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雷; 陈国宝; 于杰生物量密度渔业资源声学评估底拖网南澳岛
摘要:基于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南澳岛海域渔业资源声学与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主要渔获物种类、资源动态与空间分布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优势种类存在较大差异,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和鹿斑鲾(Secutor ruconius)分别为秋季和春季主要优势鱼类。秋季和春季声学评估种类平均数量和生物量密度分别为(26 806±39 968) 尾·n mile–2和(403.68±601.9) kg·n mile–2、(34 416±38 497)尾·n mile–2和(124.5±139.26) kg·n mile–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秋季渔获组成单一和混合2种不同条件下,调查海域渔业资源数量与生物量密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7〈0.05;P=0.004〈0.05);而2015年春季不同条件下差异均不显著(P=0.113〉0.05;P=0.310〉0.05)。该差异可能与不同季节声学评估种类优势集中程度相关。由于鹿斑鲾(Secutor ruconius)等种类季节性集群活动的影响,调查海域渔业资源在水平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此外,以15 m水深为界,不同季节回波单体目标强度(TS)频率组成及其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