美丽乡村项目了,每亩的流转费为700元,就是白白流转,没有一分租金,我也乐意呢!”
常方红期待着春暖花开,期待着“五一”旅游旺季的到来:“待天气暖和起来,便进入了旅游旺季,来漂流的游客便多了,我这生意好着呢!”
“让群众家家有创业,人人有事干,切实提高收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切实构建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邵原镇镇长赵开颜说。
特色家庭农场
比起到城里工作的人们,留在村子里的少数村民也不甘落后,他们或因地制宜建起了家庭农场,或三五合伙成立专业合作社,或承包数百亩地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王屋镇竹泉村的连光明便建立起了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王屋山光明家庭农场。
在海拔1000余米的王屋山东坡大凹山腰、黄河三峡边上,王屋山光明家庭农场踞山望水,花草树木相间,曲径环环通幽。
连光明介绍说,农场建于2010年,总投资100多万元,面积1200余亩,以放牧于山野的方式经营“王屋牧野”土黑猪。同时,为兼顾生态平衡,还种植了柿子、山楂、桃、李、杏等果树,还养殖了土蜂、土山鸡。目前,全场存栏土黑猪300多头,有土蜂50多箱。
说起建立家庭农场饲养土黑猪的初衷,连光明说,前些年,他和家人仅靠着仅有的几亩地为生,收入微薄,为了致富,他才建起了养猪场,饲养商品猪,喂的是饲料,虽然隔三差五地打药,猪还是不断地生病,三四个月就出栏了。“这样的猪肉我自己都不想吃,再卖给老百姓,我心里实在不忍,哪怕销量不错。虽然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大大的丰富了,可是真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我就想着,如果继续养猪,就要养些健康绿色的土黑猪。”
“哪怕养一头猪,我也要坚持至少12月才出栏。”一脸淳朴的连光明说,“我要的就是一个‘真’字,老百姓在我这里吃到的全是安全的原生态的东西。”
连光明的土黑猪喂的是豆粕、麦麸、苜蓿草等,还间以有机农场运来的西红柿、萝卜等蔬菜,从不用化学类、激素类药品,真正实现了自然生活、快乐生长。
这不,春节前后,连光明的土黑猪便到了销售旺季,他卖出了近千斤的土黑猪肉。
由于毗邻黄河三峡景区,每到旅游旺季这里的游客便络绎不绝,连光明还趁机做起了特色农家乐,到这里来的游客可以吃上地道的农家饭,咸米饭、红烧肉、笨鸡蛋、特色蔬菜等。
如何让土黑猪能“走出去”,远销到郑州、上海、北京等地,进一步打开更广阔的市场销售渠道,虽然连光明也在极力寻找途径,但却有些力不从心。
1 基本概况
西安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南部为秦岭山地与黄土台塬,北部为渭河平原,全市林业用地 50.84万hm2,森林覆盖率为44.99%。 2000 年以来,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日元贷款林业工程、大绿工程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完成人工造林10 万 hm2。 由于新造林面积大,未有效利用林地空间大,而且林木所在地块以前均为耕地,土层较厚、土质肥沃,适合开展林下复合经营。 2008~2011年共实施林下复合经营试验示范6166.67hm2,取得了较为显着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 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
2.1 林—油复合经营模式
主要适合于平原地区的1~2 年生的速生杨、核桃、鲜食枣、石榴、樱桃等树种的林地,利用林木遮荫小的特点,在林间套种油菜、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前茬可栽植油菜,收获后可种植花生、大豆、芝麻等,实行“油连油”,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杨莉等,2004)。
2.2 林—菜复合经营模式
主要适合于平原及缓坡地段的1~2 年生速生杨、核桃、鲜食枣等树种林地,由于林木处于幼龄期,地表光照充足,与其它耕地相比基本没有区别。利用林木遮荫小的特点,在林间套种白菜类、萝卜类、甘蓝类、葱蒜类、土豆、西瓜、红薯等温凉型、中弱光型蔬菜。
2.3 林—苗复合经营模式
平原和山区均可, 宜在 1~2 年生新造林林地实施。平原区可选择杨树、枣、石榴等树种的林地,山区可选择油松、核桃、板栗等林地。林下育苗时,要根据林木不同的生长过程,繁育不同的苗木。林木生长前期,可繁育喜光的树种如核桃、白皮松等;林木生长中后期,可繁育喜荫树种如黄杨、连翘等。 不能育大苗和高杆苗木,只能繁育小苗和低矮灌木,以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和结果。
2.4 林—禽复合经营模式
林—禽复合经营在平原地区及山区均可,适宜在3 年生以上林地或已成林林地实施。 平原区可选择杨树、核桃、泡桐等林地,也可选择枣、石榴、杏、李等经济林林地;山区可在原有天然林资源的基础上,选择核桃、板栗、柿子、香椿、桃等林地,密度以 750株/hm2左右为宜。为了使家禽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可在林下种植青菜、苜蓿等,并保留蒲公英、荠荠菜、狗尾草等野生植物。可养殖禽类900 只/hm2,采取“轮牧”的方式,以利于昆虫、嫩草的生长。在对林木及草种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必须选择高效低毒农药, 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以避免对家禽产生毒害。
2.5 林—菌复合经营模式
林—菌复合经营在平原和山区均可, 宜在 5 年生以上林地实施,利用林地遮荫条件好、湿度较大的特点培养食用菌。平原区可选择杨树速生丰产林、大棚猕猴桃等林地;山区可选择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林地。 林下食用菌可栽培平菇、草菇、鸡腿菇、金针菇、茶树菇、香菇、口蘑等。
2.6 林—药复合经营模式
林—药复合经营在平原和山区均可, 宜在 2~5年生林地实施,平原区可选择杨树、泡桐等速生丰产林林地,山区可选择油松、落叶松、杜仲、核桃、板栗等林地。根据林木生长过程,郁闭度不同,选择种植不同中药材种类。 林木生长前期,可选择桔梗、板蓝根、金银花、黄芩、黄姜等喜光中药材;林木生长中期,可选择柴胡、黄连、牛蒡等较耐荫中药材;林木郁闭后,可种植天麻、灵芝、黄连等喜荫中药材。
3 效益调查
3.1 林—油复合经营
林—油复合经营实施地主要在新栽植 1~2 年生的核桃、鲜食枣、石榴、樱桃等树种的林地内,种植高油黄豆、花生、油菜等,成本和收益情况见表 1。由表1 可见,新栽植核桃、鲜食枣、樱桃林地内每年套种一季高油黄豆、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平均成本为5340 元/hm2, 平均总收入 25575 元/ hm2,年纯收入20235 元/ hm2,投入产出比达到了 1∶4.79。
3.2 林—菜复合经营
林—菜复合经营实施地主要在新栽植 1~2 年生的大绿二期良种核桃基地内,种植白萝卜、蒜苗、土豆、西瓜和红薯等,成本和收益情况见表 2。新栽核桃地内每年套种一季白萝卜、 蒜苗、土豆、西瓜和红薯,平均成本为 1.61 万元/hm2,平均总收入6.68 万元/ hm2,年纯收入5.07 万元/ hm2,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4.15。
3.3 林—苗复合经营
林—苗复合经营实施地主要在新栽植 1~2 的大绿二期良种核桃基地内,繁育核桃苗和白皮松苗等。成本和收益情况见表3。由表3 可见, 新栽植核桃地内套种良种核桃苗或白皮松苗,生长 2 年,平均成本为 73.14 万元/hm2,平均总收入195.9 万元/ hm2,平均年纯收入61.38万元/ hm2,投入产出比为1∶2.68。
3.4 林—禽复合经营
林—禽复合经营主要为林下养殖肉鸡, 密度为900 只/ hm2,平均每只鸡的养殖成本为14.5 元,售价25 元/只,生长期半年,平均需投入 13050 元/hm2,总收入22500 元/ hm2,纯收入 9450 元/ hm2,投入产出比为1∶1.7。
3.5 林—菌复合经营
林—菌复合经营主要为林下种植口蘑,栽培料和菌种需投资43050 元/hm2,其它管理费用8100 元/hm2,平均需投入51150 元/hm2,可产口蘑17250kg/hm2,售价8.6 元/kg,生长期为 1 年 ,总收入 148350 元/hm2,纯收入97200 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9。
3.6 林—药复合经营
林—菌复合经营主要为林下种植黄芩, 需种子费1950 元/hm2;浇水、施肥 4050 元/hm2;种植、收割等费用5400 元/hm2;其它管护费用4200 元/hm2,共需投资15600 元/hm2。可产黄芩3750kg/hm2,售价16元/kg,生长期为 3 年 ,可得总收入 56250 元 hm2,纯收入40650 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3.61。
4 讨论
4.1 复合经营必须遵循以林为主、优势互补、避害求利的原则
林业高效复合经营必须遵循生物生态学原理,从可持续性,多样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考虑,科学地选择和配置混交植物。 无论采取哪一种复合经营模式,都要首先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 林下套种时,一定要留足林木生长带或树盘,林下植物耐阴性要好,以浅根性、低矮型为主。苜蓿由于根系过于发达,与林木争养分或水分; 小麦在成熟时易在林内形成干热环境;玉米由于秆高,影响林木光照,都不宜在林间套种。在平原地区,林木未郁闭前,光照条件较好,可选择林—油、林—菜、林—苗等复合经营模式。 林木成林后,在生长期形成了自然遮荫小气候环境,可选择林—菌、林—禽、林—药等复合经营模式。 在山区或坡塬区,大多不具备灌溉条件,且土壤状况较差。林木未成林前,可选择林—油、林—草等复合经营模式。林木成林后,可选择林—菌、林—药、林—禽等复合经营模式(李孝良,2010)。
4.2 复合经营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并举
林业高效复合经营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这一技术,加快转变了林业经济发展方式,拓展了林业经济功能,提升了林业产业地位,促进了林农就业增收,保证了林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可向社会提供绿色生态的森林食品, 满足了社会消费需求,提升了人民群众营养健康水平(贾治邦,2011)。林业高效复合经营通过林下种植、养殖,在加强对林下植物管理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林木的管理。禽类的粪便, 增加了林地肥力, 促进了林木的生长发育,同时良好的生态结构,提高了森林的防护功能,减少了水土流失。林业高效复合经营,其经济效益显着。在西安地区林—油模式林下纯收入可达 2.02 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4.79; 林—菜模式林下纯收入可达 5.07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 1∶4.16;林—苗模式林下纯收入可达61.37 万元 /hm2,投入产出比为1 ∶2.68;林—菌模式林下纯收入可达 9.72 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2.9; 林—药模式林下纯收入可达 4.07 万元/hm2,投入产出比为 1∶3.61.
关键词:面条;古代淀粉粒;糊化淀粉粒;粟;黍;喇家遗址;考古学;中国
Abstract:The earliest noodles have been dated to 4000 years ago, based on the discovery of remains at Lajia in north western China. The Lajia noodles were described as having been made by repeatedly stretching dough composed of millet flour with husks. In order to try to understand this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we carried out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 noodle-making and documented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noodle starches caused by cooking. Our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stretch pure millet dough into noodles. We conclude that the husk phytoliths and starch-like granules said to be from the Lajia noodle remains may actually not have been part of the noodles themselves.
Key words:Noodles; Ancient starch; Gelatinized starch; Millet; Lajia site; Archaeology; China
前言
面条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主食之一。在中国,有关小麦粉制作面条的文字记录到汉代才出现(1)。但是青海喇家的齐家文化遗址的陶碗中出土的面条状遗存将这一历史上溯到了4000年前。吕厚远等学者(2)根据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认为喇家面条是由未脱壳小米(包括粟和黍)面粉制成的面团经反复拉伸而成。但是,目前尚无资料表明中国存在这种制作小米面条的方法。
为了检验有关小米制作面条的方法,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模拟实验。我们尝试用不同原料的面粉制作面条,并检测分析了原料中的淀粉粒在制作及煮食面条等过程中的形貌变化。本文将报告上述实验的结果并据此对前人关于喇家面条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面条的特性
面条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很多地区的主食,其原料和制作方法千差万别。从原料而言,虽然小麦粉最常用,但并不局限于此。通过采用不同的工艺,人们也可以用大米、荞麦等种子磨成的面粉以及从马铃薯等原料中提取的淀粉制作面条(1)。
食品科学的研究表明面筋蛋白在制作面条和面包这一类食品的过程中对于形成面团的拉伸性和弹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筋蛋白仅存在于小麦、大麦及黑麦等麦类的种子中(3)。小米,包括粟和黍,以及其它一年生的小型禾本科种子均不含面筋蛋白,因此不适合制作面条或面包(4)。但是,这并不排除可以在面条的配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小米面粉。洛伦兹(Lorenz)和迪尔萨佛(Dilsaver)(5)曾经报道在制作面条时最多可以用60%的黍面粉代替小麦粉,即在这一比例下仍然可以通过一个挤压成形设备将混合面团制作成面条形状。但是,他们也发现,当替换量大于40%时,挤压变得困难而且制作出的面条很粗糙,并认为这是由于黍面粉中含有较高灰分造成的。以上研究说明小米面粉由于自身生化组分的缺陷而不适于制作面条。
模拟实验
我们的实验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面条试制和水煮实验;另一部分是对水煮前和水煮后的面条淀粉粒进行的检测和形态比较。
材料和方法实验所用材料包括中国出产的脱壳粟、黍及小麦种子,还有购于澳大利亚一处市场的小麦面粉。粟和黍的种子先用杵臼碾磨20分钟,并将碾磨后的粟黍面粉用212μm孔径筛过滤,以获取精细面粉。然后,将面粉以适当比例与水混合揉制面团并试制面条。
结果结果表明,粟和黍的面团非常粗糙、易碎,拉伸性很差,当试图拉伸时很容易断裂,在用擀面杖擀时即成碎片状。很显然,无论是单独的粟或黍还是它们的混合面粉都无法用传统方法擀制成面条。但是,当我们掺入同样分量的小麦粉后,发现面团的拉伸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用手擀法制得粟麦、黍麦以及粟黍麦的混合面条,但仍然不如纯小麦粉制得的面条精细(图一)。这与洛伦兹和迪尔萨佛(5)所报道的关于黍面条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之后,对制得的小麦面条及粟黍麦混合面条均进行了烹饪实验。其方法为先将水烧开,然后下入面条,再煮5分钟后出锅。
淀粉粒分析
方法分别对碾磨前的种子、碾磨后的面粉以及水煮后的面条进行取样。使用配备有微分干涉相差(DIC)及偏振光装置的Zeiss Axioskop A1型显微镜,分别在DIC和偏振光下对样品进行观察并记录形貌变化。主要记录的指标包括:形状和大小的变化、表面特征的变化、脐点的变化、轮纹可见性的改变、消光性能的变化等。
结果我们对来自未加工的粟、黍和小麦种子及其碾磨后所得面粉的淀粉粒进行了形态比较(图二)。鲍伯特(Babot)(6)指出,由于碾磨过程所施加在种子上的摩擦力作用,谷物面粉中的淀粉粒会呈现一些形貌变化。我们注意到,通常以聚集态存在的粟和黍的淀粉粒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分离成为单个淀粉粒,有的出现发自脐点的辐射状裂痕(图三, 1a、2a)。商业途径获得的小麦粉中的淀粉粒显示更为强烈的形态变化:小麦淀粉粒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表现为颗粒的开裂和破碎,甚至断裂(图三, 6a);有的淀粉粒表面出现方向不一致的刻痕(图三,3a),有的边缘变得不规则(图三,4a),还有的局部的轮纹变得异常清晰(图三,5a)。与此同时,这些损伤的淀粉粒还显示出消光特性的改变,表现为消光臂变宽和消光区域扩大(图三,1b、2b、4b、 5b)。消光特性的改变反映了淀粉粒晶体结构的破坏。有研究表明,玉米淀粉粒在微细化过程中表面变得粗糙,结晶程度不断降低,最终转化成非晶态(7),我们的实验结果与其是一致的。
对煮熟后的小麦面条及麦、粟和黍的混合面条进行了取样、制片及镜检。小麦面条样品的视野中多呈胶体状,仅有少量淀粉粒保留有膨胀变形的颗粒轮廓(图四,1),没有发现显示消光特性的颗粒。这表明,面条经过水煮后,其中的淀粉粒几乎完全糊化。混合面条的情况与之类似,其中的淀粉粒也大多糊化(图四,3、6),即使是很罕见的情况下发现了尚存轮廓的颗粒结构,在偏振光下也不再具有消光特性(图四,2、4、5)。
根据享利(Henry)等人(8)对小麦、黍及其它几种作物的种子和面粉进行的加热实验,当加热的时间较短且温度较低时,淀粉粒的损伤特征不明显,特别是在普通光镜下更看不出糊化或膨胀现象。但是,当在偏振光下观察时,则可观察到消光臂变宽或消光区域的扩大。消光十字的消失通常可以作为加热损伤的可靠指标(8)。在我们的实验中,煮熟的面条中发现了仍然保持轮廓的淀粉粒却失去消光特性,这与享利等人的观察相符合。
我们的面条加热实验中淀粉粒的糊化程度很高,这可能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面粉中的淀粉粒事先经过了比较强烈的碾磨,淀粉粒的晶体结构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次,开水煮面方法使面条中的淀粉粒处于相对均一的加热条件下,使得面条中的淀粉粒在水煮后呈现相近的糊化程度。根据托马斯(Thomas)和阿特维尔(Atwell)(9)的研究,当在大量的水中加热时,淀粉粒的晶体结构更容易遭到破坏。享利(8)也提到碾磨后的面粉比整粒的种子中的淀粉粒达到糊化所需的时间更短。我们的实验与这些观察结果都是符合的。
综上,我们的模拟实验表明:(1)用脱壳后的粟或黍加工的面粉无法制成面条,除非加入一定量的小麦粉;(2)碾磨导致淀粉粒在形态及消光特性上的改变;(3)开水煮面5分钟后,面条中的淀粉粒几乎全部糊化;(4)水煮后的面条中仍然可见少量淀粉粒,但其形状发生了改变,同时消光十字消失。
喇家面条
在以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来讨论喇家面条的成分问题。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一处黄河岸边的台地上,是一处由地震及洪水造成的灾难遗址,保存有垂死挣扎的人骨架等灾难场景,被称为“东方的庞贝”(10)、(11)。面条状遗存发现于一件倒扣的陶碗中,该陶碗位于一个小广场上的地面建筑内(12)。吕厚远等人(2)对碗内遗存进行了淀粉粒和植硅体分析,根据所发现的小米淀粉粒和丰富的小米颖壳植硅体推断面条成分为粟和黍,并进一步认为面条是通过反复拉伸面团的方法制成,类似“拉面”。这个发现一度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宣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
但是,我们发现在喇家面条的相关报道中存在诸多让人混淆之处。首先是它的取样方法。仅据研究者发表的面条相片来看,我们会以为图片上的面条状遗存就是实验室工作取样的对象,其实不然。面条状遗存发现于一处房屋基址中,倒扣在一个陶碗中。相片是在面条刚发现的时候就拍摄的,当时面条看上去状态还很完好。之后,发掘者将碗重新扣上,并带到实验室。而在重新打开碗时,可能是由于风化和挤压,面条状遗物已经“荡然无存”,仅残留泥土物质(12)、(13)。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共取了6个样,其中3个来自与面条最近的那一层附着层,另外3个是在接近陶器口部与面条关系不太大的土层(13)。在喇家面条文章第4段中提到“We analysed the phytoliths and starch grains present in the sedi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noodles.” 翻译为“我们分析了与面条有关的沉积物中存在的植硅体和淀粉粒”。而在第6段则说“The starch grains found in the noodle sample …”,意为“在面条样品中发现的淀粉粒”。这些陈述让人弄不清淀粉粒分析的取样部位究竟是面条本身还是碗底沉积物,亦或两者都有。如果淀粉粒和大量粟的植硅体是来自沉积层的或来自面条和沉积层,它们都不能代表面条的成分。因为沉积层中的物质可能与面条毫无关系。如果样品是完全来自面条的,那我们需要知道研究者是如何在“面条状遗物已经荡然无存”的情况下从风化的泥土样品中取样而避免污染的。
报道中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糊化淀粉粒的描述存在错误。根据食品科学的研究,在水环境中加热淀粉粒会导致晶体结构破坏,进而糊化(14)、(15),伴随着偏光下消光十字的消失(16)。前人的研究以及我们的上述模拟实验都表明了这一特性。然而,喇家面条研究文章中图1的说明文字中却这样描述:“Although the lamellae characteristics of noodle starch were mostly lost as a result of gelatinization during cooking, their size and cross-shaped birefringence under polarized light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starch from the millets.”[2: 967](17) 翻译为“虽然面条中淀粉粒由于加热糊化的原故,其轮纹特证几乎全部消失了,但它们的大小以及偏光下的消光十字都和小米的相似”。
这里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点:(1)本来这些淀粉粒应该有轮纹的,由于煮面的原因,而糊化消失了。(2)虽然没有了轮纹,但是这些淀粉粒在偏光下的消光十字仍然存在。(3)这些淀粉粒的大小和消光十字的形状与粟和黍的淀粉粒相似。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文献中的报道,这些关于糊化淀粉粒特证的描述是自相矛盾的。
不同种属来源的淀粉粒具有不同的糊化温度,一般在50-80℃[17: 23-8]。粟的起始和最终糊化温度分别为55℃和62℃。黍的糊化温度与其相似,分别为56.1℃和 61.2℃(18)。按照中国传统的煮面方法,一般是先将水在容器中烧开,之后放入面条再煮几分钟。水在海平面处的沸点是100℃(1个标准大气压),因气压的变化而在不同海拔高度有不同的沸点。喇家遗址位于青藏高原。据报道,喇家附近西宁地区(海拨为2200米)的井水沸点为93℃(19)。喇家遗址所处的海拔为1800~1900米,该地水的沸点应该和西宁的沸点接近。这一温度远远超过了粟和黍淀粉粒的糊化温度。如果喇家面条经过了水煮,其淀粉粒应该呈现糊化特征。前人的研究和我们在第三章的模拟实验都表明,糊化会造成淀粉粒消光特性的显著变化,即使是短时的加热,粟和黍的淀粉粒也会呈现明显的变化。而喇家面条文章中的每个淀粉粒均呈现清晰的消光十字,这与前人及本文关于糊化淀粉粒的研究结果是矛盾的。
轮纹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时所看到的围绕脐点的层状结构。并非所有的淀粉粒都可以看到清晰的轮纹,轮纹的可见与否是进行淀粉粒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20)。我们收集并观察了中国出产的近20个粟及黍栽培种的淀粉粒,均没有发现轮纹。在喇家面条研究者后来所发表的文章中涉及的现代粟黍淀粉粒也没有轮纹(21)、(22)。享利等人(8)对10种旧大陆出产的植物淀粉粒进行了不同方式的烹饪实验,并观察淀粉粒的形态变化。他们发现淀粉粒的轮纹在经过短时加热后变得更清晰了。以上关于轮纹的研究结果与喇家面条文章中的相关描述相矛盾。
喇家面条论文的第三个问题是其结论中的两个观点:第一点是说喇家面条的成分是粟/黍,基于对来自沉积层的大量颖壳植硅体以及淀粉粒的鉴定;第二点是完全排除了麦类成分,因为缺少相关证据。而这两个主要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
粟和黍的种子都外被颖壳。由于含有较高的硅成分,颖壳难以下咽,并且一般不作为人类的食物成分(23)。不管是粒食还是面食,脱壳都是对粟和黍进行处理的一个必要工序。如果大量的植硅体(多达每克9.81×104 粒和4.36×104粒)果真来自面条的话,就意味着喇家先民碾磨制粉的粟和黍种子未经脱壳。这似乎有悖常理。我们的模拟实验显示,即使是脱壳后制得的粟/黍面粉仍然非常粗糙,无法制作面条。用没有脱壳的粟/黍面粉制作面条势必更加困难。另外,虽然现代北方地区有使用机械压制粗粮面条的工艺,但我们不能因此推测这种机械在4000年前的喇家就已存在。况且现代压制的粗粮面条也不加工未脱壳的面粉。
喇家遗址缺乏大麦和小麦证据,但这并不足以完全排除这两种植物作为喇家面条成分的可能性。喇家遗址坐落在黄河上游地区,年代大约在距今4000年。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在比其更早的龙山时代(5000~4000 BP),小麦和大麦遗存已经在黄河流域的考古遗址中普遍存在(24)。在喇家遗址东南方向不足300公里的天水西山坪遗址曾出土中国最早的大麦(4600 cal. BP) 和早期小麦(4650 cal. BP)的炭化种子(25)。说明这一带比较适于种植麦类作物,并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在喇家遗址所进行的初步的浮选工作发现了粟、黍以及苜蓿的种子,但没有大麦或小麦(26)。鉴于同一时期甚至更早的时期,在喇家遗址周围的区域已经发现了小麦遗存,发掘者叶茂林(12)认为小麦也有可能是喇家先民食物结构的一部分。很难想象,如果有更适宜制作面条的小麦粉,喇家先民却选择相对难以作为面条原料的粟和黍面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喇家面条确由麦类面粉制成,只是由于煮食过程中的糊化,淀粉粒均已解体,消光十字也不可见,从而造成在分析时被忽略。
讨论和结论
根据我们的试制面条模拟实验,淀粉粒在碾磨以后,不仅表面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消光特性也改变很多。就消光特性而言,主要表现为由于晶体结构受损而导致的消光区域的扩大。在水煮5分钟以后,面条中几乎所有的淀粉粒均已糊化成胶体状。即使是少量仍然保留了颗粒状,外形也发生了扭曲,同时消光十字不可见。这些形态学的改变都没有出现在喇家面条文章所报道的似淀粉粒的颗粒上。在前人所报道的喇家面条“淀粉粒”图片中[2: Fig. 1d],所有的颗粒在偏光下呈现清晰的消光十字,表明这些颗粒晶体结构完好无损。
我们试制面条的实验还表明,用粟和黍的脱壳种子磨成的面粉无法通过传统方法制作面条,更不用说没有脱壳的种子。另外,面条碗里发现的谷子颖壳植硅体是否真的来自面条也值得怀疑。面条在碗里是和土壤沉积物混在一起的,而土壤中的植硅体很容易通过流水作用发生转移(27)。考虑到喇家遗址曾被洪水破坏,这一情况很有可能发生在面条与其周围土壤之间。因此,我们不能排除从碗里提取的植硅体并非来自面条的可能性。
此外,喇家面条文章中所报道的颗粒是否真是淀粉粒值得怀疑。我们在这些颗粒上观察到几处不同于淀粉粒的现象。第一,颗粒的消光臂在交叉处较细,远端则呈弥散状。而一般的粟淀粉粒其脐点处和外面的消光臂是等宽的,仅有极个别在边缘处变宽。第二点,有几个颗粒的边缘向外延伸出三角形刺状物,这是我们在一般淀粉粒上都没有见过的。第三点,颗粒的表面特征,特别是消光十字,与我们在进行古代样品镜检时经常发现的一类矿物颗粒非常相似。例如,我们在对山西柿子滩遗址出土的一块磨盘进行残留物分析时,就曾发现很多类似淀粉粒的颗粒(图五)。这些颗粒数量非常多,常在视野中呈环形分布,其大小与粟的淀粉粒近似,而且在偏光下呈现十字消光,很容易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被误判为淀粉粒。但是当在DIC下观察时,可以发现它们的表面非常平坦,没有淀粉粒所具有的立体特征,故而予以排除。除了矿物颗粒外,土壤中还广泛存在真菌的分生孢子、石膏球晶等也会在偏光下呈现消光十字,而造成与淀粉粒的混淆和误判(28)、(29)。不管怎样,喇家面条的“淀粉粒”需要重新检验。
综上所述,我们有以下结论:首先,小米面粉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不适合或很难制作面条,更不可能使用含有大量颖壳成分的小米面粉制作面条。第二,从原始的报道中,我们不能确定所分析的样品是否来自面条本身。第三,加热后的淀粉粒形态特征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消光十字的消失,这些现象与喇家面条文章对于其发表的淀粉粒图像的解释不相符合。第四,不能确定所报道的似淀粉粒的颗粒是否真的是淀粉粒,因为它们显示一些非淀粉粒的特征。为了更好地理解喇家面条的成分,有必要对其重新进行取样分析。
致谢:作者感谢贝喜安(Sheahan Bestel)在样品处理中给予的帮助及理查德•迈多(Richard Meadow)提供的建设性建议和对英文原稿的修改,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提供的有益评论。本研究得到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和澳大利亚研究基金会探索基金(DP0450025)的支持。
注释:
(1) Fu, B.X., Asian noodles: History, classification, raw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8. 41: p. 888~902.
(2) Lu, H., et al., Millet noodles in late Neolithic China. Nature, 2005. 437(13):p. 967~968.
(3) Ciclitira, P.J., H.J. Ellis, and K.E.A. Lundin, Gluten-free diet-what is toxic?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05. 19(3):p. 359~371.
(4) Shewry, P.R., et al.,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gluten: an elastic protein from wheat grain.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2. 357: p. 133~142.
(5) Lorenz, K. and W. Dilsave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Food Applications of Proso Millet Flours Cereal Chemistry, 1980. 57(1):p. 21~24.
(6) Babot, M.d.P., Starch grain damage as an indicator of food processing, in Phytolith and starch research in the Australian-Pacific-Asian regions: the state of the art, D. M. Hart and L. A. Wallis, Editors. 2003, Pandanus Books: Canberra. p. 69~81.
(7) Tamaki, S., M. Hisamatsu, and K. Teranishi, Structural Change of Maize Starch Granules by Ball-mill Treatment. starch, 1998. 50: p. 342~348.
(8) Henry, A.G., H.F. Hudson, and D.R. Piperno, Changes in starch grain morphologies from cooking.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08. 36: p. 915~922.
(9) Thomas, D.J. and W.A. Atwell, Starches 1999, St. Paul: Eagan Press.
(10)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青海省考古与文物研究所:《青海民和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 2002年第12期。
(11) 夏正楷、杨晓燕、叶茂林:《青海喇家史前灾害事件》,《科学通报》2003年第11期。
(12) 叶茂林:《喇家遗址与饮食文明――青海喇家遗址史前饮食文化的考古发现》,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 社会与精神文化卷I》,第602~618页., 科学出版社2009年。
(13) 叶茂林:《破解千年面条之迷》,《百科知识》2006年第4期。
(14) Biliaderis, C.G., T.J. Maurice, and J.R. Vose, Starch gelatinization phenomena studi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80. 45(6): p. 1669~1674.
(15) McGee, H., On food and cooking: The science and lore of the kitchen. 1984,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6) Lineback, D.R. and E. Wongsrikasem, Gelatinization of starch baked products.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78. 45(1):p. 71~74.
(17) McNair, J.B., The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starches Botanical Series 1930, Chicago: Chicago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8) McDonough, C.M., L.W. Rooney, and S.O. Serna-Saldivar, The millets, in Handbook of cere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rel Kulp and J.G. Ponte, Editors. 2000,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p. 184.
(19) 雷风、马详成、严发兰:《西宁地区水及乙醇水溶液密度、沸点的测定》,《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20) Field, J., Starch grain analysis, in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y, D.M. Pearsall, Editor. 2008,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p. 2081~2082.
(21) 杨晓燕、郁金城、吕厚远等:《北京平谷上宅遗址磨盘磨棒功能分析:来自植物淀粉粒的证据》,《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第9期。
(22) 杨晓燕、孔昭宸、刘长江等:《中国北方现代粟、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淀粉粒形态数据分析》,《第四纪研究》2010年第2期。
(23) Lorenz, K. and W. Dilsaver, Proso Millets. Milling characteristics, Proximate Compositions, Nutritive Value of Flours. Cereal Chemistry, 1980. 57(1):p. 16~20.
(24) 靳桂云:《中国早期小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考古》2007年第4期。
(25) Li, X., J. Dodson, and X. Zhou, Early cultivated wheat and broadening of agriculture in Neolithic China. The Holocene, 2007. 17(5):p. 555~560.
(26) 赵志军:《青海喇家遗址尝试性浮选的结果》,《中国文物报》2003年9月19日。
(27) Fishkis, O., J. Ingwersen, and T. Streck, Phytolith transport in sandy sediment: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Geoderma, 2009. 151: p. 16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