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22: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生银行员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以企业的人力资本为线索分析了民生银行唐山分行人力资本的现状,通过论证与说明发现该分行在人力资本的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得知这些问题制约了该银行的发展速度,最后根据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人力资本;商业银行;投资
一、人力资本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是商业银行业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方面,他们以这两类要素的存在与配置为基础,是他们进行投资、成长,增加营业额从而获得利润的重要力量,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在商业银行的生产要素配置之中,货币资本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弱,而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逐渐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商业银行获得利润,增加营业额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二、民生银行唐山分行发展人力资本中的问题
与其他商业银行类似,民生银行唐山分行人力资本主要有两个扩张途径,一个是对人力的吸引与招聘,另一个是自己的投资培养。但是,在人力资本扩张的过程中,民生银行唐山分行却表现出了如下的劣势:
(一)人力资本管理理念较落后民生银行唐山分行虽然有着较突出的企业文化,但作为其管理层来说,还是没有摆脱以往的管理思维模式,比如在银行招聘员工过程时,还是更看重员工的社会资源情况,在同等条件下,一个拥有社会资源的应聘者要比一个各方面能力都突出的应聘者更具有竞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人才上升到资本的高度来认识,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在银行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多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没有从更高的战略角度来认识人力资本的管理。
(二)人力资本配置缺乏合理性民生银行唐山分行现有员工213人,而其中的一线部门,如营业部、清算中心等部门人员紧张,工作强度较大。而有些部门,比如客服部等,人员数量比较庞大,占去了总人数三分之一以上,这样虽然有利于发觉更多的客户资源,但是如果这些部门员工数量过于庞大,则会造成这些部门组织效率低下,出现内耗严重、管理效能低下的情况。
(三)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民生银行唐山分行的激励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仍然存在问题,比如货币分配的一些形式过于简单,只是单单体现出了当期员工对于岗位业绩指标的贡献程度,忽视了员工在岗位业务拓展过程中当期业务中产生的远期绩效的效益以及员工对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企业发展在思维只会、经营策略建议的非物质贡献。
三、民生银行唐山分行人力资本改进策略
(一)提高招聘人员专业化的水平面向经营与岗位需要的人员招聘,要求从事招聘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提升从业能力,准确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能够掌握岗位目标实现的素质要求,并且要熟悉人员测评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手段,从而满足企业人才招聘的专业化要求。采用更为科学的面试形式,快速甄别应聘者是否具有高度的岗位匹配度,是否具有企业所要求的能力。目前,企业的招聘形式已经变得多样化,不再拘泥于一对一单独谈话,而是灵活性地采用笔试、多名应聘者参与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素质模型测评、心理测评等方式综合考察应聘者的能力。所以应当建立完备的面试机制,提高招聘人员专业化水平。
(二)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为员工创造良好学习工作环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曾经说过:“投在人脑上的钱比投在机器上的钱能赚更多的钱”,这充分说明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民生银行唐山分行对员工培训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民生银行唐山分行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以及社会上的办学资源,加大员工培训投入,采取各种方式搞好员工的培训工作,在最短时间里培养出优秀的新员工以及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通过工作评价完善员工收入分配的内部公平性,合理配置资源民生银行中员工的薪酬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本工资,一部分是公司发放的固定福利,另一部分就是个人业绩,而个人业绩是一个员工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如果一个员工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那么他将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一个非常高的业绩收入,而那些真正能力强的员工却很难获得较高绩效收入。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薪酬激励体制,根据职位分析结果,形成一套完善的职业说明书,明确各岗位职责,然后将个人能力与岗位结合起来,以能力与岗位定心,实现薪酬与能力价值的挂钩,逐步实现分配内部公平。
(四)实行弹利计划,提高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全面根据员工的需求改进及制定福利,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银行员工的需求与爱好会有不同,而且会日趋多元化,统一的福利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应根据个人提供多样化的福利项目,使福利效用最大化,最终实现激励功能。为了发挥福利对培养员工忠诚度的作用,银行应该让员工了解福利全部内容,告诉这些员工他们付出了多少,这样可以反映银行对员工的忠诚度,如果银行确信他们的福利具有竞争力,还可把福利方面的调查结果公开,让员工切身感觉到自己福利在银行员工中的竞争性。总之,福利是薪酬体系的必要补充,能缓解员工对固定薪酬和业绩的薪酬的相对不满,所以,民生银行应加强在福利方面的建设,使之更具有代表性和灵活性。
总之,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银行乃至金融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注重银行货币资本的同时,必须要加大对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本的关注,加强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投资,这样才能使其产生出更多的效益。民生银行唐山分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已经在努力进行着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在人员的规划、招聘、培训以及企业的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上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使人力资本得到快速优化,以期得到快速发展。事实也是如此,民生银行现在在中小商业银行中做的已经非常成功。但是,这个成功大部分是由银行中员工的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带来的。民生银行尤其是唐山分行在人力资本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不改进,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成为制约民生银行发展的最大障碍。
参考文献:
[1]张鑫.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本产权与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第02期
[2]黄德红.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和个体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3]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4]FlamholtsHuman.ResourseAccounting.EncinoCalifDickensonPub.Co.,197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
美国花旗银行主席及总裁沃尔特威斯顿有一句名言:“银行家从事的是管理风险的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银行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宽和规模的不断膨胀,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某些高风险业务所带来的风险有可能在转瞬间葬送整个银行。然而作为经济的核心,金融大厦的坍塌会造成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动荡。
当前,如何把握风险与利润、风险与发展之间的平衡,使银行既不承受过大的风险,又能保持适当的发展,是每个处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的银行经营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由于风险管理不善致使银行经营失败的情况频频发生,然而也不乏在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银行。就让我们走进这些中外银行,分享它们的成功经验。
一、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
巴克莱银行是英国的四大银行之一,在英国设有2100多家分行,在全球6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近十几年以来,巴克莱银行十分注重不断拓展其业务的广度和深度,资产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巴克莱银行各项业务快速拓展的过程中,成功的风险管理为其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构造风险管理系统——结构清晰,权责明确
与大多数西方国家银行一样,巴克莱银行具有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不仅如此,在这一系统内,对风险的管理分工非常明确,而且职责清晰。具体来说,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业务条线负责人负责识别和管理业务线条的风险;风险总监负责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分类风险主管及其团队负责风险控制框架的建立与监控;业务风险团队负责协助业务条线负责人识别并管理其总体业务风险;内部审计独立地检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环境。完善清晰的结构与权责明确的分工为防范风险布下了天罗地网,为巴克莱银行成功进行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风险偏好体系——保证业绩,控制风险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巴克莱银行一直在内部使用风险偏好体系。风险偏好体系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估计收益波动的可能性及实现这些业务规划的资本需求,将这些与目标资本比率、红利等因素相对比,并将这些结果转化为每个主要业务板块规划的风险容量。风险偏好的数值要通过估计集团对宏观经济事件的敏感性来进行验证(这种估计是利用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来完成的)。巴克莱银行集团信用风险总监安德鲁·布鲁斯认为,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最近十几年来通过建立风险偏好体系,加强限额管理,强化了经济资本在集团内部的运用。而风险偏好体系的运用也是国际活跃的银行风险管理成功的普遍经验。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先进,数据充分
与其他银行一样,信用风险是巴克莱银行最大的风险。据统计,巴克莱银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经济资本被配置到各业务条线的信用风险上。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巴克莱银行主要利用五步风险管理程序(即指导、评估、控制、报告、管理和分析)以及基于COSO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进行。巴克莱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较为成熟,主要利用自己的历史数据和其他外部信息,通过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系统来对借贷者、交易对手以及零售客户进行评级。与此同时,巴克莱也采用一些外部开发的模型和评级工具,当然这些外部开发的模型及评级工具必须经过巴克莱银行的相关验证。
二、民生银行的风险管理
民生银行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在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今天,民生银行却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风险管理道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民生银行如何应对日益多样化的信用风险。
(一)重视贷前调查——充分检验,防范风险
民生银行广州分行是广州地区唯一实行“预授信申报公示”制度的银行。当年广东南海华光集团骗贷屡屡得逞,“洗劫”了广州数家银行近74亿元人民币。然而该集团存在的风险却无法逃过民生银行的火眼金睛。
南海华光集团曾向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申请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当广州分行收到南海华光集团的有关资料后,立即进入其受理贷款申请的检测达标通道,这第一道关卡就是大名鼎鼎的“预授信申报公示”。预授信申报公示制度是广州分行2002年上半年刚刚推出的新制度,目的就是为化解一些常见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风险。其实这套制度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当银行接到授信申请时,在银行内部网站上将南海华光集团的有关材料进行为期7日的“公示”,广而告之,广泛征求意见,听取群众的呼声。预授信制度不但大大节省了支行具体经办人员实地贷前调查的工作量,而且使调查渠道更为广泛、通达,使授信通道更为透明、民主、公开,很难出现漏网之鱼,为自身保护提供了安全绿色屏障。南海华光集团的申请也正是在公示期间,由于该行员工们陆续提供的华光集团的相关信息显示出其众多漏洞,经有关部门认真分析核实后,而被多票否决,实现了防患风险于未然。
(二)加强贷后检查——重视结果,更重过程
尽管贷前调查与贷中审查至关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款项贷出后就“一劳永逸”,贷后管理也绝对不可小觑。民生银行杭州分行主管风险控制的副行长赵继臣说,在杭州分行,风险控制高于业务发展。银行不良资产反映的是结果,但产生却是在过程,因此对于分行来讲,过程控制重于结果控制,注重贷后管理是保证信贷资产质量的基础和关键。
杭州分行曾为杭州某企业贷款400万元人民币,然而该企业的两幢房产早在2003年9月就被法院查封,分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分行组织相关人员多次与借款人、保证人联系,制订清收措施。经过各项艰苦努力的工作和与当事人谈判,终于在贷款到期前一天全额收回了400万元贷款的本息。
另外,在对湖州某集团有限公司的续授信现场检查中发现,该公司在生产经营、销售渠道及财务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检查人员随即向分行贷审会提出了不能给予其续授信的理由,果断退出,避免了后来其他贷款行因来不及收贷而最终采取法律补救手段情况的发生。检查过程中,杭州分行还了解到安吉某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存在的资产流动性风险,分行配合支行几次到安吉,与企业和政府联系落实分期还款计划,并积极争取到了总行的支持,分三期收回了全部贷款本息。可见在贷款业务中,过程控制至关重要。杭州分行正是通过贷后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将风险“扼杀于摇篮中”。
(三)培养风险意识——认识到位,团结一心
民生银行的一位领导曾说过,“银行经营同质化趋势很强,民生银行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靠的是员工们工作拼搏、热情、坚韧、执着。”是什么力量鼓舞激励着民生员工?我们应该看到,民生银行尤为注重员工队伍业务培训、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工作,通过多样化、实用化、层次化的培训方式,生动活泼地为员工的实际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大大强化了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他们的业务操作,对真正做到按章办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所谓意识决定行动,有了正确的积极的思想做后盾,才有了广大员工在风险防范方面更强的行动力。在高度风险意识熏陶下,风险防范观念深入到了每一位民生银行员工的内心,使风险防范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成为民生企业文化的重要灵魂。
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中外银行成功案例带来的启迪
(一)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是有效实现风险管理的前提。外资银行大多具备独立的内部监督机制,其内部监督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实行垂直管理。分支机构的内部监督部门往往与本级机构相互独立,或者在分支机构不设内部监督部门,内部监督的职责直接由总行的内部监督部门实施。
巴克莱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结构清晰,权责明确,是外资银行成熟风险管理系统的典型。再来看民生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2004年,民生银行华北、华东和华南授信评审中心——风险管理的核心机构,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立。评审人员“直系”隶属于总行,是总行的“嫡亲”,而与分行没有任何血缘——人事和经济利益联系,这使得总分行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审贷分离”,从制度上避免了由基层行领导者的长官意志可能带来的授信业务经营性风险。实践表明,民生银行的独立评审与区域授信评审中tk,等制度非常成功。
(二)完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操作规章制度是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保证。银行业务人员由于受自身素质和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约束,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定时,难免会带有个人倾向,造成判定结果有失公正。通过建立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规章制度,能够使银行员工避免主观主义和随意性,做到公正、合理地判定风险。
巴克莱银行作为一家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十分完善与周密。在民生银行,各项内控制度建设也紧随业务的发展步步推进。一笔信贷业务,从贷前调查到评审,从放款到贷后管理,直至最后的责任追究,分行都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制度,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建立与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信用评级体系往往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肩负着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征信、信用档案管理、信用记录监控等职能。信用管理部门在授信前做出的客户信用分析报告,是银行的信贷决策机构决定能否给予授信的依据之一,在授信后定期向信贷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做出的信用监控报告,更是银行衡量信用风险大小的重要指标。
巴克莱银行经过长期发展,其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并且拥有较为充分的历史数据,为其测量与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了保障。在我国,尽管银行信用评级体系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但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例如民生银行对申请授信的客户进行内部信用评级,并以此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依据。在数据集中管理方面,民生银行也走在全国同业中的前列。该行率先采用全国数据大集中的模式,将全行所有业务的数据处理集中在总行,为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四)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不能回避风险,只能管理风险。实践证明,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只有将风险管理从高深的理论变为所有从业人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必须贯彻到全行全员,贯彻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也就是说,银行的每位员工在做每一笔业务时都应考虑到风险因素,贯彻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基本思想,始终把控制风险与创造利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经过长时间发展,风险管理观念在大多数外资银行早已深人人心。而对民生银行来说,正是由于民生银行上下都把风险管理放到突出位置,各级行领导反复强调其重要性,使得员工达成共识,才使民生银行在风险管理进程中硕果累累。
(五)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我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奔腾的河水一直认为是堤岸限制了他的自由。终有一天,他在愤怒之下冲出河床,漫过大堤,涌上原野,任意逞凶肆虐,而它自己最终因蒸发和被大地的吸收而干涸了。能掀起大浪、推动巨轮的河水,在奄奄一息之时终于明白,它苦苦追寻的自由骑士就只在那两条堤岸之间。
现实中,自由永远是相对的。没有规矩的约束,一切自由都将变成空谈。业务发展和防范风险可以说是银行的两大命脉,一味发展业务而不坚持制度的银行,或者一味坚持制度而不谋发展的银行都是没有前途和难以持久的。通过学习农商行风险案例选编,可以说,违法违规的案例屡见不鲜。一个个令人瞠目的案件,一再向我们敲响警钟!
前段时间,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分行)航天桥支行30亿元的风险事件。该行鲸钻高尔夫俱乐部的逾150名私人银行客户,此前在该支行购买的保本保息理财产品,系支行行长张颖等人伪造,总规模可能高达30亿元。4月13日,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被公安机关带走。部分投资者则是在张颖事发后接到公安机关通知,才知道出了事,自己买了假理财!
遭遇上述约30亿违规理财产品的,大多是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的VIP客户,是其鲸钻高尔夫俱乐部的成员。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鲸钻高尔夫俱乐部成员均为该行个人金融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不少人在民生银行投资理财超过10年,对该行一度十分信任。张颖等人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当然是咎由自取。但此案给银行带来的经济损失,给银行员工心灵留下的创伤,尤其是给银行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难以估量!这代价多么惨痛,教训多么深刻!
这个案例足以证明——案件防控无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案件都有一个萌芽发轫的过程,尽管有些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也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但追根溯源,其背后却都隐藏着许多难以回避违规违纪问题,暴露出许多管理上的漏洞——可以说,祸患起于忽微,案件发于违规。当违规积累到一定程度很可能引发案件。假如将违规当成了习惯,无疑就埋下了发案的定时炸弹。
所以说,要通过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时刻提高警惕,严守合规底线,不断敲响警钟,将那些可能发生的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件犹如一面面镜子,昭示我们:无论是主动、故意,还是被动、无意;也不管为了一己私欲,还是为了业务发展,只要违规,就要受到惩处;违规与犯罪的距离仅有一步之遥!一旦超越了合规的底线,就很容易陷入犯罪的泥潭。一旦发生案件,对单位而言,不仅使单位蒙受资金损失,而且损害单位的声誉;对家庭而言,一人犯罪,全家遭殃,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对违规者而言,轻者受处分,重者被开除,直至受到法律的制裁。总之,案例就是惨痛的教训,违规就要付出代价。
各位同仁们,案件猛于虎,案防重如山!案件防控要警钟长鸣,我们要筑牢合规管理的防线,强化案件防范意识,铲除案件滋生的土壤,让我们携起手来,不断完善案件防控的长效机制,共创农商行的美好明天!
一、银行高管人员薪酬现状
薪酬激励机制是通过薪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对员工进行经济奖惩以实现其激励约束目标的一种机制。银行的薪酬是指银行工作人员为银行提供劳动和服务而获得的经济报酬,其基本形式包括: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工资、奖金和以限制股份、股票期权等形式提供的奖励和以其他形式提供的保险、福利等物质利益。我国现阶段高管人员的薪酬结构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长期、有效的薪酬机制还是未可知的。中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薪酬制度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初步建立了基本薪酬加绩效薪酬的薪酬激励机制。中国商业银行员工的基本薪酬制度正逐步转向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制。基本工资为固定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确定,随时间变动而增加,与本人当年的工作绩效基本没有联系。工资制度是传统薪酬制度设计的首要问题,其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如企业工资策略、对工作的价值评估、对员工的价值评判以及企业本身的支付能力等;外部因素,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讨价还价能力和相关法律规范,等等。
中国商业银行多数采用行员等级工资制。行员等级工资制主要由行员等级工资、奖金和特殊职位津贴构成。行员等级工资采用统一的“行员等级工资薪点表”。对应基准薪级的基准工资由总行核定,并适时调整;工资等级对应的工资额等于基准工资与各等级薪点的乘积。行员等级工资随基准工资额的提高相应调整。
绩效工资为浮动工资(或奖金),在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奖励比例对完成和超额完成的工作绩效给予奖励。各商业银行的奖金种类包括:月奖、季度奖、年终奖、全勤奖、一次性奖等。奖金的计发通常以“奖金发放系数”为基础,绩效工资并未严格地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挂钩。
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多数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高级管理人员基本薪酬和福利薪酬按总行三级行员基本薪酬和福利薪酬标准的系数执行。其中,行长系数为3,其他高管人员系数为2。业绩薪酬按照风险控制、综合管理和效益水平考核结果发放,三项占比分别为业绩薪酬的40%、10%和50%。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根据每年董事会下达的年度经营计划中关于风险控制、综合管理和效益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制定业绩薪酬考核指标体系。
(二)我国银行员工薪酬水平和银行效益水平较低。中国商业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对于银行经济效益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均高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但与外资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在中国银行业中均位居第一,但并不能由此证明,工商银行的薪酬水平和银行效益水平也处在高位。
人力资本成本是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主要构成之一,低工资水平有助于改善银行短期财务指标;但人力资本成本又是对员工工作努力付出的一种补偿,在行业竞争激烈、高素质员工紧缺的情况下,过低的薪酬不利于获得和维持优质人力资源,从而不利于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构筑和保持。近几年,在银行业的人才竞争中,国有银行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低薪酬,特别是缺乏与其业绩紧密联系的有效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三)不同银行高管人员薪酬差异大,与业绩相关度较小。由表1可以看出,这5家银行的高管人均薪酬间差距较大,最高与最低人均薪酬相差了34万元。(表1)
表2考察了高管薪酬与业绩的相关性:高管的薪酬与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无显著相关性,且高管薪酬总额与收入和利润还呈现了负相关系数,说明上市银行管理层薪酬与银行业绩的相关度较差,业绩尚未成为薪酬确定的
主要影响因素。(表2)
(四)银行高管人员薪酬与员工薪酬之间差距渐扩。传统计划经济的分配模式就是平均主义,各种人员收入差距小,不能体现其承担的责任、风险,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贡献。近二十几年的改革,已使中国商业银行的分配发生了重要变化。除了实行结构工资制,收入与业绩相联系,收入差距也逐步拉大。这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更为明显,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股票期权在收入中所占权重发生了变化。通常情况下,高管人员职位越高,股票期权在其收入中所占比重越大,从而使高管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亦愈加显著。这种差距的扩大,是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承担的责任、风险,付出劳动和做出贡献差异的体现。
(五)经济福利在薪酬机制中的重要性。各大商业银行的福利制度一般都是以福利品的平均发放为主,其经济激励作用大小主要同银行间相对福利水平高低相关。商业银行的福利可分为个人直接获得的福利(简称个人福利)和银行为全体员工提供的且为员工共同享有的福利(简称集体福利)。
二、银行高管薪酬问题分析
(一)银行员工薪酬形式单一,缺乏长期激励机制。中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薪酬形式基本上为现金支付方式,缺乏具有长期激励作用的股份奖励和股票期权奖励等激励方式。2004年2月民生银行率先推出了期权激励的长期激励方案。
与美国同行业相比,我国上市银行在长期激励机制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成功实施的案例,5家内地上市银行中,仅民生与深发展存在高管持股状况,但持股人数从2001年起一直没有增加。总体而言,我国的上市银行缺乏长期激励。
但许多银行都开始了长期激励的尝试。招商银行一直是最积极的探索者,它曾经发售过员工持股,但在2002年上市前,因政策禁令被迫全数回购。上市后,招行也一直在寻求长期激励上的突破,2003年8月第一次临时董事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管理人员长期激励计划的议案》,提出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管理人员长期激励机制,为股东提供长期、稳定、更好的投资回报,董事会同意公司从税前利润提取约3亿元奖励基金,并利用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时机,建立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的管理人员长期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为公司高、中级管理人员;董事会授权经营班子负责制定具体可行的长期激励计划操作方案,由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报董事会通过,并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实施。但由于招商银行的可转债一直没有发行,该计划也还没有正式实施。民生银行则推出了《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制办法(试行)》,加强高管收入与管理水平、经营业绩的挂钩程度,并且安排了任期内奖金预留方法,以激励管理人员更多地考虑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我国银行业薪酬水平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员工和高管人员薪酬的绝对水平与国际同业存在很大差距,使中国商业银行在与国际同业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了留住高管人才,势必要提高薪酬、加强长期激励机制。
近十几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大量流失,相对较低的薪酬水平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中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合理的薪酬水平是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在外资和股份制银行相对较高的薪酬水平影响下,国有银行过低的薪酬水平也导致银行的一些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心理失衡,在得不到更多合法薪酬收入的情况下,出工不出力,大肆追求非薪酬享受,甚至不惜,非法侵吞银行和客户资产的案件不断发生。
三、解决我国银行高管薪酬问题的对策
(一)真正建立以绩效薪酬为主、基本薪酬和福利保障为辅的高管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各种形式的薪酬作用方式各不相同,基本薪酬和福利保障为高管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只有与工作绩效紧密联系的绩效薪酬才对高管人员具有真正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因此,上市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必须以与绩效紧密联系的绩效薪酬为主,与工作岗位相联系的基本薪酬和福利保障为辅。
(二)确定合理的综合业绩考核目标。在以绩效薪酬为主体的薪酬激励机制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综合业绩考核指标。银行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资产规模的扩张、资本收益的提高、风险的控制等。因此,考核员工的业绩必须基于广泛的因素而非单一的标准,以避免员工为追求单一的业绩而牺牲银行的其他重要方面。对员工业绩的考核目标应该包括业务单位的业绩和个人的业绩,以激励员工把个人奋斗和团体协作相结合为提高银行整体业绩而多做贡献。对于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其业务业绩应该包括其分管的业务单位的业绩和银行整体业绩两个层次综合考核。
个人业绩考核包括管理人员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和怎样从长期角度管理其分管业务。这包括领导艺术和才能的开发、风险管理、适应和控制环境、授权的扩大、顾客的满意、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的增加和对运营单位和整个公司成绩的贡献等。
(三)薪酬水平必须综合考虑市场竞争因素和业绩因素。薪酬水映了人力资本的使用成本。上市银行目前较低的薪酬水平虽然使之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优势,但却使其在与外资商业银行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薪酬水平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市场竞争因素和业绩因素。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好的经营人才;另一方面对于变灰色收入为公开收入、平衡收入攀比心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抑制其犯罪动机具有积极作用。商业银行薪酬委员会必须经常评价市场竞争性薪酬状况,包括同类公司的薪酬水平,为董事会制订银行薪酬方案提供依据。另外,薪酬水平必须与业绩紧密挂钩,注重提高人力资本成本使用效率。只有银行业绩的提高才真正地为员工和高管人员薪酬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开了空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薪酬激励 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是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形成对银行内部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薪酬制度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活水平,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为激励员工的一种手段。
一、我国商业银行现行薪酬制度基本情况
我国商业银行员工的基本薪酬制度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完全固定工资制逐步转向基本工资加绩效工资制。1993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工资制度改革。银行业按事业单位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其工资构成主要由行员等级工资、奖金和特殊职位津贴构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业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建立,银行业的薪酬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部分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已实行年薪制等较为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加大了对银行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激励。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员工基本工资的比重较高(约60%) ,绩效工资的比重甚低(约40%),激励作用甚微。近几年,绩效工资的比重逐步提升,奖励系数有较大提高,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逐步显现。但在不同体制类型的商业银行之间差异较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绩效工资比重较高,而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工资比重仍较低,难以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现状
1.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薪酬收入总体水平相差较大
我国国有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远远超过股份制银行,但员工平均薪酬却与股份制银行存在很大差距。以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2007年为例,工商银行资产规模是浦发银行的9.5倍,员工人数达27倍,而员工平均薪酬只有浦发银行的三分之一。这说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确实存在着机构庞大、人员众多的根本劣势。
资料来源: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2007年年报
2.不同银行高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据已2007年年报的银行统计,各家银行高管薪酬均呈现激增情况。最高税前薪酬达2285万元,2006年中国银行业高管最高薪酬只是900多万。但各家银行高管薪酬差距较大,国有银行或者地方政府影响较大的股份制银行的高管收入明显较低,普遍在100万元~300万元之间。而国外引进的高管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股份制银行高管,普遍薪酬较高。
例如深发展董事长纽曼薪酬2285万元,约是深发展2007年净利润26.5亿元的0.9%。中国银行在2007年4月通过全球招聘引进的信贷风险总监詹伟坚以900多万元收入成为中行收入最高的高管,大大超过了中行董事长肖钢(税前合计仅为167.5万元)。招行26位本年度在公司领取报酬的高管税前薪酬支出共计5319万元,其中100万~300万之间有8人,300万~500万2人、500万~1000万4人,另有12名高管年薪在100万以下。民生银行高管税前薪酬在1000万~2000万之间的有2人、500万~1000万7人、100万~500万3人、100万以下20人。
但另一方面,部分银行的高管收入则是相形见绌,以三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工行董事长报酬总额税前179.5万元,行长171.1万元。交行董事长195.18万元,行长187.83万元。中行董事长税前合计167.5万元,行长171.6万元。
3.银行高管薪酬与员工薪酬差距有所加大
与高管相对应的员工费用来看,浦发、兴业、招行的平均员工费用(员工费用除以期末员工人数简单计算)较高,浦发人均费用40.8万元,民生银行人均费用35.3万元,兴业银行人均费用31.6万元。其次为招行人均员工费用27.9万元,华夏银行人均27.1万元,深发展人均费用24.8万元。最后,则是工行人均费用14.4万元,交行13.5万元,中行人均费用15.3万元。一些银行高管最高收入与员工最低收入已经超出了40多倍。这种差距的扩大,是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承担的责任、风险、付出的劳动和做出的贡献的差异的体现,不过这种差距与国际同行相比并不是很大,还有继续扩大的空间。
4.长期薪酬激励并未落到实处
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包括除了工资、奖金福利之外,还有长期激励。
目前美国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长期激励收入已占收入的主要部分,并且已有愈来愈多的收入是依赖于长期激励计划的。一般认为,重视对总裁的长期激励,这是美国银行业能够成功发展的重要原因。与美国同行相比,我国上市银行在长期激励上还处于探索阶段。
较早实行股票激励的是交行,根据2005年董事会决议交行实施长期激励计划,初次授予股票增值权方案,初次授予对象为2005年全职服务并领薪的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副行长、首席财务官、首席信息官、董事会秘书等,第二次授予对象为2006年11月3日在集团全职领薪的集团高管人员。
交行就股票增值权于2007年所确认的支出总额为1900万元(2006年为人民币1700万元)。这与交行2007年高管的传统薪酬水平相比,是比较大的激励支出。
招行的股权激励制度与交行大致相当,但行权价较高。首期授予共129万份,其中,马蔚华获增值权30万份,占23.26%,另外四位副行长各15万份,分别都占总量的11.63%,行长助理、技术总监、稽核总监、董事会秘书也获得增值权。
这个激励设定了两年行权限制期,并且行权限制期满后四年,每年的生效可行使权额度为当期授予总额的25%。
中行在2005年11月通过了长期激励政策,其中包括管理层股票增值权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但年报显示,截至目前,该行管理层股票增值权和员工持股计划尚未具体实施。中行子公司中银香港控股的股东批准了认股权计划及股份储蓄计划两项股票期权计划,但到2007年末,中银香港控股尚未根据上述两项计划授予任何股票期权。
由于目前财政部正在制定国有金融企业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因此股权激励都要暂停。因此交行的1900万元支出并未实际支付到高管。
三、我国商业银行薪酬体制改革方向
1.以岗定薪,按照工作性质确定岗位收入,逐步实现分配的内部公平
所谓“以岗定薪”,就是根据岗位本身的价值,确定它的薪酬标准。“以岗定薪”的有效办法是职位分析评估。即搜集、研究银行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关信息,确定各个职位所需要的技能和职责。通过比较分析,对各个职位在银行整体运营的作用和重要性予以评价,确定不同的价值等级,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职位体系。这也是形成不同薪酬水平的基础。
2.真正建立薪酬与业绩相结合的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应该能够充分反映员工个人的价值,使员工获得的报酬与其付出的劳动相一致,其核心目标应该是将员工的薪酬与其绩效挂钩。以绩效薪酬为主,一方面必须大幅度的提高绩效薪酬的比重。另一方面,绩效薪酬必须真正与其工作绩效相联系,有奖有惩。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对员工实施的绩效考核,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应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业绩考评工作的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全面采用以效益指标为主的业绩考评体系,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3.调整薪酬结构,注重长期激励
在当前中国股票期权制度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长期激励普遍缺乏的状况,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引入股权激励的薪酬分配模式。即对现行薪酬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引入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持股和股票期权的薪酬激励机制,将银行经营管理者及员工的切身利益与银行经营业绩好坏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参考文献:
[1]苟开红:我国股份制银行薪酬构成及长期激励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4(11)
[2]孙健郭少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李华民: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制改革及激励目标改进.金融论坛,2003(3)3
社区银行前景广阔,而围绕社区银行展开的激烈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事实亦证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做小做微的市场定位,很容易转化为进入社区开展金融服务的资源优势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在突然被叫停之后,近日,监管部门终于发放了首批社区支行牌照,这其间,经过了半年的煎熬和等待。 据悉,此次社区银行牌照的发放中,民生银行是最大的赢家,有700多家社区金融店获得了社区支行牌照,但仍离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雄心勃勃的一万家社区银行的宏伟目标相去甚远。浦发银行紧随其后,也获得300多张牌照。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有多家社区支行获得牌照。业内人士称,牌照的发放意味着小区金融驶入了规范发展的快车道。 社区银行前世今生 何谓社区银行?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介绍:“社区银行”概念发源于美国,本意指的是规模较小、经营地域狭窄、业务模式相对传统(以存贷款为主)且依赖“关系融资”技术的银行。与美国的情况不同的是,目前国内所指的社区银行并不是针对机构的整体属性,而只是关注对社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本身。 西部某银监局农金处人士亦表示:我国的社区银行分类区别于国际上通行的概念,严格意义上说是从服务方式、服务范围上进行界定的。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差距大,社区金融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情况的确如此,社区银行概念的金融门店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便百花齐放,尽管定义争论不休,但阻挡不了各种服务方式的“社区金融服务站”“金融便利店”“驻人式自助银行”“便民服务站”“社区金融超市”和“理财超市”等“一拥而上”呈现在市民面前,有银行员工提供服务的,有外聘人员看守的,有卖理财产品的,有提供保险产品的,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 事实上,在民生银行“爆发式”的“圈地运动”之前,农村金融机构已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了数年的社区金融服务的探索。2012年,《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的指导意见》(银监会〔2012〕190号)出台,各省联社先后开展了“金融便民服务到村”的相关组织工作,从东部到中部到西部,各省农村信用社努力消除金融空白点,使得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深入到了乡镇直至偏远的居民点,很多农信社还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点”“挎包银行”“流动银行”“村周银行”等等接地气、顺民意的社区金融服务方式。天津、山西尧都、浙江绍兴、宁波等地方的地级、县级农村金融机构的便民服务点几乎覆盖了当地所有的乡村,真正做到了“打通最后一公里”。 尽管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和部分城区的社区金融服务上默默耕耘数年,但是,最终是民生银行在社区的“跑马圈地”将社区银行的概念包装成了“眼球”新闻。 正是民生银行对社区银行的规模化推进,使得社区金融服务在概念、理念和关注度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引爆了商业银行在社区金融服务中的对决,角逐日渐白热化,各类金融机构现身其中,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异常活跃。截至今年3月末,民生银行投入运营的社区支行及自助服务网点突破3000家。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和宁波银行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挥自己本土银行的优势,坚守一隅,当仁不让,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步步为营,不但使区域内的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几乎达到了每村一个,让村民脚不出村就能办理常规的存贷款业务,同时,也把触角深到了自己的“软肋”――城市社区。上海农商银行计划在今后三年,全面实施250家社区银行网点的改造,将营业网点由业务操作中心转变为营销和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网点产出;广州农商银行已在番禺、华南新城、花都等地开设了多家微型社区理财中心。 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也倚仗着自己的“财大气粗”,迎头赶上,放低身价,“屈尊”社区,用各自的路径积极探索社区银行发展模式。 前述银监局人士认为:“社区金融服务应该允许更多形式上的探索,农村地区的便民金融服务点和城区的社区银行都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服务方式上的创新,是社区金融服务的不同形式。”
群雄割据归于理性 曾刚表示:“不管概念上如何去判定,对社区银行关注度的上升,反映了中国银行业在过去一段时期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普遍加大了对零售银行业务的拓展力度。”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加速推进,市场竞争日渐加剧,银行议价能力和获利空间受到较大削减,亟需拓展新的客户和收入来源。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零售银行业务的市场潜力也开始迅速显现。更多的银行试图介入小银行的传统领地,拓展所谓的“社区银行”服务,则成为很自然的战略选择。 正当各类银行机构在社区金融服务的领域中“冲锋陷阵”、攻城掠地之时,去年年底,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通知》(以下简称277号文)。通知要求,在支持中小银行转型社区普惠金融的同时,本着“鼓励和规范并举”的原则,规范商业银行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建设,厘清相关规则;并要求此前部分银行设立的“自助银行+人”的咨询型网点应规范界定为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按照程序提出设立申请,履行准入程序。 简而言之,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对社区银行的设立明确了态度,对相关事宜进行了规范,具体指出社区银行分为“有人”和“无人”两种模式,“无人”模式必须自助,有人值守的社区营业网点将需要申请牌照。 浙江某农村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该行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城区业务竞争激烈,特别是在大银行回归县域、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深耕”城区的多重压力下,该行希望通过设立社区银行等便民金融服务点,增加城区客户的黏性,开拓新的客户资源。但是,在他们紧锣密鼓地租门脸、搞装修、买设备之后才发现,一个符合277号文的有人值守社区银行的牌照,经过了3个多月也未得到批复。对此他表示了理解:“合规的社区银行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监管部门审慎处理可以理解,因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社区银行也是新概念、新业务。” 不可否认的是,277号文之后,社区金融网点进入了实施者和监管者理性思考的“静默”期,市场从“”转向了观望状态,发展趋于平缓。 曾刚认为,理性的思考是必须的。从对美国社区银行的观察来看,社区银行由于业务模式单一,拓展非利息收入的能力有限,分项比较来看,除传统的储蓄账户服务收费外,在信托收入、金融市场收入、服务收入以及证券化收入等方面,社区银行业务的贡献力明显较弱。因此,尽管社区金融服务是符合银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方向,但也绝非一个能在短期内轻易获得巨大回报的领域,是需要巨大投入且冒一定风险的战略选择。 直至近期才大规模发放社区银行牌照,应该说是监管者对于社区银行服务模式的深思熟虑和审慎监管。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可以说是众多的股份制银行用自己的认识和行动倒逼了国内社区银行的规范和监管的跟进。” 赚钱还是赚吆喝? 目前,各类名目、五花八门的“社区银行”物理网点遍地开花,各种装潢、不同服务的社区银行出现在乡村、城市。社区银行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下,从农村的“便民金融服务点”到城区的“社区银行”,社区金融服务的方式呈现出“百花争鸣”的趋势。 由于城区良好的经济优势和客户素质,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区是目前社区金融服务角逐的“黄金地带”,各银行对在城区设立社区银行的热度远高于农村。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城市居民在经济实力和教育素质上均优于农村,城市中的社区银行能更好地凝聚客户,对于商业银行占领核心区域、瞄准核心人群、吸收存款、培养客户黏性是一本万利的商机。早点设立社区银行,就早日划出了势力范围。”于是,民生银行豪气冲天地提出了“三年内建立一万家社区银行”的豪言壮语,光大银行曾计划2013年内推出200家社区银行网点。 但是,社区银行的扎堆也容易带来恶性竞争。目前,社区银行瞄准的大多数是城市的高端人群和高端商圈,这意味着对社区银行的租金、装潢和人才的高要求,背后都是成本的增加,总投入并不低。而且,各社区银行的服务模式、产品种类等等并没有太大差异,如何找到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和合适的盈利模式并持久发展,仍是需要观察的。 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随着金融脱媒的推进,物理网点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高端客户、推广产品,现在很难断定,毕竟,成本较高的物理网点是商业银行的盈利点还是包袱,近年来一直有争议,因此,社区银行前途难卜。 以小搏大农信抢先 尽管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都把热情投向了社区金融,但是,支持小微、扶助地方毕竟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特色和强项,曾刚表示:“从目前来看,对于农村中小银行而言,因受外部条件的制约,‘社区银行’的确是其现实的战略方向,事实上也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他说:“我国数量众多的地方小银行,包括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在内,大都以社区金融服务为主,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地客户,业务模式相对传统,更依赖重视客户‘软信息’的‘关系融资模式’等等。”因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社区金融服务有天然的优势。 事实证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做小做微的方向很容易成为进入社区开展金融服务的资源优势。上海农商银行是较早发起设立社区银行的金融机构。2010年5月18日,上海农商银行在徐汇天平街道正式启动“金融便利店”建设,到2012年末便在全市开满100家。 上海农商银行侯福宁行长透露:该行的金融便利店通过延时、错时服务和“人工+自助”服务,形成“您下班、我营业”的差异化经营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对接社区,共建社区金融服务中心,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截至2013年末,全行101家金融便利店储蓄存款余额合计193亿元,受理发放零售贷款合计57.6亿元,销售理财产品167.5亿元。 对于监管方面,曾刚提醒:“对监管部门而言,应把握风险管控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平衡。一方面应有序推进,对社区银行网点扩张实施适当的准入控制,既防止局部市场的过度竞争,也有助于控制现行模式中的一些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则应考虑社区银行网点的特殊性,适度提高监管的弹性。建立与普通网点有差异的准入标准和审批流程,为银行的创新与战略调整提供更灵活的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建议:“我们在监督体系的建设可以部分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我国特定国情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社区银行的监督管理体系。此外,政策偏向是农村社区银行存在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在推动力,需要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奖励和税收优惠力度。”
[关键词] X效率;随机边界法;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7-0172-03
[基金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及其定价机制、模型的研究”(批准号:20060390937);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产品的定价机理及其应用研究”(批准号:0602017C)
[作者简介] 赵 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江苏 南京 210007)
一、X效率理论与银行X效率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厂商理论假定:厂商在既定的投入和技术水平下,实现单位产品成本最小化和产出最大化。该假设意味着厂商内部是完全有效率。然而,实证研究表明,厂商内部并非完全有效率。假设有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按价格Pi生产Qi,垄断厂商按价格Pe生产Qe,则由于市场配置低效率而产生的福利损失,也就是厂商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出率Qi所造成的福利损失。按照传统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假设厂商是成本极小化者,在既定的产出率情况下,垄断厂商的成本高于完全竞争厂商的成本,而因产业垄断产生的较高生产成本,则是一种垄断成本,是企业的一种内部低效率。为了解释厂商内部的该种低效率现象,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莱宾斯坦(H.Leibenstein)提出了X效率理论。X效率理论假设:1.人具有选择理性,但并不总是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2.人的努力程度是一个不可观测变量,且个人行为具有惰性特征。个人努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活动(A)、进度(P)、质量(Q)和实践模式(T)四种,即所谓“APQT束”,每个人都对其APQT束具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3.企业主的利益与其人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4.劳动合同是不完整的。
X效率可以表述为企业组织中实际生产效率与技术可行效率之差,它是一种非市场效率,也就是在资源配置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成员努力程度的增加而导致的经济效率,其表现为生产要素不变而产出量增加。所以,X效率是与人类组织的本质属性有关的效率。X效率理论所研究的是企业内部运行的动力问题,其主要是由于企业组织在激励机制、信息机制设计上的不足引致低效率,因此,也可以用组织效率的概念来涵盖X-效率。动力不足导致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与生产努力程度不高。可见,组织效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的问题。有学者估计,美国任一时刻的X低效率的数量可能达到国民生产净值的20%~40%,而在发展中国家,X低效率的数量可能更大。
商业银行是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益,也影响着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从理论上讲,银行生产率的改进依赖于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非资源配置效率(即X效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在一定的外在市场环境下,如果银行管理者或员工缺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努力工作的动力,就会产生惰性和非理,这在某种程度上引致银行内部的摩擦和投入资源使用上的浪费,进而造成的实际投入产出水平与潜在最优水平之间的差距,这就是银行X无效率。因此,商业银行的X效率是由于组织或个人的原因使得其组织中存在尚未利用的机会,而这种非市场配置的无效率既不属配置原因,又不能归于技术原因。LFrei,Harker,Hunter(2000)将银行业的X效率定义为:除规模和范围影响之外的所有技术和配置效率,是关于整合技术、人力资源及其他资产来生产给定产出的管理水平的测度。国外对银行X效率的研究文献比较多,Peristiani,stavros(1996,1999)对美国银行兼并能否改善其X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兼并能够提高银行的X效率,且银行的获利能力和运营成本绩效影响着X效率。De young,Robert(1994)研究了商业银行的X效率与管理质量。国内也有学者(张健华,2003;谢朝华、段军山,2005)对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本文运用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出的前沿效率来估计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二、银行X效率研究方法――随机成本边界模型
鉴于商业银行经营多投入、多产出及会计上的独特性,本文运用Batteae and Coelli(1995)提出的随机成本边界模型来估计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区分出误差项与无效率,并可以测度影响企业无效率的相关因素。这里随机边界法模型假设成本边界函数为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并以中介法把银行当作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本文所使用的变量包括三种投入、二种产出、三种投入的价格、总成本。其中,投入项包括固定资产净值(k)及员工人数(l)及资金即存款余额(m);产出项包括两种(Y1及Y2),Y1为净利润,Y2为贷款额;投入价格包括劳动力价格(Pl)、资本价格(PK)、资金价格(Pm)。劳动价格的计算为员工的工资及福利除以员工人数;资本价格的计算为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资金价格的计算为银行利息支出与年末存款余额的比值;总成本(TC)的计算是劳动成本加上资本成本,再加上资金成本,即TC=Pl×l+ PK×k+ Pm×m。
运用随机边界法估计X效率时,需要对成本函数作特定的假设。本文运用超越对数函数,假设有n种产出与m种投入,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可定义为:
式中,ECi,t为第i家银行在t年的X效率值,Xim,t为第i家银行在第i年的各影响X效率因素的指标值,β0、βm为相应解释变量的待估系数,Ut为随机扰动项。这一计量模型所考察的是影响银行X效率的主要因素。
这里,X为本研究所探讨的影响银行X效率的相关因素变量,依次为盈利能力即资产收益率(ROA)、资产质量即贷款呆账准备金与贷款总额比例(LALOSS)、资产配置即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比例(ALE)、成本即营业外支出占银行总收入比例(AGC)、创新程度即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INNT)、经营管理费用即银行经营费用与总资产比例(EXP)、自有资本即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CAPI)、银行规模即银行总资产的对数(SIZE)等八项(见表2)。Ut为随机误差项。
三、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研究的样本包括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等。所采用的资料数据来源于各期的《中国金融年鉴》以及相关银行的网站和天相系统。本文首先使用随机边界法计算出X无效率值,采用两项产出、三项投入变量及三项投入价格变量的年度资料,研究时段为1998-2004年。
本文运用Battese and Coelli(1995)所提出的随机边界成本法衡量银行X效率,并用Frontier 4.1计算,这里,效率值位于无穷大与1之间,且愈接近于1愈有效率。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深圳发展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的X无效率平均值分别为1.368、1.365、1.362,相对比较高,说明其X效率比较低;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的X无效率比较低,分别为1.022、1.068、1.091,反映其X效率比较高,其中民生银行的X效率在样本银行中最高。从年度序列来看,1998-2004年样本银行的成本效率均值呈现波动递增态势,其中1999年X效率比较高,为1.024,到2000年有所降低,而2001年有所提升,达到1.014,2002年X效率下降,从2002-2004年X效率又稳步提升。根据所有权性质把样本银行分为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看出,国有银行的X效率均值为1.250,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215,股份制商业银行的X效率高于国有银行。
在影响银行X效率的因素检验中,对总样本模型的F检验值不显著,表明该模型不成立,只不过其中资产配置能力对X效率有显著的影响,且呈现正相关,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能力不够强,在这方面仍需要加强。之所以该模型不显著,可能与我们选取的X效率变量有关,这是因为X效率反映的是银行内部的管理效率,而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效率水平在样本时段差异比较大。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比较强,其X效率也比较高。同样,资本充足率越高的银行,也有利于X效率的提升。这一方面是由于银行资本实力的增强增加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且能保障银行的安全,从而使其增加风险资产的数量,确保银行的盈利。另一方面,股东资本占比愈大,这些股东对银行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可能比较强,进而有利于银行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除了上述这些变量之外,其余的解释变量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它们没有对银行经营效率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运用随机边界成本法计算了1998-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并探讨了影响商业银行X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未来我国商业银行要走一条资本节约型的发展新道路,树立风险资本和风险资本管理的观念。同时,需要加快业务转型,大力拓展低资本消耗的非传统的银行业务,尤其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创新业务,提高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比重,积极调整传统的银行业务结构,以实现银行盈利模式从存贷差占绝对优势转向存贷利差和中间业务并重的轨道上来。值得一提的是,要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就应当因行而异进行“银行再造”,实现银行组织的扁平化,改革银行内部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分配制度和用人机制的改革,激发银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可以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Do Young,Robert.X-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Quality in commercial banks.Economic and Policy Analysis Working Paper 94-1. 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1994.
[2]Peristiani, Stavros.Do Mergers Improve the X-Efficiency and Scale Efficiency of U.S. Banks? Evidence from the 1980s.Journal of Mor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 29, No.3 (August 1997).
[3]Chames, A., Cooper, W. W. and 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78,6: 429 - 444.
[4]谢朝华,段军山.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9).
就在郭树清一而再、再而三地倡导蓝筹股价值投资理念之际,蓝筹股的中流砥柱——银行股股价却在节节下跌,并出现了批量“破净”现象。银行股的“白菜价”究竟是陷阱还是馅饼?银行股的买入时机是否来临?
批量“破净”
“破净”,即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值。在股市中,对于一家公司价值的衡量有多个尺度,而每股净资产值可谓是公认的股价底线,是股票的成本。股价一旦“破净”,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低于了“成本价”,股票变成了打折出售。
在股市的持续低迷中,投资者对钢铁股的“破净”已习已为常。然而,这一次下跌,日进斗金、业绩蒸蒸日上、让其他行业 “羡慕嫉妒恨”的银行股也加入“破净”行列,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6月1日,交通银行在股价半个多月来的颓废走势中终于被击溃,当天收盘报收4.62元,低于其4.65元的净资产,成为A股历史上首只跌破净资产的银行股。
6月4日,紧随在交通银行之后,华夏银行下跌2.75%,收盘报9.54元,同样跌破了每股净资产9.68元,加入了破净银行股的行列。此后,不断有银行股加入“破净”的队伍,包括深发展A、浦发银行。虽然另外12家上市银行股价尚未“破净”,但也岌岌可危。据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以来,银行股的市净率就已经在2倍以下。截至6月12日,两市16只银行股平均市净率只有1.1倍左右。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为工商银行、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市净率分别只有1.42倍、1.36倍和1.32倍。相比之下,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的市净率则分别只有1.05倍、1.09倍和1.09倍,徘徊在“破净”的边缘。
“银行股从未这样便宜过。但是便宜的背后,其估值包含了市场对其所有的悲观预期。”一位基金经理说。“跌破净资产值是市场价格信号失灵,表明市场的人气恐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杨春刚表示。
缘何“破净”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银行股为何会出现批量“破净”?是业绩不好吗?显然不是。
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2011年净利润达2.6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净利润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其净利润接近9000亿元,净利润增速普遍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
虽然上市银行仅有16家,但有媒体曾经做过计算,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7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就占到了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0%以上。这一数据将贴着“高成长”标签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是业绩预期不好吗?“银行板块业绩增速下降是确定的。”中投证券在其研报中表示,近期的经济和金融数据给银行板块估值带来压力,尤其是影响银行业利润最重要的净息差水平开始收窄,主营业务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压。
6月8日,央行三年半来首次降息,再次印证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在此背景下,市场预期银行业业绩增速放缓。同时,降息直接导致了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空间收窄,银行业前两年的超高业绩增速不再。令投资者更为担忧的是:我国已经进入降息周期,而中国人民银行却放大了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从而缩小了银行的利差空间,这对银行股来说绝对是利空。光大证券预计2012年银行业盈利增速将放缓至19%。
事实上,银行股不断遭受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另一大原因是:银行股不断圈钱。不少银行在融资时信誓旦旦地说,本次融资可满足未来几年的资金需求,但不久便再次抛出巨额再融资计划。市场不断传来的消息是:交通银行560多亿元A+H定向增发方案获股东大会批准;招商银行总额不超过350亿元A+H配股方案也获证监会通过;刚刚完成H股配售的民生银行仍有不超过200亿元的A股可转债发行计划待证监会审批;等等。而在一次又一次融资完后,银行员工薪酬收入惊人地上涨,更令投资者愤懑。
“银行如何在实现高利润的同时提高对中小股东的回报,已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杨春刚表示,在境外市场,上市银行分红的积极性比我们要高。如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恒生银行,自上市以来一直采用现金方式分红,其年度现金分红水平在20年前大体维持在每10股派现30港元之上,近10年来也一直保持在50港元或60港元之上。上海交通大学证券金融研究所所长杨朝军也表示,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真正优秀的上市公司很少再融资,但是中国的上市公司动不动就“圈钱”,这对价值投资造成极大的伤害。
有券商测算,到2012年末,在没有外部融资的情况下,上市银行的资本缺口在2500亿~3000亿元左右,到2013年年底资本缺口将上升至5000亿元。巨额再融资如山般压在投资者头上,远离银行股也在情理之中。
投资能否“保赢”
巴菲特有个投资成功秘笈:人取我舍,人舍我取。股市本是一场人性较量的游戏,当银行股几乎已是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甩卖,对市场而言,是否意味着“捡皮夹子”的投资时机到了?
从估值的角度看,银行股目前的股价相对较低。一般而言,市净率相对较低的个股之投资风险较小,安全边际较高。历史地看,银行股从未这样便宜过,此次可谓是达到了“白菜价”的水平。
数据统计显示,在2005年上证综指998点时,银行板块平均市净率为2.06倍;在2008年1664点时,银行板块的平均市净率1.7倍。从目前银行业的发展来看,实力已非2005年和2008年时可比。虽然面临利差缩小、金融改革的挑战,但在未来几年里,银行在中国经济的地位还是无人能撼的。
从管理层的意图来看,倡导蓝筹股的投资、杜绝垃圾股的炒作是理顺市场的关键之一。作为蓝筹股的主力军,银行股作为价值投资的标的是毫无疑义的。
但是,目前抄底银行股的时机仍未成熟。大盘摇摇欲坠,IPO仍在高歌猛进,投资者保护无从谈起,远离股市、静观其变恐怕是最佳方式。如已辞职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就曾在3月披露的基金年报中表示,银行业整体的盈利增长已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未来盈利能力下滑和资产质量恶化难以避免。
“经济增速的放缓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逐渐显现。”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表示,今年一季度五大国有银行的净利增速已开始全部放缓,其中建行放缓幅度最大,净利润由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4.19%,大幅放缓至今年一季度的增长9.17%。
整网点 工行“换新颜”
服务世博,展示风采。工商银行将整合网点形象作为金融服务的主阵地。
据悉,涉及世博核心区域,工行的网点超过100家。早在去年,工行上海市分行就以这百余家网点为重点,进行全面网点综合改造,保证服务面貌焕然一新,服务环境整洁有序。围绕世博服务的需要,市工行在市区主要地段以及世博场馆附近的网点都开辟了英语服务专柜与中英文对照的服务标识,并且对所有网点外币兑换标识牌进行了梳理与添加:通过在网点设立客户体验区,世博宣传海报、世博吉祥物“海宝”的布置投放,“走马灯”、“频道”世博行业宣传口号的滚动播放,以及开展世博服务氛围调查等方式,让客户在工行体验到全新的世博服务氛围。
针对网点忙时可能会产生排队的问题,工行目前也已经配足配齐了大堂经理,积极落实行长坐堂制、巡视制,并根据客户数量和结构的变化,适度延长世博核心区域网点的营业时间,实施网点忙闲时间段公示和弹性工作制,在世博核心区域网点,力争全部采用叫号系统加快小额业务分流,减少网点排队时间。
农行“五一”不休息
为更好地为首都市民提供便利、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中国农行北京分行“五一”节日期间,所有网点正常对外营业。
据悉,今年以来为迎接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农行北京分行从全员业务培训入手,全力以赴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金融服务队伍。同时,制定出了整套“‘世博’会金融服务手册”,从支付结算、国际业务、科技网络、电子银行、银行卡、安全保卫、网点服务等10大部分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科技部门加班加点,对网络进行维护等,电子银行业务部门还对上千台ATM等自助缴费机进行了检修,以保证农行所有网点包括自助银行网点在“五一”期间正常运营。
倡环保 中行也“世博”
世博会既是科技成果的展示,又是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的传递。在这次盛会“低碳”的理念已经贯彻到了每个角落。网上银行从诞生那一刻起,或许就注定会成为金融领域低碳的代名词。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中国银行业对自己的网上银行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将网上银行服务性进行到底。
目前,中国银行网上银行个人服务提供全面、丰富的网银功能,包括账户查询、转账汇款、定期存款、自助缴费、信用卡、网上支付以及外汇、黄金、基金、第三方存管、B股银证转账、银期转账、记账式国债、中银理财产品等投资服务。
另外,中国银行在全国首家推出网上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客户通过中行网银,可在几秒内完成英镑、港币、美元、日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欧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等九种货币的结售汇交易。
建行增加外币受理币种
为了做好世博外宾的金融服务工作,建行上海市分行新增近百个外语座席,提升95533服务功能,每天24小时“全天候”提供外语咨询,包括外国小语种服务。在全行300多家网点受理币种不少于8种,世博重点区域网点增加到12种,并均可受理旅行支票,方便境外客户。同时根据客流量情况,适时延长网点服务时间。
重细节光大贴人心
一滴水折射一个世界。一个细节决定一个态度。中国光大银行注重细节中,全力为世博会提供优质的月&务。
细节一:在上海,光大银行的小语种服务志愿者,用自己所学小语种外语之长,覆盖了俄、西、日、意等,为世博期间来到光大银行各网点办理各种业务的外国来宾,提供更为亲切的母语服务。
细节二:在上海,光大银行上所有的自助机具上,都有了“外卡受理”标识,受理外卡初具覆盖率达到100%。
细节三:光大上海各地区,每台自助机具旁者陂置了一个免拨电话和一个紧急按钮。通过免拨电话,市民或外宾可直接与客服中心人工坐席取得联系;按下紧急按钮,10秒钟之内可与远程监控人员取得语音联系。
细节四在上海,所有中国光大银行营业网点的重要标识都变成中英枥职。
交行打造“无障碍”服务
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盛会,高效率、高质量、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是坚强的后盾。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唯一商业银行合作伙伴,交通银行无疑是承担这一重任的主窗口。
交行通过与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汇报、协调,创新开发了国外参展商同时开立本、外币账户的支付结算系统,保证其资金周转无障碍。交行上海市分行实现19种外币直接兑换,为外币国际信用卡在世博园区内自助银亭实现兑取现金和商户刷卡消费开辟了“绿色通道”。
为满足展会期间巨大的刷卡消费需求,交行上海市分行在世博园区内建设了3个营业网点、23个自助银亭、21处自棚群和单点,共投放各类自助机具100多台。此外,交行在市区还开没了100多个24小时自助银行,共投放各类自助机具400多台、商户POS机具2.5万多台。
在员工服务方面,交行要求网点服务语言无障碍。对员工培训了手语服务、英语服务、小话种外语服务1536人次,目前,世博园区内的交行员工、见习生都能熟练运用,顺畅交流。更值得一提的是,世博金融服务没有忘记残障人士。不仅世博园区内所有营业网点,交行上海市分行所辖市区范围的网点都已经实现了残障设施全覆盖。
民生免费派发传播手册
为了发挥传播世博、服务世博的作用,由签约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东道主通讯社”的新华社和世博会民企馆发起,携手参展企业之一的中国民生银行,精心策划编印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传播手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该手册共分五个篇章,全景式地介绍了上海世博会的世博活动、世博论坛、世博展馆等核心内容,同时提供上海与长三角地区最新、最实用的生活服务资讯,为7000万世博游客提供一个了解世博、参与世博、共享世博的信息之窗和行动指南。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传播手册》设计为中英文合订本,即日起将在世博会新闻中心、沪苏浙三地各大旅行社与旅游集散中心、机场、火车站、四星级以上酒店以及中国民生银行营业网点等处免费派送,同时将赠送给沪苏浙政府机关、媒体机构、大型企业、学校等。
华夏打造“环球智赢”
日前,华夏银行在上海推出
“环球智赢”国际金融品牌,这是该行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振兴规划,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举措,也是华夏银行积极服务“世博会”,促进时代海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的重大举措。
据了解,该产品体系完整,功能完善,全面化的产品超市、个性化的特色解决方案和专业化的行业服务方案三个层次构成了一个崭新的品牌体系。产品超市旗下蕴含国际结算、进出口贸易融资、外汇担保等类60多项产品。
中信提升外币业务
在世博会开幕前夕,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对柜台员工集中进行外币现钞辨伪、旅行支票防伪识别的业务培训,大大提升了青年员工服务世博的能力,提高了柜员外币业务技能。另外,该行窗口服务一线的柜员积极参与“精彩世博”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和练习,全面提升业务技能,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专业化与多元化是相对而言。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两种不同经营战略。企业一般应根据其自身资源条件状况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实施专业化经营或者开展多元化经营。银行作为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的企业,在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从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的传统专业化商业银行在各国银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银行监管水平提高、金融法律健全以及商业银行自律能力增强,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业务出现了向多元化、混业经营以及全能型银行发展趋势,诸如美国花旗银行之类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全能型银行应运而生。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加快,受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知识和能力变化的影响,许多银行发现多元化经营战略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多元化经营尤其是过度多元化反而影响了银行的竞争能力和经营绩效,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银行却表现出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明显的竞争优势,在金融产业中的地位又逐渐提高。如印度HDFC银行、美国运通公司等。而一些已经开展多元化经营的银行甚至开始采取“归核化”战略,剥离非核心业务。以培养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重新回归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如美国花旗银行在2005年出售部分非零售金融部门向以零售业务为中心的客户专业化银行回归。
二、银行专业化经营战略分析
银行专业化经营指银行基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遵守金融机构监管法规,采取专业化的经营战略,将其业务活动主要集中于某一特定领域(如特定银行业务、特定客户、特定服务地域等),以突出自身在该领域的优势,从而在该领域取得相对优势的竞争地位,促进银行发展。近年来,多种形式的专业化银行规模不断扩大,在整个金融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2005年,美国市值排名前30位的银行中有9家是专业化银行。专业化银行推动了整个金融产业链运营效率的提高。
1、银行专业化经营的正效应
(1)银行采取专业化经营战略,专注于某一专业性业务领域,将有效提高银行员工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如果银行员工将其经营活动集中于较专业的操作业务内容上,能够较快地提高其工作的熟练程度,减少员工从事多种业务所需的额外学习和培训的时间。工作熟练程度提高意味着银行员工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可以减少在工作中所应支付的额外智力资源和成本,降低工作紧张程度,因而可以降低发生工作失误等经营风险的概率,银行业务的单位操作成本将得以降低,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银行整体劳动生产率,以更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2)银行采取专业化经营战略,将银行资源集中于特定业务领域,有助于银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在专业化业务领域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活动,提高特定业务领域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银行业务运行效率,促进银行进一步节约金融资源,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保持银行业务持续发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2005年,美国市值排名前30位的银行中,专业化银行的总资产回报率平均比综合性银行高08个百分点,净资产回报率高34个百分点。银行的这类专业化经营战略也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2005年。美国运通公司的市净率高达6.5倍,教育贷款专业化的SLM的市净率约4.7倍,理财专业化的梅隆银行市净率也达到了3.8倍,远高于同期综合性银行美国银行1.8倍市净率以及摩根大通1.5倍市净率水平。
(3)银行采取专业化经营战略.将可以降低其业务活动的复杂性,减少其对不同业务领域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可以有效降低银行内部的组织成本和人力成本以及银行内部不同业务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协调成本.改善管理效率.提高业务活动的效益。
2、银行专业化经营的负效应
(1)银行开展专业化经营,将会限制银行业务种类扩充。在业务范围较狭窄的情况下,由于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内容有限,一方面可能限制银行业务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则可能降低资金在银行内部循环的可能性。使得派生出来得低息负债资金漏出银行的机会增加。从而可能导致银行的负债成本率提高。增加银行运营成本。
(2)银行开展专业化经营,将可能增加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由于专注于某一特定业务领域。专业化银行的市场相对狭窄,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因此。业务高度专业化的银行在提供了经营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风险。美国市值排名前30位的银行中.专业化银行的13系数平均为1.07倍,而综合性银行仅为0.57倍。高收益、高风险成为专业化银行的特征。如专业信用卡银行美信银行(MBNA)就是因为高周期性风险而于2005年被美国银行收购,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专业投资银行美林公司也于2008年被美国银行收购。
(3)对于银行员工而言,银行专业化经营将导致员工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增强,其人力资本相对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当面临职业转换时。这类银行员工必须支付较高的职业转换成本.其获得新工作的机会将低于具有综合性、复合性知识的银行专业人才。
从实践来看。由于专业化经营战略有利有弊.银行通常会在对自身能力和资源以及外部环境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战略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银行,由于拥有的资源有限。往往无法同那些大规模的多元化、全能型银行开展直接和全面的竞争。因此,这些中小银行要在金融市场立足。就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在专业领域培养核心竞争力,通过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在专业领域内做强做大。甚至成为某一业务领域内的“隐形冠军”,从而创造生存、发展甚至是超越的空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并推动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公司。专业房地产贷款银行印度HDFC银行,专业化的教育贷款银行StudentLoanCorp、SLM,专业化农业贷款银行FederalAgriculturalMortgageCorp.,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德国银行Volksbank和美国中小企业信贷协会等都在各自的专业化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05年,美国资产规模排名前200位的本土金融机构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公司占到四分之一。我国的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以及兴业银行等一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纷纷基于自身资源条件,试图向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专业化银行方向发展。
三、银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
银行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银行根据自身资源积累和环境条件变化,突破单一业务局限。拓展银行的业务领域。增加业务品种或将业务活动扩展到较多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强化业务经营的异质性,为更多客户提供多种产品或服务,以期发挥银行的资源优势。扩大银行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增强银行运营的稳健性,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目前.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关法律允许商业银行实施业务经营多元化和全能化。产生了诸如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瑞银集团等这类多元化、混业经营的大型银行集团。而在我国,受金融监管法规的限制。银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还受到很多限制,一些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虽然存在着多元化的动机。但除了设立金融控股集团外。银行自身较难向银行业务以外拓展多元化经营空间。随着金融创新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未来我国金融管制将步放松。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空间将不断扩展。
1、银行多元化经营战略正效应
(1)银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将有机会为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从而提高银行的整体服务水平.以此扩大银行经营规模。增加银行的盈利。比如,在符合当地金融监管制度的情况下,某些多元化经营银行涉足银行存贷款、证券交易、信托等金融业务领域,客户在同一家银行就可以办理存款(或储蓄)、证券投资交易、信托投资以及其它各项银行金融业务,这将为客户节约大量时间、精力以及资金转移费用,也可以降低客户交易成本,从而能够吸引更多客户。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而银行通过整合多种服务。可以形成协同效应。实现范围经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水平。同时,银行实施多元化经营,也有利于金融商品的丰富和发展。促进金融创新,活跃金融市场,为银行开辟新的盈利渠道。增强其盈利能力。
(2)银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使其资产、负债业务多元化,有利于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银行资产结构趋向合理.资产收益相应提高。因为银行经营的业务种类越多,范围越广,资金漏出的机会越少。派生效应发挥得越充分,负债成本率越可能压低,有助于提升整体资金运用效率。
(3)银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将有利于分散银行经营风险。实施多元化经营的银行,业务的异质性增加,银行利润来源将趋于多样化,而且银行业务利润源之间的相关性将下降,银行的部分业务亏损可由其它部分业务盈利来弥补,这将大大增强了银行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稳定并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并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降低金融风波发生的可能性。2005年,多元化经营的美国银行的13系数仅为035,而美国运通公司的31系数为1.01,梅隆银行的31系数高达1.16。可见,多元化经营确实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2、银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负效应
(1)多元化经营可能导致银行领域发生大规模行业垄断,限制市场竞争。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银行通常会通过并购或大规模投资方式实现多元化扩张,这往往会使得银行规模在较短时期内急剧膨胀,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并购可能消灭竞争对手,从而形成市场垄断。而且,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银行往往涉足众多业务领域,他们能够向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这样,多元化经营的银行就可以利用其在某些业务领域的优势地位,通过诸如降低甚至免除对于客户部分业务收费或者捆绑交易等方式拓展银行其他业务,从而形成事实上对市场竞争的限制。
(2)超过银行管理能力范围的过度多元化可能会加剧银行风险集中。银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扩大经营规模,扩展经营业务范围,虽然可能由于业务种类和利润来源增加而降低业务过于单一而导致的盈利波动风险,但是,如果银行多元化经营范围超过了银行管理资源所能够覆盖的边界,导致银行不能对其所经营业务进行有效管理和协调,就必将会对银行的持续稳健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增加经营风险。如果银行的多种业务之间没有建立起“防火墙”,不能对经营风险进行有效隔离和管控。就可能在银行某一项业务出现问题时。产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锁反应,反而会加剧银行风险集中,而对整个银行产生巨大冲击。
竞争是银行业发展的动力。银行业竞争力的体现集中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是否发育良好,运作是否国际化和一体化。中国银行业经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完全垄断,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兴起的过程,金融市场结构不断演变,竞争程度日渐提高。特别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以及从业人员的金融风险意识的加强,为提升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但与世界上的主要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在资本金充足率、盈利能力、不良资产率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强.其主要表现为:
1.目前我国银行业纷纷上市,但由于受以往国家所有制的影响,一些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形成完善的独立董事会制度,从而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董事会制度为企业提供长远目标和战略方向;监督公司绩效(包括战略和其实施);和监督公司行政领导的任免,评估管理绩效。这造成了银行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2.我国的主要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省级层面上享有相当大的自,其决策往往带有浓重的省级政府政策而非以市场为主导,而总行亦无法直接掌握它们的日常业务,严重削弱了总行的领导地位,从而不能有效地保证整个银行为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及方案而努力。
3.一些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地方性的银行业务易受政府影响。出于维护地方性或国有企业的利益的目的,地方政府往往会对银行的贷款、信贷政策进行干预,使其贷款具有明显的政策性,这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使其不能对贷款风险进行很好的控制。
4.不能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缺乏良好的人才激励和制约机制。许多银行都存在着以下问题:(1)以员工资历(和其他不透明的因素)而不是以能力来确定报酬和事业发展机会的体制;(2)不完善的绩效管理(绩效的评核、奖励措施、和对员工明确的期望和指标)(3)五大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业务规划、要求定义、人员招聘、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相脱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使我国银行业在的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力大大下降。
5.不能为客户尤其是一些“黄金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其发展细分服务的能力不强。有效地革新、开发和推广产品的细分服务能力,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又一个关键的因素。有数据显示,在中国10%的大客户提供大约60%的银行利润。而约有10%-20%或更多的银行账户,许多只有不到100元人民币的余额,这就导致了银行资源的浪费和占用。目前我国银行业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根据客户的特点提供相应的产品服务,如为有利可图的客户群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不盈利的客户群提供更合乎经济效益的服务(如把低价值客户转移到电子服务渠道);不能进行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不能通过产品组合优化改善客户群回报率以及不能通过有效的交叉销售,拓展产品使用程度以保留高价值客户。
6.大多数银行未能建立起巩固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文化。不良资产问题是制约银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国银行业与国外银行业相比较,普遍存在不良资产率过高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我国银行竞争力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大多数银行中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范的机制和风险管理的制度,以及未能在银行内部培养起员工对风险回报理解的文化。
7.许多银行存在着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均利润或总利润与国外大银行相比差距甚大。要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必须削减成本。我国银行业的分支机构较多,许多营业网点的经营状况不善,从而形成了高额的成本支出。另外,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随意偶然的行为也导致了高成本的产生。还有,对一些IT项目如金卡工程的管理不善使得资源大量浪费也造成了大量的成本支出。
8.我国银行普遍存在员工尤其是一些一线服务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态度较差的问题。与国外的银行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银行缺乏对员工职业道德的培训和没有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关。
二、提升我国上市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根据目前的现状,预计在金融领域开放后的2-5年中,随着各项减让措施的逐步落实,银行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不断升级,全球的外资银行发展趋势也证明了外资银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以及薄弱的金融基础极具渗透力。今后的5-10年将是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市场格局的关键阶段,作为我国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领头羊的上市银行,虽然在某些指标和业务与外资银行还可以抗衡,但在其它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上市银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实现组织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费1、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我国上市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资本充足率是银行抵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低于巴塞尔资本率的要求势必会加剧银行的风险,从资本充足率指标连续性来说,我国五家上市银行这几年均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到2005年资本充足比率只有招商银行超过10%,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均在8%的最低限上下,而深发展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小于8%,达不到巴塞尔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主要是因为我国上市银行的业务发展很快,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张,资产不断增加,几家上市银行都在补充资本金,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但由于上市银行的再融资速度明显跟随不上规模扩张的速度,由此导致了几家上市银行再融资之后资本充足率仍显示不足。
2、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从制度上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既是投资者选择银行的重要依据,也是存款者愿意把资金存于银行的重要因素。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机制和总经理经营负责。通过强化法人监管职能、及时准确披露信息、提高银行经营管理透明度等途径,充分保护银行投资者、存款者和服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股东利益与存款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优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当大股东的利益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先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当股东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碰撞时,要维护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进而,确立“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思想,为提高银行整体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3、率先与国际接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我国上市银行应率先与国际接轨,应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目前外资银行在外汇存款和国际结算业务领域己经分别占领了21%和35%的市场份额,但是外资银行人民币头寸资金的需求和在地域、机构网点设置的局限,会使得它们发展业务和机构设置的矛盾较为突出。这样,它们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需求必将增加。上市银行可以抓住机会,积极与其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开展金融租赁、票据交易、大额要转让存单、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创新,可以与外资银行通过在境内、外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在内的全能银行试点,学习和掌握国际银行业发展情况和金融创新情况,可以同外资合作组织银团贷款等。吸收外国银行资本参与自身经营,对我国上市银行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4、大力发展银行中间、表外业务,创新赢利模式。我国上市银行虽然发展很快,但其市场定位仍然模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其它银行是雷同的,盈利模式仍处于单一状况,基本上都靠传统的存贷利差获利。目前存货款利率都降到历史最低,利差空间越来越小,银行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客观上需要银行进行综合经营,创新盈利模式即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其他一些新兴业务并提高其贡献度。
5、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失职,将使银行背上沉重的包袱,上市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差距最大的就是不良贷款指标,相对于我国上市银行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情况来说,不良贷款比率的高居不下对于上市银行来说是致命的。
特别是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深发展银行,更应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注重经营业务本身的风险控制机制,建立防火墙,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可以运用各种风险控制机制,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将内部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由目标管理转向过程管理。
三、结束语
目前,各上市银行按行员级别或按行政级别来实行工资报酬制度,而这种制度划分造成重资历、行政管理职务,轻专业技能、技术职务,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水平高、能力强的专业性人才难以得到职务的升迁,为了稳定这些人才,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专业潜能,可以为专业型人才设计专门的工资报酬制度,通过制定会计人员等级制度、科技人员等级制度等复合型行员级别划分制度,使这些专业型员工获得不低于管理层职位的工资报酬,使他们为银行的持续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价值。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国上市银行要想立足并取得长足发展,只有制定和实施正确而明晰的市场定位,在经营、管理以风险防范和控制等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才能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关键词:商业银行;所有制;运营绩效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1-0024-04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划分标准,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大类。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指的是国家独自或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指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因为不同的所有制结构,导致银行的经营目标、运营机制存在很大的差别,如国有商业银行承担宏观调控的职能,常常和普通商业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悖,最终这种股权所有结构方面的差别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本文通过实证比较研究股权结构不同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所有制结构分析
我国两类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在于所有制结构不相同,且伴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程,这一区别表现为商业银行股东性质的差异。以10家商业银行的股权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见图1。
图1显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绝大部分由国务院通过下属的汇金公司及财政部控制,没有或仅有少量的无限售条件的股权,性质上属于国有范畴。例如,工商银行70.7%的股份由国家控制,无限售条件的股份仅占4.2%。另一方面,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权虽然部分由国有企业掌握,会受到政府的间接影响,但由于有大部分无限售条件的股权,且股权分布较分散,因此其所有制结构接近私有化。比如,招商银行有67.37%的无限售条件股,32.63%的股份由十多家国有企业控制,国家持股为零。
所有制结构的不同使得两类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采取不同的方法: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更多的表现出国家的意志,会根据政策的需要调整经营策略;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依照董事会的决策行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其结果必然表现为不同的运营绩效。本文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全部结果,包括银行规模的扩大、盈利能力的提高和银行对社会的贡献力(简称社会效益)。通过对运营绩效设置指标并进行评估,我们可以清楚地比较国有制与股份制在商业银行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绩效的实证比较
笔者认为,可以将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分解为竞争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部分进行评价。已有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进行过分析,但目前为止尚没有对商业银行整体运营绩效的评价研究,而且对社会效益的研究目前也只处于定性分析的阶段。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形成对运营绩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评估两类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比较国有制与股份制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一)运营效益的指标体系
本文从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考察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具体来说,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是指银行在金融市场角逐中所体现出的综合能力,是银行运营的基础;经济效益是指商业银行自身财富的增长,是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内部效益;社会效益则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作的贡献。银行的竞争力越强,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越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效率与公平并重。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认为可以将运营绩效、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变量的关系概括为:运营绩效=竞争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即评估商业银行运营绩效的总公式,以下分别设置这三方面的计量指标。
1.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资产、设施等资源条件入手,这里选择的指标包括:一是资产规模。资产规模是银行的资本总额与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即资本总额/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是用来考察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数据。资产规模越大,银行的实力和信誉才越有保证。银行间经常发生的收购、重组案例就是商业银行为提升其资产规模进而提高竞争力的鲜明例证。二是机构分布水平。机构分布水平是银行的分支机构数与我国县级行政区数的比率,即分支机构数/县级行政区数。分支机构的分布情况关系到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难易程度,机构分布广泛可以成为银行经营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储蓄率高的国家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三是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是保证商业银行正常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比率。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银行可以化解和吸收一定量的风险。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资本充足率目标标准比率为8%。[1]由此建立的衡量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公式为:竞争力=(资产规模+机构分布水平+资本充足率)/3。
2.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对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是从银行经营的利润方面考虑,本文只选取两个指标:一是资本金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是利润总额占资本总额的百分比,是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的指标。资本金利润率越高,说明银行使用资本创造的利润越多,资本的利用效率越高。二是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银行运用自由资本效率的指标,其值越高,说明给股东带来的收益越大。这里采用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以衡量银行在固定时点的效率。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计算公式就是:经济效益=(资本金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2。
3.商业银行的社会效益。衡量商业银行的社会效益,可以从银行对社会的经济贡献、创造就业能力和员工的福利水平三个方面设立指标:一是人均缴税水平。人均缴税水平是银行上缴的所得税额与银行员工人数的比率,用来衡量银行中劳动者对社会做出经济贡献的能力。银行的人均缴税水平越高,劳动者在该银行中为社会做出的经济贡献就越大。二是就业水平。就业水平是银行的员工人数与分支机构数的比率,用来衡量银行为社会创造就业的能力。就业水平越高,银行的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越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三是平均福利水平。平均福利水平是银行对员工的支付总额与员工人数的比率。平均福利水平用来衡量银行中的劳动者获得的平均收益,其值越高,说明劳动者的劳动获得的回报越大,银行对员工的关注程度越高。三项指标的平均数就是商业银行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人均缴税水平+就业水平+平均福利水平)/3。
(二)运营绩效的实证比较分析
建立以上指标体系后,我们对两类商业银行实际的运营绩效进行比较,评价采取不同所有制结构对商业银行所造成的结果。
1.原始数据。本文采用我国10家商业银行2003至2008年6年的年度报告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国有商业银行4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6家: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见表1)。由于数据较多,仅列出对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后的结果。
为防止银行在特殊年份出现极端值而影响最终比较结果,本文对各银行6年的平均指标进行比较。根据指标计算公式及表1的数据,得到各商业银行2003-2008年6年间竞争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运营绩效的平均水平(见表2)。
2.竞争力分析。以6年数据平均值计算,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竞争力最弱的农业银行指标水平为8.63,比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强的招商银行4.20的水平高出一倍多(见表2)。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主要是由于国家在资本规模和机构设置方面给予的有力支持。[2]
3.经济效益分析。除建设银行外,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水平;国有银行经济效益的平均水平为6.32,小于股份制商业银行8.62的平均水平; 在4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家持股比例最小的建设银行超过了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水平(见表2)。另外,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于2005年和2004年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可以通过分别计算两家银行6年的经济效益指数以判断股份制改革对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见表3)。[3][4]
由表3可以看出,与股份制改革的完成时间相对应,工商银行的经济效益在2004-2005年间有大幅度提升,中国银行的经济效益则在2003-2004年间产生了飞跃。
4.社会效益分析。6年间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国有商业银行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在对社会的经济贡献方面、创造就业的能力方面和员工福利水平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具有明显优势。
5.运营绩效分析。根据6年的表现判断,除农业银行外,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绩效均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见表2)。[5]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设计指标并对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证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资金实力与机构规模均大大超越股份制银行的水平;第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总体水平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这表明在中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体系中,股份制对银行自身的发展起到了更有力的作用;第三,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带来了银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同样表明了股份制对银行经济效益提高产生了推动作用;第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在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方面比国有银行发挥了更大作用;第五,国有商业银行运营绩效的总体水平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主要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竞争力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了更强的规模经济。
综合以上的分析和结论,笔者认为: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迎合了全球范围内银行间强强联合的趋势,既保存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前的竞争优势,又使股份制结构发挥了提升经济效益的作用。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应当继续推行并且不断深化,在保存规模优势的前提下,促进股东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最大限度的吸纳社会资金。另一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通过收购与重组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提高竞争力,这样才能使股份制结构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势得到更有效的发挥。[6]■
参考文献:
[1]杨家才.商业银行竞争力及其评价研究[J].金融研究,2008(12).
[2]黄惠春,于润.上市前后国有商业银行利润效率比较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5).
[3]张杰.市场化与金融控制的两难困局:解读新一轮国有银行改革的绩效[J].管理世界,2008(11)
[4]巩云华.外资银行进入对转轨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中东欧五国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