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7:2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谚网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无
(1)论“以人为本”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朝格图
(4)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斯琴塔娜
(7)论企业的技术创新资源 李金玉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财政与金融危机及其影响 布仁吉日嘎拉 胡红霞
(16)清代阿拉善旗民人管理问题 谢咏梅 富玉
(28)多伦会盟之前的喀尔喀车臣汗部扎萨克问题 姑茹玛
(34)男性身体、男性叙述与癖 玉兰
(45)尹湛纳希与散文体 常玉梅
(49)汉文章回小说在蒙古民间口头传播的原因分析 乌·额尔很白乙拉
(54)关于本子故事的蒙语学名问题 好比斯嘎拉图
(58)阿拉善蒙古族民间故事类型分析 玉花
(62)流亡知识分子——昆德拉叩问存在的载体研究 小花
(66)蒙古文同形词的类别与来源 淑琴
(70)蒙古语句法结构自动分析程序的实现 包·萨仁图雅 达胡白忆拉
(73)蒙古文软件在办公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研究 胡其吐
(77)关于提高蒙语授课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几点思考 敖登
(81)网络语言与蒙古国新生代语言 巴·恩和玛[蒙古]
(84)鄂温克萨满服饰符号文化 杜·宝罗日瓦
(88)论自然地理环境对赤峰地区民俗的影响 红梅 沙日娜
(91)蒙古谚语中体现的蒙古民族性格特征 牛雅琴
(94)浅谈大众传媒对社会的管控作用 陶格图
(98)再析我区蒙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闫福全
(101)试论蒙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敖敦
(104)关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思考 海美
(108)“中东铁路”沿线教育资源探析 孛·蒙赫达赉
(111)关于哲学课程教学中讲述蒙古族人地和谐思想的重要性 布和巴特尔
(114)关于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那日苏
(116)关于翻译技巧的两点思考 苏雅拉其其格
(119)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包海花
(123)关于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新华
(126)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 乌云青格勒
(130)科尔沁民歌中的宗教文化元素析 特木其其格
(136)妥木斯绘画艺术特征 格日勒图
(140)篮球选修课中培养裁判能力的几个要点 王林
论文摘 要:“无为而治”是一种以最小的领导行为获取最大的管理效果的高超艺术。本文指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和特点,并从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体系等方面。就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应用“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一、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一)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内涵
1、无为即自然
“无为”在老子看来意味着“道法自然”,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说“自然”在“道”之上,而是说“道”的本性是“自然”的,“自然的”是自本自根,自化而成,自我运行。没有任何外界的或超自然的力量的干涉。这种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的运行,不去干涉外在事物,也不受外在事物干涉的行为就是“元为”。无为就是顺应万物本性,不人为地强制和干涉。
2、“无为”不等于“不为”
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无为中实现有为。“无为而治”并不排斥任何管制行为,而是要把握好组织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在遵循自然、顺应万物本性的原则下,因势利导,促进事物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从宏观上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
3、无为达到无不为
无不为是无为而治的最终目标。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无为而治从“道”这一本质上讲,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的生成与存在,皆是“无为也而无不为”的。老子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认为治国安民,要反对“有为而治”,而主张“无为而治”。
(二)无为而治的特点
1、遵循自然,顺应自然
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无为”去达到“治”的目的。这里的“治”是对社会组织的有条不紊的成功领导,而“无为”则是途径和手段。不过“无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所作为,也绝不是要放弃领导,任其自行发展,而是有着它特定的深刻含义。老子有一句名言,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说,人的行为要效法地(因为大地是人类的生活环境),地要效法天(因为大地只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地又要效法道(因为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和起源,又是宇宙发展的规律),而道则要效法自然,以自然为法则。这里的“自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界,而是指自然而然,即事物本身按照它本身的规律自然而然地发生和发展,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的强制和干涉。
2、以简驭繁,以静制动
老子的“无为而治”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精简政令,清净少事,以不扰百姓,与民休息为原则。如果朝令夕改,名目繁多,就会使老百姓手足无措。不知道到底如何是好了。所以老子认为,真正高级的领导水平。应该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也就是政令非常简约且十分容易操作,政事不多举行而效果却很理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3、抓大放小,宏观调控
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要求在管理决策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即要求管理者在“大事”上有所为,在“小事”上有所不为。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为。
二、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无为而治”是以最小的领导行为来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即所谓“最大——最小原则” 。“无为而治”既是教育管理的理念,又是一种教育管理策略。“无为而治”在学校管理中就是指:校长用人性化的、民主的、宽松的政策来管理学校,在管理目标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一)在教育管理手段上以人为本,提倡民主协作管理
1、校长在心境方面,应对己自然请虚,对人以“仁”为本。对己清虚,无欲无求,才能没有私心杂念,远避腐败和功利主义取向,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学校的管理中才有权威。对人要以仁为本,校长内心充满爱心,并施之于民,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和爱戴。与此同时,校长还要真正做到信任教职工,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倡导民主协作管理。学校的创建不仅是校长的事,也不仅是管理层面的事,它涉及到每位教职工,涉及到学校的各个层面,这是一个共识。在此基础上,还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实行民主协作管理,让民主在这个环境中充分滋长。只有建立宽松的、民主的环境才能使教职工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互相谅解,也惟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效果。
3、鼓励竞争,创建激励机制。引进激励竞争机制,挖掘人才。调动积极性,这就是实现无为而治的强有力的催化剂。针对教职工不同方面的要求,需要制定、健全奖惩条例,引进科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作为校长首先要注意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其次,要经常结合当前的社会国际形势,教育教职工要学会在复杂的社会中进行竞争,同时灌输竞争理念。最后,在具体的各种学校活动比赛中,通过竞争,使教职工有能力、有勇气、有信心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让他们形成在竞争中失败,在失败中崛起,在成功时不骄不躁的成熟心理。
(二)在管理方法上注重制度和人情的结合
1、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无为而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实现自我约束。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是学校走向依法治校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学走向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如果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就能减轻校长的负担。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想。
2、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有了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校长还应率先垂范,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校长只有身先士卒,以身示范,才能服人。制度规范不仅仅适用于教职工,对校长也同样起约束作用。正如古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
3、捕捉教职工情感的“敏感区”,以情动人。制度虽然是硬性的,但是学校的管理也应该体现人情味。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调控作用,它指引和维持着行为的方向性。因此校长应捕捉教职工情感的“敏感区”,进行积极的感情投资,以情动人。当教职工或学生的家庭有困难时,校长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一有形的援助之手将化成无形的动力,迸发出强大的教学力量,从而活跃了学校管理的活力。
(三)在管理内容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也是学校实现“无为而治”的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校园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学校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潜移默化、渗透性强的特点。如果学校围绕新课改目标丰富教育资源,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氛围,学校管理就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会员制为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和情感营销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能否牵住消费者的心,就看企业怎么做了。
王先生原来感到自己很幸福,因为在离他住的地方不远,苏宁和大中几乎是紧挨着开了店,而离他家最近的国美也仅有四五站公交车的路程。
但自从王先生新买了一套音响后,他在幸福之外又多了一丝怪怪的感觉。
并不是音响有问题,而是因为那张会员卡给王先生带来的并不是快乐。在王先生仔细转遍这三家电器商店的音响区,终于决定在一家买他相中的一款音响,到收银台交钱时,收银员热情地问他是否有会员卡,如果没有,那么只需要简单地填个表,就可以成为该店的会员。王先生想着,在所有连锁店购物均可享受积分优惠的待遇,而且刚刚消费的几千元的音响,也可以获得不少的分数,何乐而不为?不就是以后买电器都来这家店就行了嘛。
开始王先生还为这份不期而至的优待感到几分欣喜,但此后的数月间他没在这家店消费一分钱,毕竟家电产品不是经常要买的。
问题是,当王先生后来想买一只电动剃须刀时,他看中的是另一家店的商品,这时他才感觉到,摆在他面前的是两种有点相互矛盾的选择:
一, 按自己意愿买那只满意的剃须刀,又可以办一张那家店的会员卡。但他这回知道了:他手上两张卡的积分都将离两家店的积分目标越来越远――他并不需要买那么多电器,而且不一定都在一家买。得不到积分优惠,说明他花了“冤枉钱”。
二, 买那只不太满意的剃须刀,坚定地给一张卡加分,还可以把卡借给亲戚朋友用,众人拾柴火焰高,或许能够盼到惊喜。然而花钱消费到底是要买的东西,还是要赠的东西?为了蝇头小利费心思、花时间,那得来的还是“便宜”吗?
有这种烦恼的不只王先生,现在谁手里、抽屉里没有几张、十几张、甚至几十张会员卡?当然,很多人还是乐于接受这些卡的,虽然很多会员卡办完了就被束之高阁,但多数人还是相信“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的古谚,陶醉于精打细算地开发会员资格的优惠。
不论消费者是喜是忧,发展会员的企业都高兴了,因为消费者被他们“套牢”了,自觉不自觉地跟着企业走。越来越多的企业体验到了会员制带来的益处,虽然很多时候,企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已而为之。
链接:会员营销主要特征:
1.会员制营销可以帮助企业准确找到目标消费者群,帮助企业判定消费者和目标消费者的消费标准并准确定位。
2.会员营销成本最小化,效果最大化,在最合适的时机以最合适的产品满足顾客需求,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顾客终身价值的持续性提高;以便能够记录顾客最新反馈,利用公司最新成果分析出针对性强的保证稳定消费群的计划来。
4.消费者群观念,即一个特定的消费者群对同一品牌或同一公司产品具有相同兴趣;发展新的服务项目并促成购买过程简便化,带来重复购买的可能。
5.双向个性化交流,买卖双方实现各自利益,任何顾客的投拆或满意度通过这种双向信息交流进人公司顾客数据库;公司根据信息反馈改进产品或继续发扬优势,实现最优化。
财商:拴住消费者的脚
不管会员制是谁发明的,到现在几乎各行各业都在推行会员制:航空、酒店、健身、美发、超市等等。
九十年代曾经出现的,众人排队购买限量发行的某超市会员卡的现象很难出现了。
取而代之的是这样的情景:当一位推销员向一位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推荐一种高品位的机场服务卡时,这位商务人士的回答一点也不出乎人们的预料:“我的手机通话积分早已达到VIP级别,而且我还是好几家航空公司的高级会员,我的信用卡也让我享受到这个级别的待遇,我怎么会花钱去办你的会员卡呢?”
会员制成为企业维系客户忠诚度的普遍策略。其基本功能是通过返还顾客的“消费者剩余”,尽量鼓励顾客持续购买、大量购买,提高消费忠诚度。
北京一家位于家乐福旁边的小型超市,只需一次购物满38元即可获得一张会员卡。获得奖励的条件是:半年内在该店消费3000元以上。也就是说,只要一个家庭的主副食品、日用品等有接近一半左右在这家店购买,获奖就不是遥不可期的了。事实是,这家小超市在家乐福的挤压下数年来一直红红火火,会员制应该是起了些作用。
情商:牵住消费者的心
会员制为数据库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电子技术的发展,使会员制的优势更多地发挥出来。
不论消费者在卖场填的登记表,还是“登录某某网站,填写……即可……”,消费者的一系列信息都将收入企业的数据库。
而在此后,直接邮递给消费者的小册子精美得让他觉得,不看一遍就扔太罪过了;电子邮件定期或不定期的“骚扰”,让消费者感到这家企业工作还是满积极的;短信只要别太频繁,这种近乎朋友的联系方式会让消费者感到企业时时想着他。
最重要的是,通过对会员数据库的分析,企业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握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总体特点和变化,这种研究的成果比请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成本低、信息准、针对性强。此外,利用会员数据库可以对会员进行个性化的营销,为增值服务提供可能。
当消费者因为成了某公司的会员而受到关照时,他考虑的就不仅是物质利益问题,而是心理感受。
会员制为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和情感营销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能否牵住消费者的心,就看企业怎么做了。
职商:捧住消费者的脸
会员制营销的社会基础,不仅仅是人们追求实惠的消费,更具有价值的是,会员制在高端消费中意味着“圈子”,是职场生涯的一部分。
朱小姐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和一些精英型人物打交道。为了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他自费购买高尔夫球具,利用业余时间练习球技,她已经是多家高尔夫球俱乐部的会员,她可不想在和客户一起活动时让人知道她不够时尚,不是“圈里人”。所以,各种高档消费场所的会员卡,在她小巧的坤包里专门放在一只真皮卡夹里,占据了不小的空间。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发表了这样一份调查研究结果:一个人一生所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是来自“关系”。
特别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事广泛流传之后,社会资本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拥有一本厚厚的“人脉存折”以换来日后满满的“成就存折”,成为现代职场人士走向成功的必备法宝。这正是以高端消费者为目标的企业所看重的,这为施行会员制营销送来了滚滚客源。
链接:社会资本
指个人通过社会网络和联系获取到的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这些稀缺资源包括权力、地位、财富、资金、学识、机会、信息等等。它区别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规模与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处在这一网络中的个体获得和运用资源的社会地位水平。
智商:建立与消费者的和谐
近年来,富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两大主题,按照“油煤化工强县、果菜烟畜富民、项目支撑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主导产业规模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富县县区生产总值平均年递增20%,财政收入年递增21%,已成为延安市经济总量增速最快的县区之一。2010年,富县综合发展指数排名全省第37位,较2007年前进28位。2011年,县区生产总值25.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财政总收入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81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68亿元。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较2007年翻了一番。富县已经具备了奋发崛起、赶超进位的基础和条件。
农业产业优势明显
富县耕地平坦肥沃,水资源富集,川塬相间,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展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曾有“五谷杂粮遍地有,九州不收~州收”的古谚,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近年来,富县以打造全国良好农业示范县为目标,以果业为主导,蔬菜、畜牧、烟叶为补充,大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构建农产品销售流通网络,强力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发展规模养殖业,促进肥源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全县苹果面积达到36万亩,年产45万吨,优果率达85%,2007年成为中国优质苹果基地重点县,跻身中国苹果二十强县和全省果业十强县。蔬菜总面积3.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8427亩,2009年成为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基地县。烤烟面积达2万亩,正在进行直罗现代烟草科技园建设。粮食作物面积达10.8万亩,总产4.5万吨。畜牧养殖大户270户,户用沼气池1.6万口,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个。2011年农业增加值达到7.5亿元,年均递增20.6%。
工业发展前景广阔
富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6425万吨,原煤储量4.2亿吨,天然气储量14.6亿立方,紫砂陶土储量500万吨,石灰石储量140万吨,发展能源工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广阔的前景。2011年,原油产量达到22万吨,较2007年翻了两番,石油产业已成为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柱。煤炭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牛武煤区五处煤矿完成技改全面投产,生产能力由10万吨增加到105万吨;张村驿镇党家河矿区和芦村煤区正在建设,煤炭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双翼煤焦油裂化项目的引进建设,奠定了县域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基础。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4亿元,年均增长14%。富县正由传统的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强县转变。今后富县将以50万吨原油、400万吨煤炭产能建设、洛阳化工园区、双翼石化四大项目为支撑,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工业总产值可达到150亿元。
项目建设强势扩张
“十一五”期间,富县共争取并组织实施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产业类、基础类、民生类重点项目200个,总投资386.8亿元,完成投资52.6亿元。原油产能建设、延安煤油气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全面推进;中省现代果业发展、恒兴果汁厂等一批农业产业开发项目顺利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县乡公路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校舍安全工程、社会福利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投入使用。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西洽会、农高会等重大节会平台,积极招引项目资金,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项,引进资金312亿元,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特别是投资219亿元的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投资53亿元的华能延安电厂落户我县,为富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富县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县城、小城镇和社区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体现“唐韵~州”特色为理念做美县城、以增强城镇承载能力为目标做强乡镇、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做好社区。近年来,县城规划面积由8.3平方公里扩展到14.6平方公里,通过实施改造城区主要交通道路和桥梁等工程,富县城区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实施了城区第二水源建设、洛河堤防建设、垃圾填埋厂、污水处理厂等40个市政工程,开展了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区绿化率达到52.6%,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实施了农村公路建设、水利工程、电网改造等44项惠民工程,农村油路通村率达到9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解决了城乡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建成了覆盖全县的四个集中供水系统和三大供水网络,基本实现水利网络化。重点镇和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认为市场调研可有可无,同时市场调研代价高昂,且调研业绩不明显,而更愿意将资源投在产品开发、培训和设备的更新改造上。还有些企业的市场调研工作仅仅流于形式,将市场调研当作一件漂亮的装饰品,而并不在乎它的真正作用。这些企业并不在乎市场调查过程的真实有效性和调研报告的可参考性,仅仅是想借此来衬托企业对市场调研和消费者的形式上的“重视”。
有关调查部门在对我国发达的华东地区252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统计中发现,曾做过市场调查的占24%,设立市场调查部门的只有9%,坚持日常调研工作的仅占1.2%,在市场调查方面的经费投入也非常有限。加拿大一位大学教授曾对广东、湖北、四川、辽宁四省425家企业调查,结果发现没有一家企业有市场调查机构,从未对消费者、竞争对手和企业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进行调查。而在美国,73%的企业设有正式的市场调查部门,其中大公司的调查费用约占经销额的3.5%,美国企业及机构每年用于市场调研的费用超过100亿美元,且逐年递增。在中国市场经营多年的广州宝洁、摩托罗拉公司、上海庄臣等国际知名企业,尽管有着丰富的经验,并拥有成功的系列产品,但每年的调研费用依然超过百万美元。它们的成功与关注消费者需要、重视市场调研在企业中的作用息息相关。
启示:市场调研信息是洞察消费需求、挖掘市场机会,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建立市场竞争战略的出发点。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对市场调查、竞争情报收集的了解和价值认知。但随着各行业市场竞争范围的扩大,市场规则的进一步规范,企业步入全方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就要求企业需要从市场信息调研入手,挖掘市场机会,把握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调研被当作花瓶
有一家高科技保健内衣生产企业,在招商前装模作样地做了一番营销调研,然后大张旗鼓地进入市场。他们并不关注调研过程的真实有效性和调研报告的可参考性,其目的无非是付给调研公司一笔钱,拿一些“理想”的数据来粉饰市场前景,从而为招商提供便利。而调研公司为了迎合客户的需要,调研结果改了一遍又一遍,包装出了一份“漂亮”的调研报告。
许多企业也做营销调研,但并不是说他们对调研真正重视,在他们看来,营销调研不过是一个漂亮的花瓶,真正价值几何倒没谁去在乎了。这些好做表面文章的企业在进入新的市场前,通常的做法是先把主意拿下来,然后再去找依据来支撑,也就是通过调研把我们大致知道的东西给出定量的结果,让理由看起来更科学、专业一点。还有些企业,调研报告出来后,市场部将其交给领导就算完了,领导说好,项目就算好,但里面大量的数据并没有被充分地运用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去,实在令人可惜。
启示:“不能解决企业市场难题的调研是无用的调研”。像这种花瓶式的营销调研,除了浪费金钱,对解决企业营销问题并没有实质的帮助,因此不做也罢。如果真想做的话,从产品开发到后面的市场推广,每个阶段的正式决策前都要事先做计划,针对某些营销难题制定相应的调研方案,然后踏踏实实地去了解、分析市场情况,这样的调研才是有价值的。
三、营销调研问题界定不明
有一位广告界的前辈说:“好的策划来自80%的脚和20%的脑。”一切的策略、创意和广告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营销问题。而营销问题则是通过准确而周密的市场调研发现的。对营销问题的界定不明是市场调研中第一个可能出现的误区。
不同的企业在市场中所处的境况都不一样,同一个企业在不同阶段中所遇到的营销问题也都不同。古谚说:“对一个问题作出恰当定义等于解决了一半。”针对企业实际情况界定营销问题是市场调研乃至整合营销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所有的策略、创意以及营销手段都将成为无的之矢,包括市场调研。
界定营销问题时,可能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1.将营销问题界定得过于宽泛。例如,如果企业提出“去探求凡是你能发现的能改善公司形象的一切办法”,这样一个营销问题就界定得过于宽泛。事实上,如果问题界定过于宽泛,那么结果将是企业得到许多不需要的信息,而实际需要的信息却可能得不到。
2.将营销问题界定得过于狭窄。例如,如果企业提出“针对竞争对手的降价行为,公司是否应对公司产品采取相同的降价策略”或“针对竞争对手的降价行为,公司是否应维持价格不变,但大幅增加广告”这样的界定就过于狭窄。合理的界定是“提高公司的产品市场份额和增加产品的盈利性。”
启示:一般说来,在初步界定调研问题后,还应将调研问题适当细化,以确定从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从调研对象中获取最有效信息。不同的调研设计可以获得不同的有效信息,应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确定做何种调研,或进行探测性调研,以启示该问题的真正性质并提出可能的假设或新的构想;或进行定量描述,以获得准确数据;或测试因果关系,明确何种方式产生何种结果。切勿采用不当的调研设计,获得不必要的信息,而错漏真正需要的有价值信息。
四、调研数据作假
2002年7月,国际知名的某营销调研公司在香港的访问员和督导因为诚信问题被香港廉政公署逮捕。该知名大公司在内地也有分公司,在行业内处于被业界人士顶礼膜拜的地位。该消息一经传出,立时在内地业内引发轩然大波。“连这样的大公司的管理都出了问题,何况一些小公司”。2002年8月,广东一家在全国排名前列的公司也由于不讲信用提供假数据,而陷入了困境,倒闭之门已然洞开。
而关于不讲游戏规则大搞收费排名的调研公司更早在行业内臭名昭著。在某些调研公司那里,某品牌的实际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居然可以花钱买到。
调研作假是一个非常恶劣的问题,因为数据是一切研究、策略的基础,根基不牢,后期的工作都是白搭。商场如战场。战场上得到假情报,后果有时是灾难性的,美国就因假情报而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泥潭,至今不能自拔。而商场上的假情报,也可能把企业推入失败的深渊。
追溯调研作假的源头,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部分访问员诚信缺失,责任心不强;调研公司面临管控难度加大和价格竞争的双重压力,个别公司选择了偷工减料;客户付款不及时,导致部分调研公司拖欠访问员的劳务费,而这也成为访问员丧失职业水准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为了迎合客户的需要(像以上的评比排名),牟取不当利益,调研公司对数据进行了“技术处理”。
启示:我们要时刻记住,企业需要的是真实的信息,而不是形式结构健全本质却是胡编乱造的东西。调研作假这种不正之风如果任其蔓延,败坏的是整个行业的声誉,可能导致客户对营销调研信心的丧失。因此必须尽快正本清源,防治手段不妨强硬一点,搞它一个“黑名单制”,行业协会定期在网上及刊物上公布有作假行为的调研从业人员与公司名单,让他们在这个行业里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另外可以制定一个“行业进入”的参考标准,让有志于进入调研业的人清楚开设公司的基本条件,也为客户提供一个对调研公司的评估依据。
五、调研问卷具有指向性
设计调研问卷是调研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才能显示出对营销的真正理解。
2000年前后,国产手机大规模上市,市场份额节节上升,很多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开始进入这一绝对的朝阳行业,并且很快就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海尔有着一贯的品牌影响力,而且网络能力、执行能力一流,看到手机市场如此前景自然要高调入市。但是海尔毕竟是海尔,企业有着强大的政府背景和资源掌控,绝对不会做一般的产品,要做就要做国内第一,要在国内掀起一股旋风。于是海尔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场调研,要通过最科学的市场分析决定开发系列产品。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你希望手机有什么功能?你希望自己拥有第二部手机吗?如果你拥有第二部手机,你希望它是什么形状(笔形、名片盒型还是棒槌形)?带着这些问题,海尔在网络和人群中进行了大量走访和人群调查。调查的结果使海尔非常兴奋,竟然有95%以上群体希望自己有第二部手机,而且这里面又有超过一半的人群希望自己的第二部是笔形手机。
海尔认为自己找到了市场的蓝海,认为笔形手机将使中国手机市场改变格局,认为每个有手机都在口袋里再放一部笔形手机。因为这都是市场调研的结果。所以经过精心筹备,海尔奔风5笔形手机全面上市,“奔风时代风格一派”在当时大肆宣传。不过很遗憾,海尔的奔风系列很快淹没在人群中,甚至连水花都没有惊起。现在很多人都有第二部手机,不是笔形,也不是稀奇古怪型的手机,时尚的装扮,双网概念深入人心。
启示:“你是否想拥有第二部手机?”当然想要,第十部也想要,管它什么形状,当然能放在口袋里更好。但是真正有了这款手机消费者未必真的去买,海尔用一个错误调查问卷换来了市场的大败退。
市场调研问卷不能先有成见,比如说希望开发液晶显示器,调查问卷肯定就有了倾向性,所谓“邻人疑斧”,咋分析都是企业想要的结果,这不叫市场调研,这叫通过调研自我安慰。
其次就是市场调研绝对不能有指向性,必须让大众人群自己填写心中的答案,比如你想要的手机是什么形状这样就可以了,绝对不能给予答案,否则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不客观的。
六、数字化的市场调研
从表面上看是非常有科学性的,很多市场研究人员非常苟求数据的正确性,然后按照大家所熟知的最小二乘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等分析方法来预测未来的市场潜量,这样的预测方法往往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其实大错特错,未来是不可以仅仅用数据来分析的。
我们认为,纯粹的用数据去预测数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市场是变化的,而且是不规则变化的,对于部分传统行业,比如关乎人们生活的餐饮、服装等等极为市场化的行业,由于市场需求已经基本供需平衡,大的市场革新已经不再出现,这样的市场用数据来做简单的预测是可行的,而对于有些行业,比如企业、部分机械行业、房地产、IT或者是完全全新的一个行业,这些行业要么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要么还存在巨大的变革机会,或者供需完全是没有平衡的,说到底在这些行业里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整个行业的格局可能在某一个夜里被彻底颠覆,这个时候我们仅仅是用数据来预测数据是会被笑话的。
启示:很多研究人员都会感觉到,定性的研究是比定量的研究要困难得多,就是因为定性的研究里面包含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行业的发展历程之后,了解这个行业的产业链状态,了解这个行业的机会点以及远景等状况下,结合目前的市场状况,做出未来市场的比较合理的预测,这样的预测却是比单纯的数据预测有科学性的。以上几点都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但是却是很多市场分析人员通常会犯的错误,只有关注每一个细节才能做好对目前市场潜量的客观分析,才能使后来的市场营销决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七、调研结果不能准确使用
关键词:社会运行机制优化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的发展,我国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愈益增加。各方面的利益冲突,社会关系的纷繁复杂和失衡,都昭示出这一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都是对改革开放中社会的矛盾、问题的一种应对,是理性的决策。其目的,就是为了寻求社会的有序的、和谐的发展,以有利于加快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探求社会运行机制的优化的途径,对于建设和谐发展的现代社会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机器良性运行的必要性
按照系统论的思想来分析社会,社会是一个包含着若干个子系统和各种各样要素的有机整体。其中,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子系统与要素之间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作用之中。当其中一个子系统或要素出现故障和问题,将连锁性地影响到其它子系统或要素,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大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社会机器应始终保持一种良性的运行。
具体而言,社会良性运行首先可使社会机器本身保持一种“自适应”的运转状态,它能随时清除在运转中产生的“废物”或阻力,化解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摩擦,协调社会各群体、阶层的利益冲突。其次,社会的良性运行可使社会的发展保持一种“可持续”状态。这种可持续性是一个社会稳步发展的前提。它能够摒弃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大起大落以及严重的失衡现象,使社会发展中涉及到的眼前和长远、急需和常规需要、主体关系和非主体关系等得到妥善的安排和统筹。要保持社会机器的良性运行,须寻求一种较好的运行机制,这就必然涉及到运行机制的优化问题。
二、事物运行的机制及其优化
事物的机制,也称机理,它是指一个系统事物内部组织、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事物的机制对于确立事物的存在以及影响事物发展都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事物内在的机制如何,直接关系到事物的存在是否有优势以及发展变化的速率。机制对事物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第一,机制可以使得事物内部组织或内部因素得到整合,以使事物的要素分布处于有序状态,从而减少阻抗和摩擦。第二,机制是激发事物内部组织或要素活力的前提。由于机制协调了事物内部组织或要素的关系,从而使得事物每一内在要素的潜在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每一要素的内在力量得到最好的挖掘,进而使事物的活力得到最佳状态的发挥。总之,由于机制的作用,使得事物在纵横两个方面——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事物内部要素自身的层次上都得到完好的表达。
机制对于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所发生的作用,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就具体事物而言,某一事物内部又可建立多种的机制,于是,就有了机制的适用性和机制的选择问题,进而就提出了事物机制的优化问题。机制的适用性和选择遵从一个原则——是否有利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由于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事物的机制也应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许多情况下,一种机制对于事物而言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即它对于事物而言是适合的;但是,由于时过境迁,事物发生了变化,则该机制不再适合于事物,须要选取新的机制,淘汰旧的机制。另外,有些情况下机制对于事物而言并非过时,但不够完善,此时就须健全机制——即对事物机制进行补充和完善。
以上所涉及的对于事物机制的选择、淘汰、健全等方面实质上反映出机制的优化问题。事物的机制是否达到了优化,有一判别的标准。这一标准是根据机制本身的特点——制约事物内部作用过程和关系以及它与事物的联系而提出来的。事物的机制达到优化可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机制与事物的运行之间处于较好的“耦合”状态。这种耦合状态表现出机制与事物之间互相适应性程度较高,使得机制本身对事物的作用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其二,机制对于事物内部的组织和要素有较强的整合效力,即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将事物的构成成份、要素及其关系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三,机制的优化最终使事物达到和谐有序的状态。经过上述的梳理整合,事物内部组织及要素按其内在联系组合成一个有机统一体。这个有机体消除了不必要的摩擦和阻力,各组织要素既彰显出自己的活力和特性,又彼此之间互利互惠、共生共荣,使整个事物系统处于和谐、有序、充满生机的状态之中。
三、社会运行机制的优化途径
社会的运行及其机制的优化遵从以上所阐释的一般事物的运行机制及优化的原则。社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大系统。从横向的角度看,社会大系统中包含着若干个领域、组织、单位、群体和个人;从纵向角度看,每一领域、单位、群体及个人又可分别为不同的层次。这一纵横交错织成的网络使社会大系统呈现多元错杂的状态,从而使得社会机器的良性运行变得尤为重要。诚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社会要素越高,社会异质性与不平等就可能越大,而社会整体结构稳定的维护也就越发显得重要”。因此,要使得社会机器能够正常地良性运行,运行机制的选择与优化是一个关键。
一般而言,社会运行机制优化的途径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其一,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社会机制。社会包含的几大领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要协调同步,不能形成长时间的偏倚和畸重。当今我们提出的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其中包含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三个文明的建设相辅相成,其中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政治文明建设是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保障,精神文明建设则是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必要条件,并且反过来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起着促进作用。以三个文明建设为主体,相应地去带动整个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的建立,是使得社会良性运行的首要任务。同时,和谐、有序、统一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消除异质,而是异中求同、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社会的运行既井然有序又充满活力。
其二,建立真正有效的社会监督、约束机制。社会的运行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人——社会成员参与,人的参与使社会运行变得较一般自然物的运行要复杂得多,当然,同时也使得社会运行机制的选择和优化有了可能。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在纳入社会关系之后,则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就需要用理性的东西去约束自然感性的东西。道德、法律以及其它规章制度的建立都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即通过理性思考认识到人的私欲膨胀的本质,摸索出有效监督约束的规律,从而使危害于他人的欲念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对公共权力行使的约束机制的建立,则可见一斑。公共权力的归属在于广大的民众,因此,对公共权力行使时出现的越轨和滥用的约束应由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防止极至权力的形成,即实行总权力的分化,防止专权和权力滥用;二是建立有效的民众监督机制,使权力行使者真正代表民意、反映民意,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看民众的眼色”行事,从而釜底抽薪地防止权力腐败、问题。又如,道德对社会成员的约束也是如此,应使其成溪一种理性的自觉,这样就必须使道德践行者对道德约束本身有一理性的认识——即对己、对人、对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并将此内化入心,成为一种信念,从此,使对规范的践行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恪守始终、不敢懈怠。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邻关系;缺失;建议
孩子的成长只有学校教育不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融合也不完整,还必须有“亲邻教育”或称“亲邻关系”。“亲”是指亲属,“邻”是指邻里。“亲邻关系”应属社会关系范畴,但这种“亲邻关系”是以家庭关系为生长点而形成的,孩子与亲邻的相处需要家庭的指导、呵护、修正,所以,我把“亲邻关系”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出。孩子成长中的“亲邻关系”是“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不能代替的,有其独特作用。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宽容、学会做人、建立面对挫折的勇气、学会规范、融人民俗、学会交往、形成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等,“亲邻关系”不可或缺。特别是现在,家庭在发生变化,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核心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日益增多,亲邻关系淡漠,孩子对于亲邻都不知道怎样称呼(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中有一课叫“我家的亲戚”,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家的亲戚及‘我’与亲戚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称呼”),谈何相处?亲邻关系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一环。当然,“亲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也不都是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我提出“亲邻关系”问题,就是想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来共同研究、践行“亲邻关系”,发挥其在孩子成长中的正面作用,减少负面作用。
一、“亲邻关系”在孩子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在孩子成长中,一般地讲,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教师是孩子最尊敬、最信赖的人,同学是孩子的玩伴,这些人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同的作用。亲属关系往往对孩子把握关键事情有重要作用,邻里关系对于孩子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提高情商有重要影响。对于“亲邻关系”我们必须早认识、早开发、早利用。
(一)亲属关系在孩子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亲属是因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是孩子除了父母之外最亲近、最信赖的人。亲属对孩子负有责任与义务。亲属是家庭的“局外”人,亲属可以凭借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和自己的阅历,以及自己对孩子及其家庭的了解,帮助孩子把握关键事情,包括认识父母对自己的爱。亲属之间“知根知底”,可以交托很多(包括一些隐私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在教育孩子上亲属的作用是独特的。
1.独特位置 真情不二
“独特位置”是指亲属在孩子心中的特殊辈分与亲密程度,如爷爷、奶奶等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情不二”是指亲属对孩子真心呵护没有二心。在孩子的成长中,让亲属与孩子沟通,往往比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效果好。为什么?因为孩子信赖亲属!这种信赖,源于血缘关系、中华文化传统和孩子的体验。血缘关系是由婚姻或生育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它是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关系,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说“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爷、奶、伯、叔、姑、堂哥等应该是家庭成员,姥姥、姥爷、舅舅、姨姨等是血缘至亲。从孩子的体验看,真心呵护他们的人,或者决不让他们受到不公正待遇,遇事能与父母一样“维护”自己的唯有亲属。况且,有些事情,作为亲属与孩子沟通,更便利更有效。有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由于父母的对其期盼很高,再加上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总有些不一致,时常吵闹,孩子对父母产生了看法,对于父母的话就是不听。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还与父母对着干。孩子自小就与大姨妈很亲近,很信任大姨妈,不对别人讲的心里话(包括对父母的看法)都对大姨妈讲。大姨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注意查找孩子不听父母话的原因,抓住孩子对父母有看法的关键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释,使孩子理解了父母,实现了转变(包括对父母的看法和做法)。
2.独特经历 更具耐心
亲属中孩子更愿意听谁的话?一是对自己呵护最多的;二是孩子成长最好的;三是为亲属付出最多、又有能力的;四是事业成功的;五是朋友多、朋友层次高的。这里的顺序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在不同阶段,孩子的认识和体验是不同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最愿意听“对自己呵护最多的”亲属的话,长大了可能变为最愿意听“事业成功的”、“孩子成长最好的”亲属的话了。亲属往往具有独特的经历,这种经历使其成功,这种经历对于孩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人生经验。现实中有些“好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十分耐心,解答几遍都行,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多问一遍就恼火了,就要训斥孩子。所以,这些“好教师”与学生关系很好,与自己的子女的关系不一定好。由于不是自己的孩子,亲属在与孩子相处、沟通中都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而且更具有耐心。这样也导致亲属对孩子的教育有特效。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校长陈钱林不但教育好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还教育好了自己的侄儿、外甥等人。他教育亲属孩子的成功,主要源于:其一,独特经历。陈校长独特的学习、教学、管理、生活、处事经历使他的教育具备科学性、艺术性和实践性,具备先进的理念、有效的技巧及崇高的威信;其二,更具耐心。在教育亲属的孩子上,陈校长更有耐心、更注意分寸。
3.独特方法 亲亲信道
老话说: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亲属不能都一样的亲近。通过与亲属的交往,孩子与亲属产生了不同的“亲近感”。孩子与老师的相处是“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与亲属的相处也是“亲其人,信其道”。只有使孩子感到亲属的亲近、可靠,才能使亲属与孩子的沟通更有效,使亲属对孩子的影响更好、更大。亲属中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交朋好友、工作事业等方面的独特方法,对孩子会产生独特的影响。有一个男孩叫亮亮,父母及爷爷、奶奶等近亲的话都不太在意,唯独大姨家的姐姐的话,他是言听计从。他妈与他大姨相差十二岁,大姨特别照顾妈妈,从小到大,一直如此。大姨妈在亲友中威望非常高,包括姥姥、姥爷在内的亲属都相信她、依靠她。她对亮亮也特亲特好。亮亮是通过与姐姐的亲近,间接地与大姨妈亲近。特别是后来,姐姐考上名牌大学、读研、做大学教师、成家,亮亮一直在与姐姐频繁交流。这种与两姨姐的关系,使亮亮受益匪浅,亮亮现在也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发展得很全面。
4.独特资源 远近皆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属中各种资源都要利用好,有事业成功者、有技能养家者、有家庭和睦者等等,这些人都有过人之处。通过相处,抓准对孩子成长的关键点,使孩子受益。亲属无论住得远和近,都要加强相处、沟通,可借助通讯与交通设施而加强联系。这对孩子的教育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广西横县、河南省正阳县,两地相隔千山万水,没有阻隔一个三口之家对一个女孩儿的关爱。这是由于救助贫困女童行动,引发贫困女童与资助家庭越处越好,女孩儿由最初的称呼资助自己的夫妇为“叔叔阿姨”,到“义父义母”,最后叫“爸爸妈妈”。6年的资助、关怀,使贫困女童重返校园,并逐渐变得坚强起来。资助家庭也收获了家教爱心,影响了自己的儿子,还意外的收获了一份亲情——一个女儿。这是因为资助者对贫困女童给予了父母、亲属一般的关爱。如果只是资助,女孩、资助者不会有这样的收获。
(二)邻里关系在孩子成长中的独特作用
邻里与亲属、朋友之间有显著差别。亲属之问的互动,是基于社会的亲属制度和相互认同的传统规范。朋友之间的互动,依靠个人之间相互确认的契约或承诺(约定俗成、心照不宣)。邻里之间的互动,首先需要地缘条件——居住得近;其次是基于地方性的共同承认的文化规范。在农村的邻里互动,还带有血缘关系。随着工业化与都市化的发展,邻里的内涵、构成与互动、凝聚力等等在发生变化。现在的邻里关系可分为:至交关系、友好关系、平常关系、封闭关系和紧张关系。社会学认为,邻里之间有相互支持的社会功能,即邻里间能够在小范围区域内提供合理的相互保护和相互帮助,使邻里间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在生活中互通有无,共同解决生活难题。也可以认为,邻里对于涵盖其中的家庭具有生产互助功能、生活服务功能、社会整合的功能。邻里关系介于父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之间。邻里关系对孩子成长的独特作用在于:没有孩子与邻里的相处,孩子进入社会就不会顺利。与父母、亲属对孩子的保护、教育不同,邻里关系能使孩子认识人的交往是不同的,要有分寸,有远有近,人的交往要有真情,更有猜忌、自私、冷漠、阴险、狡诈、欺骗……这些体验对孩子的社会化、建立社会规范、形成社会适应、提高情感智商都有独特作用,是学校、家庭、亲属无法替代的。我们必须把邻里关系发展好,使其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正面作用。
1.拥有地利 处事及时
“远亲不如近邻”。当你需要别人帮助时,周围非亲非故的邻里往往能比远方的亲人、亲属更直接更及时,解你燃眉之急。邻里之间帮助的及时、准确、周到、有效,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这种“远亲不如近邻”的作用,源于平时邻里之间的团结和睦,源于平时自己与邻里的互动。烟台福山区的一座老宅中住着一对七旬老夫妇,丈夫患有老年痴呆,妻子患有高血压。一天的凌晨时分,老宅突然失火,浓烟滚滚,高中生赵鹏举舍命破窗背出了两位老人。事后赶到的老人的儿子说:“多亏小赵来得及时,再晚个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赵鹏举学习成绩优异,经常名列前茅,很小的时候就与老人多有来往,对老人及家庭、亲属多有了解,老人对其也多有教育、帮助,所以他能在关键时刻舍命救人,并在解救老人时准确、恰当、及时、高效。
2.细心了解 出手恰当
邻里相处的基础是相互了解。相处得非常好的邻里,基本上对对方都有一个详尽的了解。在与邻里相处的过程中,了解对方的特长、习惯、爱好、夫妻关系、家庭关系、亲友关系等,在相处中就能把握好分寸,特别是有关孩子成长的事情中,能够做到出手恰当、出手有效、出手独特。好的邻里之间应该有一种互助关系。比如,一起打球,一起修花墙,一起为孩子钉秋千架等。除了现实中的合作,网络世界中的合作也让邻里关系变得进退自如。邻里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种有乐趣的奉献,体现自己事业之外的价值。合作与互助,让邻里关系成为最有趣的社会关系和最轻松的社会关系。有一位单身女子,隔壁住了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单身女子总是想办法帮助她们。一天晚上,忽然停了电,室内漆黑如墨,单身女子十分害怕,即刻上床卷缩一团,并用被把自己蒙住。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单身女子更加害怕,也不答言,只是用被子把自己裹得更严了。就听门外说:“阿姨,我是隔壁的文文,妈妈要我来与你做伴,请你开门!”单身女子一听,高兴的下了床,打开门,只见文文举着点燃的蜡烛站在门口,文文的妈妈和妹妹站在后面。单身女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3.互惠互助 补短助长
邻里相处最主要的是能互惠互助。互惠互助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通过互惠互助,补邻里之短,帮助邻里建立优长或发挥优长。特别是在孩子成长方面,邻里之间的“互惠互助,补短助长”对于提高孩子的道德品质、情商,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学会合作,有积极作用。两个或多个家庭教育孩子智慧的整合,使孩子获益更多。有一个社区建立了“四点半学校”,主要工作人员是社区里热心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党员”等“五老”。他们在每周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从4时30分到6时开办“四点半课堂”,义务看管社区学生并辅导作业。社区里有3个小男孩经常结伴去网吧,老同志专门到网吧去找他们,多次把他们从网吧拉回四点半学校。非亲非故的爷爷奶奶们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孩子们的理解,在最后一次把孩子们从网吧找回来时,这三个孩子都感动地哭了,他们表示今后一定不会再去网吧了。如今,这三个调皮的男孩都已经升入中学了。家长为了使老人生活得舒心,定期到老人家里帮助买粮、干重活等。这个社区的邻里关系极其融洽,大家相互补短助长。这样的邻里关系对孩子有良好的影响。
4.贤邻达户 孩童榜样
贤邻——有才有德的邻里;达户——显贵的人家。居住在有才有德有威望的邻里之间,对孩子来说是良好的精神环境,邻里的言行对孩子有良好的熏陶作用,许多人会成为孩子的偶像、榜样、楷模,这是孩子成长梦寐以求的环境。昔日“孟母择邻”就是选择对孩子成长有利的环境。有一个住宅楼里的居民,都把垃圾倒在巷口的那块空地上,日子长了,便弄得满地狼藉,乱、臭、脏。后来想了许多办法——建垃圾箱、贴提示语、贴警告语、罚款、诅咒,乱、臭、脏的情况时好时坏,没有得到根治。事情虽然不算大,却令人揪心。谁也没想到,一个人居然使这里发生了奇迹般的转变,原来这里住进了年届花甲的盲老人。自从住进这个楼开始,每天早晨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老伴的引导下出门走30米准确地把垃圾倒进垃圾箱。人们退而思之,叹服不已。人们的善心和良知受老人善举的影响而被激发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再没有人在这里乱倒垃圾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二、应对“亲邻关系”缺失的建议
现代社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有利有弊。过去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宗耀祖”、“养儿防老”等观念在淡化,有些人追求“单身贵族”、“丁克家庭”。人们的兴奋点往往都在发展经济上,人们越发地忙碌,婚姻越来越不稳定,家庭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差,独生子、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宅童、“容器人”越来越多。为了应对环境对孩子成长的不利,我们除了抓学校教育外,还必须加大力气,研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亲邻关系”介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也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点,抓“亲邻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特殊意义和作用。对于政府和社会团体,应该从宏观上、大事上多做引导性工作,如制定出台相应制度,制造氛围,举办活动等,使人们敬老爱老、注重家庭、夫妻恩爱、注重亲邻关系、注重建设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等。每个家庭、家长应该从如下几方面抓“亲邻关系”的建设:
1.普遍相处 突出重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家庭要与亲邻为善,与所有的亲邻相处好,但在相处中,要品评人、品评家庭。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有选择地与亲邻互动。要把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重点放在对孩子成长有最大作用的亲邻上。要用心处理好亲邻关系。亲属中有一种“姑妈现象”、“大姨妈现象”值得研究,邻里之间有一种“忘年交现象”值得注意。
2.注重身教 潜移默化
家长与亲邻相处,既是家长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家庭教育的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家长要以身作则,懂得感恩,懂得赞美,大度宽容,主动谦让,换位思考,乐于助人,留有时空,恰当适度,敬老爱邻;讲诚信、讲诚心、讲爱心、讲智慧。
3.制造契机 亲邻互动
与人相处,要有契机,既不要太主动,也不要太被动。太主动别人会警惕你,怀疑你的动机;太被动,影响相处。现代社会,亲邻关系比较淡漠,我们与亲邻相处,要抓准(或制造)与亲邻相处的契机,一步一步走近亲邻,使亲邻关系逐步、恰当的融合升华。如,抓住“过年过节”、“亲邻生日”、“重大事情”等与亲邻互动。与亲邻的互动过程,就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认识到亲邻关系对孩子成长有特殊作用的家庭,与亲邻的互动过程对孩子更有意义。
4.变换思路 体验不同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该经历过的没有经历。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体验不同的亲邻关系;在孩子成长的同一阶段,也需要孩子体验不同的亲邻关系。正如孩子不离开父母,永远不会社会化一样,没有不同亲邻关系的体验,孩子对社会的认识就会有缺欠,孩子进入陌生的社会就会不适应。所以,家长要变换思路,让孩子体验不同的亲邻关系,提高其情商和社会适应能力。
5.亲邻为朋 接纳新人
与亲邻相处,要向与朋友相处一样,真心、真诚、智慧;要不断地接纳新的亲邻。接纳新的亲邻就是在开辟新天地,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情商。这当中,孩子的情商也应该得到提高。
6.育子为重 兼顾其他
一个家庭必须以孩子的成长为重。但是,如果只顾孩子,不考虑其他,对孩子的成长就会不利。因为事物都是联系的、和谐的,只突出一点,就不可能和谐了。人生不过是一连串的关系,亲邻关系在这“一连串的关系”中起着链接的作用。中国人识人有一条标准,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相处不好的人,你就不要与之交往。连亲邻都相处不好的人,你不要与之相处。与亲邻相处不好的家庭培养的孩子就会有缺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