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时间:2023-05-29 17:2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登飞来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能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

2、只有登上“飞来山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1、出自宋代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译文

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鸡鸣时分在这可以看到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1、唐代韩愈,代表作:《杂说》《师说》《答张十一功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

2、唐代柳宗元,代表作:《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天说》《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石渠记》;

3、宋代苏轼,代表作:《赤壁赋》《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范增论》《江城子》《望江南》《水调歌头》;

4、宋代苏洵,代表作:《有骥在野》《苏洵集》《我客至止》《忆山送人》《六国论》《管仲论》;

5、宋代苏辙:《诗集传》《春秋集解》《论语拾遗》《道德经解》《栾城集》《栾城应诏集》;

6、宋代王安石,代表作:《伤仲永》《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春夜》《元日》《渔家傲》《菩萨蛮》 《清平乐》;

7、宋代曾巩,代表作:《曾巩集》《元丰类稿》《宜黄县学记》《墨池记》《东轩小饮呈坐中》;

8、宋代欧阳修,代表作:《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卖油翁》《采桑子》《蝶恋花》。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不行!绝对不行!你已经背诵了两首诗了!不能再背!”许组长不讲情面,斩钉截铁地回应道。

“就破例让我背一首了!”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没但还是被她给“还”回来了。

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得强行向组长背诵道:“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当我正忘我地背诵时,组长已经从座位上蹑手蹑脚地逃走了。

“喂!站住!”

周围一片寂静,唯有我与组长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

我抓!哈,抓住了。但组长毕竟比我更加身强力壮,她将我径直拖向女厕,眼看就要被拖进女厕了,我见势不妙,用劲一甩,脱身而逃。然后,只得垂头丧气地空手而归,像只斗败了的公鸡。

不一会儿,许组长终于回来了,我又是一个猛扑,不料,她敏捷地闪开,跑下了楼梯,害得我扑了个空,重重地摔了一跤,脸上留下了一道印记。

我很愤怒,站在楼道口内等着,过了许久,终于看到她走上来了,但一见到我气势汹汹的样子,她又如同见到鬼似的冲下楼梯。

终于,上课铃响了,我正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报复组长时,不想,班主任张老师来了,就这样,机会又错失了,只能等到下课再说吧。

下课了,我忙得喘不过气来,什么检查作业、观察纪律;什么填写班级日志、买校徽等,这些重任一下子压在了我的身上,让我无法脱身。我仿佛看见组长正向我窃笑,听见组员在议论,仿佛听见差生们的讽刺以及嘲笑等,但命运就是如此,让你一点办法也没有,等干完这些烦人的活之后,又开始上课了。唉!

这次风波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才告一段落,不过,那个“死脑筋”仍不让我多背几首。

第5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志们:

要做政治品格的高尚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政府办作为区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重要地位,发挥着政府运转枢纽的重要作用,担负着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综合服务的重要职责。重要的岗位职责,对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但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品德修养。古人云,人无私德便“无以立”,无公德则“不能群”“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矣”。因此,我们政府办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机关干部始终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努力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化为一种高度自觉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做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的人,做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规律的人,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做认认真真办事勤勒恳恳工作、任劳任怨奉献的人。

要做学识修养的修炼者。腹有诗书气自华。认真读书学习,是从前人和他人创造的精神财富中汲取营养、寻求借鉴、树立高尚情操的最好手段。同志曾说:知识是引导人生至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我们围绕建设“论德靠得住、论才有作为、论事讲实干”的学习型、创新型干部队伍目标,扎实建设学习型机关,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一日一读”,文秘人员每天抽出1个小时进行学习;“一周一学”,坚持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一季一考”,每季度举行一次学习考试,对干部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一年一评”,将学习的成效列为述职、考核和评比的重要内容,使办公室全体人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要做踏实工作的耕耘者。办公室工作任务重、担子沉、责任大,需要我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办公室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办公室工作清贫质朴、不事张扬,需要我们乐于奉献、恪守职责。有人说,我们政府办“周周五加二、天天白加黑”!也有人说,我们政府办经常“无法无天”——忙起来不论劳动法、活儿来了不管星期天!这是因为我们唯想把“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做得更好、更好。为了进一步增强办公室的凝聚力、战斗力,我们提出了“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追求圆满”的工作目标,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载体,扎实开展了戒“拖”、戒“骄”、戒“贪”、戒“空”教育和以抓能力比素质,抓作风比纪律,抓工作比贡献,抓效率比落实,抓服务比形象为内容的“五比”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办公室的工作效能有了较大的提升。同志们,工作着、学习着、奉献着、坚持着就是最美丽的形象!作为机关干部,我们要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加强服务、塑造形象,在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的征程中再立新功!

我的讲演完毕,谢谢大家!

第6篇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市局机关第一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我演讲的题目是:永葆党员先进性,争做完美地税人。

寒来暑往,花谢花开。地税人在税收事业的征途上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我,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用心感受着十年的辉煌与自豪,用心思索着十年的追求与发展,用心承载着十年的责任和使命。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道:“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朋友们!站得高才会望得远。塑造地税完美形象,需具备高尚的政治品德,永葆党员先进性。否则,就不能用正确的世界观来指导实践,从而偏离航线,放弃原则;进而丧失革命意志,动摇党的根基。先进性堑车纳蘼凼窃诙崛≌ǖ母锩秸甏故窃谌〉萌凑匚灰院螅持醒肓斓技遄苁前训车命a href=//fanwen.7139.com/52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先进性建设作为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实践证明,离开了先进性,我们党不可能在旧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长期斗争和反复较量中取胜,不可能始终保持强?A href="wmxz.cn/">本资料权属文秘写作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写作网更多资料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不可能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大家听说过著名的“马蝇效应”吧,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少年时期的林肯兄弟在田间耕地,一个扶犁,一个赶马,可是马始终走得慢吞吞的,几天已过去,不大的一块地还没耕完。突然有一天,这匹马竟然走得飞快,一会儿就把剩下的地耕完了。兄弟俩非常奇怪,后来才发现,原来有一只马蝇趴在马身上,不停地叮着它。“马蝇效应”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一个人只有被叮着咬着,他才不敢松懈,不断进步。我们只有用党员先进性要求来时刻鞭策自己,才能牢记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纪律,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服好务;才能大力弘扬“忠诚奉献,公正勤廉,求是创新,兴税报国”的湖南地税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实现税收 “管理服务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做个完美地税人!

理学大师朱熹在《观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塘水之所以清澈见底,就因为源头不断有活水流过。我是一九九六年六月入党的,党龄不算短。感觉自己政治上坚定、思想上进步、业务上过硬、具备党员的先进性。通过党的保持先进性学习,才发现自己的许多不足,明白了要做一名先进性的党员还真不简单,不但思想上要入党,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入党,做一个新时期的合格党员需要不断地努力,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党员先进性的学习讨论与交流中,更让我看到了其他党员的闪光点,从中找出了自己的差距,让我懂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一种积累,但先进性的学习更是一种人生的积累。回首怀化地税走过的十年历程,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超越的创业史。从组建之初的白手起家,到当今的办公现代化,无不凝聚着无数“任长霞”式的地税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湖南地税精神。麻阳局滕明雷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年轻的稽查局长,他不畏强权,敢于碰硬,先后对八十多个行政企事业单位进行稽查,查补税款近二百万,用自己的忠诚、勤奋,履行着税干的职责,维护着税法的尊严。我们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滕明雷,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为祖国收好每一分鈛,为地税站好每一班岗……

我十分感恩生活,因为生活磨砺着我;我十分感激工作,因为工作充实着我;我十分感谢大家,因为大家鼓励着我;我十分自豪,因为我在平凡中没有辱没自己的使命。没有漂亮的砖瓦建不成夺目的大厦,没有每一份奉献撑不起地税事业的蓝天,我愿与怀化地税同行,永葆党员先进性,在浩瀚的地税事业中乘风破浪,打造完美地税人!>

第7篇

(2)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

(5)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6) ______________,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8)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9) 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10)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11)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岳阳楼记》)

(1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1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15)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6)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我国历代文人中,许多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杜甫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就是这种高尚情操的具体体现。

(1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周敦颐的《爱莲说》)

(19)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20) 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23)我们应以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面对当前世界风云变幻的局势,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奉献是一种精神。我们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颂扬这种精神。

(25)思乡是一种情怀。我们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第44期4版参考答案:

《武夷山中》

1.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2.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墨梅》

1.花色浅淡,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诗词填空(一)

(1)会当凌绝顶

(2)归雁入胡天

(3)枯藤老树昏鸦

(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5)皆若空游无所依

(6)政通人和

(7)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8)长河落日圆

(9)受任于败军之际

(10)雪上空留马行处 海内存知己

(1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我言秋日胜春朝

(13)柳暗花明又一村

(14)此事古难全

(15)黑云压城城欲摧

(16)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17)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濯清涟而不妖

(19)燕然未勒归无计

(20)天街小雨润如酥

(21)随风直到夜郎西

(22)赢得生前身后名

(2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第8篇

下面是初中阶段最为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我们一一明确其特点。

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达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在借景抒情的古典诗词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出约客时的环境气氛是夜深人静,烘托出诗人心中的孤寂落寞。

对比衬托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的这两句诗,它以强烈的对比反差,描摹出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社会现实,表明诗人心中强烈的愤慨。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了出来。

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对事物特征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收到“不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的效果。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使人联想到春山的空旷,桂花的清新,月光的明朗,鸟鸣的悦耳,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的静美。

虚实相生 所谓实写,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写,就是侧面写,间接写,想象中的,写所感。它能使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如的《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是虚景。虚实结合,描写锦绣河山的无限壮丽,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就是诗人对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予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予以抒发。这是古典诗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作者借景抒情,表达踌躇满志的决心,蕴含着一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化用典故 古人做诗填词讲究“无一字无来历”,引经据典尤为重要。典故,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用典,使诗歌显得含蓄而精炼,神韵深远。

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化用典故“闻笛赋”表达诗人对老朋友的悼念。“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含义丰富。

第9篇

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以语言为手段而创造的艺术形象,也称文学形象,包括广义文学形象和狭义文学形象。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表现、形象体系、生活图景。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角色、典型人物、主人公、抒情主人公等含义相同或相近。我们在平时的诗歌鉴赏中,应采用广义的形象概念。诗歌中的形象,既可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

塑造艺术形象的常见手法,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细节刻画、比兴手法等。对比衬托: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纷纷来渲染一种清冷肃杀的悲秋气氛,从而衬托诗人穷困潦倒、飘泊无依的形象;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大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细节的描写。如《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兰芝“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细节,刻画了一个爱憎分明、不忍离去但又无可奈何的女性形象;比兴手法: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诗句以桑树、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

诗歌形象鉴赏,要注意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含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首先可以借助诗歌形象,领会诗人的感情。如,唐朝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刻画了一位新妇形象,实际上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表现自己考前的期待与不安心情。其次,可以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作者着力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静谧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勾勒出恬淡闲适的意境。最后,还可以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中的哲理。在有些古诗中,作者往往在写景状物中渗透议论说理的成分,从而使读者在接受其形象感染的同时,对其中蕴涵的哲理仔细玩味后心领神会。例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以登山所见和所悟,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朴素的哲理。类似的还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形象的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一)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这是从整体上考)解析:艺术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忧国忧民、青衫泪湿,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爱惜人才,儿女情长,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高洁的志士等。回答时,第一步,从上挑选一个(如果找不到,请自己概括),这是概述;然后结合诗句挑出描写形象的词语具体解说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题时,先找出有关诗句,接着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再结合主旨分析比喻或象征了什么形象。

例如:阅读《题李凝幽居》(贾岛),简要地分析“李凝”的形象。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答案: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均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本诗通过描写李凝居住的荒僻,清幽,刻画了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例如:阅读《江雪》(柳宗元),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诗歌刻画了一位清高孤傲的不畏风霜严寒的老渔翁形象。通过读诗,可见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恰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二)此诗写了哪些意象(景物),构成了什么意境?具体分析意境是怎样构成的。

第10篇

一、注意标题的信息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或概括了该诗词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了它的感情基调。如果抓住题目,注意思考,很容易把握该诗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脉络。例如《枫桥夜泊》:题目中的“枫桥”交代了地点,“夜”交代了时间,从此可推知诗歌描绘的为枫桥的夜晚景象,“泊”字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又如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曾被誉为老杜“生命第一首快诗也”,而标题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安史之乱以后,杜甫饱尝漂泊之苦,如今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其惊喜之情,溢于全诗。

二、注意作者的经历

“文如其人”,“诗言志”。任何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作者人生经历不同,他们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每首诗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从作者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方面来鉴赏诗的思想内容。例如,杜甫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关心民生疾苦是他创作的主要内容,而李白主要生活于唐朝鼎盛时期,他的诗歌多富有浪漫气息。再如岳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他们都生活在“积贫积弱”的南宋,金人南侵,中原沦丧,朝廷昏聩,一腔抗金抱负,却报国无门,词中于是迸发出“忠愤”――一种壮志难酬的情怀。解读诗歌,就要求我们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真正读懂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理解作者写诗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三、注意意象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意象上,久而久之,有许多意象就有了共通的审美意义,寄寓了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意象蕴含丰富的意旨、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才是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对于把握意象,不仅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应该学会分类、对应,例如:酒与愁,月与离,羁旅与思乡,战乱与忧国忧民,离别与亲情、爱情、友情,怀古与沧桑变迁、怀才不遇,名山大川、田园寺庙与仕途失意、超凡归隐,草木枯荣、花谢春去与人生易老、变化无常等等,都是具体的典型的人、事、物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一般对应关系。心中有了这些对应关系,再去鉴赏诗词,差不多就可以明确诗词的主旨。例如:柳永的《雨霖铃》,词的起笔就以“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组合一体,不仅暗示了送别的地点,也点染出送别的气氛,离情的凄楚也就跃然纸上。之所以“杨柳岸晓风残月”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也缘于词人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样最能触动人们离绪的意象,合成一幅凄清意味十分鲜明的画,也写满了词的别离之情。

四、注意意境的“情韵”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诗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古代诗词中,诗人就是借助某些语句描写的景致来抒发感情,感染读者。“境”与“情”彼此依靠,相互渗透。或触景生情,缘情写景,或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见到的情景,诗人的描绘创造出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情怀。再如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融情于景,以“萧萧”拟落木簌簌之声,用“滚滚”绘长江汹涌之状,无形中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

五、注意蕴含的哲理

有些诗句常常富含哲理,虽历时长久,但仍鲜活有生命力,成为千古名句。赏析时,要注意从诗的本意出发,结合语境,再根据它隐含的深意来理解。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作者说不害怕任何东西遮住自己远望的视线,只因为自己站在最高的地方。即表明作者不惧怕任何反对势力的阻挠,大胆改革的决心,又说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望的远的道理。这和杜甫《登高》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人世间常有悲欢离合之时,这种事自古以来都难以两全。此句即表明了作者豁达的襟怀,也说明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乐观地看待的道理。

六、注意典故的意蕴

第11篇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精心设计各种媒体资源,利用媒体来支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一)读

1、学生自划分诗歌节奏进行诵读。课堂时间很宝贵,一节课全部由老师“教”,容易造成“填鸭”的结果,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也不会高。因此,在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参与”活动,提倡多“读”。只有多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自主性,自己去意会诗歌里面的情感,主动的“自我建构”知识。在读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自划分节奏诵读。由于古诗歌琅琅上口,字数整齐,学生可以对字面意思进行推敲,自主划分节奏,这样一来也加深对诗歌的印象。但是在复杂之处,老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中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有些学生就读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样读就有错误,产生歧义了。学生们理解成飞来的山上有座千寻塔,他们也不觉得这样理解有错,但是经老师点拨后,他们就马上明白了,原来有座山是“飞来峰”,所以是要读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样一划分节奏,整首诗歌的意境就豁然开朗了,学生也通过自主活动来掌握知识,记忆也加深了。

2、构建意境进行情感朗读。读诗歌要有情感,可是毕竟不是学生自己的思想世界,怎么可以将诗人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有机交融,让学生感同身受呢?创设一个有关诗歌的意境是很重要的。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快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1)营造古典诗歌的音乐氛围。古诗歌的词语比较优美,朗诵时可以根据诗歌的意境和感情基调配以不同的音乐,营造诗歌的古典氛围。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师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曲的词和苏轼的作品是一致的。学生先听一遍歌曲,第二遍只放伴奏,让学生演唱,这样,学生对这首诗歌的陌生感就很快消失了,也能更深刻地领悟到这首歌的感情基调。最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点评。在音乐里,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离愁别绪,也感受到了他美好的祝愿,情感由月而生,由月而愿。悠扬的歌曲,一下子打破了学生心里的诗歌屏障,能够迅速展开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达到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教学效果。同样的,在一些古风味较浓的诗歌,也可以配以一些古筝乐,让学生在音乐之下享受诗歌的音乐美。

(2)利用相关视频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古典诗歌中,有不少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赞美,可是大部分是学生没有去过的地方。这时候,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名胜古迹是尤为必要的。例如,在讲授杜甫《望岳》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给学生展示泰山风貌的视频。在气吞山河的画面中,学生看到了泰山的巍峨、雄壮,那奇美的风景也抓住了学生的心。这时候,可以让学生谈谈“假如站在泰山之巅,你心里在想什么?”学生说,“心情很舒畅,很有万物在我脚下那种满足感,感觉自己很崇高”。进而,带学生进入杜甫在《望岳》中所建构的世界,泰山已经在学生心中扎根,最后,教师再分析诗歌,就更容易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们和诗人一样,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决心,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学生自查资料了解诗歌作者和作诗背景。了解诗歌作者和作诗背景是帮助学生拉近自己与古人距离的最好途径。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古诗文有畏惧感,感觉怎么读都不明白。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前上网自查资料,课上相互交流,在一个与诗歌相关背景的意境下,了解到作者的所爱、所恶、所思等,仿佛该作者就来到了课堂里,来到了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打破了陌生感,与诗歌作者拉近了距离,情感上就会更加容易接纳它了。

(二)用

古典诗歌的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应该走出课堂。让学生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多和学过的古典诗歌打交道,从而加深印象。

1、古典诗歌接力赛。老师收集学生平时接触过的古典诗歌,整理成两套不同的问卷,一套句子是出上句,答出下句,另外一套则是相反的。全班分成AB两组,每组抽取一套题,然后互相发问,组内人员抢答,如果在5秒内无人对答或者答错的,扣分处理,答对则加分。由于题目数量是相等的,如果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老师提供7道较难的题目,通过全班抢答得分而决出最后的胜利者。

2、古典诗歌交流成果展。全班以5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诗人为研究对象,组名则以所研究的古典诗歌作者挂钩。因此,组名也是五花八门的,有“醉翁组”、“东坡肉组”、“诗仙组”等。教师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为限,一个月后,把他们的研究成果给全班同学展示。由于交流形式不拘一格,学生们也可以展示出自己多面的能力。例如,有些学生把他们研究的诗人写过的诗歌,仔细地挑选出一些精句,然后巧妙组合,以小组朗诵的方式展示出来;有些则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把该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编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诗风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诗风的不同,这些都在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课件中找到了答案;有些则以诗歌为原题,用现代语言来演绎。他们通过编写剧本,角色扮演等方式给同学们上演了一台精彩的演出,仿佛诗歌中的场景出现在众人面前。通过表演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学生外在的学习乐趣,又引发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乐趣,使每一个学生都很大限度地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达到乐学和善学的目的。还有图片展示等多种展示方法,从这个活动中看出学生在学习了古典诗歌后,能通过自己总结、思考,为古典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现场展示外,教师还要求他们在活动过后,把自己的收集的资料成果挂在班级自有的网络博客上,每人列一个属于自己的专项,当以后学习了新的诗歌或有新的发现、看法后,就将此纳入自己收集的专项,为它加入新的素材。同学们也可以在博客上互相交流,看哪个专项的点击率高。这个做法让学生有很大的动力去继续完善自己的知识库,争取高点击率。

3、以古典诗歌为素材写作文。初中语文课程新课标要求学生应该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写是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学生会说会读,但是到写这个环节就显得薄弱了。利用古典诗歌作为素材来写,是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他们自由选取自己喜爱的古典诗歌进行创作。有些同学有感而发,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叙述一首诗歌,想象合理,情感自然真挚,全文行云流水。有些则针对诗歌中的一些句子,主要以议论为表达方式。例如某生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为中心论点,联系现实,针砭时弊,全文一气呵成。学生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展示了古典诗歌的多彩世界。也有不少学生对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爱上了那诗人博大的情怀,为国请命,甘愿牺牲自己,为国做贡献的高尚情操。

二、总结

第12篇

一、分析教材,挖掘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乘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确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综合现在教材,其选文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有这样三类:一是具有显性特征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及科学小品文章,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看云识天气》、《你一定会听见的》、《月亮上的足迹》、《绿色蝈蝈》、《化石吟》及《山市》等,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了解大自然秘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潜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小石潭记》、《望岳》、《登飞来峰》、《苏州园林》、《紫藤萝瀑布》、《海燕》等。教师在把握文章的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试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母亲的敬仰之情,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教师只要认真把握教材的时代脉搏,积极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有机的与语文教学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二、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好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幅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图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在学生直观的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月亮的足迹》一课后面的月球表面图片,从那一圈圈班驳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如:《感受自然》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去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敬畏生命》:搜集资料,出一期关于“人与宇宙之秘”的期刊等。

三、抓住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是初中生更显得极其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奈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历史的使命。

阅读课。根据阅读课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在潜心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的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的说教和与课堂教学脱离。如《大自然的语言》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夏天燕子翩然归来,果实孕育;秋天果实成熟,落叶纷飞;冬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教学时,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

朗读课。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境教育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春带给我们美,感受文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又如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朗读时,要读出主席的豪情万丈、居高临下、意气轩昂,表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四、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